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企业家

2024-05-24

农民企业家(精选6篇)

篇1:农民企业家

近年来,镇深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及《市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支持返乡创业、促进大众创业”思路,进一步畅通创业渠道,改善创业环境,全力推动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在全社会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建设“新城区、三江核心区、生态宜居区、活力创业区”的伟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多方联动,协调推进。我镇积极加强对创新创业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对创新创业形式的分析研判,立足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确保各项就业目标完成和就业局势稳定;协调分工,确保责任制落实。进一步充分发挥会、青年团、妇联、残联的作用,依托商会等民间组织,设立创新创业指导小组,整合资源,凝聚力量,调动社会各方促进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并对其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发挥工、工商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人社局)

严格考评,狠抓落实。将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各部门、各村(社区)年底目标考核,细化目标任务,确保政策落实;将就业创业服务、资金投入、群众满意度等指标作为分管领导及创新创业指导小组的考核内容,提高权重,并层层分解,加强督促检查,层层抓落实,对落实不力的,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对在推进创新创业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或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不履行促进就业职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对有关负责人及具体责任人实行问责。

全力以赴,解忧去疑。对返乡民工创业者,要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加大返乡民工创业联系帮扶力度,与返乡创业民工交朋友,定期“拉家常”,随时掌握生产经营的动态,收集汇总和反馈通报制约返乡民工创业的信息情况,广泛开展送法律、送商标、送合同、送信息、送信心等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所需、所难、所困,使党委政府成为返乡民工创业的坚强后盾。

二、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政策扶持

采取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搭建创业平台,只要不是违法违规项目,又不影响环境和持续发展的,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大开“绿灯”,畅通“绿色通道”,在资金扶持、证照办理、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优惠和便利,近距离为其发展支招,集中解决创业者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困难,逐步建立健全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长效机制。

针对农民工创业中存在的融资难、择业难、投资难、发展难、落户难、生存难等障碍,我镇坚持因地制宜、因市制宜、因情施策,及时出台了一些具有针对性、扶持性、鼓励性和激励性的政策,通过借力媒体宣传、依托商会沟通、驻外联络推介,灵通信息,让返乡创业有渠道,鼓励有文化、有技术、有市场经济观念的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就业创业;通过建立创业基地吸纳创业、创立网上平台促进创业、加快项目建设带动创业,拓展空间,让返乡创业有平台;注重引进技术领先、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投资者,培育壮大高水平、有潜力的本土企业;通过加强信息引导、开展创业指导、优化政务服务,强化服务,让返乡创业有保障。

三、加强创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

篇2:农民企业家

—记通山鲜虾戏水农家旅馆董事长 总经理严四日

严四日,男,1967年出生的黑脸膛的汉子,鲜虾戏水农庄董事长、总经理,数百万身家,但农民质仆的本色永不消褪,一年的日子里总有百把天,他从家用小车下来,落眼你看到的总是一双穿几元钱凉拖鞋的天足。这双天足,率先在湖北省通山县开办农家乐农庄旅馆,现经营着银盘级鲜虾戏水农庄旅馆,日均接待游客260人次,年产值300万元,直接就业岗位20余人,引领出通山县农家乐农庄形成产业化发展,全县同类餐饮农庄数以百计,带动就业数以千计。为一方农民致富闯出一条新路。2012他被湖北省推选为全国先进创业个人到中央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

一、为脱贫 尝尽甘苦

严四日少时家里人口众多,兄弟姐妹9人,他是老九。家庭贫困,14岁辍学做篾匠徒弟,瘦小的身材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挤动,显得十分吃力,稍大以后,拼身体去卖零工,替人砍竹,挖土方,搬石头,为了生计,他尝遍了生活的艰辛,他妻子回忆起当时结婚的时候分家,那时的全部家当就是一间瓦房,住厨都在一起,一家人挤在一起,还欠着600元的帐,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现在每每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严四日都觉得很心酸,生活的艰辛让他品尝够了贫穷的无奈与窘迫,由此也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穿着上他对自己很“苛刻”,只要穿暖就行,现在已经有百万资产的他穿着依然很随意。体味到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困苦与忧愁,让他更懂得珍惜得来不易的生活,更增添了他战胜贫穷的勇气。

个亮点,一个特色,为破解我县富余农民就近就地致富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三、经营中 总结经验

在农家乐经营中,严四日主动向其他农家乐经营户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农家乐经营的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客人。

一是注重服务质量,诚信经营,礼貌待客,不坑蒙欺骗,坚持优质服务与诚信原则。在经营中,常常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总会有一些刁蛮不讲理的游客,但我们从不和客人争吵,始终都能心平气和、耐心地和客人交流,直到最后化解分歧为止。

二是结合自身实际,挖掘当地潜力,突出自身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利用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开展充实农家乐生活,充分利用通山的山村文化特色。农家旅馆里面圈塘养鱼,引流动的山泉水注入鱼塘,提高了鱼的品质。让游客既可以享受垂钓的乐趣,又可以品尝自己亲手钓的鱼,让辛苦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更好的放松自己的身心,以感受内容丰富的山村文化生活。

三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挖掘农家特色美食。即利用一些具有营养价值高,又有美容保健等疗效的野生蔬菜来丰富农家美味餐桌。如我县当地的特色美食芍粉坨和当地盛产的野菜——苦菜等,特色的烹饪手法和天然的绿色食材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品尝,使很多人在吃过之后还回味无穷。

四是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民俗风情溶于一体,吸引游客前来休闲、避暑。我县的著名景区——九宫山风景区,是AAAA级风景区,它雄奇险峻,景色迷人。春可赏花,夏好避暑,秋看红叶,冬览雪景,既有南国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国风光之壮美,为华中地区闻名的避暑游览胜地。每年来这里旅游的游客超过200万人,我们积极利用景区带动作用,让游客在观赏秀美风景的同时又能品味香醇的美食。

五是加强食品卫生、安全、价格等方面的管理,切实为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消费环境。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卫生,就不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就不会选择我们的饭店进餐,良好的卫生环境既是对游客负责,也是对我们能否长久经营的一个考验,没有一个安全保障和合理的价格,就不可能招来回头客。

四、悯贫助民孤,共同致富

篇3:赣西地区农民企业家培育对策研究

一、赣西地区农民企业家现状分析

(一)目前赣西地区农村劳动力现状

2005年统计资料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增长高峰期,出生人口逐步进入劳动力年龄段,赣西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逐年增长。“十五”前4年,赣西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别比上年增长3.8‰、5.6‰、6.4‰和7.9‰,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4年底,赣西地区总人口达到78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3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9.95%,农村劳动力人口3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47.62%。

从年龄结构上看,赣西地区农村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2004年,16—25岁、26—35岁、36—45岁、46—50岁及51岁以上农村劳动力,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9.6%、17.4%、21.3%、14.5%、27.2%,而16岁~50岁的中青年农村劳动力比重就达到了72.8%。在这支劳动力大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重较高。2004年,文盲或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比重分别为1.6%、22.5%、58.4%,三者之和高达82.5%,而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三者之和仅为17.5%。由此可以看出,赣西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总体偏低。

(二)农民企业家现状分析

目前赣西地区农民企业家数量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民企业家没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总体素质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才总量严重偏少。据统计,赣西地区农民企业家1.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0.4%,农村乡土人才4.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4%。二是农村人才结构不平衡。农民企业家中,农业技术人员920人,畜牧业技术人员370人,林业技术人员560人;农村乡土人才中能工巧匠5350人,经营能人1420人,生产能手3380人。三是产业结构人才配置不合理。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三次产业比例渐趋合理,但产业结构人才配置不够合理,第一产业人才配置相对薄弱,文化程度高的比例偏低。由于农村人口多,耕地少,农业效益比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年龄偏高,女性偏多,文化素质偏低。而文化素质较高、年龄轻或有一技之长的人多转向从事二、三产业。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近年来,通过农函大、农广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形式培训了大量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但真正掌握和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培育和塑造农民企业家的要求,在培育原则、内容、途径和机制上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虽然赣西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具体的培育措施,但由于人员、经费、条件等制约,真正面向农村的人才培训班几乎没有,与农民企业家的求知欲望和致富要求相差甚远,离中央文件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

就赣西地区而言,绝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传统的农业耕作或只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据调查,赣西地区农民受教育的年限仅为6.8年,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比率仅为13%。

(三)农村人才总量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据相关调查资料分析显示,赣西地区农村人才总量明显不足,整体素质不高, 具有较高素质的实用人才稀缺,能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人才更少。赣西地区630万农村人口中,实用型人才仅为43.155万余人,占农业人口的6.85%。在这些人当中,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不到7%,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开阔,很难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步伐,很容易在经济和科技的激烈竞争中落伍。

三、对策

(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

缺少资金是制约农民企业家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财政应将每年农民企业家开发培养经费纳入部门预算,保证支付给承担农民企业家培养任务的机构。政府应建立农民企业家发展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农民企业家教育培训的投入。对实施的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争取逐年增加投资。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企业家的培训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拓展信息传递渠道。按照投资、收益和承担风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支持和带动农民企业家在创业中发挥作用。畅通渠道,及时把各类项目和先进技术优先传递给农民企业家,扶持农民企业家优先参与由政府资金支持的农业项目。支持农民企业家领办或创办经济实体,开发农业示范项目。要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外来投资参与农民企业家的开发培养。

(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要造就和培育农民企业家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必须抓好农村基础教育。首先,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农村全体学生。不能将农村基础教育变成升学教育,应当通过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意识,克服农民在教育投入中的“短视”行为。只有使全体农村儿童和青少年基本素质都得到普遍提高,才能达到普遍提高未来赣西地区农民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其次,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使农村基础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再次,农村基础教育要与农村社会经济实际紧密结合。要通过分析农村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村青少年学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应增设一些能够适应本地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课程,使学生掌握一些从事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本领。

(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农村中青年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技能素质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的文化教育与科普教育结合起来,将扫除文盲与扫除科盲同步进行,采取措施从人、财、物各方面来提高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比重。二是稳定和完善农林牧水等技术人员队伍和网络。农林牧水技术员是推广农村新技术的带头人,要充实和稳定这支队伍。每个乡镇要建立和完善农技站、畜牧站、水利站和林业站,确定编制,拨付事业经费,实行有偿和无偿服务相结合。每个村要有3-5名农民技术员,带动农村科技进步,形成农村科技培训网络。三是以产业为依托培训致富能手。要从本乡本村实际出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畜则畜,大力发展农村支柱产业,把发展支柱产业和培育农民企业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培训课堂放在田间地头,把科技知识送到有支柱产业的农户中,使农民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支柱产业的建立,带动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学,实现人人懂技术,户户有产业。

(四)努力提高农民企业家的素质

企业家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生命力,企业家的多少又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农民企业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实践证明,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与企业家素质的高低是息息相关的。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对农业企业家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农民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农民企业家的素质。面对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和国外农业企业的挑战,作为农民企业家要始终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技能和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把握农业企业的运作规律,勇于实践和总结创新,培养自己的好学精神,善于从自己及别人的成功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有世界眼光、有战略思维、有经营管理能力、有工作激情、有魄力和自信心的经营管理人才。

摘要:为深入了解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 2008年底课题组以赣西地区的宜春市为试点, 走访了宜春市农业畜牧水产服务中心、农开办、就业局等政府部门, 深入部分村镇调查了农村劳动力和农民企业家整体素质的现状, 了解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实施情况, 基本摸清了制约农民企业家整体素质提升的成因, 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农民企业家整体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赣西,农民企业家培育,对策

参考文献

[1]孙文学, 张维新.农村人才需求结构与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4 (25) .

[2]肖兴安等.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走向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

[3]潘洪江, 王兆云, 王玉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4]何枭吟, 焦成焕.制约农民企业家成长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乡镇经济, 2008 (8) .

[5]翁乾麟.农业企业家与传统农业的改造[J].学术论坛, 2005 (5) .

[6]刘伟章.中国亟需培育一大批农业企业家[J].湖北经济学院报, 2008 (6) .

[7]焦立新.对提升农业企业家素质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3) .

篇4:一个农民企业家的绿色传奇

从一濒临倒闭的乡镇砖瓦场,到山东省重点企业集团、国家级农字号大型企业、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出口加工基地。在一片肥沃的土地上,宫学斌创造了一个传奇故事。

1975年,宫学斌接管了当时濒临倒闭的莱阳县龙旺庄镇砖瓦场。他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当年扭亏为盈。1986年砖瓦场转产,创办了莱阳市果菜保鲜总公司。从此,公司目光瞄准国际市场,大力发展食品加工这一朝阳产业。1989年10月,果菜公司与美商合资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烟台新味食品有限公司(现更名为“烟台商都料理食品有限公司”)。1996年3月,公司组建为国家级企业集团。

20多年来,宫学斌运筹帷幄,抓住机遇,不断与国际标准接轨,企业发展迅速。目前,龙大集团下辖27家合资和全资子公司,集食品、木器、包装等多种产业为一体,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重要的速冻食品生产出口基地。目前,集团有员工23000人,总资产20亿元,系列精加工食品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美国等国家。“LONGDA(龙大)”商标成为为“中国驰名商标”,龙大牌粉丝为“中国名牌”产品,龙大品牌被认定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龙大集团先后获得“中国企业1000大”、“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等荣誉。2006年,龙大集团完成销售收入33.33亿元,出口创汇2.03亿美元,实现利税2.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1%、26.5%和42.6%,创历史最好水平。2006年10月,龙大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全国首批“出口食品农产品免验企业”资格证书。

“我是一个农民,就要为农民多办事,办实事。我没有别的追求,为了龙大能给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活着干,死了算”。秉承“发展绿色创汇农业,让绿色升值,让绿色富民”的理念,宫学斌几十年如一日,视事业为生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始终从农民的利益出发,走共同致富的路子。龙大以“富裕中国农民”为己任,通过蔬菜的精、深加工出口,把分散的原料生产和大市场有机地连结起来,形成了龙头带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加工、加工带农户的龙型产业体系,产业链延伸到全国10个省区的70多个县市,带动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加工的农村劳动力达50万人。

近几年来,龙大面对国际市场凸显的技术壁垒,沉着应对,果断决策,在一次次“破壁”中迅速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龙大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农场(养殖场)”模式,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建立减农药残留蔬菜基地(农场)2000公顷,采取合同化管理和追踪管理模式,构建起企业与种植户密切协作的种植加工链条;率先实施生猪福利养殖,在重点抓好自养6万头规模的高标准的养殖场的基础上,推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检防疫、统一销售”,已开发合同养猪场100多个,建立起“标准化养殖、规模化经营、规范化服务”的生猪生产模式。目前,龙大的有机蔬菜基地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养殖基地被列为国家生猪储备基地场。

龙大集团在企业经营中全力推行多元化发展战略,建立了山东省内大型的包装厂;与世界家具零售商业巨头宜家公司合作,发展木器加工业;在国内设立了35个办事处,在日本东京,美国纽约、洛杉矶以及南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驱动“亚洲市场、欧美市场、国内市场”三驾马车,构架起了全球化营销的格局。近两年,龙大把肉食加工作为内贸的支柱产业,以肉制品的研发、销售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国内贸易和企业品牌建设,使肉食产业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在宫学斌的带领下,龙大集团立足产业化、依托标准化、推进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在其带动下,周边地区的农业和农村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一,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从1992年至今,公司先后从日本、以色列等地引进了牛蒡、黄秋葵、荷兰豆等30多个蔬菜新品种,全部成功进行了繁育推广,更新了蔬菜的品种结构,基地覆盖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安徽等10个省区70多个县市。公司按国际标准构建起科学规范的集PIC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基因传播,饲料加工于一体的生猪生产基地,建设万头养猪场3个,带动100多户农民兴建了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年出栏生猪80多万头。其二,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公司以蔬菜加工出口为主导,构架起龙头带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加工、加工带农户的“龙型”产业链,带动配套的初加工企业及加工网点100多个,吸纳省内外从事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方面的劳动力达50万人。公司员工中90%以上来自省内外农村,人均年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其三,拉动了服务业发展。公司在省内外农村设立的原料基地和食品加工厂,直接拉动了周边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的发展。仅在龙大工业园区,就先后兴起商店、餐饮、娱乐服务等个体经营户300多家,形成了商业一条街,户年均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篇5:一位执著追求的青年农民企业家

谭升平是大桥镇塔冲村9组人,1978年出生,现年34岁,高中文化,现为广东省东莞市中堂中顺塑料制品厂总经理。从一人普通的打工仔到拥有个人净资产6000多万元的公司老总,谭升平凭着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一路艰辛,一路血汗,一路凯歌,闯出了一条闪光的企业路,成为了当代青年农民的佼佼者,无愧于青年农民企业致富的楷模。

一、艰难创业

1998年,谭升平高考落榜,大学梦破灭。他这位血气方刚的青年落榜不落志,20岁的他怀揣创业致富的梦想只身南下广东闯荡。在起初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没有如愿找到工作,他成为了一名“无业游民”,经常露宿街头,甚至每天只能吃一包快餐面赖以充饥,身陷困境的他,没有选择放弃和逃离,选择坚持和坚守。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进入了一家塑料厂打工。对当时身处逆境的谭升平来说,有了一份工作就有了维持生计的资本,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由于谭升平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吃苦耐劳,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他的工资也迅速由几百元上涨到几千元。但谭升平并未满足,而是在勤恳做事之余,利用一切时间,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各类市场流行款式塑料制品的制作技术,一年之后,他便全面掌握了当时畅销的塑料品制作技术。2001年,他凭着出色的工作业绩和过硬的技术本领,被聘为厂里的技术师傅,可享受10万余元的年提成收入。岗位的晋升和收入的改观为他之后实现创业致富的梦想积累了经验和财富。2005年,眼观时机和条件成熟,谭升平谢绝了老板的强力挽留,毅然决定创办中堂中顺塑料制品厂,走上了独自创业的道路。建厂之后,他瞄准中高档塑料制品的广阔市场,凭借良好的市场信誉和技术,迅速拓展了业务,在几年时间内,所生产的塑料制品就远销到新疆、内蒙、湖南、四川等地。近几年来,为使工厂朝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发展,谭升平一方面广纳贤才,一方面强化工厂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他本着精工细作,追求卓越,客户满意,持续改进质量的方针,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目前,工厂拥有员工2380人,5条生产线,产品380余种,年销售收入1.8亿元,年创利税2000多万元,年收入1300余万元。谭升平通过不断追求,终于在东莞开创了一片广阔天地,成就了创业致富的梦想。

二、情系乡邻

谭升平富了,可他没有忘记乡亲们同,没有忘记这一方生他养他的故土。对谭升平来说,每次回家探亲是他心里最不安的时候。看着父老乡亲们还苦苦守着一亩三分田,过着并不宽裕的生活,他心里不是滋味。因为他也是农民出身,家里曾经也是那么贫穷。纯朴的乡情深深地触动着谭升平的心,他总是想,我一个人富裕算不了什么,只有带领乡亲们致富,那活着才有意义。谭升平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铁了心要带领乡亲们奔向致富路。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企

业,接纳和安排了280多名本地贫困群众就业,让他们到自己的公司打工挣钱。对于家乡来工厂打工的乡亲们,谭升平一方面关心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关注他们的成长,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致富能人,本地的老百姓都翘起大拇指说:“谭总致富不忘乡亲,富了不忘本,真是个大好人啊!”对所有员工他都真心相待,真情相助,坚持每月发清工资,从不拖欠和克扣。谭升平这一举动,既为自己赢得了员工们的充分信任,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极大地调动了员工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加了企业发展的凝聚力。他之所以能够在风云莫测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企业,正是源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是他成功的秘诀所在。如今的谭升平不仅享誉当地,更为本地群众所称赞。这背后,蕴含了谭升平一颗赤子之心,一片家乡之情。

三、造福桑梓

谭升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的企业家。他致富思源、富不忘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总是尽力为家乡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人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不能忘本,要为社会、为家乡的发展多作贡献。”这是谭升平的一番朴实的话语,也是他成长道路上始终不渝的宗旨。多年来,他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尽自己所能,为大桥镇的经济发展出力献策,真情反哺社会。一直来,他经常为家乡慷慨解囊捐款修桥筑路,致力家乡建设和扶贫捐款等,如捐资修建了胡套、塔冲等村道和水利设施,从根本

上解决了当地群众行路难、用水难等问题。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乡情,在外打拼多年,如今富裕起来的谭升平,时刻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时刻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2010年家乡水泥路硬化,他捐款20万元,每年对贫困户捐助5万元,此外,他多年还坚持对家乡敬老院的老人嘘寒问暖、送医送药。他真情为民的义举赢得了家乡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赞扬和肯定。家乡的所有公益事业建设,他都慷慨资助,“富而有仁”是谭升平的美德,他的事迹有家乡广为传颂。

篇6:政府推动 企业带动 农民致富

——巨宝庄镇小南梁村发展肉鸡养殖增加农民收入的调查

小南梁村位于丰镇市巨宝庄镇西部,毗邻102省道,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现有40户、106人,耕地580亩,是典型的旱作农业生产区,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杂粮杂豆等传统作物为主,农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慢。为了拓宽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2009年巨宝庄镇把小南梁村确定为全镇新农村示范村,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总体要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经过几年努力,该村逐步建立了育肥牛场、白酒酿造、鱼塘等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产业链,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立足实际,推动肉鸡养殖规模化

小南梁村有养鸡传统,但养殖规模小、效益差,形不成产业,市场竞争力弱。2011年,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方考察、调研,认为肉鸡养殖业不仅是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项目,而且能够进一步完善该村循环经济产业链,决定把发展肉鸡养殖业作为一项带动群众增收的大项目来抓,确定了“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民致富”的思路,积极进行招商引资,成功与内蒙古绿蒙远大禽业有限公司达成了肉鸡规模养殖协议。项目引进后,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无偿划拨村集体闲置荒地100亩用于鸡舍建设,协调市有关部门投资20万元,1

解决了养殖小区水、电、路“三通”问题。公司投入资金600多万元,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建成标准化鸡舍22栋,7月份投入运行。

二、创新模式,促使肉鸡养殖效益最大化

养殖园区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农户自愿与公司合作,形成一种委托养殖模式,实行订单式经营、合同化管理。公司和农户实行“四提供一回收”,即公司为农户统一提供鸡苗、饲料、药品、技术等一条龙服务,按照合同价格回收农户产品,农户按公司的技术与管理要求把鸡养好。在资金运营方面,每栋每栏需成本费用12万元,其中公司出资3万元,养殖户出资3万元,公司担保贷款6万元。这种养殖模式,充分发挥了“公司+农户”的经营优势,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实现了农户与企业的“双赢”。通过近半年来的养殖,农民增收效果非常明显。每栋鸡舍可养鸡6000只,出栏5000只,平均毛重5斤,每斤公司保护收购价为5.5元,每栏毛收入就是13.75万元,扣除每栋每栏成本费用12万元,每栏纯收入1.75万元。每栏从雏鸡饲养到成鸡出栏为45天,出栏后鸡舍消毒15天,每年按5栏计算,每栋年纯收入8.5万元。同时,每栋鸡舍日常管理需3名劳动力,可带动周边60多人实现常年就业,每人每月按1000元计算,可直接增收70多万元。

三、几点启示

一是规模化种养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必须形成规模,才具有较强竞争力。只有通过规模化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把产供销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减小市场风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政府引导和扶持是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的保证。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牧业产业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这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如果没有政府的积极引导,单纯依靠群众自发进行调整,很难实现产业化。小南梁村在发展养鸡业方面没资金、没技术,但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在引进项目、制定优惠政策、发动群众等方面给予扶持引导,实现了农民和企业的“双赢”。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带着微笑出发下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