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2024-08-23

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通用6篇)

篇1: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

2.基本要求: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生活目标,培养高尚思想道德情操, 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才智和力量。

二、课程作业和考试安排

本课程由绪论和八章内容构成,一学期上完,课堂教学每周2课时,实践教学每周1学时,3学分。关于具体学时的分配,下到各编各章。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三次随堂作业。

实践教学以课堂讨论、辩论、观看视频、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社会调研等多种方式进行,最后以实践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课堂教学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理解把握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发言、讨论、书面作业等)占20%,期中考试(实践论文)占30%。期末考试占50%。

三、各章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堂教学课时、实践教学安排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激励学生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正确认识“三个倡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2、教学内容: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1)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2)更新学习理念: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合作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

(3)确立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第二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1)思想道德与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2)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第四节: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有助于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摆正德与才的位置,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2)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学好科学理论;掌握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

3、教学重点:

(1)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4)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4、教学难点:

(1)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5、课堂教学课时:4课时

6、实践教学安排:课堂讨论(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重要问题。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教学内容: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的含义与特征;信念的含义与特征。(2)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3、教学重点:

1、理想和信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4、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4、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5、课堂教学课时:4学时

6、实践教学安排:演讲(我的理想)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2、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3)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4)做忠诚的爱国者:①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②促进民族团结。③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

(2)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3)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4)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5)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3、教学重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怎样弘扬爱国主义?(3)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4)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5)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4、教学难点:(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2)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5、课堂教学课时:4课时

6、实践教学安排:校外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教学基本要求: 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作用,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端正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2、教学内容: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人生与人生观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①人生目的: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②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③人生价值。(3)正确认识人生矛盾: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反对拜金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①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②人生价值的评价: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2)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3)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①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认识竞争;正确认识合作;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

3、教学重点:

(1)大学生应树立起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3)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4、教学难点:(1)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人生价值实现的方法和条件。

(2)深切体会和正确处理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5、课堂教学课时:4课时

6、实践教学安排:课堂讨论(大学生应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结合十八大以后中央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廉洁自律的一系列举措,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2、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社会作用(3)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3)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3)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3)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3、教学重点: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3)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4、教学难点: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5、课堂教学课时:4学时

6、实践教学安排:辩论(“道德银行”行不行?)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1、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明确维护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在实践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使大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中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艰苦中创业,在实践中成才;掌握婚姻家庭的道德和法律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2、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公德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①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二节:职业道德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2)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②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3)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第三节:家庭美德

(1)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①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②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2)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②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谨慎对待结婚成家,担当责任和履行义务,正确处理家庭关系,认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营造良好家风,遵守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第四节: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2)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3)追求崇高道德境界: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脚踏实地,敢于担当;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3、教学重点: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2)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4)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4、教学难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5、课堂教学课时:6课时

6、实践教学安排:情景剧(“婆婆、媳妇和小姑”)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历史发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教学内容:

第一节:法律的概念与发展(1)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2)法律的本质与特征:法律的本质;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3)法律的产生与发展: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第三节: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1)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①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④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

(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3)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

第四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教学重点:

(1)法律的含义、特征和本质;(2)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作用;(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4)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4、教学难点:

(1)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2)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5、课堂教学课时:4课时

6、实践教学安排:观看视频(“庭审现场”)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1、教学基本要求: 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主要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明确公民在相关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2、教学内容:

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4)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

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1)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3)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习惯。

第三节: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2)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3、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2)领会法治精神,培养现代法治观念。

4、教学难点:(1)如何增强法制观念、培养法治思维。(2)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5、课堂教学课时:4课时

6、实践教学安排:课堂讨论(如何贯彻“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如何行使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义务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2、教学内容:

第一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1)法律权利

①法律权利及其特征: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②法律权利的分类: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

③法律权利与人权。

(2)法律义务:法律义务是历史的;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第二节: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1)政治权利与义务:选举权利与义务;表达权利与义务;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监督权利与义务。

(2)人身权利与义务: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人身自由权利与义务;人格尊严权利与义务;住宅安全权利与义务;通信自由权利与义务。(3)财产权利与义务:私有财产权利与义务。

(4)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劳动权利与义务;休息权利与义务;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

(5)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宗教信仰权利与义务;文化教育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1)依法行使权利:权利行使的限度;权利行使的方式;权利行使的程序。

(2)依法救济权利:司法救济,行政救济,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自力救济。(3)尊重他人权利:尊重他人权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尊重他人权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不尊重他人权利,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利。(4)依法履行义务:维护国家统一与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 务。

3、教学重点:(1)法律权利(2)法律义务

(3)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4、教学难点: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5、课堂教学课时:4课时

6、实践教学安排:《宪法》学习大比拼

结束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1、教学基本要求: 对本门课程作一理论上的总结,对前面八章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复习,查缺补漏;在实践方面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4点要求。

2、教学内容: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4点要求:

一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

二要崇德修身、砥砺品格,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三要明辨是非、坚定自励,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到择善固守、从容自信; 四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2)复习前八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3、教学重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4点要求;复习前八章教学的主要内容。

4、教学难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课堂教学课时:2课时

6、实践教学安排:总结复习

四、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1日。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8、《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4。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1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篇2: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程名称(英文):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开课学期: 见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学时数与学分: 56学时(4学分,不含实验课时,4学时/周)

实验学时数与学分: 28学时(学分计算并入计算机科学实验课程,4学时/次/周)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或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教学形式: 课堂讲授 + 课外教学 + 实验教学(实验课程实行单列)使用教材:

张德富,算法设计与分析,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8。教学参考书:

[1] T.H.Cormen, C.E.Leiserson, R.L.Rivest and C.Stein,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the second edition),The MIT Press,2001 该书国内已引进,见《算法导论(第二版)》(影印版,中文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M.H.Alsuwaiyel,Algorithms Design Techniques and Analysis,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1998 M.H.Alsuwaiyel,吴伟昶 等译,《算法设计技巧与分析》(中文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Sartaj Sahni著,汪诗林等译,《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王晓东编著,《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 Gilles Brassard, Paul Bratley.《FUNDAMENTALS OF ALGORITHMICS》(算法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注:[1]和[2]两本书为主要教学参考书。

大纲制定者: 张德富、赵致琢、苏 畅(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大纲审定者: 赵致琢(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2.课程性质、类别与任务

“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点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科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属于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算法的基础知识,包括抽象计算模型、算法基本概念、算法复杂性分析基础、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算法复杂性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了解可支持算法运行的抽象机器计算模型,算法的定义和复杂性概念,算法设计的基本技术方法,包括递归与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方法、回溯法、分支限界法以及高级图论算法等,理解并掌握算法复杂性的分析方法、NP完全性理论基础等计算复杂性的基本知识以及完全性证明概要。通过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和从算法的角度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设计算法和分析算法复杂性的基本能力,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评价一个算法,进一步设计出真正有效或更有效的算法,并使之了解算法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发展概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算法知识解决各个学科的实际计算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以及将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础。

此外,配合实验课程的教学,学生应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规范地完成一系列算法设计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相关书本知识,在知识、能力、素质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算法设计与分析”内容的重点是各种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和复杂性分析方法,包括递归与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方法、回溯法、分支限界法,以及高级图论算法、时空复杂性的分析方法、NP完全性理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教学活动,使每一个学生较好地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具备对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有效算法并编程实现这些算法的能力。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如下知识点,其中,属于重点的内容用黑体标示,今后教学改革拟增加的内容用“{„„}”标示,部分非重要内容用括弧标注为“一般了解”: 基本概念:问题;抽象计算模型;算法的概念;算法正确性;算法效率;问题下界 算法的评估: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分析;算法的最优、最差和平均效率;渐近复杂性符号和基本效率类型;非递归算法的数学分析;{概率分析(一般了解);分摊分析(一般了解);算法的经验分析;算法可视计算方法}; 递归:递归设计;递归算法转非递归算法;递归算法的设计实例;递归算法的数学分析,{三种求解递归方程的方法};

分治法:分治法的基本思想;分治法设计的特点;分治法的时间复杂性;分治法的应用(大整数乘法和Strassen矩阵乘法;棋盘覆盖); 基本的排序算法及其复杂性分析:插入排序;堆排序;快速排序;排序算法复杂度分析及其比较(此处的教学重点在于算法分析,透过算法分析从中深入了解算法的特性,进一步揭示设计更为有效的算法的思路和途径); 动态规划方法:动态规划的基本要素(含最优性原理);矩阵连乘问题;0/1背包问题;装配线的调度问题;最长公共子序列;

贪心算法:贪心算法的基本要素;背包问题;哈夫曼编码;活动选择问题;{贪心算法的理论基础(一般了解)};

回溯法:回溯法的基本思想;装载问题;0/1背包问题;旅行商问题;批处理的作业调度问题;n皇后问题;子集合问题;回溯法的效率分析;

分支限界法(分支定界法):分支限界算法的基本思想;装载问题;0/1背包问题;旅行商问题;批处理的作业调度问题;分支限界法的效率分析;

网络与高级图论算法:最短路径问题(Prim算法;Kruskal算法;Dijkstra算法;Warshall算法和Floyd算法);最大流问题(Ford-Fulkerson标号算法等);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算法等);{匹配问题及其求解算法}; 问题的复杂性:NP完全性理论基础(P类与NP类问题,NP完全性问题及其归约;NP完全性证明;典型的NP完全问题);{ 如何求算法复杂性的下界(一般了解)}。

4.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建议和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大多数研究都与算法紧密相关,因此,高起点的算法理论基础逐步成为了高素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应该具备的必要的理论修养。设计算法的目的是要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问题要求能设计出有效的算法。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一个问题求解质量和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算法设计的质量。因此,算法设计与分析的重点是掌握算法的概念和基础理论,运用数学工具分析问题,从计算方法的角度如何给出非数值计算问题的计算方法、采用算法设计的常用方法设计算法,掌握分析和估计算法复杂性的方法,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介绍算法的基本概念时,应该着重介绍计算模型、算法的概念、考察算法的角度和算法评估的标准、复杂性分析的方法以及算法研究的目标与实际问题的关系;

第二,在介绍一些数据结构已经学习过的排序算法时,不应过多强调算法设计,而应该重点结合算法分析技术,用分析的方法评价算法的优劣,从分析结果得到设计更优算法的启示。在介绍高级的数据结构时,重点应放在对数据结构的复杂性分析上;

第三,在介绍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例如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方法、回溯法与分支限界法)时,应该通过对大量经典问题的算法设计与分析,使学生逐渐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技巧,并特别注意各种算法的比较分析。例如,递归与分治、贪心与动态规划、回溯与分支限界;

第四,在介绍NP完全性理论时,应该着重从问题的分类以及各类问题的性质、相互关系入手进行研究,揭示问题的本质,从而为算法的设计提供方法指导。另外,应该着重掌握问题的转化及NP完全性理论的有关证明思想;

第五,在介绍线性规划问题及其相应算法时,应该着重介绍该算法的应用;

第六,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或最新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思想,结合到教学过程之中,鼓励和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方法。第七,鼓励教师结合学科范型(也称范式),将学科方法论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对教师暂不作基本要求),以帮助学生建立与“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内容相关的科学的思想方法。

5.课外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课外教学内容和形式主要由学生阅读经典教材,任课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践环节等几部分构成。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完成教材中所有的习题。学生应在任课教师的帮助下,认真听课,反复思考,大量完成作业,在学习中反复进行阅读、思考、做习题,通过阅读、思考、做习题、分析、联想、概括、归纳、总结等多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

任课教师(包括助教)每周安排1次辅导、答疑,每次2小时。每次辅导、答疑至少应有一位教师参加,一般不得合并执行。主讲教师应批改全班学生作业量的5%,参加辅导、答疑的次数不少于总次数的1/5,以掌握教学的效果,调控教学进度。

课程对学生作业的质量要求是:正确、简洁、规范。

要求做题正确,意味着学生必须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不掌握,就很难正确解答问题,这是对学生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要求做题简洁和规范,意味着在正确解题的情况下,不应该存在“拖泥带水”和“东拉西扯”的问题,书面表达简练、规范,与教材中例题求解的表述基本一致。这些,正反映出学生在这方面训练有素,这是对学生素质的考核。

6.课程的实验教学

实验课程将安排一些有代表性的上机实验单元与本课程相呼应,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学科特点,进一步认识理论、抽象、算法设计等三个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对学科范型更深入的体会和认识。它要求学生从分析问题出发,利用所学的算法设计技术去解决某一实际问题。通过实验工作,借助程序设计语言,掌握运用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生应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规范地完成各项实验。通过实验工作,借助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并实现算法,进一步掌握运用数学工具,分析问题,提出求解方法,设计算法,分析算法的复杂性,对算法进行科学的评价等方面得到严格的训练。

实验教学按照实验单元进行,一个实验单元完成后或相近内容的一组实验单元完成后,每一个学生要撰写和提交实验报告。任课教师应依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完成实验的情况,在学期结束时给出学生该门课程的学术评语和成绩,并与四个学年所有实验课程评语一起,最终产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出综合评定的学术评语与成绩。学术评语应着重从发展的眼光和视角,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按照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规范地完成实验单元,较好或基本掌握了实验教学的内容。

在实验课程单列之前,课程的实践环节拟安排28学时(实际执行7次共7*4=28学时),教学内容由大纲确定,实验课程单列之后,实验考核成绩单独计算,不计入课程考核成绩。各实验单元和内容如下:

实验单元一:用贪心法求解一个具体问题的实验(程序实现); 实验单元二: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一个具体问题的实验(程序实现); 实验单元二:用回溯法求解一个具体问题的实验(程序实现); 实验单元四:用分支限界法求解一个具体问题的实验(程序实现); 实验单元五:用高级图论算法求解一个具体问题的实验(程序实现)。

上述五个实验完成后,每个学生应提交二个实验报告。前三个实验完成后提交一个实验报告,后两个实验完成后,提交一个实验报告。

7.考核的方式方法

课程结束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课堂考试时间: 3小时(180分钟)

考试命题: 任课教师命题,教研室分管该课程的负责人和分管教学的系副主任审题; 课程考试的命题内容要从大纲的要求出发,围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和教学要求,着重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范围为除了最后一周教学的内容外,其他大纲确定的知识点都在考试范围之内,课程考试的试卷命题范围不得免除期中考试已经考过的内容。试卷中不少于85%的内容应来自课程重点内容的范围,不少于10%的内容应来自课程非重点内容的范围,要求学生全面复习,以达到系统掌握,全面考核的目的。试卷的题型要力戒避免文科标准化试卷的题型,避免出现简单概念问答题和简答题。试卷题目数量一般为5、6、7题,以优秀学生在全部会做的情况下正常书写速度能够在120分钟内完成为宜。试卷题目数量的减少与全面考核的目的并不矛盾。由于考核的范围是明确的,只要教师不透露题型和范围,学生就必须全面复习,这样,即使题目不覆盖某些教学内容,也不会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

随堂监考授权: 主讲教师和助教

篇3: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研究中的经典话题, 也是争议不断的难题。如果从德国的洪堡和英国的纽曼算起, 这种争论已持续了两百多年, 并且学术界对此争论的热情不减。据不完全统计, 2001~2011年这10年间, 我国学术界关于“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论文超过500篇。与大学中科研与教学关系研究的丰硕成果相比, 中小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不多, 国内“教育科研方法”之类的著作和一些论文虽也论及了中小学科研对教学的影响, 但很少涉及中小学科研与教学相互作用关系的讨论。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搜索所得, 仅有史林波、章晓炀等老师关于“中小学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研究”, 而该研究也主要是个案研究, 从理论上说明中小学科研与教学相互作用关系的论文极少。

教育部制定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都在“反思与发展”这一主题中给教师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即教师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 不断进行反思, 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 进行探索和研究”[1]。这实际上是以专业标准的形式确立了“研究”在教师角色中的地位。但是, 在中小学, 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是中小学的主要任务, 科研则是不务正业;有的教师则热衷于脱离教学实际的科研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有的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犹如“鱼与熊掌”, 不可兼得。对教学极其狭隘的理解和对中小学科研实质的误解遮蔽了中小学科研与教学的真正关系。我们认为, 科研作用于教学而形成了“学术的教学”, 教学反作用于科研则产生了“教学的学术”, “学术的教学”和“教学的学术”是理解中小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基本视角。

二、学术的教学———科研对教学的影响

学生、教学内容 (课程) 和教师被视为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亦是我们分析科研对教学影响的基本框架。从学生的视角看, 科研通过促进中小学教学的创新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教学内容上讲, 科研是中小学课程开发的基础性条件;从教师的角度看, 科研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性的集中体现。科研所造就的是“学术的教学”, 具体来说就是造就更有学术气息的课堂教学、更有学术含量的课程资源以及更具学术声誉的教师地位, 下面分别阐述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1. 科研通过教学创新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研意味着知识创新或者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对于中小学来说, 科研的任务既包括教育理论的创新, 也包括对已有知识的创造性应用, 具体是指教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 (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来改善教育教学工作, 促进教学创新, 从而实现“有智慧地从事‘教育实践’”[2]。以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广泛阅读、深入反思为主要特征的科研不仅能使教师更好地选择、组织和传授教学内容, 还能选择、运用更好的教学方法, 甚至创造出更具适切性的教学模式, 从而让教学变为创造性教学, 并通过创造性教学来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例如, 特级教师、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李吉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持续的教学实验, 总结出了情景教育的理论与模式, 该模式以学生为本, 为儿童发展拓宽了思维空间、想象空间与活动空间, 在发展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以科研改善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发展的思路是科研影响学生发展的基本路径。

2. 科研有利于教师的课程开发

虽然中小学的课程开发远不及大学那样突出, 但课程开发对于中小学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一, 不少中小学意识到自主开发适合本校学科教学的课程资源之重要性, 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 长期以来缺乏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 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民族地区学校输送的大量课程资源由于教育文化环境和教育实践主体的差异, 使得优质的“东部资源”难以适应西部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 因此, 东部资源的本土化改造和本土资源的开发成为很多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第二, 很多中小学将民俗民间文化或少数民族文化带进了课堂, 学生通过学习地方民俗或民族文化课程, 了解丰富的民俗或民族传统文化资源, 认识自己赖以生活并维系自己生命之根的乡土文化, 从而增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并以此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第三, 课程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学科目以及内容这一显性的层面, 而扩展到隐性课程, 即“并不见诸于教学计划, 亦不一定与学科相联系, 且非直接由教师所传授, 而是学生通过学校文化的其他部分所学习的内容”[3]。这三个方面的实现都需要强有力的课程开发能力, 然而, 只有科研水平高的教师才更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 也正是科研水平高的学校才可能编写和开发出高水平的学科课程资源、乡土课程和隐性课程。

3. 科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长期以来备受非议, 从教师资格证与医师资格证、律师资格证的获取难度就可见一斑。皮亚杰早在1965年出版的名著《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就指出:“跟以上这些情况相对比 (与律师、医师、工程师和大学教师的专业性相比, 引者注) , 中小学教师就缺少这种可资比较的学术声誉。”[4]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制度已使得教师“根本不知道有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可能。”[4]为什么科研能成为提高中小学教师学术声誉的重要途径呢?中小学科研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系统化反思过程, 其结果不仅产生了改善实践的研究成果, 而且让教师自觉地从“经验型”走向“经验—理论型”, 进而走向“学者型”, 从“教书匠”走向“专家型教师”, 进而成长为“教育家”。这一变化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地位和学术声誉提升的过程, 而科研正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催化剂。为何中外许多教育家如杨贤江、陶行知、陈鹤琴、晏阳初、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福禄倍尔、第惠多斯等都是出现在中小学?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小学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开展实践性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验, 而在实验和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教育理论的教师自然就成为了教育家。可以说, 科研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乃至成长为教育家的基本条件。

三、教学的学术———教学对科研的作用

相比起来, 人们更容易想到也更容易理解科研对教学的影响。事实上, 根据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 科研对教学的影响越大, 相应地, 教学对科研的影响也越大。当一所中小学的科研对教学产生实际性的影响和明显的效益时, 其教学对科研的实质性影响也愈明显。中小学教学能对科研产生哪些影响呢?

1. 优秀的教学就是教师的实践教育学

国际著名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学本身就是优秀的教学”[5], 反过来能说优秀的教学就是教育学吗?答案是肯定的。优秀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师的实践教育学, 不仅如此, 它还是有生命力的理论教育学之源头。一般来说, 优秀的教学至少包括优秀的教学思想、优秀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 而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本身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需要专门学习和钻研, 至于要在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就更非易事了, 不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探索, 还必须进行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修正。优秀的教学就是一项艰苦的研究, 是具有一定理论意识的教师用反思的眼光去审视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和形形色色的教育理论, 进而使其教育实践上升为实践理论的过程, 至少, 其结果所构建的就是教师自身的实践教育学, 如果再前进一步, 所构建的可能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学。教师通过优秀的教学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实践教育学, 从而在教学及其反思中实现了科研的价值。

2. 课程开发是一项特殊的科研

课程开发使教师不仅是现有课程的执行者和消费者, 而且还是现有课程内容的反思者和修订者以及新课程的设计者和生产者。教师一方面要修订现有课程内容, 一方面还要设计新课程的目标体系、确立课程内容及其逻辑联系、编写课程教材、实施、修订和完善课程等, 再加上校本课程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使命, 使得课程开发成为一项严肃的、复杂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知识工程”。以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为例, 就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情境模式”[6], 教师选择哪一种模式来进行课程开发呢?根据什么理念和依据来选择呢?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模式选择上会有差异吗?隐性课程的开发有什么模式可遵循吗?……对这些问题的询问和解答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而且是面向实践的、深度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课程开发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其核心的成分是科研, 一方面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 学生是科研的源泉和动力

教师的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 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与学生交往的生活世界去寻找, 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情境中去寻找, 去倾听, 去交往, 去关心, 去反思。在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5]。学生是教育学的源泉, 学生的成长是教师科研的动力。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与碰撞。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最强烈的时候, 教师常常可以在学生的好奇心中产生新的灵感, 形成新的课题, 尤其, 当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追问的时候, 不仅可以深化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有时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 甚至是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教育学问题。一方面, 教师越是能创造出活跃而自由的课堂氛围, 就越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也越能从学生那里获得灵感;另一方面, 教师也要意识到与学生之间同样可以进行点燃智慧、启迪心智的对话。在真正的哲学或科学讨论中, 学生照样可以发言, 而且很可能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甚至可以弥补教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认知困境。

四、中小学科研与教学和谐共生的条件

“学术的教学”与“教学的学术”把科研与教学完美地统一起来, 为此, 我们似乎可以很轻松地说中小学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双向互动的关系。其实, 这种关系并不是直接的, 其中介是教师与学生的学习, 这种关系也不是自然生成的, 而需要一定的条件。从大的观念环境看,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观念已经得到了许多中小学教师的认同, 有的学校还把科研兴校 (强校) 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或者办学战略, 这实际上为科研与教学的双向互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是, 如果要真正地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和谐共生, 伦理、意识和机制都是必须的条件。

1. 伦理条件

教学的最高伦理是对学生的发展负责, 科研的最高伦理是对真理的孜孜追求。中小学科研所探索的恰恰是关于学生发展的真理, 因而中小学教师就更容易把教学和科研很好地统一起来。如果说教学是教师的天职, 而科研则是使教师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的助力器。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师势必会不断探索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方法, 而真正追求真理的教师也势必能探索出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方法, 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革新。因此, 只有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才可能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和谐共生, 才能把对真理的虔诚与对学生的关爱完美地统一起来。

2. 意识条件

现实中, 许多中小学教师把科研当作高不可攀的事情, 把自己的职责就限定在传递真理的范围内, 而未能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是真理的追求者, 是教育理论的创造者, 是教育实践的变革者。教师应意识到优秀的教学本身就是实践教育学产生的土壤, 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持续反思以及对新教学方法的不断尝试是教育理论产生的基本条件。教师如何能意识到这一点呢?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广泛地阅读, 一方面深入阅读中外教育史,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和教育理论成果都产生在中小学的史实有利于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另一方面是阅读同时代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史和教育理论创造史, 同时代榜样的力量可以强化自己的研究意识, 激励自己潜心科研。

3. 机制条件

中小学可以建立相应的机制来保障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和谐共生。第一,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科研领导机构, 具体负责教师科研的指导、检查和督促, 从形式上让教师感到科研工作在学校里的重要性;第二, 学校可以制定《面向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教师科研行动计划》, 鼓励教师从事以改善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课堂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科学研究, 鼓励教师开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建设符合学校需要的课程教学资源, 并对这些研究给予相应的资金、团队以及时间等方面的支持;第三, 学校可以制定健全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对取得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师进行奖励, 并使其在晋升职称、参加培训等方面具有优先权。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6.html.

[2][英]普林.教育研究的哲学.李伟,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张楚廷.教学论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傅统先, 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1.

[5][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篇4: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碰撞与反思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设计 教学实际 反思

作为市级公开课,指定授课文本为《廉颇蔺相如列传》。该文见于高教版职高语文教材基础模块第六单元。因为是篇老课文,比较熟悉,按照自己平时对文言文的教法,对该文本的教学需4课时才能上完,第一节课时主要是朗读课文、梳理字词、整体感知。但在该教材中,这篇课文被安排为课内自读课文,这就意味着一节课就要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说实话,绝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有心理障碍的,尤其是职高的学生,这种畏惧心理绝不亚于对外语的学习,用“谈古色变”来形容绝不为过。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想只能让学生在课前多花时间了,于是马上就给学生布置了预习内容,要求学生能基本读懂文章的大意。认为该文属于比较浅显的文言文,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课文注解也很详尽,语言障碍相对比较少,只要学生认真阅读,基本是可以读懂的。

最后,在认为学生已做了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笔者借鉴并套用教改前沿老师的教学模式,以新课标准为理念,以“让学生抬起头来,个个动起来,在热情参与下有所收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导思想,制定并拟用了如下的教学设想与过程(有课件):

本节课的整体思路:

读课题(入课)——断课题(切入)——断句子(引内容)——扩句子(识内容)——讲故事(识人物)——写对联(炼主旨)。

第一步:开门见山,由课文题目直接进入新课的学习。

(课堂实录1)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也看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廉颇蔺相如列传》(齐声)

师:大声点!

生:《廉颇蔺相如列传》(齐声)

反思1:

设计目的:一是为了入课的自然。现在有很多公开课的导入真是不敢恭维,听起来很是别扭、牵强,根本起不到入课的目的。二是为了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为下面学生的踊跃发言打基础。因为是高一新生,初来乍到,加之有领导、老师听课,难免要紧张。三是为了在一开始就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尤其是古文教学的课堂更需要这种营造。

第二步:继续由文章题目切入课文。

(课堂实录2)

师:断成三节读出来!

生:廉颇∕蔺相如∕列传!(齐声)

师:断成两节读出来!

生:廉颇蔺相如∕列传!(齐声)

师:好!为什么这样断?

生:“廉颇”和“蔺相如”是两个人的名字,“列传”是为他们两个写的传记!(齐声)

反思2:

设计目的:合理断句是诵读、理解文言文的最主要的方法与必由之路。设计目的有二,一是以此作为本课教学的切入口,因为本课所在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古诗文的诵读,而诵读又是学习古诗文最重要的一种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很好的佐证。这样切入角度既小又巧也自然;二是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做准备,后面要介绍《史记》。

反思3:

以上这两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顺利的实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第三步的设计是由老师准备了比较难断又能串联起整篇文章三个故事的九个文言句子,在屏幕上打出,让学生继续断句,在此基础上叫学生就这九个句子进行连缀,变成三个完整的故事并分组讲出。设计第三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强调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与教学过程的缜密性。还有:一是进一步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因为只有读懂课文才能由几个句子连缀成完整的故事并讲出来。二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是体现学生的合作意识,因为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分组选代表准备故事、讲故事。

(课堂实录3)

师:恩,不错。老师还从这篇课文中找了几个比较容易断错的句子,来考考同学们,了解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和断句能力,好不好?

生:好!(热情很高)

(老师放PPT)(正确的断句如下)

1.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2.使人∕遗∕赵王∕书。

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的。

4.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5.其势∕必不敢留君。

6.臣头∕今与璧惧碎于柱矣。

7.召∕有司∕案图。

8.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9.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反思4:

但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临时改变了以前的教学步骤,由对课题的断句直接进入了分组准备故事、讲故事的环节。因为笔者担心学生在断句中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导致时间不够用。说实话,笔者是很怀疑我们职高学生是否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的。这样,就留下了一个问题,正如评课时教研员说的那样,给课题断句的目的是什么?是的,听课者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也都会认为本课会以断句引向深入。

第三步(实际教学中的第三步):分组准备故事、讲故事(此做法是我在某老师的新课改市级公开课上学来的,目的是让学生人人参与。稍有改变)。

对本环节的设计是:对课文中的三个故事做了难度阶梯处理: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只要求学生能讲出故事梗概;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要求学生讲出细节,讲得生动;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用四字短语串联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以老师提问的方式穿插讲解典型重点的文言词句,朗读重点段落,突出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反思5:

没想到在第一个故事中就出现了问题:虽有七嘴八舌的讨论,但没有效果,连发言代表也没有选出,在没有人主动站起来的情况下,笔者只能指名道姓地请人讲,讲的过程即使是在老师提示的下也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好几次都出现了冷场情况。启而不发,疏而不通。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但教学内容毫无进展。不通则变。笔者只能用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中草草结束这一环节的教学。耗时25分钟,距离下课时间只剩下10分钟了。原先设想讲解的文言词句、朗读重点段落的教学点也基本没有涉及到。所以笔者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基本是失败的。究其原因,一是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估计过高,在这个过程中,给笔者的总体感觉是学生基本没有预习。二是对学生的文言基础估计太高,这篇文章是属于比较浅显的文言文,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课文注解也很详尽,语言障碍相对比较少,这也许是教材之所以把它编在自读课文中的主要原因吧?所以笔者想只要学生认真阅读,基本是可以读懂的,但实际上学生可能真的读不懂。三是笔者的课备的不够充分,因为是篇老课文,所以从心理有点轻视,加之时间仓促。四是自己即时处理教学内容、方法的能力还很欠缺。在评课的时候,有老师建议笔者应该在课前把译文印发给学生。这点笔者也想到了,但笔者认为如果学生有了译文,那文言文的教学就又会变成现代文的教学了,尤其是在这样的公开课中,学生的眼睛可能只会放到译文上。当然,学生手上有了译文,教学过程可能会很顺利,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或冷场的情况,教学可能会变得比较完美,但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可能会因此大打折扣了。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第四步:由学生串联起这三个故事,并体现这三个故事的关系,以突出能力目标。

反思6:

由于时间关系,只能是由老师讲解了。

过渡1(四五步之间):三个故事,一篇文章,二个人物。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廉颇蔺相如是怎样的人,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与品质呢?

第五步: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反思7:

这点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概括说明。但在此环节设计的做人情感目标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展开。

过渡2(五六步之间):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性强,可以当小说来读,它选自《史记》(学生齐声回答)

第六步:简介作者及《史记》。

由课文的故事性、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引出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简单介绍,呼应开头课题断句中的“列传”。进而激发学生课后阅读《史记》的兴趣。

过渡3(六七步之间):蔺相如廉颇,一文一武,“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有此二人,乃民之福、国之幸也。故,我们有必要写对联以颂之。

第七步:提炼。

结合课文为廉颇蔺相如写一副对联。

反思8:

试图通过写对联的方式对其人其事其课做总结性的提炼。这一步是笔者设计的整节课的高潮部分,也是想出彩的所在。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对写对联很感兴趣,可以做到读写结合,听说并举,全员参与。安排10分钟的时间。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只能在下课铃声中由笔者自己在屏幕上打出事先准备好的对联了。将相和(横批) 相如有勇多谋入强秦不辱使命(上联),廉颇知错能改顾大局负荆请罪(下联)。

第八步:作业。

以练习题的形式检查巩固文言词句。

总体反思:

一节课课就这样匆匆地结束了,笔者摇着头走出了教室。应该说,这是一堂失败的公开课。究其原因,表面是内容安排过多,备课尤其是备学生不充分;深层的原因是囿于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羁绊,囿于对新课标教学方法与模式的不认同和不适应,囿于内心深处对表演课的排斥,囿于自读课文的束缚,囿于已经成型的多媒体课件的限制等等。

篇5: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

1、课程与教学目标概念

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响。

2、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

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类型

美国学者艾斯纳认为应该确立行为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种类型。

(二)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1、行为目标的含义与功能

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2、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有关理论。

第一,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

泰勒认为课程目标必须指明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主张用行为方式表述课程目标,把学生行为分解为细的行为,把课程目标分为具体的学习行为,他提出了确定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主张用行为变化来确定课程目标。

例如,关于阅读可以规定“学生能用普通话郎读、不读错字,能比较流畅朗读,能在朗读时读出感情”等等都是具体的行为目标。确定行为目标有三个要素,要有可观察的行为(如流利地读),要有行为发生的条件(环境因素、人的因素、一定的时间内),要有可接受的行为的标准(例如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加减法)。

第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各领域又分成各亚类。使各类教学目标之间有明显的层次性,容易区别,便于教师具体操作。

3、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包括目标分解、任务分析、起点确定、目标表述以及系统化、层次化等几个环节。

4、我国对行为目标的研究

(三)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

其理论源于美国杜威,认为课程目标不是先在的,而是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中倡导和传播。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象行为

目标那样重视结果。生成性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四)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遭遇中每一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注重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的表现。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它与生成性目标有密切关系。

(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

教材91页中写明了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四有新人。

可见,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转变体现在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表现为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的特色,全瞻社会又关爱个体。

篇6:纹绣教学计划与大纲

划(大纲)

宝鸡***职业培训学校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生全面了解纹绣师专业的理论知识内容,熟练掌握本职业的操作技能,达到基本独立上岗的水平。就业方向:纹绣讲师、美容院专业纹绣师、整形医院专业纹绣师、自主创业等。

二、学习内容 飘眉

1、纹饰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流行趋势分析

2、纹绣飘的区别

3、飘绣的适用人群

7、各种脸型与眉型的搭配

8、实际操作流程,示范

9、学员纸上线条的排列练习

4、飘眉的工具选择及前期准备工作

5、色彩学在飘绣中的应用

6、一般眉型、唇型设计、眼睫毛的设计

7、特色项目

8、纹饰玄学——六度空间开运飘眉解析

9、改眉、转色

10、学员在真人仿皮上的操作练习

11、学员真人操作练习,3—6个模特

12、飘绣项目在市场上的运用

13、纹饰美眉常见十大问题和处理方法

14、立体绣眉

15、洗眉、眼线的技术

16、飘、绣层面分析

17、辨别个性配色

18、纹绣营销

19、激光洗眉、纹身操作及注意事项 飘眼线

1、眼部美学的认识

2、眼线的设计

3、眼线示范教学

4、浮彩眼睫毛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5、纹、绣眼线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技巧

6、分析适合做眼睫毛的人群 飘唇

1、唇形的认识(从唇形美、色美、韵味美三个方面分析讲解)

2、唇型的设计

3、唇型与面部各部位的配合

4、分析合适做炫染彩唇的人群

5、炫染彩唇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6、漂唇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6、漂唇:真人实操

•唇部发乌发暗如何转为明亮、艳丽的颜色 •如何修改花唇及纹绣失败后的唇 •纹饰唇部并发症的解决方案 纹身

1、纹身发展史、操作流程及术前后注意事项

2、单色纹身操作

3、色彩纹身操作

4、纹身部位的选择及禁忌

5、纹身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上一篇:现场实践教学期中总结下一篇:2024海兴三中中考百日誓师大会校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