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传统文化论文

2024-05-22

教师传统文化论文(精选8篇)

篇1:教师传统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助力教师德行

□ 王定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新形势下提升教师德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历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新形势下我国教师德行提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注重伦理、道德至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基本八德,人皆应有。“德不寡,必有邻”,在提高师德修养的过程中,教师不会孤单。譬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就不堪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对自己的品德“吾日三省吾身”,对自己的学问“温故而知新”。在当下,面对来自权力、地位、金钱的压力或者诱惑时,教师应坚定政治方向,遵循教育规律,笃信教育价值。不唯上,不唯书,淡泊名利,立德树人。全国1000多万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典型引领、造福后人。

儒家为主、和而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是儒家文化。教师应突出这个重点,学习儒家学说必须首先熟悉《论语》。儒家之主张,恰是当今教师德行提升之所需。例如,儒家提倡心胸开阔,“君子坦荡荡”;提醒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号召尊重年轻一代,“后生可畏”;赞赏光明正大,“吾善养浩然正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鼓励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有这些,都是教师们应加强的。当然,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既独树一帜又和谐统一。教师在学习传统文化、提升自身德行时,应侧重选择儒家文化之瑰宝,兼顾其他学说之名作。

与时俱进、应物变化。文化的发展犹如树木生长,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病虫害,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树木的生命。为了保证树木健康成长,就要治理病虫害,精心呵护。只有这样,才能让枯木逢春,茁壮成长。有时还要嫁接其他树木,增强树的活力。而所有的这一切,不能离开本根。“五四”运动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民主革命时期所创造的文化,也应纳入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范畴。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人文气质,是全球化时代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培育主流价值的重要载体。如今,我们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引领和主导,为多元时代凝聚中国力量指明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代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公共产品。在全面实施对外开放、发展“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尤为必要。所以,广大教师应具有创造意识,对古今中外主要的教育体系、教育流派,或继承弘扬、推陈出新;或学习借鉴、取其真谛;或独树一帜、自圆其说。

兼容并蓄、务实厚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仅输出文化,也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发挥教化功能,助益国家治理,体现经世致用。广大教师应表现出对人类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珍视,奠定深厚的文化功底。广大教师应在经典浸润下形成良好情感、端正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师要热爱读书,博览群书,同时深谙教育教学规律。要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内容教育学生,比如,爱国、勤学、诚信、友善等。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从《三字经》《弟子规》到民俗歌谣,许多内容都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典。我们要从过去、现在、未来的延长线上组织教学,更好地教书育人。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

篇2:教师传统文化论文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远程进修,我受益匪浅。

此次进修内容大致包括:1.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旨内涵与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与传播;3.新目标新征程新篇章;4.十九大精神的学习领会与教育践行;5.汉字与中国文化6.书法—中国文化的核心;7.汉字书写新技术“三度四适法”;8.《清明上河图》和华夏文明;9.中国文画艺术欣赏;10.中国民俗文化;11.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12.青铜器的世界戏剧、建筑、古典小说、词和诗例评赏;13.《红楼梦》;14.巴金,鲁迅、冰心与中国现代文化;15.国内外教育名著导读如《爱弥儿》《普通教学法》《多元智能》等优秀作品。

现在我有几下几点感谢想与大家分享。

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它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红楼梦》、汉字---中国文化的核心等等中华传统文化,我体会颇深。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学习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三。努力践行。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道理。今天我上语文课正好讲到孔子云:“言必信,行必果”,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和“一言既出”,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不光是严格要求学生,更要切实放到自身上来。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真诚的话;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弟子规就是人生的交通规则,学弟子规的每一句,是学它每一句话后面的存心。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更需要努力逐步改掉坏习气,培养好习惯。四.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置之不理.怀念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怀念着以前的一切,总是抱怨周边的环境太过复杂,抱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继续追寻生活的美好。在不遇到问题的时候,充满自信的对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战的时候,既没有小隐于野的气魄,更没有大隐于市的心境,也只不过是俗人一个。所以非常感谢家人在我无助的时候给我安慰和温暖。感谢领导在我事业彷徨的时候给了我机会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醒自己应该如何继续以后的人生。自从我自己学习传统文化以后,就越来越感觉到这条路其实一直有人陪伴前行。也希望有更多人受益。学习的道路还很漫长,希望大家都能够践行圣。中国传统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光辉灿烂的思想,绵亘不绝的历史,深邃玄奥的智慧。

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会让人受到很好的熏陶,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和四书五经等等,这些古人给后人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教书育人的前提,就要让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事,万事德为先,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可。因此,我觉得:现在的中小学幼儿园也应该把这些传统文化载入课程,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学习,真正让下一代从中悟出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那会影响到学生。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

篇3:教师传统文化论文

作为一种群体文化,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价值取向、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以及在这种精神因素支配下的具体行为, 是教师特定风貌的表征, 决定着学校及其师生的文化发展走向。“病理”是医学科学的一个专业名词, 是指“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原理”。[1]教师文化病理则“指起因于教师文化系统内外的异常因素, 引起教师文化功能障碍, 使教师组织偏离正常发展模式的一种失调状态”。[2]教师习以为常并由此形成的孤立、保守、狭隘竞争的文化, 是教师文化病理的典型特征, 也是现代教师文化再生的羁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随着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教师与教师之间“必须建构一种因共同志向与信念需要、教师间共同分享彼此价值观念为主的、同伴互助合作的现代教师文化”, [3]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传统教师文化的病理表现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传统教师文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特征,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封闭性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 是教师教学生涯的一叶“方舟”, 一间间教室犹如一座有着城墙和护城河的城堡, 将教师隔离开来。在单兵作战和分科教学的传统工作模式惯性导引下, 教师个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教师对于教学经验和技能多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 处于既有经验重复性运转的状态, 教师之间互不合作, 彼此孤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凭借个体的力量和智慧来解决课堂内纷繁复杂的问题。“教师不愿意观察和干预别人的工作, 也不愿意被观察和被干预, 他们独立自主地处理其教学事务, 很少有人过问其行事的方式, 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很少相互干涉。”[4]他们很少花时间与同事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这种“自主”的代价, 使教师不可避免地陷入孤立的境地, 导致教师不能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生事物, 教学革新的大门也随之关闭。

2. 派别性

教师有意或无意识地参与学校某个团体, 与其中的教师联系密切, 形成了一种派别主义的教师文化。这种教师文化的特点是教师们从属于相互分离的、甚至是彼此竞争的团体。在各派别内部, 教师之间往往联系紧密, 共处的时间较多, 共享一定的观点和追求共同的利益, 而与派别外成员则很少交流, 漠不关心, 或者相互处于对立状态之中。不同的派别在学校中各自利用自己的手段与方法谋求权力、地位和资源, 各个团体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并表现出对其他团体的冷漠, 甚至敌意。现实中, 派别主义文化很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前景, 因为教师的发展牢牢扎根于教师在教育岗位中与其朝夕相处的同行群体之中, 而相互间的排斥性阻碍着教师对外在革新的自我责任感, 使教师对自身课堂或团体具有保护性倾向。

3. 狭隘竞争性

当前, 我国中小学校大多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优劣的重要指标。为了超过他人或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教师往往采取相互保密、暗暗较劲的行为方式, 经验分享只是一种偶然性、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由于不科学的评价导向, 教师之间形成了不健康的竞争, 从而造成相互之间“消极的互依关系”, 这种“消极的互依关系”又导致彼此“对抗性的互动”或“破坏性的对抗”。在消极的互动中个体既关注自己的成功, 又要防范别人比自己更成功。这不仅严重阻止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 而且使教师难以体验彼此之间因相互激励而产生的乐趣。

4. 权威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 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 导致师生之间一定程度的隔阂, 同时, 在师生关系中, 学生始终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师生关系的疏密程度, 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 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 不愿主动接近学生, 不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 教师带着社会赋予他的与职业俱来的特权, 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 以“绝对权威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 体现的是权威主义的文化。

三、教师文化病理的形成原因

“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5]作为稳定的生存方式的文化一旦形成, 就会对置身于这一文化中的个体的生存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从社会心理层面决定了该社会人的生存方式。教师文化病理现象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1. 社会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文化的形成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构成, 不仅在一定群体中得以继承, 而且渗透于这一群体的思想意识、观念及行为中, 积淀为一定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素质与思维方式。教师文化作为一种群体积累下来的文化, 必然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祖传秘方不外传”“教会徒弟, 饿死师傅”“逢人只说三分话, 不可全抛一片心”等观念还有市场。受此影响, 在不知不觉中, 教师也会形成“留一手”的行为方式。另外, 市场经济背景下, 各种潜规则在教师中也大有市场, 对于“关系”不同的人, 采用不同的社会交易法则与之交往, 对于自己竞争对手的请教, 往往以“我也不知道”的谦虚方式来回答或象征性地应付了事, 更大范围内的知识共享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2. 学校办学理念制约着教师文化的走向

“办学理念是对学校整体发展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 是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理想定位, 它以一种文化氛围的方式陶冶人们的精神, 使人心凝聚、思想统一, 最终形成文化的巨大作用力, 推动学校改革与师生思维方式的更新。”[6]学校的办学理念对教师文化的生成具有基础性的导向作用。如果学校将“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办学理念, 就会依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时代对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做人、求知和创新等基本素质得到发展, 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动力, 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 处处体现的将是充满着关爱、亲情以及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应试教育背景下,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少数学生的升学而准备, 教师的教育行为体现的是一种应试性的教师文化。

3. 现行教师评价机制影响着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

应试教育背景下, 升学率是评价教师工作好坏的依据。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往往只关注一个学期结束后或者学生毕业时教师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则通过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赢得学校领导、同事及家长的认可, 获得晋升晋级的机会。同一学科的教师为了获得自己的既得利益或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 教师之间相互保守, 教学材料和信息相互封闭。由于信息的封闭, 教师往往囿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而故步自封, 甚至夜郎自大, 既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也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虽然许多学校都采用了集体备课等方式来鼓励教师之间进行合作, 但大多也只是教学进度等形式上的把握, 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内容。这种倡导竞争的评价方式, 制约了教师之间的真诚合作, 使教师难以体验彼此激励之乐趣, 而且教师之间没有彼此新的思想、观念的交流和启发, 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进步和发展。

四、现代教师文化的构建

教师文化的病理现象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同时也影响着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学校管理者必须加强对教师文化病理的认识和控制, 促进积极健康的教师文化的形成。

1. 营造教师文化形成的学校文化环境

人是文化的人, 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人总会受到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学校教师长期生活在学校中, 学校的文化环境对教师文化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杨叔子先生认为, 办学实际上办的就是一种氛围, 这种氛围就是一所学校特有的学校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人的行为与观念, 一个好的环境能引领一个人成长, 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因此, 在教师文化建设中, 我们要以人为本, 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为广大教师创设优美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 我们要加强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 促进教师良好行为文化的形成。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来优化教师文化, 为教师减轻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在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上, 淡化分数至上的观念, 强化师生情感。其次, 在教师人际关系评价上, 淡化个人间的竞争意识, 强化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强化团队合作。再次, 在教师工作方式的评价上, 重视评价的多元性, 避免

2011年6月上半月版61

单一的评价模式, 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2. 培育教师共同的教育信念

“信念是人们自觉评价和规范自己行为的内部决定力量, 是一种稳定持久的心理品质, 信念一旦形成并成熟, 就会成为支配行为的决定力量, 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对个体产生深远的影响。”[7]“教育信念是人们确证、认定、坚信并执著追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 是支配教育者教育行为的内驱力, 是人生信念、社会信念在教育理念方面的折射”。[8]它是教师在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 是教师自我成长与完善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它决定着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方向。只有具备坚强教育信念的教师在工作中才能激发其对所从事事业的积极性,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 要促进教师文化的形成, 必须首先从教育信念入手, 帮助教师形成一种开放的、动态适应的、和谐的教育信念系统, 而教育信念的提升也是帮助教师转变教师角色, 实现从“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标志。

3. 人文管理制度的规约

人文管理是“科学、人本和文化管理的融合”, [9]是一种在人性复苏的前提下, 以人为主体的管理, 其管理机制渗透了文化管理的思想, 是建构优质教师文化的制度保证。首先, 要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心理相容,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下, 才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知识群体的教师, 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自由、情感及存在的价值, 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理解、互相沟通与信任。然而, 人的自觉性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个人自觉意识的提高, 群体良好风气的形成, 往往要借助于规章制度的约束。忽视制度管理, 教师的思想尚未达到自律的境界, 往往无法保证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只有加强制度管理, 让教师起初从受到制度的约束而遵守规章制度, 经过一定阶段的坚持而养成习惯之后, 遵守规章制度才会成为自觉行为, 也会进一步促进良好教风、校风的形成和巩固。

4. 塑造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

“教师应该彼此听课以凝聚一种合作的文化氛围, 彼此学习并互相分享信念和力量, 最终形成一个共同体和合作文化, 使得教学得到改善。”[10]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团体成员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同发展, 体现团队精神的文化。合作的教师文化必须立足于一个可信赖的、相互支持的学校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 教师才能形成积极的心态并自愿发展, 从而促进教学效能的提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促进教师合作团体的形成。一是共同的活动任务。给教师布置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解决的共同任务, 通过这些活动来促进教师形成合作意识, 进而形成互依关系。二是组织协调。通过强化教师们的组织关系, 为教师合作形成外部纽带, 使教师产生一体化思想。三是教师间的协调。共同的活动任务个人无法单独完成。塑造教师合作文化, 目的在于鼓励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 鼓励教师之间教学技能和专长得到分享, 培养教师团队的合作意向和合作情感。

5. 营造民主的教师对话文化

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是优质教师文化形成的基本条件。努力在学校创造内外和谐的对话氛围, 通过对话激活教师的内在知识, 并使个体知识形成动态、开放的结构, 使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学术探讨、工作分析、问题交流等亲和行为。首先, 在教研活动中形成“对话文化”, 通过鼓励教师与课程、教师与课题、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间相互对话的形式, 打造自由交流、百家争鸣的“对话文化”,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次,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开展平等友好的对话。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沟通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对话氛围必然会成为影响教师间合作文化的催化剂, 促进教师之间真诚、自觉、自然的交往合作。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79.

[2]林艳.教师文化病理现象透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24) .

[3]姜新生.从个人主义到自然合作:教师文化的理性建构[J].教师教育研究, 2010 (3) .

[4]杨晓英.教师文化反思[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

[5]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19.

[6]车丽娜, 徐继存.教师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 (1) .

[7]李拉.教师信念的实质及意义[J].中学校长, 2007 (2) .

[8]刘文霞.教育哲学应有的意蕴[J].教育研究, 2001 (3) .

[9]赵复查.科学人本文化——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融合[J].教育导刊, 1999 (7) .

篇4:教师传统文化论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历史教学;民族精神

有人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技,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就不打自垮.”早在1900年,梁启超就写下了《少年中国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日少年之现状令人担忧.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有义务有责任传承传统文化,对中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期望我们的下一代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让我们的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本人将对如何通过历史教学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讨。

一、教师要熟悉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地弘扬传统文化

“先达已,后达人.”教师只有自己先做好,才能教学生,传统文化贵在身体力行,不只是知识理论的传授,正所谓言传身教。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等。它中国历经数千年演变,在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积累和习惯。这种文化积淀已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精神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巨大力量。每一位教师,应该自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传统文化、搜集整理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从电视上看《国宝档案》和各民族风情,了解《清明上河图》,从网络上遨游,欣赏民族音乐,看中华文物史话,看中国朝代演变的故事,看中国的名人名家,搜索百家讲坛中于丹和钱文忠两位老师的精彩选段.。从书上学习,读唐诗宋词,看明清小说,读《三言》《二拍》,看传奇故事,在书海中让自己成长.还可以学习书法,穿民族服饰,本人还在家居布置中融入民族元素.我发自内心地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化,学生从我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中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情结.受我的影响,很多学生喜欢上了有民族特色的东西,认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二、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才艺展示会.在学习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课和第10课的时候,本人仔细研究课本,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关文学艺术的素材,了解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了解情况以及个人对传统文化的才艺情况, 设计了一堂既能展示学生才华,又能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课.借助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分小组诵读《诗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请学生中的书法高手和有绘画特长的学生现场展示个人的才华,同时配上优扬的民族音乐.课后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优秀作品展示栏,供大家欣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从内心喜欢上了传统的文学艺术.一下课,就有学生表示要学写毛笔字,要拜师学习国画,令我倍感欣慰.

2.撰写传统文化历史小论文.为了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美好感觉,我又结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__历史小论文》,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选出优秀的论文参加全市竞赛获得很好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了解,还让部分认为历史枯燥无味的学生改变了对历史的学习态度.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3.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确定故事的主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材料,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比如,在学习五四运动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从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人物讲述他的爱国故事.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也可让他们感受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孙中山天下为公、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充分体会“爱国主义”这一传统美德,并自觉地去继承和发扬这种光荣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因此,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发奋读书的责任感。

三、利用历史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帮助学生成长

1.能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学会学习的指导,例如,学习儒家思想的内容.引导学生品味《伦语》中的学习之道.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把学生培养成乐学、勤学、善学的人。又能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动的案例说明,如春秋战国时代商鞅变法等。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我国古代传统道德中,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治国、重义轻利、克己奉公。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齐家”思想、尊老爱幼、父慈子孝、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观念,以及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成事不说”和宽容:“遂事不深,既往不咎。”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思想都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健全学生的人格。

篇5:精选的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心得

(二)学以致用。弘扬传统文化起先需要从学习开始,这既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潜移默化 的过程。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其主要经典实质贯彻到生活中、工作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乃至灵魂深处。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邻里和睦、家庭和谐,提升工作作风、工作精神。对照《弟子规》《孝经》等进行反躬自省,对孝敬父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谨言慎行等方面进行深刻自剖和整改提高。

(三) 学以济世。这些年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长幼尊卑不分,离婚率不断攀升,自杀事件不断曝出,道德沦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生活变得乱 七八糟、乌烟瘴气。长此以往,人性危矣,民族危矣。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金子,是治疗这一社会疾病的济世良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等等就是要弘扬孝道、张扬仁爱、讴歌善良。用经典诠释智慧,用智慧启迪人生,用人生挖掘人性。用我们先祖留下的经典智慧来治疗当下人性的疾 病、灵魂的疾病,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光焰点燃我们心中的善念和良知的火炬。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你被时代所器重时,就要担当 重任,有所作为;当你郁郁不得志时,就要甘于寂寞,不断完善自己,修身养性,博闻强识。而我们作为公务人员,更要有“兼济天下”之心,修其身,精其业,善 其事,做到恪尽职守、克己奉公。我们不但要力求“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篇6:教师传统文化论文

绰号又称诨号、诨名、混号等,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也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指“有周围的人给起的补充名,常常是根据人物的某种特点或生活环境而起的……”[1]绰号现象,自古有之。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对绰号论述道:“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有混号”、“至贩夫牙侩,亦莫不各有一号……盗贼亦有别号,更何论他亦。”[2]在中学校园里,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绰号文化现象。笔者试就对汕头某中学调查的基础上,就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作粗浅的探析,希冀能给中学学生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一、五花八门的中学校园教师绰号

汕头某中学共有2000多名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该中学的学生也与其他学校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给老师起绰号的文化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类。

1.姓名演绎类

有很多中学教师的绰号与自己的姓名有关。这是由于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主要根据其名字的谐音,即利用语言中字与字、词与词音同、音近的现象,表达出语言运用者意欲传递的信息[3],或选择姓名中的某个字进行联想扩展,从而选择了一个较为通俗的词语代替,时间一长,就成了该教师的绰号。如姓“袁”的老师就成了“猿猴”;有位老师叫“胡锋”,有的学生就叫他“蜜蜂”,或者干脆叫他“bee”。有个学生还编了顺口溜“葫芦蜂,蜂葫芦,葫芦里面小蜜蜂,看到大头蜂,叮了一口红通通。”有一女老师叫“崔尚金”,学生想到了不知哪部韩剧中的人物“崔尚宫”,因而得号“娘娘”。

2.个性特征类

教师的外貌特征、姿势、语言、声调、行为习惯、工作、生活作风都会受到学生的注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会从中选出最具典型意义、为其他学生所能接受的特征作为教师的绰号。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绰号是学生根据某一最能代表该教师的典型特征起的。有根据所教学科起的,如:“地理卢”(地理老师姓卢)、“数学林”(数学老师姓林)等等;有根据教师外貌特征起的,如:“苏联猪”(体型胖且矮)、“86”(身高1.86米)、“狼眼”(白眼珠多、黑眼珠少)、“大公鸡”(经常大声叫)等等;有根据教师习惯性语言起的,如:“这个这个”、“研究”等等;有根据教师工作作风起的,如“冰山老妖”(教龄长,不拘言笑且对学生要求严格)、“孙大炮”(喜欢吹牛)等等;有根据其生活习惯起的,如:“夜猫儿”(喜欢熬夜)、“油条”(喜欢吃油条)等等。

3.灵感顿悟类

灵感顿悟是一种带有突破性的创造性思维认识活动[4]。中学生的思维跳跃性强,创意大胆新奇,往往能够采用出乎意料和超乎正常语法规则的方法,自由组合,另类搭配,创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绰号,它往往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这种类型的绰号在中学校园中比较少见,它很难与某位老师的个人特征联系上。例如课间同学们在一起说笑玩耍,当说到某位老师时,个别学生灵感突然爆发,将交谈的内容与某位老师联系起来,在得到在场学生的认可时,一个毫不相干的绰号便莫名其妙地落到了某位老师的头上。

4.潮汕方言类

语言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性特点,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5]。方言则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潮汕方言是指流行于粤东一带的闽方言,旧时称潮州话或潮州方言,也称为汕头话或汕头方言[6]。汕头该中学的学生全部来自潮汕地区,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也不乏有许多以潮汕方言所起的绰号。如“虾虾”(动作举止缓慢柔弱)、“侯秋”(大胡子)、“姿娘型”(身体单薄或女性化严重的男老师)、“眯目”(小眼睛)、“鲤姑”(身胖眼大的女人)、“白仁”(过于老实)、“尖嘴”(长相不雅,嘴有点凸)、“老咸”(为人吝啬)、“臭嘴”(经常批评学生)等等。

二、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中学生受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给老师起绰号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中学生的生长、发展的心理和环境特点等因素决定的。细究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7]。但其中并没有涉及学生不给老师起绰号的相关规定,再加上学校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相对较少,各个中学的管理层对这一问题大多是以漠视态度对待,包括班主任在内的管理人员,也很少有采取措施和行动来正确处理教师绰号文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思想意识的发展。

2.家庭管教的不当

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重要的模范,对中学生性格和行为的塑造起了关键性作用。但由于有些中学生家庭教育不当,出现放任型、专制型、溺爱型的管教方式,过于关心身体健康而未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塑造,以及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养成中学生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从而导致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的泛滥。

3.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

当今社会变化迅速,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样化,使中学生产生疑惑和焦虑,并引发了各种情感障碍行为。由于中学生的鉴别和筛选能力不强,影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体的负面文化的影响也被中学生大量接纳和吸收,扭曲了他们的道德观,混淆了他们的价值判断,并模仿其中,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这种情感特征便流露在他们给老师起的绰号中。

4.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

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稳定性、成熟度仍较低,易感性高而承受力弱,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很少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甚至对是非、美丑观念辨别不清,为人处世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上的缺失。学生们给教师起绰号,特别是起一些带有贬义的绰号,嘲笑、挖苦、捉弄教师的行为,正是他们天真幼稚、单纯、不成熟的表现。他们只是一味地为了好奇、取乐,根本考虑不到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体会不到起绰号给老师带来的痛苦及不良情绪。

三、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应对的措施

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已成为中学校园里的“牛皮癣”。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既是一个中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层面问题,也是一个关系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

1.家长应加强孩子的道德修养,培养文明用语的习惯

给老师取绰号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学生的教养、心理素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是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标志之一,也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勒文森指出:“对人的尊敬只有通过采用以示尊敬的语言形式来表达。”[8]而恶意绰号、低俗绰号则折射出当今一些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低下、文明素养不足等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感,提高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导孩子理解他的感情,体谅他人的困难,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与老师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家长必须先从自己做起,无时不刻给他们做出榜样,从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我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你们怎么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意义。”[9]所以,家长应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中学生受社会时尚潮流的影响很大,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他们往往将使用流行语作为衡量自己紧跟时代步伐的水平和增添语言活力的方式。但新生事物中也不乏未经筛选的糟粕,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鉴别文明用词、剔除脏污语言,并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言行,及时给予批评纠正,使他们逐步养成语言的文明意识和习惯,这是消除中学生给老师起恶意、低俗绰号的关键一步。

2.教师应正确对待绰号现象,把握机会教育学生

学生给教师起绰号,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心理需求的饥渴,反映出他们迫切要求与教师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绰号代表了教师给予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一面,代表了教师最典型的特征。它是映射师生关系的现状,蕴涵许多教育与心理活动信息的学生心理作品,透射出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的教育资源。正确、理智、冷静、积极的态度不仅符合宽厚仁慈、豁达大度的教师形象,而且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把自己担当的教育责任和祖国的美好前景联系起来,要以高尚的情操和师德去影响和塑造中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用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引导、善待中学生,对中学生保持同情、友善、信任和尊重。发现学生给教师起不文明的绰号后,教师可以专门抽出时间与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教师要以轻松、宽容、和蔼的态度在班上对绰号进行仔细分析,公开而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教师,都有发展不完备、不成熟的地方,大家都需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教师也应该坦率地告诉学生教师对自己绰号的心理感受,帮助学生分析绰号给教师带来的种种影响,特别是那些贬义的绰号给教师带来的各种消极的影响,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尊严,学会人际沟通,不能逞一时之乐,不经意间做出伤害老师感情的事,否则后果会十分严重。

3.学校应加强监管力度,提倡语言文明

学生给老师起绰号或喊绰号经常发生的场所依次是教室、操场和走廊等地,时间多集中于课间休息,学校应该加强对这些常发场合的监督,如注意课间中学生的活动,设立专职的课间活动监察员等,避免出现监管盲区。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室行为守则,学校的管理层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给老师起绰号这一文化现象,要对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言行,及时给予批评纠正,使他们逐步养成语言的文明意识和习惯。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周、板报、校报、家长会、专题演出等形式,宣传文明用语的规定,促进安全、文明校园气氛的形成,优化学校软环境。一般认为,受过多年教育的人应比同龄人有更高的道德水平。但中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的调查结果表明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净化中学生言语,注重对中学生言语艺术的培养十分必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应忽视中学生的言语培养,一个出口成“脏”的学生,很难说他有较高素质。

参考文献

篇7:教师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

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传统文化,炼就xx品格”。

我的话题从校训讲起。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取自《周易》,意在激励清华学子当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也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再如,长郡中学的校训是“朴实·沉毅”,取自《老子》、《宋书》以及朱熹的名言,意在教育学生要保住本真,不为外界物欲所动摇,且做到深沉、果敢。

我们大xx的校训是“以社会进步为己任”,取自成语“以天下事为己任”和顾炎武的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校训充分彰显了我们xx人的家国情怀。

大家没有想到吧,我们学校的校训还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还要跟大家科普一下我们学校的校名。xx,其实是一种神鸟,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xx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据《韩诗外传》记载,xx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说明xx品性高洁,对吃、喝、住都是很有讲究的,绝对不吃垃圾食品,不喝有色素的饮料,不住低矮、肮脏的地方。《说文》中讲xx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足可见其品德高尚、志向高远。xx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赋予了xx很多美好的特征:美丽、吉祥、善良、宁静、有德。汉语中有凤毛麟角、人中龙凤等成语,寓意xx为“杰出人才”,我们学校投资人将学校取名为xx中学,可见其拳拳办学初心与育人 才德俱备的愿望。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时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同学们,你们生活在一个无比幸福的时代,但同时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虽然国泰民安,但国家统一尚未完成;虽国力强盛,但强敌依然虎视眈眈。通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校训、校名的解读,我想,我们xx学子当以社会进步为己任,为民族振兴而担当。求学于xx,希望同学们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孜孜以求,砥砺人格。

首先做一个有才学的人。天才生而知之,人才学而知之。一个人的才华和学问不是与生俱来的,惟有勤奋,脚踏实地,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智慧装扮行为,如xx般神采飞扬,展翅翱翔。

也应做一个有远见的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目光长远。着眼于未来,不断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决断能力,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出类拔萃的卓越人才,如xx般奋力腾飞,志在四海。

也做一个有格局的人,xx来仪,大方有度,卓尔不凡。大家切不可斤斤计较,也不可争强斗狠。有格局的人能包容,有爱心,懂团结,乐奉献。

还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志趣高雅,志向远大,能涅槃重生,追求卓越品质。xx之所以能清音高鸣,光彩照人,是因为它历万重考验,经烈火洗礼。

最后,愿同学们炼就xx品格,拥抱美好人生!

篇8:教师传统文化论文

演讲中, 楼先生主要就《儒行》的16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他指出,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注重品德修行, 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并精辟地将儒家道德思想归纳为“诚敬”二字, 强调教师德行要以“诚敬”为本, 自觉加强德育建设。

王定华司长从“立德树人”的出处讲起, 引用《左传》《管子》中的“立德、立功、立言”等论述, 强调当今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石中英教授把儒家文化和西方哲学相比较, 从本体论和人性论的角度来分析教师德行;柳袁照校长则从自身的办学实践出发, 以莫言和高考作文为例, 讲了传统诗性文化的坚守在教师德育建设中的作用。

本次会讲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家书院执行院长、《中国教师》杂志社主编郭华主持, 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颖惠对本次会讲的背景、目的、意义及主题设定的缘由进行了阐述。

上一篇:只要心中有爱—师德演讲稿下一篇: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