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周记

2024-05-29

国培周记(通用11篇)

篇1:国培周记

国培周记

(二)小学数学甘肃省(1)班李作军

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在福建师范大学这个网络给予的学习的平台上我参加了甘肃数学1班的培训。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通过学习,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通过几天的学习,我先领会了特级数学教师郭丽军专家的视频讲解:1.“数与代数”的教育价值及主要内容;2.关于“数与代数”材料中加强和减弱的部分;3.“数的认识”部分的总体要求和师生的困惑;4.“数的认识”的课堂实录及教学建议;通过这几个视频的讲解,和这节案例的分析及专家的点评,让我明白:数学的本质内涵,原则和方式及方法,探讨数学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创造精神的协调发展,要与信息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相适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同时也让我思考:情境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策略,更得注意它的实效性。让“情境”在“时尚”中发挥应有的“实效”作用。最终达成这样的共识: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最终是要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要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服务;要为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服务;要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眼光服务„„

新课程下的“数与代数”的课堂教学,不能再用设计好了的、僵化了的模式去套每一个学生,不能再像以往的教学一样,把知识强硬地塞给学生,让学生去记去背,而要大胆开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使学生敢于探索,勇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篇2:国培周记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经常听家长的抱怨:“老师啊,我怎么这么倒霉?一个孩子都教育不好……”,那种捶胸顿足痛苦万分的样子,常常令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般情况下,我都会赶紧劝慰家长,不断地告诉他们,孩子的成绩差不是孩子的过错,更不是家长的错误,孩子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以成绩好坏来判定一个孩子品德修养、个体素质等的好坏。每次看着家长信服的点头,我都很是欣慰。但是,谈话结束的时候,家长往往很不甘心的又说“他硬是比某同学差很多嘛!”,一句话,就把我们的交流打回原地,我是真的很无语!

听了教授们的讲座,我头脑中关于教育主题的思考更加清晰起来。我们的教育,真的应该围绕着“生活能力的培养”和“人生的引领”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所谓“生活能力”是指做事谋生的能力:在学校会学习,在社会能立足,从做事求职到一生生存无忧。所谓“人生的引领”则是指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德育养成善良高尚的品行,以智育培养自由独立的头脑,以美育陶冶美丽丰富的情感。看到这里,您可能已经明白,我为什么会劝慰我的那些痛苦的家长们,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了。

是的,作为教师,我当然知道一个孩子“会学习、能考试”很重要。一个个中小城市或者乡村的孩子,想要走出狭小的天地,到更广阔的天地遨游,必须走学习进修提高的道路。但是,家长朋友们,同行们,我们必须也同时能够看到,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孩子的优势!他们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同样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他们踏踏实实的努力着,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样的在为社会造福啊!如果一味的指责孩子的成绩差,一无是处,把他们的信心全部打击殆尽,他们能有学习技术特长的信心吗?他们还敢于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吗?

我们的社会在向前发展,我们当家长的、当老师的人对好孩子的标准也应该有全新的改变,应该多元化起来。面对天真无邪的可塑性极强的孩子们,能读书的,我们鼓励他好好读书,胸怀报国大志;能做事的,我们鼓励他踏踏实实的做事,把会做的事情做到极致;能动手的,我们理解并包容他把手艺学得精益求精……这样一来,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是不是更快乐一些呢?我们念叨着千百年来那句教育孩子的真经“我真是恨铁不成钢啊”时,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铁就是铁,它永远成不了刚!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自己观念的转变,让每一块铁都是最快乐的铁,最健康的铁啊!

篇3:国培周记

国培之行沉甸甸

一、新课标和教师发展

我刚入北外的校门,首先听到的就是来自课标组的5位专家就课标试行的情况的一个介绍,并就10年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以总结和修正,并且提前向我们展示了即将修正出台后的新课标的部分内容,并就一些细节部分加以详细的案例展示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与外界接轨,新课改势在必行。可究竟什么是课改,课改有什么要求,我们对课改又了解多少?针对这些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专家团队给我们做了深刻的讲解。张连仲教授着重对进入课改的我们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课改后对教师的要求;二是在新课改下教师应如何备课。教师的教育观念须要更新,教育行为须要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就是一味地在讲台上讲来讲去,填鸭式的教学,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都讲给学生,有的教师还会把所有的语言点都归纳好让学生抄下来背诵,然后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加强巩固。专家、教授反复强调这种做法不可取,单纯的讲解单词用法和死抠语言点已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会导致教师跟着学生一起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教材呢?新课改注重的是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中保姆式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做题能力,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以及脱离教师后的学习能力。

其二,我们的备课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教师不应该只拿着一本教材去传授知识了,21世纪的教师更应该有一双“教育眼”,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我们应充分地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如广阔的网络资源、紧跟时事的报纸和杂志等等,不应该做教材的机械的传授者,而是要把教材当做一种语言学习的辅助工具。同时教师备课不能将各个环节脱离,一节一节的备,而是应当从本单元的topic入手,以这个话题为主轴线,所有的环节和教学活动设计围绕话题展开,并且要体现出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合作型教学特点。面对教材中词汇量较大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魂,给学生粗线条。对于语言点,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避免扩展太多,因为讲得越多,学生越没有自信。

二、课堂观察与评价

如果说前几天的学习是思想的盛宴,那么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任真教授则实实在在给了我们实践的指导。老师流利的英式口语表达,丰富的表情,活泼的肢体语言,令我折服!

首先,在语言教学时,任真教授就以“try to do sth,”“try doing sth.”二者区别引出话题,找了一位教师回答,这位老师就用在课堂上讲述的方法,用汉语区分了一下二者的不同用法,当时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如此。但任教授说“No!”她说,在英语课堂上尽量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解释英语,给出一定语言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学生才能有效体验,迅速进入状态,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更深切地体会了这样一句话“教师的高度能决定学生的深度”。

其次,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有表情,肢体语言。让教材上的对话“活”起来,加入有生命的东西,而不是枯燥地念一下完事。接下来,任真老师就一个小对话的读法让大家对平时再简单不过的朗读又有了一种新的理解。一个母子间的对白,任真教授让不同的组合采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去读,有的同学读出了一个爱唠叨的妈妈,有的同学读出了对孩子呵护有加的妈妈,让我们耳目一新。正如她所说的学习一种语言,真正的目的是运用。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那种枯燥机械的教学怎能让学生活用呢?在这个问题上,带感情的朗读和演绎课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语法方面,教授提倡在语境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一开始就拿些公式或语法的汉语解释来教学,让学生自己区分、体会相近语法的区别,这样印象更为深刻。对于词汇教学,教授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比如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个过程叫“预习”,通常都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完成。虽有些效果,但也只是少数学生真正参与,实效不大。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教师给了很让人称赞的建议:从观念上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如何完成呢?教师的策略如下:针对短文,可让学生先读课文,上课时,给他一些假设性填空,即在空上给一些打乱字母顺序的“单词”,让学生猜是哪个词?为了回答正确,学生在课前一定会自觉准备,对课文中那些重点单词就会主动了解,课中再完成猜单词的游戏,就会再次加深印象;还有一种方法,先通过听的输入,再给学生话题进行讨论,最后再将感受输出,这时就会和新知识接上轨,引出教学重点;还有一种学生最感兴趣的“纠正老师错误”的活动,教师先让学生自主熟悉课文,然后,将课文中某些词或短语进行改换,学生活动的同时也就对部分词或词组加深了记忆。最富艺术性的是最后一种“根据短文,完成短文”,可按难易程度编出几套完成短文的练习,每次都比前一次空更多,学生从易到难一步步加强记忆,就会将文章记住。这堂生动而有趣的课,带给我们的是有形知识的引领和无形思想的转变。

前行的脚步,我在改变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这句至理教育名言成为我们自身专业成长的动力。教育的最完美即是“师生共成长”,成长的主要途径则是学习和反思。一年来我在这方面从未停止过跋涉的足迹,积极购买教育类书籍,利用网络资源整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不再为教材而教,学习名家的教育理念,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思想打开了我禁锢的心灵,我开始在课堂上跃跃欲试,开始放手锻炼学生,不再成为那个霸占课堂的人。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有不断进步。

我曾参加过由省森工系统在生态学院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也有了一定的体会。两位哈市出课老师,就是进行阅读与写作课的新尝试,对于课文的把握不再是单纯地讲解知识点了,虽然这种训练相对我校的学生程度来说,开展起来有一定难度,但个人认为,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针对我教的这两个班,去年刚一接触到八年级下的长课文,我就在做这种尝试。针对课文,先进行泛读,整体把握文章中心及各段主要内容,让学生整理概括,尽量用英语去说。说一下我的体会,这种课上起来有一定难度,学生参与量相对少一些,但几个单元讲下来,至少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相对提升了,不再借助老师的帮助,就能表达出某一段落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了。现在教初三的学生了,我依然享受着这种课型的转变,学生已经更深入地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对于学过的文章,再也不是空白了。

其次,在对短文的处理上,我也不再是先读后译,再将文章弄的全是知识点,而是全文把握,采用闪空的形式来处理重点的词汇、短语等,理解全文就是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文章的情节有了,还有什么词会不会用呢?短时间内,先由程度好的学生来抢答,然后再给时间,强化记忆的时候,我会采用小组竞赛积分的形式,这一遍则是主动权在我手里,我会叫每组的中等偏下的学生,有时甚至是最弱的学生,这样,大家的参与度被广泛地调动了,课堂上呈现了一片热闹的局面,大家你追我赶,生怕自己被落下。最后再进行填空处的拼写任务,这样一来,全体学生都兼顾到了,学生也不用再为枯燥的单词听写而头疼了。看到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有个学生戏称是“满屋开花”了),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心里装满了感动……此时的我,才深刻地明白教师快乐的真谛!这一切也让我深刻地体会了张连仲教授特别强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牢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更应该关注其学习过程,争取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做一个真正幸福的老师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国培”这14天一眨眼就过去了。可就是这短短两周的时间里,我在教育理念、专业素养、教学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一次洗礼。每一位老师的讲课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更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向我们示范了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操作方法,实际又实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一年以来我明白了许多:教师真正的成长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自身的素养,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有效、优质的课堂教学,人格的魅力,更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学然后知不足”,培训让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找出了困惑和差距,同样也给我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借用教育专家李静纯的一首诗与大家共勉:

教师的生涯

一个生命活给

另一个生命看:

看它的喜悦与伤感,

看它的求索与问难,

看它的神奇与平凡,

看它的坚守与咏叹。

于是,

人类就有了——

教师的生涯:

初恋与蜜月,

磨合与商洽,

积累与沉思,

篇4:“国培”激励我成长

一、终身学习。这是新时代给我们老师提出的高层次要求

教师原有的那一桶满满的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一滴滴水的需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水的源头,才能让知识这股清泉长流不断。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先进的文化不断刷新,我们老师要不断接触新奇事物,多看书,丰富自身的常识,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化身,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成为学生的表率。一个教师,知识丰富了,自身素质提高了,学生就能时常从老师那里获得所需要的知识,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进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才会有浓厚的兴趣投入到高层次探索空间,他们会因这位知识渊博的形象大使而自豪,产生敬佩之情,从而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环境宽松、和谐了,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二、更新理念。从实际出发开展教案教学活动

反思教学,此次短期学习,我汲取了丰富的教学理念,再有效的理念也源于教育实践,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应该集中精力注重一下自己的教学过程,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由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反思,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助于教师在动态教学中更好地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只要教师善于去发现,就会很快地了解到诸如学生成绩差、品行坏等之类的问题,都系于我们教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能否及时找到解决策略,从本质出发,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的观察、思考,与同伴合作探讨,经历—个反思过程。因此,教师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否定一个人的全部,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你就会察觉到学生需要老师肯定的东西实在很多。要想成为一名有思想、有智慧的老师,需要给自己—个重新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养成反思的习惯,这样才不会轻易迷失自己。

三、改良关系。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改良关系,我们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应是爱的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是情与情的传递,教师是一个什么角色,他是学生贴心的良师益友,师生间只有保持良好的信任关系,老师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及时解决,对于部分成绩差、爱捣乱的学生,老师不要总是训斥、辱骂他们,反而要深入他们群体,和他们打成一片,尊重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无形之中缩短了师生问的距离,使得他们在老师面前无话不说,无事不讲。教师要放下高贵的架子,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关系,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爱、包容、鼓励,都能激发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唤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促使学生自觉地向着健康美好的情感方向发展。

通过这次培训,不仅提高了我对教育新理念的认识,理清了我学习和工作的思路,更重要的是点拨了我向研究型、理想型教师方向成长。我会以此为起点,不断地学习充实知识的同时,反思教育教学,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学和教中求得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育大计,并不是哪一个人一朝一夕能做好做成的事,需要大家心使一处,力聚一绳,建立一支庞大的骨干教师队伍,发扬“国培”精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教育科研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等,我相信我們的不懈的努力定会有收获,我们的教育之路定会越走越风采!

篇5:国培心得:感谢国培

手机里一直珍藏着那条来自北京大学的国培信息,每每翻看,都倍感欣喜,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聆听专家的指点,能够感受同行们的心声,能够静坐在电脑旁,心无杂念的学习,就会忘记一天的烦恼,甩掉所有的疲惫!

每当翻看自己的学习记录时,看到自己每晚的学习时间大都是在20时到24时,就会有一种把时间放进了银行里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改变了生活的态度,让我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让我不再虚度美好光阴!

感谢国培,给了我重新插上翅膀的感觉!

感谢国培,让我在充实自己的同时,战胜了对教育职业的倦怠!

感谢国培,让我找到了突破自身教学瓶颈的方法,使我懂得了要抓住生命里的分分秒秒,不断地去充实,提高,完善自我!

感谢国培,让我在生命的学习历程里,又多了一份小小的骄傲!

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的作文教学思路逐渐清晰,就连一直困扰我的古诗教学,也变得异常有趣。我不在给孩子们抄写诗意,孩子们却更加爱上了古诗,看着他们在摇头晃脑的读中体味,看着他们读首诗都能红了眼圈的神情,我体会到了什么叫不可言传,只可意会!

在28班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许文胜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情飘万里”老师的耐心引导,季晓东老师的在线答疑,让我们从一道道问题的困惑中走出来!在老师们的感染下,我也想尽办法通知组里的学员不要错过学习的机会!一次次电话,一条条短信,写满了手机记录!听到别人客气地说声谢谢,那种助人的快乐由心而生!

篇6:我与国培——共话国培情

国培,一个和我有着不解之缘的名字。从听闻那天开始,我们的故事便也开始了……

(一)初闻国培

那还是自己在上大二的时候。一天在上《小语教学论》时,谢教授欣喜的对我们说,咱们学校今年有幸承担了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中小学农村教师国家级培训这个项目(小学教师培训)。一方面对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大家实习创造了新条件。原来,参加此次培训的农村教师全部脱岗进行培训,空缺的岗位就由在校毕业班的优秀学生去顶岗实习。这一举措受到了我校很多毕业班同学们的欢迎,大家都积极踊跃的报名参加。通过进一步和参加顶岗实习的学长们的交流,使自己对国培有了更清楚、更全面的认识。虽然实习学校大部分都地处偏僻,各方面条件差,但那都抵挡不住我校学子们那份而热爱教育的心。等到明年,我也要参加国配顶岗实习。这成为了自己当时唯一的心愿!

(二)国培顶岗

大二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在大家紧张复习时。我接到了系教学秘书的通知,张秘书要求我们在自己班里大力推广国培顶岗,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参加到国培顶岗中来。在经过一系列了解、咨询后,我和其他班委们共同主持开展了“班级国培顶岗动员”主题班会。在会议上就针对国培顶岗实习向同学们作了介绍,也回答了同学们各自的疑惑。最后,在同学们的积极踊跃报名下,经过系部老师考核,我们班有十名同学进入到了国培顶岗实习的行列,其中就包括我。

获准参加国培顶岗实习后,学校及时的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并对我们做了各项考核,最后还带我们参加了岗前见习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实践,我们都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大家也都对此次圆满完成任务充满了信心。10月初海南就经历了两轮台风的侵袭,各市县学校不得不推迟了开学时间,原本计划国庆假期一结束我们就下去实习的,没办法,也只能往后推移。台风并没有击垮我们顶岗的热情,大家都期盼台风早日过境,以便早日到达实习学校进行实习。10月17号在学校领导和系部领导、老师、同学们的欢送下,我们此次参加国培顶岗实习的400多人奔赴到了各自的实习点展开实习。我和一哥们被分到了万宁市礼纪中心学校,来到礼纪我俩接到通知我们两个一起带三年级三班语文,并担任本班班主任。我们连接到通知后,便及时分配好了任务。第二天我们和原班主任见面后,便开始工作了。学校领导很重视我们的到来,在各方面也都很关心我们,特别之得我们高兴的是,学校完全放手让我们自己带班。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挑战。我们不能辜负学校领导的信任,也不能打输这场战。我们唯有虚心求教,认真学习,用真心来做好每一件事。我们的实习期比原计划多出了半个月,可是我们谁都没有抱怨,大家都很珍惜剩下来的半个月时间。每天,大家都满怀激情的给学生上课,认真的带领着学生们复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分别的日子如期而至。这一天学校放假,我们一早收拾好东西,王校长亲自开车来送我们,我们很是感动。感动的不仅仅是这件事,随即还有学生打来电话像我们道别,这是最令我们欣慰的。再送我们回校的路上,王校长和我们聊了很多,有对我们的感谢,也有对我们的期望,并再三叮嘱我们,有空回就回来看看,学校任何时候都欢迎你们。听着王校的话,脑海里回忆着这两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我的眼睛湿润了……

(三)再遇国培

篇7:国培感言我与国培结伴而行

磐石市呼兰中心学校 杨延辉 我与国培结伴而行,在行走的路上,我结识了很多有共同职业的同学;在行走的路上,我获得了理论与实践双重的提高;在行走的路上,我慢慢地蜕变成了合格的幼儿教师。

是的,国培带给了我许多许多。经典的案例,令我有了模仿的对象;专家的引领,令我在活动中存在的许多“死结”得以打开;全面的知识,令我对幼儿园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范佩芬老师对《3——6岁儿童指南》的解读令我印象深刻,从《指南》制定的根据、制定过程、目标的制定等等,都反映出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某一项技能或知识,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发展特点,都给出了具体的要求,文字浅显易懂,连初中生都能读得懂,充分考虑了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幼儿的发展需要。宋荣珍老师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指引,使我受益匪浅,宋老师从安全工作、保健工作、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活动设计、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家园共育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举的例子贴近我的生活和工作,尤其在材料投放的问题上,我知道了要准备充足的量和各种花样,才能使幼儿全面参与,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解决了我在活动中存在的困扰。在环境创设上,我们班就存在着杂乱无章,没有主题的情况,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而且经常把老师弄得非常疲劳,经过宋老师的指导,我知道了,在活动中,要紧贴本月活动的主题,让孩子们的小手动起来,大脑活起来,让老师们的双手解放出来,从而有时间设计更多更有趣的活动。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摆成各种形状,被装饰成各种图案,别提多高兴了。实践活动案例的展示,让我对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从小学班主任的影响中走了出来。孩子们的活动不需要一动不动、循规蹈矩地坐在那听、坐在那看,孩子们要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对亲情、友情、社会、知识、健康得到生动的认识,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得到良好的促进和发展。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得,有所思的时候,总是出现不知道这么处理是根据什么的情况,袁爱玲老师关于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的指导,让我在总结经验的时候有了理论依据,我所撰写的各级各类论文,得到了园长的进修幼教部的好评。

篇8:感悟“国培”

一、结交同行

不知道是“文人相轻”,还是“同行是冤家”,同在一个县工作的不同学校的思想品德老师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历史原因形成的现状是一种悲剧。而“国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在冥冥之中成为同学,虽然还可能不认识,但是,起码知道了名字,知道了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这为我们以后的交流提供了可能。通过“国培”这个平台对各自的习作进行相互点评,使我们成了“忘年交”,实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相互评论,相互欣赏与鼓励,既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也带给了我们学习的乐趣。

二、素养提升

“国培”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这次培训,我做到了坚持与投入。每天下班回家,就打开“国培”学习网,不断地学习,提升我的专业素养。

学习了金利、常京娥、田华新、张广宇、郭雪翔、胡田庚等专家的讲座,知道了新课程标准下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理念与内容框架、教学目标制订的方法、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确定、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如何设计教学板书、如何开展有效地教学评价、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等。

聆听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它将推动今后的我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

学习北京三帆中学王华、高家园中学张永霞等老师的教学视频后,明白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教学技巧与策略。名师的经典之作,我将反復揣摩,借鉴使用,必将进一步改革我的教学方式。

学习学员们的作业与文章,感到一线教师的辛酸苦辣,有彷徨,有思考,有呐喊,有期待,也有经验之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启迪,受益匪浅。

三、心灵震撼

“抓住主干线,摒弃过多的细枝末节”。讲授中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带一个人从家到公园,可能有若干条路,有很多信息,但你不能同时告诉他有若干条路,只能首先告诉他一条主要的路,只有知道这条主要的路,才能发散,就是说要抓住主线索,即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在一个学时之内完成教学任务。

四、指点迷津

向课堂要实效。课堂不是穿衣服,样式越多越新颖越好,课堂要的是实际效果,要的是内在的人气,要的是学生实实在在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提升。

大师们的讲座有不少经典课例,看名师的课堂,或气势磅礴。或幽默风趣,或激情高昂,或诗意洒脱,或智慧灵动,或清新自然,或朴实无华,或行云流水,或浑然天成。课堂上的摇曳多姿,精彩纷呈,源于各自不同的个性魅力。点滴的细节传达出他们对课程深刻醇正的解读、对学生博大人文的关怀。看王华、张永霞、李宏卫、耿丽娜、高梅、屈伟等名师的经典课堂,无不彰显着长期积累的重要性,教师的文化底蕴理论素养将决定着对教材挖掘的深度,也将决定着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和驾驭。

五、收获喜悦

从大师们的讲座里读出了自己的“故事”,梳理着自己的心思,想着自己的课堂。他们的讲座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不是眼前意义上的“学来一点招数,解决我的教学问题”,而是以理论指导和提升自己的实践活动,是长远意义上的“回眸我的往事,反思我的工作,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学到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促进我的可持续发展。”

六、认识责任

参加“国培”,我从内心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动,像干涸贫瘠的土壤感谢春雨的降临,像细弱的柳枝频频对春风点头微笑。同时,我的心情也有一丝丝沉重,为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低效现状而惋惜,为许多勤恳的教师缺少培训锻炼的机会导致教学水平徘徊不前而遗憾。试想,国家花巨资和人力物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一定是要尽量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之间的差距,让国家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面发展,提升整个民族的教育和受教育水平。国家培训,暂时不可能全部的教师都参与,这就需要我们有幸参加培训的教师认真学习,让学习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心得、思想或感悟,在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带领没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提升理论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育艺术,像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七、坚定信念

参加“国培”后,我明白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带着新生的憧憬与向往,目光更加坚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柳林中心学校)

篇9:国培周记

在同事之间谈到“国培”,我满脸洋溢着笑容,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当校领导把学习注册码交给我那刻起,我就深深爱上了这种网上学习提升的模式,感谢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使我在家里就能听到专家学者的授课,感谢国家对我们老师业务能力提升所作的一切,在新一轮课改的浪潮中,由国家的大力支持,各位专家学者的传经送宝,我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同时也倍感欣慰,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

我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我今天所享用的一切资源,都是国家强大,科技发展所产生的结果,我深感今天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我会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地学习,用自己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教育无限忠诚的心,在教育教学的战线上谱写新的,更加生动的乐章!

当接到国培注册码时,我高兴得合不拢嘴,每天除了上课外,我把大部分时间全放在国培课堂了,认真观看专家学者的视频讲座,为了学懂学透学好学扎实,我反复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文本信息,遇到新词汇,新知识,新观点,我会在网上查看相关资料,一定弄清楚搞明白,除了观看专家学者的视频讲座外,我每天认真阅读论坛里学员的帖子,看看大家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教学过程中的疑惑,读到共鸣之处,我会情不自禁地回帖,以表达自己的心声。

我感觉国培教育计划,既方便快捷,又实效新颖。以往传统的培训进修,会在一个固定的场所,有专业的人员当面授课,这种教学模式与国培相比,推广度、普及率,实效性、经济性,都差好多,我喜欢国培这种进修提升的模式,希望国家再进一步整合有效资源,为我们一线教师及时充电,刷新认识提供动力支撑。

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电脑在不久的将来会进入千家万户,今天我们教师在国培大课堂听课,将来,孩子们在国培大课堂上课,也如我们一样,有最优秀的专家指导他们学习,让我们一同期待吧!

每天在国培大课堂听课,成了我的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阅读学员们的帖子,看看最新最近的教育教学理念,我感觉收获很大,有些学员虽称不上专家学者,但他们发的帖子可读性强,指导性、操作性俱佳。

比如有学员提到,小学教育重在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多与孩子沟通,做学生的“心理指导员”,不要摆一幅凶巴巴的脸色,让学生都怕你。我看到后深有感触,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做为重点培养,其次才是传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

本次国培大课堂的网上进修学习,让我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好多,掌握了好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它们都将很好地指导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我一定会把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我的课堂里,指导学生们快速高效地成才,人人争做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国培学习心得

国培的魅力更在于真实、实效、即时、互动。真实的课堂实录让自己在学习中寻找着差距,实效问题的解决正是教师的内需,即时自主安排可以合理利用时间,互动交流,资源共享达到更有效的进步。而我更是这次国培中的受益者。

1.教学观念的更新化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信息的闭塞,教学观念陈旧,时常会听到教改在进行,苦于没有方向,没有方法,在井底之蛙的那片天地,疲惫着工作,加强备课的强度,力争把每个知识点整理的具体、全面,很怕疏漏一丝一毫的传授给学生,当我苦于学生不领情寻找问题纠结时,是国培,让我懂得,我的这种灌输式教学正是新课程理念下杜绝的教学方式。

国培中介绍的两种教学方式,更加的科学、有效、专业。授导型教学不仅仅是授更在于导,探究性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的课堂。重新审视了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再只是灌输者和传授者。追求课改的课堂,也是师生共同成长、交流互动、心灵碰撞的平台,一切都“以生为本”,而不是以“爱生”为借口剥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体验学习过程的课堂。

2、教学设计的人性化

以前的教学设计,只关心对知识的设计,而忽略了情感态度的关注,只会照搬教材的设计过程,不会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案,只会注重课堂活动,淡化了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在国培的学习中,专家们专业科学的理论理念作指导,优秀老师的课堂实录做引领,还有辅导老师的辅导和同行们的交流互动,让我学会课改下的教学设计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情,生成资源的开发和调控,能力的培养和生成。

3、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篇10:国培周记

2010年岁尾,北国雪飘,朔风凛冽,尽管依旧忙碌,依旧劳累,对我而言,却是一个精神的暖冬,因为有“国培”相伴。

犹记得,一个宁静的午后,校长笑吟吟地通知我参加国培学习,不知怎的,我的心里竟莫名地有了一丝暖暖的感动,仿佛内心有种东西在复苏。于是,已到中年的我,就这样有幸地“邂逅”了国培,重拾了青春的理想、激情和追求。

多年来,我一直承担小学语文,并兼任思品与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我的传统意识里只看重语文,工作的重心也就有了偏离,对思品与社会这门学科从没有认真地研究过。国培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口,让我看到了教育教学不是只有语文这一道风景,还有思品与社会以及更多更多的风景。我像一个求学的处子,怀着恭敬而虔诚的心态踏上了国培之路,收获知识、增长能力的同时也收获着许许多多的感动。

学会调适,提升幸福的指数

当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初登杏坛的我,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像一枚青涩的果实一样渴望雨露、阳光、和风的滋润,使自己变得饱满成熟,成就自己辉煌的职业理想。但是,时序如梭,岁月倥偬,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三十未“立”,四十仍有“惑”。感觉自己每天、每月、每年,周而复始地在“两点一线”(家庭、学校)之间空耗着年华、生命,渺若微尘,碌碌无为,活的那么平淡、平庸。不仅如此,加之家庭、孩子、责任、评职、晋级……工作和生活牵扯我精力的地方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常常引发我产生幽怨的情绪,紧张的心理,对前途看淡,对工作常常无所适从,渐渐地,我像一只倦飞的鸟,在黄昏的光晕中歇息在枝头,一任生命的激情消失殆尽。

参加国培学习以后,我一有闲暇,就捧着一杯清茶,做在电脑前,反复地聆听专家们、老师们的厚重的学术声音,观看他们多彩的思想课堂。他们从自己的内心体验出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细致入微、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解剖教学现象,语重心长地给出科学的、合理化的建议,让我如同菩提灌顶,身心清爽了许多。我开始认真地思索一个问题: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葆有健康的心理,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生活,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呢?

在老师们的循循诱导和点拨下,我开始重构角色,接纳自我,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改变对教师职业价值片面狭隘的判断。自觉树立教育教学神圣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自我尊重,乐观向上,主动寻求解压的方法: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书中获得启迪,消除现实中的困惑;听名师们谈个人成长的经历,从他们的奋斗中获得激励,砥砺自己的意志;和同事好友谈话聊天,彼此融洽情感,寻求真诚的抚慰;假期外出散步或游览,领略大自然的风情,荡涤心中的积郁壁垒;和领导切磋教育的方法,探求适应学生成长教学规律,激发创造的激情。这些做法,让我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一切烦恼失落,工作有了情趣,教学有了热情,仿佛一切都在瞬间变得美好起来!

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菌,悲观的人会说:“这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干净的。”乐观的人会说:“正因为有个细菌,我们才有了很好的抵抗力!”感谢国培,让我学会了调适自己,智慧地生活,淡定从容、张弛有度,以良好的心境去真心体验职业所带来的神圣感,提升我的幸福指数。

懂得研究,焕发职业的激情

一直以来,我认为,只要我们有爱心,肯奉献,就无愧教师的光荣称号。此次学习,彻底颠覆了我的这个观念,我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技能和研究创新的实践能力。

听了几位专家名师的关于心理健康、教学评价、课堂导课、课堂提问、教学叙事等方面的讲座和精彩的课例展示后,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育教学的生命线的教育科研并不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更不是专家学者们的“专利”,普通老师也完全有能力去做。其实,有一种工作状态就是研究。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观察日常的事物,善于总结积累工作经验,从小处着眼,不停留在表面,敏于发现问题、细究本质,自觉做一个思想的反刍者,那我们就进入了研究的状态,我们就会有收获,有创新。

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修养,国培期间,我总是认真聆听专家们对教育规律、教育现象、教育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技能技巧的分析讲解,分享他们的思想和智慧,让那些先进的理念成为我实际工作中的指向标,引领我摒弃不足,大胆探索。譬如,我在撰写主题研修成果的时候,我的目的绝不仅是为了完成一次作业,而是以此为突破口,来真正地验证自己对思品学科教育教学意义的理解和应用程度,我深入钻研教材,温习解读课标,精心预设教案,激情地讲课说课,课后深刻地反思。根据思品与社会学科的特点,以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内化品质。而且课堂教学中,我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去激励学生去发现新知,探究方法,对他们不成熟的想法和肤浅的见解,给予宽容,精心点拨,而对他们独特而新颖的表现,则不吝言辞和表情,大加赞赏。科学的评价,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变得灵动而富有活力,自己也因为看到了如此生动的教学场景而充满自信,内在的职业激情由此焕发!我开始在思品教学中安身立命、津津乐道、遗忘年龄,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感谢国培,让我学会智慧地工作,敏于观察,善于钻研,从小处着眼,关照教育细节,探索创新。

教学叙事 守住教育的良知

每位教师,无论教学生涯或长或短,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只要我们能放下教育权威,学会尊重,能够倾听,甚至弯下腰来和学生平视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发生许多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事情。这些刻在我们心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把它们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那一定是写给自己最好的心灵读本,也一定是一笔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不但丰盈了我们的教育经历,也提醒我们守住职业道德的底线和良知——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通过刘良华老师的精彩讲座,使我知道了教育叙事陈述的就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由教师自己所叙述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些“故事”是教育实践留下的思想痕迹,它具体地、情景地、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个人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于是,我不再居高临下,不再浮躁,而是静心地看待我和学生们在《思品与社会学科》共同学习、生活、实践的每一个教育教学场景,在与孩子们共处中捕捉让人感动的点点滴滴细节,并随时把这种感触记下来,学会用另一种方式工作、学习。那就是记录、思考、探索、进取,在不断深思中懂得用爱、平等去包容、欣赏,守住职业的良知。

篇11:国培学习体会:难忘国培好时光

从今年9月16日开始,我有幸参加了三峡大学的国培。在这三个月里,我走着、看着、听着、想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每一天我都过得十分的踏实、十分的充实!转眼间归期已至,竟是十分的不舍!这全职的学习空间,怎么舍得?这美丽的校园、这些博学的老师们,怎么舍得?这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结下的深厚的友谊,怎么舍得?我如何还能有这样好的机会来到三峡大学学习这么长的时间?三个月里,我的青春回来了,我的学习热情回来了,我进一步求学的梦想实现了!这三个月,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我人生阅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走进三大

我基本上是一个终年蜗居在小镇上的人,从家到学校不要五分钟,距离太短,没有空间感;每天从早自习忙到晚自习,周而复始,年年相似,没有新鲜感;我的眼睛常年只盯着自己的两个班,从楼上到楼下,备教批辅改,不爱学习,少有进步,没有成就感。我以为这就是我的一辈子,灰暗孤寂的一辈子。

9月16号,我来到了三峡大学,我回到母校了!我又是大学生了!这个季节的校园很美,到处开着花飘着香,处处是景,怎么也看不够!在三大两周,我尽情享受着大学校园里浓浓的学习氛围,听教授讲课如沐春风,看学弟学妹们苦读深深感动。每天踩着点儿的奔波于宿舍与教室之间,走着走着脚步就变得轻盈起来,沉闷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每每完成一天的功课,或是像发现新大陆般在校园里找到美食、淘到好东西,就特有成就感。“三大英语国培班”的qq群迅速热闹起来,朋友多了,日子便丰富多彩了起来。

二、来到石首

10月11号,出发的日子再次到来。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整整一天的舟车劳顿,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石首。当宜昌繁华的街道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的车窗外出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既来之则安之,我们生活的十分愉快。窗外阳光下的笔架山十分的美,操场上孩子们的身影很可爱。我们六个人组建的团队充满了战斗力,吃在一起、住在一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这里,领导对我们关怀备至,指导老师随和友好。在这里,我进取、自信、阳光,每天我用眼睛和耳朵感受这里的大班课堂,用心用情去学习他人之长。我的笔记本记的满满的,我心里的感动满满的,我知道,从我踏进“影子基地”的校门的第一天起,当了15年教师的我就真的不一样了!四周的时间,我收获满满:

(一)听课——学习了其他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来到石首,我们正赶上笔架山中学2012——2013学教学开放月活动,七年级14个班,每天一个班级,语数外三节,对该班学生家长开放,也对全校所有老师开放。笔架山中学把这个活动做的很实,绝非流于形式。每天,我们踩着铃声去听“开门评教”课,真是一种无比美妙的享受!最好的就是想听哪节都行啊,安安静静地找个位置坐下,就可以开始学习他人之长!语数外三节课后,第四节,是该班班主任主持、联班领导参加的家长会,我们也常常留下来听,学到不少与家长和学生沟通的妙招。

除了评教课,我们还走进教室,结伴听指导老师讲课。对于我们来说,大班课堂是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进入我们的视野,乍一看,黑压压满满一教室的学生把我们吓得一跳。妙就妙在我们的指导老师不知是用了什么好法子,把课堂管理得井井有条,还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真是不简单!直到亲自上课以后,我才深刻的体会到这些大班老师在课堂内外要比我们付出多少倍的爱与耐心!

我听课,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我开始打量自己的教学行为,反复思考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想要找到突破口,让接下来的教学生涯生动些、精彩些。

(二)上课——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

课听的多了,便觉得想要试试身手。毫无疑问,这是很大的挑战,我害怕自己驾驭不了这样的大班课堂。但是作为影子老师,我们是带着任务来的,没有退路。按照进度,我要上的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第一步,分析教材,把握重难点。第二步,写出教案,让自己明了每一步要做什么。第三步,制作课件。我想要每一张图片都特别有用,还要精美,于是从周五开始,我潜心制作、心无旁骛,到周日,终于做成,然后在另外几个影子老师的指点下,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反复修改,终于大功告成。

这次上课,我特别想要挑战自己,一是大班教学:我要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多给学生训练口语的机会;二是课件设计中的表演,我犹豫很久,还是舍不得删掉,这是我的弱项,我从来都不善于在课堂运用表演的形式,这次我偏不能舍弃这个机会。顺利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自己很棒!我相信,只要我不断的努力,今后我会做得更好。

(三)议课——提高了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听课之后的议课,看似繁琐,却是最最少不得。在石首,听开门评教课让我很受启发。我们总是及时地交换意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因为听得多,议的及时,便觉得很有收获。美国著名的教育学者斯皮尔伯格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议课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多数人,都是教研。在这个过程中,它充分调动起我对教材研究的积极性,它帮助和指导我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转变了我懈怠研究教材的观念,让我变得更加主动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我会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素养,从而促使我能够做到更加有效的进行教学,最终做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户外活动——结识了新朋友,锻炼了身体,增长了见识。

在桃花山,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么茂密青翠的竹园;在红军树,我听到了久违的红歌,在将军陵我驻足凝望,久久舍不得离开!李花山庄的桔园枝繁叶茂、果实飘香,留下了我们无数的欢声笑语。在麋鹿自然保护区,我的相机拍不停,那里的景啊,那么静、那么美,我的相机怎么也拍不够。那些精灵啊,藏在芦苇丛的深处,不肯让我们一睹芳容。横渡长江,我见到了“长河落日圆”的美景,长江的浩瀚,是第一次这么近的进入我的视野!

就要走了,我却舍不得离开!我在这里结识的朋友无数,我走过的街道无数,我看到的风景无数,我怎舍得离开?我怎舍得这全职的学习空间,这种既是来做客又来当主人的影子体验!我的感悟满满,我的收获满满,我在石首的一个月,不同于我15年教学生涯中的任何一段,也有别于我在三大听课的两个月,是理论加实践的研究,也是感悟人生、体验新生活的美妙享受!

三、重回三大

11月12日,我们重新回到三 峡大学,这一次,与九月的感受有了很大的不同——熟悉了,成了这里的主人;成长了,愿意更主动的学习;知道了什么叫学无止境,也明白余下来的一个月多月不会停留太久,好日子总会过得格外快些,要珍惜每一天、善待每一天!

上一篇:手写入党申请书格式及下一篇:文言文翻译高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