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雾霾天气引发的思考

2024-04-18

由雾霾天气引发的思考(精选7篇)

篇1:由雾霾天气引发的思考

雾霾天气折射环境问题

--成也科技,败也科技

摘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为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 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所开拓的生产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又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深受其害。本文通过分析近段时间以来的环境问题浅谈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环境污染;

概述:

2013年1月14日,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一份名为《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中文版报告指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位于中国。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

天津市环保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11日晚7时左右,天津市17个监测站点中,有16个监测点最近24小时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0以上,属“重度污染”。

1月11日7时5分,四川省气象台发布第5号大雾橙色预警,部分地方能见度将小于200米。

11日16时,河北省11个设区市的空气质量除承德为“重度污染”、张家口为“优”外,其余9城市均为“严重污染”,其中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的空气质量指数甚至“爆表”,数值已达到或超过500的测量上限,新浪网1月19日报道:在过去的11天内,武汉空气质量有7天属重度污染,4天属严重污染。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胡将军教授说,武汉中心城区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地面至500米的空中,PM2.5总重量约为56吨。

1.科学技术的副产品--空气污染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工业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科技,我们有了电力,使我们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科技,我们有了汽车,使交通更便捷;但与此同时,大量的能源被消耗,煤、石油每天不可胜记地被开采、被消耗,然后以各种形式被释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的严重污染。我国已明显形成三个酸雨区:西南酸雨区、华东酸雨区和中南酸雨区。我国的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碳。我国大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的程序。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监测,我国北京、上海、沈阳、广州、西安等大城市的总污染指数已超过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人的行为已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对立,人类正受到大自然的猛烈报复,这种环境危机是人和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是因为我们过份以人为心,当成自然的主宰。人设立和使用尺度,用技术生产的唯一标准衡量万物,把万物都纳入技术生产中,使天地万物在技术世界中只呈现为技术生产的原材料,事物被耗尽被替代,人失去生存的环境,最终影响人的生存。

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加深人与自然的对立,是造成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工业社会高投放、高产出、高消费的生产消费方式把对立推向高峰。海德格尔认为自然的对象性只是自然借以显示的一种方式,把事物当作一个对象去追逐,将严重干涉自然事物的自然状态。

2.科技副作用仍需要依托科技来消除。

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必将面临的四大难题之一,空气、水体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但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已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智力以至生存,在我们生活当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北京咳”,我相信如果污染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将来也会有“武汉咳”等。这种科技带来的副产品一面方要从人、企业和国家的环境意识上抓起,另一面也要利用科技手段。例如:为了驱散雾霾,南京和武汉都采用了人工降雨的方式来净化空气。但这只能解决一时之危机,如果我们不能更根本的地方着手,雾霾还会卷土重来,并一次比一次更严重,直至将人类吞没其中。

目前最重要的是改革生产工艺,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逼迫一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或将其关闭。一些高污染产业,如化工厂、造纸厂等,可以采用净化设施,能源循环利用等措施降低污当带来的危害。因为传统工业在我国仍然占据很大的比例,所以对这些工业进行改革是控制环境污染的第一步。

其次发展新能源;目前大气的污染物大都来自于煤碳、石油等能源的燃烧,我国虽然已提倡了多年的低碳经济,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技术还不够成熟,旧能源的很多优势无法代替。火电厂依然在运作,汽车仍以汽油为主要原料,而这些正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因为我们要大力投入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如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如果这些能源能够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雾霾的天气肯定会走得越来越远。

总结:世界是一架机器,人可认识其规律并对它加以控制,方法就是科学技术。我们要放弃人类中心主义,认识到人与自然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以尊重和爱护自然代替对自然的占有欲和征服行为,在肯定人类对自然的权力和利益的同时,要求人类对自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利用科技手段为人类创造财富。参考文献:

1、成良斌、宋子良、王卉珏,自然辩证法讲义[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杨长桂,自然辩证法纲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周敬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姜安玺,空气污染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

篇2:由雾霾天气引发的思考

12月7日,北京发布史上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触发多项应急措施:从12月8日7时至10日12时,北京将首次因雾霾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首次因雾霾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停课。此外,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等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露天烧烤。

北京市民都戴着口罩,不敢呼吸空气,不少人纷纷逃离北京,部分航班和原订在北京召开的各种会议也因严重雾霾被迫取消。网友们将首都北京戏称为“首毒北京”,还有人调侃这是中国向“巴黎气候大会献礼!”然而在调侃的同时,北京市民这几天深刻地感受到了近几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雾霾的危害。

环保部门认为北京市这次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主要是汽车尾气造成的,所以决定实行限行。但不少市民并不认同环保部门的定论。

然而,北京市区的汽车流量最大,但如何解释市区北面汽车相对较少的延庆密云昌平怀柔和西面房山门头沟也都雾霾肆虐呢?再说,造成污染的是汽车燃料,老百姓又生产不出汽车燃料,主要生产商是不是该给出一个解释呢!

雾霾是人们身体健康的杀手。专家指出,严重的雾霾天气不仅会影响社会生产生活,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雾霾天气比“非典”更可怕、比香烟更易致癌、致死。

关于北京雾霾的主要元凶是什么,一直有争议。有专家说雾霾是厨房油烟和焚烧秸秆造成的,也有专家说是燃煤和工业污染,有人说建筑粉尘、汽车尾气,甚至还有专家将雾霾归咎于“老天爷”……,真是众说纷纭,有些说法滑稽可笑。

如果说北京市的雾霾主要是汽车尾气造成的,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根据的统计数据,日本东京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800万辆,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500多万辆,美国纽约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东京和纽约的机动车保有量都高于北京,为什么东京和纽约没有雾霾?原因在于我国原油品质差,提高油品质量和车辆排放标准,减少工业排放才是治本之策。

至于汽车使用的燃油质量问题,尽管我们的燃油质量都达到了“国标”,但事实上“国标”本身就有些“不靠谱”,就连“三桶油”之一的中石化自己都承认我国的标准不够,只有北京推行含硫量在10ppm以下的欧5标准,但全国普遍是150ppm的欧3标准,标准不提高设备改造就上不去,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的直接责任者之一。

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副总干事姜国常认为,中国原油(不包括港澳台)从提炼到实际燃烧过程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就是原油品质较差;其次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没有一个技术成熟的产品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动机原油污染(CO、HC、NOx等以及颗粒物)排放的问题。

姜国常称,原油燃烧排放污染是人体健康的大敌,机动车可排放200多种化学污染物,联合国调查结果显示:世界城市中的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原油汽车的废气排放。1辆轿车1年排出的有害气体可达自身重量的3倍。其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可吸入颗粒物和硫化物等。

但在原油品质方面,以日本为例,日本的汽油和柴油中含硫量已经降至10ppm(百万分比浓度),而中国执行的是汽油含硫量不超过150ppm、柴油含硫量不超过350ppm的标准,与日本相差了15倍以上,实际情况可能相差更多。这无疑加剧了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威胁。由此可见提高国内油品升级迫在眉睫。

后来,国务院决定从2月1日起,北京市执行相当于“欧五”的“京五”机动车排放标准,但至今,北京市及全国各地的汽柴油的品质和部分机动车辆根本没达到“欧四”“欧五”的标准。

其实,我国及很多地方雾霾天气频发,背后的原因和元凶究竟是什么,那些御用专家和官员们都心知肚明,即使在很多普通老百姓心里也是一本明白账,实际上就是一套“皇帝新装”,政府不让说,官员不愿说,专家不想说,百姓不敢说,都知道是工业污染和机动车燃油质量低劣的问题,政府官员如果承认则意味着治污不力,某些官员虽然张口闭口大谈环保,更会信誓旦旦表示不会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经济数字的增长,但真要是遇到两者相矛盾时,地方政府往往会不由自主的站在经济利益一边,就连某些环保官员也调侃自己是“丫鬟掌钥匙一一管事不当家”,但是环保又是国家规定的“一票否决”,并且有着明确的法规制度,地方政府一旦在环保问题上真出问题,势必意味着官位不保,而某些高排放且又是高利税企业,正是看出了地方政府的这个“软肋”,或是阳奉阴违或是坑壑一气蒙骗过关,正如河北一位政府相关人士在谈到某些电厂污染情况时所言,“企业在应付检查时使用优质煤,或者干脆停产,正常情况下,使用劣质煤,价格更便宜”。

尽管工业污染,劣质燃油是造成雾霾天气频发的主要元凶,但地方官员不愿说,端政府饭碗的专家也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老百姓在不能说、不敢说的同时,还被“冤枉”成了雾霾天气责任者并为其埋单,在雾霾天气严重的河北安国市居然以污染严重为由向每户居民征收100元的污染费,就连政府官员自己都讲不清征收这笔费用究竟要花在什么地方,但显然,把雾霾天气“元凶”归咎于私家车、生火做饭、街头烧烤等,不仅把自己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无从追究,还可以在“收费治污”方面大展拳脚,这比想方设法治理工业污染,向上级坦诚污染排放不达标,无论仕途风险系数还是政府运行成本显然更“划算”。

年11月北京出现了“APEC蓝”, 209月2日至4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市见到了蓝天白云,被称为“阅兵蓝”,让北京市民喜出望外。

同样在秋冬季,北京为什会出“APEC蓝”和“阅兵蓝”?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在APEC会议和阅兵期间,北京、天津、河北等多个周边省市暂时关停了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北京市也釆取了机动车限行措施,使北京的空气质量比平时大为改观,才出现了“APEC蓝”和“阅兵蓝”。

篇3:由雾霾天气引发的思考

1 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分析

随着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 我国正由农业大国向一个先进的工业大国迈进。经过很长时间模仿、学习和对外加工制造阶段, 为国内外生产各种生产、生活物资, 这当中无疑会牺牲自然环境和耕地。例如:在沿海地区生产国内外所需物资, 首先要划出经济开发区, 改善生活环境和交通状况, 才能引进外资建厂。这样就需要大量的水泥、钢铁, 继而使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等原材料需求猛增, 这些企业都需占用一块耕地, 损害当地自然环境;发展之初, 小型落后产能工厂一拥而上, 更进一步恶化了自然环境, 造成今天的雾霾天气。归纳起来, 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小型落后产能工厂过多。尤其在地、县级管辖地区的水泥厂、化工厂、钢铁厂等中、小型工厂, 污染环境气候较为严重。

(2) 城市商品房建设过快过猛, 城市交通建设没有一定的持续发展规划, 经常是挖了建, 建了又挖, 一条干道, 隔二三年扩建一次, 大量的泥土、灰尘严重污染了城市大气环境。

(3) 燃油汽车尾气排放颗粒物过多, 据有关资料介绍, 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大城市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

(4) 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产生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成为污染城市空气的原因之一。

(5) 燃煤、燃油锅炉排放的粉尘和硫化物气体。

(6) 民间不良风俗。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集体点放“孔明灯”、焚烧香烛纸钱等。

2 改善雾霾天气的措施及电力企业的责任

持续数月的雾霾天气, 引起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主要包括:加强雾霾天气的监测、分析、研究及预报工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强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治理;加快车用燃油清洁化进程, 提高汽、柴油生产质量标准, 要求达到国三标准;加快污染严重的黄标车和老旧汽车的淘汰和报废更新;推进重点湖泊、河流区域水污染的防治;促进环保产业做大做强, 加大环保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强工业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未建设脱硫脱硝设备的企业工厂执行停产和限产, 建材行业应按30%比例削减产量;提高城市工地的洒水压尘次数, 加强工地的渣土运输管理等。

作为电力企业, 除加强现有电厂燃油、燃煤锅炉的脱硫脱硝设备的建设和电能替代外, 迫在眉睫的是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众所周知, 电动汽车以电代油, 具有高效率、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等众多优点, 它的推广使用是落实节能减排, 发展低碳经济, 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当然实施这一建设有许多困难。例如:我国电动汽车尚在初始阶段, 还没有完整的电动汽车的各项国家标准, 这就使众多生产电动汽车的厂家“摸着石头过河”, 各厂家按照自己的生产方式盲目地进行研发和生产。结构型号各不相同, 采用的锂离子充电池也大小不同、容量和使用寿命差别很大。巨大的差距给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带来很大困难, 使充电桩型式多样化, 也使充换电站内的设备复杂化, 投资和占地面积增大很多。如果国家对各种公交电动车、小型乘用车的充放电电池制定出统一的型式和标准, 并由几家生产商统一生产, 这样电动汽车的充换电设施就会大大简化。交、直流充电桩就可在全国范围内固定生产安装几种定型的装置满足市场需求, 同样换电装置也得到统一和简化。

总之, 电力企业要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优势, 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建设, 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为改善城市燃油汽车带来的雾霾天气, 净化城市空气付诸于责任和行动。

目前, 全国各地都在加快推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建立电动汽车能源供给体系, 形成市场和产业的有效互动机制。如湖北省与湖北东风汽车公司合作, 签订了电动汽车战略合作协议, 明确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是城市配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发生产各种电动公交车、旅游客车和家庭电动小轿车等。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加快了实施电动汽车的充换电设施建设, 成立了有关服务机构, 提出以襄樊市为重点示范城市, 全面实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系统建设, 设置充换电站不少于10座, 交、直流充电桩全市不少于500个, 集控监测中心1座。同时, 加快城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络建设和改造, 为充换电设施系统接入创造条件。要求充电站要能满足客户的最短充电时间和一次充电后续航里程的需求, 满足各种电动汽车充电的需求;换电站要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将大部分电池集中在夜间低谷时段充电, 在保证电池充电质量的同时, 还改善了用电负荷曲线。为能源补给、电池租赁及维护等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

电力企业应因地制宜地建设微电网、分布式、综合化的可充、可换全功能充换电设施, 这样可避免充电时间长、停车空间有限等缺点。内蒙古、西北高原地区可充分利用风力、太阳能建设分布式充电微电网, 减少能源外送输电线的容量压力, 将会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充电电源。

3 结束语

治理雾霾天气之路还很长, 每个单位到个人, 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政府正在积极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加快制定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电力企业正在努力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 提供优质的新能源补给站和电池租赁点;每个人也应该身体力行, 从不随便燃放烟花爆竹等小事做起, 遵守环保法规, 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只有全民行动起来, 才会逐步消除雾霾, 还城市一个天空更蓝、空气更新鲜的生活环境。

小资料

各地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将密集投建

伴随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全面开展治理大气污染攻坚行动, 各地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布局实际上已被纳入到治理雾霾的整体行动之中。

今年北京政府将着手建立公共充电设施, 4S店、停车场等也将提供充电服务。今后4年内, 北京市将建1.7万个公用充电桩, 并可通过手机APP软件查找充电设施位置, 提前预约充电。

为了配合新能源汽车发展, 天津市将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目标是到2015年, 建设换电站41座、整车充电站5座、电池集中充电站1座、电池配送站6座、交流充电桩1680个、加气站74座;到2020年建设换电站71座、整车充电站5座、电池集中充电站3座、电池配送站30座、交流充电桩1.6万个、加气站132座, 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充电、加气设施网络, 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城际互联需要。

篇4:由雾霾天气引发的思考

摘 要:本文针对京冀地区大气污染问题,分别从产业分布、用电量、能源消费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钢铁、石化、建材各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形成原因,论证了河北省产业结构对京冀地区雾霾天气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得出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分布不均衡、内部结构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最后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合理政策建议。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协作与产业转移政策研究提供参考信息,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雾霾;产业结构;京津冀一体化

一、绪论

2015年1月,北京再次出现雾霾天气。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日益突出。2013年是中国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标志性一年。2013年1月我国出现了持续大规模的雾霾天气,雾霾覆盖范围涉及17个省(市、自治区) 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2013年上半年,我国74个城市评价达标天数比例为54.8%,超标天数45.2%,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占10.3%。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最差,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31.0%,低于74个城市平均值23.8个百分点,重度污染以上天次占26.2%,高于74个城市平均值15.9个百分点。①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中河北省占七个,分别是邢台、石家庄、邯郸、保定、唐山、衡水和廊坊。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及主要产业发展分析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1)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一国产业大体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类。第一产业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产品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包括农、林、牧、渔业等;第二产业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包括采掘业和制造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产业。图1是2000-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及工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

图1 2000-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2013年河北省经济年鉴》

图1显示2000-2012年间第二产业对河北省GDP的贡献最大,均在60%左右,且第二产业产值几乎全部来自于工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产业产值贡献率一直偏低。

(2)河北省产值以及能源消费占全国比重。作为矿产资源大省,河北省经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度高。产值与能源消费在全国占比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表1可见

1990-2011年河北省产值贡献率一直在5%左右,其能源消费占比一直在6.5%左右。河北省产值贡献率始终在5%上下平稳波动,而能源消费占比高于产值贡献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见图2)

图2 1990-2011年河北省产值及能源消费在全国占比

图2显示,1990-2011年两种比率的变动趋势,河北省产值占比较为平稳,在5%上下浮动,而能源消费占比显著高于产值贡献率,且在1993年和2000年分别出现显著增长。

(3)河北省三次产业碳排放量分析。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而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原煤在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均在90%以上,石油占比低于10%,天然气和水电两种清洁能源占比一直偏低。据有关数据显示,河北省三次产业的碳排放量呈现了“二三一”的特征,2005年以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碳排放量比重分别在3%左右和5%左右,碳排放强度分别在0.2万吨碳/亿元左右和0.16万吨碳/亿元左右,都在很低的水平,与此相反,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高于91%,碳排放强度在1.8万吨碳/亿元左右,远高于前述该产业60%的产值贡献率。

(4)河北省三次产业用电量变动分析。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消费的增长,电力消费是反映经济形势的先行指标。三次产业用电量能够准确地反映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的运行态势,被认为是未来经济的重要风向标(潘凯,2012)。表1显示了2005-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的用电量情况。

表1 2005-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用电量

(单位:万千瓦时,%)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2005-2012年历年全国电力行业数据资料整理得到。

由表1可见,历年来河北省三次产业用电量逐年递增。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均超过83%且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用电量占比一直在7.5%左右且平稳增加;第一产业用电量占比逐年减小,2011-2012年由于用电量显著下降,其占比也随之降至3.5%。上述分析表明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为:(1)三次产业发展极不平衡;(2)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不高;(3)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极高。

本文接下来对第二产业中的重点产业钢铁、建材产业做进一步分析。

(二) 河北省主要产业发展情况分析。(1)钢铁产业。河北是中国第一钢铁大省,钢铁产量占全国20%以上,其一年的钢产量是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的1.5倍。河北省主要钢铁企业有唐钢、承钢、邯钢、宣钢、邢钢、石钢等大型钢铁集团公司。2005-2011年期间,河北省生铁产量在全国占比显著提高,由13.5%升至24.11%;粗钢的产量在全国占比由9.57%升至24.01%;钢材产量在全国占比由9.94%增至21.73%。除产量增长外,河北省钢铁行业还呈现以下特征:首先是产业集中度低,布局分散。其次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河北钢铁产品以污染严重且价格低廉的粗钢为主,在全国占比超过40%,而钢材产量仅占20%。河北省钢铁工业在创造数值巨大的GDP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前述河北省的七个城市中,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至少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尤其是以钢铁为支柱产业的唐山市,其钢铁企业多达六十余家,2012年其钢铁产能占全国25.7%、产量占河北省总产量的50%。(2)建材产业。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的物质基础,建材生产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经过多年发展,河北省成为建材大省,建材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行业总体实力居全国前列。太行山水泥、唐山陶瓷、秦皇岛玻璃长期享誉中外。

近年来河北省主要建材产量及建筑业产值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除2008年之外,平板玻璃的产量各年增长率均在15%左右,2010年的增长率达36%。建筑业产值在2008年之后上升。建筑业产值在2008年之后上升尤为显著。2011年河北省建材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6.9%,速度超过全国增长率34.2%。

三、河北省产业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1)自然禀赋原因。 无论从自然资源还是地理位置来看,

河北省都占据优势地位。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河北的产业体系建立在资源型工业的基础上。河北省资源性的传统产品占产品总数的50%以上,而全国仅为33%左右,发达地区甚至更低,河北省对自然禀赋的依赖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且产业升级速度慢。(2)历史原因。 唐山市为例,该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有百年的重工业历史,是渤海经济取得原材料供应中心。它以传统产业为主导,钢铁、建材、能源、机械化工五大行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7%,其中钢铁又是其主力产业。工业中采掘和原材料工业比重超过70%。但是,唐山市的加工工业发展较慢,高新技术产业非常薄弱,电子、电器、医药工业的产值仅占总体比重的2%左右。(张莹雪,2006)。(3)政策原因。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将河北省定位在原材料重化工基地,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河北省也提出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首钢2010年年底迁至河北;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大量冶金、化工、建材等企业也迁至河北。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由表2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构成可见,三次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量上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第二产业利用外资额最大,比重达到80%左右,第三产业次之,最后是第一产业,比重仅在2%左右。因此河北省在利用外资上显示出了较强局限性。

表2 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构成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历年《河北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到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产业结构对环境有重要影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环境遭受重创。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最大。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作为传统资源型工业大省,河北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多种原因造成了河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河北省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不仅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还与缺少环保政策、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等有关。为了尽快缓解环境问题,应制定合理政策,加大环保资金投入。(3)河北省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了首都北京,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河北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有关,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区域间协作发展,单独依靠河北省承担全部责任势必会造成河北省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环保资金投入方面,北京应适当承担一部分也是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萱:《邢台市玻璃行业调整结构中的银行支持策略》, 载《河北金融》,2011年第2期。

[2] 潘凯:《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云南财经大学,2012

篇5:由雾霾天气引发的思考

早上,我发现外面雾蒙蒙的,连山都看不清楚,太阳也懒洋洋地躲在被窝里不肯起床,能见度非常低。打开电视,新闻里也都在说这个事情,原来这几天南京,安徽等地区的学校都因为雾霾天气停了课,杭州也让学生停止了所有的户外活动,大家外出还都带上了口罩呢。

我很奇怪,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通常人们说的雾霾实际上是由雾和霾这两种天气组成的,雾霾天气看起来像起了大雾一样,但实际上有很大的区别。大雾是由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而霾则是因为空气中极细微的灰尘颗粒,细沙颗粒,病毒颗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他们交织在一起就是雾霾天气。这种天气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我们如果吸入了这些细菌,病毒,就很容易生病,严重的话还会致死。”

篇6:雾霾天气污染引发的思考

最近一段时间,最引人关注的当属“雾霾”天气。今年入冬的一场超级雾霾席卷大半个中国。104个城市中毒“沦陷”,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许多城市深陷十面“霾”伏。

金华也在前段时间刚经历了一个灰头土脸的周末,本月6日和7日,市气象台连续发布两个霾橙色预警信号,这在我市尚属首次。7日,金华的PM2.5指数一度高达510,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即“爆表”,该天的平均指数达到了482,列全省第一。

出现如此严重的雾霾天,并不是一个城市的过错,是全国大范围的区域性雾霾天气所致。近年来,全国平均年霾日数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尤其是以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更为迅速的中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在受雾霾影响的城市,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造成了当地的航班停飞、道路封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加,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一、雾霾的概念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也称灰霾,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霾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重点城市灰霾天气监测结果显示,组成霾的粒子极小,颗粒物PM10尤其是PM2.5是霾的最主要组成部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气、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扬尘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雾本身不是污染物,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低层空气中的水汽与霾相结合,形成雾、霾的混合物。

二、防治雾霾的规划思考

雾霾是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过度排放物在特定气象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解决雾霾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节能减排,使用无污染清洁能源。同时,城市大面积雾霾的产生与城市规划布局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有关,是对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检验。城市雾霾促使我们对传统城市规划进行反思,并对未来规划提出新的要求。

针对金华市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如何做好雾霾的防治工作,仍需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从城市结构、空间形态及城市高层建筑布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为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合理规划城市结构,预留控制城市风道

城市通风廊道也叫城市风道,就是在城市建设生态绿色走廊,在城市局部区域打开一个通风口,让郊区的风吹向主城区,增加城市的空气流动性,把大气污染物吹出去,对城市的雾霾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还能改善微气候环境,夏天还可以缓解“热岛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通风廊道”更多的是一种对城市结构的改造。

构建大尺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可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构建绿色廊道。在规划布局上,根据城市主导风向设置通风廊道,从远郊及市区打通城市风道,沿城市快速路、公路、铁路、河流等周边规划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并严格控制其建设行为,从而形成绿地风廊、道路风廊、河流风廊。如市区开展的城市绿道网建设,三江六岸绿化廊道建设等均很好的构建了城市的通风绿廊。

二是建设被誉为城市“绿色项链”的环城林带。在污染物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就可以增加污染物扩散的速度,而环城林带是全年四季360°的绿色廊道,任何风向吹过可形成城市风道。金华特殊的区域盆地位置,常年平均风速偏小,而随着城市高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阻挡了空气运动和城市风道,严重的影响城市通风散热。金华总体规划对城市三环预留了一定宽度的环城林带,但在城市细化建设时,有些地方并没能完整的按要求控制下来,相反在一环、二环周边高楼林立,像大桶一样对主城区形成包围圈,使主城区污染物不易扩散,导致城市空气污染进一步加重。

三是严格控制城市风口,利用六大绿楔形成城市“穿堂风”。利用山体林地、河谷水道等自然条件,通过串联建设并采用建设限高等规划手段,形成开敞的空间和城市大“出气孔”。目前,金华主城区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大部分生态通风走廊已基本形成,并正在发挥作用,可确保郊外的凉爽空气吹进来,把主城的热空气置换出去。同时,城市发展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六大绿楔逐渐吞噬的现象依然存在,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者复合建设将产生叠加效益,其整体的生态效益比起单纯的一项都要强。国内城市如杭州、武汉、上海等均已开展了构建“城市风道”的相关研究和建设,国外如德国慕尼黑、英国伦敦等均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到了城市风道的问题。

相关的研究及经验表明,“城市风道”的建设,并不是临时设计做出来的,而是有赖于提前谋划,进行空间预留出来的。它也并不需要大拆大建,可以结合旧城改造、结合新区开发、结合具体项目审批、结合我们的公园建设、生态带来打造,有意识地逐渐完成。

(二)、有效组织城市空间,构建城市风道

在高强度开发的城市中打造城市通风走廊,一方面要构建绿色廊道,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考虑气候环境特征,譬如道路走向、建筑布局应考虑城市的主导风向,为风留出一条条的通道。

金华近几年高层建筑量突飞猛进且布局无序,阻挡着风道的形成。金华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因此需要东西向道路来组织风道,而且最好能贯穿整个城市,否则风到了某一个地方,被建筑物阻挡,就要再向上“翻越”,延缓了去霾、散热的速度。如江北的锦绣金华,沿回溪公园西侧密麻的布置了一排高层建筑,夏天清凉的东北风原本可以长驱直入,经过义乌江还能夹带一些凉润的江风,顺江堤、公园、道路和比较低矮的建筑群,一路向老城区吹去,但随着回溪街锦绣金华成排成片的高层居住的建设,正好阻挡在风向由东往西吹去的行经路线上,导致风速急剧下降,加剧影响了城西片去霾和散热。

在城市不同功能区中,不同土地价值及开发强度,其高层建筑分布的密度及位置等有所差异,对于一些处于可能影响城市风道的城市功能区内,应当进行城市高层建筑的控制和分析,尤其100米以上高层建筑对城市微气候影响较大。因此,针对城市地理环境及气候特征,在城市重要风道及其周边需开展城市空间高度控制研究,如对三江六岸景观带沿岸进行高层建筑点位设置研究,既未雨绸缪地进行空间预留,同时又可控制并塑造城市天际线。例如:武汉市规划部门曾联合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了“城市建筑规划布局与气候关系研究”。该研究即前瞻性的.考虑城市开发建设与城市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从空间形态上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和雾霾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考虑地块建筑布局与风向的关系,顺应城市通道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有意识地营造出一条‘风走廊’,可以缓解雾霾天气的发生,减少热岛效应的产生。”徐匡迪说。

营造“通风廊道”,即需要控制高层建筑的高度和数量,在高楼林立的地方留出“大缺口”,让城市像人一样拥有“出气口”。预留风道,让风裹挟着污染物顺利出城。

在地块建设层面,目前欠缺在建筑布局中对城市微气候影响的考虑,成片高大建筑立项时,也未进行科学的气象论证,缺少对建筑物高度、朝向是否阻挡了城市风道形成的相关分析,使得城市大气难以良性循环运转,导致城市成为一座透风不佳的城堡,风进不来,霾出不去,成为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由于金华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建筑布局的最佳朝向为南偏西15度左右,若考虑气候对建筑的影响关系,有利城市通风的建筑布局应与城市街道存在一定角度,而在地块建设中,任由高层建筑按其南北向布置,将极易堵塞城市风道。因此,急需开展城市高层建筑布局与城市气候的相关研究,预留不同地块高层建筑空间位置,并研究不同用地性质建筑布局形式对城市风道的影响。如居住小区建筑的布置形式上,错位布局优于行列式;点式和条式结合,优于单一平面布局;面风向半围合式也利于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

下一步,建议围绕城市结构、空间形态及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等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尽快开展城市规划与气候关系研究,从城市规划角度提出改善城市微气候环境的措施和对策;

2、尽快启动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估,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使城市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有序;

3、开展市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修编和绿线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各类绿线的控制范围,并按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严格执行;

篇7:由雾霾天气引发的思考

一、我国大面积爆发雾霾天气

从2013年1月10日开始, 全国33个城市经检测显示空气严重污染, 全国超过13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发生严重雾霾灾害天气, 京津冀、河南、江苏等多个地区都大面积爆发雾霾天气, 道路能见度不足2000米, 个别区域甚至不足200米, 多个地区的PM2.5监测数据爆表, 甚至超过了最高污染指数500, 首都北京更是首当其冲, PM2.5每立方米超过了900微克, 达到中国有PM2.5检测数据以来最高记录。

多方研究已经证实, PM2.5是形成雾霾污染主要的原因。而构成北京等地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扬尘、燃煤、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及机动车排放等, 其中燃煤和机动车排放等是核心因素, 此外还有本地工业、扬尘等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因素, 也包括周边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的因素。工业在为经济和社会提供原材料和产品的同时, 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

PM2.5可直接吸入肺中, 对人体伤害较大。有数据显示, 肺癌发病率近20年增长高达8倍之多, 已经正式替代心血管病成为第一大致死病因。PM2.5引起我国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严重的空气污染, 迫切需要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1、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金融危机之后, 各国都非常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美国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战略, 提出到2030年清洁能源达到30%的目标;欧盟宣布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 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0%的目标。目前, 我国已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列为“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优化能源结构, 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积极发展水电, 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 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可见, 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各国摆脱传统能源掣肘、占领未来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培育新的优势产业等具有战略性意义。

2、环境污染代价高, 新能源产业发展顺应经济持续发展需要

环保部近日发布的绿色GDP核算结果表明, 从2004年到2009年, 环境污染的代价已从5118亿元提高到9701亿元。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大范围雾霾天气进一步预警, 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已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了。中国应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入手,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提高天然气、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从短期来看,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改变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为汽车产业制定更严格的新标等措施, 必然会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受损。但从长远来看, 将极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发展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的正向外部性, 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对环境具有友好性, 而环境收益归于全社会;二是技术发展的正外部性, 新能源技术使用的部分收益归全社会所有。坚持不断探讨新能源的发展方向, 并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始终保持新能源的领先地位应当成为我国重要国策。正如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 直接促使了1956年英国洁净空气法案的通过, 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的进程。但我们不应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改善空气质量非一日之功, 转方式、调结构刻不容缓。

三、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现实困境

1、国内外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

中国新能源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 不论是政策环境, 还是技术、市场环境, 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能源产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数量的增多导致产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 不断成熟的国内市场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力量日益加强。

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上看, 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迅猛增长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新能源产业主要分布于美国、欧盟、日本、巴西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新能源产业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中, 美国在新能源领域开发相对较早, 也是全球新能源产业技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欧洲是全球新能源市场集中地之一, 也是新能源技术开发中心;日本新能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各项新能源均呈现倍增趋势。在太阳能利用领域, 目前日本除了拥有日立、东芝、三菱等核电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外, 世界上太阳能发电的专利也主要由日本厂家掌握——夏普、京瓷、松下和三菱, 它们被称为日本光伏领域的四大骨干企业。

目前, 我国国内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 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新能源的种类以及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如表1所示。

在区域政策和资源的影响下, 我国新能源产业集聚特征显现, 依托区域产业政策、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各集聚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 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西南、西北等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其中, 长三角区域聚集了全国约1/3的新能源产能, 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新能源产业重要的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西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项目建设基地;西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硅材料基地和核电装备制造基地。

从创新能力上看, “十一五”期间, 我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在光伏电池制造、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风电装备制造、风电零部件制造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制造技术, 中国新能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我国风电专利申请在“十一五”期间达到高峰, 专利申请数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0%。2005年风电领域申请专利402件, 同比增长151%, 2006年申请专利610件, 同比增长152%, 2007年申请专利625件, 同比增长103%。

截至2012年, 我国核电在建机组同比增长175.3%, 共有30台, 容量32.73GW, 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同比增长39.8%, 增加到63GW, 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201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较2011年增长42.9%, 达到30GW。

2、我国新能源产业面临一系列困境

从我国新能源产业体系上看, 不健全的因素偏多, 凸显产业过剩与不足并存的困境。近年来, 全球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和风电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严峻形势, 既有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的影响, 也与国内政策不配套导致的需求不足直接相关。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 我国光伏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急剧下降。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下降,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 2012年10月, 美国开始对我国太阳能电池征收14.78%~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249.96%的反倾销税;作为全球光伏产业最大市场的欧盟方面也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欧美的“双反”重创了中国的光伏企业, 加速了中、美、欧互补的产业链条断裂, 使得国内光伏产业利润大幅下滑、经营困难, 很多中小型光伏企业停产, 而行业龙头如尚德、赛维等上市企业也濒临破产。2012年, 我国光伏企业的开工率不到70%。在这种形势下, 政府频出救市政策。中央财政共拨付资金130亿元, 支持启动光伏发电国内应用的总规模达到5.2GW;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费并网措施、公布金太阳项目目录, 旨在扩大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支持光伏企业发展。而对于风电设备制造行业, 国内已经有80多家企业参与风电投资, 各类大小风电设备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但由于国内核心技术的缺失, 以及风电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的不完善, 导致风电设备质量存在隐患。风电零部件供应依然是限制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 由于新能源产业运营体系不健全, 导致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背离, 截至2009年底, 风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2%左右, 而发电量占比不足1%。由于产业体系不健全, 新能源产业在发展中同时出现产能过剩和不足的困境。核心技术空心化的问题, 在我国新能源产能的快速膨胀中, 也正越来越突出。风电制造领域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 自主研发企业数量和投入少, 大多走的是引进路线, 既有的成果实际推广应用成效甚微。除太阳能、风能外, 生物质能源也被寄予厚望, 尤其是生物质液体燃料, 却也面临着原料收集、核心技术缺失和市场销售等难题。

3、我国新能源产业政策体系仍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安排、价格机制等统一的协调机制没有明确规定, 导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狂潮下, 吸引了不少短期投资者, 各类新能源企业泥沙俱下, 不少补贴企业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 成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绊脚石。另外, 由于新能源和传统能源间的矛盾和利益并没有很好地解决, 导致一些政策执行不到位。我国没有真正地建立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体制和机制, 重大制度的设计不完善加之市场消纳问题, 也使得风电难以更好地发展, 在吉林、内蒙古等地有30%~40%的风电因为不能联网而被放弃掉。

在一系列成就背后,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12年, 在我国能源消费中, 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4种能源加在一起, 仅占全部能源消费比重的14.5%。这说明我国未来能源产业需要的不仅是产量的增长更是制度的改革, 是能源体制的革命性变化。另外, 我国的新能源市场多集中在海外, 产业的外向型特征比较明显, 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成熟度较低, 还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完善的市场环境。

四、客观认识我国新能源产业现状, 坚定信心寻求长远发展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 新兴产业的成长是一国社会和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各个国家对于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侧重各有不同。英国、美国和欧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发展低碳产业为主, 英国同时关注数字产业, 日本侧重能源和环境产业, 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 中国则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通信七大产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

然而,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我们应该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未来的重要意义有客观的认识, 有正确的判断, 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在经过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石油地缘政治、欧美征收碳关税以及对华光伏“双反”调查、日本核泄漏事故、国内油荒电荒等一系列事件后, 我国围绕能源如何发展已积累了充分的经验, 并充分认识到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作用重大, 现在已经显示出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中国政府将持续出台支持鼓励和优惠补贴政策, 推动新兴产业需求爆发性增长。新能源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既要信心百倍, 同时也要脚踏实地, 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推动技术创新, 掌握核心技术。而产业的健康发展, 不仅需要政府努力构建制度, 更需要产业界从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如果在能源转型上的努力不够, 中国的能源技术、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间将会有更大的差距, 因此能源产业要有忧患意识。同时, 鼓励能源技术发展需要相关政策支持, 这对相关管理部门来说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十二五”时期, 中国新能源要在规模和基本产业链条形成的基础上, 实现质量上的飞跃, 建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当下, 我们尤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快我国应用新能源的步伐。在技术层面, 主要依靠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 确保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要代表的新能源电力实现全部上网;在政策层面, 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规划也要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

治理雾霾污染将是促进汽车产业技术革新、带动汽车产业升级的又一次机会, 将给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机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 同时也与广大民营企业家勇于探索、努力创新的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2012年2月15日, 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相信未来, 新能源领域中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宽广。而对从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产业的企业来说, 如何抓住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蕴藏着的巨大的发展机遇, 仍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前行。

参考文献

[1]施卫娟、李福保:云南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财经 (理论版) , 2011 (8) .

[2]张志刚:企业产业联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决策咨询, 2011 (1) .

[3]司凯、张琪:以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12 (36) .

[4]王利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 2011 (1) .

[5]郑江淮: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念、可能的市场失灵与发展定位[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0 (4) .

[6]姜大鹏、顾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17) .

[7]马武松: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加紧布局[J].中国科技产业, 2010 (5) .

[8]李雄诒、薛静敏、王庆丰:新能源产业发展策略与趋势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 2012 (11) .

上一篇:冰凉词语的相关解释下一篇:关于思念家乡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