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毕业论文写作过程

2024-04-16

介绍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精选8篇)

篇1:介绍毕业论文写作过程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说明

一、写作时间说明:

1,2014年1月3日毕业论文写作辅导课。

2,确立毕业论文辅导教师,组长负责联系本组学生,主动与辅导老师联系。3,正式写作时间:寒假期间确立题目,收集资料。按照提纲——初稿——定稿的写作过程,最后在第六学期10周前完成定稿,并打印装订成册,交由辅导老师写评语和给成绩。

二、毕业论文的特点:

学术性、科学性、独创性和理论性。忌写成读后感,随笔和体会、总结。分为三个层次:提出观点——展开论述——得出结论。

三、毕业论文的成文过程:

1、选题。选题范围不宜过大和空泛,宜小题大做,例如:《论张爱玲的香港电影创作》、《女性解放与<子夜>中的女性生存状态》。

2、收集资料。三个途径:图书馆、百度文库、维普资讯。围绕论文选题收集需要的资料。对资料阅读后,别人已经谈了什么,你接着最想谈什么,形成你的论点,这些资料都是支持你的论文的论据材料,摘抄下来,做好笔记。

3、论文开题报告:写作动机、写作缘由、论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重难点、主要思路框架、主要参考文献。

4、写作初稿。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完成定稿,定稿包括正文和参考文献。

5、打印论文,填写论文封面.包括关键词和内容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用分号分隔),装订。

内容摘要是用最凝练的语言,概括出你这篇文章的用什么方法研究了什么问

题,这个问题的观点是分成几个层次论述出来的,最后你的结论是什么,使读者读到你的内容摘要就能获得论文的主要观点。说白了就是你这篇论文的内容梗概。

关键词是观点中的最主要词组。

例如《论张爱玲的香港电影创作》的关键词就是香港电影剧作;女性视角;电影类型;喜剧风格。再例如《女性解放与<子夜>中的女性生存状态》的关键词就是女性解放;《子夜》;女性形象。

篇2:介绍毕业论文写作过程

1 .提问要贯彻先易后难原则。主答辩老师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为好。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应该考虑到是学员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问题。学员第一个问题答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我”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反之,如果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就答不上来,学员就会背上心理包袱,加剧紧张,产生慌乱,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后面几个问题的答辩,因而也难以正确检查出学员的答辩能力和学术水平。

2 .提问要实行逐步深入的方法。为了正确地检测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并采取逐步深入的提问方法。如有一篇《浅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文,主答辩老师出的探测水平题,是由以下四个小问题组成的。 (1) 什么是科学技术 ?(2) 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 ? 在学员作出正确回答以后,紧接着提出第三个小问题:即 (3) 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为什么说它也是生产力呢 ?(4) 你是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 通过这样的提问,根据学员的答辩情况,就能比较正确地测量出学员掌握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如果这四个小问题,一个也答不上,说明该学员专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如果四个问题都能正确地回答出来,说明该学员基础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如果能回答出其中的 2 — 3 个,或每个小问题都能答一点,但答得不全面,或不很正确,说明该学员基础知识掌握得一般。倘若不是采取这种逐步深入的提问法,就很难把一个学员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准确测量出来。假如上述问题采用这样提问法:请你谈谈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学员很可能把论文中的主要内容重述一遍。这样就很难确切知道该学员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是好、是差、还是一般。

3 .当答辩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应以温和的态度,商讨的语气与之开展讨论,即要有“长者”风度,施行善术,切忌居高临下,出言不逊。不要以“真理”掌握者自居,轻易使用“不对”、“错了”、“谬论”等否定的断语。要记住“是者可能非,非者可能有是”的格言,要有从善如流的掂量。如果作者的观点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使与自己的观点截然对立,也应认可并乐意接受。倘若作者的观点并不成熟、完善,也要善意地、平和地进行探讨,并给学员有辩护或反驳的平等权利。当自己的观点不能为作者接受时,也不能以势欺人,以权压理,更不要出言不逊。虽然在答辩过程中,答辩老师与学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 一方是审查考核者,一方是被考核者 ) ,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答辩中要体现互相尊重,做到豁达大度,观点一时难以统一,也属正常。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只要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供对方参考就行。事实上,只要答辩老师讲得客气、平和,学员倒愈容易接受、考虑你的观点,愈容易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达到共同探索真理的目的。

简述会计毕业论文答辩中存在的问题

1.介绍论文不清楚。会计专业学生由于平时锻炼不够,论文介绍总体反映为:学生对论文不熟,介绍的内容不明不白,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主要表现是走极端:要么先在黑板上写上论文题目,再念提纲;要么是抓紧时间,通读全文。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自述范文

范文一: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早上好:我是13级文艺学研究生,我叫xxx,我的`论文题目是《新时期乡村影视的文化透视》,本篇论文是在向宝云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毕业答辩开场白示例简述

在我国,中小企业在吸收劳动力就业、新产品开发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缺少重要力量,但对于占我国企业数99%以上、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

简述论文答辩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本次论文指导老师是×××老师,我选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提升浙江省出口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下面我先汇报一下自己选择这篇论文的动机以及论文选题背景...

研究生论文答辩礼仪

着装与仪态规范1.穿戴正装2.仪容自然3.举止大方4.精神面貌佳答辩时的礼仪规范1、声音洪亮2、简洁明了3、亲和力强回答问题的礼仪规范1.礼貌用语,体态语言运用要适度。2.态度要谦和诚恳,行为有分寸。

2017大学毕业论文答辩稿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稿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08级二班的zxb。我的论文题目是浅谈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我的这篇论文是在朱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感谢朱老师,也感谢各位老师在答辩过程中对我论文的指导。

大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

2017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稿

篇3:介绍毕业论文写作过程

所谓过程写作, 就是强调以实际应用为最终目的,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一种符合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的写作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写作是一个重要环节, 而“结果教学法”是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由教师将大量英语写作范文提供给学生, 并由教师来分析、讲解这些范文, 再要求学生根据范文进行写作, 写作完成后由教师批改并打分。结果教学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始终为被动状态, 写作思路受到限制, 缺乏自由创作思维能力。然而,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对过程写作法的推进与实施, 则能够保证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并且在写作时变被动为主动, 全面拓展创新思维能力。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写作法的实施步骤

1. 分组讨论

学生开始写作前, 英语教师可为学生多提供些写作体裁与写作题目, 将学生进行四人一组的划分, 并相互讨论, 并在交流时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以最终确定写作题目。之所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写作题目,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写自己感兴趣或者比较擅长的内容。

2. 初稿写作

初稿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提纲, 对英语文章进行初步创作。这个过程中, 学生完全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 对自己的英语写作内容予以完善。

3学生互评

学生在完成写作后, 英语教师先不对其评阅。可由四人小组作简单互评。这样, 学生在对同学写作问题及错误予以指出的同时, 还能够学习对方写作技巧及方法。

4. 教师评阅

学生互评后, 英语教师可认真评阅学生的作文, 明确指出他们在文章中所出现的语法错误、语句错误以及单词拼写错误等。必要时, 还可以当面批阅, 或个别指导。

5. 最终定稿

每位学生对同学和老师给予的建议与意见进行综合, 并进行认真修改。同时, 学生最好能够将出现过的错误及修改意见都整理罗列在专门的笔记本中, 以便需要时作为参考, 避免同样的错误重复出现。

二、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巧用过程写作

1.过程写作要具备全面系统写作框架

英语教学中的过程写作仅为一种教学形式, 但仅依靠一定的方法、步骤, 还不足以写出一篇好的英语作文。英语教师应该利用此训练方式, 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英语创作思路。因此,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能够全面完整地搭建英语写作框架的能力进行培养。比如下面这个写作题: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 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工厂气体排放、汽车尾气以及河流污染等都对人们生产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作为一名合格公民, 所有人都有义务与责任对那些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进行遏制。根据以上内容, 创作一篇12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依照以上内容, 学生在写作前, 必须要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写作框架。第一段描述现阶段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 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二段具体介绍为保护环境应该采取的措施;第三段主要是对整篇文章做一个总结。

2. 过程写作要具备精炼清晰的英语写作语句

有了体系与框架, 一篇英语作文基本成形了, 但要精益求精的话, 还要注重遣词造句。因为高中英语语法通常较为繁杂, 而且部分词汇也存在一定难度, 所以在进行英语写作时, 写好内容还对单词与语句的使用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高中阶段, 考生如果想在英语写作部分取得高分, 不仅要正确使用词句, 还要能够熟练使用精美词句, 以达到润色文章的效果。

三、结语

篇4:介绍毕业论文写作过程

写作过程可分为准备、初稿、反馈和修改定稿四个阶段, 它们相互交叉, 循环往复。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构思阶段, 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 学生对题目进行探索, 了解和发现对题目的认知度。这时所要关注的并不是立刻写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句子流畅的好文章, 而是使学生先对与题目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探索。老师可以采取一些创作技巧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挖掘题材的内容。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整理第一阶段产生的素材, 确定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目的, 然后再集中构思, 草拟提纲。准备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它对提高学生随后的写作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十分重要。笔者提出集体定稿的方法,即教师可以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把写作题目写出来,或口头或印发或写在黑板上自己决定。要求全体学生口头作答,每人一次说一句,凡是大家认为合适的句子就写在黑板上,若句子略有毛病,可以适当修改后加以采用。如果不能用,可找下个学生再说一句。经过比较,筛选出较好的一句。要特别注意句与句之间的顺序和上下文的连贯性,避免重复或脱节。这种集体黑板作文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把学生“导”入到教师的思路中来,不能形成你对,我也对,大家都有理,最后一片混乱。这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善于控制课堂的发展情况。

二、初稿阶段。

学生经过第一阶段的认真准备之后, 便可进入初稿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文章框架, 看是否符合原先的设想。在这一阶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 写初稿是一个反复进行的思维创造过程, 是一个构思、修改, 再构思、再修改, 直至完成初稿的过程。对于学生构建框架的能力提高,教师可着力让学生进行缩写练习,如学过一篇课文,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抓住要点或关键句子,删去次要细节,对文章进行概括缩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例如,结合每课的问答练习,因为书后的练习是按课文段落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因此把每个问题的回答写出来再稍加改动,这可整理出这篇课文的内容概要。另外,还可让学生先练习段落大意,再过渡到缩写全文。先找出各段落中的关键性句子进行处理,然后按篇章结构,顺序把其自然连接成文,要注意条理清楚,文章通顺。

三、反馈阶段。

反馈是过程写作法的中心阶段, 它介于初稿和修改阶段之间, 通常采用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读者意识, 降低写作焦虑, 弥补自己文中的不足。” 反馈可以来自老师, 也可以来自同伴。无论来自哪方面, 它都会使作者了解到“读者对自己文章的评价和态度, 了解自己对原来想法的表达程度, 了解文章信息是否充分, 结构是否合乎逻辑, 思路是否清晰, 词和时态的选用是否正确。反馈不仅会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也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 促进初稿的改进。

四、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过程写作法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某种意义上说, 修改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修改的目的主要是“更好地组织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使作者的创作意图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修改分两个层次: 宏观修改和微观修改。宏观修改涉及的是通篇的内容和结构; 微观修改涉及的只是段落和谴词造句。修改应本着以下指导原则: “文章主题是否突出; 内容是否充实; 内容与写作目的是否一致; 文体是否恰当; 开头结尾是否合理; 细节是否典型充实、富有条理; 论据是否正确; 段落结构安排是否适当; 句型是否正确; 用词是否恰当; 表达是否准确; 有无语法错误; 有无拼写等错误。”以上种种都对学生的修改质量提出了高的要求,笔者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1、分析语言错误

因为母语和目的语存在着不同的语法和特点,学习外语总会受学习者母语的影响。随着外语学习的不断深入,一种被称作中介语的独特过渡语言系统在学习者头脑中会形成,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多种因素对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干扰而形成的一种偏误系统。为了使学生摆脱母语及其他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干扰,逐步向目的语靠拢,写出规范的句子來,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分析比较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并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找出其中的原因,并纠正这些错误。

2、练习句型转换

通过对句型转换的练习,训练能使他们用不同的句子去表达同一种意思,让他们学会并掌握多种表达方法,有利于今后写作时灵活运用,避免句式简单、呆板。具体练习如:简单句与复合句型之间的相互转换、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名种句式之间的变换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句型,从而使语言生动,有变化。例如:

They will have to put off the sports game because of the heavy snow.

可以改用多种句式来表达:

They will have to put off the sports games because it is snowing.

They’ll have to put off the sports games on account of the heavy snow.

Owing to the heavy snow, they’ll have to put off the sports games.

让学生通过句型转换来培养扩展句子的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总体而言,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有足够的写作实践,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篇5:写作过程和英语写作教学

摘要:在我国的写作教学中,结果教学法一直很流行,然而,它的不足之处已很明显。随着现代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写作过程教学法诞生了。它给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本文根据Murray提出的写作三过程,分析了教师在各阶段充当的角色,并尝试提出各阶段学生有效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英语写作教学;角色定位

一、引言

近年来,写作教学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已经逐渐达到与阅读,听力,口语等教学持平的地位与重要性。但写作教学在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评价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还是普遍存在。如何有效地讲授英语写作是所有国内英语写作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作者认为,每一名英语写作教师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什么是写作?

是否存在学习英语写作的理想方法?

在英语写作课堂上,写作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本文旨在应用一种过程教学法这一写作理论来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二、什么是写作?

国内外学者对于写作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学者们却对一点达成共识,即写作是在思维的参与下用语言表达的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Emig, 1983),Murray(1980)将这个写作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写前阶段(rehearsing),写作阶段(drafting)和后写作阶段(revising)。

写前阶段即是作者选择写作重点,回忆收集并记录观点和想法,为写作做准备的阶段。写前阶段被视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语言输入,即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占有材料,掌握事实;交流观点;拓宽思路,集思广益;拟写作提纲。

写作阶段是初步构思成熟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该过程不仅是指导学生提炼语言,安排文章结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其中教师在母语―目的语的思维训练与文章逻辑结构安排的指导过程中尤为重要。

后写作阶段主要是修改与反馈。修改是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作品进行再思考、再升华,是真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是循环往复的进行的,即在论文起草的过程中,写作者会不断地浏览已经写好的内容并进行适当的修改;修改草稿也是下一个草稿的写前阶段。对于这一点,Campbell(2004)做了很好的比喻。她认为写作过程类似弹球游戏。和弹球在球盘上活动的无定向性类似,每个作者开始写作后,构思、搜集材料、起草、修改和定稿这些活动没有先后顺序,往往根据写作的需要跳跃、重复或省略。

三、是否存在学习英语写作的理想方法?

在中国,写作领域仍以结果教学法为主流,即大部分教写作的老师仍以学生最终能写出一篇完美的文章为教学目的。当学生们苦思冥想,无从下笔时,他们只能劝导学生先写出提纲,相信通过这种办法就可以轻松地写出文章。笔者上大学期间,过程教学法有所发展,但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课上讨论上。但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笔者发现无论是草拟提纲还是单纯的课堂讨论,都不足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而使写作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受过程教学法的启发,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强调写前准备阶段在学习写作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写作,学生首先需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当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很关键。因为,很多时候学生是愿意参与实际的写作过程以达到提高习作技能的目的的。但每一个学生可能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写作兴趣和英语水平不同而遇到不同的困难,这些困难在第二语言写作教学中具有普遍但也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特别是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写前调研,搜集资料,从而避免学生由于写作中的困难而丧失学习写作最初的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授景物描写时,可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报刊杂志或教材文学作品中写景的段落,尽量收集生动形象的词汇和短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在段落的作用。教师最好能在课堂上在列举一些例子帮助学生对景物描写有一些新的思路。比如:教师可以借黄昏的景物描写提示学生,这样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表现人物的孤独落寞。比如,faint moonlight and many street lamps(淡淡的月光和昏暗的路灯);There was a wide emptiness over road and sidewalk.(街道上空无一人);dusk had fallen heavily over the scene(暮霭沉沉)。讲授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景物描写也要有目的性,特别是描写的景物要做精心的挑选。同样是黄昏,如果要表现温暖人心的感受,选择的景物相应的就应该变为golden sunlight(金色阳光);dusk caresses the homestead(黄昏亲吻着故乡的田园);the lane where streetlights had just been lit(华灯初上的街道)。同样是光,moonlight和sunlight给读者的感受截然不同,同样的streetlamps也给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写作者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情绪;同是dusk使用不同的细节词比如前面的heavily给人一种压抑感,但后面的caress 给读者沁人心脾的温暖的感受。写前阶段其实也是为了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够为动笔写作筛选更合理的素材。

2.通过读写结合来开展实际写作

写作应当是人们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人们需要通过写作来释放情绪,寻求解脱。第二语言学生虽然在语言上有障碍,但同样希望通过写作表达感情。但是也正是因为语言障碍,第二语言学生很难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这也是教师们在重点批改点评文章的拼写和语法错误的重要原因。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增加大量的描写文和记叙文的练习,要求学生注意写作这一类文章的细节处理。比如:学会使用具体词汇,学会恰当地运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学会运用细节进行描写。

例如:要求学生描写一个害羞的女孩,学生们大都能想到诸如shy,be ashamed of等数量很有限的形容词或短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表达害羞的,还可以使用到更多其他的词性的词语,比如:名词shyness,self-consciousness,动词blush,当然,仅仅介绍这些词汇,或者讲解这些词汇是不够的,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字典,了解这些词汇的具体用法。关于细节描写,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去回忆身边害羞的人群,提示学生从中总结出这类人的行为表现,动作特征细节去表现害羞。教师也可适当地提供一些学生不常使用的词汇或短语,如动词fidget(坐立不安),fuss(拨弄)、名词murmur(喃喃自语)、fair cheeks(苍白的脸颊)/ rosy cheeks(红红的脸颊);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以获得可以帮助描述人物害羞的细节,学生之间的讨论在写作过程中起着突出的作用。集体讨论让大家审视各自不同的观点,从而提供给每个人筛选更合理素材的机会。最后,再引导学生去实际写作,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

读写结合的教法更能帮助学生开拓写作思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想象书中描绘的人物和场景,然后再让他们创造新的情节和角色。阅读优秀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使学生有新的写作思路。

3.教师指导学生互改作文,升华学生的文章

在指导学生互改作文之前,教师需要做大量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对整个写作过程也要有透彻的理解。比如,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写作题目最好能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与生活相关的某个社会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些有一定难度的写作任务,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给他们提出建议,告诉他们如何查找参考资料,如何有步骤地开始写作。学生完成初稿后,再组织全班在课上按照所提供的具体修改指南分组互相修改初稿。在课上,为了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认真的修改他人的文章,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进度,了解他们的困难,随时给他们提出指导意见。学生互相修改作文的做法已得到需要写作教育专家的赞同。他们认为,学生一旦接受了这种方法,就会在撰稿时不自觉地把同伴也作为读者对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为教师一个人而写(Mittan,1989)。另外,集体讨论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反馈信息。

互评法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学生间语言水平差异大。有时提出的问题不够准确,以致不少同学对互评法持怀疑态度。而且大部分修改集中在语言,语法方面,主题表达与结构方面的改动则相对较少。所以,教师必须设置具体的修改指南,传统的修改指南一般分为几个项目:如词汇、语法、篇章结构、行文连贯、主题表达等。笔者建议修改指南做得更细致、更周到些,可以参照下面的模式(Mckay,1984):

表1 互评指南表

四、英语写作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笔者一直在强调过程教学法在第二语言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笔者并不意指完全摈弃结果教学法,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调节使用这两种教学法。第二语言的学生的写作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比如他们不理解第二语言参考资料,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词汇量的积累等,这时教师要借鉴自己所经历的困惑、发现、成功或失败来指导甚至影响学生。笔者就曾以自己的一次写作的亲身经历,用了两个支撑段(supporting paragraphs)来支持引入段的中心观点(thesis statement),但其中的一个段落与中心观点完全无关,另一个段落缺少主题句(topic sentence),这是显然违背了结构统一性(unity)的要求。通过这个经历,使学生很快了解到写作中相应的几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意识到写作中结构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写作的写前阶段,教师尽量扮演一个亦师亦友的角色,用自己学习时期学习写作的困惑和体会使学生对写作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写作范例或者供学生展开激烈讨论的话题从而开拓写作思路,这对学生确立论文观点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们通过阅读和讨论对于所写的话题有了新的认识,也丰富了写作素材。要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写作题目、日程安排、互评指南等。要将写作教学计划做到完善,做到容易操作,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任务设计者,指导者。

在后写作阶段,特别是第三部分讨论的学生互评阶段,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助手、故障排除者和顾问。当然,学生的互评不能完全取代教师所做的反馈。传统的做法是教师用红笔批改学生作文中的错误,然后给出评分。现在提倡的是师生单独面谈(Goldstein & Conrad, 1990),让学生本人真正意识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师生之间的面谈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能一次即可,可能进行几次。比如,某学生完成第一稿后,在学生互评以确定该社工写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适,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后,教师再同通过面谈来检查该生文章中的语法错误。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第二语言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只期待教师给他们纠正语法错误的传统观念。通过学生互评、教师面谈及教师评改等实践形式慢慢引导学生改变对写作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语言无误,更重要的是内容充实,文体恰当,拓展有序。

五、结语

写作是一种技能,需要通过实践掌握。讲授写作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指导。虽然写作,特别是英语写作免不了一些机械的写作和语法练习,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文字交流这一手段,让他们运用英语有效地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因此,写作教师要通过自己设计的任务或活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同时提高他们的鉴赏力、想象力和批判力。此外,写作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过程教学法无疑对写作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师生共同付出的辛苦会带来更大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Campbell, J.2004.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Interacting with Text.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 Emig,J.1983.The Web of Meaning: Essays on Writing, Teach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New York: Brynton/Cook.[3] Mckay, S.(ed.)1984.Composing in a second language.Rowly, MA: Newbury House.[4] Mittan, R.1989.The peer review process: Harnessing students’ communicative power.In D.Johnson and D.Roen(eds.), Richness in Writing: Empowering ESL students.White Plains, Ny: Longman.[5] Murray, D.1980.Writing as process: How writing finds its own meaning, in Donovan, T.and W.McCelland(eds.), Eight Approches to Teaching Composition.Urbana, IL: NCTE.[6] Goldstein, L.and M.Conrad.1990.Student input and negotiation of meaning in ESL writing conferences.TESOL Quarterly 24: 441.作者简介

李杨,(1982-),女,汉族,湖北孝感人,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用学、英语教育。

胡杨,(1983-),男,汉族,湖北浠水人,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

篇6:介绍毕业论文写作过程

随着高考中英语写作部分比分的加重,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成为高中英语教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由于写作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尽管英语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目前写作教学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平日里加强操练之外,更新写作教学观念,优化写作教学方法更是势在必行。因此过程性写作法这种新型的写作教学方法便逐步运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一、传统写作教学法的缺点

传统的写作教学大多采用成果教学法(product approach)。这种教学法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给予刺激,学生作出反应。教师以讲授修辞方法、语法规则、篇章结构、和写作技能为主,从而来应付各种写作要求。写作过程一般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学生独立完成作文后交由教师批改。教师批改重点往往放在语法,词汇,拼写上,逐字圈改,耗时费力又收效不大。而且,许多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并不认真阅读,教师的辛勤劳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出现“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的局面。

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在写作前、写作中及写作后的一系列交互协商和监控等主观能动作用。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和鼓励,缺乏写作动机和真正的交流。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不得要领。以至于部分学生信心受挫,甚至对写作产生畏惧感。从而导致写作能力低下。

二、过程写作法的理论与特征

过程写作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语言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法。它以交际理论为基础,强调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和语言交际过程,提倡通过写作过程学习写作,强调学生发挥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反复修改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发现意义和创造意义”看作是写作过程的实质。

其主要特征体现为:1学生是写作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引导和组织者。2写作教学不再把重点放在语法、词汇运用等以句子为层面的语言知识上,而是把重点放在篇章层面,让学生在篇章的创造中连接、组织并实现上下文的一致。3写作过程不再是“学生单独写作,教师单独评阅”的单向交流模式,而是学生与语言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交互行为。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给学生以启发和指导性反馈。4强调多次修改。学生通过一次次的修改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发展个性、增强自信的目的。

三、过程写作法的主要阶段

过程写作法主要分为准备、初稿、反馈和修改定稿四个阶段,它们相互交叉,循环往复。学生经历的过程应为:小组讨论→写提纲→写初稿→小组讨论→写二稿→小组讨论→写三稿→教师反馈→最后定稿完成。笔者在教学中,把全班学生每4个人划分“写作小组”,由小组成员推选小组长。每半个月写作训练一次。写作课堂实施策略如下: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构思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集思广益。让学生对题目进行探索,了解和发现对题目的认知度。这时要做的是让学生先对与题目有关的各个方面内容进行思考与探索。教师宜多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的欲望,挖掘题材的内容。采用头脑暴风法。例如,就“my favorite festival ”为话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写出names,country,customs,celebrations等。教师只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节日方面的词汇有了激荡和罗列,从而增强了该方面名词的学习和积累。该活动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识记词汇的能力。该方法特别适用于主题句的开发中。

第二步归纳要点,整理第一阶段产生的素材。确定文章的主旨然后归纳写作要点,集中构思。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充分预见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使学生明确写作的任务、要求、体裁和格式等。可以给出必要的参照词汇和句型。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使之适合话题的要求。以 “my opinion on smoking”的命题为例,某小组的活动归纳结果如下:

Topic: there are many people smoking around us

Opinion: smoking is harmful and people should give it up.a.smoking is harmful to health.b.has bad effects on others.c.smoking will make you smelly and dirty.summary:with a,b and c,we conclude that people will give up smoking.2.初稿阶段

学生经过第一阶段的认真准备之后,便可进入初稿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文章框架.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尽量放开去写,不必对谴词造句、语法标点等细节性问题过于挑剔。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写初稿是一个反复进行的思维创造过程.与此同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3.反馈阶段

反馈是过程写作法的中心阶段,它介于初稿和修改阶段之间,通常采用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读者意识,降低写作焦虑,弥补自己文中的不足。

完成初稿后,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协商,交流观点,互相修改。同伴之间的讨论和修改,可将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品”。在这一阶段,学生首先应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内容上,例如文章的引言,中心,结束语等。而至于语法、拼写、标点符号等问题则在后一步处理。事实上,学生往往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写出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合理的第二稿。而教师的作用则在于牵引学生并提供适时的、必要的帮助。

4.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过程写作法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某种意义上说,修改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修改的目的主要是更好地组织文章的内容和观点,使作者的创作意图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修改应本着以下指导原则:文章主题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内容与写作目的是否一致;文体是否恰当;开头结尾是否合理;细节是否典型充实、富有条理;论据是否正确;段落结构安排是否适当;句型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表达是否准确;有无语法错误;有无拼写等错误。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本次作文的共同性倾向,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中上等习作,从词、句、段、篇等方面进行认真批改、适当评论,批改要聚焦共性错误。不要纠正每个学生的每个错误,应着重讲解和评析相似的、共性的错误。给出主要评价和修改意见。学生最后定稿。

四、过程写作法的优点

首先,过程写作法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使学生懂得写一篇文章必须经历的几个步骤,如写前准备、起草、初稿、修改等。确保写作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

其次,过程写作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信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小组为单位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师生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结协助的会话环境中发挥主动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篇7:魅力班级创建过程介绍

楚雄开发区永安小学 雷学琴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将我班的特色班级创建过程与大家做以下简单汇报交流,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班级特色名称:我是绿叶正成长 创建背景及理念:

接这个班已近三年,在班级管理,特色创建方面我也走了不少曲曲环环路。身为班主任,倍感责任重大。面对传道授业的繁重工作,如何才能找到班级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最佳整合点,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面对这一群参差不齐的小不点儿,我不禁想到了“绿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要让这一群充满个性的孩子在温暖的集体中健康成长,于是,针对班里孩子良好习惯尚未养成,学生浮躁却又缺乏自信以及写作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结合绿叶精神,确定了班级的建设理念——“以文载道,文道统一”,并以《金色童年》作文集作为依托,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载体,逐步创建班级特色。

预设目标:

“以文载道,文道统一”也就是引导学生在习得行文之道的同时领悟做人之道,然后将其内化吸收,再以流畅的行文表达出来。因此,我们的预设目标有二:一是授业,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最终提升全班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以及带动各学科的学习;二是传道,即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心、信心、责任心,并在各类活动中彰显育人效果,最终让学生达到文道统一,知行合一,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创建措施:

以文载道、以文育人是一种“静以修身,润物无声” 的潜移默化,是一种“桃李不言,风行草上”的率先垂范,更是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体验。鉴于此,我们就从以下六方面采取了具体措施: 措施一:建立机制,自我规范

共同制定班级公约《你我约定》,大家一起遵守执行,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措施二:以课堂教学做主导

能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通过语文、品社等学科的教学渗透德育,既让学生体会到写文章要遵循语法,合乎逻辑,兼顾修辞;又让学生从文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措施三:以书香氛围做辅助

班级的图书角,虽不起眼,却也是一方书香弥漫的小天地,孩子们会在闲暇时带一本书安静地回到自己的座位,或独自品味,或邀友同读,赏心悦目,乐在其中。教室前后的展示栏,这里有他们的练笔佳作、诗文配画,可谓图文并茂。明理阁教育引导,相得益彰。评比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结合习作、绘画、体育、数学、英语、文艺等评选粘贴奖状复印件,是奖励,是鼓励,更是激励。队角的小队评比,从集体出发,带动个人在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的成长。孩子们就在这样的书香氛围中学习写作,体验成功,努力成长,优秀者展示了自我,进步者树立了自信,落后者则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措施四:以好书佳作做引领

“腹有诗书气自华”。每周我们都有一节“书海拾贝”读书课,我会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和孩子们的成长需要给他们推荐一些好书佳作,比如感恩励志、童话故事、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并与他们一起读书,一起写读书笔记,体会读书的快乐,感悟做人的道理,最后记录读书心得,好文章大家分享。措施五:坚持课前分享,激发学习兴趣

“凡人凡语”交流,励志名言名句给全班一个良好的舆论导向。字谜、故事激发兴趣。“班级新闻联播”——即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积极向上的事物,并把自己的发现以及观点感受以“新闻联播”的方式在全班进行交流。活动的开展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孩子们在这种班级氛围的熏陶下,学习做人,也学习怎样写文章。

措施六:学唱班歌,树立信心

以《我相信》作为班歌,来激励大家充满信心,奋勇直前!创建成果:

1、学生成长

通过特色班级的创建活动,孩子们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语文成绩有所提升。与此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班里涌现出许多“乐学小博士”、“守纪小明星”、“环保小卫士”、“爱心小天使”等。

2、教师成长

在特色班级的创建过程中,班主任率先垂范,多读书,多练笔,既增强了自己的文化底蕴,也丰富了自己的治班理论。

3、班级成长

个体的成长也促进了集体的成长,通过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孩子们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越来越强,我班逐渐形成了乐学、自信的班级氛围和稳定良好的班风,步入了优良班集体的行列。成果展示:

可能大家已经看到了外面的展牌,那就是我们的童心绘世界——学生成长足迹部分摘录!我们的班级作文集《金色童年》,从三年级开始,每学年学生的大作文创作就认真收集整理,成为个人成长记录,平时创作也做筛选展评并整理成集,还积极参加省级学艺大赛、校刊等投稿评比活动,大部分孩子已崭露头角。近三年来,学生作文水平已有很大提升,良好习惯正在养成。结束语:

三年来,我们坚持“以文载道、以文育人”,以写作教学促班级德育,以班级德育促学生成长,以《金色童年》的回忆见证学生的成长历程,逐渐形成“以文载道,以文育人,我是绿叶正成长”的班级特色。

篇8:介绍毕业论文写作过程

我们以为, 要想完成这一转型, 需从课程内容、写作载体、写作时间、写作课堂四个维度进行。

一、课程内容整合:追求序列建构

(一) 着眼“三线”整合课程内容

1. 单元主题线。

我们以教材为依托, 结合各个单元的阅读课文主题, 对学生进行主题序列写作训练, 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文的主题为“成长”, 本单元的同步写作训练主题就为“成长”。

2. 课文写作特点线。

我们以教材为依托, 结合具体阅读课文的写作特点与课后练习的提示、要求, 对学生进行微格写作技法的序列写作训练。如对应“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伤仲永》设计题目:“在《伤仲永》中, 王安石只安排了一句语言描写:‘泯然众人矣!’这一句话, 把王安石的惋惜之情清晰地表达出来了。同学们, 你们能不能也描摹出一个场景, 用一句语言进行概括?”

3. 时鲜主题线。

我们以班团活动、社会热点、传统节假日为依托, 对学生进行时鲜主题的序列写作训练。如八年级下册第一个单元的训练任务对应的时间是3月份, 我们在“链接时鲜”栏目中就设计了“3月的重大节日”“时鲜主题学生推荐”两项内容。

(二) 着眼“三块”整合课程内容

1. 微格技法训练板块。

我们要求教师进行限制性分解训练, 使学生了解常用的文体结构常识, 学会基本的写作技巧。因此, 本板块的训练分为两种:写作技巧训练和文体结构训练。两者的具体训练任务分配见表1。

2. 成长主题训练板块。

这是限制性综合训练, 是要把学生的成长内容放到写作的视野中来关注, 具体训练任务分配见表2。

3. 写作习惯训练板块。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我们分期分年, 由易到难, 序列性地设计了读书随笔、生活随笔的训练任务。这一部分训练内容侧重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具体任务分配见表3。

二、课程载体编写:追求多元同步

我们编写了融日常训练、综合训练与阅读积累为一体的《初中写作同步序列训练学习指导书》。这套学习指导书还追求与学生的生活同步, 与课本内容同步。

《初中写作同步序列训练学习指导书》共分6册, 每学期使用一册。每一册设计了7个单元的训练任务:前6个单元的训练任务与课文内容同步, 第7单元的训练任务为自由创作, 与课文内容不同步, 但训练目标与本册一致。前6个单元按照每个单元三周的训练任务来设计 (共设计了126天126个训练任务) , 第7单元按照两周的训练任务来设计 (共设计14天14个训练任务) 。另外, 综合训练每一个单元一次、升格作文训练每周两次。这样, 初中三年共设计了840天1134个训练任务。节假日学生自备练习本自主写作。

《初中写作同步序列训练学习指导书》分“单元提示”、“日常训练”、“升格训练”、“阅读积累、“综合训练”五部分。 (1) “单元提示”包括四部分内容:“训练序列 (呈现统筹分配的序列训练目标) ”、“链接教材 (呈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结构、写作特点) ”、“链接阅读 (呈现教材推荐阅读的名著、教师推荐阅读的与本单元主题有关的篇目、学生自主推荐的与本单元有关的阅读篇目) ”、“链接时鲜 (呈现与本单元、课文对应的重大节日、历史事件、社会热点) ”。 (2) “日常训练” (见“案例1”) 分五天设计, 共三部分:“自评、他评 (引导学生写完作文就修改, 让教师、其他同学提阅读意见) ”、“目标训练内容 (序列目标的训练任务) ”、“体验最深、最有意义的事和话语 (学生用一句话来记录当天的重要事件、话语, 学生可以记录一件, 也可以记录多件, 给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练笔的空间) ”。 (3) “升格训练”设计了周六、周日两天。其中一天让学生再次修改整理出本周五天的写作内容, 至少整理两天的选连任务, 学生可以在周一到周五期间进行;其中一天让学生根据自己本周的训练不足自主设计一次训练任务。 (4) “阅读积累”让学生回顾一周内阅读的内容, 避免学生只摘抄不温习、应用;让学生记录自己搜集到的与本周“综合训练”作文有关的素材。 (5) “综合训练”把本单元的训练序列目标综合设计后形成一次“大作文”进行训练。

案例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周周二的训练任务

◎目标写作部分。回首童年, 灿烂的春光中, 有和同学踏青的美好回忆;厚厚的相册里, 留住了那么多熟悉的笑脸;毕业纪念册中, 小学同学的签名笔迹似乎还未干……闭眼静思, 那么多鲜活的面容飞扬在眼前———同学们, 用100字勾勒出一位个性鲜明的童年伙伴吧!

◎今天体验最深的事 (话) 、最有意思的事 (话)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优越一些、微机水平高一些的学生, 我们也倡导利用电脑、手机等途径进行网络写作, 但写作的内容还是要来自学习指导书。

三、写作时间调整:追求主体落实

写作应强调学生的“内心世界”的作用, 学生在自我发现中生成的写作内容, 往往容易调动自己的写作愿望、知识储备与经验基础, 更便于完成从计划、执行到监控自己的写作全过程;另外, 初中生最好能在有组织的且能及时得到激励和支持的专门时间内、专业氛围中进行写作。基于上述两点考虑, 我们调整了作文课的课时设置。

一是把两节作文课分成大课 (60分钟) 和小课 (30分钟) , 不再是45分钟一节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的精力、体力允许的前提下,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经历一次 (可以是一次日常训练也可以是一次综合性训练) 完整的写作过程, 超越原先在45分钟内学生的写作思维容易中断、写作行为反复的僵局。

二是把作文课设置在周一上午的第三节课 (大课) 、第四节课 (小课) , 不再设于周四、周五。把作文课调整到周一, 一是为了对本周的日常训练目标进一步明确、拆解, 然后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集中辅导;二是为了把综合训练目标的部分子目标合理地分解到本周的每一天来进行拆解性训练;三是为了便于学生自主训练, 学生的写作学习在周一时有了明确的方向、任务, 学生可以随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进行自主写作练习。

三是以每三周 (约一个单元的训练任务) 为一个分析时段, 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 自主选择一节课来全面地总结本单元日常训练的情况, 或者是进行一次综合性训练。每三周, 拿出一节课来总结本单元的日常训练情况, 不会多占课时。其次, 平时上课时, 教师也会在阅读课堂上总结学生的日常训练情况, 但毕竟时间有限, 内容单薄。而且, 学生们反复地修改自己的写作序列训练文章, 写作水平提高是稳定的, 需要阶段性地总结一下。尤其是一些训练因子比较繁杂的综合训练任务, 多个子目标的训练效果的合成, 需要在一个时间段里积淀完成。比如, 在“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意图进行想象、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综合训练。我们便在第一周出示了一张繁花盛开的小巷的照片, 让学生给这条小巷命名, 并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景物描写, 发挥想象, 采用多种修辞、多种感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方法, 描写出小巷的美景, 不少于150字。第二周时, 我们又出示了一张阴暗的小巷的照片, 假设这里曾是个陈旧、阴暗、肮脏、冷清的小巷, 让学生发挥想象, 运用景物描写描述它的样子, 不少于150字。第三周时, 我们让学生写半命题作文“××小巷的‘传奇’”, 让学生发挥想象, 假设造成小巷陈旧、阴暗、肮脏的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人的到来让小巷变得非常美丽?在这条小巷中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让学生写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同时, 我们让学生把前两周的景物描写的最终结果自然地融合到这一次的作文写作中。这样的写作跨周进行, 也是为了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完整的写作过程。

四、写作课型运用:追求环节驱动

我们设计的大课和小课的基本流程是一样的, 但日常训练和综合训练的流程又是有差别的, 意图让预写、写作、分享、修改、评价、升格等环节相互驱动, 循环往复, 便于最大化地发挥每个环节的作用。

(一) 日常训练的课堂结构设计。

第一, 大课的课堂结构。周写作辅导:教师解读本周的日常训练目标, 尤其是要明确本周的训练目标和综合训练目标的关系, 让学生明确本周的写作目标和任务, 对学生的日常训练进行集中辅导, 此环节大约安排15分钟;本课写作辅导:投放综合训练目标的子目标, 进行写作指导, 明确本次训练的目标、要求, 师生共同讨论写作思路, 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自主写作: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此环节大约安排30分钟。自主修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第二, 小课的课堂结构。互改作文:学习小组内互相批阅、交流大课上写的作文, 并推荐出优秀作品, 以备班内交流, 教师同时也要快速地阅读一些学生的作文, 提出修改建议, 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完善定稿: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内的交流情况与教师的建议, 完善文章, 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佳作赏析:各小组展示佳作, 并说明推荐理由, 班内加以欣赏、点评, 教师加以总结, 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升格拓展:根据课堂交流情况, 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成功及不足之处, 明确本周的努力方向, 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

(二) 综合训练的课堂结构设计。

第一, 大课的课堂结构。投放题目 (主题) :投放前两周的分解训练目标、达成情况, 明确本次综合训练的目标, 此环节大约安排1分钟;写前指导:解读本次综合训练的目标、要求, 师生共同讨论写作思路, 此环节大约安排4分钟;自主写作:学生独立写作, 此环节大约安排50分钟;自主修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第二, 小课的课堂结构。互改作文:学习小组内互相批阅、交流, 并推荐出优秀作品, 以备班内交流, 教师同时也要快速地阅读一些学生作文, 提出修改建议, 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佳作赏析:各小组展示佳作, 并说明推荐理由, 班内加以欣赏、点评, 教师加以总结, 此环节大约安排15分钟;升格拓展:根据课堂交流情况, 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成功及不足之处, 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

(三) 日常训练总结课的课堂结构设计。

上一篇: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下一篇:失去与珍惜的高二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