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优质课听课感想

2024-06-24

小学音乐优质课听课感想(精选7篇)

篇1:小学音乐优质课听课感想

小学音乐优质课听课感想

我在肥城听了音乐优质课,每节课各有特点、亮点纷呈,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汇课过程中,每位老师所呈现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听完之后我感觉每节课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并且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各位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营造了互动、探究、创新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简单总结一下:

一、以故事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例:

1、在引入音乐活动前,用音乐故事《图兰朵》导入。

2、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活动的背景音乐等,如《快乐的舞蹈》、《摇船调》都以音乐为主。

3、活动后,以音乐作为结尾,结束新课如《美丽的黄昏》、《思乡曲》。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了教材,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留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得很有整体性。

三、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看整堂课是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中。例如:《快乐的舞蹈》高潮就在创编活动这一环节。“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毕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若在分组创编并展示时能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教师只稍加点拨、指导这堂课会更加出彩。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效率高。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每节音乐课。其中各位老师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篇2:小学音乐优质课听课感想

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笔者也不具备教学专家那样的水平,还不能把竞赛课的所有内容原封不动告诉大家。所以,笔者也只能跟大家交流自己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这次竞赛课中的变化。

(一)还数学课堂安静

听完这次竞赛课后,笔者最大的感受是:这次竞赛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开课在笔者眼里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真的声声入耳,还有那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一个比一个美,让我们可望不可即。而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二)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

很多老师心里想,数学课堂肯定体现数学味道,这还用说。老师们都知道,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公开课,老师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充实生动,更加吸引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识;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老师又加入了相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了丰富课堂语言,有感情,用着诗意一般语调讲课;为了节省时间,用了大量画面精致的课件。一节课下来,涉及的科目很多。学生不知这节课到底是什么课,数学课也像,自然科学也像,综合课也像,最终成了“四不像”。但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多样,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多讲几何知识,或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这次不仅讲一些比较抽象知识——如比、用字母表示数、有余数的除法、百分数的意义、中

位数等。还讲了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知识如可能性的大小、鸡兔同笼、莫比乌斯圈、邮政编码等。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三)是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变化的关系

这次听课另外一个感受是:一走进教室,我们发现学生的课桌的摆放跟我们平常教室一样,一排十人,三排,共三十人。不再是五六个学生围坐在一起,以前一见到这样的大型公开课,为了方便小组间合作、交流。往往是五六张课桌拼在一起。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老师把合作学习看成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认为课堂上有了小组合作就有了课改意识,就是一种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把学生独立思考说成是一种封闭的弧军备战,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于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任课教师把合作学习到了“随手拈来”,“动辙合作”的地步,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次竞赛课上很好的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的关系。就是需要讨论的地方采取了同桌间互相讨论。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一律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不像以前一节课闹哄哄地多次合作、讨论。事实上,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我们不能因为盲从合作学习而丢弃独立思考,首先应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独立思考,他还有什么创新呢?

(四)多媒体的大量运用

最后简单地说一说有关多媒体的运用,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直观形象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课件华而不实的现象,学生的专注力只在课件表面的画面上,没有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课件成了摆设。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为教学服务,不能主次颠倒。

篇3:小学音乐优质课听课感想

听着这些年轻教师的课, 让我反思, 让我畅想, 更让我回味。平时的教学中大都是教师一味地“填”知识, 给学生一个劲地“灌”下, 教师不能充分地挖掘教材、发挥学生的思维, 更没有让学生的思维火花闪现。我们在平时如果能像比赛一样精心准备课堂, 不是为了功名, 应立足于自己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在平时每节课都能像比赛一样精心准备, 都能看到更多“智慧”的火花闪现该多好啊!

听着一节节青年教师的课让我反思, 让我畅想, 让我更好地理清以往教学的思路。为了年轻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我觉得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应从以下几点做好:

一、“探究”是课堂的“命脉”, “问题”是课题的“心脏”

教师应尊重学生, 以生为本, 积极引导学生探究, 精心设计有效问题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乐于探究问题、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能力, 掌握从问题出发探究学习目标的本领。有疑才有思, 有思才有启, 有启才有发。

二、教师要“授之以渔”, 多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便于学生成长发展

教师要抓住“课眼”, 导在关键处, 让学生学在真实处、学在发展处、学在闪光处。

1. 最富激情高效的课堂

廖芳芳、冯丽丽、廖秋玲老师平时就是个快乐、开朗、性格豪放的教师, 年轻上进, 平时上课就富有激情, 教学能力强。在“黄荆杯”年轻教师大赛中, 她们大放光彩, 精心设计课堂,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扎实高效地完成了课堂的主动脉, 炫出一堂堂激动人心的高效课堂。你看冯丽丽老师精心设计的一堂课:听啊!大灾有大爱, 温暖了多少人的心, 鼓舞了多少孩子, 让每个人都记住: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学生流泪了, 更让全体听课的老师流泪了, 最后, 在学生与老师共同的朗读声中结束了课堂。再看看廖芳芳老师的设计:在游戏中分享快乐, 在思考中完成重难点, 在智慧中与阿凡提比拼, 让阿凡提智斗巴依老爷的智慧在孩子们心中开花。再看看廖秋玲老师, 声情并茂的导入与讲解, 让全体老师和学生沉浸在《七颗钻石》的童话世界里……

2. 最细腻而深刻的课堂

王小兰、李棠老师平时就是细腻而智慧的人, 她们上的《可贵的沉默》《口算乘法》,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 让思维充满整个课堂, 让智慧闪现在学生心中, 整堂课一而再、再而三地闪现学生智慧的火花, 由学生提问, 学生解答问题, 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是教师精心的设计, 是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善于引导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才呈现出这样的一道道精神大餐, 让我们一饱眼福。

3. 授之以渔的课堂

蓝金平老师的古诗教学, 就是以非常经典的方法教学古诗:释, 看注释;留, 联系课文留住重要的内容;调, 适当调整语序;补, 补充教学内容。再看看廖秋玲老师:她的教学方法是:学习课文, 一要找语句, 二要抓词语, 三是悟原因。

篇4:随堂听课,促进常态课优质化

进行随堂听课,是推动每一位教师构筑理想课堂的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更是推进学校“以师为本”的现代学校管理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近年来,我们把课堂研究作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抓手,把随堂听课作为课堂研究的重要内容进行实施。实践与探索的经历使我们积淀了一些虽是肤浅也算得上经验的点滴之谈。

随堂听课需要舆论先行。通过问卷调查,得知相当部分老师对随堂听课疑虑重重、抵触情绪很大。因为按老习惯,听课是提前安排做好准备的,哪有领导、校长、教研员等不打招呼随时到课堂听课的做法,相当部分教师认为心理承受压力大,这一做法有抓教师“小辫子”之疑。通过大会、小会、印发有关通知等做了一系列解释说明工作,让教师明白随堂听课是按常态课的标准来衡量、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常态课优质化,在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加上“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通过舆论先行,将阻力消除在萌芽状态,铺设了一条配合、支持随堂听课的畅顺通道。

随堂听课需要制度指引。随堂听课这一措施的实施,是常规教学管理的改革,必须要作为一项整体工作来操作。我们制定《关于认真做好随堂听课有关工作的通知》,明晰随堂听课的启动时间、随堂听课的参加人员、随堂听课的形式以及随堂听课与绩效奖金挂钩等各项细节及操作说明,操作性、针对性、系统性、整体性非常明显,便以操作实施。

随堂听课需要层层发力推动。我们在实施随堂听课的工作中做到层层重视(镇府、教办、学校、科组);层层行动(镇长、分管教育领导、教办领导、辅导员、校长、主任、科级组长一齐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评课,有时集中行动听课、有时分批深入学校、有时由教办牵头、有时由学校组织);层层跟踪了解(不定期总结、分析随堂听课情况,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明确下一步做法);层层督促落实(教办不定期向领导汇报情况,教办主任不定期查看辅导员的随堂听课记录,不定期了解各校随堂听课情况,校长不定期了解行政人员、科级组长的随堂听课情况),由于工作落实,教办、学校的全力参与,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堂听课需要与绩效挂钩。各级领导的层层推动,产生积极作用,作为随堂听课的真正对象(教师个体)是被动参与、表面应付,还是积极、主动行动,这才是关键。随堂听课与绩效挂钩,把每一节的随堂听课的评分与学校、校长、学校全体教师、教师个人(课堂主讲者)的期末绩效奖金挂钩,目的是把每所学校的校长、教师与随堂听课的工作开展、工作效果捆绑在一起,其作用是促进全校的每一位教育者都能高度重视教研工作,积极参与教研工作,促进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因为如果个别人对教研工作不积极参与,造成教研水平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其随堂听课的评分成绩低,学校、校长、教师的绩效奖金就会减少。这就确确实实需要每所学校对教研工作做到全校一盘棋,采取“传、帮、带”,采取“一帮一”,采取“结对子”等等手段、办法来提高教研的整体水平;就确确实实需要从校长到普通老师都重视教研,重视提高业务水平;就确确实实需要从校长到普通老师都重视上好每节课,促进常态课的优质化。

通过近年的随堂听课,我们发现,随堂听课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随堂听课也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并增强了校长关注研究随堂听课的意识。

篇5:小学音乐优质课听课心得

我有幸去龙城小学听了这次小学音乐教学优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将自己一些粗浅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这次优质课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创造美”。

综合这次教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一、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本次参加讲课的教师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老师们的课件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实用有效,不花哨,不杂乱。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富有创意。多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教案制作、歌谱制作新颖、首先由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导入,还有教师制作的油灯。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用图谱展示音乐,给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音乐。但在多媒体的使用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今后大家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尽量使课件中的所有音乐素材音量保持一致。

第二、备课方面

教师备课的三个要素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和学法。本次听课的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位参赛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更体现了教师的优秀素质和课堂应变能力。把秘密藏在橘子里,导入新颖,在歌曲新授完毕后,老师简单的舞蹈邀请学生伴唱。开始老师跳得很起劲,可现场学生唱得音量小又没激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停下来并要求学生有感情的再来一遍,但老师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刻意随着学生的伴唱越跳越没激情,这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主动停下来,并且自己提出了问题所在:因为唱的没有激情,所以跳得也没激情了。在接下来的新轮授课中,学生主动提出要有感情的演唱一遍为老师伴奏。可见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作了充分估计,并对各种状态预设了积极的应对,所以才有课堂上的临乱不惊,精彩迭出。

第三、教师的音乐基本功

在优质课中,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就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第四、专家点评,明晰今后工作思路。

本次观摩活动令人印象深刻,获益颇丰的还有专家点评。几位专家针对参评课的点评和建议,可谓提纲挈领、一语中地。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学生来设定,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目标来展开。(变‘通过教学使学生„„’为‘学生能够„„’)

(2)备课时应反复琢磨,多唱、多听音乐作品,突显“音乐形象”,把握“音乐要素”。

(3)设定的问题应该突出“音乐”性,要实际。

(4)对歌词挖掘很深,却忽视了对音乐要素的挖掘。如:“休止符”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节奏、旋律的对比呼应等都应是把握的要点。

(5)不要太过重视教学环节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如部分课堂歌曲完成不好,学生展现太少,只因被其它活动冲淡。“自己唱歌才是最好的体验!”(6)欣赏课应培养学生一种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7)音乐应该是“听”出来的,是一个从感性(声音)——理性(谱例)——感性的过程。

(8)创编活动可有一个特指的范围,避免整首歌曲的创编。用“lu”“la”等模唱时要适当,因为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于新学了一首歌,难度过大。

(9)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可超越教材内容、追求多样化的课堂。

(10)应当注意的教学细节:

避免教师一遍一遍地跟唱;起拍时手势、语言等要干净,不要重复;多媒体画面太花哨,会影响听觉;避免过多专业术语的运用(太成人化);刚学会歌曲时不要马上用伴奏带;避免和学生太过亲昵的肢体接触;教师无意的走动、活动、转身等不要破坏了音乐营造的意境。

篇6:省优质课听课感想

3月的章丘,草长莺飞,细柳垂缕,又是一年春好处。行走在春天里的我,聆听着,感悟着,收获着„„

我不禁想起了十年前的一堂历史课。2004年,我即将大学毕业,当时教授我们历史教学法的仇老师专门邀请省实验中学的钟红军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展示课。那时的钟老师刚参加了省优质课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如今的钟老师已成为齐鲁名师,名闻遐迩。现在想来,能亲身感受她的课堂,真是荣幸至极。

听课之前,老师布置了任务,要求说出这堂课好在哪里。带着纸和笔,怀着好奇的心,来到省实验中学。我被钟老师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陶醉其中,下课铃响,仍意犹未尽,猛然发觉,纸上竟只字未写。老师问及好处时,竟有点精神恍惚,不知所云。我想,那时的我,可能是无法想像历史课堂可以如此之美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十年过去了,钟老师的话仍时常萦绕耳畔。她就像一个光明的使者,在听课的我们以及同学们心中,种下了一颗追求光明的种子。这,应该就是历史课堂的至高境界!

如今,观摩着2014年省优质课比赛,真可谓百般红紫斗芳菲!在参评老师呈现的历史课堂大餐中,我大快朵颐,回味无穷,又一次领略了历史课堂之美。赞叹之余,追问自己,优质课好在哪里?我发现,一堂好课,必定把握好历史教学的四个维度:温度、高度、风度、角度。

一、滋润生命见温度

历史的生命力来自何处?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以前贤为 镜照亮自己,从历史中获得做人的榜样和规范, 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 树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历史课堂的重要使命在于温暖学生心灵,滋润学生生命,照亮学生的生命旅程,奏响学生的生命凯歌!

参评老师们的课堂,一次又一次触动了我的内心,也向学生们播撒了一颗颗生命的种子。这颗种子深埋于学生心中,日后定会绽放出生命之花。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成为老师们浓妆重抹的对象。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中的岳飞,他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气概和“精忠报国”的人格深深的感染着学生。《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中的文天祥,他的“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悲壮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昂深深的影响着学生。《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都离不开邓小平,这是位能创造历史的英雄。参评老师们充分利用这些素材,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使这些鲜活起来的历史人物,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二、高屋建瓴见高度

教材是教学之本。我们是在教书,更是在教人。大多数参评老师并没有依据教材画地自限,而是对教材重新整合,既走进去,又走出来。

且看几个板块教学或篇章教学设计的例子。《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是这样设计的:民族政权篇——你方称帝,我又登场;民族关系篇——中华大地,谁主沉浮;杰出人物篇 ——英雄辈出,名垂青史。琐碎的知识,经过重新整合,变得线索明晰。还有这样设计的:

一、并立与并存。

二、战争与和平:

1、宋辽:罢征战,盟澶渊;

2、宋夏:休战事,定君臣;

3、宋金:止干戈,成对峙。

三、交流与交融。高度概括,简洁明快。

《经济重心的南移》设计为三个篇章:

一、富庶天下看江南——繁荣篇,二、万千气象话江南——原因篇,三、独领风骚赞江南——影响篇。教师在分析教材、整合教材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凡此种种,不再一一赘述。

参评老师还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情感升华,激人奋进,耐人寻味。有的老师是这样总结的,“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友好相处应是每个时代的主旋律。所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儿女,他们都会彪柄史册,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国复兴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等,都把课堂推向了一定高度。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理得清,才能悟得深。

三、魅力四射见风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若有优美的嗓音、大方的仪表、充沛的感情、亲和的姿态,学生听来,仿佛置身于声美、形美、神美之中,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这次听课,我也经历了多次美的熏陶。教师的风格不一,或小家碧玉,或大家闺秀,或幽默风趣,或沉着大气,无不展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素养,极其富有感染力。

四、匠心独具见角度

巧妙的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智慧所在。“巧”在举重若轻,“妙”在超乎寻常。课堂设计的巧妙,令听课老师豁然开朗。

试举几例: 例一:巧妙设计历史场景。设计《改革开放》一课时,以村支书殷景玉的经历和杨福安的福胶腾飞路为背景,将知识置于生动的故事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将改革开放的内容生活化,用三代人见证改革开放:姥姥、妈妈和女儿,贴合学生实际,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

例二:巧用历史细节。在《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中,忽必烈巩固统治的措施是重点,也是难点。授课老师独辟蹊径,向学生抛出了一个很时髦的话题,“忽必烈的时间去哪了”?随后分别展示了5个历史细节,一道诏书、一幅地图、一段笔记、一枚铜印、一本奇书,引出并分析了发展农业、运河和海运、行省制度、宣政院、对外交往等重要知识。整个设计过渡自然,水到渠成,吸引眼球。

例三:多媒体技术的妙用。动态图广泛用于历史课堂,生动形象,便于理解,也有助于记忆。教师精心制作的知识树、知识花和知识字,寓意丰富,让学生记忆深刻。尤其是对清明上河图的动画设计,仿佛让人置身于宋朝繁华的街市中„„我们的历史课堂,也在与时俱进,畅享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

篇7:小学音乐优质课听课感想

—记省优质课潍坊会场听课感想

阳信第一实验学校 孙建辉

山东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第二阶段在潍坊潍柴文化宫进行。5天的时间,共展示了8个地市33位老师的“作品”。说实话,这33节课就如同33幅意味深长的作品,能够触动参会的1000多名教师每一个人的心弦。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名刚刚踏上数学教育岗位的新教师,心中激起的浪花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而在其中对我震撼最大就是心中的疑问:为什么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为什么这些学生会独立思考?为什么这些学生会小组合作、同桌交流?为什么这些学生的思维这么活跃?为什么小组合作对他们不单纯是一种形式而变成了一种促进学习、个人发展的手段?为什么这些花儿格外的红呢?为什么都感觉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呢?难道这些孩子真的比我们的孩子优秀么?

我们的孩子真的跟他们有这么大差别呢?其实未必吧。我们的花儿之所以不这么红,我感觉问题还是出在了作为园丁的我们老师身上。我们没有去给孩子们优秀的习惯,我们没有给他们平台,没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们生怕孩子会影响我们一节课的进度。而事实却是,孩子们的回答有时是我们这些老师所想象不到的,他们才真正是思维开阔的群体。纵观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的33节课,每节课老师都敢于给学生机会、时间、平台去展示,同样孩子们没让老师的努力白费,没让老师们失望。其中的经典片段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不得不感叹于孩子们思路的开阔。在此,不得不说这么一个例子:今年8月底在博兴县实验小学组织的一次活动中,有位老师讲授了一节课——《轴对称图形》。课后吴正宪老师给孩子们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对于博兴县实验学校的校徽(圆形的)来说,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全班除一位同学外都说不是,并且乱七八糟的说着自己的想法,就连我们老师们也都在议论纷纷,“肯定不是啊,里面文字不对称啊”“不是啊,两边图案不一致啊”„„但小男孩的回答完毕后,包括吴老师在内到场的所有老师齐呼厉害。他的回答是“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因为它是一个圆形;但它不是一个轴对称图案,因为里面图案不对称。”就在他说完后,全场掌声一片。这就是孩子的思维,它们有着毫无禁锢的思想,是完全放开的。再比如:在本次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节中,由学生去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变成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们的想法也足以让老师们感到震撼,他们自己就可以去拼补成多种能解决的图形:

可以说,在这次评选活动中,这样的经典很多,每当这些场面出现的时候,在场听课的老师们往往会惊呼“人家孩子真优秀”“这些孩子素质真高”。

正如之前我说的,他们真的比我们的孩子们优秀么?还是那句话,未必!一些孩子们课上的疑惑也验证了这一点。比如:在《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时,在练习阶段,一位学生就认为三角形的面积只需要底乘以高就可以了,不用除以二,因为底与高都是三角形的,他并且几次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有在学习《折线图统计》时,一位学生就说还是用自己的统计表比较方便,也挺直观。这些情况出现时,这些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是错的,在无人说服自己之前也保持自己的观点。这与我们的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的学生往往有两个毛病:1.对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观点不敢于去表达、争辩;2.对于别人说自己错误的事情,不加思考就认为自己是错误的。每当老师问一句“对不对”“好不好”时,我们的学生就会齐声回答:“对”“好”,但当老师再问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时,讲台下却是一片寂静。那这是否意味着这节课孩子们都懂了呢?是否意味着这节课成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杨新荣老师在这次活动上讲:“学生犯错是正常的,若不出错那这节课必定有问题。”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学生有这么大的勇气和信心去表明自己的观点呢?这不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这是老师用了很长时间才锻炼出来的,其实是老师给予的他们胆量与自信。

那人家的花儿到底为什么这么红呢?原因到底在哪儿呢?不可否认,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圈子、影响了孩子的认知水平、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含量、眼界等等。但我认为这些只是影响因素而非决定性的。在我看来决定性的因素主要还是习惯的养成,而我们现在恰恰就欠缺的就是是习惯的。学生欠缺独立思考的习惯、欠缺主动发言的习惯、欠缺合作互助的习惯、欠缺与他人交流的习惯、欠缺展示自己的习惯。“学生的智慧是空气,你把它放到多大空间他就会充满多大空间”学生真正的具有这些习惯后,那他的智慧与思维就可以得到尽情的挥洒。同样我们老师们欠缺的也是习惯,欠缺给孩子思考时间的习惯、欠缺给孩子动手机会的习惯、欠缺给孩子展示创设平台的习惯、欠缺给孩子合作、交流创设情境的习惯、欠缺相信孩子的习惯。花儿要想真的美丽绽放,需要园丁们的辛勤劳动。习惯的养成也得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或许养成习惯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一旦习惯养成后。学生会轻松愉悦的学习,教师会轻松舒心的教学。我们的花儿也会很美很美的!

以上是我对这次省优质课评选活动的一点感想。下面我想根据这33节课,以及两位老师课后精彩的点评谈几点我们在教学中或许应注意的几点:1.每节课前教师都要有一种期待,期待自己能否诱发出孩子的灵感与兴趣,激发学生开阔的思维,期待学生能轻松愉悦的学习;2.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与预期效果的差别,若产生一定的距离,要及时变更方法;3.课后进行思考,享受成功还要反思不足,回想哪些地方与预期和设想有差距,为什么产生了这种效果,应该如何改进;4.针对课上一些学生不同的声音要有正确的处理方式,因为这是引起学生争论的好时机要给学生更多的期待与信任,寻求一些来自学生心底的数学发现;5.尊重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与成果给予充足的尊重与理解,无论正确与否。例如:在本次活动的《平移与旋转》一节中,老师一开课就展示了一些运动场景,请学生来说一说他们有什么特点,一个学生就举手回答,他们有的是平移有的是旋转,要知道这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可刚刚开课就被学生点了出来。但这位老师尊重的学生的回答,并肯定了他“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6.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渐进发展,也就是关注学生原始想法,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在课前对学生做好充分调研,充分了解、信任、理解学生。7.充分挖掘教材背后隐形的东西,也就是杨老师所说的关于数学价值的问题,这与知识点同样重要。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中,大部分教师就是用人生长的三个阶段(胎儿、婴儿、成人)来进行教学,而这的背后就是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命的历程;8.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无缘无故的对,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错,要给他们表达思想、暴露思维的机会;9.要善于并乐于评价学生,课堂上的评价学生不仅仅是表扬,还是在提醒其他同学。

五天紧张的行程,自己感觉收获到了一点东西,借此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但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对一些方面理解不够,出现偏差,请大家批评、指正、原谅。

五天的时间着实不短,感谢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给了这次机会。相信这次的活动会对自己的专业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我认为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学生能说的,老师不插嘴;学生能做的,老师不插手;学生能想的,老师不参与;老师该说的,一句不能少;老师不该说,半句也为多。

上一篇:202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总结-做个有心人多总结梳理下一篇:小学品德上册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