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培训计划

2024-08-21

小记者培训计划(共11篇)

篇1:小记者培训计划

篇一:小记者下学期培训计划 小记者下学期培训计划

为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敏锐的新闻触觉,及时捕捉、报道最新动态,宣传先进典型、身边事身边人等,为展示小记者们的才艺搭建舞台,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3月份:小记者纪律培训 4月份:小记者摄影培训 5月份:小记者新闻采访培训 6月份:小记者写作培训及评比

小记者纪律培训

一、活动目的:为了让小记者队伍更规范,为了以后活动更顺利地开展,对小记者提出纪律要求并进行分组和培训

二、活动内容:对小记者队伍进行纪律培训

三、活动地点:四楼会议室

四、活动过程:

1、第3周:对139名小记者按年级进行分组,确定各 年级所坐的位置,并确定年级组长和班组长。

2、第4周:规范小记者言行,并进行上下楼及站队 的训练。

小记者摄影培训

一、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摄影基本技巧,激发摄影兴趣,增强审美能力。

二、活动内容:

邀请报社获家长摄影人员对学生进行摄影知识讲座,参加摄影实践,进行摄影作品展览。

三、统筹安排,确定课程

4月份开始进行摄影培训(孩子自己对摄影有一定的兴趣。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

1、第一周学习基础摄影知识。选择摄影专家为同学们开设摄影专题讲座。如构图、光影、人物、风景等。要求学生在理论上基本掌握这些基础的摄影技巧。为摄影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2、第二周在理论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时间探索。首先对校园的环境进行拍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拍摄主题。

3、第三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评价。摄影完成后与学生一起对照片进行具体的分析,肯定优秀,指出不足,力求学生的摄影水平能得到提高。

4、每一次在亚教网上对学生的摄影作品进行展评,对好的作品在校报和晚报上投稿。

小记者新闻采访培训

一、活动目的:写作是作为一名合格小记者的基本功,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有质量地完成新闻稿件,在5月份进行小记者的写作培训。

二、活动地点:四楼会议室

三、活动过程:

第二周:了解新闻,知道新闻与写作的区别,如何写新闻,布 置学生发现身边的新闻,并完成作业。

第三周:了解采访,知道采访的步骤和准备.布置学生采访任务。

第四周:学生展示自己的新闻作品,和采访作品,教师进行指导与评价。(将学生好的作品在亚教网上展示,投稿到校报和沧州晚报。)

小记者写作培训

1、小记者站结合晚报社的主题征文或自定主题征文进行

稿件征集活动,并结合学生的投稿,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根据一学期的学期与活动,对小记者进行综合评价。

希望根据活动计划能够顺利地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小记者的各项能力,使小记者团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团体。篇二:小记者团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 小记者团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

一、基本情况:

小学高年级学生,按照《全国少工委中国记协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指定教材(共 2册)》大纲,对小记者进行系统的培训,了解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办报 及摄影的基本知识。

二、培训目标:

1、了解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办报及摄影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孩子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应付挫折的能力;

5、培养孩子策划、组织能力和责任感;

6、培养孩子对科学技术、社会调查的兴趣与能力。

三、具体措施:

课堂教学;社会调查;模拟“新闻发布会”;结合塘下的地区文化,组织小记者 社会实践活动;采访企业家、政府官员名人等;征文、摄影、小记者等比赛。课时计划

篇三:小主持人、小记者培训班方案 小主持人、小记者培训班方案

一、培训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让孩子勇于展示自己,学会主持、学会采访,学会dv拍摄,成为虚拟电视台的小主持、小记者!

二、培训特色与方向、在语言基础,普通话发音、口语表达、朗诵、主持艺术、写作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让您的孩子接受系统正规的普通话培训,拥有清晰的口齿和良好的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表达和与人交往的能力。2、学会报幕、主持、采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大量的练习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登上自信的舞台,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最好的自己,成为班级和社会的小能人。

3、为学员提供上电视实践机会和参加各种比赛的机会。

三、教学课程实践目标

1、让学员在为期五个星期(十次课程、每次一个半小时)的学习中,了解电视,通过普通话、趣味绕口令、讲故事等训练,更加自信,更善于表达自己;

2、我们将教同学们模拟主持、现场采访、dv拍摄、新闻稿写作等;

3、通过小品练习、辩论比赛、文学欣赏、流利的绕口令、生动的寓言、优美的诗歌,等,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到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应变力、创造力;

4、结合新颖的思维发散方法让您的孩子在语言游戏中得到思维的开发训练,拥有主持人应有的基本素质。

四、教师团队实力

1、学校特聘 老师为名誉校长,定期不定期聘请一批从事于省、市电视台(报刊)、艺术院校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主持人、编辑记者与青少年播音主持培训工作的优秀教师。将从理论和实践中更好的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教学风格清新活泼、教学内容多样实用,教育方法寓教于乐、新颖科学。

2、定期举办教学成果公开课,邀请家长参加;为学员录制资料,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进步,留下珍贵的成长影像资料,并创立自己的模拟类电视栏目,给每个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优秀学生还有机会参加电视台演出。

五、招生与授课

一、招生范围:

6-16岁喜欢播音主持摄像摄影的少年儿童

二、课程内容:

(一)、播音主持

1、语音基础:普通话、绕口令、口部操等

2、朗诵作品: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等

3、演讲与口才:辩论、演讲、语言表达等

4、思维发散:即兴口语表达、小栏目主持、思维拓展训练等

5、主持人形体:主持人台风训练、态势语等

(备注:可针对艺考生特别开设高中播音主持培训课程)

(二)、小记者摄影摄像

1、六、跟踪服务 为每位学员建立小档案。定期发放教学质量调查表,以便老师最快了解到学员情况,做必要调整。

3、优秀学员有机会成为各类演出、实践活动的主持人。

4、学员完成所有课程并通过测试成绩合格,将获得相应媒体颁发的结业证书。

5、学员还有机会到电视台参与节目录制。

七、教学实战课程

*第一次课 欢迎新学员、学员相互交流(基础知识)设立“小记者训练营”项目 一个优秀记者所需的品质 媒体的责任和力量

新闻的道德感和记者的责任心 提问、相互交流的小游戏

回顾优秀记者所需的品质,采用提问方式以加深印象 新闻是怎样制作的?———各种媒体的区别

*第二次课 什么是采访、采访前的准备、怎样列采访提纲(妙趣采访)怎样与人沟通 如何提问题、记录与整理*第三次课 “新闻发布”现场会 邀请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学员父母)接受小记者采访(社会全接触)完成一篇新闻稿 *第四次课(活动课)如何编辑稿件、如何制作电视节目、自己动手和同伴们制作小记者报。*第五次课 认识摄像机照相机,如何拍摄影像和照片 普通视频、生活照和新闻视频照片的主要区别 怎么捕捉到好的新闻图像 怎样写新闻的说明词

*第六次课 世界优秀新闻图片欣赏 如何深入新闻现场抓拍 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第七次课 走进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一起联欢 进行相关采访,完成电视新闻、报刊作品

*第八次课 说说绕口令,练练嘴皮子

篇2:小记者培训计划

为促进小记者综合素质教育的提高,引导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和传媒素养教育,使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为广大中小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并为学校发现和培养校刊、广播站、小记者人才,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写作语言表达能力为重点,引导他们走向社会,以未成年人特有的视角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激发爱家爱乡爱国的朴素情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小记者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小记者活动,帮助、指导小记者提高写作水平,评选一批优秀小记者和小记者优秀的新闻作品。各项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定期举办小记者培训和开展小记者采风活动,组织小记者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采访报道,做到人人都参与,使小记者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小记者特色品牌逐步呈现。

三、实施步骤及措施:

建立小记者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小记者站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小记者团成员:

主要职责: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统筹小记者站工作,指导、督促各相关部门关心、支持和参与小记者站建设。负责统一领导小记者站开展各项活动,研究审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①建立小记者培训机制。要做好培训、采访、考核等各项管理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如举办新闻知识讲座、临战练兵、模拟采访等不断提高小记者采编水平。

②健全小记者发布平台。校刊将继续开设小记者专栏,以学校活动为主体,努力创设专版,将小记者的稿件认真修改后组稿、投稿,提高稿件质量,争取增加发稿量,不断激发小记者的创作热情。

2.奖惩办法

①总结表彰。总结第一批小记者学习活动的成效,对优秀的新闻稿件、优秀小记者进行大力的表彰和奖励。

篇3:青年记者职业素养培训探析

关键词:业务素养,道德素养,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的进步, 我国新闻事业也日趋蒸蒸日上, 大批热爱新闻的青年加入到新闻队伍中。青年记者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 年轻的冲劲为新闻队伍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青年记者因缺乏工作经验而不慎误闯许多职业雷区, 作为一名青年记者, 我认为提升职业素养是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必要因素。

一、知识业务素养

记者这一工作对于素养要求很高, 作为记者不仅需学识渊博、涉猎广泛, 还需要具备文字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采访技巧等等。表达能力与记者的文学素养、政治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知识积累等密切关系, 因为记者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高低可以影响到一篇新闻的质量。有的青年记者由于没有充分掌握报道技巧, 在新闻报道中容易走弯路, 从而造成报道的失误。而一名记者要想达到采访目的, 就必须扩大自己的社会接触面, 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因此, 尽快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是一名青年记者成长的必然因素。

作为一名记者, 一个事实亲眼所见, 却不知有没有可报导性, 或不知新闻价值有多大, 抑或不知里面最有新闻价值的那一点是什么, 这对一名记者来说, 是绝对不允许的, 这些归根到底都是一个职业素养的问题。职业素养不但表现为自觉履行本职工作的责任, 还表现在完成职责的业务技能。此外, 记者还应当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水平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积累不在于一朝一夕, 需要在工作生活中汲取, 多看书、多学习、勤思考, 对事物有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记者更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准确判断事物的能力。这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要在日常工作中从丰富的经验、博学的知识、严谨的态度等方面来慢慢提升, 青年记者尤其应该如此。

而新闻采访本身是记者的一种社会活动, 因此, 记者的社会活动能力是采访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 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也是作为记者的必须条件。记者对于采访时的特殊环境、风俗习惯的了解可以解除采访对象的心理障碍, 有利于更加深入地采访。作为一名青年记者, 社会适应能力是成长地必要因素。

而作为青年记者, 业务素养的不断提升更是为强化自身能力、胜任工作奠定基础。目前很多年轻记者都是新闻专业或者中文专业毕业的。在事过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 这两个专业也号称“万金油”, 从学校并不能积累多少扎实的专业功底, 很多知识都要在实际工作中重新学习、认知。比如说,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技巧、新闻采访的运作模式、新闻线索的获取能力等等, 因此, 青年记者特别是新记者进入岗位后, 要有重新当学生的准备, 一切从新开始, 对一切知识充满好奇, 多向老记者请教, 多看上级媒体的报道角度, 让自己像一块海绵一样, 不断地在采访中吸取养分, 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

二、道德精神素养

高尚的心灵、坚持真理的品质、敬业精神、清新的文风、严谨的态度是新闻从业者共同的追求, 甚至关乎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相比于业务素养而言, 青年记者的道德素养的养成更具有难度, 不仅依靠记者自身的自律意识, 还需要外部的监督和促进。很多人把记者当做是正义的化身, 代表着社会的理性与良知。因此, 维护公众利益, 胸中怀有天下百姓的理性精神就是记者职业出发点, 好记者不仅会妙手著文章、更敢于铁肩担道义, 时刻关注社会底层的平民情怀, 做群众的眼睛, 对正义、良知、社会公正有强烈的甚至是人格上的高度追求。要有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记者的工作要与社会各界、行行色色的人和事打交道, 如果青年记者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就很容易迷失, 在一个各种假新闻、有偿新闻满天飞的时代, 记者高尚的道德素养也最为难能可贵。初当记者时, 谁不是“恨不能管尽天下事”, 但这份职业情怀, 又有几人能坚守到最后, 这就需要青年记者持之以恒地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近年来, 很多怀着对新闻工作无限憧憬的青年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 但他们大多是被无形中记者头上“无冕之王”的光环所吸引, 待真正进入工作单位, 特别是基层的电视台、报社后就会被繁重的工作任务、不高的收入待遇、甚至是不合理的管理现状所警省, 当初的职业梦想慢慢变成泡沫, 当初挚爱的职业, 变成了养家糊口的工具, 这时支撑我们沿着最初梦想走下去的就是当初那份执着的道德素养。

三、创新思维

一名青年记者要迅速地成长起来, 就离不开创新的思维。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 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品的优劣。创新思维是社会发展、时代前进的重要驱动力, 很难想象墨守成规的采访、一成不变的写作模式能成就一名出色的记者。青年记者脑子活,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 具备发散思维的能力, 这些都是难得的优点, 一定要在工作中发挥到最大。青年记者入行时间短, 经验不足, 但具备冲劲和新鲜感, 这个时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青年记者要敢于大胆尝试各种新闻题材的写作, 多学习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让自己的作品更生动、更加可读可看。■

参考文献

[1]赵志明, 侯迎忠.新时期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J].当代传播.2005 (06)

[2]赵欣慧.浅谈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和新闻敏感性[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2011 (02)

篇4:小记者培训计划

世界文艺讯:2010年7月23日,本社社长刘云峰,副总编宋曙光,编委杜正梅、张淑美、阮开军,记者殷军、陈颂洁、刘楚楚等8人代表世界文艺杂志社首次参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于团中央北戴河培训基地举办所的“第六期全国企事业媒体新闻宣传业务培训班”的培训学习。

近年来,随着世界文艺杂志社对营造自身发展舆论环境,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加速对外的交流,媒介影响日益扩大,并已成为文艺界媒体的一个新亮点,世界文艺杂志社广大采编工作者全面成为中国传媒界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指示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切实做好本社记者或采编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值此“第六期全国企事业媒体新闻宣传业务培训班”举办之际,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特发文邀请本社记者参与新闻宣传业务培训班学习,并得到了本社领导和采编人员的积极响应与好评。文章内容:

本次全國企事业媒体新闻宣传业务培训班自2010年7月23日始。至7月28日结束,主要开设有新闻学基础知识(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写作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新闻写作内容、形式与手法创新、深度报道的理念与实践、企事业媒体采编策划与深度报道技巧、企事业媒体出版运作与编排技巧等内容。参加学习并考试合格的学员由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统一颁发全国通用的《新闻采编培训合格证书》。

篇5:小记者培训总结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筹集爱心基金的那次。当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大家分成四个组向着四个方向同时出击。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竟不知采访别人以及要让别人心甘情愿的捐钱是多么的难。起初因为胆小而不敢上前介绍不停的在大街上一遍遍的`来回走动,可想起我们捐钱的目的—为留守儿童买礼物,我们就鼓足了勇气,不管成功与否。行人有些愿意,有些拒绝,但不管怎样都无法击退我们为留守儿童筹集资金的步伐。最终,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终于为他们筹集到了860多元。

之后,我们把这些钱买成了体育用品和书籍捐给了龙门乡菜花节广场的留守儿童们,看着他们拿着礼物高兴的样子,我们之前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老师们在课堂上精彩的演讲,下课厚和我们犹如朋友般的打闹。往事一幕幕重临我的心头。

篇6:小记者培训材料

1、新闻就是新鲜事:人们最想知道的事就是新闻:被报纸报到出去的就是新闻;西方人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对新闻下过定义,拒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但最简洁概括普遍认可使用的是陆定一下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新+事实+报道)

新闻一定要是新鲜事,新鲜事一定要新奇,要是过去大家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如果都发生过许多次了,人家再听起来就不会感到新鲜了。看看下面的例子:

1、上学路上我看到了一个老爷爷领着一只狗走过。

2、昨晚的月亮格外亮。

3、今天上午学校来了许多记者,来采访一个36岁还来补小学课程的阿姨。

4、我爷爷小时候经常爬树。

5、从昨天开始我校学生课间可以喝上一碗热豆浆了。第一件事不是新闻,如果老爷爷领着一只老虎那就是新鲜事啦;第二件事也不是,除非连续数个月人们都看不到月亮,此时月亮出来格外亮就是新闻,第三件事是新鲜事,因为36岁的爱意还来补习小学的课程,又吸引了那么多的记者来采访,肯定不一般;第四件事也不是新闻,爬树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新现实的,除非他爷爷现在还每天爬树;第五件事应该是,因为据我们小蜜蜂侦查道德情况,过去小学生课间能喝上热水就不简单了。

2、新闻还要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新近发生”,是说新闻发生的时间,表现在事实发生或被发现的时间上要新,而不是历史,一般来讲,新闻越新越好。新闻还掩饰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记住,越是新鲜的事情,越是早一点告诉读者或是听众、观众,越能吸引他们。举几个例子:

1、天上正在下雨,并且还伴随着5级的风。

2、路上的车跑的飞快。

3、昨天我们班得了8面流动红旗。

4、我们学校正在铺塑胶跑道。

5、去年的这个月我家买了小汽车。

1、不是新鲜事;

2、只要是正常时速,就不是新鲜事;

3、虽然是昨天发生的但据今天不是很远,也可以看作是新近发生的事;

4、是正在发生的新鲜事;

5、如果发生在最近,在一定范围内应该算是新闻,在更大的范围内就不是了。新闻是事实,不是我们写作文,更不是自己随意编纂的故事,它必须是客观事实,而且不能都是鸡毛蒜皮,应该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新闻工作最大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3、最近发生的事实并不一定是新闻,必须经过报到出来的才能称之为新闻,既:“报道”。,指选用恰当的新闻体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传播。

以上三个方面是构成新闻定义的基本内容,缺一则不能构成新闻。作为一名小记者,因为受到年龄和校园环境的限制,所以报道的内容常常是发生在校园内的新闻,是大多数同学都关注的新闻,也就是校园新闻。新闻的几种体裁:

消息,通讯,来信来电,特写,综述,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

篇7:小记者培训简讯

为了激发同学们对新闻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挖掘发生在身边的新闻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5月6日下午,后所镇中学小记者站举办了“小记者”培训活动。

七八年级的小记者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得津津有味,认真仔细地做着笔记,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同学们了解到了如何挖掘和采集有意义的新闻,如何撰写采访稿件,如何做好一名小记者。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如何做好“小记者”的本领。能随时了解生活中的热点、亮点、有趣的事情,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努力在“小记者”这个岗位上大显身手,成为一名出色的“小记者”!

篇8:小记者培训计划

关键词:高校学生记者,新闻采写,培训体系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因指导方针具备明确的定位、内容繁杂、节奏快且具备时效性, 但因为新闻宣传专业人员少, 造就了高校学生记者团这一特殊的团体, 并在高校新闻宣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学生记者团多是非新闻专业的学生, 新闻专业素养不高。要做好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 学生记者新闻采写技巧的提升迫在眉睫。

一高校新闻宣传内容的独特性

高校新闻采写题材来自教学、科研、基建、文化活动及师生学习生活中。新闻发现是指对事物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的发现。校园新闻采写重在新闻发现, 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

校园新闻的传播价值要具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 即:保证方向、凝聚思想、塑造精神、构建秩序、营造环境和提供方法。也就是说校园新闻宣传要起到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营造健康活跃、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建构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秩序,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流思想的作用, 同时有着丰富校园文化和上传下达的信息互通功能;同时, 也是塑造高校形象, 打造高校办学特色, 赢取社会认可的主要渠道。

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战略而召开的各类重要会议、出台的各项重要举措、开展的各种重要活动, 这是校园新闻采写的主支点;学校贯彻上级部门或学校结合国家节假日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这是校园新闻采写的次支点;与校园紧紧相关的事和人是校园新闻采写的辅支点。

二高校学生记者新闻采写技巧培训体系

高校学生记者团记者需要具备善于发现新闻的敏感性, 方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有传播价值的好新闻。首先, 学生记者需要明确何为好新闻?这需要以高校新闻宣传的指导思想为切入点, 使学生记者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其次, 有了好的素材, 但是如何将其特色与亮点突出, 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这不仅需要学生记者掌握新闻基础概论, 消息写作、通讯写作的基本技巧, 还要了解不同题材的新闻素材应注意的事项, 本文从这个角度, 拟定高校新闻采写技巧的培训体系。

1. 高校学生记者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一, 高校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提出了做好宣传工作的总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 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着眼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努力形成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 引导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和校园新闻宣传价值的统一认识是发挥宣传工作“保证方向”功效的根本, 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系统性地讲解高校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结合“好新闻”获奖稿件的实际案例的分析, 加深学生对指导思想的感性认识, 是对学生记者进行宣传工作培训的第一步。

第二, 培养学生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好新闻需要好的新闻敏感度, 需要学生记者敏于发掘、感于采写。但学生记者往往缺少此类新闻敏感度, 不能很好地把握时事政治, 进而在学校进行广泛的宣传。因此, 亟须对学生记者进行新闻敏感度的培养, 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及有关民生的社会时事的习惯, 拟定与校园新闻相关的主题定期召开讨论会, 就主题相关的网络及报纸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点评,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全面考虑问题的意识。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记者养成“对比新闻”的习惯, 培养其新闻敏感度、政治敏感度和把握宣传工作的宣传尺度。

2. 高校学生记者新闻采写基础理论的培训

学生记者队伍大多都不是新闻专业的学生, 需要加强新闻基础理论的学习, 培养其新闻素养。新闻采写的基础理论包括新闻采写基本原理、流程、主要报道形式、主要类别的新闻采写等, 具体包括新闻采写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报道内容的价值取向和新闻写作的思维特征与运用, 新闻常用文体的概念、特点、类型和写作方法与技巧。

从理论和宏观层面对新闻采写的学习, 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学生记者通过新闻采写的实践, 带着实践中的问题进一步学习新闻采写务实的手册, 包括新闻写作与技巧、新闻采访的技巧、新闻摄影与技巧、新闻编排等知识。学校应提供针对不同新闻采写类别的专题讲座, 帮助他们提升业务水平。

3. 高校新闻宣传专题培训

第一, 高校新闻宣传专题简介。笔者结合高校宣传工作实际情况, 归纳了5种高校宣传工作常用文体:讲座类、文娱类、体育类、人物类和教学科研类。

讲座类:讲座类活动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应用的宣讲、传统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类讲座、国家有关学校教育工作政策类宣讲等。

文娱类:文娱类活动是主要以师生为主体的或以学校非人物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宣传或娱乐性活动。活动形式包括校园演讲、专题系列汇报表演、专题策划庆祝活动、义务服务类的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类实践等。

体育类:体育类活动主要包括体育类的竞技比赛、体育精神的宣传、体育活动中“风云人物”的典型案例宣传等。

人物类:人物类宣传主要包括师生先进典型宣传、参加专业比赛类获奖情况及获奖人物跟踪报道、学生 (校友) 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宣传、先进团支部风采展示等。

教学科研类:该类宣传包括教学科研成果创新、教学实验/实践基地开发、教学科研者典型事迹等。

第二, 高校新闻宣传专题培训体系。在高校, 不同的专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特征, 在宣传工作中也要有不同侧重, 这需要在对学生记者的培训中明确体现。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活动, 开展宣传工作都是观察、分析、采集和写作的过程;就实践操作而言, 观察即进入现场, 观察活动举办和参与对象、活动场景、用相机留下活动的第一印象;分析即结合观察和手头现有信息, 拟定宣传方向和亮点;采集则要秉持客观的态度、通过观察和采访等方式选择宣传所需要的素材;最后则是整理和写作的过程。

根据高校新闻宣传内容, 学生记者新闻采写技巧的培训, 需要结合宣传专题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 一对一或一对多地开展实践的过程监控和引导, 同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帮助其在实践中反思, 提升理论水平。

根据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 对学生记者的培训内容体系进行设计, 可分为观察、采访和写作三个步骤。观察能力是由新闻敏感度来决定的, 通过训练学生如何寻找题材 (选题) 、校园的新闻线索、校外的新闻线索等来提高。就采访方向而言, 需要训练学生如何采访、采访时应注意的事项、采访前后应注意的事项等。就写作方向而言, 训练学生认识新闻之架构、如何写导言 (导语) 、并结合校园宣传专题, 训练学生记者如何撰写事件新闻、人物专访等的新闻稿件。

三小结

高校学生记者团有着工作时间段不固定、更换快的特征, 而高校新闻宣传负责老师疲于培养记者的重复工作, 无暇兼顾其他, 这是高校在新闻宣传工作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学生记者新闻采写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 需要从基础的理论知识到采写实践的跟踪指导, 是一个长期和不断变化的过程。

高校宣传工作的特性要求对学生记者的培训有一个系统化的规范体系。新闻宣传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融入学生记者的潜意识, “以老带新”培养模式是发展学生记者队伍的最有效方法, 但是在此过程中, 专业指导老师要做好“把关人”、“组织者”和“监督考核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宗安.校园新闻采写与实践[M].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4

[2]操慧等编著.新闻采写教程 (上下)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3]胡欣.新闻写作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4]杨志顺.大学校园新闻采写谈[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6)

[5]李勇.论校园新闻采写的三个支点[J].凯里学院学报, 2014 (4)

[6]李洁.高校宣传工作中学生记者团的培养与发展[J].网络财富, 2009 (5)

篇9:小记者亲历“记者节”

为了庆祝记者节,广场上有很多活动,就在我们集合的旁边就有一个变魔术的活动。魔术可是我的最爱,每次看到魔术师神奇的表演,我的心里就充满了好奇。

魔术师精彩的表演一个接着一个,我看得越来越兴奋,可旁边的妈妈却不断地提醒我时间不早了。我可是小记者,还有任务没做。在妈妈的催促下,我赶忙在广场上转起来,感受一下记者节。

我发现广场四周来了很多单位,除了新闻单位,还来了很多其他的单位,如医院、学校、培训机构、律师事务所……为什么这么多其他行业的单位也来了呢?因为记者是专门报道老百姓关心的事,诸如教育、医疗、居住及纠纷处理等。记者就是将这些方面的新鲜事,实用的事情告诉老百姓。

我在广场还看到了网络警察!平常我们只看到真人警察,网络警察是怎么回事,难道警察神通到可以住到网络上去?带着这个疑问,我采访了现场的网络警察叔叔。他告诉我网络警察就是专门管网络上的安全,防止有人利用网络干些违法犯罪的事,目的是保护“绿色网络”。我今天又长见识了!更令人兴奋的是,在广场上我还看到了电视台少儿频道的主持人,我还很荣幸地与他们合了影。

记者节活动上还有一件新鲜的事,那就是来了一位身高2.26米的大哥哥,老远就能看到他在广场上走来走去,一开始我们以为他是哪家单位请来做宣传的。一问才知他是来凑热闹的,他每到之处必定会有人采访他,原来特别的人也是记者采访的对象啊!

这次小记者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

篇10:小记者工作计划

本着务实开拓、发扬邹区小学积极、奋进的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有敏锐新闻触觉的小记者。把校园内外,课堂内外,学习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及时捕捉、报道最新动态,宣传先进典型、身边事身边人等。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新闻资源,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

一、工作目标

1、实践“说孩子话,让孩子说话,为孩子说话”这一理念,养成观身边事(人)、记身边事(人)、写身边事(人)等好习惯。

2、更真实、快捷地反映多彩的校内外生活及其自己感悟经验,全面、系统地报道名校、名师、名生……

3、通过课堂教育与新闻实践活动的结合,培养小记者们成为具备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卓越的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工作任务

1、学生小记者在所在班级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积极采访、撰写反映校园、社会生活或现象的优秀稿件。

2、发现、追踪、挖掘校内外各种热点,为常州日报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3、在撰写中,宣传学校、歌颂老师、赞美同学,介绍好事物、好经验、好习惯、好现象,批评坏习惯、坏作风等。

4、组织、带动同学读、用常州日报,从中汲取精髓,并交流读后感,当好常州日报所倡导的先进文化、先进理念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5、配合报社在校园中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6、充当常州日报和广大读者之间的桥梁,及时反馈意见,积极献计献策。

三、工作措施

1、小记者分组分工。

2、随身携带笔和纸,有灵感的时候马上动笔写作或记录,随时记下在社会中、学校和家庭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3、每周都要及时收集消息,及时报道好人好事等,一周内至少写三篇文章(一则消息,一篇报道,一篇任选题材的文章)。

4、每周星期五中午召开小记者交流会。交流一个星期来的写作感想,指出小记者站里其它成员的不足之处,在工作中发现错误,弥补错误。互相取长补短,并大致布臵下周任务。

5、可能的情况下,组织一次小记者与大记者座谈会、组织小记者们与大记者外出采访活动。

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月组织一次社区采访活动,逐步扩散到店铺、企业等,拓宽视野,提升社会阅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采访主题由小记者们根据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自己商议决定,并要求先写好采访纲要。

7、要切记孔夫子的话“不耻下问”,不明白的,不清楚的,有疑难的要及时的问其它成员或者老师。

8、积极向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投稿,积累最佳稿件,向常州日报投稿,提高写作水平,岁末评出最佳小记者等。

9、要激发其它同学的投稿热情,使大家动起笔来积极参与学校记者站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办出校报,设想校刊的刊物样式,积极参与学校的团队组织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并切实发挥核心作用。

10、要与老师之间形成默契的配合,全力完成每次的任务,不积累,一起为这份理想而努力。

2010年小记者站活动:

1、寻访历史——至5月底

2、读书与交流、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

3、邹区灯具城采访活动。(艰苦创业)。

4、凌家塘批发市场的采访报道。

5、校际小记者交流。

6、社会实践活动

篇11:小记者培训资料

第一讲 主要内容:

1、什么叫记者?

记者就是指采访新闻事件和写新闻报道的专职人员。包括编辑、采访、评论人员。

记者可以归类成很多种,下面给大家举几个常用的分类标准:

从采访和报道的对象上划分,记者可以分为新闻记者、体育记者、娱乐记者等许多种。

从采访和报道的形式上划分,记者可以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

从采访和报道的范围上划分,记者可分为国内记者和国际记者。

在做采访和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应该始终坚持四个字:“客观拷贝”。简单地说,就是要坚持“三忠”原则——第一要忠于事实,第二要忠于历史,第三要忠于公众。这样,才能够能做到原汁、原味、原样地拷贝事实真相,完全真实地报道被访内容。

2、什么叫新闻?

顾名思义,新闻就是能引起人们重视的新鲜事。但既然身为小记者,我们可就得学会以“专业”的眼光来看待“新闻”哟,因此请大家记住这个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吧。比方说,昨天,我们班级的张小红同学由于见义勇为智擒歹徒,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和钦佩。那么,张小红同学智斗歹徒的事不就是“新近”发生的“真实”的“新鲜事”嘛?!因此,大家不难总结出,“新闻”这个概念包含了“新近”、“事实”和“报道”三个最主体内容,这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课后作业:

在报纸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两则新闻细细地品读。第二讲 主要内容:

新闻中地“五个W”和“一个H”是什么?

记得刚开始学写作地时候,语文老师就乐呵呵地告诉我们说:“其实写作文跟解数学题目一样,都是有规律可以遵循地。”记叙文的三大要素——“起因、经过、结果”基本可以撑起一篇完整的作文。

其实新闻写作也是这样哟!

19世纪中期,由于电信技术不够发达完善,发报经常中断,新闻记者为尽早将新闻的基本内容发往报社,于是发明了一种将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集中于导语部分的体裁,居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到了1898年,美联社总经理斯通更明确地提出了,新闻包含“五个W”——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此外还有“一个H”——How(如何),有了这些基本内容,就能大致构成新闻报道了。

实际上,这六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就好像构筑了一个框架,小记者只要在它们的基础上再加些必要的描述,便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至少合格的新闻作品。大家可要记住喽,这六个基本要素事吧事实叙述清楚的最起码的条件,是构成新闻体裁的必需要件,它是新闻规律所决定的。

课后作业:

1、分析报纸新闻中的六要素。

2、写一句话新闻,要求包含六要素。

小记者培训-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三、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小记者去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小记者去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采访,就是了解情况,采集材料,调查访问。怎样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呢?

首先,要掌握采访线索。要知道你去采访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掌握采访线索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学校或班级的黑板报和墙报上寻找;可以从同学、家长或社会一些人的闲谈中发现;还可以从一些材料中获得,等等。掌握了采访线索,才能有目的地采访。

其次,要熟悉有关材料。你有了采访线索,知道采访对象以后,就要尽可能地找些有关的参考材料。例如,你去采访一位优秀学生,要尽可能知道这位学生的年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大概有些什么事迹等。有了这些材料,采访时才能顺利进行。

还有,要制订采访提纲。也就是要有一个采访的计划,包括;需要了解什么情况,提些什么问题,什么地方要追问或详细了解;先谈什么,后谈什么;还要找哪些人谈话,等等。对这些问题,尽可能拟得细一点,到采访时,可以不断变动,随机应变。

以上的准备工作做好了,采访时就心中有数,采访效率就会提高。怎样做采访笔记

我们每次去采访的内容都会很丰富,在没有录音机的情况下(就是有录音机也要做简要的笔记),光凭自己的脑子是不可能全记得住的。因此,采访的主要内容必须当场用笔记下来。做采访笔记要注意做到--记具体

谓记具体,不是把采访对象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像录音机似的记下来,而是要记下他所说的具体内容。譬如人名、地名、数字和事实经过等等。有的内容要当场问清楚,如人名和地名不仅要问音而且要问字,避免写出同音不同字来。有些数字,对方口头谈了,还要反复核对准确。对有关的事情经过也尽可能记具体些。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事实千万不要只记个概况,印象,要不,写成文章就容易出问题。

记原话

采访对象所说的能反映他思想的关键语言,要原原本本记录下来,不要经过自己改造、概括后再写上笔记本。因为人物的语言大都是有生活气息、有个性的,比我们概括的要精彩得多。记下原话还有助于事后对人物谈话内容的分析和判断。人物谈话时的姿态、口吻和气氛也要注意观察,必要的也可以记录下来,以备写作时参考。

记疑难点

采访中,总会有疑难之处,这些疑难往往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要向读者说明的重点,首先要问明白,然后记清楚,事后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如果疑难问题一晃而过,待到写稿时,才发现没有弄清楚,不得不又要去补充采访,这就费时费力了。

另外,采访要做到口到、耳到、眼到、手到、脑到、边问、边听、边看、边记、边想。特别是要边记边思考,不能只顾记录,不开动脑筋。一般在采访时就要开始考虑写作的问题。哪些材料要深挖?哪些细节要多问?哪些数字要核实?哪些观点要反复问证?这些都要在采访时,边记边思考,才能心中有数。

采访笔记要及时整理,时间久了,感觉和记忆就会打折扣,有些当场漏记的,及时通过回忆还可作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采访作用,写好稿子。

小记者的任务是什么?第一是采访;第二是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这里着重谈一谈采访。

敏锐发现新闻线索

采访新闻,首先要有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什么?新闻线索就是“新闻苗头”,或者叫“新闻现象的初步显露”。深山里,有人发现—块铁矿石,循此挖下去,挖出了一座铁矿。这块铁矿石就是这座铁矿的“苗头”、“初步显露”,就是“线索”。采访新闻也是如此。要想采访到好的新闻,首先要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

有—位小记者在放学的路上,听到某班的同学情不自禁喊道:“啊,今天的考试真快乐!’他抓住这个线索,采访了这些同学和他们的老师。原来,这个班里举行下一堂别开生面的考试:把试卷改成了写有题目的彩色纸条。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题目,答对了大家为他挥动小红旗,答错了还可以“选题目、;这位小记者写出了一篇很好的报道《快乐考试》。报道写得好,是因为线索发现得好。

怎样才能发现新闻线索呢?这就需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第一要注意重大事情的预告。比如,校长宣布准备表扬一批优秀少先队员。这就是新闻线索,可以循此追下去。优秀队员是谁?他们有什么动人事迹?深入采访,就可以写出很好的人物典型报道来。

第二要注意周围人们的议论。能引起议论的事,一定是大家感兴趣的事,也是尚未被大家了解的事。一位小记者听到有人议论“某某同学被公安局叫去了”,就此追下去,得知是这位同学协助警察破获了一个大案。于是,他采写了一篇很好的报道。

第三要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事出有因,变化标明着发展。变化的背后往往藏着新闻。一个同学上课迟到了,浑身足泥,裤子也撕破了。小记者及时采访,原来这个同学在脏水管道里救出了一个小女孩,他写出了一篇很好的报道。

作好准备,选好采访对象

有了新闻线索,要去采访,事前要有准备。

首先,要掌握背景材料,就是要把与此线索有关的情况尽可能多的了解到,有文字材料的要用心阅读,这样采访时能够多方面地提出问题。

其次,要列一个采访提纲,就是要把采访哪些人、对每个人提什么问题、观察哪些现场、索取哪些实物和照片等都力求心中有数。

再次,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准备好采访本、录音机、照相机。如果需要当事人签名或寄语,要准备笔和纸。

有了准备后,还要选准采访对象。如果采访一个人物,采访对象就是当事人。如果采访个事件,采访对象可能是几个人。这些人中有主要的,有次要的。

不管是哪一种采访,最好都采用先“外围”后“中心”的办法进行。可以先找那些与当事人有关的人,再找当事人。这样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比如,采访一位获得科学发明专利的同学,先不采访本人,而是先采访他的辅导老师、好伙伴、家长。评委等。

这些人不是当事人,谈起别人来比较随便,容易把话题展开。小记者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事情的概貌,了解到当事人更多的情况,更好地丰富自己对当事人的提问。当然,采访外围只是手段,采访当事人才是目的,应当把主要的功夫用在采访当事人上。

要有高质量的提问,是采访的主要方式。新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提问得到的。

提问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第一,要抓住要害。采访开始,小记者要把自己的采访目的和内容直截了当地告诉采访对象,让对方非常清楚你的采访意图,以便配合。

交谈起来,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应当让他广泛地谈。采访当中,小记者仔细听,发现了重要内容,要在脑子里(或采访本上)记住它,谈到一个段落,再对这些重要内容做进一步采访。如果对方离题很远,扯起许多与主题不相干的事情,小记者可以巧妙地把话题拉回来。第二,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方才好回答,才能讲出细节。比如采访一位数学竞赛冠军,如果你张口就叫:“请问,你得冠军的原因是什么?”他可能一时很难回答。如果改问:“你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对数学发生兴趣的吗?”他可能回答:“我小时候老去买酱油、醋,一次算帐时……”于是讲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提问中,忌讳问那些”你高兴吗?”“一你有什么感想?”之类的话。

第三,要代读者提问。新闻报道最终是要给读者看的,所以小记者要体会读者想知道什么,站在读者的位臵提问。此时,把记者、采访对象、读者三方面交融在一起,仿佛促膝谈心。这是一种“近距离交流”,其境况十分美妙。

第四,深挖细节。细节,是人物思想和品格的生动表现。没有细节,就没有报道。

细节,有时表现在动作上,有时表现在语言上。有时甚至表现在表情上。采访时,要抓住细节多一些提问,甚至请采访对象把当时的情景重新表演一番。

当然,细节不是枝节。不要抓住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叶,当成细节而不厌其烦地提问。

采访是—门很深的学问,小记者要好好地学习研究它。

校园记者培训内容一:做一名合格的校园记者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记者?学生记者要具备哪些条件?这是许多学生记者关心的问题。我认为要想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记者,就要做到“五个学会”,才能获取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新闻。

一、学会交往,首先要把人际关系搞好,只有认识的朋友多,新闻线索才多。

二、学会观察,学生记者要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人和物,经过思考、分析、判断是否有有价值的新闻。

三、学会聆听,除了每天看电视、听广播外,还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谈话,从中挖掘出能反映人思想动态的新闻。

四、学会欣赏,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欣赏自己,还要去欣赏别人。

五、学会记忆,在生活中要学会运用形象记忆法进行记忆。

不仅要学会这些,还要具有外向的性格、优秀的沟通能力,能以平淡的方式打消对方的戒备或恐惧感,良好的性格也不可缺少,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心比心,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校园记者也应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非分明。校园记者是做舆论宣传工作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该十分鲜明。在学生的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现象,校园记者应该旗臶鲜明地予以反对,大力提倡积极的东西。

二、知识丰富。因为知识就是一个人的通行证,只要有知识,才能克服人生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校园记者所写的新闻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报刊、听广播、看电视、收集信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校园记者对各方面知识不求专与深,但一定要了解,以免在写稿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三、高度敏感。当今社会的信息很多,但这些信息不一定都能够构成新闻。校园记者要能敏锐地发现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及时发现那些重要的、新鲜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紧追不舍,这样,才能采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四、吃苦耐劳。当学生记者也是非常辛苦的,一分辛苦,才能有一分收获。因为好新闻不会自己送上门来,而需要学生记者自己去挖掘。参加采访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两位学生记者,白天采访会议代表,晚上写稿至深夜,非常辛苦,但他们都圆满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五、广交朋友。学生记者要广交朋友,因为朋友越多,新闻窗口就越多。这些朋友有你的同学、小伙伴,也有老师、家长,还有大记者。有许多新闻线索,朋友会及时、主动提供给你的,缺少朋友是当不好学生记者的。

六、勤奋写作。面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的学生记者写出的报道有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于写作基本功不一样所造成的。学生记者要勤奋学习,坚持写作,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校园记者培训内容二: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度

新闻是作为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报道,是记者从大量的浩如烟海的事件中筛选出来的,这种选择事实,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就是新闻敏感。没有新闻判断和敏锐的观察力,很难扑捉住具有影响力的新闻,碰到好新闻也可能失之交臂,可以说新闻敏感对一个记者来说就是一件必备的常规武器,取胜的法宝。那么如何能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呢?

(一)关心国家大事

作为一名校园记者应该比其他同学更关心国家大事,因为这是由校园记者的职责所决定的。你只有了解国家这一时期的大政方针,才能找出宣传这一方针的主题,挖出新闻线索。比如,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确定了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等,而你对这些一无所知,只关注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或小型活动,肯定写不出能引起编辑同志感兴趣的文章来。

(二)关注自己身边小事

关心国家大事并不等于不关心身边小事,而且对身边小事更应该关心。这两种事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只有了解了国家大事,你才能知道自己身边的哪些小事值得关注,才能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去挖掘身边小事中的新闻。比如中央下达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通知,那么下边是怎么做的,同学和家长有什么反映,我们很容易了解到,而且也是报社急需了解和反映的,所以你写的稿件就很容易被采用。再如,中央工作重点转移到注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学生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些什么贡献,学校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活动,都是很好的新闻线索。如果你有了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意识,就很容易抓到新闻。

(三)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一条好新闻的产生离不开思考。有时同样一条新闻线索,有的人只从表面现象予以一般性报道;有经验的记者或通讯员经过深入调查、思考,会写出很有份量的新闻。比如,《大学生落户小岗村》在安徽省政府广电节目评选以及全省好新闻评选中相继获得了一等奖,它之所以如次成功就在于勤于思考,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紧密贴近当前新农村的形势,也特别符合党在新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

(四)学会抓住“新闻眼”

我们常说画龙点睛,这里的“睛”就是龙的眼睛。我们写新闻也跟画龙一样,也要有眼睛,有一个最引人关注的点,当学校记者要学会抓住这个新闻眼。光有好的思路并不是说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就成功了,有些时候,在采访的过程会有一些新的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往往是事先没有料到的,那么就要有所取舍、有所把握,看它对采制的新闻作品是否有帮助,或者新情况的出现能否成为新闻作品中的一个闪亮的“新闻眼”;接着就是必须要考虑这篇报道如何开篇。拿《小岗村新村民》为例,大学生去小岗村发展,去做农民,这本身虽然是一个新鲜的新闻事件,但是从中央到省里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了,再加上采访是滞后的,需要寻找一个新闻亮点,否则报道就会平淡。他们的采访是从小岗村农民卖蘑菇开始的,因为小岗村的农民以前从来没有种过那么多的蘑菇,更没有品尝过每天能卖1000元钱的喜悦。这样的好事情是怎么来的?他们的蘑菇是怎么种出来的?他们又是怎么卖出一个好价钱的?这些都是值得挖掘的内容,这些内容能够体现小岗村来了三名大学生之后的变化。在他们当时看来,小岗村的农民把蘑菇一车车的拉去卖,将大把的钱高兴地装进口袋,这就是“新闻的亮点”,他们把它放在了报道的开篇。

同样,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如盲人运动会、城里姑娘下乡办托儿所、女教师打“的”追捕抢劫犯等等,同学们都能找出其中的新闻眼来。

(五)学会利用新闻线索

作为校园记者,因为活动空间的限制,接触外界的面终究比较窄,更多的时间还是在班里,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班里的同学,所以学会利用新闻线索很重要。比如,课间休息时,留心一下学校的橱窗、校园壁报;广播时间注意聆听学校的通知或表扬的好人好事。同样,学校科技活动中哪位同学又有了什么新的小发明,学校里哪位同学在什么比赛中得了大奖等等,都可以顺藤摸瓜。只要做个有心人,不愁抓不到新闻。还有一个笨方法,就是在发现了新闻线索又怕自己忘了的时候,及时找张纸记个题目,提醒自己,放学后有时间再做调查整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教训,当时发现了新闻线索,因为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过后一忙,时过境迁就忘记了,使很多好的新闻线索从自己的眼前溜过去,这是很可惜的。

(六)新闻是“跑”出来的

这里说的“跑”是指深入实际,不辞辛苦地采访。做一名校园记者实际是很辛苦的。每天既要和其他同学一样要学好功课,完成好作业,同时还要时常考虑着自己准备采访的对象。这不像是写作文,都是在课堂上凭着自己的回忆,写一次活动、一件有意义的事。每一条新闻的背后都能看出记者的辛劳。还是举送瞎信的这个例子吧。有一名通讯员为了写好这条新闻,亲自跟着同学们跑了四五个钟头,十几里路,不知爬了多少层楼梯后才写出仅有几百字的小通讯。由于是自己亲自跑出来的,很有切身体会,所以这条新闻使人能够感受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情交流,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条消息、一条新闻,而且和作者产生了共鸣。

(七)学会挖新闻

有些新闻是明摆着的,有人称为是会议新闻、活动新闻,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活动,新闻单位都要派记者去采访、报道。这些对于我们校园记者来说,机会终归很少,而大量的需要我们报道的,也是我们校园记者有着得天独厚条件,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从那些表面看来似乎毫无新闻价值的线索中挖掘出来的有价值的新闻。前边提到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身边小事”,只有你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又了解学校近一时期的工作,把握住各新闻媒体这一时期的报道要点,注意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变化,哪怕只是微小的变化,找出了事物本身的特点,就有可能挖出有价值的新闻来。

(八)新闻也需要策划

在实际新闻工作中,经常需要设计、策划一些好的活动,经过实施形成新闻,有些活动策划本身就是新闻,而且是非常有影响的新闻。像同学们都比较了解的“希望工程”、手拉手地球村环保活动、暑假调研活动等,都是设计、策划出来的,后来成为有影响的新闻。

我们同学不管是开个班会,还是开展校园活动等,都要凑到一起出出主意,如果你经过了校园记者的培训,头脑里多少有了一点新闻意识,那么,你一定能给大家出个好主意,然后带领大家去实践,使你策划的活动成为新闻。比如前边举过的例子中:给瞎信找“家”,暑假调研活动,校园记者报道祖国各地新气象等都是策划出来的活动,后来都成了新闻。相信同学们经过校园记者的培训,再加上脑勤、腿勤、嘴勤、手勤,一定能成为一名很有前途的记者。

总而言之,新闻素材是需要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去挖掘的,作为学生记者,只有时时关注校园动态,学会鉴别各类消息的价值性,有一定的预见能力才能拥有“新闻眼”,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度,才能不断进步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校园记者培训内容三:如何做好采访

(一)人物采访时问什么问题好

为一名记者,人物采访是经常要面对的一项工作。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熟能生巧,从事记者工作多年的人,采访过各种类型人物的人,也能从中也获得了一些心得。高质量的提问离不开采访前的充分准备。采访对象做了哪些具体事情?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潜在动因是什么?他行为的背后有哪些深层社会原因?包括他的性格和为人,这些都要在采访前做好提问准备,还要尽可能通过各大新闻媒体、政府部门、网络等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多查、多看、多思考,明确采访主题。记者在采访中要围绕采访主题提问,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那么究竟怎么提问呢?

一、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

二、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经验是: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

三、要善于运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来挖掘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被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的好多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时记者就要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问下去。

四、记者在遇到采访对象隐晦的问题时,可以采取迂回式提问的办法,避开正面提问而从侧面深入。比如,一个名模的成功受人注目,她成功的背后更引人关注。但这类问题她们是不会正面回答的。于是在采访时我们不去就事问事,而是从侧面了解她、观察她,从她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中看出她的处事之道。人物采访中关于提问的技巧还有很多,比如采访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问题就要比较专业一点,那样才能和被采访对象拉近距离;当遇到被采访对象文化比较低、表达能力比较差时,记者要有耐心;当遇到被采访对象说话跑题时,记者要想办法引导他回到正题等等。总而言之,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素材,记者所有的采访技巧都应该为这一目的服务。

(二)如何写采访稿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臵,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三)校园记者采访技巧

从采访同学、老师到采访市长、各种局长,都是需要技巧的。

一、了解被采访人背景

找新闻材料没什么可讲的,下面我们切入正题--想要采访谁,先要了解谁的背景。采访大人物找背景好办,可采访小人物就得自己来了解了。为什么说它重要,因为要是XX刚刚吵过架,你突然问他:“最近心情怎样?”想必效果一定会适得其反。

二、选好地点、时间

校园记者由老师带队集体采访时不用担心这个,但如果是私人采访就得考虑考虑了。一般在周末下午,或是上午8-11点左右都可以吧。时间地点同样重要,不要选择人家正困的时候大吵大闹,那样的话你什么也问不到。

三、注意语气!语气!语气!

上面两条都是在采访没有开始的时候进行的,这一条可是在采访中必备的了!采访时一定要语气温柔,给人亲切的感觉;采访大人时要处处表现出尊重、礼貌,这样才能让你获得最想要的内容。还有要注意的就是在采访中要掌握被采访人的心理,平和的时候多问,情绪不好的时候少问。

(四)校园记者如何进行现场采访

每次采访的要领。

第一,胆子要大。作为一名校园记者,要牢记,好的文章是“七分采,三分写”,所以你要很好地完成采访任务,一定胆子要大。经常看到一些校园记者第一次采访时忸忸捏捏,看到陌生的采访对象不敢凑上前去。你到外面采访,就代表我们校园记者的形象,你以一名校园记者身份采访,是件光荣而又神圣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表现得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第二,要有礼貌。在采访别人之前,先说:“你好,我是某某基地的校园记者,我可以采访你吗?”或者说:“你好,打扰一下,我是某某基地的校园记者,我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等等,只要校园记者说了这句话,就是一个采访的突破口,下面的对话就很顺其自然了。在采访的时候,还应该面对着采访人,脸上带着微笑,采访本托在手里写字,表示对别人的尊重。采访结束后,要对被采访人说:“谢谢!”或者说一些客气的话。实践采访过程中,很多校园记者不注意这些礼貌的小细节,往往会有损校园记者队伍的形象,校园记者们要切实在实践中注意这些礼貌问题。

第三,要带着“问题”采访。实践中,我们的记者们都很会提问。比如到麦迪格采访,有校园记者问得很好,比如说:“麦迪格优于其他产品的依据是什么?”“框架镜为什么会比其他产品效果差?”这些问题,既是校园记者写作的热点话题,提的问题质量越好,活动主办方就越满意,我们的活动效果也就越好。所以在采访前,校园记者们,一定要在脑子里想五个以上的“问题”,这样,你就很自信地、很轻松地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否则在采访对象面前,你就会“冷场”,当然了,这样采访当然是不成功的,你的文笔再好,也写不好采访类的文章;

第四,在写稿时,除了清晰地再现采访的场景,最好融入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让读者百看不厌。

希望,各位校园记者,多主动出去采访,锻炼自己的胆量。相信,如果你做校园记者成功了,那你以后干大事也会成功的。校园记者培训内容四:如何写好新闻稿

第一、积累新闻素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一个大学生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第二、选好新闻题材。

新闻素材经选择的、集中、提炼,其中一部分被记者写入新闻作品。我们常说:“收集材料要以一当十,使用材料要以十当一”。初学新闻报道的大学生记者,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要选择那些真实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作为新闻题材,要使选择的材料新颖、生动、有特色,能够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而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也不是全无用处。它还可以作为新闻背景,加强新闻报道的纵深度;或者作为新闻记者的生活积累,帮助记者捕捉和深化主题;或者应用到其他新闻体裁中,搞好新闻素材的综合利用。

第三、找准新闻角度。

角度,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的信息很多。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在学校里,它以学为单位,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生活学习方式,从时间上来说,都带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如每年上半年是毕业生就业的时期,每年秋季是学校招收新同学的时间,每年都有教师节,每年都有学生到工厂、学校、机关和农村实习等等。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都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那就势必使写出来的新闻失去心意,似曾相识,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即使看了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从而使时间失去报道的必要性。角度是选择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成功与否。最佳角度的选择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新闻为旧闻。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班级的党章小组开展的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一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学院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学院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此外,要写好新闻稿,大学生记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当然,这些新闻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大学生记者只有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深入采访,勤奋笔耕,不断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的技巧,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新闻的注意事项

1.导语要尽量以主句开头

2.导语要尽量以主动语态和直陈旬开头

3.导语既要短粹,又不能失去重大事实和生动的细节 4.导语中出现的意见、批评、指责、威胁、预见、警告、建议、信仰、呼吁等应立即归属于新闻来源 5.客观描绘,避免明显的主观意见 6.避免在导语中给出人物的全名 7.使用具有强烈色彩的富于动感的词汇 9.在导语中强调反常因素 10.尽量使导语地方化和时新化

(消息要考虑到新闻的接近性,一条新闻越有接近性,其新闻价值就越高)

怎样写采访提纲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小记者规章制度

(1)每月必须投新闻稿至少两篇。

(2)多看报纸,多听新闻,多观察身边的人或事物,有好的素材做到及时记录并汇报。

(3)“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每一个小记者都必须做到的,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撰写成新闻稿。

(4)小记者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后,要协作完成任务。

(5)若所写新闻稿被校及其他报纸或电视台录用,将会获得相应的奖励。

(6)新闻不可编造,篡改,并且一定要保持它的新鲜度。(7)新闻稿一定要以客观的态度去写,不要用主观的个人意见去看待整件事。

(8)开会尽量不缺席,如果实在有事,一定要请假。(9)采访时注意礼貌用语和举止文雅,要及时调节现场气氛。(10)采访时注意佩戴好小记者证,先向被采访人表明身份,不要急着采访。

(11)上课请假必须和老师联系,获得同意后方可。

(12)每名小记者都享有采访校内各级人物的权利,但必须要在被采访人同意的情况下。

上一篇: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上学期下一篇:关于开展七一纪念活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