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金融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4-04-24

区金融办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10篇)

篇1:区金融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区金融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围绕绩效目标和政府重点工作,今年上半年,区金融办主要作好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显金融职能,发挥核心作用

区政府赋予区财政金融管理和服务职能,使传统的财政不断扩展和延伸,集财政、国资、金融于一体,今年是区金融办成立并运行的第一年年头。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并宣传金融工作,争取领导和社会对金融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筹备并召开了全区金融工作会议,突显金融职能,出台了金融支持新洲区经济的奖励办法,进一步发挥金融在新洲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使之成为新洲经济的源头活水。

二、强化金融服务,营造信用环境

金融办上半年组织多次金融联席会、座谈会,分析金融形势,探讨金融政府,搭建银政企信息交流服务平台,真正把金融办建成金融之家。积极组织参与最佳信用区创建,成为协调用市场化手段化解农发行两笔不良债务,实现了银政企三赢,去掉了辖区内存在的恶意逃废债的信用污点。

三、找准结合点,融资取得新突破

今年国家货币政策是提法上是稳健,实际操作上是从紧,尤其是对政府平台公司基本上停下来了,“降旧控新”的政策,我们通过综合分析政策形势,并密切同各银行沟通,包括上级行,掌握到省市农发行今年回收了大笔政策性贷款,总的贷款规模比上年还下降了,我们迅速找准这个结合点,同区支行一同赴省分行汇报沟通,商定用有经营收益和现金流的两个项目申报,余集还建点项目4.7亿元和土地储备整理项目2亿元,目前都已上报省分行分两次上会,预计本周五

可批下来一个项目。如果下半年或四季度政策松动,我们还有农商行和农行土地储备项目贷款各2亿元已上报待批,凡是预测立,不预则废,我们争取早准备,做到未雨绸缪。

四、确保还本付息,维护政府信用

今年还本付息达10个亿,是历年最高的,能顺利兑付我区的政府债务风险基本。针对今年的严峻形势,我们提出了预案和三种途径:一是土地收益中安排一块,二是续贷解决一块,三是代新还旧一块。上半年还本付息达2.4亿元,我们已通过多种途径协调度度资金落实到位,维护了政府的信用,化解了部分银行对政府还款的担心。

总之,上半年,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上四项工作,还配合了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工作,银监会对平台贷款的检查和整改工作等,下半年,我们将重点落实融资计划的到位、还本付息的兑现、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引进等工作。

篇2:区金融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区金融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金融办工作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以新“金改十二条”为抓手,早计划、早部署,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狠抓工作落实,为全年工作谋好局,开好篇。

一、全区金融运行情况

截至五月末,我区存贷款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保持较高增速,其中,本外币存款余额1070.08亿元,同比增长21.83%,本外币贷款余额704.49亿元,同比增长3.97%,存贷款增速14.05%,相较全市存贷款增速5.92%高出8.13个百分点。另外,严控不良贷款风险,引导银行通过债权打包转让、批量折价转卖等方式化解不良贷款,五月末,我区不良贷款合计22.38亿元,比年初下降1.16亿元,同比下降26.89%,不良率为3.18%,比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两链”风险化解,帮扶效率进一步提高。一是领导重视。区四套班子领导多次组织“暖心助企”活动走访基层,对重点风险企业挂钩帮扶。3月4日全市金融(处置)工作会议后,市金融办主任**专题研究我区中城公司处置工作。**常务副区长亲自抓、经常抓,每月一次调研、现场办公。4月2日全区召开“两链”风险化解工作动员大会,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5月18日,区主要领导**书记、**区长带队,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来区处置办进行“两链”风险化解专题调研。会后,**区长又专题到鹿城法院对接我区重点风险企业司法帮扶工作。各镇街相关部门一把手也高度重视,主抓风险处置工作。二是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定区“两链”风险化解工作考核办法、《**区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流程》和《**区“构建诚信、惩戒失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区各部门在风险化解工作中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和明确。三是帮扶效率进一步提高。采取点面结合、重心下移,领导挂帅、部门主抓,团队会诊、组员协调,跟踪服务、一企一策等工作方式,对一批风险企业进行了帮扶和处置。截至2015年5月底,2家市级重点风险企业中,中城建设已完成处置,泰恒光学取得明显进展。5家区级重点风险企业中,**建筑工程公司等3家企业已完成处置,正雄机械等2家企业取得明显进展。我区风险企业帮扶、协调、处置工作有序开展,截至5月底,全区共召集风险协调会议47次,发出相关协调会议纪要4份,发出相关工作联系函13份,为企业开启司法临时解封共6笔,帮助获得融资1.67亿元,使用政府应急转贷资金共73笔,5.85亿元。对资不抵债风险企业的司法处置进展顺利,**酒业通过司法重组获得新生,海城建筑的破产重整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四是工作方法进一步创新。针对当前化解工作中司法协调难度加大的情况,我区大胆创新,推出了企业金融诉讼调解衔接工作机制,在处置办设立金融诉调委员会,对符合要求的金融债权涉案企业在立案前优先引导至诉调委员会调解。此举既有利于风险企业开展司法保护,又有利于法院案件判决后的执行效率,也有利于减轻法院繁重的工作量。(二)加大信贷投放引导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加强2014银行业绩考评工作和2014创新项目考评奖励工作。区政府加大对金融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的发展壮大。二是深入走访排忧解难。通过走访,了解辖区内金融机构在信贷过程中的诉求,广泛听取金融机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联系房管、法院、住建等部门,协调银行机构在信贷业务开展中遇到的问题。三是组织全区金融工作会议暨“两链”化解攻坚会议和全区一季度工作例会,通报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研究部署我区下一阶段金融重点工作,引导银行加大产品创新研发力度,加强风险企业帮扶和不良贷款处置。四是加强金融业统计工作。加强与区统计局、市银监局、人民银行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对辖区内金融机构业务指导,科学筹划应统尽统,及时编制《***金融运行参考月报》。五是加强保险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农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多次召开保险公司座谈会,走访镇街,从基层入手,全面推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发挥保险业服务“三农”作用,截至5月末,全区共有保费收入130万元,覆盖13个镇街,其中有8个自然村参与了全村统保,切实提高了低收入农民的生活保障水平。

(三)深化地方金融组织发展,加快提质增效建设。一是推动****小贷公司顺利完成首期1500万股优先股的发行工作,这是我区“金改”以来,积极探索小贷公司可持续发展途径的又一创新举措,有效拓宽了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以便更好的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二是引导小贷公司设立支农支小服务站,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已有意向在潘桥街道设立服务站,预计8月初开业,这将有利于小贷公司业务的拓展。三是做好小贷公司股权转让的初审转报工作,协助其通过股权转让优化内部股东结构,使之能更加长远良性发展。四是积极与区工商局对接,帮助****小贷公司成功完成了动产抵押登记备案,顺利发放了首笔动产抵押登记贷款,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无房产抵押担保的融资困境。五是鼓励小贷公司再次创新贷款模式,成功推出针对工薪阶层、采用等额等息还款方式的“小额信誉卡”,顺利发放首笔30万元以下的消费性贷款。六是做好小贷公司税收返还、风险补偿金等审核和申报工作,有效地激励和引导了小贷公司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有助于我区小贷公司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增强合规经营能力。七是深化社会信用改革协助中新力合进行征信服务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并做好业务指导工作,通过app的应用平台,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四)继续推动企业股改,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是深入走访调研。我办工作小组共走访企业40多家,宣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和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优惠政策,挖掘辖区内意向股改企业,对股改意愿企业实行跟踪服务。二是加强沟通协作。进一步开辟“绿色通道”,协调企业与各职能部门股改过程中在税收、土地、资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积极提供便利,优先审批发证,切实加速企业股改的进程。三是加大宣传力度。1月27日区政府召开资本市场推进会,部署我区股改工作。4月2日,区金融工作会议厉书记作了重要讲话。5月22日召开镇街股改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同时我办开展股改三月攻坚活动。截止2015年6月中旬,**区新增股份有限公司3家,**创新砂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交所成长板,**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ipo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东经控股、元本检测2家企业已签订中介协议合同,正在开展挂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工作。此外,我办牵头积极开展**商资本回归工作,在区委区府召开的招商双月攻坚活动大会表态发言。至六月底我办率先完成**商资本回归6.41亿元。

(五)监管机制日益完善,切实防范地方金融风险。一是开展地方金融组织常态管理。完善农村资金互助会等11类民间金融组织基础数据,开展民间组织非现场数据的日常管理和动态监督。上半年,新增22家投资类地方金融组织机构数据信息录入非现场监管系统,完成小额贷款公司2014监管评级2家。通过考核和信用评级结果运用,引导小贷公司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对增阳农村资金互助会、**金融信息服务企业、**贵金属交易所梧田办事处等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落实。二是强化金融监管执法工作。进一步界定监管对象,理顺现有金融监管制度,完善监管基础和执法流程,对违反条例规定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罚。上半年开展了二次专项行动:一是对辖区6家农村资金互助会开展清理排查及分类规范检查。二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辖区内农村资金互助会、金融信息服务企业(p2p网络借贷平台)、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投资管理(咨询)公司、股权投资公司以及小贷公司等40多家地方金融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进行了清理规范,强化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风险的长效机制。三是推进民间资本阳光化。深入贯彻宣传《**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条例。开展**金改三周年系列宣传活动。举办“**讲坛”,邀请专家讲座《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及政策走向》;开展**金改三周年巡回图片展;组织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日报》专版报道我区金改成果。完善民间借贷备案台帐,参与区地税纳税人学校企业民间借贷备案。截止目前,上报**指数”数据182条,完成民间借贷备案7.6亿元,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今年上半年,我办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切实履行好党组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是主要责任人的“一岗双责”制,经常开展正风肃纪、警示教育、谈心交心等活动党组书记亲自上党课。同时根据区委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三严三实”活动,出台了金融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十个一”行动计划,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力争上游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守土有责,严防行业性风险发生。以行业主管单位牵头,区处置办提供技术支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不发生行业性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解放思想,司法协调有所突破。大胆实践诉讼调解衔接工作机制,为企业开展司法保护提供新思路。打击逃废,净化社会风气。广泛征求线索,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对社会上逃债失信的行为狠狠予以打击。加快进度,保证市区重点风险企业年内处置完成。

(二)围绕考核任务,推进地方金融组织发展。一是做好**小额贷款公司支农支小服务站设立的前期审批报备工作,协助做好开业筹备工作,弥补微金融的短板,提升小贷公司自身的发展空间;二是鼓励小贷公司业务创新,提高贷款资金周转率,提升小贷公司业务规模空间;三是落实小贷公司税收返还和风险补偿资金政策,兑现税收返还资金,调动小贷公司支农支小的积极性;四是协助做好侨乡花卉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会增资至一个亿的申报工作,将与区委农办一同加大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力度,争取早日获批上调额度,促进农村资金互助会的良性长远发展。

(三)围绕金改重点,推动政府信用机制建设。一是做好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走访试点银行、保险公司、乡镇企业等方式,争取业务落地;二是做好信保基金的推广工作,积极鼓励中新力合参与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运作,参与我市的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信用进行调查并出具信用报告;三是做好中新力合征信服务公司的后期业务开展工作,在上半年中新力合公司完成人才引进、产品设计发布等一系列内部调整的基础上,我办将全力配合其业务的市场推广工作,发挥其自身集团涉及多个金融领域的自身优势做好业务的推广应用。

(四)围绕金融机构,加大金融系统服务力度。一是正式出台2015年银行业业绩考评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区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完善季度工作例会制度,加强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银行、证券、保险的工作诉求;三是完善金融机构统计报送制度,确保数据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全区金融业现状。

(五)继续建设区优质企业项目库。一是建设**区优质企业项目库,动员各镇街、开发区、区属部门参与的项目库的建设中来,联络**区内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填报**区优质企业项目库情况表,广泛征集项目,严格把关、经过认真筛选、论证,努力建设“**百强项目”。二是金融办慎重筛选、联系风险投资、基金管理等公司,促进优质项目与省内外资金的直接对接洽谈,为“**百强项目”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注入新的动力,加快建设发展,用优质项目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增长。

(六)加快华盖基金项目落地。华盖基金项目总投资2.5亿元,目前前期75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占总资金30%。下一步工作任务一是紧盯基金项目进度,掌握最新信息,帮助协调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快推动项目进度。二是引导华盖基金投资项目落地**。通过掌握基金最新的信息,提前介入,提前引导,提前汇报,在投资项目选址落地的过程中,掌握先机,沟通相关部门,提供最优服务,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落地**。三是推动华盖基金与我区优秀项目对接。充分利用华盖基金在我区发起的天然优势,积极建设项目库的同时,努力将两方对接起来,寻找合作的契机,争取资金落地和项目投资落实。

(七)推进监管工作法制化、常态化。一是加强金融执法宣传,提高金融执法质量。开展民间借贷强制备案,积极做好《**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实行民间借贷备案制度,完成备案登记15亿。对违反条例规定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罚,提高加强《**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执行力,形成执法样本。二是开展地方金融组织现场检查。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重点监测。加强对p2p、典当行、农村资金互助会、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寄售行、投资咨询公司的一般检测,维护金融稳定和发展。三是提高“**指数”数据采集质量。对25个“**指数”监测点进行指导,安排专人负责数据采集汇总,规范做好“**指数”监测点的数据采集工作。

篇3:区金融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近日, 淮安市散办召开各县 (区) 散办主任工作会议, 会议总结了2014年全市散装水泥工作, 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研究分析2015年发展散装水泥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并将各项指标进行了分解落实, 为全年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刘思岩副局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 首先, 散装水泥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 加快农村“发散”和城区“禁现”工作;其次, 要抓好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质量管理工作, 积极引导相关企业苦练内功、提升科技含量;第三, 要调研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市场发展现状, 制定标准, 加大考核力度, 切实推进预拌混凝土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最后, 市散装水泥及商品混凝土管理办公室吴家俊主任要求, 各县 (区) 散办要及时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 加大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力度, 抓紧与相关乡镇对接省级发展散装水泥示范乡镇创建工作, 督促辖区内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尽快启动环保站改造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扬尘治理工作, 推动2015年全市“发散”和“禁现”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4:区金融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郭猛主任讲话指出:2003年,全省老龄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老龄工作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在各成员单位和各级老龄委的共同努力下,全省老龄工作深入发展。

郭猛主任讲话强调:2004年全省老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老龄委第六次全体会议和全国省级老龄办主任会议精神,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六个老有”的工作目标,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积极协调成员单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办实事。要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以昂扬的精神状况,整体推进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富民兴黔做贡献。一是进一步加大力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和《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二是建立激励机制,继续抓紧抓好创建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的工作;三是建立健全老龄工作机构,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四是加强老龄宣传和老龄调研工作;五是进一步加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六是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七是加强老龄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

会议还对全省贫困老年人状况调研工作、“全省老龄新闻奖”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篇5:区拆迁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区拆迁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去年年底以来,区拆迁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当好开路先锋、全力服务古城建设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区广大涉拆部门,扎实苦干、攻坚克难,相继完成了古城三期南区、古城四期第一批及配套工程拆迁任务,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拆迁指导工作,正在集中力量处理古城四期第二批剩余任务,共动迁居民1413户,拆除房屋面积平方米,在拆迁数量和质量上实现了新突破,拆迁效果为历史最好,保障了古城及其它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一、合力拆迁,精兵战略,倾力打造务实高效的拆迁工作机制。拆迁项目开工

前,拆迁指挥部经过严格考察、精挑细选,从全区抽调110余名素质高、业务好、能力强、有耐心的骨干力量集中办公。成立了勘查丈量组、评估复核组、协议签订组、房屋验收组、思想工作组、安全保卫组、综合协调组等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注重工作上下衔接,推动了拆迁工作的高效运转。在拆迁中,群众思想工作组以街居干部为主力,深入到被拆迁群众家中,耐心细致做拆迁动员工作,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积极化解,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努力扫除拆迁阻力;房屋鉴定组的同志,顶住重重压力,依法操作,严格把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政策为准绳,坚决查处违法建设;评估复核组的同志,顶烈日冒严寒,走千家到百户,听千言说万语,及时到位做好复核评估工作;治安保卫组的同志,加大巡查、排查力度,贴身保驾护航,超前处理苗头性问题,及时制止影响拆迁的行为,保证了良好的拆迁秩序;综

合协调组的同志,认真负责,严格工作纪律,管好后勤服务,全面对外协调,为拆迁工作上提供有力保障。指挥全体干部职工充分发扬了“吃苦耐劳、忘我奉献、连续作战”的拆迁精神,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突破常规、坚持原则、顽强拼搏、废寝忘食,以一天不完成就一天不休息的毅力和韧劲将拆迁工作质量和效果做到最好。

二、依法拆迁,规范操作,着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拆迁工作环境。随着古城拆迁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拆迁工作队伍日益成熟,工作经验日益丰富,在强力引导、大部分群众的支持配合下,科学拆迁、可持续拆迁的局面逐渐形成。但是拆迁的形势具有多变性,由于被拆迁主体的变化,古城四期第二批拆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区委、区政府果断处置,拆迁部门冷静应对,以最快的速度排除干扰,消除影响,重新启动拆迁工作。实践证明,我们的拆迁工作依

法进行,规范操作,公开、透明,在全市同行业中是最好的,受到了业务主管部门和上级督导组的充分肯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程序规范。从项目立项、土地使用、规划审批到拆迁许可、推荐评估机构、依法评估,再到评估结果公示、复核评估、签订协议、依法补偿、完成拆除,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手续完备,操作规范,资料齐全,经得起任何检验。二是依法推进。所有的拆迁工作都在符合拆迁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完成,在程序上、在实际中,给拆迁当事人以充分的表达权利意愿的空间,切实维护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无理要求、漫天要价者坚决给予否定和拒绝,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依法推动进入行政裁决、实施强制拆迁。对于试图借拆迁之机抢搭抢建、谋取不正不当利益者,坚决予以查处,一视同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对已经查实的,坚决从补偿款中扣除,不予补偿。同时成立控建队伍,对顶风而上、违法

抢建的,依法予以拆除。三是实施全程监督,公开、公平、公正。古城拆迁将纪检监察部门、检察部门的监督贯穿于全过程,从入户调查、勘查丈量到调查复核、数据评估、确认补偿,将有效监督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落实到每一张数据材料上;对每个数据的确定、每项资金的补偿兑付、重大政策问题的商讨研究,都有监督机构人员参加,发表意见,核实签字,保证了拆迁程序的规范和拆迁资金的使用安全。在接受专门机关监督的同时,也邀请了社区干部、群众代表进行监督、见证,将评估结果发放到户,并进行张榜公示,随时接受群众的咨询、建议和意见,对群众确有疑问的及时提供资料查询服务,并进行规范解释。拆迁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消除了群众疑虑,加快了工作进度。

三、和谐拆迁,化解矛盾,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应有努力。房屋拆迁工作中,法、理、情三者交织,不能只顾一头,而要三者兼顾。既要依法行政,严格执

篇6:区考核办2010半年工作总结

(2010年7月)

今年以来,区考核办在办公室各主任的正确领导和各科室处局支持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办公室工作重心,积极探索考核工作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不断健全考核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强化机制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现将考核办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步打算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健全考核体系,完善考核办法。今年以来,区考核办针对2009年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突出重点、服务大局,创新机制、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围绕发挥考核在推进工作落实中的导向作用这个中心,切实解决就考核而考核的问题,创新考核办法,制定出台了《全区2010年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意见》,为做好全年考核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是突出重点工作。为体现考核工作导向,确保通过考核这个抓手将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年的《考核意见》中增设了农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考核指标。同时,对重点工作安排了较高的考核分值,特别是社区建设工作实行完成任务奖50

—1—

分、完不成任务不得分的考核办法,突出体现对重点工作的重奖重罚,增强各级抓重点工作推进落实的紧迫感、压力感,切实调动工作积极性。二是注重经济发展。保持考核连续性,继续坚持注重经济发展目标、项目建设、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的考核,继续引导各级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全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实现创优争先步伐。三是强化目标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科学确定了镇办经济发展考核目标,变镇办之间横向比较为镇办纵向比较。如对城区镇办增设城市建设开发面积考核内容,对地方财政收入考核实际增量,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下达任务目标和力争目标,实施不同的奖励标准,增强了镇办工作积极性和考核的科学性。四是创新进度考量。加强过程监控,创新进度考量办法,对农村住房建设、厂房面积、城市建设商业开发面积等,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分三个阶段计算:进行基础施工的按30%折合,进行主体施工按60%折合,主体完工的按100%计算,切实通过进度考量,强化结果实效考核,督促各级加快工作推进速度。五是创新实施考核申报制。对招商引资、拆迁、土地清理等工作,实行事前申报,达到考核条件后提出考核申请,考核办即时安排考核,结果及时公示、通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切实解决年终考核界定难、时限不清、情况不明等实际问题。六是充分结合省市考核办法。工作中,对市考核区县的56项工作指标中,有39项工作指标在我区考核体系中—2 —

得到落实,其它指标如地区生产总值、制造业贡献率、科技创新等工作也全部分解落实到了区直有关部门,纳入了部门职能工作目标重要考核内容,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

(二)顺利完成全区2009各项考核工作。在考核委的正确领导下,区考核办超前筹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从25个相关考核责任单位抽调37名业务骨干,利用20天时间完成了8个镇办、60个区直部门的考核,现场考核结束后,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完成了整个考核数据的审核、汇总、反馈、公式工作,圆满完成了总结表彰工作。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被考核单位的认可。工作中,一是坚持公开考核,提高考核工作透明度。坚持现场签字确认、数据全面公示、成绩定向反馈“三公开”考核办法,层层消化吸收对考核工作的各种不同意见和要求,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增强考核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二是坚持实事求是,提高考核权威性。建立考核责任制,坚持重事实、重依据,实事求是反映被考核单位的发展成果,不搞想当然,杜绝以听汇报代检查、以档案材料代替现场考核。对镇办提报的项目建设、清理土地面积、农业结构调整面积等,坚持进村入户、现场丈量,确保考核数据客观真实。三是坚持廉洁考核,树立考核形象。严格执行廉洁考核制度规定,考核过程中不在被考核单位就餐,统一安排工作餐;同时

—3—

严肃考核工作纪律,杜绝借考核之名吃、拿、卡、要,做到了廉洁考核,维护了办公室集体形象。

(三)圆满完成市对区县考核工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做好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镇域经济考核。我区在市考核区县设置的50项考核指标中,有33项考核全市第一;在全市镇域经济考核中,岚山头街道、巨峰镇获得全市镇域经济考核先进乡镇,安东卫街道、虎山镇获得进步奖,黄墩镇申报的《黄墩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效益典型》获创新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总的来看,上半年区考核办立足科室职能,在各位领导和各科室的领导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半年工作任务,下一步,不折不扣地落实《考核意见》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组织开展半年督查考核。根据《考核意见》确定的考核内容,及时调度考核责任单位各项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督查考核,调动各级各部门对照时间进度抓工作落实,确保通过督查考核这个抓手,推动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目标得到落实。

(二)组织进行市区考核工作情况调研。一是拟在9月份到各镇办和区直部门进行一次全面调研,对照市考核办法,逐项调度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对比分析原因,拿出调研报告,提前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具体措施,为区—4 —

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发挥参谋作用。二是结合镇办季度考核,组织对各镇办1-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建设、农村住房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通过调研、考核,督促各镇办对照目标抓好工作落实。

(三)超前做好市对区县考核工作。吸取经验教训,超前筹备做好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镇域经济考核工作,拟在10月份组织召开市考核区县工作调度会,结合9月份工作调研情况,重点调度工作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工作措施落实成效,督促各考核责任单位对照工作目标,进一步落实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在市对区县的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筹备年终考核。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超前考虑筹备年终考核,拟在11月底前,拿出年终考核实施方案,包括考核程序、组织方式、考前培训、牵头部门、参与人员、组织实施等,统一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年终考核,确保年终考核扎实有序进行。

篇7:区金融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6年上半年,区档案局、方志办在区委、区政府和省、市档案、方志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区委九届七次、八次全委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两个率先”工作目标,以创新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档案、方志工作为全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水平,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预期目标,保持了档案、方志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文章-http:///找范文,到]

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档案工作监督指导力度,坚持档案工作为全区大局服务

1、强化全区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街道、机关部门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一是针对区级机关、街道和社区三个层面分别拟编了档案工作汇编,并进一步完善了全区会计、城建、音像等档案的规范管理;二是加强归档文件整理业务指导,细化综合检查评分标准。5月底,全区已有24家单位在归档综合检查中达到85分以上,比2005年同期增加10余家;三是扎实推进档案工作等级评定活动,目前己完成区财政局、区旅游局创省二级、区科技局创省三级的业务指导工作;四是及时做好全区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文件材料收集归档的业务指导。

2、档案工作进一步融入经济建设领域。一是坚持做好重大活动、重点项目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进一步维护重大活动与重点项目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至四月中旬,完成全区本竣工的55个重点工程项目的档案登记;二是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三月份我们对全区8个街道(开发区)辖区内的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和登记,并通过宣传和引导,来激发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需求和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为全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全面推行《江苏省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全区社区、行政村档案工作规范管理。

二、开展《南京市档案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单位和个人贯彻执行档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为进一步增强全区的档案法制观念,保障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上半年,我们以《南京市档案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专门成立了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条例》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条例》的意见和活动方案;二是拟发了《关于对全区重大活动、重点项目实行档案登记和报送目录的通知》,首次在全区范围内实行重大活动、重点项目档案管理备案制度;三是率先在全市档案系统汇编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了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制定完善了岗位职责和相关制度,档案行政执法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四是将区级机关各部门和街道、开发区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条例》情况,作为2006归档文件整理综合检查内容之一,加大各单位学习宣传《条例》的力度。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事业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协调发展

1、修订和完善了《关于档案管理系统与我区电子政务网实行无缝链接的实施方案》,为公文办理和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一体化建设和网上电子文件中心、现行文件中心、数据多媒体中心及全区目录中心的建立,进行了多项学习调研,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方案》的实施,将会极大地促进全区档案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与全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利用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的需求。

2、制定了《**档案信息网站改版和局域网建设方案》。改版后的**档案信息网站,功能将更加齐全、内容将更加丰富,将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内外网物理分隔的局域网的建立,也将极大地提高全局的办公效率。

3、在基层档案室广泛推行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系统的运用,启动数码照片的归档工作。

4、推进馆藏档案数据库建设,完成了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的清理工作和馆藏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工作。

四、加强馆内业务基础建设,强化档案管理水平

1、积极做好2005年档案利用事例汇编的印发和2006年利用预测分析,体现了利用工作的主动性。

2、通过扩大征集范围、创新征集工作方式,征集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上半年,征集到特级教师斯霞到区实验小学演讲;区旅游总体规划;铁心桥周家洼农业旅游村、大石湖、韩府山景区规划;区科技创业中心发展纪实;文莱玛斯娜公主夫妇拜谒渤泥国王墓和以渤泥国王墓为内容的宣传片等光盘档案7盘、照片档案135张、资料1册。

3、及时收集2005年现行文件,充实现行文件中心。上半年接收11个单位130件现行文件,并已整理编目上架,免费向社会开放。

4、档案的划控、开放和全宗

卷的整理工作按计划、按标准,有条不紊地开展。上半年共修订41个全宗指南,划控开放10个全宗324卷文书档案和473卷(册)资料。

五、开拓创新、狠抓质量,开创全区方志工作新局面1、2006年卷《**年鉴》编纂工作进展顺利

首先完成了年鉴框架设计任务。我们到栖霞、浦口方志办取经,请专家来指导,并

根据区情确定了框架初稿,薛国安副区长对年鉴框架的结构、类目的设置进行了反复推敲,并四次组织召开会议,征求各方人士意见,历经两个多月的修改工作,确立了最终的框架结构;其次是完成了年鉴初稿的催缴和修改。为了提高稿源质量,我们聘请了12位特约编审员,构建了由110个部门组成的撰稿网络队伍,举办了撰稿人员培训班,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目前初稿已基本完成。三是初稿总纂工作开始启动。此工作力争6月20日结束,6月25日完成初稿总纂;四是2006年卷《**年鉴》彩页征集工作已经展开。我们采取上门服务,以熟人、熟单位为基础向外延伸的办法,至6月8日已征集彩页13家,完成预定任务的60。

2、板桥街道志的编纂工作已全面启动,同时也已经举办了业务培训班。目前,街道志的框架篇目已经形成,正在论证之中,编撰人员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稿源的征集工作。

六、抓紧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档案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在全区范围内分类组织开展各层次档案人员岗位培训。通过三次培训,帮助区级机关、街道(开发区)和社区(行政村)的档案员提高了档案业务水平,掌握了今年档案工作重点,为各单位圆满完成档案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2、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文明科室、岗位标兵”争创活动,推进创新型单位、学习型机关的建设。通过科室与科室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开展争创竞赛活动,不但树立了一个文明科室、一位岗位标兵,并且引导和促进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造就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创新型的档案干部队伍。

3、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和信息宣传报道,形成了齐抓共写的良好氛围。目前,我们在“**档案”网站上发布档案工作信息55条,在“市档案信息”网站发布了20条,在《市档案工作信息》、《**信息》上刊登信息20篇,在**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2条,在2006年全省档案学术论文研讨会上入选论文1篇。此举不但提升了我区档案、方志工作的形象,同时也提高了广大干部的写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篇8:区金融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快全市散装水泥工作“三位一体”均衡协调发展, 近日, 江苏省淮安市散办根据江苏省散办和淮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安排, 对照《关于明确2015 年散装水泥发展目标任务的通知》 (淮散领[2015]1 号) 要求, 对四县两区2015 年度散装水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督查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发展散装水泥量、大气污染防治、预拌砂浆推广应用、示范乡镇创建、专项资金征管用、行政执法监管、宣传报道等8 个方面。考核组通过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和座谈讨论等方式对被考核单位散装水泥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通过考核, 考核组认为各县区对散装水泥目标管理工作十分重视, 落实有力, 目标任务完成较好。考核组分别对各县 (区) 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点评, 并就薄弱环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2016 年散装水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县区散办要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 重点围绕施工现场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深化示范乡镇创建工作, 抓好散装水泥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扎实开展散装水泥各项基础工作, 提高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管理水平。

篇9:金融办秘史

尽管有人指出,它只是一个协调机构,不属于政府部门,甚至有人说它的存在让“地方政府不干预经济发展”成为一句空话;尽管它在一些地方还未得到广泛的认同,有的甚至还不清楚自己的职能定位是什么。但这些都不能妨碍它以“金融服务办公室”、“地方金融稳定办公室”、“金融管理办公室”等名义生存于地方的金融组织体系之内。

尤其是在2011年,温州的民间金融高利贷事件爆发后,当地的监管者和企业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当下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尤其是“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在地方的监管效果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们不得不思考,如果“一行三会”对地方的金融监管出现了“死角”怎么办?正如温州一位地方官员所问,“他们监管不到的地方,是否需要一种补充?是否可以让地方金融办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金融改革之后,中国地方金融的发展速度是否已经超过了预期?“一行三会”的监管维度是否已无法全面覆盖?地方金融办是否已经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力量?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最初作为地方和中央之间协调机构的地方金融办,需要一次彻底的“变身”。

1月6日—7日,时隔5年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所选定的方向,或将决定金融办的最终前途。

金融办,干吗的?

2011年12月24日,王路(化名)从长春市重庆路旁的一家国有银行取出2万美元之后,转身去了一街之隔的韩亚银行。考虑到韩亚银行一年期美元存款的优惠利益为3%,王璐没有过多地考虑就将钱存入了这家外资银行。

自2006年以来,先后有8家外埠和外资银行落户吉林。而在更早之前,由于历史原因,作为经济总量并不突出的省份,吉林省长期处在一个“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小、机制不活、发展不快”的尴尬境地。

“即使是在中央推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之后,东北三省遇到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期,现在来看,效果也并不十分显著。”东北某省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就像一个厨子看着一堆好材料,却不知如何作出一道好菜。”

直到近几年,随着金融资本在各地大显身手,多个地方政府的“一把手”才开始逐渐意识到金融的重要性。

2010年下半年,吉林省金融办在获得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批复后正式成立。而在此前多年,省金融办作为省办公厅的下属机构早已生存多年。此次提升为省政府直属机构的举动,被外界认为是吉林对金融发展作出的承诺。

《中国经济周刊》获悉,吉林省高层为了寻找合适的金融办主任也颇费周折。最终,将央行上海总部长期关注货币政策并有地方政府工作经验的高材林揽入麾下,其他副主任和重要部门的负责人则来自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管局。

没过多久,由这支“国家队”组成的省级金融办开始“发力”。2011年7月,吉林省政府对外发布《吉林省金融创新拓展计划》,这一计划不仅提供了吉林金融业未来发展的各种路径,并首次将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企业上市步伐等内容列为吉林省金融发展的重点之一。

不仅在吉林,全国多个地方的省级金融办都随着大环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曾经编外,如今扩权

从议事协调机构,到政府组成部门,金融办日渐强势。

中国最早的金融办出现在上海。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金融办被定义为议事协调机构,上海金融办在当时并不在政府序列,也不具有行政审批权,主要任务是联系并配合“一行三会”和全国性金融机构在上海的工作。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方金融办都属于弱势群体,在某些省份,甚至被列入省办公厅或者发改委的下属部门。能最后“熬出头”的占极少数,北京算是特例。

2002年12月,北京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成立,3年后,北京市撤销金融工委和金融办,其相关职能一度被并入北京市国资委增设的金融处。

直到2008年,中央开始对地方政府进行机构改革,各地金融办才纷纷从中独立出来,机构职能、部门设置和人员编制才得到了扩充。

2009年3月30日,北京市金融办在全国率先升格为金融局,如此高规格的设置凸显了金融在决策层心中的分量。金融局自此成为政府组成部门,不再仅仅是议事协调机构。

据了解,当时,除北京外,其他省市金融办正在试图寻求更大的工作空间。此后,各地掀起了金融办改革的浪潮。

《中国经济周刊》在通过对各地最新公布的金融办“三定方案”研究发现,在经过2008年的机构改革之后,大部分金融办的定位得到了提升,在组织形式上,副省级城市的金融办以正局级建制为主,地市级城市金融办大都改为政府直属机构。

在天津,2009年3月底,天津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经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并入了原天津“上市办”的职能。下设综合协调处、银行保险处、直接融资处、创新服务处四个处。尽管下设机构主要职能中已经涉及金融监管、金融稳定等,但与广东等省不一样的是,天津仍然称为“金融服务办公室”而非“金融工作办公室”,其金融监管职能相对弱化。

在广东,2009年8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获得广东省政府的批复。虽然从“金融服务办公室”到“金融工作办公室”,仅仅两字之差,但是意义重大。从隶属关系来看,金融办不再挂靠省府办公厅,而是直属省政府,不仅编制增加了一倍,而且增强了金融监管的职能。

唯一被国务院从国家层面确认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其金融办的扩权更引人关注。

2009年,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上海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开始了上海金融办的权力扩张之路,而扩权后的金融办实际上成为了地方性的金融国资委。

根据上海金融办的三定方案,其新增职责主要包括受上海市国资管理部门委托,承担地方金融国资日常监管工作;负责由地方政府管理的各类新兴金融行业的日常监督和管理等,比如小额贷款公司、PE、VC等。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新一轮大发展中,自治区地方金融办也全面负责地方金融的业务。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融办负责人介绍,金融办在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中央给新疆的发展目标乃至“十二五”的规划,由金融办牵头将这些工作全部具体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乃至“一行三局”。

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自2002 年上海金融办成立以来,到2011年年底,我国已有31个省级政府成立了金融办,在222 个地级以上城市成立了金融办,一些县市政府甚至区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金融办。

金融办的定位尴尬

“现在的地方金融办就像空中楼阁,身份、定位等还没有理顺,受到外界的误解很正常。”

地方金融办扩权,并非偶然。

东北某省金融系统一位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金融办扩权,与中央和地方关于金融监管的博弈有关。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和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沿着纵向垂直管理体制的路径不断深化。

以银行体系为例,1998年以来,中央政府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上收地方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各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及县支行增量贷款审批权基本上被上收归省级分行。

“那个时候,不少基层行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基层行,业务仅剩吸收存款和不良贷款的清收。”上述官员称,随着国有银行体系不断收缩在地方的业务,使地方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融资难度越发突出。

与此同时,中央派出的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工作的新的监管机构,并未在促进地方金融业发展、支持地方社会经济方面起到多大作用。

“只负责监管,只要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这种监管思路怎么能够促进地方的金融发展?”一位地方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纷纷成立金融办,以弥补统筹地方金融业发展和支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缺失。

“成立金融办不仅可以协调中央监管层的关系,还能真正地帮助地方政府搞好金融。”上述官员称。

据悉,目前“一行三会”在地方监管范围已经遇到“死角”。一位地方证监局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出现的民间金融、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等,监管权大多数已经下放给了地方政府,而金融办则代表政府在负责监管。

在多数人看来,地方金融办正成为“一行三会”在地方监管的重要补充,至于能否在当地的金融建设中发挥作用,外界并不看好。

金融办能管的金融圈子有多大?以吉林为例,虽然吉林省金融办的主要职责中包括“负责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和督促落实工作”的内容,但据金融办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在吉林省金融办的日常工作中,还并未和国有四大银行之间产生直接的业务关系。

“现在的地方金融办就像空中楼阁,身份、定位等还没有理顺,受到外界的误解很正常。”中部某省金融办主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但这并不代表金融办是吃干饭的。

即便如此,有专家仍认为,尽管各地金融办在履行其规划、服务、协调和监管职能时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地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突出矛盾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发展好的金融办毕竟是少数。”上述政府研究中心人士坦言,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金融办所具有的行政权力都非常弱,对金融机构的约束力不强。金融办通常不具有人事权、执法权和资金调配权等,导致其所能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

难遏的地方扩权冲动

权责之争

“没有在法律地位上明确赋予地方金融办监管职责,权责并不对等,出了事让地方政府冲在前面,而地方往往由金融办牵头收拾残局,这并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然而,有人在给地方金融办“打抱不平”的同时,随着地方金融办管理权限的不断增加,也有人提出了担忧。

有评论认为,对于目前金融办的各项职能,各地虽然仍在探索,但势必会触及与中央监管部门各地派驻机构之间的关系。

一位熟悉金融改革历史的业内人士坦言,朱基任总理时期,金融改革主要目标是不让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比如1998年底央行打破行政区划设立九家大区行,实行垂直管理,初衷就在此。

浙江省金融办主任丁敏哲认为,“现有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模式没有考虑到地方差异化发展的金融需求,容易导致一刀切。”而且,目前的分业管理体制难以做到全覆盖,存在着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并存的现象。从责权对等来看,中央只承担监管职责,没有承担维稳和组织的责任,出了事地方政府冲在前面,而且信息不对称。

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一位金融办官员表示,现在他们的主要任务除了协调,还要积极参与地方的金融管理。

这种管理上的冲动增添了金融机构的疑惑。“这和长期以来不让政府干预金融的目标是否有分歧?如果金融办的权力太大,是否会出现地方政府干预地方金融发展的倾向?”上述商业银行人士坦言。

“如果以金融服务为名义进行地方金融管理,虽然说法没有问题,但这个度很难把握。”上述证监局人士称,温州发生的高利贷事件就很典型,老板“跑路”之后,温州市政府派了多个工作组进驻当地银行,并要求银行不抽资,要帮助企业。

“这样类似的做法如果发生在多地,岂不是又回到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指挥了吗?”上述监管人士坦言。

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金融发展局首席金融专家王君指出,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掌控大量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以及非正规金融活动的蓬勃发展,客观上需要有地方的金融监管框架。

他认为,虽然各地都成立了金融办,但由于没有在法律上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定位和职能不清。现在,全国的地方政府都面临着理顺两个职能的问题:一是所有者职能;二是监管职能。

有媒体称,此前,在湖北宜昌举行的一次关于金融的工作会议上,有高层表示,对于地方发生的各种金融风险的处置,要坚持“谁的孩子谁抱”的原则,明确责任。

有专家认为,中央政府强调“谁的孩子谁抱”,就相当于赋予地方政府维护地方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供给的职责,却没有在法律上赋予其相应的权力,

“没有在法律地位上明确赋予地方金融办监管职责,权责并不对等,出了事让地方政府冲在前面,而地方往往由金融办牵头收拾残局,这并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一位地方金融办负责人表示。

金融国资委猜想

“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之间存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是,地方金融办却没有一个明确的业务指导部门。”

想要在地方政府层面给地方金融办一个明确的权责定位,并非易事。

有专家提出,地方金融办之所以会发生权责不对等的情况,是因为在中央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

“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之间存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是,地方金融办却没有一个明确的业务指导部门。”上述政府研究人员称,现在金融办扩权已成为事实,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又不能在地方政府层面解决职能定位问题,长期作为地方政府的“金融智囊”也会出现问题。

“你想,当金融办的权力超过地方监管局的时候,整个金融监管就会发生混乱。”上述地方政府研究室研究员坦言。

而这种担心并不只存在中国政府管理的末端。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在1月份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期间,金融国资委是否组建或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议题。

金融国资委的动议最早由财政部于2006年提出,但在当时并未获得通过。当时的设想是:建造一个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平台来负责全国金融资本的管理。

而地方金融办之所以也希望建立金融国资委,是因为在整合的金融国资中,还将包括地方金融办在内的地方金融国资体系。目前,在地方金融办中,仅有上海金融办在升格之后成为地方金融国资的出资人。

篇10:区金融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金融办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真抓实干,积极落实市委对金融工作提出的“新增贷款增量进位、直接融资规模不减、企业上市零突破”的三大目标要求。

1.贷款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全年新增贷款目标完成时序进度位居全省第二。

上半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全市金融运行呈现“节奏加快、结构优化、支持重点突出”的特点。至6月末,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98.72亿元,比年初增加142.8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55.99亿元,比年初增加96.43亿元,增长17.23%,同比增长27.61%,完成全年115亿元新增预期贷款目标的83.85%,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00亿元新增贷款目标任务的96.43%;全市余额存贷比50.51%,新增存贷比67.51%,贷款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贷款投放时序进度位居全省第一。2.直接融资18亿元,确保直接融资规模不减。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按照省政府下达的直接融资目标任务,我办突出工作重点,提前抓好项目谋划,围绕全市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县域经济谋划融资项目。严格按照量化目标、分管领导、责任部门、企业主体、项目载体、序时进度、调度机制、工作考评“八落实”的工作要求抓好直接融资工作。全年计划实现直接融资32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直接融资18亿元,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60%。

3、创造条件,加快企业上市工作步伐。

一是年初召开了全市企业场外市场挂牌上市推进会,推动券商、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与砀山等县区的上市后备资源企业对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市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1家,在XX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托管3家,签订“新三板”协议2家,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4家,完成全年上市任务的大部分。二是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二期上市后备企业高管人员培训班,帮助企业家理清发展思路,转变思想观念,了解企业上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理论。三是加速推进我市“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工作,首期2家企业计划发行1.5亿元,已经主承销商兴业银行转报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立项。

(二)重点推动,认真落实县域金融“五个一”的要求。

2014年初,市政府提出县域金融“五个一”要求,即一名熟悉金融工作的分管县区长、一个完成改制任务的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商业银行、一个县级金融担保公司、一套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一套较规范的金融工作制度和考核奖惩办法。我办按照市政府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具体情况如下:

1.与组织部门共建金融人才体系。一是加强与省委组织部的联系沟通,争取更多的省级乃至中央金融机构干部来我市挂职。目前,省委组织部已安排了两名省级金融系统(国元证券、省担保集团)干部在我市挂职,一名挂任市政府金融办主任,一名挂任XX县委常委、副县长。二是协调市委组织部从市直机关、县区筛选一批金融类专业的干部,安排到市金融办和银行等部门工作。一方面熟悉金融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政府在金融机构的联络员,便于协调银政关系。三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金融专题培训活动,如领导干部金融知识与投融资专题研修班,强化经济管理岗位干部对金融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四是通过从市级金融机构选派干部到各市级融资平台公司挂职的形式,加强干部交流,培育和储备一批学金融、懂金融的后备干部。2.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工作,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按照省政府要求时限,全力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目前,灵璧农商行已挂牌开业;宿州农商行7月18日开业;XX县联社已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XX县联社申报材料已上报至省银监局;XX县农合行进度较缓,正在按照改制要求,募集股金、清收不良,确保年底前完成改制任务。

另外,交通银行宿州分行今年五月正式挂牌开业;淮海银行实现县域全履盖;徽商银行除XX县支行正在装修外,其他县支行已全部设立。3.牵头完成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市场化改革工作。成立XX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建立议事协调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召开市担保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拟定《关于整合出资人的议案》、《经营方针》、《业务项目评审制度》,修改完善了《公司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市担保公司自主经营、自付盈亏、自担风险的现代企业制度。4.牵头制定《金融支持调结构促转型及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考核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发挥金融对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该意见将于近期征询各单位意见后上市政府常务会研究。

5.加强制度建设,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性。一是制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和《XX市市级政府性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下发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加大信贷投放,提升存贷比水平。二是建立金融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形成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惠及民生的金融体系创新。1.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抓住XX县作为全省首批6个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的机遇,协助人民银行建立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档案,进一步扩大信用等级评定面,创建一批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全面组织开展金融生态县创建活动,强化对县、区政府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严厉打击各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坚决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2.加大信贷窗口指导,鼓励和引领全市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等政策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及中小微型企业等实体经济信贷资金支持,尤其是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市人民银行通过“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向县域释放可用资金6亿元,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3.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深化。一是利用国元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与国元证券公司共同设计完成了新型金融产品“助保贷”,用于企业解决“过桥贷款”问题,可以有效化解企业资金周转过程中的最大难点,该金融产品将在通过国元证券决策委员会审批报证监会备案后发行。二是与市县工商部门、地方法人机构、农业合作社等进行充分沟通协调,启动大棚等农业设施抵押贷款项目。三是砀山酥梨在天津渤海交易所上市,开启了XX市知名农副产品现货交易第一单,借助金融市场工具提升砀山酥梨产业档次。四是与农委共同推动,与民生银行签署“小微企业互助基金合作协议”,帮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五是进一步加深与进出口银行XX省分行的战略合作协议,完成政府融资项目于银行之间的有效对接。

(四)妥善处置金融风险事件,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维护地方经济稳定。

1.惠丰新能源贷款风险事件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不断努力,在较短时间内化解了所有涉贷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没有产生一笔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维护了地方金融稳定和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信心。目前,正在筹划启动企业生产和重组等事项,已制定多项方案正在进行评估论证。

2.有效化解湛蓝光电信贷危机预警。通过协调开发区、市担保公司和市区联社等部门,提出一系列风险处置办法,稳步推进,企业到期贷款逾期问题已得到解决。下一步将继续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3.全面化解砀山华宇面粉贷款风险事件,在风险解决过程中没有形成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担保公司的代偿问题也正在积极需求解决办法。4.XX县南虹纺织贷款风险事件,参与政府召开的多次协调会,正在按照方案,有序推进。

5.采取“集中审核”方式,协调担保公司项目风险,保证担保公司在市担保改制过程中,担保工作的延续性,在维护地方经济稳定和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切实加强风险监控,履行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两项监管职能。认真履行融资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职责,特别是加强风险监控,推动两类公司依法合规经营,健康有序发展。年初按照省金融办的要求对辖区内的8家担保和7家小贷公司开展了一次全面现场检查,督促各公司规范经营。又于今年3月底召开了全市融资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会议,对我市两类公司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通报,要求各机构限期整改,并及时上报整改结果;同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推动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追加注册资本金。配合省金融办做好两类公司的信用评级工作,为以后分类管理打好基础。在省金融办两次来我市进行督查过程中,做好准备和配合工作。

(六)建章立制,加强内部建设

重新制定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定,按照金融办的“三定方案”,明确主任分工和职责,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有效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在人员大幅调整的情况下,我办所有人员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按照“分工不分家”原则,勇于担当,坚持“补台不拆台”,各项工作均得到有效推进。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在确保“增量进位”工作方面

1.严格落实《XX市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和《XX市市级政府性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办法》,加大对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考核奖惩和调控力度,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力争全年信贷增量达到118亿元。

2.继续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会同有关部门处置惠丰新能源贷款风险事件,做好XX县南虹纺织贷款风险事件的处理工作。扎实做好金融生态县创建工作,加快推进XX县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创建。

3.积极打造全方位的政银企合作机制。举办2014年XX市重点项目(企业)银企对接会,拓宽重点项目(企业)融资渠道。继续指导和支持各金融机构、各县区、园区分别举办专场银企对接活动,并加强对已签约银企对接项目的调度考核,不断提高履约率。

4.启动银企对接网上信息平台建设,与市直相关部门做好对接,进一步加强研究,针对维护和资金支持,拿出有效可行办法。

5.出台并指导各县区、园区出台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首位产业培育的实施意见;出台《金融支持工业经济发展考核办法》。6.继续全力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确保年底前完成改制任务。积极推进徽商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县域全覆盖。7.深化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市场化改革;推动县区担保公司做大做强,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启动市担保集团组建工作。做好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信用评级工作和增资扩股工作。

8.加强与省直部门联系,争取上级单位对我市金融工作支持力度。筹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拜访省级金融机构事宜。

9.继续做好“助保贷”金融产品创新,为企业“过桥贷款”搭建融资平台。牵头开发区、规划局、土地局等有关部门,对工业企业创新融投资模式,推动“退城进园”项目进展。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设施农业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抓好土地信托新模式试点工作。

10.加强干部培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金融的工作水平。拟定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全市第三期领导干部金融培训班,提高我市各级领导干部“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能力水平。11.推进金融ic卡试点应用。

(二)在直接融资方面

1.全力跟进、积极配合做好市城投集团四期22亿元债券的发行工作。2.尽快完成全市第一期1.7亿元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工作;加速推进我市首期“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同时启动第二期“区域集优”票据发行工作。3.全力推进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工作。

4.科学统计界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表外(非标产品)融资规模。

5.积极对接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以场外市场挂牌上市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为我市企业实现直接融资创造基础条件。

(三)在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方面

上一篇:接待来访人员个人求职简历下一篇:颐和园片段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