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学反思

2024-09-05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学反思(共10篇)

篇1: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学反思

《寓言两则》教学反思:

寓言篇幅比较短小,比较好把握,因为故事夸张,学生也很喜欢。学习《滥竽充数》,为了让学生理解不懂装懂的人混在队伍中的尴尬,我让他们想像南郭先生在装腔作势地吹竽时,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会是怎样的一种神态,有的孩子说,他会四处张望,有的说,他吓得赶紧把头缩在脖子里,还的说他不敢发出声音,如果不小心弄出了点声音,就吓得脸都白了„这个小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想像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深切地体会“没有真本领迟早有一天会被拆穿的。”铺平了路。

3月15日

星期二

多云 《熟能生巧》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课前,我认真地看了一下此课的《课堂作业》,其中的3、4、5题和语段阅读与我的备课结合较紧密,因此在授课时,我讲得较为仔细。学生通过积累、比较、质疑,很快地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但从课文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答案却各不相同,虽然有的能勉强认可,但却不能进入核心内容。急中生智,只有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了。于是我问:如果让卖油的老人去射箭,叫陈尧咨来买油,你们猜结果会怎样?同学们哈哈大笑,从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孩子们终于明白了:掌握一种本领都离不开长期实践的道理。

3月17日

星期四

多云 《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刘校长和棃琳同课异构的篇目。通过为期两周的教研活动,我们对这一课的研究比较深入,借用刘校长的备课理念,这一课上得得心应手。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质疑,然后自己解疑。对于突破课文重难点的问题,抓住相关的句段通过读、思、议、说,让学生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特别是把《课堂作业》中的语段阅读题融入到课文分析中,更让学生明白了要抓住事物的不同方面观察,要观察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还要学会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这些,为学生写好本单元的习作“观察日记”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月18日

星期五

雨 古诗诵读《清明》教学反思: 这首诗是一首非常好懂的诗,诗的基本意思学生读上几遍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在体会诗的感情时,我从“欲断魂”入手,让学生体会在这样的环境、天气诗人的触景伤怀。在这个基础上,我又抓住“远”字,首先体会这个既表示杏花村在空间距离上与诗人现在所处的地方有些远,然后通过想像杏花村此时热腾腾的气氛来体会这个“远”字在昼心理上也是遥远的,从而再来感受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愁苦。今天我自己在组织语言方面很流畅,学生跟进也很好。

10《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反思:

《我站在铁索桥上》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在第二段的教学中,分为三个层次读,其中穿插了影片,毛主席的诗歌《长征》。在第三节的教学中也穿插了多种形式地读,男女生配合读,师生配合读,小组读,齐读等。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怎样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中的句子,准确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想起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的体会应该是他们通过阅读文本,思考、感悟而得到的。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红军飞夺泸定桥事迹的资料,想通过了解当年的历史,让学生在脑海里构建起形象生动的画面,为情感的流露搭建一个平台。课堂上,读到描写红军战士英勇作战的小节时,有的孩子开始用课外资料帮助联想。他们的回答中,不仅是对资料的转述,而且与课文结合。这时,一个孩子找到课文中的一个词:“强渡”,并介绍了泸定桥重要的战略位置,从中体会到了红军战士渡河的勇气和决心!听了这个孩子的回答,我表扬了她: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在理解课文时,只有把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与课文真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我乘机和孩子们交流了课外资料的使用问题,让他们懂得了搜集什么样的资料,以及怎样用搜集的资料。我想,要注意抓住教学中学生的发言点去引导学生,为我所用;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每一个评价,甚至每一句话都要背下来;教学中不要太琐碎,太细化,要给学生一个整体感,这儿可让学生想象画面,给他一个整体的印象„„

11《倔强的小红军》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交流,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文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对课文中陈赓与小红军的对话很感兴趣。通过完成表格,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明白陈赓几次帮助了小红军;小红军怎样拒绝了陈赓,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在朗读时,有些男生还根据课文描述做出小红军的动作。还有的同学用四川话进行表演朗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融洽。

12、《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今天,在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里又重拾雨来的故事,内心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篇小说,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很值得小学生读。教学之后有以下几点反思:

1、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第二、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与日本鬼子做斗争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到雨来被敌人四次逼问时的表现的句子,让学生深入课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他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学生也是乐此不疲。

讨论第二个问题,则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这正是他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其次,抓住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提示学生从景物的描写,体会到:这如花的家乡,岂能让敌人践踏?这也是雨来坚定信念的原因。

2、让学生广泛收集课文外的其他英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雨来是一个英雄,让英雄的故事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

3、这篇课文在突出人物形象方面是很值得学生效仿的。周立波先生曾评价说:这篇文章写得有骨头有肉,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我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领悟这个写作方法,引用了周立波先生的这句话。但在分析,理解课文的同时,这个写作特点的渗透不够,感觉没有水到渠成的效果。怎样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自然而又有效地渗透写作指导,将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方向。

篇2: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学反思

这首诗的结构形式比较有规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预习也比较到位,课前许多学生就能把这首诗背诵出来。因此我就把这篇课文的关键放在了找文中喻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体会少年的特点和精神风貌。我认为这是一个难点。没想到还是有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这让我很诧异,留神一看,不少孩子的桌子上放着一本《英才教程》的书,我翻开一看,此书对课文的解析非常详尽。同学们都是从书上找到答案的。而且非常依赖此书。我要求学生把书收起,孩子们竟然说:“老师,你要求我们勤于查找资料,我们需要的资料都能从这本书上找到,为什么又不用了呢?”“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但只有自己肯观察,肯思考,肯尝试,肯锻炼,获得的知识才会属于你,印象会更深!”听了我的话,孩子们决定不再把这本书带入课堂。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凭借自己的思维理解了少年的精神风貌,在把“少年”换成“我们”朗读的时候更是倍感自豪。

2月21日

星期一

晴 《游园不值》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兴趣、发展想象,让学生乐学呢?有了这样的思考,我的教学设计也在往这方面努力。教学《游园不值》时,我在学生初步读懂诗句的基础上,紧紧扣住诗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推敲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掌握学习方法。

首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不仅在于归类积累古诗,也加深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其二,抓住“小扣柴扉久不开”让学生追究久不开的原因。让学生议论后再引导学生细读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从而弄清“久不开”的真正原因,体会上下两句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作者的逆向思维方式,也就是联系上下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接着又进一步抓住“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样?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失望、扫兴、遗憾,为下文诗人看到红杏的快慰心情的转变打下基础。这也是教给学生体会感情的学习方法。

2月22日

星期二

阴 《小松树》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线索非常清晰,告诉我们的道理虽然很有意义,但并不难懂,所以其中有一部分课文,我采用了学生自学的方式。在整体把握时,把小松树的生长过程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都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抓住这一阶段“小松树的样子、它所看到的东西、小松树的想法”来读句子,来体会小松树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在引导他们学习了第一阶段,又帮助他们学习了第二阶段后,第三、四阶段由学生自己按照“朗读——找句子——体会——再感情朗读”的流程来学习,并以表格的方式来呈现。这个环节学生完成得不错,并在一次次的体会中,一次次地强化了小松树努力、一步步向上的精神。这样为理解最后的“只有长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奠定了基础,后面的学习也水到渠成。

2月24日

星期四

《小溪流的歌》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童话小说,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的朗读,注重对文本的品味,学生能很好的感悟文本的语言,品味其中的道理。我以问题“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贯穿全文,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朗读始终伴随其中,方式多样:自由读、速读、小组合作读、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调动积极的情绪,带着自己真实的感受去读。面对枯树桩和枯草,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什么时候会发牢骚?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感受,从而有了情绪体验,很明确小溪流与这两个角色的鲜明对比,再体会读时很快就能进入角色了。在处理小溪流与四个不同角色的对话中,我适时的采用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从而更好的对文本的富有童趣的语言进行品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高涨情绪学文,如小溪流一般充满活力,这也是课堂上呈现出的良好的氛围。在对文本的语言感悟中,抓住重点词语,从学生自身的感受出发,让学生从中领悟文本,感受小溪流的人格魅力,并结合自身的成长体验探讨当你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阻挠,诱惑,恐吓,你将怎样面对,从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

2月25日

星期五

晴习作《我不„„》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是在周四上午两节课内完成的。同学们都能说真话,述真情,有写“我不想孤独的”,有写“我不想补习的”,还有写“我不想逛街的”,但思想层面比较稚嫩。我耐着性子改着改着,突然一篇“我不明白”的习作震撼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新转入我班李玟洁的文章。她在文中表述不明白一句话:请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大声呼吁,没有谁对这句话有过疑惑。但李玟洁却认为“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肯定是先发制人,把其他人甩得远远的,但跑到一半,肯定会体力不支,甚至倒在地上。而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或许会在后面一举夺冠,成为最后的赢家!”并且在文中还能以生动的事例加以佐证。看到这篇文章,这个孩子平时的一举一动映入了我的眼帘,你无论什么时候看到她,她都是很专注地看着书。此时,我真是觉得,读书能升华思想,读书能改变命运。习作只能教给方法,一个人的思想内涵只能靠阅读去充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

2月28日

星期一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书信。字里行间饱含着巴金对祖国、对家乡孩子们的热爱之情。课文难点在于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体会巴金的高尚品质,受到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的教育。因为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没有吃过苦、受过难,很难切实体会巴金的高尚品质。在学习课文时,我采用多种方式来读这封信,让学生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在不懂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相互交流、答疑,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课后第三题的语段是这篇课文里比较难理解的地方,于是我采用一段口语练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次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是一朵花,()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伟大的人。有的学生说:“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是一朵花。”有的说:“有的学生被难题困住了,我去帮助他,这也是一朵花。”„„孩子们用身边的事例诠释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那么的真实、贴切。看着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我感觉非常惬意。

3月2日

星期二

雨 《万年牢》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抽空在网上看到了鄂教版四下语文教材分析,知道了段的训练是中年级的训练重点。四年纪的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生看明白课文,而是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掌握好的写作技巧。我在教学时就忽略了这一点。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是总分的关系,第一句就是本段的中心句。一开始就说父亲的材料用的好,接着就从选果子、用冰糖和用铜锅三个方面分别说明材料好这一点。从这几个方面充分说明了父亲在准备的过程中都很认真,也正印证了父亲的糖葫芦是“万年牢”。如果开始抓到中心句,再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来读课文,找关键词句,那么这一段的思路就非常清晰了。同时,也会让学生明白怎样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在第六课《巨人的花园》以及在准备《语文乐园二》的时候,都发现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我在课后又对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并且做了相关的写话练习。希望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3月4日

星期五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是学生喜欢阅读的一种文学体式,特别是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变化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学这样的文章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学习、阅读、感悟,教师要做好引领作用。

我在教学中就是这样做的,先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学习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文特点,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通过变序教学法、想象情境教学法来实施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引导学生自渎自悟、合作讨论,关注课堂教学生成,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情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来理解课文内容。再通过朗读和想象的方法,如:如果你是巨人花园里的一草一木,看到巨人这样做,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让学生紧紧抓住巨人的表现与花园里的情景变化来理解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在学生的充分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兴趣浓厚。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体会到了: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一理念的正确性和现实意义,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性。

3月9日

星期三

习作《下雨的时候》教学反思:

四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看童话故事。写起童话故事来兴趣也挺高。在这次习作中,同学们都能依照本次习作要求完成。如:

1、写的是童话故事;

2、故事发生在下雨时的环境中;

3、人物为雨中的自然景物;

4、以对话为主要形式;

篇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一、借助拼音拐杖

1.前面是谁?按拼音写词,再邀他一起走吧!

qín láo()的大爷dǎlāo( )着随fàn làn()的洪水jūnyún()piāo fú()在河面上的shū cài()叶。

2.朋友还有其他叫法呢,按拼音组词进行区别。

系xì()鲜xiān()

jì( )xiǎn()

二、感知祖国文字

1.为加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

(A.第一位;B.帽子;C.像帽子的东西)

茅庐(A.照管;B.拜访;C.看)

2.上车可别坐错了位置哟,用“怜”组不同的词,再帮它们找个合适的座位。

①这个穷苦的小孩真()!

②我们决不能()那些恶人。

三、积累运用词语

1.朋友丢了东西,帮他补上。

循()蹈() ()砍()伐

身先()()慕名()()

惊()骇()()山()岭

2.车上来了几位拳击手,帮这几位朋友找相反的训练对手。

①我们要自觉()各项制度,决不能违犯

②过去,张虎不爱卫生,同学们都讨厌他;现在改了,大家都()他了。

四、句子集会演练

1.趁乘车的空闲玩个“变相”魔术吧,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格罗培斯设计出最佳路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

②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为句子减肥: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会模仿吗?来一个模仿秀吧!

①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但是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践拓展

1.我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等。我最佩服的人是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

2.班级活动遇到难题,我要求大家一起想办法,就用格言“_____________”来说服大家。

3. 从6月1日起,我国限制使用塑料方便袋。你怎样看待这一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上树掏鸟蛋,你看见了,会怎样和他对话?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评价

1.本学期,我们欣赏了竺可桢爷爷关注的________、格罗培斯设计的________;认识了《三顾茅庐》的________、孙中山的秘书及夫人________;通过《特殊的葬礼》明白了________的重要,从《苹果里的“五角星”》知道了________……收获可真不少!

2.《江南春》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最能引起人们遐 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天鹅的故事》完成阅读理解。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①“呆呆地”写出了什么情景?

②冰面变化的过程是:裂开一条小缝→_______ →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了老天鹅是在_______。

③参加破冰的天鹅越来越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把天鹅的声音比做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破冰场面_________。⑤为什么把老天鹅称为“破冰勇士”?

七、课外欣赏

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佗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见“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1. “枢”指门上的转轴;“蠹”是蛀。结合上下文理解“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

2. 华佗由门闩晃荡联想到了什么?

3. “五禽戏”是华佗观察了哪些动物的运动姿态后发明并编出的拳法?

4.从哪里可以看出“五禽戏”有益身体健康?

篇4: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学反思

1、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

这是运用了(反复)的修饰,起到(强调)的作用,还运用(拟人)的修饰手法。

2、课文的第三段中“拍拍”、“摸摸”、“挠挠”词语中体会到(小溪流快活、活波、调皮、可爱)的特点。

3、本文中的枯树枝是个(对未来没有信心、只会发牢骚的人)乌鸦是个(没有上进心,不知进取的人)。作者把小溪流与枯树枝、乌鸦进行了(对比)的写作方法。突出小溪流是个( 克服困难、奋勇向前、不断进取的人)。

4、(广阔的)原野 (巨大)的石块 (狭长)的山谷 (枯黄的) 草 (沉重的)木船 (清亮的)嗓子 (不知疲倦)地奔流

(轻轻地)跳跃 (大声地)歌唱 ( 懒洋洋地)飞行

二近义词:

清亮---清澈 疲劳---疲惫 合适---恰当 汇合---汇集

忧愁---烦劳

三反义词:

清亮---浑浊 忧愁----开心 汇合-----分散

四解释:

牢骚:烦闷不满的情绪。

充沛:充足而旺盛。

汇合:聚集,会和‘

五多音字:

磨mó(磨练)吓 hè (恐吓) 兴 xīng(兴奋) 少 shào(少年)

篇5: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学反思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

件 课

7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寓言吧,说说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滥竽充数。

3、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范读课文。

要求:认真听,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3、默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确定:

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

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

1、学习1——2自然段

轻声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和重点词。

投影片出示: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a指名读句子

b你怎么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

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

思考讨论:南郭先生这样混,为什么没被发现过呢?

结合上文理解“讲排场”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学习3、4自然段

轻声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和词语并理解。

指名读3、4自然段

a“这个消息”是指什么?

b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c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创设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这时两个人会怎么说?(学生表演后评议)

4、假设同学们碰到了南郭先生,会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

2、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宣王

必三百人

缗王

一一听之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08熟能生巧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

3.能正确地默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4.懂得要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回答课后第1题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10个生字,初步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1解释成语,揭示课题。

说说这篇课文是讲什么的。

谁能说说“熟能生巧”中的“熟”“生”“巧”分别是什么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2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自由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是用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的?

②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几个?主人公是谁?故事的主要内容讲什么?

同桌讨论思考题①、②。

请差、中、好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默读课文,完成作业:

①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②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①读生字卡片,重在正音。几个容易读错的宇:翁,嗖,沾,啧

②按顺序出示10个新词,请学生自愿站起来读一遍,然后说说这些词的意思。一个学生一次说一个词,其余学生认真听,然后对前面同学的解释进行评议。

③让同桌同学互改作业本1、2、3题。

4讲读第1、2、3自然段。

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课文后第1大题的第 小题:从哪里看出武士箭术很好?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在书上划出表示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的句子,完成下面表格的上半部分。

谁有什么本领怎么议论

围观的人武士卖抽翁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交流。

按照下面格式,用一段话说说自己填的内容。

有一位武土能。围观的人看后。武士自以为。而卖油翁,却说。

练习反问语气的读法。

①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武士自以为“很了不起”?

②用反问的语气读这一自然段。

5.作业。

抄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

第4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4、5自然段。

2.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

3.懂得要掌握一种本领离不开长期实践的道理。

教学过程

1.复习。

读生字、新词,说说词义。交流第4题。

说说上节课在表格上填写的内容。

2.默读第4、5自然段。

带着课文后第1题第小题的问题,默读第4、5自然段,完成表格后半部分。

互相交流。按照提供的格式说说可填的内容。

3.默读全文,划出描写武士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热练的句子。

自读自划。

小组交流。

课堂交流。请一两位学生表演一下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的整个过程。比一比,看谁学得像。

集体读表示两人动作的句子。

4.完成《作业本》第5、6、7题。

5.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讨论:射箭武土和卖油翁各自的“绝活”是怎么获得的?

谁能举出一个热能生巧的事例?

6.选做作业:把一个熟练动作的完成过程写下来。教师可

表演一个动作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鼓励学生口头描述,最后写到《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09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和莫泊桑的人物特点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和莫泊桑的人物特点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具学具

胶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2、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来,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读后检查:、指名交流原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讨论有关字词的意思。

“酷爱、揣摩、烙印、孜孜不倦、滔滔不绝、直截了当”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四、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一、(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二、(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三、(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五、学习第一段、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作品平常,心情焦急)

3、指名朗读。(读出钦佩、焦急的语气)

六、作业

抄写课后的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第一段的学习,知道了莫泊桑为了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拜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后来他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是因为他把福楼拜的指导牢牢记在心中的结果。

(1)、出示胶片: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

(2)、齐读

(3)、发问:莫泊桑把福楼拜的什么话牢牢记在心头呢?

二、导读第二段:、自由读第二段。画出你认为福楼拜所说的话中最关键的话。

2、指名交流。

(1)、“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A、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B、从“直截了当”这个词,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c、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2)、“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A、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B、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c、比较: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有好多东西可写。

D、这个自然段中一连用了9个问号,读法一样吗?

E、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指名朗读。

(福楼拜是一个既严肃又耐心的人)

F、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3)、“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A、福楼拜说的这句话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中你再次感受到莫泊桑具有什么特点?

B、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c、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

D、自由读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莫泊桑和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莫泊桑的表情,福楼拜说话时的提示语)

三、小结:

不难看出莫泊桑和福楼拜师徒二人一个是虚心求教,一个是直言不讳;一个是万般无奈,一个是循循善诱;一个是勤学苦练,一个是悉心指导。

板书:

板书设计

莫泊桑

福楼拜

虚心求教

直言不讳

万般无奈

循循善诱

勤学苦练

悉心指导

勤学

善教

引读: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更加,他从老师的话中懂得了,写作要

,,因此,莫泊桑终于写出了。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3

清明

教学目标、思想情感目标: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

涵。

2、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

3、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雨打芭蕉》),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

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小结:揭示了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体会“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新课标第一网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

”遥“

联想:《红楼梦》:”杏帘在望“

《小放牛》

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

”杏花村“

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二)、展示信息,引发思考

学生:各小组演示,汇报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其他学生记录和自己所收集不同的观点。

教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

活动依据:开放式教学活动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从而让更多学生获得全面、主动、自由、和谐的发展。

(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并通过投影仪展示(一般的班级可只谈构思,如艺术班幼师班可展示绘画的草图,烹饪班可进行菜式的设计。)

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活动依据:在课堂上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表达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把语文学习和专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创造的快乐。

(四)拓展探究,迁移提高

教师:展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生:找出这首诗的关键词进行评价,展开合理想象,口头描绘这幅图景。

活动依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堂教学要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

(五)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正是通过塑造心物相契的艺术景象来表达情感,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抓住语言品味出景象的特点,进而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出诗歌的”味外之味“。

3、一首好诗,要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想把握好诗歌形象,领会诗歌的不尽之意,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填补诗的空发觉诗的深层意蕴。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三)

教学目标

一、本次“语文乐园”包括“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四部分。

二、“我来试试”的内容是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背一背。“读读背背”的内容是8个成语。本题要求学生积累的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个成语中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

三、探究与发现部分,注意阅读要仔细。

四、作文要言之有物。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我来试试

1、读一读,想一想。

对于表示看的词语,有很多。

看、瞧、瞅、盯

眺望、鸟瞰、仰视、左顾右盼、东张西望、还有许多词语,在表达上都有多样性,培养学生进行分类积累。

2、读一读。

8个成语,在感情色彩上,分成褒义与贬义。

前四个,是批评那些自作聪明的人的,后四个,是赞美那些踏实认真的。

3、写一写,背一背。

这一次的名言名句,既有古代文人的,又有现代科学家的。主要都是围绕,学习,要刻苦、读书,可以改变人来说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4、读一读

入木三分

阅读短文,要求学生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写出自己的感想。

短文主要写了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是怎样刻苦练习,以致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的。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思考:“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引导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回答时,还要让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读完短文,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二、探索与发现

课本要求观察马车,富丽堂皇的,或者装饰简陋的。但是,这和我们同学的生活实际不相符合,因此,我改变为观察自行车。

观察骑自行车的人,在不同情况下是怎样行走的。晴朗时,风雨交加时,交通堵塞时,等等。还要猜测一下他们内心的想法。

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观察。

三、口语交际

购物

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有条理地陈述事情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围绕春游钱给自己购物的事情为话题,通顺、完整、准确的描述购物的经过。

要使学生能展开讨论。特别是,要把每一种物品的作用顺便说出来。

第三课时

四、习作

我的观察日记

这次“习作”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进路生活中的观察对象。

形式上,用日记的形式。

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都在有趣的想象中展现出来,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篇6: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词语过关

混乱 安顿 昔日 废墟 跪下 危险 疾步 爆炸 瓦砾 砸破 颤抖

糟糕 搂住 自豪 誊写 将要 公司 奇妙 湿润 判断 出版 歧途 谨慎 启迪 挖掘

二、词语积累

一如既往 震耳欲聋 得意扬扬 破烂不堪 按图索骥 失魂落魄 欢声笑语 大吃一惊 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来日方长 聊胜于无

忐忑不安 迫不及待

三、多音字

nán 困难 xuè 鲜血 guī 乌龟 hún 浑浊

难 血 龟 混

nàn 难民 xiě 血淋淋 ūn 龟裂 hùn 混乱

zhng 重要 zhēng挣扎 shǔ数落 fā 出发 sè堵塞

重 挣 数 发 塞

chóng重复 zhèng挣脱 shù数学 f理发 sài塞外

qū弯曲 lu角落 gōng供给 āi挨着 huá划船 xīng兴旺

曲 落 供 挨 划 兴

qǔ 歌曲 là落队 gng供品 ái挨打 huà计划 xìng高兴

四、课文内容

1、《地震中的父与子》记叙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瓦砾堆下,坚持生的希望,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

父亲面对一片废墟,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儿子处在危险之中,也记得父亲说过的:“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父子两人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孩子靠着这个耐心等待;父亲靠着这个不停挖掘,救出儿子。这件事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三次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因为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主要记叙了作者童年时,父母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篇7: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学反思

关键词:提出问题 大胆假设 认真验证 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3、能对实验过程中测量搜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结论。4、通过反复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经验可能是错的,正确的实验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科学知识: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3、继续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架台、量角器、秒表、米尺、摆绳若干、钩码。(2)教学课件:①幻灯片:各种各样的摆钟。②幻灯片:实验设计方案模板。③幻灯片:温馨提示:④幻灯片:《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⑤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幻灯片出示各种各样的摆钟。2、提问:摆钟靠什么来计时?3、板书:摆

二、探究新知: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引导提出问题

1、实物出示:一个单摆,拨动、介绍、并板书摆的各部分:摆线、摆锤、摆角:2、教师:要了解摆,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3、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4、实物出示,引导提问。一组单摆,(摆线长短不一,摆锤轻重不一,)同时让它们摆动起来(摆角大小不同)。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5、小结板书:摆的快慢不一

6、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把课题板书完整: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

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摆.

2、小组内动一动摆,大胆猜测和假

设: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同学们小组里讨论讨论,你们觉得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么想的根据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

(3)、生答,师板书:

(三)、小组内制定实验计划

1、师:刚才,同学们对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假设,这些猜测和假设是否都能影响摆的快慢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验证。

2、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建议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个猜测和假设进行研究。下面请各个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老师提供的提纲讨论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3、幻灯片出示实验设计方案模板。3、学生小组汇报本组的设计方案,其余小组补充或提出修改意见。

4、小组完善实验方案。

(四)、小组认真实验,仔细验证

1、幻灯出示:

温馨提示: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过程中计时、计数、量长度、量角度,无论哪一次稍微有误差,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一定要学会认真、仔细地测量、记录。一丝不苟地做实验。② 注意每次实验测算时间都定为15秒,在实验中要精确测量,每个实验至少要重复做三次,最后求平均值。还要注意掌握好实验中的不变量。③实验结束后,各组要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完成实验记录单。

2、小组各自选取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实验,并及时完成好实验记录单。

3、幻灯片出示《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你们研究的是哪一猜测就填写哪一项。

(五)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1、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1)你们的假设是什么?在实验中需要改变和不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2)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后汇报实验探究情况进行小结,

①摆线的长度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②摆线的长度不变,

摆锤的重量不变,改变摆的角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

③摆锤的重量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汇总得出结论,并完成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三、实践活动: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出示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并分派任务:全班十组,每组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如下表:注意: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修正。

(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

(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四、总结交流

1、教师: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

2、学生交流。

篇8: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土壤是植物的(家)

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

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

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

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

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

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

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

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

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

三、问答题

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

(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

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

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

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

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

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

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

四、实践技能题

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土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

(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参看教材P4小知识)

3、见教材P6下面对比实验,说一说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空气、水)

4、认真做教材P9的实验,完成表格内的内容,说一说种子发芽后根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根向下长)

5、做好教材P10-P11的观察实验。几天后,两个盒中的菜豆的根分别朝那边长?说明根有什么特性?

(放棉线的盒中菜豆的根向棉线的方向长,另一盒中的菜豆的根向下长;说明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

6、做一做教材P13的实验,填好表格的内容,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的茎向有光的方向生长;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7、认真做好教材P15-P16的实验想一想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瓶内的水减少了;切开植物的茎,可以看到茎内有许多被红水染红了的细管;说明植物植物是靠根吸收水分,靠茎内的导管输送水分)

第一单元(1——6课)

姓名: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2、土壤是植物的()

3、植物大多是由()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和()。()会长成植物的根,()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

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生长的特性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

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

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

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

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

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

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

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

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

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

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

四、实践技能题

1、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3、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4、种子发芽后根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5、做好教材P10-P11的观察实验。几天后,两个盒中的菜豆的根分别朝那边长?说明根有什么特性?

篇9: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学反思

这几天一直很紧张,神经是紧绷着的,生怕自己上得不好,学生不听讲。我竭力按奈住心中的不安,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

那天,还没进教室,胡静刚给他们上完一节数学课走出来,告诉我纪律很差,有个男生特别调皮,还有同学建议我去拿个教鞭,他们会比较听话,我拒绝了。上课的时候我想了个办法,我和他们约定了一个口号,我说:“一、二、三!”学生要跟着说:“坐端正。”我们示范了一次,我借机表扬了一位女生,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基本控制了课堂纪律。

这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一部分:用“大显身手”造句,抓住关键词句,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体会机器人的神奇,这些目标也不算完全达成。

我首先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接着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机器人的神奇。话音刚落,就听到有学生说是三个方面。看到很快有人举手,我很高兴,可是有学生向我揭发了两个在下面看参考书的同学,我收了书,请学生自己思考,这时就没有人举手了。我感觉得出来,预期说学生在思考我的问题,不如说他们在竭力回想参考书上的答案。大家都沉默不语。不多时,有位男生起来回答了我的问题,他说第一个方面是讲“我们的生活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第二个方面说机器人可以做越来越多的事情,第三个方面讲“机器人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我当时的反映就是他答对了两个方面,请其他同学再想想。回想起这个场景,我认为自己的引导不够灵活。因为学生也很迷茫,他们不知道怎么找。这需要很好的阅读能力才能回答出来,而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却只是找出答案,但忽略了过程。我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让大家把第一位同学找到的答案在文中一次找出来,用一种符号划出来,再看看他说的三个方面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又在哪里?并观察三句话在文中的位置,这里可以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而且这时我应该将三句话板书在黑板上,我却只写了一个方面。

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些事情都由机器人来做了?”这样就进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了,学生能直接从课文里找到答案,而且有学生提出了“大显身手”,面对突然出现的“大显身手”,我显得不知所措,就让他们解释词义,学生解释的意思基本都是老师以前给他们的答案。上课之前,我有意翻看了他们的课本,课本上的几个成语学生都认认真真到写上了同样的解释。我让他们不看书,用自己的话说,很欣慰的是有位男生给了我答案。虽然积不住怎么说的,但是我知道那是他自己的理解,而且是正确的。我在这个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好,我只简单地表扬了他,却没有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让学生用“大显身手”造句时,学生的思维很局限,大家觉得只有在参加某某比赛时,才能大显身手。我本来准备了一个句子,但是因为时间不够,自己也有点紧张,怕说不好,就没有说。

第三段的学习中我主要讲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我利用课文告诉他们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为进一步让学生有所体验,我请了一位很羞涩的男生告诉我们他妈妈的一个特点,并用一件小事说明妈妈的这个特点。他说他妈妈很关心他,有一次他从很高的地方掉下来摔了,妈妈接到电话立刻赶到学校把他送到医院去了。看得出他对这件事记忆犹新。我在班上重复了他的小故事,并告诉大家这就是举例子,举例子的作用是让被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具体。

课堂到这里就基本上结束了,我终于吐了一口气,整个人像刚参加完高考一样轻松。

这篇课文学生学过,单我只能按我的方式来讲,希望他们有新的收获。但是经过这次实境教学,我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心里清楚教学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让听课老师觉得混乱;第二,不能很好地将各个环节衔接起来,觉得语言贫乏;第三,课堂管理不到位,我的注意力更多地在我怎么讲这方面,而学生的状态如何我却很难关注到,有学生好动,也有喜欢插话的学生,我不知道如何处理;第四,准备地的不够充分,时间没有控制好。

这节课应该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堂完整的实境教学,虽然问题很多,但仍然很高兴我上完了这堂课。

篇10: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读准字音,扫清阅读障碍,不理解的词语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体味课文优美的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有关荷兰及其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引导学生按由中心到四周的顺序观察课文插图,边观察边指导。

(1)这幅图的中心部分有些什么景物?(成群的奶牛、成群的骏马、雪白的羊群、碧绿的草原、清清的河水……)

(2)从这些景物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牧场)

(3)图的四周有些什么景物?(远处竖立着许多大风车,近处有一大片色彩艳丽的郁金香……)

(4)从景物特点看,你猜想这个牧场会在哪个国家?(荷兰)

(5)用自己的话大概描述一下这幅画的主要内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过渡: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乡下,感受了我国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将要走出国门,到欧洲西部被誉称为“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

二、了解荷兰

1.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荷兰的资料,阅读本课“资料袋”中的材料,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2.教师小结:大家瞧,这就是荷兰。(随即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荷兰概貌)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地势低,是世界有名的低地国。荷兰的首都是阿姆斯特丹,这是一个以“水”著称的美丽城市。荷兰人民不仅喜爱鲜花,还出口大量花卉,因此,荷兰被称为“欧洲的大花园”。美丽、庄严、华贵的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荷兰是一个浪漫、悠闲、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家。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感受一下“牧场之国”优美、宁静、和谐的风光。(再次点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发音,重点读准带点字的发音并联系课文理解所组词的词义。

镶嵌 骏马 膘肥 辽阔无垠 公爵 悠然自得 牲畜

2.再读课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讨论。)

3.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这句话概括了荷兰的风貌,课文着重描写了荷兰的什么?(畜牧业)

四、品读课文

1.品读第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读后小组合作学习:荷兰为什么被誉称为“牧场之国”?(荷兰不仅牲畜数量多,而且放牧条件好。)这里的牲畜生活得怎样?(引导学生画出重点词语:自由、无忧无虑、悠闲、充满温情……)你能读出这种“悠闲”、“温情”、“无忧无虑”的感觉吗?(学生比赛读)

(2)品读重点句子。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这里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牛当作人来写,牛犊像“贵夫人”衣着华贵,仪态端庄;老牛俨然是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它们的家就是这草原、这大自然。这是一幅生动而温情的画面,多么富有生活情趣!

“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

“镶嵌”是什么意思?(把一样东西嵌入另一样物体内。)从“膘肥体壮”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这里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放牧,而且这里的人民擅长放牧,所以骏马匹匹膘肥体壮。)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它们指谁?(骏马)为什么说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对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上尊贵的主人,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任意驰骋在这丝绒般的碧绿草原,骏马和草原是这样的和谐。)和草原如此和谐的又岂止是骏马,它们还指谁?(奶牛、绵羊、猪群、小鸡……)读读相关句子,读出安闲与悠然自得的感觉。

齐读第2~4自然段,通过刚才的体会,请你读出应有的情感。

2.品读第5~6自然段。

如果说,白天的牧场是一首感情浓郁、韵律和谐的田园诗,那么到了晚上,它又会是一首怎样的诗呢?请你读读第5~6自然段,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细细体会。

品读重点句子

“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晚霞消逝,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只有远处的灯塔像瞌睡人的眼闪着昏黄暗淡的光,这是多么甜美静谧的境界。夜晚,宁静的荷兰也是一首诗。

想一想:如何将第5~6自然段读出甜美、静谧的感觉来。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

五、回顾全文

1.读课文,说说作者在荷兰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小结:是啊,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娇艳婀娜的郁金香,牲畜的自由王国,黄昏时挤奶的劳作,寂静无声的夜晚……这一幅幅画面组成了荷兰无限美丽的田园风光。让我们再次踏进荷兰,再次欣赏荷兰之美!(展示多媒体课件,欣赏充满田园诗情的荷兰美景,赞一赞你看到的荷兰美景。)

六、课后作业

上一篇:任职廉洁表态发言下一篇:检验员相关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