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2024-08-22

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精选11篇)

篇1: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摘 要: 针对教学中评价的单一性,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课题研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丰富评价的内涵,拓展延伸评价的外延,让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参与到评价中,不仅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让评价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激励导向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励学生不断积极进取,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方式。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评价其实是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引行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成功的评价,会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单一的,形式缺乏多样化,评价的途径无非是通过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测试等,评价者也仅限于教师本人。如此单一模式的评价,缺乏新意,学生容易厌倦。

近年来,我县依托《数学分层测试卡》,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课题研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丰富评价的内涵,拓展延伸评价的外延,让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参与到评价中,不仅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让评价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激励导向功能,形成学校特色的数学课堂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评价,促进学生反思;学生自评,敢于正确对待自我;学生互评,学会互相欣赏;家长评价,打开交流渠道。评价的作用,不单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一个鉴定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反思、改进、优化,提高“学”与“教”的效率。“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单一的师评生受、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为此,我们开展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方式。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根据“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内容来展开,评价除了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问题的对错、方法的获得、操作的技巧等外,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如覃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用心与学生交流,不同的学生给予不一样的个性化评语,但都充满了温馨与鼓励,都给学生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对于《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批改评定,我们每个实验老师都根据各班学生特点,制定多样化的激励评价方式。如覃老师老师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梁老师则采用无错误评价方式;韦老师用小印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留下记忆。此外,还可适当运用实物评价,体态语评价,如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及各种丰富的表情等。通过多样化的激励评价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评价机制多元化

1.考评与活动相结合。

为让天真烂漫的小学生能乐观地面对学习、面对作业,我们把《分层》尝试用活动和游戏形式,以赛代学,学生兴趣盎然,其乐无穷。

2.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日常教学中的评价有口头评价、书面评价、专题作品评价等,教师让学生把日常评价获得的“红花”或“星星”汇集起来,按其数量的多少转化为更高一级的奖励,采用滚动评价,并在期末评价中得以反映,根据其进步情况给予评定。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3.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评价不应仅局限于课内,还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社会人士参与评价,将评价延伸至课外。如让学生分小组用指定数量的人民币到商店、菜场购买秋游所需的食品,让售货员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考评方式,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角色定位,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深受学生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统一评价与差异评价相结合。

在学习中,我们有统一评价,如期末检测,但更多的是差异评价。因为在基础教育中,考试不是为了选拔,而是孩子再学习的一种方式。我们采取在单元测试和期考笔试中,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允许学生重考。当学生的答案比原来更好、更有创见时,我们给予更高的评价。对学困生,允许他们提出开卷或半开卷或请求教师、同学帮助的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提问、活动、操作分为不同的档次,此外,班级还设立了单项奖、特长奖、进步奖、诚实奖等,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捧着奖状回家。动态的差异评价有助于学生养成根据反馈修正错误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树立自尊、自信和进取心,提高学习兴趣。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教育的时机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就可以抓住任何一个时机。有了老师持之以恒的鼓励,学生定能时刻充满信心。

篇2: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评 价 改 革 的 探 索 与 尝 试

老颜集乡仲楼小学刘鹏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尝试

老颜集乡仲楼小学刘鹏

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侧重纵向比较,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评价语言要生动、巧妙。关键词:评价比较多样化感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加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标还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空间,是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要想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必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评价形式。通过近几年的学习实践,我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略谈一二: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引导和鼓励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是师生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因此,我们应将数学学习的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的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所谓过程性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与事件的评价,其重点是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它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它的突出特点是及时性和有针对性。但我们很难在一道题目里测量到所有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很难在一天里观察到所有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方法。但我们可以针对一些具体的数学学习过程与方法,单独地进行测量和观察。为此我尝试使用了课堂学习过程评价表。它可以在上课时根据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评价。在此基础上还可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在教学的各环节引入竞争机制,设计各种奖项。如:“最佳纪律星”、“积极参与星”、“优秀合作星”等。这些奖项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做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如“最佳纪律星”、“积极参与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如在学习《长方体体积计算》一课时,学生根据学习过程评价表中的五项内容,积极主动的交流讨论,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在合作探索的教学环节里,同学们有的动手操作,有的记录操作结论,有的滔滔不绝的发表见解。他们个个聚精会神,配合默契。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动静结合、张弛有度、井然有序。同学们时而仔细聆听,时而切切交流,时而相互辩论,时而低头沉思。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由此可见,课堂学习评价表的使用,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具有及时性和有针对性,达到了激励和调控的目的,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强的导向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侧重纵向比较,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激励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听到有些教师经常用“太棒了”、“好极了”、“你真聪明”、“老师太喜欢你了”等语言评价学生的作业和发言。本人认为,这种评价用词过分,用得多了,则起不到激励作用。因为这种评价缺少具体指向,并且是浅层次评价。国外有的专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表明用“你真努力”比“你真聪明”表扬学生效果会更好。那么,怎么做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呢?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然后以好的为榜样,要求后两类向他们学习。受到表扬的总是好的一类,受到批评的总是差的一类。考试好的还是好的,差的还是差的,差生进步了还是比好生差。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进步的动力。所有这些都是同学间横向的学习评价造成的。可以说这对整体而言是公平的,但对个体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关注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特点、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发生的变化。而纵向评价是指自我前后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是与横向评价相对的,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呵护,是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知特征的关注,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让学生获得真实成就感的关键。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评价方式是“你比以前进步了”、“你的作业认真了”、“这几天你的计算正确率很高”、“你的字写得更漂亮了”等等。虽然我们有时会发现这样评价,学生可能会有点不好意思,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除了课堂上侧重纵向评价外,还利用数学周记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如有个同学在数学周记中写到:我这一周听课非常认真,课堂上的内容我都能听懂,可回答问题时,我总是比别人慢半拍,为此我很苦恼。为什么我总比不过别人?针对该同学的问题,我在批语中写到:你的努力老师看到了,你的进步老师也看到了,其实这一周你的收获很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还有一位同学在周记中写到:这一周我感觉自己进步了很多,我最怕的应用题,现在做起来比以前轻松多了。可不知为什么,第五单元的考试中,我还是出了一些不该有的错误,影响了成绩。我该怎么办?为此我在批语中写到:你进步了,这是最值得高兴的事。出现了不该有的错误,确实该引起重视。但好成绩是急不来的,它需要勤奋加细心的积累。只要你“厚积”了就一定会“薄发”的。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都希望听到表扬。尤其是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更希望自己所做的努力得到肯定。只要教师在评价时,侧重纵向化评价,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学生与自己比,淡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较和竞争,就能切实的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真实的成就感,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三、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强化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在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表现时,教师是评价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除教师外,还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有助于避免单一评价带来的误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主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为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尝试使用了学生自评表和小组评价表。学生自评表主要是填写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学生可以从课堂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小组评价表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别人在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学生自评表(填满意、一般、不满意)自评项目 自评结果

1、积极举手发言

2、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3、努力解决课堂上每一个问题

4、遵守纪律,专心听讲

5、作业认真完成

6、积极参与小组探究活动 小组评价表 姓名: 评价内容 评价结果

1、(他或她)上课认真听讲吗?

2、(他或她)能正确响亮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问题吗?

3、(他或她)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吗?

4、(他或她)作业认真吗?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总结起来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得以提高。以前由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遭遇失败的打击,学生对数学学习很难产生兴趣,加上教师、家长的不当评价,不少学生惧怕数学。实施新的评价方式后,学生逐渐找回了自信。有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到:以前我从未想过如何把数学学好,我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在老师监督和催促下进行的,感觉自己好像是接受训练的动物,被反复地要求这样做那样做,累极了,厌恶极了。现在好多了,老师总在说你比以前进步了,再努力一下一定会更好的。感觉自己好像是在母亲呵护下咿呀学语的孩子,总在想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数学课堂氛围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争先恐后的讨论和交流无不体现了这种改变。第二、数学学习成绩明显改善。由于以前对待学生学习上的失误,都是采取加大训练量的方法解决的,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这些机械重复的训练针对性较差,因而不能起到很好的转差效果。新的评价方法的着力点是学生学习过程,由于评价的及时性、科学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善,有效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因而取得很好的效果。第三、师生关系得以改善。由于以往的学习评价过于重视考试分数,学生感受到巨大压力,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从而产生的抵触情绪。新的评价方式更侧重纵向化评价,总是把学生与自己以前比,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退步,学生容易接受。同时新的评价方式的着力点是激励与调控,所以它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体验等发生的变化,评价更具针对性,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尊重。因而激烈的批评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抓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点滴闪光点的及时表扬,使学生获得了真实的成就感,师生关系更加平等,课堂教学气氛围更加和谐。

四、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身边的生活中体验数学,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抽象数学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例如:三年级“元 角 分与小数”学生学后,到社会实践中去调查,在商店买东西,认识小数与元角分的互化,亲身经历买东西的过程,体验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了什么,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让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更加热爱数学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我们提倡学生通过活动,写“数学日记”。有许多学生都谈到学会了买东西,学会了怎样买东西合算,怎样精打细算。总之,在日记中记载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如有一生这样写到: “以前,妈妈从不让我买东西,我也不会买,可是在社会调查活动中,我学会了怎样买东西合算,现在妈妈也信任我了,也让我帮她买东西了,我用学会的数学知识去买东西又合算,又不算错帐,妈妈夸我能干,我多么高兴。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学数学了。”在实践活动中尝到甜头,并对自己在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情况都能正确评价。将日记及评价结果放入个人成长袋。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并及时评价;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让学生自评和互评。避免学习过程公式化,算理要溶入生活情境并儿童化,克服单调枯燥。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进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最佳心理状态。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篇3:中学语文教学多元评价探索与尝试

一、根据教材内容按主题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及学习结果三个方面。尽管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总是有机整合在一起, 但是, 知识目标可以通过检测获取, 而另外两个目标达成情况很难通过检测获得, 更多地只能通过平时的观察、实践才能获取。更何况, 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其参与的态度和兴趣会发生变化, 学习不同主题时表现出的学习方法和行为也有很大差异。一个笼统的定量或定性的评价, 都不能明晰地反映这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针对教材内容, 设计评价标准, 比如通过单元的学习后, 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考查学生对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等, 而且还考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人合作中他人的评价, 既有自我评价, 也有他人评价, 还有对老师教的评价,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倡的评价目标多维度、评价方法多样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基本理念。

二、课堂随机评价

我在平时教学中, 每节课开课前5分钟, 安排学生轮流上讲台发表演讲, 内容可以是对上节课的学习感受、对本节课的设想、对身边事的看法、对学校班级的建议等。其他学生分组做评委, 对该同学的语言、语调、用词规范程度、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 老师将各评委组对演讲同学的评价记录在册。另外, 通过角色扮演能让具有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参与并发挥各自的优势,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三、注重全程化评价

1.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观察记录。

日常教学中的观察记录, 实质是一种日常的形成性评价, 它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指导及激励作用是随时可显现的。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 结合学生实际, 对学生的每一堂课中的表现实施评价。

2. 在主题单元学习中及时开展评价。

主题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轨迹, 突出主题单元活动的评价作用, 清晰地体现学生学习的态度、能力和方法, 表现出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表现出学生活动中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学期末进行测试性评价。

期末一般采用测试的方法开展量化评价。在评价内容中, 有一部分是以知识性为主的, 还有一部分突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四、层次化评价

任何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都是不同的, 在发展过程中难免有个性差异。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从实际出发, 区别对待, 做到因人而异, 注重评价的层次性, 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愿望。语文知识的评价, 不应唯答案的正确性, 应该更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的态度、意识。我们还强调以学生自身为参照标准, 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比, 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 坚持学生个体纵向比较。由于评价的基准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过去, 只要努力一下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领略到进步的欢乐, 所以特别适合学困生。这种多层评价标准具有特殊的意义, 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

通过实践, 我们认识到, 评价与教学同等重要, 有时甚至比教学更具有艺术价值。评价是把“双刃剑”, 只有增强了评价的可行性,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 探索、尝试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开放性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模式, 使学生感受到评价的快乐, 让评价正真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努力在多元评价的前提下,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篇4:数学课堂多元评价的探索与尝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56-02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形式往往比较单一,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到厌倦,从而弱化了评价的功能。记得一位名家说过:“再好的方法,如果重复使用一万次,都会变得毫无新意。”因此,创新评价方式,构建立体的评价网络,让评价永远保持新意,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以评价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是每个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课题。《数学分层测试卡》应时而生,为我们创新评价方式提供了载体,使评价的本来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立足课堂教学。让评价主体多元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习成果的好坏。教学评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个性化评语——激发学生求知欲

过去我们经常听到“表扬它,顶呱呱。”“棒!棒!你真棒!”这样的评价。表扬方式开始出现的时候的确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但长此以往地反复使用就失去作用了。

如何改变这种单一评价的局面呢?我认为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用个性化的语言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比如,我知道A学生一直以来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我表扬他:“你这么自觉地学习,真是老师的骄傲!”B学生一直渴望成为班级的领袖,我表扬他:“你真是我们同学学习的一面旗帜!”C学生最大的希望就是让远在上海打工的父亲放心自己的学习,我表扬他:“我现在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把你获得‘100分’的这个好消息告诉你爸爸!”这种个性化的评价语言,完全建立在学生心理需求之上,并随着学生心理动态的变化而变化。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了,学习也就充满了信心。

(二)体态语的优势——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学生因为马虎出错时,我们给予惋惜的表情;当学生的良好表现超乎自己的想象时,我们竖起大拇指,脸上满是钦佩的神情;当学生一时间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我们给予期待的微笑;当学生的回答精妙时,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没有充分理解知识时,我们表现出鼓励的眼神……只要我们的体态语运用得当,学生就会感到老师的表扬绝对不是虚伪的做作,而是发自内心的鼓励,他们的心灵就容易受到感动。只有了心灵的感动,学习热情才能够长久地持续。

一个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绝对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心灵相通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百分之百的真诚,用心体验学生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焦虑。有了这种真诚的心灵体验,教师的体态语必然是发自内心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教师发自内心的体态语表现,促进了师生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和老师一起探究知识。“学生对知识真正有兴趣”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评价成果展示——必不可少

小学生大都有一种比较的心理,他们渴望通过努力赶上甚至超过别人。当他们学有所得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种恰当的评价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

经过教学,学生会各有所获。教师应及时捕捉信息,通过不同的方式把他们的收获展现出来。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必将产生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反之,如果没有机会展示学习成果,整个学习过程没有反馈,学生就没有了奋斗的方向。教师要充分利用“问答”、“展示”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评价,以满足学生被肯定的需要,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如,某位学生完成了《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拓展练习。教师说:“你的算法和数学家的一模一样,你愿意和同学们说说吗?”

教师应善于利用恰当的口头语言、合理的肢体语言、充分的展示机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时常感受到老师的认可与鼓励。无论哪种评价方式,一定要保持新意,才能有效发挥其导向作用。

二、借助科技手段。让评价的内容多维化

只要用心,就会发现教育的时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QQ已经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手段。如今,许多学生自发地建立自己的QQ群。平时只要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会主动邀请老师加入他们的群中。他们也想通过这个平台与老师交流思想,表露自己的心迹。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轨迹。这样,评价即从课堂延伸到了网络。

我看到某位学生进步很大,就以写“心情”的方式把它晒到网上,受表扬的学生看到之后,大受鼓舞;看到某位学生学习热情有所减退,我就以写“日志”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关切之情;看到某同学通过努力学习,一次又一次地获得100分,我就在“群动态”那里给他“颁奖”;看到某个小组成员学习过程当中十分活跃,我就在“群动态”设个评比栏……如今,我经常听到学生们谈论自己在QQ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因为有了QQ这个交流的平台,老师的赞扬与鼓励变得更加生动,师生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大大增加。

三、携手家校,让多元评价更加全面

教育绝不应该只是老师的事,数学教学也不仅仅是数学老师一个人的事。除了班主任及其他老师在教育上达成共识外,还要和学生家长甚至他们的亲朋好友一起鼓励学生。

有的学生进步了,我满心欢喜地给他的家长打电话;有的成绩优异,我会给他最崇拜的亲戚发去短信;有的同学上课回答问题总是非常积极,我就给他的好朋友写字条。这些信息很快就能够传到学生本人耳里,受表扬的学生自然是自信满满。

小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都难以持久。面对着老师的表扬,他们刚开始会觉得新鲜,但也很容易遗忘。如果老师的表扬方式单一刻板,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反之,如果老师的激励评价方式新颖,他们就容易“刻骨铭心”,学习的热情就会持久。

篇5: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60% 以上的高中、初中和教育基础较差的农村小学仍然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这种评价方式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通过建立多元性学生评价的科学运行机制,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充分调

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

2、多元性评价有益于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充分调

动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

3、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

1.建立学生多元评价档案;

2、举办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歌会、3、评选小小翻译家;

4、开办英语园地、黑板报、英语书法展览和比赛。

5、组织学生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和老师共同给孩子鼓励性评价。6.学生建立自评档

案,使其更清晰地认识自我7.自编拟试题并设立多种考试方式

四.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素质教育实施纲要》4.《初中英语教学大纲》。5.《英语课程标准》6.国际教育家泰勒和布卢姆的教育理论。

五.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5月-6月),查找文献,学习探索理论,总结讨论,确定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1年7月-2012年3月0计划实施阶段,通过实施各项措施初步分析,总结并形成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0月)实施修正后的实验方案,把研究结果扩大实验班级补充完善实施措施。

第四阶段(2012年12月)总结报告阶段。请县教体局地专家验收后写出结题报告。

七.多元性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多元化,即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和老师都参评

2.评价内容多元化,建立学生评价公示栏,共设立七项:A.小小翻译家;B.词汇听写;

C.朗读课文;D.会话表演;E.唱英文歌;F.英语书法;G.听力模仿

篇6: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阶 段 总 结

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董瑜

一、课题的提出

1.当前,音乐教育课程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而教学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音乐教师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传统的评价观念根深蒂固,忽视人本主义。强调内容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为评价而评价。教师常用的方法往往是,学期末学生每人演唱一首歌曲或举行一个班级音乐会,中高年级的学生再用闭卷的方式完成一张音乐乐理试卷。这样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侧重音乐知识与技能。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力的发挥也在死板的教学评价中消失殆尽。逐渐失去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显然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不能正确的反映学生音乐学习的状况,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学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体现出多元的评价方式。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教育改革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一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势态,在这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中,一些发达国家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的做法已普遍采用综合和多元性评价方式。如: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已普遍注重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意大利的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程考核已不用分数的形式给学生作出结论,而是由教师给出一个定性描述的评语。我国的发达地区的课改实验区近几年已开始对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性进行探索,不再是“评价即考核”的旧的评价理念,而是注重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性评价,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性评价。学习评价已成为课改重要环节。目前,在我区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如何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在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基本原则下探索出一条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音乐课堂教学多元评价方式,尚待深入研究。

2.本课题来源于第一线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又回到教学第一线中进行实践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采用边实践研究边推广的形式进行。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现实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我国教育制度实行的是大班级教学,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音乐老师一周一般要上六到八个班的课,甚至更多。可想而知,一个音乐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课堂管理而不是开展音乐活动。课题负责人从2005年开始教研员的工作,每学期下到各小学听课调研,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有85%音乐课堂中没有建立评价机制,教师的注意力只是单纯地放在教学任务的达成上,而忽视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由于没有这种课堂评价机制,音乐课堂组织教学就相当困难,教学质量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质量。为了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教学这一空间,使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学,全面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促使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特开展此课题研究工作。

二、研究的理论构思

⒈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纲要》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由此可见,评价不止是推进新课程的制度保障,其本身就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⒉ 本课题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应多着眼于教育、激励和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形式多样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终结性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方式、互评、自评及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的方式等),将学生、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评价成为共同参与的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方式,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⒊ 人本主义对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启示。六强调: 强调发展的评价目标,强调学生自主化的评价,强调学生个体化的评价,强调情感化的评价关系,强调情感、态度等评价内容,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对话。

⒋ 智力理论对音乐教学评价的启示,智力开发成为评价的现实目标之一。八提倡:提倡评价的情境性,提倡乐观的评价观,提倡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提倡评价的主体性,提倡评价方法的统整性,倡导评价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论,倡导评价的反思、批判思维模式,提倡淡化评价鉴定、分等的功能。

三、本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

⒈ 桂林市五城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实施问卷调查及调研报告。⒉ 制订新的《桂林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 ⒊ 撰写五个子课题的开题报告,制订研究方案。

四、本阶段研究的主要工作

1.组织课题的开题工作。本课题于3月15日获得立项为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A类课题。课题组分别召开了多次课题中心组会议,研究、讨论、部署开题工作,并于2010年4月16日在桂林市教科所开题。

2.加强学习,明确课题内容。本课题立项之初,课题组成员对该课题理解不深,因此,学习课题相关理论是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要使每个成员能深刻了解该课题各种相关知识,指导课题组成员在新形势下,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课堂教学多元评价方式的转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3.建立课题组例会制度。坚持做到每周一次教研会,每月一次课题例会,总结前段实验工作,安排下一步研究任务。并有会议记录,加强课题资料的管理工作。

⒋ 建立课题资料库。课题组建立了课题文字资料库,并且在网上申请了课题博客,用来存放课题文字、活动照片等资料,而且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个网上空间来进行互动交流。

⒌ 完成对桂林市五城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实施问卷调查及调研报告。

课题组在桂林市五城区54所小学学校117位专职和兼职音乐教师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形成调研报告。经过调研得出当前桂林市五城区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情况如下:当问到是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教材中的评价方式或采用自己设计的教学评价方式时,100%的老师的回答是肯定的。当问到采用的是那一种评价方式时,100%的老师都使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如:班级音乐会、个人才艺展示、试卷等评价方式;68.4%的老师使用过形成性评价方式,如:成长记录袋、个人成长档案;有0.15%的老师采用过互评、自评及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有0.04%的老师采用过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的方式,如:积分制。可见,绝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课堂评价形式较为单一,只重视非审美体验(知识、技能等),而忽视审美体验(联想、创造、情

感等),重视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价,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却很少(几乎没有)进入“评价”的视野。

⒍ 制订新的《桂林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并在教学竞赛活动中实践。

课题组在本课题研究开始之初首要的任务是制订新的《桂林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新评价表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活动、教师素养四个维度来确定评价要素。新的评价表在2010年桂林市新三届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和小学音乐教学现场展示课选拔活动中试行,并展开了全市教师的研讨活动,获得了全体教师的一致的肯定。老师们认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定位准确、易操作、实践性强。

⒎ 撰写象山区“‘赞扬——交流——连续——充实’的课堂管理评价机制模式的研究”、秀峰区“新课程标准下《桂林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的研究”、叠彩区“音乐学科定性描述性评语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研究”、七星区“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学网络日志的研究”及雁山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学和小学生音乐学习评价个案的研究”五个子课题的开题报告,制订研究方案。

五、本阶段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⒈ 教师的评价观从单一性质的评价向综合性质评价的转变

音乐教师已经从单一的对音乐知识、技能的评价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综合性评价转变。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其教育效应主要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应是第一位的。音乐课本身具有非的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那就是体验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没有亲身参与和体验,音乐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学生学习音乐是一个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客观行为,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对学生的音乐体验与表现能力、探究的态度与能力、合作愿望、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及时给予科学、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发现和发展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要求。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因此,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是必要的。在对知识技能评价时要改变以前单纯的评价方法,把其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等紧密联系,并着重评价学习知识与获得技能的方法与过程。

⒉ 初步构建“赞扬——交流——连续——充实”的课堂管理评价机制模式。

对于一个音乐老师来说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课堂管理而不是开展音乐活动,或者说我们需要努力创造一种健康的课堂教学氛围。“赞扬——沟通——连续——充实”模式的课堂管理评价机制是构建安全、健康、快乐的课堂氛围的一条最快捷、最成功的途径。运用这样的模式来构建一种有效的、富有安全感的氛围能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学生能够学会评价音乐观念,富有创造性地思考,以及解决问题。

“赞扬——交流——连续——充实”的课堂管理评价机制模式的基本教育过程是: 赞扬

师生之间一对一的联系,常常充满着赞扬,这是老师在课堂上树立威望的强有力的手段。记住并称呼学生的名字,关注其积极地行为,能够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赞扬学生主要是通过四个方面来达到目的:熟悉或表明对他们有兴趣;鼓励他们;描绘我们所观察到的他们的行为;评价他们的表演。在课堂上要倾向于综合各种表扬方式,描述他们的特殊行为表现,而尽量不使用这样的评价语——“真不错!”或“我很高兴”、“我喜欢”。

沟通

沟通,是建立师生关系以及老师与家长关系的最好途径。对于老师来说,放弃设法控制学生的念头,转而加强沟通,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期待和做人原则,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要说;“在你停止你的所作所为之前,我们的课不再上了,因为你的行为影响了全班同学”。你可以采用郑重声明的方式这么说;“当其他同学不再受到干扰时,我们欢迎你的加入”。这就是费和芬克的“爱与逻辑”观,鼓励老师采用“郑重声明”的方式和学生沟通交流,这种声明方式的交流,是要试图告诉学生,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老师将如何处理,而不是要求学生怎么做。

连续

建立连续的、一贯性的教学常规,这些一贯性的教学秩序一旦建立起来,就有利于学生的管理并且节省时间。秩序是学生产生期待的基础,它有利于老师引导而不是控制。一旦稳定的期待建立起来,老师的引导就变得容易多了,但如果一贯性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稳定的期待没有建立的话,老师除了控制之外,很难有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了。

充实

音乐,是我们成为音乐教师的理由,也是学生来到音乐教室的理由。丰富充实的音乐教学内容能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动力和管理因素。要尽可能的减少教学空隙,别留下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时间。每节课里教学内容越充实,音乐活动越丰富,学生的不良行为就越少,学生的收获就越大。

⒊ 在课题研究中怎样能通过科学的、形式多样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学生、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评价成为共同参与的活动;怎样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肯定、自我激励、相互竞争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持续的评价过程中强化好习惯,克服坏习惯。因此,采用何种方式来评价学生,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思考和研究的难点。

篇7: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同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具有决定性、导向性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或教育评价中,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

一堂课中,教师正确、肯定、赞赏的评价语言,会让学生心情愉悦,学习热情高涨;而讽刺性的评价语言则会刺痛学生心灵,甚至会无形中把学生推向逆反的深渊。因此,在教育教学评价语言要科学、准确,多用发展性、激励性评价,同时要让教师的评价语言富有艺术和魅力,才会让教育评价发挥积极作用。常言道“人人爱听好话”,孩子们更是如此。实践证明,启发、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正向激励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二、多元化、多方面、全方位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评价不能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教师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和抓住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长进步的喜悦和快乐,从而激发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成长。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不一定突出,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突出,但是爱好广泛,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特长明显,在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文明

礼貌等方面表现好等,在教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多一把尺子,多一套标准,可能就会发现更多的“闪光点”,更多的成长与进步。

三、自然、真诚,富有美感评价的语言,更有力量

有句民谚“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说的就是语言之美。只有美的语言才会吸引学生、激励学生、鼓舞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亲切、自然、真诚的评价语言最具美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美育素养和语言表达的技能智慧,善于发现美,善于表达美、鉴赏美、创造美。其次,要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生活、对工作、对社会、对他人,都充满爱心、包容与关怀,心灵美了,师德美了,教师的评价语言自然会美。

四、良好的肢体语言“评价”,不可或缺,更具魅力

篇8: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口语教学,多元化评价,初中英语,课堂实效性

随着社会发展, 世界各国的文化和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 英语作为一种口语表达形式, 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口语教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任务。但在现实教学中, 很多学生拥有丰富的词汇和扎实的语法知识, 一旦张口说就出现了很大的困难。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平时缺乏英语交流的机会和环境,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课堂口语气氛实在不够活跃, 大家都羞于用英语来进行口语表达。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认为,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 在正常条件下,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刺激和个人自身的努力, 每个人都可以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然而, 要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是很困难的, 因为每个人的智力和每一种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多元智力理论主张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适合学生主体的多元化评量标准与模式, 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学科教学内容, 扬长避短, 发挥最佳潜力。有基于此, 笔者认为, 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 关注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 激励学生提升自身英语口语能力, 帮助学生体会英语口语进步的成功与喜悦。现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 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体会和思考。

一、结合学生学情, 进行多元评价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 要么以权威自居, 板着脸孔, 要么以对错来进行无端评价, 这种评价模式不但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而且不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口语学习的热情。最重要的是, 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 不知道如何个性化的指导, 而是一味用直观判断来施加压力, 让学生的内心恐惧加剧。那么, 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情, 了解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 然后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有些自尊心强却自我评价较低的学生, 常因担心出错而不敢口语练习, 甚至连说的勇气也没有。这个时候, 教师应注意日常的课堂观察, 分析学生的潜在问题。比如, 在刚上课后的五分钟, 先让大家采用简单的“你好吗?”、“你今天怎样?”、“你有什么感受?”等话题来激发对话兴趣。与此同时, 在课堂口语交流对话的展示时间里, 鼓励学生把表达的困惑之处大胆说出来, 大家讨论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这样的做法能有效克服大家的担忧和畏难心理。在口语交流展示之后, 就可设置一些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对话练习, 比如两个人去购买衣服, 如何挑选试穿, 如何讨价还价最后付款等, 诸如此类练习都需多个人多次的交流与训练, 他们的口语会在其间得以强化训练和输出。此时笔者会特意设置一个二次评价体系, 先邀请对话的学生同伴互相首次点评, 要求双方客观公正地先肯定对方优点, 再诚恳找出对方的不足, 紧接着教师二次点评, 如对一些口语任务完成非常好的学生, 会倾向于因势利导, 让他们能继续加强练习展示, 给其他学生做个良好的引领作用。再如一些完成比较困难的学生, 则需要用和风细雨式的鼓励, 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胆量。为了促进口语课堂的良性循环, 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说Perfect或者Very good。对其他的学生则分为如下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可表达:Wonderful, Good, 等等, 第二个层次:Well done, 第三个层次:It’s OK.That’s OK.Come on.A good answer.Nice.Good try.Not bad, it could be better.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 这种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 使得教师可以利用每个学生最独特的心理感受, 赋予他们最渴望的心理慰藉, 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口语水平, 体贴地对他们提供多样的评价总结, 让每个学生找到自信心和勇气, 从而培养和维持他们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喜爱和兴趣。

二、注重学习过程, 加强多元评价

在英语教学中, 尤其是口语训练教学中, 很多教师往往注重口语训练的结果, 而忽略了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影响力, 最终使得学生的热情大受伤害。可见, 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 应少用总结性的评价模式,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营造课堂的民主、合作氛围, 以少批评、少挑错为主要原则。尤其在口语交际的时候, 大多数人都会集中在语言内容上, 而忽略语言形式。学生即使会出现一些语词错误, 逻辑不清的问题, 教师也不应苛求完美, 而是要以鼓励和正面表扬为主。在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会发现, 如果用good等积极的评价会让很多学生大受鼓舞, 暂时忘记了羞怯和恐惧, 变得一下子乐于表达。因而, 教师要善于体谅学生的这种心理, 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原则出发, 常用这样的评价语言来鼓励学生, 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如Never mind. I think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 再比如It’s a good try。对那些表现尤其出色的学生, 教师可使用这样的评价语:Good job! I couldn’t believe my ears! 而对于那些口语表达不太理想的, 教师则要使用语调平缓的语气, 口头着力于激励为主:比如

More practice may help you do better;

It would be perfect if you speak loudly. You will get a better result if you try your best;

I suggest that you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与此同时, 笔者平时会为学生制作小型口语“档案”, 卡片上书面记录每节课上此学生一系列的口语活动学习过程, 每周每月进行汇总评比, 让自己的点滴成功看得见。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 这种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 使得教师不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畏惧心理, 而且能鼓励学生敢于继续尝试, 让英语口语课堂变得更为高效。

三、抓住有利时机, 活用多元评价

在口语教学中, 教师往往不注意时机的把握, 在最需要鼓励的时候, 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内心需求, 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此时教师要多加关注学生的表情, 把握好进行课堂评价的时机, 尤其要克服话语霸权的产生。语言学家杜雷和贝特就曾说过, 不犯错误是没法学会语言的。因而,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教师要把握有利时机, 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安慰, 引领学生突破心理障碍, 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一点一滴积累口语训练的经验, 提升语言输出能力。

例如, 针对一些发音不准确的学生, 教师要将这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都一一指出来, 告诉学生需要如何改进。像很多学生在发舌音的时候, 常不很标准, 还有学生的一些元音发音存在问题, 此时教师不应以批评为主, 而是应以提醒学生当心, 要注意改进为主, 并在改进的同时加强正确引导, 让学生多加练习, 同时还要进行积极疏导:不要气馁, 要再尝试一次, 多尝试几次!类似这样的话语, 就能够让学生在看到自己的错误的同时, 又获得了心理慰藉, 并且能够从中找到继续学习英语口语的勇气和动力, 为下一步继续试错做好心理准备。

再如, 我们在进行口语交流的时候, 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就是一些学生进行口语对话, 常常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 产生歧义, 或者逻辑非常混沌模糊, 主要原因在于, 学生忽略了对平时所学语法知识的融合, 或是将中文的语法混淆在英文中, 或是不能将语法知识有效又准确地迁移到口语里。针对这些错误, 笔者就会利用体态手势来进行引导, 身体前倾, 语速放缓, 眼神暗示, 同时嘴上说:想一想, 你还能怎么说?让自己再尝试一次, 我相信你!学生在这样鼓励思考的评价中, 会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从而最终实现对这些语言知识的内化。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 这种需求评价与体态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 使得教师最大限度保护学生自尊心, 大大增强他们在学习口语时的自信, 学生从而有了主动交流的勇气, 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课堂气氛自然变得活跃起来。

总之,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 教师要破除传统的权威式课堂评价语词, 摈弃消极的甄别性课堂评价模式, 灵活采用同伴评价, 教师评价, 口头评价, 书面评价, 需求评价, 体态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激活学生的发展驱动力, 促进学生内心的成长。只有如此, 才能逐渐让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获得提升, 进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 教师还需要加强课堂探索和实践, 始终从学生主体出发, 找到突破口, 才能为学生外语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施红香.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策略和反思[J].中学生英语, 2016, 08:39.

[3]杨雪.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开展研究[J].学周刊, 2016, 09:162.

篇9:小学语文教学多元评价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元化;评价;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所以,在评价中我们既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还要在评价中既关注结果,又要重视过程,既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以全方位的多元化评价来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尝试把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内容,在评价内容、方式、时机、结果等方面作了研究,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尝试。

一、根据教材内容按主题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及学习结果三个方面。尽管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总是有机整合在一起,但是,知识目标可以通过检测获取,而另外两个目标达成情况很难通过检测获得,更多地只能通过平时的观察、实践才能获取。更何况,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其参与的态度和兴趣会发生变化,学习不同主题时表现出的学习方法和行为也有很大差异。一个笼统的定量或定性的评价,都不能明晰地反映这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针对教材内容,设计评价标准,比如通过单元的学习后,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考查学生对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等,而且还考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人合作中他人的评价,既有自我评价,也有他人评价,还有对老师教的评价,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倡的评价目标多维度、评价方法多样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基本理念。

二、课堂随机评价

我在平时教学中,每节课开课前5分钟,安排学生轮流上讲台发表演讲,内容可以是对上节课的学习感受、对本节课的设想、对身边事的看法、对学校班级的建议等。其他学生分组做评委,对该同学的语言、语调、用词规范程度、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老师将各评委组对演讲同学的评价记录在册。另外,通过角色扮演能让具有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参与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三、注重全程化评价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观察记录。日常教学中的观察记录,实质是一种日常的形成性评价,它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指导及激励作用是随时可显现的。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的每一堂课中的表现实施评价。

在主题单元学习中及时开展评价。主题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轨迹,突出主题单元活动的评价作用,清晰地体现学生学习的态度、能力和方法,表现出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表现出学生活动中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期末进行测试性评价。期末一般采用测试的方法开展量化评价。在评价内容中,有一部分是以知识性为主的,还有一部分突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四、层次化评价

任何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难免有个性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注重评价的层次性,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愿望。语文知识的评价,不应唯答案的正确性,应该更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的态度、意识。我们还强调以学生自身为参照标准,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坚持学生个体纵向比较。由于评价的基准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过去,只要努力一下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领略到进步的欢乐,所以特别适合学困生。这种多层评价标准具有特殊的意义,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

篇10: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科研实例教学,角色互换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新世纪的发展目标,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众多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院校作为农业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承担着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目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农业高新技术和新成果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在强调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一、农药学专业开设新农药研究与开发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农药产量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与我国农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相比,我国的农药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生产的农药品种长期以仿制为主,90%以上为发达国家的专利过期产品[1]。目前全世界已经商品化的农药品种有3000多种,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还不到30种,这与我们国家农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要想真正成为农业强国,我们必须走农药创制之路。因此,顺应时代要求,培养高层次农药学人才,为新农药创制培养大量的人才储备是当前农药学教育工作者重要使命[2]。为了加强农药学高等教育的培养力度,提高新农药研发能力,为我国的新农药创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近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尤其是农业院校都陆续开设了农药学专业,增补了新农药研发的相关课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先后将《新农药研究与开发》列入了2008版和2014版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我国农药行业所处的状况及新农药研发的流程和基本方法有系统地了解,肩负起创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农药的历史使命。

二、新农药研究与开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体系不合理,没有统一教材。由于各单位的研发能力和侧重点不同,因此课程的教学环节也是参差不齐。在2008版教学大纲修订过程中,我校将该门课程列为面向制药工程专业的独立课程。有些院校只把新农药研究与开发的内容作为农药学课程的一个章节来讲授,这就导致课时少,课堂信息量小,内容单一。但由于该门课程开设时间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导致各院校授课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并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的整合与优化,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

2.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以往的教学内容属于纯理论教学,讲的都是条条框框;而且许多新的技术在发展,但教学内容还停留在原有的高度,相对滞后。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微量检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新农药研发中的应用,加快了新药筛选的速度与成功率。但这些技术与方法目前仅限于研发企业内部交流或学术论文的报道,还未被列入教学大纲。虽然也在以往的课程讲授中作为涉猎内容介绍给学生,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影响了新技术的传播和延续性。

3.教学改革有明显的课程偏向。从近年来涉及教学改革的研究报道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教学改革针对的是老牌专业,而涉及新设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较少。其实新开课程由于开设时间短,还在摸索中前进,更有较多的问题需要探讨和完善,也有更多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分享。在两年的教学工作中,教研组不断通过文献查阅,补充新的知识点,摒弃已经过时的旧方法旧理论,试图建立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以适应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的需要。

三、新农药研究与开发的教学改革措施

1.实行基本理论与典型案例相结合。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已经成为现代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3]。在新农药创制中,涉及到随机筛选、类同合成、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天然产物模型、分子生物学、生物合理设计等多种技术。虽然这些都以成熟的理论为依托,但内容抽象、枯燥,教师和学生之间无法形成有效互动,课堂气氛不活跃。针对这种情况,课程组教师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各技术名称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外文献,精心挑选出各种研发技术所对应的成功案例并构建模型,用个案去验证和解释普遍规律或原理,使枯燥的文字描述变得立体、可视,让书本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并做到图文并茂、有血有肉。案例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需要了大量的整理与转化工作。教师首先要检索到最能体现各种新农药创制技术的文献,在理解吸收后再将文字转换成流程图或演示模型,最后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典型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专业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与新的专业行动决策。这种教学方式既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其创造性思维。

2.基本理论与科研实例相结合。农业院校的专业教师除了教学任务外,也承担多项科研任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学教学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天然产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每一项课题都可以作为课程中“从天然产物中创制新农药”章节的活教材。一方面通过向学生讲授项目的立项依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及科研成果的整体思路和流程,使学生从具体项目中轻松掌握天然产物农药研究与开发的原理与方法,并潜移默化地将科学的种子撒播在学生的心田。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教师在研的项目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实战中掌握基本理论与方法。此外,在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同时,课题组还将多年的研究经验与成果撰写成专著与同行共享。如吴文君教授编著的《从天然产物到新农药创制:原理·方法》,是多项科研实例与研究成果的积淀与精华,已经被各大农业院校列为本科与研究生教材或参考教材。典型案例与科研实例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属于课程教学团队的成果,是在对文献调阅的基础上对已发表的科研成果经过吸收转化后展现给学生,由于科研平台的限制,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后者是团队成员自己主持的项目和取得的成果,是将最直接的科研体验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的各个具体环节。如果将案例比作一副名画,可以通过视觉进行赏析的话,科研实例就是参与到画作中去,学会如何构图和渲染。通过科研实例教学,也可从中发现有潜力的科研苗子,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做好人员储备。

3.与时俱进,增设科研新进展专题。专业课的典型特征就是既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原理作为支撑,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又不断出现新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在网络与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代,照本宣科已经显得不合时宜,教师需要经常查阅与课程相关的最新研究与进展,不断调整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但专业课教材要求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其相对的稳定性,才能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传承性。因此,在不改变基本课程框架的前提下,教研组开辟了“最新研究技术与进展”专题,借此将最新的前沿技术介绍给学生。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与新农药创制”、“生物信息学在新农药创制中的应用”、“新农药筛选方法系列之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等专题的讲授,既开拓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又激发了其对新知识的兴趣与渴望。

4.引入角色互换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方面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制作到课堂讲授都由教师独立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具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4]。另一方面,在上讲台前教师需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尤其是对新技术专题讲座的准备,需要提前阅读大量的文献,进行筛选、总结、吸收、整理和转换,才能变为自己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这种备课状态往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学生感受到的只是短短两个学时的课堂讲授。为了能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体验与理解教师的劳动成果,课程组引入了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即通过选取部分章节,由学生主讲,教师点评的方法进行授课,探索学生自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首先提前两周将学生按每组5~6人进行分组,指定各组讲演的主题,组员分工协作查阅文献,整理后制作成课件;然后由各组指定代表上台讲演,学生和教师听完后提问,组员进行答辩;最后教师对每组的讲课效果进行点评和补充。学生讲演的主题,既可以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主要章节,以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点理解与掌握,也可以是最新研究新技术,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对信息整理归纳的能力。这种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强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对于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在团队中表现对每位成员进行打分。评价指标有讲演的技术性、完整性、新颖性,对讲演内容的熟悉度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通过提问一些延展性或前瞻性的问题,比如“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有哪些优劣性?还可应用于哪些领域?”“如果让你来设计这个试验你会做哪些改进?”“就你目前的知识面,你觉得哪些技术还可以用于新农药创制?”等等,每个组员都可以回答或补充,以此来考察和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此外,通过角色互换,学生在准备课件的过程中切实体验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和沟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课堂纪律明显好转。而反过来,良好的课堂秩序与教学氛围又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课堂感染力。

经过这两年对农药学专业《新农药研究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结合我校农林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与培养目标,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并得以巩固。典型案例和科研实例的引入,赋予抽象文字以生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而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和师生角色互换,又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为今后我国新农药研究与开发提供智力支持与人员储备。但是,课堂教学毕竟不是实验技能课,过多地强化学生的参与度就会淡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引导作用。因此,如何在传统授课模式中适度应用并合理分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面临的又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正名.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推动农药学科的持续进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9(1):49.

[2]丁伟,赵志模,肖崇刚.我国农药学科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农药学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J].高等农业教育,2003,(1):53-56.

[3]余达忻,夏青.案例教学法与课堂教学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65.

篇11: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口语教学 多元化评价 初中英语 课堂实效性

随着社会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和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口语表达形式,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任务。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学生拥有丰富的词汇和扎实的语法知识,一旦张口说就出现了很大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平时缺乏英语交流的机会和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课堂口语气氛实在不够活跃,大家都羞于用英语来进行口语表达。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刺激和个人自身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然而,要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是很困难的,因为每个人的智力和每一种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多元智力理论主张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适合学生主体的多元化评量标准与模式,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学科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发挥最佳潜力。有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激励学生提升自身英语口语能力,帮助学生体会英语口语进步的成功与喜悦。现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体会和思考。

一、结合学生学情,进行多元评价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么以权威自居,板着脸孔,要么以对错来进行无端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不但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不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口语学习的热情。最重要的是,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不知道如何个性化的指导,而是一味用直观判断来施加压力,让学生的内心恐惧加剧。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有些自尊心强却自我评价较低的学生,常因担心出错而不敢口语练习,甚至连说的勇气也没有。这个时候,教师应注意日常的课堂观察,分析学生的潜在问题。比如,在刚上课后的五分钟,先让大家采用简单的“你好吗?”、“你今天怎样?”、“你有什么感受?”等话题来激发对话兴趣。与此同时,在课堂口语交流对话的展示时间里,鼓励学生把表达的困惑之处大胆说出来,大家讨论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做法能有效克服大家的担忧和畏难心理。在口语交流展示之后,就可设置一些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对话练习,比如两个人去购买衣服,如何挑选试穿,如何讨价还价最后付款等,诸如此类练习都需多个人多次的交流与训练,他们的口语会在其间得以强化训练和输出。此时笔者会特意设置一个二次评价体系,先邀请对话的学生同伴互相首次点评,要求双方客观公正地先肯定对方优点,再诚恳找出对方的不足,紧接着教师二次点评,如对一些口语任务完成非常好的学生,会倾向于因势利导,让他们能继续加强练习展示,给其他学生做个良好的引领作用。再如一些完成比较困难的学生,则需要用和风细雨式的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胆量。为了促进口语课堂的良性循环,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说Perfect或者Very good。对其他的学生则分为如下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可表达:Wonderful, Good,等等,第二个层次:Well done,第三个层次:Its OK.Thats OK.Come on.A good answer.Nice.Good try.Not bad,it could be better.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这种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使得教师可以利用每个学生最独特的心理感受,赋予他们最渴望的心理慰藉,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口语水平,体贴地对他们提供多样的评价总结,让每个学生找到自信心和勇气,从而培养和维持他们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喜爱和兴趣。

二、注重学习过程,加强多元评价

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口语训练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注重口语训练的结果,而忽略了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影响力,最终使得学生的热情大受伤害。可见,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应少用总结性的评价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课堂的民主、合作氛围,以少批评、少挑错为主要原则。尤其在口语交际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集中在语言内容上,而忽略语言形式。学生即使会出现一些语词错误,逻辑不清的问题,教师也不应苛求完美,而是要以鼓励和正面表扬为主。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发现,如果用good等积极的评价会让很多学生大受鼓舞,暂时忘记了羞怯和恐惧,变得一下子乐于表达。因而,教师要善于体谅学生的这种心理,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原则出发,常用这样的评价语言来鼓励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如Never mind. I think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再比如Its a good try。对那些表现尤其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使用这样的评价语:Good job! I couldnt believe my ears! 而对于那些口语表达不太理想的,教师则要使用语调平缓的语气,口头着力于激励为主:比如

More practice may help you do better;

It would be perfect if you speak loudly. You will get a better result if you try your best;

I suggest that you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与此同时,笔者平时会为学生制作小型口语“档案”,卡片上书面记录每节课上此学生一系列的口语活动学习过程,每周每月进行汇总评比,让自己的点滴成功看得见。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这种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使得教师不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畏惧心理,而且能鼓励学生敢于继续尝试,让英语口语课堂变得更为高效。

三、抓住有利时机,活用多元评价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意时机的把握,在最需要鼓励的时候,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内心需求,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此时教师要多加关注学生的表情,把握好进行课堂评价的时机,尤其要克服话语霸权的产生。语言学家杜雷和贝特就曾说过,不犯错误是没法学会语言的。因而,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要把握有利时机,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安慰,引领学生突破心理障碍,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一点一滴积累口语训练的经验,提升语言输出能力。

例如,针对一些发音不准确的学生,教师要将这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都一一指出来,告诉学生需要如何改进。像很多学生在发舌音的时候,常不很标准,还有学生的一些元音发音存在问题,此时教师不应以批评为主,而是应以提醒学生当心,要注意改进为主,并在改进的同时加强正确引导,让学生多加练习,同时还要进行积极疏导:不要气馁,要再尝试一次,多尝试几次!类似这样的话语,就能够让学生在看到自己的错误的同时,又获得了心理慰藉,并且能够从中找到继续学习英语口语的勇气和动力,为下一步继续试错做好心理准备。

再如,我们在进行口语交流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一些学生进行口语对话,常常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产生歧义,或者逻辑非常混沌模糊,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忽略了对平时所学语法知识的融合,或是将中文的语法混淆在英文中,或是不能将语法知识有效又准确地迁移到口语里。针对这些错误,笔者就会利用体态手势来进行引导,身体前倾,语速放缓,眼神暗示,同时嘴上说:想一想,你还能怎么说?让自己再尝试一次,我相信你!学生在这样鼓励思考的评价中,会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从而最终实现对这些语言知识的内化。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这种需求评价与体态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使得教师最大限度保护学生自尊心,大大增强他们在学习口语时的自信,学生从而有了主动交流的勇气,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气氛自然变得活跃起来。

总之,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破除传统的权威式课堂评价语词,摈弃消极的甄别性课堂评价模式,灵活采用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口头评价,书面评价,需求评价,体态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活学生的发展驱动力,促进学生内心的成长。只有如此,才能逐渐让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获得提升,进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教师还需要加强课堂探索和实践,始终从学生主体出发,找到突破口,才能为学生外语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施红香.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策略和反思[J].中学生英语,2016,08:39.

[3]杨雪.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开展研究[J].学周刊,2016,09:162.

上一篇:开心暑假日记600字下一篇:11.22青岛事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