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2024-04-1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通用6篇)

篇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

2007-04-17

中小企业历来是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企业家的摇篮,是就业的蓄水池。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整体经济水平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技术创新又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起步较晚,一般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是市场竞争的弱者,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同时对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

原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四部门于2003年3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确定: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为1.5亿元以下),职工人数在2 000人以下(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3000人以下,住宿餐饮业800人以下,零售业500人以下批发业200人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理论首先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他把技术创新称做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包括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和实现新的产业组合。可见技术创新既是一个技术范畴的概念,更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和获得市场回报为目标,从新产品、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因此,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从国际上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较大企业成功率高。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大多是市场拉动型的,即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十分有利于技术改进和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然而,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面临不少困难。

1.缺乏技术创新所需资金,融资环境较差

据有关调查显示,70%以上的企业认为目前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瓶颈是资金缺乏,这既包括市场融资困难,也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低、资信程度不高等弱点,而银行从降低贷款的风险出发,不愿过多经营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受传统体制制约,政府资助项目主要作用于大型国有企业,导致中小企业既无力投资于产品的研究开发,又无力聘用优秀的科研人员,更加难以保证新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推广费用。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一般企业也在2%以上,而我国中小企业每年的研究开发投入只有销售收入的1%。同时,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开放刚刚起步,仅靠政府拨款和民间融资,对于解决创新资金投入问题是杯水车薪。因此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很难进行深入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2.缺乏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机制尚未建立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那么人才即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人才极为匮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又一大因素。我国科技人员70%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却很小,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此外,目前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均为家族式的管理,使得它们难以吸引外部人才和大胆起用外来人才,进而形成了不良的企业文化,严重挫伤了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另有一些企业缺乏长远眼光,不能看到技术创新人才所带来的长远利益,不注重人才的长期培养与储备,对现有人才培训重视不够,使得许多创新人才觉得无用武之地,这也是一部分人选择离开的又一主要原因。尤其是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直接给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造成了重创。

3.缺乏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法制环境不健全

2003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标志中小企业发展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政策导向和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缺陷,与国有大中型企业比,中小企业仍处于劣势,不公平的政策环境严重挫伤了它们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而国外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佳绩,与政府全方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如美国在1982年就用立法手段保障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确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并以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和国外政府的全方位支持相比,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尽管近年来政策环境有所改变,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的观念是只有大企业才代表工业企业发展的未来,才能在国家工业中作出贡献,因此政策上对中小企业有歧视现象。

另外,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主要以“供给推动”方式来促进,而利用“需求拉动”,特别是以政府采购为工具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措施出台则较少。从国外经验来看,很多大型企业与当地政府采购支持密切相关。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初创期最困难阶段,德国政府与其签订了一项协议,该协议包括10个电报站、18台指针工电报机。正是这项协议使德国西门子渡过了初创期的难关,实现了巨大发展。

4.缺乏技术创新的信息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

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信息,信息是创新的源泉。而中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有效供给不足,尤其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极度缺乏。市场信息缺乏,对企业创新的不利影响同样也是广泛而深刻的,缺乏市场信息,企业无从寻找创新机会,更无法保证创新成果的市场前景。企业只有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科技信息,才能了解和洞察国内外同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和方向,作出快速反应。

我国的中小企业缺少完整支持其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在科研与生产的连接问题、技术成果的转化问题、风险资本的运营问题方面缺少中介机构的咨询和帮助,大多还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无法专注于产品创新,分散精力,技术创新成功率低。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1.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⑴资金帮助。可考虑通过财政拨款,设立政策性贷款担保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对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贷款、贴息贷款等形式的筹资优惠;积极鼓励银行

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银行可以用在利率区较低的利率贷款投向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逐步使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成为商业性金融服务重要的增长点。

⑵风险投资。实践证明,风险投资实际上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最有效的支持方式之一。因此,必须积极培育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构建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构,政府可以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向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资金,基金可通过如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募集和企业入股等多种渠道筹集。

⑶信用担保。设置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成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审等级制度,引导其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行为和经营决策行为。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政府应允许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面向社会发行债券,证券部门可适当降低准入标准,让其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

2.加强人才培养,采取有效激励制度

首先,企业应自主进行人才培养,造就一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懂管理会经营且具有企业家创新精神的领导人才队伍。如美国微软公司以比尔·盖茨为代表,聚集了一大批创造性的人才,微软成功地建立起三支人才队伍。第一支是管理者队伍,第二支是技术开发人员队伍,第三支是营销骨干队伍。可见,企业创新人才可以通过培养、引进而成长起来。

其次,政府应有计划地设立一些公共技术培训中心或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为中小企业培训各类创新型技术人才,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技术素质,解决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如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发达国家都设有专门的中小企业培训机构乃至中小企业大学。

再次,采取有效的内部激励制度。如进行短期物质激励(薪酬和福利计划),让员工体会到自己绩效反映在薪酬上的变化。福利计划可以针对不同偏好制定一个“菜单”,包括金钱、家庭支持计划、带薪休假、医疗保健等多种方式的不同组合,供员工“自助选择”。

3.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

市场竞争的压力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但必须有公平有序的市场法制。如果法制不健全,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势必出现各种假冒、仿制等侵权行为,损害创新者的利益。目前,尽管我国针对中小企业陆续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体系。我们应加快立法步伐,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各级政府都应从“大的即是好的”观念中摆脱出来,正确认识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积极意义,充分认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用系统、网络的观念看清中小企业在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同时,政府要从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必要的扶持,有组织地建立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地区性技术创新中心及技术协作网络。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必定会给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新的契机,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4.完善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信息网络化的程度,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逐步建立面向社会开放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获取政策、技术、市场、人才等信息提供方便,为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创造条件。

第二,组织、协调中小企业与高校、研发机构开展合作创新,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鼓励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转移,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源泉和技术帮助,使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能够及时得到满足;支持一些科研单位转为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牵线搭桥,支持产研学的有效结合,鼓励走合作创新之路。第三,大力扶持各类中介组织的发展,鼓励创办各种咨询公司、信息公司、技术交流公司,鼓励创办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中介、技术咨询服务、技术信息服务、技术培训服务的各类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作者: 王鑫宇 傅军 来源: 《中外企业家》2007年第1期

责任编辑: 俞江月

篇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目前,全球正处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对企业创新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创新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基本要素,企业创新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生命力,创新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企业越发具有竞争优势。

1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确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短期内得不到创新,无法出售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来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现有技术也不能够满足原有客户的需求,导致企业客户愈来愈少,企业是收入来源也就日趋减少,经济效益随之减退,最后的结果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实现技术上创新能给企业带来新技术新产品,吸引更多的客户,给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2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现状

2.1.1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意愿不强

企业创新存在着风险,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带来可观经济收入,成功的创新能给企业带来生命力,而失败的创新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企业是以创造效益为中心,而创新成果一般不直接与市场挂钩,绝大部分创新成果需要依托项目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评价,也就是说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花更多的资金去从事企业研发创新工作。目前,国内部分企业技术创新停留在企业现有项目需求上,没有真正为企业未来市场发展需要而从事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工作未能得到重视。资金投入比重远远不够,企业创新技术发展能力不足。

2.1.2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不足

企业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满足于企业现有客户或者目前市场的需求,而是需要有超前的技术创新意识,以满足未来市场或客户的需求,因此,技术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非常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是创新团队的建设,技术创新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而优秀创新团队必须要有多专业化知识技能来支撑,需要不同专业成员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结合才能完成。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研发创新团队,企业技术人员一方面要为满足生产需要同时又要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当生产任务繁忙的时候,技术必须首先为生产服务,研发创新工作受到阻碍,研发项目被迫中止或者暂停,研发创新成果难以实现。

2.2技术创新体系制度不健全

2.2.1研发体系制度不健全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企业研发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研发体系制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提,没有完善的研发制度就无法有序开展企业各种技术创新活动。企业的研发一般需要经过立项、开发、测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企业相关制度来保障。部分企业在立项时,立项报告内容未能得到相关专业方的充分评审,未对项目前景和市场做一个充分的调研,有的项目研发成果出来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或者根本带来不了任何经济效益,导致研发成果无效,立项失败。有的是项目立项后,在开发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研发团队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影响项目开发工作出现盲区或者不能实现项目新功能的突破,项目开发水平受限,开发成果不佳,立项效果不明显。项目立项开发后,有的企业直接应用到生产中,没有通过多次充分的反复有效的测试后再投入生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风险。

2.2.2缺乏有效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基本要素,因此,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更好更有效地发展,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技术创新工作需要创新团队成员多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技能相结合。国内有的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推出新技术成果是技术人员的职责所在。

3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企业研发工作受企业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不足的影响,制约因素较多,研发体系制度不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有待提高,企业研发水平偏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程度的受到制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加大技术创新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任何企业技术创新都离不开企业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有风险,但企业不能因为风险而放弃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建立企业专项研发资金,研发资金只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涉及企业市场经营活动,鼓励员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加大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以设立专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技术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等形式组建成立专门的研发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是指在共同的科技研发目标下,由团队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组成,经过分工合作,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科技研究群体。研发创新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外部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与内部技术骨干相融合,团队成员互相帮助,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实践经验相结合,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同时发挥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3.2进一步完善创新研发制度体系,建立更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在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组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发制度,建立企业立项评审制度,完善企业立项评审流程,充分征求立项项目中所涉专业内部的意见,结合企业技术委员会评审结论,不搞片面化,降低企业立项风险,确保项目立项市场前景广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知道技术创新有风险,鼓励员工从事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通过建立研发创新团队、创新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创新团队成员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创新团队专业知识优势和社会实践经验优势,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改变技术创新以生产需求为导向的思路,激励技术创新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创新团队充分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工作,探索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新方向,以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建立企业下一步技术创新目标。

参考文献

篇3: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研究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国外经济发展较早, 并且在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技术创新理论首先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他把技术创新称做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新的组合, 包括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和实现新的产业组合。柏格曼和曼迪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一系列综合特征, 该观点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作了分解。巴顿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等, 这一观点揭示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

国内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 最早出现在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中, 把技术创新能力界定为创新决策能力, 研究开发能力, 工程化能力, 生产制造能力, 市场营销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资源配置能力等, 基本上是从创新过程出发的。总体上可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是企业筹集必需的资金, 将技术开发设想转变成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并组织生产、销售最终获利的资金、智慧、设备、法律、技能技巧等各方面力量的综合。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国际上看,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较大企业成功率高。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灵活机制十分有利于技术改进和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然而, 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看,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 面临不少困难。

1、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

很多中小企业认为目前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缺乏, 这既包括市场融资困难, 也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低、资信程度不高等弱点, 而银行从降低贷款的风险出发, 不愿过多经营中小企业贷款业务, 认为给中小企业货款风险率较高。

另一方面, 受传统体制制约, 政府资助项目主要用于大型国有企业, 导致中小企业既无力投资于产品的研究开发, 又无力聘用优秀的科研人员, 更加难以保证新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推广费用。

2、中小企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层缺乏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高度认识, 对创新主体的角色意识淡化, 观念陈旧, 在技术创新上对政府或科研单位过分依赖, 经营理念上注重短期效益, 缺乏持续发展的思想, 没有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良好的政策和社会氛围缺乏也是造成原因的另一个方面。很多中小企业都认为自己开展了技术创新, 对技术创新也都有所重视, 但现实中技术创新与亏损并存就不能不意味着我国技术创新还远没有成为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3、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投入不足。

从企业在R&D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所占比例看, 我国企业基础研究比例明显过低。根据对各国不同发展阶段数据的比较, 企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之间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 企业基础研究大约要占R&D经费支出15%。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过去30年间基本稳定的这一比例, 或许是R&D三类活动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而我国企业, 基础研究所占比例却只有0.4%, 明显过低。从研发经费的来源来看, 我国主要靠政府投入, 企业只占到20%左右, 而发达国家企业投入占到40%-60%。研发经费的不足, 严重影响了涉农企业后备技术的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进程, 从而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得不到及时更新发展, 弱化了企业的科研能力, 削弱了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

4、人力资源投入不足。

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发展人员投入看, 我国企业研究发展人力增长较快, 在全国科研人员中所占比重也较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显著。2000年, 我国企业的科研人员投入占全国科研人员的52.2%, 而属于企业研究机构主导型的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平均则在60%以上, 美国甚至达75.4%, 相比而言, 我国企业科研人力投入还是较弱, 科研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看, 我国企业的1.6%, 与同期发达国家企业科研人员占企业从业总人数的10%以上的比重相比, 差距更大;就企业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看, 我国企业为73.5%, 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 企业科研人员投入强度明显不足。

5、科技论文和专利水平不高。

科技论文和专利水平不高。论文和专利数量是反映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增长很快, 但在世界范围的影响非常有限, 反映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被引频次明显偏低。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频次为4.61, 假如我们的平均被引频次增加2倍 (13.83) , 依然赶不上位列第一的美国。2007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给中国申请者的专利共772件, 而这一数字还不及韩国1994年在美国获得的授权专利多。因此, 我国科技论文及专利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

三、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1、改善融资环境, 确保技术创新资金投入

(1) 政府方面:资金帮助。可考虑通过财政拨款, 设立政策性贷款担保机构, 专门为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 对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贷款、贴息贷款等形式的筹资优惠;积极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银行可以用在利率区较低的利率贷款投向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 逐步使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成为商业性金融服务重要的增长点。

(2) 银行方面:a、风险投资。实践证明, 风险投资实际上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最有效的支持方式之一。因此, 必须积极培育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 构建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构, 政府可以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向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资金, 基金可通过如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募集和企业入股等多种渠道筹集。b、信用担保。设置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 成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 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审等级制度, 引导其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行为和经营决策行为。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政府应允许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面向社会发行债券, 证券部门可适当降低准入标准, 让其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

2、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待完善。

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有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 外在动力来源于技术本身的推动和市场、政府的激励, 内在动力来源于高收益的追求。在高收益时, 企业为了获取高额收益会主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实际情况是, 很多技术创新项目, 社会效益大大高于私人收益, 私人付出的技术创新成本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得到充分的补偿, 导致缺乏参与此类活动的动力, 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直接参与或间接变革相应的制度加以解决。

3、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明确其创新主体地位现代企业运行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实践证明, 只有按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涉农企业, 才能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真正担负起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

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 对涉农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 有条件的涉农企业还要进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 使涉农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只有这样, 企业才会有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 从而成为研究决策、开发投入、承担风险和利益分配的技术创新主体。

4、保证R&D经费增长的同时提高经费投入强度。

作为技术创新前期阶段的R&D活动, 其投入量有较强的独立性, 高水平的R&D投入强度是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进入21世纪, 我国R&D经费总量及其投入强度迅速提高, 2007年, R&D经费强度达到1.49%, 但是,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经费强度都在2%以上, 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5、实施涉农企业科技人才工程。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必须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首位。一是要不断扩大技术研发人员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到企业去, 到生产第一线去, 为中小企业技术发展做出贡献。二是要制定落实企业内部科技人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切实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 稳住现有优秀人才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他们在企业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中的作用。三是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 面向国内外人才市场招聘各类高素质创新人才, 涉农企业要努力创造一流的科研条件、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 吸引他们中的佼佼者来企业施展才华。

参考文献

[1]、刘伟玲, 李海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13)

[2]、吴俊本, 王素芳.企业核心竞争力初探[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6, (01) .

[3]、陈彪林.浅析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3, (04)

篇4: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关键词]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服务创新

一、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把发展中小企业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根据不同地区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当地市场信用环境、中小企业发育程度等因素,实施了区别对待、分类管理、梯度推进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并建立了一套专门的中小企业业务经营管理制度,评级、授信办法和风险管理办法,促进了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市场的稳步培育和健康发展。

(一)产业链融资将成众多中小企业的“绿荫”。小企业贷款难一般是因为其难以通过银行的评级体系,因此难以获得传统的贷款。目前各家银行比较常采用的开拓小企业贷款的方法即对大企业的产业链融资。与大企业为伍,背靠大树好乘凉,中小企业可以超越银行的信用评级。对为大中型企业配套或服务的小企业,只要提供合法、有效、易变现的担保,可不受信用等级限制办理融资业务;对小企业持有的由大中型企业签发或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优先给予贴现;对代理大中型企业出口的小型专业外贸公司,在占用被代理企业授信额度的情况下,可不受信用等级限制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二)大多数中小企业因各种因素融资依然困难。企业自身问题:首先是中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加之财务报表未审计,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容易出现人为的操控,影响银行的评级指标。其次,中小企业大多受经营规模所限,自身资金实力不足,固定资产较少或专用性较强,产权证明文件不齐备,抵押物法律权属关系不明晰,一般很难提供合乎银行标准的抵押品。再次是中小企业经营较为短视,一般很重视眼前利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风险程度较高。从银行来说,考核企业静态财务指标过多,深入了解和分析企业发展潜力不足,银企信息不对称,缺乏获取准确信息的渠道,银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私营、民营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竞争力、成长性等关键信息难以获取,对今后的业务发展更无法预测和把握。加之小企业金融交易频繁,且融资金额较小,银行从事小企业金融业务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日益改善。2006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物权法》,同时政府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制定《物权法》的配套文件,扩大动产担保物适用范围,引入浮动担保制度,完善应收账款、仓单及权利质押等动产的抵质押担保制度,增强小企业内源性融资能力,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规政策;银监会完善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发布了《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指导(试行)》,打造小企业授信平台,并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及微型企业划分标准,提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五级分类标准,为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力度创造条件;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在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搭建中小企业实用社会化服务平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

二、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贷准入门槛过高。过严的信贷准入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处于劣势。以工行江西鹰潭分行为例,对中小企业只能在工业区、商务区有选择地发展厂房、商铺、办公楼抵押贷款,为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该行抓住江西铜业公司大型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发展针对铜加工的小企业贷款融资并获总、省行批准,但福利企业因退税政策变化而搁置,信用贷款对中小企业更是无从谈起。

(二)手续过于繁琐冗长。小企业融资多数采用的是质押贷款,而小企业质押品千差万别,相关人员对质押品评估经验不足;从质押评估、评级、授信到审批等环节较多,与一般法人客户相差无几。中小企业经营活动较灵活,对资金的需求具有金额小、时间紧、频度高的特点,而现行的信贷政策决定了无论金额多小、风险程度多低都需要采取相同的流程,审批环节过多、时间过长、管理过严,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特性,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任度。

(三)政策指导性和针对性不强。由于缺少对中小企业信贷政策的深入研究,缺乏明确而清晰有效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指导思想和营销思路,更缺乏相应的制度创新,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在地域、行业、产品、经营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性。

(四)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目前的经营机制对中小企业贷款偏重约束,激励不足;侧重责任,忽视权利和利益分配,使得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急、小、险”的贷款采取谨慎态度,宁愿不贷、少贷,也不愿承担风险。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人员贷款营销的积极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拓展。

三、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经营策略和创新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经营观念。正确认识大与小的关系。对国有大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固然成本较低,但风险高度集中,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虽然成本较高,但中小企业成长性优于大型企业,对银行来说孕育着极大的商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相对较高,但也并不是不可控,关键是要通过积极创新,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可控和收益能够全面覆盖风险。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经营风险”的理念,而不是回避风险,坚持对企业不分经济性质、规模大小,只要符合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原则,都予以积极支持。

(二)制定灵活的信贷政策。针对不同产业和寿命周期中小企业,制定灵活的信贷政策,在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加快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发展。一是在行业准人上,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要限制或禁止贷款;对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或国家明令禁入的行业,一律不得给予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二是在客户选择上,注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提前介入、积极支持。三是在产品拓展上,在积极推广发展总行已有产品的基础上,在总行信贷产品的总体框架内结合不同需要开发创新,防止不切实际、盲目地为创新而创新。

(三)增强基层的经营能力。当前商业银行对基层行重管理轻经营,在信贷方面突出的表现为权限过度上收和零风险的管理要求,使基层行几乎丧失了信贷经营能力。必须改革和完善现有“申报过分严、手续过分繁琐、审批权力过分集中、时间过分长”的信贷管理方式,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对控制中小企业风险比较好的分支行适时调高授权权限,推行以行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中小企业贷款管理责任制和相应的贷款激励机制;同时允许少量的贷款风险,根据信贷人员的放款贡献大小和损失大小并区分主客观责任进行相应的奖惩,增强基层行的经营能力和活力,做到经营和风险并重,强调信贷风险责任追究,也强调对贷款有效经营的激励。在此基础上在二级分行一级的经营机构设立名副其实的中小企业业务部,加强中小企业营销力量,尽快解决任务要求与人力资源不对称的问题;加强素质培训,学习交流各地成功的实例,减少营销办理行的摸索时间,使从事中小企业业务的人员素质跟得上风险经营的需要。从人员素质、数量两方面满足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

篇5: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州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促进广州国民经济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地方财政税收、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广州中小企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广州中小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因此,全面考察广州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对于进一步增强广州中小企业竞争力,促进广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和缺失,国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小企业”概念界定。本文所指中小企业,主要采用国家经贸委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标准。考察对象是广州市重点行业的中小企业。

一、广州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广州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其中,科技中小型企业表现尤为突出。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广州实现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10.44亿元,增长17.4%,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3%。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高技术产品产值758.4亿元,中小企业高技术产品生产平稳发展。其中,医药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完成高技术产品产值增长显著,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制造为中心、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群。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特点在于:

——技术研发力量不断增强。广州中小企业技术力量日益雄厚,竞争优势逐渐明显。目前,不少中小企业设立了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其中金发科技、迪森热能、美晨股份、大日集团、白云粘胶、宏昌胶粘等6家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羊城科技、高科通信、恒山股份、阿波罗建材等4家被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金发科技、迪森热能、鹏辉电池、高科通信、宏昌胶粘和恒山股份等6家企业还建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金发科技和广州数控设备公司先后设立的国家博士后工作点,其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3%,技术成果的转化率达到70%。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吸引海内外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此外,中小企业获得科技三项经费支持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2005年,全市共有81家中小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获得的资金支持超过3000万元,立项数和获得资金数均为2004年的2.7倍,创历史新高。同时,立项数和获得资金数均位居全省第一。在新设立的市创新基金中,共有98个中小企业项目获得支持,其中包括无偿资助项目70项、贷款贴息项目14项、创业项目14项。中小企业科技优势进一步显现。

——民营科技中小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在广州2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共有民营高新科技企业2146家,其中,90%以上是民营中小企业。2005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达705亿元,比2004年增长11%;技工贸总收入1065亿元,增长37%;上缴税金总额33亿元,增长23%;出口创汇30.8亿元,增长31%;全年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44亿元,占全年销售额的4%。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达到908家,其中民营科技型企业779家,约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90%。2005年,民营科技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6项。市科技三项经费支持民影科技企业项目212项,其中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83项,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总数的94%;科技攻关项目53项,占全市科技攻关项目总数的28%;火炬计划项目5项,占全市火炬计划项目总数的100%;星火计划项目5项,占全市星火计划项目总数的50%;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6项,占全市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总数的31%;国际合作项目5项,占全市国际合作项目总数的41%;装备工业专项5项,占全市装备工业专项项目总数的50%,纳米技术专项4项,占全市纳米技术专项项目总数的18%,创新医药专项9项,占全市创新医药专项项目总数的64%。2005年,民营科技中小企业申请专利1163项,获得专利授权849项,较2004年增长一倍,民营科技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已成为广州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重点高新科技领域成为创新高地。在科学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广州将重点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网游动漫产业、消费类电子产业等高新科技领域。中小企业迅速成为这些领域的创新主力。数据显示,广州具有各类生物技术企业30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生物医药企业有71家,仅有1家企业的年产值超过10亿元,98%以上是中小企业;另外,在300多家生物技术企业中,75%分布在医药行业,25%分布在农业、食品、环保等行业;50%以上为民营企业,其余为国有、集体和外资企业。创意产业逐渐成为广州新的支柱产业,其中,网游动漫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广州的网游动漫类企业高速成长,天河软件园从事网游动漫娱乐创作及服务、运营的企业有30多家,初步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集群。一些企业发行、制作的动画原创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广州盛美数码公司创作的52集动画片《水果部落》,在国内外屡获动画原创大奖,是国内第一家作品入选美国迪斯尼频道的企业;广州漫友文化传播公司出版发行的《漫友》杂志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原创动漫期刊,占据了国内漫画发行渠道的垄断地位。

——技术创新促进经营效益不断增长。至2005年底,广州开发区全区孵化场地面积达到3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73家,2005年,孵化器内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总计超过40亿元,解决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区内最活跃的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带来可观的效益增长。农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同样促进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广州通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企业科技创新,重点突破农业科技关键性和共性问题,引进、推广、应用了一大批农产品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到2005年末,104家高新技术农业企业(经济组织)产出高新技术农产品544个,引进、培育种养殖业新品种698个,引进农机新品种5个,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63个。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主要农产品优良品种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90%。全年完成高新技术农业总产值24.21亿元,其中农业12.03亿元、渔业5.95亿元,分别增长4.72%、10.07% 和32.26%。

二、广州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广州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但是,就其目前发展的状况来看,中小企业内外部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一)从外部环境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小企业管理滞后。针对中小企业发展,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都陆续出台了具体法律措施。如浙江省、安徽省、湖南省、大连市、深圳市等。2005年,大连市政府出台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以政府规章形式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扶持、技术创新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并在《办法》中规定,市政府通过财政预算设立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计划安排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深圳市则出台了《深圳市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2005年通过《浙江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草案)》。与上述地区相比,广州市虽然也出台了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政府规章,但因为起步较晚,相关管理办法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这就严重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政策缺乏稳定性,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健康发展。与江浙等地相比,广州在发展中小企业方面的政策灵活度不大、稳定性不强。浙江不少地方政府在税收、土地政策等方面灵活度很大,地方竞争力的优势非常突出。相比之下,广州的政策制定就显得比较滞后,不但各项政策未能完全落实,而且变动很大,这使得部分企业家对政策缺乏信心,对政策的持续稳定性抱有不少怀疑。例如,广州过去一直实际上允许利用住宅作公司办公用房,2000年宣布全

面整顿,引起了不小反响。2005年,政府又根据市政需求,对天河南和淘金等地段的商用住宅实行清理,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政策随意性大,对某些行业的管理整治没有一定的标准,使企业无所适从,中小企业普遍感觉得不到政策保障。另外,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出台之前,相关的各个部门了解不够,导致企业办事经常碰壁。

三是市场环境不规范,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广州市场上假冒、仿冒国外名牌产品的现象比较突出,企业间的侵权问题十分普遍,名牌产品、知识产权经常受到假冒产品的冲击,而且这种现象至今仍然还很突出。数据表明,2005年,全市共查处制假售假、走私贩私、不正当竞争等各类经济违法案件47925宗,罚没入库15415万元,分别比2004年上升了

2.97%和52.48%。尽管企业致力于自我保护和打假,但由于企业的人力和财力所限,事实上无法遏制造假的行为。只有依靠政府规范了市场环境,使中小企业得以生存下来并具备了一定的盈利能力,才能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

(二)从内部因素来看,中小企业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影响自主创新的问题:

(1)发展资金不足,企业融资困难。

资金不足,融资困难,这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突出矛盾。中小企业主要通过向银行和担保机构贷款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需求。然而,2005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广州逾30万家中小企业约需1000多亿元的担保贷款需求,而广州注册登记的60多家信用担保机构中,具有一定规模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并在市经贸委登记备案的只有21家,累计为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只有114.06亿元,仅仅占企业需求的十分之一;累计为中小企业担保的户数,只占企业需求的不足百分之一。另一方面,大金融机构由于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操作成本较高,不愿意切实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据调查,中小企业贷款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而户均贷款数量仅仅是大企业的0.5%,银行获得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业的5~8倍。尽管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可以上浮30~50%,但其审查监督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较高,无法弥补其成本支出。这是大型金融机构如四大国有银行不愿意放贷给中小企业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为加强集约化管理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在信贷审批环节采取了统一的信贷审批标准,而基层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标准,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因达不到统一信贷标准而被金融机构拒绝。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约束机制不完善、生存周期不长,又给银行信贷带来较高风险。资金不足,是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

(2)专业人才不足,技术工人缺乏。

广州中小企业普遍欠缺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调查显示,企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比例在20%以上的中小企业不到20%,平均受教育年限在高中以上的企业仅占全部企业的18%。总体上讲,目前中小企业的职工素质还不是太高,企业急需高层次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人才不足暴露了中小企业人才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在吸引人才方面,一些企业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培养人才方面,企业只重视人才的使用而不重视培养提高,对人才的成长十分不利;在使用人才方面,由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不够成熟和完善,即使拥有了一定人才,也难以发挥其作用。这种情况在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中也普遍存在,由于中小企业在工资福利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难以保证企业内部科技人员的稳定性,容易发生人才流失,导致研究开发项目的失败或知识产权的外流,直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效。

(3)产业结构层次不高,行业创新能力弱化。

目前,广州除了高科技中小企业之外,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技术状况不容乐观,技术创新更是凤毛麟角。广州中小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了绝大多数,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层次低,面临着技术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下的状况,创新能力非常薄弱。2005年末,在全

市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企业数量居第2位的行业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达418家;居第4位的纺织业达350家,还有为数不少的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数以万计的个体、私营企业。在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产业,无力进行技术改造或产品的创新,产品更新换代能力滞后,老产品多,新产品少。此外,就广州高新科技企业而言,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核心关键技术支撑,广州中小型科技企业大多也只从事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高端产品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相当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不多。一项调查表明:广州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约占全部企业总数的35.7%,这充分说明广州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创新的能力还不强。

(4)企业布局分散,公共技术服务缺位。

长期以来,广州偏重于对大型企业的重视和扶持,忽略了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发展,从而造成广州中小企业缺乏管理和引导,缺乏集群发展意识,自生自灭现象非常普遍。广州已有的中小企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大型批发市场周边,且以个体工商户集群为主。如芳村花园、花都狮岭皮具城、新塘牛仔制衣工业城、海印电器市场、天河城电脑市场、流花服装市场群、站西路鞋业市场群、梓元岗皮具市场等。加工制造业也是广州中小企业分布较为集中的行业,目前,主要有新塘牛仔制衣工业城、新塘环保工业集群区、花都狮岭皮革皮具产业集群、番禺及花都珠宝加工园区等产业群落。这些中小企业虽有一定集聚规模,但布局较为分散,又有一定的功能重合,未形成集群品牌和集群内公共技术服务体系,集群创新能力不强。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广州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尽快加以解决。

三、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服务功能。

一要加强规划,积极引导。政府部门要密切注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抓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指导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特别是专家、学者的意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制定发展规划。二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完善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法规,引导开展合法、公平、有序竞争,保障科技创新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完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各类科研单位,面向市场,加强与企业合作。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要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三要对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主要研发人员的研发活动,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对企业和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有关优惠政策外,广州应在地方政府权力范围内进一步对中小企业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各级政府要增加科技拨款投入,提高投入比例,支持风险投资基金开展投资活动,增加用于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经费。四要加强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在自主创新方面的联动合作。政府制定政策,鼓励引导各工业园区或大型企业的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和开放性实验室利用雄厚的技术优势,通过有偿转让、入股、合资合作等多种灵活方式,与中小企业加强合作,增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辐射带动。五要完善广州工研院等公用技术研发平台的运作机制。充分利用广州工研院等公用工业技术研发平台优势,选取若干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加强项目筛选、项目运作、项目监控等,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产生一批对中小企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加强部门协调和政策倾斜,重点支持应用面广、带动性强、市场潜力大的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的自主研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以股份制形式组建行业性研发机构。

(二)引导中小企业建立适用技术引进机制。

要支持中小企业通过直接购买、联合开发或通过资助著名实验室获得科技成果优先使用权,支持中小企业高薪聘请海外顶尖研发人员或专家顾问,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政府可以给予

一定的补贴。政府部门应创造条件引进跨国公司在广州建立研发中心,吸引海内外高新技术项目落户珠三角,在发展主导业务的同时,引导中小企业使用配套技术扩大生产,有效承接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传递。要引导广州的中小企业与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组建产业联盟,进行联合生产,建立稳定产业链条。要通过免税、联合攻关、奖励等方式,在CEPA框架下, 营造创业环境,吸引香港高科技人才及国外学者,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广州中小企业的生产力,加强穗港科技开发、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三)加快中小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建设,完善高新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首先要强化高新技术开发区孵化器功能,营造催生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良好环境。抓紧建设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和项目发展提供良好的培育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级市和科技园区建立区域性企业孵化器,支持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集团创办企业孵化中心,逐步形成覆盖全市、功能互补、信息共享的多层次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其次,要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建设覆盖全市的高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大力开发本地信息资源,促进广州与国内外的科技信息交流。加快发展科技中介和咨询业,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行有序的技术市场体系,重点建设和完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软件工程招标中心、知识产权事务所、技术咨询服务中介机构,形成综合服务网络体系。

(四)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研发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要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大力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加强研发和技术改造,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广州地区科研院所作用,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开展合作研发,或采取合建开放实验室或区域性研究中心等方式,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二要鼓励科技事业单位加快改革步伐,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改制为面向市场的科技型企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试行建立行业性技术创新中心的办法。要以行业为背景,分行业创建、启动和运作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以技术中心为平台,促进中小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掌握行业新技术。

(五)推动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篇6: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现状

即便安排了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也常常会被叫去帮老师做课件和担起学校的文印工作等,自然也就会“冷”了这门学科。

现状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师资队伍素质较低;教师待遇得不到保证。

上一篇:舞蹈宣传语下一篇:《观潮》我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