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相关论文

2024-05-31

环境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

篇1:环境法相关论文

环境税的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环境税 1.环境税的概念

环境税(Environmental Taxation),也有人称之为生态税(Ecological Taxation)、绿色税(Green Tax),是20世纪末国际税收学界才兴起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统一定义。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部分发达国家征收的环境税主要有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等5种。2011年12月,财政部同意适时开征环境税。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环境税正式开征。2.征税意义

环境税收的社会经济意义环境税收的产生拓宽了税收的调节领域,不仅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发挥了重作用,而且充分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和效原则,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1)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续发展。(2)体现“公平”原则,促进平等竞争。

(3)实现对重工业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实行优胜劣汰。

3.征税对象

为保证环境保护“费改税”工作平稳过渡,此次环境保护税纳税人的确定与环境保护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的规定进行了有效衔接。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上述对纳税人的规定,在纳税义务上对两种情况做了排除:一是不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不缴纳环境保护税;二是居民个人不属于纳税人,不用缴纳环境保护税。4.征税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我国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部分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文件中明确提出:“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实行环境保护费改税,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5.环境税的功能

环境税收入会随着开征时间的持续呈倒U形结构。中国建设环境税制决不能以增加收入为根本出发点,环境税制的政策目标只能是纠正市场失效、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该目标在实践中真正得以实现,从环境税中所得收入必然很小,这也是符合环境税立税宗旨的。

6.环保税与排污费的区别

(1)征收范围不同。环保税。噪声限于对工业噪声征收环保税:将固体废物作 为四大类污染物之一进行征收;挥发性有机物没有被整体纳入。排污费。固废基 本没有征收;挥发性有机物在试点征收,且收入规模较大。

(2)征收程序不同。环保税。基本流程是“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监测、信息共享” ,明确了企业申报主体责任。税务、环保向市场监管角度转变。排污 费。环保部门先核定开单,企业在缴费。

(3)取消加倍征收。环保税。平移了排污费的现有调控机制,规定了超标、超 总量加倍征收的条款。排污费。超标、超总量加倍征收。

(4)增加复核程序。环境保护税。属于不同部门间的职责,明确了税务机关提 请环保机关复核的规定。排污费。属于环保部门内部程序。7.环境税减征情形

第十三条 :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 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三十的, 减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环境保护税。纳税 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 放标准百分之五十的,减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环境保护税。

二、我国征收环境税的必要性

目前,由于环境的污染和不断恶化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 保护环境就成为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工具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 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它一方面会加重那些污染、破坏环境的企业或产品的税收负担, 通过经济利益的调节来矫正纳税人的行为, 促使其减轻或停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又可以将课征的税款作为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环境保护事业。另外,在其他有关税种的制度设计中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生产经营行为或产品采取税收优惠措施, 可以引导和激励纳税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

三、相关问题思考。1.企业如何应对环境税开征

一是准确核算应税污染物排放量。对众多涉及环保税的大企业而言,应税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问题无疑是关键。环保税其计税基础的取数来源于应税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数据。

二是积极应对全新的征管模式。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三部门联合部署要求全面做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准备工作》的要求,环保税将改变过去由环保部门“自收自管”式的排污费征管模式,而实行一套“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协作、信息共享”的新型环保税征管模式:税务机关主主要负责税款征收管理;而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管理。《环保税法》规定纳税人有义务在按季或按次申报缴纳税款时,向税务机关报送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等纳税资料。同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其监测管理的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数据等资料定期交送给税务机关。

三是关注地方政策及地方政府层面的沟通。

《环保税法》规定环保税的征税主管部门是应税污染物排放地所属地方税务机关,且环保税款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所有。同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被授予权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后,在法定税额幅度内制定应税污染物的适用税额及同一排放口的应税污染物项目数。此外,环保税减免条件中所指“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及《环保税法》提及的地方性政府鼓励措施,也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参与制定。

2.民族地区环境税收问题

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报告》显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一般”的省份共有10个,占国土面积的42.7%;其中,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均在其列;评价为“较差”的省份为新疆,占国土面积17.5%。从空间上看,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的省份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一般”和“较差”的省份主要位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

※针对民族地区特殊的环境问题与环境税收提出的建议

由于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采后的环境成本巨大。因此,一系列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和制度设计对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突出民族地区特有的环境问题并对现行环境税收政策进行优化,是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屏障的重要途径。

首先,与全国同步征收独立环境保护税,明确环境治理目标,并从纳税主体和征收程序上做好排污费向环境保护税平稳过度的配合与衔接工作。

其次,重构资源税费政策维护民族地区生态安全。在环境保护税平稳开征后,应针对民族地区中重点生态区试点进一步扩大征税范围,试点征收生态保护税,主要是弥补矿产开发等活动对生态造成的破坏,纠正资源开采行为破坏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外部性行为,并实行生态保护税专款专用,用于各地区的森林、草原、耕地、湿地、荒漠、水流的恢复治理与保护。

同时,绿化现有税制,优化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优惠政策。建议在民族地区对环境研发领域的企业行为实施单独的环境保护项目税收优惠。鼓励民族地区更多的企业积极投入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创新。

篇2:环境法相关论文

环境法的本位是我国环境法学者的原创性命题,其主要关注环境法产生的根源、存在的基础以及环境法律制度设置和运行的逻辑起点的问题。据现有文献显示,目前国外环境法学者并未关注此主题;而我国环境法学界在20世纪中后期便展开了对此命题的研究。然而,我国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并没有很好地解读环境法本位问题的实质,这也是造成目前学界对环境法认识不清、环境法学相关基础理论争议较大的根本原因。本文对环境法的本位进行了再思考,并对一直以来被学界视为环境法本位的环境权和环境义务进行再定位。

一、环境法本位的再分析

环境法的本位是环境法学中最为核心的根本性问题,是一切具体环境法律制度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环境法这一独立法律部门的终极关怀。准确认识环境法的本位是正确认识环境法,明晰环境法中诸多理论之模糊和争议的关键。笔者以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为视角展开对环境法本位的再分析,以求推动认识的深化。

(一)法律利益是法的本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出发,明确指出法根植于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生产方式, 其中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对作为上层建筑的法的存在和发展起着直接决定性作用,法的内容和性质、法的存在和发展、法的功能与价值的实现都取决于生产关系,此便是法的本原或实质渊源。而生产关系究其实质无非是人们在追求各种利益的实践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人格化了的社会关系。从此种层面来看,社会利益才是生产方式对法发生根源性作用的桥梁和纽带。①只有以利益为视角,方能深刻地解释法产生和存续的实质性根源以及法律制度构建的逻辑起点。从此层面,我们可以将法律所保障的利益(法律利益)视为法的本位。首先,利益是法律产生的根源。利益先于法而客观存在,利益从一般利益转化为法律利益以寻求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人类的社会利益出现了原有制度无法调和的分化、冲突,法律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调节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而产生的。其次,利益是法律存续和发展的基础。法律存在的价值在于保障经法律确认的合法利益的充分、公平、有序的实现。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客观存在的各类利益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利益进行选择确认、平衡取舍,以实现对利益的协调分配并保障利益的最终实现是法律核心职能。再次,利益是法律实施的动力和归宿。法律创制和实施的主要目的便在于保障合法利益的实现,因此一切法律制度的构建、运行都必须以其所旨在保障的合法利益为逻辑起点。可见,利益是法律产生、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利益关系是法律调整对象,对法学的解释不应仅仅停留在法律的文字或者立法者的主观观念上,而是应追溯到作为法的本位的利益上。

(二)环境利益的界定

如上文所述,法律所确认、保障的利益是法的本位。想要对环境法的本位进行深入了解就必须从作为其物质基础的特有的利益形态环境利益着手。利益并非实体性的范畴,而是表示客体所客观具有的功能、属性与主体之间的需要与被需要、满足与被满足的功利关系的哲学范畴。要对利益进行全面的把握就必须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所客观具有的功能、属性两个要素入手,对环境利益的界定也不例外。

人的生态需要是人类环境利益产生的根源。生态需要 是在20世纪中后期由生态学家在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理论范畴,具体是指人为了维持其作为自然生命物种的正常的生存、繁衍而对外部环境系统所具有的生态功能的摄取状态。环境所客观具有的生态功能是环境利益形成的客观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各类环境要素所对应的物质实体的使用价值及其通过交换而形成的经济价值。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类环境要素按照特定的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环境系统更为关键的效用在于支持地球整个生命系统的维持、演变和进化并保持其动态平衡的价值,此种价值可具化为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气候气象的调节和稳定、旱涝灾害的减缓、土壤的保持及其肥力的更新、空气和水的净化、废弃物的解毒与分解、物质循环的保持等不同的功能,笔者将之称为环境生态功能。环境生态功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充分利用生态功能的过程。只有保证环境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才能保证整个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实现人与环境系统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人类的生态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并最终促成环境利益的实现。基于此,我们可以将环境利益界定为各环境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的环境系统所客观具有的特定的生态功能对人的生态需要的满足。

(三)环境利益是环境法的本位

客观来说,人类环境利益的实现有赖于各类环境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所构成的环境所客观具有的生态功能的正常的发挥。然而自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基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各类的进步都影响着环境生态功能,甚至以侵害、牺牲环境生态功能为代价。人类文明早期,人们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多仅是局部的,人类的影响尚未超过生态环境的负载限额和忍受阈值。然而,进入工业文明后,人类社会科技及生产力飞跃式的发展助燃了人类对物质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极端不合理的盲目追求,人类对自然过度的索取及伴随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已经超越了环境本身所具有的环境容量和负载阈限,对环境生态功能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并危及到人类的正常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 此又使人的生态需要得不到正常、充分的满足,并使得原本具有共同性、公益性环境生态功能成了稀缺性资源。资源稀缺性的产生使得不同社会集团、不同阶层根据自身实力对其进行争夺,此必将引发环境利益的分化、冲突,此种冲突既包括环境利益之间的冲突,也包括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等其他利益形态之间的冲突。当原有社会制度(包括原有的法律制度)无法应对激烈的环境利益冲突以保障社会有序运转的时候,便催生了旨在能有效调控环境利益冲突的新的社会制度,而环境法便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新制度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环境利益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利益形态自人类产生便先于法而客观存在,当人的环境利益可以得到充分满足时,则无需为法律所调整;而只有当环境利益的实现产生竞争、出现冲突的情况下,才需要法律这类权威性的社会制度对之进行调节。环境法起源于环境利益的分化、竞争,对存在冲突的环境利益关系进行有效调控以保证主体的环境利益充分、公平、有序的实现是立法者制定和实施环境法的根本动因。从本体层面上看,环境法是统治阶级通过立法对环境利益获取方式的设定、许可,即通过环境立法为主体设定正当的行为模式以促成法律所确认的环境利益的实现。环境利益是环境法存续和有效运行的本质性基础, 是确定环境法的价值、目的、作用等基本问题的根本性导向,是一切具体的环境法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以环境利益为基点出发,方能全面、清晰认识环境法。综上,环境法是以保障环境利益为其根本性追求的独立的部门法, 环境利益是环境法的本位。环境利益具体是指环境所客观具有的生态功能对人的生态需求的满足。可见,环境法的内容并不是无所不包的,而是仅以确保人的生态需求得到充分、正常的满足(即环境利益充分、公平、有序的实现)为根本追求,并进而致力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生态功能, 以确保人类正常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有关的人身利益、财产利益、精神利益均不是环境法本位利益形态,并不为环境法所直接、积极的调控、保障,学界对环境法所做出的综合性的定性是不恰当的。当然,法律利益体系内的各类利益形态并不是毫无关联的,在很多情况下也存在交叠,因此环境法在保障环境利益的过程中可能会同时对人身利益、财产利益等其他利益形态进行间接、附带的保障。但当环境利益与财产利益等其他利益形态发生冲突时,环境法作为以环境利益为本位的部门法,应该优先、侧重保障环境利益。目前环境法学界所普遍认可的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观点(即认为环境法除了保护环境外,还应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为目的) 是不恰当的。对环境法的定性、定位、立法目的、基本原则等核心基本问题的研究,也应立足于环境利益这一根基,方能清晰认知、定纷止争。

二、环境法本位错解原因分析

如上文所述,受泛权利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我国环境法学界不少学者想当然的直接将环境权视为环境法的本位,此是造成学界环境法本位错解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现有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在持环境权是环境法的本位主流观点的学者中,也有不少学者在其论证中肯定了环境法所保障的利益对环境法本身的基础性作用,但其得出的结论却仍然是环境权是环境法的本体。如有的学者在前文肯定了环境法所保障的利益对环境法以及环境权的基础性意义,并将环境权界定为人们对其生存环境享有特定的生态性环境利益的权利,而后文却直接将各国环境基本法的目的条款、原则条款中的重要内容视为是对环境权的肯定。而事实上,这些条款并没有过多的提及环境权的内容,而仅是对环境利益合法性、重要性的肯定。笔者认为,此种怪象源于环境法学界学者对法益理论的误读,致使学者们直接将环境权与环境利益同质化,导致观点的错误表达。法益理论起源于德国,并在19世纪逐步兴起并获得欧陆刑法学界的核心地位。20世纪中叶,为了解决传统犯罪社会危害性理论空洞性的问题,我国刑法学界逐渐引入了该理论。近年来,我国民法、行政法、环境法等其他部门法学者也开始对法益理论展开探索。从研究成果分析,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将法益理解为受法律保护的利益, 虽然目前刑法学界也有学者做出了不同的界定,但从总体上看均是从法律与利益的关系角度展开的。但当法益概念被引入其他部门法后却出现了异化,除部分学者延续了刑法学界的原有思路外,多数学者以权利为视角对法益展开研究:如有的学者将法益界定为权利之外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 有的学者提出法益是权利和弱保护法益的综合;还有的学者将法益直接等同于权利。可见,与刑法学者从法律与利益的关系角度展开界定不同,我国其他部门法学者对法益的理解多与权利挂钩,即将权利与利益进行同质化释义,他们对法益界定的差别仅在于法律所保障利益=法益权利、法律所保障利益=法益+权利、法律所保障利益=法益=权利 等不同范围的定量上。环境法学者也深受此种理论解读的影响,大多数学者直接将环境法保障的利益与环境法益以及环境权做了同质化的理解。而延续此种研究思路,即使是肯定了利益基础性地位的学者也很容易得出环境权是环境法本位的观点。事实上,利益是法律存在、运转的.根源,而权利、权力以及义务是法进行利益调控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法律利益与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律权力则是完全不同层面、不同质的事物。可以说,法益理论误读 是造成学界环境法本位错解的另一原因。

三、环境权、环境义务的再定位

上文中,笔者提出环境利益才是环境法的应然本位。延续此思路,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对历来被学界视为环境法本位的环境权和环境义务进行再定位。

法律是人类社会利益保障的重要工具,而立法者主要通过赋予相应的主体以权利、权力以及相应的义务, 从而为主体设定行为模式以引导、调控主体的行为, 并进而保障合法利益公平、有序、充分的实现。其中,法律权利是最为重要、最为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之一。权利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手段,即人们通过行使权利以实现特定的利益,回避这一事实,权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内容和追求的方向。纵然目前学界对权利的界定并不统一,但学者们遍认可权利是主体为追求或维护利益而进行的行为选择,并因社会承认为正当而受国家和法律承认并保护的行为自由。 法律通过权利为主体设定了行为模式,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作用于人的行为,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 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使复杂的利益关系简单化和固定化,并用法律符号来表示人与人的利益关系, 构成对利益进行调控、保障的有效机制。

法律义务也是法律保障利益的重要的机制,义务以其特有的利益约束和强制功能作用于人们的行为,与权利等其他机制有效结合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引导人们的行为。虽然目前学界对法律义务的界定也并不统一, 然而从本质上看,义务是为了对法律所确认的合法利益进行更好的保障、调控,而由法律为相应主体设定的应当为或者不为的行为模式,若主体偏离法律所预设的行为模式,将可能引发法律责任。

传统法理学者普遍认可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对法律利益的保障、调控的功能,但常忽略法律权力在利益保障中的作用。目前学界普遍将强制力视为权力的本质,同时也承认此种强制力不过是实现某种利益的手段。从源起角度看,近现代法理学中的法律权力是法律对利益进一步有效调控、保障的产物,即主体在通过个体的力量(即权利)仍无法有效调和社会中所存在的利益冲突时,由社会各主体共同让渡其权利汇聚而成的一种公权强制力。与法律权利主要针对个体利益不同,法律权力主要针对公共利益。对个体需要的追求是人类的天然本能,因此个体利益的实现向来是积极、自觉的,法律只需通过权利赋予主体追求之自由便可。而对社会公共利益确认、协调并保障其实现则需要社会公共机关通过具有强制力的社会活动加以实现。

可见,法律层面的权利、权力以及相应的义务具有极强的工具性价值,均只是法律设定主体行为模式并保障合法利益公平、有序、充分实现的机制。具体看来,法律权利对应着人的个体性、个人利益,其以自由为其价值的本质追求;而权力对应着人的社会性、公共利益, 以秩序为其价值的本质追求。权利机制和权力机制相互关联、功能互补,两者以不同的运行机制共同调控着由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构成的社会整体利益。而法律义务又为该两者机制的顺利运行提供保证和支持,即权利机制与权力机制的有效运行均需要法律义务机制对之进行支撑。法律主要是借助权利、义务、权力之间的有效配合来实现对社会利益的调控并进而促使利益的充分、公平、有序的实现的。

篇3: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性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性,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更加意识到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影响, 目前环保和生态保护成为国家间经济发展的重点。环境监测作为各级环保部门的实施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监测技术, 能够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测。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发展目标, 进而为环境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环境监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影响

(一) 环境监测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中, 环境监测是全程参与的, 也是其重要的一个步骤。环境监测的结果对环境影响评价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并影响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展开。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期、项目建设期等各个阶段都贯穿着环境监测。首先在建设项目的开始前, 一些具有丰厚资历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首要要将环境监测委托给相关的部门, 或者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因子的本底值监测。如果环境监测没有任何的问题, 就可以顺利展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并制定未来的监测计划。其次在建设项目试运行后, 需要对项目进行环境监测, 查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正确落实, 并且查看试运行期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后在项目稳定运行期间, 需要对项目进行整体上的环境影响评价, 查看项目运行期间的一些隐患问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进而提出优化和改进的方案。因此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环境监测,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大量的有效数据作为决策支撑, 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二) 环境监测支撑着环境影响评价的运行

环境监测综合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对环境因子进行综合的评定和分析, 它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性工作, 能够支撑着环境影响评价的顺利展开。首先, 环境监测能够对将要建设的项目的环境进行综合全面的监测, 并且预测建设项目区域未来的环境质量和发展趋势, 为环境管理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在监测建设项目的环境质量时, 需要调查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 周围的布局以及区域的规划现状等。其次, 为建设项目拟定常规的监测方案。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需要对环境进行基础的调查, 并且对周边的污染源分布情况以及水文等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同时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的监测方案。最后服务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查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到, 对一些对环境保护不利的建设进行改进, 对于不符合环境质量监测不能进行验收。

(三) 对环境影响评价起着监督和指导的作用

建设项目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 环境监测可以在项目的实施前完成也可以在项目的投产运行中进行监测, 并且发挥环境监测在项目运行中的监督作用, 进而检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如果项目运行后环境监测质量达标, 并且没有对环境造成任何的影响, 说明了建设项目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运行。其次对环境影响评价起着良好的指导作用。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 能够通过环境监测来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并且对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并且在项目实施后能够对项目未来环境的质量进行综合的分析和预测, 进而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作出重要的指导。

二、环境影响评价限制环境监测内容

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调查阶段的环境监测时, 主要是依据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等级、经济条件等, 以此来确定监测的对象、项目和内容等。在制定监测方案时需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 达到监测方案的最优效果。在监测时需要优先监测污染物, 进行统筹的规划。在制定监测计划和方案时要统筹兼顾, 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和复杂程度, 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制定多样化和针对性监测方案, 并且深刻把握建设项目环境的基本资料。在监测工作中需要保障质量第一的原则, 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形合可靠性, 能够正确的反映出建设项目的环境问题和将要发生的环境问题, 从而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正确的参考。环境影响评价规定了环境监测在建设项目竣工时的监测内容。在竣工验收阶段, 主要监测环保措施的运行效果, 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定的环境影响因子是否达标, 建设项目的环境质量状况和未来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发展趋势等。

三、有效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相关建议

只有真正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才能够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展开和质量, 进而从源头上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首先环保部门要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提高环境监测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监测技术, 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 从而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其次, 在监测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如ES、GIS等技术标准, 提高数据采集的精确化和科学性, 进而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最后, 借鉴国外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 根据我国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等特征, 制定完善的与环境保护相配套的监测方法, 进而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结语: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贯穿环境保护理念的前提下, 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宋荷香.浅论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关系[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12 (4) :68-68.

篇4: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显著,随着北京,西安等地雾霾天气的出现及加重,环境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通过理论表述、案例研究为出发点来说明环境公益诉讼的作用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出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的一般问题与解决方式,从而更好的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归纳总结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概述

1.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界定

就环境公益诉讼的含义来看,蔡守秋教授将环境公益诉讼界定为,由自然人、法人、政府组织、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其他组织在其环境权即环境公益权受到侵犯时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另外,汪劲教授还指出,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原告并不是因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而是以环境的社会公益可能受到侵害为目的,以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行为者或者许可开发利用环境与资源的政府机关为被告,向法院提起的请求判决停止开发利用行为或宣布行政许可无效的诉讼。简而言之,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当环境权利或者因法律保护的公共环境利益受到外在认为的不正当侵害时,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关、组织可以代表受害者就环境侵害问题向法院起诉,从而进一步保护受损害的公共利益以及有效弥补各个具体的受害者由此产生的实际损失。

2.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

(1)环境公益诉讼保护的对象比较特殊

环境公益诉讼不仅保护被侵权人的权益,比较重要的是其还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在众多的环境污染案件中,最大的受害方实际上是整个生态系统,但从实质上讲,公共利益才属于环境污染的最终侵害对象,如近两年不时出现的雾霾天气就是典型的证明。

(2)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较为特殊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最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益诉讼这一制度的一部分,与一般的民事,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有所不同,因为在一般的环境污染案件中,受损方人数较多,所造成的损害往往波及面比较广,单靠个人或行政手段有时并不能对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护,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借助行政或司法手段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解决已有问题。

(3)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御作用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产者的污染行为,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赔偿惩罚机制能有效的提高保护生态系统恢复的资金问题,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很大的预防功效

二、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规定

最新《民事诉讼法》就打破了我国法律上的空白,其第五十五条规定没有明确说明环境公益诉讼的具体应用,但“公益诉讼”一词的出现表明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了相关的重视;最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在一定程度是对《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补充,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应当具备什么条件,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就起诉主体做了进一步的细化,明确规定符合起诉主体的条件,这是我国法律规定相对完善的表现。

三、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例归纳总结

本文主要以云南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为代表并结合以上案例评析来阐述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所汇聚的案件争议与审判结果。

1.诉讼归纳总结

(1)证据规则

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为“谁主张,谁举证”。但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可知,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该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即通常所说的举证责任倒置。这样规定是源于原告举证能力的有限性;另外,在我国目前的司法鉴定体系中,并无专门的环境损害鉴定机构,这导致环境公益诉讼中当事人举证、法院采证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就云南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来看,关键性证据就是昆明市环科院出具的评估报告。

(2)诉讼请求

在一般的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的诉讼请求并不是单独的要求污染者(被告)承担因污染所造成的直接损失,还包括其必须肩负起治理因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后续环境治理与恢复生态环境平衡的工作。治理被损害的环境问题,是一件很浪费人力和财力的事情,根据最新《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法院一般会责令被告承担限期治理,停产整改,恢复环境安全等要求的判决,这样的运作不仅明确了被告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对污染者的一种惩罚。如云南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昆明市环境保护局以公益诉讼人身份状告两家养猪企业污染环境,请求法院判决两被告立即停止对环境的侵害,同时赔偿为治理水污染所产生的全部费用暂计417.21万元的诉讼请求。

2.处理结果归纳总结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环境案件的判断处理除了需要法律知识外,还需要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这是对法官要求极高的。从案例可知:法官在判决环境污染侵权案件时一般会判决被告承担赔偿损失,限期治理等措施;同时,就环境污染案件,行政机关也可以根据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的相关规定对污染者进行处罚,从而进一步弥补法院判决的不足。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注解:

① 蔡守秋:“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几个问题”,《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第1页。

② 别涛:《环境公益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③ 别涛:《环境公益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④ 云南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自2009年9月开始,被告昆明三农农牧有限公司、昆明羊甫联合牧业有限公司,在未按环评批复要求建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情况下,陆续允许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养猪,废水渗入地下水系统,导致距养殖小区不足1公里的嵩明杨林镇大树营村委会七里湾大龙潭变坏,2009年11月初开始出现发黑发臭现象,人畜无法继续饮用。昆明市环境保护局以公益诉讼人,检察院以支持起诉人身份状告两家养猪企业污染环境,请求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案件基本信息来自于云南网。

⑤ 申杰: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探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1期,第4頁。

参考文献:

[1] 胡传鹏.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限制因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论文,2012.6.

[2] 高雁,高桂林.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展与限制[J].河北法学,2011年,(3).

[3] 李义松,苏胜利.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4期.

[4] 唐东楚,卢娜娜,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J].社会科学版,2014年,(3).

[5] 王丽.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6).

[6] 张珉.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篇5:优化发展环境相关材料

通过学习,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优化发展环境要求全体机关干部及工作人员要同心协力,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坚持不懈的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经济和社会环境。

一、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着力提高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纪律是成功的保障,只有从思想上、认识上引起重视,作风才能转变,素质才能提高,环境才会改善,办事效率才能提高。第一,要增强责任感和职责意识,把工作作为一种责任,完不成工作就要负责任,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紧迫感才会有工作的动力。第二,要增强工作的信心和勇气,信心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大事小事都要有信心才能干成、干快、干好。工作中瞻前顾后、顾忌太多,任何事都干不好。第三,要增强纪律性,纪律是干好各项工作的保障。时刻用纪律来束缚自己,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现象,更不能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时刻做到他律和自律,要在领导的严格要求下自已身体力行。第四,要勤奋工作。不能光说不做或多说少做,上热下冷,领导不要求就不做的敷衍现象,干任何工作都要有满腔热情。在办事热情上象办自己的事一样为下属单位办事。在原则问题上,要寸步不让,在态度上要热情周到。每位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办事形象,都代表着住建局的形象,只有人人都从自己做起,从每个细节做起,机关的形象才会更好,才会有助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发

展环境的目的。

二、注重学习,加强素质,全面提升工作能力

上级要求每个机关工作人员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从实际情况看,一个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本领不强的干部是不能胜任当前全市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所以要求我们每个机关干部要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了解新政策,增长新知识,要时刻有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首先要学以致用,虚心学习,主动学习,把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努力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第二,要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弄清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事业发展的方向,找准事业发展的规律性,才能解决好矛盾,处理好关键环节,解决好关键问题。第三,要认真研读国家当前的各项方针政策,真正弄懂了才会去严格贯彻落实,如果自己都不懂或不太懂政策,甚至还没有群众懂的政策多,又怎么去运用政策服务于民呢?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要顾全大局,热爱自己的事业,心系本职工作,潜心努力奋斗,充分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看到群众对我们期待,牢记组织对我们的要求,踏踏实实,把事情办好,把工作干好,真正做到能干事、不出事。

对待每个到单位来办事的人都要来有迎声,走有送声,热情周到,快速、高效办事。尽量随来随办,不能即时办结的,要说明原因,积极探索便民工作新途径,让每个人工作有压力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时刻不忘优化发展环境这一目标。

“优化发展环境”个人剖析

全局在上级的要求和号召下,全面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我个人认为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这次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对我们个人来说,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从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去掉不良的东西,牢固树立环境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大力倡导个个关心发展环境、人人争当主人、齐心协力塑造机关良好形象和新风正气,为营造良好地宽松地发展环境创造更加有益的条件。经过学习,对照上级要求,我感到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在大家的帮助教育、监督下,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并通过组织教育、大家帮助和自我约束来去掉,来弥补。

经过分析,感到自身存在问题比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是重视业务学习,忽视理论学习。由于自己刚来局里不久,目前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熟悉本职业务,接触较多的也是业务工作,所以在业务知识的学习上化的时间多一些,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的时间少一些。其次,学习上也没有计划性,用到什么学什么;有些必须掌握的技能还没有掌握,比如市政工程的工程量的计算、所需资金的预算等。不能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没有把学习和自我素质的加强结合起来,没有把学习和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没有把学习理论知识和自身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只看到眼前的东西。再者,就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有时也有放任自流的现象。

二是工作上缺乏创新精神。如组织安排的、领导交办的工作,坚决完成。除此则看到了做一点,兴趣来了做一点,与利益有关的做一点,其余则概不考虑。又如在工作上有时马马虎虎,不够细心,往往出错较多。工作中满足于完成任务,在方法上缺乏认真思考和分析研究,在深度和上层次上缺乏创新思维,也就是说缺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意识。因此工作上表现得平平淡淡,四平八稳,进入角色的速度不够快。特别是在当今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不够,工作起来障碍就很多,给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影响。分析原因主要就是责任心、事业心、自觉性和奉献意识还不够强,对自己要求标准不高,平时考虑自己的事情多了,考虑工作少了,平时玩的多了,干得工作少了。

三是纪律观念不够强。如在遵守上下班时间上,有时迟到五分钟,早退十分钟,自己感到没有人查、没有人过问,也就无所谓了,认为反正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干完就行了。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主原因是缺乏团队意识,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没有进行严格地自我约束。以上三个问题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为“优化发展环境”添砖加瓦,出自己的一份力。

“优化发展环境”整改措施

针对个人剖析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为了进一步纠正错误,弥补

不足,在以后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现制定个人整改措施如下:

一是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加强个人基本素质上下功夫。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当前要认真学懂学好科学发展观,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思想上、认识上、理论水平上适应发展形势要求。尤其是在平时,除积极参加集体集中学习之外还要不断加强自学,抽时间、挤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学习各类理论知识,并通过记笔记、写体会性文章,加深理解,加强理论消化,以提高更深、更牢固地认识、分析研究事物的能力,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创造更加有力地条件。

二是要牢固树立责任和奉献意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任务。首先,要树立社会意识、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做每一项工作看是否有利于社会、大局和集体,要以这一点为前提,确定自己工作的目标、方法、决心、座标。其次,要树立奉献意识。不能事事为自己打算,处处只为自己考虑、着想。共产党员最大特点就是无私地奉献,个人在思想认识上只有奉献,不求回报,才能够把各项工作做好,把各任务完成好。第三,要树立创新意识。无论做什么事要紧密结合实际,超前考虑,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专业技术,更新知识结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第四,要树立自强意识。与科学发展要求相比,我们的水平还很低很低。因此,要做好工作,就要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时代发展的强人,成为工作上的能手。第五,要树立责任意识。在工作上,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工作不负责就是对自己不负责。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把工作做好了,大家才能和谐相处。责任是和利益连在一起的。工作上都不负责,都不认真,都做不好,求得利益只能是一句空话。对工作负责特别重要的是要从我做起,只有自己负责了,整体工作才能出成绩。出效益。

篇6:市容环境督查相关通报

一、市容环境卫生整治

㈠区城管局出动车辆9台,环卫工人90人清洗xx南路、xx北路、云环路。制止乱吐乱扔24起,整治占道经营26起。

㈡分别在xx北路(师大xx校区旁)、xx南路(金苏大道桥下)、云峰大道(金阳新区与xx区交汇处)设置三个卡点查处渣土运输车辆,共劝返60辆渣土运输车辆,无处罚。

㈢高新区公共事务局出动62名环卫工人、一台洒水车和一台洗地车清洗金苏大道一至四标道牙和路面。在云环东路(xx一中旁)设立了渣土运输检查点。

㈣城区内各社区加强环境卫生巡查,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共清理生活垃圾18吨,建筑垃圾1吨,清理野广告600余条,清理背街小巷占道经营20余起,清理下水道及排水沟8处。大山洞社区在原有卫生保洁员的基础上,增加5名临时卫生保洁员清扫保洁。白沙关社区每天4次对辖区市容环境卫生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艳山红社区对辖区内所有毒饵站进行补投鼠药。红云社区处理群众举报1起。

㈤艳山红镇对我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清理西南家具城旁、210国道旁、杨柳街、中坝农贸市场周边、金苏大道沿线等处暴露垃圾共计60余吨;清理鸡场街、西南家具城延伸占道和占道经营。

㈥沙文镇联合xx区城管大队对贵遵高速公路(沙文段)的非法加水点、广告牌、窝棚进行了突击治理联合行动。共拆除七处非法加水点,六个临时窝棚,九盏照明工具,非法加水水管200余米,并劝离了在此路段加水的过往车辆。

㈦都拉乡将北二环都拉段市容环境卫生列入长效管理。每天早、中、晚三次对都拉段沿线环境卫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黑石头村两委及项目服务中心进行处理,垃圾清运日产日清,确保黑石头村及北二环道路两侧卫生整洁。并组织了31名清洁工对整个区域进行清扫保洁,对可视范围内白色垃圾、野广告等进行了彻底清除。对黑石头项目部出行施工车辆严格冲洗,禁止车辆带泥上路。

二、建筑工地整治

区住建局出动人员10人次,对12个工地进行巡查,对华颐南筑商务楼、华颐和苑商住楼2个项目车辆冲洗设施达不到要求及轻微污染路面的问题下达了《文明施工限期整改通知》。

三、绿化美化

㈠区林绿局出动车辆3辆10车次,对同心路、云环东路(铝工业园区)、xx中路的绿化带进行冲洗;出动管护工人20名,对云峰大道、云环东路、云环路、南湖路的行道树进行刷石灰管护(目前已完成6条主次干道管护工作)。

㈡加强广场绿化带的清理及管护工作。

四、交通秩序整治

㈠区交通运输局对xx车站安全例检车辆114台,不合格1台,未发现危险物品;劝阻乘客不文明行为523人次;对城市客运车辆进行了日常巡查,抽查车容车貌35辆次,检查车辆安全设施设置情况35起,均未发现问题。劝阻占道修车作业2起。处理电话投诉3起。

㈡市交管局xx分局、塔山交警大队共出动警力60余人,警车13台,查处违停车辆312台次,查处其它交通违法28起。市交管局xx分局处罚4万余元,塔山交警大队处罚1400元。

五、存在的问题

上一篇:创意点子,点亮年会下一篇:优美英语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