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要点

2024-05-25

教学管理要点(精选6篇)

篇1:教学管理要点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中级)教学设计要点复习要点

教学设计要点

1、分析教学目标提示:

(1)教学目标表述要注意的问题:A.行为主体必须是学习者;B.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C.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具体的,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D.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科特点。

(2)关于布卢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六个层次可能出现的题型是匹配题型或选择题型。参见样卷第3题。

(3)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可能出现的题型是改错题型或选择题型。参见样卷第2题。应对此类题,关键要熟知教学目标的表述规则:

2、分析学习者特征 提示:

(1)关于“学习者特征的分析”。考场环境下,没有预知的学习者,分析其特征并不现实。所以,此类命题应更多地是相关概念的理解,或者是对不同学段学习者心理分析,多为选择题、匹配题。参见样卷第4题。

(2)关于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材与考纲的表述角度有所不同,且教材表述也相对简略。建议备考以考纲为主。

3、选择教学策略 提示:

(1)考纲中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是:了解教学策略的概念;评价给定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应用的有效性;根据给定的教学前期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2)“了解”二字意味着知道三种教学策略即可。

(3)“评价”则表明在检测“应用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方面可能出主观分析题。也就是判断是否有效,然后阐明理由。应答此类题,关键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的几个因素。

(4)“根据” 给定的教学前期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显然是“应用与设计”方面的检测,考试题型可能是选择题、匹配题、应用设计题。参见样卷中第6小题,即是选择题;第5小题,“设计导入阶段的教学活动”,显然是“应用设计题”。

4、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化学习)。

5、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交流工具与学生、教师和他人进行交流。

6、根据一定的背景材料,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方案。

提示:在设计研究性方案时,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或者主要构成要素,并注意区别授导型教学中的学生活动。

7、按照MiniQuest模板,填入空缺的某一两个要素的设计。

8、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形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等的评价方案。提示:

在教学评价中,关键是通盘考虑,综合运用各种评价工具,以形成评价方案。可以考虑时间线评价方法及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模块5作业中对主题单元各学习要素拟采用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设计。掌握常用评价工具的设计方法应以评价量规设计、档案袋设计、观察记录表设计为重点。

9、设计评价量规。提示:

设计评价量规应知晓量规的设计要素及设计流程,能根据评价对象及样例范式确定评价的指标和权重,并在评价指标的各等级上确定分值,在质性上作出详尽而准确的描述。可以参见模拟考盘“故事会口头表达评价量规设计”试题的要求

在考试说明、模拟考卷和培训教材中,关于评价量规的某些术语使用不太一致,例如,“评价指标”,有的称为“评价项目”,有的称为“评价要素”、“结构分量”,复习考试时注应意所用术语的实际含义。

10、设计电子档案袋。提示:

档案袋可以分为过程型、成果型、评价型等不同类型,无论哪种类型档案袋,都可以包含多种数字化形式的材料,如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学习任务描述与学习计划安排、收集的文档内容及理由、评价和反思文档等。电子学习档案袋设计不仅要求设计出文件夹结构,并能对其功能作出说明。可以参见模拟考盘“电子学习档案袋设计”试题的要求。

11、设计调查问卷。

12、设计访谈记录表。

13、设计观察记录表。提示:

观察记录表设计。需注意观察的内容、范围、仪器,设计记录表时要简明、科学、结构化,易于操作。可以参见模拟考盘“口算情况记录表”试题的要求。

篇2:教学管理要点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要点。

一、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

研究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教学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研究建立正常的教学运行机制,形成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管理基本内容

1、教学计划管理

2、教学运行管理

3、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4、教师队伍管理

5、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教材管理

三、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1、健全教学工作的领导体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协助校长主持教学日常工作。

2、建立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熟悉教学工作、有经验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在校长的领导下,研究和决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3、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校教学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学校专业建设指导、顾问和咨询的专业结构。

4、建立校、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

⑴、充分发挥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在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职能作用,明确其职能范围,建立协调的工作关系。教务处是整个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应健全机构,配备得力管理人员,以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有序运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工作质量。⑵、系级组织是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的基本单位。系主任全面负责本系教学管理工作。

5、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

四、教学计划管理

1、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

2、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

3、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突出针对性和应用型、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办出特色。

4、教学计划的内容

⑴、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⑵、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⑶、修业年限;

⑷、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

⑸、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⑹、必要的说明。

5、制定教学计划的程序:

⑴、论证培养目标、基本规格、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⑵、教务处提出本校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和要求;

⑶、由系部主持制定教学计划方案;

⑷、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

⑸、主管校长审核签字后下发执行。

6、教学计划的实施

⑴、教务处编制分学期的教学进程计划,安排每学期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教室和其他教学场所,确定考核方式;

⑵、各系部根据教务处的总体安排,落实任课教师、编制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实施计划; ⑶、教学计划确定的课程、教学环节、学时、授课时间、考核方式、任课教师等均不得随意改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

⑷、新学期的课表应在上一学期结束前确定,经主管校长审批后通知到各相关部门和教师,开学前一周,要检查进行准备情况。

五、教学运行管理

1、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整个教学运行管理,要抓住两个重点:①课堂教学(包括实习、实验教学)的管理;原则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②教学行政管理,应制定教学工作制度的规程,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提出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2、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落实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制定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是:

⑴、教学大纲要准确地贯彻教学计划所体现的培养目标,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服从课程结构与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相同课程在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要按各自课程结构的要求有所区别。

⑵、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实习要求等部分。

⑶、教学大纲由系部组织有关教师编写,经系部主任认定,报教务处审定、批准执行。⑷、每门课程均应有教学大纲,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

3、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管理活动。

⑴、首先要认真选聘有相应学术水平、有责任心、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课,教师新开课程要有严格的课前培训制度,要求课前试讲。

⑵、组织任课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大纲,依据教学大纲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和教案。

⑶、组织教学方法研究和讨论,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对在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师,应予以表彰。

⑷、积极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践性教学内容要严格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规范实践性教学考核方法,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5、加强考核制度的落实。

⑴、凡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积极改革考核的内容和方法,重点检查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及实际应用能力;

⑵、采用试题库命题,实行教、考分离;

⑶、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严肃考场纪律,精心安排考务工作;

⑷、对考试作弊者,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⑸、评阅试卷要认真、公正、合理、客观;

7、日常教学管理。要依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学期的运行表、课表、考表,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稳定。对这三项重要表格文件的执行情况要有管理制度和检查措施,执行结果要记录

在案。严格控制对教学进度及课表变更的审批,及时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教学资源管理。要搞好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等教学设施的合理配置、管理与建设,充分利用,保证教学需要,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必要的多功能教室。

9、各级教学管理部门都要建立教学档案,教学档案包括:

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下达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及其有关规定;

⑵、教学基本建设的各种规划和计划;

⑶、学期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进度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课程教学总结、实验总结;

⑷、教学改革情况、教学研究计划、总结;

⑸、教师业务档案;

⑹、教学工作评价材料、教学工作会议纪要;

⑺、教学档案管理应充分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⑻、要充分发挥系部在教学运行过程的管理职能。组织集体备课、公开教学、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定期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及时掌握教学状况,总结和交流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⑼、教务处应协助主管教学的校领导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系部主任教学工作例会,了解、协调和处理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评估

1、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质量意识,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督导体系,形成分析、评价、反馈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抓好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⑴、抓好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精心设计整体优化的教学计划,精心组织计划的实施;

⑵、把好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关;

⑶、实行科学化的考试管理,严格考试过程管理,对试题、试卷和成绩进行分析并做好总结;

⑷、实行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制度。

3、建立教学质量检查考核制度,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由教务处组织对每学期全校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

4、实行教学工作督导制。聘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老教师和有专业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教学工作督导机构。进行经常性的教学工作督导,及时提供质量信息。

5、建立听课制度。学校主管教学的的领导、教务处主任、系主任都应深入课堂听课(包括实验、实训课),系部应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

6、积极开展教学评估工作。

⑴、学校、系部总体教学评估工作;

⑵、专业课程评估工作;

⑶、各项教学基本建设评估工作;

⑷、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⑸、学生学习评估工作;

⑹、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评估工作的重点,坚持“以评促教,重在建设”不搞形式主义。

7、进行评估工作要与学校内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教学评估结果与教师的职务及报酬挂钩。对在教学上取得优异成绩者给予奖励,对教学责任事故,分析原因,给予处罚。

七、师资队伍管理

1、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大力培养并形成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是“双师型”专职教师作为中坚力量。还要在社会上聘用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2、要明确各级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岗位职责分工。实行聘任制,建立教学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对教师的政治表现、业务水平、工作成绩每年考核一次,考核情况载入教师业务档案。

3、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师德教育。

4、新教师要进行课前培训。

5、培养具有“双师资格”的新型教师。

6、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选配和培训。

八、教学基本建设

1、专业设置与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保证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

2、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校内系列实验室、实训室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要条件。实训管理包括: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努力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加大投入,增加和更新实验、实训设备,确保实验课、实训课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

篇3:春季大蒜管理要点

惊蛰以后, 大蒜返青, 要及时浇水施肥。结合浇水追施磷酸二铵每亩2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25千克。随后进行浅锄松土, 提温保墒。清明节前后叶片出现黄尖现象, 要及时进行第二次追肥, 并增加浇水次数, 一般每隔10~15天浇水一次, 促使植株生长。

二、蒜薹生长期的管理

5月初, 蒜薹开始分化, 立夏以后, 蒜薹进入旺盛生长期, 此期要加大肥水管理。在蒜薹未伸出叶口时, 应进行第三次追肥, 亩施三元复合肥25千克。蒜薹伸出叶口后, 要连续浇水, 以水促薹, 芒种前后到蒜薹打弯, 要及时提薹。

三、鳞茎膨大期的管理

采薹后, 蒜瓣开始膨大, 需水量增加, 要及时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防止早衰;大蒜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 以防土壤湿度过大, 蒜瓣腐烂, 蒜头松散。

四、病虫害防治

篇4:紧扣教学要点 提升教学效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教学效能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深入沟通的重要载体和“阵地”。课堂有效教学,成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教研的重要“课题”。传统的以解题数量为衡量目标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只有将学生学习能力素养渗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素养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有效”二字。“有效”教学应与学习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紧扣住教学活动的要点,采用并设置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师生在有效教学策略中,深入互动,深刻实践,有效探析,获得学习能力素养的提升和进步。

一、紧扣新知教学重难点,实施互动性教学策略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引者,要实现教学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就必须准确把准课堂教学内容的“脉搏”,找准教学活动的着力点,指明教师“教”的重点和学生“学”的难点,让师生之间能够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紧扣新知教学重难点,将学生引入到探究分析新知重难点内容要义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引与学生的有效“学”,实现师生之间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活动的深入开展,让师生在同频共振中,对知识重难点的有效理解和掌握。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抓住该节课的教学重点以及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开展师生互动探知解决重难点活动,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哪些事物具有对称的特性?

生:观察刚才所折的纸飞机这一物体,找出的折痕。

师:指出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折的飞机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动手折正方形纸,并画出对称轴。请同学上台演示画法。教师提醒怎样快速画对称轴。

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对折、观察。

二、紧扣问题解析关键点,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

问题是数学知识内容的“精华”,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载体”,更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平台”。学生个体思考分析能力、探究实践能力等都可以通过问题案例解答活动进行有效的展现。同时,问题案例解答过程中,学生探究、分析方面的学习技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学生在问题案例探析过程中,经常在找寻解题方法策略环节出现“卡壳”现象,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现状”,引导和指导学习对象探究找寻解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推进学生个体探究实践活动进程,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性教学策略中,探究分析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问题:在Rt△AOB中,∠O=90°,OA=1,OB=3;动点D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OA上运动,当动点D到某一位置时,过点D作OA的垂线交线段AB于点N,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试问△AON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在此问题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学生探究能动性,围绕“如何找寻解决问题方法策略”这一解答关键要点,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学生分析问题条件认为:“主要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解题能力”,在找寻解题要求与条件之间关系过程中,学生结合问题条件内容,探析认为:“△AON为等腰三角形时,可能存在三种情形:(I)若ON=AN,(II)若ON=OA,(III)若OA=AN,需要分类讨论,逐一计算”。教师根据学生探析所得的解题思路,向学生指出:“在解答两个小题要求时要紧扣问题条件,利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内容进行解答”。学生最终在师生共同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得出该问题解答的策略方法为:“勾股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本题为运动型与存在型的综合性问题,注意要弄清动点的运动过程,进行分类讨论计算”。师生在合作探究、共同实践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效能得到了有效锻炼,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推理等方面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紧扣认知实践薄弱点,实施评价性教学策略

初中生在数学知识、问题案例的认知和理解上存在“偏差”和“缺陷”,需要教师针对学生认知实践上的薄弱之处,进行有的放矢的指点,循序渐进的点拨。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包办”,而应该借助于教学评价手段,引导学生结合认知体会,进行评析和自我剖析的评价辨析活动,评判他人,反思自己,实现对新知内涵和解题策略的正确认知和深刻掌握,形成正确、良好的学习素养和习惯。如在对自变量取值范围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由于在对自变量取值范围考虑上不全面,导致学生在解答此方面问题案例时经常出现错误。教师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抓住学生在该方面的认知实践薄弱点,设置出“函数y=■-1/x-2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问题,有的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得出x≥-1,有的学生得出x≠2等等结果。教师此时向学生提出:“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以及解题经验,对部分学生所得结果进行评析。”学生在评价辨析问题过程中,认识到上述两个结果都是错误的,并运用数学语言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教师综合学生的评析观点,向学生指出解题错误原因在于,考虑不全面,将x的取值范围判断为只受单方面的限制。一定要注意: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被开方数为一切非负数;当解析式中同时含有分式和偶次根式时,自变量取值范围应是他们的公共部分。学生对认知实践薄弱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切实推进学生学习活动深入开展。

以上是本人对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粗浅思考和认识,在此期望同仁按照新课改标准要求,创新教学举措,紧扣教学要点,为有效教学贡献科学方法。

篇5: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教高司[1998]33号)

一、总则

1.为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保障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要点。

2.教学工作的地位。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3.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基本建设的管理。

4.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5.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要以唯物辩证法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注意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经济管理手段等,避免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要注意现代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努力推动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6.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包括图书情报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卫生保健系统等。高等学校各个部门都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是合格人才为中西心,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7.教学投入与教学条件。学校要保证教学经费在全校中占有合理的比例。要用好有限的教育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要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并随着收集制度的改革,逐步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8.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着眼于更好地调动各种类型的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发展志趣和特长提供机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计划管理

9.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是在国家教委宏观指导下,由各校组织专家自主制定的,它既要符合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得进行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10.专业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必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依据国家教委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学校实际,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要求、体现不同层次、不同学校的培养特色。

11.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原则,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整体优化的原则。

12.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一)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专业方向;

(二)修业年限;

(三)课程设置(含课程性质、类型、学时或学分分配、教学方式、开课时间、实践环节安排等);

(四)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五)必要的说明(含各类课程比例、必修选修安排、学分制或学年制等);

13.制定教学计划的一般程序是:广泛调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论证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学习、理解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及规定;教务处提出本校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及要求;由系(院)主持制定教学计划方案,经系(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审议,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主管副校长审核签字后下发执行。教学计划要保持相对稳定,并根据需要,隔若干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

14.教学计划的实施安排:

(一)由教务处或系(院)编制分学年、分学期的教学进程计划,或称教学计划(学期)运行表,落实每学期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教室和场所安排、考核方式等;

(二)由教师和有关职能部门编制单项教学环节组织计划,如实验教学安排计划、实习计划、军训计划、社会实践计划等;

(三)审定后的教学计划所列各门课程、环节的名称、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开课单位和任课教师等不得随意改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

三、教学运行管理

15.在教学管理中,教学运行管理是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它包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和以校、系(院)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行政管理。其基本点是全校协同,上下协调,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和各项制度,保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保证教学质量。

16.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大纲可参照国家教委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依据学校制(修)定教学大纲的原则规定,组织有关教师编写,经系(院)、校相继认定,批准施行;也可参照使用国家教委组织制定或推荐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努力贯彻正确的指导思想,体现改革精神,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服从课程结构及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防止单纯追求局部体系的完善。

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本课程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等部分。

每门课程均应有教学大纲。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当严格执行教学大纲。

17.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课堂讲授是教学的基本形式,系(院)与基层教学组织的任务是:

(一)选聘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被选聘的新开课或开新课教师必须经过所开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严格训练,建立岗前培训制度;

(二)组织任课教师认真研究讨论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或选用与大纲相适应的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编制教学日历和教案,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建立听课和自检、自评教学质量的制度;

(三)组织任课教师研究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积极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技术,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益。

18.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都要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严格考核。实验教学必要时可以单独设课,或组成实验课群,也可在相关课程内统一安排。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要符合教学要求并尽可能结合教学实际任务进行,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应尽可能建立保证完成各类实习和社会实践任务的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也可让学生有选择地自行安排。

19.科学研究训练的组织和管理。课外科技活动,要纳入校、系(院)、基层教学组织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计划,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把课内和课外、集中和分散安排结合起来,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20.日常教学管理。要制订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或学期的运行表、课表、考表,保证全校教学秩序稳定。对这三项重要表格文件的执行情况要有管理制度和检查办法,执行结果要记录在案。在实施过程中,要经常了解教学信息,严格控制对教学进度和课表变更的审批,及时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事故。

21.学籍管理。学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资格的检查、考核与管理。学校应制定本校的学籍管理办法,并建立学籍档案。在日常学籍管理中应重点管好成绩大卡和学籍卡,做到完整、准确、规范、及时。

22.教师工作管理。要根据学校教学工作总量和规定的师生比要求,确定学校教材编制。要分别制定必修课和选修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环节等不同性质、不同类别课程的工作量管理办法。要作好每学年(或每学期)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工作,考核内容包括:

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及效果、教书育人、教学改革与研究和其他教学兼职(如导师、班主任)的完成情况。

23.教学资源管理。要搞好教室、实验室、场馆等教学设施的合理配置和规划建设,充分加以利用,保证教学需要,提高资源效益。注意根据需要与可能,改进教室的功能,建设必要的多功能教室。

24.教学档案管理。学校应建立必要的机构和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确定各类教学档案内容、保存范围和时限。

教学档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文件、教务档案、教学业务档案、学生学习档案。教务处及系(院)级教学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工作,每年进行档案的分类归档。

四、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25.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不断改善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教师、学生、条件、管理等)和外部因素(方针、政策、体制等),通过科学的评价,分析教学质量,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网络,从而营造并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6.提高质量意识,树立正确全面的质量观,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要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观点,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发展的观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观点。

27.搞好全过程质量管理:

(一)招生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把好新生质量关,搞好招生宣传、招生录取、入学新生会面复审等工作;

(二)计划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分布实施;

(三)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把好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关;

(四)教学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提供充足的、最新的图书资料,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电化教育、仪器设备、体育场多功能教室的水平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五)实行科学化考试管理,主要是建立科学的考试工作程序和制度,严格考试过程管理,进行必要的试题及试卷分析,做好考试及授课工作总结。

28.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要经常了解教学情况,加强教学信息反馈过程的管理。各教学环节的经常性检查,可以通过抽查学生作业、分析平时测验及期中考试成绩和试卷、召开座谈会、检查性听课等方式进行。定期的教学检查,一般可安排开学前教学准备工作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等。

29.教学工作评价是宏观调控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学校教学工作评价一般包括:校、系(院)总体教学工作评价,要明确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抓好基础,突出重点;要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

30.教学工作评价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完成。校、系(院)可成立教学工作评价领导小组,也可赋予教学工作委员会等组织以相应的职责。

31.坚持教学工作评价经常化和制度化。要把教学工作评价的目标与内容作为日常教学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实现教学工作评价与日常教学管理相结合,不搞形式主义。

32.教学工作评价要和学校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通过评价调动教师和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凝聚力。

33.重视教学信息的采集、统计和管理。教学信息主要内容包括:新生入学基本情况、学生学习和考试情况、毕业生质量调查等,主要教学信息应定期采集,并进行统计分析;要发挥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在教学工作评价中的作用。

五、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34.教学基本建设包括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风建设、教学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它们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应以学校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在每项基本建设中要不断提出改革措施,创造稳定、良好的教学环境。

35.学科和专业建设。要科学规划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体系。要拓宽本科专业口径、扩大专业基础,主干学科和主要学科基础相同的专业应尽可能合并,增强学生适应性。要稳定和提高基础学科水平,形成基础与应用学科的互补;重视发展应用学科和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更新传统学科及专业,适度发展新兴学科、交叉边缘学科及专业;发挥本校优势,办出特色。要注意根据学科与社会发展,适时进行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专业设置要根据国家教委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上报审批。

36.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要进行理论研究,明确总体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要制定教学规划,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系统建设;要以建设优秀课程为中心,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要重视系列课程的建设,改革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要把重点课程建设和优秀课程评选作为一项整体工作,坚持评建结合,以建为主。

37.教材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材建设规划,加强文字教材、实物教材和视听教材建设的规划工作。采用推荐教材或自编教材及其它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时,要注重质量。要鼓励选用国家优秀教材,并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建设,依据教学大纲抓好讲义或自编教材。要做好教学质量评估和优秀教材评奖,不断提高教材质量。

做好教材的预订、发行管理工作,要制订预订工作的原则和规范要求,开拓教材发行渠道,改革供应办法,方便学生、教师购书,防止教材的积压、浪费。

38.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坚持校内外结合,做好全面规划。实验室建设一定要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匹配,防止分散配置、分散管理、局部使用、低水平重复的低效益建设方式,注意集中力量与条件建设好公共的基础性实验室;做好实验室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经费管理,改进分配和设备投资办法,提高投资效益,提高设备利用率;组织实验室建设的检查验收。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要突破仅限于感性认识、技能训练的旧模式,使之成为可模拟工业、社会等环境,进行综合教育训练的课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要改善实习条件,健全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努力把实习与承担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做到互利互惠,以取得校外实习单位的支持。

39.学风建设。学风包括教师的治学作风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逐步形成好的传统。要坚持重在教育,建管结合,以建为主的原则,坚持“校、系(院)共同抓,教师人人管”的作法,把学风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要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充分利用选修课、第二课堂等形式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要特别重视考风建设,通过严肃的教育和严格的管理,坚决制止作弊等错误行为,纠正不良风气。

40.教学队伍建设。通过体制改革,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梯队,校、系、教研室均要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层层负责,抓好落实。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在职与脱产培训结合,以在职为主;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注意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发挥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充实教学第一线。

41.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要制定并完备教学基本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进程计划、教学日历、课程表、学期教学总结等。要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包括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排课与调课、教学档案保管等制度以及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学生守则、课堂守则、课外活动规则等学生管理制度。

六、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42.健全教学工作的校级领导体制。学校教学工作,要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教学的校长主持经常工作,并通过职能部门的作用,统一调动学校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统一管理教学工作进程及反馈信息,实现各项教学管理目标。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校务会议统一决定,有关教学及管理的指导思想、政策、规划、重大改革举措等。要建立教学工作会议和各级领导定期听课、学习、调研的制度,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学校教学工作要形成整体一致的目标系统,遵循学校建设总体目标,编制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确定学习各级教学管理目标。

43.建立校、系(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和懂得教学工作、有管理专长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研究和决定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44.健全校、系(院)教学管理机构。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一般包括校、系(院)两级:

(一)校级教学管理职能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在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职能作用,明确各职能处及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协调好各种工作关系。建立必要的业务指导机构,如教材建设、外语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等委员会,加强各项教学工作的咨询和指导。

教务处是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教务处的工作状态反映一个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状态。学校应健全教务处的科室机构,配备较强的管理干部队伍,明确组织教学改革和建设的责任,保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二)在系(院)级教学管理机构中,由系主任(院长)全面负责系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等工作,分管教学的系副主任(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系(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是系(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研究、咨询机构,要定期研究并向系(院)务会议提出有关建议。系(院)务会议讨论决定本系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

系(院)可设教学秘书和教务员,在教学系主任(院长)领导下,处理日常教学行政工作并从事教学状态、质量信息的经常性调查了解工作。

45.重视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教研室(学科组)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研究组织。作为教学基层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其他环节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组织学术活动;组织师资的培养提高及提出补充、调整的建议,分配教师的工作任务;加强相关实验室、资料室的基本建设等。教研室(学科组)要重视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质量和学术水平。

46.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管理干部的岗位培训和在职学习,掌握教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提高管理素质和水平。要结合工作实际,有组织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与试验。要创造条件,开展国内外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相互考察、交流和研修,以便适应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

七、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47.搞好教学管理,必须以教学管理研究和教育研究为基础。开展教学管理及教育研究,是所有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及教师的共同任务。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要从中国国情、从教育科学的规律与特征出发,紧密结合教育及教学管理的实际,不断改进研究方法。

48.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开展教学管理及教育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性强的工作,要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应做到:

(一)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二)做好长远和近期的计划;

(三)制订阶段实施计划;

(四)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立项研究;

(五)组织校内外、国内外的广泛交流,提高研究水平;

(六)发动广大教师和管理干部,结合本职工作进行教育研究,研究队伍实行专职和兼职相结合。

篇6:《史纲》教学要点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经济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社会结构方面,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思想文化方面,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转折点:由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转折点: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以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为转折点: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演变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转折点:

从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到近代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 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转折点:

从近代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到建国初期中国人民与三大敌人矛盾; 以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为转折点:

从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矛盾到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4、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5、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

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以及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联合统治;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据优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但不是主要形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举世少见。

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一任务);完成标志: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国家富强,共同富裕(第二任务)二者相互关系:

第一任务为第二任务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在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近代中国丧失了哪些国家主权?

丧失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国防主权。领土主权的丧失: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包括《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岛、澎湖列岛)。

司法主权的丧失:领事裁判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关税主权的丧失:协定关税。始自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国防主权的丧失:列强在中国领土上的驻兵特权。1901年《辛丑条约》。

2、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悲壮历程。

三元里抗英: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镇南关大捷: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中法战争期间,冯子材)。

抗日战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大国地位奠定的开端 起点。

3、帝国主义列强未能实现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原因。

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与相互制约;

根本原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4、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失败原因。重要原因:经济技术落后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腐败

5、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影响。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

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孙中山: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结局。

农民阶级:初期《天朝田亩制度》,理想天国的方案设计;后期《资政新篇》,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从器物方面学习西方,大力兴办洋务事业。资产阶级改良派: 依靠皇帝,实行变法改良,效仿西方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理论,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族资产阶级:走“中间路线”,实现英美式民主政治。

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历史结局:阶级局限与历史局限,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方案的破产或失败。

2、太平天国提出的救国方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是由农民阶级提出的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斗争时间最长

(2)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方案

(3)利用西方宗教发动农民起义

4、洋务运动的性质、指导思想、历史地位及其破产标志。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为挽救封建专制统治而兴起的一场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一次尝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办新式学堂,派遣最早官派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甲午战争中北洋海陆军全军覆没,标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5、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近代中国国家出路改革的一次尝试;政治改良运动;爱国救亡运动;思想启蒙运动

6、历史人物及重大事件

太平天国:洪秀全、洪仁玕;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洋务运动:奕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导火线。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1911年5月兴起的保路运动。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2、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局限性。

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主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民权主义忽略劳动群众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实践上易使人民主权落空; 民生主义未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因而不能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3、如何理解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学说?

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主张,关注农民土地问题。通过平均地权,避免贫富悬殊和社会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4、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的主要内容。

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是中西文化在政治上的“合璧”,孙中山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权分立。在“五权”中,来源于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则是考试权和监察权。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6、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失败,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7、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他提出三民主义理论学说,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结束两千余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中编综述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异同比较。

不同点 :首先,领导阶级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其次,指导思想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再次,革命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最后,革命动力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群众,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当时的社会精英。

相同点:首先,革命性质相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其次,革命手段方式相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采用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方式。再次,革命对象相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最后,革命任务相同,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都是其共同的革命任务。2、1921-1949年间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三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军事独裁统治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的建国方案:实现英美式民主政治,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通

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性质、基本口号、历史意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

运动在中国的兴起。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宣传的两大基本口号。在性质上,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思想文化运动;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属于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运动,因五四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运动的主流。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思想先导。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及历史意义。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干部条件。

3、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

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的论战,李大钊与胡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利用报刊撰文著书,宣传马克思主义,先后写《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及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一方面,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另方面,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列理论为基础的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斗争策略和革命方法,新的革命纲领(制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新的革命前途。

5、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民族主义,突出反帝内容,主张民族独立;

民权主义,主张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有,不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民生主义,提出“耕者有其田”,关注农民土地问题。

6、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影响。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孙中山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必然;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历史必然。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民族主义主张“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主张民主自由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个原则,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新三民主义既符合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符合工农群众的当前利益,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历史影响: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中国革命新道路及其主要特点。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主要特点:斗争形式:长期的武装斗争;工作重点:以农村为中心。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历程及其历史教训。

中国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大起义,召开八七会议,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理论著述到革命实践,都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重大贡献。相反,“左”倾中央主张“城市中心论”,给中国革命带来极大危害。

抗日战争时期:洛川会议决定发动组织农民,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解放战争时期:实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使东北成为推动全国解放事业的战略基地;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历史教训:搞革命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十月革命外来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井冈山土地法》与《兴国土地法》。

《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兴国土地法》比《井冈山土地法》更符合农民的利益。

4、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我党召开的重大会议。

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是大革

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党的军事路线及组织路线问题,成为长征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是党独立自主领导革命,政治上走向成熟的起点;是党内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取代“左” 倾错误路线的开端;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倾向,系统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5、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多次从危机中挽救党、挽救中国革命(如遵义会议);发动延安整风运动,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基础;成功指挥抗战与解放战争,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建国后,领导全党医治战争创伤,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国家主权,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作用。

历史过程: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制定;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奠定国共二次合作基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国民党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与蒋介石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937年9月22日、23日)。

历史作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

亡、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的一次民族力量的凝聚,使中国抗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2、抗战期间我党召开的重大会议。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

全会基本上纠正了王明在统一战线上的右倾政治路线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3、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及其历史作用。

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历史作用:扩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

4、延安整风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中共七大召开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5、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6、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历史转折? 首先,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由此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厄运,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开始转机。

其次,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新中国的建立,则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人民一改过去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

命运,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最后,抗日战争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大国地位奠定的开端起点,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保证。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重大意义。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是在人民解放军数量上与国民党相比处于劣势以及战

争局部还处于防御的情况下而展开的。这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到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

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2、《五四指示》与《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我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

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是抗战胜利后第一个公开颁布的中共中央的土地政策,也是自1937年中共中央改变土地政策以来第一次重新公开宣布废除

封建半封建土地制度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将广大农民从封建生

产关系下解放出来,使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前,为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3、中间路线的政治、经济主张及其实质。

政治主张:实现英美式民主政治;经济主张: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实质:旧民主主义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4、第三条道路必然破产的原因。

解放战争时期,以民主党派为代表的中间势力企图在国共两党之外,寻找第三条道路,主张

中国走“中间路线”,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第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第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中国,不是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从而发展本国

资本主义。第三,从中国革命发展的形势来看,战后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与两种命运的决战,没有走中间道路的余地。第四,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以民主党派为代表的民族资

产阶级政治上十分软弱,既无经济基础,又缺革命武装。

5、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第一,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第二,在战

后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为争取和平民主、和平建国,付出极大努力,发挥重

大作用。第三,积极参加国统区第二条战线反蒋斗争,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加速国

民党反动政权崩溃,起到重大历史作用。第四,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参加新政协,为推动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起到重大历史作用。

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两个务必”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民盟一届三中全:民盟领导人沈钧儒指出“中间路线”行不通,要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必须与共产党合作。这标志着中国民主党派的政治立场已经发生根本性转

变,亦即由旧民主主义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来。

7、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

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8、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近代中华民族第一项历史任务,进而实现百年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梦想的?

1、近代以来各种不同政治力量探索国家出路斗争的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起实现近代 百年民族独立梦想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

2、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经28年、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历程,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完成近代中华民族第一项历史任务,即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而取得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进而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下编综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始;

标志近代中华民族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完成,即赢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开辟道路。

2、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及其政党制度。

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三反”运动、“五反”运动。

“三反”运动:1951年底到1952年,党中央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运动期间,处理了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

“五反”运动:1952年上半年,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

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过渡时期总路线(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即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3、统购统销政策。

统购统销政策:1953年,国家对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统购统销),基本取消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自由市场,限制农村的商业投机。这一政策为全面推进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成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关键环节。198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取消了实施32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农产品合同定购制和议价制并行的双轨制。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改造对生产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选择走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2)当时具备了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条件。

国营经济力量强大,占主导地位,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个体农业的分散经营状况极其落后,发展受限制,抗灾能力弱,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严重的制约因素;社会主义强国苏联既是中国学习的榜样,又是中国政治上的盟友。(3)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历史过程得到全国人民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

6、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异同。

不同点: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相同点: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的一些原则和指导思想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以苏为鉴,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是贯穿《论十大关系》的基

本思想。

2、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

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执政

党建设上,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改革的探索:“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陈云提出)。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两类矛盾。

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两类矛盾: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4、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195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的正确论断。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根据毛泽东提议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颁布后,发动了持续三年之久的 “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5、1956年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经验教训。

曲折历程:(1)探索良好开局。从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中共八大形成正确的“八大路线”、到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提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取得可贵成果,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良好开局;(2)探索步入误区。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迷雾,由此导致二十年“左”倾错误,极大地损害了社会主义。(3)实现历史转折。从1976年“文革”结束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历史转折,全面拨乱反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经验教训: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必须认清基本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客观经济规律,绝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6、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哪些重大历史贡献?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初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与建设成就,这既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及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及理论准备,同时也奠定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所应具备的物质技术基础。

宝贵经验:初步探索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进行改革;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要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

理论准备:《论十大关系》报告提出以苏为鉴,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中共八大路线形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学说等,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独创性理论成果。

物质基础:“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在“边改边建”中,确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既奠定了中国够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也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开创及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毛泽东晚年外交政策的变化,尤其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以及新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些都为后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历史意义。

是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的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通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3)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4)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5)揭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6)以这次会议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会议通过了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也标志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结束。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实践探索与政策演进。

(1)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土地的农民私有制;(2)1953年后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3)1958年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即土地归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归生产队,由农民统一使用,劳动报酬按工分分配;(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实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4、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

十二大:首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

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基本路线,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

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时代课题。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系统阐释,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

5、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大历史意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进一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

6、邓小平与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变。

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巨变: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979年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化”的根

本前提;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平息1989年

政治**,把握中国改革开放正确航向;1992年南方谈话,科学阐释社会主义的本质,同年

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使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7、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与百年中国梦的探索历程。中国梦思想为近代历史注入现代性灵魂,成为标志性语言。

上一篇:会议营销的利弊下一篇: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馆长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