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事工作礼仪及其特点

2024-05-26

关于外事工作礼仪及其特点(精选6篇)

篇1:关于外事工作礼仪及其特点

外事工作主要是根据本国的对外方针政策,组织安排对外交往的有关活动。所谓外事工作礼仪,就是指在对外交往中所涉及的礼仪活动、各种礼节、仪式的规范化做法。在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实施以来,来华进行经贸洽谈、文化交流、观光游览的来宾及各地华侨、港澳台同胞不断增多,外事礼仪也就日显重要。一方面,涉外人员必须掌握外事礼仪常识,遵守涉外工作准则和外事纪律,对外宾既要彬彬有礼,又要维护国家尊严。另一方面,要把握外事礼仪的特点。外事礼仪具有较高的政治性,礼宾工作要为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国家利益服务;外事礼仪具有固定性与变通性,国际交往中的许多礼宾活动都有固定的仪式、礼节和国际惯例,同时各国又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礼仪礼节,如遇到特殊情况,可作相应的变通和灵活的处理。

外事工作的基本原则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原则。外事工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具体推行与实践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穷富等,相互之间是一律平等的交往关系。因而,任何单位、任何部门、任何个人在外事交往活动中必须贯彻平等原则,要热情友好,落落大方,彼此尊重,不卑不亢,坚决反对大国主义。

尊重国格、尊重人格的原则。在涉外交往中既要维护本国的利益、尊严,又要尊重他国的利益和尊严,国家不分贫富大小,人不分种族信仰,不分民族、宗教、风俗习惯,一律平等以礼相待,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做任何有损国体、有辱国格的事。而且,在与外宾交往中,既要坦诚、谦恭、热情、周到,又不能低声下气、卑躬屈膝、失去自我,要自尊自爱。

遵守外事纪律的原则。在外事接待工作中要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自觉遵守外事纪律,不得失密泄密;不利用工作之便营私牟利、索要礼品;不背着组织与外国机构及个人私自交往;不私自主张或答应外国客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参加外事活动,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注重礼仪与礼节要求的原则。我国对外政策也要求交际礼仪与之相适应,做到礼仪周到而不烦琐,热情接待而不铺张,活动内容丰富而不累赘。接待外宾的人员应仪容整洁,仪表大方,表情亲切、自然,熟悉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陪同外宾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所站的位置,言行举止要符合礼仪要求,坐立姿势应端庄,对外宾的穿着不评头品足,以使来宾真有“宾至如归”之感。

外事礼仪的总体要求友好相处,互惠互利。对外交往要以宽阔的胸怀和精神相处,双方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进行相互合作与交流,即使由于条件所限而难以达成互利协议之时,也不应采取欺诈、强制手段来谋取自身的利益。

遵守时间,不得失约。这是国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礼貌。参加各种外事活动,都要按时抵达。过早抵达,会使主人因准备未毕而难堪,过迟到达,会使主人与客人空等过久而失礼。如确因故迟到时,应诚恳向主人和客人致歉并说明原因。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礼貌地告知主人,并表示歉意。

尊重老人与妇女。尊重老人与妇女,既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涉外交往中的必备品质。在上下楼梯,进出电梯、车辆时,都应礼让老人与妇女,让其先行,必要时给予适当帮助;对同行的老人、妇女,男子应帮助提较重物品;进出大门,要主动帮助他们开门、关门;进出屋时也可帮助他们穿、脱大衣外套;同桌用餐时,男子也应主动帮助他们入座、离席。

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各有其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在外事交往中均应予以重视。如新到一个国家或初次参加活动,应多了解,多留意,多观察,不懂或不会做的事,可仿效别人。

注意个人卫生与举止言谈。国际交往中要注意个人卫生,衣着要整齐美观,衣领袖口要干净,皮鞋要上油擦亮,穿西装要打好领带,穿中山装要扣好领扣、领钩,梳理好头发,刮净胡子,修剪好指甲。

举止要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现自然,和蔼可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另外,参加活动前不能吃葱、蒜等带有刺激味的食物,注意吸烟的场所及烟量。

言谈的态度要诚恳、自然、大方,语气要和蔼可亲,表达要得体,谈话内容要事先有所准备,应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后就进入正题,要留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言谈中手势不要过大,讲求倾听的艺术,不要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工资收入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不要随意谈论当事国的内政、外交、宗教等问题。

篇2:关于外事工作礼仪及其特点

在社交上投入的时间将带来感情上的收获,如我们与亲戚朋友在一起休闲娱乐。

2、建立关系

社交在很多情况下是建立诸如商业合作、感情姻缘等关系的纽带。

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记得要学会跟进关系,避免忘记。

3、充实自我

篇3:关于外事工作礼仪及其特点

关键词:网络新闻,特点,写作

一、网络新闻的界定

网络新闻作为新闻传播中的一个新概念, 其定义目前尚无定论。网络传播学者钟瑛提出, “网络新闻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信息。”这一定义强调了新闻的基本特性, 如“新近发生的”和“为受众所关注”等, 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是该定义将其属概念定位于“信息”, 未免失于宽泛。著名网络传播研究学者闵大洪也曾给网络新闻做过定义, 但其定义只是强调了网络新闻的传播媒介应为因特网和网络新闻传播所具有的多重途径。

二、网络新闻的特点

“媒介即信息”是加拿大传播学教授M·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论断。尽管30多年来传播学者对此莫衷一是, 不以为然,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日益普及, 已经并正在为麦克卢汉的论断提供明证。至少就新闻这一信息种类而言, 网络这一媒介的引入给其带来了不同于纸质新闻、广播和电视新闻的全新特征:

1. 空前的时效性。

报纸的出版周期通常是以天甚至是周来计算的, 电视、广播的周期以天或小时计算, 而网络新闻的更新周期却是以分钟甚至是以秒来计算的。尤其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更为突出。

2. 载体的海量性。

网络容量之大, 任何其他媒介都无可企及, 对于网络新闻而言, 其在空间能力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贮存与转运的能力。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在理论上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

3. 交互性与易检性。

传统媒体的新闻, 是由一群经验丰富的编辑或制作人, 在受众不可接触的编辑室或新闻中心, 单方决定值得报道的内容, 阅听人只能被动地等待阅读或收听在固定时间送达或播出的新闻, 如果有意见, 也只能事后表达。而网络新闻则可以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 例如现在很多新闻网站都在每条新闻之后设置“发表评论”的链接, 给公众提供一个交换批评和评论的场所, 使受众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道。这不仅做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 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 交互性使网络新闻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新闻类型。

三、网络新闻的写作

网络新闻的写作与传统的新闻写作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同的是传统的新闻写作是以“白纸黑字”的线性文本结构为主, 而网络新闻的写作则是以网状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结构为主。所谓“超文本结构”, 是指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 而且有声音、图片、动画, 甚至电影图像。在超文本结构中, 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词语都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连接到任何相关的文字、音频、视频文件上。记者可以通过这种超文本结构,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既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图文并茂, 又全方位、历史地、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这决定了网络新闻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写作方式。

首先, 是标题的写作。标题在网络新闻写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这不仅仅是因为标题是一篇新闻的标示, 更重要的是, 网络新闻主要采用“超链接”方式, 受众在网上所能看到的新闻, 大部分需要通过点击标题而进入正文。网络新闻的标题不同于报纸新闻的标题, 正题、副题等复杂多变的形式, 一条新闻的内容无论多么重要, 在网页上往往只有一行链接, 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的标题无论是实题还是虚题都必须言简意赅, 惜字如金。

其次, 是网络新闻的导语, 据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森研究发现, 人们在网上阅读新闻的时候通常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 即力图在15秒钟时间内得到想要掌握的信息的要点。统计表明那些只阅读新闻简要内容的人是坚持阅读完全文的人的3倍, 即便是阅读“全文”的读者, 实际上也只阅读了全文内容的75%而已。因此, 一个好的网络新闻的导语应该具备简洁、准确、鲜明、生动、用事实说话等特点。也就是说, 网络新闻的导语写作必须符合人们在网上阅读的习惯。

再次, 是网络新闻的新闻背景写作。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所作的说明, 解释事件发生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 具有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的作用, 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新闻中, 新闻信息的连接不再仅仅是线性的, 而是网状的, 这为在报道中提供更多的与所报道相关的新闻背景材料创造了条件。在网络新闻的写作中, 我们不妨充分利用这些手段, 为我所用, 增加新闻的深度和厚度。

篇4:关于外事工作礼仪及其特点

[关键词] 音训读 上下位义词 同义词 反义词 助词搭配

有人说日语的词汇多如牛毛,这话的确不假,因为日本本来没有文字,开始时从中国吸收大量的汉语词,成为日本文字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日本在输入欧美文化的同时,还引进了随之而来的文字——外来语词。这样一来,在日语词汇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众多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文字,如「飯」这个词根据语种不同分别可用三个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和语词叫「めし」,汉语词说成「(ご)はん」,外来语词念成「ライス」。像这样用两三个词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词在现代日语中比比皆是,故日语初学者光记单词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没有四五年的积累是无法完全掌握日常生活谈话中所需的词汇量。因此,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在基础日语学习中习得更多的单词呢?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需思考的问题,下面拟就该问题结合自己平时的一些教学经验,对日语词汇中出现的特点、学习时的技巧等展开探讨和分析。

1 利用音训读的发音特点掌握日语词汇

日语词汇量庞大,枚不胜数,欲要尽快掌握它们,首选的学习技巧就是要寻找日语音读和训读的一些发音规律。

首先,要利用汉字音读的发音特点记住日语词汇。众所周知,所谓音读就是日本人模仿中国古代汉字发音的一种方式,其读音非常接近汉语的念法,这对于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如「労働」读成(roodoo)

「電話」念为(denwa)等,无论是从发音来讲,还是从对其词意的理解而言,都有很大的优势;此外,还可用归纳方式来记忆词汇,一个汉字一般具有一种读音————音读,如「学生」中的「学」字念成「がく」,如果记住了这个读音之后,当该词在其他汉语词中出现时,基本上按此读法来念,如「留学」的「学」、「就学」的「学」、「大学」的「学」等。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日语常用汉字表》中的1945个常用的汉语词里,有音读的汉字是737个,其中649个只有一个音读,所以利用音读的特点记单词是初学者掌握词汇最为捷径的办法之一。当然,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后,还可以对具有两种以上的音读加以关注,可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加强对同一汉字不同音读发音的识别,如「漁」这个字在「漁業」这个词中读「ぎょ」、在「漁師」中却念「りょう」。

其次,要运用训读的发音特点记忆日语词汇。训读一般是日本人按照日本固有的读音来念的一种发音方式,主要是指那些不考虑汉字的原来发音、只利用其字形和字义来表示的和语词汇。这类词汇可分为三大类:第一,按「正训」来读,即用与每一个汉字的本来字义相应的训读发音,它(正训)所表达的字义跟中国汉字的原义是一致的,如:

川(かわ) 庭(にわ) 机(つくえ) 紫(むらさき)

緑(みどり) 新(あたら)しい 終(お)えむ 細(こま)やかだ

这类汉字训读的特征是数量几乎与汉字音读对等,但读音不太有规则,字音偏长,有的可达四、五个音节,如「憤る」就读成「いきどおる」五个音节、「怠る」有四字音节,即「おこたる」;第二,利用「熟字训」记忆。所谓「熟字训」是以一个词为单位的训读方式,它不能将汉字拆开逐字来读,而是由两个以上汉字整体音来读的汉语词。其特征是读音方式与汉字组成的词相对应,词义与汉语原义大概差不多,如「三十日(みそか)」、「五月雨(さみだれ)」、「風邪(かぜ)」等;第三,还有一些借用字,日语叫「当て字」。它在形式上利用汉字的音读或训读,而词义却与汉字原义大相径庭,如「辻(つじ)」、「峠(どうげ)」、「畑(たはた)」等,这些词亦称之为「国字」,因为它是日本人模仿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出来的,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文字。

2 利用上位词和下位词的关系展开对词汇的学习

掌握上下位义词之间的关系,对理解和记忆日语单词是很有益处的,也是词汇学习的重要技巧之一。下面对其概念、关系和特点进行分析:

第一,上位词和下位词在概念上是表示词与词之间处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位于包含地位的词称为上位词,处于被包含地位的词叫做下位词,如「お茶」这个词与日本的「抹茶」「麦茶」、中国的「ウーロン茶」「龍井茶」等的关系就是上下位义词的关系,「お茶」是茶类的总称,处于上下位关系词中的上方,称之为上位词;反之,「抹茶」、「ウーロン茶」等位于「お茶」的细节部分,属于下位词。

第二,从范畴上看,上位词一般是外延甚广的主题词,如动词这个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包括所有表示动作、作用、状态、变化、存在的动词;而下位词虽然外延很窄,但其所指示的数量可多可少,如「子供」这个词的下位词仅指「男の子」、「女の子」等少数几个词,而「動詞」这个词的下位词就有很多个,如「走る·飛ぶ·教える·悟る·語る」等等。

第三,上位词和下位词还体现在和语词、汉语词所表达的语义范围的差异上。和语动词一般作为上位词使用,其特点是相对而言更具有概括性、综合性和抽象性;而汉语动词却更偏于指示特定的、个别的、具体的动作,如「帰る」就是个和语上位词,而其下位词皆为汉语相关的サ变动词,包括「帰宅する·帰航する·帰京する·帰校する·帰国する」等等。

3 将表近义或同义的「和語」「漢語」「外来語」结合起来学习

在日语中,和语词、汉语词和外来语词表示同意或近似意思的词语不在少数,而且仔细研究起来还有各自不同的用途。为此,以下就探讨一下这三个语种的同义词语之间所具有的不同语言特点:

第一,书写的形式各异,作用也不同。外来语一般用片假名标记,在视觉方面上体现出与汉字、平假名不同的醒目效果;汉语词顾名思义,主要是采用汉字作为标记的写法,直观、易懂;和语词多数为汉字带送假名的混合写法,特别是在用言词汇上就显得更为突出。

第二,从语体特征上看,和语词、汉语词和外来语词的用途亦各有千秋。汉语词基本是书面表达的语言,具体体现在较为生硬的文章上或演讲等比较正式、公开的场合,相对而言,其所指的对象几乎是规模较大或程度较高的事物;而和语词多半是用来表达日常生活用语的,往往带有粗俗的语感。如「めし·ごはん·ライス」中的「めし」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而外来语词多数是表示西洋式的东西,如服装、机械、美容、烹饪之类的词语,具有新颖、特别、委婉等的语感。

第三,从词类分布情况来看,和语词、汉语词和外来语词各具特色,尤其是和语词所涉及的范围甚广,遍布所有十二种品词分类之中,如用言、体言、助词、助动词等;而汉语词和外来语词一般以名词的形式出现,如果它们要变成用言时,要在该词后续上「する·い·だ」等,如「散歩する」「スケッチする」「騒がしい」「健康だ』「急だ」等。

4 将助词及其前后词语搭配起来作为词组记忆

日语与朝鲜语、蒙古语、土耳其语等国的语言一样均为“胶着语”(黏着语),其特点是实词后黏着各种要素表示语法功能,换言之,是由实词(自立语)后加虚词(附属语)表示主语、补语、宾语等语法功能,如「新年+が」作主语,「新年+に」表补语,「昔年+を」成宾语等。按照日语篇章分类规律来看,助词与其前的独立语结合只能算是一个文节,还不算是一个词组,要构成一个词组,必须将助词与前后独立词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词组,如「青菜に塩」等。至于实词后面为何有时要附上助词「に」,有时要加上助词「を」之类的助词呢,这要取决于后续的动词等用言性质和状态以及来自文语的一些传统用法,如「新年が来る」「新年になる」「新年を迎える」「買い物が便利だ」「買い物に便利だ」「活動に熱心だ」「お金が必要だ」;同样道理,助词本身的语法功能也不可小视,有其自身的使用规律,如主格助词「が」在组成词组时,它多数与自动词、可能动词、表愿望和喜好的形容词、形容动词搭配使用,补格动词「に」往往和表示状态、变化的自动词结合使用,宾格动词「を」一般与要求带宾语的他动词一起使用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些助词如「から、で、と、て、たり」也都有如此之用法。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要平时对它们固定的搭配方式稍加留意,就能掌握助词及其前后词语组成的特点,下面就列举一些常用的助词及其前后词语搭配的模式,以供平时学习时模仿:

(1) 名词+から+用言:①地方から来る ②米からできる

(2) 名词+で+用言: ①風邪で休む ②仕事で忙しい

(3) 名词+と+用言:①同級生と結婚する ②先学期と同じだ

(4) 形容词+て+用言:①速くて快適だ ②暑くてやりきれない

(5) 动词+て+动词: ①進んで手伝う ②落ちて割れる

(6) 用言+たり+用言:①跳ねたり飛んだり ②暑かったり寒かったり

5 利用反义词所具有的特点学习词汇

反义词是我们学习外语单词时可以巧妙运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它具有鲜明的对比特征,会令人对其的记忆变得格外深刻,良久难忘,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此探寻一下与其相关的种种特点:

第一,把握好反义词的概念。反义词是一个词的意义和另一个词的意义在某一点上正好相反、从而形成意义相对立的一对词,如「反対」与「賛成」就是一对以对某人或某事所持有的立场为前提来判断的反义词,又如「長い」与「短い」也是以长度作为衡量标准而形成的一组反义词。但是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成双成对的词汇都可以构成反义词,如「パンとバター」「竹と雀」「時と金」等就不是反义词,它们只不过是相关词汇的并列而已。

第二,有些词中的反义词可跨越品词划分范围组成一个反义词。这种情况在汉语中是不可想象的,即倘若一方是形容词,另一方也必须是形容词,同理,如果一方是动词,另一方也必须是动词,但在日语词汇中却不一样,由于形容词等某一词性的品词不够发达,以至于一些词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同一词性的反义词,只能由其它品词的词语来弥补,现举例如下:

(1) 貧しい?富んだ (2) 等しい?異なる

(3) 正しい?誤った (4) 乏しい?豊かだ

(5) 健康(な人)?病気(の人)

第三,还可利用种种对立关系记忆词汇。在词汇方面,可运用时间、空间、亲属以及程度等的正反义词关系进行分门别类,不断积累,加深理解,如「日の出?日の入」「今?昔」是表示时间的对立关系,「内海?外海」「左手?右手」是属于空间的对立范畴,「少年?老年」是表示年龄层的正反义词,「親?子」是表示亲属关系的反义词,「鋭い?鈍い」是表示程度的反义词等等。此外,还可以有效地使用语法手段对反义词进行学习,包括自他动词、敬谦动词、肯定与否定以及主动与被动等的对立词语,现将其词例列举如下:

(1) 自他动词,如「入る?入れる」「進む?進める」「上がる?上げる」等;

(2) 敬谦动词,如「する?なさる(敬)?いたす(谦)」;

(3) 肯定否定,如「教える?教えない」「来る?来ない」等;

(4) 主动被动,如「飲む?飲まれる」「取る?取られる」等。

总之,日语词汇的学习对日语初学者来讲犹如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学习和语词,还要学习汉语词,更要与时俱进地吸收新产生的外来语词,如何才能将它们完全置于你的掌控之下呢?笔者认为上文论述中提到的五种技巧简单明了,实用价值颇高,可供大家一试。当然,日语词汇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且因人而异,重要的是自己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积累各种经验,探寻几种最适合的学习方法,有效加以运用,争取达到最佳的词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加藤彰彦.日本语概说[M].东京:樱枫社出版社,1989.

[2] 朱京伟.日语词汇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翟东娜.日语语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彭广陆.日语知识百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5:关于外事接待礼仪

形象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容貌问题,还涉及到其它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外事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干净、整洁。古人曾经讲过:衣不必华服,唯整洁为要。在外事接待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服饰礼仪,这不仅是个人风度的体现,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展示:同时,还是对客人的尊重、礼貌之需。在涉外社交场合,服饰可以分为便装和礼装两种。

仪表: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从仪容仪表说,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不当众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

仪态: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优美的站姿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所谓站有站相、座有座相,仪表要端庄,举止要文明,姿势要端正。站时不要东倚跷靠;坐时不要跷二郎腿、晃腿;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体。

服饰:服装应整洁大方。男士着西服,着西服时须系领带,夏季可穿硬领短袖衬衫系领带或质地较好的短袖敞领衫;女士应按季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可穿西装、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或连衣裙等,夏季也可穿长、短袖衫配裙子或长裤。参加正式外事活动,不能穿茄克衫、牛仔裤、超短裙、旅游鞋、布鞋、长筒靴。

篇6:新时期督查工作的特点及其对策

新时期督查工作的特点及其对策

——中共关岭自治县委督查室王德谷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从世界观的层面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从方法论的层面为我们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督查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同样面临加快自身发展的问题,必须深刻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把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应用于督查工作中,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督查工作自身发展,提高督查工作水平。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督查工作的重大意义

督查工作是各级党委及其所属部门实施领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方法,是确保各项决策落实的有效手段和有力武器,是检验决策和实现再决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有效领导的关键环节,是改进领导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有力举措。督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党委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级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督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党委各项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督查工作是实现我县“旅游大县,绿色经济强县,道路交通枢纽县,电煤基地重点县”的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年初的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我县经济发展战略,当前,关键是抓好落实。但一些地方、部门和少数领导干部身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东西仍然存在,还有一些政策、措施落不到实处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县委决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因此,加强全县党委系统督查工作对于保证县委重大决策的实施和重要工作任务的完成,提高全县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保证年初预定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充分认识新时期督查工作的特点

一是在督查工作范围上,由单纯办文办事的“小督办”向办理党委决议决定的“大督办”方向发展。

过去督办工作只是办理一些文件催办领导交办或临时性的其它工作,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以后,督查工作也逐渐由落实事务性工作向落实政务性工作转移。这时的督查工作已不再是狭义上的催办工作,而是具有更广泛意义上的督查工作。它的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除了文件报刊和领导交办的事项外,更主要的是党委重要会议包括党委常委会议、全委会议和工作会议决定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事项。这是督查工作在根本性质上的一次重大变化。

二是在督查人员组成上,由办公部门秘书同志构成的“低层次”向党委领导同志构成的“高层次”方向发展。

督查工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督查各级党委决议决定以后,只靠秘书部门已很难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把督查工作纳入党委日常工作,由各级秘书部门的任务变为各级党委的职责,由单纯秘书人员抓,变为督查人员和各级党委领导同志共同抓已成必然趋势。“工作检查,党委有责”。做好落实情况的督查,应成为各级党委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县于2007年就专门明确了县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专职副书记任组长,由县机构改革后不再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正科级干部任成员的县督查组,直接对县委决策的各项工作进行跟踪督查,保证了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三是在督查工作本质特征上,从偏于注重工作过程单纯督查政治性工作的务“虚”型,向注重实际效果综合督查政治经济工作的务“实”型方向发展。

工作过程和工作形式,是事务发展非本质的外在联系。对落实某一事项,过于注重形式和过程,督查工作就不能抓实。把党政分开看成是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分离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而党委部门单纯

注重抓政治工作督查也同样是一种错误。以上两种倾向已偏离新时期督查工作轨道。如果说前者是“务虚”督查的话,那么注重实际效果,抓好政治和经济工作更高层次的结合求实务实才是“务实”督查,是新时期督查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是在督查工作方法上,由凭老经验办事的“传统式”向探索研究督查工作新规律的“科学式”方向发展。

(一)增加督查工作的透明度和开放性。把一些影响大牵涉面广的典型事例的督查结果,在督查专刊上公布,不仅对公职人员起到制约作用,强化民主意识,提高监督效应,而且增加了督办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党的威信。

(二)加强对督办件的综合分析。如果说过去搞好就案办案,按时办结就算较好地完成了任务,那么现在看就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了。新形势要求我们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督办任务,并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单纯发函催办电话督办催要材料的做法已不适应需要,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对各种类型的督办事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参谋性的意见或建议,已成为新时期督办的有效方法。

(三)实行全方位督促监控。决策落实不仅牵动全局,涉及方方面面,而且事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不行,必须抓住全局性的问题,进行总体驾驭,随时向领导提供“运行图”,科学调整督查的方位和力度,做到哪里落实不好,哪里的督办网络就跟踪不放,形成严密的“控制线”,使领导决策得到全面落实。

三、新时期对加强督查工作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督查网络建设。理顺党政督查体制,统筹协调党政督查资源,实现党政督查协调统一。健全并完善县级督查机构,加强县级督查队伍建设,明确督查的人员编制(直接由省编委给编制,不占现有办公室编制),明确督查机构级别,做到体系清晰、机构明确、运转顺畅。

二是进一步加强督查业务指导。理顺上级督查部门和下级督查部门的关系,加强上下沟通联系,上级督查部门能对下级的督查工作多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或是加强督查的业务培训、考察交流。

三是进一步加强督查规范性建设。建议出台督查纲领性、指导性的文件、制度,以引领督查工作,规范督查行为,使督查工作能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有所创新,逐步实现督查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上一篇:致自己十八岁_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作文900字下一篇:公路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