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工作方案

2024-05-13

处方点评工作方案(精选8篇)

篇1:处方点评工作方案

***医疗机构处方集中点评工作方案

为了切实提高市属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切实降低人民群众用药负担,提升患者和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规范医疗行为,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卫生部《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处方点评工作方案。

一、实现目标

依托“XXX市处方集中点评系统”平台,建立覆盖市属医疗机构的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评价体系,通过处方集中点评工作的开展落实,强化医师合理用药意识,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保证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医疗机构处方集中点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人由主管医疗的市卫生局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市内有关医院院长及卫生局医政处处长、卫生信息中心主任等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政处,主任由医政科处长兼任,副主任由***市药事质控中心主任单位及卫生信息中心信息科兼任,领导小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和技术管理功能,行使对辖市内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合理用药进行考评的职责,按照本局制定的合理用药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

(二)成立“***市医疗机构处方集中点评专家组”,由药事质控中心组织市属医疗机构高年资临床药师及药学管理专家担任,负责辖市内医疗机构的处方集中专家点评工作。

三、点评方法

(一)点评范围

我市辖市内所有医疗机构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处方(包含住院出院患者的用药医嘱)。

(二)点评内容(点评标准)

1、处方的规范性审查,包含处方患者信息的完整性、诊断情况、处方疗程等;

2、处方的适宜性审查,包含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

3、处方超常用药审查,包含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等;

4、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5、基本药物专项点评:

6、逐步推进“中药注射剂”、“质子泵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其它专项点评。

(三)点评办法

1、依托“XXX市处方集中点评系统”平台,实现常态化、全样本的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

2、每季度组织专家对“XXX市处方集中点评系统”平台分析获取的临床用药适宜性问题及超常用药问题的进行专家审核点评工作。每月发布“XXX市处方集中点评系统”平台根据专家审核结果生成的全处方点评报表。

3、具体的点评内容包括:规范性点评、适宜性点评、超常性点评。点评内容包含《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适合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点评的各项指标。

4、在利用成熟的规则库的基础上,经过多轮我市点评专家的点评工作后,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市情况的处方点评规则库。

5、点评专家要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纠正。

(五)点评方式

1、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系统记录,并通报医院和临床科室;医疗机构的处方点评工作中应对用药不合理的医嘱、处方进行点评,及时向当事医生反馈结果,使其知晓问题所在,有利于以后自觉纠正。

2、建立处方点评登记公示制度。对有典型错误的、同类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医嘱、处方,进行全市通报。对连续多次有缺陷处方的人员,造成严重用药错误的,建议具体医疗机构按《处方管理办法》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建议医疗机构吊销处方权。

3、每季度使用金额前10位的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用药频次超过该药品总用药频次30%,提出整改方案,实施重点监控。

4、对于用药合理性有争议的,可召集有关专业人员探讨,或在药事委员会上开展讨论,以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

四、工作步骤计划(一)各医疗机构应在XXXX年XX月XX日前,药剂科、信息科完成对“XXX市医疗机构处方集中点评系统”平台的数据比对和数据核对确认工作。(二)“***医疗机构处方集中点评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我市集中处方点评具体的标准和指标。(三)药事质控中心负责组织专家,对XXX市医疗机构处方集中点评系统”平台自前述确认日期以后一个月的合理用药警示信息进行人工审核点评。(四)卫生信息中心信息科根据领导小组意见及专家点评结果对“XXX市医疗机构处方集中点评系统”进行相应设置。运行系统自动点评,并按月生成报表,供领导小组和其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使用。(五)“***医疗机构处方集中点评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发布“XXX市处方集中点评报告”

篇2:处方点评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与要求,规范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与管理,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建立我院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方案及工作细则。

一、点评目的

通过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和监督制度,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推动医疗机构持续改进和提高处方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完善基本药物使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药品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基本药物使用,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二、点评范围

医院基本药物的门、急诊、住院处方。

三、评价内容:

1、点评内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⑴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⑵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⑶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⑷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⑸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⑹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⑺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⑻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⑼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⑽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⑾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⑿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⒀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⒁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⒂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用法用量未按照“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的”。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⑴适应证不适宜的; ⑵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⑶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⑷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⑸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⑹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⑺重复给药的;

⑻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⑼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⑴无适应证用药;

⑵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⑶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⑷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四、评价方法:

(一)处方的抽样率为总处方量的1‰,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记入《处方点评工作表》

(二)每月抽查处方,抽查数不低于总出院病例数的1%,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三)随机抽样,兼顾各科。

五、处方评价结果

(一)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二)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六、处方点评结果处理与持续改进:

对于处方点评工作进行详细的登记和记录,定期分析结果,反馈临床,监督改进。并把处方点评的情况纳入科室和个人的绩效考核,促进处方点评管理工作的提高,持续改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具体做法有:

(一)药房即时处理、登记(配伍禁忌等);

(二)每月向临床科室通报该科不合理处方情况;

(三)每季度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与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处方质量分析、总结,典型不合理处方点评;

(四)每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处方合格率情况纳入科室和个人年终绩效考核;

篇3:处方点评工作方案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0年方案实施前后6个月的门、急诊处方, 每月随机抽取2000张, 共计24 000张, 处方基本覆盖门诊各科室。

1.2 方法

依据卫生部《办法》和《规范》附表规定的项目为标准, 制订处方点评评价表。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 对所抽查处方的各个项目内容进行信息输入, 并对处方用药基本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处方用药基本指标情况分析 (表1)

由表1可见, 通过实施处方点评方案, 处方用药的基本指标有了明显改善, 逐步趋向合理。

2.2 处方书写不规范性分类统计 (表2)

由表2可见, 下半年的处方书写不规范率低于上半年, 门诊处方书写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改善较明显的项目有前记的填写、通用名的使用、药品品种超5种和用药时间超过规定天数等。

注:*用药时间超规定天数指门诊处方超过7天用量, 急诊处方超过3天用量, 慢性病、老年病处方超过30天用量

2.3 处方用药不适宜性分类统计 (表3)

由表3可见, 下半年的处方用药不适宜率低于上半年, 处方用药的适宜性明显提高。2.4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评价 (表4) 使用抗菌处方张数:1-6月份4382张, 7-12月份3433张。由表4可见, 下半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较上半年明显降低, 改善类型主要指无指征使用、用法用量不合理、溶媒不合理等。

3 讨论

3.1 处方用药基本指标情况分析

WHO在发展中国家通过专家论证对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使用制订了标准: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6~2.8种,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 0.0%~2 6.8%, 注射剂使用率为1 3.4 0%~24.15%[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由3.67下降到2.58, 上半年超过WHO的标准, 下半年已符合WHO的标准;抗生素使用率由36.52%下降到28.61%, 注射剂使用率由28.63%下降到25.75%, 二者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下半年已接近WHO的标准。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比例由48.43%下降到43.16%, 下降幅度不是很明显, 提示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遵循《指导原则》。通用名的使用有利于医院用药管理, 提高用药正确性, 我院基本药物使用率与通用名使用率控制得较好。平均每张处方金额由上半年的81.25元下降到下半年的65.37元, 虽然降低幅度不大, 但已低于2005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公布的卫生部属医院的平均水平。3.2处方书写不规范性评价分析《办法》规定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做到:处方前记填写完整, 清晰准确;正文的药品名应采用正规通用名, 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书写完整, 并且用药合理、科学, 给药途径恰当;处方后记填写规范完整。从数据上可以看出, 前记未填写完整的比例最高, 主要漏写的栏目有就诊号、费别、电话号码、地址和临床诊断等。实施处方点评方案后, 前记栏目填写完整性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宣传与引导, 正文通用名使用率逐步上升, 商品名与英文速写的比例大幅降低。药品超5种的情况改善效果明显。剂型规格的漏写与用药时间超过规定天数的情况较普遍, 为此医院对问题处方及时进行反馈, 医生需重视剂型规格的填写, 超长时间用药必须请医生说明理由, 对无理由的当事人提出警告, 采取处罚和限制处方权等措施。个别医生为满足患者的需求, 采取重复开多张处方, 或把每日剂量最大化, 这显然违反了用药的基本原则, 药师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提醒医生。另外, 用法用量缺项、修改处未签名和未注明日期、空白处未划斜线等情况, 由于医院不够重视下降幅度不是很明显。处方中准确注明用法、用量, 便于药师指导患者用药。因此, 针对上述情况临床医生应进一步增强, 规范书写处方的意识。3.3处方用药不适宜性分析从数据上看, 用药不适宜现象较突出的是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和用法用量不当。前者问题普遍存在, 几乎涉及每个科室。如开具处方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 (乙肝疫苗) 10μg肌注, 各科显示的临床诊断却五花八门:如感冒 (内科) 、体检 (外科) 、肝病 (感染科) 、盆腔炎 (妇科) 、结膜炎 (眼科) 、消化不良 (儿科) 、乏力 (中医内科) 、疫苗接种等, 可见临床医生对开具处方的随意性, 填写合理的应是乙肝预防。用法、用量不当主要体现在超剂量用药和给药间隔不合理等方面, 问题大多存在于65岁以上患者当中。老年患者因内脏功能减退, 肝脏代谢功能及肾清除率降低, 又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易导致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应按老年人代谢特点合理调整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剂型与给药途径不符:主要表现在庆大霉素注射液和氯化钾注射液用于口服、制霉菌素糖衣片阴道给药等。重复给药是指使用两种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 如左西替利嗪片与氯雷他定片合用治疗急性荨麻疹。违反联合用药的原则:如雷贝拉唑肠溶片与尿囊素铝片用于胃溃疡, 后者会阻断前者的药理作用, 故二者联用需间隔2h服用。存在配伍禁忌:如维生素C与钙片同服易在尿中形成草酸钙结晶, 二者不宜配伍使用。违反用药禁忌:如2岁以下婴幼儿使用美敏伪麻溶液。上述几种情况, 药师在审方过程中与临床医生加强沟通, 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后, 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此外, 中药注射剂违反辨证施治:如颈椎病患者联用葛根素、β七叶皂甙注射液。近几年, 由于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较多, 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严禁混合配伍。医院采取用药动态监控重点关注药品的使用, 药师发现处方有混用或联合使用应及时干预, 退回重开。

3.4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的联用要有明确指征, 临床治疗重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高时需联合用药, 具有协同作用的抗菌药物也可联用。由于医师对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安全性等认识不足, 联合用药常存在用药指征过宽、种类过多和方式不当等问题, 容易增加耐药菌株。由表4可见,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方面。在门急诊患者中, 诊断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非常普遍。上述疾病大多数为病毒感染, 而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感染无效。只有当局部感染损伤黏膜引起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后, 才需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主要为细菌感染, 其次为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上半年无指征用药占抗菌药物处方8.83%, 下半年下降到4.78%, 可见处方点评实施方案引起了大多数临床医生的重视。重复用药一般是同类药物一起使用, 如阿奇霉素软胶囊与红霉素肠溶胶囊合用等。用药失误或不当, 如18岁以下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组织发育有一定影响, 应禁用。用法用量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未按照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选择给药次数, 导致给药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 如β内酰胺类药物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 半衰期为2h左右, 宜采用一日多次给药方法, 但临床上输液为图方便常把一日剂量一次给予。儿科处方还存在超剂量用药、使用首剂加倍等现象。溶媒选择不合理如青霉素类药物在低pH溶液 (5%~10%葡萄糖溶液p H为3.2~5.5) 中分解迅速, 应避免配伍。3.5建议合理用药不仅是临床医生的责任, 也是药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合理用药水平的高低是制约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笔者建议:建立医院处方考评体系和标准, 持续改进处方点评制度, 实施电子处方考察制度, 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合理用药咨询”是医院药学工作的一个重大提升, 规范药师咨询, 促进合理用药;加强临床医师和药学人员在用药方面的沟通, 药师配合与辅助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避免滥用和不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篇4:处方点评工作方案

【关键词】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重要性

处方点评工作,本身是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当中极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起着理顺规范用药的作用,而且也是安全用药与否的分界线,想要医患之间的关系能够和谐发展,处方的正确点评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而当前我国的医院都在推行临床药师制度化的变革,想要全面地实现,处方点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工作。我院为了响应国家的相关要求,在2007年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而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药剂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处理过各种各样的问题,经过总结分析之后,对于药剂科在处方点评工作当中的作用有一个认识与评价。现总结如下。

1处方点评工作的坚实后盾是组织落实

在2007年我国正式落实执行《处方管理方法》相关条例之后,我院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后结合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1]的通知,我院根据上级的指示执行相关任务,也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处方管理方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内容,我院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对于如何贯彻实行其中相关的具体事项制定了计划,并将其中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分工,首先是组织上面明确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定了我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为方便点评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也为将来的处方点评工作树立起一个非常坚实的后盾。《处方管理方法》当中有一条明文规定,大致意思如下:医疗机构对于处方的点评工作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制度,在处方上面实现动态的检测还有超常的预警,对于存在的明显不合理的处方需要登记并且通报,如果发现了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需要进行及时的干预[2]。处方点评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同时这也是对我院的医疗行为进行一种事后的监督,这样的工作必然需要通过药剂科来进行和落实。药剂科当中的药师需要对药代动力学还有药效动力学有熟练的掌握,对于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药物联合应用所存在的配伍禁忌也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处方上面的检测有着重要的发言权。所以对于处方的点评,药剂科必然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而在很多人看来,处方的点评工作在性质上面有点类似于鸡蛋里挑骨头,所以想要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以及得到预期当的效果,各级领导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我院各个科室也要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2处方点评工作的关键是态度端正

所谓的处方点评工作在某个方面来说也就是对于医师所开出的处方当中,存在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要及时地进行干预还有明示,这样的工作必然会存在着得罪人的性质,如果得不到理解就很难继续开展下去,医院的各层工作人员,对于处方点评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面影响着它是否能够顺利的展开,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重点[3]。在我院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曾经对一位工作经验相当丰富的医师处方进行了点评,认为在处方当中“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以及碳酸钙咀嚼片”是一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药方中两种药物,同时服用时由于在胃肠道中能发生金属螯合作用,碳酸钙咀嚼片会显著降低左氧氟沙星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了药物疗效,应尽量避免同时服用。进行点评工作之后需要进行明示,医师在得知了我们的点评工作之后并没有出现微词,只是对自己的用药方面进行了检讨,而上级领导对于药剂科的处方点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药剂科在处方点评工作当中是起到一个带头作用的,需要各个科室有所配合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处方点评工作的进展,而药剂科想要将点评工作完全落实,需要工作人员还有领导的理解还有肯定,贯彻务实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让处方点评工作的展开可以更加深入。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需要所有科室的工作人员能够有科学的态度,这是做好处方点评工作的基础还有保障。

3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标准

在刚开始进行点评工作的时候,我院药剂科因为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对于衡量处方规范的标准很难有效地拿捏。由于上级的领导也没有明确地给出相关的规范,在经过药剂科工作人员开会讨论还有经过医院上级的同意之后,我院药剂科的规范标准主要以最新的教科书还有药品说明书作为参照,对处方进行点评。为了使得我院医生的用药习惯能够更加规范,药剂科的工作人员经常不定期地对药品说明书当中的配伍禁忌还有最新教科书当中的用药原则通过宣传单的方式,传送到每一个医师的手上,使得医师对于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有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4]。自2010年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以后,我院及时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规定我院门诊处方每月抽查100张处方,认真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上的要求填写,每季度以药讯的形式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且在点评过程中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及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落实处方点评质量的持续改进,促进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在处方点评工作当中,需要药师丰富的药学理论知识及自身的实践经验,结合教科书还有药品说明书等规范标准,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处方点评工作深入科学的展开。

4遇到的难题还有挑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处方点评工作之后,关于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概念也逐渐地普及到我院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观念当中,对于药物之间配伍所存在的禁忌也更加地重视。在展开处方点评工作过程中,有时候护理部的护师和医生之间在处方方面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这样的现象直接就导致两个问题:护理部需要按照医师的处方执行与否以及医生的处方如有不妥应该怎么办。我院的药剂科对此经过深入的探讨,认为在这个方面需要小心谨慎,需要通过目前能够获得的最为可靠的研究证据,结合医生本人在专业以及临床等方面的经验,最后综合考虑患者的价值观还有意愿,只有这三者都能结合并制定具体治疗方案才能够有最后的决定。但是有些时候护理部的护师和医生在处方方面都会存在着错误,这样的现象虽然并不常见但是也有发生,这个时候药剂科就需要做最后的判定工作,要让处方点评工作能够有权威性,药剂科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2]黄复润.浅谈药剂科在处方点评工作中的作用[J].北方药学,2012,9(6):85.

[3]赵稳华,赵普军,魏娜,李爱娟.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齐鲁药事,2010,29(6):352-354.

篇5:处方点评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处方规范化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卫生院根据本院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情况,在院长领导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

处方点评专家组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处方点评专家组下设处方点评小组。处方点评小组组成:

二、处方点评的实施

1、处方点评小组确定处方抽样方法,并每月随机抽取处方100张,进行合理处方情况调查,填写 “处方点评工作表”,采集和统计点评数据。发现不合理处方,及时向处方点评专家组汇报。

2、处方点评专家组对不合理用药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促进合理用药,提高用药质量。并对评价数据进行汇总,对处方基本用药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质量改进意见,并做好书面记录。

三、处方点评结果的应用与持续改进

1、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临床科室和当事人。

2、处方点评专家组对处方点评小组提交的点评结果进行审核,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3、处方点评专家组根据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改进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和科室落实质量改进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4、医院应当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

5、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

篇6:处方点评工作方案

病历质量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为落实医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病历质量管理、病历内涵建设,规范全院医务人员病历书写行为,提高病历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山东省医疗文书书写基本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院病历质量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规范医务人员病历书写行为,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加强病历内涵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合法权益.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病历质量评比活动,充分发挥优秀病历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病历质量管理与控制,进一步规范病历书写行为,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促进人员素质及执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加强病历内涵建设。

三、活动规定和主题 活动规定:病历评比活动,聘请上级医院专家参与;病历评比活动,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评比病历为三个月来的出院病历。

活动主题:“提高病历质量,强化病历内涵”。

四、组织管理

成立病历质量评比领导小组 组 长:何广金 院长 副组长:张 伟 副院长 成 员:路 强 孔凡娟 孔庆晨

聘请专家由分管院长负责,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业务科负责评比活动事务。

五、活动步骤

(一)病历准备

在三个月出院病历中,按书写人,每人准备三份。(包括中医病历)

(二)病历评比

由上级医院专家及评比小组成员,集中点评,得出平均分,作为成绩。

(三)评比奖励

根据成绩得分,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医院分别进行150元、100元、50元的奖励。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病历质量管理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患安全的基础工作,也是“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把病历质量评比活动作为提高医疗质量的有力抓手,认真、积极参与活动。

(二)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各科室要把“病历质量评比”活动与日常医疗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重点做好对运行病历、出院病历和门诊病历的自查整改工作,做到以评促建,通过规范病历书写行为,提高病历质量,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

(三)认真总结,持续改进。各科室在病历质量评比活动自查自评和检查评比的基础上,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改进,逐步完善病历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病历质量管理长效机制。附:曲阜市书院卫生院病历质量点评评分表

篇7: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1

20xx年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20xx年,卫生部印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根据上述规定,我院从20xx年起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1、处方点评的工作情况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根据我院具体实际,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各科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组织临床、药学和行政管理的专家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处方点评的内容包括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点评的指标包括每次就诊平均用药的品种数,就诊应用抗菌药物量,就诊应用注射剂量,应用通用名比例,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重点对点评中发现的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提出来进行分析,并将点评结果在全院通报。

2、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

我院进行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①召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题工作会议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活动全员动员大会。医院领导与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责任状”。

②利用药讯和医院显示屏进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合理用药的宣传。

③针对我院在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质子泵抑制剂和维生素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上级医院临床和药学的相关专家教授来院授课,解决用药中的疑难问题。

④药师利用药物咨询窗口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知识和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3、制定相关制度,并注重落实

在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我院还做了如下工作:

①制定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采取以教育为主,责任追究和经济处罚并重的原则,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

②控制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35个,并严格执行“一品两规”的规定。

③制定了控制药占比的相关制度,规定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成立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④统计使用金额前3位的.药品,暂停使用1月。⑤实施药占比公示制度和处方点评公示制度,对科室药占比、每月药占比排名前10位的医生在院内通报、对存在用药不合理的医生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者予以经济处罚、暂停处方资格等处理;对药占比超标的科室和个人予以经济处罚。根据处方点评结果,我院对用药中存在不合理的多位医师进行了诫勉谈话、暂停处方1月等处理。

通过处方点评工作的实施,我院临床用药趋于合理,不规范用药和书写不规范处方明显减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已基本达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药占比由处方点评前的47%下降到40%以下。相信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不但提高,合理用药管理软件的应用,将为处方点评工作打来极大的便利,我院将更加重视和扎实的开展下去。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2

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我院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xx】28号)的要求,对我院的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每月进行评价。现就我院执行处方点评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1、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处方点评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药剂科科长担任。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规范及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2、组织全院医疗、药剂人员学习《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使每位医疗、药剂人员掌握什么是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

二、具体工作如下:

1、门诊药房每日严把处方质量关,对不合理处方及时打回,立即整改。

2、每月对各科室的门诊处方进行抽查,将开具不规范及不适宜处方的汇总信息上报质控科进行干预控制,并下发科室。

3、不定期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公示。

4、对连续开具不合格处方超过5次的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罚。

三、存在的问题:

1、对于门诊处方,一般诊断书写都比较简单,而且不能有效获取患者详细的病情资料,因此在分析诊断与用药是否相符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只能局限于点评分析用药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用法用量是否合理、是否重复用药等比较直观的方面,难以再进行深入准确的点评。

2、对于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医生往往会出现漏写、少写诊断的情况,由于临床检查结果都没有直接体现在处方上,因此在对选用药物是否合理方面进行点评时就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点评。

3、由于药师在临床医学知识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在点评过程中出现药师观点与医师观点不一致的现象。

四、今后的`工作目标:

1、药师应及时向临床医师提供相关信息,共同促进合理使用药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药师严格落实“四查十对”制度,进行合理用药质量控制,对于不合理处方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纠正。

篇8:处方点评工作方案

1 三级质控点评方案的建立

三级质控点评方案的实施流程图见图1。

1.1 一级质控

一级质控由门诊药房的药剂师从处方前记、正文、后记方面对处方规范性及用药适宜性等方面进行考评, 将不合理处方项目内容进行记录, 填写一级质控处方评价表, 并对问题处方进行干预, 干预内容包括, (1) 即时干预:对窗口发药时发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时与医师沟通, 退回医师修改, 经修改并签字确认后药师方可发药。 (2) 事后干预:对一些处方书写不规范个别信息缺项情况可由药师事后集中收集处方交由医师修改完善, 并将工作记录在案。

1.2 二级质控

由药剂科临床药学室药师完成, 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查, 检查一级质控结果, 填写二级质控处方评价表, 对处方的不合理用药具体情况进行事后干预。干预内容包括:以“回馈单”的形式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医师, 定期将抽查结果在药讯上公布, 针对具体用药问题以书面材料交给相关科室或医师;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

1.2.1 二级质控标准的建立

建立我院“处方质控点评标准”, 从一般书写性缺陷、处方用药缺陷、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缺陷3个方面对处方进行点评, 填写处方评价表, 并给出评分结果。见表1。

1.2.2 考评标准分值的建立

采用得分制式, 共计30分, 0~25分为不合格, 26~29分为基本合格, 30分为合格。

1.3 三级质控

由临床药学室将一、二级监测结果报质控委员会, 由质控委员会专家小组讨论, 出台相关政策, 将考评结果与各科医师绩效考核挂钩, 从而充分利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的调节与引导作用, 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进行行政干预。

2“处方质控点评标准”项目说明

2.1 一般书写性缺陷

主要判定在年龄、地址、临床诊断等项目不全, “规格数量”及“用法用量”差错高, 主要原因是一些医师主观上对此重视不够。“规格数量”及“用法用量”错误这容易导致药剂人员无法准确分辨医生所开具的药物的种类及数量, 而用法用量错误则更易导致药剂人员不能准确为患者交代服用方法及服用量。无临床诊断项目, 这不利于药剂人员对处方用药的适应证、禁忌证、剂量调节等方面进行监督[2,3]。

2.2 处方用药缺陷

主要依据新《处方管理办法》中对处方的各项要求进行全面审查。

2.3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缺陷

临床药学室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与有关文献及医院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判定。

2.3.1 选药评价

*指“普通处方超过7 d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 d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用药天数未加说明”

(1) 以判定是否为细菌感染为用药指征, 感染部位是否明确。 (2) 以判定是否遵照医院执行的抗菌药物分级f原则及分级目录使用抗生素。 (3)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执行。结合药品说明书重点关注肝肾功能减退患者、小儿患者、老年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安全用药问题。如小儿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老年患者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新生儿应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等[4]。

2.3.2 给药方法

(1) 给药剂量:以是否按抗菌药物的说明书推荐剂量给药来判定。 (2) 给药次数:以是否按照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给药来判定。规定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应一日多次给药, 其中头孢曲松钠由于半衰期较长, 可每日一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应每日一次给药 (重症感染患者例外) 。 (3) 给药途径:轻症患者可接受口服给药者, 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 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4) 给药疗程依据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中要求除特殊情况外门诊处方抗菌素的使用疗程≤3 d。

2.3.3 联合用药评价

(1) 联用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 不需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仅适用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所列的5种情况。 (2) 联用原则:考查联用抗菌药物之间的协同、拮抗等相互关系是否合理。 (3) 配伍禁忌:抗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参照药品说明书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判定。

3 处方评价汇总表

3.1 处方评价表1 (一级质控)

依据处方评价标准的各个项目, 制成Eexell表格, 包括前记、正文、后记中有关处方规范性及用药适宜性等方面的内容, 见表2。

3.2 处方评价表2 (二级质控)

主要依据新《处方管理办法》中附件2[1]中的格式及内容制订, 在其基础上增加“得分”栏目, 包括从一般书写性缺陷、处方用药缺陷、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缺陷3个方面评价的结果, 并附相应处方的“扣分理由”、“用药综合评价”, 见表3。

4 结果与体会

我院于2009年3月开始实施“门诊处方三级质控点评方案”, 成立了由药剂科门诊药房药师、临床药师、药事委员会专家组成的质控小组。为加强处方书写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 方案实施前由药剂科药师对全院医生进行了“处方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医院定期开展“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讲座以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讲座, 并向全院医生配发了《酒泉市人民医院实用药品目录》 (门诊常用药品目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药剂科每季度以《医院药讯》的形式向全院医生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医院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会, 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处方医嘱书写情况进行讲评。

门诊药房药师实施一级质控, 在发药前对处方进行全面审核, 对于检查出的处方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临床药师负责二级质控, 检查一级质控结果, 对处方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出现的用药问题给出意见, 定期将结果汇总由《医院药讯》向全院公布。每月将考评结果纳入医院综合考核体系与各科绩效挂钩, 充分利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的调节与引导作用, 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用药问题, 进行三级质控由药事委员会讨论解决。

经过开展前后的调查研究显示, 我院门诊处方质量在各方面都有很大改观, 之前在我院普遍存在的处方书写不规范问题, 如:前记缺项, 药品规格剂量、用法用量不规范, 药品未使用通用名等问题都得到了纠正。

在二级质控方面, 我们重点放在了药物给药方案、联合用药、大处方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通过点评方案的实施, 我院对新《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落实情况有很大改善。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 如:我院儿科常规使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这类对儿童毒性作用大的抗生素;β-内酰胺类等一些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未按照其药动学原理分次给药;联合用药品种过多, 且未遵循联用原则等不合理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仍有部分医生对新《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认识不清, 理解不到位, 仍然沿用自己的老习惯、老经验用药;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落实不到位;还有一些大处方的问题没有得到遏制, 通过三级质控上报药事委员会进行针对性干预。

有=1, 无=0,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A:用药品种总数;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A/100;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C/100;E: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F:注射剂使用百分率=E/100;G: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H: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G/A;I: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I/A;K:处方总金额;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K/100;M:抗菌药物总金额;N:抗菌药物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百分率=M/N;O:不合理处方数;P:不合理处方百分率=O/100。

三级质控方面, 我院出台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对开具“不合格”处方的医生采取全院通报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一个考核周期内 (半年) 三次开具“不合格处方”, 将限制其处方权。

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监控方面我院仍处于初级阶段, 管理力度还不够, 应进一步加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管力度, 积极开展处方点评工作, 提高我院门诊处方的综合质量和医师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处方管理办法[S].卫医发[2007]53号.

[2]黄晓倩.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的办法及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 2006, 3 (6) :101-104.

[3]吴雄梅.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8) :171-172.

上一篇:项目竣工工作总结下一篇:1200个好听的男孩500个好听的女孩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