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如何教育小

2024-05-28

家长应如何教育小(精选8篇)

篇1:家长应如何教育小

幼升小入学后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问题

家长要想能很快适应新阶段的要求,就要对家庭教育新阶段将要面临的新课题提早进行研究。孩子刚上学时,功课并不重,只要智力正常,都能得满分,即使有差距,也不会很明显。我的体会是,即使是学习不用心的孩子,每天与同学之间拉开的差距也只是一点点,就像民间愿意用“一根线”来形容夏至到冬至的`昼夜长短变化一样,一点也不显眼。如果家长当天能发现,要补很容易。怕就怕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点差距,没能及时发现、及时补救,并找到原因,防止它一再发生。家长要想让孩子成绩好,就要从孩子一入学就对他抓紧、盯住,不仅不让他落在别人后面,还要想法让他能每天有“一根线”的优势。如果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被落下了一点,那就督促他及时赶上去。为此,家长最好能在孩子入学前,买一套教材自己先看一看,了解一下孩子入学后第一学期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照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估计一下他学起来会在那个地方略有困难。这样在孩子入学后,自己在辅导学习时就能心中有数了。

万事开头难,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难”并不在功课上,而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家长对孩子的课后辅导,要注意发现他各门功课有没有知识点的遗漏,更要把功夫下在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孩子入学后,学习习惯的养成,涉及到在学校和在家里两个方面,而且在校的时间比在家多。家长既要掌握他在家的情况,又要了解他在校的情况,才能配合老师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又涉及到一个家长如何经常与老师沟通并默契配合的问题。这些,作为孩子还没有上学的家长,都还没有切身的体会。最好能在孩子入学前,主动找一些孩子比自己大的家长,听听他们在辅导孩子学习、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上的经验教训,以便自己到时候能少走一些弯路。

篇2:家长应如何教育小

对于孩子的早恋,家长应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呢?春雷教育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一、做孩子的爱情榜样,培养孩子健康、正常的爱情观。

孩子的爱情观或多或少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不论父母的感情怎样,哪怕已经到了打算离婚或者已经离婚的程度,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不要让孩子感受到他的家已经支离破碎了,要时刻做到“相敬如宾”,要让孩子明白你们对爱情的态度是认真的,不是随随便便的,尤其是在对待孩子“早恋”的问题上,更是要保持和谐的状态,以平和的心态和一致的做法去关爱孩子,去引导孩子,“以情动人”,帮孩子走出“早恋”的困境。

二、随机应变的教育,以生活为教材,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来教育孩子。

有关爱的教育,知识成分较少,大多是观念和态度的养成,应学会随机应变,从日常生活中引出讨论。比如,看电视的时候,尤其关于爱情的电视,孩子就可能发出疑问:为什么那个人会抛妻弃子,跟另外一个女人好了呢?这时就可以跟孩子谈谈关于爱情应承担的责任,主人公做法的对与错、好与坏,孩子也容易接受并且熟记于心。看爱情片,最好选些有教育意义的片子,如《泰坦尼克号》,剧中爱情的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令人荡气回肠。总之,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要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来教育孩子、引导孩子,以防止孩子走入“早恋”禁区。

三、为孩子的阅读精挑细选,让孩子在平时的阅读与学习中领悟到“爱”,受到“爱”的教育。

让孩子多阅读一些世界名著,一来培养阅读能力,二来提高写作水平。名著大多是小说,而小说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关于爱情的描写,所以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书的时候,应该把好关。例如《简爱》就是一部不错的描写爱情的作品。在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爱情教育,不让孩子萌发“早恋”的倾向。

篇3:家长应如何教育小

1 对于孩子的特长教育, 家长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 盲目乐观, 盲从。有的家长很盲目, 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什么, 自己就跟着学什么, 不考虑这门专业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进特长班学习,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不是心甘情愿的, 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 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等问题都心中无数, 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至于培养孩子哪个方面的特长, 家长就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意志, 把大人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如此, 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 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反倒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第二, 贪多, 不专不精。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 今天让孩子学钢琴, 明天让孩子学美术, 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这样虽然各个专业都有所涉猎, 但大多都是蜻蜓点水、囫囵吞枣, 没有一个能真正掌握, 起不到让孩子发挥特长的作用, 反而会让孩子变的浮躁。兴趣爱好广泛固然是件好事, 但物极必反, 我们的孩子毕竟还是幼儿, 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 他们的童年应该是快乐、无拘无束的, 不能把过多的重负压在孩子身上, 既然学, 就应该把孩子的潜质挖掘出来, 让孩子的天分得到充分发挥, 追求完美, 力求做到极至。

第三, 方法不当。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 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 孩子毕竟是孩子, 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 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 今天喜欢的东西, 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 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 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 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2 对于孩子的特长教育, 家长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首先, 家长要发现孩子的特长。尊重科学规律, 了解孩子真正的潜能天赋, 根据孩子特别的兴趣点甄别参加特长班。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 看看他平时都喜欢做什么, 然后慢慢支持他的爱好。可能的话, 家长应该尽量给他们一些空间和时间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因为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不喜欢被别人打断或是阻止他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 作为家长, 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在这个闪光点上加以正确引导, 才能让孩子发挥特长, 如鱼得水;否则, 只能适得其反, 家长也会否定孩子, 老拿自己孩子的弱项和别的孩子的强项比, 比来比去, 就认为孩子确实不如别人, 从而对孩子产生失望、抱怨的情绪, 因而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会破坏孩子学习的兴趣, 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其次, 家长们要端正认识, 不要将特长教育看得过重。孩子不同于大人, 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 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 家长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 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 特长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家长不宜将其看得过重, 只能将其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 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 以免造成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第三, 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地方, 在于它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特长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给孩子带来快乐和自信、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的教育。特长教育有个前提, 即学有余力, 兴趣为先, 尤其不要和考级考证挂钩。许多家长往往并不关心孩子的兴趣所在和学习自主性, 而是单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 孩子的特长教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 松紧有度, 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 如此,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特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理想归宿和落脚点, 如果把素质教育比作一个整体, 那么特长教育则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正是种种鲜活的、富于特色的特长教育的不断拓展, 才使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了扎实的基础。然而,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学习的时间对每个学生来说是一定的, 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要对学生进行有组织的特长教育, 家长应该努力去了解孩子的需要,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给孩子一片自由发挥的蓝天。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引导孩子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为孩子报课外特长班之前, 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的爱好及智力底数, 并由此做出选择。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为各方面发展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学习班安排不可太多;否则, 不仅会分散孩子的精力, 还会加重孩子的负担, 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孩子是最需要大自然的,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 可以启发孩子的好奇心, 促进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好处。大自然对孩子来说是不可缺的, 尤其是城市的孩子更需要接近大自然。孩子成才是多方面的,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 尊重孩子的意愿, 重点培养孩子的性格及创新精神。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孩子的特长, 因势利导, 扬长避短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炳照.中国教育简史[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王炳照.中国教育简史[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2]童富勇, 浙教院.中国教育简史讲义.[2]童富勇, 浙教院.中国教育简史讲义.

篇4: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手淫

我儿子今年13岁,刚刚进入青春期。就在他渐渐摆脱童稚的时候,我发现儿子开始遗精,并时有手淫的行为。面对青春发育中的儿子,我这个当大夫的母亲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想跟儿子谈谈,却不知该怎样开口。最后,我决定让丈夫先跟儿子谈谈。

丈夫把儿子叫来,对他说:“儿子,去拿词典来,查一查‘手’字头的词,看看‘手淫’是什么意思。”等儿子查完字典之后,丈夫对他说:“《红楼梦》中有个人物叫贾瑞,在他得了重病时,一位道士送给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从正面照时,上面会出现一个美女,而用反面照时,上面就会出现一具骷髅。道士嘱咐他千万不要照正面,可他还是照了正面,结果便送了命。这就是因为他太不节制自己了。”儿子听完后,脸上流露出似懂非懂的神情。然后,他冲向卫生间,把自己沾有精液的短裤藏了起来……

看来,丈夫的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时,报纸上的一篇文章使我茅塞顿开。我经过几天的准备,终于鼓足勇气,与儿子面对面地谈起“性”来。我先用专业术语深入浅出地告诉儿子,他为什么是一个男孩;男孩有哪些心理特点;男孩与女孩有哪些区别。我也告诉他女孩的特点。这样就使儿子对男性和女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使他消除了对异性的神秘感。我还对儿子讲了遗精和手淫。我告诉他:“遗精是男孩子成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手淫是伴随着男孩子一天天长大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自慰行为;很多男孩子都有手淫的行为,没什么见不得人的。”随后,我又拿出几篇与之有关的文章给他看。

不久,儿子好像一下子变得轻松了;以前那种紧张焦虑的神情没有了。慢慢的,他手淫的次数也少了。看到儿子平安地渡过了最初的性萌动期,走上了健康的成长之路,作为家长,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其实,手淫在进入青春期的男性中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行为。它往往开始于孩子无意中玩弄生殖器、或孩子的生殖器受到某种刺激,给他带来了性快感,又加上孩子的生殖器官和性腺已发育成熟,孩子的性冲动增加了,因而使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这种可以自慰的性行为。据波兰性学家伊莫林斯基调查,在波兰有93.6%的男孩和44.8%的女孩都有手淫的行为。我国目前虽然尚无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但据专家推测,情况亦大致相同。

在我国,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不够广泛,社会上至今还流行着一些耸人听闻的“手淫危害论”。其实,手淫的害处不在于手淫本身,而在于受“手淫危害论”的严重影响,使一些有手淫行为的孩子产生了沉重的“犯罪”感和“堕落”感,使他们感到恐惧、惊慌、自卑、精神负担沉重,甚至出现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些症状,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失眠等。而那些视手淫为正常行为并能理智地掌握手淫频率的孩子,就不会出现那样的后果。

有了如上共识,作为家长,我们不难从中得到如下启示:

1.家长应对孩子的性教育认真负起责任。对孩子的性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和社会。父母应首先承担起这个责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最方便的。因此父母要首先破除陈腐的性观念,勇敢地承担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责任。不能让那种亲子之间不谈性的意识再影响我们的后代。

2.家长要学一点性知识。作为启蒙老师,父母首先要对性的有关知识有个最基本的了解。要彻底破除“手淫危害论”,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3.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要讲得清楚明确。有些家长知道自己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对于“性”也有科学的认识。但在对孩子讲解时却总是羞于开口或含混不清。这样反而会增强孩子对性的神秘感。作为家长,应该明明白白,大大方方地把孩子应该知道的性知识告诉孩子,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形成正常、健康、自然的性意识。

篇5:家长应如何教育小

在平时,常有一些家长、朋友和我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认为小学前(幼儿园)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饮食、礼仪、游戏中学习),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中学阶段(初中、高中)主要抓好孩子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孩子长大后老师、家长都省心,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好的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学习成绩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的比赛。

下面,我从家庭角度,谈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些体会,把它概括为“四个关注”和“四个要”。

1、关注孩子上课听讲的习惯。

孩子是否专心听讲,最直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联系老师,从老师那里直接了解情况。一种就是经常问孩子,今天上课学了什么?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回答了几个问题?如果孩子什么也回答不出来,那孩子肯定是有问题了。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业之余让孩子说说语文学的那一课,哪些内容感兴趣。数学什么地方难?什么地方容易?久而久之就促进了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

2、关注孩子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我们的孩子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或从来都不问问题-1-的话,那说明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则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让孩子不仅喜欢去问问题,而且也愿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

3、关注孩子读书的习惯。

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去补课,也不是去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孩子较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从漂亮的幼儿画报,到少儿儿童文学、意林等读物,随处都有她看的书,有时她读书比较专注,自己一会哭一会笑,吃饭时叫她几声都听不见。加上平时老师也经常把读一篇小故事,查一点小资料作为课下作业,孩子阅读的兴致就更高了。因为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变得轻松了,这也为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关注孩子作业的习惯。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而且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时间。有不少家长,包括我自己都有过这样一个感觉,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感到高兴,而不管她在干什么。实际上,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集中精力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作家长的要从自身孩子实际出发,根据作业内容规定作业时间。不要让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习惯。

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还应做到“四个要”

1、要有坚定的态度。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孩子已经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的时候,家长坚定的态度就更加重要。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不是从自身找问题,总是埋怨孩子、老师、学校、社会风气不正等问题,甚至一些家长对待孩子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不是打就是骂,有些干脆放任自流。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十分正常的,我们家长在百忙之中一定抽出一点时间一要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二要及时和学校老师进行联系,三要耐住性子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挺有意思的话,他说:“习惯就是习惯,任何人都不能把它从窗口扔出去,只有哄着它从楼梯下去,而且每次只能走一层。”

2、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在看电视,却让孩子做作业,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作为家长平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最好和孩子一起寻找学习的乐趣。

3、要赏识孩子,要善于发现他(她)们的闪光点。

俗话说的好“数落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做错的事,还不如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来鼓掌喝彩。我坚信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

4、要以普通家长身份教育子女。

孩子的成长既需要学校的环境,也需要家庭氛围,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学校无法替代的教育作用。孩子在紧张之余需要休息和放松,需要与家长亲密无间、无拘无束的交往和各种感性活动。家庭正是具有这种优势,可以弥补学校的不足,才使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下和家长交流思想,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学习与人交往,学会做人做事。而我们父母如果居高临下对待孩子,就会淡化与子女的那种天然、亲密的关系,孩子的思想、感情就不能自在表达,他(她)会感到紧张、拘束、压抑进而厌恶、反感我们,产生不满和对抗情绪。因此我们在教育子女时要进行角色转换,改变教育方式,以一名普通家长的身份出现,最好是知心朋友身份出现。另外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是教师,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是最优秀的,这对你的孩子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智力、爱好,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抱负志向,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积极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挥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充满自信。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而不是去做别人的复制品。同时,我们要善于把孩子的昨天和今天相比,只要有进步,孩子就是优秀的。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则是孩子一生一世的事。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永远是父母心中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许你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你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家长的一言

一行,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孩子明亮纯洁的眼睛,所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家长的行为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篇6:家长应如何安排孩子暑假

暑假到了,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成为每一位家长关心的话题。一个多月的暑期如果能统筹安排,提前计划,力求劳逸结合、张弛有道,会使孩子过得充实而快乐。但当家长的往往容易忽视一些重要问题。下面我们就依据孩子年龄、学段的不同,希望有心的家长会有所侧重安排好孩子的暑假生活。

●准小学生四项准备适应校园生活

9月新学期开始,对于从幼儿园升上小学的孩子如何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那么,不妨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让我们帮助孩子充分做好上小学的身心准备吧!

第一步:心理准备成长很自豪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在心理方面,家长要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与孩子聊天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及小学校园的事情,告诉孩子上学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等。

第二步:体能准备坐够三刻钟

小学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大不相同,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学习强度,都会延长、增强。因此孩子上小学前,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应该带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做到能坚持听讲45分钟而不感到疲劳。

第三步:能力准备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指向老师。其实,注意力的培养,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时培养。比如,让孩子静静地玩积木,玩的时候,家长不要以任何形式干扰孩子,直到他自己转移注意力,丢掉积木。

第四步:习惯准备在家吃早餐

家长要提前了解小学的作息安排,并以此时间为标准,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同时,教孩子学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书桌及铅笔盒等。在饮食习惯上,孩子需要从在幼儿园吃早餐过渡到在家吃早餐。

小学生四个误区家长不能再犯

如何让小学生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教育专家就往年孩子和家长在暑假怎么过存在的一些误区做了具体分析,并针对如何过一个充实的暑假提出了有效的建议:误区一:暑假就是给孩子玩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里辛苦了一个学期,趁暑假应该好好放松一下,多玩两天无所谓,开学前把心收回来就行。

专家建议:让孩子好好放松的想法是可取的,但要有所节制,毕竟对学龄期的孩子来说,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再则,由于孩子的自制力相对有限,完全放手很容易让孩子恣意妄为,甚至沾染网瘾等不健康的习惯。建议每天给孩子安排两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也可以

根据生活安排做出适当调整。

误区二:只重计划忽略实施

每到暑假,一些家长常见的做法是让孩子制订一份学习计划,虽然计划制订得很详细,但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很少监督孩子的计划完成得怎么样。

专家建议:为了让孩子更大限度地认同暑期学习计划,计划的制订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制定出来的计划,也未必一定是刚性的条目,多给孩子一些调节的空间,有时更利于计划的执行。

误区三:孩子待在家里最安全

暑假里,大多数家长需要上班,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独自出去玩,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索性将孩子关在家里。

专家建议:孩子的精神需求是丰富的,远远超过家庭提供的空间,而暑假则是满足这个愿望的好机会。如果父母没时间带孩子出去玩,可以创造条件把孩子“送出去”,如把孩子送到乡下的亲戚家体验生活就是不错的选择。

误区四:兴趣班报得越多越好

部分家长把暑假当做是孩子学习的好机会,也不管孩子同意与否,一下就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导致孩子一个暑假都在学习,比平时上课还累。

专家建议:既然名曰兴趣班,给孩子报名时就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参与抉择,否则硬拉着孩子去学,不仅容易破坏孩子的情绪,还可能让孩子对那个领域产生逆反,不利于兴趣的拓展。

篇7:宝宝说脏话 家长应如何对待

态度PK

宝宝说脏话,家长该咋办?

态度一:平静面对,不当回事

姜芸的宝宝5岁了,最近时不时地冒出一两句脏话出来。姜芸说:“第一次听到他嘴里冒出的脏话,一家人都忍不住笑了。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我们因此而笑,反而给了宝宝一种鼓励。”现在,宝宝会说的脏话越来越多,姜芸不再笑,但也不刻意指责或者打骂,而是告诉孩子:“说脏话不好,妈妈和老师都不喜欢。” 姜芸说,这应该是每个小孩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小孩子其实自己也不知道那些脏话是什么意思,等过了这个阶段,年龄大点懂事了自然就不会再说了。

态度二:如临大敌,严厉管教

“这么丁点儿就说脏话,等上小学、初中还得了?”相对姜芸,范琳对孩子说脏话的的反应很强烈。“孩子第一次说脏话,是去年刚上大班的时候。我狠狠地打了他的手心,还让他向我道歉。”范琳说,后来孩子埋怨,和他玩的几个小朋友个个都会说“那些话”,他才学的。

“肯定是那些孩子的家长经常说脏话,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环境不好,孩子不在意就学上了,真烦!”范琳无奈地说。

原因分析

环境所致,无意识模仿

扬大二幼园长印云说,孩子学说脏话,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模仿行为。首先因为有些父母在吵架中会冒出“脏字”,父母或者别人骂,我也跟着骂,是孩子学骂人的一种普通心理,也会不自觉地让孩子有一种强化记忆;另外,就是被迫骂人。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小伙伴之间,遇到和小朋友争执,生气或难受时,他们会不自觉地说那些脏字,来缓解压力;最后,还有家长面对孩子说脏话时的忍俊不禁和当笑话般地传播,都会让孩子以说为乐,让孩子渐渐习惯骂人。

解决办法

理性对待,正确引导

宝宝说脏话 家长应如何对待

“说脏话只是相当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只要父母引导有方,很快就会过去的。”印云认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面对:

首先,理性对待“脏话宝宝”。3岁左右的宝宝正是善于模仿的时期,又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是非观念还未形成,他只是从外界接收感知到这样的文字信息,并不理解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所以家长发现孩子说脏话时切勿大惊小怪,更不可因此粗暴地打骂孩子,否则反而强化了孩子的不文明行为,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作为父母应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此类现象。

其次,正确引导。宝贝说脏话固然不好,但父母不妨通过这个契机,帮助宝贝树立是非观念。告诉他哪些词是不好的,别人不喜欢听,不能用;哪些词是好的,大家喜欢听,可以用。宝贝也只有把好的和坏的词都学到了,才能进入树立是非观念的时期。当孩子出口成“脏”时,成人可以尝试着心平气和地问宝宝:“宝宝,骂人好不好?”一般宝宝们都清楚骂人不好,所以当他回答“不好”时,你就可以进一步教育他这样是在骂人,这是一种不好的做法,在沟通的过程中尝试了解他说粗口的原因,以及想要表达什么,告诉他要发泄这样的情绪可以用什么字眼来替代粗口,当他接受你的意见时,应及时表扬他。

篇8:面对孩子教育家长应注意什么?

第一点, 教育孩子树立信心。各位家长一定要和学校一同把孩子的信心培养起来。有了信心, 学生的发展就有了保障。千种心万种心, 孩子的信心第一。大家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 在学校里发展得比较顺利的往往都是那些自信心强的孩子。

第二点, 帮助孩子确定目标。目标既要有难度, 又要是能实现的。目标太低, 没有难度, 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标还要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指在较长期限里要实现的目标。长期目标是大海里灯塔, 是群山中的高点, 它带给人的是一种希望。短期目标是依据长期目标而设定的, 指在较短期限里要实现的目标, 它一般是一些较小的目标。

第三点, 督促孩子完成任务。家长们非常有必要多多督促学生按时按量的完成任务。在家里, 尤其是周末和寒暑假, 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合理地安排时间, 把学习、娱乐和休息作合理的安排。

第四点, 家长以身作则。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座学校,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点父母的影子。因为, 学生在家里, 长期受熏陶, 自然而然会受父母的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性格、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要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首先要做好自我教育。家长素质高, 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因此, 家长要善于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不仅在学习方面, 更主要的是要在思想品德方面发挥榜样作用。

第五点, 保护孩子自尊心。家长要爱惜、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只有一个拥有强烈而正确的自尊心的孩子, 才能在将来获得事业的成功, 找到生活的幸福。要培养好孩子的自尊心, 需要家长们在细微处下工夫, 打一场持久战。

第六点, 培养孩子竞争与合作意识。家长们要培养学生的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的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社会。作为现代人,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与竞争, 善于与他人合作, 这是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第七点, 发现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与特长。家长们还要注意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如果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的话, 那么他的学习就很有动力。兴趣是学生进步的助推器。

第八点, 教育孩子进行家庭劳动。家庭劳动有着两方面的意义:一个方面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合劳动意识, 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家庭的感情、融洽家庭关系。孩子通过家庭劳动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学得基本的生活、生存技能;能培养愿劳动、爱劳动和珍惜劳动的精神。在家庭劳动的过程中, 孩子能体会到劳动的不易和父母的艰辛, 这就有利于父母和孩子的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第九点, 培养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当今社会对沟通能力有很大的要求。一个孩子如果不从小培养沟通能力, 那么他长大以后就很难在社会上如鱼得水。善于沟通的人, 能更快地走向成功。在家庭里, 也有充分锻炼孩子沟通能力的空间, 让孩子和爷爷奶奶辈沟通, 让孩子和父母沟通, 让孩子和亲戚沟通……

上一篇: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调查下一篇:庆祝建党96周年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