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

2024-05-20

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精选6篇)

篇1: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海洋中所蕴涵的丰富资源,在人们认识到海洋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拉动和支撑作用后,各沿每国家、地区以及受利益驱动的不同群体纷纷加入海洋开发的行列。由于海洋综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海洋开发技术落后,加之一些部门的急功近利,导致对海洋资源的严重破坏。表现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低、不充分,造成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和严重浪费;近海渔业资源捕捞过度使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入海污染物总量逐年增加,致使某些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等等影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必须吸收人类在陆地开发中的经验和教训,尽最大可能防患于未然,不要重蹈覆辙。

1.在保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强化开发深度和广度,提高开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海洋开发和海洋服务领域的技术水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争取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最大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对海洋可再生资源而言,要改善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既要尽可能多地对其进行利用,又要保持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和维持其可持续再生产能力;对海洋不可再生资源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不要影响后代人的利益。3.优化配置海洋资源,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海洋保护指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海洋资源保护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物环境是一个包括海水、海水中容解物和悬浮物、海底沉积物及海洋生物在内的复杂系统。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目前海洋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由于过度捕捞、偶然性的捕杀非目标允许捕杀的海洋生物、海岸滩涂的工程建设、红树林的砍伐、普遍的海洋环境污染,至少使世界上25个最有价值的渔场资源消耗殆尽,鲸、海龟、海牛等许多海生动物面临灭亡的危险。预计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

篇2: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

广东海洋大学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阐述了广东海洋大学公选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该校公选课在运行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公选课的.几点建议.

作 者:傅学丽 FU Xue-li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19(3)分类号:G642.3关键词:公选课 课程设置 教学质量 广东海洋大学

篇3: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

海洋经济这个术语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是美国学者首先提出的, 之后美国进而提出了海洋GDP的概念以及核算方法。我国的海洋经济理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 早期我国对海洋经济活动的定义主要是指与海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 但是随着我国对海洋经济活动的深入探索, 逐步将那些间接与海洋经济相关的产业也归纳进海洋经济活动的范畴。2003年, 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发[2003]13号) , 在其中给海洋经济下了更加具有概括性、全面性的定义:“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简要来看, 海洋经济可以分为三大产业, 即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范畴有海洋养殖、捕捞和灌溉业, 第二产业包括海洋盐、油气和深海采矿业等等, 第三产业是指海洋运输业、旅游业等等。在我国当前的格局下, 海洋第一产业发展时间最长, 吸纳劳动力人口较多, 但是产值相对来说最低, 只占到海洋经济的不到8%;海洋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时间相对而言较短, 但是科技含量较高, 经济产值都在45%左右, 是海洋经济的核心支持产业。从2003年到2010年, 我国海洋经济的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1%, 是我国GDP增速的两倍多, 特别是在我国GDP增速日益放缓的背景下, 海洋经济的活力和发展潜力更加凸显, 目前而言海洋经济产值占GDP产值近10%, 成为了GDP的重要组成部门和支柱性产业。

探索和发展海洋经济, 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各国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竞争日益激烈, 许多沿海国家都制定了海洋发展计划, 比如美国先后出台了《21世纪海洋蓝图》和《美国海洋行动计划》, 欧盟颁布了《欧盟海洋政策绿皮书》, 日本号称要建造2500座海上城市。海洋资源区别于陆地上的资源, 海洋上的资源具有比较强的流动性, 抢先开采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而落后的开发, 则意味着自己的资源被其他国家利用。一旦这种落后开发的局面形成, 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是一种比较巨大的损失。因此, 无论从海洋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还是从国际形势的必要性来看, 我国发展海洋经济迫在眉睫。

二、当前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一) 海洋生态恶化, 环境污染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污染源众多, 这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遏制作用。从污染源上来看:首先是陆地废水包括居民废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的海洋污染, 这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污染物, 包括了铜、汞、镉、氰化物等化学成分, 对于近海水域污染十分严重;其次是石油污染, 包括了海上石油开发、海洋航运溢油, 一旦这种污染发生, 会在污染区域形成十分巨大的油膜, 对海域生态破坏十分严重;最后主要污染源是近海养殖业废水, 比如养殖用药等, 很容易造成海水富营养化, 引发赤潮等现象的发生, 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无论是哪一种污染源导致的污染, 最直接损害到海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 间接导致第二产业的发展。山东海域附近发生的赤潮, 从1995到2006年间高达20多起, 直接导致经济损失达到数亿元, 间接对于海洋旅游业的发展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二) 海洋经济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从国际经验上来看, 一般而言海洋第二、第三产业在海洋经济产值中应该占有绝对的比重, 在我国也是这种情况。在总体格局与国外发达经济体相同的情况下, 我们仍然应该看到不小的差距, 首先是海洋第一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 产值仅仅只占5%的第一产业却吸纳着最多的劳动力人口, 其次是第二、第三产业仍是以资源密集型为主要特征, 高、精、尖的科技比较少、产能比较小, 比如海上油气、海洋制药等等产业仅仅只占到海洋经济的1%左右, 而且科技含量较低,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美国为了应对海洋科技的开发, 投资建设了700多个相关的实验室, 每年投资270亿美元进行研发, 并建立了多个海洋科技园, 用于发展海洋科技。我国高端的科技人员也比较欠缺, 科技人才队伍也是制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 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有待提高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 有了金融的杠杆和分散风险的能力, 经济可以更好的发展。对于海洋经济也是如此, 长久以来, 我国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在逐步提升, 但是对于金融支持海洋经济的发展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认识。海洋经济中的第一产业中, 很多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或者个体经济在从事经济活动, 这些经济行为主体在进行发展的时候需要资金的支持, 一直以来我国金融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更不用说是风险更大的海洋农业中的中小企业;在第二、三产业中, 很多的项目都是十分巨大的工程, 地方政府或者企业可以使用的自身的资金量十分有限, 过度依赖当地的银行贷款, 首先不利于银行的风险分散, 也会造成企业的负债率过高, 但是我国对于海洋经济活动的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 造成资金来源十分单一, 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难度比较大、比重低等现象。

三、关于当前海洋经济发展中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海洋污染的监管

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是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 否则会对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污染治理是一项公共工程, 需要政府认真负责起来, 加强海水排污的监管, 对于不合理、不合格的废水应该及时、准确地查实, 并对相应的企业进行查处;其次, 在海洋污水治理领域, 不仅仅需要地方政府自身加强本地区监管, 也需要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工作, 这是由于海水污染是具有流动性的, 一旦一个地区发生污染, 附近海域城市的海洋经济也会受到牵连。对于石油污染, 政府和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海上石油开发企业的监管, 严格减少因为开发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石油污染, 同时加强对海洋环保数据的检测和分析, 加强海上巡查和卫星检测, 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 因为海上石油污染一旦发生, 解决起来将会十分棘手。对于海洋养殖业的污染, 政府同样需要加强监管, 设置明确的监管指标, 对于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养殖企业, 取消其养殖的资格。

(二) 增加海洋经济的科技投资

科技问题的解决, 不能仅仅依靠企业。企业是以追求利润而作为其目标的, 而进行基础科学研发和人才培养需要政府的介入。首先, 对于海洋第一产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 政府允许海洋经济领域企业之间的兼并活动, 通过兼并, 企业可以扩大规模和提高产能;政府也要加强产权划分, 将经营权进行明确地划分和分配, 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企业短视的经济行为, 否则会出现大量的过度捕捞、无序捕捞的现象。对于第二、第三产业的科技含量的问题, 政府要加大对高校、对海洋园区的投资和建设。以山东鳌山卫街道为例, 近年来, 鳌山卫街道紧紧围绕蓝色硅谷的“中国蓝色硅谷, 滨海生态新城”的发展定位, 集中布局了以“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与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为代表的一批“国字号”的项目, 以“海地所”、“海洋一所”、“中船重工725所”、“北斗导航及微电网应用研发中心”为代表的一批尖端科研类的项目, 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青岛十九中”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类的项目, 以“微软.伟东教育云研发基地”为代表的一批成果转化类的项目, 以“哈工大青岛科技园”、“招商银行财富管理学院”为代表的学术交流类的项目, 以“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为代表的高端旅游类的项目。加快海洋高科技研发、高科技人才、高科技产业和服务机构集聚, 大幅提高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能力, 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成果孵化中心、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和海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通过这样高水准和高精确度的规划和投资, 我国的海洋经济的科技含量可以突飞猛进。

(三) 加强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

海洋经济的投资具有高风险性和长周期性的特点, 仅仅依赖政府的财政资金和当地的银行信贷并不足以支撑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海洋第一产业中的信贷需求, 国家可以采取滴灌的政策, 定向进行信贷支持, 帮助企业扩大生产和兼并重组, 增强海洋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对于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信贷需求, 国家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 银行的资金是“短存长贷”, 不足以支撑长期大型高风险的项目, 国家可以降低大型海洋项目工程的直接融资门槛, 吸纳更多的股东进入, 共同进行企业经营和风险承担, 也可以帮助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募集资金, 出售长期的债券, 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也可以积极调动民营资本共同投资建设大型海洋项目工程, 发挥民营经济的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 共同服务海洋经济的发展。在获取资金的同时, 政府部门也同样需要对于项目投资进行监管, 保证项目是重大的、高效益的项目, 不能对于低端项目进行重复投资, 那样严重损害政府的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 国家也可以大力发展金融担保业和融资租赁业, 帮助企业购买海洋经济中的大型机械装备;发展海洋保险业, 为企业分散海洋经济活动中的重大风险,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海洋是指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而且未来的发展潜能巨大。客观分析我国海洋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对于我国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潜能

参考文献

[1]程娜.中外海洋经济研究比较及展望[J].当代经济研究.2015 (01)

篇4: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机遇;问题对策

一、引言

目前,海洋作为蓝色的国土,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4亿多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所以海洋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的意义说起,浅析了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具体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二、发展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规划把海洋经济纳入我国经济增长的重点,将山东半岛与浙江海洋纳入我国的试点区域,应该说我国的海洋经济迈向了新的起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海洋已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海洋的天然气资源、石油资源、海洋水产品、海洋水淡化、围海等活动,缓解了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的压力,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底作业将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所以海洋将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

2.海洋促进了我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高达60%左右,其大部分运输是靠海洋,海洋是我国对外经济稳定的重要载体,所以开发与利用海洋是全球经济化的必然需求。

3.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实力提升的象征

维护海洋是我们的权益,开发与利用海洋不仅发展了我国的经济,也体现了我国综合实力的强大,保护国土的完整、人民的安全也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三、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令人担忧

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降雨量分配不均,自然灾害频繁,加之工业化工、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以及周边居民非法无序地对海洋进行开发,使海洋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另外过渡地非法捕捞也使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导致许多鱼种濒临灭亡。这种缺乏高科技与高层次的破坏性开发破坏了沿海经济的平衡,也影响了我国未来整体资源的再利用。

2.沿海产业结构相同

我国近几年虽然对海洋管理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各个沿海区域也加以整治与规划,但是还是产业结构重复现象十分严重。其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渔业养殖、宾馆服务、海洋运输三大产业上。另外在海水养殖中,品种单一、技术落后、规模不大,这样不但增加了经营的风险,还会形成“遍地开花,一片红”的产销失衡。

3.海洋技术转换成果有待于提高

前面我们说过,海洋环境受到污染,非法捕捞得不到有效控制,产业结构单一重复这些情况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摆在我们面前。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海洋技术成果转换率低,海洋科研技术有待于提高。目前我国在国防建设领域居世界前列,但是在海洋的开发与利用上还有待于加强。再有现在是市场经济,海洋的科研技术应该与企业、市场有机结合,目前这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制约着我国海洋业的快速发展。

四、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1.抓好海洋区域的空间布局

针对海洋的特色资源,我国首先要抓好海洋区域的基础设施与周边的统筹安排。从陆海空一体化的角度安排海洋资源的空间整合,形成港城互补的经济中心,打造出特色的临海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并且加快海洋产业与临海空间的区域整合。这样可以形成后期的特色突出、优势互补海洋产业结构。

2.妥善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

应该说我国目前开发与保护一直是矛盾着的两个概念,其实开发与保护应该说是互补的,适当开发有利于资源的再生,有效保护促进资源的开发。所以我们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做好开发的最佳时间与地点,避免盲目的非法捕捞,定期地观察与监督以及保护,并且对海洋进行污染的单位与个人要严格处置,绝没有商量。一定做到集中、治理、监督、开发、利用相统一。

3.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这里的保护是在强大的监督力与执行力的前提下,首先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以整治海洋污染为重点,提高预警与全程监测的装备,尤其是对海洋区域周边的重大污染源如化工企业、重要的入海口要及时加以监测与查处,对污染企业一定要集中治理,以此切断污染源的源头。其次加大执法力度,做好依法执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另外推行目标责任制,号召沿海区域各级政府各负其责,责任到人。

4.依靠科技调整海洋产业结构

振兴海洋产业才能振兴海洋经济。振兴海洋产业要靠科技,不能只靠传统工艺来发展海洋业。因为目前的海洋业竞争已经发展到世界领域,所以我们只有加强海洋科技的投入,才能在资源以及产品的深加工上获得领先地位,最终整体提升我國的经济实力与科技能力。如要加大海洋生物、海洋石油、天然气、海水利用、海洋探测这方面的研究,并且还要积极地开展国际合作。总之要开展新的发展途径,提高我国整体海洋经济的利用率。

五、结语

总之,在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海洋经济已经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同时在各国已经兴起了深度开发海洋以及联合开发海洋经济的氛围。我国已全面着手开发与利用海洋经济势在必行。并且世界率先发起依海而发的国家经验告诉我们海洋的丰富资源已经逐步替代陆地资源枯萎的局面,所以我国一定要赶超世界潮流,在发展科技开发、合理保护海洋的前提下,捍卫我国海洋领土的完整。

参考文献:

[1] 耿颖,关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探讨及对策分析[J];消费电子;2014年12期

篇5: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工作历来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它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近几年来,虽然各级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及村级组织在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各类渔业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渔区稳定的大局。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事故,降低损失,切实保护好渔民利益,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渔业安全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以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渔业为例,笔者对近几年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作了分析,不难找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管理谈些粗浅看法,希望此文能对做好渔业安全工作尽微薄之力。

一、主要问题

温岭市石塘镇现有捕捞渔船1600余艘,渔业运输船182艘。几年来,由于上下高度重视渔业安全生产,该镇的海上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是死亡人数)总的呈逐年下降趋势。有资料为证,2002年死亡75人,2003年死亡72人,2004年死亡72人,2005年死亡67人,2006年死亡39人,2007年死亡49人(其中一起就16人),今年1-6月死亡12人。几年来,船只数量基本保持稳定,而海洋生产死亡人数在逐年减少。但由于石塘镇渔船数量多,总量有1800艘;生产区域大,北到韩国的济洲岛,南到台湾海峡;作业类型多,有单拖、双拖、流网、涨网、灯光围网等;且船只分散,并受海洋气候、水产资源等各项环境因素制约,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船主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由于水产资源的衰退,生产成本的提高,部分船主受经济利益驱动,渔业辅助船超载,就会造成船翻人亡的重大事故。如2007年12月6日一艘渔业辅助船超载,造成船沉16人死亡的重大事故。还有渔业生产船超航区、抗风力作业。遇上恶劣海况,船只左右摇摆,头颠尾翘,船员站立不稳容易掉入海中,葬身大海。据近6年统计数字,在生产过程中因风浪掉入海中死亡的占47%。

二是渔民自身安全意识薄弱。由于船只的盲目发展,海洋渔业劳力极其短缺,大量雇用外地劳力。石塘镇渔船约60%多是内陆临时雇佣人员,一部分人没有经过基本技能培训,脱了鞋子就上了船,成为渔民,不能适应船上生产作业,遇有风浪稍有不慎就掉入海中,或者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在生产作业中,不穿救生衣、不戴安全帽,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死亡人数中,根据连续6年的统计数字,外地人占70%,被渔绳、弹沟、钢丝绳等捕捞工具击中而死亡的占28%。

三是渔船安全科技装备缺乏。随着渔船吨位和功率的不断增大,渔业生产中的一些先进科技产品也得到了应用,如高频单边带、雷达卫星导航等,却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可以为渔船安全服务的产品没有得到应用和开发,如卫星定位通讯系统、船只防碰撞、船仓硫化氢报警器等。

四是渔业管理体制不顺。渔业管理体制不同于农业,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属集体所有,而渔业的所有生产资料都是私人投入属私人所有,因此,集体组织很难驾驭。虽然这些船只户口都在村组织名下,名义上由村级组织管理,但村级组织只能提供一些帐务、做证等服务,从法律层面,在管理上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又因海洋渔业的特殊性,分散流动作业,虽然政府明确由村级组织管理渔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但实际上很难管理。即使本村渔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也负不了什么法律责任,况且还存在一些船户分离的情况,很难使安全管理到位。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我市先天缺乏天然的避风良港,自古以来避风大部分渔船主要集中在松门的礁山和东海塘,有一部分在路桥的金清港和宁波的象山港、舟山的沈家门港等地。随着工业的发展、用地的紧张,本地的这些天然良港有的被围垦,有的被造船厂所占,渔船避风空间缩小,一旦遇上台风在当地登陆,后果不堪设想。如在今年的6月7日晚上,仅是一场狂风,石塘港内就有好多渔船移锚,其中2艘搁浅,一艘沉没,幸亏没有人员伤亡。同时,我市也没有自己象样的海上救助船只,由于海洋渔业投入不足,一旦发生事故,叫天天不应,叫海海不灵,眼巴巴等死。

二、对策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渔民安全意识。要把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以对国家和渔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认真做好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深入宣传贯彻工作,提高渔民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抓住每年的春节和伏季休渔时间,大力普及渔业安全生产知识,教育渔民实行“编组生产,结伴航行、同进同出、相互照应”的互助互救安全措施;告诫渔民捕捞作业时要穿好救生衣,戴上安全帽,夜间航行要有专人瞭望;宣传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典型和经验,曝光忽视安全生产、发生重大事故的典型事例。同时,对在生产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决不手软。加大安全责任事故的责任追究,提高安全事故的处理成本和代价,切实扭转一些渔民要钱不要命的思想,尽力遏制主观上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不断完善渔业安全管理制度,抓好制度的落实。实践证明,安全生产重在预防,预防关键是抓好安全制度的落实。一是安全目标管理制度。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做到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行动上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二是编组生产、进出港制度。一旦发生事故,可互相照应,这是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措施。三是渔船安全员制度。每艘渔船必须有一名安全员,要明确安全员职责,落实岗位津贴。在生产作业和航行途中,由安全员负责船上的安全工作,配合船老大做好生产指挥和航行瞭望,发现违反操作规程或船员开小差的,及时提醒和纠正,避免事故的发生。四是进出港签证制度。渔船进出港必须到渔政执法单位办理签证手续,接受渔业执法人员的检查和教育。五是教育培训制度。当地政府和渔业主管部门每年要制定培训教育计划,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渔民的安全意识和生产技能。六是通讯联络制度。渔船应定时主动与村级组织或公司联系,按时汇报海况和生产地点等情况。

七是生产事故报告制度。渔船一旦发生各种生产事故,要及时逐级上报。八是安全生产台帐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和生产单位都要建立安全生产台帐,及时记录各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便于接受上级的检查和责任的认定。九是渔业生产安全预案。要制订海上生产安全包括防台抗台应急预案,在制订预案时,应尽量把问题想得复杂点,方案做得完美点,但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以把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为目标。

3、搞好渔船公司化运作,理顺渔船管理体制。随着农业生产体制的改革、深化和发展,渔业生产体制也由集体经营转变为联户、个体经营,生产方式由集体组织转变为分散自由作业。虽然海洋渔业生产管理体制和生产方式与农业一样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渔船安全管理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等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仍是老一套做法,只是在管理手段上村民委员会组织与船主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别无其他手段。由于渔船是联户或个体生产经营,与村集体没有多少利害关系,且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也无权管理属于村民个人所有的资产和生产经营方式,因此,村级安全生产管理也只是流于一种形式。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渔船安全生产管理主体应是渔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为了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法律已明确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因此,实行公司化管理是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公司法》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生产单位要组建渔业捕捞公司,管理本单位的渔业生产及安全工作,理顺关系,依法实行法人管理。组建公司时要处理好与村组织的关系,并尊重渔民的意愿,引导渔民尽量属地(村)组建,有利于管理,形成当地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公司——生产单位层级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关系顺畅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组建公司既可以依法实行对渔船的生产经营及安全的管理,又可以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经营活动。要因地制宜,尽快落实组建工作。

4、加大科技投入,落实“科技兴安”。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渔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做好渔民思想工作,防止目前渔业生产差、无效益,渔民不愿在安全生产成本上的更多投入而产生抵触情绪。借鉴外地科技在渔业安全方面中的应用经验,尽快引进渔船卫星定位通讯系统、渔船防碰撞等安全装置,与科研单位挂钩,研发船仓硫化氢报警器。要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和促进渔船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以技术创新来改善渔船安全技术落后的状况,用科技进步促进渔业安全生产,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伤亡事故。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为渔民及时提供安全技术信息,加大安全装备的引进,以提高渔船安全科技化程度,落实“科技兴安”战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各方重视,加快标准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渔港是沿海渔区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渔业安全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渔民的“生命港”。我市沿海又是台风的重灾区,每年均受到台风的边缘和直接影响,如没有可供渔船就近避风的渔港,渔民的生命财产将得不到确切的安全保障。标准渔港建设已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政府已下发浙政发〔2007〕14号《关于加快标准渔港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10年左右,力争达到全省95%以上海洋捕捞渔船能够就近安全避风的目标。我们要正视渔港建设现状,认真按照浙江省政府的要求,各方重视,筹集资金,组织实施,加快建设进度,使渔民早日实现就近避风的梦想。同时,还要争取省财政补助,建造

一艘抗风力、大功率的能适应用于海上救助的船只。(尚小正)

篇6:试论经济薄弱村存在的经济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农村相继实行了税费改革,农业补贴等,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都要通过村级组织落实到农民身上,村级管理已然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的重点。目前我区共有行政村122个,农业人口26.4万,占全区总人口的54.33%,农作物播种面积78.06万亩,近年实现农林牧副渔总产值14.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57元。我区虽有个别村级组织经济情况相对较好,在地理位臵上大都集中在西部,但大部分村级经济力量还比较薄弱,其中省级贫困村就有12个,部分村农民人均存收入刚过2000元。村级组织总体经济水平落后,村级集体收入匮乏,负债严重,已经制约了各经济薄弱村经济的发展和公益事业的建设。

人民生活水平低,村级经济发展不上去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村干部。在村级,村干部违纪违法的事时有发生,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据统计,2009年我区党员干部违纪案件共计70件,其中涉及村级的案件20件,占全区案件总数的29 %,村级案件中经济案件12件,占村级案件总数的60 %,占全区案件总数的17 %。事实表明,村级组织,特别是经济薄弱村违纪违法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我区经济薄弱村的调研,本文深刻分析了村级存在的主要经济问题及其原因,试图探索出解决的方法及预防的对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建议,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一、经济薄弱村常见的经济问题

(一)收支失衡

通过调查发现,我区大部分经济薄弱村几乎都没有集体收入,或是每年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现在村里一般没有了集体企业,有时靠出售或出租一些原剩固定资产,但多为一次性收入,卖完便不再有。但开支项目却越来越多,最近几年村建卫生室、警务室、修村内道路、建设农民致富项目及配套设施等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建卫生室约需10万元,警务室5万元,修路及建设致富项目少则几十万,多则过百万元,除上级单位扶持资金及村拉来赞助外,其余资金均需自行解决。除此之外其他非生产性开支也随着社会整体工作的需要不断增加,其中为完成镇级下达的招商及税收任务,光买税一项就要浪费掉近万元;每年几次环境整治时清扫路边、树木涂白等的人工工资加材料费也不低于万元;每年迎接上级各项检查的接待费用,制作宣传牌、横幅等需花费5千至1万元;每年6月份麦收之季雇人看守防烧秸秆的费用都在1-2万元或更多;还有每年的报纸报刊费用也都在2千到5千元。上面几项都是每年必须的固定支出,且成费用愈来愈高,项目愈来愈多之势。除此之外,一些村还存在严重的吃喝招待、公车费用。虽然上级规定了村级零招待,但正常情况下每村每年都有1-2万元的招待、用车费用,调查中发现某经济薄弱村09年一年的吃喝费用过10万,车辆的维修、加油费用也达到6至7万元,存在严重的挥霍浪费和虚报现象。还有部分村为争取区各局或上级其他单位的扶贫、赞助资金,逢年过节给相关单位买的土特产或其他礼品及给特别人的过节费等费用合计还需几千到几万元不等。调查结果表明就是经济薄弱村每年至少也需10-20万的开支。

严重的入不敷出现象直接导致部分经济问题的产生。例如: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各村普遍存在套取、挪用专项资金现象,客观上讲村里实属无奈,主观上他们认为只要没把钱装进个人口袋,而是用于公益事业建设和村正常开支就没有问题。部分村为了增加收入来源存在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现象,他们利用村民建房办证、征收计生社会抚养费等机会强行收取额外费用,甚至个别村领导还借机要求村民向其个人表示好处。

(二)债务居高不下

部分村前些年盲目投资兴建集体企业向银行贷款,后因经营不善严重亏损,欠了大量的工人工资及贷款,这两年因办公益事业及维持村正常发展向个人借款欠账的事也时有发生。这些经济薄弱村均欠账数万元,甚至欠几百万元。大额欠款的存在常常导致一类经济问题的发生,村因怕债权方向法院申请查封其银行账户,多将其资金以会计个人名义存储,从而违反财经纪律。还有些村故意给予高额利息,向村干部或特别人借款。

(三)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村固定资产及自然资源严重流失,由于前几年村级合并时多余出来的老村委会,小学校、幼儿园合并时空闲的教室及土地,原来废弃的集体企业场地及机械等很多都被个人无偿占用或被低价出售。某村原支书未和任何人商议,私自以十万多元的低价卖掉村幼儿园,除部分资金用于还账外,剩余资金也不交于会计,而是留在自己手里随意支配。村范围内的矿产、林木、土地、土壤等资源也存在被上级单位、个人无偿或低价占用,或者被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特定人。

(四)财务管理混乱

1.村会计不能按规定及时到农经中心报账,个别村甚至一年只报一两次帐。某村因不及时做账,会计和村主任产生扯皮,对村主任收到的上万元收入是否已交付给会计两人发生争执。2.票据不规范,以村自制票据入账多,正规发票极少,多以“白条”入账。

3.资金管理混乱,镇农经中心大都只管账不管钱,村资金一般存在会计自己名下,或直接把现金放在家里,某村会计竟将村6万余元现金用塑料袋包裹后埋在自家院里。还有些村支书拿到钱后自己保管,不交给会计,村里有花销时会计要先向书记要钱。在农经中心管账又管钱的镇,个别村为图花着方便平时私报或多报花销,把套取资金掌握在自己手里。某省级贫困村竟通过这种方式私存资金40多万元,而其在农经中心的账户中资金却不足10万元。4.理财程序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有些票据没有写明用途,没有经办人签字或村支书签批;没有经过村民主理财小组的集体审查就直接盖“民主理财专用章”;没有财务公开,群众对村收支情况不知情。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村级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1.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不少村一把手不具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业务水平不高,对财务知识、会计制度和管理规定掌握不够。甚至有的书记、会计不懂财务制度和会计业务,只会“照葫芦画瓢”。不少村会计上任之前并没接触过会计工作,只是由于和村一把手关系好,他们信的过,就直接让其从事这项工作。

2.村级干部中只有书记、主任、会计等3-5人有编制,工资由财政拨款,但仅有400-500元左右,村其他工作人员工资由各村自行负责,基本每人每月不超400元。由于村干部工资较低,真正有能力、有知识的人不愿在村里干,不少村干部对工作只是应付了事,他们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愿干、不想干的思想非常严重。甚至还有一些村干部产生了“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思想,有机会就捞一把。

3.村干部选举时存在舞弊现象,选票由选举工作人员代填,只到平时“不老实”的村民家走走过场,致使一些思想觉悟差、业务素质底,依靠家族势力、个人关系及蛮横作风的人当选。

(二)监督不到位

近年来,各乡镇都实行了“村帐镇管”等制度,对整治农村财务帐目混乱状况、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村帐目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乡镇财务人员只负责给村里理财做帐,不去审核、监督村里的收支,只要票据正规就可以入帐,使一些不合理的开支正常报销;有时甚至无视不正规、不合理的票据入帐,致使白条报帐现象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屡见不鲜。且目前农经中心大都是只管帐,不管钱,缺少对村的制约力,从而造成监督力度不足、缺位。农经中心作为直接的监管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职责全面落实到位。

镇审计部门力量薄弱,基本一个镇的审计所就一名审计人员,除本职的审计工作外镇里其他工作一点也不少干,根本不可能及时对镇各村全部审计。调查发现审计所平均每年只审计1-3个村,全镇各村审计一轮基本上要五年以上时间,从而造成监督的严重滞后。

(三)村务公开不规范、民主理财流于形式

村务公开制度旨在让村民获得知情权,拥有监督权,提高管理的民主化和规范性,然而实践中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其本意相去甚远。主要存在三种情况:即半公开,将一些群众不关心、无关痛痒的事项予以公开,而群众真正关心,诸如征地补偿款、上级下拨资金使用情况等不予公开;假公开,将一些公开的事项进行“艺术处理”,公开虚假数据,欺骗群众;再者就是根本不公开。

按照规定各村都有村民理财小组,村里入账的每张票据都要由村民理财小组监督查看、盖章认可,虽然这项制度相当好,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落实到位,村民理财小组的章基本都在村会计手里,村民理财小组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四)教育和惩处不到位

个别镇领导片面强调发展经济和忙于事务,长期忽视对村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法纪教育,致使少数村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十分淡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思想膨胀,往往把村民赋予的权力作为满足私欲的工具,导致手中权力异化。少数镇领导好人主义思想严重,发现村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后,有护短心理,不愿查处,有的甚至认为查办案件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对本应给予党纪处分的村干部以批评教育、调换岗位等组织处理代替了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少数村经济问题的蔓延。

(五)收入少、任务重

贫困村大都收入很少,甚至没有任何集体收入,不少村还欠债严重,但上级的各项工作都要正常开展,每年的招商、买税、环境整治、报刊等都是一大笔钱,还要从事修路,建设致富项目等等公益事业,这就势必造成村套取、挪用专项资金或者采用搭车收费等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

三、预防的对策及建议

(一)全面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 当前村干部中发生的众多违纪违法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素质差、缺乏自控能力造成的。因此,加强对村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全面提高村干部素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是有效遏制村干部再次产生问题的根本措施。应逐步提高村级工作人员待遇,吸引真正有能力、觉悟高的人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对确实不胜任工作的人员坚决予以清退。同时,还要加大对村级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特别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1.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是村级民主监督的基础,没有公开,就没有监督。实行村务公开,要从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凡属村里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应公开。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完善民主理财小组制度、村帐镇管制度、乡镇定期对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等。各村要依法选举成立村民理财小组,乡镇农经中心要认真履行职责,必须逐笔审核原始单据,监督财务收支,对不合理、不合法的票据坚决不予入帐,对未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的票据坚决不予入帐。对不按规定报帐,集体财务管理混乱的,除对责任人作出处理外,还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3.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村里的重大事项,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经村级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必要的还需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

4.完善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要重视审计结果在村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中的运用。对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干部要从政治上、经济上大力奖励,对任期内无所作为、自身不清的村干部要及时给予清理或党政纪处理。

(三)加大对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最直接的效用就是通过严肃处理腐败分子和违纪违法行为所形成的震慑作用,使多数人受到教育,得到警示,达到预防的目的。只有严肃惩治,才能震慑腐败分子,减少腐败现象发生。通过查办案件还可发现管理、制度、机制、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掌握易发、多发、反复发生的案件规律,找出监督、监管的薄弱环节,遏制村级经济问题和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滋生蔓延。对于村级经济问题在监管对象上我们的纪检机关应加强对常出问题的村书记、会计、计生专干等人的监管;在案件类型上应加强对村乱收费、套取挪用专项资金、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群众好处、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的落实;在调查方式上应多采取下村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深入基层与群众交谈,听取百姓呼声。

(四)认真落实“三资四化”监管新机制

上一篇:大地小学特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分工下一篇:社会实践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