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八大报告六个“司法”关键词

2024-05-19

聚焦十八大报告六个“司法”关键词(通用8篇)

篇1:聚焦十八大报告六个“司法”关键词

聚焦十八大报告六个“司法”关键词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连日来,报告中出现的“司法公信力”、“公正司法”、“司法体制改革”、“司法公开”、“司法公信”、“司法基本保障”等六个“司法”关键词,引发了十八大代表的热议。关键词一:

“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关键点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项新要求。其中,努力实现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新要求,其具体标志即是: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代表声音十八大代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陈辽敏:“政法工作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为大局服务,要在执法中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将根深扎在群众之中,从群众期盼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用实际行动提高司法公信力。”

深度解读司法公信力,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制度、司法机关、司法权运行过程及结果的信任程度。近年来,人民法院每年办理各类案件1000多万件,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通过司法渠道得到妥善解决,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逐步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法院在执法办案、审判管理、基层基础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法官的司法理念、司法能力、司法作风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目光向内,努力通过严格公正司法,切实加强司法公信建设,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关键词二:

“推进公正司法”

关键点击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七项重要任务。其中,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即是一个具体指标。

代表声音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审判员杨霞:在办案中她经常思考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深邃的问题,当一名法官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法官首先要相信自己,必须在独立思考后作出确定无疑的决定,绝不能把决定留给别人作。要用心、用脑、用智慧去明辨事实,去伪存真,衡量轻重,分析法律,并最终达到公正的结果。

深度解读公正司法,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公正司法的根本目标,后者是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审判压力日渐增大的形势下,取得了案件调撤率逐年提升,上诉申诉率逐年递减的良好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一些案件并未能有效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一些法官工作方法简单等问题仍然存在。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关键词三: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关键点击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七项重要任务。第四项重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中,“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即是该重要任务的又一个具体指标。

代表声音十八大代表、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陈燕萍:这些年司法改革的进步和变化有“两个更加突出”。首先是更加突出了能动司法。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服务小微企业过程中,人民法院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其次是更加突出了和谐司法。人民法院大力加强诉讼调解工作,积极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有力促进了矛盾纠纷的化解。

深度解读近5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进展顺利,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更加规范,职权配置更加优化,监督制约机制更加健全,司法为民机制更加完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对政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加自觉地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司法改革的部署要求,让人民群众公平享有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关键词四:

“完善司法公开制度”

关键点击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第六项重要任务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其具体标志之一是: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代表声音十八大代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坚持司法公开,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人民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坚持司法公开的理念,就要增强司法的透明度和民主性,推动人民法院勇于向社会公开一切依法应当公开、能够公开、可以公开的内容,善察民声、善体民意、善纳民智,让更多的群众因接近司法、参与司法、了解司法,而更加理解和支持司法,增强司法的公信力,实现司法自身评价与社会认同的有机统一,使人民法院成为最公正、最文明、最讲理的地方。

深度解读司法公开是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强化司法监督、提高司法公信、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人民法院着力深化司法公开,完善裁判文书上网、案件信息查询等制度,充分发挥“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作用,继续开展“公众开放日”等活动,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地提升了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但是,实践显示,个别地区个别法院对司法公开工作认识不够,抓得不紧,效果不好。今后,各级人民法院要继续着力推进司法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司法公开各项制度规定,自觉接受内部和外部监督,真正做到“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关键词五:

“加强司法公信建设” 关键点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其中,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重要任务之一即是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代表声音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厉莉:司法公信建设,法官除了必须公正审理案件之外,工作之外的形象塑造和展示也不能忽视。道理很简单,案件审理中,囿于司法中立价值理念,法官不能也不应过于关注一方当事人。但是,审理工作之外,法官就应该主动投身于包括公益在内的各类社会活动,充分展示健康向上的积极形象。个人认为,公正审判,辅之以积极健康的职业形象,司法公信建设工作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深度解读公信二字的组合顺序,表明了先公后信,无公不信。公正、公开、公平为其基本要素,对应到司法审判,就是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形象公正这三个执法办案基本要求。司法公信建设,首先要确保实体公正,办出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群众信服的公平案、公正案,向社会提供正确和权威的法律指引;其次要确保程序公正,严格按照诉讼法规定,把公平、公开、公正贯穿到每一诉讼环节;第三要塑造公正形象,抓好法官行为规范建设,让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全面体现于司法办案中。

关键词六:

“强化司法基本保障”

关键点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指标之一,即是: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代表声音十八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半程法庭庭长王永涛:作为一名沂蒙老区基层人民法庭的普通法官,能够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深感神圣光荣。在我的身边,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沂蒙法官,在续写着“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荣誉是莫大的鞭策激励,我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坚决捍卫法律尊严,以公平和正义赢得群众信赖,以忠诚和良知守护着人民法官的精神家园,切实履行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责任,让司法阳光普照大地每个角落,滋润每个公民心田。

深度解读人民法院近年来每年办理各类案件1000余万件,受案范围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否办好这些案件,直接关系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直接影响人民法院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各级人民法院必须继续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继续坚持能动司法理念,继续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工作总布局,妥善处理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矛盾纠纷,通过全面充分有效地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真正履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职责。

篇2:聚焦十八大报告六个“司法”关键词

1、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以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现在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体现了新的内容和思路。

2、十八大报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新概念,指出它就是“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一个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3、“八个必须坚持”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以“八个必须坚持”给予了明确回答: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5、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确定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作出的新论断,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布局已由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经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到这次代表大会报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6、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发展时间表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来表述,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8、在十八大大会的主题中,科学发展观首次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并列,强调“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9、十八大明确提出四个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10、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主线、总体布局、总体目标和要求作出了新概括,首次提出党的建设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基本要求,即党的建设要讲三大主线,即“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的主线;提出“四个自我能力”,即“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11、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多个新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建设,要树立“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理念。国际关系,提出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12、十八大报告提出多个新目标,丰富了国家发展目标。“。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经济建设,提出了“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3、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

篇3:十八大报告十大关键词

2【五位一体】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3【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4【四个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5【四个意识】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创新意识, 宗旨意识, 使命意识。

6【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7【三型三清】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8【八个坚持】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9【美丽中国】十八大报告, 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篇4:十八大报告中的外贸关键词

在刚刚过去的感恩节假期,美国消费市场一片向好。美国零售业购物人数和消费额双双创下纪录。感恩节给低迷的美国经济带来一线曙光。10月份,我国进出口数据又为寒冬增添了一丝暖意。

而刚刚胜利闭幕的十八大更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外贸发展的未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中有一段内容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从学习报告中得到一些领悟,对外开放的中心应该放在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之上,努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

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还不是贸易强国,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中国企业如何在世界产业链中向高附加值的上端跃升值得思考。

报告提出要培育我国外贸竞争新优势。对于加工贸易企业来说,转型的立足点在于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只有这样,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才有出路,特别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才能够取得突破。

报告中还指出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事实上,当今的对外贸易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货物贸易,不同贸易方式之间的结合越发紧密,服务贸易的份额也越来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将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格局,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融入世界经济。

不仅是新兴市场蕴藏着潜力,传统市场也有更多商机等待我们去发现。本期封面报道“发现未知的法国”就是从另一个侧面启发企业对传统市场的认知,开启中法未来新市场。

篇5:十八大报告十个关键词

1、不走老路和邪路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2、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3、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政治体制改革

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GDP翻一番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6、反腐倡廉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7、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8、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9、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0、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篇6:聚焦十八大报告六个“司法”关键词

十八大报告五大亮点

第一,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当作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来,这肯定是第一次。我估计马上要进行的修改《党章》的工作,肯定涉及这方面的修改。这是十八大报告一个很大的亮点,是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列提出来的,强调必须要贯彻落实,而且要长期贯彻落实,这个意义在于,科学发展观真正认清了我们发展面临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第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调,这次讲了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样的话也是没有过的。这次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更加的强调。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有了内涵,内涵丰富了,深化了。

第三,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描绘指标的提出,这次很多人关注到了,我也感到震撼,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收入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是了不起的数字。我觉得这个数字说出来,会让西方国家的很多领导者、政治家吓一跳,他们谁敢提这个数字?当然中国领导人提这个数字,也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不是提提而已,提了要兑现,这个好衡量的。所以,我想肯定是经过测算的,肯定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第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次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过去我们讲十七大是四位一体,这次加了一个生态建设,这肯定也是新的东西。

第五,这次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关于党的建设,都有一些新的东西。我觉得十八大报告,针对目前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都给予了回应,或者说对于老百姓的关切都给予了回应。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下面就报告中的新提法、新亮点、新举措、新部署,解读一下其中出现的八大关键词。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八项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两个目标”是夺取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五个方面”充实完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

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将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型”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更全面把握

篇7:聚焦十八大报告六个“司法”关键词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 司法改革即纳入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在司法改革的具体表述上, 十五大报告的表述是“推进司法改革”, 十六大报告的表述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十七大报告的表述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一直到十八大报告的“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体现了一种不断坚持、层层递进的司法改革推动路径。

11月8号,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十八大报告中, 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内容可以用以下三个核心词来表达:

核心词一:推进公正司法, 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十八大报告中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这一部分指出, “要推进科学立法、公正立法、全民守法,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此外, 在谈及不断扩大人民民主这一部分时指出,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正司法, 其基本要义就是在司法活动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 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公正司法的根本目标, 后者是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 人民法院在审判压力日渐增大的形势下, 取得了案件调撤率逐年提升, 上诉申诉率逐年递减的良好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一些案件并未能有效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些法官工作方法简单等问题仍然存在, 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攻坚克难, 实现我国的司法公正。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的客观表现, 是裁判结果得到民众充分信赖、尊重与认同的高度反应。司法具有公信力是司法的本质要求, 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正确认识和积极提高司法公信力, 对于正确认识和大力提升司法公正性、建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意义。公正司法, 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现代国家境界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在我国, 追求和维护司法公正, 在任何国家, 不应当仅仅是司法机关、法院和法官们自己的事情, 维护司法公正应当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

核心词二:完善司法公开制度,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十八大报告在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中指出, 要建立和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即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 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 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司法公开, 是指审判活动向社会公开, 允许社会公众旁听, 允许新闻媒介的采访报道。坚持司法公开, 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是人民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司法公正、公开与否, 是一国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国家形象的直接反映。没有公开就无所谓正义, 只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司法公开制度, 才能更好的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七个方面, 其中, 第四项任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任务的重要指标之一。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有助于更好的实现我国司法过程的公平正义,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我们应该进一步推进司法服务举措, 帮助、促进地方加快转变境界发展方式。同时, 进一步强化司法建议工作, 为公共事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核心词三:强化司法保障, 加强司法公信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深化平安建设,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强化司法基本保障, 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人民法院每年办理各类案件近千万件, 受案范围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人民法官能否办好这些案件, 直接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直接影响人民法院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因此, 人民法官应继续强化司法理念, 妥善处理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各类矛盾, 通过全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 履行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职责。

加强司法公信建设, 有助于大力提升司法公正性、同时对建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意义。司法公信建设, 首先要确保实体公正, 办出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群众信服的公平案、公正案, 向社会提供正确和权威的法律指引;其次要确保程序公正, 严格按照诉讼法规定, 把公平、公开、公正贯穿到每一诉讼环节;第三要塑造公正形象, 抓好法官行为规范建设, 让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全面体现于司法办案中。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 从十八大报告中的三个司法核心词,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方向, 让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继续解放思想,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攻坚克难, 努力实现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

摘要: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地位和状况, 取决于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状况。司法制度也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地位和状况, 也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状况。刚刚过去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本文将结合十八大报告中谈及司法制度的部分, 论述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及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育

参考文献

[1]陈业宏.中外司法制度比较[M].商务印书馆, 2007.

篇8:十八大热点聚焦(等五条)

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居民收入翻一番

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报告特别强调了经济总量指标和人民生活指标,尤其是将人均收入至2020年翻一番写入报告,彰显出今后更注重老百姓的生活幸福度。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在十八大报告中,“改革”一词被提到86次之多,可见改革仍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坚定不移的方向。报告指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部署。报告还指出,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京清说:“政治体制改革是我们国家全部改革的组成部分。在政治体制改革这个问题上,我们党的态度是鲜明的,决心也是坚定的,推动是有力的。”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这一深刻论述一经提出,就在举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报告对美丽中国、对美好未来的描述深入人心。专家对此作出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大会最大的亮点、最大的创新,必将产生最大的影响。

“美丽中国”的提法也反映出当今社会老百姓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美好生活方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随着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光需要吃饱穿暖,还需要呼吸清新的空气,饮用干净清洁的水源,生活在一个良好优美的环境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地球、保护环境、造福子孙万代的大事。

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指明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这一重要论断将对实现我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性转变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我国不仅是个陆地大国,还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约32000公里。另外,我国还拥有37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

高度关注反腐倡廉,努力实现政治清明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无论是谁,无论职务有多高,只要搞腐败,就坚决查处,绝不手软,将反腐斗争进行到底。

另据媒体分析,选举王岐山出任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也显示中共反腐决心和力度,因为在过往的从政经历中,王岐山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高手”和“处理危机的铁腕”。

上一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活动下一篇:滋味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