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

2024-08-21

生产要素(通用6篇)

篇1:生产要素

论碳素生产要素

炭素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重视。碳素材料就其在应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应用特性表征,可视其为功能性材料,但决定其应用特性、功能价值大小则取决于材料的内在结构特性,不同结构的碳素材料其应用特性表征是不相同的,其功能价值也不相同。

碳素材料的生产是以满足使用要求为目的,制造出内部结构均匀、特性稳定、离散性很小的结构材料的全过程,其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碳素生产要素分为:原料、装备、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四个要素缺一不可,不能认为具备了某一项要素或掌握了某项专有技术就能制造出满足使用的炭素材料,全过程的任何一个细小环节都不能有所忽略。本文偏重于石墨电极、特种炭材料生产作介绍,仅供炭素同仁参考商榷。1 原料

原料是决定碳素材料使用性能的关键要素,原料特性不同,即使用相同方法制造出来的碳素材料其使用性能也不相同。原料的选择必须依据使用要求,以达到满足使用为目的,去选择适用的原料,而且要结合本企业装备条件的适应性、技术、管理的条件去综合考虑。

不同使用要求的碳素材料生产使用原料要求都不一样。生产各向异性碳素材料,如炼钢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就要选择各向异性度大的优质石油针状焦为首选原料焦,并选择优质粘结剂沥青、浸渍剂沥青、添加剂。国外各大碳素企业在原料选择上要求都十分严格,按使用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原料,生产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产品。国内碳素企业由于受各方面的环境的制约,偏重于考虑采购成本,加上国内至今尚无与国际水平接近的优质原料,绝大多数企业仍以延迟石油焦、中温沥青为主导原料,而生产出来的碳素材料档次偏低,满足不了高档使用要求,而高档次尖端领域用的碳素材料仍需进口。

在原料性能的研究上,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相当大,目前国内仅少数科研院所及企业作为课题在研究原料,而且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甚少,速度较慢,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尚有距离。国外的同行业都有自己的或专门挂靠的科研机构,有相当数量的长期从事原料各项性能与使用性能关系的研究的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内配置的仪器、设备相当先进。针对生产过程中原料性能影响稳定性、质量波动、装备适应性、产品使用性能,节能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原料研究的结果对碳素材料的生产过程有直接指导作用。如国外企业在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上普遍采用短流程工艺生产就与原料应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国内至今未全面推广短流程工艺生产,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适应短流程工艺的原料和相关装备、技术、管理条件。

国外企业在原料研究上始终保持和原料供应厂商的密切沟通联系,经常反馈生产和使用信息。各原料供应生产厂商分别按各炭素企业提供的要求供应符合该企业所需要的原料,针对性很强,一般都签订原料定点定标合作意向书。这些经验是值得国内各炭素企业借鉴的。下面就一些主要的原料作简介。1.1延迟石油焦

目前国内各炭素企业广泛应用延迟石油焦作主要原料焦。铝用炭素企业用量最大,电极生产企业用量较小。目前大多数企业在选择延迟石油焦时比较偏重常规理化指标的好坏,如挥发分、灰分、硫含量、煅后真密度等。对焦的热性能、颗粒强度、石墨化转换率等由于缺少分析手段一般不易了解而有所忽略,而这些性能恰恰是很重要的。

选择延迟石油焦应向提供商了解如下情况:原油产地及供应渠道;渣油组分比例(如催化裂化、热裂化、减压渣油、抽出油、丙烷脱沥青渣油等组成比例);渣油硫含量;装置上有无加氢脱硫装置系统;有无除灰分除尘系统;渣油芳烃含量;石蜡基含量;碳氢化;渣油循环比;加热炉工作状况;延迟焦化塔温度分布;出焦切割水泵压力;切割水喷头孔径大小及分布位置;泡沫焦占总焦量比例;渣油产焦率等。1.2煤系针状焦、石油针状焦 目前国内电极生产企业在生产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时一般都选用进口或国产的煤系或石油针状焦,目前国产针状焦与国外针状焦相比的主要差距表现在:针焦各向异性度较国外小,颗粒强度较低,硫含量偏高,热膨胀系数偏大,性能分级很少。1.3沥青焦

沥青焦是生产特种炭材料的主要原料焦,用沥青焦生产的特种炭材料的强度高、密度大,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比用延迟石油焦生产的特种炭材料性能优良,但在选择工艺技术、装备适应性上难度较大。用沥青焦添加炭黑或或其他添加剂可生产抗高温烧蚀、高耐磨、耐化学腐蚀的高端科技领域的新型炭材料。1.4沥青

目前国内各炭素企业包括电极生产、铝用碳素振动成型生产、特种炭材料生产在粘结剂沥青、浸渍剂沥青的选用上大多数都采用中温沥青作两种工艺处理用的沥青。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炭素生产观念的影响,注重沥青的软化点、挥发分、甲苯不溶物、结焦值等常规指标,忽略沥青的β树脂含量、β树脂在结焦值中所占比例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炭素材料的热性能上。抗地震性能、热导率、石墨化转换率都和β树脂含量有关。有的中温沥青常规指标都达标,恰恰是喹林不溶物含量很高,结焦值相当高,用这种沥青生产出的炭素材料由于沥青的β树脂含量很低,制品热性能很差,在石墨化工序处理时就会超成坯品开裂,在产品使用时极易产生断裂。2 装备

碳素生产用的装备要求先进、合理、高效率,而且要兼顾到适用性、经济性,运行时稳定可靠,尽可能摆脱人为因素干扰,实现自动化连锁控制。装备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结构均匀,性能稳定,能满足使用要求。

我国大多数碳素企业整体系统性的装备水平与国外大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有的企业从单个工序上引进了一些装备硬件,但由于缺少整体系统性考虑,缺少软件技术,很难发挥出整体效益。

炭素生产是个系统工程,许多企业在装备的设计选型购置时往往偏重于考虑产能平衡较多,忽略了系统性的工序匹配。单个工序上装备考虑先进性较多,容易忽略合理性、可靠性。又有的企业在自身条件相对较落后的情况下,选择装备时强调实用性、可靠性,但没有考虑到企业今后的发展,产品升级换代的需要,忽略了选择装备的先进性。这样就造成了在不长的时间内反复进行技术改造花费了企业的大量的资金。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项目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系统地进行平衡全工序测算,要与供货商厂家进行技术交流,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清关键必备功能与辅助可免去的功能的价值成本系数比重,这样才可避免无谓的投入,以最低成本去获取企业的最大效益。

国内炭素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装备水平相比,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工序的装备上,混捏成型工序、浸渍工序、二次焙烧工序、石墨化工序、沥青烟气处理。2.1 混捏成型工序

目前绝大多数炭素企业采用的大都是常压式双搅刀混捏机,集干料加热,加粘结剂混捏于一体化。加热方式用蒸汽、电、导热油等。这种混捏机的缺点在于干料加热温度低,没有加压机构就导致粘结剂沥青渗透浸润到颗粒微孔中能力差,混捏出来的糊料均匀性较差,特别是粘结剂沥青分布性差,不均匀。对于干料先行加热,有的企业已用上干料加热器,根据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将干料预先加热到与粘结剂沥青熔化加入温度相匹配的较高温度。这就有利于粘结剂沥青先期渗透浸润到干料颗粒微孔中去,特别在特种炭材料生产中所用的干料颗粒粒径非常小,超细粉有的只有10μm以下,不采用干料加热及加压混捏是达不到良好的混捏质量要求的。在混捏机材质与密封材料上国内制造厂家选用的不够理想,磨损快,密封性差,新设备用不上多少时间就出现问题,令炭素企业非常伤脑筋,生产现场环境恶劣,粉尘、烟尘到处跑冒。在电极生产上国外炭素企业采用新型的混合器(强制混捏机),将预先加热好的干料输入混合器进行干混、加粘结剂沥青混捏、凉料一体化作业,整个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温度控制严格,糊料温差很小,一般都控制在±1℃范围内,糊料呈松散状,块度一般在20~35mm,这种新型混合器制备出的糊料可保证成型生制品内部结构均匀无缺陷。炭素生产上成型设备多采用挤压机、振动成型机、模压机、冷等静压机等。电极生产用挤压机要求具备恒压恒速连续挤压同步剪切功能和抽真空功能,这是生产大规格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挤压机必须具备的关键功能,如果不具备上述关键功能,那生产出来的生制品则保证不了内部结构的均匀性、稳定性。特种炭素材料的成型设备,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模压机,对各向同性度要求较高的材料则采用冷等静压机生产,但没有各向同性原料即使采用冷等静压机压制的生制品也达不到较理想的的各向同性度。目前低档次的特种炭材料,许多企业都采用模压机压制生制品。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的企业在生产颗粒粒径小于1mm的大规格细结构炭材料时开始采用振动成型机压制生制品,但压制0.15mm以下粒径颗粒的生制品难度很大。

特种炭材料使用上已发展到大规格超细颗粒,高强度、高密度,具有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的高端材料,现国内高端特种炭材料仍依赖从国外进口。2.2 浸渍工序

浸渍系统的装备与国外企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浸渍剂沥青和生产工艺上认识的差异。

浸渍前的焙烧制品表面除粘附填充料外,更重要的是其表面形成了0.5~2mm致密的结焦层,不清除掉粘附表面的填充料和致密层将导致浸渍作业时沥青渗透不均匀。目前,国内企业大多采用人工清除方式,这只能清除表面粘附的填充料,清除不掉表面致密层。焙烧坯品表面清理机是浸渍系统很重要的装备之一。预热炉对浸前焙烧坯品预热的均匀性是炉窑设计上很重要的,坯品预热不均匀,浸渍结果也不均匀,预热炉是影响浸渍效果的很关键的设备之一。2.3 二次焙烧工序

国内二次焙烧炉窑大多采用带盖式环式炉,敞开式焙烧炉,有的企业采用隧道窑,车底式窑进行焙烧作业,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一次、多次焙烧的窑炉基本不分,为节省投资都采用同一炉型进行作业,只是在工艺上加以区分。

国外二次以上焙烧窑炉基本上以车底式窑、隧道窑为主,作业时间短,采用计算机控制,能耗低,炉内温差小。不采用填充料保护,制品也不氧化。2.4 石墨化工序

石墨化工序上普遍采用的外热式艾奇逊石墨化电阻炉(AWG)和内热串接石墨化电阻炉(LWG),与国外相比在内热串接石墨化炉作业上缺少温度、压力平衡传感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

国内企业在石墨化送电作业上还是采用经验曲线开操作送电,而不是以温度变化、制品体积变化反映到压力变化上来,由计算机控制送电和压力平衡,这在石墨电极生产上是非常重要的。

特种炭材料的石墨化作业仍以艾奇逊炉为主,配以化学提纯处理。国外对小规模高端特种炭材料在石墨化处理后,为防止玷污,另行炉外化学处理提纯作业,以保证材料灰分达到1×10-6~2×10-6级别,甚至更低。2.5 沥青烟气处理

目前绝大多数炭素企业在处理焙烧作业产生的沥青烟气都采用电捕焦油器(静电除尘)捕集焦油,这种处理装置存在捕集下来焦油的二次污染源问题,而且经处理后排放的烟气中仍有少量有害物质,很难彻底根治。彻底解决沥青烟气只有通过焚烧法处理,将沥青烟气氧化焚烧后分解成二氧化碳、水蒸气排放,焚烧炉再配置余热锅炉回收大量热能。由于直接焚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现逐步改进成低能耗的蓄热床式催化氧化焚烧法来处理沥青烟气。3 技术

技术之所以作为企业的核心机密,正由于它是在企业自身不断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生产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完善总结分析改进提高后积累的一整套系统性的软件技术,亦称之为企业的专有技术。生产工艺的各项专有技术是以产品满足使用为前提条件,在企业现有装备条件、资源条件、管理条件下制定的,在企业生产经营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提高,不断完善,再用以指导生产实践。

国外炭素企业对旧一轮次以用过的专有技术往往有偿对外提供,技术转让费要价相当高。除将专有技术作为商品出售转让获取利润外,还要追加以往在技术开发中的投入成本。在与国外企业交流中能得到的都是国外企业旧的用过的技术信息。而正在使用的新的专有技术往往不会有偿对外提供转让的,即使出价很高也很难获得国外最新的专有技术。

生产工艺技术的相对稳定性是保证产品满足用户使用的前提条件。在用户对产品使用要求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在产品生产全工序过程中应用的生产工艺技术也应保持相对稳定,包括从原材料的选择到产品包装出厂的全过程。

生产工艺技术条件的改变必需在产品保证满足使用的前提下,要进行充分论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试验,直至新的工艺技术条件成熟稳定,达到生产全过程严密受控,质量稳定,产品经用户反复试验,最终能保证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后,才可以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指导新一轮的生产实践。

各企业的各项专有技术有可供借鉴受到启发的共性,更有企业自身特定的时期条件的个性特点。炭素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吸取其他企业先进的技术时是不能全盘照搬的。必须认真分析该项技术形成的特定条件,对本企业的适用性,避免盲目引进其他企业的专有技术。

炭素材料的生产专有技术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原料选择、添加剂的应用、工艺配方、模具嘴形曲线、热加工工艺、设备匹配选择、机械加工工艺、使用检测技术等。

工艺技术作为软件其可塑性很强,而装备作为硬件其可塑性很小。研究工艺技术关键在于如何掌握运用正确的基本科学原理,运用好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装备的基础理论,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拓展思路,有创新意识,在生产实践中经常能发现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关键原因,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装备一旦选型安装就位后相对难以作较大改动,工艺技术就要在装备条件下去研究如何适应装备的基本特性,调整工艺技术研究方案,必须做到软件技术和装备硬件的协调统一,如果不能协调统一,生产经营就无法进行下去。4 管理

炭素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与目标就是炭素材料生产全过程的严密受控稳定,达到产品保证满足用户使用条件,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去获取最大的效益。

管理作为一门软科学,越来越受到各炭素企业的关注。在管理上除了要确立管理结构模式,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标准、管理程序等一整套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措施外,很重要的就是对企业员工的管理。由于炭素材料的生产还属于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的基础工业。一个企业即使有了优质的原料,先进的装备水平,掌握了一定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一整套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措施,很难想象这个企业能生产出保证满足用户使用条件的高质量产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的炭素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集中企业的科技人员的力量出科技成果是可能的,但是一旦将科技成果转入工业化大生产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管理还跟不上要求。

企业在管理上要在不同时期确立不同目标前提下明确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激励各层次各部门全体员工的团队精神,一个没有全体员工团队精神的企业犹如一盘散沙,是发挥不出团队力量的。

管理要精细化,要将管理的各项内容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层次,每个角落,每一个员工,不漏掉任何一个死角。管理上要转变观念,有创新意识,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严密受控,产品质量稳定能保证满足用户使用条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要求提倡树立全员对用户负责的观念。

什么是用户?长期以来人们对用户的认识往往只局限在企业生产的产品通过市场营销渠道卖给直接使用的单位或中间代理商,把直接使用单位或中间代理商作为企业的用户。这种对用户认识的观念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用户应该理解为:你的工作对象就是用户。每位员工的工作对象都离不开人、机、料、法、环五个要素,不论在生产操作岗位上还是在管理岗位上,员工每时每刻都在和用户打交道,每个工作对象(即用户)又通过员工的工作制造出来产品。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也是用户的产品循序移动的全过程。

如何树立全员对用户负责的观念,首先要求每位员工自觉地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还要求每位员工了解、掌握自己的工作对象,要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仔细认真地研究自己的工作对象,特别是经常容易被忽略掉的每个细微环节。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对象研究透彻了,能熟练掌握运用自如了,才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工作基础条件,才能知道如何去对自己的用户负责,在本岗位上制造出合格产品。

树立全员对用户负责的观念,应将企业的管理目标逐层次分解,直至每位员工的工作对象上。在岗实施动态量化跟踪考核,依次体现每位员工对用户负责的真实业绩合格与否、优劣差异。

管理作为炭素生产很关键的一个要素,它能决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兴衰存亡,抓好管理这个关键要素,是放在炭素企业每位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篇2:生产要素

从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同志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其职责就是在不同的岗位上,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到位,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

一、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识。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安全意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要确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落实各种事故防范预案。加强职工安全培训,确立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理念。安全是企业和社会永恒的主题,永远是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常抓不懈。

(一)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要以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人本观为主线,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技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减灾减损,并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与健康。具体讲,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抓好安全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和外化于形工作。

首先,要建立安全基本理念并达到内化于心:

一是安全是法的理念。企业要依法安全生产、企业规章是法、违章作业就是违法,做到制度至上,按章办事。

二是安全是效益的理念。企业安全生产抓好了,企业才能增加效益,员工才能健康安全,社会才能稳定平安。这是对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最大效益。

三是安全“人、技、物”三防并重的理念。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物防是基础,企业生产投用的设备设施及工具要本质化安全,哪怕员工误操作甚至违章作业都不被伤害,技防是前提、即企业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过程监控技术、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尽可能使员工脱离危险作业区域和危险作业方式,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人防是关键,即企业要着力增加员工的安全知识和作业技能,降低员工操作失误的风险。

四是安全在自己的理念。员工需要自己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需要自己结合具体工作(作业)实施安全条件确认,需要面对生产工作条件按章操作,真正把健康安全把握在自己手里。

五是安全为自己的理念。安全生产为自己,只有员工主动自觉安全生产,企业才能持久长效安全生产。

其次,企业要建立安全基本制度达到固化于制。

要通过安全基本制度的建设,体现安全基本理念,承接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要求,明确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规则,实现安全生产的进程管理,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支撑。具体讲,就是要按照国标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在企业建立并运行适合本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部门履责,人人尽责”要求,建立起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体制、监督体系和隐患整改相匹配相协调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规范科学安全管理机制,使企

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第三,企业要建立安全基本设施达到外化于形。

要通过企业安全基本制度的贯彻执行,从设计入手,使企业设施、工艺及装备参数符合安全规范,设备选购及安装满足设计要求,使投用设施能够及时维检,要通过企业安全基本制度的实施,使用工具达到安全标准,劳动防护用品性能逐步提升,作业现场按制度标识与公告。

(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是企业人本管理的标志,需要系统策划,逐步推进。其基本要求是:

1、领导重视到位。企业各级组织应将安全文化纳入工作日程,在安全文化建设所需政策、物质、经费等各方面给予支持与保障,避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更不能使安全文化建设上紧下松、中间悬空,衰减打折。2、机构运作高效。企业必须要成立以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合力推动,主抓部门专门负责的安全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3、规划应切合实际。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应切合企业实际,做好现状分析,通过群众与专家的共同参与,取得预期的效果。

4、建设重点要突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有一个发展过程,突出企业设备设施及工器具的本质化安全工作,奠定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要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安全形象的识别系统,增强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自豪感,展示企业的安全生产形象。

二、安全法制《安全生产法》要广为宣传,深入人心。要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将那些被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上升为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体现安全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真正落实到日常生产生活中。

三、安全责任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企业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职责,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保障发展规划和新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主体,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要科学界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综合监管职能,要建立严格而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问责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四、安全科技安全是企业管理、科技进步的综合反映,安全需要科技的支撑,实现科技兴安。企业要采用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

五、安全投入安全需要投入,安全生产要付出成本,设备老化、安全设施缺失是安全的心腹之患,隐患不除,永无宁日。

企业是安全投资主体,要按规定从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生

产经营单位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同时要加强财务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因此,《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安全投入资金具体由谁来保证,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的性质而定。一般来说,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由董事会予以保证;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同时,法律还规定,对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事故等后果,上述保证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篇3:生产要素所有权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必不可缺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构成了生产要素的物质内容。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生产成果的分配必然要满足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要求。人们劳动要获得工资, 投资要求获得利润, 出租房屋或土地要获得租金。这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现实形态, 在经济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 不存在争议。我国经济学界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是什么?什么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对象?以马克思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本文试图从生产要素所有权的角度, 分析要素所有权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 对以上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述评

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先后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 我国理论界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争论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

(一) 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是什么

1. 各种生产要素都对商品价值的创造作出了贡献

有的人以西方经济学生产要素价值论为基础, 提出各生产要素都在商品价值的创造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作为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的各种分配形式, 也就必然要以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做出的贡献为客观依据。”[1]这种观点的实质是混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其理论基础是早已被马克思批判过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公式。有的人认为,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应该创新, 他们提出:“劳动也存在于产品、货币、生产手段等形式的劳动成果之中……这类劳动, 可以称之为间接劳动。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这两类不同载体的劳动, 都是价值的源泉。”[2]这种观点抹杀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不同作用, 是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翻版。有的学者从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出发, 认为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而劳动生产率又由包括劳动要素和诸多非劳动生产要素所决定, 这样, 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共同在价值创造中发挥作用。[3]在这种理论体系中, 价值决定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但在确定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分配中的份额时, 却又回到了西方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因此, 这种理论观点不过是用西方经济学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诸多理论形式中的一种, 并不具有理论创新的内容。至于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的诸多论证过程, 更是有待商榷。

2. 各种生产要素都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创造做出了“贡献”

“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必须考虑劳动和非劳动各自的贡献, 明晰分配的对象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 而不是价值这种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财富源泉多元论的具体体现”。[4]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讲, 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都是使用价值的源泉, 因此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 这种理论在论述分配的对象时摆脱不了自身的局限性, 我们将在后面加以讨论。

3. 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 既是它们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 也是指它们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

“财富不仅包括物质财富, 也包括价值形式的财富, 财富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富创造和价值形成是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知识、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共同作出贡献的结果。对于各种生产要素作出的贡献, 应该在财富包括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分配中得到承认, 即应当确立和贯彻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5]这种观点认为财富同时包含了使用价值与价值两方面的内容, 具有合理性。但是, 它的不足之处在它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当作既定的事实, 而没有考察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历史条件。此外, 由于各种生产要素都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创造作出了贡献, 在论及分配的依据和分配的对象时就不可避免的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

(二) 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什么

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主要是围绕着生产要素是按贡献参与分配还是依据所有权参与分配展开。

1.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它们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如果认为各种生产要素都对财富或使用价值的创造作出了贡献, 我们就称之为要素财富论。如果认为各种生产要素都对商品价值的创造作出了贡献, 我们就称之为要素价值论。无论要素价值论还是要素财富论, 他们都认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

2. 各种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关于按要素分配, 它指的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按各自拥有的要素份额参与分配社会新创造出的价值”, [6]“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要素的所有权或者产权关系”。[7]“分析收入分配问题, 应以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和产权理论为指导, 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 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能够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依据的, 只能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或生产要素产权。”[8]这种观点被称为要素分配产权论。我们认为,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 应该根据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的统一与分散的具体形式来决定, 不能一概而论。

(三)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对象是什么

1. 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对象是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

“按生产要素分配指的是财富的分配”。[9]“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必须考虑劳动和非劳动各自的贡献, 明晰分配的对象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10]这种观点看到了收入分配最终要依靠各种使用价值的分配来实现,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同时也忽视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货币关系普遍存在, 价值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物物交换经济条件下, 或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经济中, 单纯的实物分配才成为可能。所以, 这种观点在实践上也不具备可操作性, 在理论上具有片面性。

2. 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对象是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

如果这种观点是以要素价值论为基础的, 则这种基础早已被马克思所批判过。如果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则似乎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 即C+V+M。C代表具体劳动转移过来的物化劳动的价值, V代表抽象劳动创造的用来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的价值, M代表剩余价值。C用来满足简单再生产的需要, 不能参与分配。如果V+M部分都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 那么这种观点或者排除了按劳分配的地位, 或者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混为一谈。本人认为,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都是商品价值中的新增价值部分, 但是,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着严格的区分。

三、从所有权的统一或分散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信息、经营管理等相继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 丰富了生产要素的物质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了多层次的划分, 即实体型生产要素、渗透型生产要素和运营型生产要素。总之, 生产要素是作为整体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一) 所有权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前提

人类社会产生以来, 社会生产实践就需要各类不同的生产要素。然而, 生产要素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并没有自然进行, 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前提条件。具备了所有权的生产要素才有可能参与分配, 没有所有权的生产要素不能参与分配。例如, 农业生产中, 作物的生长需要土壤, 农民的耕作, 也需要阳光雨露。这些都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缺的生产要素。在农产品的分配中, 产品的一部分留给农民自己生活和生产需要, 另一部分作为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和支付其他方面的开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的阳光雨露却没有份参与分配。原因不言自明, 劳动和其他生产资料归农民自己所有, 土地归属于土地所有者, 阳光雨露却不归任何人所有, 是大自然的无偿赐予。阳光雨露不具备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所以不能够参与农产品的分配。农产品的分配是这样, 其他一切行业的分配也是如此。生产要素所有权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前提。

(二) 生产要素所有权的统一或分散对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影响

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必要前提。一种生产要素能否参与分配, 还要取决于要素所有权统一与分散的具体形式。

1. 劳动要素所有权统一, 非劳动生产要素所有权统一

在这种情况下, 各种生产要素都不参与分配。在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成员的简单生产工具统一归氏族集体公有, 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是统一的。氏族成员是氏族的一部分, 在集体的统一安排下劳动, 其劳动也归氏族集体所有。劳动成果的分配, 不是按照各类要素的贡献大小分配, 而是按氏族成员人口平均分配。在奴隶制庄园经济中, 全部生产资料都归奴隶主所有, 奴隶只是奴隶主“会说话的工具”, 因此, 劳动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权都统一于奴隶主。在奴隶制经济中, 全部劳动成果都归奴隶主所有, 奴隶只能得到勉强维持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在个体经济中, 个体手工业者和个体农民对自己的劳动和其他生产资料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他们没有必要把收入的某一部分看作是某种要素的贡献。所以, 这里也不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

2. 劳动要素所有权分散, 非劳动生产要素所有权分散

在这种情况下, 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做出不同的贡献, 依据各自的要素所有权参与分配。分配的对象是商品价值中的新增价值即V+M部分。在资本主义企业中, 劳动要素的所有权归每一位工人所有, 资本家只拥有其使用权。其他非劳动生产要素分别归各自的所有者拥有:生产用地归土地所有者所有, 借入资本归借贷资本家所有, 自有资本的所有者是各个投资者, 技术、专利等非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都有各自不同的所有者。劳动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权都是分散的。在分配关系中, 生产工人获得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部分。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各自的要素所有权对剩余价值进行分配。地租、利息、股息等非劳动收入就是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 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依据和对象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基本相同。

3. 劳动要素的所有权分散, 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统一

在这种情况下, 具有统一要素所有权的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参与分配, 只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证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中, 生产资料实行单一全社会所有制, 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是统一的。劳动者拥有自身劳动的所有权, 是自己的主人。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外, 不能向社会提供任何其他东西。因此, 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中, 社会只能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所以, 劳动要素是按照贡献大小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生产资料完全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企业中,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是统一的, 企业的劳动者拥有自身劳动 (或劳动力) 的所有权。这种情况下, 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生产要素同样不参与分配, 公有制企业根据每一位职工劳动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这种贡献是指企业劳动者对企业产品的价值创造作出的贡献。分配的对象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 即新增价值中的V部分。企业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 其中一部分留给企业作为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 另一部分则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各种渠道, 在全社会分配。“M的社会分配归根到底是按照‘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原则, 最终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11]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由于具有统一的要素所有权, 因而不参与分配。能够参与分配的只有劳动。劳动不仅仅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存在, 而且成为对社会产品或价值进行分配的唯一依据和尺度。因此, 按生产要素分配或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提法, 在这里没有意义, 这种分配方式的实质就是按劳分配。

4. 劳动要素所有权统一, 非劳动生产要素所有权分散, 这种关系在现实经济中不存在

以上, 我们考察了各种经济形式中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前提、依据、对象。以此为基础,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条结论:第一, 无论何种生产要素, 其参与分配的充分条件是具有分散的要素所有权。第二,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本质区别在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 在具有分散的要素所有权的前提下, 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分配;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是劳动成为分配的唯一依据和尺度。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考察

我们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在存在分散的要素所有权的经济范围内, 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依据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对新价值V+M的分配。

(一) 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适用范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除了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 还包括各种独立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经济成分。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范围内, 应采取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成员可以凭借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获得各种形式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股份合作制经济也应以按劳分配为主, 按生产要素分配为辅。个体经济以劳动者个人劳动收入为主。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经济成分中, 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依据各种方式, 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分配。所以, 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经济成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适用范围。

(二) 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要素所有者对要素的所有权, 而不是其贡献。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创造价值的只有抽象劳动。其他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所以, “要素价值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在使用价值创造中, 劳动 (具体劳动) 和其他生产要素都发挥各自功能。配第说:“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是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10]各种生产要素虽对使用价值的创造作出贡献, 但并不能以此为依据参与分配。原因在于, 第一, 迄今为止, 还没有一种经济学说能够提供一个标准或尺度, 用来衡量不同质的各种生产要素对同质的使用价值的量的贡献。第二, 使用价值不能直接成为分配的对象, 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对象是生产中的新增价值V+M。所以, “要素财富论”的观点虽然合理, 但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可见,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不是其贡献, 只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是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这种凭借所有权所获得的收入量的多少, 是通过市场机制, 价值规律来调节和确定的。

(三) 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对象是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V+M。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中,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凭借所有权参与对M的分配。工人凭借对劳动 (或劳动力) 的所有权获得工资。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 非公有经济成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适用范围。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首先对新创造的价值M按资本份额进行分配。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职工也可以按股分红, 参与M的分配。对V的分配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点。如何在对V的分配中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是我们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难点。

参考文献

[1]白永秀, 惠宁.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J].西北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3 (8) .

[2]李小芳.按贡献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分配[J].社会科学家, 2004 (11) .

[3]蔡继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含义[J].学习论坛, 2004 (7) .

[4]张桂英.分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西部论坛) , 2005 (10) .

[5]逄锦聚.论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J].南开学报 (哲社版) , 2004 (5) .

[6]吴宣恭.关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 2003 (12) .

[7]陈永志, 任力.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J].经济评论, 2004 (2) .

[8]张作云, 陆燕春.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思考[M].中国经济出版社, 289页.

[9]汤美莲.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三位一体”公式有本质区别[J].贵州社会科学, 2005 (9) .

篇4:生产要素改革全面提速

记者多方了解获悉,为培育发展经济增长新动力,“十三五”期间,中国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有望全面提速,进而通过打造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引擎”,促进新技术诞生,推动环保、养老、医疗、金融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转换:形成人力资本优势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当前这一增长动力转换阶段,这就需要重点培育发展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于培育发展新动力,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第一个提到的就是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记者表示,十多年来,中国土地、资金、人工、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再加上税收、行政等成本,已经使企业不堪重负。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解除要素供给抑制、降低要素供给成本、提高供给效率,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涉及一系列改革,但是在当前老龄化大背景下,有利于增加劳动供给的改革可能更为迫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平表示,当人口红利耗尽及物质资本再生产速度放缓时,支持经济新常态的要素也相应发生变化,此时,物质资本再生产应该让位于人力资本再生产。

加快形成人力资本新优势,需要推进教育、科研等一系列改革,但是见效更快的可能还是户籍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2015年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家电等消费。据“十三五”规划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测算,在未来城镇化减速的背景下,充分成功的户籍制度改革有望提升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1到2个百分点。

升级:推动新产业新业态

生产要素改革是培育发展新动力的基础,然而要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一个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二个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通过“双引擎”,中国政府试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政府要从以往的“重扶持”转向“重环境”。在创新驱动的大环境下,政府尽可能不要去制定具体的技术路线,因为行业变化很快,未来很难预测,最重要的还是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从目前来看,新产业、新业态很可能会从大环保概念中孕育出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认为,8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有可能成为我国新兴支柱型产业。这其中一半和环保相关,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汽车。

服务业则是另一个“富矿”。这方面一个新的变化是,除了此前一贯强调的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外,政府现在也更加重视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从增量角度观察,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似乎更受重视。2015年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

平衡 适度扩大总需求

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除了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这是因为,新的需求同样有助于产业转型升级。在刘世锦看来,供求是双方面的平衡关系,供给侧改革最终也是在创造需求,是在解决需求的问题。通过供给侧的改革创造出的新的需求更可靠、更实在、更具有可持续性。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系统阐述了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新动力的总体思路,并圈定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和品质提升型消费等在内的六大领域将作为新消费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寻找新的投资需求同样意义重大。建议稿中提出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这既有助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又有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韧劲。

出口方面,“十三五”时期的着力点在于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

正如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所说,建议稿中关于“三驾马车”的部分,不是简单从刺激投资、刺激消费和刺激出口的角度来看拓展这三大新动力,而都是从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的。“不能从原有角度去看待需求问题,而必须从怎么通过改革创新来使新消费得到满足和释放,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来使投资效率提高、有效投资增加,通过品质提高来增强出口竞争力,而不是以贬值或提供更多出口补贴来推动出口增长。这种表述变化,体现了供给经济学从供给侧来推动、培育新增长动力的想法。”徐林说。

篇5:生产管理主要要素

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管理人员注意的,就是人、机、物、法、环五要素。

一、人:

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拉组长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

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企料,改变过去的手锯为现在的机器锯,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原来速度慢、人体力还接受好大考验;现在,人也轻松,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三、物:

就是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现在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不论你在那一个部门,你工作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生产运作。当然,你不能只顾自己部门的生产而忽略其后工序或其他相关工序的运作;因为企业的运作的是否良好是整体能否平衡运作的结果。

所以你在生产管理的工作里面,必须密切注意前工序送来的半成品,仓库的配件,自己工序的生产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情况。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一个能纵观全局的人;能够为大家着想的人。

顾名思义,法则。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它包括:工艺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计划表,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他们在这里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条件

五、环:

指环境。对于某些产品(电脑、高科技产品)对环境的要求很高(ISO9001:2000工作环境: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环境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比如:音响的调试时,周围环境要求应当很静。食品行业对环境也有专门的规定,否则,产品的卫生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现在对工业制造企业也有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引进。5S运动也是企业对环境提高要求的具体表现。

篇6:煤矿生产要素公示内容

xx煤矿生产要素公示内容

1、煤矿名称、开拓方式

2、采煤工作面个数、现采煤层、瓦斯等级、水文地质类型

3、设计(核定)生产能力,开采工艺、设计采区回采率

4、从业人员数量:

上一篇:雨夜思绪写景美文下一篇:在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