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题

2024-08-31

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题(共14篇)

篇1: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趣味数学练习题

一、猜谜语 。

1、无穷大, 横看是只尺,竖看是根棒, 年龄最最小,大哥他来当。 (打一数字) (答案)。

2、象个蛋,不是蛋, 说它圆,不大圆, 说它没有它又有, 成千上万连成串。(打一数字) (答案)。

二、在下面算式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4(答案)4(答案)4(答案)4 = 0

2、4(答案)4(答案)4(答案)4 = 1

3、4(答案)4(答案)4(答案)4 = 2

4、4(答案)4(答案)4(答案)4 = 7

三、填空。

1、(答案)÷(答案)×(1 )= 24

2、(答案)×(答案)+(答案)= 21

3、由2、9、0、5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答案),最小四位数是(答案)。

4、用0、1、2、3能组成(答案)个不同的三位数。

5、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答案)米。

6、一个星期你在学校上学(答案)天,在家(答案)天。

7、小明、小亮和小刚3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小明比赛了5场,小亮比赛了4场,小刚比赛了3场,这三名小朋友一共比赛了(答案)场比赛。

8、长方形有四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答案)个角。

9、体育课上,30个同学排成一横队,依次报数后老师说:“1---10号向前走一步,20----30号向后退一步。”请问还有(答案)个同学原地不动?

10、用6根火柴,最多可以搭(答案)个一样的三角形。

11、20个同学排成队做操,小红前面有11人,小红的.后面还有(答案)人。

12、在圆形的花坛上放了10盆花,每两盆花相隔1米,花坛一圈长(答案)米。

13、弟弟今年6岁,哥哥今年10岁,后,哥哥比弟弟大(答案)几岁。

14、联欢会上,小明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第16个气球是(答案)色的。

篇2: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题

28=854=20xx=8

36=1844=026=12

二、想一想。

篇3: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题

一、一题多用, 尽显习题的训练功能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是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中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 因此, 课本从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开始, 几乎每个练习都安排有一组口算的习题。怎样用好这类习题呢?

也许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做一做、写一写得数, 然后校对一下答案就算完事。而我认为这样不能起到口算训练的效果, 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中“熟练”的要求。

我在做此类习题的时候, 常常会安排这样的几个层次:

……

1. 全体起立, 每个学生从第一列开始认真报一报每一题的得数, 不比谁报得快, 只比谁报得准。

(学生认真地报答案, 陆续报完并坐下。)

2. 老师找到了那么多认真报得数的学生, 比如××、××, 还想继续找出几个最认真的。起立, 从最后一排往前再报一遍。

(兴许个别学生没报完就坐下了, 从后往前再报一遍可以给予弥补。)

3. 大家都报得非常认真, 老师请两位同学来比赛。

(随意地指题, 让两个学生同时报答案, 几次后分出胜负。可以进行两三组比赛。)

4. 大家都想赢?这样吧, 老师再给你们一次练习的机会, 等会儿我们再比。自己认真地再报一报答案吧。

5. 同桌两人比比看, 看谁有进步?

6. 拿出你的笔, 写上你正确而漂亮的答案。

……

当然, 并不是每一次口算的练习都要经过这6小步, 可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应用的。

总之, 一组简单的口算习题, 我们可以多次地、多种方法地使用, 达到口算训练的目的。一年级的学生没有家庭作业, 我们不能指望学生在课后、在家里进行多少口算练习,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课堂上的每一次练习机会。

二、启发思考, 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

发展学生思维的主阵地在课堂, 主要的依据是教材。同样的教材, 由于教材智力因素挖掘程度的不同, 学生的思维发展就不一样。对于课本习题同样如此, 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从而获得不同的收获。

例如课本第92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当学生做完该题后,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说:“第一组的得数越来越大, 第二组的得数越来越小”。有的学生说:“8加几, 加上的数越来越大, 得数也越来越大;7加几, 加上的数越来越小, 得数也越来越小”。还有的学生说:“8加一个数, 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大1, 得数也一个比一个大1;如果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小1, 得数也会一个比一个小1”。甚至还有学生有这样的发现:“8加上双数结果还是双数, 8加上单数结果就变成了单数”……

有时, 做完习题后,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的发现往往会比我们期待的更多、更精彩。

三、举一反三, 领会习题的内在意义

有些习题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但它却不是以一个新知识点的形式出现的, 教材也没有安排相应的例题教学, 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 却是全新的。例如课本93页练习十二第9题填表:

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表格, 读懂表格也是一个难点。像这样的习题, 就要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直到理解其内在的含义。我在处理时, 是这样做的:

……

1. 通过观察、讨论, 正确找到表中的3个数学问题, 并正确解答。

2. 说说自己是怎么找到数学问题的?有什么体会?

3. 练一练:

说说找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该怎么解答?

4. 比一比, 与刚才的表格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5. 再练一练:

你又是怎么找到数学问题的呢?怎么解答?

6. 与刚才的表格又有什么不同呢?

……

通过练习, 学生不仅学会了看表格的方法:有时需要横着看, 有时却需要竖着看;还知道完成表格首先要找到问题, 再根据具体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时用加法, 有时却用减法等等。当然,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变式练习:

如此“举一反三”, 学生不仅能正确地解答表格中的问题, 而且还能体会到用表格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捷与明了, 习题的价值与意义得以进一步提升。

四、强化细究, 体现习题的思维价值

有些习题, 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是需要“深入加工”的, 需要提供更多的实例进行细究。

例如课本第58页练习七的第4题:

不计算, 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画“√”。

当学生正确地做完题目, 说清“为什么”后, 我随手写下了“3+5=8”, 并抛出问题:根据你刚才的体会, 你能很快地编出得数比8小的加法算式吗?学生有的减少第一个加数, 编出了2+5、1+5、0+5;有的减少第二个加数, 编出了3+4、3+3、3+2等等;还有的同时减少两个加数, 编出了2+4、2+3等等。接着, 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又提炼出了方法:只要让其中一个加数减少, 或者让两个加数同时减少, 就能让得数变小;相反, 就能让得数变大。同样地,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8-2=6”编出得数比6小 (或大) 的减法算式。

如此“细究”, 提高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思维训练机会, 拓展了思维发展的空间, 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了可能。

五、多样呈现, 落实习题的预设目标

有时改变习题的呈现方式, 能真正实现习题的目标价值。

例如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一估是多少, 再数出来。如果像课本那样直接呈现给学生, 学生往往为了追求“准”而舍去了“估”的过程, 直接用数的方法得到答案, 这样就达不到“估一估”的目的, 怎么办呢?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

……

1. 投影出示有10个草莓的图片, 数一数有多少个草莓?

2. 投影出示习题中的第一幅图, 只能看一会儿, 要求估一估比10个草莓多, 还是少?大约是多少个? (投影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 随即拿走图片)

3. 数一数草莓到底是多少个, 看看自己是估多了, 还是估少了?

4. 出示习题中的第二幅图, 仍要求只能看一会儿, 估一估比刚才的14个草莓多, 还是少?大约是多少个? (投影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 随即拿走图片)

5. 认真数一数、圈一圈, 看看自己是估多了, 还是估少了。

……

表面上看, 这样的处理与直接出示习题让学生做没有什么分别, 从量化的作业结果来看, 也不会区分出什么优劣。但是这样的处理, 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估”了, 既落实了习题的预设目标, 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由此可见, 习题的呈现方式也不是单一的, 而应是多样化的。

六、渗透孕伏, 品味蕴含的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

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往往会认为数学思想是那么高深莫测, 不会在一年级涉及, 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到四年级才教学, 低年级没有这部分内容, 所以不用管。其实不然, 在一年级上册, 很多习题中就蕴含了数学思想, 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就要求我们在习题教学时, 不能忽视平时的渗透孕伏。

例如课本第8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当学生做完这三组题后, 让学生比一比每组的两道题, 说说自己做题的体会。学生很容易发现每组的两道题得数是相同的, 而且学生发现, 算下面的题目就是像上面的题目那样“想”的, 例如算9+5, 就可以想9+1+4, 这样能算得又对又快。显然, 学生对于“9+5”转化成“9+1+4”已经有了很真实的体验, 转化的数学思想也就在学生的脑海里发芽了。

一年级的数学知识是简单的, 但可以提炼的数学思想与解题策略却也不少。例如学统计的时候, 就蕴含了分类的思想与列表格的策略;结合小棒图认数,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画一画图形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运用了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减法想加法又是互逆思想与倒推思想的渗透……这些都值得我们在进行习题教学时注意。

篇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1.1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2.一个三角板上有( )个角,其中直角有( )个。

3.2+2+2+2=( )*祝ā。? 6+6=( )*祝ā。?

4.课桌高70( ),一根跳绳长约2( ),语文书的长度大约是23( ),一条跑道长400( ),爸爸身高1( )75( ),一支铅笔长18( )。

5.每朵花上有( )个花瓣,一共有( )个花瓣。

6.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上有( )个直角。所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一共有( )个直角。

7.数学课本的封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8.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 )上的( )角去比一比。

9.右图一共有( )个角。

二、我能比。(8分)

96-988 33+1565 4823+22

8+3240 60-1535 1443-29

300厘米3米 100厘米5米+50厘米

三、我会判。(10分)

1.一座楼高20厘米。 ( )

2.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12。 ( )

3.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 )

4. 5+5=5*? ( )

5.计算6*?要用的口诀是“四六二十四”。

( )

四、我会算。(17分)

1.我能快速算。

60-20= 74-9= 80+20-70=

36+5= 89+10= 56-9+40=

95-70= 94-40= 35+50-25=

2.我能细心算。

36+27+19= 74-39-26=

41-27+38= 64-27+38=

五、我能行。(8分)

1.我会画。

(1)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个钝角。

(3)画一个直角。

2.我会量各边的长度是多少。

六、我能解。(32分)

1.衣服原价80元,现价65元。这套衣服便宜了多少元?

2.小丽有故事书36本,小明比小丽多12本,小明有故事书多少本?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本?

3.小华走一步大约40厘米,她从教室门口到花坛走了5步 。教室门口到花坛有多少厘米?等于多少米?

4. 如下图,林林跳了25下,比方方多跳17下,红红比林林多跳了19下。算一算,红红跳了多少下?三人一共跳了多少下?

方方 红红 林林

5. 成人票价:5元

学生票价:3元。

他们买门票一共要花多少元?

6.按要求将下面的正方形剪去一个角,该怎样剪?请画出来。

篇5: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题

一、直接写得数。

56+39=28+44=43+17=81-18=

72+9=24÷8=7+27=72-29=

5×7=9×9=28÷7=9×0=

49+7→÷8→()×6→()7×()=49

45÷5→()+21→()-14→()21÷()=3

二、填一填。

1、在○里填上+、-、×、或÷

7○7=1454○9=63○8=4○642○6=12○5

2、()里最大能填几?

()×8447×()549×()62

6+()195×()4815()×7

3、二年级同学进行队列表演,每行6人,可以排成6行。如果每行4人,可以排成()行。

4、按规律画图形或数字。

△○□

□△○

○△

123

231

3

5、第一行:●●●●

第二行:摆■,摆的个数是●的5倍。那么这行要摆■()个。

6、按规律写数。

100、95、90、()、()、75、70

6、12、18、()、30、36、()、48

7、在○里填上、、或=

锐角○钝角6+6○6×213-6○4×26÷6○614○7的.2倍

8、被除数是20,除数是5,列式为(),计算所得的商是()。

9、15÷3中,15是()数,除数是(),算出商是()。

10、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求积的乘法口诀是()。

11、把口诀补充完整。

()六十八五()三十一四得()

12、9时30分,时针和分针组成()角,一个角有()条边,()个顶点。

13、12支笔平均放在4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支,列式为()。

14、根据四五二十这句口诀,写出的乘法算式是(),

除法算式是()。

15、8÷2读作:(),5×4读作:()

篇6: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1.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作单位。表示比较重的物品的重量,常用()作单位。

2.5000克=()千克6千克=()克

200克+800克=()克=()千克

3.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

4.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克。

5.在○里填上“>”、“<”或“=”。

8000克○9千克4千克○4000克

3千克○2990克1千克○1010克

2千克○1200克3000克○3千克

6.一头大水牛的体重是499千克,大约是()千克。

二、快乐三选一。(每小题2分,共8分)

1.18个鸡蛋大约重1()。

A.克 B.米 C.千克

2.1千克沙子的重量( )1000克棉花的重量。

A.>B.< C.=

3.1杯水重240克,10杯水重()克。

A.240 B.2400 C.24

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5元钱,可买()千克的香蕉。

A.5000 B.5 C.500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12分)

1.一头猪重量是280克。

2.一个排球重400克。

3.1根跳绳长5千克。

4.2900克大于3千克。

5.小明体重30克,他一顿饭能吃50千克的包子。

6.妈妈身高160厘米,体重50千克,妈妈的体重比身高轻。

四、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下列重量。(7分)

五、我会计算。(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2分,共20分)

7000+600= 72÷9= 28÷4= 700-600=

12×3= 0×24= 65+40= 900+100=

1千克+2千克= 50千克-20千克=

2.列式计算。(6分)

1.35里面有几个5?

2.被除数是48,除数是8,商是几?

六、解决问题。(27分)

1.小冬用20元钱买8千克西瓜,找回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元?(4分)

2.水果店运来葡萄和橘子,葡萄有9千克,橘子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葡萄和橘子一共有多少千克?(5分)

3.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多少千克?(6分)

4.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6分)

篇7: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题

1、先圈一圈,再写算式。

(1)8只兔子,每4只一笼,要放笼。

(2)☆☆☆☆☆☆☆☆☆

9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2、装面包。

(1)12个面包,每盒放4个,可以放()盒。

(2)()个面包,平均放在6个盒里,每盒放2个。

3、写出除法算式。

(1)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2)被除数是20,除数是5,商是4。

4、妈妈买了12个草莓给芳芳。

(1)如果芳芳每天吃2个,()天吃完。

(2)芳芳用4天吃完,平均每天吃()个。

5、先填一填,再写出算式。

(1)每缸有5条金鱼,4缸一共有()条金鱼。

(2)每缸有5条金鱼,20条金鱼放在()缸里。

(3)4缸一共有20条金鱼,平均每缸有()条。

6、分袜子。

(1)每双袜子有2只,4双袜子有多少只?

篇8: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题

思考一:教材展现的情景图告诉我们什么?

仔细阅读教材,教材的情景图是一群孩子用不同形状的工具测量书本的短边,发现两种情况: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初步感悟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的必要性;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如测书本用了5枚回形针,测铅笔盒用了5把小刀,数量都是5,但是由于回形针与小刀长度不同,还是不能比出两者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再次感受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接着用同样的立方体测书本与钢笔盒,才分出长短。通过这一过程,形象地让学生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接着安排练习,分别用相同的工具(立方体或平面图形)估测不同的物体。然后再出现尺子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表象后,开始用尺子量长度是整厘米的物体。

思考二:有必要让学生体验“用不同形状的物体测量长度”这个过程吗?

在研究教材的同时,我们来研究一下学情。学生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是否对测量一无所知?因为赛课中好几位老师在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物体测量之前,先说说打算选什么工具来测量,学生回答除了尺子还是尺子。学生已经知道了有现成的工具(尺子)可以用,却硬塞给学生不同的工具测量,他们能否感悟到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况且总是非常勉强地硬拽着学生用圆形的、弧形的或不规则的物品以及用立体的、平面的图形来进行测量,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这样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迷茫。再者,学生学过了“比长短”的内容,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笔者认为二年级学生已经知道了比物体的长短,应该选用直条形的物品去测量,而不是让学生用圆形的、弧形的、立体的、平面的东西去摆。奥苏贝尔曾说过,教学的关键要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也就是要先了解学情,摸准起点,这对于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自己已经走到三楼了,为什么还要他们配合你退回到一楼重新再走一次?毕竟不是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研究“长度单位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呀!

思考三: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既然学生对测量长度已经有了相对正确的认识,笔者的看法是:这节课的重点应是认识厘米,并建立1厘米的表象。有几位赛课教师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作为教学重点,结果基本上都要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体验。如果一节课把过程性目标无限放大,那么知识技能目标如何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都是在知识的探究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自然而然渗透的,而不是另起炉灶、独立行事。不过话又说回来,根据教材的安排,这是学年初的第一课时,考虑到此时学生还未完全进入学习状态,心还在假期里飞翔,所以期初第一课时的内容适当减少,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单独作为一课时,也未尝不可。

思考四:如何做到教材和学情两者兼顾?

一天的听课,笔者始终在考虑一个问题,怎样既尊重教材,又关注学情?也就是让学生体验到必要性并理解“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此,我对书本情景图稍作改动,就是让学生用长短不一的小棒测量物体的长度,而不是用不同形状的物品测量。课前每桌下发一些小棒,不同桌学生之间的小棒长度有所不同,同一桌的小棒长度相同。每桌再准备一些1厘米长的小棒,用小袋装起来,并设计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形成1厘米的表象。

环节一: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小棒(不同桌学生的小棒长度不一样)量一量书本的短边,反馈时重点提问:为什么书本的短边一样(教师拿几本比一比),结果却不一样?是不是摆错了呢?引导学生发现摆的小棒长度不一样:小棒长一点的摆的根数少一些,小棒短一点的摆的根数多一些。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同样长度的物体用不同长度的工具测量,结果不同。只有小棒的长度相同,测得的结果才会相同。然后用PPT把画面定格在用5根小棒摆在书本的短边(即下图的左边书本图)。

接着投影画面出现用另一种长度的5根小棒摆在书本的长边,与前一个画面进行比较(如上图),让学生感受结果相同并不表示长度相等,关键还是所用小棒的长度要统一。然后让学生练习,用一定长度的小棒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用长短不同的小棒作标准去量书本的短边,再让学生感受、比较书本的长边和短边都摆了5根小棒,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环节二:体验尺子产生的过程

学生用相同长度的小棒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这两个物体的长度都比较短,其中一个比一根小棒长一些,另一个比两根小棒短一些),设问:长的物体长多少根小棒,能比出来吗?怎么办?引导学生发现小棒短一点就可以了。学生换成用准备好的1厘米长的小棒去摆,都正好,可以比较出长的比短的多了几根小棒。

然后引导学生第二次动手,用1厘米长的小棒测量练习纸上的物体的长度,提问:为什么现在的结果相同了?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方便吗?你有什么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把小棒一小段一小段接起来,课件演示连接的过程,形成一把尺子的雏形。向学生介绍:大家想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古人也是这么想的,用这样的方法发明了很好的工具,你知道是什么吗?课件演示标准的尺子。

[设计意图]设计中让学生用统一的小棒测量物体的长度,使学生经历实物测量的过程体验,贵在检验“测量标准要一致、测量工具要统一”的重要性,从而明白“尺子”产生的必要性,为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厘米”作好铺垫。

环节三:认识1厘米

先介绍尺子,然后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在尺子上找1厘米(顺着数倒着数均可),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用手指比划表示1厘米的长度,找出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再从准备好的图中找出长约1厘米的线(有画成水平的、竖的、斜的、也有大于1厘米的和小于1厘米的),并用尺子验证。接着不用尺子,让学生画一条1厘米长的线(不说线段),同桌比一比谁画得准,再用尺验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观察、认识尺子,通过在尺上找、用手比、闭上眼睛想、身边找、图上找、徒手画1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充分检验1厘米,使学生对1厘米有深刻的认识,逐步建立长度观念,为后续学习几厘米和其他的长度单位奠定基础。

篇9:让二年级上册数学课堂丰富多彩

一、分析总策略

根据课标,教师选择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思路,把注重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和突出创新意识,侧重师生互动融合在一起,让教学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每节课的设计都充分围绕师生互动进行,让学生在学中理解,在课堂交流中培养思考能力。

我在每一课中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在反思中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心得体会,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二、逐单元回顾教学得失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可以用夸张和对比,加深学生的记录。如学生用尺子量厘米和米,让学生用想象与夸张进行对比:如一个人有76米高吗?想象一下三层楼才24米,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马上改过来,并且在以后的练习中都自己先想像一下再填空,有的比一比量一量再填空。长度单位强调:硬币曲别针每组4样,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这也是个问题,处理练习时学生估测有一定难度,尺子上刻度找1厘米,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了解米尺,直观感受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教材中认识线段,要记住线段的特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平面图形,通过量画线段了解线段的直和有两个端点,还可用颜色表示,是线段就红色,不是线段就是绿色打X,让学生看得更清楚。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等实践活动,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直观理解,再让学生把学具操作中感受运用于探索笔算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分别完成从口算到笔算,从不进位、不退位向进位退位的算法发展,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讨论,包括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思考方法的迁移,知道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学生摆一摆,说一说,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体会到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在交流中总结出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规律。

在教笔算中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学生是学习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趣味运动会、掷球游戏、跑步接力赛、口算比赛、填数游戏、奖励水果等活动设计借助美丽画面的呈现,吸引了学生参与,使他们兴趣盎然,从易到难的由浅入深,在设计中发展了思维情感态度,渗透保护大自然的品德教育,把问题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里中体现解题多样化、口算、摆小棒、笔算均可,通过学生自己讲解,互相质问教师引导到改正展示都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会了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举两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我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分析,畅所欲言的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具有多种选择,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也照顾到下游学生有限的解题能力,为他们能顺利解题提供一定的帮助。在练习课中采用系列游戏活动,如:小医生门诊,快乐加油站,夺红旗等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他们认真检查,做题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不仅会判断、改错,而且还要说出对的理由和错的原因。只有准确表达出观点才算是真正理解了算理,也就是会说重于会做。

在批阅中,订正单纯计算题同位互批,有错的让错的学生改正过来,还要说出计算过程,也是让其他同学有了一次巩固学习的机会,一举两得。

在应用问题中,学生经历、体验、探索,不仅用脑去学习,而且调动多种感官去体验和感受,教师一没“牵牛”二没“放羊”学生开放性问题创新能力得到有效保证。

应用题的改革大致有两点:1、情景的设计给学生一个多彩而丰富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信息,并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后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将答案回到实际情景中进行检验。2、对传统应用题进行改造,有的题将原条件进行变动,然后研究结论会有什么变化,有的题原来就多种解,现在不仅仅满足于解题,而且要引导学生用画图和列的方法系统地找出各种解,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以环保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懂得如何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保护好地球环境,计算中避免三个数三叠进行连加法连减的竖式加强计算时细心和计算后检查,及时提问,巩固练习,加大训练力度,最大的问题是个别学生解题速度太慢,与计算速度快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注重题目及时纠错练习。

在加减法估算中,掌握整十估算,让学生利用自己思维策略进行,在整理和复习中总结出笔算加减法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笔算加法(进位、不进位),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笔算减法(不退位、退位)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总结出先加个,再加十,先算第一位,再算第二位,个加个,再加十,同学自己发明口诀并找喜欢口诀、说,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长高了这一课,让学生从猜测到动手测量要特别关注和引导。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要让学生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创设情境,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用实物红领巾三角板纸扇时钟演示,感受角,探索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画角从方格图中的顶点画角并做上标记,画直角的练习让学生要画直线和尖角,不要画弯角,选定一个顶点,先画条边,另外那条边与之垂直画出来的直角才有作用。在方格中角最好标上字母让学生好辨认。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这一单元有2-6的乘法口诀,我让学生每天背组口诀,然后进行练习。口诀中按5、2、3、4的规律进行归纳,最后编6的口诀由学生自编,让学生首先是练习熟记口诀,让学生选好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展数学问题的情境,同时组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同时组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口诀从一开始,我就每天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排口诀如第一天1的口诀,第二天2的口诀,第三天3的口诀,等以此类推,但在后面考试和练习中发现有的学生口诀是一半语文字,一半数学字,有的口诀是省掉部分字如:一一得一,写成一得一,二五一十写成二五十,五五二十五写成五五二五等,要找出部分错题,反复纠正,让学生印象深刻,在乘法初步认识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根据课标提出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在教学中从连加引入乘法,教无定法,让学生感知过程,感受乘法中的因数、因数积与加法中加数、加数、和、及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名称区别了解名称的区别与算式不同后在读作写作和表示的意思再进行区别使学生分清加、减、乘突破学生对乘法意义理解的难点,个别学生出现了3+5=15的错误,也因此而纠正过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间接经历一次知识再创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灵活性,给学生更多鼓励,欣赏学生成果,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也意识到关注弱势群体不够,在热闹的不举手自发喊出答案的背后,又隐藏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因此我设计有层次性和开改性活动,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如做一做布置完,在检查同时布置练习题,检查到一半时评讲练习题,再布置指导丛书相关练习题,再继续检查,使学生没有空闲,在教跳格子,数轴图时,要圈出数字再打箭号比较好。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放松让学生用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更有信心,他们也才更加有动力。

教学中采取生活探究——应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给学生宽广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发现每句口诀的含义,并在乘加、乘减中让学生列多样的解题方法,如玉米图三又可列乘加又可列乘减如:4×3-2=10

篇10: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练习题

一、填一填。

1、1米=( )厘米

1米40厘米=( )厘米

一条裤子长1( )

铅笔长约16( )

2、37与24的和是( ),差是( )。

3、7+7+7+7的和是(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

4、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它们相差( )。

5、一个角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

6、8的`5倍是( ),列出算式是( ),计算用的口诀是( )。

7、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 )。

8、线段有( )个端点,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9、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50

二、选一选。

1、9+9+9+5改成成乘法算式是( )。

A、93+5

B、9+35

C、9+53

2、54厘米-19厘米( )22米。

A、>

B、<

C、=

3、小明手里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如果左手拿着数学,那么右手( )。

A、拿着数学书

B、拿着语文书

C、没有拿着书

4、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三只青蛙( )条腿。

A、3

B、6

C、12

三、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9=

88=

28+4=

22=

74=

17+43=

81=

80-8=

58-28=

93=

43=

34+17=

4+5=

100-19=

78=

45=

76-12=

28+4=

84+8=

25+5=

2、用竖式计算。

76-24

47+27

36+29-48

3、在()里填上>、<或=。

63()3+3+3

75()55+2

76+7()77

49()94

79()16

99()9+9

四、应用题。

1、一年级(2)班同学买来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气球,每种9个,一共买了多少个气球?

2、果园里有苹果树6棵,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桔子树比苹果多17棵。

(1)梨树有多少棵?

(2)桔子树有多少棵?

五、附加题。

篇11:二年级上册数学8的乘法练习题

1、七十四()七三十五()八二十四五()四十

()八五十六()八六十四七()四十九四()二十八

2、二七()五七()三七()六七()

二八()四八()七八()四七()

六八()五八()一八()三八()

七七()一七()八八()

3、3×7=3×5=3×8=13-7=3×7=3×3=8-8=

3×8=3+7=2×6=3×1=4×4=3×4=8×8=

8×7=6×7=6×4=0×7=1×7=2×8=8+8=

篇12: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习题

一.直接写得数。(10分)

3×6=5×5=24-4=4÷1=16-4=37+3=3×3=6÷2=16+8=1×6=80-5=24÷6= 6×3=15÷3=2×2=6×6=65-20=20÷5=4×3= 6×4=

二.填空。(16分)

1.把10支铅笔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支。

列出算式:()÷()=()。

2.20÷5=(),读作()除以(),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18÷6=( ) 想:( )六十八,商是( )。

4.把口诀补充完整,二九(),根据这个口诀写两个除法算式()、()。

5.12÷4=3,表示把12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6.按一定的规律在()里填入适当的数。

9,12,(),18,(),(),()。

7.把各数从小到大排列:40厘米 10米 99厘米 1米

()<( )<( )<( )

8.早上,小方面向太阳站立,小方的前面式(),小方的后面是(),小方的左面是(),小方的右面是()。

三、填上合适的单位。(8分)

1.铅笔长18()2.一棵大树高10()3.一支粉笔的`长8()

4.一张儿童床长2()5.教室门大约高2()6.手掌大约宽7()

7.小明的身高128(),小红的身高1()25厘米

四.在○里填上“>”、“<”或“=”。(14分)

3×5○5+312÷6○420-4○53×6○20-2

6×4○3×618÷3○2×33×4○2×56÷6○36

65厘米○56厘米33厘米○40厘米4米○41厘米

86厘米○1米1米○100厘米34厘米○43厘米

五.在○里填上“+”“-”或“×”。(8分)

23○3=202○2=424○4=65○5=0

5○4=202○5=103○3=94○4=1

六.看图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6分)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画一画。(4分)

(1)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八、看图填空。(13分)

小商店在学校的()方向,在游泳池的()方向。小明家上学从家出发,先向()面走到公园,再向()面走到游泳池,接着向()面走到小商店,最后向()方向走就可以到学校。

2.

(1)体育馆在图书馆的面,在小明家的面。

(2)熊猫馆在科技馆的面,兴华小学在科技馆的面。

(3)小明每天放学,先向走到图书馆,再向走到体育

馆,再向走就到家了。

九.解决实际问题。(20分)

1.24个同学玩游戏,每6个人分为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2.一本故事书有30页,小明5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小红和他的3个同学一共做了16架飞机,平均每人做几架?

4.小方收集了34张邮票,小明收集了6张邮票,两人一共收集了多少张邮票?

篇13: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题

一、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习题的教学现状与价值诉求

( 一) 教学现状

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因为其特殊性,具有很强的开发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但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以下情景:

教师PPT展示题目: 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四边形ABCD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请给出证明.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16页第4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例题、习题的处理方式有: 1. 教师一言堂,自己完成读题、分析、讲解题目; 2. 学生自己看题,让有解题思路的学生讲解题目; 3. 教师自选其他题目代替例题,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课后自学. 可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的潜在价值,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对例题与习题深层次地挖掘与延伸.

( 二) 价值诉求

有效地对教材例题、习题进行“二次开发”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 第一,教师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对教材例题、习题进行“二次开发”,不仅体现出教师自身的专业修养,还能在二次开发中不断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第二,对教材例题、习题的“二次开发”充分服务于新课程标准,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解题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使学生在解题中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第三,教材例题、习题的“二次开发”,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学到的是思想方法,是情感体验,是个性发展,学生会学、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 “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 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 ”而这样的教学,学生所形成的能力,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的.

二、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习题“二次开发”的教学实践

教师如能在课前结合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在课堂教学中给予正确引导,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就会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建构起更加灵活、更为宽广的知识网络,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 一) 基于背景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题目背景进行更换,将同一知识融入到不同的背景中,教师选择的背景可以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开拓出可供他们思索、探讨和发展的用武之地,使数学课程更具现实性.

案例如图1,直线l表示草原上的一条河流. 一骑马少年从A地出发,去河边让马饮水,然后返回位于B地的家中. 他沿怎样的路线行走,能使路程最短? 作出这条最短路线. (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 1图形的轴对称例2)

分析如图,设P是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AP,BP. 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与线段AP成轴对称线段A'P,则AP +BP = A'P + BP. 显然,当A',P,B同在一直线上时,A' P + BP最短,即路程最短.

1. 背景近似于原型

如图2,点A、点B在直线MN的同侧,请在直线MN上作一点P,使PA +PB最小(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且PA + PB的最小值为_____.

分析作点A关于MN的对称点A',连接A'B,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

2. 背景为角

如图3,已知点A是锐角∠MON内的一点,试分别在OM,ON上确定点B、点C,使△ABC的周长最小. ( 要求画出草图,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作点A关于OM的对称点A',关于ON的对称点A″,连接A'A″,交OM,ON于点B,C,此时三角形周长最小.

3. 背景为等腰三角形

如图4,已知在△ABC中,AC = BC = 2,∠ACB = 90°,D是BC边上的中点,E是AB边上一动点,求ED + EC的最小值.

分析作点C关于AB的对称点C',连接BC',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

4. 背景为菱形( 也可变式为正方形等其他特别四边形)

如图5,已知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3和4,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求PM + PN的最小值.

分析要求PM + PN的最小值,作点M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EN,从而找出其最小值.

5. 背景为圆

如图6,点A是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点B是AN的中点,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圆O的半径为1,求PA + PB的最小值.

分析本题是要在MN上找一点P,使PA + PB的值最小,作点A关于MN的对称点C,连接CB,与MN的交点即为点P. 此时PA + PB = BC是最小值,可证△O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结果.

6. 背景为直角坐标系

如图7,在平面直角系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 2,0) ,B( 8,0) ,以AB为直径的半圆P与y轴交于点M,以AB为一边作正方形ABCD.

( 1) 求C,M两点的坐标;

( 2) 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ΔQMC的周长最小? 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和最小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 ( 1) 依题意推出AB = BC = CD = AD,连接P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M的值后可求出点M的坐标; ( 2) 首先作M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M',连接M' C,根据题意可知QM +QC的和最小,因MC为定值,故△QMC的周长最小.

以上题目只是同一知识点在不同背景下的应用,解决这种同一类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共性,找到其解题的一般规律,这样一来,学习数学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由发散到集中,知识不再是零散,而是有规律地储存在学生头脑中,既牢固又能得到灵活运用.

( 二) 基于条件

教材中很多的例题、习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时常以其为载体,对例题、习题的条件进行改编和变式,这对提高学生的发散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都是很有帮助的.

1. 变更条件

案例: 如图8,△ABD和△AEC均为等边三角形,B,A,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CD. 求证: BE = CD. (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 3等腰三角 形的性质 作业本)

变更一: 改编案例的条件

将“B,A,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改为“△ABD或△AEC绕点A旋转”,其余条件保持不变.

变更二: 改编案例的条件

将“等边三角形”改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继而改成“等腰三角形”“正方形”“任意正多边形”,其余条件不变.

2. 加强或弱化例题、习题的条件

案例如图9,AB⊥BD于点B,CD⊥BD于点D,P是BD上一点,且AP = PC,AP⊥PC,则△ABP≌△PDC,请说明理由.(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7页作业题2)

分析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为: 三角形的全等.

在△ABP和△PDC中,

∴△ABP≌△PDC.

( 1) 对条件变式1

弱化题目条件: “直角”改为“任意角”

如图10,在△ABP和△PDC中,P是BD上一点,AP =PC,∠APC = ∠B = ∠D,则△ABP≌△PDC,请说明理由.

分析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为: 三角形的全等.

在△ABP和△PDC中,(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ABP≌△PDC.

( 2) 对条件变式2

弱化条件: AP = PC( 线段相等) ,结论由三角形全等弱化为三角形相似

如图11,AB⊥BD于点B,CD⊥BD于点D,P是BD上一点,且AP⊥PC,则△ABP∽△PDC,请说明理由.

分析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为: 三角形的相似.

在△ABP和△PDC中,

∴△ABP∽△PDC。

( 3) 对条件变式3

弱化题目条件: 删除“线段相等”这个条件和“直角”改为“任意角”

如图12,在△ABP和△PDC中,P是BD上一点,∠APC = ∠B = ∠D,则△ABP∽△PDC,请说明理由.

分析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为: 三角形的相似.

在△ABP和△PDC中,

∴△ABP∽△PDC.

( 4) 对条件变式4

加强条件: P是BD的中点

如图13,AB⊥BD于点B,CD⊥BD于点D,P是BD的中点,且AP⊥PC,则△ABP∽△APC∽△PDC,请说明理由.

分析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为: 三角形的相似.

在教材原题的基本上拓展变化,通过变更条件、加强条件与弱化条件等角度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获取知识,这样不仅能使题目涉及的基础知识得到强化,而且能提高学生对前后知识的整合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变通性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 三) 基于结论

笛卡儿说: “我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将成为一个范例,以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教材中典型的例题、习题在日常教学中如同可再生资源,可以变化、引申、拓展,由一道题变出多道题,挖掘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题目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挖掘题目中其他结论

案例如图,△ABD和△AEC均为等边三角形,B,A,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CD. 求证: BE = CD.(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业本)

[结论开发一]图中哪些三角形可以通过旋转而得到?挑选其中的一对三角形,指出旋转中心及旋转角度.

[结论开发二]求∠BHD的度数.

[结论开发三]求证: △AFG是等边三角形.

[结论开发四]求证: FG∥BC.

2. 挖掘题中隐含结论

案例

原题1: 已知直角坐标系内四个点A( a,1) ,B( b,1) ,C( c,- 1) ,D( d,- 1) ,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如果你认为是,请给出证明; 如果你认为不一定是,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它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14页第6题)

原题2: 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四边形ABCD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请给出证明.(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16页第4题)

挖掘结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平行四边形顶点坐标问题.

如图,点A,B,C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

( 1) 如图,以A,B,C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可以作出三个,分别以AB,BC,AC为对角线分类讨论;

应用结论: ( 2011鄂尔多斯) 如图,抛物线y = - ( x -1)2+ 4的顶点为A,与x轴相交于B,C两点,直线y = - 2x+ 6经过A,C两点,且点C的坐标为( 3,0) ,连接OA. ( 1) 求出点B的坐标和直线OA的解析式. ( 2) 直线y = m( 0 < m <4) 分别与AO,AC交于点E和F,若将△AEF沿EF折叠,设折叠后△A'EF与△AO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1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EF长;

2试求S与m的函数关 系式,且当m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

( 3) 设直线y = m与y轴交于点Q,则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以点Q,P,C,B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分析本题第( 2) 小题着重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重要知识点,综合性强,能力要求较高. 在解决有关抛物线与平行四边形的问题中,关键是要灵活应用上述结论,达到解一题会一类.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与归纳,努力把问题中的一些共同的性质揭示出来,并应用它们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创新性,使学生零散的思维聚集为有序的推理,获得对表象体验的浓度认识.

三、实施“二次开发”的思考

1.“二次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开发的主体性. 在对教材例题、习题二次开发过程中,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会将重点放到例题、习题的处理中,会不断花时间地对例题、习题进行补充、拓展、加深,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例题、习题的内在潜能挖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二次开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师在对例题、习题二次开发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地对例题、习题进行归纳整理,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利用自己已知的知识尝试对题目进行开发,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自发现其实很多题目是有共性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二次开发”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新课程标准下,作为教师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适应新课程标准,教师之间应不断地交流、合作,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教学心得、教学案例等及时积累,不断累积,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本身不断钻研,不断充电提高,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四、结束语

总之,教材例题、习题的二次开发,一方面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使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探究推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更好地发展.

摘要: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相关数学理论知识,并蕴含重要的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一方面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相关案例,从开发例题、习题的背景、条件、结论三个方面阐述例题、习题二次开发的策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篇14: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在编制、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观察、推理、分析的能力。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经历5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

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 9+9+9+9= 7+7+7+7+7= 8+8+8=

6+6+6+6+6= 6+7+8= 7+8+9=

师:老师完胜呢!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那是因为老师有一个秘密武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没错,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3.出示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师:老师去商场购物,看到这些福娃很不错,老师想买一些。如果我买2盒,会有几个福娃?能用算式表示吗?

师:5?也就是表示2个5。(出示点子图)那么5?就等于10。

师:买3盒呢?会有几个福娃?4盒?5盒?10盒呢?算式怎样表示?

二、探究建模

1.观察后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和谁有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补充课题)

2.编制口诀

师:既然我们要学习的是口诀,那什么是口诀呢?看来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对!口诀就是让我们便于记忆,能很快帮助我们算出乘法得数的口令。熟记口诀,我们就不用每次算乘法时还用加法或看点子图来计算了。有谁知道关于5的乘法口诀的吗?

师:真厉害!你刚才第一句说的什么?

你知道“一五得五”说的是这里的哪个算式吗?(板书:一五得五)

这里的“一”和“五”指的是?“得五”的意思是?

师:在编制口诀时,通常我们会把两个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口诀前面。那5?=10和2?=10,编制口诀的话,前两个字是?3?和5?呢?(师板书:二五、三五)

师:如果让你们来编制剩下的口诀,你觉得自己能编制出来吗?

哦!信心满满,那我们赶紧来试试吧。翻开课本52页,请补充完整例1。

3.记口诀

师:大家自读5的乘法口诀,你们发现了一些规律了吗?

师: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口诀的特点基本都说到了,可以看出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得很认真,但老师还得强调一点:当积是整十时,直呼出几十,积是十几或几十几的,要按数的读法读出来。

师:现在同桌之间比一比,谁能先记住5的乘法口诀。同位互记口诀,展示评价。

4.师生对口诀

师:都背得挺熟练的,那接下来我们进行对口诀,现在我们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来比赛,我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来说积,看哪一组反应最快,声音最响亮。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这么辛苦地记这些口诀,那口诀有什么用啊?

师:好,那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会不会用5的乘法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

1.P53第5题。

2.P53第2题。

3.P52第2题。

四、回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背5的乘法口诀给爸爸妈妈听。

2.和家长对口诀。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 一五得五 5?=5

2?=10 二五一十 5?=10

3?=15 三五十五 5?=15

4?=20 四五二十 5?=20

5?=25 五五二十五

上一篇:养鸡场调研报告下一篇:新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