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课件

2024-04-15

三年级数学课件(共10篇)

篇1:三年级数学课件

数学日记三年级-数学日记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精选

数学日记以日记形式把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了起来,让学生从周围熟知的、亲近的情境中感知数学。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精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精选篇一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阳光明媚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买文具。到了启路文具店后,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书套,有兔小姐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蓝熊的……我一看价目表:小书套每包元,大书套每包元,我就立马拿了5包小书套和4包大书套。走着

走着,我看见一个漂亮的笔袋,标价是元一个。妈妈说:“笔袋都好几个了,还买呀!”“就最后一个嘛!”我恳求地说。“好吧,就最后一个了啊!”“嗯!”说着,我就拿起了那个我挑中的笔袋放进了篮子里。

到了收银台,爸爸说:“你先算一下,这些要花多少钱啊?”我数了数:“5×5+6×4+6, 嗯......25+24+6=55元!”妈妈把55元递给了售货员,我们一家开心地回家了。数学日记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精选篇二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刚上三年级的时候,我觉得数学越来越难,有些害怕考试和做练习。爸爸妈妈总是鼓励我,说学好数学很有用,也很有趣,一开始我总是将信将疑。星期六的中午,我突然想吃咖喱饭,爸爸就带我去乐购买咖喱。到了超市里,爸爸对我说:“出门之前我抓了一把零钱,其中有2个1角的,等会儿你能不能好好算一算,买的东西又要少,又要把这2

角钱用掉,好吗?”听爸爸要跟我做数学游戏,我一下子来了兴趣,立刻回答:“太好了,正好练练我的脑子!”我在超市里东瞧西望,终于找到了卖咖喱的柜台,仔细观察起来……,柜架上一共有四种咖喱,分别是蘑菇、牛肉、鸡肉和蘑菇牛肉。因为我们一家三口都喜欢吃肉,所以蘑菇就首先否决了。再看价格,牛肉和鸡肉都是元,蘑菇牛肉是元,这可一下难倒了我。我仔细地算了一算,2包蘑菇牛肉可以有6角零钱,再加上1包牛肉的有6角零钱,三包的余数正好是2角,我赶紧选好3包咖喱递到了爸爸手中,爸爸满意地点了点头。在回家的路上,我对爸爸说:“原来算账就要用到数学的呀,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很有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精选篇三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是我舅公家的儿子俞勇舅舅结婚的大喜日子,我妈妈带我去海鸥大厦吃喜酒。数学日记三年级我心里乐开了花。

一大早,妈妈就在家说:“我们今天要去理发店洗头做头发,还要洗车,都很费时间,要抓紧时间。”我想:“怎么样才能节省时间呢?”我动脑筋一想,有了,洗车不是就在理发店对面的街上吗,我们可以先把车开到店里,然后把车交给店里的人后,我们去洗头,洗完头再来提车。这样两件事情同时进行,时间不是就可以节省了吗?我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妈妈,结果,我们真的节省了时间。

晚上,妈妈笑嘻嘻的对我说:“你今天动脑筋了,那你想想,平时我们还有什么时候可以用这个办法来节省时间?”“早上起床,可以一边微波炉里转早饭,一边刷牙洗脸;还有奶奶锅子里煮菜时,可以先把用过的碗收拾掉等。”我结合自己看到的事情,回答妈妈。“歆歆,妈妈告诉你,这个办法叫做统筹方法,就是让几件事情在可以的情况下一起进行来节省时间,而且这是一种数学方法。”

今天我真高兴,知道了什么是统筹方法,并节约了时间,希望自己以后学好数学,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变得轻松又自在。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精选篇四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这学期开始学十位数的乘法了,我一看到乘法就脑袋发胀,搞得我晕头转向。但今天的经历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数学。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妈妈为了庆贺我的生日,买了很多菜。“厨师爸爸”系上围兜开始炒起菜来……

“stop”!看见爸爸正麻利地拿起油壶要往锅子里倒油,我急忙喊道。今天居委的阿姨刚发了控油瓶,控制烹调用油可降低疾病风险,特别可以降低富贵病产生的可能性。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爸爸只好采用控油瓶往锅子里倒油。爸爸显然不能适应用控油瓶做菜,才炒了一份青菜,就用掉了近50克油。

我家里共3个人,如果每人每天烹

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那么我们一天可以用多少油呢?

篇2:三年级数学课件

三年级数学下册工作总结

正午小学许学付

短短一学期教学工作又结束了,在这繁忙而又充实的一期中,我感触较多。而三年级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过渡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将本期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做一个反思,以便总结,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课。由于教学多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的数学,地段和高端孩子差别很大,我必须适应。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于是我就下决心摸清学生的心理,于是我认真细致观察学生,多听课,多和学生交流,多反思,多总结。这学期我感觉我的工作既快乐又充实。

一、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思想 ,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一个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本学期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独创性。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经常诱导学生思维发散,才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发散思维,促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展。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用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来描述一下多长时间为一年、一月、一

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

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三、教学管理系统化,学生每单元的测试成绩及一些重要的能力指标都及时加以记录,并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进行理性的分析,得出更合理的数据。对所教的班的每次测试成绩也记录,并进行分析。从数据分析,本学期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计算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数学发散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四、加强作业完成的管理,每组设数学小组长一名,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行同学完成作业。在每次作业批改中,均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课,进行单独辅导。

五、对后进生进行跟踪记录,发现有进步立即表扬。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内外活

动,从各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对自己的教学经常进行总结,对学生的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均进行动态记录。

八、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不足之处 我班的补查工作还没到位向我班的史雪朋、马唯清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他们用尽各种办法收效甚微,这需要教师加强业务学习同时也需要和各科老师配合,齐抓共管,这样才能教育好这样的学生。

十、努力方向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要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因为我们的学生会说话,会思考。他们往往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的教育

篇3:三年级数学课件

一、什么是数学思想?它的渗透有何意义?

什么是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知识和规律本质的认识, 是分析, 处理, 解决问题的根本想法, 是隐藏在教材之外无“形”的知识系统。著名的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说:“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 毕业后没什么机会去用, 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 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 唯有深深铭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 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 使他们受益终生。”可见数学思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1]。

二、三年级数学教学中一般渗透哪些数学思想?

在数学领域中数学思想方法不计其数, 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应有选择地渗透数学思想。如:符号化思想、分类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转化思想、等量代换思想等[2]。

三、如何在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

1.新课教学例题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它在新授中属于“隐含、渗透”阶段。

数形结合思想在三年级数学的很多例题中都有体现。数形结合是将数量与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3]。如: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P92—93例1—例3, 分数的简单计算例1、例2、例3,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P53例3, 面积P77例2, 等等。例题教学中融入数形结合的思想, 使复杂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 便于掌握新知。

转化思想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例题中也有体现。如:三年级上册中:分数的初步认识P100例3;三年级下册中:数学广角P120.16, 解决问题P99例1、例2, 等等。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它能引导学生实现难与易、繁与简、未知与已知的转化, 找到解题方法[3]。

另外,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P108例1中体现了集合思想。分类思想体现在上册四边形P36例2中。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此外还有等量代换思想体现在数学广角P109例2中。

2.平常练习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在练习中进入明确、系统的阶段, 这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飞跃。学生做练习, 不仅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方法会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而且会从中归纳和提炼出新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题练习中渗透了这样的思想方法。一个电影院有30排, 每排32个, 如果每排增加5个增加5排, 一共增加多少个座位?很多学生在读完题后, 不假思索地列出算式5×5=25 (个) , 这时老师告诉学生画画图看看是不是这样。学生纷纷画起图来, 结果发现算式并不是5×5=25 (个) , 而是5×35+5×32=335 (个) 。让学生感受到画图很重要, 画图能帮我们清晰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用心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从而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 在练习教学中, 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广泛应用, 让学生从主观上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进而增强自觉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

3.复习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

复习不是简单的记忆和重复, 复习固然要做一定量习题, 但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重要的是通过复习过程的训练, 从本质上认识知识体系, 发现知识点间的联系, 使得知识点横成片、竖成线, 形成网络。在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中, 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学生复习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回顾二年级先学习的乘法口诀, 再学习乘法口诀求商, 可以将求商转化成乘法口诀来求, 接着学习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可将转化成已学过的乘法和除法来计算, 最后学习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乘法和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来计算。

通过梳理除法计算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透过知识网络, 逐步明白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真正感悟到把要求的“复杂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简单问题”解决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理解转化方法的数学思想精髓。

总之, 重视加强对三年级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不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但是,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 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要做教学的有心人, 有意渗透, 有意点拨,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美妙,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使其自然而然地形成系统、完整、准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摘要:重视加强三年级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不但有利于提高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顺利过渡, 逐渐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美妙, 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系统、完整、准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思想,渗透,融入,数形结合,三年级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米山国藏.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8.

篇4:三年级数学课件

教材简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主要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和步感受了排列组合的思想的方法。本节课是搭配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内容,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学习排列组合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重在引导学生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教学内容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科书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不重复,不遗漏以及符号化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星期六是小红的生日,她打算和几个小伙伴到数学乐园里去玩。一大早,妈妈就给她准备了几件衣服,请看(课件出示几件衣服)这些衣服漂亮吗?(漂亮)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2件上装,3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在一起是一种穿法的话,你觉得小红一共有几种穿法?(学生说)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以谈话的方式展开,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样的导课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探究搭配的方法

师:小红的这五件衣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呀?请大家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卡片(两件上装、三件下装)摆一摆,看一看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摆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搭配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2、汇报展示搭配方法

师把教具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请小组里的代表上讲台把自己的搭配方法介绍给大家,谁愿意?(请三四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操作并口语表达自己的思路),预设:①先固定上装,再用2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②先固定下装,再用三件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师:刚才几个同学展示并表达了自己的搭配过程,结果都是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那你比较喜欢刚才哪位同学的描述?为什么?(生答)

小结:所以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其实呀,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再次走进了数学广角,学习数学广角里面的知识搭配(板书:数学广角→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嘴说一说,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搭配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维习惯,并训练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能力。】

3、寻找简捷的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学具卡片摆出了五件衣服的6种搭配方法,如果我们现在没有这些學具,你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请同桌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方法)

(学情预设:可以用文字表达,用符号代替,可以连线……)

师:请大家在答题卡上把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再列式算一算,有几种搭配方法。

(生记录、计算,师巡视、了解、指导)

请三四名学生上台投影展示说明自己的记录方法

预设1:有序,用文字表达

灰短袖—花裙子 灰短袖—长裤 灰短袖—包裙

蓝长袖—花裙子 蓝长袖—长裤 蓝长袖—包裙

3×2=6种

预设2:有序,用符号表达

① ② A1 A2

B1 B2 B3

3×2=6种 3×2=6种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答)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搭配事物的时候,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定要有顺序地进行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对比学生的作业,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深化有序思考的意识。在描述记录的方法中,渗透“符号化”思想。】

三、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1、早餐的搭配

①操作并列算式

师:小红看到大家这么热心地帮她搭配衣服,她真高兴,她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衣服,出发前,要填饱肚子呀!瞧,妈妈已经给小红准备好了早餐(课件出示早餐),这些早餐有什么特点?(上面两种是喝的,下面4种是吃的)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配一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这些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呢?请大家在答题卡上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搭配连线,并列出算式。

(学生在答题上记录,列算式,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展示作业

请两三个同学展示作业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如果再加上一杯果汁,一共有几种搭配?你能直接列算式吗?同桌说一说,指名答,3×4=12(种)

2、照相搭配

①课件出示图片,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为小红的早餐找出了8种不同的吃法,小红感谢大家,她匆匆地吃了早餐就出发了。和小伙伴汇合后,他们一路蹦蹦跳跳地很快便来到了数学乐园,还没进门,他们便碰见了多久不见的好朋友聪聪、明明。他们4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分别合拍一张照片,一共要拍多少张照片?

②现场表演、操作

老师请4名学生当小红和小伙伴,请2人当聪聪和明明上讲台,再请学生上台操作怎么照相。

③请学生列出算式,2×4=8(张)理解两种方法:一种是2个4张,一种是4个2张。

师:通过照相,我们又巩固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照完相,小红和小伙伴高兴地进入数学乐园玩去了。

【设计意图:目标达成练习,强化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进而抽象到直接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师进行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课本102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105页第6题。

教学反思:

篇5:三年级数学课件

教材第5页例3及练习一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准备:

挂图、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第5页例3彩图。

小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街区,我们来帮小明看看这个街区有哪些主要建筑物。

在这张图上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小明问的是你,你能准确的告诉他行走路线吗?

二、新知探索

1、图上只标明了北方,其余三个方向你能辨认出来吗?

2、谁能说说少年宫的位置?体育场的位置呢?

按那个小朋友告诉小明的路线能到达少年宫吗?你能告诉小明去体育场怎么走吗?

3、根据挂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

小结:刚才大家说了好多行走路线,我们在为别人指路的时候要先弄清楚方向,再找到要去的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告诉问路人行走的路线。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5页“做一做”彩图。

生说图上的信息,辨认四个方向。

描述某些建筑物的位置。

2、练习一第3题。

3、练习一第4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扩展延伸

介绍四大发明的指南针。

板书设计:学看路线图

弄清方向

找到位置

说出路线

【教学反思】:

第4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4及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1、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篇6: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 1000千克。

教学难点:

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估计同学的体重

师:昨天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根据自己的体重能估计一下这位同学的体重吗?(学生自由估计)

师:为什么同学们在估计这位同学的体重的时候都用 “千克”而不用“克”呢?(学生答)

师:“谁再来说一说自己的体重?”学生回答后,教师说:“咱们班同学的体重大约在30千克左右。”

2、引入“吨”

师:育红小学三(1)同学的体重和咱们班的体重差不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认真观察统计表,体重在多少千克左右。昨天我给同学们留了个家庭作业,计算出30人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回答)

师:1014千克也可以说大约1000千克,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生答“吨”),1000千克也叫1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吨”。

教师揭示:1吨=1000千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吨”可以用字母“t”来表示,所以也可以这样写1t=1000kg。那一吨有多重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感受1吨盐

同学们平时都拎过东西吗?

(1) 现在每组同学有两袋沙子,每袋盐重10千克,请每人把10千克的沙子拎起来(学生拎沙子)都谁把10千克的沙子拎起来了,谈谈你拎沙的感受。想一想你拎多少次10千克才是一吨呢?

(2) 一袋10千克,两袋一共多少千克“(生答20千克)如果把两袋沙子同时用一只手拎起来,你有信心吗?(生答有)好,那你就试试吧!(生拎沙)都谁把20千克的沙子拎起来了,你感觉20千克的沙子怎么样(生答)还有没拎起来的吗?(生举手)你为什么没拎起来呀!刚才拎起20千克盐的同学想一想,拎多少次的总和才是一吨?

(3) 选出两名同学,比一比谁的力气大,下面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加加油,打打气。(生进行拎赛)下边的同学有没有敢挑战这个千克数的。(再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拎沙)老师宣布,咱们班的大力士就是这名同学。还有不服气的吗,课下还可以再挑战一下。我想采访一下这位大力士 ,刚才你拎起了多少千克的沙,感觉怎么样?几个这样的 大力士才能拎起 一吨的盐呢?

(4) 咱们把这些沙摆一摆,一袋一袋的数,(1.2.3.4.5)一排摆了5袋,摆了2排,是多少袋,(10袋)多少千克(100千克)?街上看到的三轮车一辆一次能运走吗?摞两层是多少千克?三层呢?那十层是多少千克?(生答:1000千克)它是多大一堆,它有多长,多宽,又有多高?一辆三轮车还能装下吗?你们再想一想什么样的车能一次把这堆沙运走?(学生回答)

2、再次感受“吨”

师:刚才在汇报的时候,咱们班的每名同学的体重大约在30千克左右,在计算育红小学三(1)的同学体重的时候,30多名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30多名同学的`体重吧!这么多同学的体重加起来才是1吨。那现在你觉得1吨怎么样。

3、教师小结:

“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这个单位与你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相比怎么样,它是用来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单位。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你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还见过用“吨”作单位的呢?

2、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让咱们一起看一下吧!

四、练一练

1.动物过桥,为什么他们几只能同时过桥呢?引导学生算一算。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

下面是小明在学完“吨的认识”后,写得一篇数学日记,有些质量单位用错了,请你先找一找,想一想为什么错了,再帮他改一改。 “今天是星期天,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的芹菜,2吨西红柿,3千克的鸡蛋,每个200克的苹果8个,10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回家,累得满头大汗。”

启发:虽然小明在数学日记中用错了一些单位,但是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你能说说我们应该向小明学习什么吗?

篇7:三年级数学课件

我班学生大多是农民工子弟,家庭给孩子创造的学习机会比较少,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注重学生实际情况,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提高。

3.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和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其中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是学习的难点。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4.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5、教学难点:

探索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6.教学课时:

1课时 7.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1/4

3/7

1/2

3/4 2.比较分数大小并涂一涂 3/6○4/6 1/4 ○1/2(学生边思考边汇报。)

6/8

4/5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 5/8,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

师: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2)动手操作活动。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一人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汇报时,可能出现两个分数相加刚好等于1,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评析设计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乐趣,同时也是让学生试着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最终归纳出计算方法。)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评析因为有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经验,针对这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发现知识并理解掌握;同时让他们把所发现的知识说给大家听,为下一步的学习树立信心。)(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在汇报时,有可能出现分子分母都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教师要及时指导教学。)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

(学生汇报,全班围绕“1-5/8该怎么样减”进行讨论,如果有困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8/8”,用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解决问题。)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评析在结束以上教学片段,转入下一个教学活动之前,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整理思路和质疑的时间。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心情愉悦,尽情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8.课堂练习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评析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2.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评析本题是学生已经领悟“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初步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后进行的练习。)3.一块饼爸爸吃了 2/6,妈妈吃了1/6。(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2)还剩下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篇8:三年级数学课件

一、口头作业的基本形式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评价侧重点以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需求, 笔者认为口头作业可从以下几种形式着手。

1. 说算理和算法

一些极简单、易检查、好评价的作业, 如口算、听算、估算等, 就让学生直接说出结果, 当然区别于低年级的学生只求结果, 中年级学生对于算理、算法已有一定的认识, 在得出答案后, 教师可适时让学生说一说相关的算理、算法。如:30×60=1800, 学生口算:3×6=18, 然后在18后面添上两个0。30×60的积为什么只要在18后面添上两个0即可呢?让学生说出结果的同时, 还要说出生成这个结果的理由。

2. 说方法和思路

方法和思路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因个人思维方式的不同, 选取的方法和形成的思路也自然不同。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一些理解性、开放性、思考性的作业, 可以让学生说自己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如三年级下册, 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例3后, 可以布置下面这道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将自己的思考方法与家长、同学说说。意在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与商的位数关系, 让学生形成“做笔算除法时, 先要观察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 确定商实际位数”的思考习惯。

3. 说图意和问题

结合具体的情境, 让学生说说题意, 说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感悟。如三年级下册学了“连乘连除解决问题”知识后, 笔者结合班级踢毽子的活动编制了这样一道口头作业题。

情境很简单, 但可以解决多个显性和隐性的问题。根据信息, 学生最直接的可以解决“芳芳跳几下或文文跳几下?”这样的一步计算问题, 也可以解决“求和”“求差”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此外, 部分学生还会发现“芳芳踢的是阿杰的3倍”“文文踢的是芳芳的2倍”以及“文文踢的比阿杰多5倍”等问题, 复习旧知的同时进行相继的拓展。一道题引发了多个问题, 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的博大,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 说过程和结论

一些实践和操作的作业, 可以让学生说说做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现行教材好多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做一做, 来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三年级学生还是多以直观思维为主, 如果要求学生把一些操作的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相关的结论用书面形式表达会有一定的困难, 但让他们用“说”的方式表达就显得简单清楚。“说”“做”合一更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5. 说故事和感悟

数学文化渗透于整套教材, 不是教师通过简单的一两节课就能说完和说清的。而作为三年级的学生,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阅读课内外的数学文化知识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与平台。如开辟午间“智慧星”讲堂, 让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知道的数学家故事、数学趣闻、数学游戏、数学发现和数学史的知识。感悟丰厚的数学文化, 培养数学阅读习惯, 激发他们探究数学的兴趣。

二、口头作业的命题策略

1. 贴近学生实际

口头作业要便于学生的口头解答,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所以命题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 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如三年级下册在学完“确定位置”的相关内容后, 根据学校所在位置设计呈现了这样一道题:

该题检测了学生对所学八个方位能否正确辨认, 能否再进一步改变观测点, 描述与其他地方的相对方位。通过阐述、倾听, 让他们主动经历“分析—判断—推理—解决—巩固”的过程。

2. 注重目标整合

口头作业命题时要紧扣教材, 明确目标, 注重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交流能力的考查, 重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如三年级下册学完《面积》这一单元后, 笔者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进行了梳理, 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两道口头作业。要求学生自主操作, 并能把操作的过程与结论按小组进行组内交流。

这两道操作题开放性和综合性较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观察交流得出:第 (1) 题, 因为小正方形的拼法不一, 所拼出的长方形也不一, 长方形周长不同, 但面积相同。第 (2) 题则更灵活, 除了最常规的摆法以外, 还可以摆出不同的组合图形, 其中有因共用边的多少而产生不同的情况, 周长和面积随之变化。这样, “说”“做”交替, 实现了知识互补, 还弥补了书面作业容易表达不清的缺陷。

3. 彰显学生个性

口头作业要受学生欢迎, 不仅在作业形式上要有改变, 还要在内容设计上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口头作业的命题要关注这些个性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如三年级下册学习“面积单位”后编制的口头作业题:

该题目集趣味性、挑战性和创造性于一体,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以编故事的形式, 将所学的长度、质量、面积等计量单位有机整合在一起, 吸引学生积极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整理, 再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合情合理的描述。在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中, 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方式都得到了展示。

4. 力求题材新颖

选取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题材作为问题情境,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答题热情, 容易打开学生的心智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有助于展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平均数”时, 恰逢学校电视台主持人选拔大赛, 学生对此事都很关注。于是笔者结合本次活动和“平均数”的内容命题如下:

该题检测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 体会平均数的含义, 以及“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积极地选择各种比较的对象, 应用所学知识通过纵向、横向、个体与整体的比较, 进行深入合理的分析、推断。面对关心而又感到新鲜的问题, 学生就不会简单机械地做出反应。

三、口头作业显示的优势

实践证明, 以“说”代“做”的口头作业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1. 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口头作业跳出了“写”的单一模式, 能及时把知识、技能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与数学活动巧妙结合起来, 使作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完成的方式没有书面作业那样呆板、严肃, 而且题量少, 作业时间短, 容易唤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同时, 口头作业可以实现“不拘一格评学生”。学生不再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或“×”的简单评判。“说”作业的过程更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说”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呈现出完成作业的思维过程, 通过师生面对面的分析点拨、生生互动合作共同构建完整的答案。“说”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过程, 学生容易感受到别人的尊重, 尤其是来自教师的肯定, 驱动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坚定“我能行”的信念。

2. 助推综合能力的发展

口头作业让学生经历思考、解释、推断和表达的过程, 可以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同时通过向教师、同学和家长表达数学想法和倾听他人的数学表达, 拓宽和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通过一个学期的口头作业实践发现, 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特别是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思辨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提高得更快。

3. 不再为“学”所“困”

篇9:小学数学三年级挑战极限

1.一只小猫5分钟吃完一条鱼,5只小猫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吃同样大小的5条鱼,需()分钟。

①125②25③5

2.为了改变房子的朝向,即将下面左图变成右图,至少要移动()根火柴。

①1②2③3

3.1条直线可将一个正方形分成2块,2条直线最多可将一个正方形分成4块,3条直线最多可将正方形分成7块,那么5条直线最多可将长方形分成()块。

①16②11③9

4.一只毛毛虫幼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到20厘米,长到5厘米时要用()天。

①4②6③28

5.有5张纸条,每张都长15厘米,将这5张纸条一张接一张地粘在一起,粘接处都重舍5毫米,粘接后的纸条共长()毫米。

①500②730③750

6.一天傍晚下着大雨,晚饭后,妈妈问儿子:“再过80个小时,会不会出太阳?”儿子的回答使妈妈很得意。我来猜一猜,儿子的回答是()。

①不知道会不会出太阳②一定会出太阳③一定不会出太阳

二、填空题

1.100-98+96-94+92-90……+8-6+4-2”

2.2010×101—2010=

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4.父亲今年49岁,女儿今年23岁,()年前父亲的岁数是女儿的3倍。

5.已知△×□=63,且△÷□=7,那么△+□u

6.小华和奶奶同时上楼。小华上楼的速度是奶奶的2倍,奶奶到达三楼时,小华到了u楼。

7.用5克、6克、7克这三种砝码,可用天平称出种不同的重量。

8,.强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是()。

9,在下面的四串数中添上“+”、“-”、“×”、“÷”等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算式成立。10,有块菜地,形状如下图所示,已知a=b=20米,c=4米,这块菜地的周长是()米。

三、解决问题

1.一串数按一定规律排列:1,a2,3,2,3,4,3,4,5……第36个数是多少?

2.甲、乙两人共有91元人民

币,乙给甲8元后,甲比乙多3元,原来甲、乙各有多少元?

3.利民商店规定:三个空汽水瓶可以换一瓶汽水(连瓶)。某同学手里的钱刚好可买10瓶汽水,如果不再花钱,他最多可以喝上多少瓶汽水?

4.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冰排在第二行,从前面数,她站在第五个位置,从后面数她站在第三个位置。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5.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39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550克,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千克?

6.一只小海龟想爬上一座沙丘,沙丘的上坡路长102米,它白天只能爬上12米,可晚上却要向下滑11米。小海龟不怕饥饿和劳累,经过几天奋斗终于爬到丘顶。请问:小海龟是在第几个白天爬上丘顶的?

7.八名同学围成一圈做丢手绢游戏(如图所示),从1号同学开始,接箭头方向传100次,手绢应在几号小朋友手中?

8.杨老师在一硬纸板上写了一个四位数,让小倩猜猜是什么数。

问:是6031吗?

答:一个数字猜对,且位置正确。

问:是5672吗?

答:两个数字对,且位置都不对。

问:是4796吗?

答:数字都对,但位置都不对。

篇10:三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课本第65页例题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补充练习:

1、756 ÷ 7 ÷ 6 624 ÷ 6 × 5 801 ÷(3 × 3)960 ÷ 6 × 4

2、按要求连一连。(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48 × 2 32 × 5 160 ÷ 2 240 ÷ 5!96 ÷ 3 80 × 3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

买新书

教学内容:课本第6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上一篇:中国卫生标准下一篇:感控护士培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