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苏轼的故事

2024-06-06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精选6篇)

篇1:书法家苏轼的故事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

1、~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j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饭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没,音m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2、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3、联气小妹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篇2:书法家苏轼的故事

苏轼《赤壁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

前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yáo),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hú)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gǎo)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gāo )之下,揖(yī )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chóu)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wù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赏析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

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

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

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在苏子和“客”游赤壁时,“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且苏子睡后“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苏子以为道士即先前所见之鹤。本段描写为文章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篇3:论苏轼的书法艺术成就

“尚意”绝非空穴来风, 它既有着深刻的社会时代背景, 又符合书法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经过唐末、五代的混乱, 不仅文化遗产遭到极大破坏, 而且书法真迹日见极少, 师资人才日益匮乏, 这一严峻现象直接引发了两种结果的产生。

首先, 刻帖的兴盛。为了满足上层统治阶级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促使了法帖的复制方式由唐人盛行的双钩廓填变成刻木或刻石传拓, 也由此开帖学书法之先河。其次, 传统笔法的继承为之中断。在经历了唐末, 五代的动乱后, 这一绵远悠长的师生相传的道统遭到了阻隔。这迫使一些有胆之士可以抛开既成之法规观念的束缚, 更加大胆的去表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另一方面看, “尚意”书风的形成, 是书法艺术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书法史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行草, 楷书等“新体”的创立期, 尽管此时已有“意在笔先”的提法, 但这个“意”主要是指创作前的艺术构想, 尚且是理性的概念, 不能等同于后世所说的感性。唐代, 唐人书法非常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情”则更加受控于“理”。随着法规制度的日益完善, 书法艺术的抒情功能也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了。所谓前代生机未尽, 必然因循相继, 而越是已达极处, 相离背异的趋势将不期而然。既然唐人法度已登峰造极, 于是宋人另辟蹊跷的要求势不可挡, 向“法”之外的探索追求便成了宋人书法的发展目标。

在“尚意”书风的时代浪潮中, 出现了一大批群星璀璨的书家, 而其领军人物当数宋四家苏轼, 他与黄庭坚, 米芾共同把“尚意”书风演绎的淋漓尽致。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嘉佑进士, 复举制科, 授凤翔府判官。治平中入判登闻鼓院, 召试得直史官。历判官告院, 开封府推官。熙宁中上书批评王安石新法之弊, 出任杭州通判。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下狱, 责授黄州团练副使, 本周安置。哲宗元佑间, 历起居舍人, 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兼侍读。四年出知杭州。六年, 召为翰林学士承旨, 后出知颖州, 迁判州。七年, 召还擢兵部尚书, 转礼部, 兼瑞明殿, 翰林侍读二学士。哲宗亲政, 出知定州。紹圣初, 以“饥斥先朝”“诽谤先帝”之罪名, 贬之英州, 末之, 又贬惠州安置, 再贬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赦还, 翌年病逝于常州。追谥文忠, 赠太师。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等。

苏轼生性旷达, 博学强识, 能文章, 善诗词, 精绘事, 工书法。其文章众体兼备, 纵横恣肆, 格高力健。书法上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努力挣脱唐人重法观念的束缚, 注重自我精神的体现和情感的宣泄, 追求一种高度自由化的创作状态, 开创了宋代“尚意”的新风。

关于苏轼的学书思想, 他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纵观其一生, 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 但同时又受道家, 佛家的影响很深。最终影响并形成了苏轼达观处世的人生观和追求超然旷达的心境。佛, 儒, 道三家思想在苏东坡身上有着空前的融会和贯通。同时, 他又本着“以佛修心, 以道洋人, 以儒治世”的原则, 对三家思想进行了激浊扬清, 各有取舍的批判态度。向往淡远深邃的美, 是苏轼“尚意”书法风格的审美理想所在, 从其所流传的遗迹中, 可看出他对雄放豪迈的风格始终是称赞的。但他更加向往淡远深邃的美。他在《苏轼文集》写道:“欲令诗妙语, 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越是走人间, 观身卧云岭。”“静”是为了“了群动”而“空”正是为了“纳万境”。他要“阅世走人间, 卧身观云岭, ”这种情怀, 超脱而又执着, 冷静但是深沉, 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对那种淡远深邃的美的向往。这是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的统一。

他在《次韵子由书论》曾言“吾虽不善书, 晓书莫如我。够能通其意, 常谓不可学”。这里的“意”是指作者内心感受和丰富联想在创作过程中的自然流露, 是超越法度而更为深潜的艺术本质。苏轼在对前人的理论和书迹进行广泛研究学习后, 体会到一旦为“法”所缚而不能自拔, 结果只能丧失自我。所以, 他主张“出新意与古法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自己也曾说:“吾书虽不佳, 然自出新意, 不践古人, 是一快也。”他曾言:“我书意造本无法, 点画信手烦推求”。他十分强调以“笔成冢, 墨成池, 不及羲之即献之;避秃千管, 墨磨万铤, 不作张芝作索靖”的执着精神来追求“法”的自由。此外, 苏轼还提出了“貌妍容有颦, 璧美何妨椭”的美学思想, 将妍于颦, 骏与朴对立并存, 肯定了“丑”的审美功能, 从而拓展了传统美学思想的外延。他的这些思想, 启发了北宋后期以及南宋, 金的书法创作, 并对以后尤其是明代书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轼书法深受欧阳修的影响, 少观摩二王, 中岁学颜平原, 晚乃喜李北海, 一生皆悠游于晋唐人之间, 但又能自出机杼。其取众家之妙, 与笔墨酣畅中求天真平淡, 不计较点画位置, 不在乎肥瘦得失。而重才学情感的宣泄, 情之所至, 自然为妙。无法之法, 不工之工, 无异于佳乃佳等独特的审美思想是苏轼苏轼书法艺术的一大特色。

苏轼书法诸体皆善, 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 也是最能体现宋人“尚意”书风特色的, 便是他的行书。而他的行书所得到的一个质的飞跃, 是在黄州。黄州时期的书法是东坡向“尚意”书风过度的最重要转折点。此一时期, 是他艺术创作的最高峰。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 内心极度悲愤, 此时年轻的豪情壮志已烟消云散, 代之而来的是参禅问道, 或幽居默禅, 或出儒古刹。时居佛教主流的禅宗极大的影响了苏轼。例如禅宗中的“呵佛骂祖”, 蔑视权威, 不畏法度舒服的胆魄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平常心是道”等思想, 不仅激发了苏轼在书法上的挑战和批评先贤的勇气, 而且还帮助他在创作构思时越来越自由无羁的发挥。此一时期著名的作品如《杜甫桤木诗》、《黄州寒食帖》、《前赤壁赋》等。其中又尤以《黄州寒食帖》最为精彩, 被誉为是继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此帖英姿豪迈, 超神入化, 东坡愤懑沉郁的心情, 在无意于佳的状态下, 任情恣性的挥洒, 出奇制胜的达到了笔法的崎侧纵横, 有如神助。其点画坚实肯定, 沉着凝重, 笔势偃侧但不拖沓, 涩而能达, 滞中有畅。字形多成横势, 有“石压蛤蟆”之感。章法上, 起首的几排小字, 节奏平缓, 接着行笔速度加快, 字形逐渐变大, 行距或宽或窄, 字距或大或小, 最后一排独立成行的小字, 与起首遥相呼应, 浓郁的墨色, 散发着奕奕神采。苏轼的“尚意”书风, 对宋代及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所倡导的书法观念, 影响了一代世人, 并且他与其后的黄庭坚, 米芾等人一起掀起了“尚意”书风的大旗, 苏轼的

油画中的画味与笔触肌理价值

——以朱沙油画为例

马贵中 (云南红河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在油画作品中, 画味是衡量油画绘画性的重要标准, 笔触与肌理是构成艺术作品绘画性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朱沙油画为案例, 浅析油画中的画味与笔触肌理价值。

“画味”一词, 顾名思义指一张画有画的味道, 故“画味”亦作“绘画味”, 是业内绘画同行中常用的术语, 也是衡量判定画作价值的标准之一。

“画味”作为名词来理解时是一种前人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认识总结出来的美学标准与绘画审美追求;“画味”作为动词来讲时, 是一种绘画创作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手工痕迹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画出的画很多, 但有的画由于过于制作、过于图像等种种因素而失去了绘画的味道。这如同生活中我们常常感觉出门在外吃不到新鲜可口的饭菜, 虽然有店主眼见为实的让顾客亲眼观看当场宰杀以视新鲜, 但鲜则鲜矣, 入口初时美味, 时间稍久总觉少点家中新鲜与自然。快节奏速食要求下的新鲜出炉, 始终少了些家常菜的从容, 即使辅与某某名牌高科技鸡精, 催生出的鲜美也渐渐失去了“新鲜”的本质背离了新鲜的本意;同理, 有画味的画有味道, 有味道的画不一定有画味, 也不等同于有画味的画, 有画味的画能让人反复咀嚼玩味, 并于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

“画味”的艺术物质呈现主要由笔触来实现。当油画创作一开始, 笔与画布一接触的同时, 笔触与肌理的问题就产生了, 如同中国画中所说的笔墨关系:笔借墨以成形, 墨借笔以生变。“中国画理论认为:论用笔法, 必兼用墨, 墨法之妙全以笔出。”可见用笔的得当是很重要的, 笔触作为画家艺术创作实现的外显, 是由画家作画情绪表现技巧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视觉表现力, 运笔的轻重缓急给人不同的力度感, 阿恩海姆认为在静态的自然物中, 所知觉到的强烈运动, 往往是由下述事实造成的。这就是这些自然物的现状, 往往是物理力作用之后留下的痕迹, 正是物理力的运动、扩展、收缩或成长等活动, 才把自然物的形状创造出来。 (2) 笔触的走势在塑造形体的同时还构成了画面的的张力, 笔触的力度不等于物理意义上的自然力度, 而是画家通过手握笔在画布上运笔留下的痕迹所呈现的图形视觉张力, 是画家生理和心理力量在画布上的呈现。笔触的外部静态形式随着笔迹在画布上行走的快慢、轻重、方圆、宽窄、断续、粗细、长短、曲折、藏露、虚实等的相互关联充盈着一种内在张力, 折射出画家对绘画本体用笔的感悟与理解。在朱沙画面的构成形式上, 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偏爱和自己独特的理解, 在绘画审美观构成上更多取向于中国画的构图形式对点、线、面的控制, 对画面“空白”、疏密、动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和强调。用笔也散发着书法“写”的审美倾向。

朱沙油画有“画味”, 其油画中的“画味”既有中国绘画审美中笔墨的审美因素, 又有油画材料特性本身所具有的材质美感和形式感。在形式所生成的意味取向上, 倾向于中国传统绘画特

书法成就为中国书法增添了灿烂一笔。有的意韵追求。在其画中, 山川草木都被艺术家赋予了一种人格化的抒情格调而显得颇具温情。田园诗意的全景式解构、揉碎并重新组合式大风景描绘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精神审美价值相承, 画中褪去城市的喧嚣, 俗世的纷繁, 营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永融的清明桃花源。画面概括的色块, 沉稳雅致的颜色, 动静相宜的点线面布置使得“画味”更加浓郁。

笔触的有效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绘画审美价值, 笔触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绘画中得当的保留笔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理趣, 所谓用笔的理趣就是画理和艺术法则在用笔上的自如体现, 画面上的笔触是依据对比而存在的, 用笔的干湿浓淡, 强与弱, 虚与实、长与短等对比因素在画面中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通常我会采取层层作画的方法, 利用油画色层的先后关系来控制色层的厚薄, 每画一遍都力求以书写的方式进行, 为后面的效果做一些铺垫, 经过层层敷设后, 在获得丰富质感的同时, 也形成了肌理富于变化的表面结构, 使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具备独特的张力”。 (朱沙语) (1)

肌理的强化与强化与有效运用是朱沙油画创作中的重要表现手段, 所谓肌理是绘画呈现出的材料质感, 主要由画的底子材料、作画工具、颜料、技法等综合因素共同构成的, 在朱沙油画中充分利用了底子的材质感, 通过画画的过程, 不断的保留与覆盖, 色层的叠加因运笔的不同而能偶然保留底层色从而使每一块色彩在单纯的色层重叠之后, 视觉效果变得丰富而微妙, 同时也就获得了视觉强度较好的色彩, 在多次作画的过程中将色彩强度和色彩控制发挥到最佳状态。笔触与肌理的有效运用, 在丰富画面完整性的同时也展现出笔触与肌理本身独特的审美价值。

注释:

(1) 《寻找记忆中的风景》朱沙著, 《美术观察》总第195期, p87页. (2) 《油画风景写生》毛岱宗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7.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p71页.

参考文献:

[1]《经典山水画法》周阳高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2]《写意油画教学戴士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寻找记忆中的风sss景》朱沙著, 《美术观察》总第195期, p87页

[4]《油画风景写生》毛岱宗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7.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马贵中, 男, 回族, 云南澄江人, 现任教于云南红河学院美术学院, 讲师。

参考文献

[1].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2].黄惇, 金丹, 朱爱娣等.中国书法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

[3].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5].陈宇.苏黄精神[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4.

篇4:苏轼的书法思想研究

苏轼认为通过书者和作品的双向交流,现实中的人生百味都能借之得到抒发,倾诉,最终获得心灵的宁静。这也就是他所说“忘忧”的意义所在。学书为乐,聊寓其心,可以说,“自乐”和“寓其心”的书法论,已深入渗透了宋代书家的艺术思维之中,这与当时书法崇尚个性、注重创意的艺术精神不可分割的。苏轼“自乐”和“寓其心”书法论,体现在书法创作中就是以“尚意”为中心、以“不践古人”为标准的书法思想。

一、苏轼书法艺术的目的

苏轼书法艺术意义的思想从《题笔阵图》可以得到解读:“笔墨之迹,论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 在 《石苍舒醉墨堂》一文中他说“……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显然“自乐”、“寓其心”体现了苏轼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书法在苏轼看来是怡养性情,超脱物外,臻于完善的审美方式,苏轼的这些思想之于传统意义上书法艺术可谓标新立异。

中国书法追溯到秦汉、隋唐,在书法意义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是其实际应用价值和功利目的。这是由于汉字是书法的载体,而汉字本身所承载着实用功能和功利目的。而苏轼认为,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该有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其意义应该体现在书者的“自乐”层面上,书法应该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具备抒怀寓情,乐在其中个的审美愉悦。这一观点已触及现代艺术理论中“游戏说”的内涵。书法创作本身就是一种近于游戏的活动,书者在这一活动中身心得以放松,惬意,满足。同时,苏轼还认为,书者的应该“寓其心”,即书者的心应该寓于书法作品中,张扬自己的个性,表现出一种源自内心的洒脱、率性、天真。总的来说,就是要去书者不做作、不刻意,天然去雕饰,书法艺术作品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汉字,应该表现书者的精神世界及心灵之语。

二、“尚意”与“尚淡”创作思想

尚意。苏轼在试论中说:“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在书法创作中非常注重通意,他认为,通意是创作出成功的书法作品的基础,以其为中心,书法创作中的其他问题就水到渠成,无须去顾忌太多的束缚。意代表书者的审美趣味和追求,是寓于作品中的个性化的精神境界。尚意要求书者要将自我的审美情趣、人格精神渗透于作品中,字如其人,体现出书者的理想人格等。他认为书者的人格决定了其书法价值。他还把绘画中的“传神论”引入书法创作中。“传神”就是作者主观感情的表达,是创作中的率性而为。创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寓于笔墨之中,来表现自己的神情意趣。

苏轼的楷书书法作品绵中裹铁、雍容饱满,天真烂漫,被称为“苏体”。苏轼书《醉翁亭记》,字里行间给人以飘逸灵动之感,让人联想到苏轼豪放不羁,潇洒随意,为人正直的性格特点。这也体现了苏轼 “书如其人”书法观。

苏轼在《论书》提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阅一,不为成书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将“神”“气”置于重要的地位,而此二者也应该归属于尚意的范畴内,只有书者将“意”渗透在作品中,作品才能活起来,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神采气韵,意的表现依靠的是书者文化底蕴及修养。宋四家都是文学家,而作为“旷世奇才”的苏轼的文学造诣是书法所不能及的。他饱读经史,学而不倦,其深厚的文化修养使得他书法作品中充溢着鲜明的文人趣味和哲理思考。对书法“意”的追求遥遥领先于技法的层次。

“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芋芋,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它人终莫能及尔。”“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这是黄庭坚对苏轼书法作品的评价,苏轼在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了自己的潜意识,这样作品才能撼人心魄。

尚淡。苏轼评书,推崇平淡而丰腆、萧散而雅致的晋代书风,所以对张旭、怀素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张、素的狂草过于狂放,破坏了王羲之秀逸含蓄的书风。

苏轼在评论智永禅师时提到:“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从中表达了以“平淡”为美的观点。智永禅师自幼潜心习书达三十年之久,书艺精湛,然而禅师最见功力的《真草千字文》却美的一尘不染,朴实无华,从中折射出了苏轼尚淡的审美思想。

苏轼在《题王右军帖》提到:“谢家夫人澹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再次表明了这种美学思想,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環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苏轼对于当时一些充满造作之感的草书作了批判,在多种风格取向中,他推崇的是一种自然朴实之美,这些都表现了他尚淡的审美观。

三、苏轼对书法审美风格的认识

书如其人,以人论书是苏东坡书法鉴赏论的中心。对于书者来说书法能够“寓其心”那么,书法鉴赏者在观赏作品时,也就会体悟出书者本人的志趣来。艺以载道,德润人心。是中国文艺理论历来所遵循的创作原则。古人把“须人品高”列为论书法风神八项之首。苏轼继承了这种的观点,并体现在他对许多书家的评论中。比如,“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之士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古之论书,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苏轼的鉴赏观更突出地表现在它对颜真卿的评价中。颜书在书法史地位堪比与王羲之,颜真卿以一生以义烈闻名,其书法气势磅礴,圆转浑厚、平稳端庄,独成一体,开创了一代新风,但是当时对于颜真卿的书法新风有人不以为然。

但苏轼却观书如观人,独领其中的风采。他在《题鲁公帖》说:“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由字联想书者的为人,再由书者的为人进一步鉴赏书作的艺术水平,是苏轼鉴赏论的实际运用。

再如苏轼在评论欧阳修的书法时说:“欧阳文忠公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退裕如也。”“欧阳文忠公书,自是学者所共仪刑,庶几如见其人者。正使不工,犹当传宝,况其精勤敏妙,自成一家乎?”欧阳修之在书法的成就平平,但苏轼因欣赏其人格,而看重其书作。苏轼的这种艺术鉴赏论,深刻地说明了书作与鉴赏的关系,

“心正则笔正"心不正则笔亦邪书家的作品蕴涵着自己的审美观,折射着自己的人格。,但是苏轼并没有绝对化地运用这种书论鉴赏观,如他在《题鲁公帖》中指出:“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艺术作品并非完全代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苏轼认为“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指出,在书法鉴赏活动中鉴赏者的主观心理影响甚深。

苏轼的书法思想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苏轼的书法“尚意”、“尚淡”,透露着淋漓尽致又朴实自然的美感。苏轼的书法鉴赏论既着眼于书如其人,以人论书,却不偏颇,将其绝对化,这是艺术鉴赏的规律的。

篇5:苏轼的故事名人故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当时的散文大家;母亲程氏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的官宦家庭,是一位明大义、有才学的女子。苏家藏书甚丰,父母对苏轼有着良好的影响和教育,加上他聪敏好学,7岁知书,10岁能文,出口成章,所以亲友夸奖,远近闻名。

有一天,苏轼和弟弟苏辙跟同乡程建用、杨咨在草堂一边游戏,一边吃着馒头。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四人商量联句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程建用先出第一句:“庭松偃盖如醉。”意为堂前浓密偃卧的松树在风雨中像喝醉了酒一样不住摇动。杨咨接着说:“夏雨初凉似秋。”意思是夏日的雨一来阴暗凄凉、乌云压顶,好像是秋天。苏轼紧跟着杨咨吟道:“有客高吟拥鼻。”这一句写的最为典雅,用晋朝大臣谢安的典故。意思是此时此地,有几个文人用雅音拖长声调吟诗作赋。几个人一听齐声叫好,说这句诗有声有色高雅含蓄,这时苏辙看见大家都只顾品诗顾不上吃馒头,于是又联了一句最俏皮的话:“无人共吃馒头。”听罢三人都哈哈大笑。

苏轼稍大一点,就到四川峨嵋山下眉山城西面的寿昌书院里读书。书院的教师叫刘微之,他既精通经史又会写诗作文,是位学识渊博的学者。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吟诵了自己新近创作的一首《鹭鸶》诗。老师吟罢,传来了学生的一片赞扬声,老师看看学生们的反映,然后说:“大家不能都一味夸好,还要大胆提意见。”课堂上一片沉寂,老师用鼓励的眼光望着大家,看到有一位学生开始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一遍又一遍地默念“渔人忽惊起,雪片随风斜”,从他的神态看,老师知道这位学生对诗似乎有点看法,他就问:“苏轼,你对这首诗有什么看法?”

苏轼很有礼貌地站起来说:“这首诗从整体来看写得很好,但有一点学生不清楚,想请教老师,这后两句中的‘雪片’是不是指鹭鸶受惊时一瞬间掉落下来的羽毛?”“正是,正是。”老师连连点头。“学生前几天在江边玩,亲眼目睹鹭鸶受惊时,一瞬间掉落下来的`羽毛,离地面很近,并不是随风斜飘的。”

“诗首先要真,既然不合乎事理,就请你改一改吧。”老师用真诚的眼光看着苏轼,然后又转向学生,“大家都试试看吧。”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一句话。苏轼也沉吟了一下,然后说:“我看可以改为‘雪片落芦苇。’”

刘老师是位谦虚好学的人。他凝思片刻,称赞说:“改得好,改得好!

这‘落’字读起来声音铿锵有力,合乎事理,使人们仿佛看到鹭鸶惊飞时掉羽毛的生动情景,这样诗的意境就比原来清新优美得多了。”

从此以后刘老师经常和苏轼一起切磋诗文,常常告诫别的学生要好好向苏轼学习。

篇6:苏轼的故事

在京城的皇宫里,苏东坡的粉丝也不在少数。当时,皇宫中的皇太后、皇后、公主和不少宫女都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她们对苏东坡的一贬再贬非常愤慨,但始终无能为力。北宋元丰年间,“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逮捕下狱。宋神宗当时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狱,神宗为此闷闷不乐。后来,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搬出了当年宋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的祖训,为苏东坡说情。最终,宋神宗决定对苏东坡从轻处理。所谓的“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其实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对苏东坡爱戴有加的一个体现。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苏东坡的粉丝。有一回,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在辽国,苏辙惊奇地发现,辽国人常常向他打听苏东坡的情况。后来,苏辙在给苏东坡的信中写道:“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由此可见,苏东坡在辽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当时高丽国有两个兄弟,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他们分别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轼和辙,正是苏东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见,苏东坡被外国人崇拜的程度。

附:苏轼诗词欣赏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上一篇:劳务合作队伍考核奖惩实施办法下一篇:2022年策划部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