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竺观后感400字

2024-05-27

大闹天竺观后感400字(精选12篇)

篇1:大闹天竺观后感400字

本来不想写影评的,好多粉丝看到我的朋友圈提到了去看《大闹天竺》,然后在刚刚沉溺于美剧《我们这一天》的鸡汤不能自拔的我,看了眼微信。天了噜,36条消息都在问我怎么样......

我还是客观的写个影评吧,是客观的。

说实话,看贺岁档的电影如果带着审美和脑子,那就是和自己较劲儿了。所以,在进入电影院前,我是给自己做了思想工作的,千万不要认真,不要谈专业。况且上午我们家老佛爷也去看了 ,我问“感觉怎么样?”她说“挺好挺热闹的,不像上次看《神奇的动物在哪里》,这次我没睡着!”

听完,我放心的点点头,立马给约会对象发了信息“千万不要带脑子去看!也不准问我感觉咋样!新年就图个乐呵!”

然后,我们就愉快的卸下包袱去看片了。

据说,我们是在中国巨幕的电影院里,亚洲最大的银幕上看的王宝强的处女座。

《大闹天竺》的故事是以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为蓝本,放到现代社会,唐森(白客)和武空(王宝强)是小时候的玩伴,两人的父亲(六小龄童和陈佩斯)是多年好友,过去的某一天,唐森他爹(陈佩斯)把武空弄丢了,他很愧疚。多年后,在自己公司强拆的时候,发现了武空。然后在临死前用让俩人去印度寻找遗嘱的过程去“度化”唐森、武空、朱天鹏(岳云鹏)、吴静(柳岩)。

从剧情上来说,把中国人耳熟能详,每年过年都喜闻乐见的《西游记》进行各种改编,同档期的有周星驰的《西游》系列;过去有刘镇伟的《大话西游》系列,叫兽易小星的小成本喜剧《万万没想到》也做过创新。但是放到现代讲,这很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尤其是对经典的改编。稍有差池,一定是骂声一片。很多人吐槽故事没逻辑,把神话放到现代讲,人物还有神通,你要什么逻辑啊。对于故事本身而言,从商业贺岁片的角度,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篇2:大闹天竺观后感400字

其实王宝强今年错就错在他所面对的对手都是一些高高手,周星驰与徐克浸淫江湖数十载几无对手,王宝强与他俩碰无疑鸡蛋碰石头。成龙别说中国屈指可数,连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都己尽在手中,一个小小的王宝强在成龙面前只能算小弟。至于韩寒,《乘风破浪》虽说是他人生中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但韩寒个人的语言魅力至今无几人可匹敌,王宝强与韩寒放一起没可比性。但最后别人都跑了,王宝强留下来了,象是给他们当出气筒一样的,一瞧这大过年的骂哪个大佬都是得罪,看王宝强象傻根样的站在那儿凑热闹,不骂他骂谁呀!关键王宝强还是农民,一个没后台没钱台的草根农民,这样的人怎么骂都谈不上得罪。

真心觉得有些所谓的影评人连小人都不如,王宝强的电影就算不尽人意,但依我看也没差到你们所指的那一步,否则就吸引不到如此多的人甘愿为之掏腰包,你们只是觉得,不把王宝强打倒就显不出你们的归属感,一种要与名家大家站队的荣誉感,王宝强此时出现,只是充当了你们的垫脚石而已。

说实话,这人与人得跟谁比,王宝强跟周星驰比是没法比,毕竟高度在那儿,但跟那些同样跨界做导演的比算起来也差不了哪儿去,跨界导演大多都是不拿质量拿票房说话,王宝强也一样,人家投资商看中的是王宝强的名气,他们管他是农民还是导演,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谁才是王。

王宝强的电影《大闹天竺》单纯从娱乐的角度看真没那么烂,人家毕竟是第一次执导的电影,有诸多不足也情在理中。多一份宽容便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谩骂就多一份爱,既然你选择了王宝强,就不要让冲动蒙蔽了你的心智,变成一个怨妇……

篇3:大闹天竺观后感250字

王宝强出道之后一直是傻,淳朴,好人的代表。但是大家想想这样的人在我们普通人的社会有可能都生存不下去,更何况人吃人的娱乐圈,还混得风生水起。我只想说一句“那就是王宝强不简单。”

《大闹天竺》没上映,我没看过。但是演员转型导演本就拍不出什么好电影。赵薇为了拍《致青春》,至少还去了北影攻读了导演,而且还是硕士学位。

王宝强啥都不知道,当演员还说会“装傻”“卖萌”“会搞笑”把观众逗笑就行了。当导演你可以这样吗?

篇4:大闹天竺观后感200字

《大闹天竺》从角色设定上让人不难发现,影片对于《西游记》怀有强烈的致敬之情。唐森、武空、朱天鹏、吴静这四个主要角色对应何人就不用多说了吧,尤其是武空最后更是直接变身孙悟空“降妖除魔”了!金毛和银毛那两个蠢货杀手,自然是对应金角和银角两个妖怪。还有吃辣椒比赛那场戏,印度版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也够明显了吧!此外,当“师徒四人”和“白龙马”都凑齐了之后,影片展现的多个镜头简直是在原样复刻84版《西游记》的片尾画面,比如说师徒四人路过瀑布、行走在旷野的场景。结尾不仅让六小龄童客串出场扮演王宝强失散多年的父亲,最后更是扮上孙悟空的经典形象跟王宝强互动,算是完成了本片对于《西游记》的终极致敬吧!对了,在本片中客串出演的陈佩斯还给国产动画片《宝莲灯》里的孙悟空配过音哦,这也算是本片隐藏的一枚“致敬彩蛋”吧!

[大闹天竺观后感200字]

篇5:看大闹天竺观后感200字

影片的特效有些假,抠图很明显,笑点有,不多,还好,不过这不能算合家欢电影,有些场景真的不适合孩子好嘛,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喜欢宝强的表演,贡献了笑点和泪点,最后六小龄童的出现算是给本片加分,发生在印度的部分场景加分,五彩缤纷的印度很美。宝强的动作戏给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希望他下一部戏能有更多进步吧!

[看大闹天竺观后感200字]

篇6:大闹天竺观后感400字

精品文档

2017王宝强新片《大闹天竺》观后感700字 2017王宝强新片《大闹天竺》观后感700字一: 春节假期,我最大的消遣每年都一样——看电影。

再严格的说,应该是看贺岁片。

之于小编,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贺岁片只是电影众多题材的一种,你不会认为五十度灰在大年初一看合适,但它依然是好电影。澳门风云被批烂片系列,但我依然连续三年都在过年带我父母去观看,它的艺术成分有多高对我不重要,一家人开心就好。有没有又好看又欢乐的电影,有啊~你心情好就看啥都好。所以我很不喜欢写什么影评,除非心血来潮。

017的春节,无非就着四部排片——西游扶腰、功夫瑜伽、乘风去浪、大闹天竺。

未上映时,我按着内心的期待意愿是这样的:先扶腰,后大闹,再功夫,不去浪。

后来受到影评打分的影响,我观影的顺序是这样的:如期扶腰,后功夫,再大闹,差点浪,没浪成。

在我心中的评价排名如下: 保留《乘风破浪》第一的排名,因为没有看,一切都可以很美好。《大闹天竺》第二,这里一定会被喷得体无完肤,毕 1 / 7 精品文档

竟完全和大众评分完全颠倒。不过这是我的影评,理由我会往下具体陈述。《西游:伏妖篇》第三,吴亦凡太令人出戏。美术和特效没话说,毕竟是徐克,也是我第一时间想看它的原因。个人认为“伏妖篇”是一个很大的篇章,即使出现了蜘蛛精、白骨精、红孩儿、九头金鸟(名字忘记了),还是觉得在一部电影中要把占据小说中50%以上的内容都表现出来,真正说伏妖一定不够细腻,所以它还是重在了“情”,鉴于我差点以为林允是红孩儿的母亲——铁扇公主(请回忆初出场时的服装造型,背后有一把疑似铁扇的装饰,而且角色又叫“小善”),我差点喷出一口老血。如果是谈情,那吴亦凡的表演确实就是最大一个败笔(其实林允也是),即使他很帅。我理想中的唐僧,可能是邓超。

《功夫瑜伽》文不对题,只有功夫,没有瑜伽。如果说瑜伽只是印度的代名词,又觉得这个文化名片印的很失败。剧情来说,好像一篇流水账,总有种感觉剧情还没铺开就已经结束了。

回头说《大闹天竺》,确实很“闹腾”。画面色感,服装造型、特效都渣。整体画面效果有点像《万万没想到》那种的大电影,但是却缺乏《万》独有的节奏感。说到底,这个都是作为导演功力不够,细节把控不到位。编剧剧情嘛,不功不过。那为什么还在我心目中是第二位呢? 2 / 7 精品文档

看完整部电影,我有一种在看小时候的香港电影的感觉。不会赞叹他特效有多牛逼,不会在感觉这个演员有多帅多好看,没有跳戏的感觉。笑点也存在的比较合理,看完了,觉得这个故事终于完了,没有所谓悬念续集,总而言之就像来了一次很顺畅的大便。我眼看到的武空是真的好像一只猴子,也真的有87六小龄童版的孙悟空的那个猴样,结果后面出现六小龄童的时候,心里有种“怎么那么巧”的感觉。(然而那个花果山还是真渣)。而整部电影的主线还是非常清晰的兄弟情,从一开始是守护“小楼”儿时的兄弟,不得不保护一个要拆自己“小楼”的人,到后来在天竺建立感情,“小楼”已不在,却依然保护这个二货唐森,武空一直没有变。

“其实不烂啊”这是我看完的真实想法。

然后我翻了几篇别人的评论,最多人评论的“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当时在我旁边看的人,也是一半时间都在回微信玩手机。我有时候只想真心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专心的看吗?”

“特效渣渣,不值得看”,这点我认同前半句,只是后半句,我又需要问一个问题:“PS的女人那么好看,你依然会说人家假。不加修饰的功夫动作,为何得不到你一句认同和赞美呢?”而这一部,并非科幻片和动作片啊。

当然,可以做得更好!3 / 7 精品文档

2017王宝强新片《大闹天竺》观后感700字二: 《大闹天竺》是王宝强导演的处女作,预告片露出之后,网上对于这部电影的品质就从一开始的满怀期待变成了充满争议,有的网友甚至直接评论说,这是王宝强向徐峥取经后的一个低配《泰囧》。对此,在《今日影评》中谭飞认为,王宝强向徐峥取经这事肯定是有,但不一定是低配的《泰囧》,因为两个人的风格差别非常大。“徐峥代表城市精英、白领的气质,但王宝强更倾向于一些三四线城市,是小镇青年的感觉。”王宝强的优势是巨大的,他人缘很好,王宝强这张脸就是“硬通货”,看到王宝强,不管电影演了什么,可能观众都会喜欢。

同样是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公路喜剧片,相对于徐峥的“囧”,王宝强的“闹”又会表现如何呢?谭飞在《今日影评》中表示,“囧”是对人的一种状态的描摹,是一种啼笑皆非、无法定义的感觉。但王宝强的“闹”显然是特别明晰的,让大家热闹,让大家开心。单从“囧”和“闹”就可以看出他们风格的不一样,“囧”是被动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中所有的故事都是被动的,而“闹”是主动的。《大闹天竺》就是王宝强带着一帮笑星和美女去印度闹,而印度这个国度跟中国文化一嫁接,又有一种神气的化学反应,再加上西游元素,它更多还是主动去制造笑、把控笑,但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 / 7 精品文档

种把控难度更大。

2017王宝强新片《大闹天竺》观后感700字三: 感觉王宝强在电影里表达了很多个人情感,我挺感动的。

宝宝挺可怜的,弟弟被某人找人弄死(你不会真的以为出了车祸吧?),他自己在情感上又被耍了。他的事儿被曝出来之后,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大众的普遍情绪是“高兴”。

我看着电影,就像看着王宝强在通过各种人物来哭诉情感,挺心疼他的。虽说有一大票朋友精神上支持他,结尾的鸣谢名单有很多大腕儿,但是他经历的打击只能一个人承受。

电影结尾孙悟空带着宝宝一起飞,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童话式的结尾,宝宝就像是在现实里找不到慰藉、就在电影里寻找希望,希望有一个孙悟空一样的英雄带他飞、给他力量。“俺老孙回来啦” “这是俺老孙的家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孙悟空说的这句话都让宝宝感受到一个英雄的存在,给他心灵的温暖。我觉得也有挺有童心的。

这个镜头结束,电影院的灯就都亮了,我身边的人就都开始走。我很心疼宝宝,所以没走,听完了歌,还看到了黄渤结尾的自白。让我很震惊的是,在最后的最后,出现一行字,大概意思是:此片谨献给我最爱的弟弟。我看完这行字特意环顾了一下电影院,观众席除了我 5 / 7 精品文档

一个人都没有了。多讽刺啊。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宝宝的心思,我要再次强调,《大闹天竺》的结尾写的是把此片献给他的弟弟。

跳出这部电影,说说写电影观后感的事儿。

每次写完观后感都会有朋友发给我一些影评,问我觉得怎么样。其实我都不太想看那些东西。大部分影评写的都是以一个“评论员”身份对电影的评论,我又不是拍电影的,没有发言权。再一个,一部电影拍得好不好,是不可知的,因为每个人面对客观世界,都在盲人摸象,谁也别说谁就一定对,各有各的说法,所以让我这个电影外行去评价一部“客观”的电影,实在是赶鸭子上架。

我只关注一部电影带给一个人的感受。

其实你仔细留意一下身边的人对一部电影、一本书的评价,大部分都是“评论员”的分析。我喜欢“感受员”的话。两者对比例子如下。

评论员:这部电影拍得挺好的。

感受员:我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很感动/兴奋/开心/伤感/百感交集。评论员:王宝强演得真好。

感受员:我看着王宝强哭,自己都想哭了。评论员:这部电影动作戏很多。

感受员:动作戏看得我好爽啊,感觉既热闹、又欢乐。6 / 7 精品文档

大概就是这意思吧。最近听到好几个专栏提到一个事儿,说现在很多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跟人聊天的“图灵测试”,原因不是因为机器聊天太像人了,而是人的聊天太像机器了。

其实通过一个电影的观后感就能看出来。技术流的话,机器都能说出来,但是感受流的话,机器就不一定能说出来了。

就好像《太空旅客》那个吧台的机器人一样,只要涉及到情感的东西,他都给人感觉冷冰冰的、离你很遥远。

篇7:大闹天竺观后感

其中有个片段,武空问唐森:“你为什么没朋友?”唐森要解释前有些犹豫,唐森是个富家公子,按理来说应该广交朋友啊,但是,现在社会金钱买不来朋友,买来的只有虚伪。

经得起考验的才是真友谊。

唐森答应武空只要陪他去取遗嘱就不拆小楼,虽然后来因唐森的轻浮而使小楼被拆,但是在唐森有危机时,武空第一时间赶到,在危难之中才能见谁是朋友,这不是所谓的患难见真情吗?

相比于武空,现在的人被利益冲昏头脑,只认金钱不认情,真正的朋友又有几个呢?有的只不过是利益场上的朋友,“大难临头各自飞”。

诚然,武空保护唐森是建立在小楼不拆的前题下,是各自利益的交换。但是,小楼已被拆除,武空还不顾性命拼尽全力去救唐森,在武空的潜意识里难道唐森不是他的朋友吗?现在还有多少人是这样真心对待对方的?

无独有偶,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

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室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

在那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和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其实,唐森和范仲淹的经历大抵相同,同样“虎落平阳”,在生死存亡之际分别被武空和王质救了,正是印证的中国的那句谚语“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所有的友谊要经得起时间和金钱的考验。

当今社会,人们被纸醉金迷的生活遮住了双眼,分辨真假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尤其是青少年,喜欢称兄道弟,但兄弟可不是说过话和看得上眼的都能说是兄弟。友谊须经受过考验才能断其真假。

篇8:《大闹天竺》观后感

《大闹天竺》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穷小子武空护送唐森前往印度寻找遗嘱,但在去的路上碰见了朱天鹏和吴静,四人兜兜转转竟结为同盟,而这一路十分的凶险……在这部电影中穷小子武空是为了保住等弟弟的那座小楼才去护送唐森前往印度寻找遗嘱的。唐森原本答应了武空,可是唐森并没有做到不拆武空的小楼。悟空知道后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唐森,所以唐森只好和朱天鹏,吴静一起去寻找遗嘱了。在寻找的其中,他们三人都受了伤,但是武空最终还是去救了他们!最后他们顺利的找到了遗嘱,而这个遗嘱就是武空多年的秘密!

虽然唐森让别人拆了那栋小楼,武空一气之下也走了,但是在关键时候,唐森、朱天鹏、吴静受伤时,武空还是挺身而出救了他们!这就说明,有时候财产不一定很珍贵,唐森和武空之间的友谊才是最珍贵的!

篇9:大闹天竺观后感

这个电影其实讲了两个故事,明线为两兄弟在印度破镜重圆(搞基)的故事,暗线暗合西游记西天取经的故事。按照故事的完整性来说,这两个故事分开来拍成两个电影完全没有问题,且都能看。然而王宝强粗暴的把两个故事揉搓在了一起,刻意的想要增加电影的深度,实为这部电影的一大败笔。

观众们对《西游记》的故事太熟悉了,所以总会不自觉的在电影中寻找和自己记忆可以契合的共同点。既然拍的是《西游记》,那么导游就想追求故事的完整性,从而达到能够与观众共鸣的效果。然而《西游记》的故事太庞大了,所以只能撷取其中个别的故事片段的故事讲完。在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完整的叙述《西游记》故事的同时,又因为商业化模式在电影中掺杂了大量的打斗场景,极具搞笑性质的场景,使得王宝强根本把握不住电影的节奏,让作为一个整体的电影,看起来成为了一盘散沙,一个由大量莫名其妙的片段组合而成的拼盘(故事?)。比如:白龙马的出现(悬崖顶上突然祥云笼罩,走出一匹白龙马),无任何的铺垫及后续情节,极为突兀。

再有一点得提一下的是,电影的末尾部分表达了对六小龄童的敬意。虽然在中国,六小龄童作为几代人心目中孙悟空的经典形象而存在,在电影中把六小龄童拉出来友情出演很可能博得观众的共鸣,对情感比较丰富的观众来说甚至会流出眼泪。看似是对《西游记》IP电影的应景之举,实则在商业化模式的运作下,把情怀当卖点,为博取眼泪而去博取眼泪,在电影的人物刻画很单薄的整体之中,并不能表达出一种很强的感染力(突然感动.jpg)。

篇10:《大闹天竺》观后感精选

《大闹天竺》汇聚了王宝强、白客、岳云鹏这三位当红笑星,影片的喜剧定位已然不言自明了。而片名中的“闹”字又进一步明确了影片的喜剧风格。故事讲述王宝强扮演的“钉子户”武空,保护白客扮演的富二代唐森,一起去印度取回他的富豪老爸留下的遗嘱,一路上遭遇各种追杀和奇遇的故事。不难看出,影片想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快节奏和热闹场面托起整部戏,所以当王宝强和白客一踏上印度的土地,就各种印度风土民情大展示、各种热闹庆典仪式大放送,各种误会出糗的搞笑戏和各种追赶跑跳碰的动作戏更是接二连三地上演,所以片名中的“闹”还有“热闹”这一层意思在其中。而这种“欢闹感”在影片中几乎无处不在,把印度婚礼搞得鸡飞狗跳,在纱丽厂里把众多美女杀手打得人仰马翻,在吃辣椒比赛上挑战各国高手……影片的故事线始终与欢闹的印度风相结合,再加上王宝强和白客一路上从欢喜冤家到患难兄弟的转变,这种路数也让本片基本相当于一部“印”吧。闹闹腾腾的节奏感和氛围虽然让人看得有些疲累,但一些笑点也确实能够让人get到,产生出一定的“笑果”。比如说白客在印度婚礼上误打误撞进入魔术表演中,差点被魔术师弹出的灯泡给噎死。比如说王宝强在吃辣椒比赛中被辣成嘴肿脸肿的可笑模样。比如说两人在躲避印度人追赶的“摩托车追逐战”中,追赶的印度人“一个秒变十个”魔性细节。还有当中国杀手和印度仇家两方人马堵住王宝强和白客时,两人急中生智利用双方言语不通的弱点,挑逗两方人马互相干仗,他们却溜之大吉。

此外,《大闹天竺》片名中的“闹”字也含有动作元素的指涉,暗示了本片的动作喜剧风格。王宝强在本片中简直是想要变身成龙啊,用大量动作戏来带动喜剧节奏。也许这体现了王宝强想让将影片打上个人化标签的小小野心吧,因为在当前华语影坛,能像成龙一样既会搞笑又能打的人气影星,除了王宝强之外似乎也没谁了,所以这是王宝强在积极地向成龙大哥靠拢啊,呵呵!这一点在影片中也有十分鲜明的体现,一开场的“大战拆迁队”的戏份,王宝强就大展“一个打十个”的功夫身手。到了印度也是“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架势,刚出机场就一脚踢翻“金毛银毛”两个杀手,在印度婚礼上更是上蹿下跳,一路跑一路打,展现动作戏可谓相当卖力。在纱丽厂大战女杀手,更是让王宝强打了个痛快。而结尾的高潮戏也被设计成王宝强大战“杀手老祖”的打斗戏,最终王宝强还实现了“华丽变身”,秒变孙悟空拿着棒子将杀手们统统打到服。片中动作戏的许多镜头运动,也意在强调王宝强不用替身、亲身上阵的卖力程度,这也算是王宝强当导演的一种诚意体现吧!

《大闹天竺》在角色关系方面,选择了“欢喜冤家”加反转的模式来构建。王宝强和白客一开始就互相看不顺眼,白客根本不相信有人要杀他,而王宝强则动不动就反应过度瞎出手,让白客觉得他是在瞎捣乱,恨不得他马上走。后来白客发现居然真有生命危险,就立马犯怂变成惊弓之鸟,死乞白赖地非要王宝强保护补课,甚至连撒尿都不愿松开王宝强的手,影片正是利用这种反转来实现搞笑的意图。岳云鹏扮演的朱天鹏和柳岩扮演的吴静也是类似的关系,从一开始的要打要杀,到后来患难变情侣,也算是圆了两人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有情人未成眷属的遗憾吧!而整部影片的基调也从一开始的玩闹导向结尾的深情,还设计了一个情感真相的悬念揭示,其中既有王宝强和白客的兄弟情,也有父子相认的亲情,也算是用情感元素来平衡一下偏浮夸的喜感吧!

篇11:大闹天竺观后感300

我是冲着六小龄童去看的,从他签了合同我就知道他要拍这个电影。《大闹天竺》总体不错,比较有意思,影院里笑声不断,后面有些段落比较感人,歌舞部分符合印度片的风格,值得一看,但不适合带孩子观看(影院内有几个孩子总是喊叫,后来被家长带走了)。据最新报道该片票房已突破2亿领跑贺岁档。全片100分钟,等了一个半小时六小龄童饰演的老年武圣才出现(六小龄童一出现就像网上说的,有观众在说“六小龄童”),一个字都没说,通过陈佩斯演的角色的画外音叙述了武圣年轻时在印度,由于王宝强演的儿子武空被陈佩斯演的角色弄丢了,就留在印度寻找,画外音叙述时画面上是青年时期的武圣一直在寻找、后来在寺庙修行、与印度群众生活在一起等,之后是父子相认,从出场到父子相认不过五分钟,父子相认这段是在绿布前表演的,后期合成了见面的场地。后面六小龄童以孙悟空的形象出现时倒是有台词。电影结束后别着急走,还有三段彩蛋,分别是四位主演唱歌、黄渤演的角色致歉、拍摄花絮,拍摄花絮里有六小龄童。

[大闹天竺观后感300]

篇12:大闹天竺观后感 800

说到片中的动作戏,谭飞认为有些桥段显得过长,“为打而打”,缺少打斗的内在动机。王宝强对此也是哭笑不得,他表示动作戏在实际拍摄中面临的困难更多,而自导自演的他,对于那些拍摄难度高的动作场面实在是“舍不得剪”。

《大闹天竺》之中,六小龄童以一种魔幻形式出现在片尾,引发观众讨论。谭飞表示自己看到这里虽然也很感动,但是电影中的特效制作确实存在问题,前后两半的特效不像出自一家公司之手。对此,王宝强作出回应,由于时间紧张,《大闹天竺》的特效其实是由三家公司分工完成。他承认,虽然影片并非主打特效,但确实由于特效的不足影响了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和自己的表达初衷。

谈到影片主打的印度风情,谭飞认为《大闹天竺》在地域特色的呈现上稍显片面,印度文化的深层次没有被很好地表现出来。王宝强却有不同观点。他认为,此次印度之行拍摄电影,自己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将印度斑斓的色彩充分大胆地表现了出来,对于《大闹天竺》中印度风情的呈现,他很有信心。

上一篇:销售部门誓师大会口号下一篇:短的科学小故事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