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2024-06-06

原材料(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共14篇)

篇1:原材料(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原材料(不合格品)管理使用制度

一、原材料入库后,按指定的位置整齐堆放,立牌标识。

二、固体原材料的使用应遵循先入先出,由外至内,由上至下 的原则,以免材料过期,便于统计。

三、液体原材料的使用要做到每桶使用完后再开起下一桶。

四、每个产品生产结束后,应将未使用完的原材料放回原位置,拆开的原料应称量标识,并封装放回原位。

五、产出的半成品,未足包装量的应称重标识,放到指定位置。

六、已配好的原料因特殊原因不能生产,应将其装袋封口,并

称重标识,表示内容:配方、重量、日期,并放在指定的 位置立牌,作好记录。

七、产出的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质检部,破碎、称重、装袋、标识、立牌、记录,等待处理。

八、每个班的回料应及时破碎使用完,因工艺问题不能使用完 的应交代给下一个班,如果是最后一个班,应破碎、称重、装袋、标识、立牌、记录。

九、未做到的第一次罚款20元,第二次40元,第三次60元,依此类推。原材料责任人是配料,不合格品责任人是班长,立牌责任人是库管。

篇2:原材料(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不良品类型

1.IQC发现原材料不良,开立进料不合格品处理单 2.IQC主管判定

3.不良品判定结果:代用、选别、退货 4.代用产品按代用方式入库

5.选别:确定选别方式、选别后的合格品入库 6.退货:由采购安排退回供应商

7.以上三种判定,结果均需通知到采购部、生管部和仓库

1.IQC发现原材料不良,开立进料不合格品处理单 2.IQC主管/工程师SQE/IQC判定

3.不良品判定结果:代用、选别、退货,返工,返修,让步接收等 4.选别:确定选别方式、选别后的合格品入库 6.退货:由采购安排退回供应商 7 返工: 不合理地方返工处理 返修: 即时解决处理不合格品,区别返工.9.标示,隔离,追溯,及时跟进等

以上种种判定,结果均需通知到相关部门等!

1)来料Lot Out的处理:

检查员判定Lot Out的部材,担当QE要及时确认不良品,并作出最终的判定,对最终判定NG,需要立即与供应商或客户进行反馈处理,并在规定时间内给 出处理意见。对于难以处理或处理不动的Case,请市场或采购联络处理,以满 足生产的需求。2)CA物料的处理:

对于Lot Out的部材,在与供应商或客户交涉未果并生产紧急的部材,需要CA的 部材,需要召开MRB会议,形成MRB决议,并安排好在部材投入前将不良品选出

(如制定选别的方法、选别的流程、选别要点等)。必须保证生产线投入的部材 为良品。

3)生产线来料品质异常处理:

对于生产线来料的品质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对于异常频发的部材,需要及时 确认在库品是否有同样的异常,如果有异常,则对部材进行及时的隔离并做相应 的处置,以保证生产的顺畅。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0 目的: 规范不合格品的控制管理,防止不合格品被用于产品生产。

2.0 范围: 适用于进料、制程、出货、客户退货等阶段产品。3.0 定义:

不合格品:检验批量不 合格品。

特 采:临时降低检验产品的品质判定标准后,检验判定合格。选 别:降低被检验批的接收水准后,判定合格,但需挑选使用。4.0 职责:

品 管 部:制订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实施检验判定和状态标识及记录。

采 购 部:负责联系供应商,实施退、换、补货及扣款作业。

生 产 部:负责产品的制造、包装、标识、送检,执行自主检验和判定。

仓 库:负责产品的送检和出入库记账作业,提出在库复检和报废申请。5.0 工作程序:

5.1 进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5.1.1 进料检验不合格批:

A.IQC根据检验状况开出《来料检查记录表》转相关单位会审,最终决定如何处理该检验批。B.特采:若生管处或生产部因生产或交货急需,且经生产部加工后可以不影响客户要求的品质时,可以判特采使用。

C.选别:若生管处或生产部因生产或交货急需,可判选别使用。D.退货:将该进料产品全数或部分退还供应商。E.其它:说明“扣款或计工时”等情况。

F.根据《来料检查记录表》中的最终判定结果,IQC必须在《收货验收单》、《进料检验记录表》

和《来料检查记录表》中注明最终判定结果,并立即对检验批做检验状态标识。采购及时知会供应商,IQC还须跟催供应商改善对策的回复和改善效果的确认。仓库立即办理点收、入库入账或退货手续。

5.1.2 制程中发现的进料不合格品:

A.生产部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或选别使用后剩下的进料不合格品,必须与制程产生不合格品分开包装标识,并记录于各生产阶段相应的《工作日报》中。经IQC检验确认后由生产部班组开具《退库单》入库。

B.IQC检验确认后,立即做检验状态标识,并在《退库单》上签字。

C.仓库仓管员办理入库入账手续,在适当时开出《外购材料退货单》通知采购和实施退货]

有公司是这样处理的了,1. 有仓管员收到原材料通知IQC,IQC检验并记录在《来料检查日报》中,经判定不合格的有IQC加盖“不合格”印章,并填写《来料检验拒收报告》上报部门负责人;

2.仓管员将不合格品原料放置到“不合格”区存放

3.品质部负责人收到拒收报告后组织相关人员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再次确认,经确认不合格后通知与之相关联的生产部,品质部,营业部。采购部协商处理,有必要时有采购部联系供应商进行处理;

篇3:锂电池企业不合格品管理

造成质量波动的原因有6个:人、机、料、法、环、测, 即5M1E。锂电池制造行业由于受到5M1E因素的影响, 必然会在原材料采购、电池生产过程、出厂检验等环节产生不合格品。不合格是指“不符合有关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及其他特性的要求[1], 此为广义的定义, 狭义的不合格品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中不满足要求的产品。加强不合格品管理, 一方面能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对保证产品质量, 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产品质量作为新能源的锂电池行业生存的保证, 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 这就要求企业高度关注产品质量, 关注质量管理与控制。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作为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工作内容, 其各项工作实施开展的全面性、科学性、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锂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产品, 具有重量轻、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允许的工作范围宽、低温特性好、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优势, 但同时又具有制造过程繁杂, 生产环境及存放条件要求高, 半成品不易存储等缺点。这就对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若处理不当, 将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增加生产成本, 降低产品质量。

本文旨在结合锂电池生产管理特点, 分析此类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管理和控制存在的问题, 从机构设立、制度完善、管理精细等方面提出不合格品的管理工作建议, 希望对企业的不合格品管理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1 锂电池企业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ISO9001:2008中第8.3条的规定:组织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 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2]。

由于对体系标准中不合格品控制要求的了解不够深刻, 导致部分锂电池企业不合格品的管理出现漏洞, 无法全面正确地实施不合格品的管理,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1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不严谨

部分锂电池企业在发现不合格品后, 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记录、审理和处置, 但对不合格品报告单的填写却不够重视, 经常出现不合格现象描述不详、原因分析不到位、纠正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导致纠正措施无效, 相类似不合格现象连续发生。

1.2 对不合格现象的发生无总体把控

部分锂电池企业,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个体较为重视, 一经发现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且措施有效, 但对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不合格现象未做总体分析, 导致无法根据总体分析找出发生不合格的原因, 无法实现由事后检验转向预防控制来提高产品质量。

1.3 不合格审理系统的管理不完善

不合格品的审理结果有:报废、返工、返修、让步接收、降级使用和退回供方等, 部分锂电池企业只注重对不合格品的审理, 却忽视了对不合格品审理系统的管理, 对审理人员的培训、日常监督和检查不到位, 导致部分不合格品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 相关审理知识不能及时更新, 出现诸如:审理意见无法执行、误判审理权限、未审理不合格品随意转工等问题。

只有加强不合格品管理, 才能保证不合格品的控制满足体系标准的要求, 这就要求锂电池生产企业, 在进行产品设计, 开发, 生产和服务过程中, 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 严格不合格品控制, 这样才能加快生产进度,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2 锂电池企业不合格品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完善机构, 形成制度, 使不合格品处理有法可依

每生产一个产品, 都需要经过设计、工艺、加工和检验等诸多步骤, 受到5M1E因素的影响, 每个环节都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合格品, 为及时发现和控制不合格品, 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避免出现推诿、逃避责任等情况, 科学合理地处理不合格品, 就必须建立不合格品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企业应设立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 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由设计、工艺、生产、质量等部门的代表组成并设办事机构, 企业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为委员会主任。不断完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 使得不合格品处理有法可依。以不合格品审理机构为平台, 以规章制度为依据, 以规范、系统的管理为基础, 保证不合格品管理有序进行。

2.2 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所谓的不合格品, 就是未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产品。不合格品通常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产生: (1) 检验员根据工艺文件、图纸的标准, 对产品进行判定; (2) 顾客根据使用要求, 对交付后的产品进行判定; (3) 国家职能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对产品进行判定。可见, 不合格品的外延极大, 如果对不合格品不加判断地全部进行剔除, 是很不科学的做法, 因为每件不合格品都耗费了原材料、人力和能源。这就要求不合格品审理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不合格品处理过程中有返工、返修、让步接收、降级使用、报废和退回供方几种情况, 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合格品种类和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判定, 能返工的进行返工, 对于能满足预期要求的, 让步接收或降级使用, 尽量减少报废品, 这样才能将成本降至最低。当然, 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要把握好尺度, 对不满足要求的产品, 要严肃处理, 否则放宽了对生产者的要求, 就会造成更多的不合格品, 降低产品质量;对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产品, 必须报废, 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2,3]。

2.3 提高不合格品审理人员素质, 完善考核制度

随着企业产品型号的不断增多, 材料和工艺不尽相同, 这就要求不合格品审理人员具有更过硬的素质, 不但要具备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定位问题的能力;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熟知相关设计、工艺及加工方面的知识, 更要具备现代质量管理技术方法。要定期对不合格品审理人员进行培训, 邀请设计、工艺及生产部门相关人员共同讨论, 增加交流的机会, 才能不断提高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保证在审理环节上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2.4 分析不合格品处理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并有效利用

数据是决策的依据, 也是持续改进的依据, 只有建立一种机制, 定期收集和统计数据, 并仔细分析, 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来实施改进, 才能提高产品质量。要想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的预防, 就需要在现有不合格品的基础上, 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不合格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即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原材料、工艺和指导方法, 生产环境。

从笔者对2013年本公司不合格品产生原因的统计数据看, 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占到60%, 设备因素占20%, 其他占20%, 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因此, 对不合格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汇总并深入分析, 才能为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和潜在原因提供依据, 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纠正措施, 从根本上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3 总结

不合格品管理作为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工作内容, 必须从各个环节进行把控, 形成以预防为主的管理体系, 才能不违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理念。仅靠事后检验, 只能减少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并不能从源头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只有了解产品设计生产的整个过程, 将事后检验转向事前控制, 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不合格品, 提高产品总体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篇4:航空企业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不合格品;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22-2

当今世界多变的市场战略格局和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制造使用要求,使质量成为航空产品的核心,所以航空企业必须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对航空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是生命、是政治、是价值,是生存的保证,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这就要求航空企业高度关注产品质量,关注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而作为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工作内容之一,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尤为重要。

1 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航空产品的最终顾客是乘客,乘客对航空产品的要求和期望代表了市场的需求,因此落实体系标准,满足最终顾客要求是航空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第8.3条规定:“组织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

由于部分航空企业对体系标准此项条款中的要求理解不深入、不到位,导致其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工作走入误区,实际工作较被动,未能达到全面、正确实施不合格品控制工作,不能完全满足体系标准要求。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种情况:

1.1 重硬件,轻软件

部分航空企业对不合格品硬件本身管理和控制很重视,能够严格按标准要求实施隔离、标识、记录、审理和处置,但对审理记录、呈报单等软件的填写却重视不够,常出现记录不完整、原因分析不正确、纠正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导致纠正措施无效或效果不顯著。

1.2 重个体,轻全局

部分航空企业对发生的不合格品个体很重视,其保管、记录、审理、处置等工作规范,但对本单位一个时间段内(如一个月、半年、全年)发生的不合格品没有综合分析,只见树林,不见森林。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查找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导致形成“救火”局面,着一次,灭一次。

1.3 重实物,轻管理

部分航空企业对不合格品实物管理和控制很重视,让步接收、报废、返工、返修、退回等管理无问题,但对不合格品审理系统的管理薄弱,对审理人员的培训、日常监管、检查不到位,导致部分审理人员缺乏不合格品审理相关知识更新速度不够;单位对不合格品控制出现不规范现象,如不按程序执行、没有完成审理手续的不合格品转序等。

只有不合格品管理规范、管理系统有效运行,才能保证不合格品控制完全满足体系标准要求,才能确保产品质量,为顾客提供可靠的装备。

因此,如何提高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不合格品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是航空企业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2 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关键点

要提高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不合格品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应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点:

2.1 制度至上,完善规章

规章是价值得以创造的运行模式,是质量活动的行为准则。企业以文件、标准、制度等规章来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做好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应先从文件规定入手,完善文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2.2 规范管理,形成系统

体系系统是质量赖以形成的有机整体,规范是标准的物化,规范管理是现代企业必备的特质。所以做好不合格品控制工作,必须以文件规章为前提,以规范、系统化管理为基础,形成良性循环。

2.3 分析数据,重在利用

数据是决策的依据,是持续改进的依据。只有建立一种机制,在定期收集、统计、分析基础上,充分利用数据实施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使不合格品的管理与控制上升一个台阶。

3 如何做好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工作

作为航空企业,要做好不合格品控制工作,要立足于现有的管理基础和产品特点,时刻跟踪质量形势、经营形势的发展,要持续不断地对照新的相关标准、顾客新的要求,查找薄弱环节和差距,探索新的、有效的工作方法,持续不断地将新方法溶进日常管理工作中,以提升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建议具体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3.1 从文件入手完善规章

从文件入手完善规章是做好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的前提,建议不合格管理与控制文件应在遵循国军标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产品特点和生产经营实际,明确以下几方面规定:清楚地表述出健全的不合格品审理系统组织机构,完整地规定不合格品审理人员授权程序;清晰区划出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各级机构、各类人员的职责与权限;简洁地描述不合格品审理系统管理流程和步骤;明确规定不合格品控制要求。

3.2 从管理入手完善系统建设

3.2.1 完善系统建设 航空企业在健全不合格品审理系统后,健全不合格管理与控制人员队伍,建立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和纠正措施委员会,明确各类人员职能分工和业务流程,这是完善系统建设的基础。因为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中,审理仅是一部分工作,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的全过程是从发现到确认,从标识到隔离,从记录到报告,从审理到处置等等,特别是不合格品原因分析,产生的影响分析,纠正措施的制定等,一系列工作均应责任清晰。上述工作不仅涉及“MRB”(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人员,还涉及“CAB”(纠正措施委员会)人员、操作者、检验员等。

3.2.2 实施系统管理 系统建设工作完成后,要确保系统有效运行,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明确不合格品审理系统管理工作项目;定期检查系统人员工作情况,注意信息收集、统计;检查发现问题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警告、限期整改、实施质量奖惩等。注意数据收集、统计;定期分析系统运行状况,查找不足,持续改进。

3.3 从控制入手确保取得实效

3.3.1 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重在落实。航空企业在对不合格进行管理和控制工作中,必须严格按文件规定执行,领导重视是根本,将不合格品控制的规范管理将有助于培育员工严、慎、细、实的职业素质,为提升工作质量、管理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3.3.2 控制关键环节 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也要注重抓关键环节,抓管理的本质。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是控制不合格品的关键,此环节涉及检验、生产、技术等各类人员。不合格品控制虽然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质量是全员的、是全方位的事。工作过程中,质量人员要融合到生产技术团队中去,发挥出质量管理工作的严谨、全面、站位较高的优势作用,质量与技术、生产等各类人员共同做好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工作。

3.3.3 做好数据利用 从日常管理、系统管理入手,注重数据收集,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所以,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要在系统梳理相关问题的基础上,以数据量的统计和系统分析查找出不合格品发生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改进产品质量,杜绝类似不合格品的重复发生。促进持续改进机制的有效运行,促进不合格品的管理与控制水平的提升。

4 不合格品管理与控制的拓展和延伸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产品有下述四种通用的类别: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软件(如计算机程序);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服务(如运输)。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可以方法、报告或程序的形式存在。而服务通常也是无形的,是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8.3规定:“组织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作为航空企业的生产单位,其产品为硬件;而作为设计部门、技术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等,其产品为软件。从做好软件不合格品管理角度说,企业应建立预警机制,确保发出的管理文件、输出的技术图纸、规范中的不合格能被及时识别;采取授权人员审查、批准等措施,有效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

建议航空企业相关部门深入理解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8.3条款内容,从设计、工艺、管理等工作角度出发,对不合格品控制要求做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将有助于航空企业改进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效能。

篇5: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版号:

制:审

核:批

准:生效日期:

发放号:

修改号: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受控状态:

日 日 日 日

1.目的

建立和保持对不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退回及收回产品的有效管理程序,防止不合格品的使用,确保公司产品质量符合质量要求。

2.范围:适用于不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管理。3.责任:生产部、质控部、物流部。4.内容:

4.1 不合格原辅料的管理 4.1.1 不合格原辅料的来源:

4.1.1.1 进厂后经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

4.1.1.2 在库房贮存保管过程中由于养护不当或超过有效期不合格的原辅料。4.1.1.3 生产剩余物料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产生不合格物料。

4.1.2 进入仓库的原料、辅料、包材等,经检验判为不合格的,由QA质检员贴 上不合格证。将不合格的原辅材料转入不合格区,置红色状态牌。

4.1.3 不合格原辅料由物料所在部门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提出书面处 理意见报质控部审核。

4.1.4 不合格原辅料的处理方法:

4.1.4.1 通报生产厂家,退回原供应商或换货。

4.1.4.2 降级使用:仅限于外包装轻微不合格,经处理后不影响产品质量。4.1.4.3 报废销毁。

4.1.4.3.1 价值在500元以下(含500元)由生产部和质控部负责人分别签字,实施报废处理。

4.1.4.3.2 已报废,并手续齐全的原辅料,由生产部采购员、质控部有关人员会 同仓库管理员协调。

4.1.4.3.3 生产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销毁工作并填写销毁记录,质控部监督、审 核。

4.1.5 质控部登记不合格品检验台帐,生产部登记不合格品台帐。4.2 不合格的包装材料的管理

4.2.1 有以下情况的包装材料一律不准投入生产使用: 4.2.1.1 经质控部检测不合格的内包材料。4.2.1.2 将品名、规格等项目印错的标签等。4.2.1.3 在运输途中已损坏或可能破损的。

4.2.2 经检验不合格的包装材料,由物流部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报质控 部审核后执行。

4.2.3 采购部门将不合格的情况向厂家通报。

4.2.3.1 对不合格的标签等包装材料一律销毁不得退回生产厂家。4.3 不合格半成品的管理

4.3.1 生产过程发现不合格半成品(中间产品)时,QA质检员发放不合格证,将不合格品与合格品分开存放,分别挂置相应的状态标志。

4.3.2 生产部与质控部应组织对不合格半成品(中间产品)进行分析,查明原因。生产车间书面提出销毁申请,质控部审批后,生产车间组织半成品(中间产品)的销毁工作,并填写销毁记录。QA部门进行监督、审核。

4.3.3 对数量较大或整批不合格半成品,生产车间根据质量情况、事故或差错发 生的原因写出书面报告,采取的补救方法,制定防止今后再发生的措施。4.3.4 不合格的半成品(中间产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4.4 不合格成品的管理

4.4.1 质控部在成品检验中发现不合格时,QC人员填写不合格报告单,通知相 关部门隔离放置,挂置不合格标志。

4.4.2 质控部与生产部组织对不合格成品进行分析,查明原因,生产车间书面提 出销毁申请,质控部审批后,生产车间组织成品的销毁工作,并填写销毁记录。QA部门进行监督、审核。

4.4.3 对损耗大、数量大或整批不合格成品,生产车间负责写出书面报告,分析 事故或差错发生的原因,采取补救方法和整改措施,防止再此发生。4.4.4 不合格的成品不准出厂销售。4.5 不合格的退回及收回产品的处理

4.5.1 退回及收回的产品经质控部检验不合格的,应做销毁处理。

4.5.2 物流部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提出书面处理意见报质控部审核。4.5.3 生产部负责销毁工作并填写销毁记录,质控部监督、审核。5.相关文件 5.1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5.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5.3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篇6: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1、不合格品的确定

质量检查人员在对工程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任一分项或分部质量达不到合格要求时,该分项或分部即为不合格品。

上级质量监督部门在对工程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任一分项或分部质量不合格,该分项或分部即为不合格品。

采购物资的进货检验和试验报告中,任一项经确定不合格的,均应认为该批物资为不合格品。

2、不合格物资的标识、评审和处理

进场的物资经检验和试验发现不合格,材料设备科采购人员负责在《材料物资验收报告单》上作好记录,并按《检验和试验状态》的规定,对该批物资挂“不合格”标识牌,严禁投入使用。

对判定为不合格的物资,由项目总工程师召集工程部、物资部及安质部的相关人员作出评审,提出处置意见。

拒收的不合格物资由物资设备部负责处理,原则上24小时内撤离现场,降级使用的物资需经规定程序批准。

根据处置意见,物资设备部负责填写《供应商不良记录表》,并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规定,对供应商作出处理,严重的取消供应商对本项目的供货资格。

3、不合格品的标识、评审和处置

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由项目质检工程师进行记录。

一般不合格品由质检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和作业队负责人进行评审,确定处置方法,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项目总工程师应确认;纠正措施组织实施后,质检工程师重新核定,符合纠正措施及质量要求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全过程由质检工程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汇总表”并记录在案。

较大不合格品,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项目总工程师明确后,对纠正措施组织实施落实,并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核定,符合纠正措施及质量要求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全过程由质检工程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汇总表”,并记录在案。

篇7: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规范不合格品管理工作程序,提高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以利生产和财务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2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锚具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的管理,也适用于公司其它机械加工类零件的质量管理。

第2条 相关定义

(一)不合格品指任何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符合技术文件要求之特性的产品。不合格品分为废品、返修品、超差品三类。

(二)废品指不能按预定要求使用或不能经济地进行返修的不合格品。

(三)返修品指不符合技术文件,但可修复的不合格品。

(四)超差品指经按规定程序批准认可的不再返修而直接使用的不合格品。1.对于锚具产品的超差品又分为一类超差品和二类超差品。

(1)一类超差品:技术指标和性能符合行业和国家相关标准,但一些不重要的尺寸不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

(2)二类超差品:技术指标和性能符合行业和国家相关标准,但一些相对重要的尺寸偏离设计图纸,但经技术、质量鉴定不影响技术指标和使用性能的零件。

第二章 不合格品的处理

第3条 不合格品的处理原则

1.检验人员正确判明产品合格与否,对不合格品做出标记或隔离,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

2.处理不合格品紧持“三不放过”原则,即原因找不出不放过;责任查不清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3.不合格品的处理结论仅本次、本批一次有效,不能作为以后不合格品处理和验收的依据。

4.不合格品必须按规定权限分级处理,办理手续后才能转放下工序。5.当不合格品的范围涉及已入库的零组件或涉及其它车间的在制品时,发现车间或质检人员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质检人员进行复查处理。

6.下列情况不作为不合品处理:上级通知设计更改造成的不能继续使用的在 1 制品;技术试验、攻关消耗的成品、零组件;工装试模用的试验件;丢失或短缺的产品、零组件。

第4条

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发现不合格品时,由检验员及时做出标记并按规定隔离,检验人员即时开具不合格品报告单。由班组或责任车间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并签字确认。报质量部审核,质量部根据故障情况,确定质量、技术、工艺处理程序。

第5条 废品管理

明确产品报废后,不合格品报告单经签审确认,废品交检验室隔离保管后,不合格品报告单复印三份(共四份)。质量部自存一份,车间检验室组长存一份,生产部、责任车间各一份。确认废品交检验室隔离保管后,不合格品报告单需加盖废品收讫章。

第6条 废品处理期限

废品按照当月发现当月处理、当月核算、当月统计的原则。属本单位责任的应在二日内办理统计完毕,属外车间(部门)责任的应在四日内办理统计完毕。未经质量部长同意的不得跨月处理。

第7条 废品的统计

开具废品的不合格报告单后,废品的数量由检验人员核准数量,并填写废品标笺或标记,交检验室组长集中于废品库分类存放。根据不合格品报告单,质量部和生产车间单位统计人员应即时录入废品数据信息,并按月整理、汇总、编制废品统计月报。

废品经济损失计入责任单位,进行统计、计算、考核。第8条 废品处理的权限和责任

工厂承担责任的,一般由质量部长签字,损失较大的由总经理签字。属于错检、漏检的废品,由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共同负责承担责任。由于责任心不强而造成大批报废或重大质量事故的,视情节轻重和经济损失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赔偿。

对于生产中出现的废品,如果不是人为因素造成(如工艺系统的不稳定造成)的,操作工人能主动报告,可以视情况从轻或不处罚。

对于抽检造成的废品流转,且与下道工序质量保证相关,操作工人还继续进行本工序的加工,本工序操作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全检工序出现的废品流转,检验员要承担全部责任。

对于抽检工序出现的废品流转量,也要作为检验员月份考核的重要指标。第9条 返修品管理

1.不合格品的返修由检验员开出不合格品报告单,经质量、技术部签审,明 2 确返修方法,生产部门核定返修费用(工时),责任单位负责组织返修。

2.对签审核定已完成的不合格品报告单复印三份(共四份),质量部和检验 组长各存一份,发生产部和生产车间各一份。车间一份作为返修品返修流转卡、完工交检单使用。返修损失计入废品损失,数据即时录入,按月份分类汇总统计。

3.返修品由责任者负责返修时,不得计算工时。

第三章 超差品管理

第10条 超差品处理的权限

超差品实行分级分权处理。处理单位为质量部、和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处理时需技术部会签,技术部处理时需质量部会签。必要时需总工程师或总经理批准。程序由质量部判定。

第11条 一类超差品

对于技术指标和性能符合行业和国家相关标准,但一些不重要的尺寸不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包括非配合尺寸、非工作面、非成批性、工序超差和不影响外观的轻微表面缺陷,或者在出车间前能通过其余加工工序可以排除的)。原则上一类超差品,可不开具不合格品报告单,检验人员只需做好相应检验记录,由检验组长审核签字。

一类超差品按正常合格品流转入库。第12条 二类超差品

对于技术指标和性能符合行业和国家相关标准,但一些相对重要的尺寸偏离设计图纸,但经技术、质量鉴定不影响技术指标和使用性能的零件,能保证产品性能、强度、安全、寿命、互换性。二类超差品必须开具不合格品报告单,复印二份(共三份)。由质量部主管或技术部技术员审核,质量部长批准。必要时由总工程师或总经理批准。质量部、检验室组长、技术部各存一份。

二类超差品由检验员做标识,是否集中流转、包装、入库隔离保管、和发货,由质量部判定。

第四章 附则

第13条 附则

篇8:原材料(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先看一则案例:某招标公司受某市中心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的委托, 对该区垃圾清运服务采购项目进行公开采购。招标公司发布采购公告后, A公司与B公司等公司均参与了该采购项目的投标。招标公司组织了开、评标工作后, B公司以第一中标候选人的身份中标该采购项目。A公司得知中标结果后, 认为B公司所提交用于评分的六份荣誉证书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找到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为其一次性补发的, 且其中一份荣誉证书的公司名称存在瑕疵, 遂以B公司向招标公司所提交用于评分的六份荣誉证书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形、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为由, 向招标公司提出质疑, 同时向L区纪委办公室反映相关情况。L区纪委办公室后作出书面回复, 称经调查发现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颁发这些荣誉证书的过程不够严谨、程序不够规范, 建议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收回这些补发的荣誉证书。招标公司则书面回复称经确认该六份荣誉证书是真实有效的, 认为中标单位提交的不是虚假材料、不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A公司对该质疑答复不满意, 后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即该市财政局进行投诉。该市财政局受理该投诉后, 要求招标公司对投诉事项进行书面说明并提交相关材料, 同时去函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要求其核实该六份荣誉证书的真实性。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后书面回复该市财政局, 称B公司在六份荣誉证书上所载的时间内确实在L区从事垃圾清运工作, 并确认该六份荣誉证书是因B公司的申请而一次性补颁发给B公司的。综合所有资料的审查及调查情况, 该市财政局认为A公司的投诉事项缺乏事实依据, 于是作出驳回其投诉的处理决定。A公司认为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 B公司存在“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情形, 应当判定“中标、成交无效”。因此, A公司对该投诉处理决定不服, 后诉至法院。

本案即本文探讨的焦点问题是:真实但不合法的材料是否可以认定为虚假材料。就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条款的文义来说, 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主观上存在谋取中标、成交的动机。二是在客观上有提供虚假材料的行为。以下分别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该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 以便于准确地适用该条款。

第一, 谋取中标、成交是该违法行为的主观动机。

所谓“谋取中标、成交”, 指供应商故意提供虚假材料, 意在提高自己中标、成交的可能性, 期待结果使自己受益。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能符合采购要求或者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或者在评审中增加分值等, 以期待能在项目采购中中标或成交。“谋取”是对违法供应商主观认识状态和主观目的的描述。这条规定是对供应商动机的描述。对人的主观意识无法用技术手段直接探明, 因此, 对供应商主观动机的判断, 必须依靠客观事实进行推断。

根据政府采购行为的特殊情况, 针对“谋取中标、成交”的法律规定来说, 最佳的判断方法就是看已被查明虚假的材料是否对评标、谈判、询价产生实质性影响。就最常见的招标采购来说, 只要审查该虚假材料是否积极影响或提高了提供者的某项评分的分值, 即推断该供应商有谋取中标、成交的动机。“谋取”仅仅是一种主观动机, 其目的能否最终实现, 还受到许多别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 本条规定适用的对象范围不仅限于中标供应商、成交供应商, 而应包括参与特定政府采购活动的全部供应商。

第二, 提供虚假材料是该违法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这一客观表现形式由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1) 供应商有提供虚假材料的客观行为。适用本条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时应采用“客观过错归责”原则。“提供虚假材料”这个规定是单纯地对客观行为的描述, 并不要求去判断供应商在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实践中常常有供应商提出申辩, 称自己因受欺骗而提供了虚假的材料, 不应受到处罚。根据“客观过错归责论”, 即使这种情况客观存在, 也不应免除该供应商的违法责任。

(2) 提供虚假材料的行为发生在采购过程中。这一点可以根据对《政府采购法》进行体系解释得出。其一, 本条规定的宗旨是防止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弄虚作假, 破坏正当竞争秩序。其二, 本条规定中“谋取中标、成交”的表述, 将本条规定的适用范围限定于中标、成交之前, 当然也就是指政府采购过程之中。其三, 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规定, 因此, 在政府采购之后的政府采购合同履约过程中供应商如提供虚假材料, 均应根据《合同法》等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 而不能适用本条规定处罚。其四, 在有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调查的时候, 供应商提供虚假情况逃避法律责任的, 按本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处罚。

(3) 供应商提供了材料, 且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是虚假的。该要素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对于采购文件要求提供的材料, 如果供应商提供了虚假的材料则可以认为以谋取中标或成交为目的提供虚假材料。因为采购文件中要求提供的材料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评委对供应商投标的评判, 影响到供应商的得分, 进而影响到供应商的排名和中标成交。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应作广义理解, 凡是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由供应商向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提供的文件、证书、物品等, 都属于本条规定的材料范畴。材料的真实性是属于客观事实的范畴, 监管机关可以通过核查的手段来判断材料的真实性。一种方法是调查。例如, 本案例中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去函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要求其核实该六份荣誉证书的真实性。另一种方法是鉴定。例如, 某供应商宣称其产品具有出众的特性, 并出具了相关的检测报告, 对此可委托质量监督部门对该物品进行鉴定, 甄别真伪。

然而, 我们应注意严格区分证书、文件等材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这两个概念。如本文案例中供应商提供的六份荣誉证书, 它们确实是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所颁发, 对其真实性可予以确认。但是, 对于该六份荣誉证书的“合法性”则有待商榷。结合本文案例, 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为供应商一次性补发荣誉证书的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直接影响对该六份荣誉证书的“合法性”的认定, 因此, 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作出的该行政行为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是否有权颁发该荣誉证书;二是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依供应商的申请而为其一次性补发该六份荣誉证书的程序是否合法;三是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依供应商的申请而为其一次性补发该六份荣誉证书有无相关法律依据。若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既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有职权补发该六份荣誉证书且补发的程序是合法的, 又无法提供一次性补发该六份荣誉证书的相关法律依据, 那么, 可以认定L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作出的该行政行为即一次性补发该六份荣誉证书是违法行为。因此, 通过违法行政行为所补发的该六份荣誉证书的“合法性”也就可以直接作出认定了。

回到本文探讨的焦点问题:真实但不合法的材料是否可以认定为虚假材料。笔者认为, 真实但不合法的材料应当认定为虚假材料, 理由如下:

第一, 由于我国《政府采购法》目前对于该情形并未作出明确规定, 如果对于真实但不合法的材料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予以认可, 很容易导致供应商为了谋取中标、成交而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 造成供应商之间的恶性竞争, 从而破坏政府采购活动的秩序, 大大增加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难度和监管压力。

第二, 政府采购领域将会大规模爆发诚信缺失的社会性问题。没有资格或没有条件又想敲开政府采购这扇大门, 供应商往往就会想到用种种不合法的手段去弄虚作假, 而这个漏洞将会让那些不法、不合格的供应商有机可乘, 从而加剧目前现实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政府采购本应坚持的公平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将无法得到体现。

第三, 我国《政府采购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廉政建设”。若对供应商提供真实但不合法的材料以谋取中标、成交的行为不予以约束和惩戒, 既无法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又不利于促进廉政建设, 最终还会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基于以上三点理由, 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提供真实但不合法的材料, 这一违法行为将直接影响政府采购工作的正常进行, 往往会导致不正常的中标结果, 使得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采购人和其他供应商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因此, 提供真实但不合法的材料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应当予以禁止, 并应当认定为提供虚假材料按相关法律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罚, 以彰显我国《政府采购法》立法之初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政府采购活动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虚假材料”, 它披着“真实”的外衣掩盖着它“不合法”的实质, 扰乱了正常的政府采购秩序, 加大了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在实践中如何分辨、认定和处理该类材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篇9:商思林:分层制度的不合时宜

“这不是分层的最佳时机”

新三板真正意义上发展才两年,期间发展速度很快,截止到5月6日已经有7033家,同比增长了近2倍。然而新三板做市指数自2015年4月份的2673点的最高点一路往下,最近半年更是一直徘徊1200点左右。

商思林认为,当前监管层推出分层制,无疑为其快速发展按下了休止符,“这不是分层的最佳时机”。

“我们认为成熟的分层是为了解决流动性。然而当前分层的效果却并非从源头上引入流动性,而是把现有的流动性集中起来,集中分给分层里的创新层。”商思林认为,舆论分析有5%的企业会进入创新层,也可能是10%—15%,这意味着在本来信心不是很强,很弱的市场环境之下,明确告诉人们,哪些企业是好的,而剩下的90%将会留在基础层,变成垃圾。

“这意味着将有90%的新三板上的基础层,会被迫进入停尸房状态,没有机会再去获得发展。仓促、简单的分层,会让新三板市场失去了原有的宽容度。”商思林说,“即使对于进入5%的创新层企业来说,也未必是好事。因为流量集中引到身上,会引发炒作或暴涨暴跌,也可能诱发场外资金进来,会引发像主板市场一样,成为壳资源,促使他们进行并购,然而超速并购对他们企业的发展不利。”

由此,商思林建议,监管层应该慎重分层,尤其是分层的比例需要慎之又慎,建设性意见是分为三层,创新层20%,中间层为40%,基础层为40%,这可以给市场留出40%的缓冲余地。

重申新三板对资本市场的立意

新三板经过十几年一路波折发展到今天,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立意巨大。特别是2015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来临后,新三板对中国的创业者来说,无疑成为巨大的创富机动力,“新三板对挂牌企业不分行业,不限规模,实际上承载着李克强总理‘双创’的希望,起到了中国创新企业的孵化器作用,目标是成为国内最市场化的市场。在制度上,新三板实行公司制、注册制度,相比起创业板,新三板更接近中国的纳斯达克定位。”商思林认为,新三板的崛起,代表国内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日益清晰。

在商思林看来,新三板的出现,第一次让中国的创业者和中国的资本市场产生了连接。“因为过去的资本市场受散户所左右,约90%是散户,充满了不稳定的情绪性。政府就裹挟在其中,第一是上市公司需要被审核,只有审核之后才能上市,因为散户的承受力很弱,政府需要作背书。第二,当出现大的行情波动时,为了稳定就得出来救市。”他表示,中国股市的散户化的投资结构在全球也非常罕见,“全球性基本上都是机构投资者占主导,这导致中国的资本市场不能承受风险。”

而新三板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更大立意在于,改变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通过挂牌的方式盘活存量,改善其生存状况。“目前,中国企业通过直接融资的比例不到3%。这个数字告诉我们,中国的金融和实体衔接并未放开,而当资本经济时代的大幕被拉开,今天将会有更多的中小企业被纳入直接融资体系,其实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商思林表示。

再次与新一代的互联网公司擦肩而过?

“中国的资本市场不能接受互联网的发展模式,这导致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的二十年,整整错过了一代互联网公司,如BAT一样的互联网巨头并没有留在国内。”商思林表示,“过去,中国的创业者和本土市场是没有关系的,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创业者。因为本土市场的上市标准,即使京东这样的巨头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都不能上场。京东即使现在都还没赚钱,但却不能阻止其在美国纳斯达克的市值达到四五百亿。”

“新三板对中国的创业者来说,实在是太值得珍惜的事。”目前,中国有7000万家企业,算上新三板也只有1万多家上市。到底,中国还有多少创新型企业还未充分拥抱资本市场?

相比传统企业,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弹性空间更大,成长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其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估值。一个标准意义的互联网公司大约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初创阶段,大量的研发与投入,少量或者几乎可以忽略的收入;二是成长阶段,表现为用户的快速增长,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但这个阶段或许它们还没有盈利,理由是他们将利润用于补贴市场和最终用户,加速自身的马太效应;三是成熟阶段,公司的用户增速放缓但收入增速较快,开始实现盈利。

“如果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能够在第三阶段上市,换句话说,按照我们比较熟悉的估值体系,我们可以简单的按照一些指标如DCF或者PE等方式给它定价,但问题恰是,他们会经常在阶段一或者阶段二就上市,多数表现为有收入没利润,甚至是有用户没收入大幅亏损。”商思林表示,传统的衡量标准,并不能将其简单的定义为没有盈收率便是新三板上的僵尸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能对新兴的产业,特别是互联网公司进行简单的市场化定价。”商思林分析,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它已经不再代表这个时代的先进性,跟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公司,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公司不能产生连接。我们认为新三板市场是一棵独苗,是有能力去包容更多有能力的投资者的。”

篇10: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2、对于货源紧缺、生产急需但又不符合主含量要求的不合格原材料、包装材料,由供应部门和生产部门协商解决,化验员在原始记录上做好备注。

3、检出的不合格品,化验员填写“检验报告单”留存。 作为原始记录归档和产品可追溯记录。

4、出现不合格成品时,重调或返工后的产成品,需重新检验,合格后入产成品库存放。

5、当不合格产成品为出厂原药主含量等不合格时,可通过营销中心寻找到特殊质量需求的用户后,开具客户要求的指标值的检验报告。

篇11: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1、质量管理部是负责对不合格保健食品实行有效控制管理的机构。

2、质量不合格保健食品不得采购、入库和销售。

3、不合格保健食品须存放在不合格品区,挂有红牌标志,不合格品库设专人、专帐管理。

4、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检查保健食品的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保健食品,应开具停售通知单,及时通知仓储部、业务部门立即停止出库和销售,追回售出保健食品,不合格保健食品及时移入不合格品区。发现假、劣产品,要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得擅自退货。

5、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保健食品时,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发文、通知查处发现的不合格保健食品时,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追回售出的不合格保健食品,将不合格保健食品移入不合品区。

6、在库过期失效、破损保健食品由保管员填写《报损审批表》,经保健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移入不合格品库,销毁时仓储部应填写《销毁清单》,报保健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审核后,由总经理批准。

7、销后退回、配送退回的质量可疑保健食品,验收员及时报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员确认不合格后,移不合格品库。

8、不合格保健食品的报损和销毁应有记录,保存二年。

篇12: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记录:发现不合格品后,质检员应明确不合格品的责任人,在《不合格及纠正措施处理单》上做好记录,记录不合格情况及其后的评审、处理情况。

2)不合格品的隔离

◆不合格品应进行隔离放置,不得与合格品或待检品混放,不合格品应标志清楚,以防误用。

篇13:原材料(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保险, 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 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 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保险具有分散风险以及补偿损失的特有功用。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了保险合同后, 在他们之间就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 一旦投保人遭遇了特定风险并导致特定损失, 就合法地享有向保险人请求赔偿的权利。

在财产保险中, 有一项基本的原则:损失补偿原则。所谓损失补偿是指当保险事故发生使投保人或保险人遭受损失时, 保险人必须在责任范围内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进行补偿。由保险损失补偿原则派生出了两个重要原则, 既保险代位原则和重复保险的分担原则。在这里只分析保险代位原则。

保险代位权, 是指保险人享有的、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造成保险标的损害而负有赔偿责任的第三人的求偿权的权利。代位求偿权是一种转移的请求权。在财产保险中, 保险人在补偿被保险人的损失后, 如果第三人对保险标的损失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 尚应承担赔偿责任, 被保险人应将对该第三人享有的赔偿请求权转移给保险人, 由保险人代位行使。我国《保险法》第44条第1款规定, 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 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支付赔偿保险金之日起, 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我国《海商法》第252条规定, 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是由第三人造成的, 被保险人向第三人要求赔偿的权利, 自保险人支付赔偿金之日起, 相应转移给保险人。被保险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必要的文件和其所需要知道的情况, 并尽力协助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

通过以上的法条可以看出, 关于保险代位权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属于强制性规范, 保险代位实行当然代位主义。保险人的保险代位权为保险人享有的法定权利, 不论保险合同是否有所约定, 保险人均可依法行使该项权利。保险人的代位权似乎成了板上定钉的事实。保险代位权作为强制性规定真的是天经地义的吗?

二、对于代位求偿制度的不合理性分析

笔者从现行保险费率厘定方法对代位求偿制度做了一定的分析, 认为代位求偿产生的利益应该在保费中体现出来, 而目前保费中却并未将这部分利益体现出来, 所以说是存在不合理的。以下是笔者的具体分析:

由于代位求偿只涉及财产保险, 故在这里我们只分析与其相关的财产保险的费率计算方式, 具体公式如下:

财产保险费率=纯费率+附加费率=平均保额损失率× (1+安全附加系数) +附加费率

附加费率= (附加费用+预期利润+意外准备金) ÷保险金额总和×1000‰

纯费率=平均保额损失率× (1+安全附加系数)

保额损失率=保险赔偿金额 (赔款) ÷承保责任金额 (保险金额)

(安全附加, 又叫稳定系数, 是衡量期望值与实际结果的密切程度, 即平均保额损失率对实际保额损失率的代表程度。由保险赔款总额和保险总金额的比率确定的保额损失率, 是过去若干年保额损失率的算术平均数。由于它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所以保险人不能直接将它作为纯费率。所以保险人有必要在测算实际保额损失率对预计保额损失率背离程度的基础上, 在纯费率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某一稳定的系数, 以保证所收取的保险费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满足保险赔偿的需要。一般认为, 在纯费率的基础上附加3倍的均方差作为稳定系数, 就能够保障保险人的财务稳定性。在保险实践中为方便起见, 安全附加多取平均保额损失率的10%~20%。)

由现行财产保险费率计算公式中, 可以看出, 保险公司在设计开发险种之初, 便已充分考虑了各种风险情况, 并增加了相对的防护措施, 并将各项业务费用和预期利润加入其中。而预期利润中并不包含保险事故发生后的代位追偿收益部分, 保险损失率的计算中也未除去代位追偿部分的收益, 而只是单单计算赔偿金额, 由于此部分收益也未在保费计算中体现出来, 因此这部分收益明显是保险公司的额外收入“意外收获”, 并且数目不小, 这难免会使保险人有不当得利之嫌, 同时也是对投保人保费支出的不公。

分析可以看出, 保险的代位求偿制度是不太完备的, 不尽合理的, 是偏爱保险人的, 保险人从中得到了巨大的收益, 而这些收益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所得, 是市场经济社会分配中所不允许, 所以我们必须想法取缔保险公司的这些不劳而获的收入, 同时兼顾社会公平和法律尊严。

三、完善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办法

为了解决保险代位求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应该将保额损失率分为两部分计算, 即从以往的数据中统计出财产保险事故中的第三者责任事故损失率和非第三者责任事故损失率。

其次根据以往数据统计出第三者责任事故追偿成功率。

追偿成功率=实际追偿金额/第三者责任事故损失额

最后我们要重新定义一下财产保险费率计算方式:

财产保险费率=纯费率+附加费率= (平均事故损失率—第三者事故损失率) × (1+安全附加系数) +附加费率

附加费率= (附加费用+预期利润+意外准备金+追偿成本) ÷保险金额总和×1000‰

纯费率= (平均事故损失率—第三者事故损失率) × (1+安全附加系数)

从重新定义过的财产保险费率计算公式中, 可以清楚的看到由于第三者责任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后的追偿金的去处, 这不仅保护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同时也保护了保险人的利益, 投保人可以在投保之初就以相对低的保费获取日后对追偿金的分配, 同时也防止了各方的不当得利, 也解决了第三方免责的法律风险问题。

综上所述, 保险代位权本身是有一定的不合理性的, 如果说保险代位权在保险业发展初期, 为保护其发展是必要的, 那么保险业高度发达的今天, 仍坚持保险代位权产生的利益完全属于保险人, 就会过分地突出保护强者的利益, 这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不合理情况, 同时照顾各方利益, 兼顾规避相关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 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完全弃之不用, 这是不符合现实的,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理论上和技术上去不断去完善它, 使它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调整财产保险费率计算方法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摘要:现行保险法律制度规定保险人享有代位求偿权从而使保险人无偿得到了代位求偿的这部分利益, 这明显是利于保险人而不利于被保险人, 是缺乏公平和不尽合理的, 本文从保险费率的角度就这种不合理性做了分析, 同时为了解决这种不合理性, 通过调整保险费率的计算方法, 来使代位求偿这部分利益实现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重新分配, 从而使投保人和保险人都获得公正的待遇, 同时又不违背损失补偿原则。

关键词:代位求偿,不当得利,保险费率,损失补偿原则

参考文献

[1]良根.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8.

[2]池小萍.保险学案例[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3]池晶.保险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4]胡鸿高, 李磊.保险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试用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 2009 (1) .

篇14:中国税收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及完善

关键词:间接税;工薪阶层;家庭征税;高收入者

一、降低间接税

所谓的间接税是相对直接税而言的。衡量一个税种是间接税还是直接税,主要是看这个税种的税负是否能够转嫁,若能转嫁,就是间接税,否则就是直接税。在间接税中,有我们较熟悉的增值税,在日常消费中,我们大多都缴纳了增值税,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缴纳了税。这是因为增值税隐藏在商品的价格当中,随商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而目前中国的商品价格上并没有标出该商品所缴纳的税收。虽然表面上的纳税人是商家,但是实际上的负税人是消费者。比如一件商品制造成本是50元,商家在定价时就会考虑税收成本,假如定价60元,那么,就需要缴纳增值税10.2元。也就是说,缴了增值税之后,该商品要亏损0.2元。当然,商家不会亏本做生意,他们会选择更高的价格,比如70元或者以上。增值税就是这样随商品定价规则转嫁给消费者的。

中国间接税比例过高造成了普通居民税收负担过重。尽管有官员认为中国税负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但在基本消费品上,普通人和富人都一样消费。由于普通居民群体远远大于富人群体,所以,普通人负担了绝大部分税收,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真正该多缴税的富豪群体拥有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却缴纳一小部分的税收,因为他们每天所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普通人是一样的;而最具有消费潜力的普通群体却承担了大部分的税收,这将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通过降低基本消费品的增值税(富人和穷人都同样要消费),从而减少对穷人的增税,扩大市场需求,而对富人的增税可以通过别的方面,如提高对奢侈品的增税;推行货币电子化,使隐形收入显现出来等等,具体的方法下文将会提到。

二、减少对工薪阶层征税

2010年以前的相关数据显示,工资薪金收入占全民收入的35%,其所纳税金却占到国家全年个税收入的65%以上,相比起其他形式的收入,工资薪金要多承受15%的税收压力。

可以说,工薪阶层是我国最重要的消费群体。高层消费群体已经处于边际消费的状态,富豪群体虽然拥有社会的大部分财富,但是其对商品的消费是有限的。而对于较贫困群体,其有消费欲望,但是无消费能力,也够不成市场。工薪阶层无论从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市场。

再者,由于我们增税手段相对落后,高收入者可以通过将个人消费支出打入公司经营成本,或通过现金交易量等办法避税,而工薪阶层的工资全都反映在工资条上,这导致个人所得税大部分落在由单位代扣的工薪阶层上。

正是因为税收的不公平,才造成了所谓的税收痛苦问题。而对工薪阶层的增税过多,也让中低阶层与收入高层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三、以家庭为单位征税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通过个人进行增税,而不是通过家庭增税。如果忽略纳税人家庭的存在,而仅仅将公民个人作为税收对象,是不合理的。如,有一个五口之家,包括男主人的父母和他的妻子、儿子,全家的收入都靠他,假设他一个月的工资为一万元。而另外一人则是处于单身状态,一个月的工资也是一万元,工资只需支付他个人的日常开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对他们两人增收相同的税,这将是不公平的。

笔者认为,我国的增税体制应该从对个人增税转变成——针对纳税人的家庭情况加以区别的缴税模式,而并非简单地以个人单位缴纳个税。

另外,笔者还认为,增税要以地区增税,而不是全国统一增税。如4000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地区只是普通收入,而这些地区就应该适量提高免征额,保持大平衡。

四、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监管

上文提到,要降低间接税的比重,减少对工薪阶层的增税,这些都是要减少对普通消费群体的税收,而对高收入群体增税的比重要适当提高,这就要求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监管。

高收入者收入来源多样,劳务报酬所得、股息、红利、利息、财产租赁及转让所得等财产性收入,这些都是很难被衡量和被知道的,并且高收入者享受多源扣除,而工薪收入几乎没有任何扣除项目。

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监管,不仅仅是要让高收入者缴更多的税,而是要把本应缴更多的税的人给找出来。以下是笔者认为办法:

要使隱形收入显性,政府就要和银行联手,通过已实行的存款实名制,了解每个人的实际收入情况;减少“第二职位”的现金流量,使个人收入通过银行监管;全面推行货币电子化,使每个人的货币流通系统透明起来。

同时,国家向高收入者征税时,也要为他们服务好,比如:有些高收入者是自由职业者,若他们能依法纳税,可参照公职人员标准,让他们享受国家医疗保险等待遇等等。(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雷.官员称我国65%个税来自工薪阶层,改革迫在眉睫[J]环球人物,2011年

[2]徐以升,孟斯硕.工薪阶层承担65%个人所得税,明年起征点有望提高[J].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2月2日

[3]国平房,晓葛兴.税收公平比减税更重要[J].经济观察

[4]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直接税与间接税关系的研究[J].研究报告,2004

[5]焦源源.税收结构不合理:少缴一些“藏”起来的税[J]中国青年报,2012—02—28

[6]个税65%来自于工薪阶层,税收改革亟待劫富济贫[J]经济参考报,2005年8月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圈儿变变变下一篇:酒店销售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