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

2024-06-06

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通用14篇)

篇1: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

春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20分,每小题2分)

1、45分=( )时 4500毫升=( )升 50dm2= m2

2、把3m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m

3、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4、( )÷( )= = = =0.6

5、有5盒茶叶,其中4盒每盒500克,另一代不是500克,但不知道比500克重还是轻,用天平至少称( )次才能保证找出这盒茶叶。

6、在 、、、、、这些分数中,真分数有( ),假分数有( ),最简分数有( ),同分母分数有( )。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cm,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8、的分子加上6,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9、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 ○ ○0.3 ○ ○ 0.11○

10、一个长方体切成完全一样的2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8M2,那么原来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 ),体积是( )

二、判断(5分)

1.假分数都大于1。 ( )

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能被这两个数整除。 ( )

3.质数和质数的乘积还是质数。 ( )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5.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 )

三、“对号入座”选一选取。(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

[A、偶数 B、奇数 C、质数 D、合数]

2、下面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B、C、D、]

3、已知A=2×2×3,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2 B、4 C 、6 D、60]

4、把10克糖加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 )

[A、B、C、]

5、一个水池能装水40m3,我们就说这个水池的( ) 是40m3。

[A、表面积 B、容积 C、体积 D、重量]

四、“神机妙算”对又快(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每小题0.5分)

+ = - = 1- = + = - =

4+ = = + = - = + =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 + + + + + -

3、解方程。6分

五、动手操作,大显身手。(5分)

在方格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绕点D逆时针旋转 后的图形。

六、下面是万家乐超市甲、乙两个分店去年四个季度的销售额统计图,请你看图回答问题。(7分)

(1)甲、乙两个分店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各是多少万元?

(2)说说两个店销售额的变化情况,再根据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对两个分店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价。

七、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共23分,第1题4分,第2-5题各5分)

1、一批货物共800吨,运走350吨,运来的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

2、一杯水,第一次喝了全杯的 ,第二次喝了全杯的 ,剩下的占这杯水的几分之几?

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 千米,第二周修了 千米,第三周比前两周修的总和少 千米,第三周修了多少千米?

4、装修一间长10米,宽6米,高4米的会议室,在会议室的四周和顶棚贴上壁纸,扣除门窗面积30平方米。至少需要壁纸多少平方米?

5、一个油箱从里面量,长6毫米,宽4毫米,深1.4毫米,如果每升柴油重0.82千克,这个油箱能装柴油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卷]

篇2: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

四、动手操作,智慧大脑。(每题

分,共

分)

1.下面是由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图形,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2.画出三角形

ABC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

3.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是,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这个位置上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左面观察到的图形的样子。

五、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单位:cm)(10

分)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1

分,2

分,共

分)

1.将一个由

个棱长是

cm的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拆开(如下图),5

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共增加了多少?

2.如图,仓库里有

A、B

两种规格的铁皮各若干张。从中选出

张铁皮焊成一个容积最大的无盖水箱。

(1)怎样选

A、B

两种规格的铁皮?

(2)这个水箱最多能盛水多少升?

答案

一、1.

正(或后)

2.3.

0.006

4.5.

120

[点拨]

由题图知,共有

6×5×4=

120(个)小正方

体,其中两个面露在外面的小正方体在12

条棱上,共有

(6-

2)×4+

(5-

2)×4+

(4-

2)×4=

36(个);三个面露在外面的小正方体在顶点上,共有

个。

6.225

500

[点拨]

露在外面的一共有

个面,每个面的面积是

5×5=

25(cm2),则露在外面的面积是

25×9=

225(cm2)。

7.顺时针

90(答案不唯一)

二、1.×

2.√

3.×

三、1.C

2.D

3.B

五、S

表:6+

4=

10(cm)

4+

3=

7(cm)

(10×4+

4×7)×2+

(4×6+

4×7)×2=

240(cm2)

V:4×4×7+

6×4×4=

208

(cm3)

六、1.

6×6×8=

288(cm2)

答:表面积共增加了

288

cm2。

2.(1)

A

种选

张,B

种选

张或

A

种选

张,B

种选

张。

(2)

6×6×7=

252(dm3)=

252(L)

答:这个水箱最多能盛水

252

篇3: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

1.6.3737……精确到十分位是 ( ) , 保留两位小数是 ( ) 。

2.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0.36, 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 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 积现在是 ( ) 。

3.6.5小时= ( ) 小时 ( ) 分4m5cm= ( ) m

5.6kg= ( ) kg ( ) g 0.72km= ( ) m

4.请你根据上面的算式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5.去掉3.14的小数点, 也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 ( ) 位, 它的值相应扩大了 ( ) 倍。

6.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7.把1.1616……、1.1666……和1.16三个数从大到小按顺序排列。

( ) > ( ) > ( )

8.根据运算定律填一填。

9.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 , 如果a=2m, b=1.5m, 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 ) m2。

10.1个面包0.8元, 买a个应付 ( ) 元

l1.《故事会》每本2.5元, 《故事大王》比《故事会》贵x元, 《故事大王》每本 ( ) 元。

12.图书角有a本图书, 借走b本, 还剩 ( ) 本。

13.妈妈买了4kg苹果, 每千克y元, 付给售货员50元, 应找回 ( ) 元。

14.三个连续自然数, 中间一个是a, 较小数是 ( ) , 较大数是 ( ) 。

15.小明读一本a页的故事书, 已经读了5天, 平均每天读b页, 剩下的c天读完。

(1) 5+c表示 ( )

(7) 5b表示 ( )

16.小明住在南湖花园10号楼3单元的2楼02室, 记作:10-3-202。小英家住在13号楼4单元的1楼01室, 应记作: ( ) 。

17.四年级爬竿比赛, 前5名的成绩是5m、7m、6.5m、4m和4.5m, 他们的平均成绩是 ( ) m,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

18.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 用 ( ) 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较合适。

19.转动指针, 停在3号方格的可能性是 ( ) ;如果转动指针100次, 指针大约会有 ( ) 次停在1号格上。

20.有四张卡片2 3 4 5, 从中抽出一张, 有 ( ) 种可能, 可能性都是 ( ) 。摸出卡片的数字大于3的可能性是 ( ) 。

二、请你判断对错

l.6x-4>是方程。 ( )

2.x=5是方程3x+5=20的解。 ( )

3.当m=3时, m2+7的值是13。 ( )

4.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6.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

7.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 )

8.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 )

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cm, 底的长度是高的5倍, 它的面积是180cm2。 ( )

三、择优录取选一选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4cm2, 高是0.9cm, 底是 ( ) cm。

(1) 0.6 (2) 6 (3) 12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底边的长度也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cm, 三角形的高是 ( ) cm。

(1) 6cm (2) 12cm (3) 3cm

3.将用木条钉成的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它的面积比长方形 ( ) 。

(1) 大 (2) 小 (3) 相等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0cm2, 底是8cm, 它的高是 ( ) cm。

(1) 10 (2) 5 (8) 20

5.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6dm2, 把这样的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 dm2。

(1) 32 (2) 16 (3) 8

四、计算我能行

1.直接写出得数。

2.根据要求填表。

3.列竖式计算。

4.脱式计算。 (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5.解方程。

.看图列式并计算。

五、动手画高, 并进行相应测量, 求出下列图形的面积

(测量时, 保留一位小数, 单位:cm)

六、观察物体我仔细

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这是从 ( ) 面看到的。

这是从 ( ) 面看到的。

这是从 ( ) 面看到的。

是从 ( ) 面看到的。

七、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请你画一画

八、解决问题看我的

1.《少儿童话》每本价格为5.40元。五 (1) 班订阅了55本, 五 (2) 班订阅了45本。这两个班共花了多少钱订购《少儿童话》?

2.李老板购进200米彩条, 卖出108米, 剩下的准备扎成花篮出售, 每个花篮需用彩条2.5米, 一共可以扎多少个这样的花篮?

3.玩具厂计划生产2600只机器猫。前5天每天生产18只, 为了赶在交易会前交货, 余下的要在8.5天内完成, 每天应生产多少只机器猫?

4.小青买了2本日记本, 付出10元, 找回4.4元。每本日记本多少元?

5.南山广场种樟树365棵, 比柏树棵数的4倍还多13棵。柏树种了多少棵?

6.甲、乙两地相距350km,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5km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 行驶几小时后, 汽车距乙地正好80km?

7.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 底是20m, 高是35m, 共收小麦840千克, 平均每平方米产小麦多少千克?

8.一个梯形的高是4.8cm, 比上底长1cm, 下底比高长1.2cm, 它的面积是多少?

9.一张等边三角形卡片的周长是18cm, 高是4cm, 这张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0.一块长方形平面钢板, 长1.5m, 宽0.8m, 从这块钢板上截下一块底长0.4m、高0.5m的三角形钢板, 剩下钢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桌子上摆着9张卡片, 分别写着2 3 4 5 6 78 9 10各数。如果摸到单数小明赢, 如果摸到双数小红赢。

(1) 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2) 小红一定会赢吗?为什么?

(3) 你能想出一个什么办法使这个游戏公平。

12.下表是五 (1) 班七名同学投垒球的成绩。

(1) 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 为什么中位数比平均数小?

13.

(1) 求出中位数。

篇4: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题

1.0.8== =20∶()=12 )=()%

2.某同学计算一个数除以 时误看成了乘以 ,计算出的结算是,这道题正确的结果应是()。

3.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 =()。

4.小时=()秒35千克=( )吨

5.一面国旗长495厘米,宽330厘米,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6.将一根长80厘米的电线截去 米,还剩()米;如果再用去它剩下的 ,则剩下()米。

7.师徒二人合作5天完成一项工作,徒弟单独做要8天,师傅单独做要()天完成。

8.一间教室的周长是24米,长与宽的比为7∶5,这间教室的占地面积是()平方米。

9.据统计,中国现有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22%。而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5%,那么美国现有人口大约()亿。(得数保留整数)

10.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是它的对称轴,它有( )条对称轴。

11.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现有含盐5%的盐水400克,如果再加30克盐,则盐占盐水的( )。

二、明辨是非(6分)

2.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1∶25。()

3.把3千克种子平均分给4户农民,每户平均分得75%千克。( )

4.一种商品,先降价10%,过几个月后又提价10%,这时现价相当于最初定价的99%。( )

5.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

6.将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则它的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2倍。( )

三、择优录取(9分)

1.一条公路,已修的比没修的少 ,这时修了这条路的( )。

A. B. C.

2.一堆钢材重24吨,甲车单独运需8小时,乙车单独运需6小时,两车同时运需多少小时运完?正确算式是()

3.在三角形ABC中,AD∶DC=2∶3,AE=EB。甲、乙两个图形面积的的比是()。

A.2∶3 B.1∶4 C.1∶6

4.2006年,某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入清华大学理科的录取分数线为650分,比上年降低了15分,降低了百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

5.有一个皮带传动装置,大轮半径是0.75米,小轮半径是0.25米。大轮转一周,小轮转( )周。

A.3 B.3.14C.30

6.两只小蚂蚁以同样的速度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寻找可口的食物。甲蚂蚁沿外圆路线走,乙蚂蚁沿内圆路线走,那么它们()。

A.甲先到 B.乙先到 C.同时到达

四、学当小小会计师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2.解方程。(4分)

x- x =2018-150%x=7.5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分)

五、想想算算显才干(4分)

如右图所示,大圆的直径是12厘米,环形(阴影面积)是100.48平方厘米。小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六、生活中的数学我喜欢(30分)

1.我国首都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第二轮投票中,以56票名列第一,比位居第二的多伦多得票数的还多6票。多伦多共得了多少票?

2.小玲在银行存入1000元,定期三年,年利率是2.52%。到期时她共可取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3.一种新型合金材料,钢与锌的比是19∶2,为了使这种材料的品质更优,现加入8千克锌重新治炼,共得新合金176千克。原材料中铜和锌各有多少千克?

4.某市街心花园有一正方形空地。边长是45米,为了美化公园,在这块正方形空地中间建一个喷水池,四个角建4个完全相同的“L”型花坛。

(1)花坛共占地多少平方米?

(2)喷水池及四个花坛共占这块空地面积的百分之几?(保留一位小数)

5.小明家距学校2200米,他骑的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约70厘米。如果平均每分钟转100圈,他上学大约需要几分钟?

6.学校食堂有一个长方体油桶,装了半桶食用油,把桶里的油倒出40%后,桶内还有油24升。已知油桶的高是 米,求油桶的底面积。

七、试试潜力有多大(8分)

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文成县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蕴藏约50万千瓦,可开发资源约为42万千瓦,居温州第一位,浙江省第五位,现已开发78.5%。其中飞云江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珊溪水利工程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就达2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55亿千瓦时。

(1)珊溪水利工程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约占文成县可开发水能资源的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文成县水能资源可开发的但未开发的约为多少万千瓦?

篇5: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

(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成绩:__________

一、直接写得数(12分)(+)×12

737229-9.375(0.25+)×

0.45×99+0.45 6—3 841013141111+-+

7.8÷0.01 19.03-2.07 2323

1-0.999+0.1 1÷0.5×0.25 2.5×0.4×

(37.7+62.4)÷2.5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4134313+-+

20×(+-)7200÷12÷25÷24 757510252

34.67-(2.98+0.67-0.12)8.6×+8.6×9.2-8.6(3-1)×99+

1954515 1

三、脱式计算(18分)

4.22+(5-×0.99)-(+)×(8.8-23.4×)× 23113199423

523×[910+(716-14)] 1500-180×120÷25

四、解方程(18分)

x3=1.02 3.3x-1.8x=6.75

3y÷0.6=712 0.7x÷10=710

3535×(5.3-1.7)÷0.9 m-6=8.25 11112-x=3

五、文字题(16分)

(1)与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2)96个比一个数的少2,求这个数。

(3)一个数的12倍是1008,这个数的是多少?

(4)84的比一个数的4倍多2.2,这个数是多少?

六、应用题(18分)

1、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槽中存有一些水,水面高度是10厘米,小明将一块体积为0.8立方分米的铁块放入水中,经测量发现水面上升了2厘米,水槽正好装满。这个水槽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2、有一根48厘米长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厘米作记号,每4厘米也作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绳子共被剪成多少段?

3、去年朵朵比央央大24岁,明年朵朵的年龄比央央的年龄的央央多少岁?

篇6: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

一、试卷分析

本试卷立足于《数学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试卷紧扣测量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试卷整体结构合理,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试卷重视考查学生掌握数学计算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等情况,试卷通过“填空、选择、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题型,采用图文结合等形式进行考查。个别题型分值较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考察起点较高,学生答题情况普遍较差。本次测试既检查了数学学习结果,又检查了数学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理念。

二、答题情况

1、填空题

填空题总体上做得都不错,但是在第9小题与第10小题中失分较严重,学生对难点的把握不到位。缺乏生活经验。

2、选择题。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正确率较高。主要错误在第3小题,本题重点考察了学生的能力,部分学生对题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

3、计算。本次试卷上计算题的计算过程较简单,大部分学生正确率高,个别学生因为粗心,错误有点多。但是,“直接写出得数”中有一题超出了考察范围,全年级没有会做的。

4.勤于动手。本题难度较大,正确率较低,属于拔高型的。

5、解决问题。共4小题。第1、3题学生正解率还是比较高的,学生掌握得不错。第2题,步骤多,个别学生答题不完整,或者计算结果出错较多。第4题,与生活实际不太相符,难以理解,并且学生不细心审题,导致出错率高,失分大。

三、改进措施

针对本次评卷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的教学,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基础训练质量。

2.让学生亲历操作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

3、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加强练习设计研究,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的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篇7: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

从试卷的总体情况来看,本次试卷初看难度不大,但知识面涵 盖广泛,容易忽略的细节多,如果学生想要取得理想的成绩,还是存 在一定的难度。

我仔细地翻阅了学生们的试卷,总结经验教训,对试 卷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 共有 26 名同学参加考试,有部分同学基础知识较差,考出了不 尽人意的成绩。

但是也有同学确实平时掌握的好,复习的也用心全面,平时的付出在这次考试得到了很好的检验。

二、浅析试卷(1)考试类型 这次期末试卷的内容充分依据课标的精神,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注重了基础知识、能力及拓展延伸的综合测查,试卷主要包括 “填空、判断、选择、计算、观察与计算、解决问题等六大部分,兼顾了各类 学生的差异。(2)试卷特点 1.题目紧扣基础,却稍有难度,给学生有挑战的考试。2.试题以生活素材为情境,考查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试题的综合性强,以灵活的形式真正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4.试题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关注了学生的体验。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一)填空注重于数学基础知识的题型,题出的活,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考察。在 10 个小题中,第 1、2、4、5、6、7、9、10 题得分较好,只有少数学生有个别的错误。

出现问题较多 的是第 3 小题“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由于对体积容积 等概念的理解不够,使得对升、毫升没有形象的认识,导致误填单位; 还有第 8 小题,“王叔叔要做一个长 5cm,宽 4cm,高 3cm 的长方体 框架,至少要用()cm 的铁丝”由于对长方体的概念认识不够,接 触少,因此也就失分了;还有一些题也是学生马虎造成的错误,个别 学生有丢题现象。

由此可见,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掌握不够,学生的 学习习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仔细认真程度上有问题。

(二)判断 判断题有 5 道题目组成。答的较好的是第2、3、4、5。

从中看出学生对实际应用等知识的理解准确。

错误率较集中的 是第 1 小题,学生对公倍数的含义掌握不够牢固,特别是学困生对语 句理解的能力尚需进一步重视和提高。

(三)选择 共有 9 道题,本题的正确率较高,可见学生对常用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是可以的,第 8 题做错是因为对真分数 的概念理解还是不够。

(四)计算 第一小题是直接写出得数。

这道题的得分较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分数,有些学生失误,是因为把 “×” 看成了“+”而产生错误,这也是难免的属于正常的范围。

第二小题 是解方程,极个别学生出现扣分,这几个学生基本是学困生失的分; 第三小题是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这也是错误率相对较高的 地方。

有的学生不注意观察算式特点,变通数字在进行计算,而是简 单的运算定律的应用,数字又是分数、整数混合,有些学生顾得了计 算,顾不了简算,出现了错误。

(五)操作题 本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分数,极个别学生失误,做错了,这也是难免的属于正常的范围。

(六)解决问题 此题的得分率较高,只是几个学困生没有完成第 2 题,丢分的原因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定义混乱。

再 有就是没有把题考虑全面,看到数据马上拿来用,所以就错了,以至 于失分,其他的只是个别学生失误,做错了,这也是难免的属于正常 的范围。

四、今后教学启示 考试既具有诊断功能和反馈功能,还具有导向功能。也为我们今 后的教学带来一些思考。

结合以上问题,我认为今后的教学要注意以 下方面: 1.教学行为要严谨。我们要时时处处细致谨慎。

例如,概念的教 学时,一定要给学生大量的感性认识后再总结归纳,对关键处还要强 调。同时注重知识的前后贯通。

前面的教学要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后面的教学也要常涉及以前的内容。2.计算教学常抓不懈。

做到:口算日日练,笔算要熟练,运算顺序要 强化,计算要提高准确度。3.要有效地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连接。

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 活的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 能力的培养。

要使数学学习成为生活文化交流的平台,现实而有生气。

如果说,让数学知识富有现实意义有一定的策略可寻的话,那么放眼 生活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今后的教学要放眼生活,注重现实 的实践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

4.要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把握教材。

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努力理解编者意图,在难点处多变换形式加以练习。5.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日常教学中注意细节的养成,如书 写习惯的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多次检查的习惯等。6.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到后进生的表现,做到每天都能落实 好一项学习的任务,让他们学会学懂。

培养好学生的阅读和审题能力,让学生的知识能够为他们自己所灵活运用,做好学困生的指导,尽量 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

篇8: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

(A)77(B)49(C)45(D)30

这道高考题采用新定义、新概念立意设题,用数学语言中的符号语言表述,严谨简洁,清新自然,试题设计精彩灵动,新颖别致,将新定义的集合运算与整点问题,向量平移、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等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考查方式创新却不偏怪且解法多样,能有效地区分考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考查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潜力,是一道具有很好选拔功能的优秀试题.下面是笔者对这道题的思路分析和求解方法,意在抛砖引玉,切磋交流.

思路1:(直接法)集合A,B均表示平面区域内的整点(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所构成的集合,根据题设确定出集合A有5个元素:(-1,0),(1,0),(0,0),(0,-1),(0,1);对于集合B,由|x|≤2,|y|≤2,x,y∈Z可知x=-2,-1,0,1,2,y=-2,-1,0,1,2,因而集合B的元素共有25个:.(-2,-2),(-2,-1),(-2,0),(-2,1),(-2,2),(-1,-2),(-1,-1),…,(2,-2),(2,-1),(2,0),(2,1),(2,2).

根据集合AB的定义,确定新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可以分三类来进行:

第一类:x1=y1=0,此时x1+x2=x2,y1+y2=y2,用这种方式得到的每一个元素(x1+x2,y1+y2)=(x2,y2)∈B.这一类的元素与集合B的元素完全相同,有25个.

第二类:x1≠0,y=0,此时y1+y2=y2,(x1+x2,y1+y2)=(x1+x2,y2),其纵坐标与集合B的元素(x2,y2)的纵坐标相同,当x1+x2=-2,-1,0,1,2时,其对应的元素(x1+x2,y2)与集合B中的元素相同;当x1+x2=时,对应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不同,这类新元素为(-3,-2),(-3,-1)……,(3,1),(3,2),共10个.

第三类:x1=0,y1≠0,此时(x1+x2,y1+y2)=(x2,y1+y2),其横坐标与集合B中的元素(x2,y2)的横坐标相同,这一类亦有10个新元素.

综上,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25+10+10=45,故选(C).

思路2:(向量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个平面向量都可以用一有序实数对唯一表示.集合A、B中的元素是平面区域内的整点,因此集合A、B也可看成是向量组成的集合.定义集合

={(x1+x2,y1+y2)|(x1,y1)∈A,(x1,y2)∈B}实际是平面向量(加法)的坐标运算,由题设可知集合A中有5个向量:

集合B中的向量有25个:b=(-2,-2),(-2,-1),…,(2,1),(2,2).

当a=0时,a+b=b,通过这种运算得到25个向量,这25个向量与集合B中的向量完全相同.

当a=(-1,0)时,a+b=(-1+x2,y2),通过这种运算得到的25个向量中只有5个新向量(-3,-2),(-3,-1),(-3,0),(-3,1),(-3,2);同理,当a=(1,0)或(0,-1)或(0,1)时,a+b均只产生5个新向量.

因此,集合中共有25+5×4=45个向量,即集合AB中有45个元素.

思路3:(数形结合法)集合A中的5个整点是坐标原点及单位圆与坐标轴的交点,集合B所在的平面区域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边长为2的正方形,且正方形的边与坐标轴平行,集合B中的25个整点均匀分布在正方形区域内(包括边界),如图1所示.

根据集合AB的定义,运算实际上是将集合B中的所有点作如下处理:先是所有的点不平移,再将所有的点分别向左右上下各平移一个单位.

将B中的任意一个点向左平移一个单位时,只有左边界AD边上的5个点“产生了”5个“新”点,其余的点左移一个单位时,尽管位置变化了,但这些点仍在集合B所在的区域内,且与其他的点重合;同样将B中的所有点向右平移一个单位时,只有右边界BC边上的5个点“产生”5个“新”点,共得到10个“新”点.同理,B中的点上、下平移一个单位时亦得到10个“新”点,所以集合AB中共有25+10+10=45个点,故集合AB中有45个元素.

思路4(变量替换法)令X=x1+x2,Y=y1+y2,由x1,y1,x2,y2∈Z得X,Y∈Z.

因为x12+y12≤1,|x2|≤2,|y2|≤2.

所以-1≤x1≤1,-1≤y1≤1.-2≤x2≤2,-2≤y2≤2.

所以-3≤x1+x2≤3,-3≤y1+y2≤3.

由X=-3,-2,-1,0,1,2,3,Y=-3,-2,-1,0,1,2,3可知整点(X,Y)共有49个.

由x21+y21≤1可知x1,y1不能同时取到最值(否则x21+y21=2>1与x21+y21≤1矛盾),因而X,Y亦不能同时取得最值,所以整点(-3,3),(-3,-3),(3,-3),(3,3)不是集合AB的元素,故集合AB中的元素有49-4=45个.

以上从多个视角对同一问题进行剖析,得到多种解法,殊途同归.

篇9: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题

d€"Dn y€"恥 c€?xi€醤g chu€"Dng li€醤 g€鄌 ji€?

( ) ( ) ( ) ( )

t€閚g xi€"^ j€靚g y€#3ng h€髇g w€"^i s€?j€靚g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众志成( ) 斩钉( )铁 不容争( )

励精图( ) ( )断丝连 安然无( )

三、选词填空。(5分)

望望 眺望

1.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2.他们回头( )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宣布 宣读 宣告

3.毛泽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4.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5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四、下列语句中不含反义词的一项是( )。(2分)

A.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B.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C.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

D.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五、按“开国大典”举行的顺序给下面的句子排序。(5分)

(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 )乐队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国旗,礼炮响起。

( )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

( )毛主席在群众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阅兵式开始。

六、仿写句子。(4分)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七、依据提示填空。(8分)

1.《泊船瓜洲》一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 。其中的“ ”字是经过反复修改才最后确定的。

2.张籍的《秋思》中最能体现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颜真卿说的“ , ”都是劝告年轻人的名言。

八、读下面的这段话,回答问题。(12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这段话选自 ,作者是 。

2.梅花有什么样的秉性?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画上横线。

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

B.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C.这句话赞美了梅花不畏风雪飘香开放的特点,也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4.外祖父的这段话赞美了 和 ,他也希望“我”做 的人。

九、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20分)

蚂蚱的价值

在农贸市场尽头,长年守着一位卖菜的女人。人们经常见到她的女儿,八九岁的样子,扎一对冲天小辫,粉嘟嘟的小脸,很乖巧,很可爱。小女孩常常把作业本摊开在水泥台面上写作业,偶尔也会帮妈妈招呼一下顾客,稚嫩并且认真的声音,常常引得买菜的人开心一笑。

今天她没有写作业。她低着头, 地玩着手里的一个贝壳。我跟她聊天,她告诉我作业在学校里已经写完了,刚才她还去海边玩了一会儿呢。“你看,你看!”她把手举到我的面前,“我捡到的,多么美丽的贝壳!”

贝壳不但非常漂亮,而且极其稀少。本市一些小作坊常把这种贝壳稍作加工,钻个孔洞或者涂上油漆,就可以卖到二十多块钱。女人夸小女孩很能干,小女孩高兴地咧开嘴笑。

我在女人那里买了些菜,临走以前跟小女孩开起玩笑。我说:“把贝壳卖给我吧。”小女孩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好啊,好啊。”她又松开一直紧握的左手,我看见她的手心里有一只绿色的蚂蚱。“这只蚂蚱也卖给你。”小女孩说,“这是我在海滨公园的草坪边上抓到的,费了好大劲呢!”

我说:“行,贝壳和蚂蚱我都买了,你开个价。”

小女孩想了很久,然后认真地对我说:“贝壳一块,蚂蚱五块。”

我笑了: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她分不清手里的两样东西,哪个更值钱。于是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好看的贝壳只要一块钱,而一只随处可见的蚂蚱却要卖到五块钱呢?”

小女孩歪着脑袋,天真地望着我。“因为贝壳是我捡来的啊,没费一点儿力气。我赤了脚在沙滩上走,一下子就捡到了。”她骄傲地昂起头, 地说,“可是蚂蚱不一样啊!它很调皮,总在蹦。我费了很大劲儿才抓到它……”

原来这样!对小女孩来说,一种东西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它的稀缺程度,而是取决于得到它的艰难程度——得到越是艰难,那么理所当然,它就越有价值,就越值钱。

我花掉六块钱买下了小女孩的贝壳和蚂蚱。临走前我对小女孩的母亲说,这个小女孩长大以后,可能成为哲学家或者经济学家。

转过街角,我回头再看,小女孩还站在那里咧着嘴笑呢。

1.短文中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生机勃勃 得意洋洋

B.兴致勃勃 喜气洋洋

C.兴致勃勃 得意洋洋

2.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小女孩 和 的描写,表现了小女孩 的心情。

3.下列对第三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急于收购贝壳的迫切心情。

B.表明贝壳外形漂亮,数量稀少,很珍贵。

C.为后文“我”不理解小女孩把贝壳低价卖给我作铺垫。

4.第七自然段写到“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她分不清手里的两样东西,哪个更值钱”,从中可以看出,“我”认为 更值钱,是因为 ;小女孩认为 更值钱,是因为 。

5.下列是对第十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我”对小女孩的同情。

B.表达了“我”对小女孩的赞美。

C.表达了“我”对小女孩的讽刺。

十、习作。(30分)

以“后悔”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因做错了事后撒谎而后悔;可以写因和要好的同学吵了嘴,影响了友谊而后悔;可以写因粗心大意,错怪、冤枉了别人而后悔……

篇10: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

0.6×0.8=  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0.3= 1.1×9= 二、填空题。

1.13.65乘()是1365;6.8除以()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中有()位小数,5.2×4.76的积中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2.8=()0.13×0.28=()13×2.8=()0.013×28=()0.13×2.8=()1.3×0.028=()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0.03与0.04的积是0.12。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3.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63)=4.8×37+4.8×63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五、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 2.3×01  0.58×5.55.5×2 0.23×10.23  0.23×1.12.3×0.11 六、列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45×0.12≈ 3.08×0.28≈ 13.5×26.7≈ 3.15×0.35≈ 七、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5×0.4×2.5×8 9.5×101 3.65×2.8+3.65×7.2 4.2×7.8+2.2×4.2 0.87×3.16+4.64 76.1×17-76.1×7 八、解决问题。

1.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2008年出国留学的人数为17.98万人,2011年大约是2008年的1.89倍,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大约是多少万人?(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商店运进14筐苹果,每筐重35.8千克,卖掉了40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3.某药厂生产的感冒灵颗粒,一盒装有10袋,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0.2克。两盒感冒灵颗粒含“对乙酰氨基酚”多少克? 4.(1)小丽买8个包子和2个煎鸡蛋,需要多少元?(2)请你为自己选一份健康、科学的早餐,并计算一共要多少元。

篇11: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

一、拼音乐园(13分)

1.根据情境和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

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始zhí xínɡ( )科研任务。6月20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在 “天宫一号”cānɡ nèi( )举行。这是宇航员们zèng sònɡ( )给同学们的礼物。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给同学们带来无可bǐ nǐ( )的震撼。是啊,我们要珍惜人类赖以qī xī( )的家园,好好学习,把“我的梦”更好地rónɡ jìn( )“中国梦”,迎接中国航天事业更加huī huánɡ( )的明天!中华民族的腾飞,谁也不能zǔ náo( )!

2.同音字练习(3分)

xié: 和( ) 裹( ) ( )调

yù : ( )寒 监( ) 沐( )

3.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 ”。(2分)

暑期,是我们翘(qiáo qiào)首以盼的日子,它一天天地近了。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不落(là luò)下功课,天天在家里一唱一和(hé hè),劝我去报补习班,真让人崩(bēn bēnɡ)溃!我的暑假,我做主!

二、词句石径(12分)

1.读情境,想成语。(6分,每空1分)

漫步春天的校园:

郑和七次下西洋:

2.写一个反问句,表明少年儿童节约用水的鲜明态度。(2分)

3.照样子写句子:(2分,每空0.5分)

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在我们心目中, ,您是 ,您是 ,您是 。

4.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两处错误,一处1分)

这就是经后人定名并整理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它在国际乐坛享有胜誉。

三、课文山坡(15分,每空0.5分)

1.本册语文书内容丰富多彩,像一片绚烂的芳草地。

(1)风景篇:我们走近了 的秦兵马俑,了解了 的埃及金字塔,游览了被誉为“ ”的维也纳;领略了“春色满园关不住,

”的春日惊喜,也感知了“ ,风光不与四时同。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蓬勃……

(2)人物篇:我们认识了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的自传《 》点亮了许多人的心灵;我们了解了“史圣”司马迁,他 的精神和《史记》一样,必将流芳千古;跟着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我们走进了长征,“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 ,大渡 。”知道了幸福的生活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大江保卫战中的子弟兵更令我们感动,“哪里有 ,哪里就有 ;哪里有 ,哪里就有军徽 。”……

(3)真情篇:《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让我们认识了女作家 ,她的代表作《 》被茅盾称为“ , ,

。”《爱如茉莉》让我们思考真爱的涵义:爱如茉莉,洁白纯净;爱如 , ……

2.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 !树林内外, , , ,似 ,

如 ,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 。

第二部分阅读与习作(60分)

四、阅读百花园(20分)

(一)我和老师有个秘密(9分)

10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母亲为我的15块学杂费和书本费整整准备了三年。此时,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在念中学了,其实他们学杂费的零头都要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高。但母亲为了不让我的哥哥姐姐们耽误学业,她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将我的入学时间往后推。好不容易攒够了15块钱,不料,三年后,也就是在我10岁那年,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已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达到了30块钱。得到这个消息后,母亲整整哭了一夜。

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事后我才知道,江老师答应母亲愿意为我交那15块钱学费。

上学后,母亲仅仅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能够应付那么多的家庭作业呢?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办法上交作业了。

两天后,我被江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看起来他很生气,可是当他得知我不交作业的原因后,江老师沉默了。半晌,他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孩子,我这儿还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可以再用了吗?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 这是我们两个的秘密 你一定要保密呀 临走时 江老师又叮嘱我说

许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大学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

1.在文章第五段的段末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2分)

2.“我”和老师之间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在文中用“ ”画出来(2分)

3.文中最后一句说:“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你知道作者心中纪念的是什么吗?(2分)

4.“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请你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江老师会如何劝说母亲呢?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来。(3分)

(二)长大,意味着……(11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小的时候,我常哼着这首歌,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有一天,我考进了梦寐以求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后,带着一份期盼,我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渐渐,“长大”也在(繁重 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之间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 反映)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我发现了人群中父亲那深沉的目光。我开始害怕,心想: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父母又会怎样责备我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不仅没有丝毫责怪我的意思,而且很信任我。她告诉我她的生活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并且决定帮着做一些我能做到的事。我并不是敷衍她,因为这是我心里决定了的事。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数落。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恶劣,而且桌上还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边吃边小心地看着父亲,等待着父亲的“暴风骤雨”。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并嘱咐我不能只是应付,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现在,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1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梦寐以求:

敷衍:

3.说说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2分)

①表示引用;②表示强调;③表示特殊含义;④表示特定称谓。

(1)“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

(2)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 )

4.读短文,回答问题。(6分)

(1)读全文,写出从小到大“我”对“长大”的三种理解?(2分)

(2)为什么父母说“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2分)

(3)“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长大还意味着什么?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和理由。(2分)

五、习作园地(40分)

提示: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欢乐。你印象最深刻的“乐”事是哪一件呢?把这件事写下来吧,注意写清“乐”的原因、“乐”的场面。题目自己定。不少于400字。

附加题(10分)

1.银烛秋光冷画屏, 。天阶夜色凉如水, 。

2. ,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

3.锦城丝管日纷纷, 。此曲只应天上有, 。

4.《草房子》的作者是 ,他的长篇小说还有《 》等。

篇12:教科版五年级上期末卷1

一、看拼音写词语

dǒu qiào xiāo shì yōng yǒu qīng huǎn

jú yîu yú lín huái hǎi qīng xiâ

mãng lïng sān xiá qì dí chãn diàn

二、用“——”画出错误的读音

果实累累(lãi lěi)潋滟(liàn liǎn)驳船(bã bï)豆腐泡(pāo pào)曲折(qǔ qū)播撒(sǎ sān)

三、判断

1.“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中“淀”是黑色的颜料。()2.“饮湖上”的意思是在西湖的船上喝茶。()

3.勇猛、沉着、机智、凶狠、顽强都是同一类的词。()

4.“我在湖边看到了美丽的荷花和浓郁的清香。”这句话是正确的。()5.“暗红油亮的枣子像调皮的孩子直往下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6.《三峡之秋》一文作者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

四、根据句意填上正确的关联词

1.孙爷爷()年纪大了,()记忆力很强。

2.()谁家的孩子犯了错挨了打,()会引来全院大人孩子的安慰。3.()邻里之间不怎么来往,()关系也就疏远了。4.小红()善良()可爱。

五、修改病段(修改符号)

小学的生活真是愉快。上课的时候,老师常常举出一些有趣的例子和故事,把我们引进知识的海洋。我们不但学习得愉快,而且课外活动也搞得各色各样。春天,我们到郊外野餐;夏天,我们在湖中游泳;秋天,我们到公圆尝菊;冬天,学校开展象征性长跑活动。

六、填空

1.朱熹在《春日》一诗中描写春季春风拂面,百花盛开的两句诗是:

2.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西湖的美景,其中常被后人传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句关于“勤奋”的名言或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泉千尺飞如电。1张口结舌○2滥竽充数○3自相矛盾○4画龙点睛○5画蛇添足 6.○(1)他的计划(),漏洞百出,大家都反对。

(2)这篇文章的结尾有着()的作用,毫无()之嫌。

(3)冬季长跑比赛即将来临,为了班级荣誉,同学们都积极锻炼,没有人敢()。

(4)平时他说话口若悬河,可一到关键时刻,却(),说不出来。

七、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有一个词在表达感情色彩上和其它词不同,这个词是()A高瞻远瞩 B胸怀大志 C好高骛远 D果断

2.下列词语有一个词在表达感情色彩上和其它词不同,这个词是()A斩钉截铁 B神机妙算 C武断 D顽强

3.“难道长白山的景色不迷人吗?不,迷人!”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A反问 B设问 C比喻 D疑问 4.“我们怎能不感慨时光飞逝呢?”一句运用了()的手法。A反问 B设问 C比喻 D疑问

八、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

bēi diān liang dí gu dǎo yǔ 石

mî gài kuî yâ mù shū 泡 运

二、用“”划去错误的读音

档案(dàng dǎng)按捺不住(nài nà)徘徊(huái huí)墨黑(mâ mî)咀嚼(juã jiáo)散落(sǎn sàn)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偏僻— 愚昧— 肯定— 轻松— 苦楚— 称赞—

四、判断

1.“风、凶、达、疾、同、医”都是半包围结构。()2.“花开了,就像花睡着了似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张石匠拜师》告诉我们艺无止境的道理。()

4.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其中“地平线”指自然界很亮的灰白色的线。()5.“漫无目的”和“散漫”的两个“漫”都是不受约束,随便的意思。()

6.与“风平浪静”意思相反的词是“惊涛骇浪”。()

五、根据句意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1.()天气有变化,运动会()要推迟到下星期举行了。2.()这个任务很紧迫,()我们要按时完成。

3.课外小组活动()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开阔了我的眼界。4.你()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能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六、将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归类

慷慨解()惊涛()浪 守株待()德艺双()风平浪()孜孜不()一丝不()()()澎湃 自相()盾 郁郁()()沧海()田 水()石穿 描写人物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自然风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故事说明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

1.湖水非常清澈。(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五的月亮圆。(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秋天的景色吸引了许多中外游人。(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的字写得很快。小华的字写得很好。(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昆明湖很静,很绿。(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句子写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3: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

一、试卷难度适中, 凸显对能力的考查

延续201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全国II卷的命题思路, 全卷突出了对“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七种数学能力的考查.不同知识间适当交叉与综合,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 强调通法通性, 有力地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例如, 选择题第10题, 第12题, 突出考查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 并加以分析、转化的能力.再如第7题, 这道题考查圆的方程和弦长问题, 无论是选择任意两点连线求弦的垂直平分线交点, 还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方程;无论是求出点M, N的坐标, 还是利用垂径定理求弦长, 充分展现了命题者的要求———学生不仅要“能算”, 具有认真、细致和及时检验的运算习惯, 还要“会算”, 即在运算中讲究一定的策略、方法与技巧.当然顺利突破这样的基础问题, 就需要在平常的复习和备考中强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突出通性通法, 并掌握常用方法和技巧.

二、考点分布合理, 稳中有变

对比2014年新课标全国II卷, 考点上变化最为突出的是第18题, 重点考查了统计部分的茎叶图、均值、方差等知识, 要求学生自行整理数据.而在分析数据时, 此题并不要求学生计算出具体数值, 体现了新课改后, 高考避免烦琐的大数值运算这一大亮点, 同时对学生画出茎叶图后的估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突出考查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这是继2014年高考之后又一次在理科卷中对统计知识进行重点考查. 从近两年高考应用题不难看出, 我们应对统计的思想、线性回归、独立性检验等知识给予足够的重视, 不仅能用统计的方法思考, 还要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恰当的统计数据指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是第19题, 第一问从知识层面看, 表面考查画图, 实质上是对平面部分公理3的应用, 在公理3中明确指出“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因此, 只要学生对这条公理能够融会贯通, 解答此题易如反掌. 从能力方面看, 充分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意识”的考查, 强化操作, 应引起日常教学探究的重视.可见, 教师在立体几何部分的教学中, 应注意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归纳和猜想的能力.

三、题目设置合理, 体现创新性, 亮点较多

题目整体上设置合理, 稳中求新.具体来看, 2015年的试卷考查了集合、复数、三视图、球体问题、线性规划、二项式定理、平面向量等知识.与2014年相比有所改变, 主要涌现出以下一些亮点较多的题目:

1.第8题的程序框图源于课本中的“更相减损术”, 体现了高考试题源于课本, 而又高于课本的特点, 再次凸显了课本在高考备考中的核心地位.

2 . 第11 题突出考查了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通法———数形结合,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将几何关系转化为点的坐标, 利用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使用坐标法就能快速求出离心率.

3.第12题主要考查了抽象函数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在于结合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绘制函数的草图, 再借助转化和化归思想解答.

4.第17题解三角形的考题和2013年的解三角形考题相比变化较大, 一改以往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函数结合的求解模式, 也没有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题, 而是在一个几何图形中, 引入三角形内角的角平分线的性质, 纯粹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解答.

5.第19题立体几何问题与2014年相比有所创新, 第一问要求画图, 并没有像以往一样求证平行和垂直类问题, 可见这一部分对动手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6.第3、6、10题也都有一定的新意, 是难得的好题.

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及高考的备考建议

高考数学旨在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更突出了能力立意, 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重视教材内容的考查, 加大思维量, 合理、恰当地强化运算能力要求, 降低试题的入口难度, 突出对归纳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等.

从2015年的试题看, 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和复习中, 尤其要重视教材.高考试题源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学生只有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才有能力进一步解决综合性的问题.对于综合性很强的问题, 自己首先要在头脑中储存一定量的数学模型及变式, 并在平时练习中, 不断强化如何思考, 如何切入, 如何从未知变成已知, 如何计算更省时、省力, 同时要善于总结典型题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精选习题, 有效训练.倡导理性思维, 强化探究能力的培养.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抽象和概括, 合理渗透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特殊与一般、或然与必然、有限与无限等思想.思想方法的渗透要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要有明确的目的. 题目的编制与选取要具有针对性, 注意通性通法的训练, 淡化特殊技巧.应注意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相互之间的渗透, 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和提升, 掌握规律, 领会本质, 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回顾近年来高考数学全国卷的试题, 体现出“稳定、创新”的特点.“稳定”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试题难度相对稳定;二是试题考查的内容和方法及题型、分值稳定, 体现在重点知识、重点方法必然要重点考查, 也就是往年重点考查的内容, 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今年同样重点考查, 永远不会回避.试卷虽然年年有新题型、新情境出现, 但总体还是稳定的, 所以复习的着眼点应放在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上, 以不变应万变.

针对2015年高考命题的特点, 我们在数学复习中, 一要合理控制难度, 以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的试题难度为参考, 避开过偏、过难的问题, 把重心放在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 花时间、花精力能够得分的基础题和中档题上.二要抓重点.高考复习不是高一、高二知识的简单重复, 而是应把复习的重心放在重点内容、重点问题上,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及应用.

1.强化重点, 关注热点, 突出交汇点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反复强调的重要理念之一,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 要打破数学章节界限, 把握好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与融合, 形成有序的网络化知识体系.

(1) 函数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 是高考的重点.函数的考查体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上, 主要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 (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 和图象特征 (对称性、平移、伸缩变换) .其中考查图象变换往往以三角函数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 为载体, 尤其注意根据含参数函数的图象变换来确定参数取值的问题.而图象的对称性应重点掌握当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和点对称时, 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内在关系, 从而把对称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有机结合起来.

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对导函数的考查, 主要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简单的极值问题为主.导数的几何意义还常常与解析几何中直线的斜率、倾斜角的变化等结合在一起, 体现了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命题这一特点, 应引起重视.

函数与求导部分的解答题是高考综合能力考查的重点问题, 通常设置成压轴题, 重点考查含参数的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以及多项式或分式构成的函数的性质, 强化函数、导数和不等式的综合应用.备考时, 可适当关注多项式函数 (如, 含两个参数的多项式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

(2) 数列

数列部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重点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量思想, 以及简单的递推数列的项或通项.而解答题中, 数列的核心考点是通项公式与求和.应重点突破求解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 以及一些特殊数列的求和, 适当关注递推数列的证明问题, 注意前n项和Sn与an的关系及利用放缩法和裂项相消法证明简单不等式.

(3) 三角函数、概率与统计

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部分的大题通常是解答题的第一道题.此题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其解答是否顺畅, 直接影响学生在后续考试中的心理变化和思维变化, 关乎整份试卷的得分, 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这一部分的考查近年来已降低要求, 重点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基本性质, 解三角形更多围绕边角关系、周长、面积设问, 重点关注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概率与统计部分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 承载着考查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 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 背景更加贴近生活,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 能够熟练应用统计和概率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学以致用.由于新课标中, 统计部分的教学课时明显增加, 因此, 在高考中对统计知识的考查力度也大大增加, 尤其是统计部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茎叶图, 抽样方法以及回归分析, 独立性检验等知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概率部分的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及条件概率四种模型要力求融会贯通, 并能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应用自如.

(4) 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以中档题为主, 一般具有小而巧的特性.例如, 圆锥曲线部分, 求解时首先应结合椭圆, 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 尽可能避免联立方程组求解, 避免烦琐运算.在平时的训练中, 要注意总结方法, 如, 涉及曲线上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 首先考虑椭圆、双曲线的第一定义. 在复习备考中, 一定要重点复习上述内容, 保证复习时间, 狠下功夫, 通过解答历年真题及经典模拟题, 认真反思解题原理、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力求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感悟万变不离其宗的真谛.唯有如此, 在高考场上直面此类试题, 方能游刃有余.

科学规划, 合理调节, 实现质的跨越

(1) 注重实战, 掌握应试技巧

注重实战演习, 定时间、定速度强化应试能力.挑选导向性好、难度适中的高考模拟卷定期测试.做完试卷之后, 千万不要只是简单地对一对标准答案就抛到脑后。对做错的地方应及时纠正, 深入分析, 认真反思, 找准自己在数学知识上、思想方法上的问题所在和薄弱之处, 查缺补漏, 强化训练, 这样才能保证训练的质量, 提高训练的实效, 应考时才能减少失误, 杜绝低级错误.复习可采用“看与练”相结合, 重新审视做过的套题, 关键看错题和重点题, 借助具体题目复习数学知识和方法, 一定要杜绝“只看不练”或“只练不看”的极端做法.

(2) 科学统筹, 调适心理

篇14:2015五年级数学期末卷

一、知识百花园。(每空1分,共25分)

1.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2.在0.4、1、5、、20、51这几个数中,( )是整数,( )是奇数,( )是偶数,()是质数,( )是合数。

3.==( )€?6=()(小数)。

4. 0.97立方米=( )立方分米2时=()分

5kg200g=( )g 3.25L=()mL

5. 1里面有( )个 ,再添上( )个 就是最小的质数。

6.按小动物身上的编号,给它们从大到小排排队。

()>()>()>( )>( )

7.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前面的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9.把一个长是120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6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且锯后无剩余,最多可以锯成()个。

二、快乐选择A、B、C。(每小题3分,共15分)

1.如果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1,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A.a B.bC.ab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A.2 B.4 C.8

3.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A.加上28B.扩大到原来的4倍C.加上12

4.下图中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占大正方形面积的( )。

A.B. C.

5.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一句话是( )。

A.偶数都是合数。

B.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数一定是合数。

C.表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D.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小会计师。

1.直接写出得数。(3分)

-=2+= 10.5-5=

2-= -=3€?=

2.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8分)

+ -+++

1 -(+)4.52++5.48+2

四、生活中的统计。(共10分)

下面是百家福电器商场2006年12个月销售空调和电视机的统计图

1.空调和电视机在8月份的销售数量相差多少?(2分)

2.哪个月两种电器的销售量最接近?(2分)

3.空调和电视机的销售情况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形成特点的原因。(6分)

五、动手实践乐趣多。(共14分)

1.现提供以下材料:足量的水、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容器、一个碗。你能通过操作,求出碗的容积吗?说说你的操作过程。(4分)

2.请在这个长方体里面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再算一算剩下部分的体积。(4分)

4.按要求画出图形。(6分)

(1)画出下面左图的对称图形。

(2)将右面的图形绕中间的圆的圆心旋转画出花朵。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请你在三位数7□5中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得到的三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你能想出多少种填法?

2.一种洗菜池长60厘米,宽30厘米,高25厘米,这种洗菜池最多可盛水多少升?出厂前要在它的内部四周和底面贴上保护胶带,每个洗菜池至少需要贴多少平方厘米的胶带?

3. 足球场长90米,宽45米;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篮球场的面积是足球场面积的几分之几?

4.卡卡茜画一幅画,构思用了小时,画草图用了小时,着色用了小时,她画这幅画共用了多少小时?也就是多少分?

5.小兔子分萝卜,每5个一堆多一个,每6个一堆还是多一个,小兔子至少有多少个萝卜呢?

上一篇: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下一篇:二婚自愿离婚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