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1年海事工作要点

2024-08-21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1年海事工作要点(共8篇)

篇1: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1年海事工作要点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1年海事工作要点

2011年海事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工作,践行“三个服务”,深化“三个一”理念,以建设“四型海事”为主线,不断提高海事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海事科学发展,为海事“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强化履职责任,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一)加大对危险品运输、低质量船舶运输、船舶超载、砂石船监管力度,进一步优化通航环境,努力消除事故隐患。在世博联动执法的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合力的提升。专题研究成山头分道通航制外部水域、陶土和含水矿砂运输等特定水域和特定船舶的事故特点,着力排查水上安全隐患。

(二)做好船检体制机制研究。加强船检技术支持体系和技术规定建设。落实船舶法定检验机构职责和注册验船师责任制。研究建立中国籍船舶首检负责制。加强船检机构资质管理,加大船舶检验质量监督力度。建立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新机制,杜绝“大船小证”现象。

(三)逐步建立公司、船舶安全风险等级评价与风险防控互动机制。切实强化安全监管,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的严格追究责任。开展体系管理效果评估,突出体系审核重点,加大审核力度,切实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机构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审核质量。

(四)推进油污应急指挥机构建设,组织完善应急预案,做好《防污条例》的实施工作。加强重点封闭水域的防污染工作。开展船舶废气排放控制对策和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建立完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加强压载水公约研究。

(五)全面做好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履约准备工作。大力推进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船员教育培训指导,加大船员操作性检查力度,提高船员素质,强化船员安全责任意识。

(六)组建海上事故安全调查队伍,全面开展海上事故或事件安全调查。修订《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调查处理程序》,制定《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规定》。加强对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人为因素的调查和事故调查后评估工作。开展对单位运量水上交通事故统计指标的研究。

(七)推动出台“船舶登记管理和审判管理的联合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开航前检查制度。积极应对欧盟PSC检查新机制,制定降低我国国际航行船舶滞留率的措施。积极参与东京备忘录关于PSC检查政策的研究。

二、坚持主动融入,服务航运经济健康发展

(八)继续支持港口和航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船舶航行环境,力保船舶安全便捷通行。积极支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长江、珠江等内河水系的航运发展。

(九)积极研究相关政策措施,促进邮轮、游艇等新兴水上产业发展。研究推进船舶登记相关政策,促进中国籍船队发展壮大。启动海船船员招募中心和国家级船员适任评估中心建设。

(十)加强港珠澳大桥等重点涉水工程的监管工作。及早部署安排春运、两节、两会期间的水上安全保障工作。充分借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经验,为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提供优质的水上安全保障。

三、优化组织效能,增强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十一)健全“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应急保障机制,大力推进海事巡航搜救一体化。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深化成员单位间的合作,切

实履行好搜救职责。探索建立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

(十二)按照经修订的《国家海上搜救预案》,指导各省级搜救中心对本省搜救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加快制定搜救应急分预案、操作性程序、工作制度,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制定符合内河、湖泊水上旅游发展实际的应急预案和安全防范措施。

(十三)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预案》,督促船舶、装卸油类码头和装卸点制定完善溢油应急计划。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扶持清污单位市场化运作。提前介入,督促新建、改造和扩建码头加强应急设备配备和应急能力建设。

(十四)充分调动各部门力量,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处置海盗及武装劫船事件,指导公司、船舶、船员开展自防自救和培训演练工作,促进我国反海盗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四、实施人才战略,健全海事队伍建设机制

(十五)制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个人发展和岗位培训的机制。加强资源配置与整合,改革培训内容、方法和手段,重点提高培训质量。按照“以用为本、因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全面推进岗位模块式培训。坚持能力为重,丰富工作实践,有选择性地建设专业人才培训和培养高地。抓紧推动海事学校建设,定期开展全系统干部职工专业技能培训。选派业务人才赴海事管理发达国家进修学习,选拔英语专业人才赴国际海事组织实习,并想方设法扩大培训成果辐射面。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系统内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数量充沛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

(十六)加强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建设,把保持相对公平作为重要政策,基本保证教育培训的全员覆盖面,确保年人均培训时间达到80学时。继续开展履约论文演讲比赛,研究建立中国海事专家库,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研究推行海事系统标准化管理规范。完善行业、专业和岗位之间的合理人才流动机制。

(十七)在全面评估“十一五”时期建设情况的基础上,认真谋划“十二五”时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以坚持民主集中制为根本,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为载体,深入推进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工程,着力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运行机制。配合部人劳司开展领导班子综合考评。

五、实施科技战略,提高海事信息化管理效能

(十八)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重点抓好顶层设计和基层应用,提升信息化整体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强VTS、AIS、CCTV、LRIT等科技应用能力,提供船舶动态区域监管和信息服务。组织开展海船船员管理系统改造和海船船员卡建设工程、船舶协同监管与信息服务系统工程等项目实施,加快管理数据库建设,进一步扩大海事安全管理信息互通和共享范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行政效能为根本,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增强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信息咨询等功能。

(十九)继续开展内河AIS岸台网络建设,覆盖高等级航道、重要内河港口和通航密集水域。强化基层海事机构基础建设,加强现场执法人员装备配置。积极争取大型船艇和飞机的巡航力量投入。

(二十)以科技进步推动航标巡检制度的变革,进一步扩大航标遥测遥控技术应用。积极开展空间测绘技术、高精度海上定位、探测等专项技术研究,促使海事测绘不断满足生产管理需要。

(二十一)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对海事科技发展的支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资金保障格局,促进海事重点课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造船经验和技术,提高海事巡逻船艇的抗风浪等级。

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海事依法行政水平

(二十二)加快推进《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工作,推动《海上人命搜寻救助条例》、《水上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船检条例》等行政法规制定、修订工作的立法进程。做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等配套规章制订工作。加强海事标准和船检技术规范建设,为海事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二十三)研究建立国际海事公约系统跟踪和编译工作机制,启动全面汇编、翻译并发布海事履约所需的国际公约、决议和通函,树立中国海事局发布国际海事公约的权威性。(二十四)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海事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全面、有效和正确实施。

七、深化水监体改,推进海事机构编制核定

(二十五)组织专门机构、抽调精干人员、集中优势资源,按照“政事分开,分类管理”的总体要求,科学建立全面覆盖、布局合理、配套齐全、效能显著的直属海事系统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体制机制。

(二十六)按照《公务员法》等相关法规和国家事业单位管理相关政策和要求,积极争取建立适应海事管理的津补贴制度和奖励制度等配套措施,科学制定改革方案。

(二十七)畅通干部职工思想诉求渠道,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采取措施,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创造海事和谐发展环境。

八、完善内部机制,提升行政系统管理效能

(二十八)加强目标管理,逐步推行完善工作目标考评工作,保障全面落实部和部海事局的各项工作部署,确保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十九)以审核机制强制化为契机,着手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根据IMO履约标准,将海事履约工作纳入体系运行,逐步形成体系化的中国海事履约管理机制。

(三十)以适应财政改革、规范内部管理、促进事业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管理,健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的预算管理机制,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十一)实行信访风险评估,切实化解矛盾,最大限度降低深化水监体制改革中的各种信访风险。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责制和属地管理制度,妥善处理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

九、坚持融入中心,强化党的政治保障作用

(三十二)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和干部管理机制,研究制订推进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意见,修订直属海事系统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办法。

(三十三)认真贯彻落实李源潮同志和部党组的要求和部署,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创先进,本职岗位上争优秀。

(三十四)进一步理顺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规范工作制度,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以政治理论武装和岗位知识技能提升为重点,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积极有序发展党内民主,确保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三十五)建立健全共青团组织,成立直属海事系统青年工作领导机构,研究制定实施中长期青年工作发展规划。积极开展献计献策、劳动竞赛等活动,巩固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离退休干部职工工作。

十、突出品牌建设,提升海事系统文明形象

(三十六)继续推进“五大工程”建设,丰富创建内涵,充实创建内容,推出特色和亮点单位。修订海事系统文明创建考核评比标准,开展“创建文明单位网上行”活动。深入学习宣传杨庆文精神,加大先进典型培树力度。编制《视觉形象标识手册》,统一规范执法窗口、办公场所、执法车辆船艇等外观标识标志。

(三十七)组织提炼海事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海事核心价值观。培育海事文化建设示范点和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部署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

(三十八)加强新闻宣传策划,提高海事新闻宣传的科学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舆情分析,健全和完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提高新闻宣传队伍素质,重点加强一线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好“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和建党90周年的系列新闻宣传工作。

十一、巩固惩防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三十九)以廉政知识综合竞赛为载体,深入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创新方法手段,提升教育效果。

(四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修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扎实稳妥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经验的推广工作。总结推广海事行政执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试点经验。

(四十一)开展明察暗访,坚决遏制“好处费”问题,促进形成海事执法行为闭环管理机制,建立海事政风长效管理体系。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认真核实和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整改工作,切实维护好直属海事系统形象。

篇2: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1年海事工作要点

上海教师考试网()。上海中公教育()联合制作

为满足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事业单位发展需要,经交通运输部批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10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参加本次招聘的单位为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的后勤管理中心和航海保障中心所属事业法人单位。上述事业单位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的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海事后勤管理、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职责。现就招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符合招聘职位所要求的各项资格条件;

(五)适应招聘职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年满20周岁,年龄上限以职位条件为准,要求30周岁以下的职位要求报考人员1984年4月6日至1994年4月6日期间出生,要求35周岁以下的职位要求报考人员1979年4月6日至1994年4月6日期间出生,要求40周岁以下的职位要求报考人员1974年4月6日至1994年4月6日期间出生。

此次招聘,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受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

2.受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人员;

3.在各级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中被认定为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

4.现役军人;

5.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公职人员、被辞退公职未满5年人员;

6.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且非2014年7月底前毕业的应届生;

7.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员。

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职位。

招聘职位要求的条件中涉及有关资历年限计算的截止时间为2014年4月6日。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要求报考人员须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期间毕业(因个人学习成绩等原因延迟至2014年毕业的不得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除2014年应届毕业生的学历、学位、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可以在2014年7月31日前取得外,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均须在2014年4月6日前取得。

二、报考程序

(一)职位查询。

各招聘单位具体的招聘人数、职位、资格条件等详见《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事业单位2014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职位一览表》(附件1)。

报考人员对报考职位有关信息需咨询时,请直接与负责招聘的直属海事局联系。招聘单位咨询电话见《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事业单位2014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考咨询电话一览表》(附件2)。

(二)网上报考和资格审查。

1.本次招聘采取网络报考的方式进行。报考人员可登录

中国海事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网报名,网址如下:

联通:http://114.251.226.96/Login.aspx

电信:http://1.202.225.166/Login.aspx

2.每人仅限报考一个招聘单位的一个职位。

3.报考时间:2014年4月7日8时至4月13日18时。

4.资格审查时间:2014年4月7日8时至4月15日18时。

5.为防止后期考生集中报名出现网络堵塞情况,2014年4月11日18时后,报考系统不再更新报考合格人数。

6.报考人员开始报考前,应认真阅读招聘公告和报名网站发布的相关信息,详细了解报考职位条件,网上阅读并同意《诚信承诺书》,然后按照网上报考规定的步骤进行具体操作。

7.网上报考实行严格的自律机制,必须承诺履行《诚信承诺书》,对提交审核的报考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在面试资格复审时,凡发现网上填报的主要资格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取消面试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视情况在一定年限内不再接受该考生报考直属海事系统事业单位的申请。

8.网上报考须有效注册后,才能登录报考系统,填报有关信息和提交审核,注册名是登录报考系统的唯一标识,密码可修改,二者均务必牢记并妥善保管。

9.按照要求规范填写或选择表项。报考信息通过审核后才能进行报名确认等操作,报名确认完成后方取得笔试资格。

10.报考人员“提交审核”后信息将被锁定,在未反馈审核结果前不能修改。“退回补充材料”的可根据提示的未通过原因完善报考信息或改报职位并重新提交审核;“审核未通过”的不能再次提交申请该职位;“审核通过”的,报考信息将不能再修改,也不能再申请改报其他职位。因考生填报信息不全而造成的资格审查未通过,后果由考生负责。

(三)报考确认、打印准考证。

1.报考确认。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务必在2014年4月13日18时至4月16日12时期间登录报名网站按要求上传照片(上传照片要求见附件3)、选择考试地点(笔试考试地点为北京、上海、广州),确认参加笔试。未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的考生不得参加笔试。

确认参加笔试的考生应当诚信参加笔试。为避免随意弃考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和影响考试组织秩序,已经确认参加笔试但又无故缺考的,将记入诚信档案,视情况在一定年限内不再接受该考生报考直属海事系统事业单位的申请。

2.打印准考证。

打印准考证时间预计为4月下旬至考前。以报名网站公告的时间为准,敬请关注。

3.报考人员务必牢记网上报考时间、报考确认时间、打印《笔试准考证》时间等重要时间信息,凡是在规定时间未完成相关操作的,将被视为自动放弃。同时,报考和考试期间务必保管好个人的证件和信息,因个人原因造成丢失、被他人盗用和信息被恶意篡改而影响报考和考试的,责任自负。

三、招聘考试

(一)笔试。

笔试时间初步确定:2014年5月10日。

最终的笔试时间及地点,以准考证上明确的时间和地点为准。准考证打印时间敬请关注报名网站。

笔试主要考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知识能力和写作能力,时间3小时。

(二)面试。

面试将于2014年6月份举行。具体时间、地点由各招聘单位通过网站发布。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将按照各职位招聘计划确定的面试比例,在各职位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中,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面试人员名单,并在中国海事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网上公布。

四、体检和考察

笔试、面试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重均为50%,面试不合格的不予合成综合成绩。面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招聘职位表上有特殊要求的,除了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外,还需符合招聘职位表上的要求。

五、拟录用公示

拟录用人员由招聘单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从考试成绩、体检和考察结果合格的人员中综合考虑,择优确定,并在中国海事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网上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所在单位或毕业院校,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六、特别提示

(一)报考人员被聘用后,按照当地政策办理落户;若报考人员不符合当地落户条件,则招聘单位不负责办理落户。具体落户条件请咨询招聘单位。

(二)报考人员在招聘期间(报考、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考察、公示、订立聘用合同)请密切关注

(二)中国海事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网,同时应确保报考时所填报的通讯工具畅通,以便招聘单位、考试机构联络,因所填报的通讯方式不畅所致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负。

(三)报考人员应严格自律,确认参加笔试后,在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录用等阶段,随意放弃的,将记入诚信档案,视情况在一定年限内不再接受该考生报考直属海事系统事业单位的申请。

附件1: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事业单位2014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职位一览表.xls 附件2: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事业单位2014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考咨询电话一览表.xls

附件3:上传电子照片要求.doc

更多公告公示信息动态请关注:21世纪人才网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2014年4月4日

篇3: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1年海事工作要点

2012年3月9日,在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於世成教授的陪同下,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主管宣传和法规工作的副司长柯林春、条法处处长张雅萍,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国内航运管理处处长叶红军等一行3人到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指导工作。

社长袁林新编审向来宾介绍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柯林春副司长充分肯定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取得的成绩,并希望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特别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出版支持。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负责出版学校主办的《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水运管理》《集装箱化》和《计算机辅助工程》等4种科技期刊。近年来,全体员工真抓實干,奋发图强,取得优异成绩,各期刊的行业影响力不断提高:《水运管理》《集装箱化》和《计算机辅助工程》获得“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水运管理》和《集装箱化》获得教育部科技司“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称号;社内多人次获得华东地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期刊协会、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颁发的优秀工作者奖,获奖比例远超同行;杂志总社获得教育部科技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全国共有50家高校期刊社获奖)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首届“上海市新闻出版行业文明单位”称号(全市共有6家期刊社获奖,其中高校期刊社仅2家);2009年和2011年均获得上海海事大学“部门科技贡献奖”;2009—2010年度获得上海海事大学“文明单位”和“教育先锋号”称号。

篇4: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1年海事工作要点

根据云交监【2011】288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我局结合丽江航运开发较晚,金沙江615公里沿线点多面广,渡口、小码头治理难度大,为解决沿江百姓出行难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局结合交通部、省海事局对渡口、码头补助建设进行了上报,并以落实

一、持续开展排查水运建设整改工作

1、丽江市海事局按照省、市交通部门针对前一阶段排查情况,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单

位和政府审批、监管部门这两个排查整改主体的责任。按照建设单位、监管部门“两条线”排查整改的做法。并按文件形式下达各区县海事部门坚持“谁建设、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排查工作做深、做实。并要求各区县海事部门、交通主管部门上报排查整改情况。

2、把排查整改贯穿水运工程治理工作始终。我局在水运建设项目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项

目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标本兼治,认真解决已发现的问题同时,加强监管,防止发生新的违法违规问题。并形成工作模式“举一反三”加强回顾。

二、深化重点环节治理,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1、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推进重大项目审批公示。我局一直以来严格执行建设

项目审批程序,严格履行审批、核准、备案职责,加大对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开工许可、重大设计变更、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审批和备案管理,形成项目负责终身制。

2、规范超标投标活动,着力治理围标串标等问题。我局对水运工程当中招投标文件进

行认真备案,做到资料齐全,查阅方便;并进一步规范勘察设计招投标文件编制管理工作;优化调整工程监理评标专家库。改革资格预审评审办法和评标办法,积极探索实际大标段、随机分配投标人标段、合理设定资质等级条件、扩大通过资格预审投标人数量以及实行资格后审方式等有效措施,遏制串标行为。

篇5:2011年海事船检工作总结

济宁市地方海事局

一、工作基本情况

截至11月底,共办理各类船舶登记3500艘次,核发船舶文书6254本;共受理船舶航次进出港签证约129356余艘次,定期签证审批3260艘次,检查船舶船员证书6300多本。共实施船舶安检23309余艘次,安检信息通报36余艘次,纠正船舶缺陷3726项。实施现场检查36余次、船证人证核对687余艘次、现场监管特种船舶576艘次。完成船舶营运检验3369艘,115万总吨;新船建造检验120艘,55931总吨。共组织船员基本安全培训考试17期,航行长江干线船舶船员统考2期,山东省内河船员考试6期,客船船员考试2期,五等船舶驾机员考试2期,参考船员3026人;办理各等级船员证书5350本,换发新版服务簿3135本。开展各类安全检查15次,检查各类船舶600余艘,浮桥渡口40多处。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和贯彻执行能力。一是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制发了海事局党支部2011工作要点,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工作、在全局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不断树立创新意识,服务大局意识,提升思想境界,以适应时代和海事发展的要求。二是开展业务技能和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和服务水-1-

平。承办全省新增海事执法人员资格培训班,我局培训人员88人;举办海事执法业务工作流程培训班1期,培训船舶签证和检验业务骨干及安全管理人员50余人

(二)完善船舶监管体系,提升船舶监管能力。

1、全面运行船舶动态2.0管理系统,提高船舶动态管理水平。1月份完成了14个单位和22个签证点平台的搭建工作,2月25日正式运行。4月份,分别对各办事处船舶签证员和2.0系统管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专项指导。

2、努力做好新登记船舶识别号的检验登记准备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识别号管理规定》,依据我局实际按照《船舶识别号管理规定》的要求适时制定了实施方案。共受理新建造船舶识别号申请326艘次。

3、做好船舶类别变动过渡期内最低配员证书的换发工作。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舶类别管理办法,2011年以后,所有1000总吨以下、300总吨以上船舶由二、三等合并为二类船舶,相应的船员适任证书和最低配员证书需要换发,工作量巨大。为确保换发工作顺利进行,尽可能减少船员往返次数,降低船员办事成本,结合船舶船员相关业务办理的需求,制定了换发办法,上半年共换发船舶配员证书1594本,目前工作进展较为顺利。

4、做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运行工作。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系统设备管理规定要求,2011年7月1日后,国内航行船舶必须

安装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系统设备。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对相关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制定了系统运行工作方案,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5月至6月,协助上海埃威电子及上海绅宝星导公司完成了7艘海事公务船AIS船载设备和水上搜救中心AIS终端工作站设备的安装,11月份协助上海海事局和国家测绘局进行了京杭运河主航道的电子海图实测工作。

(三)加强通航水域安全监管,确保航道安全畅通。制定《济宁市通航水域排堵保畅应急预案》。加强通航环境整治,全面完成了《清理整治碍航渔网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整治碍航渔网。

强化了安全警示标志的设臵工作,对通航密集区及通航标准较低的桥梁和航道及时设臵安全警示标志250余处。加强了浮桥搭建、湖内疏浚施工、涉水工程的现场安全监管,严格海事许可条件,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完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及责任制,并及时发布航行通告。

今年以来,南四湖水域降水较往年偏少,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来,随着农业灌溉用水增加,辖区航道水位持续下降,船舶壅堵事件时有发生。为确保航道安全畅通,海事局根据各航段的需求及时派出船舶、人员对航道实施交通管制,强化监管措施,牵头实施了老万福河、洙水河和韩庄湖口等航道的交通管制,同时加强与相邻海事部门的联系协调,确保

了辖区航道的有序畅通。

另外加强了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水上通航安全监管,确保了安全黄河度汛。

(四)加强船载危险品监管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及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我们在细化规定的基础上,明确了装卸要求,规范了申报程序,加大了载运危险货物船舶的安全监督力度,对运载危险品的船舶进行了定期、不定期的登船督查,按照载运危险货物的标准逐一检查,不留死角,及时纠正和处理违章行为。

根据上级淮河治污迎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并印发了《船舶污染防治宣传手册》,购臵并发放了船舶垃圾筒近1000余只。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相关处闸出动多艘次海巡艇、搜救船艇,配备精干人员,在指定区域对船舶进行现场监管,从而确保了检查验收工作在我们管辖区的顺利实施。

另外,加强对船舶船员的防污染管理宣传教育。1-6月份,共受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293艘次(其中,适装许可235艘次,卸装审批58艘次。),载运危险货物146302吨(蒽油乳剂69700吨,141艘;氢氧化钠溶液13896吨,50艘;氢氧化钾溶液9541吨,19艘;煤焦沥青44815吨,69艘;磺化煤油600吨,1艘硫酸7750吨,13艘)。

(五)规范船舶检验工作,提高船舶检验质量。全面落实

部海事局船舶吨位丈量复核工作要求,组织骨干参加部局组织的船舶吨位丈量复核员资质培训,召开复核工作宣贯会,积极做好船舶吨位复核数据上报工作。认真落实部海事局《船舶识别号管理规定》和船舶AIS识别系统管理规定,做好船载AIS设备安装、船舶识别号焊接和检验工作,为全面实施两个规定,提高船舶动态监管水平奠定基础。

受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的影响,今年我辖区的造船业有所升温,为确保船舶质量,我局依据规范标准强化造船企业资格审核,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生产关键环节的质量监管,坚决杜绝低质量船舶进入运输市场,把严了船舶安全第一道关口。

(六)完善搜救监控系统建设。提高水上应急反应能力。年初,按照山东省地方海事局的统一部署,协调济宁市各通讯公司开通了“12395”水上险情报警电话,购臵了设备,制定了值班制度、接处警方案、工作流程等。调整了我区29个监控点中16个监控点的监控权限。重点加强了对监控、通讯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特别是室外监控点摄像头的镜头清洁、坏损修复,以及VHF甚高频、GPS的维护等。

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今年三月份在韩庄处举办了四个应急基地的搜救应急设备使用培训班,进行了应急设备使用的演示和演练。五月初,又对四个搜救基地开展了业务指导和互动学习,邀请济宁鑫华光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对搜救基地配备应急设备使用方法及保养和电路、电器的连接等进行了现

场讲解及实地操作演示,为搜救基地在应急搜救行动中快速、准确、及时的处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培训、现场演示及互动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基地人员的应急救助意识和救援能力。

加强搜救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尽可能的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无事故。

今年3月22日和5月30日分别接到两起梁济运河人员落水报告,搜救中心迅速反应,先后紧急出动搜救船艇4艘次、人员20人次,及时准确的到达出事地点,顺利完成搜寻任务,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七)规范海事执法行为,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为进一步规范海事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保证海事执法的统一性,我局举办了全市海事系统业务执法流程培训班,各单位50多名船舶签证、检验业务骨干和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和考试,确保执法岗位人员熟练掌握工作流程的各项要求,并于2011年11月1日在全市实施流程。

海事局服务大厅直接面对船员等服务对象,服务水平高低反应海事局整体工作情况。为此我局加强了工作人员的政治教育,并适时开展新颁海事业务法规、规章的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改进服务工作。今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超时限办结业务事件,其中70%以上业务当天办结,超过90%业务缩短一半以上的办结时限。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尽管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水上交通形势总体稳定,但影响和制约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一是乡镇船舶特别是渡口渡船浮桥的安全监管责任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县、乡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乡镇船舶安全日常监管不到位。二是水上交通安全隐患仍然突出。水上加油船、载运危化品船舶、“三无”船舶成为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重大危险源,目前全省还有统一有效的监管办法和措施。三是水上安全监管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乡镇船舶超员超载、非法营运现象比较突出,虽然近年来多次组织专项整治行动,但还没有形成联动机制,地方及有关部门热情不高、支持力度不大,但靠港航局一方效果并不明显,虽一时有所遏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时有反弹。四是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知识更新培训不足,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明年工作安排

一是做好海事执法业务工作流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船舶AIS识别系统运行,不断提高船舶动态监管水平。三是做好船舶类别变动过渡期内船员适任证书和最低配员证书的换发工作。三是做好船舶吨位复核工作。四是深入开展水上安全隐患排查和督促整治工作,确保通航环境安全畅通。

篇6: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1年海事工作要点

海事职业道德

第一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没有社会分工就无所谓职业,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

由于社会出现了分工,职业越来越多,职业与社会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从业者要调整、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复杂关系,就要有既符合自身利益要求又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职业行为,因此就有了指导、约束人们的职业行为的道德规范。

公元前1900年古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就是世界上最早涉及职业与职业道德的一部法典。它对从业人员在职业与职业道德活动中的要求,作了许多规定。比如对航海承运人负有适航责任以及参与海上救助等具有道德意义的规定。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与法律法规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是用来规范从业者道德行为的,是靠教育、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维护的;后者是用来规范公民、法人权利和义务的,是由国家专门机构强制施行的。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与作用

职业道德是人类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职业道德具有阶级性。即职业道德在阶级社会中,各种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原则以及各个职业道德体系都深深打上各自阶级的烙印。都要为其阶级服务的。第二,职业道德具有多样性。即由于各种职业的社会分工不同,其权利和义务也不同,因而道德要求也存在许多差别。不同行业的不尽相同,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又不尽相同。第三,职业道德具有继承性。即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存在着相互继承的职业习惯、职业心理、职业关系,因而形成世代相袭的职业道德传统,也是不断完善不断继承的过程。

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可以纠正、约束、指导人们的职业行为;鉴定、评论、褒贬人们的职业行为;同时还具有范例、榜样、楷模的学习作用。概括起来,职业道德具有调节、评价、教育三方面的作用。职业道德规范所具有的这些作用,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并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能动的、积极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它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在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指导下形成的,它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道德,都有自己的基本原则,概括地反映了不同职业的基本性质和要求,这就是各行各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但是,从社会职业道德的总体来讲,也有其基本指导原则,这就是忠于共产主义的集体主义的原则。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包括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普及提高。思想道德建设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渗透着共产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它除了表现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之外,最主要的表现在职业活动方面的劳动态度与工作作风,也就是表现在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信誉等方面。

因此,从整体上讲,精神文明与职业道德的关系,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一个行业或一个单位来讲,职业道德建设抓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发生新的变化,就会推动党风、行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职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样,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需要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四、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发〔2001〕15号)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公民道德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理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公民道德建设要做到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坚持把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2.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要使大家都认识到: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机关、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

第二节

海事行政执法规范

一、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规范

海事作为交通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就要遵守交通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八个方面:甘当公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听党指挥,服务群众。热爱交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钻研业务,艰苦奋斗。忠于职守。严肃执法,不畏权势,违法必究,不枉不纵。依法行政。恪守职责、法为准绳、严守程序、裁量公正。团结协作。互助友爱,通力协作,顾全大局,联系群众。风纪严整。遵章守纪,作风严谨,平等待人,举止文明。接受监督。办事公正,欢迎批评,服从检查,有错比纠。廉洁奉公。清正廉明,反腐拒贿,不谋私利,一心为公。

海事执法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职业意识、职业义务、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意志。

海事执法人员有众多的工作岗位,有的负责现场信号指挥、安全监督、值班签证;有的负责船舶登记、安全检查、搜寻救助、航海保障;有的负责船舶防污、危险货物管理、行政执法监督、海事调查处理;有的负责水域通航管理、船员考试发证和咨询服务等。虽然职业活动方式和职业道德要求不尽相同,但是,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安全优质、文明高效、秉公执法、服务社会为共同目的。这些共性反映了海事系统职业道德的本质,构成了海事系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行为准则。即:围绕中心,热情服务;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秉公执法,坚持原则;清正廉洁,一尘不染。

海事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秉公执法的基本内容是恪守职责;法为准绳;严守程序;裁量公正。其基本要求是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避免超越职权现象发生。

海事执法人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基本要求是严格执法、严守法纪;廉洁自律、不谋私利;艰苦朴素、拒腐防变。

海事执法人员道德规范的客观要求是风纪严整、文明值勤。作风严谨主要是指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两方面。就是要做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工作作风主要包括: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主动勤奋,讲究效率;尊重事实,调查研究三个方面。

二、《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守则》的主要内容及具体要求

政治坚定,热爱祖国海事事业。做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维护国家权益。

忠诚法律,树立海事法制观念。做到依法行政,不枉不纵,执法行为合法、公正、合理、适当,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恪尽职守,维护海事管理秩序。做到管理严格,服务周到,正确果断处理险情,竭诚保护船舶、人命财产安全。

行为规范,体现海事文明。做到示证执法,风纪严整,执法文书填写严谨,言谈举止文明礼貌。

接受监督,实行海事政务公开。做到方便群众,讲求效率,向社会提高真实可信的承诺,尊重船舶船员的合法权利。

顾全大局,发扬海事协作精神。做到遵章守纪,政令畅通,请示报告及时,主动搞好辖区内外的协调配合。

廉洁自律,执行海事廉政规定。做到秉公执法,反腐拒贿,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不为自己设定法外权利和免除法定义务。

努力学习,提高海事执法水平。做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熟练掌握法律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为海事事业多做贡献。

三、海事系统执法人员的八项纪律的主要内容

第一,严禁海事人员及其家属接受可能影响执行公务的宴请和娱乐、旅游等活动。无论何种原因,海事执法人员不得在船上接受船方的吃请。

第二,严禁海事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要求管理相对人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各种费用或索要、收受钱物、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

第三,严禁海事执法人员借用管理相对人的车辆、通讯工具或其他设备。第四,严禁利用工作之便要求船舶无偿运送个人物品、搭载乘客。第五,严禁海事执法人员通过中介、代理、入股等形式从事与执法活动有关或可能影响执行公务的个人经商活动。

第六,严禁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违反规定擅自收取规费或代征、协征其他规费、费用。第七,严禁将超载船舶卸载的货物转手倒卖,为个人或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第八,严禁在海事执法场所或在执法工作时间内饮酒或酒后执法。

对违反上述规定者,一经查实,要给予组织处理,情节较轻的暂扣行政执法证1至3个月,期间不得从事执法工作。情节较重造成不良后果的,吊销行政执法证、调离执法岗位;情节严重并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篇7: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1年海事工作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识别号管理规定》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识别号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4号,以下简称《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公众更好地理解规定的有关内容,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黄何副局长对《规定》起草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制定《规定》的背景

现行船舶编码和编码体系比较多,主要有船舶登记号、船检登记号、船舶呼号、IMO号、船舶MMSI、船体号等。这些编码由不同的机构在不同的环节授予,服务于不同的管理目的。编码虽多,但没有一个国家级的、权威的编码和编码体系,也没有一个编码能够唯

一、永久的识别全部船舶,而且过多的编码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这种状况不利于海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利于海事监管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影响了船舶管理信息化发展。为此,交通运输部组织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识别号管理规定》。拟通过该《规定》的实施,建立权威、唯

一、永久识别船舶的船舶识别号管理体系。

制定《规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应当授予船舶登记号码,并在船舶登记簿中载明船舶登记号码”。该登记号码即为主管机关授予和管理,用于识别船舶的船舶识别号。

船舶识别号管理模式

船舶在开工建造后、安放龙骨前,可以向建造地海事管理机构申请识别号。海事管理机构进行受理、审查。审查通过的,报中国海事局统一授予船舶识别号。号码授予信息在海事内外网公布,检验机构、登记机关和相应申请人均可以查询和打印。检验机构、登记机关在所发的证书、文书以及档案、系统中记载该识别号,以此来识别船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以船舶识别号为关键字实现船舶检验机构、海事管理机构有关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信息共享。海事管理机构按照流程授予船舶识别号,信息发送到船舶检验机构,检验机构据此进行检验和发证。检验证书发放后,检验信息发送到船舶登记系统,登记机关据此办理船舶登记。船舶检验机构和船舶登记机关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防范违法行为。

《规定》的主要管理要求

(一)每一艘船舶只能申请并使用一个船舶识别号,船舶识别号一经取得不再改变。

(二)现有船舶由中国海事局统一分配船舶识别号并发放船舶识别电子标签。境内新建船舶由船舶建造人在安放龙骨或者处于相似建造阶段后10个工作日内向船舶建造地的船舶登记机关申请船舶识别号;境外建造并拟在中国登记的新建船舶由船舶定造人在安放龙骨或者处于相似建造阶段后10个工作日内向拟申请登记地的船舶登记机关申请船

舶识别号;从境外购买、以光船条件从境外租进以及船舶由其他用途转为《船舶登记条例》适用的船舶时,船舶所有人或者光船承租人在申请初次检验或者相应检验手续前向拟申请船舶登记地的船舶登记机关申请船舶识别号。

(三)申请船舶识别号时,申请人应当提交船舶识别号申请表、身份证明、合同、船舶技术资料。申请人应当如实填写和提交申请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四)新建船舶的识别号应当永久性标记在机器处所主推进动力装置尾轴附近的船体内侧。没有主推进动力装置的,标记在船舶检验机构指定的位置。船舶标识电子标签应当随船携带,并粘贴在船舶驾驶台或者其他显著位置。

(五)船舶检验机构负责对船舶识别号在船体上标记的情况进行检验,并将标记位置、方式、字符等情况记录在船舶检验报告中。

(六)未按规定申请取得船舶识别号、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船舶识别号、未将船舶识别号在船体上永久标记或者粘贴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处一定的罚款。

施行《规定》的意义

(一)促进海事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的提高。船舶识别号为船舶源头管理、全程监督提供了一个抓手。船舶建造和营运中都可以以此为抓

手开展相应的管理活动。比如,在船舶营运过程中,可以以船舶识别号为关键字建立起完整的船舶动态、行政处罚、事故、滞留等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建设和共享能力的提高将有力的支持海事监管、水上搜救;船舶拆解时,可以督促船舶结清以前尚未处理完毕的行政处罚、事故,有效打击海上暴力和商业欺诈等。通过船舶识别号管理机制的实施,能够加强船舶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的提升。

(二)提高海事服务水平。服务社会是海事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但海事服务中一个基础问题就是船舶唯一识别的问题。比如对于建造中船舶,由于不能唯一识别,船舶所有权人、抵押权人等难以确认权利证书所对应的船舶,难以对权利船舶进行跟踪和监管,产生争议的时候维权困难,容易导致纠纷。对于建造交付的出口船舶,船东难以凭合同到船舶登记机关查询对应船舶的登记情况。船东、金融机构、司法机构等各方面一直呼吁海事机构加强服务,对建造中船舶强制分配船舶识别号。

(三)提高海事管理信息化水平。船舶识别号的实施,为船舶检验机构、船舶登记机关、海事管理机构现场监督之间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保证信息畅通、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能够促进海事的信息化发展。船舶识别号在海事管理机构推广成功后,还可以在水路运输管理、无线电通信,甚至船舶工业管理、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推广应用,使船舶识别号成为全社会识别船舶的统一办法,促

篇8: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1年海事工作要点

第一节

概述

一、公文的定义

公文是指现代社会的合法组织在其公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对外发出的公务文书。

二、公文的分类 1.按行文关系划分

(1)上行文,即向具有隶属关系,或虽无隶属关系,但在职权上受其领导、管理的上级机关的行文。

(2)平行文,即级别相等的机关和单位之间,或者既不隶属、又无职权上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级别不相等的机关或单位之间的相互行文。

(3)下行文,即向具有隶属关系,或虽无隶属关系,但在职权上属于被管理的次级机关的行文。

2.按保密要求划分

(1)普通件,即不涉及国家秘密和组织内部秘密,因而没有保密要求。

(2)保密件,即涉及国家秘密或组织内部秘密公文。属于国家秘密的公文分为三个等级:①绝密件:涉及国家核心秘密,保密期限不超过30年,特殊情况下可规定为长期。②机密件:涉及国家重要秘密,保密期限不超过20年。③秘密件:涉及国家一般秘密,保密期限不超过10年。

3.按办理时限划分

(1)平件,即按正常速度和程序办理的公文,一般办理时限不超过7天。

(2)急件,即事关重大,必须以最快速度运转的公文,应随到随办,不得超过24小时。

三、公文的种类 1.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使用命令的主体是国家各级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机关,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不使用命令这一文种。

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一般以国家机关的名义公布,企事业单位不适用公告这一文种。

4.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5.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6.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7.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8.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9.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10.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11.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12.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13.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四、公文的结构 1.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

(1)标题。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其中发文机关可省略。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主送机关。主送机关的写法有: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用于向一个机关行文;统称,将同一类型的机关名称的共同中心语抽出,前面加“各”,如“机关各处室”。

(3)公文正文。公文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开头一般说明制发公文的目的、依据和原因;主体一般说明情况、经过、任务、要求、办法、意见等;结尾一般发出号召,提出希望、请求,或予以强调。(4)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的左下方注明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已在正文中说明的被发布、印发、批转、转发的文件,不必再注。标写附件时,写明“附件”二字,然后由上至下标写序号和标题。如只有一份附件,免标序号。

(5)成文日期。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明确不再标注发文机关。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6)附注。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应当加括号标注,如需要解释的术语、公文的阅读和传达范围等。

(7)印章。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盖章的要求是: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上大下小。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2.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1)眉首

1)公文份数序号。秘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注。

2)密级。凡有密级的公文均应标注,一律用“★”标识,“★”的前面用汉字标注密级,“★”后面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保密期限。

3)紧急程度。凡属紧急公文均应标注,用汉字标注“急件”或“特急”。

4)版头。版头由发文机关标识和横隔线组成,由于版头一般都用大红色套印,所以公文有“红头文件”之称。

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6)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签发人姓名标于发文字号右侧适当的位置。(2)版记

1)主题词。即反映公文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名词和名词性词组,主要作用是便于计算机检索公文。主题词的标引依据是主题词表。

2)抄送机关。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公文的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一般应是各机关的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印发日期为公文付印的时间。

4)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于正面图文区的右下角,或背面图文区的左下角。

第二节

常用公文的特点和写作要点

一、通知的撰写 1.通知的特点(1)使用的广泛性

通知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公文。其一是使用通知的机关单位广泛,它不受发文机关级别与组织性质的限制。其二是通知传达的内容广泛,大至发布规章,小至知照一般性行政事务,都可以使用通知。还有,它使用的频率最高。

(2)内容的指导性

除少数用以知照日常事务之外,大多数通知是用来发布规章,传达上级指示与有关政策,部署工作,其指导性特征非常鲜明。

(3)写法的灵活性

通知种类繁多,写法多样,指导工作可以深入阐述,安排活动可以详细说明,转发文件可以三言两语,知照事项或繁或简,因文而异。

(4)受文对象的确指性

通知一般是针对具体的机关、单位与人员发文,受文对象是确指的、特定的。2.通知的写作要点(1)内容要有针对性

首先,要针对特定的受文对象制发通知,切实解决受文对象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次,要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下发通知。再次,要针对人们的思想实际,统一认识,使之自觉地贯彻通知精神,办理好通知事项。

(2)事项要具体明确

为便于受文者迅速领会精神,按照要求办理通知事项,撰文者要把通知事项阐说得明确具体,不得有半点含混。

(3)适当选用结构模式

通知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通知,其内容构成不同,结构模式也不一样,使用时应根据发文目的与通知内容恰当选用结构模式。

(4)措施要准确得体

通知种类繁多,写法各异,表现在语言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例如,政策法规性通知,措辞严密;布置工作的通知,用语明确;知照事项的通知,文字简要。

二、请示和报告的撰写 1.请示的特点

(1)请求性。请示表达的是下级机关的请求,要求上级机关予以答复。

(2)严格的规定性。从文件内容而言,请示的事项必须是自己无权作出决定和处理的事项。从呈送机关而言,必须是直接领导机关。从呈送时间而言,请示务必事前行文,不允许事后行文。

2.报告的特点

(1)汇报性。向上级机关或汇报工作,或汇报情况,或汇报对开展工作的建议与设想,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上级机关掌握情况,以利于科学决策。

(2)陈述性。它主要运用叙述、说明的手法来叙述事实,说明情况,阐述建议。3.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1)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前者是主动的,后者则呈现被动性。

(2)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经上级批复后才能行动,报告则视情况灵活掌握,既可在事前行文,也可在事中、事后行文;而且属汇报和反馈性质的报告多在事后行文,以使上级机关了解情况或备案待查。

(3)请示的内容多是职权范围内无权解决的,或虽属职权范围内却无力解决的,因此一定要上级予以批复,报告的内容则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而且不要求上级批复。

(4)“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这一点是请示和报告的基本区别。因为报告这种文种,对上级无肯定性的批示要求,所以如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容易造成工作贻误。

4.请示的写作特点

(1)正确使用请示。凡需要上级机关批准、签发时,就必须使用请示,也只能使用请示。

(2)一文一事。一篇请示只能涉及一件事情。如果一篇请示里涉及了多件事情,就不便于上级机关及时处理。

(3)选准主送机关。呈送请示,应根据其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主送机关,也就是说,主送机关应当是有权批准请示事项的直接上级机关,不能向直接上级机关以外的有关主管机关请示。

(4)充分申述理由。为了使上级机关能够及时地对请示事项作出肯定答复,予以批准,应当把呈送请示的理由阐说清楚而充分。

(5)明确表述请示事项。请示是为了得到上级机关的指示与批准,从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向上级机关陈述请示事项应当开门见山,大可不必躲躲闪闪,含糊其辞。

5.报告的写作特点

(1)如实反映情况。一个单位向上级机关呈送报告的根本目的,是向上级反映实际工作情况,使上级机关对实际工作情况心中有数,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作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决策。如果反映情况失实,就可能影响上级机关决策的科学性。

(2)不得夹带请示事项。报告是用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的,是为了让上级机关掌握情况。在汇报工作的同时,可以汇报自己的工作设想与建议,但不能在报告中向上级机关提出答复要求。在公文处理中,收文机关对报告没有答复的责任,如果把需要上级机关答复、批准的事项夹在报告中,容易误事。

三、函的撰写 1.函的特点

(1)使用广泛性。上至国务院,下至基层组织、各级政府机关、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单位都广泛使用函来沟通信息。

(2)行文多向性。行政公文中具有多个行文方向的只有函。它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与平行机关之间,也用于上行与下行。

(3)功能多用性。函的用途广泛,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与单位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周知事项,向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也可用于上下级之间的公务联系。

(4)写作灵活性。一方面表现在篇幅短小、轻捷简便,写法灵活,另一方面表现在笔调的多样性。

2.函的写作要点

(1)表意要明了。无论是与兄弟单位商量工作,还是向业务主管部门请批事项,讲礼仪、叙情况都要语言精简,关键在于写好商议事项与询问的问题,并且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方式予以表述。同样,复函也应明确表达答复意见,使受函单位迅速了解文意,便于办理事情。

(2)措辞要得体。与兄弟单位商洽业务,应谦恭有礼而不庸俗客套;向上级或业务主管部门发函,应尊重对方而不恭维逢迎;对请批单位复函,应严肃认真而不自傲训人。

四、会议纪要的撰写 1.会议纪要的特点

(1)纪实性。会议纪要是对会议情况、讨论的问题和议决事项的记录和反映。这种反映是一种真实、准确的反映。

(2)提要性。会议纪要要求真实、准确反映会议情况,绝不意味着有闻必录,所谓纪要就要求对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作集中、概括、简要的反映。

(3)指导性。会议纪要记录的内容具有行政约束力与指导性,成为有关机关与单位的工作指导、行动指南与办事依据。

2.会议纪要的写作要点

(1)全面掌握会议材料。会议纪要是对会议情况的反映和会议精神的表述,而会议情况与会议精神产生于全部会议材料之中。因此,要写好会议纪要,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了解会议的全过程,全面掌握会议形成的文书材料。

(2)准确概括会议精神。会议纪要是会议情况和会议精神的概括反映,它必须对全部会议文书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归纳和整理的再加工,使之具有概括性和理论性。

第三节

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一、发文处理程序 1.草拟

草拟公文应当在按统一标准制作的“发文稿纸”上书写。草拟公文的要求:①在内容上,要同制文机关的职权范围一致,不可超越本机关的职权;要充分体现政策和法制要求,符合公务活动的客观规律,材料、情况真实,观点统一,重点突出,符合保密要求。②在词章上,结构要合理,层次要清楚;遣词用句要准确,语言要庄重、平实;论理合乎逻辑,用语符合语法。③在形式上,符合国家规定的公文体式,正确使用汉字和标点符号,使用数字、简称要规范化,篇幅要简短。

2.审核

凡需领导签发的公文,在送请领导签发之前,统一由秘书部门对其进行审核。审核重点是: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经审核符合公文拟制要求,由核稿人在发文稿纸上签署核稿人姓名及日期后,再按程序送领导签发。

3.签发

签发是领导在秘书部门审核的基础上,对文稿进行最后审阅,确认可以发出后,在发文稿纸的签发栏写明发文意见、签字并注上日期。公文一经签发,便具有了法律行政效力。

4.复核

公文正式印制前,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复核,重点是: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统一、规范等。

5.缮印

缮印即根据定稿制作正本的过程,要严格按公文标印格式进行。缮印文件必须以领导人签发的定稿为依据,要忠实于原稿,不得随意改动;多页文件的装订,须注意检查有无缺页、倒置页。

6.用印

用印以领导人的签发意见为依据。7.登记

一切公文均需经严格登记,以便于管理、统计和查找。

8.分发。分发公文的渠道有:①普通邮政,一般有平信、挂号、快递等;②机要交通;③专人传递;④交换站传递,一个地区或一个机关内,如交换文件较多,可设交换站交换文件;⑤现代通信传递,如电报、电传、传真和计算机传递,但如传递密件应采取保密措施。

二、收文处理程序 1.签收

签收是指收文人收到文件时,在对方的送文簿或发文通知单上签字,以证明文件已经收到。签收时,一要注意看清所收文件是否属于本机关收办的范围;二要检查封口是否破损,密封是否完好;三要核对登记与实际信件件数,公文要逐件清点,重要的文件还要逐页清点;四要用钢笔、圆珠笔或毛笔签收文件,不得用铅笔,签名要姓与名俱全,字迹工整、清晰。签字时,应同时注明收到日期,急件还应注明几时几分。

2.登记

登记前应先在收到的公文首页的右上角盖上收文章。登记一是要全,对于阅知件、阅办件、零办件都有各自的登记内容,不能省略。二是要准,所有登记内容必须逐项核对,保证所记载内容准确无误。

3.审核

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

4.拟办

拟办即在领导批办之前,由秘书部门负责人在仔细研究文件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办理文件的初步意见或建议,供领导批办时参考。

5.批办

批办是领导对来文由谁办理、如何办理作出批示,是领导参与公文处理的重要环节。审阅公文时,对有具体请示事项的,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审批日期,其他审批人圈阅视为同意;没有请示事项的,圈阅表示阅知。

6.承办。承办是指承办部门或承办人员根据领导批办的意见和文件的内容、要求,具体办理落实。公文承办的要求是:①务求时效;②分清主办与协办;③区分复文与不复文。

7.催办

广义上的催办是对每道公文处理环节的催促;狭义上的催办是指对公文承办环节的督促、检查,提醒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员及时办理,防止文件的积压。文秘部门要负责催办,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点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

三、公文归档程序

公文归档,应当根据其相互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分类整理立卷,要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能正确反映本机关的主要工作情况,以便于保管和利用。

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单位立卷,其他单位保存复制件。公文复制件作为正式文件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证明章,视同正式文件妥善保管。

案卷应当确定保管期限,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没有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过鉴别和主管领导人批准,可以定期销毁。销毁秘密公文,应当进行登记,由二人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

第四节

常用公文修改符号及其运用

常用公文修改符号及运用,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GB/T14706-93),详见附录1。

第五节

收发密级文件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一、密件的传递

密件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传递。传递时,信封上必须标明密级,用电报传递密件,须使用密码。用电话传达密件,必须使用保密电话。用电传机、传真机和计算机转输密件,应采用加密装置。绝密件不得用电传机、传真机和计算机传输。

二、密件的签收、登记和传阅

密件应实行严格的签收、登记制度。签收、登记密件时,要核对份号是否准确。登记、分文、传阅时,不能搞错每份密件的份号。密件的传阅,必须严格按文件规定和领导确定的范围组织传阅,其他人未经批准不得接触密件。

附录1

上一篇:查找个人短板情况汇报下一篇: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