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新闻

2024-08-26

院校新闻(精选8篇)

篇1:院校新闻

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由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谈话引发的思考

■蔡 雯 罗雪蕾

在第2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于9月9日下午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并且在新闻学院的网真演播室里观摩了一堂电视新闻直播节目采访课的教学片断。课堂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们扮作嘉宾、主持人,在老师指导下模拟采访过程,学习现场采访、演播室访谈、演播室连线的方法和技巧。总书记听完学生们的模拟采访之后和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简短交流,他说:“各种新型传播手段的出现,给新闻工作带来许多新变化新挑战。同学们要认真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努力掌握新闻工作新知识新本领,还要在实践中巩固学到的知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总书记的一席谈话在新闻学院的师生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如何应对新型传播手段带来的新闻工作的变化和挑战?如何理解和把握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些早已在学院的各类会议上多次讨论的话题再一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学院立即组织了教师座谈会,结合学院的具体工作讨论和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划与策略。

一、新技术如何影响新闻教育?

新技术的运用使传播媒体与传播手段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融合成为媒介变局的主旋律。我们不妨将新闻传播实务按照“采集—编制—发布”三个阶段进行划分,可以清晰地看到,信源结构、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介终端呈现方式这三个领域都受到了媒介融合变局的深刻影响。

在信源结构上,大量的非新闻工作者涌入了信息提供者的队伍,他们中,有一部分成为了新闻媒体的新的信息提供者,另一部分,甚至自己掌控了一定的发布渠道比如博客、微博等个人化媒体,直接面对受众,影响了整个传播格局。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职业新闻记者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使命和职责?新闻学院应该教给未来的记者们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确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在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三个方面的挑战已经摆在面前:一是传统媒体如何“旧貌换新颜”,或者说,如何让传统媒体在保持自身严肃性和特性的前提下,更容易被新的受众所接受,能更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二是如何将现有的部分媒体进行资源整合和穿插利用,比如报和网、台和网的融合,需要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思路。三是要考虑,未来是否会有一种全新的媒体出现,它能否超越现在各大媒介存在的桎梏,成为未来的媒体主流?这一问题的思考,是需要充分顾及到技术、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综合作用,是一个更有难度、更难把握的问题,也可能是关系到未来谁能成为媒体领跑者的重大话题。

显然,新闻院校需要把握上述变化带来的挑战,认真研究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对于媒介融合更为敏锐,对媒介趋势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理解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体单位和受众关系的变化。

二、培养“技术全才”还是培养“专家型记者”?

在人大新闻学院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若干次研讨中,坚持要将专业理论和多学科知识放在重要位置上的观点和强调全面的媒介技能培养的观点一直旗鼓相当。我们认为,在教学规划和管理中,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如何在这两个方面找到平衡。

在世界范围内,媒介融合对新闻院校培养全媒体人才的要求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因为随着新闻生产流程的进一步改变,将诸多类型的新闻作品在同一数字生产平台上进行制作、策划、组合,已经成为一种较为主流的趋势。这就要求记者编辑能够对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多种类型的新闻都有所了解,理解它们在呈现理念上的差异,并学会这些新闻的最基本制作技巧。这与我国长期以来以传统媒体人才需要为基础的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不尽相同。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这样的设置并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也不能适应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活动的变化。因此,我们看到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掌握最新的传播技术,不具备媒介融合的理念和操作方法,何谈将深度调查、新闻解析、舆论引导等等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新闻作品中?纵使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好的知识素养,也会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我们不能指望媒体有耐心对新闻院校的毕业生进行基本技能的从头培训,更难以想象不懂技术的学生能在数字化采编平台上展现他对新闻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重新整合。虽然,技术是变化最快的,也是相对容易掌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身为应用性学科的新闻教育可以淡化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更何况,新闻业务教学并不只是技能的培训,新闻的专业理念和职业规范在业务教学中本身就是技能训练所要围绕的核心和重点。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媒介融合也对培养“专家型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普通民众介入新闻传播可能性渐高,单纯的信息采集和发布已不足以让新闻媒体立足,全面的视角、独到的观点、鞭辟入里的解读,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才是媒介新的生存之道。针对这一需求,在相关领域拥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甚至是在某一领域拥有一定权威的专家型记者,也是新闻院校的培养重点。这些记者,有部分可能是在其他专业领域有一定工作经历,之后再通过职业培训进入新闻领域的人;更多的较大规模的新闻人才输送,仍需要依靠新闻院校。正如有业界人士提出的,“媒体的多元化、信息的广泛性和技术的交互性导致的传播小众化、专业化,在这一趋势下,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广播与窄播并存不悖,分众传播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一个新的选择。服务对象的专业化必将导致服务内容的精细化、个性化,这既是传媒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业界竞争的选择。但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要求是深度、独特和贴近,这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是某个行业或领域的专家,这样,媒体才能为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提供贴近性的精细化信息服务。因此,媒体融合时代表面上看来需要的是人才的技术适应性,实际上更需要的是人才的内容适应性,需要的是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才。”①

现在对于新闻院校来说,最大困难是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时段中同时平衡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本科四年的培养方案如何确定才能兼顾技术全能与专业深度?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三、新闻教育实践中的探索和思考

实际上,各新闻院校对于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探索业已展开,并处于不断深化与完善之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这一方面也做了尝试,2009年,教改项目“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平台建设”获得了全国教育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成果一等奖。这一教改项目作为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开设“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作为拓展新闻学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验平台,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建设国内一流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为培养“全媒体”型新闻人才提供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学生媒体集团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开创实验教学的新路子。建设成全国第一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为在新闻学教育中推广案例教学、实现新型新闻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支撑。

作为在新闻学教育方面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学院,我们一直把新闻传播实验中心的建设当作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实验中心一直是建设重点,1999年以来用于实验中心设备建设的国家专项资金超过1000万元。2006年和2007年,实验中心在1999年启动与北大方正集团的合作的基础上,又两次扩大合作范围。方正集团提供的报社采编系统、网络信息发布系统、多媒体数字报纸出版系统等多种软件,使实验中心具备了从报社到网站的完整的新闻生产环境。2007年,实验中心与美国思科公司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建成中国首个“思科网真演播室”,使实验中心的建设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实验中心开设的实验项目均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许多实验作品直接为媒体采用,社会效益明显。2006年,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获得“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08年,该中心获得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10年9月9日下午,新闻学院的师生们就是在现代化的网真演播室中亲耳聆听了总书记的谈话,感觉是对自己的巨大鼓励和鞭策。

在建设实验中心的同时,学院将新闻传播业务课程的教学与学生媒体建设相结合,形成课堂教学和业务实践相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学院在已有的学生媒体《新闻周刊》基础上,近几年又创办了学生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吸纳全院本科生阶段性地进行业务实验。从2006年开始,新开设了一门专业课程“跨媒体传播实验”,将学生媒体的运行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指派专业教师具体承担教学和指导工作。近期,在迎接学院55周年院庆前夕,评选出了一批学生自己制作的“跨媒体作品”优秀成果,对学院的实验教学进行了一次检验。

2009年,新一届学院领导班子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院的专业设置和治理结构进行了调整,最终确定了四系(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与传媒经济系、传播系)一部(基础史论教研部)的建制,任命了一批年轻的系部负责人,并对2010年的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在这一轮改革中,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由新闻系移至传播系,同时,将这个方向最早探索的全媒体技能培养的路子全面扩展到学院的所有专业。

在学院的改革进程中,大家思考和讨论最多的问题还是技术和理念、专攻与通识的关系问题。由于技术教学是立竿见影能看到成果的,也较容易考量和评价,而新闻理念则更为抽象和多元,在部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中,难免出现重视技术学习、欠缺理念思考的问题。他们更迫切地想要学习更高难度的电视剪辑、平面设计技巧等,将学习重心放在这一部分,而忽视了对于人文社会知识、新闻理念、新闻原则的学习和思考。这是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教学予以疏导和避免的,一个能够把电视片段剪辑得非常花俏,却不懂得最基本的新闻规律和采编规范的学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新闻专业的学生。

同时,也有一些师生对全技能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担心学生疲于学习各类新闻技巧,而最终导致学生“会而不精”、“缺乏专长”。对于这一点,我们也需要在改进培养方案时进行深入谨慎的思考,在课程设置上保持一定的弹性,来保护同学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让那些在某一类新闻领域有着极强兴趣或是过人之处的同学,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施展。

更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是,如何通过跨院系、跨专业的合作,探索出培养具有复合型的专业背景的新型新闻人才。人大新闻学院在这一方面也对学生有所倡导。我们在学生一进入大学后,就告诉他们现在媒介所面临的变局,鼓励他们充分倚靠人大在法律、政治、经济等学科上的优势,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己有兴趣的其他专业。对于申请“第二学位”、“第二专业”学习的同学,学院都给予支持和帮助。近两年,已经有多位毕业生在完成本学院的学业的同时,还在人大商学院、经济学院等获得了第二学士学位或完成了第二专业的学业。当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人才,还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设计双学位的培养方案,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和尝试,而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总书记所要求的,让学生“努力掌握新闻工作新知识新本领”,在“实践中巩固学到的知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实验中心教师、博士研究生)

注释:

篇2:院校新闻

亓四华同志在动员讲话中阐明了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各参会委员站在学院科学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高度,本着对学院发展负责、对申报人负责的原则,认真对待本次职称评审推荐工作,严格执行工作纪律,行使好职权,履行好职责。他在总结讲话中结合国家骨干职业院校的创建对我院职称评审推荐工作提出了几点新的要求:一是要完善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和公共课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指导社团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推荐工作;二是要把职称评审推荐工作与正在进行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科学设置不同学科、专业的职称结构比例,提高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由教学质量管理部门评价、系部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测评等要素构成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探索建立职称评审推荐量化评价体系,使职称评审推荐工作更加科学、公正、合理。

刘艺同志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各位委员及各系部、职能部门负责人要认真领会、贯彻落实亓四华院长提出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推荐工作,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共同推进我院职称评审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会上,组织人事处汇报了学院2010年职称评审推荐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进展情况,介绍了学院职称结构比例现状、本次职称申报的总体情况和所有申报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委员们严格按照分组评议和票决、集中评议和票决等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评审推荐任务。

篇3:高职院校新闻宣传的不足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校宣传,新闻宣传

一、高职院校新闻宣传的重要性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一) 新闻宣传可以推动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当前, 高职改革全面开展。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成绩、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 都离不开新闻宣传。新闻宣传的性质决定了其既是高职院校改革浪潮的记录者, 也是监督者。发现问题、肯定成绩、记录每一个改革的参与者, 高职院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学校的全面改革和发展。

(二) 新闻宣传可以加强高职院校的凝聚力

我们知道, “内聚人心, 外塑形象”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功能。每一所高职院校都由数万师生和工作人员组成, 如何汇聚人心、将人力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校园网、校报、校园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为学校领导、师生、校工们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成为联系全校上下的纽带。校园新闻宣传网覆盖到的每一个人都成为学校建设的参与者, 都会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学校的凝聚力得以巩固和加强。

(三) 新闻宣传可以加强高职院校的社会交流, 扩大社会影响

大学的职能之一就是服务社会, 高职院校通过与外界媒体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扩大自身影响。

二、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存在的问题

(一) 校园新闻的形式和内容单一, 新闻接近性不强

高职院校的校园新闻通常发布在校园官网的首页上, 通观各校的新闻, 数量排在前三的分别是会议新闻、学校领导活动和上级来校视察活动。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官网首页的新闻为例, 从2015年10 月13 日到2015 年11 月17 日的共21 篇校级新闻中, 会议活动新闻有5 篇、上级领导活动新闻4篇, 占新闻总篇数的近一半。到了年底各种会议多的时候, 比重会更高。连篇累牍的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新闻与师生们的教学生活并无太大关系, 此类新闻的接近性差, 缺少对师生的关切, 很难引起师生的关注和共鸣, 宣传效果差。

(二) 校园新闻时效性差

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之一, 说是新闻的生命线也不为过。许多高职院校在新闻宣传的实际工作中, 并未充分认识到时效性的重要性, 常常“新闻”变“旧闻”。常常是学生看到一则新闻的时候, 该新闻事件已经过去三四天了。不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师生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知晓政策, 这样的新闻宣传意义不大。

(三) 新媒体利用不足

新媒体 (New Media)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通俗来说, 就是近年来深刻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多为17~22周岁的青少年, 教师的年龄结构以青年为主, 都是新媒体受众的主力军。高职院校的新闻宣传部门想争取到这样庞大的受众群体, 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不依靠新媒体是不行的。然而,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新媒体在宣传中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充分, 没有有效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微博粉丝数量少、内容枯燥, 微信公众号很久也设有更新推送, 形同虚设……这些院校还是依靠校园网、校报等传统媒体开展宣传工作, 过时而低效。

三、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的对策

(一) 校园新闻的内容要丰富多彩, 贴近师生的学习生活

脱离实际的、空洞的宣传工作不仅无效, 而且可能产生反面效果。高职院校在进行新闻宣传时要注重新闻的形式和内容, 多报道与师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活动, 正视师生群体思想背后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通过多种宣传形式, 及时了解师生最新思想动态, 倾听他们的心声, 设法及时回应他们的疑问困惑。

(二) 加强校园新闻的时效性

加强校园新闻的时效性可以从强化新闻宣传人员的时效意识、培养学生记者这两方面着手。高职院校宣传部门及各学院的宣传科都应配备专人负责新闻宣传活动, 并培养、强化他们的新闻专业素养, 增强时效意识。在活动结束后, 相关新闻做到快写快发, 当天的新闻当天上, 确保时效性。此外, 可以发展、培养学生记者。学生们可以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 对于校内发生的大小事有切身的感受, 他们的课余时间多、学习能力强、行动迅速, 是校园新闻采写、发布的重要补充力量。

(三)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新闻宣传

做好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还要发挥各校园媒体的优势, 形成新闻宣传的合力。各高职院校要重视校园官方微博的管理和维护, 发布的内容要贴近生活、生动有趣;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使微博成为学校立德树人、师生精神文化活动的新空间、校园文化和服务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吕霞.高校宣传工作的定位及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6) .

[2]程诚.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 2014 (12) .

篇4:高职院校新闻工作思路初探

关键词:高校新闻工作者;舆论;宣传

一、高校新闻工作基本职能

(一)宣传舆论职能。这一只能属于高校新闻工作的本质功能,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各高校自身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高校如何更好地利用宣传阵地完成舆论传播功能,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高校宣传舆论传播来说,主要可分为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两个部分。对内宣传,主要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学院网站和办公系统将学校的重大决策和活动通知给广大师生,保证工作和活动的有序开展。广大师生通过办公系统、

QQ群、贴吧、微博等平台反馈日常教学和生活信息,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增强校内团结融洽的和谐气氛。

对外宣传,高校新闻工作应该逐渐打破校内办公系统、校务通等狭窄的内部交流局限,无论是在校生、校友,还是想要了解学校和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都能通过学院网站、微博、社会媒体相关报道及时地了解到学院建设发展的具体情况。在网络时代,社会各界了解高校的渠道主要依赖这些对外门户网站。因此,高校网站使新闻工作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社会大众,甚至走向了世界。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以及学校出版社的建设工作。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通过合理选择新闻报道角度和新闻事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到新闻报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二、高校新闻工作的新思路

(一)深度挖掘校园生活。按照传播学接近性理论爱众在接收信息的时候总是会对那些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产生出更加浓厚的兴趣。因此高校新闻媒体以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多报道与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更加密切的事情。但是当前高校新闻媒体集中报道的主要是学校会议、领导活动以及学校建设情况,而对普通教职员工的活动以及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则报道较少。

由于高校党委宣传部和编辑部工作人员有限,加上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不可能每个系部的每项活动都全程参加。有些系部专业性较强,新闻工作人员难以深入挖掘,突出其亮点。这种情况下,由系部师生、专业教授撰稿,更能将专业特色、活动亮点传神、精彩地记录下来。

(二)减少新闻宣传程式化。在高校日常生活中,新闻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在于高校日常工作、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具有周期性特点,新闻采编人员由于工作年限已久,沿用传统的写作模式进行新闻写作和播报,使广大师生失去阅读的“新鲜感”。

固定的人,固定的事,时间一长,很难找到新颖的切入点。由于岗位限制,不可能随时更补新的新闻工作岗位和人员,鉴于这种现实情况,应当全校人人来宣传,充分发动各系、各部门教职工,用不同的眼睛去看、去观察,用不同的心境和角度去写作,以此来减少程式化宣传,活跃校园新闻传播气氛。

(三)职责分工精细化。当前高校党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岗位工作的人员普遍紧缺,往往一个人同时承担好几项工作,受个人精力所限,长此以往,新闻工作者难免出现职业倦怠,心境疲惫的困境,这种情况仅仅靠个人调适是无法解决的,心态可以调整,精力和能力却很难平衡。因此,高校新闻工作者岗位职责分工应当细分、精细化。

(四)注重对外宣传。(1) 加强高校对外窗口的建设。国内高校新闻网大多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主办,多年来,高校中新闻和宣传两个概念一直没有区分开,新闻网过于重视宣传,稿件内容贫乏单调,文风官样化,在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方面比较忽视,没有认识到新闻网和教学工作一样肩负着培养人的重要使命,认知上的错位导致高校新闻网缺乏人文关怀,服务功能欠缺,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对外窗口主要有学校新闻网、官方微博等。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定时更新内容,原则上以贴近师生生活、教学文体活动为主。这样社会各界想要了解学校情况,除了教学科研等方面,通过这些对外窗口就能及时得知一个高校的精彩生活。

(2)善用社会媒体宣传报道。高校利用新闻网、微博等自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力度、传播范围及影响力都远不及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更容易获得受众的信任。因此,在挖掘深度报道的基础上,要善于和社会媒体合作,将本校的特色专业、优秀毕业生以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多在社会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无疑比自我宣传更能打出响亮名号,同时也吸引到更多的潜在学生报考本校,缓解招生压力。

参考文献:

[l]朱玉尊,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发展历程初探,广州大学学报,2006,12.

篇5: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教学新语境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民族类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亦与时俱进。本文拟结合西北民族大学新闻采访学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中的体验,通过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过程设计,探索本课程“激励、帮扶、分层”实践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民族院校 新闻采访学 实践教学 “激励、帮扶、分层”

一、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激励、帮扶、分层”实践教学探研缘起

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应用型学科,对学生的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动手能力和时代的创新意识要求甚高。

综观当下我国高等院校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教学现状,“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一所由多民族学生组成的民族院校,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于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适应性不强,新闻素养普遍较低,再加上旧有的教学模式造成理论和实际工作严重脱节,其实战能力不强。

本课程教学团队曾经对回到民族地区及其他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了长达5年的跟踪回访,发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所学的知识和实训实践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一般表现为:不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尤其是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不强,且缺乏创新能力。所以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应该从重视民族特色方面展开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应“与当地的地情、民情和媒体特色发展相结合,使所培养的新闻人才能够满足媒体的需求”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对地域文化、当地民族传统习惯和知识的学习;积极与地方媒体进行合作教学;了解当地媒体特征、媒体需求、媒体发展模式,为今后的成功就业提供保障。

二、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激励、帮扶、分层”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激励教学法

追溯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从要素结构的演变角度看,主要有两条线贯穿其中:一条是以教师为中心,源于夸美纽斯(捷克)――赫尔巴特(德国)――凯洛夫(前苏联)等,其课堂结构基本属于讲解(教师)――接受(学生);一条是以学生为中心,源于杜威(美国)――布鲁纳(美国)等,其课堂结构属于‘创造情境――发现探索’。”②本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比对、梳理上述“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主导作用”和“重视学生惰性”理论的利弊,结合二者之间互为作用的关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激励教学法。

激励教学法是本课程教学团队根据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生源广泛,民族成份众多,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不强等特点,根据设定目标(问题),激励学生发现、探索实践内容,设计“动脑、动手、动嘴、动腿”等实践教学环节,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并从中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口语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以增强他们的文化归属感和心理归属感,使他们在“创造情境→发现探索”的激励作用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动手实训实践能力。

(二)帮扶教学法

近代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其掌握的学习理论(1986)里认为:“只要对三个自变量(知识准备状态、情感准备状态、教学质量)予以适当注意,就有可能使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达到掌握水平。”③该理论在矫正学习障碍学生,帮助学困生提升学习能力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团队针对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非汉语母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教育贫困地区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散→混合→互补”的教学方法,即将这些特殊情况的学生一一分解、混合到“新闻采访1+1男女搭档课堂技能实训优化小组”和“新闻采访创新实践课外小组”中,让他们在实训实践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三)分层教学法

关于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国内外学者的焦点大都集中于我国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④

由于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的地域性、民族性、跨文化等特性,本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组建“新闻采访创新实践课外小组”、“新闻采访1+1男女搭档课堂技能实训优化小组”,以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圭臬,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进行分层设计,力求使学生在实训机会、实践频率、动手能力等方面实现共享共赢。

三、“激励、帮扶、分层”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以“赛事、项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其学习、实践的热情和主动性

1.积级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院校和社会各界组织的“新?大赛”。

德国著名民主教育家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只是被动地去学习,这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活动往往只重知识讲授,缺乏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往往是期末考试后给学生一个成绩就算结课了,这就导致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知识点,而轻视实际操作,从而产生一批高分低能的“尖子生”。本课程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摸索,将各类新闻大赛和新闻教学紧密相连,以比赛“激励”带动学习,带动学生练习新闻采访基本技能,比如“黄河新闻奖”“民族杯摄影大赛”“单车摄影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等,这些比赛分别与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摄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相关联。这种训练方法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关注社会,为以后走上新闻岗位做好基本素质的准备。

以比赛“激励”带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它把新闻技能训练的内容和各种赛事相结合,用比赛代替了原来各种零散的实践训练,这种赛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经过这些赛事的洗礼,学生们就能明了当前传媒的内容要求、形式要求,使他们能够和业界的专业要求无缝对接。而且比赛不仅仅局限于校内,还包括一些国际性大赛。

以比赛“激励”带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理念,大胆提出让学生“在比赛中掌握技能,在实战中得到提高”的教学思想,只有在这样的“仿真”实战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体会自己和一线新闻工作者的距离,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训练积累宝贵的经验,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不断取得进步⑤。

2.积级组织学生开展新闻采访实践项目。

组织学生进行新闻采访实践训练,首先要进行专题项目设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激励形式,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运用采、写、编、评、摄等“融媒体”技能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项目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闻采访学的项目实践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具体为:

第一,根据实践教学目标,新闻采访学课程可以分为基本技能技巧模块、新闻采访思维活动模块、新闻采访呈现模块。第一模块主要解决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各种新闻采访技能熟练地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培养学生的新闻采访能力;第二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对新闻价值判断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采访创新能力;第三模块主要解决采访技巧与新闻采访思维活动的“融合”创新,培养学生新闻采访的综合创新能力。

第二,三个方面同步进行。一是利用网络平台构建采访实训项目,保持课程内容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新闻采访课程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优势,建立课程的网络学习型平台,诸如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设计。二是以实践教学项目为依托建立实教训教学基地。三是围绕实践项目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新闻采访活动。比如2016年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共同开展的“重走范长江之路?甘肃段”大型新闻采访活动,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反响,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本课程教学团队在践行实践教学项目中始终坚持项目设计的“学生主导性”、项目过程的“完整性”和项目技能的“融合性”。

(二)以“分散→混合→互补”的学习小组展开实训实践,帮扶学生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互助共赢”

1.遵循男女混搭、民族和地域混杂、兴趣爱好趋同的原则,将学生建成若干个“新闻采访1+1男女搭档课堂技能实训优化小组”,展开多元化、跨文化的帮扶学习。

本课程教学团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生源地、性别、民族身份及爱好、兴趣、特长等,据此按照男女混搭、民族和地域混杂、兴趣爱好趋同的原则,将学生建成若干个“新闻采访1+1男女搭档课堂技能实训优化小组”。该小组主要完成新闻采访课程的课堂技能实训任务。如每一单元的理论课程结束之后,为了印证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了解答理论在实践中的“灵活”及“变通”,“新闻采访1+1男女搭档课堂技能实训优化小组”将要配合课堂理论教学,实施“寻找新闻线索”“讨论新闻采访选题”“进行采前准备”“设置采访问题”“讨论新闻采访方法”等一系列新闻采访实训活动。一般情况下,“1+1新闻采访”实训小组主要在校园和周边社区进行新闻采访实训活动。

通过“1+1新闻采访”实训小组的合作实践学习,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自信、一起分享成长喜悦的同时,不仅进行多语言、民族习俗、民族知识的相互学习,还锻炼了学生一起面对解决各类采访疑难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团体合作的精神。

2.遵循男女混合、民族和地域混杂、才能倾向、??性特征等诸方面的异质性,组建“新闻采访创新实践课外小组”。

本课程教学团队依据学生人数,遵循男女混合、民族和地域混杂、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基础知识水平等诸方面的异质性,组建6~8人的“新闻采访创新实践课外小组”。该小组主要完成教师每周布置的课外新闻采访任务。其特点是:以实践前行反过来检验课堂的理论知识,实现新闻采访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对接。其采访范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囿,一般是灵活机动,随时出击。

除此之外,“新闻采访创新实践课外小组”还承接校内校外的新闻采访实践项目,不仅要积极充当社会大众媒体“通讯员”的角色和参与完成教师的课程教研项目,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向校园媒体发稿以及完成学校各类新闻赛事的新闻采访策划等实践项目。

6~8人“新闻采访创新实践课外小组”的组建,不仅使学生在“激励、帮扶”的语境中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团队的力量,激发其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语言表达、交流和活动的机会,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格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及团队精神。

(三)以“基础采访技能层、中级采访技能层、高级采访技能层”促进“专业课程学习→专业课程实践”的良性循环

通过对新闻采访学实践课程的内容分析,历经数年的实践教学,本课程教学团队尝试对新闻采访学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从而实现学生循序渐进实践能力的提升,渐入采访艺术佳境的飞越。

1.基础采访技能层。通过课堂PPT直观演示和课程案例实训法,主要实训新闻采访的基本原理、新闻采访的分类及其新闻敏感、新闻采访规程等的训练。

基础新闻采访技能层是新闻采访学课程实践教学浅层次的知识建构和技能习得。要求学生明晰新闻采访的流程,并掌握相关的采访方法和技巧,属于新闻采访学实践课程内容分层设计的第一层。

2.中级采访技能层。通过“每周播报”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和挖掘新闻线索、培养新闻线人的能力;通过“每周焦点”对学生进行新闻采访选题、采前准备、接近采访对象、设问提问、选择采访方式等重点内容的实训。本层通过“1+1新闻采访”实训小组实现了新闻采访从技巧到能力的过渡。这是新闻采访学课程分层设计的第二层。

3.高级采访技能层。通过“模拟新闻发布会”、每年一度的“三下乡”新闻实践和各类新闻赛事活动及新闻实践项目的实战演练,进行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目标新闻产品的创作。任课教师收集好课程目标新闻作品后,进行评审,最终将优秀的作品推荐到业内的相关赛事和大众媒体去参赛和发表。这是新闻采访学课程分层设计的第三层。此时,新闻采访完成了从技巧到艺术的飞越。

学生通过这一层级的实践实训,打通了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和非线性编辑等专业课程的“关节”,所学的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另外,绝大部分学生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探究能力和融媒体的认知也有了提高⑥。

四、结语

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激励、帮扶、分层”实践教学探研,是在前人论述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实践课程的改革思路,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粗浅尝试。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实践课程设计及应用设计只代表本课程教学团队的浅尝体验,其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和新方法,谨请与各位同行商榷。

注释:

①银燕.探析内蒙古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方法[J].传媒教育,2016(5):14.②罗玲“激励教学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39.③邵立斌.农村初中小班化英语教学中开展帮扶学习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12):106.④蔺燕.西藏民族学院分层次分类型教学研究[D].2014年西藏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⑤汤文靖.新闻学专业“以赛促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以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J].大学(研究版),2015(8):44-45.⑥吕永峰.基于“分层设计+模块教学”的传媒类专业课程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1):261-262.【本文为国家民委教改项目“‘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MXJG-1001670122)阶段性研究成果;本课程系甘肃省级精品课程】

作者简介:牛丽红,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新闻传播业务研究

篇6:院校新闻

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首批合作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源于19官立川东师范学堂,主体创办于1954年1月,时名重庆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同年获得本科专业设置资格;1962年复名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同时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78年再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198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5月,重庆幼儿师范学校、重庆纺织职工大学并入。,学校改为现名;同年9月,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并入。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篇7:院校新闻

高海建

(咸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地方院校的一个共识,因此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本文从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目标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梳理了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地方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统计,2008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878个,分布在全国近400所高校,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地方院校。地方院校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媒体对新闻传播人才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院校,亟需要进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因此,对这一选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目标

应用,在辞海中的意义是使用、或直接应用于生活或生产的。因而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服务于地方、行业,为区域现代化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要提供服务。这就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新闻学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新闻采写、摄影摄像、编辑制作等理论、方法和技能,适合在各类新闻媒体和传媒公司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地方院校积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遵循新闻传播教育规律,以信息社会的需求和媒体单位的人才要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逐步形成自身特色,培养出面向传媒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绝大多数开始于新世纪以后,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存在办学经验不足、师资队伍不合理、设备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与应用型人才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对新闻学学科特点和新闻行业缺乏深入研究,加之地方院校在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因此不同程度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未能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论证和规划,不能很好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存在通识类课程设置较为随意,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不够,不利于学生知识面拓宽。专业理论课程开设较多,而专业实践课程较少。专业课程设置没有根据新闻媒体发展进行适时更新,一些反映业界最近发展成果的新技术、新观念的课程未能及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是对新闻传播实践的理论总结,而新闻行业又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因此理论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及时更新教材、密切与业界联系、加强对外交流等方式来及时掌握业界发展最新动态。但是地方院校长期以来习惯闭门办学,与外界交流较少,教师信息获取渠道单一且陈旧,不能将最新的传播技术和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视野狭窄,对新知识缺乏敏感,毕业以后面对瞬息万变的传媒现实难以适应。教学方法仍然以教师课堂理论讲述为主,不能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三)硬件设备投入不足

在新闻学专业学习中,专业训练十分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素养和技能。而先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配套设施,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系统的训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但是,由于现代传播媒介设备属于高科技、高投入的产业,相应的实验设备造价昂贵,地方院校由于财力有限,一般很难有太大的投入,教学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足,短时间内很难胜任其本职工作,严重影响了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质量。

(四)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

新闻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媒体工作适应性十分必要。但是,地方院校大多处于非省会城市,媒体数量一般不多,规模较小,对实习学生容纳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实习机会很少,或者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专业实习应有的作用。另外,很多地方院校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备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导致相应的配套机制欠缺,无法对实践教学成果和实践教学水平进行科学评估,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科学培养,也不利于调动师生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在构建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既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又要突出实践,强化应用。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加大新闻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体系的建设,切实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一)转变教学理念,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而课程体系是把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教育实践的重要保证和手段。因此,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模式的构建,必须围绕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包含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三部分。通识课程强调厚基础,要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专业理论课程是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则为学生提供更为深入的专业知识,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要在保证必要的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增大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强调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媒体发展变化适时进行动态调整。

(二)紧密联系现实,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传媒现实。在教学内容上,要及时将新闻传播领域的新技术、新变化、新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第一时间掌握业界最新发展动态。在教学方法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要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用案例、讨论、互动交流、实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硬件设备水平

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相应的实验设备作为物质保障,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为新闻专业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一般来说,包括报纸排版编辑、摄影摄像、影视后期制作及其配套设备等,要在规格和数量上满足基本教学需要。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让学生深入的接触机器,领悟技术对新闻传播实践的影响。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备开展自编报纸、自办摄影展、制作视频短片等活动,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四)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

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理论与实践俱备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宽厚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把握业界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应用型师资队伍的打造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打破高校和媒体之间的藩篱,探索实行教师和编辑记者双向交流挂职,一方面让教师走进新闻媒体进行实践锻炼,在采编实践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为教学和科研汲取更多新鲜信息;另一方面,媒体编辑记者走进课堂,将他们多年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向学生进行传授,大大缩小教学情境和具体生活情境的距离。

(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监督评价体系

实习基地对于学生全方位、零距离体验媒体工作,适应媒体工作节奏,尽快进入职业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打造高质量、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至关重要。地方院校可以将校内报纸、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等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在校内开展实习创造条件。还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依托社团自办刊物、网站等,并为学生自办媒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要加强和学校所在地媒体和传媒公司合作,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调动媒体和企业参与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实训课程、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自主实习等环节,要使实践教学各环节有机衔接,取得实效,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对实践教学的监督、反馈、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注释:

唐定.改革地方院校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J】.青年记者.2009(32)7—8。郑锋.关于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1(5)77—79。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journalism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AO Hai jian GAO Ru ZHAO Min Jing(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712000,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journalism talents training has become a consensus a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research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eaching reform.In this paper,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type of journalism professionals and objective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combing the existing application type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alent cultivation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ournalism;Application type;Talent cultivation mode

基金项目:本文是咸阳师范学院2012校级教改立项:“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202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高海建,男,1980年生,河北正定人,新闻学硕士,现为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发展传播学、新闻传播教育。

篇8:高职院校应如何加强新闻宣传工作

高职院校应如何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质量, 切实发挥新闻宣传功能, 及时反映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进展与成绩?笔者认为应该重点把握如下几点: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 把握新闻宣传工作三个原则

宣传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规律性的新认识,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职院校应本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明确把握新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任务与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引领, 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 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中, 要牢牢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一致性原则,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严格遵循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开展工作, 重大事项宣传口径始终保持“一个声音”;二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 培育文明风尚,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三是坚持实践性原则, 面向基层, 联系实际, 自觉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力宣传报道广大教职工关心的焦点问题, 热点问题, 为帮助解决教职员工的实际困难提供舆论保障。

二、加强制度建设, 促进新闻宣传工作的规范化

新闻宣传工作是高职院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联系上下、沟通左右, 及时反映学校工作情况的有效途径, 是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展示学校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在维护校园稳定,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一般建校较晚, 新闻宣传的机制与制度存在着不够健全和完善的问题。

(一) 健全机制, 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统筹与规划

一是建立完善的领导机构, 统筹安排与规划新闻宣传工作。领导机构可由党委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并以之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宣传部门负责、职能部门配合、全校各部门支持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 进一步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与协调。二是建立健全监督与约束机制, 对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实行有效监督, 从而保证新闻宣传工作沿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三是建立新闻宣传工作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的目标考评体系和考评办法, 做到奖优罚劣, 奖罚分明, 考核有标准, 奖惩有依据, 从而保证新闻宣传工作的活力。

(二) 完善制度, 促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有秩开展

新闻宣传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综合性强, 坚持程序、规范操作是做好新闻宣传的必然要求, 完善制度建设, 用制度建设促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措施到位, 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先决条件。新闻宣传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 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严格的制度作保证。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制度建设, 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解决新闻宣传监督制约不利, 激励机制不明等问题, 能有效地促进宣传工作的发展, 并最终达到以制度建设促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目的。

三、加强队伍建设, 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宣传队伍建设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有力支撑, 对于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人员组建一只政策水平、理论素养高, 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强的新闻宣传队伍是搞好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多种形式的理论和业务培训, 将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新闻宣传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高职院校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员多数并非科班出身, 对这支队伍的建设一要抓好政策理论教育, 使其牢记新闻的党性原则, 坚持正确的典论导向,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二要针对其起点较低, 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业务培训。三要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帮助其树立敬业乐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 使之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新闻宣传工作奉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

四、加强载体建设, 形成强大舆论合力

对于高职院校, 最重要的新闻传播载体是一网一报——校园网和校报。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校园网和校报的建设力度, 充分发挥其校园主导作用, 以优质报道打造品牌, 扩大校报的影响范围和网站的访问量与知名度, 并以之为基础,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一) 加强校报建设, 占领新闻宣传主阵地

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 是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展示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高职院校的校报一般存在出版周期长, 新闻内容不够深入, 在师生中的影响较小等问题。为此, 高职院校的校报建设要树立精品意识, 从提高质量入手, 增加信息量, 增强可读性, 增强时效性, 加强报道的深度。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其网络化建设。开设校报的电子版, 实施“报网一体”的发展战略, 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 扩大信息的覆盖面, 实现新闻报道的立体化。

(二) 加强新闻网建设, 拓展新闻宣传空间

互联网是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传媒。校园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为高职院校的新闻宣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利用网络开展新闻宣传, 能够使网络宣传和传统宣传相得益彰, 形成更为强大的舆论合力。

高职院校应重视和加强网络宣传平台建设, 将其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新闻宣传工作的新渠道。

此外,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重要的宣传载体, 将更为直观地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学校的良好形象, 最有效地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及影响力。

新闻传播载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新闻载体建设上, 高职院校应统筹规划, 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将校报、校园新闻网、校园广播等加以科学合理的整合, 并将其建设发展为新闻中心, 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有利的舆论保障。

四、加大考核力度, 以督查促质量

为了达到新闻宣传的实效, 在宣传制度及机制建立完善之后, 要把新闻宣传工作纳入到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 建立新闻宣传工作奖惩机制, 实行新闻宣传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细致科学的考核细则对新闻宣传信息的报送、新闻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进行严格而有效的量化考核, 奖优罚劣。对新闻宣传工作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出现重大责任事故, 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 追究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奖罚分明的举措, 严格的考核与督查, 将使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及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到学校宣传工作中来, 从而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

五、校内外宣传形成合力, 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高职院校的历史较短, 社会知名度普遍亟待提高。而校外宣传是提升学校社会形象与影响力的最直接的方法与途径。

为此, 高职院校应依靠校内各方力量、借助校外各方力量、合力推进对外宣传工作。通过加强与新闻单位的沟通联系、组织联合采访等方式, 取得社会媒体的支持, 从而达到“报纸上经常有文字, 广播里经常有声音, 电视上经常有音像, 网络上经常有报道, 社会活动中经常有正面形象”的宣传目标, 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及影响力, 为学校的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咏.大学网络校报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 22 (3) :32-33

[2]马香云.对建设高素质新闻队伍的思考.记者摇篮.2003年, (10) :68

上一篇:审计工作报告“审”出了什么?下一篇:名人小时候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