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

2024-09-06

关于举办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通用4篇)

篇1:关于举办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

关于举办“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

活动的方案(草案)

为深入挖掘浦东地方特色菜肴、特色点心、特色小吃和餐饮文化内涵,打造“美食浦东”餐饮品牌,倡导绿色健康的大众消费理念,让每个浦东市民直观感受浦东美食文化,让每个外来的客人探访“舌尖上的浦东”,知道到浦东吃什么,引导大众消费和促进浦东餐饮行业和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举办“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举办,达到既定目的,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继承发扬、创新发展”。挖掘浦东地方特色菜肴的内涵,推出一批富有浦东特色的菜点和烹饪人才,展示浦东地区民俗文化和餐饮行业风貌(建议专为“美食节”出一本书)

二、活动时间

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11月21日前(具体待定)

三、活动地点

浦东新区(具体待定)(由三林或高桥街镇推荐)

四、活动组织

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同街镇组织浦东新区各街镇居民家庭非专业人士参加,浦东烹饪协会组织餐饮企业专业人士参赛,分专业组、非专业组进行。

支持单位: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 主办办:浦东新区烹饪协会 协办:(待定)

为加强对“美食节”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成立“美食节”活动组委会。组委会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美食节”筹备工作的指挥、协调、调度:

2、负责主题活动的策划、方案的讨论以及各工作组方案和主题活动操作流程的安排、汇总、审定;

3、负责前期有关会提活动的组织筹备;

4、负责邀请上级领导参加“美食节”开幕式、闭幕式;

5、负责活动总体工作方案、工作简报、工作汇报等文件材料的起草、存档;

6、负责活动新闻发布会、开幕式、闭幕式等各项主题活动的综合协调;

7、负责活动邀请函、嘉宾证、出席证、参赛证、工作证的设计制作;

8、负责参加活动的上级领导、嘉宾、参赛企业、参赛选手等的汇总、统计、上报工作;

9、负责活动期间各类会议、活动现场等的组织、指导、协调、筹备;

10、负责参与活动联络接待人员和街镇、部门联络员的抽调、组织工作。组委会下设行政工作组:

1、负责“美食节”活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有关事宜;

2、负责邀请开、闭幕式有关的领导及接待;

3、负责活动奖牌、证书与工作胸牌、选手牌、指示牌、嘉宾牌制作采购;

4、负责活动的宣传策划与落实工作;

5、负责活动的选手动员与组织等工作(发放通知与报名人数整理);

6、负责活动的财务预、决算的工作。下设活动工作组:

1、制定活动工作流程,负责排定各比赛场次的工作,赛场布置和落实场地;

2、负责赛场工作秩序、安全、处理赛场汇总发生的其他事宜;

3、负责参赛选手的报道、编号、检验与引导工作;

4、负责比赛作品的翻号、传送与比赛分数的结算整理工作等。下设裁判工作组:

1、制定比赛项目于评分细则,邀请比赛各项目的评比裁判;

2、制定比赛各项规则与各类表式的设计工作;

3、负责各比赛作品的评判打分和评出获奖名次;

4、负责各比赛现场的监督评判工作;

5、负责解释参赛选手提出的问题,处理比赛中发生的其他事宜。

五、活动形式

面向浦东新区餐饮企业(专业)和居民家庭(非专业)以厨艺大赛的形式,寻找最具有特色浦东本地菜点和最佳厨王、民间食神。分专业人士及家庭非专业人士参赛。

六、报名时间

2017年4月1日起各街镇、各酒店5月底前确认参赛家庭、参 赛单位和参赛项目上报组委会。

七、参赛方式

非专业组(家庭)2人参赛,专业组团体和个人参赛形式,寻 找最具有特色浦东本地菜本地点心本地小吃和最具人气家庭厨师和专业厨师。

八、报名方式

参赛家庭需提供:

1、参赛人员的资料,表格至所在街道领取或网上下载,2、参赛菜肴名称,主辅料、制作说明等; 参赛酒店需提供:

1、参赛人员的资料,表格至浦东烹饪协会领取或微信或网上下载,2、参赛菜肴名称、主辅料、制作方法等。

九、实施程序及时间安排 4月1日推广期: 1、4月1日期发布报名信息,进行选手报名、单位报名征集;

2、媒体跟进报道赛事前期筹备情况、相关花絮,发布活动相关信息及报名工作;

6月27日前海选筹备:

1、建立报名点、组委会热线咨询及报名电话和邮箱、微信等。

6月27日开幕式:邀请上级领导、嘉宾以及媒体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社会各界代表,介绍浦东新区“美食节”活动的基本情况和主题活动,领导致辞、大赛组委会领导讲话、参赛单位、参赛选手代表发言,宣布“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开幕。

2、活动场地联系、现场布置及前期工作等;

3、海选开始前根据报名时提交的菜点说明等,由烹饪协会专家团老师进行赛前培训指导。6月27日、7月11日、7月25日、8月8日(周二)海选(初赛)

1、分东、西、南、北四个赛场进行;

2、具体根据报名情况适当增减赛场;

3、比赛活动执行依具体情况实施。8月9日至8月21日复赛筹备

1、通过媒体、网络等对外发布海选(初赛)晋级名单;

2、复赛活动场地联络、现场布置及前期工作;

3、对晋级人员的复赛菜点由烹饪协会老师对选手进行赛前辅导、指点。

8月22日至8月29日

复赛实施

1、美食节活动复赛场地执行;

2、分二个赛场具体进行实施。8月23日至9月4日 半决赛筹备

1、通过报纸、媒体、网络等对外发布进入半决赛单位和个人名单;

2、半决赛场地落实、活动现场布置及前期工作;

3、对进入半决赛的菜点由烹饪协会老师对其进行赛前指点、辅导。9月5日

半决赛

1、半决赛活动现场执行;

2、美食节半决赛具体实施; 9月6日

决赛筹备

1、通过媒体跟进报道赛事情况及进入决赛单位和个人名单;

2、决赛场地现场布置及前期工作。10月7日前决赛和闭幕式

1、“美食节”家庭组(非专业)酒店组(专业)决赛评出各组前六名等奖项、颁奖仪式,为获奖选手等颁奖授牌。邀请上级领导、嘉宾以及媒体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社会各界代表,介绍浦东新区“美食节”活动的主题活动和活动成果。

十、评奖方法

1、比赛形式:海选(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均采取现场制作、现场评分的办法;

2、评比标准和办法:依照菜肴的色香味形意,挖掘传统性、创新性、健康性和实用性等,满分为10分,在评委出示地方分数中,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总和相加,确定胜出选手。

3、评委:由主办方聘请烹饪协会国家级裁判评委专家组成(或再加观众评选20%比例分,专家评委80%比例分相加积分)

4、整个活动由报名开幕式(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闭幕式5个环节构成。

5、比赛进制:初赛按360进120,复赛按120进60,半决赛按60进20,决赛按20进6比例分配。

十一、参赛须知

A、参赛家庭、参赛单位和选手所有原材料自行购买; B、队员确定后(2人为家庭非专业)不允许更改和增删、不允许请外援,否则按零分处理;

C、各社区和单位代表队队长要加强对本队参赛选手的组织、纪律、安全管理,严格按约定时间、地点和程序组织选手参赛,以确保良好的竞赛秩序;

D、参赛选手应按时报到,比赛开始前15分钟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E、比赛灶具和常规油盐酱醋基本调料由主办方提供; F、比赛用盛器(装菜盆自带)需10寸盆以上; G、注意安全、爱护公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H、不准使用他人原料(物品)及半成品;

I、比赛过程中,一切操作过程需在现场进行,不得提前准备;若有特殊情况,需事先向组委会申请,经同意方可进行,无关人员不得参与,否则将视为作弊,取消参赛资格; J、比赛时间为每组一小时,操作超出时间的成绩无效; K、比赛结束后搞好现场清理工作。L、领队、选手要尊重评委裁判,服从评委的评定,评判标准按照指定的评分标准执行。如对评判有疑问者由领队向大赛组委会据实反映,不得当场质问评委,如有重大争议,提交大赛裁判工作组集体研究裁决。

十二、奖项设置 非专业组(家庭)

A、冠军1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民间食神称号; B、亚军2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民间高厨称号; C、季军3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民间绝勺称号; D、特别奖1名;最佳拍档奖一名;最佳创意奖一名;

E、社区团体奖3名,视各社区代表队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精神风貌、组织规范,并参照各社区参加决赛的选手总得分高低,评出社区组金、银、铜奖。专业组(酒店)

A、冠军1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最佳厨王称号; B、亚军2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最佳厨神称号; C、季军3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最佳厨艺称号; D、特别奖1名;最佳传承奖一名;最佳创新奖一名。

E、酒店团体奖3名,视各酒店代表队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精神风貌、组织规范,并参照各酒店参加决赛的选手总得分高低、评出酒店组金、银、铜奖。

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组委会

2017年2月21日

篇2:关于举办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

海派文化及其特征

以“海派文化”为核心的上海文化独树一帜,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典范。海派文化所蕴涵的时尚,求变、创新等方面的特征,十分突出。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并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进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有学者认为,广义的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时期。即萌芽时期: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吴越文化,为孕育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础,成长时期:1843~1949年期间,特别是19世纪30、40年代,上海的外来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长;转折时期:1949~1976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使海派文化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成熟时期:1976年至今。结束了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浩劫后,海派文化开始了新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焕发了青春,走向成熟。

海派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色,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首先,海派文化具有开放性。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不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海派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次,海派文化也具有创造性和扬弃性,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海派文化讲求实际和实效,义利并重。同时能够清醒地辨别是非,不唯利是图,能有选择、有区别地对待新鲜事物,不盲目和盲从。最后,海派文化具有多元性,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先进与落后,都能在海派文化中共存共生。

旧上海的知识产权制度与案例中国最早的著作权晓谕

上海是我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发源地和中心,旧上海出版业比较发达,在全国率先引入了铅印、石印等印刷技术。同时期版权的保护意识虽然处于萌芽状态,但已在书籍出版发行活动中有所体现。

光绪庚子春三月(即1900年4月),《申报》的创始人、英国商人安纳斯·美查(Frederick Major)创办的“图书集成局”以铅字排版出版线装书《资治通鉴》,并于光绪壬寅年(1902年)印成上市,书内就附印了上海道袁树勋与上海英美租界会审公堂张贴的晓谕各一份,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官方最早为著作权签发的晓谕。二份晓谕的内容相近。从晓谕的内容可以看出,该晓谕指出古籍不存在著作权的问题。但是当图书集成局将古籍重新整理再用铅字排版出版后,图书集成局就对出版的书拥有了版权,他人再利用照相制版石印该书,就构成盗版,所以被禁止。

如上所示,该晓谕的主要内容是:

钦命二品顶带江南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哀为出示谕禁事,正月十七日准。英总领率霍函送英商美查公司经理图书集成局毕礼纳原亲一扣,据称局中向用华文铅字排印中国各书,字模号数甚多,内有扁字一种,系本局独创,为各印书局所无。前年本局所印之《东华录》等书,被华人照样石印,继又书《经世文编》等书割裂缩印,减价出售,柞特大碍声名,且亦因之耗本。兹闻又有华人,欲将本局所

1印之《二十四史》及各新书,潜谋翻印及缩作石印,似此不顾损人专图利己,洋商资本何以保全。请照会严行禁止。函请出示晓谕并札伤上海县租界做员示禁等由到道。除函复并分行县委严禁外,合行出示谕禁。为此仰各书坊及诸色人等知悉,所有该局扁字铜板排印新旧书1籍,均不准照缩重印,其新书不准重刊翻印,改头换面,以图射利,如敢故违或被指告,定提究罚不贷,凛之切切。特示。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三十日示旧上海的商标官司

(1)“仁丹”控“人丹”案

晚清时日货“翘胡子仁丹”行销我国城乡,仁丹的主要原料大部分是中国药材,只是生产设备和操作技术比较新颖。当时上海开办中法药房的老板黄楚九看到仁丹销路很好,于是便找到了一张名为“诸葛行军散”的药方,根据药方做成药丸,主要成分有薄荷脑、儿茶,冰片、丁香,砂仁等10余种药料,号称“人丹”,以“龙虎”为商标,称作“龙虎人丹”。龙虎牌人丹刚上市时,业绩平平,曾作价转让与人,但因为接手者无力与日产的翘胡子牌仁丹抗争,后不得已又回盘给黄楚九。五年后,黄楚九也有了些“法律意识”,遂正式将此商标向农商部注册,同时仿效日本商人的经营之道,大做宣传。于是打开了销路,“龙虎人丹”也就此抢走了“翘胡子仁丹”的生意。生产仁丹的日本东亚公司老板以“冒牌”的罪名,正式起诉要求黄楚九的中华制药公司马上停止生产。黄楚九也不甘示弱,特意聘请了一位律师据理力争,认为人丹是一种药品,注册了商标的龙虎人丹不存在冒牌仁丹的问题。双方在法庭上唇枪舌剑,各执一词。官司一直打到北京大理院,前后历经10多年未能定案。据说黄楚九为此花去诉讼费10多万元。但有关官司的新闻报道也正好替他做了免费广告,获益远远超过了10万元诉讼费用。国民党政权建立后,官司再从北京打到南京,转至上海,最后是黄楚九胜诉。最终,“龙虎人丹”驰名全国,畅销至今。

(2)佛手牌味精案

上世纪20年代初,十里洋场上海滩,外货倾销,到处是日商“味の素”的巨幅广告。于是,我国近代味精食品工业创始人吴蕴初发出了为何我们中国不能制造的感叹,并自己买了一瓶回去仔细分析研究,最终发现“味の素”其实就是谷氨酸钠,1866年德国人曾从植物蛋白质中提炼过。随后,吴蕴初就在自家小亭子间里着手试制。

1923年11月,吴蕴初的“佛手牌”味精研制成功,并以其绝伦的质量,赢得了国人的信赖与欢迎。这对一向垄断中国味精市场的日本“美女牌”“味の素”造成了极大的冲击。1924年春,日本铃木株式会社得知吴蕴初已将“佛手牌”味精向北洋政府农商部商标局呈请注册,便经由日本驻华大使出面,借口“佛手牌”商标及“味精”二字与他们广告宣传所使用的“调味精粉”四字相似,从而向北洋政府施加压力,同时向农商部商标局提出异议,要求取消“佛手牌”商标及“味精”二字。针对这种情况,吴蕴初等一面北上北京,到农工商部、外交部和商标局说明事实真相,一面在上海各大报纸上登载这件事情的所有真相,并进行驳斥。一时间,上海各界议论纷纷,日本“味之素”的销售更加冷落。恰值此时,上海“五卅惨案”引起的抵制日货运动爆发,日本人由此不敢再扩大事端。农商部也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认真调查,研究该案,最终驳回了铃木株式会社的无理要求。旧上海的专利制度

(1)《沪江商业市景词》中的旧上海专利

出版于1906年即清光绪三十二年的石印本《沪江商业市景词》,作者为“余姚颐安主人”。《沪江商业市景词》是一部介绍旧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百科全书,其内容全部以竹枝词的形式予以展现。其中有两首有关当时“创业专利”的竹枝词:

自开专利动人心,竞出新机卜赏音。

世上聪明推白种,无行无处不搜寻。

旧业翻新别出奇,有才创造必多赀。

奏明专利无人夺,仿制应需限满时。

从上面两首竹枝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显然是十分熟悉当时的上海市场和专利制度的。在前一首中,作者认为专利机构的建立及专利法的颁布对进入上海的洋商十分有利;第二首则表明,专利法的出台有利于保护发明人的权利,从而有利于推进中国发明的起步。

(2)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十年专利”

晚清光绪初年,在列强经济侵略的深入刺激下,中国产生了第一家机器织布业——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者为洋务派官僚和商人,公开宣称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外国纱布的进口,与洋商分利。由于机器织布获利丰厚,所以从开始创办工厂之初,洋务派官僚便要利用手中掌握的官府权力独揽这项财源,防止别人染指。从1881年到1882年,郑观应代表织布局先后两次上禀,经李鸿章奏准,上海机器织布局拥有“十年专利”。李鸿章奏准清廷明令:“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

“十年专利”政策是晚清半封建半殖民地政府的政策,虽然它公开昭示的意图与实际作用严重背离,但“十年专利”政策所扶植的官督商办的机器织布局,毕竟成为中国近代化纺织工业的先导,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上海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影响

经济学家传统地将资本分为三种类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显然已经成为第四种资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报告的《多种文化的星球》一文中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是一种决定性力量。”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也曾经说过:“文化是与经济、环境和社会并列的可持续发展的第四大支柱。”布迪厄是近40年来在西方学术界中被人们引用最多的当代法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文化资本”。他在其著名的论文《资本的形式》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布迪厄认为,资本可以表现为三种基本的类型: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积淀。作为中西文化碰撞的主要地区之一,上海形成了以“海纳百川、中西合璧”为核心内容的海派文化。虽然海派文化不等于全部上海文化,但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对上海而言,海派文化就是一种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文化资本。海纳百川,兼蓄并存,多元博采的海派文化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

同样,海派文化的浸润对于推动上海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及管理也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海派文化与上海知识产权文化

建设将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海派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开放式创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创新阶段和水平的不断变化,自主创新又逐渐涵盖了开放式创新的内容。开放式创新的概念最早由Henry w.Chesbrough于2003年5月在其著作《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中提出。Henry w.Chesbrough针对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形势的改变而不得不改变创新模式而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观点,建立了开放式创新的模型,指出开放式创新是指在均衡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来产生创新思想,同时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市场渠道为创新活动服务。开放式创新模式主要是针对封闭式创新模式而言的,企业员工流动性的增强、知识扩散化的加速以及私人风险投资的发展,致使企业研发部门或实验室的创新效率低下而成本过高,企业不得不放弃封闭式的创新模式而寻求开放式的创新模式,以便让创意流出企业,并最终找到实现其商业化的更好途径;当然与此同时,也让创意流入企业,并将其作为新的激励和企业模型。

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提出、发展为企业打破企业边界的藩篱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开放式创新理论的要义在于:企业要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两种资源,进而得以高效地利用本行业、其他行业人士所拥有的、彼此看似毫无联系的知识财富。纵观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开放式创新必将成为企业走出创新困境的主要创新模式,不能进行开放式创新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所淘汰。因此,能否深刻理解开放式创新的要义,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海派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开放、包容,它代表了文化的某种特点:开放创新,兼收并蓄。上海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高,市场自由度高,能够与相关产业形成创新联盟,有利于开展开放式创新。而且,上海是中国大陆英语、电脑教育完善、普及程度最高的城市。当大部分国人还不知英语为何物的时候,上海的英语培训学校已经遍地开花。比如,上海最早的“洋泾浜英语”就是上海开埠后,华洋杂处所形成的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上海人在中外交流中的开放、包容与睿智。正是这种普遍较高的外语水平为开放式创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语言基础。所以说,海派文化熏陶下的上海企业特别适合开放式创新的模式,海派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是上海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海派文化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

“敢为天下先”,是海派文化的独特品质之一。上海率先引进、推广了很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创造了不计其数的先进技术和工程项目。比如,上海最早引进了印刷技术,先是引进了铅印,石印,随后又引进了机器动力,从而使得上海出版印刷业得以快速发展,并最终在近代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文化中心;1865年,上海第一家煤气厂在苏州河畔建成;1882年,上海外滩扬于天路诞生了我国第一个电话局,电话第一次在中国使用,2003年,上海建成了世界上跨度最大、最长、螺旋最大的钢拱桥——卢浦大桥,2003年,全球首条商用高速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运行;2005年,上海建成世界最长、最宽跨海大桥——东海大桥,世界最大深水港——洋山深水港也已正式开港运营„„

上海在知识产权方面也总是走在全国前列。1984年,须一平建立了上海专利事务所,成为国内第二家涉外专利代理机构;1994年,上海大学与北京大学一起成立了我国最早的知识产权学院,迄今为止,上海已经拥有4个知识产权学院,6个知识产权研究中心;1997年,上海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成立,2001年,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成立,2005年,上海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成立;2004年,《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式发布:2008年,上海成立了知识产权仲裁院„„

与此相对应的是,海派文化熏陶下的上海市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在晚清、民国时期就有了注册商标的意识,并且能够娴熟地利用当时的制度处理知识产权事务和纠纷。而且,海派文化是一种极具理性的地域文化。上海人的守法守纪、遵守契约的思想意识以及较强的法制观念使得上海人形成了追求公正、追求平等与崇尚规范的理念。时至今日,上海市民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度仍相对较高,并已形成了浓厚的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因而非常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和谐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的形成。同时,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事务的交往中,特别是在面临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压力时,海派文化有利于缓和、化解国际问的知识产权冲突。因为海派文化作为一种与现代西方文化有着天生渊源的东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保护自身核心理念不受损害的情况下接受现代文明的一个成功范例。基于海派文化的上海知识产权文化的独特品质,可以为我们寻找到一条能够融入世界而又不迷失自我的有效途径。海派文化对上海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篇3:关于举办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

显然,我们研究海派文化的出发点,不是要把它强归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里,也不是要将其硬性地回归到上世纪初的海派原型,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史为鉴,把它作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从这层意义上说,新时期的海派文化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而且要令它服务于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和经济建设。新时代的世博精神已经赋予了海派文化以新的涵义和特征,使它区别于以往的任何时期,以至能被名正言顺地冠以“后世博海派文化”。

1.城市生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有一位哲人曾说:“人们到城市去,是为了生活;人们在城市居住,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本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诚然,一个高度发展的经济必定注重城市的建设和市民各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一直致力于此。不过,此次世博会带给上海的关于城市生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次质的飞跃。这是由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趋势、上海优质的培养土壤和世博会无与伦比的规模经济所决定的。

2.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崇尚科技的精神。文化本身就含有科学这种抽象的元素。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文化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趋势就会被淘汰。在当今世界的文化潮流中,有两件事值得注意。第一,文化不再单单局限在纯粹的文艺领域,而是紧密地同社会物质生活联系在一起。第二,文化不再是对某种或多种流派风格的推崇,而必须被赋予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被先进的生产理念引领。这显然是人类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文化的必然要求。这次世博会中,上海市民前所未有地感受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并在崇尚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上具有普遍一致的认识。他们无不对“低碳”、“零碳”和“负碳”等词汇有了直观的认识,感受到了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对绿色生活的追求。

3.志愿者文化和世界城市的胸襟。一直以来,海派文化中海纳百川的气质与精打细算的性格总是一组令人不解的悖论。传统海派文化中“螺蛳壳里做道场”、“七十二家房客”、“假领头”或是“半斤粮票”总似乎与这座城市宽广的精神不那么相称。这个问题来源于海派文化形成过程中上海市民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这是某个生产力水平和超越该水平的文化之间的内在矛盾的外在体现。一个正在经历西化模式下的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城市难以与那些西化的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相调和匹配。显然,传统海派文化底下的上海市民在经济上属于被支配地位,却追求着支配他们的人正在追求的文化。从横向看,上海经济和文化确实领先于中国的其他地方;但从纵向看,上海经济基础却与文化水平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协调的发展。一直到本次世博会,2000万市民全情参与,达到了新的高潮。而其中,志愿者文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海派文化的历史新高度,以至成为了后世博文化的重要特征。

二、后世博海派文化在上海经济转型进程中的作用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以罕见大篇幅着力论述文化规划,这似乎为突破上海经济转型的瓶颈指明了一条出路。研究后世博文海文化在上海经济转型进程中的作用是富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新课题。这种后世博海派文化对上海经济转型的影响路径,可通过图1表现。

1.近代上海经济发展与传统海派文化的关系是后世博海派文化发挥影响的基础条件。一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二者间互动的关系都必须以前期相当长时间内的经济积累和文化底蕴,并其二者已有的互动影响为基础条件。在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奇迹:外国对华进出口贸易的81.2%、银行业投资的76.2%、工业投资的67.1%、房地产投资的76.8%都集中在上海,到了1933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超过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同时孕育了与这种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文化,也是就是海派文化(也就是传统海派文化)。反过来,海派文化也反作用于近代上海经济,形成了商业气息浓厚的、民族工业与跨国公司相互繁荣的上海式经济结构。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基础条件有其优越性,也有相当的历史局限性,因为传统海派文化的诞生和发展并不为全体上海市民所主导,他们也并非最大的利益享有者。这种综合的情形正是新时期下“后世博海派文化”作用于上海经济转型的基础条件。

2.后世博海派文化的主要内容对上海经济转型重点行业产生直接影响。传统的海派文化在经过与世博会的交融后,形成了具有全新内容和特征的“后世博海派文化”。这些最新的文化内涵将迅速作用于上海经济转型的重点行业(内容),就是先进制造业、人才高地建设、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两个中心的建设)和创意产业。(1)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崇尚科技的精神将指导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和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科技含量极高。它们与传统的能源、材料等行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被赋予了社会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人们必须不断开发研制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实现其产业化。这种精神在传统海派文化中很难寻见,更不用说来指导制造业的发展趋势。(2)城市生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引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态,并繁荣创意产业。首要的机遇来自于“后世博”效应,主要体现在上海“十二五”时期由消费结构带来的商业繁荣和搭建更多元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现代服务业只有加快更新硬件和软件,才能抓住这样的商机。这就要求上海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迅速调整规划,以迎合“后世博海派文化”中城市生活的主题和以人为本理念。(3)志愿者文化、世界级城市的胸襟和全体市民扮演主角将优化人才高地建设,并通过人力资源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影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世博后,通过全市人民的热情参与,海派文化的博大胸襟和文明真挚的城市风貌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这种城市的软实力将大大优化人才高地建设项目,高新技术转移和优质资金吸引的难题,将会因为人力资源优化迎刃而解,其所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革命也将深刻影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行业发展。

3.后世博海派文化的自身发展对上海经济转型重点行业产生间接影响。任何一种文化要形成相当规模的文化生产力都须符合一定的发展路径,就是要实现从文化理念,到文化氛围(文化制度),到文化产品,再到文化产业的成长。后世博海派文化也是这样,而且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将再一次影响上海经济转型的重点行业(内容),形成一系列的间接影响。(1)综合的文化理念将体现于先进制造业的工业产品。这里的文化理念是指后世博海派文化的全集,因为各种具体的思想精神、审美情趣和大众舆论会综合起来,体现在先进制造业的工业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功能、质地和形制的变化所反映的其实是消费者需求和效用评价体系的变化。而后世博海派文化正极大地改变着这种偏好。(2)营造的文化氛围将有利于国际人才高地的建设。先进文化理念所营造出的文化氛围是城市综合性的软实力的主要内容,而且其评价标准正是对人才的吸引力。仅仅具有单纯的、剥离的经济功能的城市很难建设成为人才高地,也便很难成为“世界城市”。异质的、具有后世博特征的新海派文化是上海打造文化魅力都市的源泉。(3)形成的文化产业将聚焦于创意产业领域。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创业板”。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意产业出现在上海,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是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关键,在“十二五”期间,上海的文化产业至少要翻一番。

四、结论

从1851年英国伦敦建立首届世博会水晶宫开始,世博会就始终高举“一切始于世博会”的旗帜。通过本文论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后世博海派文化将在上海经济转型中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摘要:近代上海经济发展孕育了传统海派文化,而后者也反作用于前者,但这种文化和经济相互作用具有历史局限性。世博会使传统海派文化更新为后世博文化,以城市生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崇尚科技的精神;志愿者文化和世界城市的胸襟;以及全体市民积极扮演主角为主要特征。上海正面临率先实现转型的严峻挑战,而后世博海派文化正将在上海经济转型的进程中通过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对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后世博海派文化,特征,上海经济转型,作用

参考文献

[1]F.L.Hawks Pott,A short history of Shanghai:being an ac-count of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M].(New York:AMS Press,1973)156.

[2]邓伟志,邱靖妍,海派文化变革的五个阶段,海派文化之我见——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首届学术研讨会文集[C].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7).

[3](法)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M].2005年5月第一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pp211,pp227

篇4:上海民企文化的海派特色

1843年开埠以前的上海,客观地讲,它的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处于中等水平。尽管它所在的地区是江苏省的松江府,这是中国最近一千年来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最先进的地区,但平心而论,当时的上海县在松江府中不过处于中等地位,无论是它的文化底蕴,还是它当时的文化状况,都抵不上松江府的华亭县,抵不上青浦,甚至抵不上嘉定。上海不过是一个县城,显不出多少优势来。但是,在1843年开埠以后,外国租界林立,西方文化融入,上海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到上世纪初期,国内外公认上海已经具备了文化方面的某种优势。

除了租界以外,靠什么呢?应该讲就是靠人口的流动。在上海刚开埠的时候,整个县的人口仅仅50万多一点,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呢?到1900年的时候,上海的人口突破100万;1915年的时候,人口突破200万;1929年的时候,人口达到300万;1942年的时候,人口已经接近400万;到1949年上海解放的时候,常住人口是550万,加上流动人口号称600万。这样的速度,在国际上是少有先例的。英国伦敦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但是在人口增长方面,无论是从速度,还是从外来人口的比例来讲,都没有上海那么快、那么高。上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外来的移民占到总人口的80%,而且这些人多数是以定居为目的。来自各地的高素质外来人口,使上海的文化吸收了营养,也使这些差异很大的文化在上海汇集、交流。

文化交流的多元融合

上海的文化交流靠什么?就靠大批外来人口。这批人又是素质比较高的。为什么?上海主要的移民来自浙江和江苏,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又来自长江三角洲,就是以前我们讲的浙西,现在叫浙江南部,还有江苏南部。这些地方是从公元10世纪以来,也就是说从五代到北宋初年开始,已经在经济、文化方面处于先进地位的地方,并且久盛不衰。所以上海流动人口来源的地方本身就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相对而言,这些移民的素质是比较高的。还有一些人尽管不是来自发达地区,但是能够在上海生存下去,是因为有他们的特长。所以,上海移民本身素质高,传播文化的能力就强。

另一方面呢,它是多元的。比如说,除了江苏、浙江以外,还有一批很重要的移民来自广东。我们知道,清朝在五口通商以前,唯一开放的口岸就是广州,广州早就积累了一批涉外人才。上海在刚开埠的时候,涉外人才十之八九来自广州。从一般的Boy(服务员)到打字员,到洋行的Compardor,就是买办,都清一色是广州人,以后才慢慢增加了苏州人、宁波人、本地人。广东移民在上海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南京东路上的四大百货公司,全是广东人开的。

又比如来到上海的安徽移民,特别是在华界的商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还有上海移民中的湖北人,因为当年张之洞在湖北办洋务,在铁路、机器制造、开采矿产方面,湖北有一批人才,在上海办洋务、造铁路、搞机器生产的时候,他们就发挥作用了。

这样看来,跟天津等其他移民城市相比,上海的国内移民是最多元的。几乎在全中国,没有一个地方的人当中没人移居上海,没有一个少数民族的人当中没人移居上海。这就使上海的文化吸收了各方面的营养,也使这样一些差异很大的文化在上海汇集起来,进行交流。

上海的文化来自于国内外,也融入了传统与现代的交流。上海刚开埠的时候,只有26个外国人。但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期,上海外侨的高峰达到15万人,这15万人还不包括流动人口,是经登记的、在上海常住的侨民。其中有几支外国人群体起的作用显然更大。

一支是犹太人。我们知道,沙逊、哈同、嘉道理家族中,很多都是犹太人。犹太人在上海这样一个新兴发展起来的工商业、服务型的国际大都市中,如鱼得水。讲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这个话是西方人说出来的。“冒险家的乐园”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当然包括有些人利用非法的手段获取财富,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人到上海,他们承担了风险并且也获得了成功,所以才成为乐园。

另外一支就是白俄。俄国革命以后,被驱逐出境的那些俄国的上层、贵族和知识分子,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到了上海。他们对西方文化与上海文化的交流,比如在音乐、绘画、舞蹈、语言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当时很多在上海学习西方文化的人,就是跟着这些白俄知识分子学的,在上海一些主要的艺术社团里,白俄移民都起了作用。

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日本人,在文化上对上海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这其中,有的是正常的文化交流,但同时日本也利用上海在文化上进行渗透,进行他们的活动。

提到传统和现代的交流,有人觉得不理解,上海既然是这样一个现代大都会,它的传统体现在哪里呢?因为,传统文化的拥有者,他们也会到上海来。这样,上海在近代这段时期内,就发生了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交流。它的结果是相当积极的,加深了上海文化的原层面。

文化生命力在于流动

当时的上海,由于处在这样的交流中,它的人口绝不是只进不出。比如说,上海在迁移的高峰时候,每年迁入人口大概在50万左右,但是每年迁出多少呢?上世纪30年代,有好几年迁出的人口在45万以上。也就是说,上海的人口尽管增长,但是曾经有进有出,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并不是所有人才都要集中到上海来。比如苏州的东吴大学是当时中国法学水平最高的学府之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几位大法官、法学界的泰斗人物,几乎都是东吴大学出来的,他们并没有因为上海重要,而都迁居到上海来。当时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人是在上海念的大学,然后到江苏去做小学教师,再到浙江去办一所中学,然后又回到上海,是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交流过程。这样的交流对双方都是互利的。

但是非常遗憾,1950年以后,这样的交流逐步停止了。人才的交流越来越困难。我们还记忆犹新,当时有谁要调到外地,或者从外地调进来,一般都要找到对象进行“两调”。从1958年国家制订法律不得随便迁入城市开始,体制以外的流动都停止了。

这种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有没有改变?当然有了很大的改变。行政区划、单位所有和有进无出,是阻碍文化交流的三个主要因素。在今天,一方面资讯发达,另外一方面交通越来越便利,但是与此同时,阻碍文化交流的因素依然存在,首先是行政区划。以前上海如果要做什么事,比如当年南京梅山钢铁厂要划归上海,那里就要通用上海粮票、上海户口,就只能用行政区划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自由交流很难实现。

其次,就是单位所有。现在的交流,要么我们想把他们的人才“挖”过来,要么他们想把我们的人才“挖”过去。如果不“挖”,正常的人才交流就很困难。还有,我们往往认为人才归了你,我这里就削弱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通过交流,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样,让双方互补互利呢?

再有就是,现在往往是有进无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几年,上海敞开大门欢迎人才进来,但是出去了多少人?如果一个人才在上海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他会不会出去?现在看来,很少。还有,上海的文化假如说真的要影响国内其他地方,或者世界其他地方,人才不走出去,不去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行吗?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政审下一篇:第十四届“渝洽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