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叙文高中

2024-05-30

成长记叙文高中(共14篇)

篇1:成长记叙文高中

有人说成长是一首知错就改的歌,有人说成长是一首不断进步的歌,有人说成长是一首坚持不懈的歌……

我觉得这些都有,但是我更认为,成长是一首超越自我的歌。

以前,我看着邻居哥哥,骑着自行车骑起来十分之快,再加上自行车的色彩绚丽,那叫个帅气。所以我十分羡慕。

有一天,邻居哥哥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颜色是黑、黄、白相间的,别提有多好看了。他走过来对我说:“嗨!李明浩,我看你平时看我骑自行车,这次我有了新车,所以你要不要骑我旧的自行车?”我听了这句话,心一下子激动了起来,阳光仿佛更加明媚,天空显得格外的蓝。我立刻回答道:“好的,谢谢你!”邻居哥哥把自行车放在地上,说骑就骑。

于是,我神气十足地走过去,跨上自行车,踩上踏子,眼睛注视着前方,准备用力的踩。觉得骑自行车非常容易,不用学就会了。结果我先是重重的踩了下去,再是方向失控了,然后心里害怕,最后摔了下来,接着顿时感到疼痛。我再起来,又跨了上去,踩了几下,自行车先走了几步,然后我又摔了个狗啃泥。我在心里暗暗的想:我就不信我骑不好了。邻居哥哥忽然在旁边说:“骑自行车,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我又爬了起来,跨了上去,又重重的踩了几下,自行车向左向右晃来晃去。就像个失控的飞机。自行车,向墙撞去,要不是邻居哥哥来的及时,把自行车给拦下,不然我已经撞墙了。我又在心里想:唉,好险啊!

我顿时感到觉悟,邻居哥哥又开口发话了:“骑好自行车最重要有四点,一要有自信,二保持平衡和重心,三有速度,四不要往其它地方看。”听了这句话,我又站起来,想去试试看,我骑上去,记住那四点。突然间,“啊!”我会骑自行车了。我大声的喊了一遍:“我终于会骑自行车啦!”

现在,我有了自己炫酷的自行车,而且还学了一些技巧,也比以前骑得好多了,所以我说“成长是一首超越自我的歌!”

篇2:成长记叙文高中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人惊险,烦恼和愉快的事。这些事让我明白道理,战胜自我,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我七八岁的时候非常胆小,就连动画片中三只小猪故事里的大灰狼都怕得要命,一看见大灰狼我就闭上眼睛,双手抱头蹲下来,害怕大灰狼来吃我。有一次,我和爸妈去游乐园玩,我一看见鬼屋,心里就害怕,但我又看到很多小朋友都能勇敢闯关,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是胆小鬼了,就说:“爸爸妈妈,我想进鬼屋看看。”爸爸说:“你连大灰狼都害怕,进了鬼屋,出来后一定会尿裤子的。”我对爸爸说:“爸爸,你不要小瞧我,我会很勇敢的!”爸爸说:“好!我就来看看你有多勇敢!”爸爸买了门票,然后我们就进去了!我心惊肉跳,心里好像有一只小兔子在蹦蹦跳跳。突然!我的背后凉凉的,我转过身,哎哟!一个白骨精在我的背后,我拼命地跑。“有鬼啊……我怕,别过来,我是好人,没做亏心事……”当时我缩成一困,真想往回跑,可是又想:“如果我往回跑,会被爸爸妈妈笑话的。是谁说我会很勇敢?是谁说我能闯关的?是谁说我已经长大了?是我,我一定要战胜自我,证明自己长大了。”想到这里,我手拿迷宫地图,勇敢地往出口的方向前进。突然,一个僵尸蹦了出来。我又心惊肉跳,不管他,妈妈说过世界上是没有什么鬼的。冲啊……一路上的妖魔鬼怪,我都置之不理。我成功地来到了出口,妈妈爸爸早就在关口等我了。这时,爸爸对我说:“儿子,你长大了,能够战胜自我,勇敢地做了一次男子汉!”

我长大了,为自己能成功的闯过这一关,克服恐惧,战胜自我而无比自豪!我以后的人生路上还会遇到许多这样惊险的事,我会勇敢去面对的!

篇3:高中记叙文写作方法探究

一、当前学生记叙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 记叙文在高中作文写作中, 是具有基础性地位的, 也是最基本, 最核心的写作文体。这一文体从小学到高中, 一直都是学生写作采用频率最高的文体, 但是在经过小学, 初中的学习之后, 高中学生在记叙文的认识上和使用上, 还存在以下问题:

1. 对文体特征把握不准。

其实记叙文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时间、地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来体现的。在时间概念的把握上, 部分高中学生只是从“一天, 那天, 今天, 昨天, 明天, 当时……”等等时间名词来理解, 而忽视了其中“时间变化和转换”的理解和把握。而事实上, 记叙文需要学生运用时间的变化, 来绘制一条故事发展的主线。此外, 在地点的把握上也是如此, 没有抓住“空间的转移”, 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中进行学习, 作为小说节选, 其中作者重视了里面的空间变化的描述, 对景物和人物的位置都进行了较强的空间叙事, 使得小说极具空间感。而作为记叙文, 完全也可以利用这样的空间记叙转换的方式来增强文章的立体感。而在人物和事件的记叙上, 则缺乏立体感, 没有动静结合的叙述。

2. 选材不佳, 立意不深。

选材立意, 是记叙文产生生命力, 是记叙文能够吸引读者, 并引发读者思考的两个关键环节。但是, 从笔者的教学经验看, 大部分学生对选材和立意都会无所适从, 不知道如何选材, 更不知道如何立意, 如何让文章充满生机。而这正是当前高中作文出现“模式化”倾向的关键原因。选材不典型, 细节描写不生动, 致使情感无所归依, 不能做到以情感人, 立意又太直白, 不能化显为隐, 不能以小见大, 微中显著, 这使得高中记叙文的质量大大下降。

二、正确指导, 秀出记叙文的风采

记叙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 在高中作文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也说明记叙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那如何能够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写作能力, 如何能够秀出记叙文的风采呢?

1. 精心准备, 完美策划。

从某种程度上看作文, 是“做”出来的, 因此, 在“做”之前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 也就是写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审题、选材、构思。

首先, 审题。任何好的文章, 都是在“审”的基础上完成的。对高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而言, 审题更显得重要了。一般情况下, 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 学生都必须要经过审题,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思考。那如何让学生正确有效的完成审题呢?关键是根据题目信息进行把握。如江苏省09年的高考作文: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审题时, 学生主要是根据题目的信息进行审题, 特别是要在“品味”的基础上进行审题。

其次, 在选材上和立意上, 要突出记叙的价值或意义。因为题目是“品味”基础上谈时尚, 就必须要品出些或酸或甜或苦或辣的味道。

2. 执行思路, 细节完善。

在完成了准备工作后, 学生要做的就是真正的执行环节, 就是“写”。要完成整个思路, 要想执行整个行文的策划, 就得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 就必须要写好开头结尾。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写好开头是作文的关键。但是, 我们也知道“万事开头难”, 要写好开头部分, 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一般可以从题目着手, 寻求连接点。如在上题中, 学生可以从“洛阳纸贵”或者“东施效颦”的故事着手, 这两个故事都是“追求时尚”的体现, 作为切入点合情合理。同时, 在记叙的线索上, 就以故事为开端, 执行“缘起———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 保证叙事线索明了单一, 紧扣中心, 重点突出。而在结尾时, 学生可以采用首尾呼应的方式, 对叙事的故事进行升华。如可以以“东施效颦”是一种勇敢的尝试, 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求学精神, 是一种高尚的”时尚”为中心意思, 深化主题。

其次, 要注重细节描写, 描写简洁。细节决定成败。充分的细节描写, 是提升记叙文质量的关键。因为, 无论是事件描述, 还是人物描写, 细节都是最好的表现手法。这点, 学生也可以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学习体会。总之, 通过细节生动描写, 语言朴实描述, 可以实现以情感人, 以故事取胜, 以思想升华的目标。

总之, 记叙文作为高中作文写作的一种常用文体, 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学好记叙文, 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 在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的同时, 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其他文体的写作中取得好的效果。当然, 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强调学生写后自我批改, 包括错别字, 病句, 标点的修改, 同时进行自我总结, 一是看材料是否扣住题目, 扣住中心, 二是看结构是否首尾相接, 浑然一体, 三是看开头结尾是否点题。让学生多改多练, 在实践中提高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孟轲:《中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

篇4:高中记叙文立意探究

有的学生写起记叙文来立意肤浅,往往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见解;或者就事写事,无法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深刻的内涵。例如,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学生都是这样立意的:拒绝考试作弊;拒绝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拒绝为同学抄写作业……这些立意都比较平常,而一个班上有这么多学生写,自然会“撞车”到一起,既无新意,更无深度。这样的记叙文又怎么能受到阅卷者的青睐呢?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立意深刻、新颖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现象中看本质

记叙文不可就事写事,而应做到以小见大,在个别现象中看到带有规律性的本质内涵。学生们的生活相对来说是狭小的,但不能说就是枯燥单调的。关键是你怎样看,看到了什么。

还是以《拒绝》这篇作文为例,有学生写学校里总避免不了为迎接上面的领导检查而进行的卫生大扫除活动。他描绘了这种仅仅为应付检查而进行的大扫除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不仅没有培养学生“劳动光荣”的思想意识,反而使师生搞起了形式主义。结尾响亮地喊出“我们拒绝领导检查”、“我们拒绝搞形式主义”。这篇文章,虽然没有跳出学生的生活范围,却可看出作者善于发现生活的问题,针砭时弊,给人启发,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这种检查对我们来说真是司空见惯,但如果我们能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可以看得更深,想得更远,又何来生活单调乏味无话可写,无深意可立呢?

再如,有学生写了《同桌的你》的记叙文,文中描述了同桌生活中几件感人的小事:家境贫寒可能辍学却一如既往地拼命学习;学校捐资助学,依然捐出自己微不足道的一份……结尾是这样凸显立意的:

现在,你真的走了,走上了一条打工之路。当我在学习上想偷懒时,看到身边空荡荡的座位,我就有了精神;当我乱花钱时,想到你辍学打工,我就没有了勇气……李勇,你虽然离开了我,但却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当我为这些而心存感激时,又想,社会和岁月会把你磨炼成一个怎样的人呢?我真的渴望在你解决了你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后不会丢失你自己。

我为你祈祷!

该学生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表现同桌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等特点上。他一方面写同桌给了自己无形的精神帮助,另一方面,又表达出自己对李勇这样一个面对生活困境而不得不辍学的同学的关心与担忧。如此,我们从中感受到人性的良知,感受到作者真挚深厚的情谊。写的是生活中的小事,反映的却是社会问题、人性问题。有这样的认识,你还会说我们的作文立意肤浅吗?

二、于平常处见不同

记叙文写作,切不可人云亦云。我们要能在平常的司空见惯的生活中看到与众不同。

比如,以“等车的经历”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有学生这样写:

自己等车时,为了更快到达目的地,在等待过程中,往往不惜多跑点路到自认为更便捷的站台去等车,可结果却事与愿违。

最后,他给出的立意是:

我们为了将事情做得更完满,往往会不惜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结果却事与愿违。我不由想到了一首题为《生活》的小诗:“为了看日出,便去爬山。可有时,恰恰因为爬山,才失去了,看日出的机会”。

等车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写这样等车的经历,多数人可能会就上面的现象给出“欲速则不达”的立意,当然也可以,但这篇文章却写出“为了将事情做得更完满,往往会不惜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结果却事与愿违”的認识,显得与众不同:人生的追求与无奈有时就是这样紧密相伴。这样的立意可以说既深刻又新颖。

又如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中,一位考生是这样写的:

忧与爱同是情感表达的方式。

忧是外在情感的表达,爱是内在情感的诉说。

忧,心旁着一“尤”字,“尤”字可译为“责备,埋怨”义,也可译为“十分”义。一种情感的宣泄,一种程度的表现,都让这个字所蕴涵的深意凸显出来。

巧妙地从“忧”与“爱”(繁体字包含“心”)的字形入手,来分析忧、爱与心的关系,于平常中见奇崛。平中见奇,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多用心去体悟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其中的真善美,揭示其中的假恶丑,从中感悟出人生的意义与生活的哲理。

三、在思辨中求独到

记叙文写作,同样讲求思辨。如能辩证地看问题,我们往往会另辟蹊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还是以《拒绝》这篇文章为例。

有学生是这样写的:小时候,爸爸妈妈拒绝我帮助他人的请求,理由是,有些帮助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长大后,我拒绝了爸爸妈妈帮助他人的请求,理由同样是帮助他人也许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文章在“听了我的话,爸爸妈妈目瞪口呆”中结束。

作者虽然描述的是两个近乎相同的事情,甚至在描述中,情节也基本相似,但由于“我”和“爸爸妈妈”“主客”身份一颠倒,文章深刻的立意就凸显出来了:正是由于我们总是在“拒绝帮助他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变得越来越冷漠;正是在这种“拒绝帮助”的氛围的“潜移默化”下,孩子的成长才会出现这种最终让我们“目瞪口呆”的结果。这样的拒绝又岂止是目瞪口呆呢?

还有一位学生写他们班在某位同学的带动下,晚自习全体坐在班上看世界杯,结果这位同学却回家反省、写检查,全班接受老班的“思想教育”——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结尾用夸张的笔触写道:

班主任讲完了,临了,还颇为关切地问我们一句:“后面的比赛大家还看不看了?”我们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拒绝世界杯!”

班主任会心地笑了,似乎很满足。

我们也放心地笑了,好象踏实了许多。

“我们拒绝世界杯”其实是学生违心的无奈的拒绝。如此拒之,是如此的矛盾、如此的尴尬,又是如此的悲哀!学生的“拒绝”完全是教师的“拒绝”,教师拒绝世界杯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学校的“拒绝”、教育界的“拒绝”。这是很滑稽的。而表面上的对世界杯的拒绝从本质上说则是对素质教育的拒绝,这在大多数学校是普遍存在着的发人深思的现实。这样的拒绝不正是一种无奈甚至悲哀吗?所以,如果你能换个角度去发现、去挖掘,何愁立意不深。但要注意的是:写文章并非只有批判和揭露才能体现立意的深刻。我们应该做的,当是在揭露中引起对某些现象、某些问题的关注,引发人们对问题的思考,表现当代中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即我们的心态应该是健康的,我们的动机应该是积极的。

总之,记叙文的立意力求深刻、新颖、独到,在文章中写出个性和新意,这样的记叙文才是有深度的好文章。

篇5:成长的瞬间高中记叙文

——题记

于我而言,成长,是一个慢慢丢失的过程,在岁月里,我们失去了童年,褪去了稚气,也丢掉了那些老时光……成长,又是一个慢慢拥有的过程,在经历中,我们拥有了成熟,懂得了感恩,也扛起了责任……我们总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边失去,一边得到;一边叹息,一边欣许,或许,这就是成长的意义吧!

记得那是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周末,我像往常一样,写完作业,正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那是一个美食节目,正在教我们如何做出美味的饺子。看见嘉宾手持筷子,夹起那晶莹剔透的饺子,咬上一口,露出鲜嫩多汁的肉馅……我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心里直犯嘀咕:我也好久没吃饺子了,天天吃奶奶做的那些菜,都吃腻了……想着想着,肚子就咕咕叫了,可外面的雨还是不停地下着,而且越下越勐了。奶奶说她有点事,要出去一趟,让我在家好好待着,别乱跑。我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做不出饺子也就算了,可这都几点了,还不做饭……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了,外面的雨下的还是很大,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天际,“轰隆”一声,吓得我直打哆嗦。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玻璃窗,大树也被风刮的两边摇晃,好像要地动山摇一般,我开始有点担心了……正在我坐立不安之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蹿了进来,她蜷曲着身体,雨衣耷拉在身上,浑身湿透,雨水还不停地从衣角往下滴着,她的两只胳膊紧紧地护着怀里的一个塑料袋。她慢慢抬起头,湿漉漉的刘海贴在额上,如此狼狈不堪,却露出了微微一笑。啊!她就是我慈祥的奶奶。奶奶赶紧拿出怀里的塑料袋,一层一层地揭开,顿时,屋里弥漫了一股浓郁的肉香味。“是饺子!”我惊喜地大喊道,“奶奶,你……”看着眼前冒着热气的饺子和被大雨淋的湿漉漉的奶奶,我的喉咙顿时像被棉花塞住了,一下子哽咽了……我无意中的一个表现,却被奶奶记在了心头。望着奶奶眼角爬满的细纹,满头的银丝,我不禁泪流满面。我顾不得男孩子的那点小自尊了,一把扑进奶奶的怀里,抽噎了起来。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很多……

这些年,爸妈一直在外地工作,可以说,我就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偶尔还会因为没有可口的饭菜而闹情绪,为了不让我看动画片而大发脾气……习惯了被宠爱,却忽视了奶奶的付出,忽略了她已渐渐老去。

篇6:成长蜕变高中作文记叙文

在还未长大的时候,妈妈每天都既辛苦又忙碌。我们饿时,她会喂奶给我们喝;我们哭时,她会立马放下手中的事,跑过来哄我们笑;后来,她教我们走路,教我们说话……每当我们叫她一声妈妈时,她的脸上都会露出最欣慰的笑容,每个人都一样,我也不例外,下面我来讲一讲关于我的故事吧!

从我上幼儿园起,妈妈每天都要为我做很多事,可我却不领情。直到小学,她每天都会说这说那的,有时她骂我,我会顶嘴,甚至反过来还骂她一句。

但是,从那一天起,我觉得她不再那么啰嗦了……

那一天,学校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家长录下一段想对孩子说的话的视频。看完视频后,我的泪水瞬间就从眼眶里掉了下来。视频里,妈妈是这样说的:“他出生后,我才带了他三个月,就出来工作了;等他慢慢长大后,他在老家经常打电话给我。有一天,他打电话跟我说了一句:‘妈妈,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妈妈陪着,而你却在外面工作,为什么不回来带我呀!’在这一瞬间我的泪水就掉了下来……”后来,妈妈就把我带去了深圳,让我在深圳读幼儿园,读小学,从这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妈妈了。也正是看了这段视频,我才体会到妈妈有多么爱我,而我竟然那么伤她的心……

从此以后,我就下定决心:以后妈妈说什么,我都要去听;再也不跟她顶嘴;要认真读书,让妈妈开心一点,让妈妈的辛苦不白费,让妈妈为我感到自豪。我最亲爱的人——妈妈,谢谢您!

篇7:成长高中记叙文600字

在这个正值阳光、朝气、热血和挥洒汗水的青春期上,我们体验着青春所带来的美好。品尝着失败带来的失望。而正因为有这些,有了父母、老师和悟性的帮助下,让我们收获了更多的成长。

母亲十月怀胎的不容易,诞生出许许多多可爱的小生命。

第一位导师

从母亲的肚子里诞生后,便由父母共同细心照料着。从爬行到走路,我们收获了许多来自父母的成长。从说话语字不清到唱歌语调准确,都来自父母。

一朝一夕,我们也逐渐长大,父母把我们送去上幼儿园然后小学上学,学习碰到有难题,父母便很耐心地教导我们怎样做,让我们从此变得更加优秀。

父母给予我们许多的爱和帮助,成为我们人生中第一阶段的导师,使我们收获付出努力后的成长。

“辛勤的园丁”

在学校,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你是否收获了成长的果实。一次的上课走神,便使自己课后作业无法按质量完成,就会变成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阻挡物。这时便得寻求老师的帮助了。老师就会细心给我们讲解题目的全过程。

春夏秋冬的每一天,都能听见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唰的声音,无论何时,老师都与我们同在,也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成长。

成长别烦恼

现阶段在这个年龄,情绪化也是件常事,学会控制自己,让自己心无杂念,也就是让自己多了一份成长。

一次,一条难题把我难倒了,愁眉苦脸的我双手撑着脑袋,在课桌上懊恼着,“瘦骨”看见了拍着我的肩膀说怎么啦?烦啊!我小声并拖着长音说道。就因为不会做题?是啊!哎哟,这有什么好烦的,让我来教你好了,认真听好啦!之后,在她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慢慢理解,最后,我走过了这个坎。

成长高中记叙文600字2

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从懵懂走向成熟,我们一步步脱去幼稚,退去任性。伴着日月星辰,我们慢慢成长。

曾一度无知地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孩子,不必懂得太多人情世故,开心就好。但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让自已错过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总以为日子很长,明天很多,总以为不必在乎那么多,一切都随遇而安;总以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似乎一切都不在意,但不经意间,总是少了些什么吧。

当我还自以为是地把自己当做孩子看待,沉积在自己那不着边际的遐想中时,却不知时光流逝,一切都在悄悄变化,我也已慢慢长大。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要学会成长,不再让时光白白流走,我应抓住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或者说是为以后留下些回忆。

日月为影,星辰为伴。不知不觉中,自己依然改变了许多。习惯了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不在整日抱怨;即使每天的学习枯燥无味,但为了自己的未来也要努力拼搏,不在轻言放弃!开始懂得冷暖自知,不再将自己所有的心事都表现在脸上,即使不开心也懂得收敛心情。慢慢地,自己愈发稳重,做事不再冲动而不考虑后果;也开始懂得为家人分忧,替朋友解难。

或许连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改变了很多。能够冷静地去面对一件件突发状况,灵活机智地处理一些棘手问题,也能巧妙的化解一场误会。现在的自己已经退却了那些稚嫩,平添了一份自信与成熟。

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改变,无时无刻不在成长。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细细想来,不就像水善于以柔克刚,善于转变吗?人亦如此,只有在成长中改变,才能在改变中成长。

或许我们正沉浸于自己的过去,或许我们正迷恋自己的骄傲,或许我们正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记:随着时光流淌,每个人都会发生改变,同时也是成长。

成长高中记叙文600字3

记忆里,童年的天空清透。蓝天,白云。每个人的成长中,都充满了喜、怒、哀、乐。成长中的故事,丰富多彩,又连连不断。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成长是一种里程碑。当我们睁着眼睛,幸运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便开始成长。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成长充实了我们的知识。成长的过程中也含有父母和老师辛勤的汗水。长辈的期望也寄托在我们的历程中。

成长是一种美丽,成长的美在于我们不断的温故知新,就在于它孕育出灿烂的笑容和丰收的果实。我们成长着,我们的成长的历史是以一种生活方式代替着另一种生活方式,立足于一种成熟走向另一种成熟。成长的历程有花也有果,更多的还是未开放的花蕾。我们的父母,老师看到我们绽放时的美好,脸上露出欣慰灿烂的笑容。只有奋发进取,我们才能够“更上一层楼”。

成长是一笔财富,“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并超越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马需要挑战,人的成长更需要挑战,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勇敢的接受生活的挑战。成功很简单,就是看你有没有面对困难的自信与执着,我们可以把任何困难看成一次次锻炼提升的机遇,可以把它们当作生活的每次挑战,美好幸福的一切你将完全拥有。

成长是一份成熟。从无知到青涩,再到而立,老去,渐渐明白了许多。当不再计较小事,学会了宽容别人时,猛然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有了许多的朋友,人生的路,仿佛又向前迈了一步。

成长是一份改变。不再冥顽不化,不再调皮任性,学会了听话,沉稳。当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浮躁,不再自傲,学会了谦逊,可以听进他人的良言忠告时,猛然间,发现自己改变了许多,增加了一份优雅可亲。

成长高中记叙文600字4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我们一身中最为宝贵的时候。在这过程中,我们将尝尽世间的苦楚,尝尽酸甜苦辣,感受人与人之间最为宝贵的亲情、爱情、友情,使我们从目不识丁到博学多才。

翻开陈旧泛黄的记忆,目光便定格在前几年的辛酸往事。从小父母在外打工,几个月才难得回来几次,我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故和爸妈感情很生疏,没父母的管教我很顽皮,在别人眼里我是个“野孩子”。

记得有一次,在连绵不绝的大雨面前,我只为一时高兴,竟和一群小伙伴打起了水仗,儿时的无知、贪玩使得我不知生病一词的含义,在兴奋过后便是感冒、发烧等病状,最后竟发展为肺炎,爷爷奶奶不知所措了,如果不是因为我在医院里发送着“召唤令”,爸妈可能还在工作呢。

等我初醒之时,发现憔悴而又沧桑的父亲正在床头前沉睡着,好久没见过父亲如此劳累的模样了,他看起来是那么的平易近人!

很快,平静的场面被一阵脚步声所打破,原来,是妈妈,“你终于醒了”,她高兴地望着我。可我心中积攒的气一个劲儿地向妈妈发泄:“你们怎么回来了?我没事!回去吧!不用管我!”说着,一转背,妈妈并没有说什么,而是一个劲问我想吃什么,我赌气不理,住院期间,尽管爸妈工作很忙,经常接到要求回去工作的电话,但他们仍然尽心地的照顾我,而我却……

后来,母亲告诉我,原来父亲一听到我生病了,便把手头上的工作一放,急急忙忙连夜赶回来了。要知道,晚上坐车是何等的累。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那次之后,我经常反省,一直想,爸妈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每天四处奔波,现仍要拖着疲倦的身体照顾我,这是为了什么?我们又是怎么回报父母的?这样的事,难道在你身旁没发生过?在此,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爸妈,您们辛苦了!”

往事已成尘埃,要知道,成长的过程虽然为我带来了烦恼和困扰,但同时也给予了我信心与勇气。我坚信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描绘出成长的青春中那道最绚丽的彩虹!

成长高中记叙文600字5

长大是一场必经的苦旅,它既是一段过程,也是最终的目的地。就像剥洋葱一样,一片一片剥落下来,那些曾经历的困难成了一条条清晰的条理,印记在我们的心头伴我长大,而最初的双眸也被世俗所蒙蔽,变得浑浊模糊。

长大是一场无需解释的蜕变,幸福,经历痛楚,百转千回以后,萦绕在心头成为少年的渴求。单一的表情变得丰富,却是一场无可奈何的“沉醉”,时常想起儿时的欢乐,心中便不免徜徉起几分欢乐,掺杂着些许惆怅,那惆怅,定是古已有之,代代相传的吧,那欢乐定是黄粱一梦,须臾片刻之后,更多的仍是感概。

长大是一场愈演愈激烈的话剧,这话剧徐徐拉开帷幕,主人公也是一一登台,在这场话剧中,那些主人公必会多磨多难。而我们,天生就是这部的主角,谁都知道这人生的道路,将祸福皆伴,可又有几个人能临其危而心不惊呢?于是时间赋予我们的使命,便是曲折中前进。一次次的失败过后,自己站起来,学会微笑面对生活,学会坚强,生活的强人就是用冷酷的挫折一刀一刀雕刻出来。在这后面,有多少隐忍的泪水,我们不得而知,只是记得无数个苦闷挣扎的夜晚,最终,生命完成这神圣的使命,时间没有表情,而生命却因坚强而茁壮成长。

长大是一场无悔的征程,这征程起点是家,终点却是漂泊不定的,父母的声声嘱咐下,茁壮成长,我们懂得:给"也是一种幸福。以后的日子,一定会体验到人生百态,而此刻看着慢慢衰老的父母,我们的心中也终于升起了一种可怕的悲凉,时光或许成就了你,或许挫折了你,但你必须得承认的是:她改变了你,在这改变的背后,父母紧跟的目光含着泪与微笑,唯一能做的是,就是抱抱他们,与他们更多的沟通,给予更多的关怀,我想这成长的背后,最惹眼的该是孝了吧

篇8:浅谈高中记叙文写作策略

笔者根据八年来的教学经历,特从如下几方面浅谈高中记叙文教学策略。

一、要有真挚的情感

“情感真挚”指的是文章里面所要表达的是作者对于社会、人生以及生活的发自作者内心的自然真实的情感。“情感真挚”是“情感真实”这一基础的升华。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 里面讲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里所说的,就是“情感真挚”。

以2007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定格父爱》为例,该文所选的事件,在中国农村比比皆是,作者却抓住了这随处可见的事与随处可见的人,在表达父爱的伟大的同时,又很好的折射出中国教育存在的乱收费问题。文章紧扣题目,处处真实,水到渠成。

二、要有曲折的情节

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里面讲到“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所记叙描写的故事要以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曲折为上品。可是, 很多的高中学生,由于记叙文写作训练时对于情节的曲折这一方面训练不到位,写出来的作文情节往往是“流水账”式。其实,只要学生在写作前,认真拟好写作提纲,想好要写的故事,想好如何让这个故事写得有波澜一点,让作文有曲折的情节还是很好做到的。 对于如何让故事显得有波澜,增强表达效果,可以从改变常规的叙事方式,以及运用诸如“设置悬念法”“铺陈误会法”“设计巧合法”“情节突转法”等学生容易学会的方法来进行。

以2012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为例,文章在构建结构方面采用了“设置悬念式”与“时间顺进式”。作者截取了高考这天的真实场景,为阅卷老师娓娓道来,从妈妈在厨房为自己准备早餐到开车前往高考考场的路上,始终从“我”的角度来展示母亲的形象。在时间轴上,又对其层层进行悬念的设置,处处埋下伏笔。

当然,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还应该注意:

1.不要为了追求技巧,而让叙事虽曲折却破绽百出,穿凿附会。

2.避免情节构思方面的老套,别让一眼就能看出结果的故事,被自己叙述得收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避免将故事情节描写的过于曲折,却跟文章中心关系不大。

三、要有传神的细节

记叙文如果没有细节描写,也就不能算作优秀的记叙文了。细节描写是最为生动、最具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运用极其精彩的笔墨将主人公的假丑恶与真善美和盘托出,让阅卷老师评价欣赏。 细节描写在作文描写中的地位看起来像是赘笔或闲笔,但这却是学生精心的安排与设置。一篇作文,如果能恰如其分的运用细节描写, 往往能起到刻画人物性格、烘托环境氛围和揭示文章主题思想的作用。

以2012年江苏省满分作文《忧与爱》为例,半瞎与丑儿这对卖瓜的父子形象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卖瓜前,父子俩人从同忧到同去;集市上卖瓜时,先是子闲父忙,妇人的一席话却让儿子震撼; 然后父忙子帮,洋溢着满满的爱意;最后父亲留着汴塘瓜不卖慰劳儿子,其乐融融!淡淡的忧伤与浓浓的父子情,在作者老到、高妙的细节描写下尽情展现。

在运用细节描写时,学生还应该注意:

1.要抓住特征,“求小同而存大异”,小处见大,大题小作,写出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的“闪光点”来。

2.细节描写要具有深刻意义,要为表现文章中心服务。

3.细节描写要选取具有概括性、代表性和能深刻反映文章主题的事。

四、要重视环境描写

环境是形成人物的性格并限制人物活动的场所,环境影响和决定着人物的性格。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适当的插入精彩合理的环境描写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性格形象、渲染文章氛围和奠定文章情感基调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穿插在记叙文当中的有意使用的环境描写,往往能够让文章妙笔生辉,让阅卷老师找到作文的闪光点。

以2007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怀想天空》为例,文章描写勾勒出割麦的场景,从而表达内心深处浓浓的情感。作者对于天空的虚实描写,无论在开头还是结尾都非常到位。作者在文章开篇, 用“明净”来展现季节特征,用“悠闲”将云描写得非常富有情味。 文章结尾处对于烈日的描写,用语简练,却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因为这其中有农家孩子自己那浓烈的情感。

在进行环境描写时,学生还应注意:描写一定要生动细腻。多用修辞,加入必要的修饰语,让语言生动形象;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注入作品里面去,让读者产生共鸣。

篇9:高中记叙文写作“三有”

高中记叙文写作一直是个难点,不少高中生的作文写作还停留在初中生的水平上,如何较快地提高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笔者将从记叙文写作中做到有鲜活材料、有精巧构思、有真挚情感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记叙文 鲜活材料 精巧构思 真挚情感

高中生从初中走过,但将近一年的作文教学来看,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是特别明显,许多高中生的作文水平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徘徊,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才能迅速提高高中生的记叙文水平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以期能较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有鲜活材料

这里的有材料是指学生在写作中的选材,由于现行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压力,目前大多数学生的高中生活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多数学生生活面毕竟很窄,这必然造成了学生写作选材中出现单调、千人一面的情况。既然高中学生的生活圈没法改变,我们应当教学生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有价值、新意、深意的材料来。高中记叙文,显然已不能满足于把一件事件本身记叙清楚完整,如果学生的写作还只停留在平铺直叙一个过程,那么即使故事叙述得再清晰完整也还是不能满足高考记叙文写作要求的。学生的习作中应当让所写事件承载着其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关注、认识及思考,展示其思想变化、成长、升华的过程,其实,生活中的事例比比皆是,只要懂得去细细挖掘,哪怕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小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富于个性的感悟来,也能给人许多回味与启迪。

如一篇以写“早”为题的高考满分作文,考生以早睡早起、早恋、早成名三个板块进行写作,在早睡早起板块中,考生直接描写自己高中的住宿生活,把这些日常生活刻画的入木三分、摇曳多姿,如“女生宿舍起先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被窝半遮面。一個个慵懒的容颜,睡眼惺忪,脸上的两抹红晕还意犹未尽。”等等。在早恋板块中,考生描写自己对早恋的认识话语可谓深入人心,如“老师说早熟的果子不好吃,以此告诫同学们不要早恋,这一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如疯长的水草,漫过心脏,漫过胸膛,深深地植根于孩子的心房。

这样的材料的选择,完全从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出发,描写形象生动,刻画细致到位,个性化十足,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二、有精巧构思

古人云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笔者所教的学生的在日常习作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文章只是满足对一件事情的平铺直叙,他们作文中基本上能把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完整,这显然达不到高中生作文的要求,高中生的写作如果还停留在对一件事的平铺直叙上,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如果平铺直叙,就如一马平川上看风景读来没有趣味,如果叙事一波三折、曲折回旋、跌宕起伏,必然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好的构思必然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把一件事叙述的与众不同,这就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技巧,如可采用倒叙的手法,这样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文章的波澜,也可以在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还可以制造误会掀起波澜等。

如一位写关于手机的优秀作文,文中主要写一家人沉迷于手机的世界里,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漠,直到主人公的爷爷哮喘病复发,全家人才从手机的世界里解脱出来,开始坐在一张桌上吃饭,交流情感。但小作者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进行了精心的构思,设置了多个转折点。首先,他描写了一家亲戚朋友在过年时玩手机的画面,大家都低头摆弄着手机,可谓手机按键之声不绝于耳,此时,爷爷想喝茶就让他这个孙子倒茶,由于他心在手机不小心把水洒到了爷爷的身上,这是爷爷有点生气,脾气没爆发,这是一转。其次,他继续玩手机,不理爷爷,爷爷很生气,脾气仍没爆发,这是二转。再次,他父亲要爷爷让座位,因为他父亲的手机没电了,需要插座充电,这是爷爷更生气,但脾气还没爆发,这是三转。最后,,爷爷想搞活气氛,就说电视节目很好看,但大家依然低头看手机,不理老爷子,这时老爷子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气得哮喘病发作,直到这时大家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手机中解脱出来,开始重视亲情的交流。

此篇习作的作者就对文章进行了精心的构思,情节的设置也是一波三折,很容易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自然会获得好评。

三、有真挚情感

这里所说的有情感是指作文中所写的是“真情实意”,优秀作文中,凭着它取胜的不胜枚举。高中记叙文应该所书写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思想情感。叙说一件事情时,不能只是干巴巴描写却毫不动情,不能只是用“笔”去书写,而应该用“心”去描写,用自己的真情去打动他人,感染他人,让读者与自己同喜同伤,同乐同愁。即使文学功底不是很强的学生,只要能将真情实感倾注于所述事件之中,渗透于字里行间,也能取得好的表达效果。

如一篇以写“踮起脚尖”为题的高考优秀作文,考生先写自己的家境困难,但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有自己的尊严,不满的是父母早出晚归,即使周末一家逛公园的时间也没有,但一次在等待父母归来的深夜,作者体会了刻骨铭心的父母之爱,父母为了不打扰正在准备高考的儿子,开门的声音以及走进家里也不开灯的种种小心翼翼的举动让儿子潸然泪下,如“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

可见,作者是用“心”去描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默默付出,感情真挚动人,其情感如潮水般慢慢积蓄,一寸一寸,渐渐涨满大堤。阅读这样的作文,我们也心有戚戚焉。

篇10:高中成长跌倒的记叙文

还记得年幼时的我,在母亲的怀抱下牙牙学语,在父亲的臂弯下蹒跚学步。父亲像是雄鹰,他给了我一片天空,母亲给了我力量,让我自由飞翔,但小雄鹰还是免不了磕磕碰碰。

年少时,我们依旧懵懂,这时的我初涉世事,尚未晓得人情冷暖。小时候去姑姑家,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但那天不小心摔坏了一个花瓶,却遭到冷眼,令人胆寒。原来姑姑去年到我家借钱,一直未还,父亲前去商讨,却遭到拒绝,据说还闹翻了。此后再也不想去姑姑家,事实让我明白,人情薄如纸,那些大人看起来平时关系那么好,他们背后是用多少利益关系在维护呢?

如今我已然是个青年,自然是以学业为重。在学习上的每一次跌倒,我都必须站起,让失败成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还记得刚上初一时,一次数学考试竟然考了40多分,那段时间,心里一直打着退堂鼓,但我最终还是挺了过来。这其中当然不乏老师的鼓励,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人生的路不可能永远平坦,有下坡路才可能有上坡路,正所谓否极泰来嘛……

篇11:成长作文700字高中记叙文

迷茫,何顾为成长?是今天,步入考场开始检测?还是昨天,成为少先队员上学?人说是要解放了,假装不露出不舍的情感,却暗藏不住。

起立,“老师好!”是异口同声。“同学们好,坐下。”老师说。翻开语文书《给老师的一封信》,“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分析文章,说出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好的。”心里开心啊,熬到头了,小学六年终于混到头了。同学们举手依旧积极,像我这种根本不会举手的人老师也不会在意,因为人太多,不易发现……

”上课,师固然讲也,其学子二态。其一:上课坐飞机,老师开飞机。其二:上课飞机,争着和老师比谁快……姚老师讲试卷,又来了。烦,总有那么几个人老是惹老师生气,看不过,一气之下就告状了。或者就是姚老师自己给发现了,一个眼神,粉笔头一扔,完了。要么就是到睡觉的人面前,三言两语哭死他。“谁要是在睡觉我让你出去……”一语未完,一人截,“管他那,姚老师继续上课,专心啊。”

学校一天,早上,同学们起得好早。没读书,在谈“龙门阵”,胆儿真肥,也不担心老师盯着要被骂。上课,粉笔飞舞,我们不时开飞机。下课,同学们又开始谈要去哪哪哪读书,老师一句话戳穿,不认真复习,简直无稽之谈。中午,努力奋斗刷题看书背书中。晚上,下课了,回到寝室洗漱睡觉。半夜,还是按耐不住,爬起床,逛走廊。漆黑校园门口路灯亮着,一派荒凉……

进考场,“考试不能抄袭、不能提前交卷、不能睡觉……”语文,考两个小时,一样不慌不忙我个性。叮叮叮~叮叮叮。考试时间到,停笔。出教室……下午,第二场,考数学,九十分钟,个人静,周围皆为空气。出来后我以为自己剪刀不见了,又喊“大扫去找。”结果在包里,考场偷了一大摞草稿纸,和大扫严小宝三个人就分了。

篇12:责任成长类高中记叙文作文

那天下午,随着“丁零零”的放学铃声,同学们如一群欢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跑了出去,只剩下我一个做值日。

扫完地之后,已是五点四十五分。“天啊!都这么晚了!”我不禁喊道,“妈妈今天要来看望我呢!她肯定会着急的!”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可地还没拖呢……”

这时两个想法从我脑海中蹦了出来。“一定要做完值日再走!”其中一个想法喊着,“老师既然把这么重要的责任交给你,你不能辜负了老师对你的信任。”我机械地点了点头。这时,又一个声音传来,“切,责任能值几块钱?责任能吃吗?自己好好想想吧!”

我纠结着。手不听使唤地乱动着,脚在教室里转圈子。“是做完值日去呢?还是不做值日呢?”我的脑袋里一片混乱。我仿佛看到了妈妈着急的脸,她或许正在不安地等着我。

我正欲一脚走出去,可我却想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一位位消防员完全不畏惧那宛如魔鬼般的烈火,不假思索地冲上前,这是他们的责任;清洁阿姨每天都为我们打扫卫生,没有说过一句怨言,只因这是她们的责任;警察叔叔们在香港不顾危险,不顾疲倦,英勇地冲上前去抵御暴/徒,这是他们的责任……有那么多人每天都在履行自己的责任。而我只是做个简单的值日,却想着逃避。想到这儿,我的脸不禁变得发烫,握着拖把,开始了拖地……

做完值日,评委老师走了过来,仔细地检查过后,伸出了大拇指,开心地说:“嗯,地扫得干净,没什么杂物,桌椅摆得也很整齐。满分!”我望着评分老师满意的笑容,纸上那大大的“10”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窗外,天空仿佛变得更蓝,花也变得更艳……

篇13:成长记叙文高中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记叙文,教学

一、高中语文现代记叙文模块教学概述

1. 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明, 语文课程有工具性、人文性特点, 并要求课程应当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 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与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这与我国的教育精神相契合。根据课标, 现代记叙文单元属于教材“阅读鉴赏”模块, 是文学类的文本教学。根据课标的教学目标设计, 在知识能力上, 要了解记叙文的主要表现手法和基本特征;在过程方法上, 可运用文学教学法, 重体验、品位和领悟感情态度的价值观传播, 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 陶冶学生性情, 构建民族文化和契合时代的精神。对于课标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有了理解, 教学的方向便明确下来。

2. 教材的结合和内容。

(1) 教材的结构。

高中语文教材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以及名著导读这四个部分组成, 现代记叙文在阅读鉴赏单元当中。现代记叙文模块的人教版教材编排结构基本为单元说明、课文、课后研讨三部分。对于单元说明, 高中语文教材基本上分三段, 包含的三维目标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可阐述为, 点明单元的题材范围、说明作品内容共同的写法和倾向、指明学习注意点。例如, “本单元学习的是写人记事散文”说明课文题材是散文;“散文描写现实生活当中的人物, 作者通过对故事中各个角色的事迹和表情描述, 在字里行间融入感情和感悟, 帮助我们明辨是非”, 说明作品内容共同的写法和倾向;“仔细揣摩文章人物的言行等, 注意哪些地方最触动内心, 可加以圈点, 认真揣摩”, 指明的是应注意点。根据单元说明, 可将现代记叙文模块教学的目标做如下设定:分析作品的结构, 进行主题概括, 了解小的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和基本特征;体会重要语句蕴含的丰富含义, 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领会时代的精神与人生的意义。

(2) 课文内容分析。

现代记叙文模块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 让学生们学会圈点批注学习法, 同时了解记叙文本身的基本特征等。依据课标, 记叙文的教学内容, 在知识方面, 为记叙文的定义特点, 单元出现的主要作家, 作品当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在能力方面, 应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把握作品整体的能力, 进行作品结构分析等。

二、高中语文现代记叙文模块教学设计

1. 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 教师应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准备教学材料, 才能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阶段, 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断深化拓展, 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 开始探寻事物内部规律以及深层次的含义, 渐渐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这一时期, 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他们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探寻现代记叙文的基本特征。综上, 可将现代记叙文模块的教学重点做如下设定:讲解现代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进行情感态度的价值观教育, 培养高中生的探究能力。

2. 教学设计分析。

首先, 是对于单元教学方法的选择。单元教学最为基本的方法是分析综合法, 指的是围绕单元教学重点, 对单元内部教学结构进行处理。这一方法有四种形式:总———分式、分———总式、分———总———分式、总———分———总式。依据现代记叙文的教材编写特点, 一般采取总———分——总式的教学方法, 表现为先进行单元总体的预习, 随后安排篇章的导读或自读, 进而对单元进行总结。例如, 对《记念刘和珍君》采取导读, 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采取自读, 后总结记叙文的特点、表现手法等。在运用分析综合法时, 要注意让学生对记叙文单元有整体的理解和完整的印象。

其次, 是对于单篇课文的教学方法选择。例如, 《记念刘和珍君》可采取讲授法、谈话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有助于传授知识系统。谈话法作为师生互动形式, 有助于活跃课堂,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思考。《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则可采取讨论法教学, 运用学生间的交流与师生间的交流, 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 是对于高中生的学习方法选择。一方面, 教师要教授圈点批注学习法, 让学生在质疑思考基础之上, 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对文章进行批注, 形成自己的观念见解, 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习惯。从而, 教授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以及体验, 让其了解作品, 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阅读, 进行深度思考。另一方面, 教师还应教授朗读、精读、默读、浏览、略读等等相关阅读方法。现代记叙文模块的课文文质兼美, 可要求学生进行精读, 且带着感情进行朗读。精读有助于理解、欣赏文章, 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朗读则可活跃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此外, 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以及合作的方式学习, 对现代记叙文的特点等进行探寻。

篇14:例谈高中记叙文的选材

有人将问题归结于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枯燥单调,两点一线。其实不然。黄厚江老师说:“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缺少生活意识,对生活抱有一种无关痛痒的态度。所以,再鲜活再丰富的生活对他来说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并没有为他所积累。”确实如此,过着同样单调生活的其他学生也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区别在于心中有没有作文,脑中有没有思考,对生活有没有观察。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借给学生一双慧眼,引导他们引入生活,打开思路,仔细观察,逐渐积累。

而这也正是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必修课程”的“表达与交流”中第一条对写作的要求就是“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我们来看一段关于沈从文小时候经历的内容:

沈从文爱逃学,常将书篮藏到土地庙里,然后在城里城外闲逛。在表哥的指点下,他学会用谎话应付家中和学塾。他说:“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一切生活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

沈从文从小喜欢观察身边的人。天气不好时,他不能进山玩,就到熟人少的庙里去,看庙前那些人绞绳子、编竹簟、做香。有人下棋,他就观棋;有人打拳,就看拳;有人吵架,他就看他们如何骂来骂去。

每天上学出门,他脱下脚上的鞋拎在手里,赤着脚先绕到城西的牢狱,看犯人被衙门派去挖土,或从杀人的地方走过,看被野狗叼到小溪中的昨天被杀的人的尸体,拾起一块小石头在满是污秽的头颅上敲打一下,或拿木棍戳戳,看会不会动;然后再绕到南门,在南门的河滩上看杀牛,到织簟子的铺子前看几个老人和小孩破篾织簟,到铁匠铺看打铁。日子久了,这些手艺的种种他都明了于胸。如此绕上一圈,才会去城北的学校上课。

这些细致观察的生活经历,为他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很好地证明,写作的源头活水是生活。但是,逃学闲逛的孩子并没有个个成为大作家,这又说明,大多数人对于生活是麻木的,是无意识的。所以,如黄厚江老师所说:“我们所强调的生活积累,就是善于把普通平常的生活‘据为己有,使之成为写作的材料,写作的源头,写作的动力,写作的灵感。”

至于选材的原则,我想,首先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为文即做人,学生写作记叙文选材狭隘的最主要原因是以自我为中心。作为一名高中生,写作记叙文仍囿于自己的小天地,满足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小情小调的自娱自乐,根源正是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那目光令我感动》所写的目光之所以感动“我”,是因为那目光的主人“对我好”。不止一篇作文的个案,学生所写的作文不管材料如何,题目如何,他反复来去都能写成亲情,写成父母“对我好”。当然,这跟学生的生活圈子封闭,生活阅历较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视野狭窄,以自我为中心,只看到小我和独我,没看到大我和众我。只想到人人为我,没想到人人都是脱离“我”而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生活、社交,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他们是一个个社会的人,“我”固然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我”不是他们的全部。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想到我为人人。这些论述在拙作《记叙文如何立意深刻》(《语文教学与研究》中旬刊,2015年6月P49)一文有详细论述。

所以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看到亲人和他人身上的社会性,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为别人想一想。经过引导,有学生重新选材,“那目光令我感动”以一个宁愿卖船也不愿偷捕的渔民为原型,塑造了一个“父亲”的形象,他的目光中含有对“我”的深深的歉疚,有对偷捕者的切齿痛恨,有对大海家园的无限热爱,有毅然决然的正直坚定,让人感动。还有学生写作为空巢老人的爷爷奶奶孤寂渴盼的目光;作为进城老人(帮子女洗衣做饭带孩子)的爷爷奶奶离开家园的目光;养猪场主父亲在猪肉市场低迷的时候亏本坚持,独自承受,不让妻儿受苦的有担当目光;年轻守寡多年,靠开黄沙水泥场艰辛拉扯子女长大的外婆那一直坚强乐观的目光等等。

在指导学生实际选材时,具体有哪些方法和步骤呢?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来和大家分享。

分析201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选材的共同特点是来自生活,而又有不受自我中心主义的局限和束缚,视野宽广,角度多元。我试着将它们分成几类。《布拉格不说话》是建筑类题材的,《云深不知处》《逃离智慧的周庄》是行旅见闻类题材的,《农之月令》是故乡民俗文化类的题材的,《瞳孔之内》《写作的智慧》是以眼前之景为题材的,《智慧就藏在房间里》是亲情类题材的,《王大爷的早餐店》是工匠职业类题材的,《“倔”和“笨”的力量》《晚晴里智慧的灵蝶》《庄子的智慧》是名人类的题材的,《红烧肉的智慧》是食物类题材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相关题材,然后积累,形成自己独有的素材库。

具体来说,以食物类题材为例,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首先是给出示例。

我选取了高考优秀作文《红烧肉的智慧》一文作为示例。文章用红烧肉有“淳朴的智慧”“融合的智慧”“创新的智慧”来结构文章,选材新颖,接地气,生活化,有情趣。从选材独特能得高分的功利角度来“引诱”学生写作的欲望。

然后学生挖掘素材。

让学生谈谈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食物,然后说说它的特点。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到你的课堂的,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可以挖掘。学生打开思路,讲了很多食物,比如说土豆、青椒、面饼、茄子饼、蛋饺子等等,并且挖掘出它们的精神内涵。比如土豆,它能屈能伸,可以作主食,也可以炒菜,烧菜时可以做主菜,也可以做配菜;它包容和谐,和任何菜搭配都能融合成绝妙的味道;它其貌不扬,甚至很丑陋,但营养丰富;它还善于变通和创新,能变成洋派的土豆泥和薯片,与时俱进。endprint

接着,让学生实战演练,再将学生作品中的优作拿来展示。有学生写出了《白粥咸瓜中的爱》《亲爱的土豆》等优作。

再接着,要指导学生修改,特别是语言和结构。这时,可以结合名家散文进行指导,我选取了石彦伟的《奶白的羊汤》和苏沧桑的《等一碗乡愁》两篇,又补充了一篇与食物相关的文章,苏禾的《餐桌记》,与学生一起欣赏品评,学生感觉受益良多。当然,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写作下水文来与学生共享写作经验。有大学教授曾批评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原因就是不读书的老师教不读书的学生,不写文章的老师教不写文章的学生。我坚持有时间和精力时,尽量和学生一起写作,体会艰难,解决问题,因此我写了《酸梅汤——等待的智慧》一文。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更浓厚了。

最后我要求学生们积累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食物,搜集材料,把它的形状,制作方法流程,与它相关的人、事、景写生动,作为素材库中的一员。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生都积累了不止一种食物,而乐在其中,兴趣盎然。

像这样的训练我们还做了很多。比如风景名胜古镇类素材、自己生长的环境类素材、戏曲类素材、工匠职业类素材、植物类素材、动物类素材、静物类素材、琴棋书画类素材、电影音乐娱乐类素材、邻里人际关系类素材、名人类素材、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的素材、即事有感类素材等等。而有趣的是,我们发现,积累到一定程度,其实很多素材都是可以互相迁移的。比如《王大爷的早餐店》,它属于职业类素材,又属于邻里关系类素材,又属于熟悉的生活环境类素材。所以,其实我们积累的素材还可以一材多用。

以写作的选材作为系列,带动谋篇布局、写作技巧、语言运用等作文知识点的训练,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让学生的眼界和思想扩展到生活环境、艺术人文、旅行见闻、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人与自然、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各个领域,

通过不断地示范,积累,写作,修改,再示范,形成学生们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任何人、事、物、景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为作文所用,生活即作文。更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感知生活的能力,提升人格修养,培养生活情趣,做一个永远对各种事物保有好奇心、求知欲和满足感的人。

让我们擦亮学生蒙尘的慧眼,让学生看到生活的千姿百态、五光十色,让学生信守从生活中拈来即可成文的好素材,让写作渐渐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上一篇:一年级健康主题班会教案详解下一篇:大讨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