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与清明

2024-04-12

寒食与清明(精选8篇)

篇1:寒食与清明

寒食与清明

寒食与清明

民间过清明有好多习俗,其中以禁火食最为讲究。

故时的晋献公由于宠爱妃子骊姬,于是便残忍地将太子申生杀死,打算将君位传给骊姬生的小儿奚齐。申生的弟弟耳为免遇杀身之祸,便和贴身侍从介子推偷偷逃出了晋国,过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

有一次,他们在一座大山窝里迷了路,几天几夜吃不到东西,重耳饿得头混目眩,一下子跌坐在地上,他流着泪仰天长叹:“重耳一死事小,恐怕将来的晋国百姓再难过上安泰日子了 ! ”介子推听了此言,心想:重耳身在苦难之中,仍念念不忘百姓,如能让他继承王位,将是一个贤 明的 君主,无论怎样,也不能让他饿死了。可是四面荒山,采不到野菜,打不到禽兽,拿什么给他充饥呢?他急得一拍大腿,忽然有了主意。跑到背静处,咬紧牙关,咝的一刀,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点火烤熟后送给了重耳。重耳闻到扑鼻的肉香,接过烤肉,不管三七二十一,顿时吃了精光,但谗劲未解,伸出手来问:“可有了?”介子推踉跄站起回答:“我给你割去。”重耳见他腿上流血,脸上流汗,心里明白过来,扑上去搂着他哭道:“你则怎能这样作呢?如此待我,让我何以报答?”介子推将重耳扶起,深情地道:“臣割股奉君,个人并不图得到报答。只希望你体察民间疾苦,多思治国之方,今后做一个清 明的国 君呀 !” 重耳深受感动,不住地点头称是。

转眼十九个春秋过去了,晋国终于忠胜奸败,重耳得以复国继位,称晋文公。登基之后,文公大封功臣,不知什么缘故,却偏偏忘记了赤胆忠心、劳苦功高的介子推。有人便在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文公如梦初醒,大叫:“惭愧呀惭愧 ! ”当即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领受封赏。谁知差人去了几次,介子推就是不来。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到了介子推的家,只见铁将军把门,问了左右邻居,方知介子推不愿见他,已背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无奈,文公便让御林军晋山寻觅。因山高林密,洞奇路险,连找几天,连他娘俩的影踪也未见到。此时,有人急了,便出了个馊主意,对文公道:“将此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条出口,大火起后,介子推自然会出来的。”文公未多加思索,觉得此计可行,便下令火烧绵山。顿时烟雾遮天,火龙乱窜,满山通明,文公和大臣们在山的出口等候,可一直未见介子推出来,每人的心情都沉重起来。大伙儿一条嗓儿喊呀喊呀,却只能听到大山的`回音,听不到介子推的应声,难道 ……

等火熄灭后,文公带着人奔进土焦石破的大山中,只见介子推用身子护着老母靠在一棵烧焦的大柳根死去了。他噗通跪在地下,捶尸大哭,痛责道:“是我害了你呀 ! 是我害了你呀 ! ”悲哀的声音,使天空变色,降下一阵大雨,可是毕竟雨来得太迟了。

在移尸安葬的时候,发现介子推用脊梁堵住的柳树洞内,藏着一片写有血书的衣襟。文曰:

割股啖君表丹心,不图受封作贵人。

但愿忽忘流离苦,终日勤勉爱黎民。

柳下火焚无遗恨,朝堂自有报国臣。

臣在九泉当含笑,政事清明乾坤新。

文公含泪看罢血书,藏于袖中,逐令将介子推母子的尸体埋在大柳树下,将绵山改成未“介山”。并哓谕天下,每年在介子推烧死的那天,不论官民,都要禁烟火,吃寒食。

寒食节本在清明节前两天,因两节相距甚近,活动相连,久而久之便变成一个节日了。

篇2:寒食与清明

1.《寒食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时节浇松近,人家擘纸归。

但知题墓好,不笑乞墦非。

2.《寒食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原沉向九泉,推死已千年。

有水皆争渡,无村不禁烟。

3.《寒食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老人七十八,佳节一百五。

丁宁海棠花,更可数日不。

4.《寒食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唐朝知制诰,多付与诗人。

岂有飞花句,虚为起草臣。

5.《寒食月夜》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6.《寒食即事》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7.《寒食书事》

年代: 宋 作者: 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8.《寒食日恩赐火》

年代: 唐 作者: 窦叔向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

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9.《寒食》

年代: 唐 作者: 于濆

二月野中芳,凡花亦能香。

素娥哭新冢,樵柯鸣柔桑。

田父引黄犬,寻狐上高冈。

坟前呼犬归,不知头似霜。

10.《寒食洛阳道》

年代: 唐 作者: 吴融

路岐无乐处,时节倍思家。

彩索飏轻吹,黄鹂啼落花。

连乾驰宝马,历禄斗香车。

篇3:论寒食节到清明节的演变之路

寒食节又叫做“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为夏历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日, 清明节前一、二日。最初时仅限于禁烟火, 吃冷食。后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扫墓、踏青、秋千、蹴鞠、施钩 (拔河) 、斗鸡等风俗活动。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二、清明节的起源及民俗内涵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 只是我国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之一, 二十四节气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 所以古代劳动人民把他作为安排农事活动的依据。清明一到, 气温升高,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渐渐的, 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三、寒食节的历史起源及发展

(一) 寒食节的历史起源

寒食节的源头, 来自于上古时期的民间信仰。古人将周天恒星分为二十八宿, 东方青龙宫的角、亢二星为“龙星”, 在五行中居于木位。先秦时期, 古人出于对星象迷信和感应巫术的信仰, 认为春季龙星出现于东方, 容易引起大火, 所以在三月龙星初现之时, 应该要禁火。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需要事先准备好干粮食物, 这种不能加热的冷食便是“寒食”。后来, 在农历三月这一时期禁火便成为习俗流传下来, 形成了寒食节。

(二) 寒食节的发展历程-时间

春秋时期关于寒食节的来源,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传说在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 他身边的一位大臣介子推曾经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 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 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 介子推却不愿为官, 躲藏在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 想逼介子推下山, 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 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 要吃冷食, 称为寒食节。实际上这种说法很牵强, 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禁火之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食节最早被明确记载当是两汉之际桓谭的《新论》, 该书卷11《离事》说:“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 虽有疾病缓急, 犹不敢犯, 为介子推故也。”

三国时期, 魏武帝曹操深感由于长时间禁火寒食导致“岁多死者”的严重后果, 发布了《明罚令》极力反对禁火寒食习俗, 阐述禁火寒食习俗的不合情理之处及其危害, 要求人们不要再做, 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三国归晋以后, 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 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 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 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 扩展到了全国各地, 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 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寒食节从单一的禁火寒食开始向娱乐性方向发展。除了原有的禁火寒食之外, 还有祭祖、挑菜 (挖野菜) 、斗鸡、镂鸡子 (将鸡蛋煮熟后雕刻成各种形状) 、斗鸡子 (将两只煮熟的鸡蛋相顶撞看哪个先破来定输赢的游戏) 、蹴鞠、施钩 (拔河) 等节俗。

唐宋时期清明节与寒食节基本合二为一, 寒食节俗达到成熟鼎盛。

寒食与清明原本只差一天, 三日禁火完毕后, 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 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一来, 清明和寒食就连在一起, 清明的换新火活动也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在唐宋时期, 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在一起的, 在人们的观念中, 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 扫墓时烧纸上供也应该是清明这一天。据《唐会要》记载, 在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 朝廷颁布敕令:“自今以后, 寒食同清明”。清明节与寒食节正式合二为一。

唐代官方规定, 寒食节放假七天, 大小官吏及军队将士都可休息。假期之长, 在唐朝各节中位居第一。而且官户、奴婢也都有三天的假期。在官方的支持和倡导下, 在官、民双重力量的作用下发展出了一系列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节俗活动, 从而成为唐代最引人注目的全民的节日。

元明清时期至今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元朝虽然在很多方面摒弃了汉族的传统, 但在岁时节日方面却遵循颇多, 元世祖至元元年 (1264年) 对官员的休假日做了如下规定:“若遇天寿、冬至, 各给假二日;元正、寒食, 各三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 各给假一日。”其中寒食仍是各节中的大节, 而且“清明寒食, 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大都城内, “上至内苑, 中至宰执, 下至士庶, 俱立秋千架, 日以嬉游为乐”;“起立彩索秋千架, 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 香囊结带, 双双对蹴。绮筵杂进, 珍馔甲于常筵。中贵之家, 其乐不减于宫闼。达官贵人, 豪华第宅, 悉以此为除祓散怀之乐事”。而禁火和寒食的习俗被作为“遗俗”而存在, 并已不再禁火寒食了。到了清代, 在北方寒食清明已不再被重视, 《燕京岁时记》有云:“清明即寒食, 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 今人不为节。”到了现代, 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道“清明节”, 却很少有人知道“寒食节”了。但在山西、山东等少数地区, 还留有禁火或寒食之俗。

(三) 寒食节的发展历程空间

寒食节的原发地山西介休绵山, 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 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 (介子推) 仪式活动。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 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 (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 晒干后用土炒黄) 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 (即将五谷杂粮炒熟, 拌以各类干果脯, 磨成面) 。最早有寒食节俗记载的《新论》中写道:“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 虽有疾病缓急, 犹不敢犯, 为介子推故也。”这也证明寒食节最早发源于太原一郡而当时节俗的主要活动就是禁火、寒食 (吃冷食) 和祭祀介子推。

到了魏武帝时期, 曹操为取消寒食节而颁布的《明罚令》中说道:“正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 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 云为介子推。子胥沉江, 关人未有绝水之事, 至于子推独为寒食, 岂不偏乎?且北方沍寒之地, 老少羸弱, 将有不堪之患。令到, 人不得寒食。若犯者, 家长半岁刑, 主吏百日刑, 令长夺一月俸。”由此可知, 彼时寒食节俗已经由太原一郡扩张至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四郡了。

无论是太原、上党, 还是雁门、西河, 在东汉时从行政区划上说都属于并州刺史部。从地理位置上讲, 上党位于太原东南, 雁门位于太原正北, 西河则在太原西面, 这种地理分布非常清晰地显示出, 此时期禁火寒食习俗是以太原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其他郡县传播的。在公元后4世纪初期, 整个并州都成为寒食节的流行区域。

但寒食节的传播范围并未止步于并州, 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这样的记录:“昔介子推怨晋文公赏从亡之劳不及己, 乃隐于介休县绵上山中。其门人怜之, 悬书于公门。文公寤而求之, 不获, 乃以火焚山。推遂抱树而死。文公以绵上之地封之, 以旌善人。于今介山林木, 遥望尽黑, 如火烧状, 又有抱树之形。世世祠祀, 颇有神验。百姓哀之, 忌日为之断火, 煮醴酪而食之, 名曰‘寒食’, 盖清明节前一日是也。中国流行, 遂为常俗。”此处的“中国”指的是与夷狄相对的中原地带, 这里也许指称《齐民要术》一书所涉及范围, 即“主要在黄河中下游, 包括今山西东南部、河北的中南部、河南的黄河北岸和山东”一带。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 在此期间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尤其西晋末永嘉 (公元307-313年) 年间的战乱和西晋的最终覆亡, 更导致了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迁移。并州是重要的移民迁出地。此一时期寒食节已在并州流行, 南迁的并州人中不乏寒食节的俗民。他们在将身体迁移到南方的同时, 也将禁火寒食的习俗携至南方。

传播到南方的寒食节, 结合南方的自然环境, 在重文崇美、追求享乐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中, 发展出挑菜、斗鸡、斗鸡子、镂鸡子、秋千、拔河等充满生机、洋溢欢乐、襄助阳气的节俗活动, 由此改变了寒食节的阴郁气质, 也更新了寒食节的功能。

南迁对寒食节所造成的影响并非寒食节发展的终点。后来随着政局的变换, 大批南人北迁, 寒食节大约又经历了一个风俗回传的过程。在南方经过改造的寒食节随着北迁的南人又回到北方, 来自南方的关于寒食的解释和节俗活动开始在北方扎根流传, 它们与北方的寒食习俗相互融合, 为唐代寒食节走向全民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寒食节的社会价值

寒食节自春秋起源至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寒食习俗蔓延全国, 深入民心。唐玄宗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 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 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 充实了社会生活, 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 对缓解社会矛盾, 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北魏、辽、金、元和清代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寒食节俗的认同和参与, 通过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 对促进民族团结和政权巩固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 是介子推精神的精髓, 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 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 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更是聚民心, 凝国魂,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小结

寒食节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在历史的舞台上前后持续了两千余年。民国过后, 寒食节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 世人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

在情人节、白色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各色洋节日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邻国韩国正在努力为他们的泡菜、端午节等申遗时、我们是否也该沉静下来, 认真考虑如何保护和传播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勃.寒食节起源新论.西北民族研究, 2004.

[2]裘锡圭.寒食与改火--介子推焚死传说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 (社会民俗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陈泳超.寒食缘起:从地方性到普泛化.民俗研究, 2008.

[4]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书海出版社, 2006.

[5]李玉臻.中国民俗节日风情大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6]刘晓峰.寒食与山西.民族艺术, 2007.

篇4:古诗中品读寒食清明

古诗词里的清明,无论绵绵哀思、悲情渺渺,还是风和日丽,踏青游玩,都让清明变得意象万千,隽永悠长。

唐代王建的《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说明清明节扫墓烧纸钱的习俗,在唐代就很普遍,寒食期间是要禁火的,人们便将纸钱或插或挂在墓前树上,而那些无人祭扫的孤坟,不由让诗人喟然长叹。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这是宋代黄庭坚的《清明》,春雷阵阵,春回大地,芳草萋萋,桃李绽放,春光是这样美好,而野田荒冢让人心生悲哀。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世间的万物有生就有灭,这是规律,谁也无法逃脱。

清代黄遵宪的《寒食》:“几日春阴画不成,才过寒食又清明。霏霏红雨花初落,袅袅白波萍又生。栏外轻寒帘内暖,竹中微滴柳梢晴。浮云万变寻常事,一瞬光阴既娄更。”诗中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从自然气候的变化,悟出社会人生的哲理。世事如浮云,雨过会天晴,把变化当作寻常事,黎明的曙光就会在不远处招手。晚清是多事之秋,诗中有着对政治的忧虑。

王禹偁的《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时节作者内心是寂寞孤寥的,不过落寞之中,倒也透出一种豁达来。人们都借着祭扫,涌出城去,踏青的踏青,赏花的赏花,饮酒的饮酒,闹到红霞映水,月挂柳稍,才尽兴而归。而诗人心境是萧然的,像孤僧一样,关门闭户掩柴扉,与书灯相伴。

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诗的风格明朗,无一丝的伤感,有着春阳的温暖和明媚,似一幅美丽的春游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清明出游的景象,如唐代诗人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中:“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洞,女郎撩乱送秋千。”清明时节气候回暖,春风拂掠的柳树之下,三五女子嬉笑着荡秋千,真是诗情画意。古人过清明有荡秋千的习俗。

篇5:寒食清明文化的意义

介休绵山因春秋晋国大夫隐居被焚于此,成为中国最大的纪念性人文节日——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寒食节在2600多年的发展中,活动内容由单一的禁烟寒食演变扩展为扫墓、祭祀、插柳、踏青、秋千、赋诗、农事、食品等诸多民俗,渗透在古代社会农业、体育、娱乐、文艺等各个方面;参加人员由民间到官方,由汉民族到少数民族;活动地域由介休而三晋,由三晋而全国,由全国而海外,成为我国历史上产生最早,传时最久,地域最广,内涵最深,民俗活动最多的一个纪念性传统节日。

寒食清明节习俗活动,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对中华文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寒食清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受晋献公宠妾郦姬陷害,被逼流亡十九年。大夫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在粮尽食绝时,毅然割股奉君。重耳复国为君(晋文公)后,大肆封赏随亡功臣,介子推功不言禄,偕母隐居绵山。晋文公悔悟,亲往绵山寻贤不获,放火焚山欲逼其出,介子推母子守志不出,被焚死在大柳树下。晋文公追念贤臣,下令在其忌日全国禁烟冷食,形成寒食节。

寒食清明节是专门为介之推而设的节日,介休绵山是晋文公封给介之推的祭田,寒食节俗田此源发。历史上有大量史籍记载,其中最著名的有西汉桓谭《新论》、《后汉书·周举传》、三国魏武帝《明罚令》、西晋孙楚《祭介之推文》、东晋陆翙《邺中记》、《晋书·石勒载记》、南朝《荆楚岁时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北魏《齐民要术》、《唐会要》、《宋史》、南宋周密《癸辛杂识》等。此外,本地史志中也有明确记载。清代嘉庆《介休县志》中记载:“之推,邑人也,寒食之风实于乡,旁郡县效之,竟成习尚„„”。明代《汾州府志》也载:“据旧志,绵山寒食事,相传已久。绵上每岁清明尚寒食三日,其情甚苦,盖贞节之遗风感人如此”。清光绪版《山西通志》中也“寒食禁烟,唯介休,灵石、泌源间存故俗”,盖因三县都在旧绵山境内,百姓皆为子推后人,其故俗千年不改。

寒食节自春秋时形成后,便成为介山及并州一带民间习俗。从最早记载寒食习俗源 1

于介子推被焚的两汉之际著名学者桓谭《新论》,到东汉蔡邕《琴操》《后汉书·周举传》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两汉时期寒食习俗已扩展到太原全郡,时间由一日到五日,由五日到一月。

从三国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魏书·高祖本记》、《齐名要述》、《荆楚岁时记》等史籍证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寒食节俗由太原郡扩展到三晋全境,又扩张到北方大地,直至成为全国的习俗。从时间上由一月甚至延长到“冬季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

值得提出的是从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到后赵石勒、北魏高祖,先后四次对寒食习俗严厉的禁绝措施,但因民众对寒食习俗的自觉维护和坚定践行,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迫使官方一次次让步,给于无奈的承认和许可。

随唐五代是寒食清明节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首先,寒食节第一次编入国家礼典。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年(723)颁发《开元礼》时,诏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土庶既不享庙,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永为恒式。”其次,中唐时期第一次出现了寒食节放假制度,《唐会要》卷82《休假》载:“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贞元六年(790)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元和年间,寒食通清明休假七日。这是历史上寒食节由节日变为假日的首次记载,也是最早的寒食清明节七天长假。再次,我们从上面放假时段以及对《全唐诗》中寒食清明诗词研究中,推出以下结论:中唐以后寒食节开始融入清明节中,逐渐被清明节取代,成为一个独立节日。其四,唐代先后出现了贞观、开元盛世,社会安定繁荣,导致在寒食清明节期间,除寒食扫墓外增加了插柳、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赐火、赐宴、咏诗、品茶等娱乐活动,其文化内涵和娱乐功能更加丰富。当时诗人王冷然《寒食篇》说“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得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可见,寒食清明节在唐代多么重要。

到了宋代,寒食节已完全被清明节的称谓取代,绵山现存宋咸平五年(1002)《抱腹山回銮寺及诸寺院灵境之碑》就明确记载“每年清明,大地禁火”。宋元时承袭唐代的放假制度,寒食清明节放假七日。但从宋代开始寒食清明节禁烟冷食已逐渐淡化,而在唐代娱乐活动基础上踏青、斗百草、赏花、斗鸡、馈赠等活动勃然兴起,出现了《清 2

明上河图》、《宋太祖蹴鞠图》等传世名画。明清时期由于官府对节日更加重视,所以清明节祭皇陵、官府祭厉坛便在其他活动中突显出来,年甚一年,这就更加直接而明确地突出了清明节忠孝的核心理念。

二、寒食清明节文化的历史影响

丰富了传统论理,代表了传统道德的核心概念。

介之推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一人的先贤,寒食节之所以能成为华夏第一人文节日,主要在于介之推的崇高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原绵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融亮先生将介之推的高风亮节概括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志在清明的政治理想,功不言禄的奉献精神,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惟诚惟信的人生准则。”寒食节的习俗中本始活动是禁烟和扫墓,体现的核心理念是忠和孝,是传统道德精髓。千百年来,国家需要忠臣、家庭需要孝子,这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基本条件,介之推正是践行忠孝理念的典范。由于像介之推这样忠孝两全的先贤在历史上十分罕见,才形成了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的寒食清明习俗。

丰富了古代社会的娱乐生活。

寒食清明节习俗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由单一的禁烟、寒食逐步演变增加了踏青、赏花、秋千、拔河、蹴鞠、风筝、斗鸡、斗草、赐火、馈宴、品茶、赋诗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娱乐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密切了皇帝与臣子、官方与民众、个人与家族、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有效地缓解了古代封建统治者和下层民众的对立情绪,也使下层民众的压抑甚至痛苦情绪有了一个公开宣泄和排放的固定节日,必然对官方和民众产生具有极大吸引力和高度自发性。其中对社会稳定、人际和谐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说教治化都无可替代的,因而官方乐此不疲地倡导,民众忘情忘形地参加,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狂欢节”。

丰富了古代文学作品内容。

寒食清明节习俗以其千古不衰的生命力、丰富多彩的内容,自然成为古代文学艺术各门类的永恒主题和创作源泉。

寒食清明诗词从屈原《九章·惜往日》开始到明清时代多达千余首,仅《全唐诗》就有四百余首,作者涉及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贺知章、王维等文坛或诗坛巨匠数十人,不仅成为古代诗坛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寒食清明习俗发生、发展、3

演变的重要资料。宋代以后,著名词人及诗人苏轼、李清照、黄庭坚、陆游、辛弃疾、柳永等著名文人都有咏题寒食清明风俗的佳作传世。

元代以后,杂剧兴起。介之推暨寒食清明节成为戏剧创作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元代有著名杂剧作家狄君宇《晋文公火烧介之推》,明代有《赤林记》、《禁烟记》戏曲,清代有《介山记》晋剧,民国有秦腔《重耳传》、上党梆子《平阳宫》、河北梆子《寒食节》,现代有京剧《焚绵山》、晋剧《火焚绵山》等共八个剧种十三个剧目。

由介之推暨寒食清明节而衍生的小说,最著名的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专门章回介绍寒食节来历及习俗。在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描写清明节活动的内容更多更生动。因寒食清明节派生的各种故事多达100余个,其中最为著名的笑话故事是《全唐诗活》中韩翃因写《寒食》诗后被唐德宗亲点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因当时有两个韩翃,皇帝不得不在《寒食》诗后,再批“此韩翃”。最著名的爱情故事是宋代《太平广记》中崔护在清明节题《桃花诗》,桃花女死而复活与崔护结为连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此外,历代还出现了一些以寒食清明节为题材的著名赋作、碑文,对当时的相关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丰富了古代饮食和医疗文化

在“民以食为天”的古代社会,在寒食节其间禁烟、冷食表达对先哲、先祖、先人哀思的同时,人们为了满足饱腹充食的基本生理需求,必然要研制创造一些替代食品。据东晋陆翙《邺中记》、东晋孙楚《祭介之推文》、南朝《荆楚岁时记》《珍珠船》、东魏《齐民要术》、唐代《韦臣源食谱》、宋代《金门岁节录》、明代《本草纲木》等历史文献记载,寒食食品主要有寒食粥、寒食饼、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除此而外,从唐代开始的寒食清明节期间皇帝赐晏百官,品种繁多,不断创新,更是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推动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

由于生产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寒食清明时节期间万物竞荣,正是农事百业耕作之始。在漫长的实践中,先民门对时令与物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识非常深刻。如常州《宜兴县志》载:“清明日稻谷溶芽、俗谓浸稻种”。安 4

徽《风杨府志》载:“清明日农人浸种。修云,二月清明黄花前,三月清明在后„„”。明代《农政全书》则收编了清明时节种木绵的种种要求。在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区则有“清明前后,安瓜种豆”的谚语。可见,清明时节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是播种希望的最佳时段。

在山东《曲阜县志》中有“清明祭扫暖蚕”的记载,这与东汉政论家崔寔《四民月令》所言略同:“三月清明节,令蚕妾治蚕室隙穴,具槌持箔笼。蚕见明多食,食多则生长。”

介休为介之推神灵安休之地,生活在子推封邑的百姓门,除在清明节祭祀之风月生于他乡外,还将此日为忌辰日,讲究此日脱 绵衣,并乘此机会破土动工,以免之后还得另选吉日。

总之,清明节本来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寒食节的活动内容融入后,清明节对农业、农事就是更为重要,更有灵气、更为神圣的农事节日了。

推动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和习俗的相互融合。

一部中华古代文明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文化和习俗相互融合的历史,其中寒食清明节习俗起到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晋书·石勒载记》说,羯族奴隶石勒起兵建国后赵称帝后的咸平三年(331年)“因雹起西河介山”而扩大到山西、河北的千里大地,有人认为是因“去年禁寒食”所致。故石勒又下诏曰:“寒食既并州旧俗,朕生其俗,不能异也.......,请普复寒食,更为植嘉树,立祠堂,给户奉祀”,于是 “复寒食如初”。稍后,鲜卑族人建立北魏政权后是先禁后复,《魏书·高祖记》载:延兴四年二月辛未,禁断寒食;太和二十年二月癸丑诏: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由此不仅看出民俗力量对官府政策的影响,也证明少数民族统治者对汉民族风俗有一个接受和认同过程,就是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过程。

唐代以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寒食清明节习俗不仅认同,还以官方政令的方式予以推行。据《金史·章宗本纪》载,明昌元年(1190)二月壬寅谕有司“寒食给假五日”。泰和三年(1203)二月诏定:诸官省亲拜墓俗假例。不仅如此,女真族统治者还效仿汉族统治者在寒食清明节时远道回归谒皇陵,据《金史·章宗本纪》载,泰和三年(1203)十二月诏,诸亲公主,每岁寒食、十月朔听朝,谒(东北)兴、裕二陵。蒙古族所建的元朝对寒食清明节放假、祭陵已成定制。据《元史·文宗本纪》载“诸 5

官在三百里内,三年听一,给省亲假二十日,无父母者五年听一,给拜墓假十日„„。”又据元英宗至正三年《大元通制》中规定“诸流囚居役者,非遇元正、寒食、重午等,并勿给假”,其意是流囚犯人在这三个节日给假,可见元代对寒食节的重视。东北满族建立满清立朝后,清明节放假祭陵的习俗也一直沿续下来。

可见,历代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寒食清明习俗的认同和推行,有效地缓解了当时紧张的民族关系,稳定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政权。对华夏各族团结和文化融合,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寒食清明文化的现代意义

弘扬寒食清明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重大战略任务,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寒食清明文化活动中的祭祖扫墓以及其它习俗,正是在特定的时间和活动中,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敬祖报恩、家庭和睦、家族团结的文明理念,强化了尊重人、关爱人、善待人的社会公德,激发了敬仰贤人、怀念革命烈士,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社会责任。因此,将介休绵山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定为省办节日后,必将更加有力、更加持久、更加广泛地引起社会关注和积极参与,引导人们过好健康文明的寒食清明节,使寒食清明节成为内容丰富、格调健康、与时俱进的公众节日盛宴。

弘扬寒食清明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时,切实推行“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理念,将转型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这一点在长期以能源经济为主的山西尤为重要。将介休绵山“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列为省办节日,必将动员和引导全省一致重视并积极参与。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为依存的重要理念,去体验贴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生活,去实践保护自然、关爱自然的崇高责任,养成人人多种一棵树、少浪费一点能源、少污染一些大气的良好习惯。这样,我们在高速发展经济,充分享受现代经济成果的同时,也为遏制全球自然环境恶化,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天地,为历史永续健康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弘扬寒食清明文化是推进民族认同,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寒食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的节日,早在1935年四月,中国国民党政府就将清明节确定为“民族扫墓节”。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在黄帝陵举行仪式,共 6

祭黄帝,对推动国共合作,动员全国人民奋起抗日起了重要作用。2007年清明节时,陕西省举办了祭黄帝典礼,数万海外侨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参加,从而引发了近年来清明节期间台湾同胞返回中国大陆寻根祭祖,归宗认亲的热潮,对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和平,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在寒食清明节发源地举办的“文化节”却一直没有确切的举办级别和批准单位。目前在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机,经贸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并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刻,将介休绵山“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列为省办节日,对强化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根祖意识,两推动两岸交流不断深化、最终实现两岸统一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弘扬寒食清明文化是对青少年进行传统和道德教育的需要。

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颁布公告,将清明节定为“烈士节”,赋于清明节以新的时代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耸立在天安门广场,每逢清明节,成千上成的各族青少年会聚在这里,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在当地烈士陵园,扫墓献花缅怀英灵成为崭新的时代风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继承先烈遗志,终生报效祖国的人才。

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多数青少年对清明节悠久厚重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了解越来越少,兴趣越来越少,参与越来越少。在这种大背景下,将介休绵山“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列为省办节日,以较高的规格,丰富的内容,持续的举办,使青少年对清明节的历史渊源、活动内容、社会意义得到深刻而系统的了解,对传承传统文化,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培养新一代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弘扬寒食清明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实现中国梦需要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人民素质的提高。寒食清明文化中所蕴涵的核心理念和传统习俗,是凝聚人心,规范社会秩序,陶冶人们情操的文化基因。在贯彻“十八大”精神,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利用各种形式,展开各种活动,在社会各阶层人士中传承和弘扬寒食清明文化,对稳定社会,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篇6:清明节的古诗寒食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我们看看下面的相关资料,大家了解一下吧!

清明节的古诗寒食

寒 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①,寒食东风御柳斜②。

日暮汉宫传蜡烛③,轻烟散入五侯家④。

词句注释

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③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④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白话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创作背景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寒食春深,景物宜人,故诗中前二句先写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篇7:清明节是寒食节吗

清明节寒食节的区别 文化内涵不同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清明节寒食节的区别 清明和寒食的.关系演变

一是毫无关联阶段。隋唐之前,“清明节”仅仅是指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令之一,寒食节的主要项目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是在寒冷的隆冬季节。

二是相互交融阶段。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的时间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日之时,仅先于清明节一两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渐已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

篇8:仔猪早开食与补料的技术要点

1 提早开食

第一次训练仔猪吃料称为“开食”。提早开食是实现早期营养需要, 3周龄是97%、4周龄是37%、8周龄是28%。可见, 3周龄以前母乳可基本能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 3周龄后必须补料, 才能满足仔猪营养需要。因此, 在3周龄前, 就要及早训练仔猪吃料, 否则待母乳减少时仔猪还不习惯吃料, 就会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另外, 提早开食还能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 增强消化机能, 提高仔猪抗病能力, 加速生长。

1.1 开食的时间

仔猪生后5~7日龄开始补料, 训练仔猪开食。这时正是仔猪前臼齿开始发生、牙床发痒, 喜欢啃咬一些硬的东西, 来接触牙痒。同时, 仔猪离开母猪单独活动时, 互相间还有很大的模仿性, 只要有一个猪开始啃咬, 别的仔猪就来模仿, 利用仔猪这一模仿争食的习性来引导使其尽早开食。

实践证明, 早开食补料比晚补料好。仔猪生后7d开食给料, 双月断奶重平均可达15kg以上;生后15d开食, 断奶重为14kg;生后20d开食, 断奶重为13.5kg;生后30d给料, 断奶重只有10kg。

1.2 补料方法

仔猪补料, 最好在专门的补料间进行, 补料间要距母猪饲槽近一点, 光线要充足, 出入口要多。仔猪饲槽不能太高, 如果水泥地面, 也可把饲料撒在地上让仔猪采食。在开始训练前, 应经常把仔猪赶进去熟悉补饲间的环境。在进行训练时, 可用带甜味或香味的粥料耐心地抹在小猪嘴里, 每天数次, 先训练易于人接近的仔猪, 以后再把会吃料的和不会吃料的混在一起, 用前者带动后者, 不久就会吃料了。如果用饲槽训练小猪吃料, 饲槽内的饲料易被弄脏, 往往达不到早期补料的目的。可把炒熟的粒料, 撒在干净地面上, 让母猪带领小猪吃料。当小猪能自动吃料以后, 就可把混合料放在饲槽里喂给。

2 应喂给营养丰富的饲料

因仔猪生长迅速, 需要补饲接近母乳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混合料要求是, 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全价、适口性好、容易消化。一般来说, 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不宜少于3300大卡, 粗蛋白19~22%、赖氨酸0.8~1.0%、钙0.8%、磷0.6%。混合料要达到这种水平, 一是要有多种饲料适当搭配, 二是要注重饲料质量。由于仔猪需要的饲料数量很少, 利用率高, 给优质饲料是合算的。饲喂仔猪的料型以半干粉料或干粉料为好。

3 补料期注意的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 一个哺乳期每头仔猪约需混合精料12kg左右, 其中大部分用于45~60日龄阶段。在整个补料期, 要注意以下问题。

3.1 提早饮水

仔猪体内代谢旺盛, 物质的分解、合成与贮备都需要大量的水。在仔猪的增重中含水量高达40%以上, 加之猪乳中含脂肪量高, 仔猪常感口渴, 故在仔猪出生3~5d, 就应设小水槽, 补给清洁饮水。如不及时给水, 仔猪就会喝污水或尿液, 易引起下痢。

3.2 更换饲料

饲料的变换应循序渐进, 逐渐过渡, 由粒到粉, 由干到湿, 由少到多, 由细到粗。

3.3 定时、定量、定时喂饲

让仔猪消化器官能有规律地活动, 促进消化液的分泌。饲喂次数, 开始时每天3~4次, 待仔猪会吃料后, 逐渐增加到5~6次, 或采取自由采食的办法。

仔猪生后45~60d, 增长极快。在采取按顿喂饲的情况下, 应少喂勤添。增加饲喂次数, 让仔猪多吃、吃好。饲料要新鲜适口, 种类力求稳定, 不要突然变换。每晚还要加喂一顿夜饲, 对促进仔猪发育, 提高断奶重有良好的效果。

3.4 注意饲料、饲槽和用具的卫生

上一篇:两法学习心得下一篇:无证幼儿园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