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024-09-09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精选8篇)

篇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学科专业名称 文艺学

指导教师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2010110046

学院名称 文学院

2010年12 月3 日填

鲁东大学研究生处制 填表说明

1.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工作中进行教学安排、教学检查、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地了解研究生的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等,注意挖掘研究生的潜能,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出适合每位研究生个性发展的培养计划。本计划由研究生导师填写。

2.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内容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学习计划”、“论文(课题研究)计划”和“实践计划”等。

3.研究方向应与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研究方向一致,并说明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和主要研究内容。培养方式提倡灵活多样,既要发挥导师的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术群体(即导师组)的作用。

4.课程学习计划应包括课程设置、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必读书目等。研究生全部课程应在第三学期末结束,课程名称必须依据2010级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中的相关内容规范填写。课程学习的总学分不低于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学术学位研究生31学分,专业学位研究生36学分)。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应包括2门与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课程,其他专业选修课可根据具体情况自由选择,也可跨学科、跨专业选课,但专业选修课至少应选3门。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取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必须补修2-3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非师范类专业考取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考取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至少选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补修课程均不计学分。

5.论文(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论文研究的大体方向、论文工作的进度安排(从文献综述、论文选题、论文开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论文审核到论文答辩)等。论文计划只要求填写原则目标,待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并获得通过后再详细填写论文工作计划。

6.研究生的实践活动为必修环节,包括专业实习(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实践环节必须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制定出详细具体的计划。

7.个人培养计划须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一式4份,在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其中一份由研究生处备案,其它三份(经研究生处审核盖章后)分别由院(部)、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本人留存。研究生须严格按照培养计划的安排完成学业。

8.本计划一经确定,一般不得更改,如确需改动,需经导师申请,学科组同意,学院主管领导审查签字,报研究生处批准。变更个人培养计划须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提出,其它时间不受理培养计划变更事宜。I.研究生基本情况 姓名 xxx

民族 汉 政治面貌 团员 出生年月 入学年月 2010.9.8 籍贯 广东梅州 学科专业 文艺学 研究方向 文学基础理论、文艺美学 毕业时间、学校、所学专业及最后学历、学位 2010年7月毕业于xx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本科文学学士。入校前工作单位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业务水平概述(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外语水平、曾参加过的课题研究情况、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等):

xxx系统学习过文学概论、美学原理、文艺心理学、马克思主义文论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系统、全面,理论功底较为扎实;同时,对中西文艺理论史、文学批评史、美学史有全面了解,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文学基础理论、文艺美学的专业素养。该生还系统学习过语言学、中西文学史等相关课程,为深入研究文艺学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生本科阶段,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此外,该生写作能力较强,曾在校级征文大赛中,小说类、散文类、诗歌类均获奖。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撰写的调查报告获校级奖项,工作计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该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表现出较好的理论素养与学术功底。II.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体现专业特点)1.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身心健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

2.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文艺学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够依据所学理论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成为该领域从事理论研究、教学或文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3.掌握英语,能够比较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并能较好地运用其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2.研究方向(包括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研究内容)文学基础理论、文艺美学

该研究主攻方向是文学形式美学,其中有关文学文本形式结构及文本文化解读研究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在文学基础理论、现代西方文论与美学、中西美学范畴比较和审美教育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基础。3.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负总责,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对研究生的论文开题论证、中期考核筛选、论文工作检查、论文答辩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研究,必要或学校有规定者,还须吸收校内外专家参加。指导小组成员 姓名 职称 从事专业、方向 所在单位 xxx 副教授 文艺美学 鲁东大学 xx 教授 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 鲁东大学 xxx 副教授 文艺美学 鲁东大学 xx 副教授 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 鲁东大学 xxx 副教授 西方文论与美学 鲁东大学 xxx 副教授 中国现当代文学 鲁东大学 4.课程学习计划:(请将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打印出的《鲁东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表》,经指导教师签字后装订到此页后。)5.必读文献目录及考核方式(1)必读文献目录 主要必读文献:

1.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赵宪章著《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朱立元著《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朱狄著《当代西方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5.乐黛云著《比较文学原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6.王振复著《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8.蒋孔阳等《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9.王善忠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0.余虹著《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盛宁著《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谭好哲著《当代文学批评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毛庆耆等著《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4.朱广潜著《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5.弗雷德里克·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张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7.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18.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指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导师课堂检查等)必修课采用课程论文与考试相结合方式

选修课采用课程论文与讨论相结合方式。6.论文(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学期,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索研究方向。

第二学期,继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确立毕业论文研究方向。

第三学期,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确定学位论文的大致框架,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期末进行论文开题。

第四、第五学期用于论文的撰写。

第六学期用于论文定稿、打印、送审和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7.实践活动计划(依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制定)(1)专业实习(教学实践)计划(包括实践的形式、内容、对象、时间、考核方式及指导教师等)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指导本科生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辅导或组织课堂讨论、辅导或指导本专科生实习、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其中给本专科生上课的课时数一般不少于10课时。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计2学分。教学实践一般在第三学期结束之前完成。

(2)科研实践计划(包括实践的形式、内容、数量、要求发表的科研论文等)在读期间积极参加科研实践。科研实践主要形式是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研讨班、学术会议以及撰写学术论文等。在校期间拟听取学术报告或作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其中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科研论文不少于2篇。科研学术活动计2学分。

(3)其他实践计划 在读期间根据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师意见: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学科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研究生所在学院审核意见:

学院主管领导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研究生处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培养计划变更记录:

篇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

一、研究生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行教学安排、教学检查、质量评估等的重要依据,研究生毕业后,将装入本人档案和存入科技档案室,请认真填写。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期间,课程学习原则上安排在前两个学期完成;此外,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工程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工程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三、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选学位课程及名称应以所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目录”为准,不得随意增减或更改。选修课根据培养需要可在全校范围内跨学科选修硕士研究生课程。

四、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按照所在工程领域的规定修满相应学分。总学分应不少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18~19学分,必修课5学分,选修课5~7学分。

五、必修课包括体育、工程实践和学术活动,其中体育1学分,工程实践3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六、本培养计划一式四份,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学院各执一份。为了便于新生入学后的教学安排,培养计划

中的“课程学习计划”部分须于招生当年6月30日前完成并提交研究生学院。

篇3: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全日制专硕计划”)为何在近些年得以迅猛发展?其政策制定的动机何在?实施效果如何?本文将从理性的视角对这一政策进行深入分析。

一、“全日制专硕计划”发展概述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学术型学位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重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素养的培养,而“专业学位”的目的在于培养兼具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够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我国自1991年实行专业学位制度以来,经过20余年的尝试和探索,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初具规模。截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人,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人,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1]专业学位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为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 2009年3月, 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 明确规定:“2009年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 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主要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公共卫生硕士、艺术硕士以及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教育硕士的教育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不适宜应届本科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 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设置的专业学位, 均可招收这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0年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下达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确定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学术型研究生361, 99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10, 010人,并指出:“继续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着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着力扩大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积极推进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在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专业硕士的比例达到总硕士招生计划人数的23.3%。同时,教育部也明确表示,预计到2012年,专业硕士将占硕士研究生总量的30%,到2015年,这一比例可能达到50%。[2]

“全日制专硕计划”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重大调整,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对人才培养需求的重大转向,即从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为主向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共同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

二、政策制定过程彰显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将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性支配行为,韦伯认为某种行为的发生是因为它值得去做或者有意义,因此“行为”是指行动者对某件事情赋予主观意义,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所谓工具理性,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3]价值理性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4]也就是说,持工具理性的人关注所选行为是否达到目的之有效手段,以目标为导向,以利益为指引,而不注重行为本身的价值;持价值理性的人,在发生某一行为时,其动机多是基于一种“绝对价值”或者忠于自身的“信仰”,不管是美学的、伦理的,还是责任感、荣誉或忠诚等方面的目的,它只看重其本身的价值,而不注重行为的手段和后果。

从理性的视角考察“全日制专硕计划”,它的制定是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方面的考虑。

首先,这一政策的制定动机带有强烈的工具理性取向。为何该政策制定于2009年,不早也不晚?其最直接动因就在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它对于全球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也难以全身而退,它直接导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萎靡,影响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急速推进,招生规模迅速扩充,并存在着严重的专业“结构性失调”,这些已经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难题,而金融危机更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延缓大学生就业的时间,而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政策正好是“一剂良药”。

但是,“全日制专硕计划”的制定更有着价值理性的考量。一方面,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来讲,与发达国家相比,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结构较为单一,一直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这与博耶的多元学术分类观格格不入,与国外的教育实践难以同步并接轨。另一方面,从我国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来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的持续革新、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兼具理论功底与应用技能的拔尖创新人才。专业学位的发展是专业化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研究生教育职能分化的必然要求。如今,开展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的时机已然成熟。因此,遵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优化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成为“全日制专硕计划”的内在需求。

三、政策实施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的价值偏向:工具理性占上风

政策的制定方是教育部,而如何保证这一政策的执行与落实?首先,需要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并监督这一政策的执行;其次,相关高校要根据政策要求申请专业硕士点、招生并培养专业硕士;最后,这一计划的对象,即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生,通过硕士生考试获取就读资格完成学业。因此,与这一政策直接相关的群体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有关高校和全日制专硕学生。他们将如何看待这一政策呢?在不同的理性视角下,每个群体的目标也有所不同。表3-1呈现了不同群体成员在两种理性视角下对该政策的定位。

在价值理性的指引下,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执行这一政策优化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相关高校可以为国家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攻读全日制专硕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这一政策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实现自身价值。然而,事实上,教育主管部门、有关高校和全日制专硕学生难以受价值理性的指引,更多是受工具理性的支配。在这一政策中,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将从这一政策中获取哪些“利益”,成为了“利益相关者”,而这一政策就成为了他们获取自身利益的情境和场域。

首先,对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包括教育部以及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他们执行这一政策都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为基本出发点的。大学生就业率是作为本地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硬性指标加以衡量的,如果就业率低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地的高等教育质量不高,也可能影响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还会影响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绩”。而“全日制专硕计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状况,减少未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从而维持社会稳定。

其次,对于高校而言,这一政策将为其带来至少三方面的利益。一是增加其经济收益,二是提高该校继续深造类学生的比例,三是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截至目前,教育部已批准了北京大学等64所大学、38个专业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学费方面有所区别。据了解,学术型硕士每月可获得国家补贴,而全日制专业硕士则需要上交高额学费,大约10, 000元/年,这些学费多是归高校自行支配。另外,通过全日制专业硕士点的开设,可为更多本校本科毕业生提供考取相关专业的专业硕士机会,进而提升本校继续深造学生的比例,专业硕士点的开设还将有助于其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最后,对于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研究生而言,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中国高等教育情境下,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相比是“低人一等”“不受待见”的,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选择攻读专业硕士,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调剂,主要原因在于可以通过攻读硕士学位回避就业压力,延缓就业时间,同时也可以获取专业硕士学位,拿到硕士文凭,增加就业筹码。

四、政策实施效果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

理性作为人进入或控制外在世界的一种有意识的、有知识能力的方式,指导和支配着人的行动模式和行为方式。持不同理性的人在行为方式上也会表现出迥然的差异。“全日制专硕计划”从政策的制定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工具理性色彩,对于政策实施中的利益群体而言,他们也多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因此在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工具理性倾向。这就会影响到政策的实施效果,导致其实施效果与既定目标严重偏离。

(一)学校重视程度低,培养环节欠系统

有关高校对于“全日制专硕计划”还缺乏一个准确而清晰的定位,对于如何培养国家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还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很多高校开设专业硕士点的目的只是谋取经济利益、提高本校“继续深造类”学生的比例及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达到这一目的后,对于如何提供优质的课程和营造良好的氛围就不放在心上了。因此,很多高校对于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够将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同等对待,有“嫡出”和“庶出”之分。另外,专业硕士的培养环节也欠系统性,培养过程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情况。如专业硕士生多与学术型硕士生一起上课,因此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在培养模式上的区分度实际上非常低,甚至存在很强的同质性。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有其自身特色,需要以实践课程和实习基地为依托,通过实践课程和实习基地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融合。然而,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实习基地短缺是目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二)学生认可度和满意度低,学习投入不足

在很多学生眼中,专业硕士总是比学术型硕士低一个档次,这种看法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全日制专业硕士是新生事物,是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还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其次,高校对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存在差别对待的问题,包括录取分数线、奖助学金、课程设置以及导师选取等方面;再次,学生并不认为通过区分度不高的课程学习就可以成为所谓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方向还有很多困惑和无奈。因为这些原因,他们对于自身攻读专业学位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很低。最后,很多学生攻读专业学位的目的在于缓解就业压力,获取硕士文凭,自身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投入也显著不足。

五、结论与建议

“全日制专硕计划”的实施已近两年,但受工具理性的支配,政策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全日制专硕计划”若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不断提高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教育部及各地区主管部门要科学规划招生计划,不可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要联系我国自身的产业结构、社会发展情况,并借鉴国外专业硕士学位制度发展的经验,确定科学合理的招生规模、招收专业等核心问题,逐步优化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第二,高校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既然开设了相关专业硕士点,就要为其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服务。通过设置更为合理的课程计划、安排双导师制、提供各种经济资助等方式提高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重视程度。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强化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区分度。

总之,“全日制专硕计划”刚刚起步,需要不断探索未来的发展道路。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政策实施者,都应该以理性的思维来对待这一政策并指导其行为方式。

注释

1[1]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解读专业硕士及招生[EB/OL].http://edu.sina.com.cn/kaoyan/2009-03-04/0937189835.shtml, 2009-03-04.

2[2]邱晨辉.专业硕士被指“上不着天下不着地”[N].中国青年报, 2011-12-06.

篇4:提升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质量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021245)资助

摘要:从梳理培养环节着手确立了全日制艺术硕士质量标准,其次通过对用人、实践单位调研为切入点,提出了几个提升培养质量的原则及其具体的办法。最后,提出了还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质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

一.背景

1.学位点背景

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现称艺术设计)是陕西省最早创建的该类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设计艺术学的研究生教育,是西部地区最早设立的设计艺术学硕士点的单位之一;2009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依托设计艺术学硕士点获准設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确立了文化性、艺术性、科学性、工程性相结合,学科间相互支撑,以特色求发展的宗旨,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学位点获准陕西省首批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艺术硕士学位点,申报伊始在专业学位领域进行,即通常讲的在职单证(学位证)序列;申报获准后,适逢国家启动专业学位全日制招生以及调控专业学位(单证)招生规模,因此我校艺术硕士学位点自2010年第一次招生起即实施全日制招生,同批获准的全国其他高校并未进行在职招生。

2.项目实施背景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逐渐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为了优化硕士生的类型结构,将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在2009年部署增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转变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分类培养,并强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训练,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战略性转变。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未来一阶段内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其培养质量的保障自然成为核心内容。我校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展开了系列的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本项目是其中之一。

二.明确的几个问题

1. 全日制艺术硕士的质量标准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在我国各高等院校已确立了较为成熟的培养体系并针对各项质量指标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改革实践,但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而言,除了在培养的框架、流程有相同之处外,在课程的内容、实践环节以及毕业、授位考核存在侧重。

与此同时,全日制艺术硕士的培养质量标准,项目组认为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导向性(仅指艺术设计领域):①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创业能力;②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即工作后较短的适应期、较少的培训);③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发展能力。

2. 解决质量提升措施的突破点

上述观点中,对于独立创业能力、适应性好等,其核心问题仍然是实践技能即包含独立的设计、项目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参与实践项目得到学习、提高;对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存在隐性的困难,对于行业的发展动向把握、对于未来发展的预判等存在个体差异导致的不均衡性,目前来看,把重点放在基础理论的广度以及学习习惯的锻炼较为贴合实际。

三.展开的几项调研工作

1.实践环节调研

在全日制艺术硕士的培养环节中,我校设定为第二学年参与实践,在第三学年结合实践完成毕业、授位等相关条件要求。

2015年4月,针对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展开专项研究,向实践单位主管研究生实践工作的负责人发出调研问卷,总体发出54份,回收50份。根据初步统计,反应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94%对专业学位了解;②81%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了解并指导;③实践完成后,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的满意度提升了26%左右;④实践完成后,对研究生各方面的不满意程度出现2%的增长;⑤96%认为通过实践可以胜任该单位工作;⑥88%认为实践前应当掌握业务相关知识。

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本次调查的实践单位主体基本覆盖了各领域、各类型、各规模,从认同度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同度达到了较为全面了解层次,对研究生能力水平的认同是在完成实践之后;其次,我校对全日制艺术硕士的论文选题坚持走来源于实际案例、结合实践的路子,通过调查的②项结论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最后,实践单位对于研究生参与实践前的行业知识学习要着较为普遍的要求,这是在提高质量措施中应当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2.毕业生工作情况调研

对2014年毕业生进行了调研。从就业地域分布来看,毕业后留陕工作的学生较多,占67%,其他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地区。详见下表:

表3.1毕业生工作单位地域分布

区域陕西华北

地区华中

地区华东

地区西南

地区西北

四省华南

地区

比例66.67%10.10%9.09%6.06%4.04%3.03%1.01%

从就业行业分布来看,高校从事科研、教学13%,设计、施工单位56.6%,自主创业17%。详见下表:

表3.2毕业生工作领域分布

单位

类型设计院高校房地产

公司工程建设

单位自主创业转行为相关工作

比例37.37%13.13%11.11%8.08%17.17%13.14%

通过对工作地域及行业分布的统计,分析认为:首先,源于我校地理位置的原因,毕业生的工作范围陕西占一半以上,这是特性,基于此项特性,在培养环节中考虑地域性特色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次,毕业生直接专业对口单位接近70%,这一比例在设计类学科专业来看存在提升空间。

四.确立的几项原则及解决办法

通过梳理以及基本的调研,项目组认为对于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质量的提升其指导原则及其解决办法有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简单的压缩招生规模或者提高免试生比例是解决生源质量的一种途径,但对于培养质量的提升不存在必然联系,也不具备推广、研究价值。

第二,重视实际技能,不代表放弃理论基础;不能单纯的压缩课程学习,提高实践环节的时间或强度;应当调整理论基础的宽度和先进度。具体来看,应当借助我校多门类、多学科的优势基础,向土木、建筑等相关学科搭建课程平台。

第三,一般形式的专业课程授课不能满足需求,适当引入实际应用型课程;改变课程授课方式,引入讨论、实地授课等。

第四,通常所用的申请授位条件不具备导向性,将论文发表等条件向学科竞赛获奖等价。

五.结束语

生源质量、培养的硬件、师资等是显而易见的与培养质量相关的条件,挖掘培养方式、透彻用人需求、建立人才长期发展策略才是质量良性提高并达到一定层次的根本。

篇5: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具体要求: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二)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

(三)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培养对象

通过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考试并经学校复试选拔录取的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法学专业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一)采用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学制为三年。

(二)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三)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学生可以选择专业方向,实行分方向培养。

(四)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

(五)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80%。考核办法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减少对机械性记忆的考核。

四、培养工作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学位,总学分不低于57学分。课程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专业方向必选课(适用于选择具体方向的学生)、选修课和实践必修环节。其中必修课27学分,选修课10学分,实践必修环节15学分。

(一)课程设置与安排

1、必修课(必修 共计27学分。适用于所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分类别)1

研究生)

编号课程名称开课时间总学时学分备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402

2外语16033法理学专题16034中国法制史专题24025宪法专题14026民法学专题16037刑法学专题16038刑事诉讼法学专题14029民事诉讼法学专题240210行政法专题240211经济法专题240212国际法专题2402

2.专业方向必选课(8学分)

适用于财税金融法方向的学生:

编号课程名称开课时间总学时学分备注竞争法研究402金融法研究402证券法研究402财税法研究402

适用于国际商法培养方向的学生

编号课程名称开课时间总学时学分备注国际货币金融法研究402国际投资法研究402国际贸易法研究402国际商法402国际商事仲裁法研究402仲裁法研究402

国际商务仲裁法和仲裁法只能选修其中一门;国际商法和国际贸易法只能选

修其中一门

适用于民法培养方向的学生

编号课程名称开课时间总学时学分备注物权法研究3402合同法研究3402侵权行为法研究4402劳动法研究4402

适用于商法培养方向的学生

编号课程名称开课时间总学时学分备注公司法专题研究402票据法研究402海商法研究402保险法研究402

适用于诉讼法培养方向的学生

编号课程名称开课时间总学时学分备注证据法研究402 2 司法制度402律师实务4024 仲裁法研究402 适用于刑法培养方向的学生

编号课程名称开课时间总学时学分备注 1 刑事疑难案例研析4022 犯罪学研究4023 比较刑法学4024 刑罚基本理论专题402适用于知识产权法培养方向的学生

编号课程名称开课时间总学时学分备注 1 物权法研究4022 知识产权法研究4023 知识产权实务4024 工业产权法研究402

注:如选课人数有限制,本培养方向的学生对专业方向必选课有优先选修权。适用于无专业培养方向的学生

学生可适当选修本院研究生课程和其他院系的研究生课程,计入选修课学分。

3、任意选修课(有专业培养方向:2学分;无专业培养方向:10学分)

学生可适当选修本院研究生课程和其他院系的研究生课程.(二)实践必修环节(15学分)

(1)法律学科导论、职业伦理与职业生涯规划(3学分);

(2)法律文书课(含起草合同、公司章程、起诉书、答辩书、仲裁申请书、公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的训练,由律师、检察官和法官讲授)(2学分);

(3)模拟法庭训练(分刑事、民事、行政三种任选,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类型任选,由教师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辅助指导)(2学分)

(4)法律谈判课(2学分)

(5)法律实践课(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等司法实际单位或政府法制部门、企事业大内法律工作部门实习至少1年,学生须提交一篇字数约4000字的实习报告,以及经实习单位审核评定的实习鉴定表)(6学分)

(三)职业伦理与职业能力

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伦理包括法律职业道德与执业规则;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五个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表现为:

1、面对社会现象(包括各种事案),能够运用职业思维和法律原理来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

2、较熟练地运用法律术语;

3、较全面地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与法学知识;

4、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基本的法律解释方法,能够在个案中进行法律推理;

5、较熟练地把握各类诉讼程序,能够主持诉讼程序,进行调查与取证;

6、熟练地从事代理与辩护业务,从事非诉讼法律事务(如法律咨询、谈判、起草合同)以及法律事务的组织与管理;

7、有起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般经验。

以上内容应当融入各门课程之中,可通过课程教学、实践、专题讲座与研究等形式来培养,并注重这些技能的综合应用。

(四)学位论文(5学分)

学位论文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法律事务、深入法学理论。重在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导师组应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确定具体的导师负责其论文的指导工作。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但不限于学术论文的成果形式,还可采用案例分析(针对同一主题的三个以上相关案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等。

论文评阅标准应当统一,任何形式的学位论文写作均应当规范,达到以下七个方面要求:

(1)选题有意义并且题目设计合理;

(2)论文应当对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或者对同类课题在实践中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归纳。说明这个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议焦点与未解决的问题;

(3)论文应当反映出作者已经合乎逻辑地研究并分析了这个问题的层次,即所谓的“分析深入”,“论证结构合理”;

(4)有充分的论证理由与依据,文字中能够反映出作者已经充分阅读过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献资料。法律硕士学生在读期间至少应当阅读15部非教材类专业书籍,撰写学位论文应当研读过与论文主题相关的著作不少于5部。这个阅读量应当在学位论文的注释中反映出来,注释中必须显示学生已经阅读并理解了该领域国内代表性论著,参考文献应当列出相关的文献资料,并鼓励参考国外最新文献资料。即所谓的“资料充分”和“注释规范”;

(5)有研究方法意识,能够采取多样的研究方法,而不是盲目的无方法的所谓“研究”。方法包括: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社会学分析方法,比较方法,规范实证方法,价值分析方法等等;

(6)在谨慎踏实的基础上有大胆创新的观点;

(7)语言与字数方面的要求。语言精练,符合汉字写作规范,字数以1.5万为宜,一般不超过2万。

五、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必须由三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校外专家或学者;法律硕士论文的40%实行双肓评审制。学位论文答辨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至两名实际部门或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篇6: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1方向领域的模糊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方向领域是回答各个方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通过一定时期和方式的培养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也是整个培养环节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按领域可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各培养单位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方向领域的整体特色不突出,对各个方向领域的认识模糊,影响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调查中还发现,各个培养单位设置的体育教学领域作为传统优势领域,明确指向体育教师职业,其培养特色相对突出。多数培养单位对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的课程设置、教育实践及论文要求等则较为模糊,未能制订具有本专业领域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相对于体育院校而言,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在运动员、竞赛组织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者等人员培养方面缺乏经验,在支撑条件、师资队伍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处于劣势,出现培养特色不突出的现象。

2.2课程设置的理论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需要突出实际应用、职业需求等要求。各专业领域强调体育硕士要具备胜任本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年的《指导性方案》规定公共课程和专业领域核心课程为理论课,合约22~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61.1%,如再加上选修课的理论内容,实际上大部分院校理论教学超过80%以上。这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掌握本领域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至关重要,但是理论课过多,与应用型培养目标及要求有一定差距,而且部分课程的教学方式互动性差,缺乏案例、研讨等形式,不仅对所学理论消化理解不深,也无法培养体育硕士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指导性方案培养目标提出“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而各个院校设置的外语课程为公共外语理论课程,在选修课程中也未设置相应的“专业外语”课程,这种不重视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外语水平,很难达到实践运用和专业交流的目标。

2.3教育实践的形式化

国务院学位办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教育实践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从招生来源来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生源是应届本科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而教育实践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中发现,由于许多院校都设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培养模式,建立了专门的本科实习基地,体育硕士体育教学领域的学生可在本科基地实习,相对较为稳定、规范;而多数院校由于在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研究生专业实践方面缺少经验,导致其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调查发现,多数院校反映效果不甚理想,如重复本科教育实习模式、实习基地基础设施落后、分散实习管理缺位等,难以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2.4学位论文的学术化

专业学位论文的水平和质量能够综合反映体育硕士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体育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视学位论文环节,研究生“达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同样也很重视专业论文环节,只是论文的内容、形式、要求和评判标准等方面应与学术性学位论文有所区别。当前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学位论文出现过于重视学术的倾向,从近年已毕业的全日制体育

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信息

发挥电教媒体优势,优化幼儿美术教育手段的方如何更好地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服务——学生电教发挥电教媒体优势,优化幼儿美术教育手段巧妙利用电教媒体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高校电教设备的综合管理的技术分析小学电教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谈中职机电教学改革措施的创新生物教学中滥用电教手段之弊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乐学氛围

看,其选题以理论研究为主,而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案例分析、赛事实施方案等论文形式相对较少,未能很好地结合具体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选题,缺少针对性、实用性,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论文实践应用价值偏低。这种学术化倾向不符合《指导方案》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规定。

2.5导师理念的传统化

导师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水平提高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体的培养目标、课程实施、教育实践到学位论文指导等环节均离不开导师。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治学风格、指导方略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体育硕士作为新型研究生培养形式,其规模的扩张较快,在短时间内,许多导师由于受到传统的学术研究培养影响,还很难克服学术性培养惯性,以新的眼光看待应用型体育硕士。特别是具有多年指导学术型经验的老导师,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规章制度及培养标准已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期内采用双重标准进行研究生培养,出现了学术化论文指导倾向。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扩招,许多导师在同一年招生中,出现同时指导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情况,他们一起学习与交流,导师经常会以同一标准要求他们,结果在论文选题中无明显的区分与标准,出现纯学术化现象。此外,传统的导师理念也影响到对校外

体育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信息

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文的统计与分析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企业协同办公系统的北华大学林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预审制度在软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中的非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提高我国体育类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构想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网上报名网址汇总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培养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路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通信评审的结果。

2.6学校、社会的轻视化

学习周期短、就业速度快、学历水平高是专业型研究生的特点。目前社会上仍有许多人认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用不如学术型学位,甚至将其等同于体育教师、教练员等岗位培训、专题研讨以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培训形式,这种轻视体育专业学位质量的现象势必影响到学生就业。非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不需要考虑就业问题般原单位会继续留用,甚至有升职的机会;但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无职业背景,他们入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拿到文凭,从而顺利就业。

篇7: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013年5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科研、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方法,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硕士生提前完成全部学业,达到提前毕业条件,要求缩短学习期限,由本人申请,经导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生效。

三、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

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设置应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最新目录为依据,其专业属于二级学科,二级学科下设研究方向。根据本学科专业的情况,一般设置3-6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应该为本学科的主要分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客观需要和发展基础,能反映本学科专业的特色和研究水平与发展方向。每个研究方向须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导师从事该方面的研究,有具一定学术造诣的学术带头人和合理的学术梯队,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及信息条件,目前有明确的研究课题,拥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研究方向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提倡和鼓励增列跨学科专业条件基本成熟的研究方向。各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跨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由相关学科专业协商后报各学部分委员会讨论确定。

各学科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详见各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由3-5名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专家组成的硕士生导师组,选拔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导师担任组长,组长统筹硕士生的日常培养、指导和管理。硕士和导师组之间应建立定期交流和汇报制度,组织开展报告会和各种研讨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方式或与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培养。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方式。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科研、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应着重培养硕士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学习

(一)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数为25-35学分,具体应修学分数由各学部分委员会制定,列入培养方案。

除公共课程外的理论课课时一般按1学分/18学时计算,实验实践类课程的课时按1学分/30学时计算。所有硕士研究生课程均规定相应的学分,考核成绩合格者(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获得相应的学分。

硕士研究生应按照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用一年或至多不超过一年半时间修完规定的课程。硕士研究生应根据研究方向、本人的特长和爱好,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鼓励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或到境内外大学选修同类精品课程,学校按规定给予学分认定和成绩转换。

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应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有关大学本科基本课程3-5门,并通过考试,不计学分。

(二)课程设置

各学部分委员会和培养单位应根据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型、创新型和体现本学科专业特色的优质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必需的基础知识学习,凝练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前沿性及与博士学位层次间的衔接。

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含公共课、平台课、专业课)和选修课2类。1.思想政治理论课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公共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2学分),限选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适于自然学科,18学时,1学分)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适于人文学科,18学时,1学分),均为学期课。

2.公共外语

公共外语课程体系包含第一外国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第二外国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和英语选修课程。第一外国语为非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外语专业为第二外国语),硕士研究生根据所学语种须选其一,均为学期课,90学时,3学分。第二外国语和英语选修课是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

3.平台课

平台课是指以一级学科为基本单元,按一级学科设置的各个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技术)类课程,是相应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在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中,可按一级学科设置平台课1-2门,每门2-3学分。

4.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包含中外主文献研读和二级学科专业必修课2部分。(1)中外主文献研读

为了使硕士研究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本学科最主流、最经典、最前沿和最具特色的文献,把握本学科发展脉络,构建合理知识体系,快速进入本学科专业研究领域,学校建立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改革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开设硕士研究生“中外主文献研读”课程(36学时,2学分),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列入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各培养单位、硕士点应根据本学科专业的特点,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成立由学科负责人牵头的工作组,利用学科全体导师学术力量,建立本学科专业精品文献库,并根据学科发展变化,适时更新文献库。指导教师应参与到本学科专业主文献的建设和运用到课程教学和研究生指导过程中,并对硕士研究生主文献研读提出相关具体要求。

积极探索适合本学科专业“中外主文献研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一般包括中文、外文经典文献阅读、读书报告交流与研讨、中外文学术论文写作等。教学方式可采取学生报告与教师点评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模式。

(2)二级学科专业课

二级学科专业必修课是指在本专业范围内拓宽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系统专门知识的基本课程,在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中,应设二级学科专业课2-3门,每门2-3学分。鼓励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全英语专业课程或引入国外优势专业课程资源与师资队伍。

5.选修课

选修课是为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相应能力培养而设置的课程,其开设应以拓宽硕士研究生学术视野、促进学科交叉、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相适应为原则。选修课原则上每门1-2学分。

(三)课程教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应在1学年或最多不超过1年半的时间内安排完毕。课程由开课承担单位统一组织开设、考核。组建教学团队授课,由学术带头人、业界知名人士和年轻教师组成,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梯队。课程教学活动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为主,注重研究生创新意识与科研方法的训练,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班。

课程考试的方式可以是口试、笔试或写读书报告等。凡列为硕士生课程的,无论采取何种考核方式,均应能考察硕士生学习和运用本门课程知识的水平,并给出成绩。

六、其它培养环节

为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和导师组除日常指导和检查课程学习外,应着重抓好以下培养必修环节:

(一)个人培养计划

导师和导师组应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并结合硕士生个人情况,因材施教,指导硕士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审核签字。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应在入学1个月内完成。

(二)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公开论证会距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应至少相隔1年以上。

硕士生应在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本学科主文献资料,确定论文题目,按期提交选题申请书和选题报告。

培养单位应按照学校要求制定本单位开题报告的具体实施办法,确定开题报告的专家组成、具体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对主文献的查阅、分析和总结)、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难点与特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进度安排以及完成论文工作的时间。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若开题报告未通过,审查小组应指出其问题所在,并与导师协商、要求其在限定时间内重新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若需对论文选题进行重大变动者,应及时重新完成开题报告。

(三)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按要求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审查合格者,提交所在培养单位,记录2学分。

(四)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经导师审查签字后上交所在培养单位,经审核合格,记录2学分。

教学实践可以是试讲本学科专业本专科课程的部分章节,指导实验与实习,辅导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等,但讲课应不少于6学时。入学前有2年以上大学专科及以上高校教学实践经历者,可免去教学实践考核,但须提供有关证明。社会实践包括深入工厂、农村等基层单位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业务实习、科技推广等实际工作,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具体按照《西南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西委〔2011〕22号)执行。

科研实践,包括参加导师或本人主持的科研项目的研究、科技扶贫、科技咨询等活动。

(五)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进展检查

根据本培养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西校〔2006〕357号)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原则上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在学位论文研究期间,硕士生应加强与导师和导师组之间的沟通,并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计划。

七、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

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是硕士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硕士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应依托科研平台,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课题。

科研平台和培养单位应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包括科研实验记录或野外调查情况记录和实验结果定期汇报制度等,以培养硕士研究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和优良的科研作风。

八、外国留学硕士生和港、澳、台硕士生培养

(一)来源于港、澳、台在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与内地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年限、课程学习、培养方式、培养环节等方面要求一致,其培养按相应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执行。

(二)外国留学硕士研究生除公共必修课和实践活动必修环节外,其它培养环节和要求原则上按相应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执行,各培养单位也可根据本单位外国留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单独制定相应学科专业外国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用英文撰写)。外国留学硕士研究生免除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增设“中国概况”和“汉语”2门必修课。外国留学硕士研究生是否进行实践活动环节可根据学科专业的需要由各学科点自行确定。

(三)规范留学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学校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九、毕业与毕业论文

(一)毕业条件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2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二)答辩资格审查

达到毕业条件,需单独申请毕业论文答辩者,应在研究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交毕业答辩申请,并提交《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由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审核后交研究生院培养办备案审查。

(三)论文答辩

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者,毕业论文答辩与学位论文答辩合并进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者,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但经该答辩委员会审核达到毕业论文要求者,可申请毕业。

经导师及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硕士研究生可单独申请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应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规范的学术论文,具体要求由各学科制定,培养单位审核,所属学部分委员会审定。

答辩要求: 1.必须进行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2.聘请2名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专家评阅;3.毕业答辩由5位及以上(单数)同行专家组成;4.答辩程序与学位论文答辩程序要求一致;

5.论文编写格式、排版要求等与学位论文相关要求一致。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向研究生院提交答辩材料(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本、硕士研究生毕业申请书2份,论文评阅书各1份),经审核合格者准予毕业。

仅获得毕业证者,可在毕业后1年内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逾期学校不再受理学位申请。

十、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达到培养方案和授予学位的要求,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者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有关学位论文答辩按照我校相关管理办法和要求执行。

十一、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应按上述要求制(修)订硕士生培养方案,经所属学部分委员会审定,报研究生院备案后执行。培养方案应包括该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培养方式与方法、学位(毕业)论文要求和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等内容。培养方案应尽可能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为单位制定。

篇8: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一、全日制专硕培养背景分析

研究生教育分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如下图) 。

学术型研究生是我们国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实行的培养政策, 是以学习理论为主, 培养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或者是高等学府的教师为目的。从文革初期到文革结束, 研究生的数量大约2万3千人, 培养质量、就业途径都符合精英教育目标。但从90年代以来, 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 到2013年, 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达到60.8万人, 其中博士生招生总规模为6.9万人, 硕士生招生总规模为53.9万人。从就业市场来看, 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显然更青睐博士生, 而企事业单位则要求研究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高等教育面临着所学知识与市场脱节已经从本科生蔓延到研究生, 就业困难已经从本科生扩展到了研究生 (学术型) 。针对市场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考虑高校毕业生巨大就业压力, 从2009年起, 教育部开始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类型进行重大改革, 决定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生源, 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全日制的培养, 并逐年加大培养力度, 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 从而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重视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 在经济生产和社会管理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全日制专硕培养存在问题

认识不到位。专业学位研究生, 旨在改变以往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缺乏的现状, 推动高水平大学面向企业和社会培养大批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预计到2015年,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将各占半壁江山。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大势所趋, 而非权宜之计。目前, 学校还没有把专业学位教育纳入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的体系中进行统筹安排, 未把它作为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缺乏应有的质量保证措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具有自身的教育规律和特点, 目前仍存在过多的借鉴甚至照抄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经验, 未能突出专业学位基础性、实践性、职业性和复合性等“知行统一”的特点。此外, 相当多考生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了解不多或信心不足, 宁可选择调剂到其他专业, 也不愿意选择全日制专业学位, 部分考生甚至不接受全日制专业学位, 选择明年再考全日制非专业学位研究生。考生的担心、顾忌和犹豫, 代表了学生、家长、社会公众长期以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普遍认知, 也从侧面反映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发展要求主管部门、招生单位和广大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具体来说,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培养不规范。

目前全日制专硕培养问题较多, 已直接影响到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 主要表现在:全日制专硕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偏重课堂教学和纯理论知识的传授, 缺乏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 辅助教学、试验教学、调查研究等方面内容较少, 教学效果欠佳, 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培养模式;政治、英语等公共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不合理, 课程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不强, 选修课和实践性课程开设较少, 且与课程设置相配套的公共课教材和专业课教材不多, 教材内容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不适宜, 配套的案例教材更是缺乏, 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程设置急待完善;指导教师大多数由学术型硕士导师兼任, 由于这部分导师长期受传统学术型硕士教学和指导方式的影响, 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满足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要, 而校外导师存在职责不明、待遇不高或责任心不强、水平不高等问题, 许多校外导师只是挂名而已, 导师结构很不合理, 队伍建设急需加强;全日制专硕培养从论文选题、资料收集到指导答辩等环节均以学术型硕士的标准统一要求, 未能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特点和职业特色等, 与学术型学位的论文区别不大, 工程项目设计、调查报告、实践总结等类型的论文数量偏少, 论文环节急待规范;由于政府、学校统筹协调不够,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还未能实现有效衔接, 急需建立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到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直通车。

2. 质量得不到保证。

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 既有与从事的行业或大学所学专业相一致的, 也有与从事的行业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学习目的也多种多样, 既有真心想学点知识的, 也有纯粹来拿文凭的, 还有二者兼而有之的。全日制专硕生源成分复杂, 学习基础不一, 学习目的多样, 增加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难度和管理难度, 成为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另外, 专业学位实行全成本收费制度, 这就迫使培养机构十分注意办学中的投入与产出问题, 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为一种产业性质浓厚的教育形式, 使得办学宗旨产生一定程度的异化。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目前工商管理硕士等热门专业存在着生师比较高, 导致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三、全日制专硕培养改革途径

由于全日制专硕培养存在认识不到位、培养不规范、质量难保证等突出问题, 直接导致全日制专硕实际地位不高、社会认同度低, 进而使得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标准产生疑惑。为此, 在充分调研和客观分析全日制专硕培养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如下具体措施。

1. 必须大力改革培养模式。

广泛开展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就业部门, 收集专业硕士社会需求资料, 明确市场对专业硕士培养质量要求;培养过程要突出专业性, 遵循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完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课程设置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以应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采用以课程学习和设计为主要内容的资格考试, 做好与本专业相关职业 (或执业) 资格认证考试的衔接, 学位论文选题尽可能源于企业合作的应用课题, 实施全日制专业硕士论文形式多样化, 以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需求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2. 必须大力改变导师结构。

加快导师队伍转型, 实现高校导师在学术水平及实践经验上的双重提升。推动导师转型, 应启动导师考核制度改革。对应用型导师与学术型导师的考核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科研成果特别是科研论文发表不应作为应用型导师的主要考核指标。如对机械工程专业, 应用性横向项目经费、可应用性成果等可作为应用型导师的一个主要考核指标;改革校内教师考核方式, 鼓励学术型教师、年轻教师进入设计院、企业等提升工程素养, 并在薪资、职称评聘方面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应用型人才, 在条件成熟时, 成立工程应用中心等机构, 拓宽社会服务范围和渠道, 接受实践检验, 进一步提升应用型导师队伍实力和影响力。

3. 必须大力改善基础条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欠账较多, 必须客观评价专业硕士办学基础, 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条件, 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 拓展办学平台, 加强能力建设。一方面, 针对学校现有学科基础, 梳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成果, 整合资源, 加大投入, 提升实训实践水平, 切实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践教育环节的高质量;另一方面, 培养专业硕士, 必须确立企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专业硕士的校外导师来自企业, 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依托企业, 学生参加实际项目的锻炼要依靠企业, 高校必须与企业充分合作, 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机制, 实现企业和高校之间“双赢”甚至“多赢”。因此, 在专业硕士入学之初, 学校即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签订学生联合培养协议,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两者充分协商并吸纳相关专业应用领域专家的意见。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委派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配合校内导师直接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这些学生毕业时可直接进入公司工作,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校、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有效缓解高校内应用型导师不足的矛盾, 有效解决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难题, 有效实现招生就业良性循环。

实现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内容高起点、培养质量高标准、创新实践能力高要求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明确培养目标, 改革招生计划, 完善培养模式, 重视能力建设, 有序推进研究生教育全面进入科技市场、人才市场、劳务市场, 促使教育与生产部门形成最直接的联系, 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合作关系, 建立开放性、灵活性的教育运行机制和培养体系, 对于提高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质量, 增强专硕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邓松.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10, (12) .

[2]郭时印, 贺建华, 李阿利, 王京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上一篇:高一下半期政治备课组总结下一篇:语言发展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