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

2024-08-24

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共8篇)

篇1: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

课题:Unit 2 What time is it? 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分析:掌握有关学生日常活动的六个单词和词组。对新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nine o’clock.It’s time for…”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策略: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Story time的录音或者请一组学生表演Story time中的故事。

2. 教师在听录音或学生表演之后向学生提问:Where is Zoom?学生回答:He is in the canteen.教师又问:Why?学生答:He is hungry.教师再问:Why is he hungry? What time is it? 引导学生答出:It’s time for lunch.接下来,教师可鼓励学生说出哪些东西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如:the sun, the moon, the tree等等,学生如果不能用英文说,也可用中文说。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可制作本课时的挂图贴在黑板上说:Look!What’s this? It’s a clock.然后指着12点说:

What time is it? It’s 12 o’clock.Are you hungry? Why? 用动作示意学生说出It’s time for lunch.接下来,教师利用钟面上的小图继续教授时间的表达和其它几个单词、词组。

2.通过教师领读和听音跟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尤其要注意breakfast和o’clock的发音。可采用小组模仿竞赛的形式,在学生当中展开互帮互学。

(三)效果检测(Practice)

1.教师将教具钟上的时针拨到不同的时间,提问学生:What time is it? 鼓励同座的两名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做出快速反应。

2.教师拿出生词图卡,出示图的一小部分,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图上画的是什么,并说出相应的单词或词组。

课后反思:教学中我立足打破传统教学师生单通道授受关系的局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其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篇2: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

唐益青 【教学目标】: 知识: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探究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能力: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辨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教学重难点】:

1、什么是毒品?吸毒有什么危害?

2、如何防止吸毒以及吸毒? 【教学方法】:

1、探究、引导

2、小组讨论

3、多媒体配合 【教学准备】

1、对学生进行有关禁毒知识的调查,了解学生对毒品认识的程度

2、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毒品知识以及吸毒受害者的案例资料与图片

3、教师也要准备好关于毒品危害的电子资料和图片说明资料 【教学过程】

一、感性体验,明确危害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一个节日?

2、引导学生依据课前准备的资料明确目前禁毒形势的严峻性及禁毒的意义

3、先在小组内交流毒品的危害性,再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

4、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毒品的危害”。并在总结的基础上显示吸毒受害者的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5、显示鸦片战争中“东亚病夫”的历史图片,用历史来警示学生,使学生心灵进一步受到震撼。

二、交流学习、了解毒品

(师):毒品危害如此巨大,那么什么是毒品,毒品到底有哪些呢?请哪位同学给我们来介绍一下?

1、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向全班展示

2、老师相应地把毒品的定义及种类用幻灯的形式显示出来,并适当加以补充。

三、分组合作,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探究预防毒品的方法

1、分组让学生自己创设可能涉毒的情境,并找出解决的措施。

2、学生小组交流预防毒害的的措施。

3、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概括板书吸毒原因与防范的方法。

四、总结升华

1、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毒品对社会、身心、人体的危害。也知道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拒绝毒品的方法,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同时一旦发现有人吸毒,以及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以实际行动支持禁毒运动。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幻灯片显示诗歌《永远无法忘记》,全班齐朗读(从情感上进行再一次升华)

五、延伸教育:课后每人写一篇抗毒倡议书 《远离毒品,珍惜生命》课堂教学实录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

唐益青

一、感性体验,明确危害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6月26日),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一个节日?

生:禁毒形势严峻,据了解,目前全世界约有10%的人口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消费,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吸毒过量,约有100万人因吸毒而丧失劳动能力。世界毒品贸易总额高达4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世界贸易总额8%,仅次于军火,超过钢铁或汽车贸易。

——中国有近80%县市存在毒品问题,全国涉毒的县市已占总数的72.7%。

——艾滋病感染者中六成是吸毒者。

——在累计登记在册的105万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就占到72.2%,25岁以下的人占65%。

——每年毒资的直接消耗几近2000亿元之巨,相当于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经济损失。

——以每个吸毒者每天吸食0.3克海洛因计算,仅全国登计在册的海洛因滥用者每年就至少消耗270亿元。

——全球毒品每年销售总额8000亿至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这一数字高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收入,与全球军火贸易额相差无几。

——中央财政拟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1年增加1个亿,5年增加5亿元用于禁毒工作。

生:我们金华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涉毒违法犯罪活动,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大量流动,以及受境外、市外流入毒品的侵袭,违法犯罪活动和吸毒人员逐渐增多,地下毒品消费市场日益扩大,禁毒斗争形势日趋严峻。1996年以来,全市已破获涉毒案件5765起、抓获涉毒人员5187人,打击处理吸毒人员4275人次,缴获海洛因42723克、鸦片3520克、冰毒21326克、罂粟150.1公斤、铲除罂粟13.85万株。

生: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生:„„

生:毒品危害巨大,害人害已。

2、分组交流,明确毒品的危害

师:毒品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相信大家一收集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我们以六人为一组,先小组内交流,再每组派一个代表给我们介绍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生:(用资料)吸毒,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有严重的损害作用。海洛因成瘾者在吸毒24h后,55%有异常心电图表现,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严重者可引起心跳停止。反复吸食毒品会引起慢性咽炎等炎症,并会使毒品沉积在肺部,对肺造成损害。

由于吸毒者体质虚弱,易并发呼吸道染,较重的感染可引起呼吸衰竭,也较易感染肺结核。吸毒还可引起一系列营养不良综合症、神经系统损害及肝炎等疾病。吸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也是比较严重的,长期吸毒可引起智力减退和个性改变 有研究表明,连续使用摇头丸3个月以上,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会丧失,记忆力严重下降,反应迟钝,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即有了典型的“早老痴呆”症状,甚至精神错乱,且有不少人自杀。

另外,静脉注射拌有杂物的毒品,也可直接引起脑栓塞。有学者认为,60%的脑水肿病人是吸毒过量引起的。另外,吸毒者比常人更易感染艾滋病。

吸毒者的生殖系统也会受到损害,他们不但难以生育,女性怀孕后的胎儿也很难正常发育,畸胎率很高。吸毒孕妇常常早产,其中很大一部分新生儿生下来就有毒瘾,成为“海洛因儿童”。

孕妇在孕期吸食大麻,其孩子患罕见的幼儿白血病的机会高于普通婴儿10倍,患癌症的几率是其他儿童的2--5倍。

有资料表明,吸毒者的平均寿命较一般人短10--25年。25%吸毒成瘾者会在开始吸毒后10~20年内死亡。吸毒人群的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15倍。

现代医学证实,年轻时染上毒品的人,一般寿命不会超过40岁,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吸毒过量死亡;吸毒者自杀(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10~15倍);吸毒者犯罪率高,在犯罪过程中常死于非命;吸毒者容易死于吸毒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化脓性感染、病毒性肝炎、肾炎、结核等。

此外,由于毒品的损害作用,吸毒者的认知功能、注意力、操作能力和身体反应能力下降,还常死于坠楼、交通事故等。

毒品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吸毒者为了获取毒品,会不顾一切,不择手段。他们时而六亲不认,丧失人性,时而又悔恨交加,痛不欲生,常常在痛苦、矛盾的折磨中挣扎。毒品,完全成了压在他们心头沉重的十字架。

生: 吸毒所需资金巨大,吸毒就等于吞噬家庭财富,即使有万贯家产的家庭,也会迅速变为穷光蛋;吸毒还会造成家庭破裂,一人吸毒,不但全家遭殃,就连三亲六戚也得不到安宁

生:吸毒与犯罪尤如一对连体婴儿。“十毒九盗”、“十毒九娼”就是对吸毒和犯罪的形象比喻和真实写照。吸毒者为获取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它们行骗、偷盗、抢劫、卖淫,甚至行凶杀人或参与贩毒,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

(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板书毒品的危害: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3、案例分析,强化认识

师:同学们在课前也收集了很多吸毒的案例和图片,让我们一起来共享一下。(借用幻灯显示)案例一:“被毒品毁灭的17岁少女的心声”;

案例二:“麻古”使他灭绝人性;

案例三:“生日聚会因氯胺酮酿成惨案” 案例„„

(组图):吸毒自毁前程、吸毒引发大脑组织病变、吸毒容易传染疾病、吸毒都自残、吸毒引发自杀、母亲吸毒生下残疾儿等。

师:看了这些案例和图片后,大家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视觉上,感觉上再次感受到毒品的危害,从心灵上引起震撼。)

4、教师小结:毒品危害如此巨大,看到毒品,就让我们想起了鸦片,想起了那段耻辱的中国近代史,想起了那耻辱的称呼——“东亚病夫”。(观看东亚病夫的有关历史画面)

同学们,回顾历史,我们心情无比沉痛,我们都是有血性的中国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是民族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向社会大声的呼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二、交流学习,了解毒品

师:毒品的危害如此巨大,那么什么是毒品,你所了解的毒品有哪些?哪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生:我知道的毒品有海洛英、鸦片、吗啡等

生:我还知道一些新型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等。师:(显示幻灯片)

1、毒品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和种类:阿片类(6种)、吗啡类(3种)、盐酸乙基吗啡类(3种)、可待因类(5种)、福呵定类(2种)、可卡因类(2种)及合成麻醉药类(6种)计7类129种。

目前,我国吸毒者常用的毒品是:海洛因、鸦片、大麻、冰毒、摇头丸等。(用漫画展示)

(再分别显示几种常见毒品的图片,帮助同学提高辨别毒品的能力)

三、分组合作,探究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防预的措施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在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就占到80%,其中25岁以下人青少看占65%左右。如果指导毒品比喻成猛兽,那么它最容易入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呢?(分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书写相应的板书。)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1、无知和轻信: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有80%的人是在不知道毒品的危害的情况下吸食的,甚至有人还认为吸食毒品可以减肥。

2、贪慕虚荣、赶时髦:错误的人生观导致许多青少年误将吸毒视为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最终断送了美好前程。

3、逃避现实,寻求解脱:一些青少年试图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这种不积极的心态,其结局只能是登上“死亡快车”。

4、交友不慎:许多青少年染毒是来自周围的不良影响,谨慎交友,坚决拒绝不良影响是重要选择。

5、赌气或逆反心理:“你不让我干,我偏要干”的逆反,不服气、不认同的较劲心理,在许多青少年中普遍存在。说毒品可怕,我就不怕;你说吸毒难戒,我就吸一口给你看看。正是这种逆反心理,促使一些年轻人自己跳进了火坑。

6、受毒贩引诱:如先免费提供毒品,或者告诉你不会成瘾,只是一种“娱乐性”食物;吸食毒品可以减肥等。

7、追求刺激和享乐; 如何预防吸毒?

1、改掉不良习惯,如吸烟喝酒的行为。

2、毒品危害性大,复吸率80%以上要杜绝好奇心,千万莫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3、不要出入酒吧,舞厅等不适合中学生去的场所。

4、要慎交友对身边吸毒者进行劝阻;看见吸毒现象要报警。

5、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毒品对社会、身心、人体的危害。也知道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拒绝毒品的方法,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同时一旦发现有人吸毒,以及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以实际行动支持禁毒运动。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幻灯片显示诗歌《永远无法忘记》,全班齐朗读)

永远无法忘记

永远无法忘记,百年前的鸦片战争所带来的国耻; 永远无法忘记,东亚病夫”这顶曾经压着中国人的屈辱的帽子。

永远无法忘记,那朵朵沾满了中国人鲜血的罂粟花……

五、延伸教育:课后每人写一篇抗毒倡议书 《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教学反思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

唐益青 本课教学前动员学生做了大量的准备,让他们对禁毒的形势、毒品的危害、预防的措施方面有目的的进行了资料收集。这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了解毒品的强烈欲望,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思想教育课照本宣科,空谈理论的枯燥模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会,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也是这节课成功的最大亮点。下面具体谈一些体会:

本课可取之处: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前让学生对毒品资料进行了充分的收集,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大量的媒体资料(图片、漫画、案例等)直观形象。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同学汇报、小组讨论、情境设置等),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全班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这也给了我有益的启示: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

教学中尽量采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学生上课发言大胆主动,思维活跃。同时采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补充的方式解决重难点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3、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任务分配明确,让学生带着目的去收集资料,带着问题去合作讨论。这培养了学生查找、选择、加工材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4、提升学生认知情感

通过大量现实的案例、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明确毒品带给我们危害的同时,去思索生命的意义。然后又通过回顾历史,来唤醒学生强烈的民族感。再通过课后延伸撰写禁毒倡议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真正使思想教育落实到实处。

本课的不足及带给我的思考:

1、分组讨论时有点杂乱。课前应对这一问题进行安排,如确定小组成员,明确各成员的任务等。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2、案例太多而且有点杂,所以展示时较被动,照单全收。有些案例分析时较为枯燥,教育意义不大。

3、教学有些环节时间过于仓促。这主要由于课前预设不到位,尤其是结尾显得太过于急促,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这三点给我在教学中的启示是: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不一定能预见学生在学习态度、内容、方式上的所有需求,因而可能出现教学“预设”与教学实施难以融合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创新与创造,根据学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手段,使教学过程具有动态生成的创新性。这样的课堂才能显得鲜活而生动,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与技能,而且体现了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的理念。

篇3: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

研讨活动内容

子话题一:猜一猜作品中的故事

说明:请教师们结合上传在网上的幼儿绘画作品, 从外显的和内隐两方面猜一猜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可以把自己的猜想编成小故事。

讨论: (内容略)

协作组长进行话题分析:教师们从作品的外观猜想画面的内容, 并能够以一颗童心来解读作品, 但是要想真正解读幼儿作品, 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 需要了解作品背后的秘密, 这样才能够“外显”和“内隐”相结合因人施教。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解读幼儿作品情况, 我们进行下一个问题的研讨。

子话题二:请你上传一篇自己认为最典型的解读幼儿作品的案例, 同伴间互相提出解读作品的优点及建议

举例:翟老师上传的案例“长四条腿的小鸡”

幼儿描述:我是小画家张栩。我来给大家讲讲我画小鸡的故事吧!今天我太高兴了, 我们的活动区来了小客人, 两只小鸡。先请大家看看这两只可爱的小鸡, 它长着金黄色的羽毛, 尖尖的小嘴巴, 唧唧的叫个不停。它的到来马上把我们小朋友全吸引过来了, 它是今天美工区的小模特, 于是我们抓紧时间观察它, 看它低头抬头的样子, 看它走路的样子, 看它吃米的样子, 看它蹲下的样子。看!我的小伙伴还在逗它呢!它的小主人和它最熟悉, 小鸡居然会在她的手臂上走路。

观察了这么长的时间, 我终于决定把这可爱的小鸡画在纸上, 画之前再看看吧。先用淡墨画出小鸡的身体, 再用浓破淡的方法勾出小鸡的脸、小翅膀、小尾巴尖。再用淡淡的柠檬黄画出小鸡的腿和小尖嘴, 还用最小的笔蘸上赭石勾出小鸡的嘴和小爪子, 最后用白色点出小鸡的两眼睛, 我的小鸡画好了!

这会一直当摄影师的翟老师悄悄对我说:“你想让这只小鸡生活在哪呢?”我想了想画出了几片绿绿的大树叶, 我想这么多小伙伴围着小鸡, 小鸡一定很热, 我最想把它带到树阴下, 找一块大大的场地, 它可以自由地边乘凉边吃虫子或者是小米。大家请看, 我的作品完成了:我的小鸡最可爱, 它圆圆的眼睛, 圆圆的头, 圆圆的身体, 弯下腰正在吃米, 看它的双腿, 不对, 明明是长了四条腿, 多么奇怪的小鸡, 为什么呢?有的小伙伴猜是因为四条腿的小鸡可以站得更稳当, 可以支撑它圆圆的胖身体;有的小朋友猜是因为小朋友太爱吃鸡腿了, 每只鸡要是能多长出两条腿, 爱吃鸡腿的小朋友就可以吃到更多鲜美的鸡腿了。其实是这样的, 大家看仔细我画了两只小鸡呢, 后面的小鸡身体被挡住了, 有趣吗?

后记:大班后期有一部分幼儿已经能用遮挡方式来表现物体之间的关系, 在形象的主次上, 能以空间关系安排形象, 并形成主题和背景。在这些作品里我发现了幼儿绘画作品奇怪的视角, 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看并不是错误的, 他们有趣的想法, 画面中的独特表现, 是幼儿积极情感的表达。这里出现的遮挡关系, 并不是老师生硬地教出来的, 而是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了解小鸡获得的细致感受, 并用笔大胆地把自己的感受再现, 这就是生态式艺术理念的体现。看到孩子淋漓的绘画, 我又一次感叹: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

协作组长:请老师们针对翟老师的案例进行评论。

优点汇总: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书写案例, 很生动, 能够直接反应作者在创作过中的心理变化;在解读作品中突出了同伴间的相互解读, 充分利用同伴资源;能够运用相关理论, 支撑自己解读作品, 支持幼儿创作的想法和做法;案例突出了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

建议汇总:最好能结合幼儿教育学、心理学, 针对此作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找出推进幼儿再创作的突破口, 这样会使案例价值更大。

协作组长进行话题小结:老师们的案例中都突出了以下几点:赏识幼儿的创作过程;耐心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 倾听幼儿的一言一行, 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能把握与幼儿互动的机会, 创设让幼儿大胆表达表现的空间;能够结合外显和内隐两方面来分析幼儿的创作过程及作品。

建议:以后记录时要完整, 如作者、时间、地点、指导教师等都要齐全;分析要更加透彻, 有理有据;要把行为背后的原因表述清楚;在分析案例的时候应把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行为相对应, 找出教师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 找准下一步活动的突破口, 促进教育观念与行为的转变。

学习解读幼儿作品的方法, 是教师转变观念和行为的基础, 因此进行下一话题的讨论。

子话题三: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解读幼儿作品 (略)

子话题四:你认为解读幼儿作品的途径有哪些

翟爱华:倾听“童语”。其一, 绘画前充分想一想;其二, 绘画时允许说一说;其三, 绘画后大胆讲一讲;其四, 绘画后如实记录。

解春荣:我认为解读幼儿的作品需要关注创作作品的全过程, 比如, 教师关注幼儿绘画前的谈话内容, 这能为过程中的理解奠定基础;在创作过程中, 要善于发现幼儿奇特的语言和表现, 倾听幼儿对作品的表述, 尤其是细节和特色地方的说明, 这为交流作品又奠定了基础;在交流过程中, 教师要关注幼儿有个性的作品, 为其展现个性提供平台。所以我认为在创作过程的前中后都需要关注。

吴连柱:可引用中医理论, 运用“望、闻、问、切”综合手段实现对幼儿作品的解读。我先来说说“望”。望情绪:看幼儿的创作表情和作品完成后的情绪;观察孩子与同伴交流时的态度和表情;关注情绪情感变化。望作品表现手法, 选择哪些材料?哪些颜色?哪些技巧?再来说说“闻”, 注意事项有四:其一, 倾听设想构思。绘画开始时, 孩子都会有一个构思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想法是不成熟的, 但老师要有意识倾听, 为下一步指导做准备。其二, 倾听绘画过程中的思路调整, 也就是孩子在表达过程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设想, 这就需要教师来听一听孩子思路转变的情况。其三, 倾听孩子与同伴的作品分享, 教师有意识加以记录。其四, 倾听同伴评价过程中孩子的“辩解”, 这也是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张俊燕:倾听孩子是个非常简单而有效的途径。孩子的心思我们是很难猜透的, 看似简单的画面总是蕴含着不同的内容, 多听听孩子的言语, 是帮助我们解读孩子的有效途径。

解春荣:我期待着老师们也来解读幼儿作品时的“问”。

张俊燕:我来谈谈“问”吧。问, 即询问。通过问, 可以了解幼儿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等。很多时候, “问”又是同“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通过语言形式的“问”和“闻”, 深入了解孩子, 对孩子进行最直接的教育。但要注意, 问要符合对象的年龄、性别等生理特点, 要问得有法, 问得有度, 问得有艺术。比如, 解读幼儿绘画作品的时候, 我们可以重点问一问作品中的细节之处、独特之处, 以及与众不同、违背常理的地方, 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解读作品。

赵娜:我是一名新教师, 在工作中我也会问一问幼儿作品中的故事, 但是孩子说得很简单, 表达时很积极的就那么几个孩子, 是不是我问得有问题, 缺少所谓的“艺术”呢?

吴连柱:“教师在引导孩子表达时是不是需要一定的提问艺术呢?”赵娜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我想, 回答是肯定的, 但需要哪些能力?哪些方法?哪些高招儿呢?

解春荣:如何向大班幼儿提出绘画中的问题?如何使幼儿想说?这需要了解大班幼儿的特点, 我认为我们可以选择绘画中的细节进行开放式提问, 比如, “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什么意思?”“我有些不懂, 你能给我讲一讲吗?”“我来猜一猜你的意思, 你看对不对, 好吗?”等等, 这样教师才能够真正了解幼儿的想法, 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张俊燕:我来接着谈谈“切”。“切”不是给孩子的作品把脉, 而是教师在“望”、“闻”、“问”之后的思考和分析, 这应是教师处理问题最为关键的一环。特别是在处理孩子作品中的问题时, “切”就是给幼儿开“药方”。因此, “切”应有标准, 有尺度, 还要有区别。这个“切”运用得好, 也就能更有效地促进下一阶段的教育活动的开展。

协作组长对话题进行小结:吴老师的“望、闻、问、切”, 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这“望、闻、问、切”表明了解读幼儿作品的途径与方法, 方法与途径有了, 就需要我们更好地实施与操作。

子话题五:如何根据解读幼儿作品获取的信息支持幼儿再创造 (略)

协作组长对总话题“解读大班幼儿绘画作品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小结:

观点一:每幅作品都有解读的价值。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所隐含的一些信息, 有的需要情感上的关注, 有的需要生活上的帮助, 有的需要能力上的支持。

观点二:解读作品的侧重点要因人而异。我们可以结合作品的两方面进行解读, 一是显性的, 包括技能技巧方面, 如用色、线条、布局、内容的丰富性、背景、表达等等;二是隐性的, 包括内容的理解、情感的表达、生活经验的了解, 等等。虽然看似有的点跟绘画作品关系不大, 但是它们是解读作品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针对幼儿的不同性格特点、个性需求、能力差异等进行解读, 制定相应的支持策略。

观点三:解读作品的方法灵活多样。这个问题老师们在讨论的时候很热烈, 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尤其提出了“望、闻、问、切”。我要说的是:方法有了, 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当时的情境选择简便易行的方法, 既能有序带好班, 又能够清楚观察了解幼儿的想法, 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支持幼儿。我们还要把握“望、闻、问、切”的内容, 做到“望”有目的、“闻”有选择、“问”有技巧、“切”有策略, 这样就会避免盲目性。

篇4: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

关键词:“国培计划”;网络研修;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67-02

2010年,由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启动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国培计划”不但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也对我国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有着重大意义。[1]

中小学教师以往所接受的培训都是面对面的集体授课,这种培训方式很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但是却不能满足个性化发展,无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面对这种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研修网应运而生。利用各级的研修网作为平台来实施国培计划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新型的培训模式既给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又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网络研修所面临的问题

1.以任务完成为目的,培训目标不明确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旨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围绕“优化校本研修管理”的主题,为项目学校(区域)提供资源、工具、平台等专业支持服务,提升学校(区域)校本研修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围绕“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主题,以学科为载体,创建学校(区域)学习共同体,开展主题研修活动,引导形成团队研修文化和教师的常态研修习惯,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提供支持。

培训本身有着严格的实施方案和考核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相应的任务。而大部分教师却容易忽略培训目的,把培训做为负担,不主动学习。学员在培训开始之后,首先应该了解实施方案,明确考核要求,以保证培训正常有序的进行。但是学员追求的只是任务的完成,他们首先想要了解的就是该培训如何才能取得合格证,在了解之后会选择最简单、便捷的方式来使自己达标。

2.信息技术水平限制个性化培训

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技术给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突破了传统培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网络研修过程中,只要在每个阶段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就能得到相应的积分,而学习地点和学习时间都是由学习者自由支配,既不影响平时的教学工作,也能充分利用时间来完成自身的专业发展。但是利用网络研修来推动校本研修,这本身就是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一个考验。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平时忙于教学工作,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论是教学还是自身学习发展都习惯运用传统的方式来完成。

结合本次培训项目的实施情况,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迷茫中进行研修的。在正式培训开始之前,学校会按照所教学科和所教学段把教师分成不同的教研组,教师主要是在自己的教研组内进行互动交流,缺乏和熟手型教师、专家的交流讨论。

3.学员重视程度不够

陕西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有30%是要求学员进行课程的自主学习,包括观看课程视频、阅读课程文本资料的累计时间,由系统自动统计,达到1900分钟,此项可得满分。此项考核的标准仅仅是学习的时间,虽然在观看课程视频的过程中,系统会让学员输入验证码或者是回答问题,但因为问题的难度不大并没有引起学员的重视。

网络研修做为新型的培训形式存在诸多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但这些问题并非是无法解决的。

二、如何提高培训效益

1.发挥教研组长作用,提高学员参与度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虽然是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培训的,在第一阶段创设学习共同体,建设网络家园开始之前,应该先让教研组长对学员进行集中培训,让学员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考核方式,阐述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参培教师在第一时间明确国培计划、日程安排、看视频的时间地点,必须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写文章的数量、上网参与研讨及跟帖的方式数量和培训合格的标准,[2]增强学员的集体感和归属感,使他们不会在培训的过程中出现孤独感,觉得自己完成不了任务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对培训失去兴趣,消极应对。

2.突出信息技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员跨越式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承担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担,有责任帮助其他学科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在第二阶段,要求学员学会如何在学习共同体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制订计划、探讨师德并充分分享。网络研修的一大特点是其拥有着大量的资源,尽管如此,学员还是会感觉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资源。究其原因,研修网上的资源不一定能帮助所有学员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学员自己建设的资源库,不同于专家所构建的资源库,不仅能快速健全资源库,而且学员们都是来自一线的教师,最清楚他们的需求,他们能够发布与教学同步的课程资源。但是学员们建设的资源库往往是零散的,有重复性的,而且都是依据个人习惯和任教学科来整理发布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研修这个平台,发挥其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第二阶段开始之前,为学员们讲解发布资源的正确步骤、发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何整理自己的资源,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信息技术教师应在培训的过程中及时对资源进行归类,剔除无效资源,公布资源种类及数量,避免学员重复建设资源。

3.多方位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员都已经熟悉此平台的操作,能快速的发布资源并且利用资源。为进一步提高学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在第三阶段为学员提供了三个系列的课程,更符合学员个性化的学习。只有提高了学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本阶段为了弥补学员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缺陷,专门定制了《信息化教学操作技术》、《PowerPoint 2007的应用》等课程,此类课程有效的帮助学员了解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及学习方式,促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加强反思及同伴互评

学员的自我反思在培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自我的反思,取长补短;培训结束后,及时总结,如此一来才能将培训的内容进行内化。网络环境下典型课例教学的实践反思,既包含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又包含群体性的研讨式反思。[3]通过群体性的研讨式反思来加强同伴间的互评,既弥补了自我认识的局限性,又能促进群体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胡素芳,任昕.浅谈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117-119.

[2]覃霞. 做一片绿叶——“国培”班主任工作有感[J].中学教学参考,2013(4).

[3]郑燕林, 李卢一.“整合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

篇5: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

解东一小

延妮

今年9月,我很幸运地加入到人民教师的队伍中,成为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刚参加工作,还担任班主任,对于我来说,这就是很大的挑战。由于不熟悉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不熟悉新课改后的高效课堂模式,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学校,我可以询问老教师,向老教师请教学习,可是,毕竟时间有限,自己需要快速成长起来。于是这次的远程网络培训大大地帮助了我。作为新老师的我,带着求知若渴的心情参加此次培训,受益颇多,如沐春风。这次的远程网络培训打开了我的眼界,为我提供了理论引领和教学指导。

首先,我清晰地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师德是打开教师和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催化剂。我以前认为老师就是照着书本教学生就可以了,但是认真观看《师德修养提升》的视频后,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太肤浅。《平等公正——我的偏心眼》里讲到老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孩子,这简单的一句话,我当然明白。但是,直到我意外地看见了一个场景,我发现我太肤浅了。一天课间,我走出教室后门,猛然看见班里的两个男孩子蹲在地上,其中的一个男孩子在给另外一个系鞋带。这或许是个很普通的场景,但是帮助系鞋带的那个男孩是班里很调皮的孩子,得到帮助的那个孩子是班里不太爱说话的孩子。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合的孩子提醒了我,孩子的世界很简单。这个场景深深地刺痛了我,使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我要关注到每个孩子。

其次,我清楚地理解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教师专业发展给我指出了今日如何做“名师”,给我指出了前行的法宝——阅读。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简明扼要地阐释了终身学习的内涵。我现在深知教师工作的繁重,但是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阅读。因为我观看视频后,确实了解到老师需要知道很多知识,不仅有教材上的知识和教学上的知识,还要有管理上的知识。刚走出校门的我,在知识的讲解和领悟上还有欠缺的地方。因此,我需要大量阅读,去拓展课堂的知识,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我还利用网络找班主任管理方面的书籍,例如魏书生的班级管理。这些都督促我自己要不断阅读,充实自己,还要学以自用。

篇6: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

京组发[2007]6号

中 共 北 京 市 委 组 织 部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北

教 育 委 员 会 北

局 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关于组织选拔博士生和博士 到北京市挂职锻炼的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委组织部,各区县人事局,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干部(人事)处、组织处,各局、总公司党委(党组)组织部(处),各高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门,各人民团体组织部:

现将《关于组织选拔博士生和博士后到北京市挂职锻炼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做好相关工作。

中 共 北 京 市 委 组 织 部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北 京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北 京 市 人 事 局 2007

(此件报党委、党组)

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年7月13日

关于组织选拔博士生和博士后 到北京市挂职锻炼的意见

未加强首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渠道,充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和智力优势,发现、培养和储备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现就组织优秀博士生、博士后到我市挂职锻炼的规范和管理工作,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有关精神,按照市十次党代会的要求,坚持群众路线和实践标准,坚持任人唯亲、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加强与首都高校合作,组织优秀博士生、博士后进行挂职锻炼,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几年的努力,要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每年组织一批优秀首都高校博士生到我市进行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了解事情民情,丰富阅历,增长见识,磨练意志,提高素质和能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选拔录用一定数量的挂职博士生到我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任职、工作,采取县挂职后任职的方式引进博士后,加强跟踪管理,对于表现突出的加大培养使用力度,进一步充实后备人才库,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的素质结构和年龄结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持。

二、工作任务

每年在首都高校和北京地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选拔200名左右即将毕业的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博士生(不含委培和定向)和博士后,到我市区县局级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三、选拔条件

1.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意志强,志愿投身首都经济社会建设事业。

2.学有所长,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深的理论功底。3.博士生要学有余力,有相对固定的实践锻炼时间;博士后挂职期间要有条件在挂职单位全职工作。

4.博士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博士后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5.身体健康。

四、选拔程序和办法

(一)关于博士生的选拔程序和办法

(1)每年4月,市人事局、市国资委统计汇总各区县局级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对挂职博士生的需求状况、专业类别、人员规模和岗位,报市委组织部。

(2)5月,首都各高校在博士生中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博士生自愿报名,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面试、考察,提出人选,报市委教育工委,经研究审核后,由市委组织部审定。

(3)6月,市委教育工委组织挂职博士生到“北京市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学校”进行培训。

(4)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国资委综合考虑人选的专业方向、个人特点、学校意见,确定人选的挂职单位。

(5)7月,组织挂职博士生到任,所挂职务一般为正处级部门或单位一把手助理,国有企事业单位挂任相应职务。

(二)关于博士后的选拔程序和办法

(1)每年4月,有关区县局级单位、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根据干部队伍现状和工作需要,研究确定挂职博士后的选拔职位、条件和办法。

(2)5月,有关区县局级单位、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依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每年举办的“博士后人才引荐会”,面向北京地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博士后报名、资格审查和面试,确定具体人选。

(3)7月,有关区县局级单位、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挂职博士后到任,所挂职务一般为正处级部门或单位一把手助理,国有企事业单位挂任相应职务。

今年尽快开展这项工作,9月份要按照有关选拔程序和办法正式启动。

五、管理考核

1.挂职锻炼时间一般为半年,博士生每周应保证在挂职锻炼单位工作2——3天;博士后挂职期间需全职工作。

2.挂职锻炼期间的日常管理,以接收单位管理为主,接收单位要合理安排挂职锻炼岗位和工作内容,提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要求,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挂职博士生的交通和生活补助统一从“首都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资金”中支付,医疗和有关保险由高校或科研院所承担。

3.挂职锻炼期满后,挂职接收单位根据挂职人员表现进行鉴定,填写《挂职锻炼情况考核表》,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区县局级单位或市国资委、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建立挂职博士生和博士后人才库。

4.对于专业对口、挂职期间表现突出的博士生,根据本人和挂职单位双方留用意向,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办理录用手续。博士后挂职结束后,经组织考察合格且本人和接收单位双向选择满意的,可按干部管理权限和干部条件任命为副处级干部,经一年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正式任职。

5.将挂职人员到挂职单位工作、任职情况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六、组织领导

组织首都高校博士生到我市挂职锻炼和选拔博士后到我市挂职任职,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治性、政策性强,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各区县局级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确定班子成员专人负责,建立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层层抓好落实。组织、人事、教育部门、国资委和高校要明确职责,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切实将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

主题词:干部工作 挂职锻炼 博士生△ 博士后△ 通知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2007年7月13日印发

篇7:海淀教师研修网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于1972年,现有在职教职工164人,其中,特级教师11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4人,博士和博士后15人。

学校职能为“课程指导中心、教学研究中心、质量评价中心、资源建设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承担了海淀区中学、小学、幼儿园、职业教育二万余名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名师发展的重担。学校秉承“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校服务”的宗旨,传承“责任与担当、团队与研究、拼搏与奉献,海纳百川、协同创新”的进修精神,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努力做“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高品质服务海淀区基础教育发展。

近年,随着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了更好地满足学校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为区域教育决策、学校教育内涵发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学校以“实现基于高品质服务的教研转型”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项目研究与实践。

篇8:中国教师赴英国舞蹈研修考察团

了解英国.体验英国.文化英国.艺术英国.舞蹈英国

主办单位:北京丹诗戈文化艺术传播中心

文化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

全国爵士舞踢踏舞考级中心

支持单位:英国国家旅游发展局

英国舞蹈国际博览会

活动时间:每年三月

为进一步扩大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国舞蹈艺术领域的友好往来,北京丹诗戈文化艺术传播中心、全国爵士舞、踢踏舞考级中心,组织中国舞蹈教师赴英国研修。由英国舞蹈培训机构教师任教,并授予培训证书,团队行程11天,舞蹈研修3天,英国MOVE IT舞蹈盛世观摩与世界知名舞蹈大师班学习2天,文化体验3天。

上一篇:教育创业计划书详解下一篇:大型活动安全保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