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装备自查报告

2024-05-16

教学装备自查报告(共8篇)

篇1:教学装备自查报告

小学教育装备专项自查情况

根据《增城市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和加强我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装备使用效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我校根据上级领导指示文件精神努力做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对照《增城市中小学教育装备专项检查》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教育装备建设情况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一)教育装备功能用房的基本情况

装备齐全能独立使用的有:计算机室1个,84 m2;综合电教室1个,面积84 m2;师生阅览室1个,面积65 m2;体育器材室1个,面积48 m2;图书室1个,面积48 m2。由于我校场室有限有些功能用房采取一室多用的原则,其中科学实验室和科学探究室共用,现有1个,面积为84 m2;广播室、卫生室和心理辅导室共用1个,25 m2;准备室与仪器室共用1个,面积为35m2。音乐室和音乐器材室共用1个,面积56 m2;美术室与书法室共用1个,面积48 m2。

(二)学校高度重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教研组负责信息技术工作,各个科组配合教导处分管各个功能用房及其它专用教室,教导处还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学校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规划,交流汇总在平时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改进和纠正,确保了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

长: 校长

副组长: 副校长

成员:陈 主任、各场室负责人

二、自查中比较成功的做法

学校从上而下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切实把教育装备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确保了教育装备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1、组织管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规划设计学校的教育装备工作目标,布置年度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的任务,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教育装备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由分管领导牵头,专用室负责人组成的技术装备工作小组,负责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负责教育装备的管理保养及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服务,做好教师教育装备培训工作及教师教育装备使用情况检查,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学校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工作意见等;各年级组、学科组在教导处直接领导和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装备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

究等。

2、制度管理。我校制定各专用场室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等,做到公布上墙并认真落实。做到了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到人。

3、装备管理。学校将教育装备硬件、软件按规范登记,学校有总帐,各室有明细帐,做到柜有柜签,物有标签,仪器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做到定期保养,损坏及时维修。

4、教师培训。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装备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兼职教师,提供尽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外出培训学习,提升管理与业务素质。

5、常规应用。教育装备最终的目的是在于“用”好。微机室、图书室、实验仪器室、音美器材利用较好。现代教育装备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为我校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自查中存在的薄弱

1、实验教学规范管理:根据教材的不断更换,专职教师的能力水平有待于提高,与教材配套的实验教学仪器少,不便于开展正常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教师借用教学仪器使用率较低;在自制教具方面,教师自制教具及使用次数过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仪器室没有急救药品箱尚待完善。

2、由于我校场室有限体育室、美术室、图书室比较简陋潮湿,设施需要按照规定进一步完善。另外仪器室只能兼在财务室里面积很

小,还没有电子阅览室和劳技室。

3、计算机配备方面,教师备课用计算机严重短缺,44位专任教师只有5台计算机;多媒体室也不符合要求,24个教学班只有1个多媒体综合室。

四、今后设想

完善、健全教育装备是我们所需要的。纵观我校的情况,在开展实验教学、图书规范管理、仪器使用管理方面是实实在在开展了相关的活动,就是不注意及时搜集、整理相应的材料。学校将继续督促相关教师定期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为了做好教育装备管理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几位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自查时严格遵照相关目录对照检查,今后领导小组将定期或不定期对教育装备条件材料进行自查。

篇2:教学装备自查报告

根据《松原市教育装备建管用专项检查方案》文件精神和加强我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装备使用效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我校根据上级领导指示文件精神努力做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教育装备建设情况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一)教育装备功能用房的基本情况

装备齐全能独立使用的有:计算机室1个,微机30台,仪器种类:9,件数:92;科学实验室1个,仪器种类:208,件数:3396;图书室一个,座位:40,图书4500册;卫生室一个,仪器种类:86,件数:260;音乐室一个,仪器种类:25,件数:391;体育器材室一个,仪器种类:66,件数:1500;美术室一个,仪器种类:28,件数:173;综合电教室1个。

各班级都配有交互式一体机,并能正常使用。教师每人都配备办公电脑。

我校有篮球场地两个,足球场地一个,排球场地一个。

(二)学校高度重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教研组负责信息技术工作,各个科组配合教导处分管各个功能用房及其它专用教室,教导处还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

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学校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规划,交流汇总在平时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改进和纠正,确保了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 组 长: 陈野 副组长: 刘志伟

成 员:宋殿军 石吉丰 李龙 高毓成 李高莹 付涵玉

二、自查中比较成功的做法

学校从上而下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切实把教育装备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确保了教育装备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1、组织管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规划设计学校的教育装备工作目标,布置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的任务,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教育装备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由分管领导牵头,专用室负责人组成的技术装备工作小组,负责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负责教育装备的管理保养及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服务,做好教师教育装备培训工作及教师教育装备使用情况检查,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学校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工作意见等;各年

级组、学科组在教导处直接领导和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装备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

2、制度管理。我校制定各专用场室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等,做到公布上墙并认真落实。做到了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到人。

3、装备管理。学校将教育装备硬件、软件按规范登记,学校有总帐,各室有明细帐,做到柜有柜签,物有标签,仪器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做到定期保养,损坏及时维修。

4、教师培训。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装备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兼职教师,提供尽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外出培训学习,提升管理与业务素质。

5、常规应用。教育装备最终的目的是在于“用”好。微机室、图书室、实验仪器室、音美器材利用较好。现代教育装备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为我校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自查中存在的薄弱

1、在自制教具方面,教师自制教具及使用次数过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由于我校场室有限体育室、美术室、图书室比较简陋物品摆放不是很规范合理。

篇3:教学装备自查报告

一、融安县农机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 随着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 对农机化的投入大幅增加, 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机械已成为农民手中最值钱、最直接和首选的生产致富工具,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 农机化发展速度加快, 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2008年底, 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0.5万kw, 农机总值达0.9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3%。到2009年10月底止, 全县各类农机动力运输车680台, 各类拖拉机2872台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45台) , 水稻联合收割机220台, 插秧机为51台, 耕作机械3920台, 其他机械260台。

(二) 农机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

2009年全县水稻耕种机械化水平为35%, 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也迅速提高, 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9%。

(三) 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2009年10月底, 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个, 农机专业户680户, 农机从业人员达7170人。

(四) 农机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购机积极性。

近几年, 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对农机化的投入逐年增加。2009年, 全县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366万元, 掀起农民发展农机化的新高潮, 拉动农民投入资金780万元, 补贴各类农机具1432台。

二、存在问题

(一) 农机化发展不平衡。

在农机装备发展方面存在着“四多四少”的不平衡现状, 即:小型机械多, 大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 配套机械少;种植业机械多, 农村其他各业机械少;传统作业机械多, 高性能高科技复式作业机械少。在不同作物之间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 如目前融安县水稻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但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还很低, 甘蔗收获基本上还是人工作业, 甘蔗收获机械化成为制约甘蔗生产的“瓶颈”。另外, 其他经济作物如蔬菜、花生、薯类等机械化水平也很低, 不适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二) 对农机化的投入仍显不足。

一是农机补贴规模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二是地方财政向农机投入严重不足, 农机投入的长效机制未形成;三是作为农机投资主体的农民自我积累能力弱, 受农村信贷扶持力度的限制, 制约了农民对高性能农业机械的投入, 从而影响农民的购机热情。

(三) 基层农机管理推广机构不健全。

乡镇农机管理推广机构是农机系统为“三农”服务的前沿阵地, 承担着农机管理执法、推广服务等行政性、公益性的工作任务, 是搞好农机化工作的关键。但就目前情况看, 全县有大部分乡镇已无办公场所、无资产、无专职人员。由于乡镇农机人员工资归乡镇发放, 人员受乡镇政府支配, 不少名为农机站人员, 但却常年围绕乡镇政府中心开展工作, 使农机推广、管理服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农机管理上下脱节, 直接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

(四) 农机安全生产存在隐患。

由于目前农机经营的主体是个人, 大量的机械分散在千家万户, 而基层农机管理组织又比较薄弱, 给农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而且有的地方政府对农机工作不理解、不支持, 把农机依法管理视同“三乱”加以限制, 使正常的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目前全县仍有一定数量的机手没有办证, 年检率低, 机手安全意识淡薄, 无证驾驶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严重隐患。

(五) 农机组织化程度较低。

目前, 全县农机服务组织数量少, 而且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很低, 运作不规范, 绝大多数农机户分散经营, 参与市场的意识不高, 能力薄弱, 农机利用率不高, 造成了“有机户找活难, 无机户找机难”的现象, 直接影响了农机的经营效益。

(六) 用机成本高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国家实行燃油税改革后, 农民机手普遍强烈反映油料价格高, 农机作业用油补贴未落实到位, 增加了农机作业成本, 加重了农民负担, 制约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三、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 进一步提高对农机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大对农机化的支持力度, 切实把发展农机化置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考虑, 置于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素来对待, 真正将农机化列入重要工作议程, 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 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

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较大, 回收期较长, 多数农民想买而经济实力不足,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民购置农机应加大扶持。县财政要逐年增加农机专项补贴资金和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管理推广经费, 并纳入财政预算。在资金的投放上, 坚持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的原则, 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向高性能、科技含量高的机具发展, 严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加大农村金融信贷扶持力度, 落实农村金融信贷政策, 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购机贷款, 发挥农村信用合作金融组织的支农富农作用。

(三) 进一步优化农机发展结构。

牢固树立“立足大农业, 发展大农机, 服务新农村”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按照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着力抓好新农村建设急需, 农民群众要求迫切的机械化问题。要在巩固和提高重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 重点突破甘蔗收获、种植机械化, 大力推广深耕深松、化肥深施, 节水灌溉等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 积极推进花生、薯类等作物生产机械化, 对大型、高效农机发展给予重点扶持, 引导农机化健康发展。

(四) 依法加强农机管理。

一是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推广服务站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 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 合理配置基层农机推广机构, 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将乡镇农机推广机构人、财、物划归县农机部门管理, 以使其能真正履行农机管理、推广、服务的职责, 为提升全县农机装备水平提供组织保障;二是依法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建议县政府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指标列入考核乡镇绩效的重要工作目标, 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农机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抓好乡村道路的检查和进村入户源头管理, 纠正查处违章行为, 加强队伍建设, 严格依法行政, 保证农机安全生产;三是抓好农机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农机与工商、质检部门要密切配合,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坑农害农行为, 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提升全县农机装备水平净化市场环境;四是进一步抓好农民农机技术培训工作。通过送科技培训下乡, 集中分散相结合等形式, 努力提高农机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 使其真正成为懂技术、善经营、能致富的农机科技带头人, 为提升全县农机装备战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五) 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 加大投入, 规范运作, 强化指导, 创新机制, 抓好典型的总结与推广, 推动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六) 积极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篇4:教学装备自查报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以下简称《装备史》)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原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持和策划的专题研究性重大项目。2010年10月,该课题正式上报申请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2011年7月22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复《装备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DCA110188)。

《装备史》立项是我国教育装备战线的一件大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装备史》的编撰可以全面总结回顾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地位、规律、作用,填补教育装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空白,所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次开题会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编撰《装备史》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重要理论问题,是不断完善教育装备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项目内容与组织

核心概念界定

《装备史》研究是教育装备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历史及关键作用的实证性研究。教育装备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支持承载和传递知识信息的配备物,是教育资源(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资源、人工资源)中的人工资源部分,或者可更加具体地表述为: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仪器、设备、资料、教具、学具、设施以及相关软件的总称。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家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按照目前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率(年增长率为8%)计算,到2012年教育经费中央投入就会达到1.6万亿人民币,加上地方财政和社会力量办学投入,教育投入必将大大增加。

表1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30年的相关数据。2000~2010年,全国高校教育装备投入2 0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200亿元以上;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1 200亿元,平均每年100亿元以上;职业技术教育装备投入每年100亿元以上,且呈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随着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基础薄弱、条件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体系健全、规模宏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局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保障作用。教育装备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开发、使用、管理、评价等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将记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的发展历程,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和总结。该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可以展现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果,全面反映教育技术装备与近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科学发展规律,同时可为决策者提供对中国教育发展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作为学科,教育装备学已经形成和发展近10年,并于2010年正式列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由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构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它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应该是统一的。所以对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也是教育装备学科建设的必要内容。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教学工作联系紧密又有区别,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门类,专业性、技术性特点比较突出的大的范畴和体系。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已形成一个建设、配置、管理、应用比较完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行业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格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既彰显出党和国家对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反映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机构包括学校领导同志不断转变观念,把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纳入教育事业的整体格局,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理念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教育技术装备领域各级领导同志、专业技术人士、众多企业勇于开拓进取,不懈努力,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科学发展理念。

为促进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可持续科学发展,全面展现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就、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重温改革开放30年党中央深谋远虑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教育决策的深刻背景,回顾改革开放30年并由此上溯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历史发展轨迹,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包括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发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具体工作实践,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视角,全面深入具体地记录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期望通过这一项目,进一步明晰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发展规律和重要地位,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已成为教育大国,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正在向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成就有目共睹。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表现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从简单教具到高科技装备,机构经过多次调整,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从业人员数十万、年投入数百亿规模的专业化体系,表明中国教育事业成就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技术进步,投入增加,行业规模扩大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在教育部网站上尚未有完整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信息公开,仅公布了年度资金投入情况的信息。在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网站上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在数千条搜索结果中,没有发现真正意义上符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条目,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空白。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类似研究工作,仅有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于2006年组织编写的一部《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但是这仅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部分历史资料,而且仅限于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本身的工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全部情况尚需填补空白。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研究,探索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的规律,发现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科学投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内容:教育装备实践发展变化史;教育装备理论研究史;教育装备体系的构成、沿革和发展史;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史;教育装备与教育均衡发展史;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史;实践教学体系教育装备建设与配置史;各类功能实验室及各学科教学装备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装备研发、生产的转变史;教育装备标准化史;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民族地区教育装备建设史;教育装备国际交流与合作史等。

研究方法

以时间为主线,在全国各省按时间、地点、事件、关键人物、可靠数据调研和记录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并根据数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相关分析;在国家和地方图书馆、政府档案馆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信息与数据;对退休和在职的教育技术装备人员进行访谈,记录相关事件;确定变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遵循史学研究客观、系统、联系的基本要求,时间大体划分为建国前、建国后至“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33年3个历史阶段,以改革开放以来为重点。

组织形式

采取三级课题组的形式(核心课题组、分课题中心组、子课题项目组)开展研究工作。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将建立专家委员会和专家数据库,将教育装备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员吸收进来,发挥各自优势,为研究工作做理论和技术支撑。共15个分课题,在开题会议期间进行分工,由分课题中心组认领任务,组织实施。

项目组构成

核心课题组(一级课题)

课题负责人:李兴植

课题主要参加人:夏国明、王长毅、王兴乔、艾伦、钟元生、张杰、施建国、何智

总顾问:主管过装备工作的部领导

顾问:王富、刘济昌

15个分课题中心组及负责人

分课题一:中国教育装备发展综述(王兴乔)

分课题二:现代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艾伦)

分课题三:教育装备管理及实践研究(罗一华)

分课题四: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装备事业的跨越性发展成就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哈达)

分课题五: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与发展(张永昌)

分课题六: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施建国)

分课题七: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管理发展研究(陈峥嵘)

分课题八: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装备建设(陈建平)

分课题九:新时期教育装备研发、生产、配置体系的转变(郭金宝)

分课题十: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张杰)

分课题十一: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高教部分(李万德)

分课题十二: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职教部分(李瀛)

分课题十三: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沿革(张晓凌)

分课题十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持续加强各类功能实验室/教室建设(杨立湖、何智)

分课题十五:世界教育装备发展的一般情况(王长毅、薛鹏)

分课题与子课题项目组详见课题分工。

课题进度

2011年7月前做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研究计划;

2011年10月召开开题报告会,进行各分课题分工,贯彻研究计划;

2012年3月底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各卷的三级目录;

2012年12月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的30%;

2013年10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统稿;

2013年12月完成研究报告,出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配套经费支持。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兴植同志于2011年11月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开题报告会上的发言摘要整理。)

篇5:教育装备自查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县域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督导的通知》及《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督导细则》,我校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组织进行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机构健全

1、行政上有明确分工。指定沈栋林副校长分管教育技术装备。

2、成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丁为民校长任组长,沈栋林任副组长,组员有教务处章新民主任、总务处孙士荣主任、德育处处付兴超主任及各处室副主任、各村小校长。

3、成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检查小组。沈栋林副校长任组长,赵光霁、靳如生任副组长,组员有乔湘凌副主任(负责检查电教一块)、郑建华老师(负责检查图书阅览一块)、孙士荣主任(负责检查实验教学)、乔湘凌副主任(负责音乐、美术室及音乐、美术教学)、郑平老师(负责体育室及体育教学)。

二、硬件设施情况

我校现办学规模为小学平行3轨,计19班,对照省ⅱ类标准,在硬件设施上基本达标:

1、关于专用室设置。专用室设置在种类、数量上符合要求。学校现有科学实验室1个,仪器室1个,藏书室1个、音乐教室1个、音乐器材室1个,体育器材室1个,美术教室1个、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

2、关于实验室装备。科学实验室、仪器室硬件建设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有关要求,面积基本达标,内部设施较好好,有防火、防潮、防腐、防尘、防盗等措施,仪器完好率不低于95%,每年安排实验教学的专项经费,且占有合理的比例,做到专款专用,仪器设备摆放规范,管理制度健全,仪器设备帐册齐全,帐目规范,能按课程标准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每年都能组织开展教具制作、论文评比、实验竞赛、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

3、关于信息技术装备。能积极为教师提供信息资源;拥有学生机房3个;建有校园广播音响系统,为日常教育教学需要提供了便利。

4、关于图书室建设。图书室分布较为合理,全天开放,全开架借阅,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实行定期开放。

5、关于音体美器材配置。音乐教室现有钢琴1台,音响1套,五线谱电教板1块,音乐器材室有竖笛、锣鼓、小号等乐器十多种,目前,不到位的是音乐教室缺多媒体设备,器材室缺乐器架,橱柜偏少,乐器种类不够丰富,没有舞蹈房,也无多媒体设备、音响系统、化妆台、保健箱、资料柜等。美术室电配置到位,小型器材到位,如学生画架、写生画板等。体育方面,生均活动场地面积10平方米,150米跑道,篮球场3片,排球场1片,室外乒乓桌4张,室内乒乓桌1张,单双杠区和成套器材集中安置,区域自成一体。体育器材方面,只是因损耗、损坏等原因,略有不足,需要再增添些。

三、软件建设上达标

重视了器材使用和资料台帐积累,做到了:

1、规章制度齐全。学校根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修订、完善了规章制度,整理成册,明确职责、执行规范。所有规章制度均上墙,起到了提醒、督促作用。

2、开齐课程上足课时。音、体、美、计算机等学科课程均能按照上级规定要求开设,同时,加强了课程管理,学校每天安排有行政人员对教师执行课标情况进行检查,保证了课标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3、提高器材使用率。学校每学期计划中均有提高器材使用率的明确要求。保证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率;保证了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上课到专用教室,用好用足器材,提高学生直观形象,增强了学生上机机会,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正常开放图书室,学生生均学期到图书室达10次以上;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了学生每天有1小时运动时间,长年开展师生长跑活动,师生身体素质得到增强。

4、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学校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系列专项竞赛,内容有写教案、说课、解题能力、打字、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积极倡导教师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查阅资料,拓宽知识面,同时不断提高应用能力。积极参加校际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等,让教师展示能力、风采。

5、认真进行资料管理。学校每学年有教育技术装备项目计划和总结,学校管理制度健全,档案分类装订成册,历年统计资料齐全、数据准确。仪器、图书等设备帐册齐全,帐目规范。实验记录、图书借用记录、计算机上机记录、体育器材借用记录等资料齐全。

6、做好公物管理工作。制订《老张集中心小学公物管理制度》,对所有公物指定专人负责,总务处每学期期初、期末进行核查。同时,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落实防火、防潮、防腐、防尘、防盗、维修措施,确保实验仪器完好率在95%以上。

从自查情况看,经过省“四配套工程”验收、省规范管理达标校创建等活动,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得到了推进,近年来学校设备设施方面投入较大,不断完善,但对照上级标准、要求,我们还有需要努力的地方,我们将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不懈努力,争取早日达标。老张集乡中心小学

篇6:教育技术装备自查报告

按照阜宁县教育局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督导检查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教育技术装备条件、材料准备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

高标准的教育技术装备,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围绕教育技术装备“建设、配备、管理与使用”四个重点,发挥管理职能,积极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各项工作。落实专项经费计划。学校现在已有微机室、图书室、仪器实验室、美术室和体育器材室。

二、规范制度 强化管理 发挥效应

学校从上而下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切实把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确保了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1、组织管理。

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 组 长:滕天罡 副组长:王德祥 薛 冬

成 员:王洪成 田 兵 王 亚 李德兵 戴玉龙 陈 海

李海珠 刘茂虎 郭孙亮 徐建春 单忠浩 陈德萍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规划设计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目标,布置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任务,做到有计划、有总结,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教育技术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由分管领导牵头,专用室负责人组成的技术装备工作小组,负责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负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保养及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服务,做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及教师教育技术使用情况检查,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工作意见等;各班在教导处直接领导和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

2、制度管理。我校制定各专用室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等。做到了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到人。

3、装备管理。学校将教育技术装备硬件做到柜有柜签,物有标签,仪器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做到定期保养,损坏及时维修。

4、教师培训。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计算机操作培训。学校选择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兼职教师,提供尽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外出培训学习,提升管理与业务素质。

5、常规应用。教育技术装备最终的目的是在于“用”好。微机室、图书室、实验仪器室、体育器材的利用较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为我校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图书室全面开放,发挥图书效益,提高书刊流通量。结合创建书香校园这项工作,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自查中存在的薄弱:

1、实验教学规范管理:根据教材的不断更换,专职教师的能力水平有待于提高,与教材配套的实验教学仪器少,不便于开展正常的实验教学;在自制教具方面,教师自制教具及使用次数过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仪器室没有急救药品箱;实验教学考核及实验教研材料不健全、不完善。

2、音乐舞蹈室、美术室的设施需进一步完善。其他功能教室的管理有待于细化管理。

四、今后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来安排有限的办学经费,从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高度来培训教师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指导激励教师探索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公兴中心小学

2013.3.15

公 兴 中 心 小 学

教育技术装备

篇7:教育装备应用自查报告

县高级中学 2017年9月1

5日县高级中学

教育装备应用自查报告

教育教学装备是教书育人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目前我校一些部门存在建设配备轻视管理应用、管理应用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我校装备与教育教学及课程的深度融合,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教育装备工作,全面了解教育装备管理和应用情况,为我校教育装备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我校依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教育装备应用自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展开自查工作。高标准的教育技术装备,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管理规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围绕教育技术装备“建设、配备、管理与使用”四个重点,发挥管理职能,积极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各项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范围

所有学校教育装备硬件软件设施。学校实验室装备,学校教学教具装备,学校宣传电子屏幕等软件设备,学校教学科研设备,学校学生学习硬件设施,学校安全管理应用设备,学校饮用水食品安全装备,学校应用装备组织机构建设,学校应用装备制度建设。

二、自查内容

(一)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方面

学校从上而下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切实把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确保了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1、教育装备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教育装备机构:办公室、总务处、教科处、教务处、监委会、学校电工、门卫室、档案室、图书归案、物理实验室、阅览室、生化实验室、楼管。

制度建设方面:相关部门能够各司其职、设备配备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制度建设初具规模。

2、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学校从上而下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切实把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确保了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因此,在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学校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教学装备应用管理条例。

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成立教育装备督查管理小组;有分管领导负责教育装备工作;设立专门的教育装备工作机构;有和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专职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制定教育装备管理办法;建立教育装备经费投入机制。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各级各班课任课教师

3、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教育装备经费投入稳定增加,目前已经拥有完善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现有教学班53个,学生3495人,教职工216位,有教学楼3栋,教职工住宅楼2栋,学生宿舍楼2栋,大型学生餐厅1个,多功能厅2个,实验室8个,多媒体教室55间。

(二)图书馆(室)配备使用情况

1、管理人员配备及培训情况:制定计划并定期组织实施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开设讲座,开展书评,征文、演讲、辩论等);开设阅读指导课

2、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建立图书馆(室)工作人员考评机制;制定图书馆(室)管理办法(包括图书的采编、借还、保管、赔偿、剔旧等);建立图书馆(室)工作人员考评机制

3、图书配备和借阅情况:开放是否实行全周开放(每周≥40小时情况

(三)实验室使用情况

1、实验室数量及仪器种类配备情况

2、设备登记使用情况

3、实验教学人员配备及培训情况

4、实验室使用和实验开出情况

(四)实验教学开展方面

实验操作竞赛、实验教学优质课程评选、自制教具评选、论文评比、课程研究等的开展情况。

1、组织管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规划设计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目标,布置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任务,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教育技术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由分管领导牵头,专用室负责人组成的技术装备工作小组,负责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负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保养及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服务,做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及教师教育技术使用情况检查,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工作意见等;各年级、学科组在教导处直接领导和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

2、制度管理。我校遵循中小学管理规范制度,制定各专用室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等,做到公布上墙并认真落实。做到了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到人。

3、装备管理。学校将教育技术装备硬件、软件按规范登记,学校有总帐,各室有明细帐,做到柜有柜签,物有标签,仪器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做到定期保养,损坏及时维修。

4、教师培训。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兼职教师,提供尽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外出培训学习,提升管理与业务素质。

5、常规应用。教育技术装备最终的目的是在于“用”好。微机室、图书室、实验仪器室、音体美器材利用较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为我校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五)装备应用方面的典型经验及特色活动 诗文朗诵;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教学规范管理:根据教材的不断更换,专职教师的能力水平有待于提高,与教材配套的实验教学仪器少,不便于开展正常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教师借用教学仪器使用率较低;在自制教具方面,教师自制教具及使用次数过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仪器室没有急救药品箱;实验教学考核及实验教研材料不健全、不完善。

2、音乐舞蹈室、体育器材教室的设施需要按照规定进一步完善。其他功能教室的管理有待于细化管理。

①实验教学规范管理:实验教学仪器有维修,但记录较少;教师借用教学仪器使用率过低;危险药品没有领用记录;在自制教具方面,教师人均使用次数过少,并且自制教具新增数量也极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②图书管理:图书阅览室使用管理比较规范,但图书数量短缺。

篇8:教育技术装备自查报告

20xx年以来我校紧紧抓住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的有利契机,在区教育局的关心下,高标准配备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对照《20xx年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工作考评标准》,我们组织了专门人员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机构,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确保教育技术正常高效的为教学服务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规划设计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目标,布臵年度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任务,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教育技术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每学期初均能认真制定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计划,学期结束认真进行总结;由分管领导牵头,专用室负责人组成的技术装备工作小组,负责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负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保养及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服务,做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及教师教育技术使用情况检查,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工作意见等;各年级组、学科组在教导处直接领导和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同时,对分管领导和各室负责人,责任到人,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和各室管理制度,确保教育技术正常高效的为教学服务,在管理方面,做到记载规范完整,移接工作时三方(移交人、接班人、学校分管领导)同时在场,做到交接无漏洞,在台账记载方面,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确保学校财产无遗失现象。下面,是我校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室负责人名单:

1.北街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

2.各职能机构负责人:

二、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设备配备,尽最大可能满足教学需要。

高标准的教育技术装备,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甘州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功能室建设的通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围绕教育技术装备“建设、配备、管理与使用”四个重点,发挥管理职能,积极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各项工作。落实专项经费计划。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学校现拥有多媒体教室2个,广播室、图书室、阅览室、科学实验室、体育器材室、美术仪器室、音乐仪器室、多功能教室、有线广播、闭路电视等专用教室和设施均已按标准配备到位。学校建有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成立了信息管理中心,完善了学校网站,使学校网站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扩大了信息量的输出,加大了学校宣传力度。校园网实现光纤连通,1个网络控制中心,实现班班有多媒体;学生用电脑115台,生机比为15:1;教师机33台,师机比3:1;图书34666册,生均图书超过19册,其中班级图书角藏书达4049册。通过努力学校教育现代化设备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管理,发挥教育技术设备的最大效应

我校有一个强有力的学校管理队伍,横跨学校各个学科,敬业勤政,团结协作,工作有力度、有魄力。随着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学校自上而下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校长亲自参与制定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远近期发展规划,具体指导创建工作的开展。切实把教育技术工作臵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臵。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确保了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1.加强管理现有设施,抓好制度建设

我校遵循甘州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功能室建设的通知》要求,制定各专用室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等,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和使用,做到图书、实验仪器、电教设备及音体美器材等分类登记造册,帐物相符,定期检修、维护,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到人,保障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序、高效、安全地进行。学校领导还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地检查督促,有力地促进了各职能机构自觉执行上级以及学校各项制度的自觉性,推动了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下去。

2.强化装备管理

学校将教育技术装备硬件、软件按规范登记,学校有总帐,各室有明细帐,做到柜有柜签,物有标签,仪器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做到定期保养,损坏及时维修。后勤部门能确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建立教育技术装备监控体系,确保教育技术装备的正常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3.加强教师培训

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举办了常规技术装备使用培训。学校选择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兼职教师,提供尽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外出培训学习,提升管理与业务素质。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培训方面的费用近三万多元。近年来,我校教师参加省、市课件比赛多人获奖;张立海校长应邀到兰州为全省科学教师献课,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朱丽华老师的科学课件获得全省一等奖。张艳丽老师的科学课获得全省一等奖。

4.重视常规应用

近几年来,我校逐步添臵仪器、图书等设备。教育技术装备最终的目的是在于“用”好。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图书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体育器材的利用较好。学校每学年有教育技术装备项目计划和总结,仪器、图书等设备帐册齐全,帐目规范。实验记录、图书借用记录、体育器材借用记录等资料齐全。演示实验开出率和分组实验开出率都达到了100%.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为我校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利用每周开设的阅读课,组织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提高图书的流通率。开设班级图书角,开展班级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每学期均开展北小读书节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有经典诵读比赛、有手抄报评选、有名著经典知识竞赛、有阅读之星评选等等。丰富了学生生活,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品味,展示我校学生写作的水平,学校创办了校报《晨曦》。

5.加强图书室建设

图书室分布合理,有储藏室、管理员办公区、阅览室。环境幽静,适宜于学生阅读;学校的图书藏书量共计34666册。学校有1名专职图书管理员,图书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全天开放,全开架借阅,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学校一直把课外阅读作为亮点来打造,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把阅读落到实处,所有班级都有图书角和图书专柜,定期到校图书室借阅更换图书,方便学生阅读。学校、班级都制定了读书计划,利用“晨诵午读”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借阅图书室藏书,使图书室的图书成为会走的书、漂流的书,教师阅览室全天候开放,真正发挥图书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效。在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中,学生征文获奖率很高,学校被评为全省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小小书籍育人格,在书籍的熏陶下,学生怡情,明理,素养在提升。

6.规范音体美器材室,配备专用器材为教学服务

我校音乐室现有钢琴1台,音乐器材室架子鼓、锣鼓、小号等乐器十多种资料柜等。美术室配有写生物品、写生画板等。体育方面,有200米标准跑道,篮球场4片,室外乒乓桌10张,室内乒乓桌3张,单双杠区和成套器材集中安臵,区域自成一体。体育器材摆放有序,管理帐目清晰。开齐课程,上足课时。音、体、美、计算机等学科课程均能按照上级规定要求开设,同时,加强了课程管理,教务处对教师执行课表情况进行检查。

7.提高器材使用率

每学期对功能室负责人与专任老师都有明确要求。保证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率;保证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课程按要求开足课时,开设3至6年级计算机课,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正常开放图书阅览室,有计划安排借阅;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了学生每天有1小时运动时间。

8.积极开展相关活动

学校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系列专项竞赛,内容有说课、议课、科学实验操作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实行例会前的读书心得交流,倡导教师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有运动会、文艺节、科技活动、读书活动、美术比赛等各项比赛。

四、自查得分

我校组织自查小组,对照考评标准,最后考评结果为96分。(见附页)

五、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因为学校债务较重、办学经费紧张,造成教育装备资金投入不足,图书室面积、图书添臵进度、实验教学仪器装备的种类和数量、操场跑道长度等离高标准尚有差距。

二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有的设施设备已显得落后陈旧,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更新换代已成必然。

三是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已有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及服务教学这一学校中心工作的力度有待提高。

四是新课程的改革力度较大,出现了很多新教材、新版本,导致一部分教学技术装备资源闲臵,而与新教材配套的资源则相对不足。

五是我校专职教师虽然都很勤奋,但由于教材的不断更换,专职教师的能力水平有待于提高,与教材配套的实验教学仪器少,不便于开展正常的实验教学;在自制教具方面,教师自制教具及使用次数过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考核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弱化了以考核促进实验教学的功效。实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得到解决,让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更好地服务学校这一中心工作,让教育技术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将继续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深入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实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提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职工书画摄影展方案下一篇:职中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