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会计岗位职责

2024-05-21

报表会计岗位职责(通用12篇)

篇1:报表会计岗位职责

报表会计岗位职责 负责会计报表的编制、汇总和分析 2 负责工资的计算、统计及汇总分析 3 负责各部门员工工资条的打印、分割和传递 4 负责工资的核对与解释 负责管家婆系统职员信息与工资表人员信息的核对 6 负责各部门财产登记与盘点 7 负责备用金的盘点和使用监督 8 负责各卖场收银员的工作指导 9 负责收银员的考评监督 10 负责各部门的固定费用计提 11 负责管家婆服务器的维护 负责管家婆系统操作员权限的设置与管理 13 负责管家婆系统操作与使用的咨询作答 14 负责各部门季度计划的汇总 负责计划表内各部门费用的审核和计划 负责了解当期销售奖励政策,并做好奖励汇总和分配 17 负责根据计划表检查各部门的收入与费用的系统录入情况 负责报账审核签字 19 协助商品盘点

篇2:报表会计岗位职责

1、根据稽核的原始凭证,按会计科目的要求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经稽核人员复核后,登记账簿。

2、按会计制度要求,定期正确计提、结转有关折旧、成本费用、基金等。

3、月末,结算出所有帐户发生额及余额,核对无误后,编制会计报表,并与每月5号前报出。

4、协助财务科长或主管及时办理会计档案的整理、装订及归档工作。

篇3:报表会计岗位职责

一、两种会计报表简介

联合报表是基于总、分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编制的用于反映由总、分公司所构成的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会计报表;合并报表是基于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编制的用于反映由母、子公司所构成的公司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会计报表。

(一)二者的联系

1. 编制原理相同。

二者均把整个公司(或公司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以公司(或公司集团)成员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对公司(或公司集团)内部的经济业务进行一定的抵销与调整会计处理后得出公司(或公司集团)的整体报表。

2. 作用相同。

二者均用来反映整个公司(或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其变动情况,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相关决策需求。

3. 合并报表经常结合联合报表来编制。

不少大型公司集团内部既包括总、分公司,也包括母、子公司。编制公司集团的合并报表时,应首先编制基于总分公司的联合报表,在此基础上再编制基于母子公司的合并报表。

(二)二者的区别

1. 会计主体的法律地位不同。

(1)总公司是法律实体,具备独立法人的各种特征,其所辖的各分公司是总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分公司在法律上没有独立性,不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总公司对其经营活动承担无限连带责任。(2)组成公司集团的母公司和若干子公司各自都是法律实体,在法律上各具独立性。但集团并不是法律实体,有关的法律与税务的权责问题,并不是由集团来处理,而是由相关的母、子公司各自依法处理。会计主体的法律地位的不同,是联合报表与合并报表最基本、最重要的区别,它决定了二者在其他方面的区别。

2. 在编制过程上合并报表较联合报表更为复杂。

(1)由于母子公司之间的经济交易均为经济法人之间的业务往来,所以它们之间的会计核算要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核算规定进行;而总公司所辖的分公司的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的分部核算,其内容、范围及实施方式要比子公司的会计核算灵活、方便。(2)母子公司之间不仅要反映二者之间的业务往来,还要清楚地反映二者之间的投资与接受投资的复杂控股关系及其利益分配情况等;而总分公司之间则没有此类事项,其业务处理也就比母子公司要少且简单得多。

3. 部分报表项目不同。

(1)用于编制联合报表的个别报表可以有“分支机构往来”、“总部往来”、“存货加价”等特色报表项目,分公司无“所有者权益”类报表项目;联合合并报表中无特色报表项目。(2)用于编制合并报表的个别报表无特色报表项目;合并报表中有合并价差(或合并商誉)、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等特色报表项目。

二、两种会计报表编制举例

以公司(或公司集团)成员日常购销业务为例。母子公司之间的存货购销业务一般均确认内部交易损益;而总分公司之间的存货购销业务一般有两种核算方式:一种是确认内部交易损益,另一种则不确认内部交易损益,仅将其视为存货在内部不同部门间的调拨。在前一种方式下,总分公司与母子公司的会计处理相同(即均确认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联合报表与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也相同(即均需要对内部交易损益进行相同的抵销处理)。在后一种方式下,由于会计核算方式的不同,二者的编制过程也有所不同。笔者对此予以举例说明。

例:A公司所有运到B公司的商品均按成本加成价格计价,正常售价为A公司商品成本的120%。B公司也从外界购货,这些商品按发票价格的120%加价出售。2005年上半年发生的存货购销业务如下(本例A公司代表总公司或母公司,B公司代表分公司或子公司;不考虑期初余额、税收等因素):

(以下所有分录的计量单位均为万元)

1.全部外购商品为450万元(A公司400万元,B公司50万元),货款尚未支付。A公司将成本为100万元的商品按成本加成价格120万元运给B公司。

(1)总分公司会计处理:

①外购商品:

②内部购销:

(2)母子公司会计处理:

母公司:

①外购商品母子公司相关分录同总分公司

②内部购销:

2.全部对外销售收入为259.2万元,其中:A公司的对外销售收入为180万元,B公司的对外销售收入为79.2万元(外购存货的销售收入为36万元,内购存货的销售收入为43.2万元)。所有销货均为赊销。

(1)总分公司会计处理:

(2)母子公司会计处理:

母公司子公司销售分录同总分公司

母公司成本结转分录如下:

3.期末结账分录:

(1)总分公司会计处理:

(2)母子公司会计处理:

4.抵销与调整分录:

(1)总分公司会计处理:

(2)母子公司会计处理:

篇4: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表;统计财务报表;互联网信息反馈体制;人员培训

众所周知,统计与会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外行人而言,两者甚至差之千里,但其实两者是既区别又统一的、既分开又联系的。虽然会计与统计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存在并发展成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法都相差甚远,但这并不影响两者在多种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不同方面

在引言部分,我们提到会计财务报表往往处于小范围的企业以及经济体当中,这就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始终秉持着仔细、严谨的观念提供了可能,而统计更多的在国家层面进行,范围比较广,如果每个数据都要求精确,工作量未免也太大了,因此,会根据统计目的而舍弃一些不重要的指标。这大概是造成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会计报表不同的主要原因了。

(一)报表设计方面

1.不同的货币单位设置:在统计财务状况表中,通常默认的货币基本单位为“千元”,而在会计报表中默认的则为“元”,这不难理解,因为统计多为国家服务,金额相比会计会更大些。

2.不同的定报报告期别设置:定报的报告期分别为“1~2月”、“1~5月”、“1~8月”、“1~11月”。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两者在这方面不同,但两者的报告期是一致的。

(二)报表的审核关系方面

1.利润及分配部分。根据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可以一步步推算出会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在报表设计方面,统計与会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这种差别可大可小,例如,在计算会计报表利润总额时还要考虑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而在统计财务表上却不用考虑这两个方面。

2.资产负债部分。会计财务报表要求等式两端必须相等,而统计财务报表中等式两端常常是不等的。这从其很多公式中可以看出。

二、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方面

(一)数据来源方面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资产负债部分、利润及分配部分、其他部分的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会计账户核算资料。可以说,两者在这一方面是惊人的相似的,可以用一模一样来形容。

(二)指标名称方面

上面提到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数据来源方面的相同性,其实在形式上两者的指标名称设计也是大同小异的,除了个别的指标名称之外,大多都和会计科目的名称保持一致。

(三)审核关系方面

尽管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计算方法与计算思想有很大的差异,但在某些审关系上,两者的审核方式会直接采用会计的公式,也就是说两者的审核方式在有些方面是一模一样的。

三、可行性建议

(一)加强统计报表制度建设

上报统计财务报表,可以说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如何激发企业履行义务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我想,保证上报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有关人员正确理解统计财务报表上报要求。一般单位报表制度不完善,很多问题不会处理,这必然影响统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因此加强统计报表制度建设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二)建立互联网信息反馈体制

制度建设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见效较快的方式便是利用互联网建立统计报表信息反馈平台,建立基层群众与上级的直接联系,将问题及时反馈给上层,避免了部门推诿等问题,也有利于问题得到及时的关注并解决。在建立统计报表信息反馈平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兼顾各个行业的需求,将问题分门别类,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同时要将处理结果及时下发,接受下级的意见与建议并改进。

(三)加大对财务统计分析教育的力度

运用和研究财务会计指标,进行财务统计研究,以期更好地运用会计信息为统计工作服务,是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难题。而处理这种问题首先需要处理的就是统计教材非常专业化的难题。在统计学历教育以及职称培训中都有会计和统计课程,不过课程都非常的专业化:会计课程中并没有过多的有关统计工作中运用会计报表的内容;统计课程中并没有运用统计理论以及较多的核算资源对于会计指标进行研究的内容,建议编写会计统计兼顾的统计人员对于继续教育教材的关注,同时教材应该具有创新性,其不单单涵盖了统计以及会计的基础知识,另外统计人员运用把控的统计财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内容。而统计知识与会计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很大程度上为统计分析创造出全新的空间。

(四)强化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财务统计报表同会计报表的差异性,对于统计报表的影响非常重要和关键。在当前前提下,必须要强化对于统计人员特别是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必须让统计人员特别是让基层人员更加深入的理解:统计同会计属于差异化的专业,必须要更新和摒弃传统的会计观念才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深入地熟知统计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更加把控统计报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真正意义上提升统计报表的数据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异同性,以及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会计工作因其对服务和工作对象的局限性较小,所以在行业企业中似乎更常见些,也就是说它往往处于小范围的企业以及经济体当中;而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通常会用到统计,因而统计不像会计那样普遍些,它常会为国家服务。两者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其能和谐并存。

参考文献

[1]贾丹阳.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异同[J].会计之友,2012,(13):93-94.

[2]任娟.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J].才智,2011,(29):2.

篇5:合并报表会计岗位职责

2.做好记帐凭证的编制及帐目的处理工作;

3.确保公司各项税收的及时缴纳申报;

4.核对公司的各项往来款,督促应收款的及时回收;

5.审核及监督出纳的开票情况;

6.对发票进行认证;

7.负责企业税务处理工作;

篇6:财务部会计报表岗位工作标准

财务部会计报表岗位工作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购物广场财务部会计报表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岗位人员的基本技能、工作内容与要求以及检查与考核。本标准适用于 购物广场会计报表管理岗位的工作,是检查与考核本岗位工作的依据。2 职责 2.1责任

2.1.1 依照《会计法》的规定,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

2.1.2在财务部经理的领导下,忠于职守,保证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和监督广场的经营情况。

2.1.3负责日常财务报表的审核、汇总、编制和上报。2.1.4负责广场财务快报的编制和上报。

2.1.5配合审计、税务部门对广场会计报表进行检查。2.1.6配合上级管理人员,对财务报告的具体细节问题进行查阅,并对其中的争议问题进行解释。

2.1.7完成上级管理人员交办的临时性工作。2.2权限

2.2.1有权查阅广场的所有有关会计资料,并对基层会计报表进行监督和管理,有权对其中的问题要求解释。

上海十一郎酒店

2.2.2有权保管广场报表,其他单位或个人应按有关规定查阅。2.2.3有权对广场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财务监督。2.2.4有权提出加强广场报表管理的合理化建议。3.岗位人员基本技能

3.1具备大学专科及专科以上会计专业理论水平,取得初级职称任职资格。

3.2能掌握国家有关财务会计、税务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条例与制度。3.3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和分析。

3.4熟悉广场经营过程,了解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3.5熟悉广场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核算办法,能够正确、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

3.6能坚持原则,遵纪守法,实事求是,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3.7能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技术。4.工作内容与要求

4.1对发展公司快报,要求于当月27日上报发展公司。4.2根据上级公司要求,编制月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应上交款项明细表、营业外收支明细表、货币资金明细表等。月度会计报表要求月度结束后三日内完成并报送上级公司。

4.3编制季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上海十一郎酒店

应上交款项明细表、营业外收支明细表、货币资金明细表、其他应收款项情况表、其他应付款项情况表等、季度会计报表要求季度结束后三日内完成,并报送鲁能公司。

4.4根据会计报表编制要求,编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应上交款项明细表、营业外收支明细表、货币资金明细表、财务指标快报表、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报表、其他应收款项情况表、其他应付款项情况表等。会计报表必须在结束后五日内完成,并报送上级公司。4.5根据财务决算报表,编写财务状况说明书,提交财务部经理审定。

4.6财务状况说明书,对报告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说明。4.7按照会计档案管理要求,整理广场的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保留两年后移交档案管理员保管。

4.8按照上级公司的要求,进行网上报表的上报工作。5.检查与考核

篇7:会计报表审计

会计报表审计目的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使用目的有:办理工商年检,向银行款,招投标、股份改制、税务清算、上市、公司清算,股东了解经营情况,投资与收购,企业重组、兼并等等。

1.会计报表审计;

2.合并、收购会计报表审计;

3.股份改造会计报表审计;

4.离任审计;

5.高新技术专项审计;

6.股票上市会计报表审计;

7.复核中期报告;

8.内部审计;

9.清算审计;

10.其他特定审核;

会计报表审计一般应提供以下资料

1、营业执照及行业特许经营证

2、工商局企业信息情况表(若有)

3、税务登记证(国、地税副本)

4、验资报告

5、股权转让协议及公证书(若有)

6、外汇登记卡

7、组织机构代码证

8、上年审计报告(若有)

9、截止审计日现金盘点表

10、截止审计日各开户银行对帐单及余额调节表

11、截止审计日存货盘点表

12、固定资产清单及折旧计算表

13、房屋产权证、车辆行驶证和土地使用权证(若有)

14、打印银行货款卡信息

15、各税种纳税申报表

16、税收优惠批准文件(若有)

17、税务检查决定书(若有)

18、房屋租赁合同

19、总帐、明细帐、会计报表和科目余额表(打印到二级科目)

篇8:报表会计岗位职责

(1) 汇总会计报表的含义和作用。

汇总会计报表是指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所属企业各单位的会计报表和汇总单位本身的会计报表, 整理、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大部分项目可以根据所属单位上报的报表加总而得, 但对于某些项目, 由于需要反映某种指标的平均数或者要对系统内上下级之间结算、缴拨款项进行冲抵, 不能简单地用加计总数的方法进行编制。

汇总会计报表可以分析和评价企业集团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其他变动。它能满足有关行政部门或国家对整个行业或整个集团和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的需要;还能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对集团及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进行了解, 以助于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评价集团及企业的偿债能力、赢利能力、营运能力等。

(2) 汇总会计报表的汇总范围。

汇总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坚持规范性、科学合理和简明实用三个原则。汇总会计报表的编报范围主要依据企业的隶属关系来判断, 只应该把汇总单位本身的会计报表与其所属企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汇总, 不应该把其附属企业单位的会计报表纳入汇总报表的汇总范围。

(3) 汇总会计报表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汇总会计报表已经难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集团资产和经营状况。如:随着企业的不断改革, 越来越多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大量涌现, 在会计核算和反映不能及时适应的情况下, 导致了报表汇总单位和汇总数字不断减少。租赁、承包和物业管理等多种经营形式不断出现, 小规模的企业大量的涌现, 漏统漏报的现象不断发生。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涌现和合伙、合作企业不断增加, 汇总范围迅速扩展, 现有的汇总办法已经难以适应。

2 合并会计报表概述

(1) 合并会计报表的含义和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集团越来越多。文中所指企业集团是经济意义上的, 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具体而言, 实质上,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纽带, 通过企业之间兼并和投资创建, 形成控股与被控股关系的企业联合体。只有混合经营型和控股管理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母子公司间的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 才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就是以母公司为核心, 整个企业集团为一个经济实体, 根据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经过合并抵消编制的, 由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及合并权益变动表组成, 反映的是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情况。

合并会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合并会计报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包括: 提供由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子公司的经济资源及企业集团的整体经营成果等方面的综合信息, 满足企业集团管理者对被控股企业管理的需要;反映母公司股东在企业集团中占有的权益;揭示企业集团在偿债能力、赢利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2)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做法。

我国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要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 并满足报表所有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需求, 也就是不仅要满足母公司股东的需求, 同时还应满足债权人和少数股东的权利。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时, 将少数股权以股东权益出现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 “控制”被确定为判定合并范围的基本依据。该种做法则充分体现出了经济意义上的控制权, 在其理论指导下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强调的也是经济意义上的控制权, 而非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

(3)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我国的新准则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其中控制, 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控制具有以下特征:控制的主体是唯一的, 不是两方或多方, 即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提议不必征得其他方同意, 就可以形成决议, 付与被投资单位执行。控制的内容是另一个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这些财务和经营政策一般是通过表决权来决定的。控制的性质是一种权利, 是一种法定权利, 也可以是通过公司章程或协议, 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授予的权利。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 包括增加经济利益、维持经济利益。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应当将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 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 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母公司应将所有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无论子公司的规模大小、子公司向母公司转移资金能力是否受到严格限制, 也不论子公司的业务性质与母公司或企业集团内其他子公司是否有显著差别, 都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4) 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及其问题。

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第一, 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虽然集中反映了企业集团的总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 但却掩盖了行业性、地区性的差异。由此可以得出根据不同行业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是不符合可比性原则的, 对于合并会计报表使用者是有误导性的。第二, 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要反映的对象是由多个法人组成的会计实体, 并不具备法人主体的法律关系, 虽然可以反映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却无法反映出集团内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赢利和风险。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采用简单权益法, 对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不予调整, 如果子公司是母公司的非全资子公司, 且存在逆销内部交易时, 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会受到影响。第二, 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以子公司盈余公积的抵销及冲回为例: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抵消分录时, 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资本投资与子公司股东权益抵消以后, 还必须冲回已抵消的子公司盈余公积金。因此合并报表应反映母公司的提取额和子公司提取额中属于母公司所享有的那一部分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盈余公积提取金额应依据合并净利润进行计算, 而不是将母子公司各自提取的盈余公积金数额相加, 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不能由母公司直接支配。如果冲回已抵消的盈余公积, 那么对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的反映就会过低。对权益类科目, 我国对合并价差不予调整, 合并会计报表只存在与子公司报表的纵向平衡关系, 缺乏复杂权益法下生成的横向平衡关系。据此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在反映信息上必然带有一定局限性, 也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使用效果。

3 合并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的比较分析

(1) 会计报表的主体不同。

合并会计报表的主体是企业, 反映的是某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管成果, 尽管这个企业的会计报表是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合并编制而成, 但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受母公司的控制, 只是母公司经营活动的一个部分。汇总会计报表的主体是上级主管部门, 主体本身不是经营实体, 报表主要反映的是由其管理下各企业总的生产经营情况。

(2) 会计报表的作用不同。

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是向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等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汇总会计报表的作用主要为满足有关行政部门或国家对整个行业或整个集团和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的需要。

(3) 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不同。

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汇总会计报表不仅要提供各企业的财务信息, 还要提供企业生产消耗、产量、劳动工时等其他方面的信息。

(4) 确定编报范围的依据不同。

确定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取决于各国编制会计报表采用的理论, 各国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并不完全按某一种理论, 而是以某一种理论为主, 同时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主体理论:即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应当将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 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 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汇总会计报表的编报范围主要是以企业隶属关系为依据, 即以企业是否归其管理, 凡属于下属企业则包括在汇总会计报表的编报范围之内。

(5) 编制方法不同。

汇总会计报表以个别会计报表为依据, 主要采用分行业、分地区简单加总的方法加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虽仍以个别会计报表为依据, 但必须在抵消内部会计事项的影响后编制, 它比汇总会计报表的编制要复杂。

综上所述合并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的编制主体相同, 编制的内容、范围、作用也就相同, 因此就可以将其两者对比分析, 研究哪种会计报表更能带给会计报表使用者有用的会计信息, 使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摘要:企业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 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 企业会计报表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本文对合并会计报表与汇总会计报表两种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以避免在实务中产生混淆。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比较

参考文献

[1]郭伟力, 郭云, 李慧丽.会计报表、财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告区别之我见[J].山东审计, 2003 (9) .

[2]王剑秋, 徐倩.多角度看财务与会计的区别[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10) .

[3]孟晓宇.合并会计报表的国际比较——新准则下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比较分析[J].商, 2012 (4) .

[4]李昕.对编制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认识[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9) .

[5]吴希慧.重要性原则在新会计制度中的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 (9) .

篇9:合并会计报表研究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新会计准则;问题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企业合并的现象,会计合并报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合并会计报表是在上个世纪末在美国出现,其后英国也随之使用,而我国则是近几年才开始使用。合并会计报表可以综合的反映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现状和资金流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合并报表对投资者进行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会计合并报表也有其弊端,它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不如个别会计报表,本文从其局限性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合并会计报表发展的现状

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是以企业集团为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会计报表为主要基础,由母公司主要编制的反映公司主要财政状况的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对于整体、全面的反映企业内部的情况,满足国家税务部门进行税收查账,方便债权人了解集团经济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现行的合并会计报表无论是在理论基础还是分析运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这是我们着力探讨与分析的。我国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的专门准则是在1995年颁布的,2005年时正式颁布了会计准则,并将合并范围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出现在准则中。

三、现行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合并会计报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企业内部融资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向母公司提供贷款担保从而子公司获取贷款;二是母公司直接向银行进行贷款,再转手借贷给子公司;三是企业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在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集团内部的资金流向。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的融资过程是不同的,但是经过合并会计报表进行抵消分录后,这两种融资方式在会计合并报表上显示的是一致的。但是深入的分析就会得知,这两种融资方式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是完全不同的。当企业内部产生财务危机时,第一种情况下母公司必须要履行当初的担保责任,为子公司偿还债务。而第二种情况下,子公司承担的债务是很小的一部分。这两种融资方式,前者的风险是前者大于后者的,但如果是仅仅从企业的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分析的话,是得不出这样实际的结论的。

2.合并会计报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企业集团的债务偿还能力。企业集团中的成员单位都是独立存在,各成员间的利益也是是独立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资金不能任意在企业集团内部中自由划拨。根据法人企业中投资者只对其投入资本承担有限责任,子公司的债权人的债权要求只是子公司的财产,而不能依据合并会计报表中所统计的公司总资产。相反而母公司的债权人的债权要求只能从母公司的资产中扣除。所以,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合并会计报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如实反映企业集团的债务偿还能力。

3.合并会计报表在的有用性减弱。多种经营的模式使企业集团面临的经营与财务风险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实力与竞争力,但同时也为公司的会计信息带来了许多统计上的困难。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是将不同的地区和行业的企业会计报表合并起来,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将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掩盖。尤其是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财务衡量指标和制定模式,个别会计报表合并之后,这样形成的合并会计报表的财务分析能力和财务预测能力大大降低,同时也造成了编织报表模式的困难及不便。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合并会计报表传达会计信息的能力。

4.会计核算制度引起信息的传输不畅。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由于有明细反映,所以容易准确的抵消。但是由于子公司间的资金往来也比较的频繁,这部分的抵消就成为编织过程中的死角。准确的抵消这部分的业务往来,对于企业会计核算各个子公司之间往来的情况及账目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与企业自身的会计建设息息相关。

四、合并会计报表局限性的解决措施。

1.经济学家曾指出,多种经营企业的业绩主要是由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进步与成功所构成的,投资者一定要充分了解这其中的每一个部分及构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预测企业的未来。为了降低合并会计报表信息的聚合程度,提高其有用性,编制财务报告时,应对企业集团内部按照行业的不同和地区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信息,分别披露企业内部的资金收入、资金走向和利润等指标数据。同时,企业集团也可以按照整年来单独编制营业利润与资产表,可以作为合并会计报表的附注出现,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集团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准确性。

2.在企业集团内部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会计核算单位是独立的,信息也是不是互通的。如何使信息流与资金流同样达到畅通的状态,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独立的中介部门,对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进行全面的核算。全资的子公司可以將资金存在该部门,通过该部门进行结算。而控股公司则可以通过对子公司的单方面管理而掌握控股公司与集团子公司之间的资金活动。这样可以打通信息流,加快信息的流动速度,使企业集团随时掌握子公司的资金流向,加强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还可以为合并会计报表提供准确的信息。

五、总结

会计报表是记录企业财务信息的关键,真实的反映了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和资金流向等问题,是公司持有人了解企业信息的重要途径。合并会计报表对于反映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现状和资金流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努力,会做出信息真实、准确的合并会计报表,以供企业集团进行正确决策之用。(作者单位:江苏泰州东方中国医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M].财政部,2006.

[2]商玉娟.浅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J].财经研究,2007,(5).

篇10: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阅读会计报表如果不运用分析技巧,不借助分析工具,只是简单地浏览表面数字,那就难以获取有用的信息,有时甚至还会被会计数据引入岐途,被表面假象所蒙蔽。为了使报表使用者正确揭示各种会计数据之间存在的关系,为了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成绩和财务状况,西方发达国家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发展了四类财务报表的分析技巧供人们灵活运用。其中包括: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

(1)横向分析的前提,就是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即将企业连续两年的会计数据并行排列在一起,并增设“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编制出比较财务报表,以揭示各会计项目在这段时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变化和百分率变化的情况。

(2)纵向分析是同一年度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

纵向分析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采用“百分率”或“可比性”形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即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重要项目的数据作为100%,然后将会计报表中的其余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做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中的相对意义。采用这种形式编制的会计报表使得在两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比较成为可能。

(3)会计报表的趋势百分率分析,看上去也是一种横向百分率分析,但它不同于横向分析中对增减情况百分率的揭示。区别就在于前者不采用环比的方式,而是将连续多年的会计报表中的某些重要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同基年的相应数据百分率比较。这种报表分析技巧对于揭示企业在若干年内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特别有用。

(4)财务比率分析,是指通过将两个有关的会计项目数据相除而得到各种财务比率来揭示同一张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会计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的一种分析技巧。

篇11: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会计报表的分析,按其使用者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服务于企业管理的报表分析与服务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报表分析。这种分类对于明确报表分析的目的、要求与依据具有一定的作用。

2.2 按分析所涉及的报表种类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涉及的报表种类,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综合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只涉及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分析只涉及利润表项目,而综合分析则同时涉及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项目。

2.3 按分析所涉及的会计期间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涉及的会计期间,可以分为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横向分析又称趋势分析,它是根据连续几期的会计报表,比较各项的增减方向和幅度,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趋势。纵向分析只涉及单一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通过同一期会计报表上相关数据的比较,揭示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作出解释与评价。

表1是京都公司简明的3年期比较利润表:

2.4 按分析所揭示的关系的性质划分

篇12:会计报表分析论文

【关键词】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分析 决策 粉饰 信息

企业定期编制的各种会计报表,主要是向企业领导层、投资人、债权人等进行决策提供财务信息。然而会计报表只能粗略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了充分地发挥会计报表的作用,就有必要将会计报表上相关的财务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较和综合分析,借以全面正确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企业发展前景的好坏,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一过程就是会计报表分析。为了充分地分析好会计报表,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本文对会计报表分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会计报表分析的类别

会计报表分析的实质是反映各种会计数据在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某一段时期内所发生的变化趋势和量值。会计报表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从而作出不同的分类。

1.按分析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

内部分析是企业管理部门对本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的分析。它的目的是了解企业的财务活动状况和效率是否良好,存在哪些问题,从而为今后有效组织财务活动提供依据。

外部分析是企业外部各利益集团(投资者、债权人、财税机构等)根据各自要求对企业进行的分析。它可以是只对企业会计报表某一局部进行的财务分析,也可以是对整个企业会计报表进行的全面的财务分析。外部分析的主体与内部分析的主体的区别在于,他们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直接从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近期过程中获得所需的经济信息,只能依赖于企业的会计报表来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潜在风险的判断,为最终作出投资或信贷等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按分析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日常分析、总结分析、预测分析和检查分析。

日常分析主要是分析实际完成情况与企业目标的偏离情况;总结分析主要是对企业当期的生产经营及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预测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的发展前景;检查分析主要是对主题进行的分析研究。

3.按分析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国内会计报表分析和国际会计报表分析。

国内会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国内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国际会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国外公司提供的会计报表。国际会计报表分析的难度比国内会计报表分析的难度大得多,其原因在于国际会计报表在语言术语、报表种类、格式、内容、披露程度、会计准则及会计惯例、会计环境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同样的会计报表放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中,它所体现的经济意义和财务特性可能完全不同。如F.D.S.乔伊研究了美国与日本公司的财务比率发现:日本企业的负债比率比美国企业普遍高很多,这表明在美国长期偿债能力较差的企业的会计报表,在日本却可能比较正常。

二、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

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将同一时期的有关数据,互相比较,得出他们的比率,以说明会计报表各有关项目的相互关系,从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好坏。常见的`比率指标有:负债比率、负债权益比率、资产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2.框图分析法

框图分析法是将企业的实际完成情况、历史水平和计划数等用框图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用以说明变化情况的一种方法。由于框图既可以反映绝对值,又可以反映比例和相对值,这种分析方法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通过会计报表资料与企业的计划指标、历史指标或同类企业指标相比,得出差异,通过分析寻找差异的原因,从而判断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4.百分比分析法

百分比分析法又称比例分析法,是运用百分比来计算会计报表中某项指标各个项目与总体的比重,借以分析构成内容及其变化趋势,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是否正常。常见的百分比指标有:资产项目的百分比、负债及权益项目的百分比、损益表项目的百分比。

5.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是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某项指标的最高水平数值,然后假设在该项指标达到最高水平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其他各影响因素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够实现企业潜力。这种分析法常用于企业会计报表的内部分析中。

6.因素替换法

因素替换法是通过对决定某一指标的各因素逐个替换,来说明该因素的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由于这种分析方法反映了分析指标对各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又称为敏感分析。此种方法常用于同计划指标数值的比较和指标变动的预测。

三、会计报表分析的流程

会计报表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准确地把握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实质就要按程序、有系统地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下图表示了会计报表分析的流程:

1.确定分析目标

处于不同地位的人员对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信息有不同的需要,或者说,对会计报表分析有不同的侧重点,即分析目标不同。如向企业提供短期信贷资金的银行及赊购、赊销过程中形成的商业信贷提供者其分析目标是企业近期产生现金收入的能力;又如对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公司债券的持有者以及公司优先权的股东其分析目标是企业长期的支付利息和产生收入的能力以及提存偿债基金的情况;再如企业所有者以及潜在的投资者其分析目标在于企业当期的盈利水平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其分析目标,这是一个定位的问题。

2.选择分析方法

不同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别的分析,会计报表分析者应该从分析目标出发,根据分析量的大小、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适用的分析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正确分析结果,才能获得与决策有关的信息。

3.收集数据信息

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处于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之中,因此会计报表只能部分地反映产生当前结果的原因,不能全面反映所分析的问题。由此会计报表分析者除了利用会计报表的数据信息外,还应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如宏观经济形势、行业信息、企业内部数据。充分的数据信息是保证会计报表分析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只有信息资料充足,才能充分地揭示出分析者需要了解的信息。

4.指标计算

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运用已选择的分析方法即可计算出分析所需的各种指标,这是会计报表分析的成果之一。指标计算是会计报表分析的一个重要步骤,只有计算出分析所需的指标,才有可能对指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比,进而实现分析的目的。正是由于指标计算对会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所在,分析者必须保证指标计算的精确度,否则错误的指标将会导致错误的分析,这是分析者应力图避免的。

5.综合分析

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仅仅分析个别指标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只有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把握会计报表信息的实质。进行综合分析要做到: (1)点面结合,抓住重点。既要对指标本身数值进行分析解释,又要对该指标对其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做出解释。(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由于现代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而这些外部环境有时是很难定量地反映,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要做出定性的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定量分析和判断。(3)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时刻注意数值的时间性,要联系分析目标,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对指标的含义做出准确的判断。

四、识别会计报表的粉饰

通过以上会计报表分析可以得出一定的分析结果,但这只是从企业所提供的会计报表的表面信息得出的结论。如果企业对会计报表进行了粉饰,那么会计报表分析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就可能不是对真实情况的反映,这就需要会计报表分析者进一步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识别会计报表的粉饰,得出反映现实情况的分析结果。常见的会计报表粉饰的识别方法有如下三种:

1.不良资产剔除法

这里所要剔除的不良资产,既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不良资产剔除就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则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了“资产泡沫”。

2.现金流量分析法

现金流量分析法是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一般说来,有相应的现金净流量的利润,其质量是不可靠的。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则意味着已经确认的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这表明企业可能存在着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

3.异常利润剔除法

异常利润剔除法是将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总剔除,以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当企业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时,所产生的利润主要通过这些科目体现出来,此时,运用异常利润剔除法识别会计报表粉饰特别有效。

上一篇:指导老师实习报告下一篇:青春梦想10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