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2024-08-24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精选14篇)

篇1: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识字方法:从身体部位的词语中识字。

2、读准词语,尤其读准轻声词。

3、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

4、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掌握一种识字方法,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背诵、记忆古诗。

教学难点

养成积累生字、词语、诗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到了几种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回忆一下,有哪几种?(通过天气来识字、通过数量词来识字)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种新的方法来识字。

二、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和词语: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这些词语都是关于身体部位的词语。

6、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身体部位的词语,另一个同学指。

三、读一读

1、出示词语。

胆子 粽子 镜子

爸爸 妈妈 哥哥

故事 月亮 时候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名词后加“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老头儿。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娃娃、猩猩。

四、汉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

2、这些字有一笔是一样的,同学们说说是哪一笔?

3、猜一猜,写这样的汉字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点在什么时候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4、教师指导。

5、学生书写,教师巡查。

五、日积月累

1、指导学生初读《寻隐者不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教师指导学生演读。

(2)同桌表演朗读。

(3)先自己试读,再指名读,读读评评,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乐朗读。

(4)背诵。

六、读一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妞妞赶牛》,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有不会的字,当当小老师。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声音是否响亮)

4、读了《妞妞赶牛》,你有什么发现?你从前读过这样的绕口令吗?

5、回家和父母一起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准。

七、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最后,让我们齐背《寻隐者不遇》、齐读《妞妞赶牛》,在背诵声和朗诵声中结束今天的语文课。

篇2: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1.观察一处景物,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

2.按一定顺序描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在写景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

按一定顺序描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教学难点

将观察到的事物抓住特点,具体描写出来。

课前准备

1.事先布置学生去实地观察校园一处景物,提出观察的基本要求。

2.观察后认真思考,怎样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要把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补记

一、谈话引入,揭示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春天,花儿五彩缤纷;夏天,树草苍翠欲滴;秋天,凉风习习,树叶随风飞舞,像一只只蝴蝶……冬天雪花漫天飞舞……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观察一些景物,然后,拿起你手中的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一定是一篇好文章。

二、出示内容,明确要求。

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

1.读一读,梳理内容――校园的一处景物;别处的景物;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

2.想一想,明确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指导选材,言之有物。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多,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

1.回忆观察。回忆自己在校园里观察的见闻感受。比如校园的草地、小花园、假山、婀娜多姿的柳树、四季常青的松树、内容丰富的宣传栏、文化长廊、形象生动的雕塑等,你选择哪种景物呢?从中选择自己喜爱又熟悉的具有特色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

2.交流见闻。学生讲述自己观察到的见闻感受,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引导。

3.提出要求――

典型:

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

新颖:

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四、交流汇报,取长补短。

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启发。

2.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探讨。

五、点拨技巧,言之有法。

1.了解观察顺序。

无论是观察名山大川,还是观察校园或校园的一角,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有哪些顺序呢?一是以时间推移为序,可以按一年四季的变化来写,也可以写某一段时间的景色变化;二是以空间方位为序,可以采用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空间方位顺序来描写景物;三是移步换景为序,即随着观察者立足点的移动来描写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色――先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色,后到了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只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合情合理地写出来,校园的美景自然会呈现在读者眼前。

2.抓住景物特点。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校园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特色。只有抓住校园中那些别具一格的事物或独一无二的景物,仔细地观察,生动地描述,才能使人看出它与其他校园的区别,呈现出它的风格与特色,也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总之,可以从事物的种类、大小、数量、形状、色彩、构造、声音等角度,或者从事物的静态动态等方面去发现特点,展现特点。

3.表达真情实感。

无论是观察还是描写校园的花草树木、景点景致时,都应该放飞自己的心灵,展开合理的联想,借助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不仅如此,还要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在景物之中――既可以借景抒情,又可以直抒胸臆,这样别人读了你的作文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跟你同喜同忧呢。

4.题目生动传神。

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能起到吸引读者、统领全篇的作用。写景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命题方法:以突出景物命名,比如《校园一角》《四季的田野》等;以突出主题命名,比如《我爱学校的柳树》《美丽的塑胶篮球场》等。

六、点拨思路,动笔起草。

1.写作此文,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思路――

(1)以时间为序描述。习作先整体描写某处景物,然后按照时间的顺序具体描写这处景物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条理非常清楚。

(2)小导游式的介绍。观察景物时要选择那些最能看清景物特征的地方作为我们的观察点,介绍的时候就按照观察的顺序像小导游一样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一一介绍出来。它的好处是使人如临其境。

(3)再现多彩的图画。这种写法就是用文字再现一幅幅画面,是你观察到的能够打动你的画面。让读者在你描绘的画面中看到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姿态,听到动听的声音……

2.学生动笔起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适时点拨。

七、评议习作,范文引路。

1.赏读佳作,评议借鉴。

课件出示例文。

看后说说自己的收获或想法。

板书设计:

()的校园

顺序清楚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篇3: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习作”, 是一次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 通过具体事例, 写出自己所敬佩人物的精神风貌的习作训练。

设计理念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对小学生, 特别是低中学段的小学生来说, 写作时首先感到困难的是没有内容可写, 其次是有了内容, 拿起笔来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满肚子的话倒不出来。造成这些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生不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二是学生没有掌握写作的方法。因此,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必须要从内容入手, 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同时, 对写作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 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通过课前完成《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信息调查表》,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 并向他们学习。

3.通过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细致地说出自己最敬佩的人的情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学生的独立习作, 培养创造能力, 提高学生把内容写具体的能力。

5.通过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回忆生活, 获取材料

同学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许多感人的事情和许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这些人之所以值得敬佩, 是因为他们具有某些突出的优秀品质。比如学习上刻苦认真、勤奋努力, 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待人上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请你回忆一下, 在这些人中, 谁最让你敬佩, 他的什么品质最让你敬佩。老师相信, 通过这次习作, 你一定会把他写出来, 同时我也相信, 通过努力, 你所写的这个人, 会在我们全体师生之中产生极大的影响, 令大家也对他产生敬佩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引导学生到记忆中去打捞沉睡的往事, 打开习作思路, 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二、仔细审题, 明确要求

1. 学生自读“口语交际·习作”要求, 思考:

(1) 这次习作要求写什么? (2) 题目是什么? (3) 写作思路是什么? (4) 写作时的要求是什么?

2. 讨论、归纳, 明确要求。

(多媒体课件出示)

(1) 写作对象:人。

(2) 写作范围:写一个让你尊敬、敬佩的人, 你身边的任何人都可以写。

(3) 写作中心:围绕“你为什么敬佩他”展开。

(4) 具体要求:

(1) 通过具体事例, 把自己所写的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 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2) 内容要具体, 语句要通顺。

(3) 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

(4) 题目可以用“我敬佩的一个人”, 也可以自拟。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

三、回忆课文, 感悟写法

1. 回忆本单元的课文是如何从一件具体事例中表现出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那一种执著追求、不懈努力精神的。

2. 讨论交流, 归纳写法。 (多媒体课件出示)

(1) 事例要典型, 让人读了以后觉得这个人确实值得敬佩。

(2) 写人的作文, 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 要通过人物在事件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 把人物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3)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必须用上表示猜测的词语。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 达到读写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如何写”的问题。】

四、交流互动, 整理思路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根据调查表内的材料, 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 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你敬佩的人是谁?他的什么精神品质值得你敬佩?他做的哪件事最能体现这种品质?

篇4: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能有顺序写出自己学会某一本领的过程。〔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2.方法与过程:写清楚学的具体过程,有恰当描写,表达真情实感。〔言之有情 言之真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到幸福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感受到本领能成就快乐和幸福人生,体会到学本领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勤于训练,心手相应,心领神会。

二、教学重点

能叙述清楚学某一本领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对学习过程写得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四、教具、学具:纸、笔、墨、红笔、学案、多媒体(幻灯片)。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1)音乐:齐唱《幸福在哪里》。(ppt1)

(2)导入语:大家已经用歌声唱出了幸福要靠劳动创造。

(3)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已经交流了自己最拿手的一项本领,其实学会这种本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劳动 (ppt2)

在怎样的心智状态下更容易学会一项本领?齐背儿歌“人有两件宝……”儿歌揭示出学本领过程,要心手相应、手脑并用,从而达到心灵手巧,以此成就我们快乐和幸福人生。

2.选择材料(2-3明确写什么)。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学会的本领也是多种多样的,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最喜欢的一项本领。(提示:突出是什么本领?为什么喜欢?) (ppt3)

每组让一位汇报,师板书生汇报的本领。

3.习作重点。把学本领的过程写具体。(提示:突出具体怎么学的?) (ppt4)

待学生沉思片刻,觉见其有困难而不具备写具体的方法,随机提出暂时放一下,待我们领会到写具体的方法后,再返回继续写。师:即刻板书“知难”。

下面探求解难方法。

4.今天我们先从人人能参与、人人有体验的情境中去体会写作方法。(4-5懂得怎样写) (ppt5)

5.学写法:体验老师怎样教同学们练书法,从而学会了书法用笔的一些技法。

(1)体验学习(ppt6)。①情境创设:书法课老师,教学写毛笔字过程,边演示边用语句描述出来。。②学生练习后,小组交流汇报练书法的过程? (ppt7)。(提示:可按“首先……接着……后来……最后”的顺序谈。)。③三分钟内写一写练习过程。(ppt8)。自己用红色圆点标出形象性强的词语(比如:表语言、动作、心理…..),红色线段标出写得具体的语句。让已写好的同学自行上台展示(展示台),自行评定。展示三名后充分肯定他们的感受和描写。。(2)范文片断 (ppt9)。只见唐老师从桌盒里取出笔、墨、纸,把纸平铺在黑板上,用“五指握笔法”握住笔杆,笔尖蘸上少许墨,把笔毫弄圆,神情专注,起笔时笔锋落入纸面,逆锋钝笔,中锋行笔,钝笔,回锋收笔。一个柔中带刚、劲健浑厚的“志”字突现纸面。师生片段比较:展示片断和范文片断比较,肯定学生将来书法和写作水平远超老师。实是求事评价谁描写得更全面、更细致、更形象?待生回答出范文片段后,师追问为什么好些?自然转入指导写法。师即刻板书“悟法”。(3)指导写法:学习过程是一个心手相应,心领神会的过程。细心体会学习的过程,仔细思考是怎样学会的,用形象形强的词句描写出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ppt10)

齐读领悟写法,再问:我们把写法领悟到了吗?待学生回答领悟后,即刻把思维转入前面环节3“觉见其有困难而不具备写具体的方法,随机提出暂时放一下,待我们领会到写具体的方法后,再返回继续写”。

6.我的作品: (ppt11)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

①学会的具体过程用100字左右描述清楚。(8分钟内完成)

②自己用红色圆点标出形象性强的词语(比如:表语言、动作、心理…..),红色线段标出寫得具体的语句.

③ 让已写好的同学分别自行上台展示(展示台),自行评定。

让同学互评。师生共评。(由于受时间限制只展评二、三名。)

7.总结: (ppt12)

用一首写作歌来总结今天的课

心领神会学本领,

细心体会学过程,

仔细思考怎样学,

用词描写要具体。

8.尾声: (同ppt1)

9.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

选一项喜欢的本领,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

悟 法

知 难 而进

10.附学案:

一、习作片断

①三分钟内写一写练习过程。②自己用红色圆点标出形象性强的词语(比如:表语言、动作、心理…..),红色线段标出写得具体的语句。③让已写好的同学自行上台展示(展示台),自行评定。

二、习作片断

我学会了———

篇5: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知识技能:通过认识人体器官,认识8个生字,8个生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字词句的运用,知道轻声的几种构词方式,并能读准确。知道带有“点”笔画的独体字的笔顺规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积月累,通过诵读《寻隐者不遇》,培养收集古诗词的兴趣。教法:示范,引导,启发,创设情景 学法:练习,朗读,书写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预习生字,做生字卡片。过程:

一、游戏闯关,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玩个“我来指,你来说”的小游戏,好不好? 2.教师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学生认真观察,快速说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称。激励学生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快又正确。

3.导学:看到我们玩游戏,《疯狂动物城》里的朱迪警官也来了,朱迪警官还想带我们去疯狂动物城里玩一玩、逛一逛呢,你们想去吗? 4.闯关游戏:读词语。

(1)教师说明闯关游戏要求:准确读出城堡大门上的词语,并把它贴到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2)多媒体课件出示:城堡大门,贴满词卡的图片。学生浏览词语卡片。(3)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再相互之间比赛正确认读词语。词语: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4)读准字音的学生获得字卡,并且把字卡贴在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贴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观察是否正确。)5.识记生字——眉、鼻、嘴。

(1)过渡:我们能够正确读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记住它们呢?(2)“眉”字的识记:眉毛是生长在额头之下、眼睛之上的毛发,所以“眉”的下面是“目”。

多媒体课件出示:“眉”字的演变过程。

(3)“鼻”字的识记: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识记: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个“此”,就是“嘴”了。

6.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词语出现最多的一个部首是“月字旁”。(2)同桌合作找出带有“月字旁”的字。预设:脖、臂、肚、腿、脚。

(3)小组合作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预设:胳膊、脑、肩膀、胆、肤、胖……

(4)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带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体某一部位。

7.小结:通过游戏互动,学生们正确地认读与身体部位相关的词语,闯关成功。多媒体课件展示:城堡大门开启。

二、游戏闯关,字词句运用

1.过渡:同学们在朱迪的带领下继续往前走,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走呀,走呀……快睁开眼睛看啊(多媒体课件),城堡的果园里种满了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定很甜。

2.游戏闯关:摘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1)教师指出闯关要求,准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即可得到苹果。

(2)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胆子、粽子、镜子、爸爸、妈妈、哥哥、故事、月亮、时候。(3)学生先小组内合作将字音读准,小组派代表读词语,正确读出词语摘一个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3.运用词语造句。

(1)导学:同学们真是收获满满啊,摘到了这么多苹果。老师还能用两三个苹果上喜欢的词语造句子呢。(老师示范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例如:小的时候,每天睡觉之前妈妈会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

从前,我胆子很小,爸爸给我讲了很多英雄的故事,渐渐地我也变得勇敢了。(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欢的两三个词语说话。预设: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又大又圆,像一个大玉盘。我很喜欢吃妈妈包的糯米粽子。

(3)集体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教师将说得比较好的句子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4)指导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读法。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纠正指导。4.全班同学展示汇报,说出自己知道的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预设:爷爷、奶奶、蚊子、黄瓜、狐狸、漂亮、葡萄。

三、游戏闯关,书写汉字

1.导学:同学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开心,接下来朱迪要带领我们到动物城堡里的游乐园逛一逛。但是,我们要完成以下任务才能进去。2.多媒体课件出示任务卡: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确笔顺书写“主”字。学生书空和老师一起写“主” 字。

(2)师生同步竞争书写“门”字。看谁写的笔顺正确。

(3)男女同学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赛书写“书”字,其他同学做小评委。

(4)同桌之间竞争书写“我”字。教师提示独体字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进行书写。教师巡视观察。3.总结带点字书写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几个字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2)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笔画“点”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时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时,后写点。

(3)根据 “点”的书写特点,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带点的字。

四、诵读比赛,日积月累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朱迪去疯狂动物城里逛了逛。这节课动物城堡里还举行了赛诗会呢,想不想参加?

(2)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热闹的赛诗会。

(3)揭示课题:诵读诗歌比赛。齐读题目《寻隐者不遇》。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教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2)同桌之间借助拼音读,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汇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订正。3.精读古诗,熟读成诵。(1)导学:同学们已经读准了字音,接下来我们展开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正确、流畅。

(2)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边评边读、齐读。(3)指导学生通过二人对话的方式识记诗歌内容。

(4)分角色朗读诗歌。教师扮演诗人,学生扮演童子。师生合作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诵读。(5)学生自由背诵,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6)教师抽背,鼓励同学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4.小结:我们跟随着朱迪参加了赛诗会,并且运用了多种方法诵读诗歌。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诵读诗歌。

五、绕口令比赛,和大人一起读

1.导问:我们参加了快乐赛诗会,朱迪还给大家请来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妞妞赶牛》的图片。

3.导学:从图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谁?在做什么?揭示主题。预设: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赶牛。

4.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重难点发音的生字。5.朗读表演:教师示范读绕口令。

6.结合图画演示,师生逐句学习绕口令,正确读准字音。

7.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绕口令内容、字词的发音等。

8.角色竞赛,分角色、分小组,和同伴朗读。学生有韵律快速读绕口令,教师对朗读方法予以纠正指导。

作业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篇6: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漂亮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喜爱美,从而学会捕获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现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喜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查找身边的漂亮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共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存,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预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漂亮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涯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来回……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查找美,擅长观看的眼睛。这几天大家始终在搜寻漂亮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觉的查找到的美展现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沟通。

听众反应: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漂亮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漂亮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看,还要用美丽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预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沟通。

a、听众要做到仔细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预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沟通,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现会。

其次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觉,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日来写一写我们查找到的美景。

2、搜寻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预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忙?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挨次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爽。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觉”。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觉。你有何发觉?(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常的词汇语句的积存。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以下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忙?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觉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爱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拟适宜?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殊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沟通。

5、学生作文,教师巡察指导,准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篇7: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1)感受夏日艳丽色彩的强烈气氛。

2)体会描绘夏日有趣事物的无限快乐。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喜欢用的,或自己有的绘画工具。

老师——课件(图片资料),水彩颜料,画画的刷子,画板,素描纸2张,剪刀一把,胶水一只,道具太阳一只

教学过程:

1)用道具太阳引入新课。

2)展示图片,引导小朋友观察、记忆、理解夏日艳丽的色彩。感受夏日色彩带来的快乐气氛。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色彩,可以在我的颜料盒里找到吗,把它涂到老师的画纸上吧。当然,看到了其他的什么都可以画画。让小朋友看到的色彩面积宽的就图宽一点,看到的面积小就图小一点。看到什么形状就涂成什么形状。

师问:这些色彩来自那里,老师把色块补画成具体的事物。其他的让学生自己来画。

3)从夏日的场景研究引到夏日的活动研究。老师把其中的一幅场景画添上人物活动。然后继续展示图片,引导小朋友注意观察。同时让小朋友回忆自己或周围的有趣的活动瞬间及有趣的其他事物。

让小朋友画画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可以画在已有的场景中,也可单独成画。老师以补充或剪贴的方式帮助完成作品。

4)老师把以上的画稿剪贴拼成一幅幅完整的画面,且加以修改,展示。

篇8: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的主要栏目有“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间隔出现的栏目有“书写提示”“展示台”和“我的发现”。栏目出现的情况详见下表:

阅读上表不难得到以下信息:主要栏目内容比较集中,围绕低年级要求,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识字加油站”直指“识字”,“字词句运用”直指“运用”,“日积月累”直指“积累”,“和大人一起读”直指“课外阅读”;其他栏目间隔出现,体现了栏目的交错性、多样性,在“其他栏目”中,“书写提示”多安排了一次,显现出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每个栏目的教学目标也从栏题中可见一斑,如“书写提示”重在提示书写规则,“展示台”重在鼓励学生展示自信,“我的发现”重在引导学生“发现”;“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尤为重要,这是每个“语文园地”都有的栏目,“字词句运用”栏目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课程目标对应,是课标精神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则体现了我国建设书香家庭、书香社会的发展方向,利用“大手牵小手”的方式,“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在“语文园地”的设计上可谓匠心独运,但一线教师如何理解编者意图,体会各个栏目内容间的梯度,了解其教学目标,从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解析主要栏目

(一)“字词句运用”栏目

1. 比较学习,突破形近字与音近字的教学难点。

(1)语文园地一

题目简析:这六个字在已学过的“识字单元一”中是要求会认的生字,在“园地一”进行三组形近字的比较,旨在比较字形,复习巩固易混的生字。

教学策略:按照题干的要求分步进行,先让学生分组读一读,再说说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还可以分别组词。

(2)语文园地五

【字词句运用】

题目简析:四组音近字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识记,这道题旨在区别发音易混的“n l”“sh s”“zi zhi”,这几个均属于高频音节,所以区别发音有一定代表性。音近字的区别放在形近字后面,是因为在学完两个单元的汉语拼音后,“汉语拼音”帮助学生学好普通话的要求应逐步落实。

教学策略:不需要学生先分析每组发音的不同。先让学生通过拍手读、同桌接龙读等方式饶有兴趣地读一读,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看着拼音,把每个字的音都读准;如果学生读得不准确,教师或小老师进行带读、范读。

2. 拓展思维,识字、组词、说话练习实现三位一体。

(1)语文园地三

题目简析:有趣的思维导图形状的组词练习,又称“生字开花”。三组词有三个不同形式。第一组是“车的种类”,第二组是“与车相关的事物与部件”,第三组是“关于车的动作”。学生初读这道题,也许只能发现这些词中“车”字位置不同,词语也各不相同,这达到了基本学习要求。虽然这是一道组词的题目,编者的意图却不仅仅是将教学目标定在组词上面,而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避免以往学生组词时人云亦云,只能从一个方向组词。三条枝蔓三个思路,因此笔者认为此题重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教学策略:让学生看图,发现这是什么,学生看出是用“车”字组词;再让学生分别读一读三组词语,说说这三组词语分别有什么特点;第三步可以让学生照样子在每组后面再组几个词语,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照样子用“花”组三组词语。

(2)语文园地四

题目简析:第四单元是一组写大自然、四季的课文。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对四季的气候特点及与之相关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此题着眼于指导学生运用季节和相关词语说话,可以复习课文中学习过的语句表达形式,也可以联系生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读一读”是前提,“说一说”是目标。教师可先让学生分别读一读上面写在花朵中的四个季节词,再读一读下面的八个词语,之后教师明确提出分层说话的要求———第一层次即“联系这四个季节中的一个季节,用下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这是基础层次;第二层次即“用下面的两三个词语说说关于某个季节景物的句子”,这是提高层次;第三层次的要求是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可以接着小女孩、小男孩的话,把句子说得更好,也可以鼓励学生用多个词语说话,描绘一个或两个季节的景物。教师相机表扬、鼓励。

(二)“和大人一起读”栏目

这个栏目与“字词句运用”一样,是该册部编教材的新设栏目。“和大人一起读”,在我省新教材培训时,老师问“大人”指谁。笔者认为,“大人”可以是学生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能够和学生一起读书的家长,可以是学生的邻居或学生爸爸、妈妈的朋友;“大人”也可以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设置“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旨在落实家校合作,鼓励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读书,既体现了亲子阅读的温馨,营造了美好的书香家庭氛围,也体现了幼小衔接的理念。“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内选择的儿歌、故事大多是孩子幼儿时期听过、讲过的经典儿童作品,如《小兔子乖乖》《拔萝卜》《猴子捞月亮》等,孩子读小学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能够较好地实现口语表达向书面阅读的过渡。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布置学生和大人一起读,并请学生和陪读的家长在书本或家校联系本上记下读书的情况。

家长填写:

课前,教师检查签字,大致了解学生和大人的读书情况,并运用多种形式巩固读书成果,如师生续讲故事、学生分角色表演读、配乐读、比赛读、问答式交流等。

教师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一起分享朗读成果,前提是要了解教材。

“和大人一起读”,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也要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学生成长,积极营造大人、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氛围。

二、解析其他栏目

(一)“我的发现”栏目

1. 引导发现,倡导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呢?“我的发现”基于培养一年级小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学生自主发现的方式展开教学,努力培养他们的“发现”意识和“发现”视角。

教师应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材的编写理念,不能为节省时间,将“我的发现”上成“让老师告诉我”。教师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我有什么发现”,目标在于往小学生的内心植入一种“愿意发现、勤于发现、善于发现”的意识。

2. 分层发现,逐步达成目标。

教学“我的发现”,教师应有分层教学的预设。上题被安排在语文园地五中,旨在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学生发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教学第一步,教师出示“花草莲苹”“树林桃桥”两组字,请两位学生分别认读,第一次问“你们看看这两组字,有什么发现么”,还可以相机补充提示,“注意看看这两组字的偏旁”,基础层次的学生此时能发现“第一组都是草字头的字,第二组都是木字旁的字”;第二次问“还有同学有新的发现吗”,还可以相机补充提示,“想想每个字的意思”。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先看第二组字,学生在“泡泡”的提醒下,应该能够发现这几个木字旁的字都和树木有关,并相机说出每个字的意思与树木有什么关系。两问两答以后,教师讲授形声字的特点,并板书解析第二组每个字偏旁表义的特点。由此,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说说“你们现在对第一组字有什么新发现”,学生的回答即是进一步理解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

语文园地七的“日字旁的字与时间有关”“女字旁的字与女性有关”是对这一知识的再次复现与检验。

该册教材中的“我的发现”还较好地体现了前后教材内容的链接与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避免了知识系统混乱、前后关联不大的问题。

(二)“书写提示”栏目

语文园地一设置坐姿图示,并通过“泡泡”表达编者意图,指导学生“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一年级教师应强调每个学生做到“提笔便是练字时”,保持正确坐姿,每一次学生写字时,教师都应巡视指导,不对的姿势要一一纠正;笔顺规则教师应边范写边提醒,以使学生养成按照规则写字的良好习惯。

从园地一的“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到园地五的“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再到园地八的“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笔顺规则的教学遵循了先易后难的原则。

“书写提示”栏目是对小学一年级书写教学的再强调,并不是书写指导一个学期只讲三次。“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写字教学,借助本册教材“笔顺跟随”和“书写提示”栏目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使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一生的学习奠基。

篇9: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1、你们喜欢游戏吗?

先来玩一个猜字游戏。(课件)简单介绍中国的甲骨文,它是一种象形文字。

2、学生看课件,做猜字游戏。

“月” “鸟”

3、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有了很大的收获。生活中就是要我们睁大我们的眼睛仔细观察,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收获。

4、接下来继续观察就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事物,你有什么发现?(课件)

5、生观察,和同桌说一说。

6、指名用一句话来说说你观察后的发现。

二、说说生活中的发现

1、对啊,生活中处处有奥秘,只要你认真观察。听,这三个同学说了些什么?(课件)

2、你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发现呢?小组交流。要求:认真听同学的发言,你能记住几个同学说的发现?

3、汇报交流:你们组都有哪些发现?

学生畅所欲言。

4、你们对哪个内容感兴趣呢?就请这位同学详细地说说吧。或者你可以提问有关内容,请他来回答,以满足你的兴趣。

5、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引导。

三、看录象,说说你的发现

1、指名个别说。

2、你能把你观察到的发现说得更详细、更清楚吗?小组内几个同学说一说。你觉得谁说得更清楚,就学他的样说一说。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注意听,你觉得他们说得好在哪里?

老师相机引导。

4、出示同学写的观察日记(课件)。自由读一读。说说他写得好吗?

5、你也可以把你生活中观察的发现写成观察日记。下节课交流。

四、小结

生活中处处藏着我们大家所想知道的秘密,只要我们肯用心观察,那么发现无处不在。

第三课时

写作指导

一、出示学生习作

1、学生评讲。你觉得这篇文章优点在哪?你觉得如果哪里改一改将会更好?

2、学生共同修改。

3、老师引导,观察得越仔细,越认真,你的观察日记就可以写得更清楚,你的收获也就越多。

二、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篇10: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 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 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4. 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识字,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有多媒体课件辅助更好。

2、搜集关于写春天的词句、文章、图片、等资料、学唱一些关于春天的歌曲、画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画。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认会“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教学重点:识字。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出示图:春天的花园。

2、春天来了,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宝宝。你认识他们吗?

3、试着认读出示的字。

二、我会认

1、出示:

哥——歌 直——植 星——醒 古——故

丁——灯 鸟——鸣 底——低

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读字。

2、小组学习:小组里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些字,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3、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

4、出示:

平——评(评论) 方——访(访问) 齐——挤(挤满

油——邮(邮局) 桥——轿(轿车) 线——钱(花钱)

按照刚才大家发现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同学们来认一认这些生字,看看哪组的同学认得又快又好。

5、小组学习:互相认读生字、记忆生字。

篇11: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1、“我会说”:能正确读出平翘舌音,边鼻音八个声母,并感受它们读法的不同之处,能正确连线。

2、“读读比比”:能说出每组字的异同处,逐步养成仔细看,认真写,牢固记的良好的习惯。

3、“我会找”:能找出图中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那些是走之底。

4、“我会读”“读读说说”:能正确读出题中词语,会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说话。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背《画鸡》,试.总结背诵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绕口令

2、讲清要领:要想读得快准,就要弄清字的读音

3、展示和比赛

4、小结过渡

二、我会连 学字母

1、出示卡片,齐读,抽读。

2、齐读题中汉字

3、教师黑板示范,完成第一组的连线

4、学生自连二、三、四组。

5、同桌互相纠正

二、读读比比,写汉字]

1学生自渎题中汉字

2讲析“第一组”

(1) 认读两字

(2) 比较异同

(3) 同法比较其他几组。

三、我会找,学偏旁

1、板书三点水,走之底,学生自读两个偏旁。

2、创设情景

3、出示板贴画。男女比赛找“苹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激发兴趣

孩子们,你们喜欢当主持人吗?

二、我会读,学词语

1、学生自由读,教师强调要求

2、同桌互读,强调别人读时要认真听

3、抽学生读,师生评

三、读读说说,用词语

1、读句子

2、说句子

3、扩句子。

四、读读背背,积累词语

1、教师读《画鸡》,指导学生看图,简介诗意。

2、学生读诗。尽量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3、学生背诗。

篇12: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秋天, 校园秋意正浓, 是观察的好时机。老师嘱咐学生要从杆、枝、叶、花及远近角度观察, 观察要细到叶的变化, 之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不曾想到, 学生在观察时, 对于枝、叶、花的观察主体似乎不以为然, 一只螳螂的出现打乱了观察情景, 他们有的欢呼, 有的惊叫, 都围过去看。回到教室, 有了一段干巴巴的对话:

师:桂花树远远看去, 是怎样的?

生:有两层楼高。

师:像什么样子?

生:像一根被劈开的香肠。

师:走近了看到枝条是怎样的?

生:细长的……

这简直是一段科学课上的对话, 寻找不到一丝语文意味。

语文和科学观察的主体虽然同是桂花, 但观察的目的取向完全不同。朱光潜在《谈美》中就讲到对树的三种不同态度, 他说:“假如你是一位木商, 我是一位植物学家, 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 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 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 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 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 只管审美, 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对照此说, 先前的观察的偏颇之处很明显, 用脱胎于科学的观察方法, 让学生去知觉全面的一棵树, 对树细细地解剖了一番, 只有科学客观的存在意义, 而不具备任何美的意义。虽然在写时, 再三强调要写出美, 但木已成舟, 基本的科学记录已成规模, 这时吆喝着要让学生把科学记录式的表述, 强扭为语文语言的描写, 作文的难度大大加强, 有的学生面对树搜索不到恰当的语言, 一筹莫展。

观察在语文上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它的意义呢?结合教学, 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拨动心弦, 观察以情感为先

在实地观察中, 一只螳螂的出现, 使学生舍弃桂花树而专注于螳螂, 是什么搅动了学生的心灵, 是情感。观察中对学生情感的引导意义重大。

第二次教学以学过的课文《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进行适度煽情, 然后让学生找形容秋天的优美词句, 把课堂定位在寻找和发现校园秋天的美, 为赞美而去感知校园里的草木。观察目标明确, 就是发现美。这次取消了实地观察, 让观察更集中。

师:我们学了《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 感受到了秋天的美。谁能用一个好的词来赞美一下秋天?

生:秋高气爽。

生:五彩缤纷。

生:美不胜收。

师:这些词语真美, 赞美秋天很合适。现在秋天来到了我们校园, 今天我们来赞美校园的秋色。你们觉得校园哪里让你感觉到秋天的美?

生:梧桐树。

生:银杏树。

生:桂花树。

师:我们先来看桂花树。投影由远到近的几张桂花树的图片。 (生静静地看)

师:你们觉得桂花树美在哪里?

生:它的花很美。

师:怎么个美法, 请你看看图上的桂花, 能不能说个优美的句子。

生:花很多, 挤在一块儿。

师:像——

生:像小朋友们挤在一起玩耍。

师:说得妙!大家能不能像刚才这个同学那样说说花的美?

生:风吹来, 金色的花落下来, 就像下起了金子雨。

科学观察是解剖式的面面俱到, 客观的感知上升到理性分析与概括, 最后是知识性的表述。以上实录片段已经让我们看到, 语文观察不同于科学观察, 而且有时恰恰会和科学观察背道而驰。语文观察以美为标准, 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可以说是以主观去选择客观。对于桂花树美在哪里, 很多学生都是撇开枝叶而选择花, 在学生眼里, 花是美的化身, 是值得赞美的。这种选择的驱动力是情感, 因为情感所以有喜好, 因为有喜好所以有选择。

科学观察是忌情感干扰而求冷静客观, 而语文观察就是调动情感介入, 情愈浓则感愈丰。课堂伊始, 让学生说说描写秋天美好的词, 就已经向情感打开窗户。校园里哪里让你感觉到秋天的美?桂花树美在哪里?以此为观察立足点, 而不是从远近高低、整体局部、细致入微这些观察方法入手, 也是为了拨动学生心弦, 让他们凭主观喜好来对桂花树的美进行判断和选择。

孙绍振在《如是解读作品》中分析《咏柳》时说:“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 就是因为它不是等同于生活, 而是诗人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特征猝然遇合。”而调动情感去发现美, 就是为了促成客观形象与主观情感在美这一标准上的统一。学生首先就在桂花上让自己的情感和客体特征相遇, 言说桂花旺盛之美, 就有了“花很多, 挤在一块儿, 像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言说桂花落英之美, 就有了“风吹来, 金色的花落下来, 就像下起了金子雨”。

观察对于写作而言, 不是客观特征的解剖与描述, 而是情感投射于形象的发现与表达, 在作文教学中, 观察的起点是情感的激发、主观的解放。

二、舒展想象, 观察与审美经验相融

孙绍振在《如是解读作品》中说:“本初的感情只有通过假定的想象才能抒发。”和英国哲学家休谟关于情感受想象支配的说法有相似之处。这理论启示我们, 使观察拥有情感的形象, 需要想象。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我们也看到, 对美的抒发, 就是依靠想象这一手段, 想象的对象也就是观察的对象。在表现美这一层面, 观察和想象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师:对这花还有谁发现它的美, 跟别的同学不一样?

生:它的花像一只只金黄色的小蝴蝶, 在树枝上翩翩起舞。

生:一朵朵桂花挤在一起, 如同一颗颗小星星在对我眨眼, 一摇, 花朵纷纷落下, 宛如淘气的小娃娃。

师:请大家用鼻子闻闻, 桂花的美还在哪里?

生: (齐声) 香味。

师:谁来说说香味。

生:桂花真香啊, 香到了我的心里。

生:桂花的香飘满整个校园。

师:真是香啊, 桂花可真美!

生:桂花妹妹非常爱美, 它把全身都涂满了‘香水’, 好像要让全世界都闻到它的香味。

如果没有观察的见闻而只有不着边际的想象, 那就是胡思乱想了。白石老人讲, 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则媚俗, 不似为欺世。这似与不似, 也就是观察以想象为发展, 让情感有形可附;而想象以观察为依托, 让想象有据可依。这样的观察与想象才是情感与客体特征的沟通与升华。在教学中, 学生把桂花的动态和蝴蝶优美的舞蹈相联系, 把桂花和在枝叶间眨眼的星星相联系, 把桂花跌落的情景和淘气的娃娃相联系, 姿态尽出, 真实可感。这些想象就在“似与不似”之间, 这是观察与想象共同努力的结果。

如果是纯粹的观察与表述而不启发想象, 则情感不表, 个性不张, 误入科学观察的陷阱。这也再次印证了科学观察与语文观察的不同。科学上的观察求的是客观普遍性, 如“桂花树的枝条细细的长长的, 花很小又很多, 每一朵花有好多花瓣……”每一棵桂花树莫不如此。而语文上的观察是因为情感之下的想象而变得富有个性。用想象来彰显个性情感, 就是让观察有了语文味。教学中学生比拟香味, 有的说香到了心底, 有的让桂花的香飘满整个校园。这些个性化的表述, 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情感波动之下积累的审美经验, 这些经验可能是肤浅的, 但绝对是美的、真的。其中一个学生说:“桂花妹妹非常爱美, 它把全身都涂满了‘香水’, 好像要让全世界都闻到它的香味。”这种感觉就来自于生活中周边女性使用香水, 那香味在幼小心灵上激起美的涟漪, 此刻, 客观特征与经验在美的召唤下相遇相融。这样的写作, 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 是把景物给“写活了”。

通过观察启动想象, 每个人都写出了自己的桂花, 最终是客体特征与审美经验的相遇与融通, 产生了个性化的文字。

三、意象组合, 观察建构意境

桂花树的美在于花, 这是学生情感选择的结果, 可是枝和叶的美也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观察、想象还在继续。

师:刚才我们是发现了桂花的美, 大家再看看, 除了花儿之外, 这桂花树还有让你感觉美的地方吗?

生:枝条很美。

师:枝条怎么美法?

生:他向周围展开。

师:向四周展开, 这像什么?

生:我知道我知道, 像千手观音。

师:啊, 真是美, 如果一阵秋风吹来, 这千手观音就——

生:跳起了舞。

师:能把刚才说千手观音的这句话连起来说说吗?桂花树伸开长长的枝条——

生:桂花树伸开长长的枝条, 就像一个千手观音, 吹来一阵秋风, 她就翩翩起舞。

师:说得真美。桂花树还有别的美丽之处吗?

生:桂花树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伞, 为桂花遮风挡雨。

师:这个情景真是太美了, 你把叶和花给联系起来了, 如果加上刚才的枝条, 枝、叶、花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画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看到更多观察与想象, 每一次也都是主观情感与客体特征的相遇和融合, 产生了一个个意象。这使我看到了语文观察和科学观察的又一处不同。科学观察, 细细分割, 每一部分都具有均等的意义, 而每一部分加在一起就是一棵完整的树。语文观察则不同, 当我们把这些意象加在一起时, 就不是一棵树那么简单了。教学片段中的两处意象经过学生的讨论修改成了一段话:

桂花树伸开长长的枝条, 就像一个千手观音, 吹来一阵秋风, 她就翩翩起舞。枝上的绿叶也不停地摇着, 成了一把把小伞, 为桂花挡风, 花遮住了, 可是香味被吹了出来……

当枝叶的美和花的美组合在一起, 成为灵动的画面时就是意境。浙师大教授周晓波说:“单独的意象很难形成意境, 众多的意象汇合才能成为一种意境。”虽然不是刻意的创造, 也谈不上艺术感觉, 但确实有了意境, 舞动的枝、摆动的叶、被遮蔽的花, 三个意象相互依存映衬。或许这意境尚粗劣, 但也让我们看到, 意象的组合产生的美已经超越了各个部分数学意义的相加。

这种组合思维, 最典型的例子, 就是马致远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这些单独的意象在萧瑟多愁的情感之下统一起来, 造成了意味无穷的意境。格式塔认为:“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我们对观察的指导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地组织或建构”。从情感出发, 多数学生发现的是花的美, 当情感的窗户打开, 枝、叶这些客体所固有的美也会被连带发现, 组织构建的结果就是意境的创造, 这是观察在语文上的终极意义。

篇13: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交谈。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2)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2.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启发学生走向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先让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秋游的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精神,并能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这对培养学生合作和交往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要按一定顺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在上学年的作文训练中,曾安排过写一处景物的内容,这次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特别是要求按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具体。

这一次“我的发现”以对话的方式对本组课文表达方式作了回顾和总结。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表达方式继续深入思考,并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

“日积月累”里选编了4副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只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懂得大概的意思。并会背诵。

3.学情分析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部分有关祖国的锦绣河山的资料,对祖国的山山水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并能初步体会课文中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但对于不常见的词句的理解、掌握、运用会有困难。在口语交际时,不能完整有序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采取小组商讨、互议、互评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教学目标

1.能讲清楚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一处自然景观。

3.积累描写景物的对联,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分组讨论汇报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商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任务二:通过老师指导,互助交流,描述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

任务三:通过提供搜集信息途径,指导学生整理信息,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谈话导入 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你想出去找找美丽的自然景观吗?让我们把你发现的展示给大家吧。 有寻找自然景观的欲望即可

环节二

交流讨论 活动一

1.学生自由读要求,思考,选择要讲述的景点特征。

2.小组内讲述,交流。注意:倾听者可以提问,也可补充,还可以讨论。

3.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要求与其他组内容不重复说)

5.全班评议。

(完成目标一) 能在小组中积极交流,练习口语表达,达到表述清楚,语句通畅、完整。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总结汇报 活动二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结合本地的景点,以家乡本地的景点雁鸣湖为例,指导学生按照怎样的顺序讲述,才能思路清晰,更易于听着听明白。 能在老师指导下,互助交流,思路清晰地描述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

(评价目标二、三)

活动二

指导学生讲述自己曾经去过的景区,看到的风景。(完成目标二、目标三)

环节四

篇14: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教学目标]

1.联系人体部位,在游戏中正确认读与身体有关的词语,识记有月字旁的字。

2.认识“字词句运用”中的9个词语,读准轻声词。

3.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书写规则。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4.熟读并背诵《寻隐者不遇》,朗读故事《妞妞赶牛》,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词,注意“点”的书写规则。

难点:背诵古诗,理解古诗意思,体会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我说,你做”的小游戏,请同学们全体起立。仔细听老师的指令,我说哪个词,你就摸哪个地方。比如说当老师念到“耳朵”,你们就像这样摸自己的耳朵。好啦,让我们开始吧。

1.出示这些词语的生字卡片,逐一示范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之间相互抽查认读情况。

3.学生齐读词语,开小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4.观察8个生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目字旁的字都跟眼睛有关,月字旁的字都跟身体有关)

教师:在古代,月字表示肉,所以跟身体有关的字几乎都有月字(四肢、手腕等)。你还知道哪些跟身体有关的词语,有谁来说一说?(眼睛、肩膀、胸部、腹部、腰部、臂部、大腿)

5.巩固识字,出示人的身体图片,让学生把词卡贴在相应的位置。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引导学生把字音读到位,注意轻声的发音。

(2)范读、跟读、开火车读,让每个学生都有倾听和朗读的机会。

(3)游戏环节。帮词语宝宝找家。课件出示三个小房子,标题为“带‘子’的轻声词”“叠音词”“其他轻声词”,让学生通过读词来分清词语的发音和结构特点。

(4)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也要读成轻声。(姐姐、奶奶、弟弟、爷爷、句子、桌子、本子、消息、地方、喜欢、告诉等)

(5)齐读词语,读准字音。

2.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独体字:主、书、门、我。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观察“主”“门”中点的书写顺序与“书”“我”中点的书写顺序的不同。

(3)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提示“一看二写三对照”的书写习惯。

(5)作品展示,师生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

1.教师指名认读词语,校音纠错。

2.学生练习写字,比一比,谁的写字姿势最标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课题《寻隐者不遇》,解释课题意思,导入新课。我们的诗人贾岛,到山中去寻访一位隐士,结果没有碰到他,那么诗人会遇到谁?又会看到什么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把不会读的生字圈出来,小组讨论。教师领读学生圈出的生字,学生再自由读古诗。

3.小组讨论: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了哪些事物?(课件出示图片,以便于学生理解)

4.教师串讲故事大意,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5.读好诗歌。想象画面,再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

6.演一演。请同学上来扮演诗人和童子,补充对话,进一步地理解古诗的情景。

7.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古诗,读出自己的特色和情感。尝试着背诵古诗。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借助拼音,把绕口令读准确、读流利。

2.教师解读绕口令,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绕口令挑战赛:设计比赛环节。哪位同学能大胆地挑战一下,能一字不错、流利地读完这段绕口令就算挑战成功,给小组加分,最后评出得分最高的小组,给予奖励。

4.全班一起,边拍手边诵读绕口令,先慢读后快读。

三、课堂小结

1.全班尝试齐背古诗。

2.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读读绕口令吧。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四

主书门我《寻隐者不遇》

《妞妞赶牛》

[教学反思]

上一篇:合法经营才有公平竞争下一篇:建党98周年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