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08-30

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共5篇)

篇1: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一般理论

1. 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 是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总称[1]。中国的“城镇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看法认为, 城镇化就是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 城镇化人口密度增加,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建成区不断扩大;广义的理解则认为, 城镇化就是社会化、工业化集聚区域的城市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 同时包含着人们的精神文明层面的巨大进步的过程。

2. 生态环境的内涵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生态环境是生态和环境两个名词的组合。生态是指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 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实际上是人类的环境。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 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 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

(二) 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依据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自文化始祖周公提出“以德配天”的思想后, 经不断演化, “天人合一”的学说就在儒道两家的文化中盛行开来。这种观点认为, 天即自然, 人与自然组成了世界上的有机统一体, 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整体内是动态和谐的、对立发展的。从生态角度讲,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 强调发展应当注重整体性,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是一个整体, 是一个系统,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自然发展的规律十分重视整体的平衡, 多余的就会丢弃, 而缺少的部分也会得到及时的补充。现在, 我们实施的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各领域全面发展的战略, 实际上就是在实践古人的“天人和一”的整体性发展理念。自然的法则是神圣的, 人只有遵循法则, 改造自然才会取得“上天”的准许;否则, 就会受到它的严厉惩罚。古人在这个方面显然比今人的认识要深刻, “天下大生谓至德”, 放眼整个地球, 我们应学习古人对自然的“取之有时”、“取用有度”的绿色生态主张,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

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马克思指出,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离不开自然界。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相反的,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

3. 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协调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揭示了怎样发展的问题, 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又包括人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既包括产业及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又包括地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 特别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根源

(一) 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1. 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

(1) 城镇用地失控。近年来, 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与“人口城镇化”出现大量水分因而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过快, 城镇发展空间严重失控, 这是“冒进式”城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由于对土地的审批不严、管理力度不够,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现象, 造成大面积的撂荒地, 致使不少地方出现“土地危机”现象, 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 城镇供水紧张。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多, 对水的需求量增大, 生活污水相对增多。生活用水排放设施的缺乏, 使大量的生活用水排入河流, 渗入地下, 污染了地下水。大量的污染工业布局在城镇周围或水源地, 对城市供水造成巨大威胁, 细菌等微生物污染、工业废水等无机物污染、工业污染排放等潜在的有机污染, 造成城镇供水的三大污染物。

2.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1) 城镇空气污染。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空气污染成为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4]。2013年全国大面积出现的雾霾、阴霾, 就是因为天空气体中充斥着汽车尾气、工业废气。这主要是由于城镇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由其他污染物的反应中形成的带有光和热的光化污染。研究表明,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巨大, 人体持续暴露于空气污染中, 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当空气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 将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甚至会导致疾病和死亡。

(2) 固体废弃物污染。近年来, 城镇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有增无减, 而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落后于城镇的发展和功能需要, 废弃物的细粒, 增加了大气中的粉尘含量, 加重了大气的尘污染;无序堆放的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由于挥发及化学反应, 产生有毒气体, 导致大气污染。由于对中央财政上缴比例过大, 地方财政的压力增大, 特别是县、乡 (镇) 财政连吃饭都保证不了, 哪有财力来治理和防范环境污染和破坏。甚至对明显的污染企业和作坊, 因其是本地的财力来源而放任自流, 明显加大了对环境治理和防范的难度。

(二)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1. 生态环境的制度根源论

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 既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又存在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只有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 树立新的生态发展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合理和有效配置,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只有从制度的层面上加以透析, 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 走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出现的边治理边污染、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来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2. 生态环境的科技根源论

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城乡环境污染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在目前人类可以实现的生产力水平下, 一个生产过程往往只能利用某种原料的一部分, 而把其余部分作为废料排放到环境中去。生产技术水平高, 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高, 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数量就少;反之, 生产技术水平低, 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低, 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数量就多。因此, 与科学技术落后相联系的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低下, 也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因素之一。

3. 生态环境的文化根源论

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缺失公正的伦理观、片面的道德观、缺位的政绩观, 是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哲学思想根源。人的出现对自然界而言, 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效果, 既有可能加速, 也有可能延缓自然的演变过程。要使人类的行为作用于自然界时产生正面地、积极的影响, 就必须按照自然规律来遵循自然;而一旦反其道而行之, 则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人类的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人类不可能逃离自然规律的控制。

三、推进解决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保证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随着中国环境的日益恶化, 体系较完备的法律系统, 对城乡环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显得越来越重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 严格、明晰的标准也是很重要的。完善立法, 扩大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范围;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责任制度, 明确规定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 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度。

(二) 建立高效的综合环境管理体系, 强化环境行政权力

在中国, 建立有相应的责任机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加强部门配合, 强化执法检查, 从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监管并重, 对违反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 坚决处理、绝不手软, 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三) 有效推进自愿性行动,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

在城镇协同治理背景下, 城镇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在协同治理的过程中, 各方能充分实现其权利, 从而达成共赢的良好局面[5]。未来城镇生态环境的目标是建立和谐、文明、创新的新型生态城镇。这样的目标必须倚仗社会各个群体的团结合作, 所以这里的“共治”是多方面、多群体、多方向的协同治理。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 努力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 牢固树立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运用媒体和广告网络等多种手段,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J].鄱阳湖学刊, 2013, (3) .

[2]王雪松.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及启示[J].江淮论坛, 2009, (3) .

[3]董玉宽.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哲学思想[J].生态经济, 2010, (2) .

[4]荣宏庆.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改革创新, 2013, (8) .

篇2: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 城市化;景观生态学;景观特征

中图分类号:X321.0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02

1 概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生活、居住、文化的中心。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及时代特征,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辩证与统一是城镇化研究的主要依据。

2 城市化的优点

第一,城市化会使人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集中,中心商場、大型超市、大学城、医疗中心的出现使人们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更加快捷。第二,城市化会使社会分工更为精细,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并使一些新兴行业不断兴起,社会结构逐渐完善。第三,城市化可以有效的推动就业,由于社会分工更为精细,由此衍生出许多新的职业从而推动社会就业。第四,城市化过程中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人们生活更为幸福和便捷。第五,城市化方便政府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由于人口增多,并且集中居住,因此,便于政府进行社会公共管理,如人口居住登记,信息采集,信息联网等。

3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自然、半自然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严重

在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农田、果园、池塘等具有乡村景观特征的自然、半自然斑块在大量的退化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柏油路、建筑物等硬质界面的人工景观斑块,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之间缺乏连续性,过渡生硬。由于人为的社会活动增多对当地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破坏了动植物之间原有的生态平衡。

3.2 景观规划分部不合理,空气质量下降

由于政府和一些开发商盲目发展,随意开发,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当前利益,没有长远目标和整体规划,出现随意开发,景观配置不科学没有整个城市及立体景观规划,使得城市构成元素的功能性没能得到体现。城市人口集聚增加,由于公共设施发展与更新跟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导致城市环境恶化,白色垃圾、热岛效应致使气候也受到影响

4 解决景观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介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和景观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空间的镶嵌稳定性来寻求持续发展中的稳定性,建立生态持续景观,其特别强调综合整体观,其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高度一致的。针对目前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4.1 加强城市生态整体规划,重整景观整体布局,突出景观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乡村自然景观是由自然板块和人类经营板块组成的环境体,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在城市整体规划布局过程中,应强调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加大城市森林营造面积,提高城市绿地占有率,努力营造自然景观氛围,大力推动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并向纵深方向拓展,建立城市森林保护体系,城郊原始生态保护区,提高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小区的绿化面积及景观效果使得现代建筑与自然风光统一结合。

5.2 推进现代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建设完美衔接,二者功能差异互补互利

景观生态学特别强调综合整体观,在村庄和城镇景观生态规划中要注重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形成区域尺度的城镇发展体系,以区域内的农村和城镇为依托,建立多层次、多功能、互补型的区域城镇发展体系,避免就村论村,就镇论镇。

统筹协调城市与农村面积的整体比例,加强城镇、乡村连接的公共设施及景观绿化的建设,调整新兴农村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为城市提供生活资料的保障,城市中的利民机构、超市、商场、医疗、学校不断向农村渗透。

5 结论

景观生态学思想已经成为地理学界和生态学界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国内许多研究主要侧重于城市景观分部构造,如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景观功能、城市景观规划和建筑发展等方面研究,而对乡村城镇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功能等问题,还没有系统的引入景观生态学思想来加以规划和指导。伴随着小城镇发展和城镇体系的建立,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将不断的出现,乡村发展与环境的瓶颈也将不断加剧,借鉴景观生态学思想,开展乡村景观规划,优化乡村景观格局,指导乡村城市化发展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伟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0(6):54-57.

[2]ANTROP.MARC.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 ess in Europ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7(3):9-26.

[3]陶思明.浅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1996,15(10): 5-8.

[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5-67.

[5]FORMAN R,GODRON M.Landscape Ecology[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6:27-39.

[6]周再知,蔡满堂,许勇太.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1999,12(6):599-605.

[7]刘黎明,曾磊,郭文华.北京市近郊区乡村景观规划方法初探[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3):53-58.

[8]阎雷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2):117-124.

[9]Botequilha Leitao Andre,Ahern Jack. Appling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cepts and metrics in sustainable landscape planning[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59(2):65-93

[10]Von Haaren Christina.Landscape planning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landscap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60(2):73-80.

篇3: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中小城市,乡村景观,现状,启示

1中小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现状

我国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与建设总体起步晚, 主要是从一些大城市的边缘区开始兴起的,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建设已初具规模, 并成为支撑我国景观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高楼林立、街道狭窄、绿地减少、人口增加、生活节奏加快、生活空间逐渐缩小。假日里有限的城市公园和风景区人满为患, 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 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乡村旅游空间, 欣赏田园风光, 享受乡村乐趣。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建设已成为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是重新扩展乡村经济的重要领域。目前, 高效地开发农业景观、聚落景观、乡村景观, 兼顾乡村风貌及观光、休闲、度假的功能, 拓展乡村旅游, 尤其乡村地区, 已经开始兴起乡村景观建设的高潮。不过, 仅仅集中在新建村民住宅和公共绿地, 以改善乡村居民的居住环境, 这根本抑制不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被吞噬的现象。

2中小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2.1理念层面的问题在乡村发展进程中, 为了改善城市边缘区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人们往往更多关注城市边缘区的乡村经济发展, 而忽视乡村景观的发展, 简单地将城市边缘区乡村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模式相接近。无论是乡村基层权力机构, 还是各类建筑的业主, 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意识仍然处于朦胧状态, 认识观念有待更新。

2.2乡土文化的缺失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要突出乡土特色, 这是因为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场所而存在。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 在以数千年农耕文化为主的历史进程中, 形成了浓郁的乡风民俗, 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所蕴含的风土色彩和文化氛围, 是任何城市环境都无法替代的。而目前, 全国各地边缘区的乡村景观同样面临着压力, 地方特色随着乡村的更新改造而逐渐消失。这不仅会限制各地边缘区乡村功能的发挥, 还会对边缘区乡村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 云南省安宁市边缘区的乡土文化逐渐流失, 一排排现代住宅高高耸起, 这样的盲目建设则失去了它原有的韵味[1]。

2.3过分地效仿城市景观在中小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建设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过分效仿城市景观的现象, 大部分城市边缘区乡村呈现出城市景观, 兴建村镇标志性建筑、小品、广场等, 把城里的一切看成现代文明的标志, 而能够代表乡村景观特点的农业生态、生产及生活景观反而在发展中倍受冷落。如, 云南省安宁市边缘区的乡村景观要素由山、水、民居、广场、建筑小品等构成, 失去了边缘区乡村景观原有的自然特色[2]。

3国内外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启示

对于中小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来说, 先要从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景观下手, 再合理地开发利用。

3.1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由于缺乏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保护的足够重视和对城乡空间开发建设的有效引导, 在开发建设中, 大量绿地被挤占, 一些自然山体被夷为平地, 城市空间以吞噬农田、森林为代价向周边无序蔓延。保护自然乡村景观和农业区域是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有效手段,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的目的之一就是阻止日益扩张城市用地, 因此, 建设用地的严格控制是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产生的主导机制。

3.2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开发涉及到乡村景观系统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重构等方面, 包括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 集约、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等。城市盲目扩张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到逐步出台的一系列以乡村景观保护为目标的政策法规, 显示了人与乡村景观保护之间由忽略———觉醒———重视———融合的变化过程;维护和合理开发自然乡村景观安全格局, 是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和破坏, 改变人与环境的矛盾关系, 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 在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下, 迫切需要构建和谐的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刘国金, 周洪.浅析北京近郊乡村景观规划[J].科技资讯, 2009, (33) :45-46.

篇4: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1 乡村景观的概念和特征

乡村景观是介于自然景观和城镇景观之间的 具有独特人 地作用方式 、依存关系和生产、生活行为特征的景观类型 ,以乡村聚落 、农田植物、乡村行为构成乡村景观的主体, 多形成以农田、果园、林地 、湖泊等为主 体的斑块群体,道路、河流、溪流 、谷地、高压走廊、农田电网、防护林带等构成廊道体系。

乡村景观主要通过“农家乐”形式为人们所认识,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主要以现有农田、果园及人工林 地、农场、牧场、水 域和村庄等 生态系统 及农家土 特产为吸 引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 可预见旅游业的纯粹观光功能将趋于弱化,度假、休闲、体验的功能将逐步呈现, 具有地方环境特色和历史文脉的一些农村地区将以“农家乐”发挥休闲度假的功能越发凸现。

2 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2.1用地类型混乱,景观破碎化

大量的人工景观要素出现在城乡交错带内, 由于近年来城市的盲目扩张和农业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性, 农村居民点与工矿用地各自分散经营, 导致交错带内自然、半自然景观较为破碎。

2.2 盲目规划,城市农村用地混杂

由于长期缺乏规划与管理, 城乡交接带建设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农村与城市用地交错、功能混合,城市道路与农村道路相接,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和外来人口混居,农业与二、三产业共存。

2.3 自然环境被破坏,生态效应低下

由于乡村景观常常是城乡规划的盲区, 整体上看各种人工景观散乱无序的镶嵌在自然环境中, 破坏了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乡村景观规划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既能保证人口承载力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2.4 照搬模仿多,缺乏乡村特色

目前景观 规划设计 在形象问 题上 ,照搬模仿多 ,少有个性鲜 明、耐人回味、意境 高远、意味深 长的作品 ,不少设计仍然僵化地局限于西方传统园林的模式,照搬照抄,而对于乡村景观的规划盲区就更谈不上地域特征和较好的景观形象。乡村景观地带总体地域景观特征不明显, 各景观单元变化快,甚至完全转换成其他景观类型。由于城市扩 张和城市开发 进程的影 响 ,原始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3 乡村景观的保护和规划措施

3.1 加强理论研究

结合乡村 景观的发 展现状和 特点,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 给不同类型的乡村景观以准确的定位, 探索我国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为乡村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有助于农家乐等乡村景观的健康有序发展。

3.2 借鉴先进经验

人们需要在乡村社会找到在城市社会所难以找到的个性化、归属感空间, 这就要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村镇规划设计: 1采取生态学的方式去考察社区, 重新研究社区与其背景的关系。2应尽可能强化地方社区独立和综合的功能。3采用人的尺度、土地与空间的混合使用、人群的混合居住、维护地方的社会资本等基本准则。4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 使每个人都能负起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系统干扰的责任。目前,借鉴先进经验是乡村景观规划方面研究的捷径。

3.3 制定相关乡村景观的法规和政策

目前, 我国实行村镇规划的一套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 涉及乡村景观层面的内容非常有限。乡村景观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实属正常现象,应进一步制定有关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的法规和政策, 作为保护与规划实践中执行的标准。

3.4 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发展

应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特色,保护整体景观,体现景观生态、景观资源化和景观美学原则,突出重点,明确时序、适当超前。

3.5 注意掌握乡村景观规划的步调

篇5: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问题随之产生。作为城市自然的代表, 城市森林能够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城市森林研究与应用正悄然兴起。虽然该研究领域尚处初期, 但必将成为21世纪林业研究的热点[1]。

与中国城市总体规划相对应, 中国的城市森林范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即建成区、市区、市域。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2]:a.城市建成区中的园林景点、公园、居民园区 (以点和斑块为主) ;b.道路系统 (街道、公路、水道、农田道、渠等) 的绿化带 (以带和网络为主) ;c.市区、市域内 (近远郊) 的风景林、森林公园 (含山地原野游憩林) (以片为主) ;d.市域 (远郊) 商品林、果园、农林复合经营 (以片为主, 视可能和需要而定) 。

城市森林 (urban forest)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绿化和城市园林, 其主要的特点是突破了过去长久以来以城市建成区绿化、美化为目标的狭义的城市绿化, 发展成为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体系[3]。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实际上是由点、块、带、网、片相结合的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其目的是把森林引入城市, 让城市坐落森林之中, 恢复森林与人类的本来面貌, 依据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 建设具有城市个性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市、森林城市、花园城市和生态城市。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管理高效的城市森林体系, 实现城区花园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

2 景观生态学理论在中国城市森林领域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景观生态学在中国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 在城镇景观格局分析中很受重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开展了城市本地特征分析, 并在绿地系统规划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景观现状分析, 采用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等景观指数分析方法, 进行城市森林建设的格局分析;二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廊道设计的原则, 对基于热岛效应、污染源分布等局部环境问题进行的城市森林配置和廊道疏通设计, 以及基于污染物扩散进行的以道路和河流为主干线的廊道设计, 确定城市森林的骨架[4]。但是, 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停留在理论上和局限于建城区范围内的研究, 景观指数分析的实际生态意义难以与现实的生态过程相结合进行, 而宏观的规划又没有把城镇置于大环境背景之下, 规划的尺度与城镇环境建设所要求的尺度不能完全吻合。而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 斑块的大小、结构以及连接斑块的廊道特点则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3 中国城市森林规划方面取得的成就与问题

近年来, 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规划与实践, 既借鉴了国外城市森林发展的成功模式, 也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精髓。从长春第一个森林城的构建, 到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规划与实施, 体现了中国城市森林建设蓬勃兴起的发展势头。

广东省先后有广州、中山、东莞、珠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制定了以建立城市森林体系为中心内容的城市森林规划;北京市提出要建设成“城外青山环抱、城内绿化环绕”的现代化森林城市, 目前隔离区绿化林带、“五河十路”防护林带建设正在加快实施;贵阳市将城市森林建设的总体定位为“青山入城, 林海环市, 生态休闲, 绿色明珠”, 基本形成了以健全高效的城市森林体系、自然天成的城市生态绿岛、林城相依的环城生态林带;深圳市林木覆盖率已达46%, 形成以乡土优良树种为主, 乔、灌、花、草巧妙配置的五彩缤纷的城市绿化系统;上海市不仅开展500米宽的环城绿化林带建设, 还科学移植各类乔木20多万株, 并计划到2010年, 使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安徽省怀宁新县城建设时, 对城区进行全面规划, 在城区以乔木可拥有量及城市森林覆盖率来规划绿地面积, 强调融解城市边界、建设开放性的立体绿色空间, 为县级城市开展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范例。中国城市绿化建设和城市森林建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森林布局、结构不合理;大量引入外来景观树种;乡土树种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快速形成景观, 在市内大量种植草坪, 而环城绿带多纯林或种植速生树种, 树种单一、景观结构单一, 结构配置不尽合理;城市绿化造林近自然化程度不高。

4 中国城市森林的景观生态与规划设计创新理念

4.1 景观生态领域

4.1.1 明确城市森林对于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城市森林是涵盖建成区、市区及市域整个城市地域的林木系统, 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网络的建立, 森林斑块与廊道的相互连接与贯通, 能够使其成为整个城市地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巨大载体。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多种成分, 植物多样性是前提和基础, 但更重要的是群落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为动物和微生物不是靠引种就能增加的, 必须满足其生存的环境条件[4]。因此, 要改变目前在保护和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和不合理做法, 如盲目引进外地树种, 盲目增加树种数量, 而从不考虑植物群落的绿量, 即群落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这些都必须靠建立多层次、多树种的复层混交绿化才能实现。

因此, 要从整个城市地域的角度出发, 本着城乡一体化的原则, 进行科学的城市森林发展规划, 合理布局森林, 增加群落的多样性, 注重乡土树种和乡土植被的利用, 大力保护和发展自然和近自然林模式, 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1.2 重视城市森林斑块的形状、位置及规模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作用

(1) 城市森林斑块的形状[5]

景观生态学认为, 紧凑或圆形的斑块在保护内部资源方面具有最高效率, 卷曲斑块在强化斑块与基质之间的联系上具有最高的效率。因此, 在森林斑块形状设计时, 以游憩和保护自然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其形状应尽量使其边界弯曲和突起, 增大与周围基质的接触面, 使人们能最大限度地接触到森林, 接触到大自然, 提高林地使用效率, 也有利于物种迁移, 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另外, 从美学的角度上来说, 弯曲的边缘有利于增加景观的层次性, 提高其观赏价值。以经济林、公益林等为主要目的的林地应尽量选用紧凑的形状, 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 保护内部物种的纯度及防止有害物种的侵入。

(2) 城市森林斑块的位置

森林斑块的位置和森林斑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对于整个城市森林景观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物种保护的角度上来说, 相邻或相连的斑块内物种存活的可能性比一个孤立斑块大得多, 孤立斑块不利于物种的扩散和迁移, 进而影响到种群的大小, 加快灭绝的速度, 而相邻或相连的斑块之间物种交换频繁, 增强了整个生物群体的抗干扰能力。森林斑块应位于结点位置, 结点是指廊道的交结地区, 对“流”有重要意义。森林斑块要发挥自身的游憩、美化和生态效能, 就必须与结点耦合, 以调节“流”的运动。因此, 城市森林规划在注意提高整体效能的同时要考虑其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及作用边界的合理交接, 以覆盖整个城乡区域。

(3) 城市森林斑块的规模

绿地斑块的数目越多, 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就越高;反之, 森林斑块的数目少, 则物种生境就减少, 从而加大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因此, 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应尽可能地增加森林斑块的数量。对于大型动物的保护, 一般至少需要4-5个大型森林斑块, 这样对维持景观的结构及斑块内物种的长期生存比较合适。

大型森林斑块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于森林旅游和休闲。目前, 很多国家的城市都提出城市要有“绿肺”--也就是大面积的森林斑块。

4.1.3 重视森林廊道的构成与规模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作用 (1) 森林廊道的构成

从起源上看, 森林廊道可能是种植廊道, 亦可能是残遗廊道。出于游憩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目的, 森林廊道最好由本地植物种类为主组成, 同时兼顾观赏性和城乡景观。乡土树种适应性强, 使森林廊道的连接度提高, 有利于物种的扩散与迁移, 有利于种群乃至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廊道的规模

森林廊道共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线形廊道、带型廊道和河流廊道。线形廊道一般规模不大, 如树篱、林带, 它们一般是人工营造、自然残留或更新形成的。带型廊道出现的机率比较低。而河流廊道的宽度应该能宽到足够有效地控制水土的流失, 促使河岸两侧高地森林内部物种沿着河流的运动, 因此河流的廊道应该包含河流汛期淹没的地域、河堤及两侧的高地宽于边际效应的范围。

4.1.4 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结合“绿道”的概念

“绿道”在欧美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 它是连接开敞空间, 连接自然保护区, 连接景观要素的绿色景观廊道。绿道的实质是连接性, 不只是简单地把娱乐区域连接在一起, 而且把野生动物的生境连接在一起, 把人类社区连接起来, 把城市和乡村连接起来, 把人与大自然连接起来[6]。它有着鲜明的景观生态学基础, 致力于连接破碎的景观斑块, 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将“绿道”建设与城市森林建设结合起来, 使两者能够相互补充, 真正实现“绿道”的“绿”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网络的完整性。

4.2 规划设计创新理念

4.2.1 将城市森林规划纳入人居环境建设的背景中

城市森林建设的好坏对于人类聚居环境的影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聚居背景建设主要包括建筑城市景观环境、小城镇乡村景观环境和自然环境三个层面, 这与城市森林研究的“建成区—市区—市域”三个层面是不谋而合的。因此要在人居环境建设的三元论的指导下, 对各个层次的城市森林布局、群落构成、实施管理等进行合理规划, 并实现城市森林“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以求创造良好的人类聚居环境。

4.2.2 将城市森林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长期以来, 以林木为主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规划相对落后, 一直处于“亡羊补牢”的状态, 总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而且由于城市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森林绿地建设结合起来, 导致有些地方的城市森林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随着城市的盲目建设, 侵占森林绿地、公园的现象十分严重。为此, 要把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其重要的一个分支, 使得城市森林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或者超前发展, 这样可以结合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进行超前规划。同时还可以把城市辖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建成区的绿地系统建设结合起来, 在城市森林建设中体现城区绿岛、城边绿带、城郊森林的特色, 使城市森林与城市园林、城市水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协调, 融为一体。形成“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总体格局。同时可以避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污染—治理—再建设”的道路, 这样我们就能发挥后发优势, 提高城市的建设效益。

4.2.3 加强小城镇地区的森林规划研究

从目前国情来看, 建筑城市和自然环境两部分的环境绿化建设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与实践, 而作为人类聚居重要背景的小城镇, 同时也是城市森林的重要载体, 其环境绿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盲点, 还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 应重点考虑和加强小城镇地区的绿化建设, 城镇绿地系统建设要考虑满足主要生态过程正常运行的最低需要, 实行大斑块绿地 (主要是森林) 为主体, 通过近自然的宽绿带为联系的生态廊道相连接的绿地空间布局体系。避免城镇绿化建设重复过去老城区建设的路子。因此, 城镇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规划应该是一个基于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的超前规划, 这样可尽早协调建筑用地和绿化用地的矛盾, 避免一些老城市绿地建设先建后拆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4.2.4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大绿化格局

从市民生存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 协调城市的总体规划,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大绿化格局。以建城区为中心, 向外辐射, 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功能, 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绿化生态网络体系。减少“岛屿状”生境的孤立状态, 增加开敞空间的连接度, 尤其要加快城市边缘和近郊带状和嵌型森林绿地的建设, 并根据气候特点, 建设绿色通风廊道和野生生物通道[7]。

4.2.5 逐步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构

由于城市森林是一个新兴的领域, 涉及森林、园林、城建、水利、农业等多个部门, 在评价城市森林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可比性差。过去由于部门分工的不同, 城市绿化建设在建成区基本上是由园林部门负责, 而市域内则主要有森林部门主管。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管理办法, 其统计口径与管理措施也各不相同。如建成区绿化水平基本上是采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几个指标;而市域内则是沿用一般森林上的标准统计森林覆盖率, 没有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不能够把城市森林的三个层次纳入统一的评价标准, 这样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不能反映城市森林的建设水平。

因此, 应尽快建立起能够覆盖三个层面的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及统一的管理部门。为了加强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 上海已经将绿化局和农林局的森林管理部门合并, 组建了一个新的绿化局。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同时为其他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城市森林建设管理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2.6 城市森林规划应“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感受

城市森林建设的目的首先是要发挥其生态效益, 其次要为人类提供休闲、游憩和放松的场所。在充满着人造景观的都市里, 城市森林绿地是唯一可以使人体验和谐安详的自然气息的场所。但目前中国的城市森林建设中, 由于盲目地崇拜和模仿国外, 许多城市一味地追求纯粹、整齐、绿期长等景观效果, 不惜浪费水资源, 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大搞整齐划一的草坪建设, 从而造成城市森林无法发挥其生态效益, 形成绿化用地面积增加而生态环境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的怪圈。另外许多森林和草坪往往禁止人入内, 忽视了人类的精神需求与身心需求, 使城市森林的游憩功能无法实现。

因此, 在学习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的过程中, 要学习其绿化的森林化、近自然化和生态化这些内在的精华, 而不是外在的模式。我们要建成的森林模式是要形成自然的或近自然式的森林结构和环境, 是充满野趣的, 从而能够让广大居民深入其中, 享受森林带给他们的乐趣, 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 同时兼顾森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陆贵巧, 刘彦琴, 岳德鹏, 张志强.城市林业主要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J].河北林果研究, 2004, 19 (1) :71-76.

[2]蒋有绪.新世纪的城市林业方向--生态风景林兼论其在深圳市的示范意义[J].林业科学, 2001, 37 (1) :138-140.

[3]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森林”卷 (查阅) 。

[4]彭镇华.中国城市森林[M].北京:中国森林出版社, 2003.

[5]王浩, 汪辉, 李崇富, 张文.城市绿地景观体系规划初探[J].南京森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3 (2) :69-73.

[6]李团胜, 王萍.绿道及其生态意义[J].生物学杂志, 2001, 20 (6) :59-61.

上一篇:精彩的话语,无言的折服散文下一篇:中学教师培优补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