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建锋的《教育中的对话艺术》有感

2024-04-29

读孙建锋的《教育中的对话艺术》有感(共2篇)

篇1:读孙建锋的《教育中的对话艺术》有感

《教育中的对话艺术》作者从与学生对话的艺术、与教师对话的艺术、与文本对话的艺术、与自我对话的艺术四个方面,总结了教育中的50个对话技巧,为一线教师实现有效沟通,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提供了范例。作者紧贴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剖析对话的艺术,既分享鲜活的教育案例,又分享亲身实践过的沟通智慧,读后使人收益匪浅。

一、课堂是既是一种生命相遇,

又是一种精神相遇

孙老师的外出上课从不上重复的课,每一堂课都在创造,都在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在他的课堂上能遇见未知的精彩,总能看到真实的学习发生,边读此书,边观视频,真的很受教。孙老师说:“对话就像呼吸一样的简单”.教育对话像呼吸一样简单,简单,不是因为“少”,而是因为“不多余”这是教育对话的执信和操守。与学生对话很简单,这种简单是一种“给予”当课堂上学生出错尴尬时,老师蹲下来,轻轻地抚摸他,没关系,再试试,给弱者尊严,给强者仁爱,给所有孩子看世界的眼睛。对话是在学生个体中展开,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给予的关怀与温暖,学生的心扉就会被打开,学生就会感觉到学习是幸福和快乐的,这样的对话既是一种生命相遇,又是一种精神相遇,会恒久地珍藏在学生心中。

如“学生给老师上课”一节,作者例举了《关于月亮的神州、古诗、神话串串烧》一节创课,因为是异地上课,课前孩子们比较拘谨,孙老师设计的别样的谈话,老师叫孙建锋,请你用评价一下老师,孩子话匣子打开了,你很平易近人,建锋哥哥,“你是一阵风”……课伊始,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唤起了主体学习欲望,课行中,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孩子们思维被唤醒,本课,是一种绝对自由状况下展开的主体性对话,学生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进行创艺表演、演讲,教师认真倾听,适时出波推波助澜,把学生的主体性煽动起来,课堂无比震撼,这便是孙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智慧对话,促进了师生生命成长。龚雄飞老师说“学校之美,美在课堂”.观孙老师的课,读其书,不由得从心底里发出,课堂之美,美在智慧对话。

二、教育中的对话是一种艺术,

意味着创造、意味着美

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是对人的尊重和呵护。对话,要蹲下,身和心一起蹲下,身和心一起蹲下,孩子成就了你心中的明月。明月照亮了课堂,课堂美成了天堂。说的真好!文中,孙老师列举了自己在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培训中的一节创课――《修复一颗柔软心》

三个精彩教学环节:

一身子蹲下,开启对话。“话外音,有位诗人说:妈妈是宝宝与天使的第一次相遇。有一位‘萌萌哒’的猴宝宝,寻找妈妈,有人给他请拿着奶瓶的钢丝妈妈 和毛巾妈妈,师 ”你猜“它会选择谁?学生们的思路被被激活,有的……有的……最后让孩子们懂得小猴除了吃奶的生理需求外,还有一种更重要的需求――接触柔软,小猴更喜欢和毛巾妈妈在一起;

二再次蹲下,诗意对话。师:”柔软,是一种生命的需求。何止是猴,人,也一样需要柔软“.蹲在孩子的旁边,递上话筒,引领对话,”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最广阔的海洋是柔软的,最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最 是柔软的“孩子们想象被激活了,发出:”最雪白的棉花是柔软的,最飘逸的秀发是柔软的,最有魅力的……师适时诗意点拨,在孙老师看来,最珍贵的柔软,莫过于心的柔软,它比花瓣更美,“比草原 更绿!”比天空 更广阔!“” 比白云 更自由!“师唯心柔软,才能悲悯;唯心柔软,才能包容;唯心柔软,才能精致;唯心柔软,才能超拔。”

三身心俱蹲,生命对话。师播放视频,引领学生与《摸鱼儿。雁丘词》对话,引发孩子体悟柔软的心就是善心,最大的善,就是最大的美,使孩子懂得美不仅能够恒久长存,而且能够包容一切,博爱一切,使得生活充满阳光。这节课很美,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言:“一种经由教师和学生倾情打造的对话氛围,应该是很美、很美的,一如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有着无可名状的美:对话中,教师真诚地把学生看作心灵上的朋友,学生忘情地把教师当作灵魂中的亲人;教师眉开眼笑,学生眉飞色舞;教师欢声笑语,学生莺歌燕舞;教师柔情似水,学生情深似海”.

在平等的对话中,话语如涓涓细水,潺潺而流;心门似春之柴扉,轻轻洞开。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倾听,彼此敞开心扉,真诚肯定对方、赏识对方、悦纳对方。彼此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丰富多彩的生活意义与曼妙丰盈的人生价值。 享受对话教学流动生成的品位美。

后感

做为教育工作者,好好修炼对话艺术,让教育、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幸福场,会是多么的美好。读书,践行,永远在路上!

篇2:读孙建锋的《教育中的对话艺术》有感

一、文本视界过高

文本的视界,即文本要表达的内涵、思想,它体现着作者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等。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阅历,也有自己的“视界”。这两方面的“视界”一经碰撞与融合就产生了新的“视界”,这个过程便是“对话”。但如果文本的视界过高于学生的视界,“融合”便难以进行,“对话”自然难以达成,或者其有效性要受到影响。

孙老师执教的《目送》一课,是孙老师自己选择的文本。他曾明确表示:现行的教科书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文本,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担当“教科书编者”的角色。孙老师的这种想法是正确的。然而《目送》到底是一篇怎样的文本呢?

《目送》是著名作家龙应台的作品,是她经风历霜后的人生积淀。这篇文章前半部分讲的是作者目送儿子第一天上小学时的情景。孩子往前走时不断地回头,作者则在后面深深地凝望,“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这似乎在写一份牵挂,在传达一种亲情。然而这只是文本的一个铺垫,一个序幕。在随后的叙述中,作者却通过与儿子、与父亲的人生交往反复叙写着自己的人生体验:“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如果到最后,读者还认为作者是在传递着开篇的那份牵挂,那份亲情,那就错了。恰恰相反,作者通过《目送》表达的是面对亲情时不必纠结,有时不妨洒脱一点,传达的是对生离死别、生老病死的大彻大悟。笔者以为,像《目送》这样的“文本视界”的高度学生不是能够轻易触碰到的。

二、教学目标过高

2011年版课标中的学段目标应该是衡量课堂教学目标的第一标准,也应该是衡量“对话教学”的依据。孙老师对《目送》一文的教学目标是:旨在唤醒孩子——一个后现代人,设若生离死别普世价值缺失,在死亡到来之前,他就已经死去;只有了悟生离死别的奥义与妙谛,他才有可能懂得惜生、惜物、惜缘、惜福。

孙老师的对话教学是以弘扬人文性为己任的,但是不同学段的人文性目标又是不同的。孙老师要借《目送》一文“在生命的上游牖启与开蒙孩子生离死别的普世价值观”,如此沉重的话题就这样在一群不足12周岁的孩子身上展开了。笔者以为,生老病死和生离死别这类的话题,就是成年人探讨起来也是有难度的,否则就没有前辈所说的“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事非经过不知难”了。这样过高的教学目标,使“对话”的效度打了折扣。

三、教学语言过高

1. 高在体悟中。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如果文本的视界略高于学生的视界,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以促使学生视界与文本视界进行融合,从而促成“对话”的有效和高效。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感受、体验和解读文本,以便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毫无疑问,孙老师是一个有很高修养的教师,他的视界与《目送》的文本视界达成了高度的融合,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因此达到高效。但在观课中笔者发现,教师对文本的高体悟没有成为“生本对话”的促进剂,反而造成一种教学语言的“高权威”,课堂一度出现了“满堂灌”和教师牵引课堂的现象。

例如,品读“作者目送年迈的父亲开着小货车走了,留下的是一团黑烟”这一内容时,孙老师先是要求学生写下“一团黑烟”四个字,然后师生交替朗读屏幕上的文字。

他开着一辆小货车,马力十足,冒着黑烟,经年累月奔跑在生活的路上。

他含辛茹苦,育女成凤,将其送到大学教授的位置。

他不是知识分子,但是他懂得敬畏,深深地敬畏知识;他不是心理学家,但是他能够理解,深深地理解女儿需要怎样的体面;他不是武林高手,但是他能够维护,深深地维护“教授”的尊严!

像这样,由于对文本的解读体悟在学生的认识水平之外,学生的视界又无法与文本的视界产生碰撞,孙老师只能不断地将自己的体悟大段大段地以排比句式出示在大屏幕上,师生交替朗读。教师步步牵引,学生亦步亦趋,不算是真正平等的对话。

2. 高在华丽处。

如果教学语言过于“华丽”,难免会影响“对话”的有效性。

且看孙老师在《目送》一课的开场“美文”:

怎样彻悟这一“生命共同体”的偶然而来,必然而去?这是一堂人生大课,一堂人人必修的人生大课。

著名作家龙应台先生说,她是当上母亲以后才开始上这堂“人生大课”的,成绩不佳,因为这是一堂困难无比的课,一堂百味杂陈的课,一堂无法实验的课,一堂需要切己体验与心力颖悟的课……

设若,一个人在“生命的上游”就能及早地触摸这人生大课,并开启有情眼与敏慧心,与龙先生那通达生死的《目送》对话,就一定能观赏到人生的绮丽与风光,领悟到生死的美丽与哀伤。

像这样的排比、对偶等句式在课堂上俯拾皆是。可是,正是这些带着“华丽”光环的“点拨性言语”,始终无法真正点开稚嫩的童心,这一点在课末的“写话”中得到了验证。临近课末,教师要求学生以“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我才醒悟”句式写一句话,前后仅有四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好,他们书写的内容分别是:

(1)原来人生只不过如此!

(2)当生命终结的时候,那个背影才是你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

(3)死亡就是人生的必修课,唯独目送是接触父亲的最后一种方式。

(4)一切都会逝去,毫不留情地逝去,人终会有这一天,当它到来时谁都无法阻止,唯有珍惜!

上一篇:时评类作文材料下一篇:做早餐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