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素养月活动总结

2024-06-02

数学素养月活动总结(共12篇)

篇1:数学素养月活动总结

“小学数学素养月活动”总结

在接到上级领导的“小学数学素养训练月活动”的通知后,我校把会议精神向各有关教师作了及时的安排部署。上级提出的在小学各年级开展以口算为重点的数学素养训练活动,是一项非常有重大意义的活动。我们认为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小学生学好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好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能计算的合理、简洁、迅速、正确地反应了一个人的数学素养。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小学数学素养训练月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由主抓小学工作的主任具体负责此项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数学教师负责具体的业务指导。学校制定方案,上报学区审核实施。

一、学校对学生的口算现状作了调查。

经调查发现学生的口算与计算能力不尽人意,层次不齐,学生口算能力有待提高。

二、各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确定活动内容并提出了活动要求。

(一)活动内容

1、低年级:进行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除法的口算训练、看重训练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2、中年级:运用运算性质及运算定律进行速算、巧算及简便运算的训练。

3、高年级:以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作为重点。熟记一些口算时常用数据。注重口算方法的多样化。

(二)活动要求。

1、低年级每节课课前安排五分钟的口算训练;中高年级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随堂口算训练和专题训练相结合;

2、每周安排一次小测验,教师及时了解了学生口算能力提高的真实情况;月底由学校统一做一次质量检测,并做出分析。

3、活动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要做到分层练习。

4、训练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对口算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孩子们对口算的兴趣。

三、活动形式多样

(一)低年级学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口算比赛,如,口算接龙、争夺小红旗、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中年级开展了小组赛,男女生比赛,师出题学生答等不同形式的比赛。

(三)高年级则开展了,学生分层赛,就是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里争夺口算冠军。老师及时对学生的比赛做出肯定性评价。

这些不同形式的比赛大提高了学生计算的积极性,提高了口算的兴趣。

四、活动的效果

(一)提高了教师对口算的重视程度,让教师认识到了口算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使教师的角色有所改变,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学生良好的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通过“数学素养的培养活动”,使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把传授数学知识与加强数学意识的培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数学知识最大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良好的数学习惯,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

(三)这次活动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从本次期中考试情况看,各年级计算的正确率大大提高,均在百分之九十五左右。

五、活动督导情况

为了使这项活动有效的执行,加大监督力度。学校对各年级的活动情况进行了检测,抽查,并对这项活动及时做了了正确的评价。评价中既重视了对学生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技巧的评价,又重视了学生在训练中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评价,还重视了学生对学习数学态度和积极性的评价。

六、反思与设想

1、学生数学素养体现在方方面面,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有关键性的作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不能操之过急的。

2、我们今后,不仅要在口算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其它方面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长大后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做事,去生活。

3、要提高学生的数感,只在课堂上是有局限性的,教师应该多布置一些活动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在超市,在商场,要时刻注意物品的标价。了解这些数字表示的意义。扩大学生对数的认识面,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提高数学素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做到学为所用,让不同的学生有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4、教师要认真读懂教材,要领会教材的意图。让教师对学生数学素养有充分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

总之,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每一位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对这项工作的落实,加大监督力度。这项工作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位数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做起。要有条不稳的继续下去,这项工作要做的有始有终。

前史村中心学校

篇2:数学素养月活动总结

为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成果,上周星期四(即2014年12月4日)上午,我们数学组组织了全校数学知识竞赛。主要目的检验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本次竞赛试卷是由数学组组长出题,从总的题型来看是符合教材内容,其中一年级和三年级题目偏难。

从学生完成试卷上来看,学习在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本次竞赛中,有很多学生把算式列对却把最后的结果算错,也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2、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没有接触过的题,没有很好的思考,导致出错。

通过本次的竞赛,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夯实每一个知识点。

2、加大练习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这次竞赛有很多学生考的很好,得到了学校的奖励,希望获奖的学生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勇攀高峰;未获奖的学生,不要灰心气馁,要努力拼搏,迎头赶上。

下面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卫门口小学数学素养大赛获奖名单

2014年下学期

六年级

153班:李芝林 谭希成 胡志凯 傅郑宇 李 强 154班:屠文轩 李虹莹 蒋开愚 易晓菲 腾远宁 155班:唐琳金 梁 葳 蒋 骏 张诗芮 陈心怡

五年级

156班:刘柯岐 朱稳明 高煜景 朱航宇 郭欣晖 157班:杨 煌 刘玲燕 高 冉 溫子毅 李承儒 158班:伍俊霖 陈巍仪 尹 泰 郑皓方 朱益坤

四年级

159班:王骏龙 成浩然 廖世鹏 张 驰 梁佳仪 160班:彭璘昀 贺 扬 陶雨昕 刘谨铭 付浩然 161班:杜武航 刘雅池 郭株夷 傅浚航 黄马思雨

三年级

162班:高筱玥 王子杰 杨骐睿 易欣怡 龙科米 163班:杨钰泓 金铭昊 刘湘绘 龚苏琪 蔡凌杨 164班:周宇轩 张姝涵 张惟钧 曾思淇 赵子厚

二年级

165班:李颖俊 任鹏程 汪可馨 陈思玥 李佳臻 166班:曾祥栩 古可莹 黄玉晴 池佩玲 龙美成

167班:傅崇毓 王梓轩 丁 晟 罗浩为 吴沛恩

一年级

篇3:积累活动经验 提升数学素养

一、经历生活过程, 积累直接经验

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先生指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教师教学要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让学生在经历生活过程的同时, 主动建构知识, 积累起直接经验。经验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 需要学生在经历了大量数学活动的基础上主动获得, 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在《小数加法和减法》学习伊始, 教师可以用小小商店的形式引领学生经历购物的活动过程。逛商店买东西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在买东西时我们不仅自己要算一算总共花了多少钱, 还要算一算店家需找给我们多少钱。下面以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 看哪一组用时最短, 出现失误最少。每组派出一名收银员, 其他学生作为顾客, 根据手中面额的购物券选择商品 (两件及以上) 并计算出应花的钱数, 到收银台付款, 为了节省时间, 由顾客自己报上所花的钱数, 由收银员计算应找的钱数并找零。在活动中学生都想为本组争得一个好名次, 所以表现很投入, 扮演顾客的用到了加法, 收银员用到了减法, 并且顾客若是计算出错将直接导致收银员出错, 一下就会失误两次, 所以学生既要快速计算, 又要相当谨慎。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又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了直接经验, 对于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能够很轻松地掌握。

二、组织探究活动, 丰富间接经验

数学学习不仅要获得知识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时既要重视直接经验, 还要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组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从而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积累起丰富的间接经验。在设计探究活动时, 不能唯生活化而缺少了数学味, 如果只是借助生活的经验来得到直接经验, 而忽视了数学间接经验的提升, 则体现不出数学学科的本质, 也就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如果局限于用“元、角、分”这样的直接经验, 显然失去数学教学的本意, 且对于像1.206+3.485这样的算式也无法解释。直接经验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引导学生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建构, 用数学化的思考来把握知识的本质才是教学的目的。

如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由直接经验学生已经知道需将相同数位对齐, 也就是将小数点对齐,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究具体算式的计算, 如:50-48.52、105.6+18.49、5.28+6.72, 在探究中学生由小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由此在计算时当小数点后位数不同时, 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添上0, 而当计算结果小数点末尾有0时, 学生也会进行化简将其去掉。这样就在直接经验的前提下提升出间接经验, 即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要把握住“小数点对齐”和“结果化简”两个方面。

三、注重归纳应用, 提炼思维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过程,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往往只是积累起一些片面的、零碎的经验, 只有通过整合、加工才能使活动经验条理化、系统化, 更好地为应用服务。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表面现象中思考其本质, 将积累的经验进行拓展、延伸, 实现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跨越, 并对于同类问题进行归纳,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这样学生通过不断的积累、归纳、整合, 就可以丰富自己的活动经验, 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下一步的学习活动中。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而计算内容的安排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之前, 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数的计算的经验, 如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等, 在这些整数加减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就可以归纳、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经验, 从而充实和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 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篇4:数学素养月活动总结

关键词:实践活动;数学素养;数学教学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它对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正确应用创造更为广阔的时空场所;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

一、数学实践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方法。更需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态度、情感的变化和能力的提高。

例如:实践活动“我们可爱的校园”,通过绘制校园平面图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该活动要求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收集数据、确定比例尺并画出校园平面图,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体验团结协作、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

例如: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经济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结合目前的金融危机,通过“调查利率、计算利息”这个活动,使学生接触到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该活动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收集数据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实践能力,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增强了学习动机,在日常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富有好奇心、求知欲,对什么事都想亲自去探究、去发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如果教师直接出示圆周长=圆周率×直径,学生就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把公式记下来,而对于理解公式的含义则根本无从谈起;若教师能用实验演示的方法,把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用动态的过程逐步演示出来,再引导学生推导出圆周长的公式,那么学生对圆周长的公式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如果教师能在课前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具,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探究,得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则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探索、创新的摇篮;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索中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指导学生探索,适当做探索性延伸学习。

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在数学实践活动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由于在解答数学开放题时,不同学生解答的策略、得出的答案可能是不同的,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为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契机。通过合作交流,可以把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共有的成果;通过从新的观点,多层次、多角度地考察、分析、思考,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并努力寻找改进的办法,从而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开展《测量男、女生的脉搏》的实践活动中,每个小组需要完成“猜测、收集、量一量、算一算、填一填、说一说”等多道“工序”,这就要求分工与协作,只有把全班划分为若干小组,才会人人有事做,个个口、脑、手并用。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经常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会增强协作意识,掌握一些合作方法,而且还会提高能力,增强学习责任感。在这种小组学习中,优等生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解决数学问题须具有发散性思维,学生不能套用现有的模式和或方法解答问题,只有综合运用观察、想象、分析、综合、类比、演绎、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通过积极的探究才能找到解题的方向,获得自身的发展,这样就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由于不再限定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及思路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综上所述,数学实践活动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着震撼心灵的魅力和威力。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意识会大大增强,智慧和悟性都会有新的提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看待周围的客观事物,用数学的方法去处理、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趣味中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庆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版社,2004年12月.

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篇5:七年级数学教科研10月活动总结

本学月,在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全组成员按照开学初的阳光教研实施方案,也在扎实有效地开展着我们的教研工作。下面我把我们本学月以来在教研方面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作以汇报。

一、为了使我们的教研课题《信息技术整合下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研究》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我们组全体老师认真学习了课件制作,并组织文东老师在教研会期间对我们全组成员进行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简单培训,例如:图片的插入、文本框和艺术字的设置和编辑、超链接的应用以及墨迹注释的使用等,提高了我们的课件制作能力,为课题的后续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基础。现在,各位老师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课件和展台开展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技能的教学中,能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据直观性原则,提供感性形象知识,借以形成概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下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本月来,我们四名老师平均每人每周多媒体教学达到了两节以上,并且能在组内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我们独立制作课件12个,并有效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更好、更快、更难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三、按照开学初的方案,就我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讨论,将这些好的做法及时整理,总结。我们协助文东老师完成了《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篇6:教师素养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扣教育均衡发展、品质提升、深化课程改革的时代主题。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一步弘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敬业精神。通过教师全员参与,利用校内骨干教师、名教师资源,实现互帮互学的校内联动。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课题研究研究为抓手,推动“绿色课堂”建设,展示学校教研水平,提升整体教研及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

利用学校内优秀教师资源,充分发挥学区内名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和专家讲座,实现培训与竞赛相结合,以赛代训。使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指导、有所提高,拓展竞赛的内涵及意义。在此基础上遴选优秀教师参与学区教师基本功评比和骨干教师观摩课活动。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励教师自觉学习提高,有更强的“苦练教学技能,提高专业素养”的意识。整体提高学校教师基本素养。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活动领导组。

组 长

成 员

执行组长

成 员

活动下设办公室

四、活动内容:

(一)教师基本功评比参赛对象、要求、竞赛内容、时间安排:

教师基本功评比参赛对象及要求:校内45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全员参赛(45周岁以上可自愿报名参赛);参赛要求:学校严格按程序进行初赛综合选拔8—10人(每组4—5人)参加学区比赛。

活动形式:分语文、数学综合两个组进行。

竞赛内容:普通话美文朗读比赛(顺序现场抽签),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得使用PPT、伴奏音乐等辅助手段;集中规范字书写比赛(20分钟):1.现场粉笔字书写;2.现场钢笔字书写;规定时间内指定内容完成书写。

时间安排:

1.初赛:学区各校制定方案、自行选拔,中心学校成立指导组到各校参加活动。

2.复赛:

(二)教师教学设计评比:

语、数、综合教研组各选拔推荐2——3名教师参加学区教学设计评比。

(三)学科主题教学研讨(微讲座):

邀请县内名师结合当前学科教学热点问题开展主题教学研讨。

篇7:数学素养月活动总结

各团总支、团支部: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第五十六个纪念日,也是第十九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组织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决定在广大师生中集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加强时事政治教育,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中职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做有梦、追梦、圆梦,有担当精神的新青年。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让雷锋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二、活动时间:

2018年3月5日—2018年3月31日

三、活动内容:

(一)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掀起学雷锋活动高潮。

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广播站、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发动,使雷锋精神深入人心,树立正气,优化校风、班风。特别是引导广大团员同学积极带头,充分体现团员先进性,为团徽增光采,倡导把学雷锋精神落实在行动中。

(二)立足校园、身边学雷锋;服务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

.各班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组织立足校园做好事,净化、美化校园,在校园内开展清扫卫生死角、清洁墙壁、保持校园清洁卫生的美化校园活动。

2.各班支部积极参与开展城市社区的卫生宣传、美化环境、清除杂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活动,以自己的行动美化家乡,并把广大人民群众吸引到活动中来,为建设文明城市而努力。

3.各班组织青年志愿者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家庭,深入福利院、聋哑学校、老年人协会等社会弱势群体集中的地方开展义务劳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4.深入推进“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五个方面内容,结合班级实际和特点,在城乡广泛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三)推介先进,总结表彰。

.4月10日开展学雷锋总结表彰,宣布2018年学雷锋标兵及优秀集体。

2.学校广播站、网站对获得表彰班级(团支部)、学生进行宣传。

三、活动要求

.各班团支部要精心策划组织,确保学生安全和活动质量,班主任老师要加强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各专业部要做好相关督查工作。凡是需要组织集体外出的学雷锋活动,要预先向学生处做好申报手续。

2.各班同学要明确活动的意义,积极主动,着校服,戴绶带,文明礼貌,树立瑞职人良好形象,干部、团员同学要做好示范引领,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3.活动月结束,各班于4月1日前以电子稿形式报告本班开展各项活动的情况,将活动总结、照片及推荐一名学雷锋标兵名单上传到学生处百度云盘,以便总结表彰。

篇8:数学素养月活动总结

一、开展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现阶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没能从根本上摆脱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控制,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应付考试, 这是与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不利于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教材中虽然增加了一系列数学活动环节, 但是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 往往就把这些内容跳过去, 不加重视.为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上述局限性, 在有条件的学校, 应提倡在课内、课外两个阵地积极开展数学活动.

二、数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课内数学活动是在课堂内完成的, 它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这也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最闪亮的地方.它的开展不仅使课堂更丰富、更活跃, 也使得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大的体现.课内数学活动主要包含三种形式:适时开展讨论研究;适时开展阅读;适时开展动手操作. (以下所举的例子都来自于苏科版数学用书)

(1) 阅读:在课堂教学中, 一个概念的引入往往有它的历史背景,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在这个时候带领学生阅读有关资料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七上44页阅读材料“漫长的历程”, 介绍了人类对负数的认识历程;八下137页“欧几里得与《原本》”, 介绍了几何发展的历程;有些阅读材料是对课堂内容的扩充, 介绍了特殊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 如七上53页阅读材料“分类”, 七上83页阅读材料“归纳”, 八下111页“位似变换”, 九上100页“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2) 操作:有些活动的设置, 则是对所学新知变相的理解与巩固, 如七上教材54页“算24”活动, 八下57页“分式游戏”, 八下120页“利用相似的知识测量物体的高度”, 九上34页“折纸与证明”, 九上100页“矩形绿地中的花圃设计”, 九下90页“估计圆周率π的值”等.

相对于课内活动而言, 课外数学活动主要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开展, 利用非正常的教学时间开展, 可以在教室以外的空间开展.主要是有四种形式:结合校本课程开发, 开展课外数学选修课;建立课外数学兴趣小组;创办学生的数学园地;开展调查研究.

(1) 数学选修课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内容是:教师系统地讲授中学课本之外的某一个数学分支和某一个专题, 以开阔学生眼界, 也可以介绍数学新进展, 介绍新学科及新的数学思想.例如, 配合校本开发, 在选修课开设数学竞赛、数学人物介绍、数学奥秘等与数学密切相关的课程.

(2) 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应由较少学生组成, 他们一般应对数学有较浓厚的兴趣, 并且其他各门功课都要比较好.这个小组的成员应由自己报名与数学教师推荐相结合.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主要有:听专题报告 (学术报告) 会、访问著名数学家或著名数学研究机构 (或大学) 、开展数学竞赛、撰写数学小论文以及开展内部小型的学术研讨会等.

(3) 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 包括班内的“数学墙报”“数学之角”“数学信箱”等, 刊物的编辑、作者全由学生担任.学生自己创办的数学刊物应当坚持长期性和延续性, 要充分表现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为吸引更多同学, 可设立“点将台”“有奖征解”等.班内数学墙报的内容除了部分地在公开发行的数学书刊中摘录之外, 还应有相当部分针对性很强, 并且直接来自同学自己的文章.例如:“谈谈记笔记”“如何解决计算中容易出错的问题”“我是怎样掌握×××概念的”“读×× (数学课外书) 的体会”等.数学教师充当班内数学园地的参谋或顾问, 帮助同学出主意, 想办法, 给他们介绍好的资料, 推荐好的参考书.

(4) 结合书本中的课题研究和调查研究, 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进行活动.如八下28页安排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调查”等.

应当指出, 开办数学课外选修课, 建立数学课外兴趣小组, 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 开展调查研究这四种课外活动形式, 教师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选修课, 以教师讲述为主;兴趣小组, 以教师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为主;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开展调查研究, 教师则主要是处于幕后策划的地位.

三、开展数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老师付出辛勤的劳动, 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教育理念, 认识到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2) 各种活动都应有长计划、短安排, 要讲求实效, 要有知识性、趣味性, 要适合青少年心理上或知识水平上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

(3)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或选修课的内容应充实, 有系统性, 便于学生掌握, 同时便于教师检查学习质量;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数学竞赛的专项训练内容, 不应当简单地把中学课本中以后将学的内容提前来讲, 也不要讲成高等数学课.要在中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 以提高能力这个总目标作为选材的依据.

(4) 还应指出, 为减轻学生负担, 数学课外活动的密度不宜过大, 每次活动要讲求质量, 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一般说来, 每周进行一次活动, 每次活动一至两个小时为宜.每个学生, 一般不要参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课外活动.

篇9:数学素养月活动总结

[关键词]积累 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2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积累直接经验,并在探究与反思中丰富活动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有理数的加法》为例,谈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

一、在生活情境中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亲身经历、操作体验来进行积累的,而且数学活动经验,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学生创设出丰富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积累活动经验。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时,教师可贴近学生生活,以“借贷”问题为素材,为学生创设以下生活情境:①爸爸给了小明5元钱,妈妈给了小明3元钱,小明有多少钱?②小明上周借了同学5元钱,用本周爸爸给的10元钱还给同学了后,还剩多少钱?③小明现在有2元钱,可是一支钢笔要10元,于是他借了同学的钱买了一支钢笔,如何表示他的钱数?④小明上周借了小华2元,今天买学习用品又借了他3元,该怎么表示?⑤小明手头有5元,本周没有任何收支,他现在还有多少钱?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比向左向右走要亲切得多,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列出式子,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得出结果:①5+3=8;②(-5)+10=5;③2+(-10)=-8;④(-2)+(-3)=-5;⑤5+0=5,由此,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对两数相加有了直观的感知,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而现实的生活例子也激发了學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快乐地参与活动。

二、在探究活动中丰富活动经验

组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在观察、探究与总结中积累起丰富的间接经验,因此,在《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观察、探究中积累间接经验,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学生通过观察可将上述五个算式分成三类,即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与0相加,此时,可引导他们分别探究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在这一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再规范为用数学语言精确地描述,在这里重点和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发现,和的构成分为两部分:一是符号的确定;二是绝对值相减,但在语言阐述时,有的学生说“取大的加数的符号”,有的学生说“用大数减小数”,等等,这都说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严谨性把握不到位,教师可以引导并规范,如第三个算式中2与一10谁大,显然正数2大,但符号为什么取负?还能说“取大的加数的符号”吗?又如,“24+(-10)”写成“2-(-10)”对吗?那么“用大数减小数”的说法对吗?这样在不断的质疑、修正和完善中,学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得出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对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也有了真实的感悟。

三、在总结反思中提升活动经验

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着一些零碎的经验,只有通过总结、反思、再加工才能使活动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为数学应用服务,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将积累的经验提炼、提升,实现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跨越,反思要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学生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地积累、归纳、总结中丰富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数的加减运算有了长期的积累,但都限定于正数与正数、正数与0之间,在引入负数后再来看数的运算,使得内容更加充实,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建构经验体系,使得经验体系更加完备,在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反思时,很多学生都能明确认识到有理数的加法已不再是单纯的加,当异号两数相加时反而用到了减,同时知道计算时要先分清属于哪一类型,再从符号、绝对值两方面得出结果,由此可见,学生在不断充实知识、整合经验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实现了教学的根本目标。

篇10:杨庄小学数学素养展示活动方案

各级部、各位数学教师:

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我校学生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整体提升,展示学生的数学学习风采,根据区基础教育研究监测中心的安排,我校近期举行学生数学素养展示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宗旨

立足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活动内容

以相应年级现行教材涉及内容为主,并进行适当拓展,重点考察学生基本运算技能及高层次思维能力。一二年级侧重于口算(听算);三—六年级注重于口(听算)、简算、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展示(计算技能的评价标准参考《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评价要求)。

三、组织形式

1、学校将从各班级随机抽取10%的学生参加活动展示。

2、主要采取笔试答卷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答题。规则:同时间看答对题数,答对同题数看用时数。注重于口算、简算、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测试。

3、展示时间:初步定于12月17日

四、活动实施步骤1、12月15日前,学校组织好命题及展示具体安排(明确监考人、阅卷人、展示规则)。(责任人:段瑞成、韩少华)

2、12月17日组织展示。(责任人:韩少华、赵晓云、各级部主任)

3、12月19日公布展示成绩并确定参加上级组织的展示活动的学生名单。(责任人:韩少华、赵晓云)

五、相关组织与教学要求

1、数学教师平日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计算(一—六年级)及解决问题能力(三—六年级)的训练。以各年级现行教材为依据,以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为基点,注重过程方法指导。

2、数学教研组要搞好研讨,明确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途径与策略。(责任人:韩少华,赵晓云)

3、明确推荐学生名单后,各任课教师进行优生优培,明年春天参加区级展示。

4、各级部主任要积极配合数学教师,做好相关教学时间安排。

六、学校奖项设置

本次展示活动设级部组织优秀奖、学生个人一、二、三等奖及教师优秀辅导奖,并纳入教师工作质量考核。

九龙街道杨庄小学

篇11: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总结

过去的两天,是参赛选手经受磨练的两天、挑战自我的两天、全面展示的两天、精彩纷呈的两天,是一线教师观摩交流的两天、相互启迪的两天、学习借鉴的两天,培训提高的两天!

教师素养大赛的举办,在我校所有专任教师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多老师在参与或观摩之后由衷地感叹说:当聆听了选手的精彩的课例和专家的指导点评,才知道自己在教学上欠缺还很多;观赏了他们工整漂亮的粉笔字书写,才知道自己的板书有点拿不出手;欣赏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才艺展示,才知道多一份才艺,就多一份本领和素养;同时,也肯定有一些观摩老师在与众多位选手的自然比较中,能够悄然发现自身优势,由此为自己增加一丝工作自信,这也是一种收获!没有机会站到这个平台上展示,绝不意味着台下的一些老师在某一方面甚至全部五项就技不如人。我们学校人才济济,充满朝气。

本次素养大赛,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排紧凑,富有成效。对我们观摩教师来说,不啻是一次高规格的艺术享受,更是一次集普通话推广、课堂教学于一体的难得而生动的业务培训。一次又一次由衷的掌声,表达着我们内心的感动,传递着我们对专家的崇敬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展示了我校教师良好的礼仪风范和综合修养。本次素养大赛,让我们看到了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差距。我们的差距主要是我们的知识素养和文化积淀还需要再提高。比赛只是形式,促进才是目的;活动只有两天,影响定将深远!

篇12:健康素养宣传活动总结

一、领导重视

1、成立“健康素养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妥善安排我校“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有关事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效组织、协调、指导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具体开展。

组长:王锦起

副组长:

组员:

2、制订方案周密安排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师生有计划的、系统的传播健康知识的重要阵地及途径,是培养、造就新一代健康人才和实现“二十一世纪人人健康”的百年大计,因此我们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定期召开有关工作会议。每学期开学初,专门召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校委会,研究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我校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及时部署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好任课教师,明确分工并实行定期检查。同时,完善了学校健康教育硬件设施,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管理机构和相关制度。

二、依照计划认真落实

1.、加强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健康卫生意识。

(1)开启开足国家规定的健康课程。教务处在学期初切实安排好健康课的任课教师,落实好课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按照教学管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备好课,上好课,做到有作业,有考核。课堂健康

教育,有教师、教案、教时、评价,教师按时授课,备好教案,周课时0.5节,期末有测试评价。

(2)为学生提供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在开设健康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

(3)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各种传染病和常见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糖尿病、地方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起因和预防措施。

(4)严格落实“人人六项”推进活动。

2.关心学生健康,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用水、安全、厕所、桌椅配置等均达到国家标准。在软件上,政策落实,制度到位,急救、防灾有预案。

(2)通过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进行体育活动等。提升绿色环保理念,理解可持续发展观。

(3)学生个人卫生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要求学生每天带整洁手帕或纸巾、卫生餐纸及口杯。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注意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卫生,较为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自觉做到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

(4)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印发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厕所消毒、垃圾无害处理等工作。

(5)开展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学生宿舍开展流动红旗竞赛。积极开展“讲卫生、增进健康”的知识竞赛活动。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持之以恒、不断深入。

3.做好学生的体检工作和预防工作。

(1)建立健全中学生体质健康卡制度,分析体检数据。

(2)做好常见病,特别是“六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六病”的防控工作,通过专题讲座、黑板报、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指导,要求改善饮食及不良饮食习惯,纠正偏食,增加动物性食物,提高个人卫生水平,注意用眼卫生。

(3)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以“防近视”为中心,定期检查学生的用眼卫生,努力提高眼保健操的质量,各班进行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积极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设备,保证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4)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

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传染病进入校园。

4、美化校园,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近年来对学校的绿化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学校环境创造了基本条件。我们加大了对绿化的维护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加强了制度建设和检查工作。每日由值日班级清洁,每日评比一次,并作为班主任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

上一篇:用友t6介绍下一篇:关于学校特色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