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建议

2024-05-27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建议(精选14篇)

篇1: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建议

高中怎么学好英语:精学课文

高中英语教材侧重课文的学习,不像初中课本那样有那么多对话。要想学好高中英语,就必须学好课文。课文内容本身不会太复杂,依靠老师的讲解和查看生词表,就可以理解课文。因此,更重要的事情是去熟悉课文。应当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反复朗读课文,达到朗朗上口。然后把课文背诵出来。

高中怎么学好英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我们现在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是新教材,课文短小口语化,主题贴近现实生活,课文中设计了内容丰富并与主题相关的听、说、读、写等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新教材重点强调学生动口动手,而不是死记单词和语法规则。课堂上我们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积极参与对话、讨论,发言,要敢于开口,不怕出错,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不放弃每一次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不会说的也要说。要讲好英语就是要胆子大,脸皮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大胆实践,才能提高交流能力。 我们要在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项技能上全面发展,听说领先。高一年级在头2个月我们主要以训练听与说的能力为主,以后逐步加大阅读和书面表达训练。

篇2: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建议

近年的高考已逐步加入高中英语听力试题。其实,多听并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听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增强语感。培养敏锐的语感将有助于增强辨析力和判断力,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多说可以增强高中英语的口语能力,加深记忆,使学过的知识清晰地映在脑海里,不容易被忘记。

篇3:学习高中物理的一些建议

一、改变观念, 初中物理好, 高中物理并不一定会好

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浅显, 并且内容也不多, 更易于掌握。再加上初三后期, 通过大量的练习, 通过反复强化训练, 提高了熟练程度, 可使物理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但分数高并不等于物理学得好、会学物理。如果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培养起来, 再加上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那是很难学好高中物理的。所以, 首先应该改变观念, 初中物理学得好, 高中物理并不一定会学得好。所以应降低起点, 从头开始。

二、应培养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 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好物理的潜在动力。培养兴趣的途径很多, 从学生角度:应注意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生产、现代科技密切联系, 息息相关。从老师角度:应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直观的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引入物理概念、规律, 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结合教材内容, 向学生介绍物理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 使学生看到物理的用处, 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根据教材内容, 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物理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奥妙的故事;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问题等等。老师从这些方面下功夫, 也可以使学生被动地对物理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

三、在课堂上, 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习期间, 在课堂中的时间很重要。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 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 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 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 可进行补缺, 新的知识有所了解, 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 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 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不能开小差。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 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做到这“五到”, 精力便会高度集中, 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 不开小差。上课前必须注意课间十分钟的休息, 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激烈争论或看小说或做作业等, 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吁吁, 想入非非, 而不能平静下来, 甚至大脑开始休眠。所以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3. 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开头, 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 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 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四、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 做好及时复习。

上完课的当天, 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只是一遍遍地看书和笔记, 最好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 例如: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 (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书和笔记本, 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 把它补起来, 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了, 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 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 做好章节复习。

学习一章后应进行阶段复习, 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 采取回忆式复习, 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 使其内容完善, 而后应做好章节总节。

3. 做好章节总结。章节总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本章的知识网络。主要内容, 定理、定律、公式、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常规典型题型、物理模型等。

篇4:学好高中物理的方法与建议

一、要善于观察, 于观察的过程中学习物理。

观察首先要广泛,全面。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因而,这些同学往往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学习物理时,往往实物感较强,思路较宽,比较容易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例如,看到彩虹,不是单纯地好奇于她五彩斑斓的色彩,而应注意观察里面有几种颜色?为什么有这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是如何排列的?为什么会是着这样排列的;打开收音机,不应只是单纯地听一听美妙的音乐,而是看一看里面有哪些元件?这些元件是怎样组和的?为什么通过这些元件可以听到电台广播?电台广播是如何发送的......。勤于观察,善于提出问题必将使自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自己去看书,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有的放矢,必将打消畏惧物理的心理,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

观察要有针对性。同学们在广泛观察的基础上,应该重视观察与已学的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初中学习了“压强” 这个物理概念,我们就要注意观察物体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压强与作用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象载重拖拉机的履带;载重汽车的后轮变成四个;刀磨快了才好切东西;以及钉图钉、缝衣服、在沙地上行走等等。都应该注意这些日常现象,并能将这些现象与"压强"这一概联系起来。久而久之,脑中必然积蓄了大量的物理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物理知识。

二.要重视实验, 勤于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绝知此事要躬行。”他说,要获得知识,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不够的,还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把知与行、脑与手结合起来。

物理学习忌讳不重视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只凭主观臆断。这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大概”、“差不多”、“估计”等等这些词是不应出现在物理中的。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往往印象是比较深的。通常人们往往认为触电是与电势有关的。如果亲自做过人体带电的实验,发现人体带上几十万伏的电势也不会触电,从而知道触电是由于有电流通过人体而发生的。

三、要勤于思考, 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勤于思考,首先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具体的实际中加以培养和训练。每学过一个概念,要力图弄清:这个概念是怎么得来的?如何定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每学过一个规律,要力图搞清:这个规律是如何得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和其他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每做一道习题,要力图搞清:这题描述的是什么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如何?该用哪个规律去解题?…… 只要同学们能够改变“上课记笔记,复习背笔记,考试全忘记”的机械学习方法,摆脱“为交差而作业”的被动状态,克服做作业“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一定会由“勤思”而“善思”, 由“善思”而“善进”,不断提高我们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

四、要善于总结。

各种物理规律总是寓于力学、运动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之中,它们联系密切又千变万化。因此,学习物理除了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外,也要学会总结,提纲挈领,把“厚书”变“薄”,又要学会能举一反三,联系到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会将“薄书”变“厚”。这样,将知识系统化,纲领化,就如同鱼网一样,收的拢,撒得开,张网撒一片,收网几条线。物理知识必然既然有序,条理分明。

对于每一章的复习,勤于总结,首先要学会写一个“知识结构小结”,可以包括:全章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些什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哪些是重点?这章学了那些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公式?这些规律是如何得来的?各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与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知识小结应当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内容准确。小结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文字型、方框图、表格式、树型结构等等均是可以采用的。

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同学们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同学们经过几年的学习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如能再加上做到上述几点。我想,学好物理这门学科也将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篇5: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建议论文

高考制度一直是高中课堂无法躲避的问题, 考试和升学成为学生、老师、学校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考试成绩用来衡量学生的优劣, 升学率高低用来评价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学习脱离了它应有的本质---提高学生发展学生。 中国现代教育学专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局面,不能再像古人那样教会学生吃人和吃自己。 所谓吃人就是指传统教育观念中教人做人上人,这是成功学的思维,把学生都培养成管理他人的工具, 把学生当成了统治劳苦民众的工具。 另外传统教育提倡的教育把学生教育成了书呆子,只知道死读书不知道抬头看路。 学生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不知道社会的现实,学生没有经受过长期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极其不良,走出学校就是走进了坟墓。 这就是传统教育模式教出来的学生,缺乏灵气、缺乏创作力。

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改革教育的重要性,现代教育逐渐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提倡一切为了发展人,从学生本身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情感、认知、技能。 保证学生能够在学校教育的关注下持续发展。 学校教育不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而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帮助其以后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如果学生仅仅单纯地跟随学校计划学习---考试、升学、就业。 那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完全被学校压制了,学校应该制订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养成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和能力。 这样走出学校的学生更具竞争力,因为他们具备了自主规划、自我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篇6:高中化学学习建议

1.注意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特征

2.听课是关键(准备笔记本)

3.学习是脑力劳动

篇7:初三化学学习方法的建议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三化学学习内容是先易后难,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的加深,部分同学的新鲜感会慢慢消失,学习成绩就可能渐渐下滑,对学习意志不强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逐渐丧失对化学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持住浓厚的学习兴趣,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2、专心听讲

课堂专心听讲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因为在课堂上,老师都会反复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还可能会补充书上没有的知识点。

当然我们不是消极被动地听,而是主观上积极努力地听。一般来说,老师在讲新课前,一般都用五分钟来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或者把今天要讲的材料引个头,概述讲课的目的,或者预习、概叙要阐述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很快地记下教师在最初五分钟里所讲的主要内容,那么,它将是最有价值的笔记的一部分,或许会提高整堂课的听课效率。而一堂课的最后五分钟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大部分教师会在这段时间总结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这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听讲,与老师一起复习,对笔记进行补缺补漏。

3、重视实验(注意: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用准确精准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人们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我们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等能力,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在看老师演示实验或者我们动手做实验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包括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观察中还要积极地思考,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如实填写实验报告。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4、灵活记忆(多用口诀记忆、谐音记忆、联想记忆、理解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易学难记,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同学们普遍反映化学课“学得会,记不住”。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学习中改进记忆方法,加强记忆方面的训练,提高记忆效果。学习化学是需要适当的记忆的,元素符号是需要记忆的,但不等于死记硬背,需要记忆的元素符号只有20多个,前20号元素是必须记住的(可5个一组进行记忆,降低记忆的难度)。还有一些经常用到的元素符号也是需要记住的,虽然考试的时候会直接给出试卷中需要用到的元素符号,但是记住了,就可以省去翻阅的时间。化合价是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必须掌握。开始学习化合价时老师都会给出常见元素化合价的口诀,所以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必要时记笔记,以便复习。但是,光是死背是不行的,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应用,在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更牢、才能灵活运用。书写化学式时,应该依据化合价,以及数学规律来书写。在学习“水的电解”实验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对于这个实验现象同学们总是混淆,我们就用谐音“父亲”来记忆“负氢”。在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来记忆实验的操作顺序。此外还可用图表记忆、对比记忆、数字记忆、规律记忆、浓缩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把枯燥的化学知识趣味化,这样就能记得清,记得牢。

5、联系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要有一双发现化学的眼睛)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及时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学习二氧化碳时,我们可上网查询有关“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学习酸的通性、pH值时,我们可以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再如,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知识进行非法活动,学会打假识假的经验和常识,如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用硫磺漂白银耳,用工业酒精兑制假酒,用洗衣粉和面炸油条油饼等事实,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6、加强计算

初中化学计算题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中考中化学计算只占百分之十,但是属于得分率较低的部分。初中化学计算包括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式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由于计算题的综合度比较大,在解题时或概念不清,或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或式量算错,或比例式列错,或在进行溶液计算时,公式记错以及数学计算本身的问题,在不同的步骤与阶段,发生不同的差错,因而使计算题得分率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做到仔细审题,透彻理解概念,找准关系,格式规范,强化计算,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订正,要真正搞懂。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步骤清晰,过程简捷,答案准确。解题的一般步骤为:一设(设未知数);二写(写出化学方程式中相关关系);三找(找出关系量);四列(列出算式);五求(求解结果);六答(回答解中问题);七验(验算解法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

7、学会归纳

在学习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在学习《绪言》部分(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化学)后,可整理一下常见的物理变化有哪些,常见的化学变化有哪些,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化学性质有哪些(不局限于课文中)。在学习化学式前可把前面学习过的化学符号整理一下,以利于学习化学式的书写。在学习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后,可整理一下,原子有那些微粒构成,各有什么特性。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由于初中化学共介绍了五种混合物、四种单质、十六种化合物,同学会感到量多面广,难以掌握。我们在学习时要把这些分散杂乱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网络。要会根据自己的思考、理解,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要通过知识的反复运用,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每一次分组实验,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都必须弄清、记熟。

(一)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

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二)总结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一、二、三”

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

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即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即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三)总结实验中操作中固定的原理

1、长短要分清(1)洗气时用双导管的洗气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即“长进短出”;而使用双导管的洗气瓶测量气体的体积时,应该“短进长出”(2)使用长颈漏斗要通过橡皮塞,插入液面下;使用分液漏斗时要插进橡皮塞下短一些,不必插入液面内。

2、大小要分清(1)称重时,先估计出质量,放砝码顺序是先放大的,后放小的,再调游码。(2)装入干燥管内的药品,颗粒不可太小,太小时气流不畅,太大时干燥效果不好。(3)固体药品(粉末或块状)应保存在广口(大口)试剂瓶中,液体试剂应放在细口(小口)试剂瓶中。

3、上下要分清(1)滴定管零刻度在上面,量筒小刻度在下边。(2)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边放出,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3)收集气体有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4、左右要分清(1)使用托盘天平左边放药品,右边放砝码,称为:“左物右码”。游码刻度从左到右,读数时读游码左边的刻度。(2)调天平零点时,左边轻时平衡螺母应向左移动;右边轻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3)制取气体,制取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气流方向从左至右。(4)将试管由长到短,从左到右放置在试管架。(5)组装仪器,先低后高,从左到右将各部分联接成整体。拆卸仪器相反 七化学解题思维方法 选择题

解答选择题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排除法、直选法、推断法、分析比较法、计算法等 例如(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C)A CuSO4 HCl KCl

B K2SO4 BaCl2 HCl

C Na2SO4 KCl Na2CO3

D

FeCl3

KOH NaCl 解题思路:此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根据题目要求无色透明溶液可排除A因为CuSO4溶液为蓝色。B选项中生成的BaSO4溶液是沉淀。D选项中生成的Fe(OH)3是红褐色沉淀,故选择C。

物质推断题

对于推断题的解答主要看其颜色、观其状态、观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主要依靠自己平时的知识归纳。比如一些带有颜色的特殊物质:含Cu2+溶液呈蓝色、含Fe3+溶液呈棕黄色、含Fe2+溶液呈浅绿色等。推断题型一直是化学中考的重要题型,其中最常见的有“叙述型”推断题、“实验型”推断题以及“框图型”推断题等。对于“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按部就班”,确定每一步骤中一定有什么物质,一定没有什么物质,结合问题这类题就不难解决。而“实验型”推断题主要与实验基本操作和鉴别方法相结合题型综合性强,既考查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又考查化学知识的一类题型.计算题

解计算题是一般用到以下三个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常用计算公式。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类型有多种,其中包括化学式计算、化合价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计算、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简单综合计算、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等,一般步骤:1设未知量 2列出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实验题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法总结(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知识要点: 1.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五种常用的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2.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2+ Na2CO3=BaCO3↓+2NaCl。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BaCO3+2HCl =BaCl2+H2O+CO2↑。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3.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和: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稀HCl和石灰水——有CO2↑。: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

NH4+:强碱溶液(NaOH)——有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3)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②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②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③一种试剂的鉴别:

A.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不同试剂的鉴别:

A.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4.物质的鉴定:

篇8:对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兴趣和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要求和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英语要求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 有勤奋刻苦的奋斗精神。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地培养起兴趣, 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建立起学习英语的兴趣。人要做的事可以分为这样几类:自己感兴趣主动去做的事情、现实需要必须要做的事情和因为偶然做的事。从主动性和做事效果来讲, 这三种事情是逐渐递减的。所以, 在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下的高中英语学习, 就不能光凭兴趣, 还要强调学习英语的必须性。

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几个观点: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 不是知识性的学科, 是能够开启成功的钥匙, 是进入优秀大学的必学科目。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学生要下决心学好英语, 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更是为今后的工作, 甚至为终身服务。

二、坚持使用, 敢于实践, 敢于开口

多数人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英语语言的规律, 主要还是为了跟外国人交际, 也就是能用英语听、说、读、写、译。这应该说是一种技能, 而技能的掌握光靠理论的解释是不行的, 要在实践中反复、长期地训练才能成功。因此, 学生应该阅读文章, 打开录音机收听英语新闻, 张开嘴说, 多接触英语, 对英语的领悟就会加深, 也就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三、坚持各种形式的读诵

1. 朗读。

对于所学的课文, 一是要边听录音边读, 让自己有正确的读音;二是大声反复朗读, 逐渐加快速度, 直到自己能背诵;三是在读的时候, 眼、手、脑并用, 把不熟悉的单词和句子记下来并弄明白。

2. 背诵。

经典的好文章应背熟, 以记住好词好句、背诵大量的名言警句等来培养自己的语感。

3. 速读。

读第一遍时用最快的速度读完, 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并逐渐培养不翻译直接理解英文的能力, 即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4. 精读。

通过慢慢地咀嚼和揣摩, 达到对每篇文章准确理解, 并熟悉语法结构和篇章布局, 加深对一些重点单词和词组的理解与记忆。

5. 泛读。

每天尽可能地抽出时间读英文报刊杂志和书籍, 遇到不会的单词在不影响文章理解的情况下, 可以略过或根据上下文去猜测, 从而提高阅读速度。阅读内容要有广度, 社会、文化、历史、科普、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都可以涉及。体裁分布包括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文, 甚至文学小说和杂文等。

朗读和背诵是诵读中的基础入门部分, 其他的部分要在朗读和背诵的基础上逐渐开展起来。背诵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功。学英语初期, 只有在死记的基础上才能活用, 背诵就是死记的第一步。背诵以短小的文章为佳, 如英文文摘或者英文报纸上的一些小文章, 内容有趣, 用词浅显, 语言地道, 是练习背诵的合适素材。背诵可以使我们熟悉英语的词汇和结构, 增强语感。背下来的句子在头脑中深深扎根, 为学生在交际时使用地道的英语句型打下了基础。否则, 如果仅仅用语法规则来造句子, 那样的英语一定是生硬的英语。

英语是练会的而不是学会的, 学生不能仅满足于听懂、理解, 更重要的是要反复练习。培养语感要重视句子和文章的朗读背诵, 淡化单词的背诵。学英语记单词很重要, 但机械记忆的单词量再大, 对英语水平提高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学生要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文。记住单词很重要, 但是要在句子中记单词比单纯背单词重要, 记句子比记单词更有效。我们要养成背句子甚至是背文章的好习惯, 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 又有语法内容, 还有词的具体用法, 而文章包含了整个语境。一些教师或者家长经常把孩子关起来背单词, 甚至每次提到学习英语就是背单词, 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学生并没能取得好的成绩。

学过的课文要高声朗读, 朗读内容包括精彩段落和文章, 做过的完形、阅读、单项选择题、听力录音稿。朗读可以提高口语水平。多听多说有助于培养语感, 通过大量的朗读背诵, 我们的语感形成了, 常用句子就能脱口而出, 在阅读文章时就能轻易地体会文章的文意和前后联系, 体会到英语的内在魅力。

四、学英语的一些误区

1. 急于求成, 不愿花时间经常重复已学过的内容。

语言运用技能只有靠熟能生巧, 不断重复才会熟练, 只有熟练了才会达到“不思量, 自难忘”。

2. 过分讲究方法和技巧, 对学习的内容

本身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 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方法和技巧只能适当利用, 要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3. 哑巴英语, 不开口。

语言是有声的, 我们对语言的感受首先是语言的声音作用于我们的大脑。如果只是默默地阅读和背单词, 其结果不仅听不懂别人讲英语, 而且阅读水平也难以提高。所以必须重视听力和避免单纯的默读。

4. 学而不用。

语言的实践性很强, 我们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 要学会在用中学习。这样也会有助于提高兴趣, 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篇9:高中生寒假生活与学习建议

一、感念亲情,孝敬父母

“没有阳光就没有大地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懂得心存感恩,方能感知父母和生活施予的恩泽。在享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呵护的同时,同学们也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可以利用寒假努力做一些感恩作业,如总结一学期来自己的学习生活,向父母交一份“我的收获记载卡”;向爸爸、妈妈赠送一份自己制作的新年礼物,以书信或交谈的方式,把你最想说的话告诉父母;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拟订一份“健康生活计划”,邀请父母与你一起进行活动;观察和记录“爸爸或妈妈的一天工作情况”写下心得和感受,等等。假期是同学们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最好时期,在沟通交流中同学们要理解父母,从而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

二、劳逸结合,调整放松身心

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与学习计划并由家长督促实施。科学地安排生活与自主学习的时间,查缺补漏,合理预习。同学们可订立一张寒假自主学习与生活计划表:从早到晚,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休息,什么时间开展文体活动……若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仅体现了时代节奏的要求,又体现了劳逸结合的原则,而且有利于提高效率。制订自主学习计划应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时间的落实以及学习方法的研究。还要注意,计划的目标应由小到大,而执行过程中应由小到大。只有一次次地去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不断增强成就感,才能实现“大目标”。无论多么繁难的事,只要有了明确而具体的一步步小目标,加上不懈的努力,目标总是能达到的。这样,可促进我们克服忙乱现象,有条不紊地自主学习、活动、休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发展。

三、关心社会、自立自强

人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教育。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同学们应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事务和家务,锻炼社交能力,亲身感受和体验劳动创造生活的艰辛和快乐及培养坚韧的毅力。假期中,同学们要按照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针对自己身边的社会、环境、安全等问题开展社会调查,积极认真参加,并撰写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新闻天天看、好书日日读”,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和发展一项特长(书法、器乐、绘画等),制作一份特长作品,展示自己的能力,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守纪诚信,自律自强

假期中,要严格遵守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不进游戏机房、网吧等不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娱乐场所,不违法乱纪,远离迷信与赌博。要以文明的言行、文明的形象影响家庭、影响社会、影响他人,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劝阻不文明行为、杜绝不文明现象,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做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做到依法自律,自尊、自爱,养成艰苦朴素、意志坚强、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品质。

五、自爱自护,安全第一

在假期中,同学们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注意防溺水、防触电、防火(烟花爆竹)、防盗窃及交通安全、食品卫生、人身与活动、交往安全等,真正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守时守信,真诚务实

守时守信是每个学生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待人接物,讲究信用,真诚务实,不欺瞒,不撒谎;参加社区服务或其他集体活动,遵守时间约定,听从安排;假期学习、活动任务如期完成,不打折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增强自我约束力。

篇10:高中学习计划建议

前言:

学习计划这些我想还是你自己针对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因为我不晓得你那些科目好那些科目不好,高中就是在巩固知识的前提下查漏补缺,你要先找到自己的弱项,先把弱项搞上去,让后再让它稳步提高,别人再给你计划得好,但是不满足你自身的条件,反而是害了你自己,我这里给你点我高三的经验嘛:

看看语文方面的高中学习计划建议

一、首先对语文来说,这种科目就是要平时多积累,你不要想到还要留好多时间去补语文,时间短了是不不上来的,你先要弄清语文的题型,像前三十分基础题,我就建议你每天都要练习一套,而且把做过后马上把它校正,装订成册,以便以后再复习,还有就是古文,每周你至少要练习两篇,积累一些常见古词的翻译,其他的,像阅读理解、作文这些适当地练习一下就是了;

在看看数学方面的高中学习计划建议

二、数学,数学你最好先跟桌老师一起复习,老师复习到哪里你就把那里的知识点弄清楚,而且多做练习,先不要想到自己搞一个计划来复习,暂时不要,先把那些基础知识学好,把那些公式算法的先慢慢搞清楚,等到老师把数学都复习完了在疯狂地做题来整体调动知识,因为你开始阶段都是分章节复习的,到了后期一定要熟练地整体调动,题海战术就是最好的战术,在练习中寻方法,同时也巩固知识!

英语可能是最需要积累的,看看英语方面的高中学习计划建议

三、英语,英语平时的话老师基本上都是讲知识点讲得多,事实上高考中就只占那十五分,最好先把完型阅读搞上来,还是多做题,跟语文基础题一样,最好每天一篇完型无篇阅读一篇改错,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然后就是听力,有时间多听,下载点听力的,没事的时候就多听听,作文多积累点重点重要的句子短语,还是多写;基本上就这样;

忘了你是读文科还是理科的哦,我不晓得你是读文科还是理科,我就没法给你建议了,我是读理科的!

就这些,希望能帮助你!

看看笔者的想法吧:

语文一直是我的弱项,成绩徘徊在100上下,只是高考考了个117。高三复习老师的会把考点串一遍的,那时你会发现你以前自己是瞎提高,自己弄的东西高考不考,完全没用。所以高一高二练习写作,把写作弄好,提高文学修养,高三再总复习。实际上高考语文成绩主要区分在作文上,我作文很烂,所以只有这个分数。

高中英语没多少东西,该弄的就是那点语法,弄完了就OK了。然后你该进行你的水平和素养的提高了,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无数例子证明背诵是提高英语成绩最快的方法,我也是那无数人中的一个。我背的是新概念三,你刚开始可以背新概念二,背诵方法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是不看文章只听录音,听之前只看下生词,最多听三遍,注意听的时候不要人为的暂停录音。三遍过后,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录下来,注意复述时声音要洪亮,这同时也锻炼了你的口语。弄完后对照两份录音。通过比较你可以发现自己的很多问题,比如语法错误,口语断句不准确,句子连读没听出来等等。按第一阶段的方法把新概念二弄完一遍,这是你的水平已经提高很多了,然后进行第二阶段,死记硬背。对,没错,死记硬背,对照原文尽你可能用最快的速度一字不落背下来直至烂熟于心,倒背如流。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这个过程你会好很多。你可能会抱怨这得背到什么时候啊,首先提醒你注意学习语言本来就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其次你已经在第一阶段全面提高了你的水平;所以第二阶段不应该出现读不懂的现象,所以背起来你见过的文章很容易,再次新概念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文章,永远不过时,受益终身;最后,第二阶段除了锻炼你的口语还锻炼了你的英语记忆力,试过后你会发现,你背英语会越来越快,越来越轻松。进行完这两阶段后重复第二阶段,把新概念二背个三四遍做到出口成章就行了。在以上过程中你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间断,也不可贪多,按自己的水平规定自己一天一颗还是两课。如果你不偷懒的话,每一阶段后你的英语水平都会有质的飞跃,应付高考绰绰有余。另外由于你的口语,听力,阅读,写作(背了这么多,难道不会应用一点在作文里吗)水平都间接的提高了,你会更容易通过一些专业英语考试。时间富裕的话,再弄新概念三。还有一点就是背单词,学英语早晚都要过这一关,方法多种多样,你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背,一天20到50个,最多不要超过100个,3年下来你的收获会非常之大。

高一时数学跨度较大,我也人生中第一次数学挂了红,这时候建议你多做题,扩展思路,另外这段时间勤问问题,不会的想不通了就去问,高一数学思维必须锻炼出来,具体的也就是指拿到题知道要考你什么,你要知道你该往哪个方面答题,力求自己做题时能按考点把题目分类,你可以请你的老师来帮你完成,不过感觉老师水平不够(有时确实如此)可以请家教(最好不是大学生,因为大学生会做题,不会给你系统讲题,不能帮你理知识)帮你,但最终你要自己搞定。思维训练出来了就好办了,高二高三的课程只是知识内容的丰富和应用的拓展。

物理方面的:

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强化和延伸,平时要多思考,闲着没事时就要想就要回忆构建知识网。物理这门学科很难,这是肯定的,但是高中学的只是物理学科的皮毛,所以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能掌握和很好的。课本上的东西是精髓,务必掌握,力求读懂每一句话!!!如果你运算能力和速度好的话,一开始时公式只记基本的就行,用到的话现推就行,毕竟衍生的公式太多,有的还很复杂,记错的话,太吃亏。但是一段时间后衍生公式中常用的争取背下来,用来提高做题速度。物理题不用多做,把题做精就行。因为高考都是综合题,只考一个考点的极少,所以很遗憾,市面上适合高一高二的物理参考书非常少,你只要把老师给你的题(很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做好,做透就行,注意是做透,即整个题目的考点和解题思路你全掌握了为止。高三复习时,老师会把知识串讲一遍的,所以高一和高二你要做的就是和数学一样,把所学知识理清编成一张知识网,拿到题知道要考你什么,要知道你该往哪个方面答题,做到这点,你就非常不错了。高考物理其实不难,只要你平时按以上做好了,你就能看破出题人的思路,拿分还不简单?还有记住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是奥赛,所以历年高考题再难也有七成的题目都是基础题,之所以你觉得没这么大比例是因为他们只不过被加了层包装,图个出题“新”字而已。我高考物理满分就是这么来的。

化学方面的高中学习计划建议:

高中化学东西感觉很杂,其实学完之后自己理一下其实东西也不多,只是一开始学着新鲜觉得多而已。化学是一门文理兼有的科目,你需要有理科的想象力理科的解题思路以及文科的背诵能力。先说文科方面,化学有很多需要你记住的东西,当然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是化学公式那对于高中化学来说那就太肤浅了,鉴于我们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我建议你去买一本北京教育出版社薛金星主编的《化学基础知识手册》,我当时买的是第八版的不知道现在修订到

第几版了。书里知识很系统很全面,能满足各种化学水平的人学习,当然也包括零基础的,总之这是难得一见的好书,我当时都想把它当饭吃了消化在我脑袋了。高中化学学习你要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以及注意事项(比如某些特例),这些东西你需要全部理解,背下来,最后掌握。不然考虑问题不全面甚至读不懂题目,没法做题。理科方面,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的结构问题需要你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这牵扯到立体几何的知识,你平时应该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尤其是多面体的旋转问题,这关系到有机物质同分异构。化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需要你把问题想全面了,才能解出题目,高考很重视这点,如果你不能全面分析问题,你可能会得不到全分,甚至南辕北辙误入歧途。化学希望你做一定量的习题,以巩固你的记住的知识和加强综合分析的能力。市面上化学好书很多,在此不做推荐了。

生物方面的高中学习计划建议

高中生物很重视你的实践能力,说白了就是考你是不是真的学懂了,能不能举一反二,连三都不到。实验是生物的精髓,也是高考生物常见题型。所以,实验课应该重视,自己亲力亲为,揣摩试验设计思路,可以说一个人生物学科的能力体现在他设计实验的能力上。生物基础知识需要你熟记。此外还应该了解一些医学及自然学科的知识。高考生物比例不是很大,东西不多也不是很难,很容易学好。推荐做些题目巩固基础(包括遗传的比例问题的计算)和了解实验设计思路。说句实话,实验思路就那么几个,多看看一些经典实验设计,掌握以设计思路,自己设计一些让老师帮你指点一下,应该满分问题不大。

篇11:初三新生化学学习方法及建议

化学是初三的一门新学科,学习时间不到9个月,如何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好化学,赢得中考,需要我们老师和学生都要做好规划,在新初三学习化学之前,有很多学生已经提前在暑假学习初三化学上册内容,领先学校,提前认知化学基础理论、基础实验、基本物质,率先构建化学知识体系,赢在化学的起跑线上。但是要想学好化学,后面的学习也非常重要,所以新学期规划就非常重要,对于即将开学买入新学期的初三同学们,老师有以下几点学习建议:

1、积极预习

化学是同学们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学科,而且是初三5门课程中最接近生活的一门课程,因此建议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积极的预习,如果出现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走进厨房、走进洗手间去观察一下,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化学的,

而且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的预习、明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有效的.提高听课的效率同时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2、有效把握课堂

篇12:高中物理的学习建议

2. 熟记并了解概念的真实意义。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往往是那几句简单的定义、定律叙述,对同学而言,大都觉得那是单调、枯燥而乏味的,因为没有看到数字心中似乎就不踏实,举个例子来问:有多少同学能够确实说出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及差异?绝大部分的同学就只会回答:「距离除以时间就是速度」;再举个例子:有多少同学能够详细叙述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什么是动量?为什么动量会守恒?这些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影响着整个力学的学习过程,与其强记一些公式、题型,不如把这些概念内化成自己的基本知识。

3. 多问。一则是问老师,学会质疑,不盲目迷信参考书;二则是问自己。举个例子,许多同学在做选择题时,往往抱着多选全错,少选还能得一部分分数的心态,即使当时蒙对,事后也忘记曾有的疑惑,长此以往,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这时就需要学会问自己,我是否真的掌握,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概念解释清楚,不会自相矛盾?如果不是,那么就需要对这一块的基础概念重点补习,及时补上漏洞。

4. 多帮助同学解答问题:所谓教学相长,当我们和同学讨论问题时往往能够找出问题的症结,在帮助别人解答问题时,也能够切实的了解自己是否真的了解透彻。

篇13: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建议

一、面对教学问题, 要理论联系实际

在以往的教学里, 化学实验课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观念导致实验教学环节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器材陈旧严重脱离社会生产实践, 多数都还只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与现代工业息息相关的开放性实验开展得很少, 缺少特色, 不能很好地将现代教学新理念融合到实验教学中去, 学生实验的兴趣不高, 主动性差, 影响了实验效果的提高。面对这些问题。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握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 搞清楚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 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根据什么实验、定律或理论, 有什么用处等。虽然这些问题开始进行教学时还不能看到其全貌, 但在每一章节教学完成后, 则应对上述问题有明确的交待, 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些知识的作用。其次是对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问题, 要给学生讲解有关一个化学反应在指定的条件下是否可以朝预定的方向进行, 如果可以进行, 则反应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限度, 同时外界的条件对反应是如何影响的, 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何等知识点, 然后再举一些例子。比如合成氨反应, 通过所学的知识点计算出反应的焙变与嫡变, 可以得出反应的温度条件较低, 同时考虑到此反应是一个体积减少的过程, 为了提高合成效率, 可以采取高压的条件,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因此通过热力学的计算可知理论上是低温高压实际生产压力也不可太高, 否则要有耐高压的反应设施的条件较好, 这样通过理论与实际的反应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从理性认识走向感性认识。

二、提高教师素质, 确保教学质量

化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无机化学实验课是新生入校后的第一门实验课,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相对还比较薄弱, 所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老师在每次实验前, 教研室应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 就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注意事项等展开讨论, 给老师提供明确的实验教学程序和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实验开课前, 教师还需进行实验预试,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 试剂数量是否充分, 试剂是否合格。通过实验预试, 教师可以进一步明确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把握重点和难点, 并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遇到什么困难, 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在指导实验时能够有的放矢, 确保了实验课的顺利开展。每个实验结束后, 教师还将对该次实验进行分析总结, 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确保教学的高质量。

三、发扬知识关联性, 重视实验预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上下章节的联系, 如学完热力学知识后, 接着学习动力学的知识, 通过动力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提高化学反应的温度, 可以同时提高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 因此对于合成氨反应而言, 理论上可以采取较高的温度不能太高, 否则会增加能源消耗, 同时还可以使用相应的正催化剂,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发扬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强烈兴趣, 就必须做好化学实验, 要做好化学实验, 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的预习。

实验前是否认真预习, 直接关系到实验能否获得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 实验前如果没有很好地预习实验内容及相关的实验原理, 那么在实验过程中就只能机械地按部就班, 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有的浑然不觉, 有的手足无措, 无法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给予正确的解释, 这样做实验是不会有多大收获的。只有预习充分, 明确实验的目和要求, 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全面的了解, 学生在实验时才能顺利地做好实验, 并能很好的提高实验效率。因此, 老师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前要写预习报告, 课前进行检查, 对不预习的学生, 请他暂时离开实验室, 补上以后再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有些同学只是照着书本“抄写”预习报告, 敷衍了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老师要求学生在预习报告中将实验内容尽量用简单流程图表示, 这样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减少学生盲目“抄写”预习报告的情况, 为化学实验有效性提供保障。

四、把握知识全面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院化学课程中有少部份公式, 主要涉及到有关动力学如反应时间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等的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推导过程只是获取结果的必要手段, 而不是目的, 不要只注意繁杂的推证过程, 也要注重结论的使用条件以及其相应的一些物理意义。另外在讨论有些定律和理论时得让学生注意其使用条件, 如果忘记定律的某些近似或限制条件, 把其当作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 常常会导致错误的发生。一定要让学生把握知识的全面性, 加大重视实验的作用,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验中得到足够的动手机会, 要做到使每个学生都有亲手操作先进的检测设备的机会, 在加强实验技能和能力培养的同时, 增加和吸收一些趣味性、实用性、绿色化、探究性的实验来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在平时的实验室操作中就要求每个学生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指导来进行实验, 在实验课中对学生操作的规范性进行严格的打分评比,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和安全操作的习惯。

五、注重实验, 提倡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好学院化学这门课程,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锻炼多种能力, 为专业学习打好良好基础,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好化学课, 使学生了解学院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 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 以便将来在工作中加以利用。通过实验室的锻炼,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以后的学习打一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为培养化学优秀人才,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学院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 在课前可以用多媒体形式将实验过程预演, 这样可以提高实验成功率, 规范操作过程, 减少药品浪费。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可以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果, 减少人工处理的误差同时也可以提高效率。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多渠道、全方位、超时空的现代化的实验教学和Internet辅助手段, 拓展化学实验学习的渠道, 提高学院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实践证明, 只要老师独具匠心, 精心设计教学, 化学课教学水平就一定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强亮生, 徐崇泉等.大学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篇14: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建议

2016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在知识点落实上继续保持稳定,重要知识点重现率非常高。试题通过大量图表、新情境设置,将核心知识考查溶入其中,落实“一点四面(一点指立德树人,四面指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依法依法治国和创新能力培养)”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试题情境的时代性、知识的基础性和能力的选拔性。试题同时体现了对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将化学核心观念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选拔溶入其中,将直接引导中学课堂有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的改变。

试题遵循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从了解、理解到应用分层设置,一切源于新情境的考点均落实于考纲中,充分体现化学核心观念对于区分一名学生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一名考生不具备化学基本观念,不在日常学习中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最终转化为自己的化学观念是不可能考出好成绩的。试题有利于引导模块(主题)教学中明确核心认识与要求、设计与模块(主题)学习任务中的有效活动、大量提供有意义的新情境。这对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不要离开生产生活实际去学化学、不要离开化学实验去空谈化学、不要通过大量做题去死学化学、不要只是归纳化学知识点进行高三复习课的教学、不要通过大量占用学生时间忽视学生的自我归纳提升内化的过程。

试题落实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教学中发展与化学相关的核心认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体现五大化学核心素养:素养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②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③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④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⑤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试题倡导预期情境资源和活动中产生的不可预期情境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大量产生,为多维度多层次落实具体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提供考试评价的依据。

二、选择题分析

通过对选择题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条重要信息:(1)从知识点角度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化学学科的重要知识点,2016年全国Ⅰ卷考点均为往年重现率相对比较高的考点(例如NA、有机基础知识、元素周期律、实验基本操作等),这样做有利于广大师生的高考备考,有利于稳定平均分。(2)从高考要求看,虽然考查的是常见知识点,但约大部分是需要学生达到掌握与应用层次的,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广大师生备考策略的选择中,切不可搞题海战术,而是需要沉下心去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应用与创新。(3)从化学核心观念来看,选择题能否取得突破是需要学生具备元素观、变化观、守恒观、科学本质观等,同时需要紧扣两条:化学离不开生产和生活;化学离不开实验。考题设置这样的考题目的是引导师生重视化学本质的理解,重视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化学学科观念。(4)从化学学科素养角度分析,基本涉及到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与微观结合、变化守恒、分类表征、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应用等。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化学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与核心认识。它是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是在解决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或能力。

三、非选择题分析

1. 必做题分析。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几个要点:①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书写共有9处(5条反应方程式包括3条化学方程式(含2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条离子方程式、4个化学式),充分表明化学的学科特色是用元素符号为基石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作为语言来描述化学变化与性质。元素视角是化学科学认识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独特视角,用元素符号建立的分类体系(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来描述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同元素的组合形成不同物质,物质间的元素各类与数量的不同建立的物质类别(无机物与有机物、单质与化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烃和烃的衍生物等)因此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高考试题必然是需要大量考查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等。②文字表达应紧扣情境作答,且应言简意赅,紧扣要点,全卷需要进行文字表达共有5处,而学生感到最难的就是文字表述,因为需要将所学知识结合试题情境进行再加工,并能合理组织语言表达,非一日之功而能达到。③数字与符号表达共有8处。答案需要学生通过对情境的再加工,再结合原理、工艺流程或简单计算进行处理得到正确答案。

26题化学实验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氨气的制备”达到区分课堂教学中做过实验的学生与没做过实验的学生、区分认真做实验的学生与不认真做实验的学生,进一步引导课堂教学中学校应该重视实验室建设和教师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提醒考生应该树立“化学离不开实验”这样的重要观念。通过“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设置一个陌生且较为复杂的装置作为陌生情境,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创新思维的层次,目的是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这一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度,同时通过实验现象“褪色和倒吸”的解释让学生解释原因,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证据推理能力。

27题化学反应原理通过设置陌生情境“Cr元素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CrO42-与Cr2O72-的随着溶液中pH的变化而发生转化”,利用Cr3+与Al3+的相似性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再通过构建模型(CrO42-与Cr2O72-的随着溶液中pH的变化而发生转化图像)考查核心知识点(平衡转化率、平衡常数、△H判断、KSP计算等),将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中和滴定等原理知识溶于一体,体现了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素养的重要性。

28题化工流程通过NaClO2的生产工艺流程构建一种模型,将化学实验、化学基本原理与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结合起来,是一类重要的化学题型。化工流程题信息容量大,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高,但考查的知识落点却紧扣教材。微观认识是化学科学理解或解释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规律性的独特思维方式 ,而透过宏观现象与微观解释建立的联系,并用元素符号建立的符号体系(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进行科学表达成为化学学习独特的学习思维方式。因此本题中必然需要考查离子的除杂等与之相关的知识与能力。

将27题化学反应原理与28题化工流程一起做为必做题是有理论依据的。由于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二个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是构建“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也是化学学科教学的回归性问题。化学学科采取元素视角提出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物质,并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进行科学规律的探索,让我们认识复杂的宏观世界进入了一个从无序认识到有序认知的变化。因此用化学基本原理探索世界成为化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化学科学认识活动有两大任务:一是探寻自然现象及其之间的基本联系,即探寻科学规律,解决“是什么 ”或“有什么”的问题。二是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进行合理解释,即构建科学理论,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认为27题就是考查学生是否构建“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28题是考查学生是否能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同时这些活动均离不开化学实验,因此26题综合化学实验题的设置也是情理之中。

2. 选做题分析。

从上述对选做题的分析我们能得出以下结论:①选做题的选择能体现高考课程改革的方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特长,对进一步选拔人才提供进一步的依据,还能帮助高考备考过程中学校与师资的力量、学生的层次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②由于37和38两道选做题放在同一份试题中,而这两道题虽然分值相同,但显然难度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层次与能力进行甄别,防止出现能力强却得不到分的情况出现。

37题物质结构考查学生能否进一步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理论解释。构建科学理论是化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本题作为选做题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相应理论引导学生模型认知和证据推理素养的进一步培养。

38题有机化学考查学生在学习中能否紧扣“官能团决定其性质”这一与无机中“结构决定性质”类似的方法,科学运用分类思想,对烃及烃的衍生物(均只选用部分代表性物质及官能团)展开学习。有机化学基础考点主要是物质类别、官能团断键与性质、反应类型、结构简式和有机反应式书写、同分异构体书写。区分学生学科素养与能力的考点主要是“有机合成路线设计”这一考点,要求学生学会从原料及目标产物结构特点出发,对比原合成路线中的各物质,找出相似的反应物和产物,适当进行变换,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合成路线。

四、对2017年高考备考的建议

1. 认真思考几个问题。

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从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到形成化学学科素养呢?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科知识只是形成化学学科素养的载体,化学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将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融汇于教学中去,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活动(主要形式有化学实验,科学探究,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加工、消化、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内化、转化、升华。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有效教学目的是强化学科教学的学科性,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教学时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以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为导向,充分体现化学的学科特色,使学科教学过程成为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从而达成终极目标。

最新的高中课标修订用“学科活动”来整合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习方式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化学学科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因为“过程和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是素养本身,而是素养形成的桥梁。学科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素养的,简单的复制、记忆、理解和掌握是不能形成素养的。

全国高考化学大纲中提到的化学学科能力是什么?化学学科能力究竟由哪些要素所构成?化学学科能力又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如何科学有效地测量和评价化学学科能力? 基于化学学科本质及其特殊要求的分析,将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确定为“符号表征能力”“实验能力”“模型思维能力”和“定量化能力”。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它必然是宽泛而宏观的能力,而质量标准是与学科能力紧密相关的,是学生核心素养在某个学科当中的具体体现。

2. 化学学习策略选择。

由于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具有重要知识点重现性高、化学基本观念与化学核心素养考查的溶入、情境较新但落点并不高且紧扣考纲与教材等显著特点,因此试题看似难度较大,但在备考策略选择上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力、观念与素养的养成;②重视知识的运用与创新思维的培养;③科学备考,做适量有思维层次的题,切不可只大量做题去巩固知识点忽视对知识的深加工;④重视化学实验在化学备考复习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高考作为当前学生的选拔性考试,高考备考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备考。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新一轮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成为本轮课标修订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怎么将其有效融入新的课标之中,成为近来基础教育领域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实现从传统的重学科知识体系完备性、重知识结构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到提升学生能力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新模式的转变就成为本轮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备考复习中要尝试在灵魂深入溶入化学基本观念才能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

上一篇:于丹经典爱情短信语句,看名人如何解读爱情下一篇:解方程北师大版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