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2024-08-2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选8篇)

篇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第一季度 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对我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学习了会议公报后,大家都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我国下一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最大范围凝聚了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了改革信心,意义重大、令人振奋。公报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好会议精神,以全会精神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把改革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本职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人大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全省的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财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办公室工作职责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增强参谋服务工作能力,努力在推进云南改革发展中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谋划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工作,改革举措细致到各个具体领域。我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为改革更加全面、深入推进提供了政治保障。

身边的机关干部职工和我一样都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涉及众多民生内容,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新期盼。下一步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篇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届一中全会通常是选举出新的领导层,二中全会则是完成对政府人事进行调整,三中全会一般在一中全会后近一年的时间召开。此时人事调整基本到位并稳定,新班子进行了初步磨合。中央及各级领导通过调研等活动,基本掌握了国家内外部事务的大致情况。一些影响全局的问题在酝酿讨论中达成了共识,完成了各方面的设计准备工作,可以正式交由全会批准并向全民发布。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 转折点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的议题、做出的决定、采取的措施、释放的信号,都是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同样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且被普遍认为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三中全会。会议研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国家未来7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媒体评论“此次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在学习《决定》过程中,确实让人感到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一幅幅美好的画卷呈现在眼前,一种立刻投身改革的热情油然而生。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对改革开放35年来各种问题的全面汇总习总书记在《决定》说明中提到“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历届三中全会都是针对某一方面问题进行改革,而本次三中全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各个方面的改革,是对改革开放35年来各领域问题的一次全面汇总,是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的节点,只有这种全面性的改革,才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决定》给人的一个重要印象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习总书记在《决定》说明中明确指出“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腐败案件频发却责任追究不够”等问题,说明了中央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央面对问题,迎难而上的勇气,解决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

改革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力度空前习总书记在《决定》说明时指出“以改革为主线,突出全面深化改革新举措,一般性举措不写,重复性举措不写,纯属

发展性举措不写”,直接是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针锋相对。《决定》中60个具体问题也都是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改革也是力度空前,措施中的每一句话落实到行动中都将使该领域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决定》还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首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为起决定性作用,界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纳入现代化建设中等,该放开的放开,该约束的约束,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改革更加贴近群众。历次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发展并让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体人民,本次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意见之所以能引起全民瞩目主要是问题和措施与民生息息相关: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保护、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不合理规定,消除隐性壁垒、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等等,《决定》从15大领域着眼,从60项具体问题入手,很大一部分改革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受益,对近年来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集中给出了一个满意的答复。

十八届三中全会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帷幕。到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充分显示了中央实施改革的魄力与担当。同时,改革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全国人民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为改革的全面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B1201

姓名:吴强

学号:18

篇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坚持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树立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议》 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生态环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作为良好生态环境的直接受益者和享用者,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平等消费、共同享用生态环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在“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广大干部群众从认识上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通过改善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清洁的空气、清凉的水、安全的食物。第二,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统计, 我国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高达2000万吨左右,只有再减少30%-50%,环境质量才会明显改善。农村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村环境就成了短板中的短板。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在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量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43.7%、57.1% 和67.3%。内蒙古整体还是农村牧区环境质量也不太乐观,同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2.5%, 退化草原面积占到60%,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52.2%,水资源短缺状况逐年加剧,生态环境也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十三五”时期, 内蒙古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重大任务之一,加大生态综合治理力度,严把环境质量关,补齐生态环境质量的短板, 让广大人民全面享受到小康社会的成果。第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居住环境是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元素,高楼大厦为主体的城市居住环境和模仿城市模式的农村社区建设,减少了“乡愁”记忆,淡化了人民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在“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城镇和嘎查村建设中,多保留自然因素、绿色因素、人文因素,避免千城一面或千村(嘎查)一面, 以人民为中心设计和建设居民美好家园。

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立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重心的发展方式。《建议》提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绿色发展的落脚点在于发展,要经济增长,更要绿色,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转变。“十三五”时期,内蒙古面临明显的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绿色与发展的关系需要统筹协调。第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农牧业方面,内蒙古在稳粮稳畜、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加大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建设力度,做强一产,同时做大农村牧区二产、做活三产,把产业链、 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牧业,用工业化和绿色化理念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形成“第六产业”综合优势,形成绿色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工业方面,据测算,如果现有工业污染源均能够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可以再减少40% 左右。“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要以大型、高端、循环发展为方向,培育国家级循环经济骨干企业,培育发展横向关联配套、纵向延伸拓展产业网络, 加快重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形成绿色工业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减排目标。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健康、 科技等低碳产业,建立绿色服务业体系。第二,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12.3%,但能源消耗量却占到22.4%。内蒙古的单位资源消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核算,2014年全社会能源消费量为21663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为1.219吨标准煤/ 万元,比2013年下降3.93%,而全国只有0.702吨标准煤/ 万元,比2013年下降4.8%,内蒙古降速比全国低0.87个百分点。能源是内蒙古的约束,但更是优势。十三五” 时期,要围绕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变“黑色经济”为“绿色经济”;鼓励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 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提高清洁能源输出能力;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探索开发页岩气,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构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能源体系。

篇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内容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政治解读】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③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之一;④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⑤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⑥确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内容摘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政治解读】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④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⑤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三、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内容摘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政治解读】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②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⑤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和完善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⑥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和法律保障;⑦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内容摘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政治解读】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②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④政府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维护人民的利益;⑤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⑥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五、公民参与立法途径更多

【内容摘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

【政治解读】①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②依法参与立法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公民参与立法的过程是推进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③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六、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内容摘要】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政治解读】①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②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任何干涉;③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⑤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⑥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内容摘要】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发挥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政治解读】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②政府要行使文化建设的职能,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公民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依法治国的进程,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⑤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消极阻碍作用。

八、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

【内容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篇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材料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课材料)

一、文件形成:凝聚全党智慧,针对现实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凝聚全党智慧的结晶。

《决定》起草过程,始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的。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2月12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决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为起草工作指明了方向。2月18日至25日,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4个省区市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地方基层法治建设中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在调研过程中,地方部门对依法治国的成绩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毫不讳言,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4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审议全会《决定》文稿。8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党内外共征求3000多人的意见和建议。直到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中央全会审议,又收到148条意见和建议,经研究采纳了其中的42条。所以说,《决定》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党内外广泛共识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决定》约17000字,七个部分,可分为三大板块。导语和第一部分为第一板块,属于总论。第一部分旗臶鲜

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我们党要在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保证国家统一,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依法治国。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面对的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盼和要求之高也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总体上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形势是好的,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凸显,党风政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大量矛盾和问题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相关。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要解决经济、社会、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克服公器私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现象,从根本上讲,还得靠法治,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纵观世界近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也一度实现了快速发展,最终却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不少国家都没能解决好法治和人治问题。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没有解决好法治和人治问题,没能跳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人治

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来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无济于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对于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问题,老百姓深恶痛绝。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决定》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很强的重要措施,对法治政府建设至关重要。

第三,依法治国,提高司法公信力,全民守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当前,司法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一些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关系案、人情案等等。《决定》对保障司法公正作出了更深入的部署并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如优化司法职权配臵,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篇6: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体会

罗卿

(2014年10月25日)

虽然已到深秋时节,但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却让许多人感受到,中国迎来了一个春天——法治的春天。

这是新中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对新时期、新形式下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思路和框架进行了全面论述。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对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是我们党在法治理论和法制建设体制上的重大创新。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的法律体系自古以来自成一派,历史悠久。在传统的法律文化中一直具有重人治、轻法治、重人情、轻是非、重公权、轻人权的特质,这些问题到现在仍未完全解决,在某些领域甚至大行其道。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文明世界,尊重并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现代国家核心价值,已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原则,关于这一点,我们很晚才有认识,虽然我们的法律条文里早有规定。1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生命权、财产权以及自由权等基本权利并不能随时随地得到法律妥善的保护。远的说说文革,上至国家主席,下至掏粪工人,这场文化大革命是对所有中国人的人权的公然践踏,整个中国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所以在此之后,整个社会都清醒的认识到,没有法治的保障,每个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也是自邓小平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和社会各个阶层都迫切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原因,但是,认识到这一点,和在实践中坚持并贯彻这一点,还有很大的落差。

如今,文革已经过去38年了,法治建设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权利的保障程度也已今非昔比,但是,为什么要在2014年的秋天,高举依法治国的旗帜,因为这是一面必须要举的旗帜。在十八大之前,中国的法治相对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已经滞后,中国出现的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无法得到有效的化解,广大人民群众对整个社会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最鲜明的一个表现就是——富人移民。据有关媒体统计:“中国正在经历第三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个人资产超过一亿元的富豪中,27%已经移民,47%正在考虑移民。”作为整个社会的上层精英阶级,生活条件极度优越、社会地位也很高的这么一批人,为什么甘愿去其他国家做二等公民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二,一、财产来源不合法,害怕被秋后算账;

二、中国法治的不健全所导致的对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深刻焦虑。当人们无法确保自己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时,那么他们就不会拥有生活上的安全感,作为精英阶层尚且如此,那普通群众乃至社会底层的人民群众的状况自然可想而知了。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显而易见的摆在我们面前,唯有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起法律的大框架,把肆意妄为的权利关进制度的牢笼,才能做到切实尊重并维护好每个人的各项基本权利,才能使民众从国家、政府、社会那里获得足够多的安全感,这才是给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福利。

要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党的领导。在我国,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关键,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保证在于党的领导。其实,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也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才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基础的一点,是要全面深入贯彻法律的实施。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高尔基曾说过:“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链那样。”法律之下,没有另外,法律应该像铁链一样紧紧锁住所有人的行为底线,不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法外开恩,而导致法律成为少数人用来约束多数人的工具,法律不能仅仅成为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法律,更应该成为所有人行为的准绳,使法律在现实中真正成为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威。

要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一点,是全社会法治信仰的养成。再公正严明的法律制度,再具体详细的法律细则,最终落实仍然需要靠人去遵守、去执行。卢梭有句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中。”法治中国,绝不仅仅是庙堂之论,而是与全社会每个人都休戚相关,唯有当法律成为全民信仰,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律,才有其真正的现实意义。

篇7: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主题

“四个服从”,核心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中央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正确协调各方面意见,正确集中各方面智慧,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全党服从中央,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根本条件,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条件,是实现党的集中领导的根本条件。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集中”,最根本的就是全党服从中央。如果没有全党服从中央这条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就会成为一盘散沙,那就不可能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会议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年颁布施行以来,对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显现出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提供了重要遵循。这几年,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奠定了重要实践基础。修订工作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应抓紧抓好。

这次会议认为,党内监督要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党内监督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让所有党员力争做合格党员,树立党性意识。不管是六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还是“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提出的争做合格党员,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所有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党性意识,要知道自己姓什么,要知道你是谁、为了谁?只有树立了党性意识,才能确保全党所有党员都会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才能确保每一个党员都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才能使全体党员都去努力地创先争优,力争做合格党员,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因此,全面从严治党与争做合格党员是相辅相成的,是完美统一的,只要将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两学一做”结合起来,就能发挥学习教育的最大效果。

篇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这里, 我围绕全会提出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 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几点要求。

第一, 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 再有30年的时间, 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次全会在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们之所以决定这次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 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 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 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 就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考虑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 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 相辅相成, 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实际上, 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 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 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 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 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 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 不断探索这个问题, 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 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 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这说明, 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 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

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相比人民群众期待, 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 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还是要靠制度, 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 靠高素质干部队伍。我们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 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 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 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 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第二, 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全会决定提出的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 又是改革的条件。解放思想是前提, 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没有解放思想, 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动乱结束不久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 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 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思想,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 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 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 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 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 暗流汹涌也不行。

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 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这就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 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第三,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全会决定用“六个紧紧围绕”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当前,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 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 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 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 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第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0多年来, 我们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 推进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 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 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 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 市场发育还不充分, 特别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理顺,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制约,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 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 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 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第五, 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 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 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

中央全面审视和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态势, 认为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 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这次全会决定强调,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 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 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 改革就失去意义, 也不可能持续。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不同发展水平上, 在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思想认识的人, 不同阶层的人,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诉求也会不同。我们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就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多从社会发展水平、从社会大局、从全体人民的角度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 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 是能够通过不断发展, 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进一步把“蛋糕”做大, 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

这样讲, 并不是说就等着经济发展起来了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 发展水平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高的问题, 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蛋糕”不断做大了, 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 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 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 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 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 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 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 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 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第六,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全会决定归纳了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 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 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我们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 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 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汉代王符说:“大鹏之动, 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 非一足之力也。”就是说, 大鹏冲天飞翔, 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 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 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

上一篇:西安市公证处收费标准下一篇:美术器材室财务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