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追求作文个人

2024-08-26

理想与追求作文个人(通用14篇)

篇1:理想与追求作文个人

有人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双好鞋,因为这双好鞋会带你去最美的地方。我想这双鞋大概指的是理想。从我们倒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人生的旅程。不管路途崎岖崎岖,都要靠我们一步一步走。或深或浅的痕迹,不仅记录了我们一路走来的旅程。风风雨雨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理想总是美好的。在这里,您可以最快最轻松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获得幸福,所以我们从不缺乏理想。如果理想是难以接近的高贵美丽公主,那么追求的是单纯平易近人的少女;如果理想是水中的一轮明月,那么追求的就是在天空中时刻给予我们近在咫尺的光和温暖。杨;如果理想是沙漠中转瞬即逝的海市蜃楼,那么追求就是不远处的一片绿洲,真正带给我们希望。

庄子的《无所求》,陶渊明的桃花源,哪一个不美,哪一个不理想,但理想越美好往往越难实现,追求是理想与现实的最好衡量标准是从理想到现实的唯一途径。有了追求,笨鸟知道自己应该起得早一点,比别人更努力,却是第一个实现了飞向天空的理想;有了追求,毛毛虫明白了应该更加努力,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它。茧被束缚了,所以它实现了变成蝴蝶的梦想;随着追求,蒲公英明白自己要飞得更远一点,让自己的种子散播到更广阔的世界,于是它那蓬松可爱的小花就成为了点缀了黑暗大地的亮点。

我们乘着自己的小船在生命的海上航行,也许每一波都是我们的新朋友,每一个岛屿都是我们的新伙伴,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独一无二的,最初的`理想是我们最好的航海图标。但是当我们的追求让我们一次次看到礁石的坚硬和飓风的无情时,我们不得不改变一条新的路线,也许这一次我们会通往另一个新的海岸,无论离我们的原点有多远理想,但它们必须更适合我们。

追求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理想。理想让我们知道我们追求的方向。只有拥有适合自己、向往的理想,追求才会更有意义、更有意义。理想实现时容易化为绚丽的彩虹,有理想去追求。

篇2:理想与追求作文个人

贝多芬不惧怕任何危险。(作为音乐家,他迷失了双眼,但坚定地站起来,孜孜不倦地完成了他的创作。最终,黄天不负众望。他的作品《命运交响曲》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他的精神是也是现代青少年的楷模……

追求是一种艺术,懂得追求的人,也一定是懂得艺术的人。

追求是多么耀眼一句话,懂得追求的人,也是懂得放弃的人。在利益面前,他们必须学会放弃。追求如火柴,梦想如烈火。只有学会追求,才能创造梦想。追求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一切都证明你是否懂得追求、懂得放弃、懂得创造……

梦想属于每个人。它充满生机和活力,像精灵一样在人脑中自由游荡。同时,它也充满了人性的自私,为了实现梦想不择手段,为了实现梦想伤害身边无辜的人,为了实现梦想而陷害他人谋取私利。这样的人,更准确的说,是可耻的人。人不配做梦。梦想属于敢于实践的人,属于不自私的人,属于勇敢的人,属于不畏困难的人,属于能够把自己奉献给别人的人……总之。,梦想只属于有志之士。

追求梦想的第一原则是超越自我,克服一切阻碍我抱负的困难。他们就像我们脚下的绊脚石。稍不留神就会跌倒,所以我们要狠狠地踢开那些绊脚石。

篇3:理想与追求作文个人

但阅卷过后,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文质俱美的佳作太少,能翻出新意,写出深度的文章更少。另外,近一半以上的文章写乡情,选材之集中,令人惊诧。

笔者细究作文考题,发现浙江高考作文正遭遇着一系列现实困境:

一、命题思想与学生生活实际碰撞没有火花

珍视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写有生命的文章,这是高考作文对思维独立性、自主性提出的要求。

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几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达到了内部的高度协调一致,江苏的“好奇心”、上海的“他们”、浙江的“触摸都市/感受乡村”,都是从命题上给考生设限,其目的是逼考生把视线转向现实、转向生活。这样做的结果是使那些口袋里放几个古人故事就可以应付一切考题的势头被有效扼制。2009年浙江作文考题的命制也将这种“面对现实、关注生活、感性思考”的理念融于其中。考题试图让学生通过“绿叶对根的深情”的解读,引导其关注生活,写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考题主体是一首歌词,让考生“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作文。这样的命题形式,考生必须先解读歌词表达的“意”,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做文章。

《绿叶对根的情意》是一首1987年的老歌。面对这首老歌,60后、70后因为他们特殊的人生经历,会觉得很自然,很亲切,甚至因共鸣而泪下。80后、90后却会感到有点别扭,有点陌生,尤其是90后考生,面对比他们年纪还大的词曲,甚至觉得这题目土得掉渣,老得掉牙!听惯了周杰伦、方文山的他们,不仅很难享受到来自歌词文学情韵的快感,还可能陷入一种空洞无语的茫然中。很多考生从思乡入题写,也是为应试而勉为其难。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那一方土地上,很少有几个学生真有过背井离乡的人生经验,所以他们只能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到古典诗词中去找寻思乡之情。其结果是,在通篇的华丽辞藻、思古幽情背后看不到作者自己。

有一篇《落叶归根》的文章,这样写家乡:

“家乡在地理意义上地属江南。它虽然也有青石板,也有厚厚的青苔,却注定不会迎面走来一位丁香般的姑娘,也不会发生郑愁予诗中过客马蹄声叩开三月思妇窗扉的美丽错误。那该属于三月的江南。至于家乡的三月,虽然多雨,却野性张扬。不信请看路旁人家院落中的月季开得那般肆意,那般灿烂,不知‘庭院深深’的含蓄。而那些丈夫出海打鱼的妇人们,也趁着雨天放下家务,在微雨中聚会饮酒,不懂凝眉的怅惘和太息般的目光。”

作为语文老师,看到这样的文字,会感叹此考生的语言驾驭能力,更感叹其用戴望舒、郑愁予、李清照诗词构建的文化场景的和谐宁静。但是,细读之后,总让人觉得没有真切感和现实感。过度的隐喻使家乡符号化,这家乡是属于江南的,属于诗词中的文人墨客的。而真正属于考生的、能触动人心灵的真切的内心感受完全被遮盖。

再看另一篇题为《脉脉乡情》的文章: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里。远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志,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候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这安详伫立的院落,在那渐渐远去的方向,我落泪了,止不住地落,从心底流淌出的。”

家乡因了那“清晨那晶莹的露珠”,那“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志”,那“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那“阳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而真实迷人。所有思古幽情的固有概念被化散为生动活泼、扑面而来的视觉感受,让人心潮起伏,让人为作者从心底流淌出的真情落泪。

两篇作文,出现如此差异的原因,就在于对生活是否有真切的个人体验。

我们常说:“生活即语文”,“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描述生活”。如果一个作文题目远离考生,那就意味着它远离生活。很显然,2009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既珍视体验又远离生活实际的矛盾,使大部分学生无法点燃创作热情的火花。

二、共性要求使学生创作个性遭遇缺失

不人云亦云,不甘于平庸,写新鲜的文章,写有个性的文章,写有思想深度的文章,这是高考作文对思维创新性、深刻性提出的合理要求。

清代的李渔也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之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欲使一篇文章脱颖而出,创新精神是诸要素中最强大的力量。

高考作文关注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能让大多数学生吐露心声,这是个基本准则,作文题目如能完成这个任务,就是很好地落实了“共性”的要求。但是高考作文还具有选拔的功能,还要让学生在共性的基础上凸显出个性,方能见微知著、擢拔人才。2009年浙江卷作文出题者的本意是体现考题的人文关怀,能让大多数学生吐露心声,这符合“共性”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共性的要求也使高考作文遴选考生的区分度受到影响,写作能力高的考生与写作能力低的考生得分趋近,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在诸多的考生作文中,有一篇题为《皈依那份敬畏》的作文,被公认为是最深刻的佳作。现将文中两段摘录如下:

“现在看来,物质利益的大潮又把我们引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正犯着一种将文化颠覆过来的毛病。我们的心日益迷离,我们的根又在何处?行走人生中,我们的目光又停在何方?”

“皈依那份敬畏,找到心灵的根,我们方能步履从容,化蛹为蝶。文化良知这棵树需要我们一起来呵护。如果环境有些许污浊,就让我们用敬畏和坚守来净化空气,这种文化道义,我想义不容辞,这才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笔者认为,该文得满分的理由:一是对绿叶与根的关系作了全新的解读,当代社会中的全体成员成了“绿叶”,“文化”就是我们的“根”;二是作者不仅有直面现实的勇气,而且在文中洋溢了抨击时弊、匡扶“文化道义”的赤诚。这两点刚好与文章的创新性和深刻性要求相符。但是这么多的考生作文中,只出现很少几篇这样的极富个性又有思想深度的文章,这种现实的困境是引人深思的。

三、高定位与低认知难以协调

清人刘熙载说:“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关注人文、提高认知,让高考成为提升学生素养的一次精神之旅,一直是浙江高考从自主命题以来的自觉追求。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同样渗透“情理兼重”这一价值取向。

《绿叶对根的深情》这首歌词,体现了命题人对“情感”的关注。考题试图引导学生从关注外在的人生世态向自身的心灵层面转移,引导考生懂得感恩和回报。这首歌,除可以解读为“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爱戴”“学生对老师的知恩图报”,还可以解读为“游子对故土的感激眷恋”“华侨对国家的回报感恩”等。这些诗性追求跟新课程教材内容紧密呼应。苏教版教材“月是故乡明”(必修一)“祖国土”(必修三)这些专题中的一大批课文,应该可以为此题的写作提供思想的营养和表达的借鉴。

另一方面,该歌词中有绿叶与根的二元关系、辩证关系。根滋养抚育了绿叶,绿叶才得以葱绿昌茂;绿叶心怀感恩之情,纵使飘零一生,也眷恋根对自己的呵护。这种“二元结构”的考题特点,命题的原意是既有利于构建丰富的文意,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绿叶对根的深情”也可以将笔触深入,思考文化与传统的关系,思考现实与历史的关系。这一理性追求也和新课程改革对应。《论语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选修课程,都试图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深入反思,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但阅卷时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考生,能对父母、老师有感恩之心已经很不易了,对祖国真有大爱的,为数不多;另外,受单一的学习生活的影响,能真正静下心来,反思传统文化、对接传统文化精髓的考生,更是少之又少。

让笔者更觉遗憾的是,假话作文、空话作文在考场中畅通无阻,大行其道。如果说写套话作文可能导致一代人不会写文章,我想,写假话作文、空话作文则可能要导致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徒有口舌而没有头脑的“奴才”。浙江卷作文题高远的定位,不仅不能兜住学生低认知的现实底子,还给假话作文、空话作文以机会,这也许是命题者没有预料到的悲哀。

篇4: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堂吉诃德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英国文学;华兹华斯;丁尼生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61-02

徐志摩,在短暂的35年生命中,才华横溢的他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经典诗歌。徐志摩的诗歌中普遍体现着个人自由主义的色彩,这一点主要得益于欧美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与培养。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徐志摩与英国文学尤其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关系。

一、哲学思想

徐志摩出身于富裕显赫的商人家庭,从小接受了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培养,后来又多次赴欧美留学,结识了当时欧美著名的文学家与思想家,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诗歌的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信奉欧美先进的政治制度的民主思想,热情的歌颂所有生命的个性解放,在他身上体现着明显的个人主义的色彩,体现了五四以来启蒙文学的显著特点。同时,他大胆鲜明地歌颂美好纯真的爱情,借助歌颂爱情来表现他对于人性解放的崇尚。他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心灵纯洁,对世界充满了美的理想。这样一个追求爱、美、自由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理想主义到悲观主义的转变过程。在他诗歌创作的后期,徐志摩的情感也转向了虚无与悲观。早期诗歌中那样一种激越浪漫的气息不复存在。

早期的徐志摩受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颇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Wordsworth,1770-1850)曾说过“We live by love,admiration and hope”一句话,这也是徐志摩在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他热情地歌颂美好与自由的爱情,信奉资本主义博爱的精神,把爱情与人类联系起来。他的“合理的生活,动机是爱”相近于英国现代思想家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的著名论断:“美好的生活失意情爱相鼓励”。在《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这首诗歌中,徐志摩用澎湃的感情写就了这样一曲反封建的高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恋爱,欢欣,自由--\辞别了人间,永远!”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正是诗人否定和拒绝黑暗的现实世界、肯定和向往理想世界的作品。这首诗写于1925年,时值徐志摩与有夫之妇的陆小曼相爱,他们恋爱遭到许多人反对,徐志摩痛感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的束缚,深深感受到重荷压制下的精神痛苦,他写作这首诗与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他咒诅“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决心“逃出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我们理解这首诗时,自然不必拘囿于诗人的恋爱生活,一首诗一旦完成,就形成自己独立的品格和价值。

然而在当时那样一个黑暗的没年代,徐志摩的改良主义思想根本行不通。他所信奉的英国的资产阶级模式成为了空想,爱情与人生的悲剧使得徐志摩从乐观转向了虚无和悲观中。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小说家兼诗人哈代对徐志摩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哈代的这些看法与徐志摩理解为“黑沉沉的大口”最后将会把所有的人“吞下去完事”的观点很为接近。《残破》正是徐志摩后期的一首极具悲观主义精神的诗歌: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小巷里奔跑:\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

1931年11月,诗人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而机毁人亡。诗人正值英年,非正常的辞世,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残破的;回过头来看,他死之前几个月发表的诗作《残破》恰成了他自己人生的谶语。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选择夜的意象,不仅出于审美的安排,还体现了一种深层的文化无意识,即宿命论。夜的展开必然以黑暗为基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生存的空间,却无法逃离时间,时间宿命地把人限制在白天和夜晚的单调的交替循环中,逃离时间即等于否定生命。作者用人与时间的关系注释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种认识或安排表现了诗人对个体无可选择的悲哀、对社会的绝望。

二、诗歌理念

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描写也影响了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在华兹华斯的《黄水仙》和徐志摩的《云游》中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受其深厚影响。《黄水仙》中,诗人把自己描绘成一朵流动的云,高高的飞越峡谷和高山。随着云的漂走,这一切又时过境迁,只在诗人的心中留下一个永恒的美德印记。《云游》的主题也是流动的云,自在,轻盈,在地面的一流涧水中投下明艳的云影,使流水从梦中惊醒,流水叹息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两首诗都是以流水引出美的图画,有相同的空间,和相同的运动轨迹,还有相同的的结果。只不过,华兹华斯是从天上俯瞰地面的花,而徐志摩则是从地上仰恋空中的云。而且,两首诗的节奏、音韵、情调也都非常接近。

I wandered lonely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

as a cloud,云游,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自在,轻盈,你本不想

and hills. 停留。

华兹华斯所写的自然,并非仅仅是自然本身,它的每一首诗歌实际上都有深刻的含义。他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实际是在表白自己的内心,自然的图景常常是他的复杂心情的变化。徐志摩同样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的那些通过自然来揭示自我的情景诗,多少是受了华兹华斯的启发,《五老峰》《乡村里的音籁》等都是人类情感与自然的美好景象相结合的诗作。

以上是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思想和他的创作风格谈了他所受西方的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五四时期那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徐志摩迫切地希望解决中国落后的根源,他如饥似渴地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他阅读了大量国外的文学作品,用自己的激情来用母语创作,试图激发国人的灵魂。徐志摩模仿和借鉴了国外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创作,但他并不只是单纯的抄袭。徐志摩对于外国文学地吸收主要还是重在观念和题材选择以及形式方面。这是与“拿来主义”一脉相承的,中国的新文学正刚刚开始,正需要一个这样一个摹拟的阶段,以后才是融会和创新。

徐志摩,他的诗歌充满着童真的灵性,他纯洁的思想是那个时代伟大的憧憬。然而他的理想是在那个时代无法实现的,他正象唐吉诃德一样,为空想而奋斗着。这种精神同他的诗歌同样感动着我们,正因为有了徐志摩对于西方诗歌的模仿和创造,中国白话诗歌在以后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徐志摩.徐志摩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 毛迅.徐志摩论稿[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3] 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 顾永棣.新编徐志摩全诗[M].学林出版社,2006.

篇5:理想与追求作文个人

既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种类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事业成就的追求。

青年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也是我们的职业理想孕育的关键时期。作为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理想,它体现了人们的职业价值观,直接指导着人们的择业行为。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与他的思想品德、知识

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都很大的关系。政治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水准以及人生观决定 着一个人的职业理想方向。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理想追求的层次。个人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性别特征、身体状况等生理特征也影响着一个人的 职业选择。

职业理想具有时代性。社会的分工、职业的变化,是影响一个人职业理想的决定因素。生产 力发展的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 , 人们的职业追求目标也会不同,因为职

业理想,它总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及其所形成的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在一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计算机的诞生,从而演绎出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如计算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计算机打 字员等等职业。

然而这些理想也要面对现实的考验

实现职业理想的条件: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之,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

才能实现理想。否则,青年就容易对现实感到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应该看到我们现在所 处的现实还不够完美,但完美无缺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一些让人怦然心动但不能实现的职业理想,它不能成为真正的职业理想,充其量只是幻想或空想而已。那么真正的职业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了解自己

你能做什么人,最难看清楚的是自己。青年学生更容易把自己放在很高的起点去观察我们的周围环境,思考我们的职业未来,甚至还想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条件要比别人好 一些,付出的劳动比别人少一些,拿的工资却要比别人高一些的。显然,这种失去 “自我”的职业憧憬是“空中楼阁”,是“水中月亮”,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从自身出发,从自己的所受教育、自己的能力倾向、自己的个性特征、车身体健康状况出发,才够准确定位,瞄准适合自己的岗位去不懈努力。

了解职业

要你干什么并非所有的职业都适合你,也并非你能胜任所有的职业岗位。每种职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要求。

了解社会

让你干什么职业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的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了解社会的 需求是成功择业并就业的关键。了解社会主要是要了解社会需求量、竞争系数和职业发展趋 势。社会需求量是指一定时期职业需求的总量。这是一个动态的又相对稳定的数量。例如,有的职业有很高的社会名望,但需求量很少;有的职业不为多数人看好,但有发展前途,且 需求量较大。竞争系数是指谋求同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人数的多少。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竞争系数越大

职业概率越小。社会地位高、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优的职业,想要谋取的 人数多,相应地竞争系数就大。职业发展趋势是指职业未来发展的态势。

篇6:我的职业理想与追求

福安一中物理组 吕少永 我知道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虽然在理论方面,我可以夸夸其谈,但心里非常明白:还是缺少实践,纯粹的眼高手低。因此,我将在此设定我两年的职业规划。

首先,明确——在岗即是一份责任。

现在,福安一中开始新课程改革,对所有教师来说都是新生事物,那就说明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可以着手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付诸于行动。也许,这一过程会有许多坎坷,毕竟理论掌握容易,实践起来也许就会磕磕碰碰。因此,我首先就得权衡好自己的心理,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学心态,真心地付出我力所能及的一切。

其次,发扬——不懂就问就是好精神

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中,尤其是第一年,对于我来说也许不会的还有很多,例如:教学的模式、学案的编写、教学难度地把握等等。不懂就问,多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这就是我快速适应并且融入新课改的最好手段。不懂就问,可以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不懂就问,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不懂就问,还可以是班会课的形式、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心理问题等等。相信在各位前辈老师们的热心指导下,我可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学习并消化。

再次,坚持——个性化的教学发展

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统一的教学模式,但每位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我应该也坚持。通过在一中这几年的教学积累也树立了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一种模式,是完全贴切我的风格而不违背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对于这点我应该坚持,并不断地在实践中去完善属于我自己的这种教学模式与风格。

最后,历练——各种活动积极参与

在参与的各种活动中历练。古人云“能者多劳”,我的体会却是“劳者多能”。一个人的事业必须与岗位相融,必须与所在的团队需要契合,这样既可以为学校赢得荣誉,又能为自己获得一个又一个的平台。所以我在物理组会中,认真听老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各种观点,并做一定的记录;在备课组中,与老教师一起分析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如何突破解决等。而且主动要求参与校本练习的编写,学案的编写等。渐渐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

我知道,很多刚进入一中的人都会满怀激情,胸怀远大理想,而日常工作却充斥着细细碎碎的种种琐事,有的人难免眼高手低,哀叹命运不济,终究一生碌碌无为。其实有远大理想本身没错,不过理想 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如放眼未来,着眼当下,在不同人生阶段制定可以触摸可能实现的目标,并全力以赴面对每一个工作,一直保持“在路上”的状态,当机遇这匹骏马奔驰而来时,你就能勒住缰绳飞身上马,奔向你的理想之地!

篇7:“最美女教师”诠释理想与追求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名字已传遍全国,她将成为影响一代教师的楷模。张丽莉老师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救学生的壮举是一种正义冲动,源于平时的情感积累,形成于长年累月的行为习惯。这一壮举感动了她的学生,感动了家长,感动了社会。随着媒体的介入,张丽莉老师从教以来恪尽职守、爱生敬业的事迹很快浮出水面。一位可敬、可信的优秀青年教师的形象清晰地展现于公众视野。

张丽莉是一位好教师。她很年轻,但走上讲台后很快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学生的爱戴与家长的尊敬。她的这些好品质、好作风得益于长期以来所受的教育,但更多的则来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教师职业的追求。她尽管工作出色却仍然“不在编”、收入低,但还是谢绝了改行转业的建议;她诚心接受老教师的传帮带从不懈怠,自备小凳子挤时间去听课,每次听课都写心得体会以改进教学;不曾做母亲的她像对待子女那样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谁有了进步都会得到她的鼓励和小礼物;她舍不得自己教过的每个学生群体,耿耿于“从最初的陌生到用心相处”,“其间夹杂的小冲突,穿插的大幸福”。

张丽莉老师出身于教师世家,她对做优秀教师的追求还出于自己对于教师职业的透彻理解。她懂得,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好的教育不能没有爱,真正的教育在于言教更在于身教。她用阳光、微笑和关怀感动她的学生,营造了相互关爱的群体。上班时,她为路远来不及吃早饭的学生准备小食品;放学后,她牵手送学生出校门。危险袭来时,她先护住学生而被莽撞的自行车撞倒。她的学生们被感染,化解了“心理断乳期”的逆反情绪,课下称呼这位比他们大10多岁的老师为“丽莉姐姐”。

不懈的追求源于正确的价值观念。当今可以说是最重视教育的时代,却难说是社会环境最好的时代。各种功利诉求干扰、升学压力、独生子女成长的特殊环境,往往使得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处于矛盾的漩涡之中。张丽莉老师也不会超然于世外,但年轻的张老师用人格魅力化解一切。她的笔记本里记录着学生每一次考试成绩,她收入低却默默资助生活更困难的学生数年之久。从这些具体细节可以看出,张丽莉老师对职业的追求、对学生的热爱,来源于她对所处环境的正面判断,来源于对社会的爱。

篇8:考试制度的理想追求与现实选择

对于升学考试, 我们听到的批评不少。基本上, 批评者都带着一种理想追求, 积极主张对考试制度改革以消除弊端, 建立一种没有缺陷的考试制度。十全十美的制度当然好, 问题是, 任何一项制度都避免不了存在缺陷, 任何制度都只是在一定现实条件下的最不坏的选择。

如果充分考虑现实条件, 时下的考试制度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国家也曾取消过入学考试和教学考试, 并且也曾经有过一些教育权威的论证, 可造成的结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现今的考试制度, 就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选择。

事实上, 现行考试制度的优势还是不言而喻的。其选拔出来的人才, 在世界范围内大都受欢迎。北大法律系教授孙东东曾介绍, 作为教育部的顾问, 他接待了好多国外的教育考察团, 人家一致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好。美国匹兹堡大学瑞斯妮克教授坦言, 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不应放弃, 而应该完善。很多学者认为, 我们在国外的留学生, 基本功普遍比较扎实, 为学术延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的基础教育。他们很担心, 这样或那样的考试改革, 会把一些好的东西给改掉了。

对于考试制度来说, 公平是首要价值。考试制度改革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保持其公平性。浙江省放弃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 对现行考试制度的改革力度很大, 其目的是弥补现在考试制度的缺陷。这一改革如果能按其理想设计运行, 当然很好。但任何理想的设计, 都要在现实条件下实行。浙江将高考录取的成绩改为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三个项目, 三项录取成绩里, 前两项客观性好把握, 但综合素质评价, 主观性大了。在潜规则盛行、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猖獗的现实环境下, 自然会给人很多的担忧:会不会有内幕交易, 会不会弄虚作假?

而这些担心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去年, 河南省某高级中学有两个“省级优秀学生”指标, 结果, 3名候选人都是本校教师子女。时下, 各类高考加分, 更让我们看到有关部门公开为一些群体谋特权, 典型如对金融界高层的子女加10分投档录取的规定。

篇9:理想与追求作文个人

镜头一:“推陈出新”的公开课。同样的一篇课文不同老师来上,能上出不同的内容,美其名曰“上出特色”、“推陈出新”。而同一篇文本,在不同的阶段,上的又是同样的内容,没人觉得奇怪,因为大家觉得文本内容没变,那应该教的内容也不变。这叫“以不变应万变”。

镜头二:“包容万象”的家常课。许多老师在上语文课时,往往不由自主地将文本中所能蕴含的内容都容纳到自己的课堂中来,以至于有专家忍无可忍地站出来大声疾呼:“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需要减肥”。

镜头三:“混乱无章”的教学序列。三年级教的内容,六年级也在教;六年级考的内容,三年级也在考。整个语文教学,仿佛处于一种“混沌”、“无序”的状态。

上述三个镜头似乎都将矛头指向了课堂中的主体——教师,他们的教学内容遭到了我们的质疑。于是,笔者提出了本文的命题: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掀起你的盖头来。

“语文教学内容”的现实诉求

语文的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对教材所进行的教学化处理,既包括对现有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其含义也是指教师要对教材做出合理的甚至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

但是,长期以来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就致使语文教学中,不但有些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产生出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把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只有内容的理解没有语言的品味,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得意忘“言”。又比如,由于对“超越教材”的片面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的目标不明、作用不大的拓展延伸,产生了非语文与泛语文的弊端等等。具体而言,出现了开头所描述的三个镜头。

上述奇怪现象,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正是教学内容在教师视界里的模糊吗?他们不知道该篇课文在课程体系中“一般应该教什么”。那是不是教师在备课时不够深入呢?王荣生教授曾对语文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作了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语文教师的备课负担过重,他们备课的精力主要花在:(1)按教参所提供的结论去“理解”课文;(2)“揣摩”教材编撰者的“意图”(即“思考与练习”题);(3)“想出”具体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师从本应关注的“实际需要教什么”、“最好怎么教”,被迫退回到“一般应该教什么”、“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的生产。

王教授的这段论述,笔者深有感触,也常是对着一篇课文读了又读,想了又想,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应该教什么?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教师备课所依赖的三本书。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主要是“对期望学生达到结果的描述”,即目标是什么?但没有对要实现这些目标“教什么”作出明确回答。语文教材(本文特指小语教材),所呈现的是一篇篇选文和文章后面仅有的生字表和少量问题。除了后面的生字表和部分问题对“教学内容”作出了回答,至于其他,则由教师“自由开发”。教师指导用书,主要是由教材编者和少数优秀教师合作完成,主要内容是对文本进行解读,然后对教学策略提一些建议。

教学内容的不明确,必然导致教师在“教”的内容选择上随意而杂乱、错误乃至荒唐。个体的教师只不过是在凭自己的语文个人知识(亚里士多德称为“臆断”)在从事教学;学生学的,完全是由不同语文老师随意择取和任意炮制的不同东西。也就是说教师教得茫然,学生学得也茫然。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一点:“语文教学内容”在教师面前的具体化,细致化,应该刻不容缓。它应该以最真诚的姿态“掀起自己的盖头来”,以真实、清晰的面目展现在我们老师面前。

“语文教学内容”的理想追寻

课程标准与文本“亲密对接”

在现实的教学中,《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和建议,只是以非常抽象的形式存贮于教师的大脑中。许多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往往是就文本解读文本,并未将它置于课程背景中(也就是并未与《课程标准》联系起来)。如此一来,教学内容的不确定就不足为怪了。比如在三年级的课文后习题一般有两类:读背课文,读写新词。除此之外,所有的教学内容皆由教师自定,你想教孩子欣赏优美句子,理清文章脉络,还是领悟人生哲理,但凭教师的主观把握。于是,千人千面,同一篇教材,不同的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一位著名特级教师在回答一位青年教师怎样确定教什么时,他说:拿到一篇课文,首先多读几遍,然后再去读《课程标准》这个阶段的目标。《课程标准》中要求什么,就去教什么。可是,课标中只是规定了整个阶段孩子的发展目标,并未说明这些目标怎样分解到不同的文本中去。因此,如果课程标准和文本再接近一点,那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目标就更为明确了,可操作性就更强了。

教材内容在文本中教学化

国外的许多语文教材,在“教学化”方面是做得相当成功的,他们的一些教材,甚至做到“使教师无须备课”——像我们的语文教师面对着一篇课文而冥思苦想“教什么”那样的备课。那我们的教材是否也能在这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如在“单元导读”、“思考与练习”中,让教材对 “一般教什么”作出具体化和细致化的回答。这样,同样文本,老师所教学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也是基本一致的。其实,如此一来,对学生语文素养也作出了明确的底线规定。当然,语文考试也不再会杂乱无章,漫漫无边际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教材内容教学化,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它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但它可以对教学内容作出最底线的规定。

教师指导用书具体化

我想,理想的教师指导用书,应该对文本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作出更为具体、细致的说明。如指出该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选文的类型是定篇,还是例文、样本、用件,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文本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什么?然后在“教学建议”这一栏,由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做一些有益的经验示范,以帮助一般能力的教师也能较为顺利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当然,也给一些优秀的教师留下自我展现的空间。

以上三个方面,说起来非常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又是何等的艰难。不过,语文课程在“凤凰涅磐”之后,迎来语文教师真正的解放之时,何乐而不为呢?

时至今日,教师生成内容的价值也是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我们也不希望,语文教学由于过多的束缚而变得僵化。我们追寻的仅仅是“语文教学内容”,在我们的视野里再明晰一些,让“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烦恼不再泛滥成灾。(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篇10: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不矛盾 四辩

我方认为: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不矛盾。首先,从两者定义来看,什么是生活,不只是依喟在爱人的身边,不只是坐在电视机前,我们人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生活。什么是享受,不只是吃喝玩乐,更是好逸恶劳,每一次理想的实现,每一个对社会的贡献,被他人的肯定才是真享受。什么是理想,只有你的追求是对社会有益,对他人无害的,才是理想。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其次,从两者的目的来看,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是相互统一的。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论是失败的失落甚至绝望,还是成功的喜悦和希望,都是对生活的品味,是对生活的享受。正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所说“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做真正的幸福。丘吉尔也说过,痛苦和追求两码事,追求是一种理想,痛苦是一种心态,心态调整好就不会痛苦了。追求理想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人最重要的是快乐,那何为快乐,就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纯粹的享受是虚无的假乐,是内心空虚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的努力才会让自己真正的快乐,虽然这个路途是艰难的,是困难重重的,但是即使这样也是快乐的。

再次,从两者的目的来看,都是在追求较高的人生目标,只是追求理想偏重于过程,享受生活偏重于结果。但是两者的最终目标并不相悖,都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有达到一种较为满意的状态,是自己的身心感到愉悦。就像革命家,理论家张闻天所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追求理想,就是我的生活。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能否在生活中不停顿的前进,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充实,才会觉得有意义,而充实有意义的生活正是享受生活中的一部分。

篇11:追求理想作文

天使没有了翅膀就不能飞翔,人没有了理想就没有了意义。理想是成功的开始,也是第一步。理想是指明道路的路灯,是我们人生奋斗的目标,指引我们前进的风向标,只要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我相信,成功就不会离我们太远。那么,试着想一想,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那他的前途又会怎么样?可想而知,他是没有前途可言的。徐特立曾经说过:“一个人有了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都会感到幸福。

理想照亮人生、理想为人生导路、理想成就梦想,有了理想,我们才会奋力向前。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有理想的人一定会追求理想,追求希望,追求明天。

篇12:追求理想作文

我想我是喜欢写作的。不然我在暑假里投稿是干什么?不然我平日里抄写美文美句为了什么?啊,我对写作是充满热爱的。文字总是有那种魅力,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如果我选择了这条道路,那便是在用文字编织起美丽衣裳,翩翩裙摆,裙角上是点缀的蝴蝶,似乎要挣脱桎梏飞翔!我希望我笔下出现的人物是鲜活的,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能够像真人一样,在我想象的世界里遨游,飞翔,不会受到阻拦,他们是自由的!我想起莎士比亚说,他们是没有灵魂的人。没有灵魂,怎么会呢?他笔下的人物,充满活力,极为真实,这也是我追求的。后来明白,他所说的没有灵魂,意指没有界限,没有人能制止的了他的文字,因为他没有灵魂!他是故事的编造者,是有着超越灵魂界限,真正自由的人!这样的人,笔下的文字自然是鲜活的,让人看了好生羡慕。

这是我的`梦想吧!我想。此时,我还不能确定,我不知道未来是否会有变数,可是……

天空上,蓝荧荧的星在望着我,为我指引明路,我霎时充满希望——不管前途如何,不管世界变化,我都不会忘记在夜晚,仰望星空,等待机会的到来,真正走上追求理想之路!

篇13:理想与追求作文个人

中国山水画,此类绘画在中国画的当代发展中是最具想象力、极具启示性、极具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因而也是最具精神情感与审美理想的中国画题材类型。而研究它的人在当今画坛界数不胜数。

当今中国山水画坛,著名中国山水画家黄格胜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大家都知晓黄格胜擅长山水画,尤喜创作山水画长卷,知道其《漓江百里图卷》,知道其《石上人家》、知道《西塘记事卷》等等优秀画作,令人看了啧啧称奇,叹为观止,让欣赏者在面对他的山水画创作室情不自禁地陷入沉浸和无限浮想之中的优秀之画作之中。

然而,当我们深层次的进一去步思考其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时,其追求的审美理想是什么?精神追求的内涵又何在?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非常值得作为个案进行深入探讨与仔细发掘分析的专业性课题。

优秀的中国山水画作品应该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山水画变换、虚灵的广阔空间有着无限的广延性,而画作中的意境不是任何作画者都能够达到的。众所周知“人物以神韵长,山水以意境胜。”提及精神追求不能不提意境,“意境”乃山水画创作的核心与灵魂,山水画的意向是为审美服务的,为情感的专属物,山水画的精神追求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客观山水物象的相结合,产生心象,通过作画的过程物化出来,通过创作出的作品,能让观者感受到美的享受,愉悦的心情。元代黄公望曾曰“画,不过意思而已”,即:“立象尽意”矣。①可见中国山水画承载了重要的文化使命——“彰显个人气节之风骨,文以载道。”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不仅仅要运用艺术家敏锐的眼睛去看,还要在心中酝酿出心象,通过长期与客观对象亲密接触发掘出心中对山水合川美的定义,激发灵感,以达神会贯通,直至沉浸于心象与物象产生共鸣结合的艺术创作的境界中。此外“形”归纳提炼方面,黄格胜通过从写生为切入点入手,提炼对象平面形状的美感,尤为主张以写生带动创作,以写生带动教学,以写生带动灵感,同时还力主中国山水绘画创作的非直接视觉性,通过写生,给画家从客观对象中提炼艺术创造留下自由的空间。画面贮存的意象、视觉经验,就成为中国绘画写意性的本源出入古今的构图理念,黄格胜在继承传统的计白当黑的位置法则基础上,还独创性的引入版画的位置经营法,点线面的对比法,塑造出他笔下山水画全景式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空间结构图式。

黄格胜在研究吃透传统笔法同时,也尤其注重以下几方面的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探索研究,其一:尊重传统,学法传统。深入理解神、形、道、教、无、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高度提炼与概括。其二:借鉴传统,发展传统。悟得传统山水画之传统审美精神的同时,不忘创新和发展,高度重视酝酿内心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识,使他不在满足于传统审美取向的陈规,在继承传统观念的同时加进和融入了西方式速写的美感元素,从而形成了他个人独特的苍劲朴实,同时带着铿锵有力的审美倾向。面对山水怪石,江南水乡,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等之秀美的客观美丽景色,画家用笔追求“笔有尽而意无穷,”②突破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以当下人的视角,以坚毅的有力的皴法和勾线,将带有秀美之风南方山水美景,注入了其刚毅史诗般磅礴的气势而又不失当下文人之风,从而竖起了当代中国山水画风坛中的一面独特的审美旗帜。此外黄格胜对水山、吊脚屋、石板路、房顶墨瓦青砖大胆地进行重组与解构,叠加与整合,使他的山水画中能让观者仿佛联想到唐代诗人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风骨意境。强调“以心观物”③,由观物求理转向观心求性。水墨沧桑气势的美感在黄格胜的主观情感和扎实、质朴、敦厚有力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追求得到了形式和美感的有机统一。他自己也说:“我的表现语言也是独特的,因为她们都是我从生活中发现、提炼和锤炼的,是我个人感情的物化,所以有强烈的个性。我组成画面的树、石、舟、桥、房屋、水、云、雾以及笔墨色彩章法韵味都是我独有的,不雷同于任何古人和今人。”

以平面的概念编制起来的符号秩序,是当下中国山水的所共同研究的课题,黄格胜画作中,突出了以线造面,以线造型的中国山水传统,以繁见简,吐纳山河,展现当下新时代文人在万千压力下坚毅不拔一面,他把自身对人生的感悟理解一一的注入其山水作品里,将全部身心倾注于对南方脚下热土质朴热恋的创作中。可以说,黄格胜的山水系列,黄格胜赋予了它历史沧桑感、艺术表现力、人生感悟、自然情怀,在画面上赋予了质朴高尚的审美倾向和其独具广西地域特色的艺术神韵。对于中国山水画领域来说,黄格胜的山水画作不仅仅是对一方水土的热爱。还是对精神家园的一份耕耘与固守,更是一种内心审美理想的崇高追求。以其漓江画派的开山之作《漓江百里图》百米长卷表现出了漓江风光的神奇隽秀。那山,那水,那船无不是桂林漓江景致的典型代表,带着属于桂林漓江的深深烙印。整幅画的色调虽然轻浅雅淡,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意境幽远,见之难忘,荡气回肠,是典型的极具史诗气势雄浑的力作。

面对当今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期待日趋多元化,当代中国山水画形式在技法、材料、形式等领域可谓是成为追求精神传达和审美理想的手段,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艺术不单单是一种形式美、结构美、还需能传达出种种主观的审美情境,审美理想——气韵、情趣、哲理等。在精神追求和审美理想上应彰显所处时代的风貌。在曲折的形式探索道路中,在传承与创新、吸收与融合的过程中,黄格胜的山水画创作忠诚于内心的真实感受与审美理想,注重语言的内在表现性和创新的探索,“施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④尤显难能可贵。

总而言之,只有深入研究掌握中国山水画语言形式美的独特规律,结合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人生履历的感悟才能避免山水画创作的僵化与萎缩,要使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语言的表达水乳交融,就要努力达到和具备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语言形式只有在恰当表达内容时,方能使其思想内涵,审美愉悦得到充分体现,从而让观者产生深深地共鸣,通过画面为媒介使观赏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审美的互动。

以上通过对黄格胜创作主张,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进行分析,使我们明白只有继承传统,才能清醒的认清自身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只有在传统的基石下发展自己的审美主张,建立自己的审美体系,积极创新,才能更好地形成个人的风格和面貌。这种状态下的探索与创新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元代黄公望:“画不过意思而已”引自《写山水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1月版

[2]王昱《东庄论画》清新华出版社2006-6-1

[3]《上下吟》宋邵雍

篇14:理想与追求作文个人

一、《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所体现的价值理想

《速度与激情》以Dom家族的组成与分合为故事发展的主要脉络,随着故事的发展,Dom家族由最初的Dom、Letty、Mia三人,逐渐加入Brian、Roman、Han、Gisele、Tej等人,成为一个集幽默、乐观、坚强、高科技为一体的赛车家族。这些人拥有各自的特点,如Dom仗义、坚毅;Brian聪明果敢;Roman幽默爱唠叨。这些性格各异的人因为赛车而走到一起,成为一个融洽和谐的家族,彼此相依相助,在危难之中始终不离不弃。从故事的人物设置和剧情来看,《速度与激情》体现了以超越种族的家庭温情、追求自由至上的个性特征以及不断突破的冒险主义精神。

(一)超越种族的家庭温情

家庭温情一直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的核心之一,影片中的爱情、友情在最后都升华为亲情,这种亲情是一种福祸相依、荣辱与共的患难扶持之情,也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主要主题。《速度与激情7》开拍,主创们回归一开始的小木屋,在采访中范迪塞尔说:“你会看到,只属于《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亲情,这就是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系列的原因。”是的,不得不承认,我们如此钟爱这个系列,追随他们的激情脚步长达十几年,除了影片视觉上所呈现出来的极度震撼与快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它体现出的浓浓的亲情,这种亲情有血缘亲情,有深挚的爱情,还有志同道合的友情。这些情感是纯粹的,是人物之间心灵的高度契合,是跨越种族之间的彼此信赖与相守。而Dominic赛车家族的这种家庭温情在《速度与激情7》中展现的最为淋漓尽致。[1]电影开始回归最为平静的家庭生活,Dom和Brian讨论着Han从东京寄来的包裹,而这种温馨却被一个电话完全给打破了,包裹爆炸的那一瞬间,就意味着Dom家族又要为保护自己的家人而开始战斗了。Dom亲自到东京带Han回家,在Han的葬礼上,Dom说:“只要我们住进彼此心里,死亡便不再是分离。”英国诗人托马斯·康沫尔的这句诗很恰当的表现了Dominic家族彼此之间超越种族的亲情。而家人这个概念,也反复在《速度与激情7》中体现,如Dom在面对大反派德卡特·肖时说:“这里没有所谓的朋友,我有的是家人。”在Dom家族的意识中,家人显然是最重要的,甚至超越了赛车带来的快感与冒险带来的激情。因而,在影片的结尾,Brian选择回归平静的家庭生活,这虽然是导演在主演Pual出事之后的无奈之举,但也反映出影片对于家庭温情的追求。Dom和Brian在分开的十字路口,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行驶,导演最后给Dom的自白:“无论你身处何方,无论是四分之一英里的赛道,还是绕了大半个地球的距离,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人,就在此时,就在此地,你永远在我身边,也永远是我的兄弟。”

(二)追求自由至上的个性特征

自由至上也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一个重要特征。主人公们只要启动了赛车,他们就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赛道上自由奔驰。对于他们来说,赛车不只是一种追求激情的工具,更是他们获取自由的必需品。Brian爱上赛车,是因为在赛道上无拘无束的奔驰可以让自己获得内心的自由;Roman答应帮助Brian一起破获卡特国际洗钱的案子,是因为想要洗清自己所有的案底;Dominic家族冒险到警局截取1亿美元,是因为需要金钱换取新身份,展开全新的自由人生。Dominic家族是一群难以用大众的是非观来评判的侠盗,他们截取的财物都是不义之财,他们有着自己判定是非的道德体系和依据,他们对权威不屑一顾,他们宁愿牺牲自我也不对恶势力与强权屈服。在《速度与激情1》中,Dom说:“在那十秒钟里,我是自由的。”那风驰电掣的驾驶中,那飞跃火车的一霎那,不是没有一丝恐惧,但更多的是对自由的渴求。

Dom的自由至上的个性除了表现在对人身自由的追求上,还表现在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方面。Dom家族从来没有专制权威,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征,他们来去自由,言论自由,做事风格各有不同,有时则完全凭自己一时的冲动。他们在与警方合作的过程中,并不受警方的控制,而是完全按照自我意志行事,这是合作的前提,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这种像风一样的自由飞驰,像鹰一样的自由飞翔,是电影体现出来的重要主题之一。

(三)不断突破的冒险主义精神

勇气是胆量,是智慧,是自信,是Dominic家族不断突破的冒险主义精神。赛车本就是一种冒险运动,而这些把赛车玩到极致的人显然不满意局限于仅在赛道上的奔驰,从《速度与激情1》到《速度与激情7》呈现出了一次胜过一次的冒险场面。从最初的飞跃火车,到开着汽车从飞机上降落,再到Dom飞车撞击飞机,以致最后Dom和Brian驾车两次飞跃高楼之间,从理论上来说,这些人类极限的动作很难达到,但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中这些都成为了现实。从2001年《速度与激情1》中飞跃火车开始,这个系列的电影就一次次在寻求视觉上的突破,难度颇高的任务在飞车家族的任务不是没有让飞车家族担忧,例如在《速度与激情7》中从飞机上降落时,Roman迟迟不敢行动,Brian也曾面对前途未卜的命运与Mia告别,但这些惊险与困境却激发了他们的荷尔蒙,带给他们极致的快感。可以说,这些人天生是为了赛车而生,他们的天性中有着不断突破的冒险主义精神,这也是他们越挫越勇的原因所在。

二、 中美对当代理想与价值的追求

中美两国虽然政治意识形态不同,但在理想与价值的追求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对家庭的守护、对自由的追求与对正义的坚守。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人们的意识之中根深蒂固,而维持这种家庭关系的最重要的纽带就是血缘。[2]当代中国人虽然逐渐摆脱了《大宅门》中的那种封建家长制,但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仍是紧密相连、祸福相依的。即使儿女成家,另设门户,但赡养父母、侍奉父母仍被视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在父母的眼中,无论子女是否成家立业,都依旧是孩子,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么多的啃老族。而在美国,家庭同样为视为生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对亲人之间的爱,却是一种更为开放式的爱。例如,子女成年之前,父母对其呵护有加,然而一旦子女成年,他们就被视为独立的个体,父母便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也不会被强制赡养父母。因而,在美国几世同堂的情况很难见到。在对于家庭这个概念理解上,中美文化对其的诠释也不相同。中国对亲人的理解是以血缘亲情及爱情为纽带的家庭成员组成, 而美国则认为除了血缘亲情与爱情之外,在同一片屋檐下生活,具有共同的追求的人亦可称之为家人。这也就是《速度与激情》系列中所体现的家人亲情。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却因为共同的志向与爱好彼此相扶,这种感情是超越友情的亲情。

自由永远是一个值得人玩味的话题。自由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无论是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要自由地驰骋!自由地爱!无所顾忌地狠狠地猛冲”这样的对自由的狂热呐喊,还是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豪情壮语,对体现了人类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与追求。对于中国人来说,与几千年专制作抗争的过程也是追求自由的过程。但中国人追求的自由往往是一种相对的自由,我们提倡在合理范围之内的个人自由,这种自由要受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的限制,抵制以牺牲他人利益为前提的个人绝对自由。而在美国,这种对个人绝对自由的追求却是无止境的。例如,在《速度与激情》中,Dominic为了体验极速快感,往往对整个城市造成毁灭性的的灾难,这种自由在中国人看来显然是不可取的。[3]美国人的自由是一种追求天性的自由,因而,他们希望不断冒险,寻求刺激。而中国人的自由是一种限制在集体主义之内的自由,因而,我们很多时候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冲动以维护社会、集体的安定团结。

此外,在对正义的理解上,中美两国具有一致性。对国家社会造成极度危害性的做法都是非正义的,那么,拯救大众与惩治恶势力显然就是正义的。但是,中美两国在对待惩奸除恶上的态度却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不提倡以暴制暴,而是提倡依照法律的规定惩治违法分子。而在美国大众的意识中,违法并不一定是非正义的,很多时候,官方也是一种非正义的代表,因而,对待这种非正义的事情或人,就要以暴制暴。这种意识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速度与激情5》中,巴西警察局成为保护黑帮老大不义之财的据点,而Dominic家族为了夺取这些钱财不惜毁灭了数条街道,最终作为美国外交安全局行动组组长的霍布斯最终释放了Dom,这也体现了影片对于正义的理解与认知。

三、 中美价值与理想价值差异的原因分析

中国人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在这种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儒家礼教为核心的礼法制度和等级制度,虽然当今社会始终对于封建思想持批判态度,但这种礼法可谓是深入人心,影响着当代的中国人,表现在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爱护子女,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因而,我们虽然也认为《速度与激情》中的场面刺激,但却绝不会推崇这种做法,原因很简单,为了达成一人目的或一小部分人的目的而破坏公共利益的做法,是一种自私自利的选择,不符合中国的礼法规范。此外,和谐思想与“仁”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一直延伸至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所谓和谐思想,就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相处,具体表现为包容的态度、宽容的气质以及共生的意识。对待不同的文化思想要兼容并包;对待他人的错误要宽容原谅;对待自然与社会要关怀爱护。而所谓“仁”,即是“仁者爱人”,就是要求我们对周围的人友爱。在和谐思想与“仁”的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社会主体反对以暴制暴的举动,而支持礼让宽容的态度。为了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我们反对个人的绝对自由,而是倡导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我们反对冒险主义,而支持一种稳妥、破坏性小的措施。

而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社会,自建国之初起,就以自由为宗旨。可以说,自由、个体主义是美国人价值理想追求的根本。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桎梏,但英国辉格党所推崇的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与理念却得到了美国建国先贤们的共鸣,因而,自由与个体主义是美国建国之初的根本理念。[4]此外,从美国民众的构成来看,主要是由原住民、从欧洲逃过来的革新派教徒组成,这些人都是白手起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荒芜广袤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全新的、没有政教合一的教会权威限制的国度。而美国内战进一步推动了美国自由主义的发展,个人能力与价值得到尊重与重视。因而,在当代的美国,类似《蜘蛛侠》《速度与激情》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有很多,且广受观众喜爱。此外,美国从建立之日起,其民众就是由不同的种族、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人所组成的,因而,美国始终倡导一种民族包容的精神,这种包容精神在当代美国甚至衍生出一种极端:一种是扮演维护世界和平的世界警察角色。因而,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中不断出现Dominic家族在北欧、墨西哥、东京等地与黑暗势力对抗,维护“正义”。

《速度与激情》系列影片中的第七部在中国的票房是最高的,但就影片的制作水准来说,其仍略逊于第五部与第六部。之所以获得如此的票房佳绩,最重要的原因不外乎影片对于家庭温情的完美诠释,这种家庭温情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口味,触动了中国观众的心灵。虽然中美在理想与价值的追求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情感的通共性往往可以打破这种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达到一种情感的共鸣。《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大概就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张娟.美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2):60-65.

[2]赵雪丽.《速度与激情》系列影片:视听盛宴与人文关怀[J].电影评介,2014(20):43-44.

[3]陈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J].改革与开放,2013(12):188-189.

上一篇:论成吉思汗的德治思想下一篇:龙门架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