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

2024-08-31

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通用8篇)

篇1: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设计

【课题概述】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课标中对应的要求为“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本节内容看似简单,但内含丰富,在地理学中对于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它包括思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等等。因此,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聚集的特定文化现象。学习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结构特色的形成,从而丰富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并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能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感受文化的地域差异并探究差异形成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

列举身边的实例或利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景观图片、城市空间布局图或相关资料,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能利用信息技术将整理的信息表达、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城市的很多特点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城市文化是城市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通过感受文化的地域差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科学精神; 养成学生与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的习惯。【课时安排】 本小节教材内容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本校属于全国内地西藏班校,高中全部为藏族学生,生源来自西藏自治区和全国不同地区的西藏班校。由于西藏自治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内地西藏班特殊的教育教学体制所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储备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储备极其贫乏,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由于背景材料的缺乏,往往容易出现只读书本、人云亦云的现象。基于这个特殊情况考虑,网络媒体以其庞大的信息容量和可交互性,既满足了学生渴望了解世界的意愿,又对于藏族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理解本节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西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限,较汉族学生还有很大差距,加之语言障碍,打字速度也不快。因此在信息技术操作上,设计流程要相对简单、易操作,减少文字输入的量。

【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策略: 开放、自主、互动

开放——课本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不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 自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向 互动——在教学中突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通过教学网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材料,结合自身知识分析,自主生成问题与答案。通过网络发表各自的见解。

除自主学习外,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

资源:教材、不同城市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资料,学生提供的照片等 工具: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网站 学习环境和支持:学校网络机房

网站设计为可交互性,除提供大量信息资料外,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1 能够实现提交的学习成果实时存储,实时呈现。

由于藏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网站设计的操作环节相对简单,学生具有日常浏览网站的技能即可操作。既免除复杂的计算机培训,又锻炼了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导入,展示一张拉萨的城市景观图片,再展示一张天津的城市景观图片,(均可以由学生提供,更增熟悉感)。

思考1:观察以上景观反映哪里的地域文化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的不同,从而从感性上认识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有影响。] 思考2:以上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地域文化”的概念,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从而引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必然包含着地理环境的因素,因此,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应该要从地理环境入手分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 小结(板书):地理环境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差异

转承:

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同时也赋予了城市鲜明的城市地域文化,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生活动:

让学生进入教学网站,打开“城市案例”页面,在给出的所有城市中,任意选取一个你感兴趣的城市进行分析,给学生一个开放、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按照“地理环境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差异”这个思路去分析。

学生阅读自己所选取的城市的相关资料、图片等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采 2 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由结合,4~5人一组,逐步回答下列问题,通过网络提交答案。

1. 选取材料中的一句话,概括该城市的地域文化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某个城市地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抓住其要点,利于后边的分析和合作探究。] 2. 分析形成该地域文化的地理环境要素

(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去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侧重考虑气候、地形、水文等要素,人文地理环境侧重考虑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宗教等要素)

[设计意图:地理条件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探讨此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城市之间的关系。] 3.你认为在该城市中,突出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的是城市中哪个方面? 提供选项:建筑、交通工具及道路、饮食、服饰、习俗、居民心理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到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在某一个方面会得到突出的体现。] 4.对以上你所选的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因藏族学生汉语表达水平有限,此处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摘录。)

[设计意图: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和地理语言表达能力。]

5.你是否愿意移居到这个城市? 选项:是、否

(通过网络统计出最后结果,愿意移居的和不愿意移居的大致比例。)[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移民必然会带来这个城市地域文化的改变,但在一定阶段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对于该城市,向你的同学或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此题完全体现了开放性,是学生通过学习,自主生成的,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性和师生间的互动。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注意课堂现 3 场的应变和把握。] 通过以上自主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地域文化对城市是有影响的,不同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城市的很多特点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城市文化是城市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合作分析:

通过之前的自主阅读分析,选择两个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城市进行对比,重点比较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由于之前已经有学生单独自主的城市分析,此时由教师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合作,将多个学生的自主分析结果,整合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对比结果,更突出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对城市的影响十分明显。

回归理论:

理论知识是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案例分析暂告一段落,下面回归理论。结合刚才分析的案例,根据教师的提示,在课文中,将重要的理论勾画下来并快速阅读记忆。

巩固练习:

然后,请同学们打开网站中“课堂练习”的页面,巩固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并通过网络即时进行反馈,以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弹性延伸阅读:教材P44《徽州文化》案例研究。

该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具有一定跨学科性质,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视学生接受能力和课程进度,设计为弹性教学,如学生对本节课接受的较好,并且进度允许,则对该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如未能达到较好的预期,则对该案例进行简单处理,留待课后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不同城市的案例,了解了造成地域文化差异的因素多且复杂,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后无论我们到了哪一个城市,希望大家都能多关注那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感受城市的发展变化,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课后作业:

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子,分析比较其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异同。

【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

通过网络交互性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进行实时课堂评价及自我评价。即通过网络数据库将学生提交的答案储存起来,并及时呈现出来。

对于“课堂练习”,在学生做完题目提交的同时,通过预设的参考答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实时反馈和统计,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心知肚明”。

因为本课信息容量大,课程当中只能对一两个城市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利用网络的自由开放性,学生在课后仍能随时访问,可以继续学习巩固和进行课后反馈。

【设计总结】

通过学生网络资源浏览的学习,能初步了解地域文化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网络资源的获取、研究、整理、应用,学生能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自行探究科学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科学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人文观和环境观教育; 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课程活动设计,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学习,体现了“师主导,生主体”的角色转变,透过事实的互动和反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益。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是“整合”而非“替代”,引导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教材的重要性。

不足之处是课堂时间有限,组内直接交流比较多,但组间直接交流相对少一些,只能通过学生课后回顾继续交流,在今后的课程整合的时间和探索中,应注意丰富学生合作的形式,形成长期良好的合作探究氛围。

篇2: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与区域文化研究--以闽文化为例

任何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其基础是区域文化的力量.本文以闽文化为例,对区域发展与区域文化问题作了深入研究.

作 者:苏文菁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刊 名: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年,卷(期):”“(2)分类号:G03关键词:区域发展 区域文化 闽文化

篇3: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 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 造就一方社会。在中华大地上, 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 独具特色, 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1]。齐鲁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对山东省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深远。山东省地处中国的东部沿海, 地理位置优越并拥有丰富的资源, 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山东省的地域文化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山东省地域文化概述

今天的山东省在历史上属于齐鲁文化的范畴。在本文中山东省的地域文化我们指的是齐鲁文化。所谓“齐鲁文化”, 实际上有两层含义, 广义上, 从地域文化圈来讲, 它与中原文化、秦晋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相并提, 是一个有别于这些文化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其地域范围, 当以古齐、鲁领地, 即今山东地区为主;时限上则通古贯今。狭义的讲, “齐鲁文化”是指先秦时期齐、鲁两国的文化, 是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融合, 各有特点的两种文化。秦汉时期, 它们完全融于传统文化之中, 而不复单独存在了[2]。在春秋战国时期, 齐鲁文化是一种独立的区域文化。汉代以后, 作为地域文化的齐鲁文化逐渐融入中华主流文化的核心部分, 并且在外土传播, 形成其他地域文化无法比拟的覆盖面和渗透力[3]。同时齐鲁文化因为一代宗师孔子的原因而名扬天下, 成为华夏文明的主体文化。

二、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 因而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

(一)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对地域文化的支撑作用

1.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为地域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 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 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 都需要资本的投入[4]。随着山东省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收入水平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得到提高, 所以人们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参加旅游活动, 观看宣传齐鲁文化的电视剧和影片等。同时政府也有足够的经济来源组织和宣传齐鲁文化并且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由此齐鲁文化得到进一步强化。例如, 人们利用节假日去曲阜参观孔府、孔庙等亲身体验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政府组织的祭孔大典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齐鲁文化的形式。

2.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构和类型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思路, 对地域文化发展的投入等不同, 地域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地域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5]。随着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山东省地域文化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类型趋于多样化。文化的发展是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的。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 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5]。近年来, 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迅猛, 各项经济指标均名列前茅,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工业体系日益完善成绩喜人。这一切有力的带动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文化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不断增长对山东省地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二)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弱化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各国的文化相互融合, 不断有新的文化进入并冲击着传统的齐鲁文化。资本主义对于自由的追捧时不时的挑衅着齐鲁文化根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密切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流入中国的同时, 它们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也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多的年轻人以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达所以它们的思想和文化也是先进的, 所以他们开始全盘学习西方的文化, 摒弃传统文化。发达国家的文化已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齐鲁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发展经济很多地方的地域文化已经残破不全甚至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全盘西化后的不伦不类。传统的地域文化被视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思想枷锁不断的被弱化。

三、山东省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山东省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但是, 文化的本质和属性决定了它不但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也是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各地区弘扬本地的文化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对于实现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

1. 山东省地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目前, 山东半岛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之一, 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其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中历史传统、科技人文等地域文化要素即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山东省地域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 促进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的形成, 支配人的行为, 调节社会关系, 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激发经济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产生创造力, 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另外, 地域文化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 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 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 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 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 地域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5]。

2. 山东省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山东省的泰安市, 由于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山及大汶口文化的所在地, 人文荟萃, 名胜云集, 吸引众多外地人前去旅游观光。这有力的带动了该地区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连锁反映, 该市第一、二产业相应有所发展。此外, 现在颇为流行的“文化搭台, 经贸唱戏”, 即是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 组织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 来招商引资, 例如山东省潍坊市自1984年以来, 每年举办国际风筝会, 以风筝文化为媒介, 加强与海内外的经贸联系与合作, 称之为“风筝牵线, 文化搭台, 经贸唱戏。”在市场经济中, 文化主动的为经贸服务,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带动经济起飞, 是一些地区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6]。

(二) 山东省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一般来说, 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 落后的文化只能伴随着落后的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珠三角地区经济非常的活跃, 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那里开放的地域文化环境。这里经商传统历史悠久, 开放的市场经济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同时由于这里毗邻香港, 受国外新进思想的影响较早。由于人们经常接触不断变化的思想, 所以新思想进入的阻力较小。先进的思想进入以后, 很快被人们接受并传播, 而这些新思想刚好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在不断更新的地域文化的推进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山东省的地域文化在这方面就稍显不足。山东省的地域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重, 而儒家文化重农抑商思想浓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东省地域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 齐鲁文化中很多保守的思想元素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阻碍了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结论

对于齐鲁文化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 既要看到它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重视诚信以及爱国主义的有利一面,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封建腐朽、束缚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不利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对待齐鲁文化的正确态度, 也只有真正的做到这一点, 齐鲁文化才能有力地推动山东地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和地域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 地域文化的滞后会使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区域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地域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 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日益加强的知识经济时代,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 研究和探讨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弘扬地域文化优势, 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力, 对于促进各地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区域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构成, 由于地理区位、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孕育出具有不同个性特质的地域文化, 而地域文化本身在受区域经济影响的同时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对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探讨, 可以弘扬地域文化优势, 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力并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来保护地域文化和提升其活力。因此, 研究和探讨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山东省

参考文献

[1]王丽梅, 等.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价值工程, 2007, (4) :24-26.

[2]蔡德贵.论齐鲁文化的特点及其诚信传统[J].齐鲁学刊, 2006, (5) :32-37.

[3]张达.论齐鲁文化的形成及其根本特征[J].理论学刊, 2003, (6) :125-128.

[4]徐建设.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底蕴[N].光明日报, 2005-04-25.

[5]高文香.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 2007, (14) :16-17.

篇4:论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壮乡文化为例,分析认为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在主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推动区域文化发展、提升区域形象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具体的影响。并简要揭示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充分利用壮乡文化的特色资源,摒弃和改造其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挥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壮乡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0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15-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日益加剧,较为突出的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引起各方关注。传统的观念认为,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区位情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些自然资源、区位情势相似的地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甚至差异很大,而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文化的不同。

一、地域文化与壮乡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1]它的形成是由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度变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徽商、晋商,其商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耕地稀少、生存环境恶劣、人多地少的现状迫使人们不得不外出经商以谋求发展。两大“商帮文化”中的重商主义精神由此发源。

壮乡文化则是指生活在广西境内的以壮族为主体的包括瑶族、苗族、侗族、京族、仫佬族、回族、彝族、毛南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壮乡文化以壮族为核心,壮族现有人口约1548.9万,大量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发展历史悠久,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不仅创造了悠久的农耕文明,而且很早就发展起了种类繁多的手工业,尤其在金属铸造业、陶瓷手工业、织染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看,区域经济是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2]同时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经过漫长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因其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而对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导向作用,人们更容易按照传统的方式去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利用相互间内在的聚合性大大减少交往的摩擦和费用,获取巨大的社会效益。比如,温州企业大多采取家族模式,是因为温州传统的商业文化使温州人深知当前社会的信用状况不好,因而不相信外人,坚持自己的钱自己用,自己的企业自己管。而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则体现在,由于共同的文化根源,主体间更易于相互沟通,形成合力,使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组织成为可能。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

另一方面,传统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成为障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道理被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改革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向市场经济迈进过程中,经济发展滞后,相比于东南沿海地区步伐总是显得沉重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们的地域文化环境偏向保守、内倾、守旧等,大多数人具有守成观念、平均观念,思想不解放,文化缺乏活力,农业社会形成的保守、安于现状等旧文化观念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了制约。而反观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区域,由于数千年来凝结而成的区域文化具有商业文化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在其创新精神的熏陶下,人们观念开放,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秉性和文化环境不同,其经济行为决定了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主导本地区人们的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一经形成,必然内化、沉淀为当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思想和行为发挥导向作用。如壮乡文化中的传统道德观念——鄙商观念,就成为了制约壮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无形障碍。壮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民族。在壮族地区,古籍屡有记载:其民“惟知耕作,不事商贾”。[4]在壮族的道德观念中,经商者大秤进、小秤出,抬高物价,牟取别人的血汗钱,是不道德的,人们内心深处对商人充满了鄙视。鄙商,既源于壮族诚实勤劳、反对损人利己的道德观,同时是一种古朴原始的平均分配的平等观念的反映。鄙商观念使得壮族地区历来商品经济不发达,始终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经商的人少,社会经济不活跃,使得壮乡居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二) 能够提升和丰富区域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整合经济要素

一个有特色的、有良好精神内涵的区域文化可以使本地区在外部树立起一个良好、深刻的区域形象,这对于本区域引进外资和人才、与外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对于结交的朋友,有言必信,有约必至,有事必帮,真诚相处,具有“与而不求其报”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壮乡文化中的这种优良传统塑造了广西良好的总体形象。可以说,近年来广西经济吸引外来投资逐年增长,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地域文化能吸引外部经济资源和使区域经济产生向心力,所以区域文化具有整合经济要素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文化平台。

(三) 可以培育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的创作研究、服务等活动的产业。虽然壮乡多民族居住区的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在新世纪发展均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壮乡地区经济历史上长时期处于一种较落后的状态,其灿烂的艺术文化仍未对广西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壮乡文化对外来投资者还不具有吸引力;同时壮族文化中工艺技术很高的手工业如陶瓷、壮锦、铜鼓,还有壮族的“民歌”、绘画、崖壁画等,都还没有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应用于造福壮乡人民的经济事业上来。

(四) 地域文化使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历史、地域的影响,具有历史传承性

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无论其如何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该地区历史上产业发展的影响,或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进行延伸,或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或对原有产业进行革新,更有甚者能够经过整合形成该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模式。如壮族地区在明清时期就开始大量种植甘蔗、油桐、油茶、花生等经济作物,而今,广西的制糖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良好,这既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的延伸和革新,又是对壮乡文化在经济上影响的一种传承。

三、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第一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是该地区的社会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经生成,就以其特有方式对该地区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全面的调节和控制,使社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这一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不仅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也使地区经济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最终使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发展道路。区域文化渗透于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区域特色经济。[4]所谓特色经济,通常包括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特色经济区域。最典型的例子是“从商文化”形成了温州经济。

第二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区域产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素质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地区的落后,不仅仅是经济统计指标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人自身文化素质和文化观念的落后。落后地区的传统文化造成人们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与商品意识,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内在原因,它不仅造成了落后地区现阶段的经济滞后,也是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5]保守的内倾的文化往往倾向于内向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较单一,生产特点为自给自足;而外向性文化其产品结构则注重多元性、商品性、外向性,注重人文的文化,往往满足于资源型产业和初级产品的加工;而重商业开发的文化更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三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以一种文化产业的形式,如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业,来对区域经济施加影响,是一种直接的影响,能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带来直接的收入效应。

现时代,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域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如广西的桂林山水是壮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去旅游观光,它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7]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三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力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至于地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则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进行改造的。如我国西部文化因其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封闭性、凝固性和保守性。随着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农耕文化所固有的弱点显露无遗。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本能又在片面的市场经济理念的诱发下被极度放大。作为西部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壮乡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此类现象,而这些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严重阻碍着地区创业的发展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最终使区域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四、努力促进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第一,努力推动壮乡文化的社会变革,拓展其文化的开放性、进取性和灵活性,打破西部文化中常见的安贫守旧、得过且过的惰性心态,实现壮乡人民的观念革新,激发他们内在的创业和竞争意识。观念的变革是推动壮乡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个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在探索地区经济发展、向内寻找经济发展滞后原因的过程中,应意识到民众观念变革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创业致富、经商致富行为的正面宣传,树立一批壮乡企业家的模范代表;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引导创业的社会氛围,反对“无商不奸”、“不事商贾”等传统偏见,使得壮乡民众的创业行为得到更多的鼓励和社会的积极支持。

第二,加强对壮族等少数民族集聚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文化水平。在弘扬壮乡文化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互助团结、热情好客、崇尚勤劳等传统美德的同时,对于原来比较保守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鄙商观念、自然经济观念、狭隘心理等,要通过拓展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使其了解商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等途径来促进他们理性认识从商行为。社会各方也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壮乡民族企业家形成的大环境。

第三,充分挖掘壮乡文化遗产,对其中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产品,如壮锦、铜鼓及其他一些工艺水平很高的工艺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以壮锦为例,壮锦是壮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品,与湘绣、蜀锦齐名,图案精美、织工精细,享誉海内外。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壮族聚集区,可以组织专业化生产,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使之成为市场上畅销的民族特色产品,进而演化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产业增长点。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 程恩富、顾钰民、方家良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周尚意、孔翔.文化与地方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http://www.wm668.com/zxfq/

[4] 李锦宏、陈越.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兼论区域文化与区域竞争力的逻辑关系[J].新西部,2008,(04):70-71.

[5] 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2).

[6] 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6,(08):45—52.

篇5: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

一、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近年来,山东省的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94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在农业方面,20全省粮食总产达到919.3亿斤,比上年增长1.5%,连续第十二年实现增产。在工业方面,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其中,重工业增长10.1%,轻工业增长8.5%。从收入指标来看,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4元,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

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对齐鲁文化的决定作用

(一)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对齐鲁文化的积极作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为地域文化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使政府有足够的财政实力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组织和传播齐鲁文化,有力的促进了社会文化消费需求,如参加文化旅游等,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齐鲁文化发展起到一定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对齐鲁文化的消极作用

在肯定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对齐鲁文化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消极弱化的一面,近年来,随着山东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社会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如热衷西方节日和对韩剧的追捧等,对我国传统的齐鲁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直接导致齐鲁文化建设的弱化。

(三)齐鲁文化在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独立性

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总是保持同一步调,地域文化在沿袭、发展过程中经常表现出自身的独立性。正如经济发达并不意味着文化的.繁荣,齐鲁文化的发展除了受制于山东的经济基础之外,还会受到山东各地的地形地貌、人文积淀、传统习俗、河流山脉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从历史发展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山东有些曾经经济上很是繁荣的地区尽管出现了衰落,但其地域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惯性仍然保持着应有的影响。

三、齐鲁文化对山东区域经济的反作用

美国知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在当今社会生产中,具有决定作用的要素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文化的本质和属性决定了它不但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齐鲁文化对山东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齐鲁文化重视道德人格的塑造,重人才,重教育,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为山东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以此孕育出的文化生产力摆脱了资源稀缺的问题,催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的推动了山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地域文化创新内在地推动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祭孔大典、在全球开办孔子学院等,带动文化产业创新,随之不断衍生新的产业门类,从而催生新的市场需求,同样的,齐鲁文化的创新也转化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作为,成为山东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二)齐鲁文化对山东区域经济的阻碍作用

篇6:领导在地域文化发展会发言

文化在广义上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狭义上则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地域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例如,“海南文化”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概念,不仅包括流行于海南地区的哲学、伦理、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宗教和制度等,而且包括海南的民风民俗、民族心理等所谓“俗文化”,还包括海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历史遗存、江山胜境、海南特产等物质文化的内容。相对狭义的“海南文化”可以称之为“琼学”,是指在海南历史发展中诞生并对海南地区产生广泛影响的、以哲学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作为学术观念形态的琼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南的本土化和具体表现形式,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积淀和发展,并对当前的海南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是海南文化的精神内核,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地域文化的特征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时空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既有差别,又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对中华文化具有从属性。我国所有的地域文化,都以作为主体的中华文化为思想理论基础,都是中华文化的子文化或分支文化,因而都带有中华文化的普遍性特征。无论徽学、湘学还是琼学,都尊崇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思想观念,都坚持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讲义利之辨、求天下为公的儒家道德理想。地域文化只是在此基础上,将中华文化的普遍性与本区域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际遇相结合,突出了其中某些方面的内容;或者对中华文化作出了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理解而显示出本地域的特色。

形成过程具有长期性。地域文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持续沉淀,才能形成区别于主体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文化形成过程的长期性,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琼学的形成。琼学的形成史,既是一部中原文化进入海南实现本土化的历史,也是一部本土文化吸收同化并反哺中原文化的历史。中原文化进入海南,可以分为零星阶段、自发阶段、自觉阶段等。在汉晋的零星阶段,大陆各地的汉族间或进入海南,使海南人对先进的中原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在唐宋的自发阶段,统治者并未有意识地推动中原文化在海南传播,但从内地贬谪和流放到海南的官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使中原文化对海南的影响不断加深,在客观上促进了海南文化的发展。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中举的士人,就是苏轼被贬海南期间的学生。在明代的自觉阶段,统治者开始重视海南的开发,致使明代海南文教盛行、学校众多、文化昌盛,造就了琼学的历史辉煌。

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和而不同。长期以来,组成中华文化的各种地域文化和谐相处、共存共荣,既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质和个性。它们不会因为具体表现形态的差异而歧视或企图消灭其他地域文化,相反,它们不仅能够容纳而且能够不断吸取其他地域文化的有益因素来发展自己。地域文化的发展史,呈现出本地文化薪火相传、其他地域文化不断被引进传播的良好格局。不同地域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比如,海南的妈祖文化虽由福建传入,却在海南人民心中占有重要位置,成为两地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又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人才。地域文化可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自觉传承与发展优秀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培育地域文化自信。有效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需要深入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积极培育地域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海南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孤悬海外,长期被统治者视为鞭长莫及的“化外之地”,海南文化的一些优秀因子也湮没在人们的偏见和漠视之中。即使在今天,许多人对海南的理解也仅停留于旖旎风光与民俗风情,而对作为中华主流传统文化的儒学在海南的流播、影响和丰厚积淀以至形成独具风骨的琼学知之甚少。当然,由于以往相关研究的匮乏,这些思想文化也未能充分散发独特的魅力与光芒。随着海南建设的全面深入,琼学研究已经成为学者特别是海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显学。“美丽海南”不能缺少琼学的魅力,“绿色崛起”也不能缺少琼学的传承。

大力保护与光大地域文化遗产。有效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离不开对地域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弘扬。为此,应建设文化资料库和数据库,深化对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展示,鼓励各地对古村落、古街区、古祠堂、古民居、古井古桥、名人故居、古寺庙等进行保护性开发。例如,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部的崖城镇,先后贬逐到这里的历朝官员有40多人,仅皇子、宰相和内阁大臣就多达14人,其所接收的贬逐官员之多、官阶之高、名气之重,在我国历史上十分罕见。这些被贬谪的官宦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品格,在失去了身居庙堂的话语权后,受儒家“进退不失”传统的影响,往往把保持与展示儒家文化当作自己的精神依托,在偏远的海南岛上传道、授业、解惑。此外,海口的“五公祠”、三亚崖城的“圣德堂”、三亚鉴真遗迹、道教内丹派南宗创始人白玉蟾遗址等,都是不可复制的珍贵文化遗产,应进一步做好保护和开发工作。

篇7: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

两宋时期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多元发展态势

福建文化在两宋时期达到高潮,但尚未形成统摄整个区域的文化中心.诸多因素的作用,使之承接又改变了唐末五代的早期雏形,由若干个文化密集地共同构成地区性的文化中心,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致使宋代福建文化在总体共性突出的同时,也展现了各中心地带及其影响地区的鲜明个性.

作 者:林拓 作者单位:华东师大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上海,62刊 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PKU CSSCI英文刊名:COLLECTIONS OF ESSAYS O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年,卷(期):16(3)分类号:G07关键词:两宋 福建 文化格局 多元化

篇8: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

(一) 地域文化是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地方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地域特色文化渗透到区域经济中, 立足于资源优势等, 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此外, 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 区域有着不同的产业选择,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可促使形成有特色的产业。

(二) 地域文化创新是一个地方各领域创新的重要基础。

在知识化、技术化的背景下, 以创新为基础的高科技产业越来越需要创新文化, 区域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文化的创新以致区域的创新。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发展, 而创新又一定是以特定的地域文化为背景的。可见, 文化创新不仅是区域创新的重要方面, 而且是区域创新的源泉, 尤其是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先导。

(三) 地域文化是地方综合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源泉。

经济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竞争力。文化既是一个区域的形象, 也是灵魂, 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 具有独特的区域个性和风格, 才能获得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可以说, 深厚的人文底蕴, 社会成员高水平的文化品位, 良好的社会风气, 能够转化成一种无形的资源, 极大地提高一个地区的环境竞争力, 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 形成推动经济发展、吸引外资的强大优势。

(四) 地域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在知识经济形态的大背景下, 文化不仅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 而且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 以至于出现了文化经济、体验经济等特殊经济形态, 尤其是文化已经构成了产业化的重要资源, 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文化资源还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 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 有利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 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五) 地域文化是地方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基因。

现代市场经济绝不是没有主体的单纯经济运作过程, 而其主体就是具有健全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约束的人。经济发展离不开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定的经济土壤必然生长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当地域文化经过挖掘、整合、归纳、成型, 被群众所认可进而深入人心之后, 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 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起来, 树立起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 从而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时时刻刻发生影响和作用。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塑造不同品位的人, 不同品位的人创造出有着质的差异的生产力的其他要素, 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兴衰。地域文化是一种生产力。

二、德州地域文化特色及其影响力

(一) 厚重的文化底蕴。

德州文化资源是世界级文化品牌。德州在夏时的“有鬲氏之国”一词可谓妇孺皆知, 有鬲氏之国的实体虽然在历史中早已消湮, 但以其独特魅力, 从这片沃土中生长出来的有鬲氏文化却穿越几千年的时空, 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 德州在尧舜时期属兖州之域;夏属有鬲氏之国;春秋战国时属齐;秦设鬲县于此。历时两千二百余年, 至今许多的民族风俗都留存着原有的遗风, 这说明德州文化底蕴十分厚重。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品牌, 一个与德州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鬲县故邑, 通过挖掘、嫁接、包装、推介, 并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完全可以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 吸引世界目光。

(二) 交汇、融合的地域文化特色。

“九达天衢, 神京门户”是对德州的文化定位, 表现了德州的人文特点。德州自古地处齐鲁、燕赵两大文化板块的交汇之处, 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后又受到京城文化的辐射, 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德州成为南来北往客商、文士路过、聚集的地方, 天津在近代成为重要工商业城市后对德州的文化影响也很大。这种地理位置, 使德州从古到今始终处在一种文化交汇、融合的地位, 多样文化的冲撞、交融, 成为德州文化的特色。从人文精神上看, 德州人有齐鲁文化的禀性, 有燕赵文化的风格, 有运河文化的神采, 有京津文化的流韵, 在山东省的城市中是十分独特的。

(三) 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

运河文化博大精深, 而以运河沿途风俗习惯、居室建筑、戏曲文艺、绘画雕塑、民间工艺、传统节庆、服饰饮食、集市贸易为主要内容的运河风情, 则是运河文化的精华和最出彩的地方, 应该成为运河旅游最大的看点、亮点和卖点, 也是华夏大地靓丽夺目、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线。就德州地域文化而言, 运河文化具有的“不屈不挠”精神, 深深地积淀在德州人的理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 从而派生出“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 为德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互补交映的地域文化特色。

德州地处山东省西北部, 东临渤海, 西望太行, 南依省城济南, 北靠津京, “地处九河津要, 路通九省舟车”, 素有“神京门户, 九达天衢”之称。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德州厚重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从总体上看, 大体上有这样四条脉络:一是以陵县为代表的蕴涵汉代习俗的龙山文化;二是以乐陵、宁津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三是以德城、夏津等观光娱乐景点为重点衍生的“德”味休闲文化;四是横贯德州全境堪称德州地域文化中的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互补交映, 形成了德州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三、如何发挥地域文化在德州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 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展示德州独特发展风貌。

德州历史悠久, 文化源远流长, 人类文明程度相对较高。德州市的历史文化极其丰厚, 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宗教场所、人文轶事、历史传说等。以众多古代原始的名胜古迹建筑群和灿烂的文化资源, 构成了德州地区特有的人类文明史。近年来, 随着对德州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科学利用, 地域文化为推动德州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展示德州地域文化, 塑造德州整体形象, 先后推出了“槐花节”、“金丝小枣节”, 开发了“锦绣川”历史文化, 开辟了“黄金旅游线”, 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系列活动, 带动了旅游经济、城市建设、交通、环境、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德州应深刻挖掘地域文化中蕴涵的优良作风、精神风貌、革命传统、民俗风情, 使德州的整体形象既反映出自然传统风貌, 又与社会进步合拍, 展示她特有的文化张力, 使德州的地域文化成为德州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 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 使产品特色鲜明。

要立足特色优势文化, 加快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 大力发展本体产业中的黑陶业, 交叉产业中的旅游休闲商贸业, 延伸产业中的编织工艺品、针织品等已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和知名度的产业。既要大力改善工艺水平, 提高产品艺术价值, 又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不断延伸产业链;对于民俗文化和遗址文化, 要积极包装, 融入旅游、展览、商贸等产业中去, 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同时, 要积极扶持、引导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通过改善文化产品的设计、造型、款式、装潢、包装、商标、广告等, 大力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与文化特色。

(三) 注重企业文化传承, 形成厚重的企业文化底蕴。

与发达地区相比, 欠发达地区不仅在企业数量、规模、水平上存在差距, 更重要的是在企业文化上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 开放、平等、竞争的氛围明显不足, 腐朽的封建传统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较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明显;公平竞争、以质取胜、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等基本准则淡化甚至被抛弃, 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行为时有发生;在企业发展上维持低水平简单再生产, 在企业产品上粗制滥造甚至假冒伪劣, 在企业管理上盛行家族式、家长制等等, 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欠发达地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要特别注意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秀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 大力弘扬“厚德载物、以诚载信、海纳百川、因时而变、革故鼎新”的精神, 发展完善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 体现本地优秀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 体现企业的基本信念和长远目标, 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 为企业发展内生出不竭的原动力。

(四) 振兴文化名牌, 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以挖掘文化资源为基础, 以形成产业特色为指导, 以一二三产业为依托, 以生产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为内容, 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素质、规范文化市场、平衡产业结构、开拓就业渠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内容非常广泛, 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 文化底蕴丰富。加快各地旅游业的发展, 既能加强当地对外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 又能推动交通、通讯、工业、商业、城建等许多行业的发展;二是打“地方牌”, 开发名牌产品。要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 包括民俗资源, 开发适合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三是以开发利用为目的, 加大投入, 搞好文物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不能只靠国家财政拨款的维持性保护, 要走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一体化之路, 以开发利用带动文物古迹的保护, 自我增值, 滚动发展, 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四是利用传统文化精华,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这又包括搞好地方史志的编撰出版、利用文物古迹对人们进行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爱国爱乡教育等。

(五) 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 促进区域经济和地域文化协调发展。

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两者之间的发展要相互促进, 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 两个文明建设双翼齐飞。在具体发展规划中, 要坚持同步原则, 同时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目标、方案, 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要坚持系统与战略原则, 一个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统一配合, 协调一致;要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 积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形成过硬的名牌项目、产品和产业, 防止简单机械照搬和复古倾向。

(六) 突出地域文化资源精品开发, 扩大德州地域文化的影响力。

德州应充分发挥京杭大运河德州段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古迹丰富的有利因素, 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 认真做好研究和科学论证, 协同京津冀, 综合开发运河文化, 统一建立运河文化管理和运营机制, 将德州运河文化和京津冀运河文化建设成为集航运、科技、商贸、旅游和环保为一体的绿色长廊。同时, 规划建设一个以德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旅游大格局, 为此应探讨研究乾隆德州行宫踪迹, 继续深挖苏禄国东王中国之行文化、古运河人文和历史文化、扩大和丰富德州扒鸡文博馆、中国太阳谷的文化传播和旅游内容, 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南部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景观和现代文化科技于一体的旅游中心。

参考文献

[1]靳润成.中国城市化之路[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3.

[2]谭宗台.发展经济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0.

[3]王黎明.区域可持续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4]隋琳.地域文化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2006.3.

上一篇:工业园实验小学关于征订校服征求家委会委员意见书下一篇:面试经典问答双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