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歌曲拉拉钩》说课稿

2024-05-16

幼儿园大班《歌曲拉拉钩》说课稿(精选3篇)

篇1:幼儿园大班《歌曲拉拉钩》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歌曲拉拉钩》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来源:歌曲《拉拉勾》是《家园共育资源包》中大班下学期的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生动的描写了两个小朋友之间因发生了矛盾,从生气到和好又高兴起来的表情和动作。

2、活动目标:歌曲运用了切分音和休止符来表现幼儿的情绪变化,因此把握好这些也是学好这首歌曲的关键,因此我设置了以下目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培养幼儿爱护动物,和动物作朋友的情感。

3、活动重难点:《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我将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作为重点,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作为活动难点。

说教学方法:

《纲要》中指出:“音乐教育不是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情感,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组织活动时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音乐欣赏法:我首先完整播放歌曲,让幼儿进行聆听、感知歌曲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

(2)演示法:我通过范唱让幼儿对歌词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以便幼儿更好把握歌曲的情绪变化。

(3)练习法:学唱歌去,让幼儿感知切分音和休止符,并用这些去表现歌曲的情感,以此突破活动的重点。

(4)律动教学法:我让幼儿合作创编动作,让他们把歌曲内容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以此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5)游戏教学法:孩子们喜欢把一切活动都变成游戏的形式让他们学习。因此我设计了“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让幼儿戴上动物头饰做游戏,既对歌曲内容进行了巩固,又渗透了爱护动物的情感。

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情境导入——情景表演:我不理你了。

1、两名幼儿表演为了玩玩具闹矛盾的场景,师幼观看。

2、讨论: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3、引出活动内容:《拉拉勾》

(本环节的设置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把幼儿带入本次活动的情境中来。)

二、游戏活动准备——幼儿学唱歌曲《拉拉勾》

1、老师播放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词内容。

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老师的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教师:你们感觉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处,教师要有较明显的动作暗示。

4、教师引导探索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轻快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5、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翘嘴巴。

(让幼儿通过聆听,感知歌曲情绪,并能在演唱时用切分音和休止符去将其表现出来,最后创编动作,用肢体语言加以巩固和表现,做到理解透彻,表达准确。)

三、游戏活动过程——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游戏说明: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围成里外两个圈,外圈幼儿戴上头饰,面对面站好。音乐《拉拉勾》响起时里圈幼儿一边自编动作一边走,等到了“我们又做好朋友”时停下来和对面的幼儿拥抱。可重复游戏,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动物朋友。

游戏规则:里圈幼儿在音乐响起时沿顺时针方向走,当听到“我们又做好朋友”时必须停下来和对面的小朋友拥抱,犯规的幼儿活动将被淘汰出局。(重复次数以实际情况而定)后不犯规的幼儿为胜利者。

1、师幼开始游戏。

2、老师总结游戏,给优胜者发“小星星”以示鼓励。

(这个游戏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幼儿在游戏中对歌曲进行了巩固的同时,又理解了我们还要和动物做朋友,保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延伸:

1、和家长或者同伴一起玩歌表演:拉拉勾。

2、分享和好朋友、动物朋友友好相处的办法。

(设计和家长同伴玩游戏,是为了加强幼儿的亲子关系,多认识朋友。分享和朋友、动物友好相处的办法,是为了让幼儿从小学会和谐友好的和朋友相处。)

篇2:幼儿园大班《歌曲拉拉钩》说课稿

1、感受和表现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

2、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发展音乐记忆力、表现力,培养幼儿宽于待人、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性格。

3、引导启发幼儿能根据歌词内容,通过简单的表演动作理解歌曲。

五、教学准备:

《拉拉勾》音乐课件

七、教学程序

1、发声练习,让幼儿熟悉切分音和休止符。

2、欣赏歌曲、情感体验:播放课件,幼儿看完形象生动的课件后,对歌曲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问:“这两个小朋友怎么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你怎么看出他们生气了?那么他们后来怎样了呢?和好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他们和好了?”

3、教师边表演边范唱,引起幼儿倾听的欲望,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印象。

4、节奏朗诵歌词,首先请幼儿通过自己探索学习切分音和休止符的节奏。教师用形象的比喻引导幼儿学会切分音和休止符。然后在根据歌词内容运用语言节奏朗诵歌词。

5、整体跟唱,分别采用集体无伴奏跟唱、根据歌曲情绪分前后两部分表演唱和分组表演唱的形式。

6、运用简单动作表演唱,请幼儿自由选择伙伴两两一组尝试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把生气和高兴的表情表现出来。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翘嘴巴。

7、再请几组动作表现好的幼儿进行示范性的表演。

8、活动结束,讨论:“和小朋友怎样才能做到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呢?”“团结友爱。”除了拉拉钩能使两个好朋友和好外,还有什么办法可让两个和好?孩子们自由的讨论并能将想到的答案用到歌词中。如:你伸出双臂我伸出双臂抱一抱我们又做好朋友。通过创编歌曲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篇3:大班音乐活动:拉拉钩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尝试用两种不同的速度、表情,及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2、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和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两个小朋友抢玩具情景表演、歌曲磁带.活动过程:

一、“表情歌”导入

师:如果你高兴的话会用什么表情?生气呢?我们来听一首表情歌,把这些表演出来好吗?(幼儿跟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并表现相应的表情。)

二、欣赏歌曲、情感体验

1、“两个小朋友抢玩具的情景”讨论:这两个小朋友怎么了?你是怎么看出来他们是生气了呢?他们后来怎样了呢?和好了吗?下面请小朋友来听一首歌曲,听完你就知道了。完整欣赏,提问:他们和好了吗?

2、欣赏教师演唱《拉拉钩》。引导幼儿讨论:师:开始两个小朋友怎么了?歌里怎么说的?你来试试看!(翘嘴巴)后来他们和好了吗?是怎么和好的? 那这首歌曲可分为几段? 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说的什么内容?

3、节奏朗诵歌词。幼儿学唱。

4、如果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你觉得哪一段用快的哪一段用慢的?

第一段的小朋友怎么了?唱时音调要迟缓些,“理”和“睬”两个字唱的要短而有力,休止符准确,突出不理不睬的情绪。

第二段的小朋友怎么了?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唱时速度较第一乐段稍快,声音要亲切,表现生气后又做好朋友的愉快情绪。分组演唱。

师:这首歌曲你们想把它表演出来吗,怎么样表演更好看?

三、引导幼儿大胆表现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生气的时候你会怎样,是什么表情?我们都是好朋友怎样用动作和表情表现?

2、全体幼儿自由结伴合作表演。师观察适时用语言、动作引导。

3、让几个幼儿自由结伴合作表演。

上一篇:诚信报考承诺书通用版下一篇:村支部书记党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