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工伤问题的认定

2024-05-16

司机工伤问题的认定(精选7篇)

篇1:司机工伤问题的认定

A.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

【颁布单位】 劳动部办公厅

【颁布日期】 19960213

【实施日期】 19960213

【章名】 复函

北京市劳动局:

你局《关于处理工伤争议几个问题的请示》(京劳办文〔1995〕

108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工伤认定的时效问题。目前劳动行政部门对受理劳动者工伤申诉没有时效规定。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伤认定及可否享受工伤待遇发生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只要符合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应不加区别地将职工负伤之日确定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受理和处理。

二、关于因工伤认定发生争议的处理问题。现行认定工伤的法律和政策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劳 1 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和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问题解答》等规定,负责监督执行工伤保险政策的是各级劳动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因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问题发生争议,当事人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申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劳动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处理的,当事人对其认定结论不服时,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只要符合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并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以下简称《办案规则》)的有关规定委托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进行认定,然后依据认定结论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关于职工因要求伤残鉴定发生争议的处理问题。职工被认定工伤后,因要求进行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鉴定的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先按《办案规则》的有关规定委托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伤残鉴定,然后依据鉴定结论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关于职工对伤残鉴定结论不服如何申诉的问题。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鉴定结论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但是,职工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工伤方面的劳动争议过程中委托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所作的伤残鉴定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而应按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进 2 行。

五、关于工伤待遇给付发生争议的处理问题。职工因工伤待遇给付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是,职工与社会保险机构发生的工伤待遇给付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职工可向社会保险机构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六、关于工伤认定问题。对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伤亡(包括因工随车外出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伤亡),即使职工本人有一定的责任,都应认定为工伤,但不包括犯罪或自杀行为。认定职工工伤,给予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并不影响企业按规定对违章操作的职工给予行政处分。

七、关于司机在工作中发生伤亡事故是否认定工伤问题。由于司机是特殊工种,职业危险性较大,所以司机在执行正常工作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属无责任或少部分责任的,一般应认定为工伤。

B.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复函

【颁布单位】 劳动部办公厅 【颁布日期】 19961230 3 【实施日期】 19961230 【章名】 复函

广东省社会保险管理局:

你局《关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请示》(粤社保〔1996〕52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第八条规定: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负伤、致残或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因此,司机驾驶车辆执行本单位正常工作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本人伤亡的,也应按照此项规定,认定为工伤。同时,按照《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如果属于犯罪行为、自杀自伤行为、酗酒所造成或蓄意制造交通事故的,不应认定为工伤。1996年2月13日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8号)第七项对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意见应改按以上规定执行。

C.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工伤确认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劳办发[1997]51号

广州市劳动局:

你局《关于工伤确认等问题的请示》(穗劳函字〔1997〕37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认定工伤的>策依据问题。劳动部办公厅于1996年2月13日发出的《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8号)指出:“现在认定工伤的法律和>策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和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问题解答》等规定”。我部1996年8月12日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试行办法》第八条 至第十二条 对工伤范围和认定的程序作了新规定。因此,目前认定工伤的>策应按照《试行办法》和《劳动保险条例》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对于司机在行车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本人伤亡并本人负有责任时是否认定工伤的问题。劳动部办公厅于1996年12月30日发出《关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71号),对劳办发〔1996〕28号文件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应当按照《试行办法》 第八条 和第九条 的规定办理。

三、对于职工因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D.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

亡事故如何划分事故单位的复函

【颁布单位】 劳动部

【颁布日期】 19970709 【实施日期】 19970709 【章名】 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厅:

你厅《关于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如何划分事故单位的请示 》(桂政劳护字〔1997〕16号)收悉。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 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第75号令)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 题解答》(劳办发〔1993〕140号),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企业在租赁、承包过程中,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无经营证照,仅 为个人(或合伙)与出租方或发包方签订租赁(或承包)合同,若发生伤 亡事故应认定出租方或发包方为事故单位。

二、企业在租赁、承包过程中,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不是独立法人,但属于单独核算单位,若发生伤亡事故应认定出租方或发包方为事故单位。

三、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是独立法人或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若其生

产经营活动完全脱离了出租方或发包单位而自主生产经营,发生伤亡事故 应认定承租方或承包方为事故单位,否则应认定出租方或发包方为事故单 位。

对事故单位,劳动行政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进行处罚。

E.关于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妥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

(2009年2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全委会第5次会议讨论通过)

„„

5、妥善处理个人承包引起的工伤保险赔偿纠纷。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予以赔偿,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F.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15法释〔2000〕33号)

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第四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

篇2:司机工伤问题的认定

车辆实际所有人聘用的司机工作中伤亡能

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

(2007年12月3日 [2006]行他字第17号)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06)皖行他字第0004号《关于车辆挂靠其他单位经营车辆实际所有人聘用的司机工作中伤亡能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篇3:司机工伤问题的认定

2014 年5 月15 日15 时34 分, XX大学教师王X约好学生见面收取学生论文初稿, 因未等到学生将会面改在了五号教学楼前的篮球场。2014 年5 月15 日15 时40 分左右, 王X在等待学生时, 看到学校篮球场有人打篮球, 便过去开始打篮球, 几分钟后却突然倒在了篮球场上。后被送入就近医院急救, 在抢救过程中因抢救无效导致死亡, 后经医院诊断, 王X因运动引起心脏骤停导致死亡。2014 年6月18 日, 从XX大学向XX市人社局递交了王X死亡工伤认定申请, 至2015 年10 月29 日本案死者家属在近两年的时间里, 为了其权利得到救济, 经过了四次诉讼、三次行政处理后, 却仍然在程序上兜圈子, 其诉求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一个工伤案件涉及行政、司法、等多个部门, 先后启动了行政认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多个程序后, 其是否属于工伤仍然无法确定。如此设定的工伤认定程序, 既大量消耗了国家司法资源, 又提高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 背离了《工伤保险条例》保护劳动者德立法初衷, 由此也引发了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工伤认定程序, 工伤赔偿程序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在简要介绍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论证有条件地赋予法院工伤认定权的可行性。

一、我国工伤认定程序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 一) 工伤认定标准的立法模式和适用不科学

我国现行工伤认定的主要法律依据为国务院制定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配套法规, 而这些相关规定立法层次低, 效力低, 无权威性。同时因全国各省对工伤认定偿各省都有相关的地方法规及部门规章, 这些地方性法规与规章繁多杂乱, 规定也各有不同, 极易与我国工伤认定相关法律形成冲突。从而造成理论上以及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困境。且相同规定由劳动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同时适用时, 因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于工伤认定情节考虑的择重点和出发点不一致, 对于具体情节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情节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当工伤事故发生后, 对于具体事故情节是否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是否属于工伤, 工伤认定行政部门与法院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也往往存在分歧, 因法院审判人员与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对于工伤认定及赔偿标准的出发点不同, (1) 导致在工伤认定过程中情节相同却出现截然不同的处理结果及赔偿标准。

( 二) 工伤最终认定权的归属不清

目前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对于人民法院最终工伤认定权并未确定。 (2) 而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 法院经过审理, 如果认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证据确凿, 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符合法定程序的, 判决维持; 如果认为该工伤认定存在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等情形之一的, 应当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 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劳动人社部门对于劳动者提出的工伤认申请是否为工伤而作出的决定书属于行政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中的行政确认。 (3) 申请人对于工伤认定不服的只能在收到工程认定书之日起60 日内向认定部门上级机关或认定部门所在地市政府提出行政复议或6 个月内向认定部门所在地法院提出行政诉讼。而以上两种救济方式在现行模式下均存在不足, 因认定部门的上级部门与工伤认定部门属于同一系统上下级关系, 部门之间难免存在相互袒护的嫌疑。因此从实践上来看, 申请工伤经行政复议的处理结果绝大部分均与初次工伤认定书认定结果一致。而按照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 对行政部门所作出的工伤认定进行审查, “可以判决维持, 也可以判决撤销并责令重新作出认定, 但并不能行使司法变更权, 即不能代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是否属于工伤的认定”。 (4) 如此设定的工伤认定程序, 容易造成工伤认定行政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的权力冲突, 既大量消耗了国家司法行政资源, 又提高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

( 三) 认定程序复杂繁冗周期过长

我国现行工伤认定救济制度实行的是工伤认定行政部门行政确认前置程序。工伤认定赔偿程序包括工伤认定, 劳动能力鉴定及工伤赔偿仲裁程序三个部分。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或由工作原因引起而受到伤害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先决条件。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是劳动者能否获得工伤保险基金赔付及公司赔付的前提。因此, 在工伤损害赔偿案件中劳动者要获得工伤赔偿必须先进行工伤认定。而在实践中, 涉及工伤赔偿案件往往因建筑工地农民工居及公司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而引起。以以上两种主要引起工伤赔偿事故为例: 建筑工地农民工因建筑工地项目周期及现实中建筑工程转包分包情况大量存在, 导致建筑工地农民工流动性很大, 劳动合同签订率很低。损害事故发生后, 许多劳动者甚至连用人单位是谁都不知道, 还要举证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其所受伤害是因工作原因引起”其中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如果用人单位不承认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就必须先申请劳动关系仲裁先确定劳动关系。而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赔偿案件, 因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必须在交通事故中无责或承担次要责任。因此, 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工伤认定部门往往需要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 如对事故认定书不服同样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诉讼等程序, 这无形使工伤认定程序变得更复杂周期更长。而上述程序完成之后,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构成工伤可能又要经过工伤行政认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一审→行政诉讼二审→行政诉讼再审→民事诉讼一审→民事诉讼二审→民事执行等程序。 (5) 可见工伤认定几乎囊括了行政程序、行政诉讼程序、劳动仲裁程序、民事诉讼程序各种程序。现实中如此复杂的工伤认定程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程序合法性进行了监督审查, 但却违背了工伤认定程序设置的初衷。

二、完善我国工伤救济制度的设想

我国现行工伤认定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正确理解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构建一个合理的工伤救济制度就变得尤为突出。以下是本文对完善我国工伤救济制度的几点设想:

( 一) 明确工伤认定的基本标准

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下, 我国工伤认定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 也不明确, 进而使得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居高不下。在国际上, 较为权威的界定为: “由于职业所致之意外伤害或疾病, 并非出于患者自身之故意或失检, 而造成暂时或永久残废或死亡等情形, 包括往来于就业场所发生之意外及从事某种职业所致之疾病。” (6) 因此, 寻求工伤认定的实质性标准, 需把现行工伤认定模式由“什么是工伤”改变为“工伤是什么”。较为理想的立法模式是“实质标准和排除”模式, 即先从正面明确规定工伤的实质标准, 再从反面对不属于工伤的情形加以排除。 (7) 再者, 工伤认定可以适当适用“倾向性宽松解释”原则, 对有合理理由认为与工作存在模糊关系相关性伤害, 可以作宽松性解释作为工伤处理。另外, 工伤认定程序涉及的往往不是仅仅只涉及行政机关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还往往涉及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民事赔偿关系。要实现工伤认定标准的统一, 协调行政机关, 用人单位, 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除了要求对何为工伤及工伤认定模式进行统一外,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制定一部层次高, 效力低高, 权威, 操作性强的法律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统一工伤认定标准, 做到有法可依,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

( 二) 明确工伤最终认定权的归属, 简化工伤认定程序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将工伤认定权力归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这一行政机关而非司法机关的出发点是简化工伤赔偿程序, 提高对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监管及合理合法利用。而实际中工伤赔付的主体分为购买工伤保险部分和为购买工伤保险两部分。现行的工伤赔付程序实际上仅对于已购买工伤保险部分的劳动者获得赔偿提供了便利和保障。而大部分工伤赔偿案件产生纠纷的本质问题是因为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未购买工伤保险。一旦损害事故发生后, 工伤赔偿则需由用人单位按工伤保险条例赔付标准自行承担, 这就导致双方往往对赔偿金额标准高低分歧过大。用人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 往往在现行法律规定范围内充分利用利用工伤认定, 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赔偿仲裁, 行政诉讼等相关程序拖延赔偿时间, 以达到减少赔偿金额的目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劳动者在损害事故发生后维权周期过长要获得相应赔偿难度加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虽然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有进行工伤认定的职责, 但这并不意味者法院就当然不能在民事诉讼中直接认定工伤。实际上, 工伤认定的程序标准及认定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许可, 行政确认等一般行政程序, 却与司法审判程序十分类似, 这就为工伤认定权归属于司法权提供了可行的前提。另外, 我国法律的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 与工伤赔偿相关而制定的相关的法律, 法规也应当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出发。将工伤认定权归属于司法权也既符合我国现代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有利于解决工伤最终认定权归属, 简化工程认定程序, 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效率。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工伤事故发生几率也越来越高。随着劳动者维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工伤事故发生后申请工伤认定及工伤赔偿的案件也越来越多。法院受理的工伤纠纷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9) 工伤认定程序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损害事故发生后劳动者能否降低获赔成本, 及时获得公正的赔偿, 提高工伤认定部门认定效率降低减少社会公共资源消耗。因此, 在完善相关立法的同时, 只有正确配置工伤认定权利归属才能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 及时公正地维护工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注释

11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行政审判权纵向范围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11.

22 唐刘念.现行工伤救济程序的不足及改革建议[J].法制与社会, 2012 (29) .

33 林嘉主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5:382.

44 唐刘念.现行工伤救济程序的不足及改革建议[J].法制与社会, 2012 (29) .

55 王建军.立足社会法理念设置工伤救济程序[J].中国劳动, 2009 (9) :41-42.

66 封莎.工伤认定的“去行政化”[N].法院报, 2009-4-3.

77 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4:366.

88 江君清.工伤认定程序应进行重构[J].中国劳动, 2006 (10) .

篇4:司机工伤问题的认定

调 查 人:许

益 二〇一六年五月十日

关于职工工伤认定案件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企业工伤认定的现状,对工伤激增的原因及工伤结案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调查对象:盐亭县云溪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职工

调查方式:本报告采用职工走访、收集材料等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2016年3月我在盐亭县云溪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通过与人力资源部以及操作现场与职工口头交流,调查发现工伤事故频发,工伤认定案件争议较大。

调查地点:盐亭县云溪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

调查结论:工伤认定行政案件的快速增长意味着工伤事故在大量产生,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和工伤赔偿仅仅是事后的权利救济,其审理的公正与高效固然重要,但都不如从源头上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更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前言:我于 3月6日至 5月 6日在盐亭县云溪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就职工工伤认定案件问题做出调查,笔者发现,如何进一步保障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待遇水平,已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令人深思。本文将重点分析其中几个较为普遍发生的法律问题,希望对解决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有所借鉴和启迪。

我国的工伤认定制度建立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1951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建国后第一部专门性的涉及工伤认定方面的法律。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当时经济结构单一,政企不分,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因此是否构成工伤是由企业进行认定的,并主要由企业给予相应的工伤待遇,形成国家调剂与企业责任相结合的模式。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开始,进一步扩大了工伤保险的范围,随着 2004 年国务院《工伤保 险条例》的出台,目前已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伤保险体系。2012 年至 2014 年,我区法院受理该公司工伤认定行政案件 8、15 和 29 件,案件数量增长幅度较大,远远高于同期行政案件增长的速度。

(一)工伤认定行政案件数量激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该公司共有职工百余人,庞大的劳动者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大量的劳动争议,从而引发越来越多的行政诉讼案件。

2、企业在追求最大利润的同时有时忽视对劳动者的安全保护,使得工伤事故频频发生,导致工伤赔偿案件的数量激增。而工伤赔偿纠纷的完结离不开对工伤的认定,由于有关工伤认定条件的法律规定比较抽象,而伤亡事故发生的情形却千变万化,造成劳动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标准不易把握,当事人对工伤认定结论争议较大。另外,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利益相对,不论劳动行政部门作出何种工伤认定结论,总有一方当事人会提起诉讼。

3、某些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从企业的角度看,不少企业只图抓生产效率,不重视企业的生产安全,既忽视对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也缺少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和制度建设。

4、劳动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随着我国法制环境的逐步改善,法制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劳动保障部门和法院救济劳动者实际案例增多,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在发生事故以后,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工伤认定案件的结案情况 2012 年至 2016年该公司的工伤认定行政案件中,被告的败诉率约占全部案件的 10%左右,工伤认定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主要有:

1、认定结论的事实证据不足。在不少案件中,行政机关未能充分核实相关证据,未能严格把握“用人单位否认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这一原则,在缺乏充分事实证据的情况下就做出事实认定结论,导致被法院判决败诉。

2、认定程序违法。少数工伤认定行政机关执法水平不高,程序不够规范,包括没有履行好相应的告知义务,没有进行必要的证据审核,超过法定期限作出认定等情形。

3、判断标准与法院不一致。工伤情形复杂多样,认定结论标准不一。虽然《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用列举方式规定了可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若干种情形,但从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情况来看,工伤情形远远不止这几种。有的是法律规定所没有涵盖的,有的是法律原则规定下尚未具体明确的。由于现实生活中工伤情形的复杂多变、千差万别,再加上现有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不具体,使得在工伤认定和案件审理过程中,职工、用人单位、劳动行政部门以及法院虽然对伤亡事故的客观过程并无异议,但对该伤亡是否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认识不一。

4、从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审理中发现的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工伤认定的模糊地带较多,认定标准难以统一。不同的劳动行政部门对相类似的伤亡情况可能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认定结论,不同的法院对相类似的认定结论也可能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裁判结果。比如职工未经单位安排或受人邀请,擅自操作他人负责的机器而受伤,有的行政机关和法院认为只要职工从事的工作无损于用人单位,就可认定为工伤,而有的行政机关和法院却认为职工从事的不是本职工作,不应作工伤认定。又如职工在上班期间中擅自外出干事造成的伤害,应不应该认定为工伤,法律规定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加大了案件承办人对法律理解适用的自由空间,也造成了当前工伤认定及案件审理的难题。

5、在可作为裁判依据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条文规定方面,涉及工伤界定的主观因素过多,弹性太大,缺乏确定性标准,如《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二项“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况,哪些是“有关”、哪些是“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有着较广的含义。工伤认定行政案件情况复杂多样,而法律规定的认定工伤的条件又单

一、抽象,比如对什么是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这就给具体案件的承办人主观上理解和适用法律留下了较大空间。当行政机关与法院对案件的事实认定与法律理解不一致时,就会造成行政机关败诉率居高。

(三)相关意见与建议对于工伤事故,固然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救济和民事救济等事后救济措施,但预防问题更为重要。如何加大工伤预防的力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工伤保险立法的指导思想,将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消极、被动经济补偿的指导思想,转变为积极主动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这样既可以有效地保障劳动者权益,也可以降低社会成本,减少工伤保险支出,减轻企业的负担。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一方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常态化的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把其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加强劳动监察和加大工伤保险金的收缴力度,确保用人单位按时、足额地为职工交纳工伤保险金,使工伤保险救济能切实兑现。另一方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及时、准确、合法地作出工伤认定结论,落实工伤保险待遇,避免不必要的诉讼案件发生。

3、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的力度,对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促使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采取强有力的安全防范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要求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督促落到实处,对于出现工伤事故较多的企业,直接追究其负责人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同时在制度上对安全生产条件达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激励。

4、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职工的安全学习,确保持证上岗,按章操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

篇5:司机工伤问题的认定

一、“上下班途中”如何界定

1、最新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人社局的上下班途中

■ 上下班途中买菜,只有在发生交通事故且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前提下,方可认定为工伤。“如果在买菜过程中与人发生口角或摔伤跌伤等,皆不能认定为工伤。”相关负责人表示。

■ 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明确了四种认定情形: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 上下班途中的工伤,像接孩子、顺路买菜等都可算其为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但如果是下班后朋友聚会、逛街、购物、娱乐等等,则不属于工伤认定的范畴。

是不是在上下班途中买菜发生意外都能被认定为工伤呢?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强调,这还要紧扣《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中明确,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认定为工伤。这意味着,上下班途中买菜,只有在发生交通事故且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前提下,方可认定为工伤。“如果在买菜过程中与人发生口角或摔伤跌伤等,皆不能认定为工伤。”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讯(记者 解丽)昨儿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实施。而在规定中,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四种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进行了解释。其中,上下班途中买菜发生意外也可以算工伤最为引人注目。对此,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上下班途中买菜时发生意外可认定为工伤,须有两大限定:一是发生交通事故;二是认定者为非主要责任。

据昨起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广受社会关注的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明确了四种认定情形: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这就框定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前提:合理时间、合理路线。而对于合理路线,最高法相关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如下班途中需要到菜市场买一点菜,然后再回家,而且是顺路,这就是合理路线。由此,上下班途中买菜发生意外,也可认定为工伤。

那是不是在上下班途中买菜发生意外都能被认定为工伤呢?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强调,这还要紧扣《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中明确,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认定为工伤。这意味着,上下班途中买菜,只有在发生交通事故且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前提下,方可认定为工伤。“如果在买菜过程中与人发生口角或摔伤跌伤等,皆不能认定为工伤。”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该负责人指出,上下班途中的工伤,像接孩子、顺路买菜等都可算其为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但如果是下班后朋友聚会、逛街、购物、娱乐等等,则不属于工伤认定的范畴。

据悉,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进行工伤认定时其申请材料中应当附具司法机关,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或者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组织出具的相关法律文书。

工伤典型案例:

今天, 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并公布四起工伤保险行政纠纷典型案例。

案例1 张成兵诉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或者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一)基本案情

南通六建公司系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A7厂房工程的承包人,其以《油漆承揽合同》的形式将油漆工程分包给自然人李某某,约定李某某所雇人员应当接受南通六建公司管理。李某某又将部分油漆工程转包给自然人王某某,王某某招用张成兵进行油漆施工。李某某和王某某均无用工主体资格,也无承揽油漆工程的相应资质。2008年3月10日,张成兵在进行油漆施工中不慎受伤。11月10日,松江区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确定张成兵与南通六建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但该裁决书未送达南通六建公司。12月29日,张成兵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了劳动仲裁裁决书。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案审查后,认为张成兵受伤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且南通六建公司经告知,未就张成兵所受伤害是否应被认定为工伤进行举证。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遂于2009年2月19日认定张成兵受伤为工伤。南通六建公司不服,经复议未果,遂起诉请求撤销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二)裁判结果

经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一审,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根据劳社部发〔2005〕12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本案中,南通六建公司作为建筑施工单位将油漆工程发包给无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李某某,约定李某某所雇用的人员应服从南通六建公司管理。后李某某又将部分油漆工程再发包给王某某,并由王某某招用了上诉人张成兵进行油漆施工。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据上述规定及事实认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具有劳动关系的理由成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张成兵在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厂房建设项目中进行油漆施工不慎受到事故伤害,属于工伤认定范围。据此,维持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被诉工伤认定的具体行政行为。案例2 孙立兴诉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劳动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工作原因、工作场所的认定应当考虑是否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是否在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的(一)基本案情

孙立兴系中力公司员工,2003年6月10日上午受中力公司负责人指派去北京机场接人。其从中力公司所在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园区国际商业中心(以下简称商业中心)八楼下楼,欲到商业中心院内开车,当行至一楼门口台阶处时,孙立兴脚下一滑,从四层台阶处摔倒在地面上,经医院诊断为颈髓过伸位损伤合并颈部神经根牵拉伤、上唇挫裂伤、左手臂擦伤、左腿皮擦伤。孙立兴向园区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园区劳动局于2004年3月5日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孙立兴的摔伤事故是在工作场所、基于工作原因造成的,决定不认定为工伤。(二)裁判结果

经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该案焦点问题是孙立兴摔伤地点是否属于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该规定中的“工作场所”,指职工从事职业活动的场所,在有多个工作场所的情形下,还应包括职工来往于多个工作场所之间的必经区域。本案中,位于商业中心八楼的中力公司办公室,是孙立兴的工作场所,而其完成去机场接人的工作任务需驾驶的汽车,是其另一处工作场所。汽车停在商业中心一楼的门外,孙立兴要完成开车任务,必须从商业中心八楼下到一楼门外停车处,故从商业中心八楼到停车处是孙立兴来往于两个工作场所之间的必经的区域,应当认定为工作场所。园区劳动局认为孙立兴摔伤地点不属于其工作场所,将完成工作任务的必经之路排除在工作场所之外,既不符合立法本意,也有悖于生活常识。孙立兴为完成开车接人的工作任务,从位于商业中心八楼的中力公司办公室下到一楼,并在一楼门口台阶处摔伤,系为完成工作任务所致。上诉人园区劳动局以孙立兴不是开车时受伤为由,认为孙立兴不属于“因工作原因”摔伤,理由不能成立。故判决撤销被告园区劳动局所作的《工伤认定决定书》,限其在判决生效后60日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案例3 何培祥诉江苏省新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关于“上下班途中”的认定(一)基本案情

原告何培祥系原北沟镇石涧小学教师,2006年12月22日上午,原告被石涧小学安排到新沂城西小学听课,中午在新沂市区就餐。因石涧小学及原告居住地到城西小学无直达公交车,原告采取骑摩托车、坐公交车、步行相结合方式往返。下午15:40左右,石涧小学邢汉民、何继强、周恩宇等开车经过石涧村大陈庄水泥路时,发现何培祥骑摩托车摔倒在距离石涧小学约二三百米的水泥路旁,随即送往医院抢救治疗。12月27日,原告所在单位就何培祥的此次伤害事故向被告江苏省新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因故撤回。2007年6月,原告就此次事故伤害直接向被告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历了二次工伤认定,二次复议,二次诉讼后,被告于2009年12月26日作出《职工工伤认定》,认定:何培祥所受机动车事故伤害虽发生在上下班的合理路线上,但不是在上下班的合理时间内,不属于上下班途中,不认定为工伤。原告不服,向新沂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维持了被告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之后,原告诉至法院,请求撤销被告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二)裁判结果

经江苏省新沂市人民法院一审,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与“合理路线”,是两种相互联系的认定属于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情形的必不可少的时空概念,不应割裂开来。结合本案,何培祥在上午听课及中午就餐结束后返校的途中骑摩托车摔伤,其返校上班目的明确,应认定为合理时间。故判决撤销被告新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职工工伤认定》;责令被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就何培祥的工伤认定申请重新作出决定。案例4 邹政贤诉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一)基本案情

宏达豪纺织公司系经依法核准登记设立的企业法人,其住所位于被告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辖区内。邓尚艳与宏达豪纺织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2006年4月24日邓尚艳在宏达豪纺织公司擅自增设的经营场所内,操作机器时左手中指被机器压伤,经医院诊断为“左中指中节闭合性骨折、软组织挫伤、仲腱断裂”。7月28日邓尚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向被告申请工伤认定时,列“宏达豪纺织厂”为用人单位。被告以“宏达豪纺织厂”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不能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为由不予受理其工伤认定申请。邓尚艳后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最终确认与其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是宏达豪纺织公司。2008年1月16日,邓尚艳以宏达豪纺织公司为用人单位向被告申请工伤认定,被告于1月28日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邓尚艳于2006年4月24日所受到的伤害为工伤。2008 年3月24日,宏达豪纺织公司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注销。邹政贤作为原宏达豪纺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于2009年3月10日收到该《工伤认定决定书》后不服,向佛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维持该工伤认定决定。邹政贤仍不服,向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判决维持被告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宣判后,邹政贤不服,向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裁判结果

篇6:司机工伤问题的认定

一、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涉及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一)关于劳动关系主体资格的司法审查问题

在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时,首先要审查申请工伤认定的主体是否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的调整范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工伤认定的对象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这就说明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既可能是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也可能是工伤职工所在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只限于境内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但是审判实践中还存在比较模糊的问题:

1、职工退休后返聘原单位工作或在新的单位工作发生伤亡事故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2、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因公受伤是否属于工伤认定调整的范围。

3、没有进行工商登记的用工主体的雇工在工作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认定调整的范围。

4、在租赁、承包关系中,出租、发包人为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而承租、承包者为个人时,其雇工在工作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认定调整的范围等等。在法律尚未作出明确具体的指导性规定之前,笔者认为,审查申请工伤认定的主体应主要掌握以下标准:一是用人单位是否为依法核准登记的各类企业或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二是职工是否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

首先,由于《工伤保险条例》只规定了各类企业的职工与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才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那么,对于非企业性质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所雇佣的人员在工作中受伤应不属于工伤认定调整的范围,其工伤保险问题只能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的规定,由有关部门另行规定。其次,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用工主体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只是以个人身份在雇佣人员,不属于用人单位。因此其雇工在工作中受伤,亦不能适用工伤认定。以上伤亡事故的人身损害赔偿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解决。关于退休职工受伤问题,笔者认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1995)309号《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概述》中规定“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该规定中的“劳动者”是指劳动法律意义上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并不包括已经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职工。因此,退休职工在享受了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情况下,重新参加工作后与返聘的单位或新单位所形成的是雇佣与被雇佣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一旦发生伤亡事故,不应适用工伤认定程序,再由社会工伤保险基金承担伤残保险义务,应当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按民事侵权法律关系的有关规定予以救济,由用人单位作为赔偿义务人承担法律责任。关于实践中大量存在的企业租赁、承包,工程转包、分包等情况,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企业的租赁方和承租方、发包方和承包方、建筑工程的转包分包方和承揽方往往互相推诿,以自己不属于受伤职工的用人单位为由拒绝承担责任,法院应当审查用人单位是否具有用工主体资格,即是否为依法核准登记的各类企业或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据此,实行租赁、承包的企业发生工伤事故的,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无用工主体资格,应以出租方或发包方为用人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将建设工程转包或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造成农民工因工伤亡的,应以该建筑施工企业为用人单位。

(二)关于工伤认定举证责任的分配和认定问题

关于工伤认定行政案件中的举证责任,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当事人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二是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否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的审查。

关于行政机关不作为的举证责任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二款有明确规定:即“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二)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能够作出合理说明的”。根据上述规定,当事人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当事人应当提供相关书面凭证或证明其提出申请的其他材料。但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能够作出合理说明的,原告不负举证责任。关于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否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作工伤认定的司法审查问题,这是审理工伤认定案件的重点之一。因为工伤认定案件中当事人最主要的争议焦点就是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因工作造成的。《工伤保险条例》考虑到职工在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举证相对困难的情况,明确将该举证责任分配给用人单位,即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用人单位应承担不构成工伤的举证责任”。因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如果用人单位否认工伤的,不能强求职工负举证责任,而应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伤者是基于其他事由引起的受伤或该项工作不存在引起伤害的危险性,如果举证不能,应认定工伤。

人民法院在审理中也应把审查的重点放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否遵循了上述举证责任的规定。但是,强调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并非说原告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原告应当提供其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存在事故伤亡事实等基本证据,因为这些证据是工伤认定的前提。用人单位如否认职工与其存在事实上劳动关系的,也要举出否定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关于劳动者是否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问题,实践中争议较多的是有些劳动者没有以书面形式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往往以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承担工伤责任,这就存在对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问题。笔者认为,在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虽然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事实上已成为企业或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为其提供有偿劳动,与用人单位客观上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此,法院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鉴别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一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指挥和监督;二是用人单位是否根据某种分配原则,组织工资分配,劳动者按照一定方式领取劳动报酬;三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否为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四是劳动者是否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使用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工具。

(三)工伤认定的法律适用问题

1、关于法无明文规定情形的处理。《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十五条列举了十种可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第十六条列举了三种不能作工伤认定的情形。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职工伤亡情形要么符合第十四条、十五条的肯定性规定,且不在第十六条排除性规定之列,可认定为工伤;要么虽然符合第十四条、十五条的肯定性规定,但在第十六条排除性规定之列,则不认定为工伤;要么不符合第十四条、十五条的肯定性规定,却符合第十六条排除性规定,则亦不认定为工伤。但是,现实生活纷繁复杂,伤亡情形多种多样,《工伤保险条例》所列未能穷尽职工伤亡的各种情形,比如职工在下班途中不小心跌倒摔伤,当其申请工伤认定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找不到法律规定的对应之情形,因为该职工的受伤情形既不符合第十四、十五条的肯定性规定,也不属于第十六条的排除情形,那么对该事故究竟作何认定以及适用哪一法律条款就成为困扰行政机关的问题。大多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既然职工的伤亡事故不符合条例第十四、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则不论其是否符合第十六条的规定,都应认定为非工伤。另一种观点认为,认定为工伤或认定为非工伤都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适用,如果职工的伤亡事故既不符合认定为工伤的肯定性规定,也不符合认定为非工伤的排除性规定,那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妨作出驳回当事人工伤认定申请的处理决定为宜。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

2、关于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法条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十五条规定的认定工伤和视同工伤的情形中,工作原因、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成为工伤认定条件的三大要素,但由于这些规定过于原则,受伤职工、用人单位以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此理解不一,乃至法院内部以及不同法院之间对这几个词的法律理解分歧也很大,成为审理工伤认定案件中最难把握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笔者认为,职工伤亡情形千变万化,原因也复杂多样,有的是在私自加班过程中受伤,有的是在厕所或去车间的通道上受伤,有的是在自行帮助别人或从事有利于用人单位但并非其职责的事务中受伤等等,如果我们对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作狭义理解的话,很多伤亡职工将得不到工伤认定和保险救济,这对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他们是很不公平的。

我国工伤认定的立法精神就是最大可能地保障主观上无恶意的劳动者因工作或与工作相关活动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能获得医疗就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因此,在工伤认定的有关法律条文规定笼统、原则、列举不明的情况下,审理工伤认定案件应尽可能地朝着有利于劳动者利益的角度理解。对于事故伤害发生的工作场所的认定,一般应根据职工的工作职责、工作性质、工作需要、工作纪律等方面综合考虑,凡与职工工作职责相关的区域以及自然延伸的合理区域如单位提供的工间休息场所、卫生间等均应视为工作场所。对于造成事故伤害的工作原因,一般应从是否属于本岗工作、是否属于单位临时指派的工作、是否属于单位重大紧急情况等方面考虑。而且,这种工作原因既应考虑职工本人的工作原因,也应考虑因单位设施或设备不完善、劳动条件或劳动环境不良、管理不善等原因。对于工作时间的认定,应当理解为既包括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单位要求加班加点的时间,也包括为开展正常工作所必须的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时间。同时,在外出开展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排除如个人休闲娱乐、游山玩水等因素而受到的伤害亦应当认定为工伤。

另外,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是否认定工伤问题,实践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上下班途中如何理解?笔者认为,上下班途中不应作过于宽泛的理解,应指职工在合理的时间与路线上离开用人单位回到家中或离开家回到用人单位的过程,如果其在中途去了其他地方办理其他事务,而该事务与其工作或回家没有必然联系的话,则该过程就不应认定为上下班途中。比如职工下班后先与朋友聚会或去逛商场购物然后再回家,则其在去与朋友聚会或到商场途中以及之后的回家途中,就不属于上下班途中。当然,如果职工在上班途中先去吃早餐,或下班后顺便买菜回家等等,由于该事务是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必须要求,而且符合一般常理,应作上下班途中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本条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才能认定为工伤,笔者认为只要事故各方当事人中有一方驾驶机动车,则该伤害就属于机动车事故伤害。二是在上下班途中,违反交通管理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否认定为工伤。对此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职工只有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无本人责任的机动车伤害事故的情况下方能认定工伤。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伤保险条例》取消了过去《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有关责任因素、上下班路线等条件限制,其立法本意是为了更加充分地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宽认定工伤的条件。特别是2006年3月1 日实施的《治安处罚法》所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中已删除了交通管理部分,如果因职工在机动车事故中负有一定责任而以职工违反治安管理规定为由不予认定工伤则无任何法律、法规的依据。因此,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时,无论受到伤害的职工在事故中是否承担责任,依法都应当认定为工伤。

3、关于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法条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了三种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首先,“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应作何理解?笔者认为,这里的“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是指伤亡职工自身存在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且该行为:一是与职工的伤亡存在必然的联系或者是造成伤亡的直接原因,二是经职权部门作出明确的认定,两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否则职工的伤亡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十五条的规定,就应认定为工伤。至于职工是否存在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处理工伤案件时无权自行认定。第二,如何理解“醉酒导致伤亡”。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的个体差异,何种程度属于醉酒以及该醉酒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因人而异,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来把握与鉴别,即使可以进行酒精含量测试,但该测试多在伤亡事故发生之后,很难准确反映事故发生之时的真实情况。为了便于操作,笔者认为只要在发生事故时,其他知情人对伤亡职工是否喝了酒能明显的感知,则可认定为醉酒导致伤亡。第三,如何理解“自残或者自杀”。由于自残和自杀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对伤亡职工主观思想的判断来认定的,虽然主观思想可以从客观行为中反映,但一般来说很难准确认定,而且认定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从外部行为到内心思想的主观推断。因此,笔者认为,除非有很充足、明显的证据表明伤亡职工存在自残或自杀行为,一般不宜适用该条款来认定非工伤。

(四)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时限的审查问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止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超出此期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部门一般不予受理。《工伤保险条例》之所以这样规定,可能是参照民法通则关于人身伤害诉讼时效一年的规定,但是,《工伤保险条例》却未同时规定工伤认定时效的延长、中止和中断,使在特殊情况下的伤亡职工丧失工伤认定申请权。如职工本人发生工伤事故后由于技术问题当时未能发现伤害,而是在一年后才被确定伤害,因此丧失工伤认定申请权显然是不公平的。另外,目前一些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发生事故后往往因用人单位为其支付了医疗费及病休期间的全额工资,而误以为其已享受工伤待遇,后因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才发现并未认定工伤,此时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已超过一年期限。再者,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救济,实践中,劳动保障部门对超期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也有基于正当理由而受理的。对此,下列两种特殊情况下劳动保障部门受理超期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延长申请时限的;二是职工因用人单位承担了医疗费用并支付了病休期间的工资,而误认为已经得到工伤待遇,导致超过申请时限的。

二、几点建议

(一)把握《条例》立法原则,准确作出工伤认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工伤认定的职能部门,要想及时、准确、合法地作出工伤认定结论,避免不必要的诉讼案件发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从事工伤认定的人员在认定过程中,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精神对千差万别的工伤情形作出综合判断,具体把握如下原则:

一是应以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工伤认定的出发点,只要没有证据否定其是工伤,在排除其他非工伤的情形下,就应认定为工伤。不要轻易地把职工推出去。工伤保险从民事责任发展到雇主责任以至目前的社会责任,工伤保险作为一种强制的社会保险之所以能够存在,其承担起社会责任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准确把握《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把“因工作原因”作为认定为工伤的核心。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在把握时应主要考虑是否因工作原因,视同工伤的情形在把握时应严格掌握法律的规定,在作出不得认定为工伤的决定时应有充分的证据。

三是对于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的伤害,是否属于履行工作职责所致,在工伤认定工作中,应对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没有证据否定职工所受到的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有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非履行工作职责的因素后,应认定为履行工作职责。

(二)发挥法院审判职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工伤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决定提起诉讼时,法院公正、高效地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对于保护伤亡职工的合法权益,及时实现权利救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对有关工伤认定法律的理解分歧尚未有效地统一和规范之前,笔者认为,对工伤认定行政案件的处理应当把握一个原则,即在没有确凿、充分、明显的证据表明职工的伤亡属于非工伤时,一般应作工伤认定。这样有利于实现社会整体公平,减少不安定因素。当然,在把握这一原则时要注意正确处理两个矛盾:一是正确处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和平等对待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矛盾。工伤事故的受害者多为来自贫困地区或农村的务工人员,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社会群体,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法院落实司法为民的最好方式。但是,不能因为是弱势群体,就对他们的不合法、不合理要求予以支持或满足,而苛以用人单位过分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正确处理行使司法审查职能与支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矛盾。由于有关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比较抽象、简单,而大家对法律理解的分歧又较大,不可避免行政机关的结论与法院的认定存在不同。一方面,法院要坚决纠正行政机关的错误认定,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强与他们的沟通,通过提出司法建议、召开座谈会、联合举办讲座等方式,达成法律理解的一致和案件处理的共识,使司法权与行政权和谐统一,发挥积极的社会功效,充分保护伤亡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有关法律规定,统一工伤认定标准

篇7:退休后工伤认定及待遇问题

退休后认定工伤的必然性

由于职业病致害因素的潜伏性, 很多有职业危害接触史的人员是在退休以后才显露职业伤害的, 因而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够诊断或鉴定为职业病, 并进一步认定为工伤。就个体来说, 职业病 (职业危害的显现) 并非都是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才诊断鉴定出的, 但就整个职业病群体来说, 自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后至生命的终结, 职业危害的显现可能发生在其中的任何一个时间点, 其中必然会有相当多的人显现在退休之后, 这是常识性认识, 在退休前有职业危害接触史, 而在退休之后才被诊断为职业病并被认定为工伤是具有必然性的。

需注意的是, 退休后认定工伤时, 工伤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已经没有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 但此时拟确认的工伤并不是退休以后发生的, 而是在退休之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造成的, 只不过结果发生在退休之后, 可以也应当进行工伤确认。

工伤发生时间为职业病诊断鉴定之日

工伤的发生时间决定着准据法的适用, 如适用新条例还是旧条例。待遇标准的选择, 如2011年1月1日零时1分发生的工伤, 适用的是2010年的工资标准, 如果是2010年12月31日23点59分发生的工伤, 就应当适用2009年的工资标准, 可以说在时间上失之毫厘, 待遇上就差之千里。

职业病伤害的发生, 并非是在诊断鉴定出职业病这一天出现的, 而是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诊断或鉴定之前, 现今的科学技术尚无法准确界定这种伤害究竟从哪一天可以算职业病。有些已经显现出来的职业病伤害, 如果劳动者能够及时诊断是可以确诊的, 但由于忽略等种种原因, 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时间较晚, 在这种情况下, 时间无法倒流, 法律上也无法确定在职业病诊断前的哪一天可以算作职业病已经发生。唯一的选择只能是职业病诊断或鉴定之日, 只能以该日作为职业病工伤的准确发生时间, 并按该时间选择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 确定具体的工伤待遇。

诊断为工伤后应享受相应待遇

劳动者退休后被认定为工伤, 其待遇享受是否与退休前认定的工伤一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只要被认定为工伤, 除了具备第四十二条规定的“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拒绝治疗的”情形外, 就应当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但此类情形的一个重大特征是工伤人员已经退休并享受养老金。养老金作为工资的替代性收入, 与伤残津贴作为工资的替代性收入, 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 都是对基本生活的保障。因此退休人员是否享受伤残津贴, 应当如何享受伤残津贴是需要研究的。

1. 伤残津贴。

虽然伤残津贴和养老金都是对工资的替代, 但两者的标准是不同的。伤残津贴的替代率可达90%, 而养老金的理论替代率一般只有60%, 因此通常来说, 伤残津贴应当高于养老金。因此在一般情形下, 已经享受养老金的人员仍然可以享受一定的伤残津贴。但由于养老金是与缴费年限关联的, 如果缴费年限长, 养老金也可能高于伤残津贴。因此享受养老金人员并不必然享受一定的伤残津贴, 对退休人员的伤残津贴应当进行合理的设置, 高于养老金的, 由工伤保险基金“补差”。

2. 伤残补助金。

这是对残疾的补偿, 包括对残疾导致损失的补偿, 对因残疾增加的开支补偿, 也包含一定的对精神损害的填补, 和工资收入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因而与养老金也没有直接关系。退休人员可以享受该项待遇。

3.工亡补助金。

《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 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由于因工死亡与非因工死亡是完全不同的性质, 一旦定性为因工死亡就不可能再定性为非因工死亡, 因此工亡待遇和非工亡待遇不应同时享受。符合工亡条件时, 退休人员的亲属可以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4.供养亲属抚恤金。

退休人员符合工亡的情况下, 其供养亲属符合享受条件的可以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享受条件主要与其本人情况有关, 与工亡人员是否退休是否享受养老金没有直接关系。

本人工资之计发模式不适用于退休人员

《工伤保险条例》对于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均采以本人工资作为计发基数。关于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规定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 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 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 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 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 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关于伤残津贴, 规定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 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 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 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 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 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 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 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 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 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很明显, 对于已经退休的人员来说, 他们享受的是养老金而非工资, 更不存在缴费工资, 现行的以缴费工资作为待遇计发基数的模式对退休人员无法适用, 由此导致法律“空白”。关于退休后认定工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计发标准如何确定, 目前缺乏具体规定。

计发基数之探讨

对于退休人员认定为工伤后相关待遇的计发基数, 存在不同认识。

1.以退休前12个月平均工资标准作为计发基数明显不当, 既不合法也不合理。首先,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本人工资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这里的“前”是与事故伤害或职业病相连的, 而非指以前的任何12个月。其次, 退休前的工资因退休时间而不具有现实意义, 尤其是退休时间已经很长的如10年甚至20年, 已经不能作为收入 (待遇基数) 的评判标准。

2.以养老金作为计发基数。养老金是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 是工资收入的有效替代, 是退休人员当前的收入水平, 且国家经常进行调整, 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相应的发展态势, 在一定意义上, 确实可以作为相关工伤待遇的计发基数。但以养老金作为计发基数, 存在2个缺陷:一方面在理论上养老金本身只占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 以养老金作为工伤待遇如伤残津贴的计发基数, 计算后的工伤待遇只占养老金的一定比例, 而通常情况下伤残津贴应当高于养老金, 相应的工伤待遇占工资收入的比例更低;另一方面是很多人没有养老金收入, 以养老金作为计发基数仍然无法确定这部分人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相应的工伤待遇。如果对此类人员再新设一个标准, 不利于制度的统一性。

3.职业病诊断鉴定前12个月社会平均工资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这个基数具有确定性, 可适用于有养老金收入的人员, 也可适用于没有养老金收入的人员, 并且标准相对较高, 有利于保护此类人员的利益。此外, 在工伤保险待遇中, 就有护理费和丧葬补助金采用这一标准, 该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笔者认为, 这个标准与工伤待遇的关联性较远, 与一般情形下同类待遇的确定模式也不相同, 并不是最恰当的标准。而且, 简单地以“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标准, 在公平性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 一个是2011年1月1日诊断的职业病, 另一个是2011年12月31日诊断的职业病, 诊断时间相差1年, 而待遇标准完全一致, 并不恰当。

4.统筹地区职工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笔者认为, 确定此类人员工伤待遇计发基数, 需要考虑两个因素:

●标准是确定存在的, 不因个人的特殊情况而无法适用。这个可以保证标准的客观性、统一性和可适用性。

●与工伤保险基金的征缴和支出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尤其是与正常情况下工伤保险待遇的支出标准具有一定的对应性。此类人员作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主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但其待遇种类并无特殊性, 应当服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一般规律性。基于此, 笔者认为, 可以职业病诊断鉴定前12个月统筹地区职工平均缴费工资作为基数。这个数字根据计算机系统统计缴费工资状况确定, 即以实际缴费工资为基础, 可直接采用该数字, 也可以参考其他因素作一定进位或缩减。这样做主要是考虑未来可能存在的缴费基数的更改问题, 即便将来某些企业因少缴未缴工伤保险费并责令改正而导致平均缴费工资变化, 也不致受到影响。该基数是以缴费工资实际通常的相同支出状况而确定的, 更具有可比性和公平性;与缴费即基金收入存在密切关联, 平均缴费工资越高, 基金收得越多, 相应待遇就高, 反之则低, 与基金平衡相适应, 更具有合理性。

上一篇:2016客运站长的述职报告下一篇:法规股法规科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