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热点专题

2024-04-19

新热点专题(通用6篇)

篇1:新热点专题

大国外交

一、时政热点

1、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共有57个。3月31日前以及当日提交加入申请的国家均已经过多边征求意见的程序,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筹建亚投行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主席、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介绍,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涵盖亚洲、大洋洲、欧洲、拉美、非洲等五大洲。2、2015年5月7日至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对白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长王毅介绍此次出访情况,此访聚焦两大主题,一是与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民一道,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守护和平果实,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二是进一步推进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政治互信与务实合作,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三国发展战略的对接融合。

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主席昂山素季率领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代表团。习近平指出,中缅是亲密友好的邻居。建交65年来,中缅传统友谊历经风雨从未改变,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富,成为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是两国历代领导人和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要倍加珍惜。4、2015年6月18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部长安德鲁•罗布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签字仪式上,高虎城表示,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实现了双方面全面、高质量、利益平衡的一个自贸协定的共同目标,两国领导人推动了协定的签署,将有力地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地区大家庭的成员不断扩大共同利益迈向命运的共同体发挥积极的作用。5、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在吉隆坡举行,投票选出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经过85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投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正式宣布: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也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残奥会以及青年奥运会的国家,称为奥运全满贯举办。6、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习近平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全面推动中英关系发展,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黄金时代。习近平主席指出,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英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中方愿同英方一道,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中欧合作注入新动力,为中西方交流互鉴谱写新篇章。2015年10月22日,中英两国在伦敦发表《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2015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

7、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第一要务,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愿同各国一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美两国要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共同开创中美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中美两国人民幸福、为世界各国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8、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出席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他在肯定旅美侨胞贡献的同时,就如何促进中美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积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为中美互利合 1

作牵线搭桥;积极主动宣介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②。9月23日下午,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到访美国塔科马市的林肯高中,欣赏了中美两国学生演唱的中英文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和《wonderful world》;并向林肯高中赠送礼物:一台乒乓球桌、球拍、乒乓球以及一批中国古典书籍,包括《红楼梦》《白话史记》《唐诗》《宋词》等。9、2015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仍将保持长期稳定的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有巨大的潜能、回旋余地、内在韧性,完全有条件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和坚实支撑。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参观波音公司商用飞机制造厂,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波音公司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支持者、参与者、推动者,为两国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波音同中国的合作是中美经贸互利合作的典范。10、2015年9月23日—26日,2015欧亚经济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创新合作模式,共享丝路繁荣”,旨在通过政商学界的广泛对话,破解制约区域合作的各类障碍壁垒,探寻欧亚各国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模式,加快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引领区域合作不断迈向纵深。本届论坛在内容设置上彰显“依托上合组织、服务一带一路、促进地方发展”的宗旨,突出“四个落实”的新思路,即落实总书记视察陕西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今年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经济发展战略;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相关重大部署。

11、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5日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会见记者。习近平介绍了两国元首会晤的具体成果并强调,经过36年发展,中美利益深度交融,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肩负责任更加重大。双方应该合作和能够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中方愿意同美方一道,以锲而不舍、积土成山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习近平强调,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政策优先方向。习近平指出,中美双方在南海问题上有着诸多共同利益。双方都支持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支持通过对话管控分歧,支持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美两国主管部门就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达成重要共识,同意加强案件协查和信息分享,各自政府都不从事或在知情情况下支持网络窃取知识产权,探讨推动制订国际社会网络空间合适的国家行为准则,建立两国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设立热线电话。12、9月26日,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同时,宣布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5日在北京会见了出席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的外方主要代表。习近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与会代表表示欢迎。习近平表示,会议以“重塑丝绸之路,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深入交流对话,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和区域经济合作,也有助于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伟大事业。相信这次专题会议将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作出贡献。14、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当地时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题为《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的重要 2

演讲,强调中英要坚持以长远和战略眼光,开放包容的心态,合作共赢的理念,开拓进取的精神,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共同开启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当地时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习近平强调,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行程结束之际,外交部长王毅向记者介绍此访情况。王毅说,继习近平主席9月成功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后,中国外交在金秋10月再次开启新的航程。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步入第二个十年、中欧建交4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全面推动中英关系发展,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黄金时代,为中欧合作注入了新动力,为中西交流互鉴谱写了新篇章。

15、习近平主席11月21日就3名我国公民在马里人质劫持事件中遇害作出重要批示,对这一残暴行径予以强烈谴责,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要求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和保障,加强境外安全保护工作,确保我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中国将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坚决打击残害无辜生命的暴力恐怖活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

1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24日上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绘充满活力的亚洲新愿景》的主旨演讲。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等62个国家的2100多位政界、工商界的代表和智库学者参加开幕式。李克强指出,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不回避困难。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二、热点预测 1、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理由都不能动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这是因为(A)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③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④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015年9月26日,彭丽媛在纽约应邀出席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高级别会议致辞时表示,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对实现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具有基础性作用。教育要关心妇女和女童,教育要倡导公平公正,要采取更多倾斜性政策,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及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下列对教育的认识错误的是(D)A.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B.教育能唤起人的潜能

C.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D.教育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成败 3、2015年9月23日~26日,2015欧亚经济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创新合作模式,共享丝路繁荣”,旨在破解制约区域合作的各类障碍壁垒,探寻欧亚各国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模式,加快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引领区域合作不断迈向纵深。之所以强调“合作”,是因为(D)①合作能使合作者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有利于共同进步与发展②有利于促进区域的繁荣发展,实现“共赢”③有了合作,就不会存在竞争④合作是新形势下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015年9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介绍两国元首会晤的具体成果时强调:中方愿意同美方一道,以锲而不舍、积土成山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不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B)①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可以消除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③可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是解决国际争端、消除国际竞争的最好办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2015年10月28日,在中英工商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根本之道。这说明对外开放(D)A.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是我国的强国富民之路

C.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略 D.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6、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体现了什么?

答、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的道路;③中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④中国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7、近年来,中美关系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说明了什么? 答、(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盼和平、谋发展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加强合作等。

8、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我国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③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等。

9、如何正确看待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的分歧? 答、(1)中美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条道路并不平坦。但是,从中美关系的全局把握,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双方合作始终是主流。只要中美双方能从大处着眼,尊重和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避免战略误解误判,坚持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分歧就可以得到管控,共同利益就可以得到维护,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就可以得到加强。(2)实现中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符合中美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相信只要中美双方守住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筑牢相互尊重的基础,就一定能做好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

10、中美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空前的历史高度,如何在新起点上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答、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加深对彼此战略走向、发展道路的了解,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坚定不移推进合作共赢,照顾彼此利益,寻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共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妥善有效管控分歧,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采取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广泛培植人民友谊,国家关系归根结底是人民之间的关系,中美友好的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

11、我国应如何积极应对当今世界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

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推动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中英两国发表《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表明了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中国必须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展全方 4

位外交、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必然要求;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世界,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的需要。

13、开启面向全球的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黄金时代有何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加强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中英两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合作,创造双赢。

14、开展中英文化交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差异,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②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③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起中外文化的桥梁;⑤尊重不同文化与习俗,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的人民友好交往。

15、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说明了什么? 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持续推进,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当相互借鉴、沟通和交流,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16、开启面向全球的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黄金时代,我国应该怎么做?

答、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②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③加强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17、为什么要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答、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国应加强友好往来,积极合作,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必须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中美两国在推动解决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促进亚太和世界繁荣、应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加强合作,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18、习近平主席欣赏了中美两国学生演唱的中英文歌曲、并赠送中国古典书籍,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文化?

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善于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优点、长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9、为“宣介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意识,积极参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努力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积极宣传优秀的文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与外宾交往时做到不卑不亢,以礼相待,用实际行动展示中华文明的风采。

20、公共外交是此次习近平主席访美的重头戏,这反映了什么?

答、中美关系的新变化,随着中美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深入,中美两国民众之间的交流已经越来越超过两国政府之间的互动,中美关系的重心日益向广阔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转移;适应中美关系的此种变化,公共外交可能成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对美外交的新亮点。

21、世界看到了中国坚定的前进步伐,表明了什么?

答、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 5

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2、中国在坚定的前进步伐中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答、机遇: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经济贸易往来频繁,给我国吸引外资、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提供了机遇;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逢世界经济大发展,各国之间积极合作、共求发展,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

挑战:①面临发达国家竞争优势的压力;②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多变;③世界范围内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风险。

23、中国应怎样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坚持科学发展,重视科技,发展教育,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6、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长期稳定的中高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答、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主要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

27、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表明了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密切关联;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展示了大国信心;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人民愿意和世界人民一道建设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等。

28、我国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②坚持合作开发,共谋发展,实现各方共赢;③既要敞开国门搞建设,同时也要注意维护国家的安全;④完善与各国合作发展的相关法律,营造公平的合作环境;⑤坚持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互联;⑥推进基础产业合作,让合作成为各国之间发展的纽带。

29、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举行,聚焦“一带一路”说明了什么?

答、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多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正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和平、求合作、谋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我国家持合作、负责任的态度发展与各国的关系。30、如何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答、国家:①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建设开放型经济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②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国之间的合作;③抓住国家加快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遇,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④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青少年:①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知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好宣传工作;②积极宣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地理区位优势,关注国家文化、经济方面的大事;③树立全球意识和开放的胸怀,学习和借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④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好基础;⑤关爱社会、热心公益,积极承担建设和开发西部的责任;⑥了解西部的风土民情、发展状况,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献计献策等。

31、请你为实施“一带一路”拟写几条宣传标语

答、①同创丝路经济带,共享跨越式发展;②全心全意谋蓝图,“一带一路”促发展;等等。

32、我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了实现双方面全面、高质量、利益平衡的一个自贸协定的共同目标,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做?)

答、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携手合作,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③把自主创新、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坚持走自己的道路;④在对外开放中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发展社会主义,同时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⑤既要敞开国门搞建设,同时也要注意维护国家的安全;⑥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们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33、在我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的形势下,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关注本国和本民族的命运,关注整个世界和人类的未来;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参与意识,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合作和竞争能力;增强责任意识、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树立全球观念和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34、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签署(中澳两国领导人推动自贸协定签署)体现了哪一国策?应该如何坚持这一国策?

答、对外开放。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②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抓住机遇,积极参与;③还应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35、自贸协定以互利双赢为目标说明了什么?

答、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②发展是硬道理,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④面对诸多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必须抓住机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36、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与其他国家签订自贸协定? 答、①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我国经济;②有利于我国直接投身国际市场竞争,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与经济合作,适应并促进经济全球化潮流;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有效遏制贸易保护主义;④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促使我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37、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有什么意义?

答、①有利于加强两国经济交流合作,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②是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措施;③是落实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④有利于我国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动力;⑤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利益。

38、习近平指出的“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第一要务”的原因是什么?

答、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发展。

39、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原因有哪些?

答、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必须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 7 的发达国家,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40、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开创中美关系的美好未来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中美关系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两国关系的走向始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②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国际局势的发展;③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繁荣有重大作用;④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国际方面的共同利益,协同解决全球性问题。

41、为促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中美双方应该怎么办?

答、①要加强交往和密切沟通;②要加强合作,为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③要遵守“尊重、互信、对等、互惠”的原则,培养和增进战略互信;④积极消除文化分歧,求同存异。

42、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这说明了什么? 答、①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3、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守和平共谋发展”的理念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符合当今时代的潮流,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能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和平环境。

44、在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的过程中,我国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加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②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坚持走自己的路;③把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④求同存异,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文明成果;⑤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努力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

45、习近平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为中西交流互鉴谱写了新篇章。这说明了什么? 答、①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③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④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⑤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6、中英两国举办系列交流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③有利于中英两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良好的合作创造竞争中的双赢;④通过对外开放,我们能够学习、吸收英国的先进经验、科学技术和文化精华。

47、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说明了什么? 答、向全世界展示了北京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力和信心,说明了中国在世界体坛中迈出了更大一步,进一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和信任。

48、我国成功申办冬奥会和亚运会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④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49、成功申办冬奥会和亚运会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成功申办冬奥会有利于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增强我国的软实力,从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加巩固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对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产生重大的作用;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为提高我国体育水平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举办冬奥会,可使青少年更为直观感受到体育的魅力,近距离地与奥运冠军及其他优秀的运动员进行接触,激发对于体育的激情与梦想,深切地感受到运 8

动的魅力、体育的梦想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将会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强劲动力,有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会促进国内的产业转移与升级,通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来拉动内需。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展体育事业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体育和经济的共同发展;申办2022年冬奥会,能更好地传播奥林匹克团结、友谊、和平的宗旨和理念,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为健康中国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50、2015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会谈后,习近平主席在联合记者会上指出,自他抵达华盛顿之后,双方连续两天举行了建设性且富有成果的会晤,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以下是小王同学搜索的部分成果,让我们共同学习探究:

成果一:中美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应共同致力于维护一个强有力的中美关系,使之为全球及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1)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②有利于实现中美利益的最大化;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等等。

成果二:中美双方确定了多项双边务实合作计划,包括贸易、金融、环境治理等。(2)中美双方开展双边务实合作的依据有哪些?

答、①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②在竞争中能合作,在合作中能竞争;③团结协作能产生巨大力量,能让彼此互利共赢;④中美两国的携手合作有利于中国、美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成果三:中美双方就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认识到联合国和区域维和人员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关键作用,确认进一步增加对国际维和努力的积极投入。(3)中美双方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共识表明了什么?

答、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②合作才能共赢,只有良好的合作才能实现彼此利益的最大化;③中美双方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为建设和谐、稳定世界秩序而努力。成果四:中美双方就亚太地区事务深入交换了意见,认为中美在亚太地区拥有广泛共同利益,面临共同挑战。

(4)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的挑战面前,中美双方应怎样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答、①着眼大局,立足长远,积极推进中美伙伴合作关系;②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互利双赢的中美经济合作新格局;③加强沟通,密切磋商,深化应对全球挑战及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协调和合作;④加深友谊、面向未来,积极促进社会各界友好交流;⑤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

51、《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于2015年9月25日发表。这一声明引起多国官员和专家的关注。而声明中所包含的中国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美国在电力和交通等领域继续减少碳排放等内容,反映出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正在加速采取具体措施。在评价这份声明时,一些国家官员、专家和媒体用得最多的词就是“领导力”——领全球气候变化议程的政治动力。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暖,发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说明了什么?

答、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积极履行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树立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利于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52、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 9

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举办权。继北京2001年取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之后,中国再次圆了奥运梦,北京也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北京东奥申委环境环保部部长方力说,PM2.5十年要下降45%,即2022年实现北京PM2.5年均浓度预计比2012年下降45%,让“东奥蓝”成为“常态蓝”。2022年比赛期间北京完全有能力保证运动会在清洁的空气中完成各项赛事。要让“冬奥蓝”成为“常态蓝”,请你提出宝贵建议?(请你为继续保持常态蓝APEC蓝、阅兵蓝提出宝贵建议)(从国家、社会、企业、公民角度谈)

答、国家: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加强环境立法执法,依法保护环境;③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等等。

企业:①加大节能环保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②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公民: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②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多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绿色出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环保购物,倡导绿色消费;③积极参与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④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篇2:新热点专题

—聚焦2016年全国“两会”

一、单项选择题:

1.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通过了慈善法。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A.基本政治制度

B.根本政治制度

C.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D.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慈善法。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

③慈善法的制定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

④我国的法律法规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②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

()③能彻底杜绝腐败现象

④源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纵观今年两会,一些代表、委员所提的相当一部分议案、提案、建议剑指民生领域体制机制“顽疾”,为深化改革疾呼。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代表、委员

②人大代表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

④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两会”期间,全国各地的网民通过威信、微博等方式,在人民网等各大网站对自己较为关注的问题表达心声和意愿,积极献计献策。这一做法

()①拓宽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

②表明网络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唯一渠道 ③有利于政府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④表明公民积极行使建议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我国在制定和修改法律时,会在网上公布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反映()①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②我国公民享有建议权 ③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

④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在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③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 ④在我国,人民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全国“两会”期间,众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公民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也格外火爆。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②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 ③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我国人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不断扩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共商国是,提出的议案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这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

()①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②关注民生、反映民意 ③权力大能力强,不受人民监督

④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在我国,人大代表

()①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使者”

②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③要掌握民情,集中明智,反映民意

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⑤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1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困难和挑战

()

①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需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③表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④说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还未达到小康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在互联网上利用博客等现代新式传媒征求网民意见,并及时予以反馈,深受网民欢迎。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

②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 ③人民代表行使代表权利

④人民代表受人民监督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③④

14.“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全国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问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共商国是。这充分反映了

()A.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D.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15.2016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A.基本政治制度

B.根本政治制度

C.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D.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6.2016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百姓对“两会”最关注的十大话题投票结果如下,排名前三的是社会保障,居民收入和医疗改革……现阶段我国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

()A.实现改革开放

B.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7.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 ①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②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③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④实现同步富裕,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必然选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在2016年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并将2016年定位为“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改革”,因为改革是

()A.我国目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B.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C.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

D.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19.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我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教育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④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这是因为对外开放是

()A.我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B.我国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C.我国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D.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1.下列举措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下图)的是

()①坚持同步富裕原则,均分各种社会资源

②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倡导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①反映了国家更加重视国民素质的提升

②说明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④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这是因为庸政懒政怠政行为

()①有违党和政府的工作宗旨

②是缺乏责任感的体现,有悖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 ③触犯了我国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④有损政府形象,降低工作效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之所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因为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③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创新能力的较量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观察下边漫画,我们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完成最后的冲刺,就需要

()①立足基本国情,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中心 ②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 ③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 ④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国际竞争中和平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⑴ 体会感悟:一项项节能减排和治理环境的措施表明了什么? ⑵ 意义分析:为什么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呢? ⑶ 出谋划策: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国家应该怎样做? 26.⑴ 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信心和决心;这是对人民的承诺,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⑵ 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环境污染及破坏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加之人口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资源与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②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干节约资源、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节约能源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节能、环保方面的立法工作,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的资源节约意识;等等。

27.2016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舆沦关注度较高的“词”:

热词一

经济增长预期

报告语境: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 ~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热词二

扶贫攻坚工程

报告语境: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热词三

科技创新

报告语境: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 %。

热词四

“十三五”蓝图

报告语境: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⑴ 我们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信心源自哪里? ⑵ 实现“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实施哪些战略? ⑶ 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我们国家应该怎样做? 27.⑴ 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等等。

⑵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⑶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发展之路。

28.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

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山东省某中学结合上述材料,开展了“关注民生,心系家乡”系列探究实践活动,按照要求,同学们走出校门,踏入社区,寻访家乡的民生问题。

⑴ 【改善民生,我探求】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把“民生为本”作为执政之道呢? ⑵ 【改善民生,我关注】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我国正在采取措施改善我国的民生现状,请你列举几例。

⑶ 【改善民生,我践行】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投身到“改善民生”的行动中? 28.⑴ 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④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⑤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⑵ 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建立廉住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等。

⑶ 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清醒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积极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9.【成就展示】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⑴ 你认为我国为什么能取得上述成就?

【两会新闻】综观历年来两会的议政景观,各类议案、提案、建议数量惊人,其中不乏契合民意的高质量建言献策,但也掺杂着不少跟风动议、口水建言。有媒体调查显示,公众对今年两会最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就医等民生权益,以及政府机构改革、反腐倡廉、司法公正、生态环境等重大议题。⑵ 作为青少年学生,请你就教育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及解决措施。

【我议两会】民生历来是两会上的重要议题。对于民生话题,十八大报告中直面现实问题,勾勒出五大民生图景。两会的召开也旨在探索出一条让图景照进现实的新路径。⑶ 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民生?并请你给新一届政府提几条建议。

29.⑴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国际间的携手合作等。

⑵ 可以这样提建议: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建议等。围绕上一问所提的建议去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即可。比如:针对教育公平问题,可以从国家、当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以及个人等角度提出解决办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⑶ 我国近年来改善民生的措施: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安排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关注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农村儿童娱乐场所等等。给新一届政府的建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30.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6年3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说要向污染和雾霾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还是要向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府重点的工作。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⑴ 从李总理的讲话中,你看出了我国的发展思路有哪些?

⑵ 李总理答记者问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民生?(三个方面即可)⑶ 请从两个方面谈谈你阅读上述材料后的感受。

30.⑴ ①加强国家合作,促进和平与发展;②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③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④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⑵ 原因: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财富创造的源泉。举例: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

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依法取缔非法收入等。

⑶ ①做改革的拥护者、支持者;②学会合作与竞争;③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祖国的发展;④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⑤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全球观念等。(答出2点即可)

31.“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开辟“两会直通车”等,邀请两会代表、政协委员与网民面对面的交流,此举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为广大网民表述诉求、传达民意、建言献策提供一个迅速快捷的平台:②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充分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行使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科学执政、民主决策;④有利于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公平。

1—10 D A A D B D D B C C 11—20 A B C B D D A D D D

篇3:重大时政热点专题辅导

【背景材料】

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继续增加, 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日前,人社部发出 《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精准发力, 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通知》指出,各地要把抓好政策落实作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和完善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创业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政策。要进一步简化程序,降低门槛,优化流程, 为毕业生享受政策提供更多便利。

【命题角度】

1.运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有关知识,从国家、企业和劳动者角度,分别就如何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1)国家:1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这是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2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2)企业:1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承担社会责任;2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3)劳动者: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2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

2.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人社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认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人社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是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现状作出的决定,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实现社会和谐。(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人社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

【创新试题】

1.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继续增加,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这意味着

1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2解决就业问题任重道远3光荣属于劳动者4我国劳动力供不应求

A.12 B.23

C.24 D.34

2.大学毕业生小李自主创业获得银行6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年利率为6%,贷款期限1年。贷款期满时小李需要支付的本息为

A.60万元B.63.60万元

C.60.25万元D.61.15万元

3.材料一目前,我国一些企业采用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效益不高,难以发现人才。 有的企业套用军事化管理模式,员工怨声载道, 人员流动性很大。有的企业甚至缺乏基本的劳动安全管理和产品安全管理,严重威胁劳动者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材料二人才,是富国强民的基础,更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进入全球化时期,“人才争夺”战从未停息过。企业必须经常思考企业吸引、激励和留住员工的方式。然而,令人吃惊的现实是:在面对如何发现、激励和留住员工的挑战时,大多数企业总是回天乏术。

(1)结合材料一,说明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怎样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

参考答案:1.A 2.B

3.(1)1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和谐劳动关系,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自主创新能力。2有利于企业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增加收益。3有利于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打造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进而开拓市场,提高效益,形成竞争优势。(2)高薪聘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鼓励管理人才入股,鼓励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

热点2:习近平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背景材料】

2015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亲切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 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命题角度】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以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2)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 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深化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从公民角度,说明如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1)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3)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4)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5)要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为实现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而奋斗。

3.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的有关知识,说明习近平主席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依据。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习近平主席强调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习近平主席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创新试题】

1.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这是因为

1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2思想道德建设能提供精神动力,决定社会发展进程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4思想道德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12 B.13

C.24 D.34

2.文明,是一座城市内在魅力的永恒追求。 文明城市创建如何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支持?答案只有一个:走群众路线,组织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各类文明创建活动,真正让老百姓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唱主角,才能把文明创建工作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

1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3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群众共建共享4把城市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A.123 B.134

C.124 D.234

3.习近平主席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就需要我们

1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2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4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A.12 B.13

C.24 D.34

参考答案:1.B 2.A 3.A

热点3: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

【背景材料】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中显示,相较2015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6个,上涨的城市有2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其中,大连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7.9%。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5.4%。

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中国政府要做的, 就是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 今年,我们在改造棚户区、城市和农村危房方面还要加大力度。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

【命题角度】

1.运用“多变的价格”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的经济学依据。

(1)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可见,住房是经济问题。(2)住房是生活必需品, 中国政府要做的,就是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可见,住房更是民生问题。

2.结合材料,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

(1)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我国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是我国政府性质的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这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具体体现。我国政府在改造棚户区、城市和农村危房方面加大力度,体现了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这是政府树立威信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提升政府形象。

【创新试题】

1.2014年某商品房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9000元。若2015年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且纸币贬值了20%。其他条件不变, 2015年该商品的价格为

A.9000元 B.7500元

C.10 000元 D.8250元

2.面对日益激烈的价格战,房地产企业必须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这是基于

1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竞争优势2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减少生产成本3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做到以质取胜4提供产品降价空间,应对价格竞争

A.12 B.24

C.23 D.13

参考答案:1.B 2.B

热点4:李克强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

【背景材料】

201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分析当前东北经济面临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研究推进东北发展相关工作。

李克强说,东北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爆发力强。国家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装备走出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东北各级干部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把振兴的使命扛在肩上,把干事创业谋发展、抓落实惠民生作为最大责任,提振精神、坚定信心,信心不仅来自于鼓舞士气,更来自于真抓实干,要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克强指出,促进东北经济平稳运行,当前要突出抓好几件大事。一是尽快启动一批可以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对交通、水利、城市地下管网等公共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投入,一些条件成熟、群众急需的“十三五”规划项目可提前开工。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二是着力扩大消费。发挥东北特有优势, 加快发展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培育消费新热点。三是加快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采煤沉陷区棚改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全部完成,真正把“忧心房”改造为群众的“暖心房”。四是发挥东北骨干企业多的优势,推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研究设立东北振兴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东北装备在走向世界中实现转型升级,带动更多配套和就业。

【命题角度】

1.结合材料,说明促进东北经济平稳运行, 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1)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政府要尽快启动一批可以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要着力扩大消费、加快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发挥东北骨干企业多的优势,推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研究设立东北振兴产业投资基金等。(3)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政府要加快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4)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政府要分析当前东北经济面临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研究推进东北发展相关工作。

2.结合材料,运用人和规律关系的知识,说明东北如何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1)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尊重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东北要根据当前经济面临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遵循其发展固有的规律。(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东北各级干部要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3)东北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创新试题】

1.2015年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分析当前东北经济面临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研究推进东北发展相关工作。这表明我国政府

1积极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2保障每个地方享有相同的公共服务3强化管理职能,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4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A.12 B.14

C.23 D.24

2.李克强指出,要积极推进国企国资改革, 支持总部设在东北的中央企业先行试点,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开展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下列选项与这句话蕴涵哲理相一致的是

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4士别三日,即更当刮目相待

A.12 B.13

C.23 D.24

参考答案:1.B 2.A

热点5: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

【背景材料】

2015年4月1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司法规律的改革之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从基本国情出发,尊重司法规律,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说明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依据。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从政党角度谈谈党对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领导的必要性。

(1)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2)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要求。党对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领导,坚持了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关系。

【创新试题】

1.《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要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下列有关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1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2国家治理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3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4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A.12 B.34

C.13 D.24

2.《实施方案》强调,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要加强督导督察,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抓好《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取得人民满意的实际效果。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1要抓主要矛盾2系统优化的方法3联系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4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A.23 B.13

C.12 D.24

篇4:如何复习热点专题

热点话题就是现阶段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并引起了广泛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高考不回避热点,这是政治学科的突出特点,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养成关心时政的良好习惯,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广泛搜集热点信息,认真开展时政学习,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如何关注热点话题呢?应该了解信息搜集的渠道和方法。电视、报刊杂志、图书、网络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应选择电视、广播的新闻节目(栏目)收看(听),选择与时事政治有关的杂志、书籍、网络内容进行阅览。但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讲,他们的时间十分有限和宝贵,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大量收看电视、阅读课外书籍。因而“针对性”十分必要,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比较适合考生收看,如果没有条件收看电视,同学们应坚持收听广播。就报刊杂志而言,同学们应重点阅读《半月谈》、《时事》等。此外,要有一本内容全面、材料翔实、详略得当的时政辅助读本。在收听或阅读过程中,应注意一般性阅览和重点关注相结合,既做到对近期热点话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又能够对重点问题有一个详细的认识。

特别要注意的是,热点话题不仅包括时政热点,还应包括生活热点,也就是人们关注的生活话题。对热点信息关注和采集的目标是努力培养信息意识,这种信息意识表现在有获取有用信息的灵性,有善于联系学科内容的悟性,有进一步深入挖掘和自主训练的自觉性。

二、 梳理热点 确定专题

由于每年的热点话题很多,有的适合于主观性试题,有的仅适用于选择题,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选择和侧重。为此必须在广泛搜集热点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去粗取精的梳理,适合主观性试题的要加大复习力度,形成热点专题,适合选择题的相对用时较少,点到为止。时政热点专题不要搞得太多,要少而精。热点专题在内容安排上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不要贪多求全;在能力要求上,体现考试要求,避免过高、过难。确定热点专题必须坚持体现学科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瞄准高考方向、考虑热点时效、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

社会热点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精选。一是党和国家当前的重大方针政策或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热点话题;二是与教材基本知识密切联系的问题;三是高中毕业生认知水平所能达到的问题。

就2010年高考政治复习备考而言,我们可以确定如下热点专题:国庆60周年;党的十七届四中会全与党的建设;打黑除恶,维护社会稳定;平息乌鲁木齐7·5事件;澳门回归10周年;健全民主法制,实现城乡“同票同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经济全球化与世博会;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医改方案出台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海地地震和国际救援等等。

三、 链接教材 整合热点

分析“热点”的过程是个自主学习、提高认识的思维过程,是链接教材整合热点、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理联事”(即以知识带时事)和“以事联理”(即以时事带知识)相结合,整合教材知识和时事热点知识,阐释热点专题包括的内容体系,指出热点专题涉及的原理,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以求达到知识的内化和活化。

如何有效地整合热点?首先,要了解热点的来龙去脉,关心时事政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进行学习,有意识地拓宽知识视野;关心、学习中央领导人讲话、中央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准确理解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精神;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归纳出正确认识实际问题的“观点”,做到热点认识“观点化”。比如,复习“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热点专题时,首先要了解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精神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背景知识;然后要在全面学习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上发表的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基础上,归纳提练出“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遏制气候变暖必须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等一系列观点。在此基础上,坚持实际联系理论的原则,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教材知识为支撑,结合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拓展知识、探究知识。

其次,遵循知识逻辑,全面系统掌握热点话题,建构全新的热点专题知识体系。一般来讲,对于每一个热点专题,都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方面去掌握。具体地说,“是什么”一般包含概念或含义,本质内容、特点等;“为什么”一般包含地位、作用或者意义、重要性、现状和影响等;“怎样做”一般包含措施、途径等。例如,“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热点专题,首先,必须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即“是什么”);其次,要掌握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即“为什么”);最后,还要从国际组织、国家、企业和全社会的角度分别提出发展低碳经济、遏制气候变暖的具体举措(即“怎样做”)。

四、 典例剖析 指点迷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应对高考,提高高考成绩,寻找科学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而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有助于我们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典型例题剖析是将热点专题复习与高考应试结合起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在复习每个热点专题时,要尽可能地找相关的经典名题,包括高考试题,因为这些经典名题在训练思维和能力方面有较好的效果。过去的高考题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高考始终体现了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典型剖析时,还要注重拓宽,否则,会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解答在思维和方法上提出更高、更新要求的高考题。通过典例剖析,有助于我们理清答题思路、学会组织答案要点、掌握具体的解题方法,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和目的。

五、 热点演练 提高能力

篇5:新热点专题

一、单项选择

1.(2022·精练)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这有利于()

①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同时富裕

②使我国迅速赶超发达国家,称霸世界

③激发我们的爱国爱党热情,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④激励我们肩负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而接力奋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精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A.实现中国人民独立、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共建美丽幸福家园

3.(2022·精练)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B.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富裕

C.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D.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4.(2022·精练)中国百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这说明()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切梦想的实现者

②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思想

③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

④党要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5.(2022·精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活动。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有利

于()

①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热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陶冶学生情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③全面推进各地生态文明建设

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要回答

6.(2022·精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把青年视为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有生力量,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关系根本、极端重要的工作,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和事业也始终蕴含着虎虎生风的青春脉动、洋溢着勃勃向上的青春朝气。

请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青年并永葆青春。(6分)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A

6.为什么能领导中国青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带领广大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奋斗。(3分)

篇6:热点专题16:其他热点专题

1.【习近平考察广东: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2年7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广东考察工作。从深圳、珠海、佛山到广州,总书记一路发表许多振聋发聩的深刻讲话,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动员令。习近平说:“这次调研,是我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第一次到地方调研。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宣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12月13日上午,广东省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电视电话会议在广州召开。汪洋指出,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时刻,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既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昭示,又是对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动员,也是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的率先垂范,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坚定了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二是增强了我们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的使命感。三是为广东未来的发展定位导航,为我们开拓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四是为我们端正党风政风作出了榜样,也必将推动广东省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

2.关注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典型人物。

3.关注2013年中央两会和广东省两会热点。

4.关注胡春华书记履任广东的执政风格。

5.关注2013世界环境日

6.关注2013学雷锋活动

上一篇:组块记忆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下一篇:《凤吹笙曲》原文及翻译