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实现评教有效性的研究

2024-05-17

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实现评教有效性的研究(共9篇)

篇1: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实现评教有效性的研究

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实现评教有效性的研究

近年来 ,学生评教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手段已被我国很多高校采用。可以说 ,科学、有效的学生评教活动在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有着其他评教手段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有关学生评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足 ,一些高校在评教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造成学生评教结果偏差的因素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 ,完善学生评教的组织程序 ,形成科学处理学生评教结果的机制。高校只有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学生评教中的问题 ,才能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 ,充分发挥学生评教的功能。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的目标是掌握评教过程中评价指标、学生态度、教师个性特征、评教组织、评教结果处理等因素对学生评教的影响。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 280份。通过调查 ,笔者获得了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

1、学生对评价指标的理解和评教结果。在调查中发现 ,学生对评教指标中的“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 ,应用性强 “ 知识内容较新 ,符合现代要求 ”、教学内容充实 ,、““课堂教学效率高 “ 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 注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的认同度比较高 ,而对“按大纲要求备课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明确 “ 提供参考书目 ”、“、“掌握了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 按时上课 ,不缺、“课 ,不早退 “的认同度比较低(见表1)。这说明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比较关注的 ,对教学过程中能够感知的指标认同度较高 ,而对增加学习负担的指标如提供参考书目和不容易判断的按大纲备课等则不大关心。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发现 ,学生在给教师打分的过程中 , 82%的同学是根据教师的上课是否轻松、内容是否吸引人来打分;有7%的学生是根据与老师的关系好坏来打分。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评教结果。调查显示 , 71%的同学认为教师的职称高低不会影响打分 ,说明大多数学生关注的是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对教师的长相、打扮、性别、年龄 , 70%的同学认为没有影响。但在跟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 ,在评教这样严肃的问题上 ,部分学生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比如 ,教师只要待人热情 ,与学生相处得好 ,或者是班主任 ,对学生学习、生活比较关心 ,有些学生就会先入为主产生心理定势 ,即使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较差 ,往往也会得到较高的人情分;有的教师要求严格 ,就被认为这个教师不好 ,对他们的评价很低。相反 ,有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 ,会被认为这个教师很好 ,对他们的评价 也高。

3、学生对评教的态度与评教结果。从调查中可以发现 ,一些学生会因曾违反校纪校规受到教师的批评与学校 的处理 ,从而怀恨在心 ,在评教时以打低分作为报复的手段;有部分学生受从众和应付心理驱使 ,在评教时随意抄袭他人;还有的学生为了尽快完成任务 ,在评价表上索性给所有教师都打上相同的成绩(见表2)。从中可以发现 ,学生对课程性质、评教指标内容理解的差异、对学习目的认识不一致的个体差异以及评教组织等因素的影响 ,都会对评教的有效性产生干扰。

表 2 学生对评教制度的态度

二、学生评教制度有效性的实现

1、提高师生对学生评教制度的认识。学生评教作为高校保障教学质量的一项实质性措施 ,主要起检查、考核、激励及导向作用。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如何 ,很大程度上受参评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实践经验的影响。因此 ,学校要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 ,使参评教师和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生评教的目的和作用 ,正确对待学生评教的开展和实施。很多学生认为学校评教跟自己关系不大 ,因为评教是一种在期末进行的结果性评教 ,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有帮助 ,但对评教的学生是没有作用的 ,所以评教时非常随意。有些高校出于维护部分得分低的教师的面子 ,学生评教的结果不及时向学生公开或说明 ,导致学生对学校开展学生评教的诚意产生怀疑。这些都需要通过宣传学校规范的学生评教制度 ,让学生有评教的积极性。对教师而言 ,首先应该而且必须在头脑中树立主动接受学生评教的意识 ,意识到自觉地接受学生的评判 ,积极地配合学生评教 ,并根据学生评教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这是教师的义务 ,也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 ,要让教师认识到学生具备评教能力。学生可以对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自己的学习负担等作出描述和判断。相关研究表明 ,由于学生负责任地参与评教而获得的客观而公正的评教结果为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教学改进和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因而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学生评教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标体系的合理化程度 ,因此建立适合学生特点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是开展学生评教的基础 ,也是保证学生评教质量的关键 ,并应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

首先 ,应让教师、学生、管理者共同设计学生评教表。这样 ,改变目前存在的学生评教表仅由学校管理者设计的状况。国内外教学评价的经验表明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教学评价的成败。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更加了解本课程的性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特点 ,让他们参与评教表的设计能使实际评价的东西与需要评价的东西取得一致性 ,提高学生评教表的科学性或内容效度。另一方面 ,教师参与设计学生评教表时 ,使他们了解评教的意义及评价表的依据所在 ,实现心理上的认可 ,在以后的行动中就能积极配合评价工作的开展。同时 ,让学生参与设计学生评教表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作为受教育者 ,对于教师的教学了解最深、接触最多 ,因而在评教表的设计过程中提出的观点也比较客观。对学生而言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评教体验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通过这次调查发现 ,有很多的指标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难打分的 ,所以要对原来的评教指标进行修改。对管理者而言 ,管理者是学生评教活动的组织者 ,起组织和协调的作用。由于管理者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 ,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对于国内外其他学校方案、评教指标研究得比较多 ,能够据此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学生评教指标。在学生评教表设计过程中 ,当教师与学生的观点不一致时 ,管理者可以综合权衡 ,以最优化的组合来设计学生评教表。

其次 ,对指标项目权重的确定 ,应考虑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特点。对学生反应强烈的问题应加大权重 ,突出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评教的导向功能。学生评教表应侧重教师的教学表现 ,其指标或项目应是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的 ,与教学无关的内容不列入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例如 ,科利齐和迪恩(E Kolitch &A Dean, 1999)设计的学生评教项目就包括教师对课程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学中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具体的教学行为等四类 ,每一类中的子项目也与教学密切关联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根据这一评价表所作出的评价 ,能较准确、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

再次 ,应针对不同的课程和教学形式 ,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各类学科或课程有自身的特点 ,对某个学科或实现某个教学目标适用的教学方法 ,未必适用其他学科或实现其他教学目标。例如 ,文、、理 工科教学各有侧重 ,文科类教学可能更注重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理科类教学更注重习题的讲解和训练思维能力 ,而工科类教学更重视实践能力。如果评价内容没有体现学科或课程教学特点的指标 ,学生就无从评价教师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国外的一些学校在设计学生评教表时 ,先设定几个基本项目 ,各学科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指标 ,从而设计出因学科或课程不同而不同的评教表 ,避免了全校只有一种统一的评教表的问题。

3、提高学生评教的组织性。现提出以下五个注意事项 : 第一 ,评教前的宣传要做好。组织者在发放学生评教表之前 ,应向学生说明开展学生评教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并说明保密原则。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 ,告诉学生不需填写自己的姓名 ,学生评教的结果在考试后才会统计、反馈给教师 ,不会影响其考试成绩。要使学生明了学生的评教结果会反馈给教师 ,会促进教师的教学改进 ,也会用来做某些人事决定 ,即学生的评教结果与教师的提升、聘任和加薪有密切关系 ,其真实性至关重要 ,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使他们认真填写学生评教表。

第二 ,评教前的准备要充分。学校应加强对评教的指导 ,让学生学习评教的知识 ,明确评教表中各项指标的含义 ,了解、熟悉评教的方式方法以及在评教中注意的一些问题 ,掌握评教技能 ,提高评教能力。在进行学生评教之前 ,应由教务处或教学评价中心将学生评教表发放到各院系 ,再由各院系按班级人数分装学生评教袋。

第三 ,评教表填写的时间要充足。必须在评教一开始就向学生说明 有充足的时 间让 他们填 写 评 教 表(一 般 15—20分钟),以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判断 ,而不是粗略地、随便地填写 ,这对确保学生评教的质量非常重要。当一部分学生交回评教表时 ,组织者或任课教师也不应催促或暗示其余的学生尽快交回评教表。有的学校挤占学生休息时间填写评教表 ,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导致他们的不负责任。

第四 ,评教表的收集、密封要注意。各院系在收集学生评教问卷时 ,需按清单逐一核对课程、教师、班级后密封 ,统一交教务处或评教中心。如果没有当场密封评教袋 ,而是收回到各院系办公室后再密封 ,则可能会出现做假或其他不公正现象。

第五 ,学期初的学生评教要重视。学期初的学生评教是指开学后3—5周进行的学生评教。与教学结束后再找问题的学期末的学生评教相比较 ,在教学进行中了解教学状况的学期初评教更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使学生因教师教学的改进而受益。有调查表明 ,大多数教师对学期初的学生评教持肯定态度 ,由于学期初的学生评教可以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使教师有更高的热情投身教学改革 ,也为教师在学期末的学生评教中赢得好评打下基础。

4、科学处理和合理运用学生评教。由于学生评教在我国推行的时间不长 ,评教过程中存在的妨碍评教有效性的因素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高校对学生评教的认识还不够高 ,学生评教的制度还不健全 ,又因教学评价是一种个体评价方式 ,涉及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声誉和利益 ,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评价。因此 ,在反馈学生评教结果时 ,既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 ,也应考虑对教师心理的影响 ,保护教师的自尊心 ,以更有利于被评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为出发点。据此 ,学生评教的结果不宜在全校范围内公布 ,更不宜在公布时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列。笔者认为 ,在公布结果时 ,实行一定范围的保密是一种可取的方式 ,即对高分教师 ,可以张榜公布 ,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对于中间分数段的大多数教师 ,则没有必要公布名次或具体分数;对于低分教师的认定应小心谨慎 ,且要深入了解 ,有的放矢地予以帮助。要允许那些对学生的评分有异议的教师申请复议 ,学校要通过对这些教师教学的全面了解 ,以稽核学生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程度。任何评价都应发挥多重功能 ,只不过在多重功能中针对特定的教育背景有主次之分。要充分发挥学生评教的功能 ,必须合理运用学生评教的结果。

(1)合理用于对教师的人事管理。将学生评教结果用于教师的人事管理主要是将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的评聘、、晋级 薪酬调整、评优和进修等挂钩。由于参与评教的主体 ——— 学生的主观性、差异性及多样性 ,在学生评教过程并没有严格遵守有关标准的情况下 ,评教失真现象不可避免。这种失真可能会引起教师强烈的不满。如果高校把学生评教仅仅作为区分教师“ ” 良 “ 中 ” 差 “优、“、“、“等级的手段 ,甚至把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衡量教师教学优劣的唯一标准 ,并以此作为对教师进行人事管理的唯一依据 ,那显然是不正确的。笔者认为 ,学生评教虽然可作为对教师进行人事管理的依据 ,但不能作为唯一依据。学生评教必须与其他评教如专家评教、同事评教等相结合 ,共同作为教师人事管理的依据。另外在处理中应以发展为导向 ,通过表彰优秀教师来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鼓励其他教师向高目标、高要求方向努力。通过警示一小部分学生评教结果不佳的教师 ,如减少甚至取消物质奖励 ,严格考核其晋升条件等 ,使他们关注教学 ,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奖励和警示时 ,应始终注意以发展为导向 ,扩大正向作用面 ,减少负向作用面 ,使更多的教师具有高涨的教学热情。(2)改善教学管理。学生评教结果来自教学的第一 线 ,对其合理利用 ,有利于改进教学管理工作。将学生评教结果用于改进教学管理 ,要做到两点 :第一 ,促进教材、课程建设及资源保障。在学生评教表中 ,常常设计了有关教材、课程及教学资源的指标 ,这些指标不仅反映学生对这些方面的要求 ,同样反映出教材和课程是否合理、教学资源是否充足等问题。根据学生对这些方面的意见 ,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 ,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课程体系的合理、教材的先进以及教学资源和设备的充足等。第二 ,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学生评教结果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注重通过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分析 ,找出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协调教学管理工作。例如 ,通过分析学生评教各项目全校的平均分 ,了解学校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哪些方面力度还不够 ,推广成功经验 ,弥补不足之处。

笔者认为 ,在处理学生评教结果时 ,应注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与他们的专业发展。具体应做到 :不能通过一次或少数几次评估就认定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应注重动态监控 ,既关注教师原有的教学水平,又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渗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强调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承认教师的辛勤劳动 ,相信广大教师具有改进工作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关注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发展 ,不仅应告知教师所得的总分 ,还应告知各项指标的具体得分 ,明确他们的优势或成绩 ,指出他们的劣势或问题 ,从而为他们的教学改进和专业发展指明方向;注重根据学生评教的结果 ,为教师改进教学和专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机会 ,创设理想的支持性条件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如教学培训、老教师指导、教学研究等 ,同时帮助教师挖掘自身潜力 ,通过主客观的共同努力 ,提高教学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 [1] 唐英.高校学生评教探索 [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 版 , 2003(10): 13662.[3] 雷敏.论提高高校学生评教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 J ].高教探 索 , 2005(1): 5030.[5] 刘杭玲.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及保障措施研究 [ J ].江苏 高教 , 2002(6): 85-88.

篇2: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实现评教有效性的研究

学生网络评教系统实现

安徽省宿州第二中学 万亚东

一、背景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一切均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对教师的评价却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实际上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丰富,终身的学习使得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教师也应该着眼于未来,不能因为年青,资历低,或当前的教育教学水平不高就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得过且过。

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呢?除了平常的钻研业务、常规教学、网络学习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你的`教育教学对象――学生的评价。学生对你及你这门课程的评价对教师本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且比重应该高过其他学习,进修等途径。而且教师是十分在意他现在所教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一旦发现问题,能立即改正。因此,学生全方位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对教师的成长乃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都会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但学生评教在未推出网络评教前,往往使用教师评价表或教师调查问卷方式,更有甚者,有些学校选取每班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或者班长、班委等一小部分同学代替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这时往往得到的教师评价信息不是很准确,不是很真实。但如果是所有同学都参加评教,一则数据量大,二则学生怕老师知道评价结果对其不利,往往违心评价。

二、学生网络评教的意义

1.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全部进行匿名评价,虽然也是通过学号进入系统,但被评价的教师并不知道是哪位学生进行了评价,进行了如何评价。系统实现了匿名操作。

2.学校教务管理人员可以查看每位老师的评价结果,并随时上报给主管科室领导,但无权进行更改。系统保证了公平、公正性。

3.教师自行上网查看自己的评价结果,分析自己在哪方面存在缺陷并努力改进。即使评价结果很差,别的教师也无法进行查看。系统保证了私密性。

4.学生留言,学生不但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评价,还可以把一些平常想说但不敢说的话留言给教师,更好地与教师沟通,使得教师不但在教育教育评价方面得到提升,而且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系统实现了交互性。

5.由于是网络评教,大量复杂的工作都交由计算机来处理,省时省力,使教育教学管理更有效率。系统可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最直接有力的参考。

三、研究与实践过程

学生网络评课系统是应我校教务部门要求编写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我校已经作了十几学年,从中发现大量的问题,使得很多教师直接从中受益。由于我校在校生近五千名,原来用手工评价表,并且从各班抽调大量同学作最后的统计,往往要一个星期才能把数据统计上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经常统计出错误。因此教务部门咨询是否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实现学生网络化评课系统。

教务部门给了我几个实体目标,经过了从具体到抽象,将无关的信息过滤,得到以下实体概念设计图:

其中关键源码为:

登录:

if (int.Parse(dt[0][“flag”].ToString) == 1)

{

Label1.Text = “你已经进行了评教,无法再参与,请与老师联系进行重新评价。谢谢!”;

dt.Dispose();

return;

}

Session[“stuNo”]=tbName.Text;

Response.Redirect(“Step2.aspx”);

Excel导入数据库:

if (!(File.Exists(Server.MapPath(“――/userFiles/”) + “1.csv”)))

{

if (!(File.Exists(Server.MapPath(“――/userFiles/”) + “2.csv”)))

{ lblResult.Text = “1或2.csv不存在!”; return; }

}

StreamReader reader1 = new StreamReader(Server.MapPath(“――/userFiles/”) + “1.csv”, Encoding.GetEncoding(“gb2312”));

StreamReader reader2 = new StreamReader(Server.MapPath(“――/userFiles/”) + “2.csv”, Encoding.GetEncoding(“gb2312”));

string st1 = “”;

string st2 = “”;

st1 = reader1.ReadLine();

st2 = reader2.ReadLine();

st1 = reader1.ReadLine();

st2 = reader2.ReadLine();

lblResult.Text = “请等待……”;

while (st1 != null)

{

string[] a1 = st1.Split(´,´);

string[] a2 = st2.Split(´,´);

for (int i = 1; i

if (a1[i] != null)

if (a1[i].Trim() != “”)

{

tblClass_Sub_TechTableAdapter ad = new tblClass_Sub_TechTableAdapter();

ad.Insert(a1[0], a2[i], a1[i]);

ad.Dispose();

}

st1 = reader1.ReadLine();

st2 = reader2.ReadLine();

}

lblResult.Text = “已导入完毕”;

//if (System.IO.File.Exists(Server.MapPath(“――/userFiles/”) + “te.csv”))

// File.Delete(Server.MapPath(“――/userFiles/”) + “te.csv”);

reader1.Dispose();

reader2.Dispose();

四、成果主要内容

本项目共分为三大模块:

1.学生评教模块:学生通过自己的学号及密码登录系统,对自己所带课程的对应老师分别进行评价,其中每位教师的评价项目共分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特色五大项共20个子项,每个子项目评价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学生评价后则不能再次评价,除了管理员重新更改该学生的评价状态。

2.教师查看评价模块:教师通过自己的工号及密码登录教师评价模块,可以查看自己所带课程的学生整体评价,每个班级的学生评价,每个项目的得分及学生对所带课程的留言。但学生评价对教师来说是匿名的。

3.管理员模块:管理员通过自己用户名密码对登录管理员模块,此模块实现导入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信息及课程与班级与教师一一对应关系。设计时都是用EXCEL表格进行导入。这样最大化简化使用者的技术方面障碍。

五、实践效果

篇3: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实现评教有效性的研究

近年来, 随着学生评教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 各高校对学生评教结果的运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起初, 学生评教结果仅反馈给教师, 用作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 现在学生评教结果被广泛地运用到学生选课参考、评奖评优、教师教学业绩认定、教师职称晋升、津贴发放等活动和程序之中。随着学生评教结果的广泛运用, 尤其是将学生评教结果运用于直接与教师的晋升、津贴高低挂钩等人事决策中, 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评教结果表现出过去未曾有过的重视和关心, 学生评教成为高校校园内教师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高校教师对学生评教是否必要并无疑问, 但对学生评教结果是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学, 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存有置疑, 同时对高校广泛运用学生评教结果可能带来的后果表示担心和忧虑。为此, 研究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有助于理解学生评教结果发生偏离的原因, 指导学评教工作的开展, 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评教结果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借助于问卷调查, 探讨影响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因素等。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某高校学生, 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 有少量大三学生。调查专业涉及全校理工科和财经大类的全部专业。调查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个阶段。问卷调查在先, 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就有关问题再进行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内容都是围绕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和评教工作合理性而设计。问卷调查面向全校137个班共发放问卷719份, 回收638份, 回收率88.73%;访谈调查分三个组, 每次随机访谈1~3名学生, 访谈时间30~50分钟, 共访谈了50名学生。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问卷调查

1. 师生对待学评教态度的调查。

我们设立了三个问题分别是, “我认为教师不会因为学生打分而“迎合”学生, 我在评价时仔细阅读评价指标和我在填写问卷时不参考其他同学的答案”。统计发现在评教中, 学生扮演着评价者的角色, 教师扮演着被评者的角色。师生对待学评教态度对于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有很大影响。有64.86%的学生认为教师不会因为学生打分而“迎合”学生;有80.33%的学生认为在评价时仔细阅读评价指标, 也有6.81%的学生认为在评价时不仔细阅读评价指标;有87.40%的学生认为是独立填写问卷, 也有5.91%的学生认为填写问卷时参考了其他同学的答案。

2. 学生误差心理的调查统计。

评价属于价值判断, 是一种认识过程。学生在评教的过程中因受到心理活动的制约, 会形成认识误差, 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表1可以看出, 有51.29%的学生认为对印象不好的教师评分不会很高;有18.38%的学生担心评分会影响到教师的利益, 不敢反映教师的不足;有12.93%的学生担心给教师低分会遭到教师的报复。

3. 师生关系影响的调查统计。

人性的弱点决定了师生关系处理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从表2可以看出, 有12.41%的学生认为对批评过自己的老师评分不会很高;有35.26%的学生认为与教师的关系好, 给教师的评分就高;有12.78%的学生承认对要求严格的教师评分较低。

4. 课程特征影响的调查统计。

课程的重要程度及难易程度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 我们发现有17.65%的学生认为教师所授课程越重要, 给教师评分越高。有11.89%的学生认为教师所授课程越容易, 给教师评分越高。

5. 学评教指标的调查统计。

学评教指标设计是否容易理解、科学合理, 关系到学生能否据此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我们在问卷中提及两个问题分别是“我对每项指标都能很好的理解和我认为评教指标能评价出教师的真实水平”, 统计发现有59.28%的学生认为对每项指标都能很好地理解;有31.51%的学生认为评教指标能评价出教师的真实水平。针对问卷调查中有33.07%的学生认为评教指标评价不出教师的真实水平这一问题, 在随后的学生访谈中, 我们让学生仔细阅读评价指标后,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能对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作出判断和评价, 有的学生强调是在学生认真评教的前提下。

6. 学评教结果反馈的调查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 有53.97%的学生认为评教结果要公开张榜;有29.11%的学生赞同按学生评教结果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排名。在被访谈的学生中, 多数希望了解学评教结果, 并认为评教后向学生公布结果, 学生会更加认真对待学评教, 但也担心老师会遭到学生报复或误导学生评教;多数赞同向学生公布学评教排名靠前的教师名单。

7. 学生给教师打满分的调查统计。

我们给学生设立了给教师打满分的五个理由:1、确实是教师非常优秀, 2、学生缺乏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判断能力, 3、学生对评价指标不理解, 4、学生事前受到了暗示, 5、学生不认真。调查统计发现, 对于学生给教师打满分的五个理由中, 有35.65%的学生认为是教师非常优秀, 有20.68%的学生认为是学生缺乏判断能力, 有19.93%的学生认为是学生不认真。在被访谈的学生中, 绝大多数认为学评教得满分几乎是不可能, 即使有也是个别教师。

8. 学评教结果运用的调查统计。

学生对学评教结果运用的了解是零散、模糊的。学生认同度高的学评教结果运用分别是:教学考核 (28.89%) 、改进教学 (24.72%) 。在随后的学生访谈中, 当被问及是关心学评教结果还是学评教结果的运用时, 学生更关心学评教结果的运用。

三、滥用学生评教结果的后果

如上所述, 在学生评教中诸多因素会导致评教结果产生偏差, 影响到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在对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因素还未充分认识、对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还未得到教师普遍认同的前提下, 将学生评教结果泛化和重度运用, 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

1.无意中肯定了那些为评分而“迎合”学生的教师, 打击和挫伤了实际被学生低评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导致教师对学生评教工作不满意、不信任、甚至产生反感。

2.出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 教师为评分而“迎合”学生可能会形成一种风气, 引发学生群体发生更加严重的误差心理, 其结果是教师平均得分一年比一年高, 最高得分逼近满分, 大部分教师评教得分差异仅仅是个位数和小数位数的差异, 教师难以从学生评教结果中获得准确而有价值的反馈的信息作为其改进教学的依据。

3.教师为评分而“迎合”学生可能会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许多应该严格的方面却不严格, 等等, 既不利于教师的发展, 也不利于学生的提高。

四、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建议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 我们亲历了我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 深感提高教育质量是我省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而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决定因素, 要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必须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学生评教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学工作的主导是教师, 其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要求和内在的积极性, 主要不是靠外在的各种压力和其他因素。学生评教必然给教师带来压力, 压力大小与校方对评教结果的参考与使用有很大关系。学生评教能否达到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目的, 关键是学生评教给教师造成的压力能否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要求。鉴于上述认识, 对我省高校学生评教提出以下建议和具体措施:

1. 客观看待学生评教结果。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客观看待学生评教结果, 有限度运用学生评教结果。对学生评教结果运用的一些研究表明, 学生评教结果运用的合理与否, 关系到能否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评价的积极性, 使学生评教结果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学生评教结果使用不合理, 不仅不能增强教师对评教的参与意识, 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极大反感;不仅不能调动和保护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反而会打击和挫伤他们尝试教改的信心和兴趣。因此, 在运用学生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认定、职称晋升、评优等工作的依据时不可绝对化, 应引入其他方面的参考因素, 权重比例要适当。

2. 深入开展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研究。

高校要对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明确哪些因素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 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去控制那些干扰或有碍于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的各种因素, 充分提高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 即使不能完全控制, 也可以在思想上起到防范的作用, 以不断提高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

3. 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参与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标体系的科学化程度。因此, 建立适合学校、专业及学生特点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是学生参与评教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参与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应充分反映课程教学质量形成的内在规律, 应具有全面性、代表性、定量性、形成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每项指标的内容应具体确切, 区分度比较高, 便于学生把握, 评价时不会有太大偏差, 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真实和有效。

参考文献

[1]孙超.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的政策、特点及启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8) :38-40.

[2]Ballantyne, Roy, Brothhwick, et a1.Beyond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Academic Staff Develop-ment Needs m.Assessment&Evaluafion in High Education, 2000, 25 (32) .

[3]贺武华, 彭保荣.高校“学评教”制度及教师教学业务发展评议——基于某校H老师的个案经历[J].高教探索, 2009, (4) :74-79.

[4]闰志明, 张光旭, 张立新.影响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0, (10) :4—547.

篇4:高校学生评教的偏差与矫正

关键词: 学生评教 矫正措施 师生关系

一、理想师生关系下的学生评教

师生关系自古以来便是一个热点话题。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师生关系认为师尊生卑,强调教师的尊贵和学生的低微。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这种观点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认为教学活动只是单纯的讲授过程。除此之外,师生之间还存在伦理关系,即教师与学生各自要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伦理义务。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师生双方平等的关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师生双方在教学上互相促进,在心理上相互沟通和理解,在人格上平等、互相尊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调节。教师愿不愿意做出这样的调节,是由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状态和伦理关系状态决定的。如果双方进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相互理解和沟通,则教师更愿意以学生学习效果作为调节教学行为的根据。

学生评教给予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状况的权力,其宗旨在于通过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师进行改进,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意欲达到这一目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在平等师生关系下,学生对教师提出客观公正的建议,教师亦听取,因此评价是促使教师改进的有效手段。无论评教结果对双方产生何种影响,他们都能够摒弃其余观念,认真、真实、翔实地反映情况。高校之所以采纳学生评教的结果正是基于对学生评教动机及其结果真实性的信任。

二、非理想师生关系下学生评教的偏差

师生双方关系无法达到平等、和谐的状态,则双方在学生评教中出现背离评教初始目的的偏差,有以下三种情况。

1.双方各自孤立导致怠慢现象

如果教师不认为学生的评价有利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而学生也不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建议是必要的,且教学管理制度规定评教结果与师生利益没有严重的利害关系,那么师生关系就会陷入孤立的状态,双方怠慢评教。部分学生认识不到自己是评教的受益者,认为评教可有可无。而且目前学生是否认真评教并没有严格的指标衡量,整个评教体系中缺乏元评价,评价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会出现一部分学生随便打分的情况。教师若认为学生根本没资格、没能力对自己进行评价,所评结果没有任何意义,而评教结果如果与教师本身的利益关系不密切的话,教师亦会对评教结果置之不理,评教的反馈调节功能就会失效。

2.教师权威导致学生迎合现象

在某些评价方式(如非匿名评教、当面提议等)下,教师有权力可以左右学生的部分利益,甚至推测、知晓某些负面评价是谁做出的。如果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就会发生滥用职权、刁难学生的现象,对学生采取报复行为。因此,学生一般会选择迎合教师,即便对教师的教学有意见和建议,也会在评价过程中刻意隐瞒。

3.学生权威导致教师迎合现象

如果学生的地位过高,就会造成学生权力失控。目前高校开展评教活动,其奖惩作用过于明显,教师的任免、职称、奖金等直接利益均与学生评教直接挂钩,而教学管理部门在做出奖惩决定之前并不对评教结果是否真实合理做出充分的调查和论证,这样做难免过于武断。更有一部分教师由于上课要求严格、纪律性强而被学生所记恨,得不到良好的评价而利益受损,着实冤枉。

三、对学生评教偏差的矫正

1.增强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师生之间是一种主体间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关系,不存在谁比谁更有权威。因此,教师应摒弃职业优势心理,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接受学生所提的意见和建议,相互理解、相互接纳,使师生真正成为共同追求进步与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2.提高学生权利和责任意识

提高学生参与评教的权利意识,使其认识到评教结果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引导学生审慎使用手中的评教权。当学生意识到评教权是教育过程中自己的一项重要权利,自己对于教学事务负有参与管理的责任时,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就会增强。另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评教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帮助教师改进的有效措施,学生评教机制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自己。

3.强化学生评教的优化功能

目前高校管理者将学生评教的功能局限为一种对教师进行奖惩的手段,偏离其改进教师教学活动的目的。由于评价者认识水平和评价能力所限、评价指标体系不尽科学、评价中各种背景因素的影响等,导致评教结果存在种种局限性,因此不能只看到评价的管理功效,忽视诊断、导向和优化功能的发挥。应充分挖掘学生评教的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评教变成教师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4.建立师生对话交流制度

应建立平等的、安全的、长期的、稳定的师生对话交流机制。在学期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期望等,学生也要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冤枉,针对教师所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双方观点的基础上共同商定每门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在学期中,应多次开展阶段性对话交流,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教学改进意见并及时调整,避免学生的意见左右自己。通过对话交流,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促进学生评教正常化。

参考文献:

[1]邓玲,刘浩源,肖芬.试析对话型师生关系视角下的高校学生评教[J].中国农业教育,2008,06:7-9.

[2]王芳亮,道靖.学评教机制下师生关系的异化及矫正——基于博弈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2,03:63-65.

篇5:对于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思考

对于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评教是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自我监控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为更有效地实现学生评教的价值,针对当前学生评教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确立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建立科学的评教指标和多方认同的管理机制,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作 者:高燕妮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103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 “”(23) 分类号:G47 关键词:高校   学生评教   评教工作  

篇6:高校学生评教工作分析论文

关键词 高校生评教 利和弊 问题研究 对策

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教育越发成为国家关心的头等大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机制,如何构建一个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已成为高校管理最为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生评教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评教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自主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自己、他人和学校的责任感。同时,架起了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桥梁。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反思学习,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相长。

二、学生评教有利于教学质量监控的进一步加强

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学生评教,能够较全面、准确地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和教学效果情况,分析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学校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但是,在推行学生评教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高校评价的功利性目的越来越占上风的现象,评者、被评者应付和防卫心理严重,评价的手段被异化为目的。从高校学生评教的设计、实施、反馈环节看,学生评教多被视为形式化的行为,并未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研的目的。

(一)学生评教具有局限性。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表示在评教时很随意,不负责,不认真对待此事,且从未放在心上。评教时,随意填涂表格,真实性、可信度非常低。部分大学生则反映填写选择项目内容太多,自愿放弃或随意涂卡,很多学生的态度就是应付。我亲眼看到学生填写评教表格的情形,根本连填写的项目都不看,直接填写,从而反映出学生权利意识淡薄,不愿参与评教活动。整个评教过程中,学生仅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为应付而评教,未能反映真实情况。甚至学生连自己如何评教都不清楚。学生以对教师的好恶、亲疏关系作为评教的标准。有的大学生不是客观、理性地评价一个教师,而是从个人喜欢与否以及与教师关系的亲疏等方面去评价,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我看到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或者是平时要求不严格的老师全都勾上A,而对那些不喜欢的老师或是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条目看都不看的就都打了C。这样看来生部分评教的结果的信度是值得怀疑的。

(二)学生评教对教师有负面影响。首先,学生评教扭曲了师生关系,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学校实行学生评教后,学生也开始对教师有了控制权,甚至有些时候学生比教师的地位还要高。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有些学生听不进教师的批评和规劝,对教师的惩戒怀恨在心,所以,往往是教师越是对学生负责越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就越是得不到高分。这就促使一些教师放弃了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按照学生的要求讲课和管理课堂,以追求学生的最高满意度。这种行动撼动了教师的尊严以及开展教育活动所必需的权威。

其次,削弱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损害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当今这个社会竞争尤为激烈的社会,部分教师为了求生存,为了得高分,在评教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旦要将评教的结果用于教师考核,就会出现教师为了满意度而一味的迎合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不良行为,甚至采用各种方法讨好学生的现象,使学生评教“变味”。

(三)设计的问卷缺乏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我们学校的生评教工作都是通过网络平台经行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学生用)的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要求学生从A、B、C、D、E五个选项中选择最吻合的一项。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评教工作,促进这项工作的实施能够达到它本来希望达到的目标呢?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学生评教的认识。要从管理者、老师和学生三个层次提高学生评教的认识。要做好评教前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评教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学生有意识主动地克服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学生懂得对教师课程教学客观、有效的评价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义务。同时形成教师主动接受学生评教的心理机制,加强师生对教学工作的交流,使教师主动参与评教工作。营造良好和谐的评教氛围,提高广大师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

(二)设计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是评教工作的关键。只有制订科学的指标,才能正确诊断和评价课程教学质量。设计评教指标可听取学生的建议,设计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感知的指标,在能力范围内能做出客观评价的指标,要尽量通俗、具体,不能抽象、太过理论性。例如教师的教学是否体现学科前沿性的知识,恐怕学生无从回答。设计指标可听取老师的建议,这样能让被评价者心中有数,主动配合评教,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

(三)把学生评教的结果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学生评教的统计结果通常是横向分析的,能清楚地看出一个教师在所带不同班级的排名,差距一目了然。但横向分析的背后掩盖了教师自我成长的速度和成长轨迹,看不到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式改进、与学生互动等方面的变化。为此,应将不同学年、不同学期、不同年级学生对同一教师的评价结果再作纵向分析,揭示教师的努力程度、改进措施的成功与否,有利于缩短年轻教师成长的步伐,减少盲目性;有助于中年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

篇7:高校学生评教座谈会总结

任课教师:***** 时间:

2014.11.1日 地点:计算机中心实验室

学生代表:2012级资源、工管等专业学生。

方式:选派学生代表座谈,并让学生填写《学生评教表》 主要内容:

为听取和了解学生对本人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执行我校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在实验课休息期间,我将事先设计好《学生评教表》,交由四个班级的学委,随机发给他们所在班级的同学进行填写。现把学生反应的几个主要方面总结如下:

1.教学方法、手段方面

大多数同学认为我在教学中是认真负责的,对我的教学态度持肯定态度。但是部分学生反应,我的语速有点快,学生没有反应的时间;还有部分学生建议应多举实例,来加深理解。

2.教学环境方面

大多学生认为大班上课,人多,上课效果较差。至于实验环境,部分学生认为,电脑容易出现死机,可能是由于电脑老化的原因。

3.学习方法与如何自学方面

大部分学生认为《VFP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且需要多上机练习,不容易入门。因此好多学生建议,多增加实践,有的甚至提出全部在实验室进行教学。虽然多数同学认为该门课程较难,但学习兴趣较浓,表现出后课后认真学习的态度。

4.其他方面

大部分学生在其他方面没有提出很好的建议或意见。只有个别同学认为一天上四节VFP课程,有点无法消化吸收。

学生在教学方法、手段还有教学态度方面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特别是一些同学提出:上课语速有点快,特别是程序设计那部分内容,重点不够突出,例题讲解不够广泛,我会认真的进行总结并改进,以此更好的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总结人:***

篇8: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研究与实践

一、网上评教的优越性

1、提高了评教的效率

相较传统的评教方式, 网上评教更为快捷有效。网上评教在评价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上带来极大的便利, 它可以直接收集学生评教结果到数据库, 并自动完成对评教结果统计处理, 及时对评教结果进行分析, 克服了传统纸质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的局限性, 减轻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另外, 网上评教突破了时空和人员的限制, 学生评教的时间地点不必固定, 只需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 这样可以有更多的学生参与, 大幅度拓宽了学生评教的参与面, 有较大的弹性和自由。

2、突显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性

学生网上评教工作机制, 突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因而学生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最有发言权。网上评教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基本反映, 体现了学校管理者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和促进师生沟通的愿望, 使学生的权利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性以及“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通过积极、和谐的教学互动, 可达到学生民主意愿的表达、师生和谐及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

3、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网上评教不仅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 更是改进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网上评教活动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激励的作用, 增强教师的责任心,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使教师在无形的压力下自觉地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努力更新教学内容,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注重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在“教”与“学”之间形成畅通反馈渠道

学生评教是反映教师教学情况好坏的一种有效方式, 学生评教就是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了畅通反馈渠道。学生评教结果能够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迅速的反映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及时变更和调整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更好地促进教学。这种快速的反馈和调整, 形成一种“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二、网上评教当前的现状

1、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作为网上评教主体的学生, 打分的随意性较大, 评价结果往往存在偏差。学生对于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没有足够的认知, 只能根据自己对老师的局部印象进行评价;有的学生在评教时并未经过思考, 只是为了应付了事, 一个学期众多课程只用几分钟就评完;对于一些与学生们比较亲近的老师即便上课质量并不佳也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而一些课上得很好, 但是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的教师评价却较低, 学生并不能够全面客观的评价。

2、教师对评教结果不重视

学校对学生评教结果一般采取保密的方式, 只通知教师本人, 且学生评教结果多以分数、名次等形式体现的, 不管评教结果如何对自己的教学并不受影响, 导致部分教师对评教结果不够重视。对于在学生评教中暴露出来的各方面问题, 并不能够从自身找原因, 而是认为评教结果不能客观反映教学本身的实际情况, 总是在学生身上找原因, 并未在教学行为上进行分析, 对教学进行改进。

3、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 对评教结果处理不够妥当

从网上评教工作安排来看, 主要存在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评价方法过于单一, 不同的课程共用统一模式, 存在一表评多课的现象, 并未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特点比较粗化。并且对网上评教结果的处理也欠妥, 往往处理手段简单化, 对考核结果没做相应的判断、核查及反馈, 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没有得到关注, 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并未及时解决, 从而导致学生对评教兴趣不大。

三、网上评教工作的策略

1、加强对学生网上评教活动的宣传力度

要加强对网上评教活动的宣传, 培养学生参与评教的兴趣, 使学生充分认识评教的意义。在评教之前, 组织学生学习评价标准, 为学生详细讲解指标内涵, 让学生清楚评价的要求及细则。同时还要端正学生评教态度, 使他们有意识地去克服一些主观因素的干扰, 摒弃个人偏见, 实事求是、公正无私地对教师做出评价, 充分认识到评教工作是与教师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和沟通,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学生要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对待评教活动, 让学生珍惜这份权利, 履行好这项义务。

2、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考虑教师、学生、课程内容等因素, 如有的课程偏理论有的课程偏实践, 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课程的特点制定指标体系, 力争每项指标能够体现本课程或是这一类课程的特点, 尽量做到指标有一定的针对性, 做到科学、全面。广泛征集师生的意见, 让教师、学生全程参与到共同制定指标体系, 让教师觉得测评表有价值、具有可测性, 也让学生觉得测评表易于理解, 他们能做到真实反映教师教学真相。

3、科学处理, 合理使用评教结果

网上评教为收集评教结果带来便利, 但评教结果如不被认真看待, 便使评教流于形式。不重视评教结果不利于教师对于教学的改进, 过分强调评教结果, 对评价靠后的教师的处理方式不当, 也会带来不良后果。在利用学生测评分数做出决策时, 应该通过对教学单位、教师以及学生等多个层面做到有效反馈正确合理地处理评教结果, 把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自评、同行评价、督导评价、领导评价相结合, 从而达到评教工作能全面、客观地改进教师教学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高校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评教

高校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学生评教的意义, 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和教师中了解他们对评教的看法, 听取他们的建议, 积极寻找科学、民主、合理、公正的对策, 切实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增强师生的责任感, 激发师生工作与学习的热情, 使评教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达到评教的最终目的, 促进教学水平。

5、奖励并举行公开观摩课

评教结束后, 对学生评教成绩较好的优秀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以激励广大教师, 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于此同时, 优秀教师要举行公开观摩课, 通过交流切磋, 带动教师共同进步, 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学生网上评教在为学校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在今后的实践中, 不断改善评教的实施办法, 使学生评教工作更合理有效地进行, 达到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众多高校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学生评教, 本文主要阐明了网上评教的优越性, 分析其现状, 并提出以后网上评教工作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高校,网上评教,优越性,现状,策略

参考文献

[1]何红.学生网上在线评教的探索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 2005, (18) .

[2]谢谷萍.高校学生网上评教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3]付丽云.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2) .

[4]蒋红玲.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思考与探析[J].科教文汇, 2009, (25) .

篇9: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0-0066-04

在我国,有关高校学生评教的研究是随着高校学生评教实践的开展而不断深入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随着高等教育质量日益受到学校、学生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高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之一的学生评教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使用厦门大学知识资源港登录中国知网,在跨库初级检索项中输入“学生评教”进行篇名精确检索发现:在20世纪最后一个10年(1990—1999年)共检索到相关研究文献27篇,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2000—2009年)共检索到相关研究文献551篇。尽管时间段相同,但后一个10年比前一个10年相同主题的论文数量增长超过20倍。笔者对2000年以来与“学生评教”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发现共有698篇文章,其中与“高校学生评教”相关的共209篇,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见表1)。

表1 2000—2011年“高校学生评教”相关文献的发表年代和数量

分析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对学生评教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学生评教合理性的研究

學生评教的合理性与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学生评教的合理性与否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且各自都从不同的视角对自己所持的观点进行论证。

持“学生评价教师教学不合理”观点的学者认为:不能把育人哲学等同于市场哲学,也不能用经济规律取代教育规律。倘若教师工作业绩如何由学生的评判一锤定音,教师的无奈选择就可能是顺从、迎合学生的趣味,而不是也无法去教育、引导学生[1]。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引起部分学者的共鸣,部分学者在此基础上从另一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学生评教的不合理。黄秀海运用“囚徒窘境”博弈模型对“学评教”机制下的教师行为及师生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教师的理性行为是妥协、迎合学生,教师之间及师生之间极易达成合作博弈[2]。杨秀芹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着重探讨现行的学生评教制度引致的学生道德风险以及教师相应的行为逻辑与选择,反思了现行学生评教制度的缺陷[3]。从部分学者所持的观点来看,他们对学生评教合理性的质疑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评教能力的不信任,他们强调教学是一门高深的学术,而学生难以对其进行评判,学生评教只会导致这一高深学术标准的降低;除此之外,他们还对现行学生评教制度的设计不满意,他们指出学生评教制度对于前提条件的依赖性比较强,而在前提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任何细小行为都可以改变学生评教制度的初衷。

与之相反,持“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是合理的”观点的学者认为:学生评教所反映的并非是颓废的市场消费观念,而恰恰是市场经济对民主、平等、主体性和独立人格的追求,学生评教大体上是成功的,它不仅促成了师生关系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还凸显了学生的权利理念[4]。不仅如此,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具有较好的客观性,能够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它可以成为评价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方法[5]。有研究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对学生评教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予以肯定[6]。另外,学生评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师站在学生立场上审视课堂教学和学习,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教学改进[7]。由此可以看出,持以上观点的学者对高校学生的评教能力是充分认可的,他们强调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和教师教学过程的亲历者,是反映教师教学情况的镜子,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与周围同学经常交流各自的想法和感受,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教育者需要倾听来自他们的声音;同时,他们也承认学生评教要想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必须克服一定条件的影响,但这些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通过对关涉学生评教合理与否两种不同观点的阐述和分析,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即“学生评教是合理的”,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了笔者对学生评教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同。在笔者看来,高校学生在经历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洗礼后,不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经趋于成熟,他们有表达自己诉求的权利与能力,况且,他们作为受教育者,对教师的教学全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他们能比较真实、客观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也需要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同时,学生评教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自评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和专家评议制度的缺陷,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不尽完善,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其合理性的理由,只要我们科学设计和规范实施,学生评教就能发挥其预期的作用。

二、关于学生评教影响因素的研究

随着对学生评教的持续关注,伴随着对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质疑,研究者对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和分析,归纳起来主要可以从两个侧面对相关研究进行阐述。

(一)对直接影响学生评教分数的因素展开研究

在笔者看来,这一块是从相对微观的角度探讨在学生评教打分的那一刻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和评判的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影响学生评教分数的主要因素除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课堂教学表达能力、教师教学方式选择运用、批阅作业及答疑等几个方面以外,学生年级、课程性质等对学生评教也有一定影响[8]。归纳起来可以将其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学生特征、课程特征、班级规模特征和教师特征等几个方面的背景特征对学生评价的影响;一类是被定义为“教员的表达对学生评估学院及大学教学的压倒性影响”的福克斯教授效应的影响[9]。调查发现:学生的年级差异和文理科差异对评教的影响不显著,但影响评教系统的规范性,而影响学生评教的其他四个因素对评教影响显著,具体表现为:学生评价必修课教师更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而评价选修课教师则侧重于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评价专业课教师较公共课教师更认真;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评教的结果;评教的时间安排、评价标准体系等对学生评教有较大的影响[10]。调查还发现,教师学历、教师职称与学生评教分数的相关性显著,但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即并非高学历和高职称者就能得到较好的教学评价;课程类别和课程性质对学生评教分数的交互作用显著,即不同类别课程的评教分数受到课程性质的调节[11]。这提醒我们,在对学生评教分数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要慎重,不能直接将两门不同课程的学生评教分数直接进行比较、排名,因为不同性质或类别的课程的评教分数的基线不同,换言之,即使要将学生评教结果进行比较、排名,必须要在相同性质或相同类别的课程内部之间进行,或将不同性质或不同类别的课程得分分数进行科学处理后再进行比较、排名。

(二)对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进行研究

在笔者看来,这一块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探讨在整个学生评教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影响学生评教活动效果的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第一块的内容,但侧重点却放在更为宏观的方面,对第一块内容只是一带而过。从对影响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方面考量,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标准和技术;二是在学生评教过程中,影响学生评教行为的因素[12]。当然,这只是一个视角,还很不全面。其实,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很多,诸如评价活动的设计、实施、结果的分析与使用等环节,评价的标准、参评学生的特征、教师特征、课程特点、评价时机与方式、评价技术、结果处理与使用方法等,而从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重要性程度、评价组织者可以控制、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等三个方面来看:评价标准的有效性、评教方法的综合性、评价结果的整理、反馈与结果使用的合理性是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关键指标[13]。概括而言,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14]。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必须牢牢抓住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在学生评教前,科学预测影响学生评教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预案,尽量降低消极因素在学生评教过程中出现的机会;在学生评教中,通过合理控制可控的影响因素来避免学生评教流于形式;在学生评教后,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学生评教结果作出尽可能客观的解释,使每个被评教师都得到公正的评价。

总而言之,在对学生评教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实验的论证,影响因素在高校学生评教活动的过程中是必定存在的,且其呈现的方式比较复杂,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更好地把握高校学生評教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帮助。这充分提醒我们,在高校学生评教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那些影响学生评教分数和学生评教效果的因素,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评教的有效性。

三、关于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路径的研究

学生评教有效性问题的实质,集中体现在如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增进和提高其效果,即学生评教如何操作才能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发展,这是学生评教的最终落脚点。围绕该问题,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切入点展开了研究。

首先,在引入借鉴方面,积极介绍、吸收国外的先进做法。欧美国家高校学生评教活动的开展要比我们早很多年,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分析他们的做法并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可以使我国高校的学生评教活动避免走很多的弯路。比如,通过对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教学评估系统的评介,可以知道:美国高等教育学生评价课程教学的基本价值导向是课程教学的改善和提高,而非单纯地选优评估,其评估系统的内容设置随着教学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处于不断的动态调整之中,其评估问卷的内容丰富,涉及教学的全过程与所有参与者,其评估项目的内容表述具体、可观察,他们非常关注对评估效果的研究与评估[15]。同时,在对斯坦福大学学生评教的政策进行解读、分析之后,可以总结出建立分类的评教体系,增加评教方式的灵活性、可选性,构建多样化的评教指标体系,培育和谐的评估文化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活动的有力举措[16]。另外,澳大利亚的 CEQ 和日本 KUSFC 的 SFC-SFS机制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评教的实质不是“学生评价教师”,而是“学生评价教学”,同时,全国水平“学生评教”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指标的制定,而院校水平的“学生评教”则必须关注评教结果如何利用[17]。反观我国的学生评教实践,目前主要还停留在以管理为本位,学生评教量表的设计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有些问题超出学生评价的能力,评教结果也没有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在评教过程中的心理与情感因素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且对学生评教结果的使用也过于草率。同时,我国高校目前所实施的学生评教活动主要是院校水平的,且有待提高,全国水平的学生评教活动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对照欧美国家高校的教学评估模式,他们在评估目的、内容、形式上的典型做法与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在学理分析方面,深入探讨、梳理内在的本质规律。现有研究或从学生评教的逻辑起点、或从学生评教的制度构建、或从学生评教的组织实施,或综合多个方面对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活动展开论述。例如:宋波从学生评教的逻辑起点出发,指出教师的教学情况是学生评教的核心,高校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应遵循确立学生评教主导价值取向、构建科学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和优化学生评教技术路线的策略[18]。夏仕武指出,要从建立实施对话交流制度、宣传重在促进师生发展的评价理念、建立健全评价管理监督制度等三个方面摆脱“评教”与“评学”的博弈困境[19]。别敦荣指出,我国高校应从树立正确的学生评教观、构建科学的学生评教制度、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方面来改进我国高校的学生评教制度,完善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0]。马国建指出,我国高校学生评教需要从正确认识学生评教工作、建立科学的学生评教制度、正确处理学生评教的结果、关注学生评教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等几个方面加强建设,以提高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21]。雷敏指出,学生评教是教育评价的重大课题,提出要从完善学生评教理论、加强宣传与培训、科学设计评价量具、严格过程控制、对原始结果再分析、充分利用评价结果等方面来提高高校学生评教质量[22]。纵观已有研究的学理论述,尽管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同,但其关注的焦点基本集中在对合理的评教理论、科学的评教制度、严密的评教实施等方面的阐述上,其中评教理论问题是前提,评教制度问题是保障,评教实施问题是关键,这也呼应了学生评教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第三,在实证实践方面,认真反思、完善现有的学评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得以认可的理论才更具价值。通过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吴培群指出,利用学生评教资料建立各校以至全国的评价常模,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手段寻找相关因素以及作用模式,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是实现高校学生评教促进教学发展的应有之路[23]。王明宾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高校教师的现有认识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评教的积极作用和价值的发挥,学校在开展学生评教时,应重视学生评价教师课程与教学的项目选择和设计,力争获得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同,同时重视学生评教有关理论和做法的宣传工作,引导师生形成对学生评教的积极态度[24]。蔡敏从问卷和访谈调查中发现,高质量的高校学生评教:需要拓宽学生评教内容,突出现代大学的教学特点;开辟学生评教渠道,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研制学生评教工具,满足各类课程的评价需求;研究学生评教结果,充分实现评价信息的价值[25]。陈国良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严密组织评教过程、课程类型评价量表的个性化、评价指标的简单化、对评价结果要进行多项统计分析、评价结果的科学利用是应对学生评教局限性的具体办法和对策[26]。由此可以看

出,在实证实践方面寻求学生评教有效性的路径上,范围更加集中,关注点进一步聚焦在重视宣传、设计量表、评教形式、结果使用等具体的细节上,这提示我们,在完善学生评教活动的实践中,理论指导必不可少,细节问题也同样关键,在明确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我们要以具体细节为切入点,从而使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

如果说在完善学生评教活动的路径上,放眼欧美是为了开阔思路,学理论述是为了理清脉络,那么,实证实践就是最终的落脚点。通过对有关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路径研究的梳理,不仅可以了解欧美国家高校在学生评教方面所积累的经验,还从理论上明晰了改进学生评教活动的整体思路,尤为重要的是,现有实验实践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开展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通过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问题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尽管我国在该问题的研究上开展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研究视角来看,对该领域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相对较多,方法技术层面是研究的焦点;从研究成果来看,有些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如对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学生评教改进策略的研究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评教活动在全国高校的迅速普及,对高校学生评教的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学生评教有效性问题的某些基本理论研究相对缺乏,以院校研究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薄弱,而学生评教无论是有效性问题的影响因素还是进行改进策略的探寻,每一步都需要理论和实证的支撑,因此,关于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一是影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到底是如何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二是以单个的高等院校为案例,加强院校研究,构建切合高校校情的学生评教体系和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潘艺林.学生信奉什么教育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

[2]黄秀海.“学评教”机制下的师生合作博弈及其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3]杨秀芹.学生评教制度缔结的行动逻辑[J].教育科学,2009,(5).

[4]叶飞.学生评教:究竟信奉哪种教育哲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

[5]罗清旭.论学生评教的效力[J].辽宁教育研究,2000,(7).

[6]徐建邦,徐雪梅.学生评教工作公正性的数据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4,(12).

[7]赵德成.促进教师发展的学生评教[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8]李宇辉,陆海华.学生评教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5).

[9]王永林.学生评教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教育科学,2005,(1).

[10]周艳华,解鸿泉.影响高校学生评教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

[11]韩明等.教师与课程特征对高校学生评教分数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12]田海霞等.高校學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

[13]汪利.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高教,2007,(4).

[14]孙金文.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5).

[15]缪园.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学生评教的典型模式与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9).

[16]孙超.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的政策、特点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17]李歆,田张霞.国外学生评教的成功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9,(8).

[18]宋波等.大学生评教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19]夏仕武.“评教”与“评学”制度乏力的博弈论分析[J].教育科学,2010,(1).

[20]别敦荣,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21]马国建等.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22]雷敏.论提高高校学生评教质量的方法和策略[J].高教探索,2005,(1).

[23]吴培群,陈小红.大学生评教的统计分析及其改革途径探讨[J].高教探索,2010,(3).

[24]王明宾.关于高校教师对学生评教作用的认识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25]蔡敏,张丽.大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实现评教有效性的研究】相关文章:

高校学生评教研究论文04-16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08-12

高校学生评教的意义08-12

高校学生评教论文04-17

高校学生评教范文05-27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07-02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07-02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题目12-05

高校学生评教论文提纲11-15

高校学生评教工作流程12-05

上一篇:冬季防寒防冻措施下一篇:职业道德法律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