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植树节日记

2024-08-20

小学植树节日记(通用18篇)

篇1:小学植树节日记

植树节就要到了,我们临淄少年团的同学在高老师的带领下,迎着三月的暖阳,来到了博山源泉。

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阳光,山川、海洋、红花、绿树、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那么我们又怎样回报我们的地球呢?请来栽下一棵小树,收获一片绿色吧。

这里的护林人员给我们分发了树苗,我们拿着铁锹扛着树苗,顺着蜿蜒的山路蛇行而上,到了植树的地点大家挥动着铁锹,争先恐后的干了起来。挖坑、放苗、扶正、培土,然后再用脚踩一踩,防止水分流失,因为山石比较多,所以挖起树坑来比较困难,但只要我们用心,小树肯定能够活下来。

不一会功夫,一棵棵树苗就像一个个小哨兵一样,傲然挺立在了山头。此时的大山爷爷高兴地笑了,仿佛在说,“谢谢孩子们”!我们银铃般的笑声将会久久在山谷里回荡。大山爷爷也不会在寂寞。

亲爱的人类朋友们,让我们关爱自然,汇绿山川,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创造一个风景秀美、空气怡人的明天吧!

篇2:小学植树节日记

下午,我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乘车去党家小学植树。

到了!到了!我激动地跳起来,党家小学非常美观,一幢幢教学楼紧挨着,教学楼后面是宽阔的操场,操场的四周围着一条长长的草坪,我们就是在草坪里植树。

老师先分好组,安排我们一组植一棵树,这里一名党家小学的学生主动的要和我一组,我不假思索地高兴地答应了。这个小女孩叫张媚,是党家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同时一组的.还有我们班的焦富婕。我们开始行动了。

篇3:小学植树节日记

一、通常, 我们这样教

例题:路长100 米种树 (两头都种) , 每5米种一棵, 一共种几棵?

教学流程:

(1) 建立概念。距离、间距、间隔数、棵数。

(2) 建立关系。距离÷间距+1=棵数。强调:距离÷间距是与棵数一一对应的间隔数。

(3) 区别类型。两头种:距离 ÷间距+1= 棵数;一头种一头不种:距离÷间距=棵数;两头不种:距离÷间距-1=棵数。

(4) 审题。①读题:植树问题;②区分类型:两头种;③提取关系式:距离 ÷ 间距+1= 棵数;④把数字代入, 列出算式:100÷5+1;⑤解答。

以上便是“植树问题”一直以来沿袭的教法。

二、尝试:我们现在这样教

环节一:比较, 平均分中的点和段。

例1:路长20 米, 每5 米分一段, 共分几段?

要求学生解答:

(1) 读题:平均分, 用除法。

(2) 列式:20÷5=4, 分4段。

例2:路长20 米, 每5 米种一棵, 一共种几棵?

要求学生解答:

(1) 读题:平均分, 用除法。

(2) 列式:20÷5=4。

4+1=5, 种五棵。

讨论:例1、例2不同在哪里?为什么例2要多一步加1 ?

结论:图:

例1、例2 都是平均分, 但例1 讨论的是“段”, 例2 讨论的是“点”, 点数比段数多1。

环节二:讨论, 不同的树有哪些?

问题:同学们, 除了园林工人会把树种在点上, 世界上有没有其他的也会把东西“种”在点上?

讨论整理:

(1) 开会时, 服务员把杯子放在点上。

(2) 站岗时, 警察站在点上。

(3) 路灯, 装在点上。

(4) 摆花, 花是被摆在点上的。

(5) 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 建在点上。

……

环节三:练习 (省略) 。

环节四:变式练习。

变式1:在例2中, 班长领了五棵树去种, 到现场一看, 发现路的一头有一间房子, 怎么办?

学生:交回一棵树。

变式2:同样在例2中, 班长领了五棵数去种, 到现场一看, 发现路的两头各有一间房子, 怎么办?

学生:交回两棵树。

小结:

一头不种:减一;两头不种:减二。

环节五:总结 (略) 。

三、讨论:我们在哪里减负

曾经在四年级教学“植树问题”, 该班学生多数在校外培训机构学过“植树问题”, 所以面对例2 时, 学生马上问:是两头种, 还是一头种, 抑或是两头都不种?题目没讲清楚, 我们没法做。

当学生问这个问题时, 说明他们已经被训练得很机械化。我会要求他们忘掉以前学的方法—即本文第一部分描述的通常方法, 跟着我去比较第二部分中的例1和例2。等完成文中第二部分的整个过程后, 我会问学生:今天我们经历的“植树问题”与大家在校外培训机构学习的方法, 差别在哪里?他们回答:“我们在校外学的是方法, 您今天教的是道理。”

不管这个回答是否正确, 学生感受的敏锐却令人钦佩。在通常的教法中, 学生要先记住间隔、间距等概念, 接着记住关系式, 再接着记住三种情况的三个关系式, 记的容量很大。本文第二部分的教法中, 学生不需要记住概念、关系式, 只是回到平均分去。平均分的要素有“段”与“点”, 像速度 × 时间= 路程、效率 × 时间= 总量, 这都是“段”的问题, 而植树问题是“点”的问题。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平均分的问题。

篇4:浅谈小学数学日记

关键词:数学日记;观察生活;理论和实际结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但在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重教轻学,特别是在对一些概念、公式的教学,教师直接给出概念或公式,学生死搬硬套地去应用,这样的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对教难的概念、公式掌握,但由于学生没有经历探究的过程,理论和实际没有结合在一起,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很难,学数学没有什么用处的思想,课堂没有兴趣,出现厌学情绪,这样的教学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通过对中外教育的对比,我发现国外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了解和沟通,而我们的教育更关注的是智力,即成绩。如何在现有的教育形势下,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还原于生活,学以致用,更好地理解,这便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本着这样的目的,我尝试在小学中段(三、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大胆尝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灵活应用。

一、小学数学日记的作用

1、“生活”日记,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离开了生活,数学将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而数学日记则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激发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数学日记将生活与数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让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使得学生乐于接触数学信息,在课堂之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写数学日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抽象和乏味,它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

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让学生从过去生活摆在面前,但学生熟视无睹到在数学日记的鼓舞下,开始在生活中寻找问题线索,对生活中纷繁的数学现象进行有效选择,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课堂上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日记让孩子们眼里的数学更具生活味、趣味化,从而激发了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心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不正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吗?

二、“观察”日记,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数学日记能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在学习了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以后,我班杨同学把家里能量的东西量了个遍,还把数据都记了下来:我家桌上的玻璃约5毫米厚,宽10分米(就是1米);妈妈的皮鞋的后跟约高5厘米……学习了“认识图形”以后,周同学写了一篇观察日记:2005年10月10日,星期一,我的小火车转笔刀,蓝色的,铅笔从火车头前面圆形的洞插进去,下面有4个圆形车轮,火车后面有一个手柄,轻轻一转铅笔就削好了,铅笔屑掉进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里,把它抽出来倒进垃圾桶里就行了。火车转笔刀全身有23个圆形,正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5个,半圆形5个,还有11个星星,它们一起组成了美丽的图画,这就是我的火车转笔刀。写数学日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如何写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到底应该写什么呢?对于这样一个新名词,学生无从下手,家长无从辅导。在教学中如何,如何将数学渗透于学生心中,教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方式记录,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联系教学内容写。小学阶段,教师要求不能过高,要切合实际,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指导写作。例如教完《圆柱、圆锥的体积》之后,我让学生观察身边与圆柱、圆锥有关的生活元素,写一篇数学日记。其中一位学生写道:今天放学回家,我在小区的一栋楼下发现有一堆沙子,于是就想:“这堆沙子有多少立方米?”为了找到答案,我急忙回家找了根绳子、晾衣杆和卷尺,下楼动手测量。先用绳子围了一圈,量得沙堆底面周长是6.3米,再把晾衣杆从顶端插入沙堆,量得高是1.2米,然后迫不及待地回家,一口气算出沙堆的体积:(6.3÷3.14÷2)2×3.14×1.2≈3.768立方米。哈哈,我成功了!

我读完这篇数学日记,也不由得笑了。数学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其乐无穷。

2、记录自己真实的感受。写数学日记时,可以把自己在学习数学中经常体验到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或者是失败的懊恼写出来。一位同学这样写到:我去卫生间洗手的时候,看到爸爸正接满多半桶水准备拖地。想到干干净净的一桶水一会儿就会浑浊不清被倒掉,我突然冒出一个问题:“拖一次地板需要多少升水呢?”通过测量得知水桶底面周长是90厘米,水高52厘米,一次用水:(94.2÷3.14÷2)2×3.14×52=36738立方厘米=36.738升。拖一次地竟然需要这么多水呀!一个星期拖两次,一个家庭一年拖地的用水量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遇到像云南前几年的旱灾,这可是能解救很多庄稼的。明天我要把这个数据告诉同学们,让他们和我一起节约用水。

3、记录课外学习的收获与体会。为了使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可以鼓励他们把网上查到的、书籍上找到的、从长辈那里学到的、从社会中调查到的、从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记录下来。

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日记已经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通过写数学日记,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唤起亲近数学的好感,领悟数学的魅力,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鹏.“数学日记”带来的收获[J].新课程学习:中,2010(6).

[2] 张宗龙.用“数学日记”沟通师生间的感情[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23).

[3] 孫旭花.美国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日记”[J].广州师院学报,1997(2).

[4] 蒋巧君.数学日记:数学学习的新平台[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

篇5:小学一年级植树节日记

春姑娘到了,老师带领我们去植树。上车的时候,我开心又兴奋。

到了凤凰岛,老师先让我们读《美文诵读》。读完以后,我们进入了凤凰岛,我看见凤凰岛里的东西可真多啊!比如说:假的鳄鱼啊!小马啊!大象啊……然后老师让我们四人一组种一棵树。我们先挖一个坑,把树苗放进坑里,再填土浇水。最后,我们把自己的愿望送给小树:希望小树快快长大,变成参天大树,给地球妈妈添把绿吧。

虽然我们今天累得满头大汗,但特别地开心。

篇6:小学植树节日记400字

明天放学当前,我们离开了教室楼下的空地上,马瑞笛妈妈和我妈妈曾经把两棵树拿来了,一棵是白色的山茶花,另一棵是牡丹花,都有和我们差不多高。

首先要开端挖坑。长长的铁锹在我们手里一点也不听使唤,怎样也挖不起泥土来。两位家长来给我们做示范了,先要用脚用力把铁锹踩下去,再翘起来,才干把泥土挖出来。可是看着复杂,做着可一点也不复杂,我们轮番上前也没能挖出多少来,最初还是在大人们的协助下坑终于挖好了。接着就是把树苗放下去,再把泥土填回去,最初把树根边的泥土踩实,再浇上了香香的花瓣水。(我们把掉下的花瓣放进水里了)

篇7:小学生日记100字植树节

今天是植树节,天气阳光明媚,非常暖和。学校放假了,有三位少先队员去植树,他们带着树苗、铁锹、水壶,兴致勃勃地去植树。

公园里真美呀!小草发芽了,小花红了,小鸟欢快地在天上飞来飞去。他们首先找个好地方,接着挖了一个树坑,然后把树苗放到坑里并填平土,最后浇水,这样小树苗就栽好了。

他们虽然很累,仍不肯休息,他们心里想着,不管有多累也不要放弃,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孩子们,加油!谢谢你们。”

篇8:谈小学日记教学

一、启发引导, 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浓厚的兴趣是事情成功的条件, 为了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我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 让学生了解日记是一个人的成长史、奋斗史, 有了日记, 就可以把自己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记录下来。日记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学生可以把自己高兴的事和烦恼的事倾诉给它, 让它每天陪伴自己, 和自己谈心, 和自己交流。有了这样的引导和启发便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写作热情和积极主动的写作欲望。

二、循序渐进, 学以致用

刚开始写日记时, 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笔, 总觉得生活太单调, 每天除了吃饭、上课、写作业、休息就没有可写的。其实, 并不是生活本身单调, 而是学生不善于观察发现它、挖掘它。因此, 加强对写日记的指导要结合讲读课和作文课来完成, 具体方法如下。

1. 活用新词, 学以致用。

因为每篇课文中都有一些新词、好词。学生在上课时掌握了这些字的音、形、义以后, 我就要求学生凡是学过的词语尽量在日记中使用, 让它在自己的语言中起作用。

2. 模仿句段, 写出新意。

学生写作往往从模仿开始。我对日记里能模仿开头、结尾以及模仿人物描写和模仿对话的学生都及时给予表扬, 告诉学生模仿有两种:一是模仿课文句段写法, 二是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

3. 博采众长, 他为我用。

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丰富的知识是写作的基础。“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小学语文课本中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 或是意境优美的散文, 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 均为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 也有必要引导学生多积累一些妙语佳句和精彩片段, 学习课文的布局谋篇, 这样“日积月累, 逐能生悟”。我还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告诉他们注意摘录精彩的句段和词句、名人名言等, 以积累资料。有了积累, 用起来就方便自如了。

4. 创设意境, 增强感受能力。

指导学生写作, 除了在语言、写作方法上加以指导外,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学生写日记常常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形:一种是思路凝滞, 难寻“应炊之米”, 另一种是思路狭窄, 虽有“应炊之米”, 但缺少多样的制作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训练。低年级我们只要求大致了解词句的意思, 对课文的内容及思想感情有所感受。而中年级有三个要求。第一, 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低年级是了解, 中年级是理解。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是进入中年级后的一个难点。第二, 要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往机械的分段做法有伤学生的思维, 不是个性化理解。但是, 读完一篇课文以后,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觉得还是应该把握的, 而且这也是学习这篇文章, 乃至高年级阅读的基础。第三, 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复述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说出主要内容, 要能涵盖所有的要点, 同时要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这两条缺一不可。经过一堂课一堂课的日积月累, 逐渐形成学生的概括能力。此外, 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表述能力的培养。表述能力是学生的演绎能力。学生写作写得不具体, 其实跟他们的复述能力有关。学生首先要能准确地传达课文的语言风格, 不是简单地用自己的口语说;其次要能恰当地引用原文, 能突出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这是一个用书面语言来丰富、改造学生自身语言的过程。学生在复述中还要适当地增加一点自己的评论。复述中, 学生的语言、节奏、情感已经说明他们的观点了, 再加上评论, 这对将来学生的作文是十分重要的。

三、强调“写真”, “我手写我心”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的就写。一两句话也可以, 几百字也可以, 不要勉强拉长, 也不要硬缩短。总之, 实事求是, 说老实话。要写出诚实的话, 非由衷之言不发, 非真情实感不写。”学生怕写日记,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要求过高。许多教师总是把日记与作文等同起来, 说是让学生写一则日记, 其实潜意识里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 文章的结构、篇幅的长短、内容立意、表现手法都以作文的标准来衡量。这样一来, 学生只好东拼西凑, 胡编乱造, 这样的日记当然会让学生厌恶、头疼。其实, 日记应是一种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写作方式, 它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不应该是痛苦的事。教师只要求学生写“真”, 而不对其他诸如字数、立意作过多要求, 学生便不再怀有对日记的畏惧心理, 写日记也不再是一种苦差使。

四、多褒少贬, 适时评价

为了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教师要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日记教学。首先, 我教育学生不要急于求成, 写日记应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与此同时, 我常把一些学生写得好的日记在班上读给大家听, 并作简要的讲评, 让他们从中得到借鉴。有时我把学生写好的日记投到报社、杂志社发表, 以此来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另外, 我对写得好的日记及时表扬, 写得较差或思想上有问题的日记及时指导纠正。每周的日记都评定成绩, 及时检查批阅, 不断督促引导, 这也是学生写日记的劲头持久不衰的关键。如在检查自觉写日记时, 我发现张明、李磊、邵海强等六位同学写得最多, 其中张明在一次日记中写出了主题鲜明而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他写到由于自己贪看电视, 谎说作业多为由, 推搪妈妈吩咐做的家务, 当妈妈做好饭菜来叫他吃饭时, 发觉自己不但没有做作业而是逍遥地看电视时, 内心很担心妈妈会责骂他, 但等来的是妈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他的内心受到感动, 体会到了妈妈的关爱。这么朴实有意义的日记, 取之于生活, 所以当写“记一件印象最深的事”作文时, 张明就以上面的例子为基础, 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愿望, 写出了一篇感情至深的好文章。

篇9:日记,小学作文教学的媒介

一、记日记对学生学习语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能巩固语言基础知识

日记同作文一样,要运用学生自己所学的字、词、句、段、篇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所以在日记中,语言基础知识也会有意或无意地得到最广泛、最自觉的实践运用。

2.能直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小学作文要求学生达到能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这与记日记的基本要求是完全相同的。同时,日记与作文相比,在实现上述要求上,还有不可比拟的优点:一是记日记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及时记下,学生对事件的感知、认识等记忆得十分清楚,写来所费功夫不多;二是记日记是学生真正的“我手写我心”,基本没有什么约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非常自由,而且具有比较强烈的真情实感。所以,日记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3.记日记可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陶冶

学生要写出一篇日记,必须有自己的感知、认识、情感等因素的参与。这就决定了记日记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情感陶冶的过程和认识深化的过程,能起到塑造学生独立自主、不断向上的健康人格的作用。

二、指导小学生写好日记的方法

教师要使学生形成写日记的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学好语文,陶冶情操,还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持之以恒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日记这一文体,需要教师在四至六年级连续不断、持之以恒地进行日记的训练指导,使学生形成记日记的习惯,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及记叙描写的能力,并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2.循序渐进

教师进行日记教学,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记日记,三年级的日记教学和训练显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教师只有在教学、训练中按照规定的训练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才能达到上述这一最高目标。在训练中,对学生日记的数量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所谓日记,就是要天天记。但对初学日记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这样一步到位,而只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记记日记。四年级时可以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一篇日记,五年级时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三篇,六年级时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五篇。教师一定要定期在周一或其他时间里收阅,形成惯例。

3.搞好学生日记同命题作文的衔接教学

学生日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指导学生选取其中某篇,按照记叙文训练的具体要求进行改写,使它变成一篇结构完整的好作文。这样,就能逐渐让日记训练起到作文启蒙教育的作用。

4.鼓励写特色日记

学生要想在日记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就要用心来写日记,即用心去感受天地万物,要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日记。

(1)插图日记。这是图文并茂、饶有情趣的一种写日记的方法。试想,一篇生动流畅的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绿叶或是一只小动物,还有灵活多变的字体标题,这些都能激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学生武越就写了一篇关于红领巾的内容的日记,红领巾的图案将日记内容围在中间,活泼新颖的设计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2)摘抄日记。前苏联的拉德任斯卡雅教授说:“训练孩子们从书本上搜集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训练他们走向生活。”因此,一般每星期的日记笔者都布置摘抄或剪抄的内容。如“名人名言”“名人小档案”“生活百科知识”“奇闻异谈”“时事栏”“好词库”“佳句库”等,使日记成为以后习作取之不尽的“宝库”。

(3)想象日记。可以是提供词,让学生想象写日记,如“孤独、热爱、希望、三毛、校长”。也可以是提供句子,让学生想象写日记,如“在这个星期,我碰到的最大的难题是______”。还可以是以某一情境为想象切入口写日记,如“二十年后的元旦,我给教师打电话”等。想象日记的引入,更为日记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4)采访日记。如笔者让学生采访妈妈的童年,然后指导学生用连环画形式画一画日记“妈妈的童年”,学生画日记的热情高涨,画出了一篇篇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情感真切的日记。所以,采访日记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增进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等交流与协作的好机会。

篇10:小学五年级植树节日记600字

现在,我们祖国的树越来越少,许多地方变成了沙漠。因此,我们应该种植更多的树来为我们的祖国增添绿色。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这一天,校园阳光明媚,我们班的小记者参加了学校的植树活动。

来到校园里的一片空地上,大家热情地工作着。有的扛树苗,有的打水,有的挖坑。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掌握要领,长时间没有种好一棵树。老师看到后,给我们合理分工,然后做了示范。我看到他用铲子抵住土,用脚踏板铲背,左铲右铲,一直挖,很快就挖了一个坑。老师又把坑里的一棵小树放进坑里,从左到右看了看,把它拉直,然后用土栽培,用脚踩一下,浇上水,一棵充满活力的小树就定了下来。然后,我以一个老师为榜样,和其他同学一起种下了一棵又一棵的小树。这些小树在风中摇摆它们的叶子,享受阳光的温暖。大家都忙得额头上的汗都流下来了,都懒得擦。我累得透不过气来,但是看着一棵棵种下的小树,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因为我为祖国增添了绿色。

今天种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大树。我知道我给祖国加的绿太微不足道了。但只要大家行动起来,就能绿化祖国的领土。

篇11:小学生植树节日记50字

春天,处处鸟语花香,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小红、小兰和小亮一起上山植树,他们有的浇水,有的施肥,还有的栽树苗。他们个个干得非常起劲,虽然他们身上弄得都是泥巴,但是他们还是很高兴。

篇12:小学生植树节日记400字

我看着树苗,一脸茫然的样子。爸爸见了就拿着剪刀走过来,说:“女儿,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啊?”“嗯,我不知从哪里入手。”我摆弄着衣角。爸爸对我说:“首先必须掌握剪枝技术。”“那,什么是剪枝技术?”“剪枝技术就是树苗在栽培之前,要先根据树苗的大小,枝丫的多少进行修剪。把多余的细枝都剪去,这样就能减少树苗对营养的需求,便于生根发芽。来,把这几根剪了,就可以了。”“哦,我知道啦。”我拿起剪刀,按照爸爸指示剪下了几根没有用处的枝丫。就完成了第一步。

“然后是……是”我杵着下巴想“嗯,对了是挖树坑。一般来说,坑越大越好。因为新挖的坑土壤疏松,有利于小树扎根。”我起身,拍拍灰尘,找来一把铁锹,就地开挖。哈,终于挖好了。我在树坑里均匀的撒上了肥料。把准备好的树苗移入树坑正中间,并让它的根须舒展开来。一手扶正树苗,另一只手持铁锹,把挖出来的并混合了一些肥料的泥土铲入坑里,直至树苗站稳,再放开手,将周围的土踏实,最后再浇水,让树苗都痛饮一番,以固定树根。大功告成!

篇13:小学数学教学与日记

一、日记,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数学日记就是一座连接生活和数学的桥梁。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让数学贴近生活,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的, 不是空洞的, 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 学好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感。欣赏了学生一篇篇的数学日记, 我感到很欣慰, 发现这些孩子已经在用数学了, 已经能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了。例如, 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星期五下午可真热, 穿着长裤就更热了。我打算换一条短裤, 我在柜子里找啊找, 发现每条短裤都很难看, 我继续找, 终于找到了一条漂亮的短裤, 这条短裤我从没穿过。今天我就穿这条, 妈妈说:“这条不够长, 你穿不下去的。”我不相信, 就拿了尺子量了量我的其他短裤和这条短裤, 其他裤缝都是18厘米, 这条却是13厘米, 两条短裤相差几厘米呢?我用算式算了算, 18-13=5 (厘米) , 果然不能穿。我很生气, 想:不能穿也得试试看。于是, 我就把它穿了起来, 一穿, 裤缝就裂了。

二、日记, 融合了各学科的教学

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重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渗透, 重视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门类繁多, 缺乏整合的现状, 使各门课程能够有机融合, 把学生看作一个整体的人来培养。数学日记是数学与各学科有机融合的一种理想媒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后, 我让他们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有个小朋友在日记中写道:“有一天晚上, 我正入神, 突然听到了米、厘米、毫米的谈话声。”米说:“我最长, 谁也比不上我, 我能把人的身高准确记录下来, 以及把高大的建筑物也能准确记录下来。”厘米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又不能非常准确把它们记录下来, 还不得靠我们吗?只有我们才能把它非常准确地记录下来。”毫米说:“对呀!对呀!”它们争吵了起来。于是, 它们就去问尺子爷爷, 尺子爷爷说:“你们大家各有各的好处, 各有各的用处, 比如1厘米=10毫米, 10厘米=1分米。10分米=1米, 1000米=1千米。如果你们成为好朋友, 那么事情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后来它们和好如初了。”这既是一篇优美的语文日记, 因为他是模仿语文对标点符号的描写, 又是一篇最能体现长度单位关系的数学日记。看来小朋友的知识面真是不可估量的, 他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语文中的知识与数学知识进行了迁移, 体验语文与数学的联系, 训练学生的语言, 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三、日记, 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重视学生参与, 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自我评价的要求。写一篇数学日记, 就是学生反思数学学习过程的一次思维过程。在写日记的过程中, 学生要回顾自己所学的知识,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记叙自己理解知识的方式, 寻找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进行批判性的总结。有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记道:“今天, 我的数学家庭作业完成得非常不理想, 还被老师批评了。把这些错误联系起来只能用两个字来说明‘粗心’, 其实这些题目我都会做的, 只是太粗心了, 把进1和退1忘记了, 还有的就是把横式上的得数忘记了。我相信, 只要我认真做了, 我以后的作业一定会全对的。”反思是学生不断取得成功的过程, 反思可以激活学生的智慧, 是创新思维的动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不断反思。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 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发现自己某一方面知识的缺陷和不足, 从而激发他们寻求进步的冲动, 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14:日记——小学作文教学的抓手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日记既能积累生活经验,又能锻炼观察、分析的能力,还能锻炼文字表达的能力,锻炼耐性,培养集中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写作的水平。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写日记。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应注意以下几点。

—、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写日记是—种“练笔”活动,应该让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让学生充分享受练笔的自由,不要在字数或内容上作硬性的规定。学生有了“说话”的自由,写作热情才能高涨。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的就记。—句两句也可以,写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要实事求是,对自己负责。”学生的写作空间自由了,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把他们自己内心真正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东西尽可能地呈现出来。另外,还可以开展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或者开辟习作园地,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展览出来,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让他们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坚持写日记,要求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可以给学生讲名人坚持写日记的故事,如鲁迅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果戈里常年坚持写日记,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素材,笔记本成了他“手头的百科辞典”。

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拓展日记的内容

从一、二年级开始,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写不出的汉字,可以写拼音)。刚开始起步时,可以让他们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如眼睛看到、鼻子闻到的、嘴里尝到的、亲手做过的、心里想到的等等,可以只写一句话、两句话。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面的扩大,可以引导学生扩展日记的内容,逐渐从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写关于小动物的日记,农村大多数家庭都习惯饲养小动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和自己饲养的小动物朝夕相处,观察小动物对他们来说是美的享受,更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先从观察这些小动物的外貌着手,先让他们写出自己看到的小动物的外貌是什么样。同学们可能写不了多长,但是,要让他们把句子写通顺,然后就可以逐渐加深内容,让他们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再把这些习性也记录下来,与动物的外貌结合起来,如果语句通顺,就不失为一篇小小的作文。

三、经常检查批阅,及时给予指点

对于学生所写的日记,不应置之不理,任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们要经常检查批阅,及时给予指点。日记的批阅不能像作文一样精批细改,应多鼓励,少批评,多批少改。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日记中片面的认识,不能横加指责或全盘否定,否则学生就不敢说真话、说实话。应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生活中自己身边的各种事物。在自然中,可以说植物无处不在,无奇不有,在路边,在田野,甚至你的身边处处可见。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感受到植物带给你的欢乐,感到大自然的奥妙,神奇伟大。让孩子们细心观察,耐心记录是有一定收获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有趣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他们活动时的欢声笑语,使他们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写这方面的日记他们也觉得有意思。所以每次参加某项活动前,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写下本次活动日记,这样能促进他们有意识地捕捉碰到的一切事物,锻炼观察的自觉性,提高感受能力,增加知识,自然也能为作文提供写作的材料。

学生坚持写日记,可以进行大量自由灵活的练笔,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写作文也将不再是令人头疼的事,而会“下笔如有神”。

篇15:植树节日记300字小学三年级

今天早上我们坐上了大巴到达了衡水湖,8:30我们开始了植树之旅,首先拿好工具排好整齐的队走向田地里,那里有几位正在植树的人们,他们走过来对我们进行了指导。并告诉我应该把坑填满三分之二的土,然后把树苗放上去盖上一层土,用后脚跟踩实,然后再盖上一层薄土,然后压实。树苗要与红线一样,连成一条线。学好了基本功夫我们便走进田地里,开始了植树,我们每三个人一组,组里的人们一个个团结一致,分工明确,一个人填土,一个人扶树,一个人把土踩实,不一会就种了十几颗树。

栽完树我们又踏上了回学校的路,这一天我收获了许多,也获得了许多。今天我真开心不仅仅是因为植树,因为我明白了除了植树做任何事都要团结一致。

篇16:植树节日记300字小学三年级

“我不是只有一个作业了吗?”“还有一个植树节的活动!现在下楼拍照!”

不会吧!我一脸苦笑,带好了喷水壶,铲子……,跟着妈妈下了楼。家门前正好有个小草地,妈妈说在这儿种,可我反对,找了五分多钟吧,我们才找了一个大大的草地,不过天空渐渐地下起了小雨来。

我说:“摆个姿势拍下照就好了”。可妈妈语气一下子温柔起来,说:“老师让我们植树,不是随便拍几张照的。而是让我们爱护大自然,有个美好的环境……”

篇17:植树节去植树小学生日记200字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为了美化环境,“3·12”植树节,小明和小红一起去公园植树。公园里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小明拿起铁锹,挖出了一个坑,小红扛着树苗走了过来。他们合力把树扶正,放到坑里,填上土,直到把坑填满。小红提来一大桶水,他们一起给树苗浇水。

他们干得热火朝天,汗水一滴滴流到土里,可是他们一点都不觉得累。看着小树苗牢牢扎根在土壤里,拼命吸收着水份,他们心里像喝了蜜一样。

篇18:对小学数学日记的探讨

一、小学数学日记的内容

(一) 精彩的课堂日记

可以记录课堂上发生的事, 在课堂上自己学到哪些知识, 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哪些能力得到锻炼。

(二) 操作探索日记

现在很多新授课上, 教师都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 然后自己得出答案。如果学生把操作过程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知识升华。

(三) 数学作业后的日记

评价自己做作业的态度, 评价自己哪些习惯是好的, 哪些是做得不够的。检讨题目错在哪里, 怎样改正。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四) 课前预习的日记

现在我们提倡课前预习, 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情况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比如通过预习有哪些问题、哪些收获, 在教师新授时有哪些问题需要弄懂, 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也能让预习更有实效性。

(五) 数学故事的日记

让学生谈谈从数学故事中学数学知识的体会。

(六) 考试后的反思日记

总结自己的答题情况, 从中吸取教训, 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如何指导小学生写数学日记

学习新课前, 教师应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让他们注意收集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采用作业的形式, 让学生将生活中的实例写到数学日记中, 并应用到学习内容中。

有了课前的“预热”, 课堂上的数学信息就会显得生活化、多样化, 学生就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运用数学模式解决、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其中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主要通过建模来完成, 建模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模型后,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的模型去解决问题, 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有意识地采用应用性广、操作性强的练习, 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在平常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与教材相配套的应用知识, 培养学生自觉能动地学习课外知识的能力, 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新发现, 让学生把新感受、新现象记录下来, 将数学日记的素材由课本知识拓展到课外, 引发学生不断探索, 不断学习。

学生记数学日记, 重在素材的搜集、整理, 教师除了在这些方面进行指导外, 还应重视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 如开展“精美日记本评比”“数学信息发布会”等活动, 调动学生记日记的情感因素, 以促使学生持之以恒地记日记。这样,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把要求、题材告诉学生后, 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写, 这样才有新意, 他们才能写出那一份童趣、童真。另外, 教师帮助学生修改日记时, 也要注意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角度指导学生修改。

三、写好小学数学日记三步走策略

(一) 规范格式

其一, 要起一个有新意的名字, 要抓住人的眼球;其二, 另起一行要有日期、天气、星期几;其三, 结尾处要写上班级和辅导教师。

(二) 选材独特

写数学日记就像写文章一样, 选材很关键, 选材要有新意, 视角要独特, 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数学日记。

1. 用童话的形式表达数学上的一些数量关系, 这样既有童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如《数学王国的乌龙事》《角的表演秀》《直线曲线去打工》。

2. 常言到:“胸有三江水, 口吐一条河。”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让学生时时用心、处处留心, 养成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和多记的好习惯。教师可在平时让学生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 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经常遇到交水费、交电费、交燃气费等很多与数学有关的知识, 学生只要留心, 就一定会发现很多的素材。

3. 把每个单元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比如学过《四则运算》这个单元后, 学生就可以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 要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四则运算有括号的算式,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通过这样的梳理, 下面再配几道四则运算的例子就可以了。

4. 写出对一道题的独特见解。例如在平时的练习中, 学生若遇到一些练习, 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就可以写下来, 与大家分享。

5. 结合自己最近学习的知识布置命题数学日记。如讲过《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之后, 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内容描述一下自己的家的大概位置, 以及家附近的典型建筑等。

6. 学生可找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把当前发生的大事作为写作的题材进行描述。

(三) 做好点评

面对学生的数学日记, 仿佛走进了学生的世界, 那里有学生的生活, 有学生无限的遐想, 有学生学习方法的透漏, 有时还有学生的喜怒哀乐。教师要认真抓住和学生沟通的契机, 认真评阅, 尽量给学生进行评析, 写出评语 (可以写优点, 也可以写出希望) 。对于写的好的数学日记要在班上进行交流, 让学生进行评价, 这样生生评价, 既能让学生读懂别人的优点, 找出自己的不足。另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渠道, 如报纸、校信通网、博客、文教网、学校的展板、班级的展板等, 对学生的数学日记进行展评。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兴趣。

四、结语

总之, 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有条理、事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数学日记的运用, 帮助学生记好数学日记。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之下, 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 在一些小学数学教学当中, 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日记。通过写数学日记, 一方面能让小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还能促进小学生自己不断反思, 总结学习的过程、内容、方法和习惯, 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习惯。尤为重要的是, 日记梳理了小学生的思维, 增强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提高了其数学素养。针对此, 本文对小学数学日记做了一番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日记

参考文献

[1].朱惠琴.学而时习之不亦记乎——记数学日记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 (小学) , 2010 (9) .

[2].吕娜.练写数学日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J].阅读与鉴赏 (上旬) , 2011 (1) .

上一篇:井下巡查管理制度下一篇:《内室的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