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024-09-04

如何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通用8篇)

篇1:如何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10740203 公共事业管理 刘云飞

城市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中心地带,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密集区域、资源环境的高压区域。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前提下,资源、能源的短缺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持久压力;居民消费模式的改变所造成的生活污水、垃圾大量增加等消费型污染的处理问题,也给城市环境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城市环境质量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水、大气、噪声、固废污染等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市环境保护已不能依靠单纯的“治理污染”,而是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城市环境管理的理念、战略思想和制度,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情的需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环境管理的道路。

一、城市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形态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它不仅仅表现在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还表现在多方面的变化过程与特征上。城市化所包含的内容是:空间上,城市规模要扩大;数量上农业人口要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经济上,非农业经济要代替农业经济;质量上,居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城市化的动力是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化的本质是集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成为一个国家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在新时期,面对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双重挑战,城市环境问题相应显现出压缩性、复合性、分异性的特点。许多传统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又不断出现新的环境问题。

1、消费型环境污染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功能、结构的转化,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面临的人口压力将更突出,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各类资源和产品总量将大幅度提高,给原本趋紧的城市资源、环境供给带来更大的压力。水资源短缺、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产生量的大幅度增加,机动车污染加剧,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加快退化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源将替代工业源成为城市首要污染源,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显现,城市环境问题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2、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在城市化工业污染防治过程中,许多城市相继关闭、搬迁了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在实行技术改造和污染集中控制的基础上对城市工业布局进行了调整。这样,一方面调整了城市的功能和布局,改善了城区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也客观上造成了城市工业布局的向城市周边发展,出现城市工业污染边缘化趋势。同时保证城市生活供给的集约化养殖、种植等现代农业也多集中分布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养殖业粪、化肥、农药等对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壤和水体造成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城市周边地区环境质量。此外,城市周边地区更多地承担着来自中心城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垃圾、工业废气等污染,城市周边地区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大气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影响了城市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由于以往城市环境保护战略更多地关注城市中心区域,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边缘化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城市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3、机动车污染问题将更为严峻。从大气环境来看,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数量快速增加,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按照目前机动车的发展趋势,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到2010年,城市的环境空气问题将从目前的煤烟型污染转化为煤烟型与机动车污染型的混合型污染。预计,汽车和摩托车将在未来的10年内保有量将持续高速增长,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导致的城市空气污染将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4、城市生态失衡问题不断严重。现代城市被钢筋水泥的建筑所统治,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城市普遍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水土使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热岛”“城市荒”等问题突出。同时,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如果不从城市发展规划上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调整,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将更加严重。

三、有效解决城市化环境问题的对策

1、把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要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依据自然和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规模。提高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地位,把它作为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计划的基础,并做到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积极引导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避免区域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实现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2、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在发挥政府对环境基础设施投入的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推进投资多元化、产权股份化、运营市场化和服务专业化,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运营效率。日常工作中环保部门要加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环境监管力度,确保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在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降低人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的排放量,减轻承载人口增长对城市资源、环境压力。尽快推进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回收系统,促进城市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减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量。

3、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战略。针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边缘化的趋势,城市环境保护战略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城市居民和城市周边地区和群众享用同等的环境权益,避免出现城市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却每况愈下的不平衡、不协调局面。此外,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局部的改善是不可能实现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城市环境保护战略要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利用城市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实施城市反哺农村的战略,防止城区污染向农村乡镇转移。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和考核指标,推进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工作,改善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4、实施城市环境管理的分类指导。根据城市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环境优先”的总体方针,在环境保护上高标准、严要求,在争创“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基础上积极争创“生态市”。将环境保护规划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在发展中保留传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使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经济和建设同步发展。继续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总体改善城市环境。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城市环境管理的一项有效制度,今后,根据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深化和发展。进一步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和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体系。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特别重视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和布局。

5、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城市要保持长远发展,就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用资源节约利用的指标衡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潜力,反对盲目追求规模、降低资源利用效率的城市发展思路。在城市居民中大力倡导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发动广大群众创造他们自己的环保型生活方式。

伴随着城市化的浪潮,城市的环境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化直接及间接地影响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土地和资源的利用方式,城市化以这样的方式直接地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同时城市化带来的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大量的人口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负面影响,城市化以这样的方式间接地影响了城市的环境,环境问题的引发和城市化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为了使城市呈现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我们需要不断努力来应对所出现环境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合理的城市化。

篇2:如何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依据生态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特点、城市建设中的主要生态问题、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问题均表现出阶段性特点,全国大部分城市几乎出现了类似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城市建设重补偿,缺乏前瞻性.基于上述结果,以石家庄市为例,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对策.

作 者:沈洪艳 宋存义 贾建和 SHEN Hong-yan SONG Cun-yi JIA Jian-he 作者单位:沈洪艳,SHEN Hong-yan(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

宋存义,SONG Cun-yi(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贾建和,JIA Jian-he(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

篇3:如何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1997年至今,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然而, 与发育程度较高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相比, 长株潭城市群目前处于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过渡阶段, 整体竞争力在国内几大主要城市群中处于落后位置。其中, 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长株潭城市群潜在的城市群体效应, 使其整体性竞争优势难以得到发挥。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然而其能源却处于短缺状态。目前, 长株潭地区90%以上的能源都无法自给自足。另外, 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由高度发达的经济, 高度密集的城镇和人口所影响, 易遭到破坏。加之, 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较高 (煤炭、建材、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所占比重较大) , 长株潭城市群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2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2.1 城市群的生态系统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是一个在自然地理和行政单元上涵盖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8个城市, 由其生态环境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中, 对生态环境资源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主要问题有:

1) 水资源:长株潭地区水资源较为充沛, 但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这些现象却较为严重;

2) 土地资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要求更多的土地资源, 而现实情况却使得土地供不应求的矛盾更为突出;

3) 能源:能源自给率低, 使得长株潭地区的能源压力加剧。

2.2 城市群的环境污染问题

长株潭经济发展正处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时期, 促进城市发展快的同时更不能忽略环境破坏和污染加速等问题。一方面, 长株潭城市积累性污染突出, 是长株潭“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另一方面, 污染排放量大, 处理率相对较低, 使得长株潭城市群的环境压力加大。这些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水环境污染

长株潭3座城市沿长江支流湘江呈“品”字分布, 下游城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株洲霞湾港下游和湘潭竹埠港排污口下游的6km左右范围。而今湘江受到严重污染, 其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鱼类大幅减少, 数以千亩的农田无法耕种, 相当多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可食用。其主要污染源便是长沙地区的大量生活污水排放:饮用水源受粪大肠菌群、氨氮和重金属的污染严重, 地下水p H值常年偏低, 总大肠菌群、锰污染较普遍, 少数水井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超标。尤其是在湘江枯水季节, 由于流量小、流速慢, 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能力差, 致使湘江水质进一步恶化。

2) 大气环境污染

曾经, 株洲是我国十大严重污染城市之一, 而长沙市也因为大气污染和酸雨问题严重而被国家列入“两控区”的主要城市之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量悬浮颗粒物都对长株潭的大气质量有着负面影响。整治到2008年, 长株潭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却仍未达标 (为国家三级标准) 。这是因为, 虽然长沙市和株洲市的环境空气质量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湘潭市却远低于此标准。

3) 土壤污染

在长沙和株洲市, 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在重工业区、城区街道、农田土、菜地土中依次降低。以铜、铁、锰、汞、铅、铬等为主的污染物, 在含量上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湘潭市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农田土、菜地土的污染物反而大于街道土和原生土的情况。导致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受工业“三废”、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的影响。此外, Cd、Hg、Pb等元素也造成了相当的污染, 其在长株潭三市区表层土壤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湖南省和全国背景值。而三市之中, 株洲市比湘潭市和长沙市的污染更为严重。

4) 水土流失严重

长株潭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由于各种开发建设, 地表遭破坏, 水系被扰乱而进一步加剧。据遥感普查资料统计, 2004年该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为118.8km2, 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6.3%, 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 其中剧烈侵蚀和强度侵蚀的土地面积分别为44.1km2、24.4km2, 占总流失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7.1%、20.5%。按流失原因来区分, 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所致的流失面积之比约为3:1, 即人为因素占据了主导。

5) 潜在问题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速度的不断增快, 污染源的种类也不断增多。新的污染形式有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 而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绿地缩小的问题也更为突出, 呈加剧趋势。

3 相应对策

综上所述, 长株潭城市群必须以三市现有的生态环境为基础, 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思想实施各地区的发展规划, 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 指导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绩效评价, 从而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构建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城市群环保体制

为了促进三市跨部门、跨行业统一的环保领导、规划、监管体制的形成, 必须改革现行环境管理体制, 共同对三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建设和治理。长株潭三市具有高度相关的特点, 这就要求将三市当作一个整体的环境单元, 进行统一环境整治, 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 工业污染的同治理

长株潭地区山水相依, 一水相连, 因而具有污染物排放相互影响, 层层叠加的劣势条件。这就对协调治理区域间 (包括长株潭三市之间以及三市同周边城市之间) 的污染提出了新要求。例如, 长株潭三市同属于湘江沿线的酸雨集中带, 通过整体规划为三市合建一个洗配煤中心, 并且建设一批集中供应的煤气和液化气工程, 便能对三市进行集中管理, 从而有效控制酸雨。另外, 要解决长沙水环境质量问题, 仅仅只把工作重点放在长沙是不够的, 因为长沙的水环境收到了株洲、湘潭的制约, 必须要把株洲、湘潭工业废水排放问题同时整治到位。

2) 大气的同治理

作为一个中心城市, 长沙收到较为严重的汽车尾气和郊区周围企业的污染, 而株洲更是一个工业废气污染十分严重的重工业城市。空气的流动性便决定了相互毗邻的长株潭需要统一步伐, 通过统一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治理标准等一系列措施, 共同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这对株潭城市群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有显著帮助, 也有助于实现整个城市群富有特色的生态环境、功能布局、城乡协调等。

3.2 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协调, 建设特色的生态型城市群

在生态城市规划中, 只有注重建立各部门行业间、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共生关系, 才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资源的多级循环和废弃物的再利用, 从而实现功能高效。针对长株潭城市群自身的特点, 要实现生态型城市群, 可以强调建设“一心一带” (一心是指长株潭结合部的“绿心”;一带是指湘江生态经济风光带) , 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满足生态经济、生态消费 (如绿色消费、绿色交通) 、生态产业、生态园区、生态城区、生态建筑、生态补偿、公众参与以及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3.3 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产业转型

技术的障碍、落后或技术的不经济已经成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瓶颈。因此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 在长株潭城市群建立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对产业生态化技术的投入力度, 对生态化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 以提高技术的实用性、可获得性和经济性。建立和完善产业生态化市场, 建立有利于调动科技工作者研发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交易平台, 充分发挥三市科技资源优势, 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4 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限制城市群高能耗、重污染行业, 加快第三产业和科技先导型产业的发展, 引导产业空间合理布局, [2]是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要大力发展旅游、贸易、文化等产业, 为第三产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此外, 还应该注重长株潭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化相关知识宣传和舆论影响, 建立区域环境的信息公开平台, 切实发挥民间监督作用, 从宏观层面上促进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4 结论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为湖南省城市化进程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但其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笔者认为要解决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基本思路应该是构建符合生态文明的环保体制和机制, 建设和谐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群,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最终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协调的、稳健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新宇.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问题综述[EB/OL].科学博客圈, 2008-04-21.

篇4: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民族问题

中图分类号:D6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90-01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又被称为城镇化或是都市化。从广义上来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具体指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的转变,这种转变包含了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以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从狭义上来诠释,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了资金的积累,因而,农业发展成为了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而工业化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成为了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劳动力市场化使得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产品的市场化让城市化在广阔低于的展开得以成为现实,由此可见,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开放了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村人口为了谋得更好的生存而涌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在《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中》提到,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这个数据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关键的发展阶段。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

1.城市少数民族意识增强而引发的民族关系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让更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涌入了大中城市,这也带来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的转变。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人口大量涌入以汉族为主体的城市也让各民族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联系更为密切,相互之间的了解也更加深入。随着不同民族的交往不断加深,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也将逐渐增强。尽管城市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数在逐年递增,但汉族依旧是生活在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中的主体民族,因而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对于自身民族的发展和历史地位尤为关心,并且十分重视其他民族对于自身民族的文化、宗教、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尊重程度。这种民族意识的增强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帮助本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但若是没有做出积极的引导,则有可能出现因过分强调民族特点和民族利益而产生的 忽视或损害全局利益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进而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正常发展,造成民族关系的不和谐。

2.因不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或工作方法不当而引发的民族冲突。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选择进入城市求学、谋生。国家在民族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但目前的现状是,城市中的一些行业和部门以及其管理人员对于少数民族不甚了解,对于党和国家所制定的民族政策更是知之甚少,如此一来,自然无法行之有效地执行和落实相关政策,从而导致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时常会出现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忽视少数民族人口的合法权益,对于事件处理不及时或不公正;亦或是,在市场管理中因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的不了解而造成误会和纠纷;在工作和生活中歧视少数民族等现象。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可能会导致民族关系的紧张,进而引发城市民族问题。

3.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引发的民族宗教问题。

城市中的少数民族人口虽然生活在与本民族相距甚远的城市当中,但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往往保持着本民族的固有特性。然而,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中时常出现的一些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甚至违背了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一系列事件严重伤害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感情,从而会造成少数民族人民的不满,甚至造成地区冲突如。

三、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城市民族工作法律保障体系。

城市民族法律法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就现状而言,我们目前的法制建设还显得有些滞后,相对于日渐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来说,当前的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解决所出现的所有问题,这也导致了在城市民族工作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进一步保障城市中的少数民族人口合法权益的实现,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城市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加强对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

对于涌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首先应对其做好相应的教育、就业等有关方面的知道,提高其整体的素质,为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城市生生活奠定基础,并联合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行长期有效的协同监管。其次,应畅通诉求的渠道,构建公共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为城市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排忧解难。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向来是民族问题中的敏感因素,因此,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民族问题时,自然要尊重和维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具体可分为几个方面:

首先,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基础上要尽量照顾少数民族的需求,将宗教场所的建设、少数民族民居的建设和管理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中。

其次,加强对民族政策的宣传和教育,使企业、政府及相关人员充分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民族政策,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因对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民族政策的不了解而产生偏差和失误。

参考文献:

[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吴仕敏.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马戎.民族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5: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内容提要】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贫困化问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资源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实现“三集中”,解决农村农民贫困问题,广开就业门路,大力提高社会就业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加强对城市的安全管理;三是对资源性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摘 要 题】城市化

【关 键 词】城市化/贫困问题/安全问题/资源问题

城市化是乡村变为城市的复杂过程,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世界性现象。城市化进程是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高和城市的生产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社会经济变化的地域空间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找出相应的对策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现状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来看,我国1978年的城镇化水平为17.92%,1982年的城镇化水平为20.8%,1990年为26.2%,2001年为37.7%,2003年已达到40.53%,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设市城市600个,建制镇20600个,城镇总人口5.03亿。从目前来看,已经有几亿农民转移到城市。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城镇化发展的结果。我国城市化进程是逐渐加速的,从1978年至1995年这17年,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65个百分点,1995年至2003年这8年平均每年提高1.44个百分点。这个时期的城市化还是在严格的迁徙限制的状况下实现的。也就是说,过去25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在户籍制度的阻遏下实现的。2003年改革户籍制度,今后没有了制度因素的限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势必要加速,即比现在每年提高1.44个百分点更快。假设2010年以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那么2020年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7%,很可能更高。若依据最乐观的预测,2020年时我国人口只有13.26亿,按67%—70%的城镇人口比例,城镇人口为8.9亿—9.3亿,17年内将增加3.6亿—4.0亿城镇人口[1]。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中国的城市化加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难以避免的伴随现象。考察城市化进程可以发现,贫困不仅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果”,在一定意义上更是推动城市化的“因”。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三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城市发展应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还只是停留在量变的过程中,在这种状态下的城市发展,自然会形成贫困的问题。

一是城市化难以形成对农村社会的积极渗透和正面影响。在农村人口增长、农业比较效益递减、土地资源约束以及技术替代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为城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条件。大量的资料表明,我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5亿人左右,加上农村每个劳动力负担1.5人(2002年)计算,估计短期内至少有2.25亿人不得不流动到城市。

贫困压迫下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表现出的是一种为求生计而萌发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农村的贫困。农村高文化素质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使文化素质本来就低的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进一步下降。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严重流失,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也极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导致农业生产的停滞甚至下降。这样,使农村更落后,城市更现代。

二是现阶段出现的城市贫困问题。城市贫困问题的最基本表现,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在城市逐渐出现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家庭的基本生活处于入不敷出的窘困状态,这些贫困者在短期内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导致温饱难以维持。城市贫困问题如处置不当,易于激化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21世纪头30年里,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由此而来的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就是新生的城市贫困村将呈规模化发展,流动中的绝对贫困队伍逐渐多元化、组织化,而后备的相对贫困队伍正在形成,老年人口贫困发生率将因为储蓄准备不够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而越来越高,在城市贫困人口中,男性比女性贫困发生率更高[2]。

2.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安全管理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社会内部发展、失衡和社会分裂,以及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使得城市发展面临整体性的风险。

有专家列举了城市化过程中最突出的六大社会安全问题:贫富分化加剧,众多人口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尊严安全受到威胁;社会治安状况恶化;食品质量降低,众多人口的健康安全和心理安全受到威胁;SARS、艾滋病、性病等高强度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生态恶化及灾害应对机制落后;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欠缺,行政执法监控出现漏洞,以及危机处理操作不当而导致人为社会安全危机等。在这六大问题中,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欠缺,行政执法监控出现漏洞,以及危机处理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人为社会安全危机,成为国人最焦心的问题。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诸多安全隐患,但确保社会安全的准备并不充分,从而加大了风险威胁;同时,负责危机处理的机构分割严重,配合生疏,很难协同作战、信息共享,更增添了应对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难度;尤其是不负责任的心理和城市建设中的急功近利心态,使城市风险经常防范失灵,加上我国预警机制还相当落后,而且政府的协调能力也不尽如人意,这样,必然使中国城市化付出比其他国家更大的成本,包括社会资本、社会正义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损失。

3.城市发展中的城市资源短缺问题

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按照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预测,至2020年全国将新增3.3亿城镇人口(现在5.03亿),对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城市化对能源,包括电、煤、石油、燃气等需求都将有很大的增长,对生态环境必将产生巨大的压力。虽然目前我国城镇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不高,但是8.3亿城镇人口的总量却是世界最大的。从水源来看,过去的城市供水问题主要是给排水设施的不足,而不是水资源的匮乏。今天,随着城市大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大增量,加之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江河表面水的丰盈,超量和无度的开采又造成地下水的枯竭,同时,禁而不止的工业污染和污水的超标排放,致使江河湖泊和水源地以及地下水水质遭受严重污染,使得我国66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面临水资源问题,200多个城市严重水资源不足,有的城市被迫限量供水。从土地资源来看,如按现行规划标准计算,每年均需要增加180km[2]的土地。过去总是说我国地大物博,城市发展用地不成问题。如今,城市用地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三令五申要严格控制城市用地审批的闸门,并将6000多个开发区撤销了一半,以避免开发区土地晒太阳,同时对城市兴建宽马路、大广场、会展中心、大学城、高尔夫球场等,以及盲目的房地产开发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进行严格的用地控制,敲响了警钟。

三、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对策

1.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

一是实现“三集中”,解决农村农民贫困问题。我国实现城市化的最终焦点、重点、难点均在农村。农民进程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但是,也是贫困化的主要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那样,制定并坚持“三集中”的长期战略方针,即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实现城市化的社会基础[3]。尤其是只有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才可能实现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这种战略转型是中国迈向工业化、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民转移到城市,也可实现亦工亦农,做“人人有工作,家家有产业,个个有技能”的新型农民或农业工人,为全面小康打下技能基础。

二是广开就业门路,大力提高社会就业率。政府应把再就业问题列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目标之一,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就业扶持要向贫困倾斜,政府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培训促进就业。

三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今后应加大“三条保障线”的扶持力度,继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同时应逐步调整现有社会福利政策,在住房补贴、退休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要建立和健全覆盖全社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各种经济类型的劳动者都覆盖在社会安全网内,这不仅能增强劳动者的安全感,也有利于劳动者的合理流动。要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如养老金,由于过去老职工的隐性缴款未能得到补偿,使企业不堪重负,致使企业欠缴和拒缴保险金。为解决此项难题,政府应从国有资产中划出一部分用作养老金。要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尽快出台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企业和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4]。

2.对于城市安全管理的问题要加强预警机制

城市社会安全问题虽然具有突发性特点,不容易预测,却容易引起伤害。但只要做好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城市的安全风险是可以降低的。为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是加强平时对安全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建设。

在城市化进程中,投资者对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状况是非常看重的,如果城市生活和秩序舒适、安全,能够更快地进行人、财、物的流通,就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商家的青睐。公共安全是城市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城市各项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在解决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上,要建立健全政府对重大危机的应对机制[5]。首先,要建构起覆盖面广阔的社会安全网;其次,要加强危机应对方面的立法建设(如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安全问题),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一个重要的条例,标志着我们国家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也标志着我国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第三,政府的危机管理的主观愿望和客观能力都应该有较大的提高;第四,要建立起各部门联动、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重视专业知识在控制危机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是完善公共安全监督检查机制。

对于城市公共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绝不能走走转转看看走过场,要坚持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以检查促整改。要针对查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不能不了了之。对所有的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特别是重点部位,进行全面的、不间断的安全技术检查,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部门要做好预防措施和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对社会的公共安全控制,严格查处危及城市安全的不安定因素,对公共安全事故多发点段和隐患点段进行专项治理,并检查验收。加强综合治理检验工作。遇有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要有警情预报,确保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是营造人人有责的公共安全管理文化环境。

城市公共安全事务绝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情,政府与民众都有责任。公共安全作为一项全民受益的事业,虽然是完全政府行为,但作为公共安全的承担者的政府要提供公共安全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必然通过社会成员支付税赋来实现筹资,而税赋又影响着人们对公共安全的期望程度。公民的公共安全期望值越高,政府投资越大,承担的税负就越重。这种由于政府完全独立承担公共安全保障任务的结果,最终必将导致全民对公共安全期望值降低。因此,生活在充满风险的中国现代城市,普通市民应该强化风险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并积极参与和支持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努力营造一个人人有责的公共安全管理文化环境。城市开发商应该分担基础设施建设,整个社会必须有一个很好的、畅通的网络。在危机预警发出后,市民一定要理性。要使相助与自助结合起来,比如,市民参加自助、他助、社区志愿者队伍等等,只有渐渐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大家才会觉得更加安全。

3.对资源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行“和谐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是有限的,有不少资源是不能再生的,尤其是那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休戚相关的资源利用问题,不能只顾眼前,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一是对土地实行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区域性和利用方式的特定性、时间动态性、系统开放性以及尺度多维性。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动态过程的认识,在于着重提高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能力[6],更重要的是,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基本目标,不仅是提高对全球土地利用驱动力的分析,而且也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战备对策的选择。目前国际上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主要是从合理利用系统分析、评价和综合研究模型三个方面展开的。综合研究模型综合了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为其定量化和多种方法的综合提供了可能。

具体地还要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加强建设用地调控,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改进土地总体规则;集中土地供应权,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用地审批权集中在城市政府手中;实现土地配置方式的配套与协调;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以进一步提高国家对于土地市场的垄断能力;建立顺畅的信息渠道,加大土地市场地位变化情况监测力度,以充分发挥国家对地价的调控作用[7]。

二是对电力、水等实行可持续利用,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1978—2002年这24年中,我国的电力弹性系数平均0.81,即GDP每增长10%,需要发电增长8.1%。但从2000年以后,这个弹性系数开始大于1,2003年已高达1.65。根据上述分析,估计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的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的可能性非常高,即要求发电能力的增长等于或快于GDP的增长。因此电力建设的投资应加强。我国的发电只能主要依靠燃煤,故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必须加强。同时,必须尽早考虑能源的多元化问题和开拓新的清洁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方面的能源[8],做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还要注意节约用水,解决城市水资源平衡(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水处理回用等等。

篇6:宁夏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文/刘 涛

一、城市化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协调

城市化在一些发达国家是工业社会自然形成的结果。H ·钱纳里和M ·塞奎因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通过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的界发展模型指出工业化与城市化经历的是由紧密到松弛的发展过程。起初,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推动的,工业化通过调整生产的供给结构来满足并适应由城市化引起的各种需求。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城市居民对服务的需求也相应扩大, 由城市化引起需求的多样化,工业结构的内部调整已无法满足,第三产业开始在城市化中充当主力,城市化进程于是领先于工业化。

另一方面,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城市化的进程是一个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知识、技能、体力等形式存在的资本。这种资本是劳动者对自身进行投资的结果。这种投资主要包括教育和培训投资、保健支出、和迁移方面的支出。

路易斯托和邓肯(Luisito Bertinelli & Duncan Black)研究了100个国家30 年时间序列的经济数据,回归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与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以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衡量标准,得出城市化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人力资本平均相应提升0.144个单位,即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0.72 年的结论。国内学者赖德胜等也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与人力资源的正相关关系,各省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呈一致性。实际上,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城市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

城市化本身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由于产业结构更趋复杂、多样化,城市的产业门类更加齐全,对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不仅可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使一些结构性失业人群能够顺畅地进行工作转换,减轻失业压力。

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路径与西方有些不同,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虽然中国经济总体上仍不发达,但就工业发展阶段来讲,已经超越了由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应该呈现城市化领先于工业化的状态。因此,加快城市化发展成为许多落后地区进行经济转型、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二、宁夏城市化进程表现出的特点

1、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其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并存

宁夏从2003年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后,城市化率明显提升。从1980年到1990年,宁夏的狭义城市化率只提高了5.78%,1990年到2000年这一比率提高了4.68%,而2001年到2003年就上升了5.1%,2004年已达35%以上,与全国平均城市化水平基本持平。按照宁夏自治区政府的远期规划,到2020年,要将全区的城市化率提升为60%。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主要是走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城市化道路,大量失地农民在城市化的大潮中被卷入城市,增加了非农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但农民对这一转变显然并不太适应,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上,从2002年到2004年并无实质性改善,第三产业的比重反而从2003年35.68%降为2004年的33.7%,看来城市化的加速并没有相应带来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转为城市居民身份的农民素质并没有相应地随之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导致它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很弱,城市人口增加与城市化之间关联度不大。

2、城市化以政府为主导的外在推动力量

2003年宁夏自治区政府提出“大银川”发展战略后,各地提出了“经营城市”的发展方针,结合“撤乡并镇”的机构改革,各地方政府加快了当地城市化的步伐。宁夏城市化的动力

是外在的政府推动,并非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在这场变革中是被动的,许多地方的农民都是在一夜之间变为城市

居民,原先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现在只能通过提供劳动力来获得经济收入。这种外在动力性使得城市化缺乏后续发展能力。

3、城市化中的人力资源呈现出“内集聚”特征

西方的城市化伴随着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他们大多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在城市的技术提升、信息沟通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大城市和老城市的城市化过程也基本遵循这一路径。上世纪90年代前,宁夏的城市化进程依靠计划手段,一是每年分配大中专毕业生进入城市就业,二是鼓励一些发达省市的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来宁夏支援民族地区建设,这一时期的人力资源集聚可以说是“外向型”的。进入90年代后,前述第一条路径是宁夏城市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本世纪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与前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是当地农村居民向城市聚拢的“内集聚”特性,把农业人口就地转为城市居民,由分散的居住方式转变为集中居住,非农产业人力资源的供给量大增,但文化素质较低。

三、宁夏城市化进程与人力资源现状

1、城市化发展与人力资源供求量的矛盾

城市化进程加快,意味着城市能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尤其是第三产业。但由于产业结构转型,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边际能力在逐步减弱。到2004年,宁夏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85.7万元,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28.7%,与其他省区相比,这一比例太低。“八五”期间,宁夏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就业人口年均增长4.2%,就业弹性系统为0.42;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4%,就业人口年均增长10.6%,就业弹性系数为 1.02。进入“九五”以后,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5%,但就业人口呈现年均递减

3.93%的下降态势,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也降低到0.19。这样,宁夏城市化进程衍生出一对尖锐的矛盾:一方面,迅猛推进的城市化衍生出大量的人力资源供给,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无法消化这陡增的劳动力供给,形成了大量失业人口,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2006年,宁夏全区登记失业人员4.4万人,其中城镇失业率达4.4%,高居西北第一和西部第三,这还不包括大量下岗和未登记的失业人员。从动态来看,宁夏的人口出生率较高,每年仅城镇就新增10万就业人口,而能解决的就业岗位只有5万个[5]。不仅如此,还要考虑城市化后农村劳动力安置问题,2003年全区的农村劳动力为208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为92.9万人,就业压力巨大。

2、城市化发展与人力资源素质的矛盾

要想提升城市化的内涵,走高质量的城市发展之路,必须建立起健康的、有活力的、有创新能力的支撑产业体系。不同的城市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但一般的路径都是以工业为支撑,以新兴的服务业为新的增长点,并且服务业已成为城市化进一步扩张的内在推动力量。

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是与进一步发展工业化相伴的,宁夏作为落后地区,走的是以城市化推动工业化的路子。无论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人力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当今高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的大趋势下,更多地需要拥有高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宁夏城市化进程中新产生的非农业就业人口显现不具备这样的条件。2003年,宁夏全部就业人口中接受过小学教育的比重为25.91%,初中为36.87%,高中(含中专)为16.64%,大学(含大专及以上)为5.78%,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28年,未达到小学文化程度。与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劳动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76年和9.68年相比,分别落后4.48年

4.40年,尤其是与其大学及以上人口比重28.1%和13.9%相比,差距太大。

由于人力资源素质较低,进一步弱化了宁夏的投资环境,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日益减弱,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城市化水平

1、鼓励私人创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既然有丰富的人口资源,就应当尽可能加以利用。不仅是由政府直接出面提供一些社会服务性就业岗位,更主要的就业渠道应该是市场化的,即通过经济的发展自发地引起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那么鼓励私人创业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宁夏的投资环境还不太宽松,主要是小规模的私人投资在技术、资金、社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如果宁夏能在私人企业的融资方面提供更多便利的话,促进私人投资在数量、规模方面的快速发展,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持久的作用。

2、一手抓劳务输出,一手抓培训,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对外输出劳务不仅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要举措,而且通过对外输出劳务,可以使一些农民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亲历都市的繁华,使他们在内心向往城市生活,通过勤劳工作增加收入,逐步适应城市生活,当他们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好时,他们对家乡亲友的积极影响甚至超过政府舆论宣传,因为现实是最有说明力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劳务输出就是创造农民对城市化生活的需求,使他们有离开农村的动因,这是通过实践培训对人力资本的积累。

结合劳务输出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面向城市化,以转移剩余劳动力为着眼点,集中对中青年农民进行各种劳动技能培训,这方面要由政府多出资,也是对长期以来国家对“三农”欠账的补偿。

3、义务教育常抓不懈

篇7:如何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农民工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现象,他们包舍诸多的亟待解决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但是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并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一直以来,由于对农民工住房性质的定位和认识,以及相应配套和保障政策的缺乏,导致农民工住房问题无法根本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而且受到国家、政府的关注。我们也有必要加以研究和探讨,以期农民工住房问题能早日得到较圆满的解决。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工

住房保障

配套制度 前言

农民工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突出问题。农民工是城市中外来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也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力大军的主体。然而,与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巨大的和不可或缺的贡献相比 ,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和居住条件已形成相当大的反差。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农民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最终会影响到城市、乃至城乡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随着农民工问题的日益严重,各级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解决包括住房在内的各种问题,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尚存在差异性和片面性 ,加上现行政策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使政策制定和政策作用效果均存在着局限性。对与农民工相关的住房问题的讨论和认识,对解决问题的结症进行深入探究,并对构建统一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进行理论分析是解决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基础。

一.概述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该确立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保证农民工的基本住房条件,是维护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也是促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我们必须让农民工在这个城市中拥有归属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互动。

2005年,建设部首次将农民工住房问题列入当年建设部工作重点,在2007年的工作部署中,建设部提出,要将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在城市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就业群体。同时,建设部把如何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提高和改善农民工的住房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具体方案正在研究之中。这表明,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

二、关于我国农民工的几点基本认知

(一)农民工的定义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另外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本文认为,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中的“农民工”,应有所特指,它基本是但又不完全是狭义上的农民工。具体可界定为:出乡到乡以外的地区务工、但户籍在农村、家庭户为常住户、其收入主要带回家中、其经济与家庭户连为一体。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占二、三产业过半人数,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二)农民工的特点 1.农民工的流动性比较强

我国农民工群体的强流动性与弱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农民工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按照农业生产规律呈季节性的穿梭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第二,部分农民工虽然长期在外务工,但对于目标打工城市的选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他们经常辗转于不同的城市之间;第三,部分农民工虽然能够相对的固定在某一个城市,但对于合适工作岗位的选择,却存在较大的被动性,他们往往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之间疲于奔波。2.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比较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由于现行的农民工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机制还不健全,以及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不足,所以相对于城镇职工而言,其整体工资收入水平还是普遍偏低。3.农民工的就业分布相对集中

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城镇各行各业之中,与城镇居民相比虽已不存在就业层次门槛障碍,但我国大多数农民工就业还是相对于集中在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等行业领域。调查数据表明,按从事工作的行业分,在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9.53%、15.12%和14.84%;在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3.88%、9.75%、8.22%和1.26%。

三、我国农民工城市住房的居住现状

目前,我国农民工城市住房的居住总体情况比较复杂多样,居住质量亟待提高。宏观看来,城市农民工的居住状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居住分布复杂

城市农民工居住广泛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大型成熟社区、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企业(公司)内部的职工宿舍以及建筑工地的工棚等都居住着大量的农民工。近年来,特别是大中城市廉租住房租金已不再“低廉”,农民工租房已不能按照就近原则进行租住,对租房的区位选择只能越来越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边缘区转移。

(二)居住类型多样

城市农民工居住类型多种多样,有的散居在宾馆旅店或市民家中,有的由企业统一安置于单位内部(宿舍、闲置房)或施工现场。而随着外来人口“常住化”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租赁房屋”居住和寄住“宿舍、工棚”为主。此两类居住类型,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农民工住房的主要类型。

(三)居住质量低下

大量的城市农民工居住在现代化城市的“角落”,这些角落往往是处于旧城改造中的“城中村”、“棚户区”,或者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甚至近郊区的边缘地带。这些“角落”的公共基础设施、交通出行、环境卫生等外部条件一般较差。由于工资收入比较低,大量的农民工只能选择便宜廉租住房,这些房屋的生活配套设施一般很不到位。他们往往几个人或全家人居住在20~30平方米的房子内,生活空间狭小。近40%的农民工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里,地方狭窄拥挤,室内肮脏零乱,除了被褥衣物,几无他物。

四、现有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特点及缺陷

涉及农民工住房的政策规定 ,一方面是一些地方陆续出台的针对农民工住房的有关政策 ,这类政策目前并不多;另一方面是关于农民工问题、和关于住房规定涉及的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从整体情况来看 ,关于农民工住房的相关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不足: 1.1 地方政府规定多 ,中央政府规定少 ,总体重视不够

至今为止 ,中央政府只是在经济政策中强调解决农民工的问题 ,但尚未出台关于农民工住房的专门政策规定。相反 ,由于农民工问题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已经成为突出问题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如 ,2005年 《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生活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2005 ]23 号),2005 年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城务工农民住房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5 ]482号)等。尽管政府 ,特别是地方政府出台了针对农民工的住房解决办法 ,但是与实际对政策需求相比 ,还相差甚远。

1.2 专门的住房规定少 ,一般政策规定多 ,政策作用有限

现行住房政策中与农民工住房有关的政策规定主要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等。我国经济实用住房的政策始于 1994 年。为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住房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体系的规定。2006年河南省政府 《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2006),第二十四条规定: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加强监管 ,保证农民工居住场所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条件。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 房保障体系 ,符合有关规定的 ,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2005年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城务工农民住房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5 ]482 号)明确:对持有 《重庆市流动人口居住证》 且在主城区居住 5 年以上的农民工家庭可纳入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我国廉租房政策始于上世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正式提出是 1998 年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目前 ,这一制度已成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基本保障。但是 ,从目前中央和各地的规定来看 ,是否将农民工纳入廉租房保障对象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从以上分析可见 ,由于现行政策本身及执行存在的不足 ,加上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 ,导致政策对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作用受到限制。1.3 以往出台的政策少 ,新近出台的政策多 ,尚不形成体系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 ,除了国家一般性住房保障政策出台于1990年代中后期以外 ,有关农民工住房的专门规定基本是近几年颁布的 ,包括 2007 年出台的国务院 《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分析其原因 ,一是政府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认识不够 ,还没有将其纳入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考虑;二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和生活问题日渐突出 ,逐渐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相继纷纷出台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办法。进城农民工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 ,是涉及城市居民和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探讨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实现 “以居管人”、“以居定人” 将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制约农民工住房问题解决的症结和要害

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其直接表现出的是住房问题 ,但反映出的是农民工与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利益协调等深层次问题。所以 ,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首要的是要解决农民工的城市定位、及其与既得利益者的关系问题。2.1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定位和认识问题

农民工现象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差异带来的外来人口(包括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一种表象 ,也是由于城市发展建设中对劳动力集中需求形成的巨大引力产生的结果之一。农民工的产生是一种必然现象 ,但是对于农民工以及随之而产生问题的认识却有不同观点 ,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定位问题 ,成为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和根本点。就农民工住房问题 ,涉及到政府是否应承担责任 ,政府究竟应当承担多大责任 ,是否可以纳入城市住房体系 ,如 何统一、统筹解决城乡住房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 ,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已经势 不可挡。2005年南京市户籍人口 58316 万 ,农民工约有113万(含所辖市县),相当于南京市户籍劳动力的1P 2 ,相当于南京市户籍人口的1P 5;截止到2005年5月长沙市区人口约 180万 ,其中来自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约 40 万 ,大约占市区总人口的 2212 %;2005年重庆市主城区人口600万 ,农民工约 150 万 ,农民工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2.2 农民工住房与城市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的冲突问题

尽管住房保障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中心任务之一 ,但是至今城市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在很多城市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农民工移民进入城市 ,不论政府主观上是否将其纳入城市住房保障 ,都直接或间接扩大了住房的需求 ,增加了城市政府的负担 ,处理不好也会降低城市居民的福利。可以从两种可能结果来看这个问题:第一 ,将农民工纳入统一的城市住房保障 ,无疑直接增加了住房保障的需求数量 ,对城市产生压力;第二 ,不纳入统一住房保障 ,任其在城乡交接地带、城中村地带、甚至城市一些露天形成集中居住地 ,这种状况无疑形成了城市新的贫民区 ,也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五、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公共住房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 切实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住房保障体系,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住房制度,并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现有的公共住房体系中廉租房、经济租赁住房、政府统租房等保障房,由于主要是针对城镇居民而制定的,针对农民工而言还存在着巨大的户籍门槛壁垒。为此,需要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民工城镇住房体制,打破城市国有房地产制度对农民工的制度壁垒;建立健全公共住房制度,扩大农民工住房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廉租房的保障范围,适当放宽廉租住房申请的户籍限制,政府同时给予一定比例的租金补贴;建立良好的退出机制,当农民工的经济状况达到一定条件时,应该退出公共廉租住房,鼓励其进行市场租赁;健全与农民工城市住房相关的户籍制度、子女入学制度、公共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和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制度,让农民工能够融入

城市社会生活,享受“市民待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工的积极性与认可度。(二)应坚持“分层次、多渠道、按步骤”的原则

就全国各城市的发展实际而言,不宜追求整齐划一、一步到位的农民工住房解决行为模式。由于各城市间的财力水平、外来农民工数量和农民工就业去向等都不尽一致,所以城市政府不能因为简单机械地响应上级政府政策而不顾实际去大力修建农民工公寓,城市政府间更不能在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上盲目攀比。欠发达城市、农民工数量聚集不多的城市解决本城市户籍中低收入市民的保障性住房就存在较大困难,如果只是简单而机械地去响应上级政府政策,其结果只能是力不从心的办事,令整个城市的公共住房保障问题更加复杂化、矛盾更加尖锐化。因此,我国政府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应坚持“分层次、多渠道、按步骤”的原则,先发达省份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大中城市,后欠发达省份城市、中西部城市、小城镇。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农民工住房保障,在房源的筹措上应拓宽渠道;城市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农民工住房保障工作,从简便易行且能切实保障农民工住房权益的工作做起,等政策时机和财力条件成熟后再向完全市民化住房保障体系过渡。

(三)实行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相结合

有效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应该走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相结合之路。仅仅依靠城市政府一己之力,显然背负不起沉重的经济压力。因此,加强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就成为必须。尤其是农民工就业分布集中的制造业、建筑业、餐饮行业更需要加强行业自律与参与精神。制造业企业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在企业集中区利用支持性土地政策为企业员工建设集体公寓,出租给企业的农民工;对于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居住问题,重点是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对工棚的质量、配套设施等基本居住条件进行硬性规定,推广使用标准化的活动工房;对于餐饮行业农民工的住房问题,重点是对集体宿舍的条件进行规范,制定集体宿舍的条件和标准,明确安全、居住面积等指标。对于自主租赁住房的农民工,可由用工单位发放住房补贴;而对于从事经商贸易的农民工,相对而言他们是经济条件好、未来潜力大的农民工群体,城市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引导他们租房或购房置业。

六、结论

第一,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意义深远,关系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三农问题”,国家应高度重视,争取早日解决问题。

第二,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应充分考虑农民工自身的特点,以免造成房屋闲置、资源浪费。

第三,我们从政府、企业、农民工个人三个角度分析农民工住房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期望达到一种“金字塔”式和谐局面。农民工是经济社会转型期一种过渡群体,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实现,农民工将融入工人或者市民队伍中去。农民工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群体。最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李伟.论农民工的基本人权保障[J].人权,2004,(5)

篇8:如何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化是西北地区实现小康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 城市化发展非常迅速, 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改变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与之俱来的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们潜移默化的生态误区, 耕地的破坏, 水资源严重污染等, 详见文献[1,2,3,4,5]。以下就庆阳市在城市化建设中所存在的一些生态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粗谈浅见, 希望能引起人们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1.1 城市区域的扩展和市区人口的密集化

近几年, 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 使得市区面积不断扩大, 不断向外扩张, 市内地域的不断演替, 原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域不断地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的这种大规模建设大大消弱了周边自然生态群落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作用[1], 城乡耕地面积慢慢减少, 因为建筑需要, 更多的生态植被遭到破坏, 再加上城乡之间较大差距, 如经济、医疗、教育等, 使得农村的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造成了城市人口密集, 也给城市在居住、卫生、教育等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乡村人口却是日趋稀疏。就像是一个连锁反应, 人口密集又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如大量塑料制品的使用引起的白色污染, 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水源造成的污染, 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等, 据调查, 庆阳市居民的人均垃圾年产量为440~480kg左右, 且还在以每年5%~8%的增长率不断增加, 所有这些都在不断改变着城市的生态环境。事实证明, 人口越密集, 经济越是发达的城市或地区, 在其发展过程中,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 破坏越明显, 可参见文献[6,7,8]。因此, 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同时, 要统筹兼顾, 全面考虑, 既要保证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还要兼顾市区及周边环境的生态保护与平衡。只有合理的人口密度, 合理的城市布局, 才能保证城市生态的平衡, 有利于环境的自我调节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进而使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 建议将城市盲目的规模化拓展转变为以生态环境为主题、城乡结合的、规律、有序、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1.2 高层建筑与水泥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建筑的高层化和城市道路的水泥化已成为每个城市的主要特征, 尤其是国内的一线大城市。庆阳市地处西北地区黄土高原, 地势相对较高, 在2003年前后, 全市最高的楼层不过6、7层, 而如今, 仅10年的变化, 已经是高楼林立, 遍地开花了, 道路的硬化面积也随之扩大, 首先高层建筑的施工会破坏和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综合性污染, 建成后也会产生系列污染以及一些难以消除的隐患;其次, 高层建筑容易形成城市洼地, 使高层建筑附近的低层建筑或区域日照严重不足, 视线不好, 而且, 高层建筑的林立还容易形成内部空气污染和辐射污染, 对该区域居民的健康和生活, 以及周围景观和生态环境多产生极大的影响, 高层建筑对气流、温度等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使高层建筑附近的风速、温度等差异非常明显, 不利于原生态环境的保持。大面积、多层次的道路、建筑水泥化缩减了原来的土壤与绿化面积, 严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 使得生态环境变得恶劣, 进而影响到城市周边甚至其他地方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 因为水泥化使得原有生态系统变得及其简单, 使得“城市热岛效应”加强, 从而造成大量物种因环境的变化而灭绝, 使原有生态系统几乎崩溃, 同时也丧失了对周边以及其他地方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造成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3 工业迅速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工业迅速发展是城市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志。庆阳地区因为有长庆油田、西峰油田以及各类大小型煤矿, 近几年来, 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石油化工厂、炼油厂等都逐渐建立起来了, 而且也为庆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效益。但另一方面, 工业区的污染及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也随之俱来, 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对周围农作物, 生态环境, 使水体的自净能力、土壤的恢复能力以及生物修复的能力大大下降, 易造成生态的恶性循环。因此, 合理分布工业区 (绿化、农田、水利和养殖等有机结合) , 合理处理工业污染, 是城市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4 城市绿化只重形式, 不重视效果

城市绿化的主要目的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消除城市建设对环境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现在大多数城市的绿化, 高品位和美观总是绿化所追求的主流。这些城市的大多数绿化区都是以草地或灌木为主, 而且植物品种单一, 绿化范围集中。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越简单, 生态平衡的维持能力就越弱, 生态系统就越容易被破坏;另外, 庆阳市目前的城市绿化主要靠栽种一些银杏、松树等较为稀少珍贵的树种为主, 虽然品种高贵, 但这些树木由于地理因素, 气候原因等长势不够茂密, 树冠较小, 同比之下, 杨树和柳树的树冠是相同树龄的银杏、松, 杉等树冠的好几倍。这样反而会使绿化的作用大大下降, 净化空气的能力也会大大降低。所以, 绿化不但要考虑美观, 更应根据城市的生态气候类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 确定骨干树种, 优化乔、灌、草的组合, 因地制宜地选择抗污染树种。变单一种植为混合种植, 变集中种植为合理分布种植, 变品位种植为实用美观相结合的种植, 突出绿化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环境质量。

1.5 注重经济利益, 缺乏生态环保意识

目前, 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化建设都注重经济利益, 很少考虑生态与环境因素。生态保护和管理工作注重形式, 不够常态化、科学化。比如, 整治污染本该是一项日常工作, 但往往只在“百日行动”、“污染整冶90d”等运动中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城市规划上, 某些管理者缺乏统筹意识, 先建后拆或先修后改等现象屡见不鲜, 对决策上的失误较少深究。另一方面, 各职能部门缺乏合作意识也是造成生态环境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把生态规划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注重科学, 少搞形式, 是减少城市化建设中生态误区的重要途径。

2 结束语

上述各种误区实质上都是人类自我意识首位化所造成的。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 也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人类对自然界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人类一直认为自身是地球的主宰者, 对周围的环境和生物总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进行建设和改造, 并把这些成果作为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贡献。千百年来, 人类不断向大自然索取, 人类的生产活动日益强烈地干扰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 日益强烈地改变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面貌。尽管人类常常获得征服自然的胜利, 但是在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人类得到的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9]。因此, 人类必须要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J].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2]孔永平.兰尖铁矿复垦现状和对策探讨[J].矿业工程, 2004, 2 (5) :41-44.

[3]杨祎.庆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综合评价[J].甘肃农业, 2005 (1) :36-37.

[4]李永亮.浅议小龙潭矿务局小龙潭露天矿土地复垦[J].云南煤炭, 2005 (2) :33-34.

[5]李海波, 李克顺, 李亚东.我国矿业废弃地复垦现状及对策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28) :59-60.

[6]沈鸿飞, 张军, 邱慧珍, 等.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J].2011, 25 (6) :13-17.

[7]岳晓红, 邵旭馗, 李红霞.浅析庆阳石油开采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河南科技, 2014 (4) :193-194.

[8]岳晓红, 邵旭馗, 闫彦宗.庆阳正宁核桃峪煤矿矿区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甘肃科技, 2014, 30 (3) :31-32.

上一篇:德化一中吧下一篇:小兔运南瓜看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