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赏析

2024-08-30

短歌行赏析(精选8篇)

篇1:短歌行赏析

赏析

百年:指人寿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陈澔集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汉徐干《中论·夭寿》:颜渊时有百年之人,今宁复知其姓名也?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宋陈亮《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终此大数!《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宣赞随了叔叔,与母亲在俗出家,百年而终。

强半:大半;过半。隋炀帝《忆韩俊娥》诗之一:须知潘岳鬓,强半为多情。宋范成大《玉麟堂会诸司观牡丹酴醿三绝》之三:浮生满百今强半,岁岁看花得几回?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词: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髩鬭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

须:必得,应当。

催: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

无:没有,与有相对;不。

篇2:短歌行赏析

说道曹操,大家一定就联想到三国那些烽火狼烟岁月吧。但是曹操其实也是一位文学大家,今天就来分享《短歌行》赏析。

《短歌行》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名称。最初古辞已经失传。乐府里收集同名诗有24首,最早是曹操这首。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现在所能见到最早《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是其中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统治基础,打击反动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诗歌形式,含有丰富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他所坚持主张,配合他所颁发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那么愁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宣传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话,看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抒情气氛包含相当强烈政治目。这样积极目而故意要用低沉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人士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也是巧妙。在这八句诗中,主要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人,这里就用他名字来作酒代称)。“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能够评价只是这种情感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目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情感。放到具体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历史评价。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曹操发愁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曹操当时考虑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爱人,其中第一章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对“贤才”思念;但更重要是他所省掉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用心实在是太周到,确具有感人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文艺创作政治性与艺术性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用心,在《求贤令》之类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四句,描写宾主欢宴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是诗,所以用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人;而在这里则具有广泛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社会作用。

“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抒情浓度。再从表达诗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贤才”到来。天上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意思;高中课本中“掇”解释为:拾取,采取。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同样,我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深意。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那些犹豫旁徨者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诗歌所特有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本诗主题。“周公吐哺”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借用《管仲·行解》中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是很有助于说明本诗背景、主题以及最后各句之意。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像曹操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诗歌创作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目。在曹操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高度艺术化表现,也应得到历史肯定。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篇3:短歌行赏析

《短歌行》全诗共八章, 每章四句一换韵, 气韵雄沉, 跌宕起伏, 每四字一顿, 造语质直, 一唱三迭, 辞断意连, 读之确有“悲凉慷慨, 气魄雄豪 (范文澜语) ”之感。

开头两节, 对酒感慨人生短暂, 抒发功业未成的深沉忧思。“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开头两句常被断章取义的读者误解为人生短暂, 当及时行乐, 以至成为百无聊赖的酒徒庸夫滥饮作乐的口头禅, 孰不知诗人所寄寓的沧凉之感。东汉末年, 群雄割据, 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 身处乱世的曹操, 年轻就有了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 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 并先后伐董卓, 灭袁绍, 征乌桓, 破荆州, 下江陵, 正因为如此, 更坚定了他统一天下的信念, 然而面对劲敌孙权、刘备, 不无任重道远之感, 他渴望天下谋臣猛将都聚集于他麾下, 再展宏图。面对酒宴唱和的热烈场面, 忧心荡漾:人生百年, 犹如晨露易晞, 转瞬即逝, 苦于逝去的时光太多了。如此看来, 曹操的“对酒当歌”是感叹生命短暂, 功业不成。第二节的二个“忧”当然有忧世之不治之义, 诗人眼下所忧的重点在于谋臣猛将难得, 为排遣积郁心头的重重忧虑, 只有借酒浇愁, 酒入忧肠, 又激起了心中忧绪的浪花。

第三、四两章, 运用对比的写法, 表达了求贤不得的忧思和求贤得之的快感。“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借《诗经·郑风·子衿》诗句, 表达对贤士的忧思之情。诗人反复读又反复思索“青青”诗句的意蕴, 表明自己有如诗中的淑女思念情人那样渴望得到贤士。比喻手法的运用, 形象地表现了贤士在他心中长久萦回的神情, 将无形之忧诉之于有形之女, 耐人回味。“呦呦鹿鸣”四句, 表达了招贤纳士的诚意:如有贤士到来, 我将弹瑟吹笙宴乐他们。为延揽天下俊杰, 曹操广事策略, 建安十五年所下的求贤令可作史证:“天下未定, 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 唯才是举, 吾得而用之。”

第五、六两章, 先用比喻的手法写贤士渴望不可及, 再用对比的手法写俊杰来访, 表现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复杂情怀, 给读者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感。第五章“明明如月”四句, 以月亮的皎洁明亮, 但可望不可及, 比拟贤士的可慕难得, 表现了诗人绵绵不绝的忧伤, “越陌度阡”四句, 由情感低谷荡起, 别开一面地写故人英才穿越田间小道, 长途跋涉, 屈尊枉驾来访。客主久别重逢, 宴饮畅谈, 忆往昔峥嵘岁月, 话旧谊深情, 叙别后经历, 觥筹交错, 起坐喧哗的场面, 想象可知。

第七、八两章, 用比兴的手法, 表达招揽英才, 完成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月明星稀”四句, 寓情于景, 由月夜起兴, 寄寓孤寂之情, 以“鸟雀南飞”比拟人才流失, 蕴藉了忧虑之情。“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以形象的比喻, 恰当地描写了当时不少俊杰对曹操疑虑重重, 更有数以万计的黎明百姓, 常年生活在战争的恐怖中惶惶不可终日, 苦不堪言,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的诗句形象地描写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社会惨象。在这样的情况下, 俊杰要投明主施展才华, 黎民百姓要选乐土以安身, 他们就如月夜受惊的乌鸦, 绕着树旋转, 寻找适宜栖身的枝条。最后一章“山不厌高”两句, “山高”“水深”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要成就统一天下的志向, 两个“不厌”是说要尽可能多地招揽天下英才。“周公吐哺”两句用周公“一沐三握发, 一饭三吐哺, 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 表达他要向周公那样礼贤下士。

诵读《短歌行》, 我们不仅要体会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为统一天下思贤若渴的真挚情感, 还要从审美的角度体会诗人为表达深沉感情所采用运笔技巧, 同时也应学习诗人在生活的激流中, 心存忧患意识, 自勉自励, 自强不息, 谱写生命乐章, 铸造人生辉煌。

附带说一下这首诗的用韵问题, 有的说这首诗“韵脚或八句一换, 或四句一转” (见《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2009年版) , 有的说第七章不押韵, 处于韵脚位置的“飞”属于“灰堆”韵部, “依”属于“衣期”韵部。笔者认为这首诗是每章一换韵。八章的韵部依次为:梭波、江阳、人辰、中东、梭波、人辰、衣期、人辰。甚于第七章“飞”, 熟悉方言知识的都会知道, 苏、鲁、豫、皖毗邻地域的人读“飞”为fi属于“衣期”韵部。如此看来, 从规范的普通话角度看, 第七章不押韵, 从方言的角度看第七章是押韵的, 韵脚八句一换的说法欠妥。

摘要: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还是一位激情满怀的诗人, 其诗尤以四诗的成就为高。《短歌行》一诗, 借一次酒宴众文武的见闻, 以精巧的笔法, 迂回曲折地表达思贤慕能的耿耿诚意, 用质朴的语言, 委婉含蓄地吐露了渴求英才的重重忧思, 酣畅淋漓地表现了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为统一天下的心海波澜, 堪称其抒情言志的代表作。

篇4:《短歌行》探珠

粒“遗珠”吧。

一、关于“反复强调渴求贤才”

“反复强调渴求贤才”之类提法,这是众多论者及中学教辅资料对该诗主旨及行文脉络的基本估价。这个估价,一般而言,也算符合诗作实际。而如果追问一下,全诗八节三十多句,全都处在同一层面,仅是不断重复一个主旨,有的地方起点“强调”作用罢了吗?尽管这些材料也提到“思才、求才、待才”以及“建功立业,一统天下”一类的话,而最后归结到“反复强调渴求贤才”这一点上,总觉得没有将其间联系说清说透,不那么令人信服。

事实上,全诗言求才,有其严谨的内在思路。就整体看,可分为“思才之忧”——“待才之诚”——“纳才之旨”。这样一梳理,全诗脉络更加清晰。原来,所谓“反复强调”是通过“忧才、礼才、用才”来步步开展并深化的,未得时忧心如焚,忧到“唯有杜康”可解,是从反面强调;得之时盛宴歌吹,待如上宾,是从正面强调。这样理解该诗“反复”,才不是机械平板的反复,而是有层级有深度的反复,它让诗歌的思想和情感能量得以大大提升。

就拿小的内部层次来说,也非仅仅“反复强调”。如第二层次“待才之诚”,又可分为“宴已到之才”——“盼远来之才”——“劝犹疑之才”这样几层,可不是吗?先到者,诗人正“鼓瑟吹笙”,殷勤款待,奉为上宾。那些远行未到之才,不正“明明如月”,可望而不可及吗?当他们一拨又一拨地“越陌度阡”而来,我又怎能不与之“契阔谈宴”,互诉久别之情呢?对那些尚在犹疑观望者,诗人比之于“南飞”的“乌鹊”,用了极富形象和情味的比喻,巧妙的烘托手法,委婉而动情地劝导他们不必“绕树三匝”般地苦苦寻觅,而应当机立断,赶快择枝而居,唯有到我这边来,才是你们的最佳选择。通过这样分析,所谓“反复强调”,在这里表现为诗人的“求才三部曲”,才更符合三国时代人才流向的实际,也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求才心情之迫切真诚了。

二、关下“天下归心”

该诗最后一节(即末四句),通过设喻和用典表示要敞开胸襟,海纳百川般广纳八方人才,要像周公吐哺那样诚待天下贤士,结构上有收束上文的作用。那么,这样急切殷勤地广纳才士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最后一句挑明了用意,即“天下归心”。所谓“天下归心”,按人教社高中语文教科书的注释,就是“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另有两套发行全国的教辅书在该诗翻译中也采取了这种说法,分别译为“天下贤士皆归心”、“天下英才归心似箭切”。注意:这里的“人才”、“贤才”、“英才”,都是同一概念,即仅指诗人渴求的辅助他安邦定国之士。我们不禁又要问:诗人如此急切真诚地延揽那么多人才来此,仅仅是归顺他一人而已么?显然,这里的注释或翻译未能传达出诗中旨趣,降低了原诗的格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大有商榷的必要。

我们认为,“天下归心”应该包含“天下贤士诚心与我协力同心,共举大业,定当达到人心归顺,四海安定,天下统一”这样丰富的内涵,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而不应仅仅理解(或注释翻译)为“人才归顺”。

首先,从全诗主旨看,招贤纳才确是为了安邦定国,这是古今论者几无异议的看法;第二,联系诗人一生行事抱负看,也正是图谋天下一统;第三,从“天下”一词的含义看,也非限于仅指“人才”,完全可以概指天下之人;第四,本句处于全诗结穴处,从诗人感情发展和诗句位置看,都够得上全诗最强音,所谓“曲终奏雅”,如乐曲之最后一奏,应有余音绕梁、回旋久远之效。因而,把“天下归心”的意蕴理解得更宽泛、更多层、更丰赡些,无论就诗人心思愿望、诗歌艺术特质,还是读者审美感受来考察,不是更好吗?倘若严守教材教辅的上述说法,教师在分析时即到此止步,学生在领会此句时,亦到此止步,那不是索然寡味了吗?故而我提议,宁可在此句注释、翻译中多费点笔墨,也要将其丰富的旨趣提示得充分到位一些。这样,庶几不负诗人之苦心,讲者亦多获些读诗感悟。

以上“探珠”之说,不免混珠之谬,读者当有慧眼识之。

篇5:短歌行简单赏析

言志与抒情相结合。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诗人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通过似断似续,低廻沉郁的笔调表现了出来。

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引《子衿》中表现女子对情人深情思念的名句,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引《鹿鸣》中描写欢宴宾客的句子,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期待和礼遇。

比喻。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表达对他们前途的关切。以“山不厌高,还不厌深。”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

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

篇6:《短歌行》诗歌赏析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辞就是上面这首《短歌行》。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诗,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就提到它,后来经过小说家渲染,更是家喻户晓了。但此诗究竟写什么?唐代吴兢说它“言当及时为乐”(《乐府古题要解》)。罗贯中则又给此诗蒙上“诗谶”的迷信色彩,说曹操“乌鹊南飞”诸句是不祥之兆,预示他赤壁之战的失败。这些说法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我认为还是清代张玉穀说得对:“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古诗赏析》卷八)陈沆也指出:“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是劝人及时行乐吗?诚然这是曹操对人生短促的感叹,但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贪生畏死之想,联系全篇来看,他感叹的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正如他自己所说:“不戚年往,忧世不治”(曹操《秋胡行》),所以他这“人生几何”的慨叹,并不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着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魏源说得好:“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

历来创业雄主深知一条成功之路,要治国平天下,首先要有经天纬地之能人。马上得天下的汉高祖唱《大风歌》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他发乎其中的心声。此时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他更迫切需要辅佐自己打天下的人才。所以,当此月明星稀之夜,“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之时,不禁一吐其求贤若渴之情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仿佛是随口吟咏《诗经》中的名句。自续二句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便把本是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自己对贤才的渴望了。“呦呦鹿鸣”四句,是《诗经》中诚恳热情欢宴宾客的诗篇,曹操又信手拈来,表示自己期待贤者的热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又把贤者比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不由使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感谢“越陌度阡”远道而来的贤士们,屈尊相从,在今日的宴会上促膝谈心,真感到莫大的快慰!可是我知道还有大批贤士尚在歧路徘徊。他们像南飞乌鹊,择木而栖,绕树三匝,还没有最后选定归宿呢!于是,曹操对天下贤才发出由衷的呼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自己有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并且,他以礼贤下士的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这四句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在千古诗人中,只有曹操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睥睨一世的人物才写得出来,也只有他能与之相称。至今读之,犹觉豪气逼人。

读者也许要问:曹操,世之奸雄也,果能有如此爱才、礼贤的胸襟?应该公正地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思想解放的改革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成了两汉文化思想上的僵化,董仲舒更倡导儒术与神学相结合的谶纬学说。曹操则对神学迷信,封建礼教等传统观念大胆怀疑,公开否定。从用人来说,两汉以通经、仁孝取士,曹操则提出“唯才是举”,重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他抗声雄辩道:“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说他“知人善察,难弦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有一位擅草书檄的陈琳,早年曾为袁绍作檄文,辱骂曹操为“敖阉遗丑”(曹操出身宦官家庭),后袁败归曹,操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耶?”左右劝杀之,操怜其才,不咎既往,加以重用。由此可见,上述曹操横槊赋诗抒发其一片爱才心意,感情是真实的,是符合他的为人的。陈子展教授《谈曹操》一文中评论曹操的诗“慷慨悲凉,千古绝调。……其诗之风格恰与其人之人格相称。修辞立其诚,迥非后世之独夫民贼盗国擅权,妄为豪言壮语、自欺欺人,终受历史裁判者所可比拟。此亦其在文学上别有造诣之一秘也。”

篇7:《短歌行》文学赏析

【原文】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

1、讌:(yàn)

2、掇:(duō)

3、匝:(zā)

4、衿:(jīn)

【韵译】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评析】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诗的开头情绪稍嫌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在这点上和《龟虽寿》有点类似。按诗意划分,每八句一节,共四节。前八句为第一节,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看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朝露”之比,形象鲜明,意蕴深刻,富有哲理。总之,第一节的节意可以一个“愁”字来概括。

接下来“青青子衿”以下八句为第二节,情味更加深厚缠绵厂。“青青子衿”二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绕在我的心间。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诗人用这古诗句,是表达对贤才的渴求。诗句语气婉转,情味深细,表达厂诗人内心深处的活动,这也是他原来颁布的《求贤令》之类的政治文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接下来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的。总之,诗人引用古诗自然妥贴,宛如己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心愿。

“明明如月”以下八句为第三节,这八句是对前两节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也就是说,从“明明如月”开始的四句说忧愁,强调和照应第一节;从“越陌度阡”开始的四句说礼遇贤才,强调和照应第二节。如此强调照应,使全诗有低昂抑扬、反复咏叹的效果。“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说,天上的明月何时才会停止运行呢?比喻意是,我求贤如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天地人共鉴,这颗心是永远不会止息的。

最后“月明星稀”以下八句为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

总的说来,这首诗巧用典故和比兴的手法。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一样,主要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然而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完全熔铸在抒情艺术当中,以情理景完美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一是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

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

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此说由沈德潜发之。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作者简介】

曹操原本出身于官宦世家,后来成为一方诸侯。他是一位著名的的政治家,对于政治最初的远见之处便是体现在董卓的身上。曹操看出董卓这个人心怀不轨,并非什么善良之辈,如果利用董卓的实力来解除危机,事情只会越来越严重。果不其然,董卓进京后的操控国家大权,行事暴虐,造成了更大的灾难,三国的局势也因为董卓的出现而拉开了序幕。

曹操深知如果自己想要有一番作为,就需要大量人才的辅助,他的先天条件远不如袁绍、孙权等人,他没有强大的背景,更没有现有的基业,他要想成功就必须凭借自己的奋斗。再加上,他在当时也并非全能之人,实力在他之上的人比比皆是。所以他需要拉拢一大批的有才之人,同自己一起奋斗,光是一人之力很难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

后来,曹操在奉承皇上将都城迁到许县之后,趁机网罗了大量的人才。曹操对待有才能之人十分的渴望,总是想尽办法的想要得到,从来不怕别人说。因此,他在招揽人才的时候都是持着礼贤下士的态度。

曹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也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方法,他并不是看重虚名的人,也不认为那些名扬四海的人就一定名副其实。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真才实学,只要有一技之长,绝对会受到重用跟尊敬。

曹操在政治上也很尊重别人的意见,关于一些重大的决定,他总会自觉地询问众人的看法,对于一些众人觉得不可行的决定他都会认真考虑,然后找出让大家都满意的答案。对于一些看法略有偏颇的人,他也不会处罚,反而还会鼓励他们。正是因为他对待贤才这种宽宏大量的行为,才使得他能将众多的人才留在自己的身边。

篇8:曹操《短歌行》庸解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忧忧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 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无枝可栖。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曹操的《短歌行》是诗, 还是歌?回答自然是双重肯定的。是诗, 也是歌, 是歌行体的诗歌。这种回答似乎循环解释, 又像绕口的文字游戏, 但似乎也不能完全用无以做答故以滑头充塞来置评。因为至少它还示意有另外一种解读, 说明了歌行是诗体的一种。

在当下诗歌常常合称, 有必要辨体释说的吗?从中国大陆的语文课堂和试卷考情来看, 确是没有多大的必要。不过, 美利坚的中学生若选修“汉语语文与中华文化”的, 则是作为常识要求关注的。旧金山联合校区 (SanFranciscoUnifiedSchoo District) 有一年的期末考试卷就有这样的设题。

3.关于诗歌, 下面哪一句话是正确的?

A.在中国古代, 人们把不能配合音乐来唱的叫诗, 能配合音乐的叫歌。

B.在中国古代, 人们把能配合音乐来唱的叫诗, 不能配合音乐的叫歌。

C.在中国古代, 人们把不能配合音乐来唱的叫诗, 能配合音乐的不叫歌。

D.在中国古代, 人们把不能配合音乐来唱的叫歌, 能配合音乐的叫诗。[1]

看来, 就某些古代的文本的学习, 诗与歌的辨体也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辨体有助于与文本更深入地对话。

一般而言, 从体用上讲, “诗言志, 歌永言。”[2]诗是表达情志, 抒发怀抱的;歌是延长它的音节的, 是讲表现的。怎样表现呢?永, 拉长的意思。通过徐徐唱咏帮助延长诗的语言, 突出诗的意思。歌的本质是音乐, 歌的音乐性质难能满足表达意义的要求, 而其旋律特性却能传导喜怒哀乐的情感, 具有强烈的抒情特征。用诗把拉长的音节唱出来就成了歌。诗不入乐歌入乐。所以, 古人说:“放声长言, 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 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3]

诗有作为整个文学代称的历史, 标志它有属于文字而非口语的特征。这多少说明它的本质是文学的, 而非音乐的。“即使是诗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 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 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4]从构词的角度来看, 诗从言, 寺声, 自然与宗庙祭祀的记录之类相关。《说文》:“寺, 廷也, 有法度者也。”那是言政说法的地方, 诗是政治的产物, 也是为政治来服务的。文学为政治服务今天为人们病诟, 但文学为政治服务却是文学的传统, 很多流传下来的经典都是涉政的。看来文学为政治服务并不一定是导致文学成为附庸且水准下降的不二之因, 为政治服务的文学也能产生传亘古今的经典, 重要的是文学如何为政治服务, 是否能真正地穿越政治。

了解了上述文学体类的微殊,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增加的不仅是学习者诗歌体类知识的常识, 而且有助于在具体的依体拟声表现中涵咏文本的内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抒什么怀与抒怀的策略的二维上。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切入维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策略的选择。

知人论诗, 从创作者与创作文本的关系来考察, 曹操不是一般的诗客骚人, 不是那种靠“怜风月, 狎池苑, 述恩荣, 叙酣宴”的放浪文辞为后人所知之者, 而是以“慷慨以任气, 磊落以使才”、“直而不野”雄健风骨吸引后来者的。其襟怀也非一般文人雅士能比拟, 其诗艺成就更非一般以诗工为业者能望其项背。在文学史上, 他是“收束汉音, 振发魏声”、“兼笼前美, 作范后来者”[5]的划时代的诗人, 但他又不是一个专门以文为业的文士, 而是一个“御军三十余年, 手不释书, 昼则讲武策, 夜则思经传, 登高必赋, 及造新诗, 被之管弦, 皆成乐章”[6]的政治家、军事家, 一个以结束国家分裂、社会动乱, 建立统一繁荣国家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大英雄, 其诗歌创作不是附庸风雅的应景之作, 而是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中关键人物的情感思想, 再现了重大历史事变、决策社会历史背景的史诗。由于诗人特殊的地位和才情禀赋, 其诗无论是“悯离伤乱”的家国关怀、民生涂炭的草根情怀, 还是个人“志在千里”“壮心不已”的自我期待, 都不是同时代的诗人所能比拟的, 他的诗浸润着诗人现实政治的理性精神与厚重历史使命感的浪漫情怀, 是理性精神和浪漫情怀的完美结合。是诗史的一部分, 更是史诗解。尽管今天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唯物史观指导下编创的中古文学史无一誉之为史诗, 但目光敏锐的前辈们早已有“汉末实录, 真诗史也”的定论[7]。

从诗与生活的关系层面来看, 曹操是用最好的形式, 文学的形式, 向天下有识有志之士剖心析腹表达了同心共治、经纬世事、共襄一统的政治抱负, 其产生的阅读反应可谓肝胆淋漓。其文可吟咏, 其意可索玩, 其志可怜, 其情可悯, 其诚可感, 其心可掇。在汉末乱世, 希望达成“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唤举天下豪杰同心干的政治愿景, 成为其创作意图的一说, 如果在没有什么可信赖的本事发现的前提下, 应该是不失为一解的。正是这种高远的政治气象, 使得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诗同一般文士之诗不可相提并论。这一点古人看得分明, 明代钟惺曾说:“英雄帝王, 未必尽不读书。而其作诗之故, 不尽在此。志至而气从之, 气至而笔与舌从之, 难与后世文士道。”[7]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一个自觉的时代, 如果来一番机械坐实的话, 文学自觉在于曹操当是自觉运用了文学的形式来为其政治服务的。所谓自觉, 就是完美实现了言志与缘情的整合。因为在魏晋之先, 诗先是言志的工具, 所谓“尧有《大唐》之歌, 舜造《南风》之诗”, “太康败德, 五子咸怨”, “顺美匡恶, 其来久矣”。[9]这不只是一家之说, 几成公识, 翻开典籍, 比比皆是:“诗言志”[10];“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11];“诗以道志”[12];“诗言是其志也”[13];“诗, 志也”[14]。言志作为诗的本质特征, 影响深远。诗言志走向极端, 就是与政治、教化几于一体, 诗教成为政教的工具, 政治气息过于浓烈, 对于人复杂幽微的思想情感世界难免有所忽略。诗除了言志以外, 迫切地需要一个新的目标, 这就促成了缘情的发展。于是, 保存在民间的乐府传统就成为文士诗人们的青睐, 诗作为情绪的抒写, 又成为一种创作者和接受者共同的诉求。“诗者, 吟咏性情也”[15], “缘情而绮靡”[16]。这其中不乏矫枉过正者, 使诗的精神滑向了另一个极端的。然而, 将两者天衣无缝、水乳交融完美整合的诗家, 曹操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融政治家怀抱和诗人情感于一体, 开辟了诗融情志的新天地、新境界。如果这个立论可以作为大胆的“假设”成立, 那么, 《短歌行》这首1800多年来被公认为最能代表建安风骨的诗作之一的文本, 则可以作为其自觉运用文学为其政治服务的典范之作予以小心的求证之一例。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诗人以低唱微吟的形式起兴, 面对宴饮欢乐、醇酒美食、佳丽裙裾, 撩动诗人心曲的却是“人生几何”的年命之悲:“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人生如同朝露一样的短暂, 而逝去的日子又苦于太多太多。时间的紧迫与人生的短促言痛意切。这是一个欢引悲续的开篇, 乐景哀情的引绪。依文脉诗兴, 顺着下去的应该是一种消极情绪的漫延:既然人生良苦短, 盛年已不在, 何不及时行乐、纵酒笙歌呢?然而, 一哦“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却将欲颓之势引向内心的郁结, 不可断绝的“幽思”。这“幽思”以及从后语境中释放出来的特定情感, 一下子提升了全诗的境界和格调, 消除了前面诗语预设的多种可能性解读空间的消极情感向度, 与“慨当以慷”的豪言, 共同烘托出一个思募天下英才以早遂统一功业的主旨。同时将年命已暮而功业不建的“幽思”具体而微地突现出来。壮怀激烈而又不乏悲声, 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情感世界, 引发剧烈的动荡与回响。

诗句之所以产生这种阅读效果, 是因为在诗中似乎只是诗者个人心底波澜的激越情绪, 其实反映了一个时代有识有志之士的一种普遍的焦虑。这种广泛的情感共鸣在那个山河破碎, 人世代谢的纷乱之世其实是一种普遍的情绪表达。“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 从建安直到晋宋, 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 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 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17]《短歌行》正是由这种特定的个人情绪表达而成为时代之声的领唱。

以下明引《诗经·小雅·鹿鸣》的首章“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典语, 将古喻今, 以人况己;所谓此时此刻, 亦犹彼时彼刻;此情此意, 亦犹彼情彼意。它既是诗人迎宾待贤诚挚炽情的表达, 也暗续了“人之我好, 示我周行”、“人有以往善我者, 我则置之于周之列位”的应诺, 和唯才是举、唯贤是用的胸怀表白。明引暗喻, 显隐辅承, 如明明之主调, 与隐约之各音。交相引领, 断续无断。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契阔谈宴, 心念旧恩”复申思贤若渴、待贤以礼的赤忱之心。“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翻旧典以铸新辞, 前二句化用自《管子·形势解》中“海不辞水, 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 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 故能成其众”的典语;后者化用《韩诗外传》所载周公“一沐三握发, 一饭三吐哺, 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 故事新旨, 意象实朴, 生动鲜明, 既表达了切望英才来归的竭诚之意, 又标举开创“天下归心”的政治愿景。收束诗音, 振发余响。

有了基于上面的理解, 有声教学的策略就有了情感基础。然而, 仅此还不够, 从“体”而言, 诗是诗, 歌是歌;就“用”来讲, “诗言志”, “歌永言”;按“接受形式”论之说, 诗是供说白的, 朗诵念读属乎此类;歌是供歌唱的, 唱歌唱曲属于此类;吟哦则介乎两者之间。说白也好, 歌唱也罢, 真正谈到表现起来, 都不容易, 清人李渔云“唱曲难而易, 说白易而难”, 这番辩证并非诡说, 是有道理摆在那儿的:“盖词曲中之高低、抑扬、缓急、顿挫, 皆有一定不移之格。谱载分明, 师传严切, 习之既贯, 自然不出范围。至宾白中之高低、抑扬、缓急、顿挫, 则无腔板可按, 谱籍可查, 止靠曲师口授。”[18]虽说是“闲情偶寄”, 但毕竟是戏曲大师的“闲情与偶寄”, 从牙缝里露出的一丁点, 在今天我辈门外之人也算高头讲章, 不过道理并不深奥, 有一点似可借鉴, 即朗读更需要或者说更能够发挥表现者的个性, 这除了表现的技术外, 关键其实在于理解的深浅、直曲、显潜。

就《短歌行》的表现来说, 依个人的理解, 大概除“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四句适宜高亢激越平调朗诵外, 因为这是接千载之思, 通万里之视, 沉吟良久之后的自励与告白, 是向天下人, 严格说来, 是向那些仍处“绕树三匝, 何枝可栖”, 选择又选择, 等待又等待, 徘徊又徘徊的, 诗人心中的“明明如月”者, 昭示的诚意与胸怀。是高亢嘹亮的, 是庄严郑重的。其余大可吟哦咏诵, 当然, 语气之高低曲折、强弱长短需要综合考虑。如“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这种思疑之句, 大概以升调为宜, 既是疑, 咏叹出来便是排遣、喧泄;又如“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似宜降调吟咏, 表现陈述与肯定的惊叹;至于“青青子衿, 忧忧我心。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呦呦鹿鸣, 食野之萍, 我有佳宾, 鼓瑟吹笙”,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契阔谈宴, 心念旧恩”则以细声沉吟为好, 表达凝思与沉想, 憧憬与欢愉的情绪;而“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栖”是否可用曲调曲, 表达含蓄容与及双关之意?

这不过是基于个人理解的声音表现尝试罢了, 教学中的声音表现是最显仁智之见, 亦最见个性的表现。说到理解, 则宜着眼“志”与“言”为恰。“志”说的是内容, “言”关注的是形式。即兼顾了“用什么方式或话语形式”“表达了什么思想、情绪或愿望”的问题。虽是宏大抱负的抒怀:“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壮怀激烈, 高亢嘹亮;然而不乏温情至怜:“青青子衿, 忧忧我心。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也充盈着宴乐欢愉:“呦呦了鹿鸣, 食野之萍。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更少不了“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的人生咏叹。风云之气与生命的哀伤, 浑厚的意蕴与沉郁的深思, 读来之细之厚之奇, 让我们瞬间领略了英雄气概、文人骚雅、常人情怀, 读这样的诗, 是一种边际的审美, 也是一种审美的边际。

上一篇:教育培训学校管理办法下一篇:员工违纪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